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探究创新,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我们应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科学态度在生物学科中主要是指有对自然、生命等的好奇心、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造力、诚实与合作的意识,这些都可以通过观察、制作、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在生物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观点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支持这些观点的生物学事实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学生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生物学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使他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对于生物学的大部分具体事实,学生在结束学业后也许会忘掉,但科学态度和生物学基本观点一旦形成,则会保留很长时间,将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关注国情,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中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只是呈现的方式和手段有所不同。结合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自然资源状况的教育和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教育两个方面。我国的爱国教育一改过去侧重“地大物博”的优越感教育,变为现在侧重“黄河——母亲河断流”的危机感教育,这是明智的。事实如此,“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沙土飞掠、生物种类的灭绝、人口剧增和老龄化等严酷的现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以祖国为骄傲”的爱国教育,我国物种丰富、地域广阔、生态系统多样、历史悠久,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生物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介绍祖国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我国动植物种类繁多,并且有着许多特有物种等,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介绍我国在生物学、农业及医学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如介绍《本草纲目》、杂交水稻培育等,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珍爱生命,进行卫生保健教育
生物学新课程目标及《基础教育课程纲要》中都对卫生保健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全面的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卫生保健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要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要教育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保证身体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另外还要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维护公共卫生,以增强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中各单元都有相应的卫生保健的内容:如体育锻炼对身体发育的影响、应注意的卫生保健知识、疾病的防治知识等等。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也是中学生物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卫生保健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青春期卫生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做到适时、适度和适效,采用多种形式多渠道,并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针对初中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特点,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引。这对于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克服不必要的困惑,促进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呵护生态,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总目标中明确的要求,生物课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因此,我国新的生物学课程中更加注重了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从初中生物课的结构看,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十大主题,也突出了这一教育的地位。在多数主题中,都渗透了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也是体现这一主题实现的,如“环境现状调查”、“辩论和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等。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全体公民的理解和自觉行动。而生态学是中学生物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新版教材中渗透了生态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以便更好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地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
五、实行美育,陶冶学生情操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抓住青少年爱美并对美追求的心理倾向,努力挖掘生物教材中美育因素,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对生物界美的感受中发展智能和陶冶情操。
自然是神气的,是美丽的,她的美表现在生命滋养中的勃勃生机,表现在默默自立中的古朴与自在,表现在营运自我中的从容与大气。毫无疑义,自然界是美育的自然课堂,除了可观察蝴蝶的活动、聆听鸟的声音、观看“动物世界”的多姿多彩直接的感官感受外,更多的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
总之,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尽可能进行人格教育,使学生能够欣赏生物之美,感悟生活之道,从而明白我们学习生物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是否有所感悟,有所明白,并用明白所得改善我们的生活,珍爱我们的生命,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参考文献
篇2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破坏和污染,并被一些生态学家、政治家称为20世纪人类犯下的三大愚蠢行为之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日”发起人盖洛德·纳尔逊曾精辟说道:来自自然的威胁(生态危机)是比战争更为危险的挑战,从德国和日本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被毁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50年代以后,世界环境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繁衍。
全球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从以下一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就可窥见一斑。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率较过去6500万年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快上1000倍,大约每天有10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20世纪以来,全世界哺乳动物中3800多种中已有110种和亚种灭绝,另外还有600多种动物和25000余种植物正濒临灭绝。生态学家指出,迄今为止,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复至少要一亿年以上。水污染使人类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据统计有17亿以上的人没有适当安全饮用水供应,30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5万人。再如1983~1984年埃塞俄比亚因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灾使得10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1991~1992年,非洲大陆12个国家持续旱灾,使得约3500万人濒临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与此同时,长江由于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积加速,湖体面积和容量正逐年锐减,洞庭湖1825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949年减少到4360平方公里,到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时湖面面积仅为2653平方公里,据此缩减速度,洞庭湖将可能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成为又一个"罗布泊",从中国自然地理图册上消失。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悲剧在不远的将来又将可能在长江重演。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再次使得中国人感受到了环境破坏程度之深和距离之近。
全球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损失。据估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这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仅1998年长江洪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人民币,而每年全世界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低于2.5万亿美元。因此,生态学家指出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遭受地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生态危机已经超越局部区域而具有全球性质,来自于生态危机的威胁,已远远超过战争、瘟疫,保护地球家园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1]。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能只消极地适应,而应该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才能形成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2]。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相对于自然世界来说,人类社会有本质不同。人不仅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因而,人对自然不可能做出完全客观而又绝对准确的描述,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所以,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助手。
高度认可并维护自然的内在价值是生态自然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生态自然观看来,人虽然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具有较高价值的存在物,但并不是自然界中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的价值只是自然价值的延伸和升华。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内在价值也不可能大于作为整体的自然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界的其它存在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上的环节。因此,人类应珍惜并努力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价值的多样性。生态自然观还高度重视人在大自然中的独特价值和主体地位。在它看来,人的这种独特价值和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人是大自然中惟一具有道德意识的存在物,能够认识到大自然创造、维持和促进众多生命的潜能和趋势,并能够用道德理想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自觉地维护和促进大自然的这种潜能和趋势。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将超越工业文明时代那种认为保护环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肤浅的环保观点,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视为实现人的价值和主体性的重要方式。生态文明将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关心其它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道德使命,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3]。
所以,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发展对大到世界,小到每个人都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身为当代有志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去学习和了解生态自然观,在将来的生活中时刻注意生态的重要,并以自己的行为去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参考文献:
篇3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生态危机批判与生态保护运动,旨在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此运动中,生态应运而生,它立足于现代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础之上,对当今资本主义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以及经济过快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生态思想者们纷纷应用基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观进行了深入反思,全面分析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功能及其关系,以此为依据,阐释了科学技术的生态学效应。可以说,生态科学技术观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不无启示。
二、生态的科学技术观
1、科学技术是剥削自然资源的工具
生态者莱伊斯曾经说过:“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的。”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诠释莱伊斯的这个观点。在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石器狩猎、砍树、切肉,这是最早出现的技术产品。随后诞生了冶金技术,为人类开挖煤矿、耕种土地提供了工具。在农业社会中,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到了工业社会后,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娱乐和消费活动,这些活动以破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开始使自然界走入一场“噩梦”中。比如汽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汽车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带动了钢铁业、橡胶业和玻璃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运行无一不需要对大自然进行大肆索取,使得自然资源不堪重负。
2、科学技术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在资产阶级眼中,生产商品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他们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断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扩大生产、占据市场,当他们将科学技术“物尽其用”的同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滥用科学技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谋取最大化的利润,而在资本家的严重,利润是没有上限的。所以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使用科学技术不可能遵循生态原则,也不会在乎科学技术对生态造成的负面效应。
3、科学技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裂
生态早就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私有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单纯,而是一种扭曲的、物化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从最初的控制自然的手段变成了控制人的手段。人类通过科学技术不仅希望可以控制自然,也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来争夺更大的利益,从而实现对他人的控制。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拥有科学技术的力量不同,也被分割成不同的阶层,比如专家、技术人员、教授、工人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各司其职,资本家正是通过科技手段将劳动者进行分化,以便更好地控制劳动者。
三、在生态视角下发展科学技术的策略
1、发展洁净技术
生态认为,所谓洁净技术,是指那些能够生产环境和控制污染的技术。在洁净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环境中,使用不同的高纯介质,可以有效控制微量杂质,从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农药、核技术、军事技术等都不属于洁净技术。比如农药虽然能杀害破坏农作物的害虫,但是它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威胁人类健康;核技术和军事技术能够毁灭整个地球,加速人类社会灭亡的速度。所以这三种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都应该被限制使用。
2、发展太阳能转换技术
根据生态的基本观点,不断研发利用太阳能的科学技术,是保持生态环境清洁和生态系统均衡的重要渠道。生态代表人福斯特指出,与其他正在被使用的能源相比,太阳能不仅取之不尽,还能不断再生产。奥康纳也主张使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杀虫剂”,他认为太阳能转化技术必须被科学界提上议事日程。由于太阳能属于辐射能,具备即时性的基本特征,为了全面利用太阳能,要将其即时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转换成氢能、生物质能、热能、机械能等。
3、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
这种技术又被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环境友好型技术,属于一种防止污染的少废或无废技术。生态者奥康纳指出:“要想真正阻止具有潜在破坏性的技术伤害人类社会,必须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所包含的分支有很多,比如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等。当今社会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这要求人类必须不断发展循环经济,而作为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环境无害化技术可以起到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生态在探索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全面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的滥用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生态的这一系列观点使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应该意识到,在当今发展形势下,使用科学技术必须限制在生态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解放。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我国要积极采纳生态的正确观点,合理、严谨地使用科学技术,使其转向更有利于人类生产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世书.生态学的科学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7)
[2]李伟立.生态学的理论评析[D].2007
[3]刘爽.略论生态[D].2007
[4]刘仁胜.福斯特的生态学思想研究[D].2004
篇4
生态女权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态女权主义的首要内容是女性与自然的认同,是价值观念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社会运动。生态女权主义不仅涉及意识形态,也是一场为实现社会变革而兴起的实践活动,是女性为维护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社区,反对由于父权社会、跨国公司和全球资本化主义而引起的恶性发展和环境恶化所进行的不懈斗争,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
第二,生态女权主义的重要论点还包括对西方现代科学的批判,多样化和统一性,对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沉重代价持强烈的批判态度等。西方现代科学、生活多样化、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等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均是在父权社会观念主导下,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物质丰盈或者追求国际地位所做的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这种掠夺和破坏的意识同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第三,寻求建立联系的原则是生态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生态女权主义寻求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友好共处的关系,这种关系涵盖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女权主义与文学评论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其思想已经深入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生态女权主义也随之而起,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解读含有生态和女性内涵的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在生态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凡是体现了对整体、相互关系和稳定的世界的追求,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的文学作品会受到极力颂扬,相反,弥散着男性支配、控制欲望的作品,充盈扩张、功利性的破坏性话语,则被毫不容情地被批判。
生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包括以下内涵:(1)对文学文本中将女性作自然或者将自然做女性描述的梳理和分析;(2)女性作家生态写作的理论概括,及其与男性自然写作的比较;(3)女性文学作家在其文学作品或者文艺理论中表露的自然观的整理与归纳,批判男性偏颇的自然观;(4)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分析解读文学文本中生态女权主义的回归与叛离,由此文学经典不可避免地被重新阐释并赋以意义和价值。
有不少评论者运用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和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如有研究者对威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进行了生态女权主义解读,并认为“生态女权主义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女性、自然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不再是贬低性的概念时代而是理想生存模式的力量之源”。还有不少学位论文也以生态女权主义为研究视角,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这些从生态女权主义解读文学作品涌现出的优秀评论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分析了生态女权主义在刻画女性的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与生态之间深刻的渊源,使女性主义与生态整体有了共识———构建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融洽共处的和谐画面。
三、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解读《我的安东尼亚》
生态女权主义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建设,旨在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相互作用的生存模式。生态女权主义者呼吁建立一种不是基于统治原则而是基于互惠互利原则的生态道德伦理观,因此也赋予了文学评论新的视角和研究价值。
美国现代女作家威拉·凯瑟(WillaCather)(1873—1947)是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我的安东尼亚》是其作品中最有力、最成功的一部,力在表现“拓荒时代”的典型人物,思想境界高尚纯朴,艺术风格舒畅清雅。该作品以美国西部大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波希米亚姑娘安东尼亚在困境中的成长历程,塑造了这位女拓荒者的生动形象,体现了美国早期开拓者的力量和激情,她为寻求自我建构和实践身份认同而不屈不挠地抗争,为超越自身情感实现自我价值而苦苦挣扎,为摆脱性别所带来的不公正命运而不懈努力。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威拉·凯瑟的作品《我的安东尼亚》,可以使我们跳出常规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男性中心论,探索自然与女性之间密切的精神内涵,看到世界的真谛和价值在于人类和自然、男性和女性的相互尊重与友爱相处,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核心内涵的理解。女主人公对草原的认同,对土地的依恋,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父权制主导下的殖民者用刀征服土地的做法皆然不同。基于这种差异,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如果人类决心变革他们的性别关系,摧毁父权制,就能随之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暗含了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关联,她们都是父权制思想主导下受压迫和被征服的对象,只有意识到这种关联,意识到父权制在整个统治体制中的独霸地位,才能将爱惜自然与珍爱女性联系起来,也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的安东尼亚》这部作品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的观点,因为作品给我们展示出了内布拉斯加这片土地上繁衍的万物都相得益彰:安东尼亚通过自己的成长和经历赢得了“一种无法用世俗的价值观来测度,无法用财富、名誉或者肉体上的吸引力之类的标准来衡量的成功”。这部小说在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气氛中结束,达到了自然界万物相宜的理想境界。
首先,《我的安东尼亚》中的人物描写蕴含了生态女权主义观点。在吉姆看来,安东尼亚可以是他的妻子、情人、姐姐甚至母亲,“只要是女人可以成为的身份均可”,可见他们的关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关系,更找不到大男子主义的踪迹,而是男性与女性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依靠,以平等的身份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大重要群体。安东尼亚等草原上长大的姑娘到城里去做帮工,雇主,特别是女主人,欣赏她们干活的本领,将她们也当做是家庭中的成员,这里也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主仆尊卑,而是赞扬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文中吉姆·伯登家是美国本地居民,而安东尼亚·雪摩尔达家却是从波希米亚迁至美国,文化、地位及家庭背景均存在巨大悬殊,但是伯登家却没有因为这些悬殊而鄙视或者欺诈雪摩尔达家,相反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的优美画面。
其次,文本中不乏对人类(特别的妇女)与动物的描写———动物和人类同样具有生存权是生态女权主义的另一重要观点。吉姆的奶奶,这个常年在农田忙碌的妇女,总有各种小动物如土拨鼠、獾和菜花蛇等与她为伴,“我喜欢那些土拨鼠跳出洞来看活”,这使她不觉得孤单和疲倦。安东尼亚将受伤了的小昆虫放进自己的头发里———“为它搭了一个温暖安全的窝”,即便是吉姆想帮她把昆虫放进衣服口袋也不能使她放心;“自从我当上了母亲,我就不再杀任何动物了”,中年的安东尼亚更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着动物。在这部作品中,动物不仅与人类同样具有灵性,并且关系十分融洽。
篇5
教师应该善于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分析事物,将生物现象和教育现象进行因素分析,敏于发现问题、善于整合创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如果我们将这种思维方法融入我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我们就会尊重客观事实、重视调查研究,基于事实和资料全面分析,对学生就不会陷于先入为主和主观偏见了;我们就会用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学生,坚信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人的发展是多向性的,就会坚定地以爱的执着去改变那些暂时顽皮的孩子。我们就会明白事物是发展变化、相互转化的,就能从不利条件找到有利因素,就不会每天仅仅停留在对教育现状无尽的抱怨和斥责上了。我们就不会以一种固定不变的视角去定义那些孩子“没有前途”、“无可救药”了。对于我们从事的职业,对于教育,对于学生,我们就会有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和更豁达更乐观的心境了。
对于生物教师,辩证思维尤其重要,这是因为生物本身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就存在着辩证唯物性,生物学的基本观和理论也都体现着辩证唯物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内外因关系等等辩证唯物思想在生物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本身只有以辩证思维去把握,用理论指导解释现象、掌握知识,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才可能是深刻的和正确的。
二、辩证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发展的要求
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任务不是如何更加完美地呈现生物学的知识结构,而是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思维从哲学高度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有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职校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生物新标准中明确地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也是新教材中的观念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
生物学科中的许多基本观点,如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和生态学观点、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等无不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对于这些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只有以辩证思维去看待才能深入理解并准确地把握它。否则,就会脱离唯物辩证法的轨道而出现偏颇。
2.有助于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生命现象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了解和研究。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生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还将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是,直到今天,人类对于自己仍然是远远知之不足,许多生命现象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未解之谜。
无论是对于已经为我们所知的,还是尚未为我们所知的,我们都要求学生以辩证思维去看待和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要教会学生客观地分析、辩证地思考,从现象到本质全面地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简单片面地看待。这样才会有一个理性的和客观的认识,逐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我们在介绍、颂扬科学的进步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科学的负面效应,认识到从事科学工作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3.有助于学生更客观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篇6
1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技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和谐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价值取向和重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上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社会观上就是要求构建全体人民通过不懈努力走共同富裕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在人本观上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生物学教学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育学生带头构建和谐,紧紧围绕以加快发展推进和谐,以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和平安创建保和谐,以环境德育教育建设促和谐。营造举止文明、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公平公正、宽容谅解、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2 构建环保道德教育、落实“民生工程”
篇7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 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篇8
2.中国传统建筑与景观环境中风水布局的生态思想
在我国诸多传统建筑与景观环境的设计中,人与环境常被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建筑和环境是和谐共生、荣辱与共的,个人的兴盛与衰亡与其所处环境的风水布局密切相关,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思想。安徽歙县宏村的景观规划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宏村水系由两处水源形成,即地表水与地下水。不仅在理论上遵循了中国古代的风水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也显现了非常科学的一面。村内的月沼和村外南湖形成了“阴阳”二水,这两个水系互为补充,相互调节,使宏村的供水系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既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涝灾害,又可以保证水质洁净。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而世代居住宏村的汪氏家族,历代人丁兴旺,才人辈出,与这良好人居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二、风水思想具有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这一思想恰恰包含了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内涵和设计原理。现代景观生态学思想强调要以自然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风水景观格局,讲究选择合适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共生共荣,实际上是对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具体体现。风水理论的理想景观是“藏风纳气”,意即寻找生命之气,存续生存能量。这种有生气的居住环境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生机盎然之地。这种风水景观也可以通过利用人工造景,规划设计出水景方位、水势大小、水流方向,同时有机规划和利用居住区道路分布和走向,以达到风水学中的理想山水区位环境,使人在其中可以产生各种有益的物理、生理、心理效应,思维清晰敏捷,身心愉悦健康,创造力也格外活跃。风水理论认为,住宅室外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摹本来构建的、人为形成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将自然因子运用到人为环境之中,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居住区景观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住宅建筑、环境、道路、交通、给排水系统,是一整套的环境与场地的设计,和建筑的概念不同,和园林的概念也不能混淆。因此,运用传统的风水理论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将传统景观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就可以营造出自然、宜人、生态的居住区景观环境,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风水理论所蕴含的生态设计思维
风水理论的本质是协调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风水理论认为,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系统为本,构建人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与发展,人们对全新的技术手段目不暇接的同时,困扰人们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至。近百年来,科技的进步似乎让人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工业与技术革命的恶果触目惊心,这一切使西方思想文化的基本观念被深刻反思,西方原有的机械自然观正逐渐向有机自然观过渡。而东方的文化理念,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世界观中的自然生态思想和景观文化理念,被重新认识和诠释,明确了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从欧美的“都市美化运动”到奥斯曼的“巴黎改建”,再到霍华德在《明日的城市》中所提出的“田园城市”,都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一起和谐发展的渴望。人们将目光转向秉承“有机自然观”的东方,探索中国风水文化的潜在价值。中西方设计者将风水文化及其核心思想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试验性的尝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美国的景观建筑师中,赖特是最早提出“有机建筑”这一思想的,他设计的“流水别墅”是表达“有机建筑”思想的重要代表作。“有机建筑”源于老子的道家哲学。“道法自然”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外结合,内部与外部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内部即是外部,外部即是内部。简单来说,就是有机建筑本身自然地存在于环境之中。流水别墅如同从地底自然生长出来,浑然天成。建筑、空间和环境相辅相成,依照自然的启示行事即是“道”,注重各要素的联系,并不是一味地模仿自然,万物皆有本源。在材料的选择上,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的材料,且所选材料的使用忠于其原本属性。这也体现了设计师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与尊重。赖特认为:“建筑和其他自然要素一样是平等而有生命的,建筑是不能与一定的生存环境割裂而单独存在的。”这也表现出赖特对于道家“有机”与“和谐”思想的认知与追随。风水理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问。若能从科学的角度去评析,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提取其合理成分,摒弃其糟粕,这一古老的文化理论将会重新焕发青春,对当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发展也将助力非凡。
四、风水设计符合我国城市居民的文化心理特点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城市改造的进行,设计师们对风水理论也进行了一些拓展性的研究,将风水理论运用到居住区的选址及布局中。虽然现代建筑以高楼大厦居多,少有山谷围绕、河流穿越,但也可以不失章法,将传统的风水理论运用其中,达到景观宜人、居住舒适的目的。在现代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与设计中,具有风水格局特点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风水景观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居景观哲学,又符合人对景观环境的审美要求,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行为特点。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常引入风水理论以实现“依山傍水”的格局。例如,可将高大的建筑安置在小区的北部,以阻挡强劲的寒风;水景可人工引入,形成明堂;居住建筑常以绿地所环绕,以阻挡来自于街道及以外地区的烟尘与喧嚣。通风和采光是人们对居住建筑最基本的需求,亦是风水理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居住区内的建筑可以平行布局或自然错落来实现通风和采光的需求。小区内道路的设计应曲径通幽、弯曲有情,以达到藏风纳气的效果。植物的配置方面多选择乡土树种并与外来植物相结合,可使之生长繁茂景色宜人。传承“风水”文化,继续发掘、研究风水理论,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会创造出更加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风水理论中所说的风水景观格局和形态,从本质上讲是人们追求安全需要的心理反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的人性化以及对人们心理需求的满足等观念,越来越受到景观设计者的重视,他们开始研究人们的居住喜好、行为心理以及环境的影响,并尽量通过设计来实现人与景观环境的和谐互动。由此可见,认真发掘中国的风水文化景观内涵,深入理解其景观文化思想,会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新的生气。
篇9
随着人们进入21世纪,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步伐空前之快,但与此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不断恶化,诗歌中的自然美景似乎成了非常遥远的事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批评也有了生态批评这一与时俱进的新角度。作为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济慈创作出了很多有关自然、人与自然的诗歌,站在当今生态批评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在济慈的诗歌中,包含了诸多他本人的生态观点,甚至一些观点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值得让当代读者深思。因此本文从生态批评入手,来解读济慈的诗歌,分析他对自然的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生态批评简介
生态批评学的英文为“Ecocriticism”,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便已产生该术语,但直到90年代生态批评才成为文学批评领域的热点。(Abrams, 87)它的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ASLE,即文学和环境研究所以及专门的期刊ISLE,即文学与环境交叉学科研究。简而言之,生态批评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一切生物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重要性与人类和人类的环境是一样的,甚至具有同样的价值、道义以及政治上的权力。
不难理解,生态批评的兴起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腾飞,人类社会发展可谓是走上了快车道,人类取得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成就。这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人类社会中开始蔓延一种观点,那就是人类可以控制自然的一切,人力比胜天。但这种想法很快被极度恶化的环境所打破,而环境恶化造成的种种恶果,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类自己。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各个方面关心环境,生态批评主义也在文学批评领域应运而生。
生态批评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恰好19世纪早期英国的浪漫主义时期正是西方人定胜天这一传统思维的转折点(Abrams,91),因此很多浪漫主义诗人都有诸多作品是关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济慈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无不例外从自然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当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去阅读他的诗歌时,不仅获得了美感,更让我们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济慈诗歌体现出的生态观点
1.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于浪漫主义诗人来说,自然是一个不朽的话题,济慈也不例外。在他的诗歌中,济慈从不掩饰他的大自然热切的爱恋。在《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这首诗中,前四行济慈便描绘出了一副甜美的自然景象: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看天空的明媚的面貌,对着蔚蓝的苍穹的微笑,低低发声祷告,多么怡情!(Keats, 170)
从头四行可见,诗人完全没有关注城市里的生活,而是从一开始就赞美自然给久居城市的人带来的幸福感,这种感觉在接下来的诗中再次得到更强的抒发:他可以满意地,懒懒躺在一片青草的波浪里,读着温雅而忧郁的爱情小说。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愉快?傍晚回家了,一面用耳朵听夜莺的歌唱,一面观看流云在空中灿烂地飘过,
他会哀悼白天这样短暂。(Keats, 170)
在这里,济慈提出了一个设问句:“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愉快?”或者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理解为,实际上济慈就在问“什么是最愉快的”。而济慈给我们的答案,就是这个久居城市的人躺在青草的怀抱中读书,而当他要重返城市时,他便会哀悼白天如此短暂。诗人并未直接对比城市生活和自然生活,但他对返璞归真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都可见一斑。
济慈最为出名的诗歌之一的《哦,孤独!》中,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在这首诗歌中,济慈首先提出了一种假设,那就是“哦,孤独!假如我和你必须同住”,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济慈强烈地表达他愿与自然相伴的意愿:哦,孤独!假如我必须和你同住,可别在中层叠的一片灰色建筑里,让我们爬上山,到大自然的观测台去……(Keats, 166)
同《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一样,济慈并没有直接抨击城市生活,而是通过具有感彩的措词,如“灰色”“层叠”等,来表达自己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与此同时,他从不吝惜对大自然的赞美,若是必须孤独生活,必要与自然为伴。 可以说,济慈骨子里的浪漫主义让他从不缺少发现自然之美的眼睛,而自然的美给了他灵感。
2. 天力胜人力
正如上文所提到,生态批评的一大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济慈的名作《秋颂》中,他更是体现除了超前的意识,看到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天力可胜人力。
在《秋颂》中,济慈首先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副充满了丰收喜悦的画面: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Keats, 218)在诗歌的第二部分,济慈继续追寻着“秋女神”的步伐:谁不经常看见你拌着谷仓?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你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Keats, 218)
纵观整首《秋颂》,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虽然赞美的是丰收,但其主体并非是喜获丰收的人们,而是为人们送来丰收的“秋女神”。在这首诗出,处处都是“秋女神”的痕迹,而诗人本人或是其他具体的人类形象则不见踪影。可见,济慈之于丰收,更多是对自然馈赠的感谢之情,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他有着“天力胜人力”的观念。
如果是在《秋颂》中由于没有人类形象的出现,济慈的这种观点还不太明显的话,那么在他1817年的作品《咏海》中,可读出他认为自然是比人类地位更高的。在《咏海》中他写道:假如你的双目迷惑、厌倦;假如你的耳朵苦于喧腾,或袅袅之音,请坐在洞边默默深思吧,直到你一惊:放佛有海中仙女在唱歌!
在这几句中,诗人表达出了自然具有能使人平静、能使人深思的力量,可以解读为自然便是迷茫者的救世主,可见在济慈心中,自然是胜于人类的。
3.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济慈的很多诗歌都传达出了自然有影响人类的力量的观点,与此同时,他也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甚至是合二为一。
在《人的时令》一诗中,济慈将自然界的四季与人思想的四季相联系起来:四个季节循环成为一年,人的脑海也有四个时令。(Keats,192)济慈根据四季不同的特征,分别将它们比作了人思想中四种不同的阶段,不难看出,他有一种人存在于自然,而自然又存在于人的观点,并且极力地想通过诗歌来传达他的这种观点。在《给G.A.W.》一诗中,这一观点再次加以印证。
在《给G.A.W》中,济慈写道:在一套中哪个神奇的刹那,你最可爱?是否当你在说话,一片甜蜜的语调令人沉迷?或者是看你在安静的思索,默默出身?或者突然起了床,你披着长衫,出去迎接晨光,一路纵跳,不愿意踩踏花朵?
在这首诗中,济慈描绘出一个可爱的女人(弟媳)形象,她会为了晨光而高兴,像迎接朋友一般去迎接它,而在这一路上,她竟然不愿意踩踏任何一支花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济慈对自然万物都怀有一颗像对待人那般的态度,并且他主张人不应损害自然,哪怕是一朵花。济慈这种观点放之于现代,依然闪耀着巨大的光芒,值得我们去思考。
结论
实际上在济慈所在的19世纪,生态批评并未诞生。济慈完全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并对此赞美有加,这种对自然纯朴的爱奠定了他的生态观点之基础。实际上,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了些超前的意识,即便济慈的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批评者所倡导的自然观并不完全一致,他已经显示出了生态理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徐玉凤,耿宁:45)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其穿越时代而闪光的魅力。今天当我们阅读济慈的诗歌,不仅仅被他笔下美丽的自然所动容,更可以站在生态批评的角度审视自身、审视我们所处的社会。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界的财富,更是对当今社会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natural dialectics;system method;the SWOT analysis tool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080-02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管理理论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需要应用管理理论作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1.1 自然辩证法简介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根本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技术观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某个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疑难问题,或者是不解现象被先进的科学技术破解。所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处理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马克思指出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即科学是精神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
1.2 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实践指导意义,一是它所描绘的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图景,是以19世纪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系统自然观为发展,进一步升华到生态自然观,它们一脉相承,它们共同酿成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另一是它所强调的思辨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延袭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路子,曾经造成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分裂,以致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在我国一再被提出来讨论。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2.1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基于现代管理学基础之上的新兴的管理学科,它把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沟通管理、采购供应管理和风险管理九大知识领域和五大管理阶段有效的进行整合,以达到高效、高质、低成本的完成项目内部各项工作以期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
项目管理的理论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其父系是系统工程,母系是优选法,项目管理便是在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诞生的。自曼哈顿工程成功以后,美国政府财政支出项目便开始遵循项目管理的范围进行操作,如航天飞机的开发计划、高速公路工程、以及人口普查工程等等。这样也反过来大大丰富了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成功案例是20世纪70年代末亚洲开发银行援建我国的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工程由日本大成公司以低于预算价中标,该公司是一个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其功能只是制定计划、协调关系、配置资源、督促实施,具体建筑工程仍旧是分包给中国的建筑施工队完成,日本公司仅以三十多人的队伍,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上万人的建设大军,协调着上亿元的资源和资金,最后工程严格按照预算成本和质量标准提前完成。鲁布革水电站工程成功之后也推进了我国项目管理的实施进程。
2.2 系统方法是项目管理工具的精髓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领域很广,其中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当前研究较深的一个部分。系统观是自然辩证法中一种较为常用的观点,自然世界中一个池塘生态可以看成是系统;物质世界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看成是系统;人类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以看成是系统;科学研究中学科之间的千丝万缕可以看成是系统。项目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其研究的方法就是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其形成了很多研究方法在该领域中俗称项目管理工具,后面将会就其SWOT分析管理工具来详细阐明系统方法在其工具中的应用。
系统方法有其研究的一般步骤:首先提出问题制定目标,对系统进行分析,选择实施的系统方案进行决策,实施具体计划。由于项目管理本真就是一个系统作业,系统方法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2.3 系统的基本特性
2.3.1 开放性。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将其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物质需求量大、信息传输频繁的特点,而从项目管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中可以看得出现代的项目时时刻刻都在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项目管理可以应用当今最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各个领域各个阶段的管理。沟通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在项目管理中却是一大知识领域,系统的开发性体现了项目管理的一大特点。
2.3.2 动态性。任何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系统的动态性。项目管理的过程也逃不脱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任何一个项目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开始,经历了发展成熟的变化后必然会走向衰败。由于项目管理具有开放性,也就使得项目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无论项目目标如何的明确,计划如何的周密,人力资源如何的配置完善等等,项目都无法摆脱内部和外部不定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
2.3.3 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有机集合而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地机械加和,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不同于它的各个组成元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即系统具有各个组成元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另一方面,处于系统整体中的组成要素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异于它们在孤立状态的性质、功能和规律。项目管理的最终使命是实现项目的目标,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又始终受到时间约束、成本约束和质量约束。项目管理理论的精髓,不在于目标的实现而是在于对“三约束”的控制。达到目标不是难事,难的是在不突破约束的情况下实现目标。前面已经知道项目管理是随项目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如果单纯的只从一个约束来说,项目的时间被拖延了,就意味着项目必须加大时间的投入,比如加班等手段,实际可不是这样的,由于项目具有系统的整体性,当项目的时间被拖延了,意味着项目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成本和质量的约束也要有所松动,必须加大成本的投入或降低质量标准(通常这是一个刚性约束不可变动),随之而来的是项目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增加,项目沟通和项目风险的增加等一系列的变化。
2.3.4 层次性。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系统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是部分与整体、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系统与层次结构上的对立,引起了两者在功能上质与量的根本差异。系统与层次的统一性表现在:系统与层次相互依存、彼此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项目管理中的层次性不难理解,多个项目(project)可以组成一个项目集(program),多个项目可以组成一个集项目组合(Portfolio);而单个项目可分解为子项目(sub-project),子项目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任务(task),任务继续分解为活动(activity)……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化,而简化一件事情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分解。
3项目管理工具中自然辩证法实例
系统不仅是有开放的、动态的,也是整体的、具有层次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项目管理的问题,项目管理学中有诸如SWOT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系统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即自身优势(Strength);自身劣势(Weakness);外部机会(Opportunity);外部威胁(Threat)。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想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现实中,无论优势还是劣势都是相对的,都需要有参照物作为评估标准,这个参照物的水平,就构成了坐标系的圆心,一般情况下,SWOT分析都是以本项目所处的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圆心的,但有时也可以以项目团队的现状,或者竞争对手的现状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优势和劣势的判断,这也正是系统开放性在SWOT分析工具中的体现。
而任何一个项目都具有周期性,它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的过程,今天在项目管理内因分析得到的优势或者在明天就不再具有任何优势,甚至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发展而转化为劣势,外部因素的变动哪就更不用说,那是政治、经济、法律和环境因素所引发的变动,是项目无法左右的,SWOT分析工具只能跟随系统动态的步伐不断的调整自身因素,争取优势的扩大与发展。
SWOT分析工具的系统整体性也是非常明确的,如表,是战略分析的关键,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必须综合考虑项目的优势和机会,优势和威胁,劣势和机会以及劣势和威胁四方面的战略。倘若我们只分析优势和机会便会得到一个很乐观积极的项目战略;又倘若我们只分析劣势和威胁的话,我们得到的战略必定是一个谨慎消极的项目战略,任何只分析一个面的片面战略都会使项目偏移正态发展造成失败的恶果。任何一个项目的战略决策都是结合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的综合整体战略。
SWOT分析法同样也具有层次性,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1977年发表了“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典范,整个过程体现了人在决策思维活动中分析、判断、综合等的基本特征。AHP的优点在于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在做SWOT分析时我们有必要运用AHP方法,目的在于系统评估SWOT各个要素,用同样标准来测量这些要素的优先权数。把SWOT要素两两比较,并且应用特征值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增强SWOT分析在战略决策应用中的能力。经过这些比较,决策者会掌握一些新的关于决策环境的定量信息,例如,公司是否存在某个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优势或弱势。从而提高SWOT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结语
项目管理的发展需要更加专业化、准确化、系统化,如何更加高效的管理,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依据。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项目管理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处理问题以及正确的思考问题。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整个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中,我们所使用的项目管理工具也是自然辩证方法的具体展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
[2][美]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第四版.王勇,张斌,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可蓉.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篇11
摘要:高职院校是生态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建设符合高职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已成为当下生态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教材开发的必要性、教材开发思路、教材效果分析等方面阐述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便与相关院校进行交流。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93-02
生态文化研究源于国外的生态学研究。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标志着觉醒的人类生态意识向文化领域渗透。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化理念向社会各产业渗透,成为当下全球化发展所关注的焦点。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普遍认为,生态文化产生的背景是现代工业文明或技术文明所带来的环境危机。[1]目前,关于生态文化尚无统一的概念。余谋昌是中国最早研究生态文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2]”。高职院校基于《生态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教材研究,编制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规律和知识体系的特色教材,是实现课程优质化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
一、开发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的必要性
1.在教育行业,“教育生态化”、“生态校园”、“绿色大学”等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化教育已经成为生态文化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1世纪,生态文化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们可以把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解为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再以经济目标作为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对环境的损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目前,生态文化教育在部分高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生态文化的教材在国内外数量较少。笔者通过对国内同类课程选用的教材进行查阅,发现相关的教材有《生态文化词典》、《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文化》、《人类生态学》、《生态文化论》、《生态文化概论》等。这些教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词条形式出现的教材,简洁、实用,但是知识点零散,不系统,不适合组织教学;二是系统论述森林文化的理论基础、体系和设计的教材,内容全面,但是作为生态文化的一部分,森林生态文化不能完全代替生态文化,该类教材专业适用面有限;三是注重系统理论构建的教材或是专著,属于本科、硕士、博士选用教材,理论性强,实践性不突出,不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选用教材。现有教材对知识点的讲解准确、深入,在教材编制过程中,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研究和发展的基础,探索符合地域特点与产业、行业建设高度结合的《生态文化》教材的编写已成为生态文化教育和《生态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教材开发的思路
1.内容简介。《生态文化》教材主要以传播生态文化,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核心。以云南农林类专业为试用范围的《生态文化》教材开发,应满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云南生态文化特色,其内容包括学习导航、人类与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精神文化、中国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经济、云南民族生态文化等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完成相应的学习和实践任务。云南民族生态文化应介绍不同生存环境下各民族的生态智慧,将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融合进民族生态文化传统中,体现云南地方生态文化特色。
2.编写思路。教材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学习任务,开发、建设符合高职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针对高职大学生开设的《生态文化》课程需要探索合理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生态文化较为宽泛,知识点多,而且常常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生态文化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融入材料和实践内容中,按照生态文化项目的设立、实施、总结等教学环节,通过社会调查、参与观察和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来培养学生认识生态文化、养成遵守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较好地将生态文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实现课程优质化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3.教材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认识中国生态思想的源流及其影响,掌握中国现代社会对古代传统文化中生态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解和掌握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生态物质文化的构成类型,掌握中国生态农耕、生态狩猎、生态渔猎、生态采集等物质生产生态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掌握中国生态饮食、生态服饰、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休闲、生态养生、生态医疗等物质消费生态文化的内涵和表现;理解和掌握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类型;理解和掌握生态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理解和掌握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②能力目标。能用生态文化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分析现实问题;能提出传承和发展优秀中国生态精神文化遗产的建议或可行性方案;能根据人地关系的基本知识,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对具体的生态物质文化进行优劣判断及赏评;能够分析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并对生态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③素质目标。形成生态伦理观、确立生态发展观、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养成遵守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唤起环境忧患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化素养;培养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理念。
三、教材特色
1.地方性。教材要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选取内容,体现地方性。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云南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急需对农林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从事技能型工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是针对高职学生开发的教材,其内容以云南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为基础,为满足林业技术类专业和农业技术类专业工作实际需要而设置,将生态文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具体化为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凸显高职院校生态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应用性。生态文化课程教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生态文化的知识和理论不仅能解决生产问题,还能指导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如何将文科教材开发为实用性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难点。“‘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文科类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3]”教材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学习任务,将生态文化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融入材料和实践内容中,让学生带着目标和任务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将传统文化类课程“听、背、练、考”转变为“看、思、问、干”,符合高职高专开设《生态文化》课程的主导思想。
3.实践性。教材按照实践的途径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从教学手段上体现了教材的实践性。《生态文化》以教学手段的创新为特色,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完成任务、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社会调查、参与观察和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将生态文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直观和形象的案例,具体的实践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生态文化、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
4.增强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目标贯穿整本教材。教材开发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生态文化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用生态文化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分析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文化素养。
《生态文化》教材结合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特色决定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实践和体验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识别、辨析、参与决策的能力。教材注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是一本理实一体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体现云南本土特色、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高专适用教材。
参考文献:
[1]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18(2):75-78.
[2]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4):64-67.
篇12
摘 要:尤金・奥德姆作为当代著名的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整体性概念置于生态学中心地位,促使整体性原理成为现代生态学的第一原理。同时,描绘了生态系统平衡论范式,每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已经达到目标,其目标就是健康有序的状态,实现“体内平衡”。奥德姆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并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尤金・奥德姆及其著作阐述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对于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042-02回顾生态学思想发展历史,从吉尔波特・怀特到林奈、达尔文,再从赫克尔到尤金・奥德姆,生态学家一直提供着不同的自然模式,帮助人们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不同时期生态学家们所提供的模式不尽相同,达尔文展现的是一个充满尖牙利爪和血腥气的为生存而竞争的自然,克莱门茨描绘的则是一个经历了演替而最终达到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生命共同体[1],而尤金・奥德姆研究发现各个自然有机体组成生态系统,有能力调节自身能量从不平衡达到平衡。一、尤金・奥德姆及其著作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著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著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著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著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三、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现实意义奥德姆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对于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生态平衡问题一直是现代生态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对此生态学家们提出了众多的定义和表述,亦有许多争议。奥德姆描绘了“体内平衡”的生态系统平衡论范式,把整体性概念放在了生态学的中心地位,从而使整体性原理成为现代生态学的第一原理。同时,奥德姆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能量说,为生态系统开辟了定量分析的研究新方法,提供了一个衡量和比较各种能量的共同尺度,找到了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流进行综合分析的统一标准,发展和丰富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学[6]。同时,认为现代生态学是人与环境整体性的科学,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将人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尝试提出许多跨领域的观念与理论,尤金・奥德姆认为,在自然界经历了大部分蛮荒时代之后,人类已经成为了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因此他呼吁必须在政策上进行种种调整以规范人类的行为,这不仅描绘了人们对世界不同的理解图景,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现代生态思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自然观的角度看,无序、多样性、暂时性、不稳定以及非线性关系开始成为生态学分析和研究的对象,生态学家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中获得了理论支持。在混沌之后,又出现了复杂论。虽然生态学家强调变化的本质和各种干扰因素,努力摆脱过去的研究,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寻求秩序的梦想。复杂论试图寻找一种处在秩序与混沌边缘的平衡,划定混沌的界限与外延,这时平衡又开始作为一种广泛可能性而重新出现。奥德姆的平衡论范式在对自然界简单性认识的基础上达到了一种对生态世界的透明认识,但混沌论、复杂论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再把自然界看成和谐与简单相统一,而是面对混沌的自然,探索自然的复杂性。尽管如此,不容置疑的是,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的理论与观念对后来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奥德姆兄弟眼中,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谐的科学,在自然界中所发现的这种和谐,为一个更有生机的、协调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模式,其蕴含的知识和思想要点包含了自然环境保护的全部含义而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引导人们努力回复到近似于自然界最初的健康和稳定状态,一批生态学家也自觉承担起弥补“人在大陆上已经造成的失衡”的责任。可以说,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尤金・奥德姆生态思想的提出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参考文献:[1]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J].世界历史,2004,(3):24-30.[2][美]奥德姆.生态学基础(第五版)[M].陆健健,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胡志刚,邹成效.论奥德姆的生态哲学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1):73-77.[4][美]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学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王国聘.探索自然的复杂性――现代生态自然观从平衡、混沌再到复杂的理论嬗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1,(5):95-99.[6]李苏.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桥梁――能值理论分析法述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2-64.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1―0124―04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传统生态伦理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合理性质疑。不仅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且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在人与自然的矛盾面前也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迫使人们必须重新思考走出生态危机困境的理论途径。笔者以为,克服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缺陷,继承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结合现实情况,建立和谐生态伦理观,这是一条解决当代生态危机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谓和谐生态伦理,就是指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为终极目标,建立在人类利益基础上的实现新的生态平衡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在批判传统生态伦理观念基础上,分析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经济学依据,论证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
一、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
一般地说,传统生态伦理观可以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代表观点。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就是“人是自然的主人”,确切地说,它在人类早期经济发展史上有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中心主义基本观点理论和实践的经济学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自然有价值”和“自然有权利”,客观地说,它在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之“一切为了人类”观念的不合理性上具有经济的合理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也逐渐在经济上丧失了合理性。
首先来看人类中心主义的经济学缺陷。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这在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鼓励人们向自然开战,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推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一旦资本原始积累完成,人类还沉醉于征服自然的巨大喜悦中,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当代的实践告诉人们,人类无限制地掠夺自然的行为已经遭到了自然的巨大报复,为了弥补因自然报复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人类已经尝到了生态失衡的苦果。地球表面的温度因为大气臭氧层的破坏而逐年增加,各种天灾背后无不是“人祸”带来的结果。它们不单是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是由于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要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们不能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作用。因此,现代的经济实践活动已经告诉人们,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必须退出历史的舞台,人们再也不能用它来作为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南。
其次来看生态中心主义的经济学缺陷。诞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生态中心主义观点曾经在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经济缺陷方面是有过作用的。它们承认自然的价值与权利,使得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掠夺收敛了很多,这对人类的经济发展显然是有利的。可是,生态中心主义在走过近半个世纪以后,它的经济学缺陷越来越突出。第一,它的核心观点“自然有价值”和“自然有权利”走人了一个极端状态,即对自然的无原则热爱而忽视了人类的中心地位。实际上,人类对自然的热爱是基于人类的经济利益得到充分实现基础上的热爱,而不是将人类的价值和权利丢到一边对自然的无原则热爱。人们的自然之爱应该是有经济底线的,这个经济底线就是人类自身的经济利益要得到保障。我们不能从个别“生物泛爱主义”者那里得出人类尊重自然价值的无条件性结论。一个农夫为了救活一条冻僵的毒蛇,将毒蛇放在自己身上取暖,最后毒蛇把自己咬死的故事永远是个寓言,而不能成为现实,它就说明人类热爱自然是有经济底线的。第二,“自然有价值”的价值主体只能是人,“自然有权利”的权利主体归根结底也只能是人。自然不能评判本身的价值,自然也不能主张本身的权利,因为自然没有价值和权利的意识。这个意识只能是人类。人类在什么程度上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在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权利得到实现和保障的基础上,才能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主张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的价值和权利。
综上分析可以知道,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是明显的,它已经丧失了指导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经济学条件。因此,为了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生态伦理观念。
二、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经济学依据
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的存在是有经济学依据的。我们知道,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关系中,利益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和谐生态伦理遵循了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原则,这就为它的存在找到了经济学依据。这种经济学依据可以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以及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两个方面解读出来。
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来看,它强调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这正是它得以存在的经济学原因。如果人类只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管自然环境,向自然疯狂地掠夺资源,这就在理论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走入了“唯经济论”的怪圈,理论的错误当然会带来实践的错误;如果人类借口保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不管人类利益,向自然无条件退让,这就在理论上再次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走入了“唯自然论”的怪圈,错误的理论自然会带来错误的实践。前者似乎很关注人类的利益,后者似乎很关注自然的价值,可是,两者都忽视了人类经济的利益。因为把人类经济利益的获取建立在掠夺自然的基础上,环境被极大破坏的后果是人类经济利益的损害;同样,一味向自然无条件退让,也是置人类经济利益于不顾的表现。和谐生态伦理在内涵上主张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既顾及到了自然的价值,也关注了人类的利益;既遵循了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原则,又使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步入了存在的合理轨道。一句话,和谐生态伦理这些可贵的理论品质,完全体现在它所主张“人类经济利益的至上性”的科学内涵之中。
从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它主张人与自然在和谐基础上实现双赢,这就是它能够存在的经济学因素。在长期的人类实践过程中,人们已经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人类的经济利益获取与自然有很大关系:自然的破坏必然对人类的经济利益带来危害,自然的保护就是人类经济利益的保护。和谐生态伦理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理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实践活动不仅对人类的利益维
护有促进意义,而且对自然的保护即最终对人类利益的保护有现实意义。以往的生态伦理观在兼顾人与自然关系上总是顾此失彼,或者也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但是,在实践中却还是顾此失彼,没有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人类的经济利益在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中受到了巨大的损害。我国的总理在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坦然,中国经济新的五年增长目标完全有信心达到,可经济增长要降低能耗的目标我们没有达到的信心,中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此,笔者更加相信,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在和谐基础上实现双赢,它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它的实践更能促使中国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工作应该是制订在和谐生态伦理原则指导下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具体措施。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就是它得以存在的经济学理论依据。认为,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它实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最大意义在于经济的指导。和谐生态伦理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我们的确需要认真剖析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荣的结合点,使它能对中国甚至是对世界经济社会的进步发挥更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
和谐生态伦理并没有全盘肯定或者否定传统生态伦理观,而是认真汲取它们的合理因素,抛弃二者不合理的成分。它的基本主张所蕴涵的经济学内涵使我们对它的存在不仅不能怀疑,而且要对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作认真的思考。
(一)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根主线
笔者以为,当前在伦理学界有种学术歪风一直没有得到纠正,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生态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应该定位在应用上,这就是说,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应该密切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实际情况与此相反。生态伦理学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从西方国家引进来的,时间不长,研究的人们也不多,现在我国研究生态伦理学的学者开始增多了。纵观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的事实。要么为了标新立异,要么为了学术门户之见,他们并没有把生态伦理学当作应用性质的学科来看待。和谐生态伦理必须与这种学术歪风划清界限。它是在生态伦理学基础上的创新,它的理论指导是的哲学自然观,所以,和谐生态伦理不是学术的标新立异。另外,和谐生态伦理既注重体系的完整,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品质。它的内涵和基本主张始终没有离开经济发展的主线,它的理论阐述只是为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经济发展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和谐生态伦理只有抓住这根主线,就有了自己发展的前提和生命力。和谐生态伦理的评价标准、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方面都要围绕经济的中心。我们探索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模式,也不能离开经济的主线。它既可以使和谐生态伦理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又能使和谐生态伦理的应用性质得到充分表现。
(二)充分理解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挖掘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潜力,这是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手段
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它的背后告诉人们的是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因此,和谐生态伦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生态伦理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我们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才会有物质的前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就是主张以发展经济为最终目标。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是考量一切事物发展的标准,和谐生态伦理的发展也不能离开这个标准。
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它具有重大的经济潜力。我们必须从这样几个方面发挥它的经济潜力。一是充分解读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内涵,建立和谐生态伦理的经济学评价机制。这就要求我们把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发挥出来,沿着人与自然和谐道路制订人与自然和谐的评价指标,并把这些指标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坚持和谐生态伦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与经济实践的结合。克服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的经济学缺陷,当然就要求和谐生态伦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经济学结合。发展经济不仅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世界发展的永恒主题。和谐生态伦理在制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时,必须考虑如何发展经济,怎样更好地发展经济,它的经济潜力就能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实现。
(三)和谐生态伦理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
所谓人的生态化,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和谐的方向发展。它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和精神世界的充分发展。人的生态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手段和最佳途径。这里所讲的生态化是一个从经济学层面上规定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蕴涵有人类经济发展的意义。人的生态化实现要纳入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中来,以人类经济发展为基础,将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生态发展和建立在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人的生态化发展的立体模式。和谐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这就为人的生态化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使人的生态化发展目标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