在线客服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财务管理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对财务管理的建议

篇1

Key words: Business Tax to VAT;universities;impact;financi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062-02

0 引言

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每一次财税体制的变革,都会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新的变化和考验,高校全面“营改增”到现在只有几个月,如何应对全面“营改增”给高校在纳税资格、税种、票据使用、会计核算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是高校亟待研究并考虑的问题。文章结合高校实际,以实际案例分析全面“营改增”带来的影响,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1 高校“营改增”的时间进程

2012年7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规定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北京市、天津市等8个地区的高校率先实施“营改增”工作。

2013年5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从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营改增试点,高校“营改增”主要涉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从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原来所有营业税的范围全部改征增值税。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全国高校进入了全面“营改增”时代。

2 全面“营改增”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从试点到全面推开,近四年的时间里,前三年多的时间只是针对现代服务业试点,而全面“营改增”到现在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对高校的纳税资格、税种、票据使用、会计核算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1 全面“营改增”对纳税人资格的影响

按照我国现行增值税的管理模式,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应税服务年销售超过标准超过500万元(含)的为为一般纳税人,达不到的为小规模纳税人,其中,小规模纳税人,可按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2013年5月24日的财税37号文件,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且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非企业性单位,可以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原来许多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高校,收入超过了500万元,原来所有营业税范围的收入转为开具增值税发票,提供应税服务成为常态化工作,不能再简单地以事业单位的身份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需要根据通知要求,重新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2 全面“营改增”对税种和税率的影响

由于税种、税率的变化,高校税负也随之发生增减变化。全面”营改增”使得营业税税种变为增值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对所取得的营业额征税,营业税=营业额×税率。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服务收入中不包含应缴流转税税金,销项税由购买方承担,销售方取得的销售款包括服务价格和税款,税款=服务收入款÷(1+税率)×税率。“营改增”前,高校一般应税项目营业税税率是5%,培训类为3%。“营改增”后,高校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进项税不能抵扣;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根据服务项目类别的不同,从零税率到17%不等。

2.3 全面“营改增”对增值税票据使用的影响

2.3.1 增值税票的填开使用

增值税发票有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两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对方单位不受限制,接受普通发票的单位不能抵扣进项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如果接受增值税专票的单位是一般纳税人的,需要出具接受发票单位的相关资料,开票项目是应税项目的,单位可以根据政策进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

由于增值税存在进项税抵扣,需要有专票认证环节,如果专票退票、作废或红冲,手续将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于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在开具和传递等不同环节,需要由相关财务人员和教职工共同参与。

2.3.2 预借发票及税款缴纳

“营改增”后,学校必须按月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纳税手续,并全额缴清当月应缴税金。但是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高校面对企业“先开票后付款”的要求,各项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的收入,主要采取预计发票的方式开具增值税票,由于各种原因,发票借出后,实际到款有时会延后几个月甚至跨年,如果高校收入到款与否缺乏监管,就会出现收入多年无法收回,税款由学校长期垫付,有时甚至会成为坏账的情况。

2.4 全面“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2.4.1 会计确认的收入减少

由于营业税属价内税,而增值税属价外税,计税基础不同,所以,计算增值税时需要还原为不含税收入,到款收入需要还原为不含税收入,而原来的营业税只需要将到款收入与相应的营业税率相乘即可,这样就导致了“营改增”后会计确认的收入有所下降。

例如:HG大学是一般纳税人,收到某应税项目经费50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税收入是47169.81元(50000÷1.06);KD大学是小规模纳税人,同样收到50000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计税收入为48543.69元(50000÷1.03),而两所高校原营业税的时期会计确认的收入均为50000元。

2.4.2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

高校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核算与“营改增”之前基本相同,缴纳的增值税额通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即可。

例如,KD大学是小规模纳税人,CK应税服务项目到款20万元,会计核算如下:

CK项目收入:200000÷(1+3%)=194174.76

销项税:194174.76×3%=5825.24

增值税附加:5825.24×12%=699.03

CK项目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科研事业收入― 横向科研经费―CK项目 194174.76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5825.24

借:科研事业支出― 横向科研经费―CK项目 699.03

贷: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附加 699.03

2.4.3 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

高校被依法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应税项目的会计核算会涉及到进项税抵扣的情况,如果该项目取得通过认证的进项税专票,就可以按规定从销项税中抵扣。高校当月缴纳的增值税款为该月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减去符合抵扣政策进项税额的差额,即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贷方余额。当月应该缴纳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增值税附加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方余额为基数计算得出。

例如:HG大学是一般纳税人,YJ应税服务项目9月1日到款20万元,9月5日支付一批材料款10万元(税率17%),会计核算如下:

YJ项目收入:200000÷(1+6%)=188679.25

销项税:188679.25×6%=11320.75

YJ项目支出:100000÷(1+17%)=85470.09

进项税:85470.09×17%=14529.91

增值税附加:(11320.75-14529.91)×12%=-385.10

YJ项目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科研事业收入― 横向科研经费―YJ项目 188679.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YJ项目 11320.75

借:科研事业支出― 横向科研经费―YJ项目 85470.0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YJ项目 14529.91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附加―YJ项目 385.10

贷:科研事业支出― 横向科研经费―YJ项目 385.10

2.4.4 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与实际上交税款存在时间差

高校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根据实际到款时间确认收入,而税务部门要求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以开具发票来确认收入,这是税务部门认定的最低应税收入,由于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存在时间差,造成会计账上的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与国税系统实际应交税数据不吻合。

3 高校应对“营改增”影响问题的建议

全面“营改增”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与考验,高校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①财务人员要准确理解“营改增”政策,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单位增值税发票管理办法,明确增值税发票的领购、开具、保管、认证、核算等流程,明确专人管控增值税发票。

②财务人员要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增设增值税核算的相关会计科目,准确记录和反映涉税业务,对符合进项税抵扣的项目要做到应抵尽抵;对符合减免税政策的项目要按税局要求及时申报减免。

③财务人员要使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增值税相关收入。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涉及增值税业务的相关账务处理,参照经营收入科目处理,应当在提供服务或发出存货,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确认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贷记收入科目。

④财务人员要加强增值税发票借票缴税管理,教职工预借增值税发票时,暂时从其他项目经费中垫支增值税款,或以现金方式暂时预缴所借发票的税款,项目实际到款后,财务部门及时归还垫付的税款。

⑤财务人员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通过邀请税务部门人员到校举办讲座、座谈等方式,让师生了解税收政策,增强师生的纳税意识,同时也让税务机关更加了解高校与企业的业务特点及核算方式不同,不断完善高校税率、计税标准、进项税额抵扣等方面针对高校做出更加合理的政策。

参考文献:

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93-02

自1998年1月1日颁布至今,《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已经实施了16年,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家在2009年、2010年、2013年先后三次征求社会意见和修订制度内容,并于2013年底出台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有效解决了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对促进高校会计制度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

针对旧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新的高校会计制度综合考虑了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全面反映了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对比新旧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将旧制度下高等学校会计除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改为全部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业务核算。

第二,新增了呼应公共财政改革的核算内容,涉及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资产管理、工资津补贴等方面。

第三,执行了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将基建投资业务相关数据定期并入高校会计“大账”统一核算、规范确认科研收人和非财政资金收人等。

第四,对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了细化,规范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更好地反映高等学校现实的收支情况。

第五,更新了高校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明确相应报表中的项目构成,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进一步完善了报表体系。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适应了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会计制度执行力

近年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和政府收支分类等公共财政政策都涉及高校会计核算的调整和改进,旧制度严重滞后于财政体制改革,仅只能通过补充规定予以规范,不利于制度执行;而新的会计制度顺应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增加了与公共财政改革有关的核算内容,例如通过制度中新增“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等科目,真实反映资金的使用和结余状况,可以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促进了会计制度的落实执行。

(二)统一了会计核算主体,有利于反映高校完整经济活动

旧制度对基建会计实行单独核算,因此基建业务长期游离于高校事业财务核算之外,形成了高校财务管理“两本账”、“双扯皮”,造成高校会计信息的不完整,不利于加强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新高校会计制度将基建会计统一纳入事业“大账”反映,设有相应的核算科目和报表,统一了单位会计核算主体,对基建中的工程量、贷款、负债和还贷能力都有了具体反映,有利于更为全面和真实地反映高校的经济活动和资产状况。

(三)新增了资产补充科目,有利于反映高校资产的实际状况

按照旧制度规定,高校所有固定资产都不需要计提折旧,使得单位固定资产一直按资产原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既不能反映资产损耗情况,也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单位资产价值虚增严重。而新制度中新增了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对固定资产依据资产性质、折旧方法和年限合理折旧分摊;同时增加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确定高校资产实际价值,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高校资产情况,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

(四)加强了收入支出管理,有利于高校提供成本核算信息

旧制度采用收付实现制,没有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导致高校不能提供科学的成本数据,高校实际收支情况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不利于高校加强成本核算和开展绩效评价。新制度针对现代高校收入和支出多样化特点,整合和新增了一些“收入”、“支出”、“结余”等相关核算科目内容,增设明细科目和辅助账目,同时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用于满足现代高校收支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使高校的收、支、存等管理工作更加真实、全面和规范,对高校教育成本有了具体定位,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五)完善了财务报表体系,有利于传递使用财务信息

针对旧制度会计报表的项目和内容不够科学、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等问题,新制度对会计报表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对报表的种类、内容、编制基础和要求进一步的整理规范,并按照核算科目的变化情况调整了报表结构和项目。主要表现为会计报表包含了报表内容和附注,而报表也调整为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及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既能较好地反映事业收支、结转结余等情况,又能直观反映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情况。新制度的会计报表体系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更加直接和完整地反映高校财务信息。

三、对执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优化建议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对于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规范会计核算和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当前高校财务工作形成一定的冲击和执行难度,需要高校自身进一步理清会计思路,优化会计工作内容,从而实现新制度顺利实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重视和工作宣传

要执行好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单位必须从思想上给予重视。首先,各级领导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当前高校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积极理解和学习新形势下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政策内容,及时更新管理方法。其次,要加强新高校会计制度实施的工作宣传,在全校范围内对教职工开展政策宣传,使人人都知晓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各项工作内容和措施。只有领导重视了,教职工理解了,并得到了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执行新高校会计制度。

(二)切实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综合能力

执行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主要是针对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的变化开展工作,而会计制度的变化势必会增加当前高校财务工作的内容和难度,并对财务部门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当加强相关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呈现多元化会计队伍。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实施,特别需要开展系统的、专项的业务培训,除了财务部门人员外,可考虑将资产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人员一起纳入培训计划,并结合会计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等方面内容,建立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促进会计制度顺利实施。

(三)适应会计核算变化,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由于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在会计制度基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涉及内容多、变化大、范围广,这就需要会计工作必须根据会计核算变化情况,调整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在做好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基础上,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绩效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基建会计等方面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更好地服务高校财务、预算、资产、成本和信息等方面的管理。

(四)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高校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从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体系、完善高校资产管理,还是从加强成本核算、会计监督和工作效率等工作总体要求下,都必须利用好计算机技术手段,借助财务软件和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财务管理网络化、集成化和高效化,实现会计基础工作初始、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控制、会计日常核算、资金资产管理和部门财务决算一体化,推进高校会计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准确反映高校财务信息,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能。

总之,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适应了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步伐,顺应了财务管理对会计制度的需求,促进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对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新的高校会计制度还处于实施初级阶段,依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新制度还未涉及预算会计的科目,缺乏高校资产的预算管理,资产折旧方面没有统一制度规定,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等,这些都需要各高校以及财务人员跟紧新制度的脚步,在具体分析、实践总结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方法,进一步优化会计工作内容和方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确保新的高校会计制度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迪.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积极性影响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3)

[2]陈南宁.简析新高校会计制度的积极作用及实践探究[J].财经界,2015(2)

篇3

1 发电企业应对其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各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和核算制度的统一。当前,各发电企业应根据自身会计制度建设的现状,结合二级单位财务工作的实际状况,对现有的会计政策、核算制度进行相应细化,由此形成上下一致、前后连贯的会计核算制度,并及时下发至各二级单位予以执行。同时,发电企业的一级财务部门还应负责跟踪和统计下发会计制度在不同二级单位的实施状况以及反馈信息,以便在新业务或新准则出现时及时予以更正,确立起新的会计制度。

2 发电企业应对现有的会计核算结构进行优化,精简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集中核算的特点。为此,发电企业一是对会计核算的汇总层次进行优化,实现基层财务科室与一级财务部门的互联,减少中间环节所带来的等待时间以及数据流失;二是针对于主要业务、核心业务进行集中核算,突出发电企业的业务特点,而对于其他业务仍实行分散核算。例如在发电企业的基建管理上,二级单位财务部门应设立基建组负责公司系统内所有基建项目的财务工作,以充分降低基建风险。

3 发电企业应借助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分散于各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公司的财务信息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进行整合,以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与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使会计信息的追踪、分析更具效力,也便于对二级单位及其下属分公司的掌控。在该系统下,二级单位被赋予一定的操作权限;例如对已投产井正常运营的电厂,其所属财务人员只拥有费用报销、税务处理等权限,而具体核心业务如收入、成本、利润的核算需由一级财务部门或赋予权限的二级部门直接负责。

二、准确评估新准则的影响。化不利为有利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其对国内各行业企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对此发电企业也应积极予以应对,正确的评估新准则中诸多会计政策变更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各种措施将此类影响化为有利元素,以此使企业自身获取更好的发展。

1 新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相关规定的变化将使发电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反映更为完整、合理和可靠。新准则根据投资企业和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投资的计量方式的差别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且每一类投资在新准则体系中适用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而就发电企业来说,由于其当前的股权投资结构基本上是具有控制权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投资,因此新准则的执行将使其改变原先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式,对具有控制权和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再调整为权益法。在这种状况下,发电企业的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都将更加真实的反映各自经营的实际情况,且与税法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2 新准则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范围的变化将对发电企业的经营损益产生重要影响。按照新准则的要求,发电企业需对自身所拥有的所有固定资产都要计提折旧,因此大量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在此范围内,对其计提折旧势必将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降低其利润,但从另一方面讲则会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新准则的执行也使暂估待转固定资产在正式办理竣工决算后不必进行暂估资产的折旧调整,从而大大减少了会计差错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金额以及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同时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3 新准则中所得税处理相关规定的变化有利于发电企业未来税收影响的明晰化。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需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计量反映递延所得税;从理论上说,债务法较注重暂时性差异,可直接反映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并能直接反映其对企业未来的影响。就发电企业而言,若存在需报废的固定资产,采用债务法核算必然会产生由于与税法存在差异而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因而会使企业损失一定的货币时间价值,但也降低了未来现金支出。

三、革新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 投资风险的防范。从宏观层面上看,电力建设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受国家宏观政策、电价、技术、市场、消费者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当前正处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初期,其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风险会更大。从微观层面上看,由于电力项目建设一般具有技术复杂、投资期长、投资数额大、投资替代性差、投资效果持续时间较长以及投资决策较难等特点,因此从规划到项目落成并投入运营这段时期内必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需加以特别关注。

2 资本风险的防范。鉴于资本的趋利性,其必然会向更高的利润率或回报率的领域进行转移,这必然会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资金成本以及现金流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就某些发电企业而言,其出于抢占电力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而进行大规模的项目投资建设,此时其所需资金必然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予以解决;这种高额的资金成本不仅使企业未来将承受巨大的还贷压力,而且还会使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出现严重倾斜,以致使企业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与财务危机中。

3 治理结构的完善。当前,在我国的诸多发电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缺乏完善已成为其影响发展的重要桎梏之一。其一,发电企业的股权结构从始至今也未能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了企业监督监管缺位的现象,也成为了众多管理层渎职的重要原因。其二,发电企业的激励不足,结构臃肿,职责划分不够明确,信息流通受限。目前,许多发电企业对自身经营者的激励不足或方式不当,无法充分调动起经营者的积极主动性,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强化基建财务管理,提高基建管理水平

1 优化基建资金结构,降低其筹融资成本。目前,各发电企业的基建资金来源主要为债务性资金和权益性资金。就前者而言,发电企业应充分利用企业债券、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以及票据等多种渠道,选取其中最有利的融资组合,以形成短、中、长期相结合的融资结构,从而达到充分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资金沉淀的目的。就后者而言,发电企业应积极利用现有的资本市场,通过出售股权来换取项目建设资金,合理确定出资比例及认缴进度,以充分降低负债融资所带来的风险。

2 加强基建项目纳税筹划,合理降低税负。从一般意义上说,基建项目所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印花税等等;而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之后,发电企业基建纳税筹划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例如对于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企业购置环保节能设备的投入,可按比例在所得税前扣除”的规定,发电企业应在设备的选型、采购等环节中通过比照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提前筹划,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力争在申请税收优惠时有理有据,从而合理避税。

3 实现基建与生产的无缝对接,促进基建生产一体化。为此,发电企业在已完工机组投产前,要从多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做好准备;在资产管理方面,要及时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产权证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在资金管理方面,要加强基建往来款项清理,及时签订流动资金贷款合同,合理确定还款计划,变更项目长期借款合同;在会计核算方面,要正确划分资本化利息与费用化利息及其比例,及时、合理的确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价值并计提折旧。

参考文献:

[1]胡绳木:优化发电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10).

[2]汪翼鹏:发电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初探.[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08).

篇4

按照《营业税改增值税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运输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1%,营业收入需换算成不含税的收入,即“营改增”后营业收入=“营改增”前营业收入÷(1+增值税率),在实现相同运输量的情况下,将会减少确定的营业收入,减少比例=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100%,由此可看出,假如运价未发生变化,计算同等收入水平的企业,“营改增”后确认营业收入的减少比率与增值税率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2.影响营业成本

铁路运输业企业的营业成本基本上由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银行贷款支出的利息、固定资产养护支出、路网及机车工电辆、电力机车接触网用电支出和机车油料消耗等组成,以上这些费用是营业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缴纳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也是营业成本中的一部分,实行“营改增”后,营业成本中减少了营业税金这部分费用,仅剩下教育费附加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其他税费,营业成本如果是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以将发票中列示的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列入营业成本中的数额就会相应减少。

3.影响固定资产折旧和入账价值

实行“营改增”后,固定资产原值会保护先前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进项税额,使得不能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也无法减少固定资产已计提的折旧,实行“营改增”后购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用来抵扣销项税额。因为铁路运输企业拥有十分庞大的固定资产购置规模,需要把全部的固定资产购置安装完毕方可投入运营生产使用,所以在试点方案开始初期,会出现进项税额没有办法被足够的销项税额所抵扣的实际情况。实行“营改增”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原值中不在包含进项税额,所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会减少,导致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也相应的减少。

4.影响公司净利润和现金流量

增值税又叫流转税,尽管增值税实行价外核算,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在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费用之外的核算系统进行核算,而企业的净利润是收入减掉成本、费用与损失后的余额,增值税与企业的净利润虽然关系不大。但铁路运输企业因提供运输等劳务而增加的现金流入量是增值税与价款的合计,假如现金流入量不变,增值税销项税额与企业收入成反向变化关系,增值税销项税额减少,代表企业的收入额增多,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多,企业的收入减少。因此,企业的净利润对增值税销项税额有决定性作用。

二、总结与思考

铁路运输企业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过程中,由于制度和自身业务特点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增加税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从制度层面讲,由于试点开展地区与行业有限,铁路运输企业外购的货物与劳务中还有部分无法进行抵扣,因此试点初期铁路运输企业或许会因为抵扣不全,而导致短期内企业税收负担增加;另一方面从企业层面讲,由于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结构、发展时期、经营策略不同,在改革初期,税收负担或许也会有所增加。所以针对改革试点初期税收负担可能增加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1.建议考虑进一步降低税率

篇5

(一)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造成医院对基建工程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其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在观念上认为基建工程是公开招标制,觉得成本核算以及工程造价的控制审核没有必要;其二,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够,不能主动的履行财务管理的监管职责;其三,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所欠缺,甚至不具备基建工程的造价管理的知识,因此无法实现对基建工程的真正监管。

(二)基建工程财务会计的核算不规范

    在医院的整个会计业务中,基建工程会计核算工作的相对较小,因此被有所忽视,并且核算的方法也相对简单,一般只是从在建工程科目的借方归集工程建设的成本,待完工后再由贷方转增资产。此外,医院基建工程会计核算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其流程及方式都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比如在处理专项借款利息时就没有把专职基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纳入工程成本等,这都会造成基建工程的成本失真。

(三)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监督管理不力

    现阶段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的投资超标、概算超标以及标准超标等现象都普遍存在,但是财务人员并没有在基建工程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起到有效作用,只是单纯的算账、记账、呈送报表等,地位十分被动。他们既不到施工现场查看,也不参与基建工程的全过程,领导在付款凭中签字就可以支付工程款,未将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真正的发挥出来。

二、加强医院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财务管理意识

    不管是医院的管理层还是财务管理人员,都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进一步强化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意识,从基建工程的规划到招标乃至建设整个过程,都要把财务管理纳入基建工程管理的工作日程中来。基建工程采不能表现为单纯的记账、报账等工作,财务人员要不断深入工程现场,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了解,掌握原材料的市场行情,做到拨款合理、资金调配科学,并做好财务规划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真实的反应出基建工程资金的来源及运作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控制与分析。在进行基建工程计划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制定基建工程资金计划的工作,基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计划部门提出的计划进行合理建议,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其中的专项资金、预算内资金以及自筹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规范基建工程财务制度

    医院的基建工程管理制度要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方针政策,不仅要突出基建工程的特殊性,更要与医院的特性相适应,所制定的基建工程管理流程要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还要加强基建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除了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外,还要进行基建工程业务的知识教育,要对基建工程整个过程中诸如建设程序、预决算、定额、合同管理以及招投标工作和关键控制措施等各个环节做深入的了解,以减少财务风险,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建工程财务管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增大知识容量,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基建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主动、有效的参与管理监督,从而真正实现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的职责。

(三)建立有效的内控体系

在医院内部建立起一套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将基建工程中每层项目的责任均分解落实到个人,并实行考核发制度,站在全局的角度严格管理,从而实现对基建工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其具体执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其一,预防:防患于未然即进行事前的监督。财务部门要对工程准备支付以及约定支付的资金做准确的掌握,监督其是否与相关的规定以及财务制度相符,如有问题要及进纠正。比如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合同是否与年度投资计划以及设计文件相符,是否有计划外的工程以及任意扩大规模的问题产生,建设标准是否存在随意提高的现象,与供应商所签属的材料以及设备的订货合同是否为工程的实际所需等等。其二,控制:对于基建工程中资金的运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核心工作就是监督资金拨付的过程,从而保证建设资金的每笔款项都得到合理的应用。拨付款也是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如果未及时拨付工程款,那么工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资金的占压,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效益;如果工程款的拨付出现了超支,那么资金的时间价值就会有所浪费,并且对资金合理、统筹的供应也极为不利,还会使医院在进行工程的管理以及款项结算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医院基建工程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常常深入施工现场,详细了解具体的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篇6

"Financial Management" Textbook Corrective Recommendations of Inadequate Teaching Materials

He Yanle

(Luohe Senior Technical School,Luohe462000,China)

Abstract:The professor "Financial Management " courses in teaching, found that some of the material omissions and the corruption of the promise, and these deficiencies not only affect the daily teaching,but also not very good so that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to learn hard to establish a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nfidence. Therefore,I do not surmise shallow,made a number of rectification of the materials proposed,if they are adopted by the second edition is not only easier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material,increasing the material as a national planning authority,but also in the book will Improving functional level, the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benefit,in fact a charity.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materials;Financial management;Corrective recommendations

对中职《财务管理》不足之处的整改建议如下:

一、笔者认为,应该在本书开篇添加“引论”这一章节。

总所周知,《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教材应向学生简要交待一下《管理学》的若干基础知识。研究财务管理这门学科,就是为企业的决策服务。所谓“经济人”就是为自己的利益精打细算的人,市场中的每个参与者在财务管理这门学科中都被认为是理性的经济人,并且“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贯穿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始终,以此为依据,市场中的参与者都在追求成本的最小和收益的最大。而作为法律意义上的“人”――“法人”即企业,以最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总目标。

添加“引论”的意义是很重大的,作为《管理学》分支的《财务管理》从头至尾无处不贯穿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管理的四大职能,没有《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学生们在课堂上常常“如坠雾里云间”。引论不仅可以培养兴趣而且还起到了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还告诉学生《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第一章第五节――资金的时间价值中,应添加以下的符号和公式推导过程:

(一)P―表示现值F―表示终值A―表示年金

复利终值系数,记做(F/P,i,n),表示已知现值求终值,即F=P×(F/P,i,n)。

复利现值系数,记做(P/F,i,n),表示已知终值求现值,即P=F×(P/F,i,n)。

年金终值系数,记做(F/A,i,n),表示已知年金求终值,即F=A×(F/A,i,n)。

年金现值系数,记做(P/A,i,n),表示已知年金求现值,即P=A×(P/A,i,n)。

(二)添加年金终值的推导过程

设每年的支付金额为A,利率为i,期数为n,则按复利计算的年金终值F为:

F=A+A×(1+i)+…+A×(1+i)n-1, ①

等式两边同乘以(1+i):

F(1+i)=A(1+i)1+A(1+i)2+…+A(1+l)n ②

②式与式①相减可得:

F(1+i)-F=A(1+i)n-A,

F=A[(1+i)n-1]/i

(三)添加年金现值的推导过程

计算普通年金现值的一般公式为:

P=A×(1+i)-1+A×(1+i)-2…+A×(1+i)-n ①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i)

P(1+i)=A+A(1+i)-1+…+A(1+i)-(n-1) ②

②式减①式可得:P(1+i)-P=A-A(1+i)-n

P=A[1-(1+i)-n]/i

(四)这些初中学习过的单词简化为符号表示在课文中,不仅课堂上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而且简化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规范化的解题思路。至于年金终值与现值公式的推导用的也是初中数学的知识,教材上疏漏掉以上内容对学生运用公式增加难度,也使第一章的知识体系不完整,因此笔者建议以后再版时予以添加。

三、第二章,疏漏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杜邦恒等式”的推导过程,建议添加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ROE) 资产净利率(ROA)

四、第五章第一节,在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中,教材疏漏了定额改进系数的含义介绍,应添加如下:

笔者觉得应该在教材再版时添加如下注解:进行固定资产需要量预测,以内涵扩大生产能力为目标,之所以考虑定额改进系数,原因在于企业要求车间的工人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加快生产的效率,使利用固定资产生产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产量定额系数大于1,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要比原先多;台时定额改进系数小于1,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要比原先少。

没有以上的讲解,对于刚刚接触财管还没有学习过《成本会计》的中职学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教材上对此应该予以注释,所需的知识在中职《德育》课本经济学常识上已经有若干铺垫,学生掌握起来问题不大。

五、第八章企业投资管理,笔者认为亦需要增补以下相关知识点:

(一)教材中指出:营业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折旧

那么,折旧为什么是营业现金净流量的组成部分呢?书本上指出折旧是非付现成本,这在理解上并不充分,可增加相关会计分录,予以解释:

1.生产用设备计提折旧时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

2.制造费用结转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

3.成本结转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4.产品销售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由此可以看出,产品的销售不仅补偿了生产成本中的料、工、费,也补偿了作为制造费用提取的生产设备折旧,因此折旧和净利润共同组成了企业当期的营业现金净流量,这些会计分录的添加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意义很大。

(二)本章项目投资的动态指标中应添加内部收益率IRR。

内部收益率IRR,是使净现值NPV=0的收益率,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和净现值同等重要的指标,书本上理应予以介绍,至于用“内插法”进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大可以用初中平面几何知识构造相似三角形来加以解决,难度也不大。

六、笔者的反思

篇7

医院基建项目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医疗卫生改革的进度。现阶段,医院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要想切实管理好医院基建财务,就必须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基建财务管理各问题。

1 医院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领导层的基建财务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医院领导层多数都是医学专业毕业的,所以对医院基建项目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不透兀忽视了基建财务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觉得基建项目只要实施公开招标就行了,不用开展成本核算以及工程造价监管工作。正是因为领导层忽视了加强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最终造成所选的财务工作者各方面能力达不到预期要求,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更有部分财务工作者的基建财务管理知识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并且工作热情低下,责任心不强,财务管理职责未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混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基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最终导致基建项目资金的监管、控制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1.2 存在明显的超预算现象

由于基建项目的建设非常重要,所以医院的关注度高,在项目资金投入上获取了优先权,因此当财务管理人员遇到有关于基建项目的资金支出时,会不假思索地优先拨款,忽视了对其进行系统的预算管理。当前,医院还没有一套以基建为基础的财务管理体制,这就造成基建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超预算问题。基建财务管理通常涵盖了项目招标、项目清单、项目编制等环节,由于各环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若交给知识能力还不太高的普通财务工作者来完成困难重重,因此应聘请专业化高的机构负责这些环节的工作。而机构在负责有关投标现价时通常会出现违纪违法操作行为,这是因为受市场恶性竞争的影响,机构实施医院基建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为了一己之私进行不合法的操作,比如预算编制的数据失真、清单计算不严谨、遗漏问题严重等,这些行为不仅实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且还扩大了投标人的利润空间,但是对于作为招标方的医院而言,经济损失难以估量,最终引起严重的超预算问题。

1.3 第三方审计无故提高医院建设成本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只对一小部分的基建项目进行审计,剩下的则全部委托给第三方专业造价咨询公司负责,而造价咨询公司实际工作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从医院和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中看到,造价咨询公司的收入主要以工程审计后审核掉的工程造价的百分比为依据进行计算,如果审核掉的工程造价较多,那么公司收入也就越丰富。审计机构直接决定了施工单位的利益,因此施工单位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常常会为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创设庞大的利润空间。实际中,第三方造价咨询公司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和施工单位里应外合共同贪污医院资产,引起审计结果失真,为此增加了医院的建设费用。

2 医院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医院领导层的基建财务管理意识

医院领导层对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应予以充分认识,同时,相关财务工作者必须积极参与基建项目公开招标、施工建设、工程竣工等各环节中,开展必要的监督审核。基建财务管理是基建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点,不能错误地认为只需简单地记账、算账即可,而是要深入基建项目中,严格调查并有效控制整个项目的支出情况,在系统掌握整个项目支出的原材料性能、设备价格,提高项目成本核算效率及造价控制水平的同时,还应开展资金的调配与支出控制工作,从而保障基建项目资金收入与使用过程的真实性。此外,医院财务部门也必须强化基建项目的管理力度;财务工作者应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项目资金监督控制活动,将自身的管理职责权限落到实处。财务部门应与计划部门配合协作,共同制订年度基建资金计划,并且在财务监督管理过程中,应涉及预算内资金项目、专项资金项目、自筹资金项目几个方面。

2.2 对预算使用过程加强管控

由于医院基建预算管理中对资金预算支出标准留有相应的活动空间,所以项目施工过程中,为各施工细节及环节留有相应的资金弹性空间,只要项目施工过程顺利,项目管理效率好,就能从资金预算标准中获得更多的资金富余,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此外,对于医院基建超预算问题,应切实做好预算资金使用过程的管控工作,争取在预算资金上获得一定的节约弹性空间,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项目质量高水平的同时,加快促进资金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预期的预算控制效果。此外,还应设立专门的基建项目账户,提高基建项目资金的管理水平,同时还应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资金管理,切实保障高效的预算管理以及资金的科学节约。

2.3 医院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应加强监管第三方工程造价咨询公司

医院基建项目主要以审计报告为依据来明确具体的工程造价,所以审计报告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审计工作劳动强度大,涉及范围广,要想保证审计金额的精确性,就需要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高度关注工程项目审计工作。向审计单位提供相关的审编依据,也就是对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施工合同及相关预算书、结算书、工程竣工图、其他相关资料等各环节的真实可靠性系统考察核实。实际应关注下列内容:①竣工结算中的工程数量,不可套用定额数;②确保签证、增项的真实性;③材料、人力、物力的实际数量应符合事中监控数量;④及时了解施工单位的资质,明确具体的收费标准。

2.4 强化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医院基建财务管理中涉及大量的专业化财务知识、操作流程,如果在职财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那么将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顺利运行。要想有效处理医院基建财务管理问题,就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丰富其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为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由于医院基建财务管理缺乏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在改革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时,应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基于基建项目的财务培训机制。首先,培养财务人员专业的会计操作和财务知识,丰富其会计基本能力,并学以致用。其次,在基建项目管理中,也应开展专门性培训活动,以确保财务人员能根据基建项目实施各项财务管理活动,制定关于基建项目的专业会计科目和核算标准等内容。

2.5 规范基建财务会计核算

首先,建立健全基建会计核算体系;①通过现代化财务管理软件,优化调整基建财务报表及会计科目;②根据医院基建项目实际情况,科学确立成本核算对象,构建专门的基建账户,全面记录各项支出,加强细化核算,从而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其次,落实领导审批制,严格工程付款程序;在工程付款中,应严格落实以下程序:施工单位提交申请、监理单位确认及核定、申报审批、财务科审核签字。特别是进行审批过程中,要及时获取各有关责任人的签署意见或建议,切实保障工程款拨付的审批程序有效运转,并制定系统完善的手续文件及技术资料,严格按合同中的要求合理地支付工程款。

3 结 论

综上可知,医院基建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直接影响了医院整体资金使用。因此应做好基建项目财务监管工作,以保证医院财务管理效率、强化医疗设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只有医院内部财务管理者加强监管基建项目的事前 、事中、事后实施过程,才能促进医院投资的高效益,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整个工程项目,为广大的患者提供优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万际曼.浅议医院基建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0(27):182-183.

[2]马跃.医院基建财务管理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2009(20).

[3]田少宇.浅谈医院基建财务管理及账务处理[J].财会通讯(综合),2011(4).

篇8

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及其特点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指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下,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规划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筹资、投资、分配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进行计划、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的管理活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1 涉及面广

企业所有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相关。财务管理遍布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都在如何合理使用资金、节约成本支出、提高资金周转率上,接受财务管理的指导、监督和约束。

1. 2 渗透性强

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是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权益分配管理、成本管理等等,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之中,遍布生产、供应、销售每个环节和人、财、物各个要素,是一项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

1. 3 关联度高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要生存,必须能够收大于支、按期还债。收入增加必将会带来成本、费用的增加,这些表现为资金收支,从而在财务上进行体现,相关的财务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财务管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着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2 目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1 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

当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和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有待加强。没有对财务管理足够重视,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仅仅局限于生产经营管理上,没有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单位会计人员水平素质有待于提高,不能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监管及内控不够全面有力; 企业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 存货占用大量资金,应收账款资金周转缓慢,导致资金不足或资金闲置。降低了建筑企业运营水平,无法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工程结算工作的滞后,确认收入的依据不充分,都将导致应收账款不实,长期未清理的应收账款和大量的预付分包工程款长期挂账,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性。

2. 2 缺乏合理的预算成本控制

很多建筑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并不够合理,编制预算后,仅作为生产计划的参照,同时对期间费用的控制较为敏感,但对工程成本的管理控制不严,无法实现预算的真正作用。因此,建筑企业的结算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受到质疑,有时出现利润不增反降甚至是亏损的反常现象。有些建筑企业仅重视投资项目的资金支出,却没有关注资金占用,未能从实际上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客观上导致了资金使用率的降低和资源的浪费。

2. 3 财务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建筑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往往只按企业领导要求办事; 有些企业原始凭证控制不严,一些发票、收据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但可以报销入账; 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收入和结算成本上,不按照会计准则,而是随意地进行确认。这些都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财务人员不能有效地按照财会法规、财经制度规定,独立进行财务核算,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财务仅仅体现了记账职能,没有体现其监督职能。

3 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心,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建筑企业应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财务预算作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1) 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强化财务指标的合理运用,学会用指标和图表来分析财务状况。把财务管理的服务职能发挥到最大,使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使建筑业务和财务管理相辅相成。

2) 以资金管理功能为核心,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为在事前进行安排和计划,保证资金有序流动,使得企业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价值,最终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建筑企业风险与一般企业不同,这种特殊性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前应明确长期发展目标,确保企业能够应付日常资金需求和满足长远资金计划,据此编制预算,从而使资金预算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刚性过大可能会给预算管理带来风险,为了使企业的预算能够经得住市场的考验,制定预算指标时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弹性。通过预算管理,发挥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填制全部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考核,使财务管理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证。

3) 以成本控制功能为重点,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推行目标管理制度,是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专人负责,分层分项进行控制,以财务部门为中心,以项目管理成本的分类为依据进行财务管理。建立成本核算机制,包括人工费管理及结算制度,限额领料制度,物质盘点和实物计量制度,机械管理及租赁结算办法,费用开支办法、成本考核与奖罚制度,工程验工报量制度等。a.人工费的控制: 主要通过总量控制、单价控制、定额控制和工资控制。b. 材料费的控制: 实行“量价分离”原则,即采购环节应严格实行招投标制,使用环节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应实行计划管理,按指标进行控制,材料应有收、发、领、退等账本记录。c. 机械费的控制: 加强机械设备使用台班计划管理,减少闲置。项目成本核算制应坚持实际形象进度,实际产值,实际成本“同步”的原则。即划清内部承包合同范围以内的成本与承包合同以外的成本界限,划清已完工程成本与未完施工成本的界限,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4) 强化财务人员从业队伍的建设,提升整体素质。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组织全体财务人员定期学习,不但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还要熟悉建筑企业业务从而有助于控制管理,提供建议。通过定期考核,企业可对出色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这样的选拔得到的社会价值感将对财务人员产生激励作用,从而会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要求按照财务法规制度设置原始账簿,坚持从业原则,依法履行岗位责任,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财会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应树立现财观念、风险观念、负债经营观念、盈利观念、效率观念、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注重无形资产观念和法制观念,使其解决问题时能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信息反馈作用,解决咨询作用,管理中心作用。

4 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加大,市场发展环境日趋严峻,企业项目利润空间相对减少。财务管理工作是处理企业资金运作的专业工作,是建筑企业在激励竞争中提升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传统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现代财务管理在建筑业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建筑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9

一、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模式僵化。由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经营,企业经营者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财务人员大多选用“自家人”,使得财务管理制度过于简单,且流于形式。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对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重业务、技术、规模和品牌管理而轻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成了企业成长中被动的服务工具,不能自主地参与到企业决策和管理过程中,致使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等财务工具无法发挥作用。

2.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度较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透明度较低,逃避债务现象严重。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信誉较差,信用观念淡薄,经营中存在失信行为,还在采购、销售中赖账逃债及编制报表时弄虚作假。另外,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达到目的采取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虚增经营成本,减少税赋,隐瞒实际利润;通过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劳保待遇、克扣工薪等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营业利润,这些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3.投资缺乏科学性,不注重日常现金的管理。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采用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高度统一的集权管理方式,其投资决策主要由所有者做出。而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家素质普遍不高,通常很少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随意挪用资金,投资行为短期化,缺乏战略眼光,容易导致企业投资失败。部分民营企业在投资中经常草率决策,违背经济规律行事,这主要表现在盲目追求经营项目的多元化上。民营企业大多只看中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作用和将企业规模做大的成就感,而忽略了企业扩张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的矛盾。

二、对策建议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要改变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财产委托经营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建立财产“委托一”经营关系,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而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重视人才资本建设,从而健全与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针对会计人员素质的现状,民营企业必须在强化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上下功夫。要通过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会计人员熟悉和了解国家和行业各项相关的财经法规和政策,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经济法、会计法、税法等相关法律制度;通过定期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树立和更新会计人员的理财观念,提高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业务的专业技能;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务实求是、尽职尽守的良好职业道德。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加强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做好账簿的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现金银行和往来账的及时核对清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基础工作,做到账目齐全清楚、凭证完整无误、理账及时、计算准确。

3.树立现代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在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中小民营企业应重视财务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并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再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中小民营企业还应聘请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财务人员的责任不仅限于对企业资金、资产的记录,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已有资金的控制、对各项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上,应能从较高的理论角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数字变化的表面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篇10

一、当前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当今,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了以下主要问题:1.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很不重视,没有注意到财务管理对于整个企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企业中,会计人员的水平还需提高,会计人员并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3.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监管工作做的不够全面、细致。4.建筑企业局限于生产经营格局。从资金管理不严格、存货方式薄弱等方面上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5.建筑企业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情况普遍存在

1.当前的建筑市场还不够完善,很多建设项目的资金都不到位,项目中的投资风险全部转给了建筑企业,对建筑企业的资金做了很大限制。

2.建筑企业的财贸风险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建筑企业所需要面临的风险主要是资金的回收风险和筹集风险。为了接到建筑工程,很多建筑企业在自身的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如果举债不适度,就会使建筑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3.当建筑企业提供劳务保障之后,资金在收回的时间和金额上也具有不确定因素,对资金的回收形成了巨大风险。

4.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成长期性,导致了很多资金的沉淀,资金的使用率极低,使资金的周转和债务的支出受到了严重影响,从企业固定资产超出企业承受力这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来。

二、要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措施进行强化

基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改善:

(一)将财务管理的理念进行更新,大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认识到建筑企业财务管控对整个企业起到的重要意义,将财务管理渗透到整个企业中,建立起全方位的财务管控体系。不断更新和拓展财务管理理念,脚踏实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建筑企业还要从自身优势出发,发挥自身的潜力,运用技术、电子商务等较为先进的科学手段,对传统的业务流程和模式进行改变,让企业节支有效,给建筑企业参加市场竞争奠定良好基础。

(二)将预算标准全面化,完善财务管理中心的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的要求,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市场信息,作出财务预算,有计划、有目的的实现企业财务决策,将财务管理从被动的计算理财转变成现代的科学理财。通过预算管理,发挥出各个部门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

(三)要以企业的资金管理为核心,使企业存货管理和收账管理得以加强,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前提条件是要以资金为基础,建筑企业也不例外。当资金在流通的时候,它才会升值,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而言,如何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才是整个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问题。想要对企业的整个资金做一个财务管理,首先要了解资金的整个运作流程,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发放都要进行合理安排,让资金及时收回,将其合理分配,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用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建筑企业的经营者来说,并不能单纯的认为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这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部门,企业应该对资金层层落实,控制好资金运作的各个环节。

当企业加强管理的同时,不能忽视存货的应收管理。对于存货的管理,企业要制定出合理的库存量,在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压缩库存物资,降低存货成本。对于发生的“死账”,企业应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并且进行及时的会计处理。

三、建筑企业的财务构架不合理,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还需提高

在当今市场条件经济下,所有企业都必须以:快、准、全为市场导向,企业财务管理也是如此。科学有效的组织机构是一个企业获得有效信息的前提条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企业应该配备少而精的管理人,将管理层次精简化,确保信息的快速反应。但是现在,我国建筑企业中的信息沟通率都比较低下。于此同时,财务人员不能对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建议和意见,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还需提高。

四、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对企业资金加强管理。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和法发展的基本条件,建筑企业亦是如此。当资金在流通的时候,它才会从中升值,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说,对资金管理的加强,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

2.对存货加强管理。将库存物资进行压缩,避免企业资金的呆滞。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库存量,既要防止工程停工,又要防止因库存太多而产生的流动资金库存费用,保持企业的均衡生产。企业想要降低进货成本,就要采取批量进货的方法,通过增加进货数量,减少进货次数,降低采购的费用。

3.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对于企业承包的工程,在对其进行可行论证的时候,要考虑到建设单位是否有资金来支付建设中产生的费用。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方法,并层层落实。

五、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造价的审核和预决算书的编写方法,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宋胜利.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09(9):111-112.

篇11

一、煤炭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刻不容缓。财务管理事关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是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煤炭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拓宽发展渠道,增强企业综合发展能力,从原先单一的煤炭产业向多元化方向迈进,组建大型集团公司。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就不能沿袭原来的方法,而应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实时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充分挖掘有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潜在因素,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会计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强化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会计信息质量准确可靠,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但现实情况是,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采取各种手段如虚增利润、伪造账簿、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等,不准确的财务信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不但让企业的形象受到损害,也使信息使用者形成错误的经济决策,严重时影响宏观经济的平衡运行。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水平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一是资金管理不到位。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背景下,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逐步扩展,资金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现实情况是资金管理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因此,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亟待加强。二是资产和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企业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煤炭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没有及时跟上;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一味强调成本节约,而对资产保值增值、提高整体效益重视不够。三是财务信息资源应用能力弱。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工作中越来越重要,但在财务管理中应用远远不够,能有效利用财务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管理、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缺乏专业人才。

2.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财务水平的高低,煤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利用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不足,使得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提升。新会计准则以来,煤炭企业虽加大了对财务人员技能培训,但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准则的理解和领会不深,难以真正将这些先进的财务知识贯穿和执行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因此,煤炭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和协调职能有待加强。

3.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煤炭企业把安全生产作为工作的重心,重视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财务管理一直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因此,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理念,强化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在实践中,有的企业简单地把财务管理工作等同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就是编制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会计报表等简单的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而对成本管理、现金流量管理、投资决策、风险防范等知之甚少或做得很不够。

三、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1.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要适应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及其业务特征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原则。加强会计统一核算与资金集中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业务类型及经营范围,对科目设置、凭证处理、报表编制程序等进行具体规定,制定会计规章的专门实施细则,以确保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有章可循,依法依规。要加强煤炭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加强审核监督力度。

2.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由于煤炭企业业务范围的扩大,在经营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多的业务问题,有的可能是财务人员以前所未经历过的,需要财务人员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应对。企业在考核聘用财务人员时,要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两方面来进行。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财务人员也应增强学习最新财务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增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职业责任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

3.转变财务管理理念。煤炭企业集团从事着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要提高企业应付复杂环境的能力,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增强财务风险管控能力。注重企业信用的构建,以良好的企业信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要做好投资决策论证,保证企业资金周转良性循环。建立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实时监控企业财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置。

4.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完善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与制度,是规范企业行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有利于管控财务风险。企业实行预算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其次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预算计划,要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将预算体系进行横向、纵向层层分解,使预算落到每一个角落。健全煤炭企业的财务监控力度和监控机制,对每一笔资金的流动有清楚的记录,建立事前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使资金的流向和资金的预算相符,让资金的流转透明化,保证资金的有效运作。

5.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保障。内部控制制度要与企业发展相一致,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要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业务指导。加大财务监管力度,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定期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有效性进行评估。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督促审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在实施和发展多元化经营战略时,既要做到围绕自身资源优势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避免经营风险,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郝绍莉.浅谈多元化投资战略下的企业财务管理[J].魅力中国,2009(12).

[2]成兵.基于多元化投资发展战略的企业财务管理[J].财会研究,2008(09).

篇12

(1)就长期筹资而言,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合理地安排筹资的时间、规划资本及债务结构和分配股利。因为房地产企业必须根据规划立项时申报的投资总额来确定该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以及外融的资金额,这样才能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而通过不同的筹资方案的对比,可以找出符合该企业自身的经验战略和财务战略。

(2)就长期投资而言,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帮助房地产企业安排合理的投资规模,提高投资的收益以及控制投资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拿地时,必须要根据该项目土地的所在区域的市场行情,对该项目的开发方案做出敏感性分析和可行性研究,通过对不同方案下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进行的评估,选出符合该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的投资方案。在后来执行方案时,还要结合政府的宏观政策、市场的行情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修整。

(3)就营运资本的管理而言,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调高资金的营运效率。房产企业在项目进行建设时以及之后的销售期所产生的资金流量是相当巨大的,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预算体系的全面建立和业绩考评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从而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资金流向,并尽可能用最少的营运资本来支持与之相同的营运中的现金流。

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工作实质就是对房产企业的资本进行效益管理。一旦房地产企业能够开展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那么一定能帮助企业控制经营的风险,并达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然而,在现实中,各大房地产企业中都存在着一些财务漏洞和风险,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二、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开发项目缺乏财务相关的可行性的系统研究

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的决策时,缺乏了系统的可行性的研究,尤其是缺乏了财务的可行性研究系统的支持。最后所做的决策,其更多的还是依据管理层的经验进行判断,这样的依据缺乏了数据的支撑,缺乏了科学的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和市场经济的分析。

(二)企业的经营者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房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能让企业的财务人员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开发和经营中去,他们对财务工作的认识,还简单地停留在日常报销、记账、付款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等工作层面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房产企业在进行项目的一级开发计划的制定时,若没有财务人员,那么就没有办法有效地测算出项目筹资的时间点、筹资期限和金额的大小。由于房产企业的筹资金额一般都占了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所以存在着较大的筹资难度,而且筹资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更重要的是,这部分资金不光要用在项目的开发建设上,还会用在经营销售的部分阶段上。如果在后来再出现资金需求,这时再进行筹资,那么势必会影响到项目的开发和销售,会让人感觉“手忙脚乱”“焦头烂额”。那么,之前的一级开发计划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的现象在许多中小型的民营房产企业中尤为突出和严重,究其本质原因,还是因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分无法在企业内部对管理中设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

(三)资金的管理存在问题和风险

在房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渠道较少、融资较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房产企业的投资规模。这就导致了一般规模的房产企业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多个项目,更别说跨地域的投资了。由于多数的房产企业的规模都不大,他们自身的资金存有量是有限的,他们一般是等前一个项目竣工后或销售的资金回笼后,再利用回笼的资金去完成项目的配套设施或后期建设,抑或投资建设另一个项目。而对于一些拆迁项目,由于拆迁的过程较长,而且当中会有各类的不可预见的补偿问题,开发资金的管理也存在着风险。由此可见,在这期间房产企业需要的资金量是比较大的,而且回收期很长,因此在投资过程中企业一直都承担着较大的风险。而由于房产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逐更高额的投资回报,他们大多把投资集中在了一些中心城市,因为他们认为这里的居民具有较高的收入。但是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其自身的投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 这就显得房地产企业中加强财务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四)缺乏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意识

房产企业中,经营者除了财务管理的意识不强外,财务管理的模式也比较单一。仅仅严格控制了项目的成本和流出资金,对于预算和资产的管理以及财务的分析等都不够重视,缺乏有内部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混乱。

由于国家的住房商品化的形势推动,房产企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而在经营中更多的是重视项目的施工和销售这两个方面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让至亲来担任财务人员。这就很容易使得房产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一个明确的分工,也缺乏专业性。

三、针对存在的问题,房地产企业的对策分析

(一)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意识

基于房产企业计划性强、复杂性大的经验管理特点,只有通过有效的资本管理,才能实现对风险的管控,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所以房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增强财务管理的意识,确立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甚至是核心地位,增加财务人员在自身企业内部的话语权。

(二)加大财务相关的可行性的系统研究力度

房地产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所以在房产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所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的研究力度,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审查并核实项目可行性的调查报告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战略目标,甚至具体的施工细节也不能放过,并全面分析调研运行该项目的成本和利润等,预测出运行该项目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因风险引发的资金流失的现象的出现,以确保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严谨和全面。

(三)加强对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

房产项目所需的成本包括了土地成本、建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及各种销售税费。房产项目的成本控制其重点在于对施工建设的成本控制,所以对它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严格把关招投标这一环节,避免暗箱操作或吃回扣的现象发生;其次要选择一个合格的施工队伍,因为只有一个信誉好、合格的施工队伍才能在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杜绝或减少因为质量问题出现的成本增加的现象;对要签订的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并注意工程的签证。

(四)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资本的有效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那么就需要得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由于房地产这一行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久、供应链长以及地域性极强的特点,那么就更需要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本管理,预防各类经营风险的出现。所以房产企业必须在自身内部建立其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其中应该包括:一是关于投融资的决策体系。在该体系中,要根据公司的战略管理的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投融资的规模、相关的资本和债务结构以及利润和现金流的评价指标等等。二是预算管理的体系。这一体系是指在一个假设的周期内,预测房产企业的经营情况,并编制预算金额,为企业设定出目标值。三是业绩评价的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作用是比较上述的两个体系所设定的目标和实际的执行结果之间的差异,是上两个体系的保障。四是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让财务管理制度能够行之有效地执行。五是提高并强化信用的观念,做到规范经营及诚实守信。

(五)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不断增加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按照我国相关的规定,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要有会计证才可以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房产企业中想要实现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就必须对财务人员的从业这个进行严格的审查及核实。企业在进行招聘时不但要严格考察财务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对财务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进行严格的把关,以降低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的可能性,确保招入的是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合格的员工。

篇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数量增多,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也随之越来越多,因此,基本建设活动的内容更为复杂,给基建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规范高校基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基建成本,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合理准确的财务数据,使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促进高校的办学效益,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

1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特点

基建财务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与其他财务管理相比,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1 政策性强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每个项目从资金的筹集到使用、从立项到最后的决算和财产交付无不贯穿着国家和当地政府对基建工作和财务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家计划是刚性的,必须严格执行,财务核算也必须严格执行基建计划。各种定额、收费标准是工程项目进行工程决算工作的重要依据,必须遵照执行,不能违背国家关于基本建设和财务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

1.2 风险性高

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需要巨额资金作为后盾,新校区建设、大学城建设往往需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资金,项目资金流量大,具有一定的资金运作风险。高校资金来源除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是需要还本付息的,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高校,利用贷款资金搞基本建设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

1.3 专业性强

基建财务管理人员既需要掌握基本建设程序和基建相关知识,又需要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知识和会计服务理念。管理人员只有了解基建基础知识,才能正确地掌握工程进度,根据合同准确的调配资金,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具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才能正确核付数额庞大的工程进度款,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和工程决算,确保了基本建设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基建计划控制不严

自从高校实施扩招以来,各高校为了体现自己学校硬件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基建投资,造成了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三超现象”。基建投资概算不准确、不真实,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论证,以至于高校盲目的扩大基建投资规模,造成了工程成本的增加,忽视了基本建设工程的全局性、长期性,导致了基建计划编制的失误。

2.2 长期以来对基建财务基础建设工作的忽视,制约了基建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由于基建财务只是学校财务的一个分支,很多高校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基建财务人员参与学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进行基建投资主要靠抓好基建部门的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只管照章办事,按规定付款即可;基建财务人员没有参与基建工程建设中,对于项目决策、招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都没有参加,如有一些工程已开工并支付了首期工程款,财务人员对该项目的工程批复、设计批复、施工合同等还未曾谋面,工程的财务监督形同虚设;会计人员不了解工程建设相关知识,比如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建设等一系列的程序、工程量计算规则、专业定额等,这样就很难客观地、真实地履行核算、监督的双重职责,对工程预、决算的审核,工程的材料用量及各种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必要性无法判断。这对于加强投资利用、提高投资效益无疑是不利的。

2.3 合同签订不严密,执行过程中随意违约

基建合同签订时,由于经办人对基建财务监督、合同签订要求认识不够,往往导致合同内容不全面,条款之间不严谨,特别是付款方式、质保条款、违约金等总有不详之处。高校由于资金紧张,为了加紧施工,在签订合同之前经常会和施工队协商垫资条件,因而会出现未签合同先开工现象,待工程完工后补签合同,给日后施工单位随意违约创造了条件,也给基建财务执行合同及付款控制带来极大不便。

2.4 基本建设项目决算不及时

有些工程项目已经竣工交付使用,但由于竣工决算不及时,部分工程长达五六年不能结算,工程项目仍挂在建安投资中,时间一长,再加上工程管理和财会人员变动大,移交手续不严谨,工程资料和财务手续保管不善,接收的人员不了解以往的情况,加大了完工后核算的难度,严重影响了高校国有资产核算的真实性。

3 改善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体系,完善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基建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涉及单位和部门多,因此基建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它更是一个管理体系,是整合规划建设、监察审计、物资管理等部门资源,集各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明确区分各部门权限及经济责任而构建的一个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工作高效的管理体系。高校财务部门应在遵循国家统一的财经法律制度基础之上,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工程结算及报销审批权限、各项工程物资管理措施,根据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概算和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切实做好资金的组织与供应工作。 3.2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加强经常性的专项监督检查

要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加强项目决策、招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与决算等环节控制。必要时,学校财务人员也要到现场察看进度,工程竣工后,要加大审计力度,严格财务决算审查,审减不合理开支,对审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给予披露并从严处理。学校按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地向上级报送财务报表、年度财务决算和编报说明。

3.3 基建财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基建财务人员要突破传统会计工作的局限性,向管理型会计转型,一方面不仅要熟悉高校财务会计制度,还要熟悉基建工作的主要环节和过程,熟悉建设计划、预算定额、工程进度及工程材料方面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法律、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把财会工作逐步转向对基本建设全过程的核算和监督。

3.4 重视财务分析

随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凡竣工项目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基建工程财务分析便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它集中核定建设单位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全面反映竣工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以及验收和竣工结算的执行情况,是一份较为全面的综合性财务分析。对财务分析中提出的问题应及时汇总,认真对待,集中研究,果断纠偏。并力求在项目的实际运作中,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管好、用好各项基本建设资金,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完成高校各项基建任务。

总之,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是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基建财务管理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丰富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有效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使高校在新形势下,以有限的资金,更快的建设速度,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推动高校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