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研究内容
1. 课堂提问的内涵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并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课堂提问的研究集中在了教师的语言提问上,但在本研究中结合我校个性化教学中学习卡片的开发,我把”课堂提问”定义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提问和学习卡片中的文字问题二者的结合,这样便于构建更为完整的课堂提问问题网络图,分析每个问题在本节课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法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比如提问密度过高、提问后没有停顿等.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究其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对优秀课例的课堂提问进行实录,分析其共性特点,以提高教师预设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教师提问的技巧. 4. 对一些典型的个性化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构建课堂问题网络图,分析学习卡片中的文字问题在整个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适合使用学习卡片的课程类型和学习卡片中问题设计的可循规律.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为指导,以参研的全体数学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主要载体,以行动研究为研究的主要方式,以课堂提问为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按照“确定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与分析对课堂提问概念的再构建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证研究确立课堂提问的测试工具试测与实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应用与实践”的路线进行.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研究.
2. 课例研究法——在学校开展对教师常态课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该方法包含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
(1)通过课堂观察详细统计任课教师的提问,从提问时间、提问对象(全体、个人)、提问停顿时间、问题重复次数、问题是否预设、问题的数学性分类和教学性分类、问题适合学生性等角度进行量化分析,掌握我校教师课堂提问的普遍性特点.
(2)对课堂中的所有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每个大环节中问题的内部结构:纵向的链式结构、横向的辐射结构及纵横交叉结构,并将整理结果制成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的问题网络图. 并研究学习卡片的研究主题在问题网络图中的地位. 3. 经验总结法——将研究中得到的经验性、结论性成果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在数学教学中反思和总结经验.
三、研究步骤
篇2
近几年,江苏省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的教科研呈愈加务实、愈加接地气的态势。2015年12月2日下午,“小学传统吟诵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和“小学语文教材图文有效结合的研究与实践”两个课题相结合,在学校迎春校区的阶梯教室举行课堂研讨活动。陈老师借《登鹳雀楼》给二年级同学执教了吟诵课,倪老师结合古文《自相矛盾》配乐朗诵,再吟诵,整个课堂充满韵律之美。这两节课,结合两项课题的实践研究,携课堂实践、校本文化、语文课标于一体。课后,“区域内小学教师教科研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组针对本次两项课题结合研讨的情况和目前城东小学教科研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一些策略。
一、立足课堂教学做研究
无论是“小学传统吟诵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还是“小学语文教材图文有效结合的研究与实践”,近几年的研究都是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教师永远离不开课堂,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吟诵课题组上至六年级,下至一年级,多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还把吟诵课送到了邻近的社区学校。2015年暑假,来自市区城南社区的近一百名学生和家长,早早来到莲花四区文化活动中心,用心聆听城东小学张燕老师的吟诵课。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张老师以童诗导入,激发兴趣,诵读古诗《小儿垂钓》和《渔歌子》,指导学生注意停顿,掌握节奏,初识平仄,且吟且诵。在循序渐进的吟诵指导中,孩子们逐步掌握了“平长仄短韵字延”的吟诵秘诀,沉浸在趣味无穷的古诗词吟诵中,并感悟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张老师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展示了吟诵的独特魅力。活动得到了社区领导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扬,也将古诗文的吟诵由学校带向了社会。而图文结合的课题是将课文插图充分利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倪粉华老师根据配图,与六年级孩子一起学习古文《自相矛盾》。图片中矛与盾形象地展现了二者的互不调和,可是卖此货者却夸下海口,令人啼笑皆非。倪老师在将古文大意疏通之后,便和学生按节奏吟诵。这样的课堂充满了节奏感和生命活力,学生也由之感受到祖国文化的趣味无穷。
二、基于全体学生做研究
陈老师和倪老师是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都是基于全体学生做研究。古诗教学方式很多,历来对古诗教学的研讨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城东小学的“小学传统吟诵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和“小学语文教材图文有效结合的研究与实践”两个课题立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勇于创新,在课堂上借助插图,以吟诵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是全体学生的阵地,是全体学生学习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几乎每一课都有插图。合理利用吟诵,巧妙配合插图,将之与课文内容结合,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是课题组的目标。老师们巧妙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学生读书更绘声绘色,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三、教研由点及面渐辐射
几年来,参与课题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也带动了更多老师的热情。“区域内小学教师教科研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来自海陵区的几所学校和单位。规模不同的学校之间教科研必然存在差异,城市孩子与乡村孩子之间的不同使得教学与研究也不同,这都使教科研的调查更加便利,研究更加立体丰富。教师们的教科研意识都在逐渐加强,而且教研水平也在提高。一所学校做课题,受益扩大到区域内的其他学校,这不能不说是课题研究的真正旨意所在。要想将教科研效益最大化,可以尝试以下三点。第一,结题后不要束之高阁。教科研的成果尤其是课题对于一所学校而言,花了大力气,也获得了很好的声誉。如果把老师们对于课题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工作中,效果将得到放大。课题结题了,并不代表研究结束了,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内部、区域层面上一定要促进交流与推广。第二,注重推广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宣传那一纸奖状。科研成果是一所学校对外宣传的名片,在各个场所广泛宣传的做法并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推广成果:一节课如何才能上得效率高、潜能生的转化策略有哪些、表扬与批评如何艺术地运用等,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智慧,这些智慧应该长久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不只是存在于课题研究中。第三,把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教育科研并不以获得结论、发现规律作为研究的终点,在整个学校教育科研进程中,不断地传播改革经验、推广研究成果,不断地将它们转换为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才是教育科研的最终归宿。
四、结束语
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师分内的事,是每位教师心灵的需要。教师在忙于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一个有个性有成就的教育家,更好地教书育人。正因为教师意识到“做”研究,比“教书匠”更利于实现教育人生,也利于学生长远发展,所以才有更多的教师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
篇3
其次,在整理方面,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也必须充分考虑到清水江文书所具的民族性、区域性和系统性特征。整理工作必须将国内外通行的文献分类著录和整理规范与清水江文书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题将通过对国内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台湾原住民文书等著名历史文书的分类著录整理规范标准的比较分析,以及与大英图书馆、法国远东研究院、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库等国际著名的历史文书保藏中心所持整理规范进行参比对照研究。为清水江文书的整理确立国内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一旦选择和确立了整理出版的体例和规范,我们就立即与黔东南州县各档案馆合作开展对各县馆藏契约文书的示范性精品选辑整理,为今后州县各地开展大规模的馆藏文书整理出版树立典范。同时,本课题还将对其他古碑刻和民间家谱,也开启系统的整理和辑注。在整理出版的样板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全面覆盖清水江文书集中分布的锦屏、天柱、黎平、剑河、三穗、岑巩、台江等县,而且也要求能够体现出清水江文书内涵中不同的文献类型。
最后,在研究方面,本课题在子课题的取向选择上的思路和策略,一方面要致力于清水江文书所含文化历史信息本体内涵的解析,另一方面也重视阐释其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国家和世界层面)的社会历史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清水江文书的各种价值及其实现渠道。我们认为,清水江文书中浩瀚的文字信息不是简单的历史事实堆积,而是一系列社会文化制度及其系统演化的历史轨迹的反映。譬如,苗侗民族的契约型社会管理模式、混农林经营和木商贸易的经济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等等,都在清水江文书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清水江文书中所见的这些社会文化制度的历史变迁,则又集中地反映了明清以来民族区域多样性与国家一体化之间的互动,即一个区域和多个民族如何因着林木生产和流通而与国家体系和世界体系连为一体。因此,我们的研究不仅要努力挖掘清水江文书所蕴藏的民族文化深层内涵,而且要揭示这个区域民族文化系统对于中国国家建设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将不拘泥于任何一门学科或一种方法,而是博采各相关学科有效的方法,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区域特征归纳与民族文化特质分析相结合、实地踏勘观察与访谈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分析相结合、参与观察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现将本课题最主要的一些研究方法及其具体应用范围简要介绍如下。
(一)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整理,离不开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民间保藏量的摸底,地毯式普查,主要依靠田野调查方法。清水江文书研究板块的子课题研究,必须对契约文书、碑刻、家谱进行准确解读。进行田野调查,可以避免因“闭门造车”“盲人摸象”“望文生义”而造成的对清水江文书的偏见和误读。田野调查不仅针对社区乡民,而且还要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档案机构、科研机构等领导、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广泛的交流,集思广益。
(二)民族志深描法。只有深入苗族侗族村寨内部,回到清水江文书产生的历史场景,以一种局内人的视角来体会清水江文书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命运,才能真正地理解清水江文书的内涵,才可能客观描述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情境,同时也可以克服照搬现存西方理论范式或简单套用汉族地区的解释模式等弊端,避免随意移植现代学术话语,曲解和遮蔽历史真实。
(三)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广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一是将清水江文书整理与徽州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及其他国内外文书整理进行比较研究,吸取文书分类著录整理方面的经验,确定规范与标准;二是将清水江文书中的民事习惯法和罗马法、日耳曼法进行比较法研究,揭示清水江文书的法治意义;三是进行现有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模式的比较,以便选择和确立合适的抢救保护模式;四是对同类清水江文书的解读,需要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以全面把握清水江文书的演变。
(四)文献考据方法。对清水江文书的抢救、整理和研究,离不开文献考据方法。一是清水江契约文书的精确解读,需要对正史、方志、碑刻、家谱等资料的考据,去伪存真;二是对碑刻和家谱的辑注,需要各种文献的相互参证,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考据。
(五)统计分析方法。对清水江文书进行普查,摸清其民间分布形态,离不开统计分析方法。确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模式,设计出配置优化、高效组合的多重保护机制,需要引进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以便确定具有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对清水江文书物质载体理化性状各变量之间关系、民间分布模式和濒危状态等方面的深度研究,需要运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蒙特卡罗分析法、马尔克夫链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六)定性分析方法。由于“自然流失”和诸多不合理的人为因素的干扰,清水江文书保藏状态不够理想,大多处于濒危状态,许多信息是不完整、不连续的,无法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因此需要定性分析方法,以便全面地揭示问题的实质,把握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的动态过程和总体趋势。
(七)参与式评估。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模式的多重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就是多方参与的民间分布式抢救保护区和保护点的建设,因为民间保藏的清水江文书是我们抢救保护的重点。其实施的全过程,需要老百姓的参与体验并作出评估。必须让苗族、侗族人民对清水江文书抢救、整理工作有参与的热情,有被尊重的感受;持有契约文书的苗族、侗族农民,必须有参与评估权力,其评估意见,必须得到政府、学者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尊重。
(八)利益相关方分析。清水江文书的价值日益显现,利益相关方在不断扩大范围,利益冲突不断显现,需要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一是确立合适的抢救保护模式和多重保护机制,必须考量各方的利益预期,必须考量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二是考察清水江流域的林木商品市场,必须运用利益相关方分析方法,对各类市场主体、地方政府的利益预期和博弈进行全面分析。
(九)符号学与认知分析法。清水江文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苗族、侗族人民在学习汉文化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无文字的苗族、侗族人民,在书写汉字文书时,不可能不把自己的民族认知模式和独特符号,带进清水江文书中去,出现了“汉字记苗音”或“汉字记侗音”等文化“混声”现象,构成了清水江文书中的诸多“谜团”,成为精确解读文书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符号学与认知分析方法,为我们正确解读清水江文书提供方法论的保障。
三、本课题主要创新点
(一)整体性保护的策略选择。从地理区域上看,本课题的抢救保护方案,涵盖黔东南州的7个文书大县,几乎囊括了清水江文书民间分布保藏的核心地域,抢救保护范围具有全面性。从抢救保护的内容上看,本课题采取文书所含信息与文书物质载体并重的策略,对每份文书原件实施从内涵到外体的整体保护,与以往一些历史文献学那种注重信息而疏于载体保藏的抢救保护取向形成鲜明对比。从抢救保护的种类上看,不仅抢救保护纸质文书,而且抢救保护石质的碑刻;不仅抢救保护契约,也要抢救保护家谱等。
(二)民、官、学合作的紧密性。“民”主要是指民间的文书保藏者,“官”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档案部门),“学”则指的是学术机构与学者。本课题把村寨农户保藏清水江文书的“执着力”、凯里学院为主的学者团队的“智识力”,和州县政府的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三)抢救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本课题针对迁地集中收藏(公立博物馆/档案馆)模式,制定了典藏技术标准和规范;针对村寨生态博物馆原地典藏,制定了惠益共享、民主参与的民间保护模式,保证了村寨农户参与合作的持久积极性。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与凯里学院联合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廖少华为组长的竞标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州委发文给予该项目经费1:1匹配。还争取了分管清水江文书工作的副省长兼省“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谢庆生同志的支持,由他担任项目总顾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篇4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如何解决资金的来源,并设计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在高级财务管理的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根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调查发现,如果仅仅根据现有教材,如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等教材中的内容去讲解,多数学生在学习了可持续增长问题之后,只会简单的计算,对基本原理仍然心存疑惑,似懂非懂。尤其是对什么是可持续增长,以及为什么用股东权权益增长率来推导计算可持续增长率觉得不好理解。本文主要通过对可持续增长率概念的深入剖析,简化可持续增长率计算公式的推导,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因素,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
二、“可持续增长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义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其实质
当前多数《高级财务管理》教材中对可持续增长率的定义是:“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不发行新股,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的条件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当前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讲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没能解释为什么要存在可持续增长的问题,它与其他几种增长模式间有何联系和区别;二是未能清楚解释为什么不发行新股,保持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有何内在含义,能得出什么结论等,从而导致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
(二)计算公式推导过于复杂
大部分教材在讲解可持续增长率计算问题时,都使用了期初股东权益和期末股东权益两种方法,但是没能交代清楚为什么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要转化为股东权益增长率的计算问题,尤其是在推导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的公式时,过程十分复杂,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存在较大障碍。
(三)分析不够深入,案例较少
在分析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因素时,大部分教材未能充分从提高经营效率(提高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和改变财务政策(改变资产负债率和留存收益率)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也未能举例进行说明。
三、可持续增长率讲解的基本思路
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可持续增长的概念和计算推导原理,在对该部分内容的讲解中,笔者认为可遵循概念导引、概念解读、公式推导和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思路展开。
(一)导引:从企业不同增长方式引出可持续增长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企业增长方式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企业可持续增长的问题。主要思路是:首先是从企业实现增长的第一种资金来源方式回答企业为什么发展慢的问题。当企业完全依靠内部资金积累发展时,资金来源有限,会限制企业的快速发展,以温州企业为例,由于长期靠内部和有限的、不稳定的民间资金支撑,导致温州企业规模小,上市企业少,当前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并得出相关结论:仅依靠内部资金的增长是蜗牛的速度,容易失去商机。
其次,结合案例讲解主要依靠外部资金实现增长企业为什么容易倒闭的问题,并分别从外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两个角度展开。先是讲解长期依靠外部债务融资的弊端是导致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融资能力越来越差,利息费用不断上升,财务风险越来越高,并结合光伏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江西赛维和无锡尚德出现债务危机、甚至破产的案例,并使用相关的数据来说明。
对于长期依靠外部股权融资的弊端,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不断发行新股会导致企业股权不断被稀释,如果没有好的项目做支撑,则企业的利润会被摊薄,股价越来越低,如果股价长期低迷,则会被剔除资本市场的角度来展开。
最后,得出结论。由上述分析可知,仅仅依靠内部资金增长企业发展慢,容易失去商机,而仅仅依靠外部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企业会出现财务危机,这两种增长方式长期来看都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很自然地引出企业如何才能持续、稳健发展的问题,而这正是可持续增长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注意强调,财务管理仅仅从财务的角度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增长问题,与经济学中所谈的可持续增长概念是不同的。
(二)可持续增长率概念的剖析
1.观察可持续增长的表现形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增长率的概念,可以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可持续增长的表现形式。如某企业年初资产总额100万元,其中股东权益50万元,负债50万元;预计下一年度需要增加资产10万元,在增加的资产10万元中,股东权益5万元,负债5万元。并且强调,企业只有在股东权益增加时,才能同比例增加负债。从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按照股东权益的增长同比例配置负债的增加就是可持续增长吗?答案显然是不一定,那么,究竟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是可持续增长呢?从而引出以下对可持续增长率中几个关键性假设的分析。
2.不发行新股的解释。满足可持续增长的第一个条件是不发行新股。在这个问题的讲解中,关键要解释清楚不发行新股在此处的含义。
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回答所有者权益类包含哪几个项目,不发行新股意味着什么等问题。然后强调,不发行新股意味着股本和资本公积不变,股东权益的增加只能来源于留存收益的增加。其次,还可以通过和财务会计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学生在这方面的思考。
延伸思考1:假定A企业持有B企业30%的股份,对B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期B企业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 200万元。A企业应如何做会计处理?如果A企业根据增加的资本公积来同比例增加负债,是可持续增长吗?
通过上述案例,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之一“不发行新股”,不仅是强调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不变,而且通过其他形式导致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变来同比例增加负债也不是可持续增长的形式,满足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之一是股东权益的增加只能来源于留存收益的增加。
其次,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通过留存收益的增加来同比例增加负债就一定是可持续增长吗?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教材内容的超越。可以通过列举以下案例来说明。
延伸思考2:假定A企业年末获得政府补助1 2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可以确认为当期收益。问:A企业应如何做会计处理?假设不考虑所得说和股利分配,会导致企业留存收益增加多少?如果按照这种形式增加的留存收益来同比例增加负债,是可持续增长吗?
通过提问的形式,很显然否定了通过营业外收支等非经常性损益实现利润和留存收益增加,并以此为基础同比例增加负债的形式并非可持续增长。从而启发学生得出结论:严格来讲,可持续增长情形下留存收益的增加范围仅指企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获得的收益增加额。
这样层层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充分领会到对理论概念的把握非常重要。
3.经营效率不变的解释。这里的企业经营效率不变意味着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不变,然而,一般的教材中对以下两个财务指标不变意味着什么并未作深入探讨。在讲解这一内容时,要通过以下两个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和不变条件,推导出相应的结论。具体推导如下:
资产周转率不变:资产周转率不变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假定销售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分别为λ1和λ2,则由资产周转率不变的假设可以得到:
总资产增长率=销售收入0 /总资产0 =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0/总资产0=[销售收入0(1+λ1)]/总资产0(1+λ2)]λ1=λ2
同理,销售净利率不变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假定净利润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分别为γ1和γ2,则由销售净利率不变的假设可以得到: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0 /销售收入0 =[净利润0(1+γ1)]/[销售收入0(1+γ2)] γ1=γ2
4.财务政策不变的解释。这里的企业财务政策不变意味着资产负债率和利润留存率不变,在讲解此处内容时,要通过这两个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和不变条件,推导出相应的结论。具体推导如下:
资产负债率不变总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假定资产增长率和负债增长率分别为η1 和η2,则由资产负债率不变假设和会计恒等式可以得到: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0 /总资产0 =[总负债0(1+η1)]/总资产0(1+η2)] η1=η2
利润留存率不变净利润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额的增长率=股利增长率,假定净利润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额增长率分别为μ1和μ2,则由利润留存率不变假设和净利润等于股利加上留存收益增加的等式可以得到:
留存收益率=留存收益增加额0 /净利润0 =[留存收益增加额0(1+μ1)]/总资产0(1+μ2)]μ1=μ2
5.结论。通过对概念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1)可持续增长率=满足特定假设条件下的销售增长率;(2)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股利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额的增长率;(3)要计算可持续增长率,就转化为计算股东权益的增长率,而且该股东权益的增加仅仅来源于留存收益的增加。通过以上三个结论,非常清晰的表明,要计算可持续增长率,就需要计算股东权益的增长率,而股东权益的增长,需要全部来源于留存收益的增加。这样就很自然过渡到可持续增长计算公式的推导上来。
(三)可持续增长率计算公式的推导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计算的公式有两种:一是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由前面对可持续增长率概念的分析可知,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而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期初股东权益,由于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只能来源于留存收益的增加,所以可持续增长率=留存收益增加/期初股东权益,并且留存收益展开为当期净利润与留存收益率的乘积,并结合杜邦公式展开即可得到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这里的关键是提醒学生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时,要注意权益乘数计算中的股东权益使用的是期初数而非期末数。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强调期初权益)×利润留存率
建议公式推导出来后通过例题的形式,以手工计算或是结合excel使用计算机操作演示计算,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使用计算机解决大批量计算时的便捷。
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的公式推导。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的公式推导一直是一个难点,比如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中,对此公式的推导篇幅太大,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都较为困难。在此,推荐一种简洁的解决方案。假设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为R,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利润留存率和权益乘数分别为a、b、c、d。则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得:
可持续增长率(R)=销售净利率(a)×总资产周转率(b)×利润留存率(c)×(期末总资产/期末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a)×总资产周转率(b)×利润留存率(c)×权益乘数(d)×(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
所以,接下来关键是如何解决最后一项期末股东权益除以期初股东权益的问题,根据对可持续增长率概念的分析,在可持续增长的情形下,股权权益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R,(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1+增长率)/期初股东权益]=1+R,所以:
R=abcd(1+R)R=abcd/(1-abcd)
权益净利率(roe)=销售净利率(a)×总资产周转率(b)×权益乘数(d)
所以,R=(roe×c)/[1-(roe×c)]
同理,此处建议公式推导出来通过例题的形式,以手工计算或是结合excel使用计算机操作演示计算。
(四)可持续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为了持续稳健发展,就需要提高可持续增长率。由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在不发行新股的情形下,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因素有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利润留存率等4个因素。并且,这4个因素都和可持续增长率之间呈正向变动的关系,即这4个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增大,都会导致可持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的增长。因此可以从两个角度、四个方面分析企业要提高可持续增长率的途径。
1.从改变财务政策的角度。企业为了提高可持续增长率,可能的途径之一是改变现有的财务政策,也就是通过提高权益乘数或者是提高利润留存率。提高权益乘数必然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财务费用的上升以及财务风险的上升,最终使得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如果无限制提高利润留存率,则企业就会面临资本市场的惩罚,因为一个长期不分红或是分红很少的企业,最终必然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惩罚。因为,改变财务政策只是权宜之计,只能使用一时,而不可能长期使用。
2.从提高经营效率的角度。企业为了提高可持续增长率,就需要提高经营效率,而从影响经营效率的财务指标来看,主要有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所以,可以考虑的途径有:(1)提高销售净利率。为了提高销售净利率,就必须提高产品价格,同时降低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而要提高价格,如果产品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是很难办到的。在此可以列举苹果、三星等企业在这几年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通过不断创新扩大市场,并提高价格的例子进行讲解。此外,通过国内部分企业通过产品造假的途径降低成本或是提高价格案例,增强学生对于理解创新重要性的认识。(2)提高资产周转率。要提高资产的周转率,就需要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等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闲置。而要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一方面是改善企业的管理,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高可持续增长率的最有效途径,还是落实到“创新”的问题上,包括产品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
四、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讲解《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可持续增长”的概念、计算和影响因素的理解问题。在通常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可能集中在如何计算可持续增长率这一指标上,但是对其定义的内涵、公式的推导缘由以及提高长期可持续增长率的途径探讨有限。我们一直认为,高级财务管理的教学更应该强调的是思想和理念,而不仅仅是公式的记忆和简单的计算。本文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采取“抽丝剥茧”般的手法,从可持续增长概念的导引入手,层层深入,逐步解剖可持续增长率概念中的三大假设,并由此推导出计算公式,对如何提高长期可持续增长率进行了探讨,最终发现产品和管理上的不断创新才是提高企业持续增长的最终源泉所在。由于这一部分的讲解常常比较抽象和枯燥,建议讲解时多结合小的案例和幽默的语言进行,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深他们对可持续增长率的理解。
(注: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规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12JDZS02Z;浙江省教育厅课题的资助,项目编号:Y201120987)
篇5
一、葫芦丝进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葫芦丝的重要动力。在整个葫芦丝学习过程中,刚开始学习葫芦丝是学生兴趣最浓厚的阶段,但要让这种兴趣维持下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容易的事情。因为一些枯燥的,机械的识谱练习和技术训练,只会让学生对葫芦丝的好奇心慢慢消失,学习兴趣慢慢地减退,越来越厌烦吹奏葫芦丝。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些学生对教材上的曲目不是很喜欢,吹奏时学生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任务,并不是真正地想吹奏,对吹奏葫芦丝的兴趣也慢慢下降。后来,我发现他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于是,我便找来一些适合葫芦丝演奏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演奏。把谱子发给学生后,他们非常开心,迫不及待的唱起来,吹起来,一些学生熟悉的曲子甚至不用老师教,学生自己就能够吹奏。他们非常喜欢吹这些流行歌曲,有些同学甚至在下课的时候也在练习,就连班上一些平时不爱吹葫芦丝的同学,也能够积极主动的挑选较简单的曲子练习。并且,在他们的演奏过程中,我惊喜的发现谱子上有一些跨度较大的音程也能吹奏准确,到位,一些较难的节奏学生也能吹对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感兴趣,能有好的教学效果,那就是教学的成功。
二、葫芦丝进课堂,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葫芦丝进课堂后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师可以通过听、唱、动、奏、伴、创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演奏葫芦丝的技巧,还提升了学生的读谱,识谱,视唱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和表现音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拍一拍节奏,还可以要求学生用葫芦丝进行吹奏技术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形体律动,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还可提高学生吹奏葫芦丝的水平。
在演奏新乐谱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着唱一唱、吹一吹,找一找乐谱难点,然后针对这些难点教师进行讲解指导,解决完难点后,让学生跟着钢琴完整演唱乐谱,在唱谱的同时,教师讲解乐谱的音高,旋律,节奏,强弱起伏,情绪变化等一些音乐要素,为学生更好的演奏乐曲打下良好的基础,乐谱演唱准确到位后,学生边唱边在葫芦丝上做指法,最后再让学生自己演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视唱、视谱能力,为音乐的表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并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和美感。
除此之外,聆听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学会一首乐曲后,可请学生上台演奏,演并让台下的学生仔细聆听后来评价这位同学演奏情况。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让学生学会了聆听,并通过聆听相互提高演奏水平。
葫芦丝教学把音乐创造教育和审美渗透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葫芦丝进课堂,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
音乐课堂提倡让学生“动”起来,葫芦丝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葫芦丝演奏,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手指等多个器官得到了活动,增强了多个器官的协调性,大大的激发了大脑的整体协调能力和学生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学生在演奏时,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多种层次的变化,如: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节奏的急缓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展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想象,大脑的左右半球都被积极的调动起来,左右脑的同时工作,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发展,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学生大脑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学习葫芦丝不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四、葫芦丝进课堂,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篇6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新时代教育已确立了淡化专业、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等新的办学思想。同时,就业市场要求我们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的、身心健康的高质量人才为教育目标。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体育课这种单一的形式上,而应发展成一种多层次、多因素、多形式的有机系统,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系统的功能,就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体育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活动与能力。而德鲁克管理思想注重将管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用该思想则会使得教学管理活动更加有效、有序的进行。
一、德鲁克管理思想概述
彼得·德鲁克是现代“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家,其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德鲁克精辟的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效果、是目的,德鲁克毫无疑问地将管理视为一种技术,将管理学视为一种技术认识论的产物。在德鲁克管理思想指出了管理就是实践,管理者就是实践者。管理者的实践是由其认知决定的,因此,管理者能否认知正确的管理思想对于工作成败至关重要。
只有在体育教学实际情境中运用恰当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才能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有序的进行。德鲁克管理思想中规定了管理者的五项任务就是:1、设定目标;2、组织;3、激励与沟通;4、评估绩效;5、培养人才。体育教师作为一堂课中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将这些任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切实的执行,那么其课程结构会更加系统,课堂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管理
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常见的是有关体育课堂时间方面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管理。
(一)时间上的管理
德鲁克管理思想中指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知道如何分配时间。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就处于一个管理者的位置,要对整堂体育课进行管理,要知道在整堂课中如何合理的分配时间。因此在体育课中要严格控制好事件,将教学内容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实施,尽量不要将本节课的内容拖延到下一次课,否则如此恶性循环,就会使上课的效率降低。
体育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之前就制定一个详细的课堂计划,充分利用每一分钟,首先要先诊断自己的上课时间,如体育课的开始部分首先是排队整队、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向学生介绍课堂内容,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一不留神,时间就会用去几分钟。怎样从一上课开始就进入状态,合理安排各部分、各环节的时间,这就要看教师的管理水平了。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管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学生的基础不同、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不同等等,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应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研究学生的动机,让他们发挥积极性并参与管理,实现自我,满足要求。
德鲁克管理思想中讲到“不论一件被拖延的事在以往有多重要,一旦被搁置,然后再回头去做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秉承这一观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尽量在本节课内完成,比如学习一个完整的篮球动作,如果由于体育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到位,不能依据预定的教学计划完成这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下课时间已到,而教学内容尚未完成,如果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拖延到下次课,一方面会导致学生技术学习不扎实,两节课学的内容联系不起来,技术动作学的不到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会挤占下次课的课堂教学时间,这样的体育不得不说是一节失败的体育课。
三、学校体育课堂纪律管理
体育教学需要在一种非常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要实现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除了要对这节课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外,还有一个必须要掌握的,就是要让这节课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的一些方法和策略,这就是体育课中课堂管理。
(一)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必须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行为。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并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在体育教学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即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又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生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二)课组织严密,练习密度提高
体育课的课堂管理松懈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以减少学生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三)适当运用奖励与惩罚
篇7
1.1 理论教学改革的设计思想
理论教学内容为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电路的等效变换法;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和网络定理;一阶动态电路分析;正弦稳态分析;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分析及磁路和铁芯线圈。课程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涉及的定理、分析方法纷繁复杂,高等数学基础要求严格,如求解代数方程、微分方程以及复数运算(相量分析)等。
(2)研究领域广,不但要求对纯电阻电路、正弦稳态电路进行分析,而且要求对含变压器的电路、电路频率特性等内容进行分析等。
(3)分析方法较抽象,主要是对实际电路转化的电路模型为分析对象,如受控源等四端元件不好理解。因而,对含受控源的电路分析、含变压器的电路分析成了学习的难点。
针对以上重难点内容,理论教学改革的思想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制作完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从2008年开始用于全校本科生教学,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多渠道的学习途径,将多媒体录像课件、电子教案、授课计划和作业批改等相关教学内容及时在网上。
(2)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与学生互动式课堂讨论和网上教育等方法,加强教与学的信息交流,启发学生联系所学知识点,培养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多种方法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电路分析基础”的各系列课程均具有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教学大纲,同一课程的所有班级实行“三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试卷统一)。通过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过程以确保教学大纲的全面实施。实行考-教分离的方法,使用AB卷。考试后及时研究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于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在引进“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题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基础上,建立试题库,作为题库的补充,使之更加完善。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测评,设立网络信箱收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1.2 实践教学改革的设计思想
随着各种EDA软件的引入,EDA教育收到了空前的重视,EWB软件在优化教学过程,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实验教学模式、课件制作以及远程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电路仿真平台软件的教学功能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环境。为此,提出操作性试验与软件仿真试验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实践教学活动按照从基础性操作试验、综合性仿真试验到设计性仿真试验、创新性实训,设置实践教学模块,既重视基础实验,更强调综合设计性实验,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图1中,基础性操作试验在我校实验中心“高性能电工电子试验装置”上完成,主要培养学生必需的电工电子硬件实验的基础知识及灵活运用电工电子的基本能力;综合性仿真试验及设计性仿真试验由学生在仿真软件上操作,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电路实训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路的综合掌握情况及设计能力的培养。
每个试验项目的必做项目由老师指导在试验课堂完成,选做实验项目在开放试验时间由学生自行完成,利用电路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学生也可以完成实验项目的预习、课内已完成的实验项目的重做或者未完成实验项目的补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拔尖创新人才得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才能,为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条件。
2.教学改革的实施特点
电路教学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Mutisim软件作为仿真平台,通过优化、更新实验课程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强化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
2.1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方式,具有许多优势。第一,课件形式多样化。课件中可加入声音、动画、彩图等传媒手段,使授课内容的展现形式丰富多样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授课内容清晰。在电路教学中有许多复杂的电路图和元件实物图,黑板上难以呈现,费时费力,且不清晰,通过多媒体可以轻松实现。第三,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减少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抄写时间,便于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2 Mutisim的特点及仿真方法
(1)直观的图形界面
整个界面就像是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绘制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的仪器仪表均可直接放到工作区,轻点鼠标即可完成导线的连接,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与实物相似,测量数据、波形和特性曲线如同在真实仪器上看到的一样。
(2)丰富的元器件库
NI Mutisim10大大扩充了EWB的元件库,包括基本元件、半导体元件、TTL以及CMOS数字IC、DAC、ADC、MCU和其他各种部件,切用户可通过元件编辑器自行创建和修改所需元件模型,还可通过公司官方网站和商获得元件模型的扩充和更新服务。
(3)丰富的测试仪器仪表
除了EWB具备的数字万用表、函数发生器、示波器、扫频仪、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外,还新增了瓦特表、失真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且所有仪器均可多台同时调用。
(4)完备的分析手段
支持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噪声分析、失真分析、参数扫描分析、温度扫描分析、批处理分析、灵敏度分析等,能基本满足电子电路设计和分析的要求。
(5)强大的仿真功能
NI Mutisim10既可对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分别进行仿真,也可进行数模混合仿真,仿真失败时会显示错误信息,提示可能出错的原因,仿真结果可随时存储和打印。
(6)完美的兼容功能
NI Mutisim10可方便地将模拟结果以原有文档格式导入LABVIEW或者Signal Express中。工程人员可更有效的分享及比较仿真数据和模拟数据,而无须转换文件格式,在分享数据时减少了失误,提高了效率。
3.基于NI Mutisim10的仿真方法,步骤及应用实例
3.1 仿真方法
基于电路分析基础的仿真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测量法,就是用软件元件库中的仪表直接去测量电路两端的信号,比如点位、电压、电流信号等。第二种是分析法,就是用软件中提供的电路分析法直接去分析电路,比如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等。
3.2 仿真步骤
(1)建立电路文件。启动Mutisim10,系统自动创建一个默认标题为“Circuit1”的新电路文件,该文件可以另存。
(2)软件界面的定制、MUtisim10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设置软件的界面,包括工具栏、电路颜色、页面尺寸、聚焦倍数的设置等,可以通过点击“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3)放置元器件,可以在标准工具栏中选择,也可点击菜单栏中点击“PlaceCompo-nen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的元器件。
(4)放置导线和节点进行电路的连接。
(5)放置仪器仪表进行测量,或者点击Simulate进行仿真分析。
3.3 仿真实例
以RLC串联谐振电路为例,创建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 RLC串联谐振电路
(1)点击Simulate下拉菜单的Run或者直接点击仿真开关,可以在模拟示波器XSC1观察到电源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波形如图3所示。
图3电压波形
(2)点击“Simulate/Analyses/AC Anal-yses”(交流分析)即可得到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移动游标至纵坐标最大值下降3dB位置,即可得到上下限截止频率fL和fH分别为1.53KHz,1.68KHz,由此可知通频带宽度为f=fH-fL≈150KHz,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相频特性曲线和通频带如图4所示。
图4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曲线和通频带
通过对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运行仿真,交流分析,不难得出,利用Mutisim仿真平台,能够很方便的组成电路,更换元件,调节电路元件参数,观察波形,验证电路的对错,这在实际试验操作中是难以完成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8
近年来,独立学院在全国各大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学生数量呈跨越式增长,本科院校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也逐渐严峻。因此,独立学院的本科生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满足市场的需求。近来的本科毕业生教育教学实践改革证明,强化本科生教学改革,不但可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为本科冲击就业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介绍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1]。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也是教学科学化运动的结果,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即导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改传统“教”学模式为“导”学,主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最先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一切以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为目标,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辅导、咨询、交流访谈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
在国内,自2002年北京大学发展本科生导师制以来,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数十所高校也相继尝试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组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在于“互动开放,整合创新”。
中国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如按学习时段划分,可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如按导师工作任务划分,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如按培养对象划分,则有全员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3]。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学习和学习过程,自主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特长,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系主任胡胜强教授,在本系成立之初,首先提出“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思路,让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除了辅导员的指导之外,也有了自己的导师,使导师不再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利”。每一位学生都有对应自己的导师,而每位老师都有相对应的5―8名学生。“导师”对学生的专业、日常行为、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指导。
二、“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思路对教学关系主体的影响
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的转型升级必然导致教学思路的不断革新。而所有的变化都不是无本之源,都必然围绕一个核心――以学生为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新闻传播系鉴于本系学生人数的特点,实行年级导师制。即系里为一二年级的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每位导师大致对应有5―8名学生。导师的工作职责与辅导员是不同的。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向学生介绍本专业广阔的发展领域。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3]。同时,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以期培养出优秀的“产品”。这样的培养思路会对教学关系的主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格式化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差异性教育,是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各方面存在差异性,教育只有适应这种差异性,才能使每个人得到发展。差异性教育是让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因学生具有自动性、独特性、可爱性、双重性、社会意识的倾向性及整体性等性质与特性,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或潜在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萌发的特殊才能的幼芽不致被埋没。
而我们传统教育实行“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教师对所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这就客观上抹杀了学生之间、学生不同层面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教育脱离了学生实际,极大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对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孔子育人,各因其材”,而今把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改思路,使每个老师可以在自由的时间中更多地了解所带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差异做出不同的安排和指导,其本质与孔夫子的“因材施教”理论有高度的统一性,使教师在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的同时,进行大胆突破和创新,实现教学管理的“模式化”向“个性化”的转变。
(二)对学生的影响――目的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以及可以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传统的本科教育,教师完成每一节课的任务之后,不再有自己的教学量。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导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后,还需要对自己所带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指导。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加,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咨询到自己的导师,个别指导的效果应该远远大于集体指导。同时,导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学生在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找准自己的方向提供好的参考意见。
另外,它打破了高校传统学习模式――“单一的学分制”。学分制源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率先引进,此后二三十年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它曾一度是各大高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它的弊端日渐显露出来,单一的“学分制”使部分学生单纯地追逐学分,过度地重视理论、考试而忽视了交流与实践,而导师制正可补其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中让老师知道学生想要什么,老师才能思考自己能给什么,教学相长、共同促进,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在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大一学生进行的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回答“教师的专业指导是否重要”的问题时,有26份答卷上选择“比较重要”,比例将近百分之五十。而当被问到“你对所学专业是否有清晰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则表示不清楚本专业的目标。面对“你对未来的职业是否有规划?如果有,是几年的规划?”的问题时,一半学生表示对未来没有规划。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认知、本专业发展前景、职业认知都是相当薄弱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就要主动承担起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责任。“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思路,可以给学生多了一条对自己认识盲点的沟通渠道。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结合。
实际上,对一个大学生的优质的培养,要通过长时间的不断深入潜移默化地引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也需要合理的引导,需要引导者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专业功底。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思路,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篇9
一、新课改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组织学生参加锻炼活动,但由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教学活动,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导致体育学科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体育一直都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意识作为根本的教学目标。
二、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教学重要性未能得到凸显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文化课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体育课程未得到重视,教师的教W方法与教学思想非常落后。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时间,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直接逃课,导致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教师、家长、学生都关注的是升学,忽视了体育的重要性。
(二)教学形式过于单调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直都采用传统的训练项目与考核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项目属于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
(三)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严格来说,高中体育教学的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第二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差异。
(四)体育训练项目安排不合理
体育训练项目属于体育教学的重点,也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对体育项目进行科学的布局与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改革,体育训练项目已经形成规模,但是从总体来看,依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各个地区的体育教学从项目设置和项目布局情况来看,并未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置的项目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这无疑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开展成效。
(五)课程分配不科学
在课时的分配上,高中体育课程的频率为每周一次。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而且文化课教师也会经常占用体育课课时。从上到下,都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意义,导致体育教学活动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课程分配不科学,学生长时间坐着学习,缺乏锻炼,抗压能力不足,容易出现各类身心问题。
三、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无法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必须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对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创新教学思路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创新教学思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中体育教学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相关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为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改革提供了思想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从深层次角度而言,可以创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教师,需要主动将体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突出体育的健康性、趣味性与竞技性,让学生保持源源不断的参与兴趣;要更加重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并强化学生的健康教育,保证学生在运动时的人身安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此外,教师还要意识到体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起“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基本出发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重视德育教学
在高中各学科中,体育学科在开展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体育课程兼具竞技性、开放性与趣味性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学更能够从情感上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消除防备心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体育课程开展德育教育,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某项运动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相关体育明星的事迹,将其运动战术与精神结合起来融入到教学中,充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三)开发学生的智力
创新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将学生的身体锻炼与思维锻炼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向学生传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却并不告诉学生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创新的体育教学要求既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又要让学生掌握这样做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的智力开发打下基础。比如,在讲解跳高、跳远及跑步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人体的组织形式和结构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充分领会动作要领的科学性、合理性。总之,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得到锻炼,实现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枯燥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对动作要领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的现象,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优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另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学习小组,使学生相互之间开展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批判评价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对课堂内容扩展进行相互沟通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在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要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育思维,改良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婧之.刍议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以北京市10所高中为例[J].亚太教育,2016(01):48.
[2]张海超.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其解决措施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8):196-197.
篇10
由于配电系统大多数网架结构都很薄弱,设备陈旧落后,近些年来国家对城网改造加大了投入力量,城市110kV及以上高压电网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同时对电能质量的提高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城市低压配网投入相对不足,使得部分地区终端客户的电能质量改善不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10kV配网故障率占整个电网故障率的70%。目前10kV配电网相对于35kV及以上的电网来说,整体设备健康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也都不够高。这主要是因为10kV配网线路较长,电设备技术标准低,线路布局不合理,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另外,平时的检修、施工停电,停电时间较长,长此以往也影响了供电可靠性。因而配网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当前配电管理的第一要务。本文就影响10kV配网可靠性的一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 预安排停电的原因分析
预安排停电是影响供电可靠率的原因之一。计划停电时的户数要占总停电时户数的85%,余下的15%则为特殊的故障停电所致。计划停电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
预安排停电影响原因所占比例排序为:配网计划施工(51%)、用户工程(25%)、配网计划检修(12%)、市政建设工程(7%)、受输变电影响(5%)。
2 故障停电的原因分析
2.1 外力破坏
这一部分包括不可抗力的灾害性气候破坏、另外也包括某些施工单位野蛮施工破坏和交通车辆破坏。
2.2 设备原因
变压器的故障分为电路的故障和磁路的故障。电路的故障主要是线环和引线引起的故障等,一般有:线圈绝缘层的老化、空气潮湿、切换器的接触不良,使用的材料质量和材料制造工艺的不良,过电压冲击及二次系统短路引起的故障等。磁路的故障一般是指铁芯、扼铁及夹件间发生的故障,常见的有:硅钢片短路、穿芯螺丝及扼铁夹件与铁芯间的绝缘损坏以及铁芯接地不良引起的放电等。
配电变压器控制设备中跌落式熔断器故障所占的比例比较高。电网中处于电力传送最后一级的变电设备是配电变压器,它数量最大,可是它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保护控制变压器的任务由高压开关设备控制。当前配电变压器常用的高压控制、保护设备有下列三种:跌落式熔断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限流熔断器。在10kV配电线路中,有90%的配变和专变都使用跌落式熔断器。
3 配电线路网架还不够灵活和完善,造成供电可靠性低
比起过去,现在10kV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单条线路分段和相邻“手拉手”的形式正在逐步实现,但是相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尤其在农村线路中。要想供电可靠性有提高,必须加大投入,提高10kV配网的技术含量和完善程度。
3.1 用户原因
用户专变的维护检修不当影响线路运行状况的稳定性。某些企业环境污染物较多且管理不善,造成电器设备的表面污物量大,不及时清理维护容易发生污闪事故,致使10kV配电线路停电;同时污物可能造成电器设备的腐蚀损坏,造成停电事故。另外一些用电户不常生产,或为季节性生产,或开工不足,时停时开,变压器也时停时用。开工生产前不能对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扫检修,出现问题时造成10kV配电线路停电。更有些工厂企业用户转包频繁,管理混乱,设备运行环境恶劣,所以发生事故也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10kV配电线路停电次数,从而影响了10kV配电线路可靠性。
3.2 增强事故处理能力
针对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及时更换绝缘导线;在变电所装设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在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尽量缩短故障查寻时间;积极进行职工技术素质培训,全面提高职工进行事故处理的水平;加强对用户的安全管理,经常指导用户进行安全用电,向用户推荐电力新技术、新设备,尽力减少因用户原因造成的系统故障;加大力度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公共设施(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减少因外力破坏造成停电事故的发生。
4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4.1 管理措施
(1)进一步加强计划管理,提高综合检修率。(2)加强缺陷管理,积极开展带电作业。(3)提高城网科技进步含量,提高城市供电水平。(4)加强运行设备管理。(5)加强用电管理。
4.2 优化电网结构
(1)改变不合理的电网结构,采用“网格式”网络结构,实行分区供电减少交叉跨越。10kv配电网主干线为闭环接线,开环运行的结构;做到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不超过3km,低压供电半径不超过250m,繁华地区不超过150m。(2)主干线的导线线径选择为240mm三绝缘导线或双YJIV22一3×240mm2,并把每路出线负荷控制在400A之内。(3)每回线路配置一定数量(至少2台)的分段开关,对分支线路与主干线的联络装设分支开关,并且调整好每级开关的保护使之不越级跳闸。(4)每个110kV变电站10kV都具备3~4条联络线路(每条转供300A左右),提高转供能力,从而达到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目的。市区各变电站之间、线路之间实现联络,能相互转移负荷,尽可能压缩故障和检修的停电面积,提高供电可靠性。达到变电站一台主变停运,而配电线路不停电的目的,从而可减少约1/3的停电时户数。(5)增加10kV线路“手拉手”的网架建设,将现有的线路通过缩短供电半径、增加出线等改造,使得线路有充分的裕度,以便当10kV线路发生故障和计划停电检修时,可以将负荷转移出去,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面积。(6)对电容电流超过10A的配电网在变电站侧加装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这样大大降低瞬时接地故障的建弧率,防止瞬时性接地故障转化为永久性接地故障,大大降低配电网的故障跳闸率。(7)积极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时间。(8)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缩小停电范围。采用配电线自动化,当配电线故障时,配电线上的自动化装置将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在网架建设合理完善、投资合理、经济的线路上搞自动化还是经济可行的,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靠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综合性管理工作,涉及到规划设计、设备制造、基础安装、生产运营、维护检修和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一项反映配电网营运成效的关键业绩指标,从以上各方面着手,点点滴滴省下每一个时户数,我们的配电网络必将朝着更加安全、可靠、健康的方向发展。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1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7.62±2.11)岁;病程1~18个月,平均病程(3.45±1.23)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年龄(8.12±1.23)岁;病程1~19个月,平均病程(3.65±1.42)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咀嚼片(国药准字J20120070,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mg/次,1次/d,每晚服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酮替酚片(国药准字H32023636,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mg/次,口服,2次/d,8 w为1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①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尔有轻度哮喘发作,但不需用药即可缓解;②显效:哮喘发作有明显改善,仍需使用支气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控制;③有效:哮喘症状有所减轻,仍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和治疗;④无效:哮喘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控制18例,显效8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96.77%;对照组患者中临床控制9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7.4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6.65,P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5.78±1.3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5±2.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5)。
2.3两组患者复况比较 观察组的复发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16.1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儿科中一种特殊哮喘类型,是指由多种细胞及炎性介质引起的,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以反复发作、顽固性咳嗽为主,且常在夜间阵发性发作[1]。若不加以及时治疗,将会引发肺心病、成人哮喘或肺气肿等疾病,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2]。酮替酚作为一种抗变态反应的药物,具有较强抗过敏、抗炎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用药物。孟鲁司特钠是一种非甾体类抗哮喘新药,作为新一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控制小儿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3]。
据相关资料表明[4]:孟鲁司特目前临床上最强效的特异性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半胱氨酸酰白三烯与各种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并抑制炎性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聚集、释放,从而阻断半胱氨酸酰白三烯的炎症介质,减少水肿、气道反应性、缓解气道痉挛等症状。与酮替酚片相比,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以下优点:其可以选择性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活性来阻断白三烯与各种受体的结合;抑制了因白三烯的炎症作用而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减少了因变应原刺激而导致各种细胞表面炎症物质的增加,缓解了支气管痉挛[5]。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酮替酚,通过阻断白三烯与各个细胞表面的结合,有效控制了哮喘,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复发率较低,不增加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珍,张锋,游伟玲,等.孟鲁司特联合酮替酚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金属蛋白酶-2、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4):70-72.
[2]Dahlin A,Litonjua A,Lima JJ,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ovel Pharmacogenomic Loci For Therapeutic Response to Montelukast in Asthma[J].PLoS One,2015,10(6):e0129385.
篇12
一、设计有效的提问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与解决问题,以此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的是确保问题的有效性。
以力学为例,教师如果单纯地提问重力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很显然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只需要翻开教材就能够找到答案。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要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研究力的合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停在斜坡上的汽车,要求学生对汽车的受力进行分析。
这就需要教师对力的合成有足够的认识,要对基础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利用。此时,学生就需要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在教材与工具书的支撑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以此完成教学任务。
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与此同时,以问题为中心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味地提出问题,而应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例如,在研究摩擦力时,教师创设如下情景:双方在运动场上进行拔河比赛,一方的重量更大但踩在光滑的地面,另一方重量小却站在粗糙的地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场拔河比赛,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质疑。
很快,学生提出:“这个比赛根本不公平。”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不公平。此时,学生带着疑问研究摩擦力,通过分析了解到双方受到的摩擦力不同,因此,比赛没有公平性。教师在教学中引起学生质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篇13
在当代哲学研究特别是本体论(注:在当今中国哲学界,一个十分流行的做法是把Ontologie这个德语单词译为“存在论”,而不译为“本体论”。这从Ontologie这个词的词源和它所意指的内容来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道理能否成为“存在论”这一译法的充分理由呢?我觉得还是可以斟酌的。况且,“存在论”和“存在”这两个词有时也会凑在一起,造成翻译上的困难。如卢卡奇的著作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我们通常译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但如果把其中的Ontologie译为“存在论”,那么这本书的名字就成了《社会存在存在论》了。港台的学者则倾向于把Ontologie译为“存有论”,但这种译法也会引起误解,因为在“存有论”的译法中,既有“存在”(Sein)的含义在内,又有“有”(Haben)的含义在内,而Haben和Sein这两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是有重大区别的。比如,德国学者弗洛姆的一部著作的名称是Haben order Sein,人们把它译为《占有还是存在》。这本书是专门讨论“占有”和“存在”之间的差异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仍然把Ontologie译为“本体论”。无庸讳言,“本体论”这一译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说明,但限于本文的题旨,只能另文论及了。)研究中,“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这三个概念十分频繁地被加以使用,尤其是“存在”这个术语,随着海德格尔研究的兴起,几乎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各研究领域中的常用词。可是,人们在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却很少深入地去思考它们的确切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仿佛这些都是自明的,无须深究。然而,哲学与常识的根本差异正在于,哲学的思考是从人们从不怀疑的、自明的东西入手的。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如果‘自明的东西’,而且只有‘自明的东西’,即康德所说的‘通常理性的秘密判断’应当成为并且始终是分析工作(即‘哲学的事业’)的突出课题的话,那么在哲学基本概念的范围内,尤其涉及‘存在’这个概念时,求助于自明性就是一种可疑的方法。”(注:M.Heidegger,Sein Und Zeit,Max Niemeyer Verlag,Tuebingen 1986,s.,4.)所以,与其在哲学研究上夸夸其谈,还不如对这些通常认为是自明的概念进行一番刨根究底的诘问,从而在本体论探讨中获得一些新的识见。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意义”的探究
在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这部重要著作中,海德格尔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存在的意义”问题。在他看来,在当代哲学研究中,虽然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复兴,但形而上学的基础问题,即“存在的 意义”问题却以其表面上的自明性而逸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被牢牢地遮蔽起来。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海德格尔认为,除了表面上的自明性阻挠着人们去深思这个问题外,还有如下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是人们通常认为“存在”(Sein)这个概念是最具普遍性的概念,即最高的种概念。但海德格尔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存在的普遍性不是种的普遍性。如果存在者在概念上是按照种和类来进行区分和联系的话,那么存在却并不是对存在者的最高领域的界定。换言之,存在不是存在者的最高的种概念,按照中世纪的本体论的表述方式,存在是“一个‘超越者’”。这里的“超越者”的含义是,存在这一概念不能用适合于存在者的种、类的区分和联系加以论定。在这个意义上,最普遍的概念决不等于最清楚的概念。事实上,在海德格尔看来,“宁可说‘存在’这个概念是最晦暗的概念”(注:Sein Und Zeit,s.,3.)。
二是人们通常认为“存在”这个概念是无法定义的。因为从传统逻辑学的眼光看来,给一个对象下定义也就是:对象所属的最近的种概念+把这个对象与同种的其他对象区分开来的属差。但是,存在既然是一个最高的、最普遍的概念,在它之上不可能存在任何种概念,那就等于说它是不可定义的,而对不可定义的对象我们又如何进行探讨呢?海德格尔也不同意这种见解。在他看来,存在概念不可定义,并不等于说它不构成任何问题,也不等于说我们无法对它进行探讨。我们应该引申出来的结论反倒是:存在不是类似于存在者的某种东西,因此用来规定存在者的、传统逻辑的下定义方式不适用于存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写道:“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没有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而是要我们正视这个问题。”(注:Ebd.,s.,4.)
从海德格尔上面的论述中可以发现,阻挠人们对存在的意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最核心的思想障碍是,人们把存在者与存在简单地等同起来,把适用于探讨存在者问题的传统逻辑与适用于探讨存在问题的始源性的本体论简单地等同起来。所以海德格尔强调:“存在者的存在本身不‘是’一个存在者。”(注:Ebd.,s.,6.)在肯定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海德格尔还向那种力图磨平“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差异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主张把“存在者”(Seienden)区分为以下两大部分:一是作为人的存在的“此在”(Dasein)(注:Dasein这个德语单词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出现时,贺麟先生把它译为“定在”,因为黑格尔只是把Dasein理解为一种规定性的存在,并没有通过这个概念来揭示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但当Dasein这个词在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出现时,熊伟先生把它译为“亲在”。熊伟先生的译法是有道理的,因为Dasein由副词da和名词Sein构成。Da在汉语中可以译为“那里”,也可以译为“这里”。译为“亲在”的意思是要说明,只有人这种存在者才是最亲近“存在”(Sein)的,但这里的“亲”毕竟有意译的成分在内,所以把Dasein译为“此在”是比较合适的,“此”的意义充分体现在da这个副词上。但人们或许会问,海德格尔为什么不直接用“人”这个明白易懂的概念来取代Dasein呢?海德格尔是这样解答的:“在‘人是什么’这个问题能够从哲学上被讨论以前,必须先使那先天的东西显露出来。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先于任何心理学、人类学,更不用说生物学。”(参见Sein Und Zeit,s.,45)也就是说,“人”这个概念是与后天的即经验的心理学、人类学、生物学这些学科联系在一起的。海德格尔的此在本体论则是先于所有这些经验性的学科,并为它们奠定基础的,所以海德格尔才借助于Dasein这一概念来展开他的先验的分析工作。);二是其他存在者。而在所有的存在者中间,只有此在才能询问存在的意义。那么,此在究竟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询问存在的意义呢?海德格尔说得很明白:“使存在从存在者中显露出来,并对存在本身进行解释,这是本体论的任务。”(注:Sein Und Zeit,s.,27.)是不是从古代以来的各种本体论学说都有资格成为询问存在的意义的方法呢?海德格尔的回答是否定的。在他看来,传统的本体论不但不能通达存在的意义问题,相反,由于它们看不到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而把这个问题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了。只有通过“现象学本体论”这样的研究方法,隐蔽着的存在的意义才会显现出来;而存在的意义并不在远处,它通过此在的先天的生存结构而显现出来。他认为,此在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而这种存在本质上又是与“他人”“共在”的。从生存论上看,“烦”是此在在世的先天性结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烦作为始源性的结构整体在生存论上先天地 处于此在的任何实际的‘行为’和‘境况’‘之前’。”(注:Ebd.,s.,193.)而在“烦”的整体结构中隐藏着“畏”,而“畏”之所畏归根到底是“死”,“死是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的一种去存在的方式。‘一个人刚一降生就老得足以去死’”(注:Ebd.,s.,245.)。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此在之存在本质上是“向死之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在世具有两种不同的样式:一种是“本真的”,另一种是“非本真的”。后者在生存中依从“常人”的生活样式,满足于模仿和闲谈,从而陷入“沉沦”状态之中;前者则正视“烦”之生存结构,在“向死之存在”中唤起“良知”,从而自觉地为“自由”而进行“决断”。在他看来,此在的本真性的生存也就是存在的意义,而存在的意义又是在本真的“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基础上显示出来的。所以,“只有当死、罪责、良知、自由和有终性同样始源地共居于一个存在者的存在中,就像共居于烦中,这个存在者才能以命运的方式生存,即才能在其根据中是历史性的。”(注:Ebd.,s.,385.)
上面,我们简要地论述了海德格尔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对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探索。我们认为,这一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的揭示,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基础——本体论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正是通过这一批判,海德格尔使我们的哲学思考透入到一个始源性的层面上。其次,海德格尔对传统的批判并没有停留在单纯否定的阴影中,他提出了“现象学本体论”的新理论,由于他把这种新的本体论理解为其他一切本体论的基础,所以这种本体论也可以称作“基础本体论”。特别要注意的是,海德格尔这里说的“基础”具有“先天主义”的含义在内,因为在他看来,“‘先天主义’是任何一种科学的哲学领悟自身的方法”(注:Sein Und Zeit.,s.,50.)。事实上,也只有运用这种先天主义的方法,哲学研究才不会纠缠在人类学、心理学的层面上,才能揭示出真正始源性的现象,并引申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结论来。再次,海德格尔揭示了同样始源的、先天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正是凭借本真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存在的意义才得以透显出来。
但是,海德格尔的探索也存在着误区。首先,他对此在在世的“本真的”和“非本真的”样式的区分显露出其哲学的精英主义倾向。在他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系于那些能唤起“良知”并下“决断”的精英人物的腰带上。所以,按照萨弗兰斯基的看法,海德格尔在纳粹获得政权的第一个年头里,就完全被希特勒迷住了(注:参见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6页。)。这种精英哲学的另一个侧面是对多元主义的民主制度的蔑视,而这种蔑视正体现在他对所谓“常人”政治的指责中。其次,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是一种始源性的、先天主义的理论,如何把它与瞬息万变的经验生活连接起来,这个课题并没有进入他的视野。所以萨弗兰斯基指出:“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包括他的本己本真性哲学含有如此的不确定、可塑性,以致为政治上作多种不同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注:参见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29页。)再次,海德格尔探讨存在问题的入手处是此在,而此在作为人的存在指的是个体。尽管他强调个体在生存中总是处于“共在”的状态中,但在生存的决定性问题上,每个个体都必须单独处理。在这里,个体仍然是中心。直到他在后期著作中把世界理解为“天”、“地”、“神”、“有朽者”(即人)的“四重整体”,这种此在或个体的中心主义才得到某种程度的遏制。
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尽管海德格尔没有沿着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之间关系的思路进行思考,但他的别具一格的探索方式毕竟为存在问题研究的复兴开辟了道路。
卢卡奇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反思
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海德格尔、哈特曼、萨特等人关于存在问题的研究启发了卢卡奇,使他走上了本体论探索的道路。与海德格尔不同,卢卡奇对本体论的思考融入了马克思哲学的因素,特别是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因素,从而其关注的重点更多地落到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上。在卢卡奇看来,他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使命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要纠正哈特曼本体论之弊,因为哈特曼没有在自然(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发挥出社会存在本体论;另一方面,它也要纠正海德格尔、萨特之弊,因为他们只讲社会存在本体论,而完全抽去了作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的自然(存在)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是卢卡奇晚年未完成的巨著。正是在这部著作中,他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首先,卢卡奇认为,存在可 以划分为三大类型,即“无机自然”、“有机自然”和“社会”。他指出:“我们的考察首先要确定社会存在的本质和特征。然而,仅仅为了能够更明智地论述这样一个问题,就不应该忽视一般的存在问题,确切些说,不应该忽视这三大存在类型(无机自然、有机自然、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如果没有把握这种联系及其动力,也就不能阐述真正的社会存在本体论问题,更不用说按照这种存在的性质相应地解决这类问题了。”(注:G.Lukacs,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1.Halbband),Hermann Luchterhand Verlag 1984,s.,8.)在他看来,人的诞生、成长乃至生命的终结,都与人从属于有机界这一事实相关联,而人的生命的新陈代谢又是离不开无机界的,所以这三大存在类型具有“共存性”,亦即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的。为了论述的简便,卢卡奇也经常把“无机自然”和“有机自然”合称为“自然存在”;把“社会”称之为“社会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他的“存在”概念是由“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构成的。
其次,卢卡奇认为,“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存在本身的秘密深藏于不同存在类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以,与海德格尔不同,卢卡奇主张运用历史学的、发生学的方法来探讨存在问题。虽然人在其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某种超无机界和超生物学界的生存方式,但这并不等于人已经割断了与无机界和有机界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人永远是自然存在物;同样地,虽然人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周围世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断地把社会存在方面的规定性覆盖到自己的自然属性上去,但这种自然属性在人身上是不会消失的。因此,卢卡奇指出:“人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其肉体的再生产始终是每一种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基础。”(注:G.Lukacs,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2.Halbband),Hermann Luchterhand Verlag 1986,s.,205.)扩而言之,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自然存在始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卢卡奇坚持:“社会存在本体论只能建立在自然本体论之上。”(注: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1.Halbband),s.,472.)
再次,卢卡奇认为,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是“目的性”。在社会存在中,人的实践尤其是劳动始终占据着基础的、核心的位置,而正是“劳动把目的性和因果性的二元基础作为统一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引入到存在中,而在劳动产生之前,自然界只有因果过程。……这样一来,改造现实的目的性设定这一模式,就成了人的每一个社会实践的本体论基础。然而,自然界的情形则相反,它只有单纯的因果关联、因果过程等等,没有任何类型的目的性关联、目的性过程等等。”(注:Ebd.,s.,14-15.)正是目的性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特征,而它的其他特征,如价值性、历史性等也都可以从目的性中引申出来。按照卢卡奇的看法,在社会存在所包含的所有的社会存在物中,“实践”尤其是作为“第一实践”的“劳动”始终起着基础的、核心的作用,而意识、观念等虽然也是社会存在物,却是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同样地,目的性也构成了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之间的根本差别。在自然界中,由于只有因果性而没有目的性,所以它们至多只能达到“无声的合类性”;而在社会中,人们不仅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类本质”,并且能够用有声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以及他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探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方面,他的探讨没有停留在存在概念上,而是通过类型理论的引入,把存在分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大类,从而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并解答了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他特别重视社会存在,并把它视为自己的本体论思想的核心部分。这样一来,他就把当代本体论研究与马克思的思想资源沟通起来了。这无疑是卢卡奇在存在问题研究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然而,卢卡奇的探讨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他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等概念的内涵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他甚至没有把自然存在与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与社会存在物严格地区分开来。比如,他说人们只能追猎一只存在的兔子,只能采集存在的草莓等等;但他忘了,“一只存在的兔子”并不等于兔子的存在,“存在的草莓”也不等于“草莓的存在 ”。在讨论存在这一高度抽象的概念时,怎么能把它与具体的存在物简单地等同起来呢?这至少暴露出卢卡奇的朴素实在论的观点。其次,他运用历史学的、发生学的方法来反思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突出了自然存在的基础作用,却把社会存在的根本性弱化了。再次,他不是把社会存在本体论作为他全部思考的基础,反而强调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仍然是自然(存在)本体论,这就退回到旧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去了。值得庆幸的是,卢卡奇把当代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考接上了马克思哲学的源头活水,这就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发。
马克思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思索
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不是自然哲学,而是实践哲学;不是历史哲学,而是经济哲学;不是逻辑学,而是法哲学。传统的自然哲学以静观的方式去探讨自然界,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则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媒介去研究自然界(注:参见拙文《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辩证法》,载《学术月刊》1992年第12期;《论抽象自然观的三种表现方式》,载《上海交大学报》1999年第4期。)。传统的历史哲学侈谈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则注重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注:参见拙文《历史性和历史主义》,载1995年9月7日《光明日报》;《马克思哲学是历史哲学吗?》,载1995年12月7日《光明日报》;《经济哲学的三个概念》,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传统的、黑格尔式的逻辑学研究的是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而马克思的法哲学注重的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法的关系做哲学探讨(注: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因此,半世纪以来,没有一个者是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1页)我们的看法则是: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法哲学》和《精神现象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参见拙文《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3期。)。
搞清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其基本特征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一是实践性,马克思哲学不仅肯定生产劳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形式,而且强调了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二是历史性,马克思哲学不仅肯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历史形态是最根本的研究对象,而且强调对资本主义以前的一切社会形态的研究都要奠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的领悟。三是人文性,马克思哲学特别是他的本体论不是课堂上关于“存在”这一抽象概念的逻辑推演,而是对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的深刻批判,对人的尊严、自由、解放和价值的热切关怀。
弄明白马克思哲学尤其是其本体论的实质和基本特征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来探讨马克思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这三个概念所作出的原创性的探索了。
首先,马克思不赞成以抽象的方式谈论存在问题,他提出了“想象的存在”和“现实的存在”这两个新概念。所谓“想象的存在”就是单纯主观方面的需要、激情和愿望;所谓“现实的存在”就是已经达成的感性的存在。马克思强调,货币是真正的创造力,它使“想象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注:K.Marx,Pariser Manuskripte,Dietz Verlag 1985,s.,111.)。在这里,马克思把货币理解为“想象的存在”和“现实的存在”之间的媒介,这充分表明,他不是从传统哲学,而是从经济哲学出发来思索存在概念的。
在马克思看来,“想象的存在”不过是抽象的观念,不过是阴影的王国。同样地,当人们以脱离人的感性活动和具体事物的方式来谈论“物质”和“物”的概念时,这些概念也不过是“想象的存在”或抽象的观念而已。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时指出:“同样明显的是,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外化所能设定的只是物性,即抽象的物,抽象物,而不是现实的物。”(注:K.Marx,Pariser Manuskripte,Dietz Verlag 1985,s.,123.)在这里,马克思同样区分出“抽象的物”与“现实的物”。在《巴黎手稿》的另一处,马克思批评了那种把自然科学与人的活动分离开来的、“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唯心主义的方向”(注:Ebd.,s.,89.事实上,当传统的哲学教科书脱离人的活动和社会生活,侈谈所谓“世界的物质性”时,就已经悄悄地踏上了这种“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坚决反对以传统哲学的抽象方式谈论“物质”、“物性”、“物”或“事物”,他强调“只有当事物按照人的方式与人发生关系时,我才可能在实践上按人 的方式与事物发生关系”(注:Ebd.,s.,86.)。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更是完全用实践哲学的具体的眼光取代了传统自然哲学的抽象的眼光。而在他那里,既然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的生产劳动,所以其实践哲学与经济哲学完全是一致的。
其次,马克思从经济哲学和法哲学的眼光出发,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现实的物”理解为“商品”,“商品首先是一个外在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物”(注:Marx Engels Werke(Band 23),Dietz Verlag 1973,s.,49.商品同时也是财富,而财富在一定的法的关系中表现出自己的归属,从而引申出占有、让渡、合同等法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哲学与法哲学总是勾连在一起的。)。作为“现实的物”,商品取得了“两重存在”: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自然存在”;二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即“纯经济的存在”或“社会存在”。按照马克思的看法,“在土地所有制处于支配地位的所有社会形式中,自然关系还是占优势的。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历史所创造的因素占支配地位。”(注:K.Marx,Grundrisse,Dietz Verlag 1974,s.,27.)在前一种社会形式中,土地被看做不依赖于人的自然存在;但在后一种社会形式中,土地则成了劳动的要素,“一切关系都是由社会决定的,不是由自然决定的”(注:Ebd.,s.,187.)。马克思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的根本目的,而商品交换又是通过货币的媒介来进行的,所以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表现为与商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相分离的社会存在形式”(注:Ebd.,s.,63.)。同样地,资本、价值等也都表现为纯粹的社会存在。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拜物教的特点就是不理解商品的社会存在所具有的神奇力量,而把这种力量误解为商品的自然存在的功能。人们一旦认识到商品存在的两重性,认识到其社会存在所具有的神奇力量,商品拜物教也就自行瓦解了。
再次,马克思强调,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写道:“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注:Pariser Manuskripte,s.,125.)在这里,马克思把“存在物”(Wesen)与“存在”(Sein)严格地区分开来。说人是“自然存在物”,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有种种自然的欲望,但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存在者(如其他动物)的区别恰恰在于,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是“类存在物”。正是“类存在”和“类意识”表明人同时也是社会存在物。所以,马克思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注:Ebd.,s.,84.)马克思还反复强调:“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活动;所以,我从自身出发所做的,也就是我为社会所做的,并且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存在物。”(注:Pariser Manuskripte,s.,84.)马克思的论述充分体现出他与费尔巴哈之间存在着的思想分歧。如果说后者主要把人理解为自然存在物,那么前者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社会存在物。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商品经济的前提下,“个人只是作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者才获得存在,而这已经包含着对个人的自然存在的完全否定,因而个人完全是由社会规定的”(注:Grundrisse,s.,159.)。这样一来,马克思实际上把存在的最本质的特征——历史性凸现出来了,即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人还是物,其首要的特征都是社会历史性。只有抓住历史性,才能破除现代社会的种种神话,而商品拜物教不过是诸多神话中的一种。
马克思关于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论述表明,他不愿意按照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路,以超时空的方式去思索存在问题,而是把这个问题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定语境之中。他认为,在以雇佣劳动和商品交换为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存在是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唯有从社会存在出发,才能理解存在和自然存在的意义,即存在不是“想象的存在”,而是“现实的存在”,自然存在也不是与人相分离的、孤立的存在形式,而是“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注:Parier Manuskripte,s.,85.)。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以及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是西方本体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贡献,而且其伟大意义并不因当代以海德格尔为代 表的存在主义本体论学说的出现而稍减。正如卢卡奇所指出的:“从本体论上认识现实的尝试在理论上已经陷入窘境,要想现实地改变这种状况,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就得完全从头开始,而且除了马克思所奠基的那种本体论的方法之外,只有在极少数的问题上需要借鉴历史上的先行者。”(注: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1.Halbband),s.,11.)他确信,在海德格尔本体论学说流行的背景下,复兴对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研究反倒显得更为急迫了。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通常是在其经济学著作中论及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问题的。从表面上看来,马克思对这些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不是很系统的,但这恰恰构成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特点,即它是在实践哲学、经济哲学和法哲学的背景下陈述出来的。
马克思、海德格尔与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比较
为了说明在海德格尔和卢卡奇以后重新研究马克思的必要性,我们将从马克思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本见解出发,对海德格尔和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进行批判性的考察。下面,我们先考察海德格尔本体论学说的得失。
首先,海德格尔坚持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又进而坚持存在者中作为人之存在的此在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差异,并主张让存在的意义在此在的生存中自行显现出来,由此而建立了以此在为出发点的“基础本体论”。这是海德格尔对本体论研究的积极推进,但对上述两个差异的强调又使他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他忽视了非“此在”的存在者,特别是“物”如何通过此在与存在发生关联的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尽管他强调人在生存活动中总是与常用的“物”即“工具”打交道,并进而区分了工具的“现成在手状态”(Vorhandenheit)和“当下上手状态”(Zuhandenheit),但并没有像他的后期论著如《技术的追问》、《物》、《泰然任之》那样,从存在的意义的历史大背景下来认识“物”与存在之间的关系。
而马克思则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即商品)、“物化”和“拜物教”的考察,深入地反思了“物”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第一大形态表现为“人的依赖关系”;第二大形态表现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第三大形态则表现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注:Grundrisse,s.,75.)。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启示我们,既要看到作为人之存在的“此在”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区别,又要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历史背景下它们之间的密切的、普遍的联系。只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和“物化”现象做出深入的反思,才能真正把握存在的意义。
其次,海德格尔强调从此在入手去询问存在的意义,并强调此在的生存方式是共在,即此在总是与他人杂然共存。但他主要是沿着此在生存中的“烦”、“畏”、“死”的进路,而没有沿着共在的思路去思索存在的意义。共在在经验世界中表现为家庭、社会、政党、阶级、国家等各种共同体。由于海德格尔在先天的层面上缺乏对共在结构的深入反思,所以他在共在的某些经验形式如纳粹问题上迷失了方向。
而马克思的本体论却给予共在(亦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高度的重视。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写道:“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注:Marx Engels Werke(Band 1),Dietz Verlag 1970,s.,378.)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Marx Engels Werke(Band 3),Dietz Verlag 1969,s.,6.)这些论述表明,马克思所重视的并不是对单个人的直观,而是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探索。马克思之所以特别重视对异化劳动和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其目的无非是在物与物的关系下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所以,比较起来,海德格尔更重视的是作为这种关系载体的此在,而马克思更重视的则是这种关系本身,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目标也正是要诉诸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的改造。事实上,海德格尔本人也惊叹马克思思想的深刻性,所以他在《人道主义的书信》中这样写道:“因为马克思在体验异化时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维度中去了,因此,的历史观优越于其他的历史学。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迄今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 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无论是现象学还是存在主义都没有达到可能与进行建设性谈话的这一维度。”(注:M.Heidegger,Ueber Den Humanismus,Vittorio Klostermann 1949,s.,27.海德格尔不仅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马克思,而且在1969年还和朋友讨论过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参阅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第538页。)
再次,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虽然是对传统本体论的深刻批判,但他的思考停留在对存在的意义的探究中,没有通过对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自觉区分而深入到社会存在的维度上去,因而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本体论思路的影响。
众所周知,传统本体论的一个基本的趋向是把存在仅仅理解为自然存在,虽然它们没有明确提出自然存在的概念,但却充满了对自然(存在)的崇拜。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指出:“与这一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所有阶段都不过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注:Grundrisse,s.,313.)事实上,传统本体论之所以磨平了存在与存在者、此在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差异,正是从自然存在出发去思考存在的必然结果。海德格尔看到了传统本体论的弊端,却没有从这一维度出发去揭示这些弊端的根源。由于这一维度的缺失,海德格尔从此在的“烦”的结构和“向死的存在”出发去论述存在的历史性,总显得苍白、缺乏力度。而马克思从社会存在这一概念出发,自然蕴含着对存在的历史性的高度重视。正如卢卡奇所说的:“按照的正确理解,存在的历史性作为存在的根本特征构成了正确地理解所有问题的本体论的出发点。”(注: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1.Halbband),s.,86.)
下面,我们再考察卢卡奇本体论学说的得失。
一方面,卢卡奇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社会存在本体论,无论是就当代本体论研究而言,还是就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而言,都是一个卓越的贡献。但他强调,这种本体论又必须以一般本体论或自然(存在)本体论为前提,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
早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指出:“被抽象地自为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相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注:Pariser Manuskripte,s.,133.)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自然界才是现实的自然界呢?马克思的回答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即在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注:Ebd.,s.,89.)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从社会存在的思想前提出发去考察自然存在。事实上,也只有在这样的考察中,自然界才不会成为脱离人的、抽象的自然界;与马克思不同的是,卢卡奇却力图去追溯一个人类社会尚未存在时的自然界,而这样的自然界恰恰缺乏任何现实性。总之,卢卡奇前进了一步,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但同时又后退了一步,把马克思的本体论奠基于传统的自然(存在)本体论之上,从而磨平了马克思本体论与传统本体论之间的本质差异。
另一方面,卢卡奇在马克思之后重新提出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概念,这在当代本体论研究中开出了一个新方向,但在他所使用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概念中,存在都是用Sein来表达的;而马克思虽然有时也用Sein,但在大多数场合下,他是用Dasein(黑格尔意义上的“定在”,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此在”)或Existenz(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生存”)来表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
比较起来,Sein这个概念更多地带着传统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痕迹,而Dasein和Existenz这两个概念则具有更多的现实性。比如,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讽刺国民经济学的人口理论时说,“甚至连人的存在(das Dasein der Menschen)都是十足的奢侈”(注:Ebd.,s.,97.)。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某种类似点,因为海德格尔也正是借助于Dasein(此在)和 Existenz(生存)来阐发存在的意义的。而卢卡奇完全用Sein这个词来表示马克思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概念,表明他未完全摆脱传统本体论思路的影响。
上述考察表明,我们既不能从海德格尔出发去解读马克思,也不能从卢卡奇出发去解读马克思,而应当从马克思本人的文本出发去解读马克思。当然,这样做并不等于我们拒绝从海德格尔和卢卡奇思想中汲取灵感。
我们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理解
在对海德格 尔、卢卡奇和马克思的本体论学说作了简要的考察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对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做一个综合性的论述。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各自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传统的哲学教科书通常把存在理解为“物质”,进而把物质理解为客观实存的东西,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质并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而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抽象”(注:F.Engels,Dialektik der Natur,Dietz Verlag 1952,s.,271.)。所以把存在说成是物质,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海德格尔已经启示我们,应当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出发来理解存在概念。在形式逻辑的层面上,存在是一个最高的、最抽象的概念,它指称所有的存在者(或存在物);而存在者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作为人的存在的此在,二是非此在的存在者。在比形式逻辑更始源的本体论层面上,存在是一个超越性的概念,它指引人们去思索此在在世的意义。显然,海德格尔重视的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概念,并试图通过此在把这两个不同的层面沟通起来。但由于他没有沿着共在的思路作深入的思考,所以他没有注意到,更重要的是把存在所指称的所有存在者区分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而社会存在这一概念将比此在更本质地沟通存在概念的形式逻辑层面与本体论层面。把存在区分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正是马克思和卢卡奇的卓越贡献。
那么,什么是自然存在呢?它指的是以自然的方式存在着的存在者(或存在物)。什么是社会存在呢?它指的是以社会的方式存在着的存在者(或存在物)。讨论到社会存在与存在的关系,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总是引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重要的论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存在,相反,是他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他们的意识。”(注:Marx & Engels,Ausgewaehlte Werke(Band 2).)不幸的是,它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它们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把存在与意识抽象地对立起来,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又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抽象地对立起来,仿佛意识本质上不是社会意识,也仿佛存在完全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被思考,而社会存在也完全可以与任何意识相分离。事实上,不仅社会存在与存在是不可割裂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且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也是不可割裂地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把任何一个方面抽象掉都不可能达到对人的完整的认识。
其次,古代本体论思想的一般特征是从自然存在出发去解读存在的意义,而现、当代本体论思想的一般特征则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解读存在的意义。在古代社会,由于自然联系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而古代社会的意识是以自然崇拜为基本特征的。虽然古代的各种本体论学说没有明确地提出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概念,但它们实质上坚持的是自然(存在)本体论,习惯于从自然存在出发来解读存在的意义。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比如,它把世界理解为自然、社会和思维,把研究自然的辩证唯物主义置于研究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之先,都体现了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当卢卡奇反复强调自然本体论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时,他也陷入了同样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