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化学式与化学价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式与化学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化学式与化学价

篇1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是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示性式、电子式的统称。有些化学式可表示某种物质的分子构成,这种化学式也叫作分子式。化学式仅表示纯净物,混合物没有化学式。

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地,化合价的价数等于每个该原子在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量,即该元素能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的数量,这往往决定于该元素的电子排布,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排布,还可能涉及到次外层能达到的由亚层组成的亚稳定结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化学式的意义包含宏观和微观两层含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宏观上表示物质以及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以及一个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由于化学式所包含的意义比较多,学生容易混淆,且记忆起来是件很费力的事情.我建议对于微观含义将其内容宏观具体化.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准确地表述出化学式的微观含义.化学式的意义还要举例让学生进行练习,比如学会水的化学式意义以后,立刻用另一种物质,比如二氧化碳进行练习和反馈.在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之后,尝试将元素和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对比和总结,使学生对化学式的意义得到深层次的理解.当然,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我们在表述它的化学式的意义时,要注意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意义的不同,这一点也需要在具体的练习中给学生指出并加以说明.

二、循序渐进,整合教材内容

按人教版教材的顺序,学生在学习第三单元的内容时,已经学习了离子并能书写出离子符号.具体的方法是,按原子结构示意图判定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确定形成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书写出离子的符号.这个过程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很困难,并且像原子团以及原子序数在20号以后的元素的离子,初中阶段的学生是无法用这种方法写出的,就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意犹未尽的感觉.化学式与化合价这一课题的内容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多数元素的化合价与对应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相等,可以教会学生利用化合价来书写离子符号.需要指出的是,教学中不能忽略由原子结构示意图来推导出离子符号的这种做法,因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毕竟这两种方法所涉及的知识点是相得益彰的,如果学生能将这两种方法都熟练掌握并加以理解,将会对化学用语知识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理解并学好高一阶段的化学知识.

篇3

支架式的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该教学法是指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的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二、支架式教学的组成要素

1.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

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支架式教学的实施

1.分解任务,搭脚手架

将化学式的书写分解为:元素符号的记忆――化合价的记忆――化学式的书写三个步骤。

2.设置情境,达成任务

讲授第一章时,在向学生介绍到“世间万物仅仅由100多种元素组成”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带领学生学习课本75页的常用元素,并引导学生运用谐音等方法记忆元素符号和名称,为了巩固元素符号的记忆,只要出现化学物质就写出化学式,并要求学生记下来。让学生在听、记的过程中熟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

第三章用大量的已经学过的化学式向学生说明化学式书写的意义,引导学生去发现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化学式有固定的书写形式,在于元素的化合价。

3.自主学习,独立探索

利用双休日时间,布置学生用编口诀、想像、甚至画漫画的方法记忆常用化合价,并自学化学式书写的步骤。学生自主总结化合价的记忆口诀、总结化学式书写的步骤,利用课上的时间交流。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标出化合物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以检查化合价记忆的熟练程度,并进一步熟悉常用化合价,帮助总结完善用化合价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的步骤,并总结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4.小组合作,巩固熟练

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后,按照课堂默写情况将学生分组,学生自主订正、复习、默写过关,力求人人过关。

篇4

高三的化学学习,是学生对高中化学所学内容的一次蓦然回首,是求得“真”与“是”的快乐,是为之“不悔”,为之“憔悴”后的喜悦。但在很多情况下,不少教师的高三复习课是这样进行的:

知识点复习历年相关高考试题展示学生练习评价、巩固下一知识点复习……

在高三的复习课堂上不可能不用习题,而选用的试题最严谨、全面、真实的也就是高考试题,但是我们是否想过高考命题者的命题目的、价值定位和课堂的教学目的、价值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见表1)

显然,一味地照搬高考试题作为例题必然会遇到复习一个知识点要选好几个高考试题的问题,由此也就容易产生学生忙于做题解答(如做很多无关选项题),无暇领会教学意图,造成教学效果与目标达成大打折扣的局面。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有了如下的思考:

1高三化学教学中复习题分类、整合、创新的操作范式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按如下具体操作范式进行的:(见下图1)

2不同复习阶段范例题的价值回归,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实效

在不同的复习阶段、不同的场合(课堂范例、课后练习、考试检测),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习题选用、整合、改编的方式和价值定位必然不同。

同时,为实现特定的教学功能、教学目标而设计的题组也不尽相同,如:为了解决某时期,学生特有的问题,就需要自编有针对性纠正性的练习题组。

2.1高三一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位和开发

高三第一轮复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解决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即解决“懂不懂”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模块化,以期避免盲目地毯式的复习与练习,造成学生会的还在讲,不会的又匆匆而过,缺少让学生内化的过程。

因此,我们认为:

(1)课堂范例题应有别于作业题、考试题或高考题,它是需要认真重组改编过的。

(2)改编的依据是在对两纲和自己任教学生原有错题的统计基础上,将习题有目的地拼凑、修改而成。

(3)组题和编题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有代表性(即该学),能起到举一反三,甚至能起到归纳知识规律的桥梁作用;③难度安排与控制(即能学);④兴趣性原则:通过合理的编排顺序或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复习思考;⑤综合性原则:能带动更多的已复习和未复习的内容(“范例教学”原则)。

[案例1]以氧族元素中复习SO2为例:

编写题组时的思考过程:

(1)基本性原则:从学科内容看,与SO2相关的基本性的知识有:SO2的酸性、还原性、漂白性。复习中可以从相关常见的学生错误统计中派生出一些新问题,使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更精细化,产生包摄性更广的认识。

(2)基础性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①学生对CO2、SO2能否与BaCl2反应及反应的实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很多学生处于知识短时记忆状态;②高三的学生能辨别、书写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对同样是氧化还原原理的原电池(尤其是类似燃料电池问题)理解不深,还有很多学生根本不相信这样的装置能产生电流,需要演示实验辅助;③高三的学生对SO2与氯水、H2O2、Na2O2等强氧剂漂白原理的不同是掌握的,但对变换形式未必真正理解。

(3)范例性原则:基于上述认识,在课堂上展现了精心设计的范例题组(见表2),这4个小题难度递进,抓住了学生复习中急待解决的最近发展区,这个范例不仅可以将SO2的主要性质更好地纳入到化学的基本反应规律体系中去,而且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2.2高三二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位和开发

二轮复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提升学生参加高考的实战水平而准备的,既然如此,“懂不懂“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不少学生下了考场就抱怨本来会做的题怎么就错了。由此,我们认为:

(1)课堂的范例题应从一轮复习中重巩固知识点的角度转变到尝试从命题者的视角来审视、分析、评价、欣赏试题。

(2)从有意义学习角度分析,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该学的是如何降低无谓失分,了解自己最要解决的是什么,他们的水平足以站在命题者角度看问题(“能学”),采用评价、欣赏的角度组题更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想学”)。

(3)组题的依据在这个热点上一般怎么命题,为什么这样命题,主要从哪些地方找素材,在这个问题上经常会犯哪些错误,如何避免等等。

(4)组题和编题的原则:①清晰明了、条理清晰;②重要性和热点问题;③尽可能结合学生常错的问题组题,充分暴露学生存在的低级错误。

[案例2]以选择题中的热点问题:“关于NA的说法正确的是”为例:

一轮复习中侧重的是“粒子数、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反应热之间的量的计算与转化以及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二轮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已分类好的相关高考试题和学生错题集 统计、分析命题点与命题方式 选择合适的组题方式(打破选项,按命题角度分类) 编成题组、课堂展示 欣赏、评价、小结,提高解题实战水平

[范例]分别判断下列关于NA的说法正确与否?说明理由?总结命题规律和自己常见的低级错误(评价性欣赏命题者的意图?这样命题的妙处。)(见表3)

说明:显然在考试中不可能按照这样的模式去编辑组合式选择题,否则难度太大,这里只要求学生分别判断各个命题的正确与否。

3 高考优秀综合题的各种题型价值重构,全面、综合地发挥功效

高考题中有大量值得教师研究的好题,我们应全面分析、研究、整合重点和核心知识,充分挖掘其使用价值,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案例3]2005年全国卷Ⅰ第28题涉及如何测定含有NaCl杂质的纯碱的质量分数的实验,该题最大的亮点和区分点就是最后一小题有一个开放性的实验设计。

如能恰当使用该题就能将高中涉及的定量实验作系统复习。(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②酸碱中和滴定,可引伸到一般滴定法;③镀锌铁皮中镀锌层厚度的测定,延伸到一般的重量法;④气体吸收法;)

我们以第二轮复习定量实验时采用改编后的题组作范例,具体做法如下:

(1)弄清定量实验复习的思维层次、步骤。具体如下:(见表4)

(方法①、②需给定装置,③、④不用提供)

(2)第一、二层面一般在课外布置,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规范化的书写练习,教师批改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讨论、小结。

(3)第三层次是按照实验题命题的角度来解决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这样的分类,可以把纷繁复杂的实验问题简化。其中,实验仪器和实验技能是纯实验问题,在二轮复习中应抓住高考相关热点设置问题或习题,如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过滤的操作和沉淀洗涤的方法等。(实验原理往往可能涉及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

按照以上的思维层次,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就能编出相关范例题组来,由于篇幅较大,不再赘言。

4 各类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链接,创造性地开发有价值的新习题

将社会热点问题揉进高考试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走向,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学会将社会热点问题改编成有价值的试题。对此,有几个原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中学生要求的核心知识链接起来,凸现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选择恰当的命题角度以合适的难度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

4.1改编原有的经典试题,将社会热点与化学核心知识联系起来

[案例4] 图1装置是大量的被引用在不同复习资料的一道“粗略测定环境中SO2含量”的装置。

如果把A中的1.0 mL 5×10-4 mol・L-1碘水改成1×10-4 mol・L-1 KMnO4溶液,再提供方程式:4MnO4-+5HCHO+12H+ 4Mn2++5CO2+11H2O,就改编成“粗略测定新装修的居室中甲醛含量的测定”范例题。

4.2 创造性的自编新试题,凸现学生运用化学核心知识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自编新习题展示]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灾后环境及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途径。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漂白粉仍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的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中,三氯异氰尿酸(TCCA)是应用最多消毒剂之一。三氯异氰尿酸又称强氯精,化学式为C3Cl3N3O3,其分子中一个六元环且具有完全对称的结构。下图是一种合成三氯异氰尿酸路线:

①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时,需先将其溶解在水中,利用其水解产物的氧化性消毒灭菌,其消毒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写出A的电子式_____,检验有A物质生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③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B____, C_____, D_____。

④判断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反应①为______反应,反应 ②为_______反应。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新型的灭菌消毒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高效安全灭菌剂。相比于Cl2,等质量的ClO2的氧化能力(得电子能力)是氯气的_______倍。

命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有:①漂白粉制备方程式;②漂白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5 结束语

试题的编写、整合、创新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价值定位是否准确,原则应用是否恰当。本文展示的范例性题组是依据我校学生化学学习实际的情况而组合产生的,题目本身未必对各校学生都适用,但文中较完整地为其他兄弟学校开展范例性的题组的编写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其中试题的合理分类和对学生错题的统计是基础而艰苦的工作,但也是后续工作的前提。

参考文献:

篇5

如有位老师在上阅读课《在仙台》一文时问学生:鲁迅为什么要学医呀?学生回答说:因为鲁迅的父亲是得肺病死的,他看到中国医学非常落后,许多人有病治不好,他感到非常心痛,决心学医救国,所以到日本去学医。

学生的这一回答是基本正确的,只是他的话语中没有把最重要的信息加以突出。教师评价说:对,答得很好。你讲的话里最重要的是鲁迅想要学医救国。他父亲是生病死的,他不仅仅是因为父亲的病没治好而去学医,更重要的是想学医救国,就跑到仙台去学习。

他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又强调了重要的信息,使学生对正确答案理解得更加清楚。

二、调动情绪,激发热情

对学生正确的回答,富有创造性的看法、意见,教师及时予以热情洋溢的评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有位老师在上《故乡》一文时,当一学生回答说:“迅哥儿是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时,这位老师喜不自胜:这话说得多好啊!语言多丰富啊!录音机已经把这话录进去了。

我上《小桔灯》一课导入时,问学生桔子除了吃还能有什么用,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讲了许多关于桔子的功能,我及时进行评价说:对了,你们讲得很好!说明你们看了很多课外书,了解不少生活常识,有些知识比老师还丰富呢!

看着学生一个个洋洋得意的表情,我知道我的这句简简单单的评价,大大刺激了他们的学习神经。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评价性语言,对于调动学生情绪、激活课堂气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正是因为教师的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科学地采用正确、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变通与运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并探究了一些方式方法,如:

诱发式。一般用于启发诱导学生继续思考、答问。例如:“看,大家的积极性多高,一个个都回答得相当不错了,看还有谁能超过他们!”

赞赏式。主要用于肯定、赞扬学生的问答。例如:“这一点概括得多好啊!这位同学多会读书啊!就要像他这样读书!”

协商式。可以用来帮助学生修正答案。例如:“意思是可以的,不过我跟你商量一下,你刚才用的这个词语能不能换一个更恰当的?”

鼓励式。一般用于鼓励学生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提高学习质量。例如:“你朗读得不错,但是还要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感情。”

壮胆式。主要用于鼓励差生或答问不确切的学生。例如:“你讲得很好,但答案不是固定的一种,大家还可以各抒己见啊。说错了也没关系。”

逗趣式。旨在鼓励学生尝试发言。例如:“不太准确也No Problem(没关系)。这个问题是难了点儿,但如果谁能言之有理,我们就为他鼓掌。”

追问式。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让其思考回答得更全面些。例如:“你的这一点很有道理,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

补充式。用于补充、纠正学生的答案,对学生回答中的正确部分进行肯定的基础上再加以补充,使答案更加严密。例如:“‘反抗意识’,说得好!但说‘自发的反抗意识’更好。”

反诘式。用于学生答问的质疑、反问,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例如:“(愚公)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生答:不到。)“不到?从哪里知道?”

归纳式。用于归纳总结教学内容。“同学们充分发表了意见,都很有见解。我要说的都被你们说完了,我只能把大家的意见稍微归纳一下:……”

肯定否定式。对学生学习结果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不合理的部分予以否定。例如:一位学生朗读诗歌,他读得非常认真,声音浑厚、洪亮,只是停顿不恰当,像受潮后又烘干的鞭炮似的,一会儿打连发,一会儿放冷炮。读完后我评价说:“这位同学朗读声音响亮,音色优美,可惜节奏没有把握好,以后多加注意。”

还有,如:间接式、命名式、夸奖式、点睛式、引申式、概括式、赏析式、婉言式、暗示式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具体评价时可以根据特定情境创造性地运用。教师如能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得当,定能增强评价的效果。

另外,教师在课堂评价中还应特别注意语言的运用,我想主要强调以下两点:

1.态度鲜明

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对的就加以肯定,错的就给予否定并予以纠正。教师若对学生的回答或看法不置可否,就会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模糊和混乱。如《变色龙》一课结尾处有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话: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有个学生发问:“‘这坏蛋’指的是谁?”一个学生说:“是赫留金。”另一个学生说:“指小狗。”两人相持不让,同学各有选择。而老师对此却不置可否,自己讲起课文的中心思想来。或许这位老师一时拿不定主意,但也不能不闻不问,顾左右而言他。他若引导学生论述各自的理由,或许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像下面的这位老师在讲这一段文字时就处理得比较好:

师:这里的“坏蛋”指的是谁?

生:指赫留金。因为他没有拿到钱生气了。

师:能独立思考,这很好。但还要再深入地想一想。这段话里有很多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奥楚蔑洛夫在说这些话时,他正在做什么?

生:逗小狗。

师:他正在像小孩子似的在逗小狗。你看前面小狗在发抖,于是他去逗它了。这省略号里包含着许多动作,他逗着,逗着,逗得小狗生气了,然后他又赞扬小狗,说“这坏蛋生气了”,这坏蛋我看是指小狗,如果指赫留金,那文章就不大有味道了。这里说“坏蛋”是一种倒辞,表明了奥楚蔑洛夫的丑态。

如上这位老师的评价,不但有鲜明的态度,而且有充足的理由,这样使学生很快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接受了老师的观点。

2.准确客观

教师的评价要准确科学,实事求是,既不能一概否定,都说“好好”“对对”,误把错的也当对的;也不能随意否定,凡不符合自己定的“框框”,哪怕学生有道理也予以否定。正确的做法是,对学生的回答或看法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对的就肯定,错的就否定,不全面的则予以补充,中肯地作出评价。

一位老师在讲《郑人买履》一课时,他要求学生翻译“至之市,而忘操之”一句,一位学生说:“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尺码。”另一位学生说:“等到去集市时,却忘了带尺码。”老师评价说:“好!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

篇6

其二,评价主体单一,自主价值式微。现行教学评价制度的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评价者。评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考试的时间、内容、形式等,而被评价者则无从决定;评价者在评价中占据着主动地位,而被评价者则在评价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评价者一方高高在上,而被评价者一方则地位低下。评价变成了被评价者接受评价者审判的过程,变成了教师管住学生的手段,甚至沦为教师侮辱、惩罚学生的便宜之举。

其三,评价功能错位,发展价值缺失。这种评价本质上面向过去,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少有教师强调或利用测试作为未来学习的基础;这种评价是面向他人,很少考虑一个人的成绩和他开始时的水平相比到底进步了多少;这种评价是面向分等,奖励强者、幸运者和顺从者,而责备和惩罚不幸者、迟钝者、不能适应环境者以及那些与众不同的和感到与众不同的人们;这种评价是面向分数,在这种评价中,分数是至高无上的,分数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命运,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对教师的奖励和惩罚,

二、当代教学评价中对话精神的觉醒

在当代,“对话”一词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里被频繁地使用着,而且已经并正在继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所以有人声称,一个交往和对话的时代已经来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便开始从交往的角度重新认识教育教学,认为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起源于交往,教育(或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交往过程。而对话是交往的一个理想形态,这样,人们又提出用对话来改造教育教学,甚至径直提出“对话式”教育和“对话教学”。由此,教学评价也应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走向对话式教学评价。

那么,如何理解“对话”呢?对话大致有三个层面。首先,对话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谈,这种交谈的结果是达成“重叠共识”。其次,把对话作为一种认知,这种意义上的对话就是一种解释。很显然,作为对话意义上的解释,不是要解释者走出自我,相反,是要解释者带着自己的前知识结构与对方相互作用。这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就能完成,它需要解释者对对方(包括人和作品)从部分到整体、又从整体到部分的反复解释,这就是所谓的“解释循环”。这种解释的过程最终带来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和重建。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对话意义上的认知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这样的对话也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且也包括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了。再次,对话具有一种生存论意义,这时对话成为双方精神之间的相遇相通。在这里,真理得以真正显明,人心获得内在的敞亮,人的“视界”(horizon)得以扩展。这里的对话也就是加达默尔所说的理解,这里的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理解就是两个“视界”的不断“融合”过程,在“融合”中,给人开辟了新的可能。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所谈的对话式评价中的对话主要是在第二种意义上说的。

三、对话式教学评价的意蕴

对话式教学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有着不同于传统评价的新的特点。其一,评价就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或者叫做“转变性协调”。具体而言,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共同讨论、相互作用的过程,成为一种不断反馈的过程,成为“做——批评——做——批评”这一循环过程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做、批评的回归过程则是经验转变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诚然也要发挥核心的作用,但不应是外在于对话过程的评价者。在这里,评价过程本身就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评价真正的目的则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评价作为对话的过程,就不仅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且也是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教师在评价中也分享着学生的经验、意义、理解等。

其二,评价成为教学。以前把考试、测验作为评价,无论是诊断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评价仅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只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评价作为对话就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因为,评价作为对话时,在了解学生学习结果信息的同时,教师实际上也在进行新的教学,学生也在进行新的学习。也就是说,评价在这里已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它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或者说,它就是教学。

其三,评价真正凸显了学生的自主性,评价成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们知道,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进步的程度进行评价,最佳的方式是个人内在的自我评价。这一点在传统评价中难以做到,但在对话式评价中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展开相互作用,这往往能促使学生自我对话,也就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从而不仅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而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在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中获得发展。

其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关系。而且这个平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评价主体之间的平等。

其五,评价涉及到对学生默会知识的评价。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前者称为明确知识,而后者称为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相对于明确知识更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明确知识必须依赖于默会知识而被默会地理解和应用。从对默会知识的理解中,不难看出,默会知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知识,它反映了一个人深层次的能力特征。我们通常做错或做对某事,往往就是这种内在的默会知识在起作用。然而,传统评价只重结果,很难对此进行评价。而在对话式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展开对话,就有可能使被评价者“暴露”出自己内在的“背景框架”,或者说,评价者更可能理解这种“背景框架”,从而最终使得这种默会知识得到评价。

四、对话式教学评价实施的基础与策略

对话式教学评价不只是一种观念,而且最终要使之付诸实践。这种评价方式的实施需要耗费教师更多的时间,需要教师有更高的素质,需要一系列新的教学制度作保证等。这些都表明,真正实行对话式教学评价将会遇到种种障碍和困难。但是,我国近年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变革已经为这种评价方式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篇7

如:在药品取用的教学中,用沙子代替食盐及固体药品,掌握药匙、纸槽的使用技能,以水代替液体药品,掌握胶头滴管与量筒的量取方法。从而达到操作正确、动作熟练目的。进而以溶解一过滤一蒸发等综合性操作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基本实验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操作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加强教师的规范化操作,为学生树立表率。

教师的示范操作,熟练程度,动作的协调正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务必把握好每一个实验的关键,正确地做好每步操作,避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演示操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在过滤操作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认真地做好每步示范操作,又要讲清操作要领,使学生真正掌握“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方法,从被动模仿转变为主动的独立操作,培养对自然科学学习的严格态度。

三、调整实验内容与形式,调动学生实验兴趣,达到提高实验素质的目的。

现代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以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既在校内也在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争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求知、学会劳动,以取得成功的体验,调动学生积极性,逐步提高实验能力。

1、将难度较小,安全性较高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教师的演示实验,尽管注意了实验可见度与操作的合理性,但总存在一些弊病,只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才能得到真正的体验。

如:在指导学生做简易灭火器的实验时,在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洗涤剂,浓盐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时,迅速喷出大量泡沫,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又如:NaOH与非金属反应的性质中,让学生自己上讲台做NaOH与CO2。反应的实验。当向集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NaOH浓溶液后,使原来插入CO2气体瓶中小像皮泡膨胀,让学生思考小橡皮泡膨胀的原因,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能力。全册教材中选择18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加强操作能力的培养。

2、适当增加实验内容,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初中化学是学生启蒙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重要,我们在绪言课中,增加了魔棒点灯,变色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与探究知识的愿望。

又如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把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大组,每组中二个学生为一单元,分别做以下实验。

实验结束后,让各组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既使学生实验能力得到培养又加深了化学反应中“量”的守恒,从而进一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普遍定律。

3、开展边讲边实验教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学得生动活泼。

如氧气性质教学中,O2分别与C、S、P、Fe的反应,CO2与H2O、CaO的反应及酸碱盐化学性质中大量演示实验全部改成边讲边实验,使学生从自己实验中获得知识。

4、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验教学。

篇8

在初中化学学习评价中,教师可通过纸笔测验法来检测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与概念、化学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在使用纸笔测验时,教师应注意考查的不仅仅是知识记忆,更重要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侧重知识记忆.当然,教师还需避免题海战术,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活动表现评价法

这一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相关表现来明确学生能力与水平的.其优势在于:在真实情景中展开评价,拓宽了评价范围,既要评价认知领域,还需评价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其次,拓宽了评价深度,包括了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运用及创造;增加了评价次数,借助平时多项活动,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与发展情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此方法来评价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表现.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在做“以镁带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往往发现镁带燃烧之后,质量并未增加却减少了.这时师生共同探讨原因:镁带在燃烧中形成了大量白烟,并逸散至空气中.讨论:怎样才可减少白烟的逸散?学生踊跃发言,有人说在燃烧时将镁条朝下,有的则说将镁条拉直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通过活动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与结果展开大胆分析,并从中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又如,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所用双氧水则可在附近药店购买,不少学生见过或用过.而催化剂的使用,除书上二氧化锰外,还可于生活实际中取些常见的红砖、铁锈粉末等.这样,课后学生则可从药店购买双氧水自制氧气,同时自主探究可作为催化剂的药品.这样,通过将演示实验与家庭小实验结合,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档案袋评价法

在评价方式中,档案袋评价法也是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档案袋评价,可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机会,使其学会自我评价.因为在档案袋评价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参与到评价内容的决策中,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判断.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档案袋评价法,以记录与测评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运用档案袋评价法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方法指导,提出一定的建议,以让学生有主次、系统性地记录内容,坚持按时记录,并根据记录内容不断回顾与自我反思,提高记录效率.以充分发挥档案袋的功能.然后教师定期查阅学生档案袋,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使其及时改进.

篇9

文化的科学发展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文化资源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基础,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影响他国的潜在文化能力。文化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消长。增进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必须大力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突出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的文化资源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质量上与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当在保持文化资源数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结合时代精神和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适宜形式,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夯实文化资源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而提升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必须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积极创造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文艺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间吸取乳汁和养分,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能够鼓舞人民、教育人民、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文化的科学发展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发展文化,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努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设;另一方面要立足整体推进文化自身的全面发展,使文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更加全面均衡,实现文化系统自身的全面发展,以此促进文化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文化的协调发展既要求理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之间的发展关系,又要求加强文化领域内各子系统的引导与管理,使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实现文化系统自身的协调发展。文化的协调发展既可为文化资源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提供更为宽阔的发展领域和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将使文化资源发展的规模更大、种类更全、数量更多、品位更高、质量更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着眼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兼顾各方要求,尤其是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立足延长文化资源的开发周期,尽可能节省不可再生文化资源的使用,不断增加可再生文化资源,统筹、优化文化资源使用过程,着力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努力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连续性、永续性的角度强调了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和保护,不但使文化资源在数量上能持续增长,还将使文化资源在质量上得到不断提升。文化的科学发展提高运用文化资源的能力和效率

推动文化的科学发展,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文化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要求,这是新形势下党的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文化的科学发展,既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转变,也是文化执政模式的转型,科学地运用文化资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文化执政的重要内容和执政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文化资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只是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提供了资源基础和前提条件,而能否使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资源的运用及其效果最为关键。

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化的全面发展内在包含着各种文化资源的全面建设和全面运用及其整体效应发挥,有利于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的协调发展包含了文化资源的协调发展与运用,通过优化既定数量、质量文化资源的运用过程进而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形成文化资源运用中的最大合力,使文化软实力得到尽可能大的提升。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资源的可持续运用。文化资源的可持续运用要求必须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主动调整文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有效运用为基本原则,既要考虑当下文化发展的需要,又要关照今后文化发展的必需,既要满足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更要有利于今后文化软实力的持续稳步提升,不断增强文化持续发展的潜力,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提供资源保障。

文化的科学发展优化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

文化软实力取决于文化资源及其柔性运用,而运用文化资源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文化资源运用的效果。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文化系统内部环境和文化系统外部环境。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包括文化资源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而且也包含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文化发展的局面和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社会文化氛围。环境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心理、军事、安全、自然等因素,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包含了社会文化环境,而良好环境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科学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我们要把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重要目标和衡量标准,通过大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努力统筹协调区域文化发展、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措施促进文明社会风尚、健康人文环境的形成,优化运用文化资源的内外部环境,提高文化资源运用的效果。

篇10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新课标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经历与体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依托,创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某些实验进行创设、改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实施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育教学论文,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需适时创设梯度合理的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创造欲。实例1:让学生设计实验,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硫酸镁杂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思考:应该应用什么原理;先除去镁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如何判断杂质是否除净;如何避免混入新杂质……学生提出的解答方案可能五花八门。甚至会有一些“大胆”的想法,此时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讨论与探索然后经过实验获得方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实例2:如何判断铝、铜、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猜想出很多顺序,Al>Fe>Cu;Fe>Al>Cu等。我诱导他们根据实验事实,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与弱。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同学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a.用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b.用铝和氯化亚铁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c.用铝和硫酸亚铁反应,铜和硫酸亚铁反应。d.用铁和硫酸铝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同学们的实验方案经审定后教育教学论文,就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a组同学观察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的速度。b组同学观察铝和氯化亚铁,铁和硫酸铜分别能否进行反应。c组同学观察铝和硫酸亚铁、铜和硫酸亚铁能否反应。d组同学观察铁和硫酸铝、铁和硫酸铜能否进行反应。最终得到Al>Fe>Cu。这种创新问题新情境拓宽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开拓了思维意识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演示实验, 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创新演示实验不但使学生更易掌握化学知识,还可培养学生敢于科学创新的精神,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如通过对化学实验能采用的方法、仪器和药品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筛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例如“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实验教学中,我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二)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三)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四)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分组来做这五个实验,然后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交流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在装置选取方面,为了适应新教材的“探究式”教学需要,我准备了铁架台、大试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长颈漏斗、普通漏斗、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带导管双孔橡皮塞、注射器、医用装生理盐水的瓶子(250ml)、 底部有孔的试管、具支试管、广口瓶、U形管等,以备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选用,也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构思教育教学论文,自己发掘新的材料来组装发生装置,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积极踊跃设计好多装置。 实践证明,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索,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增加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实验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学生自主设计,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的设计权力在于教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实验方案,导致一些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分析地头头是道,实验做得规范准确,现象明显,但学生做起题来仍然无从下手。实施创新教育后,将设计实验方案的权力交给学生教育教学论文,事实证明,这种权力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教学效果也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例如,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教学中,我提出如下问题:试推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产物。学生通过对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实验事实,很容易想到应该生成碳酸钠和水。实验过程中发现,该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二者发生反应了呢?有的学生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生成的气体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有的学生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几块氢氧化钠固体,搅拌(保持试管口不离开水面),观察试管内液面的上升;等等。这些实验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牢固掌握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四、做好家庭小实验,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家庭小实验能给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增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从设计实验程序到完善实验细节教育教学论文,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注重联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关注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就利于指导学生观察操作,收集资料,主动探究,同时还要合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11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它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系统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隹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节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隹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系统。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行为的“蓝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卡壳了,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4)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钝化”状态。

(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或龙头马尾,不着边际。

(4)对实验探索不足或设备条件不具备,导致课堂演示实验失败。

(5)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绕道迂回,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12

如,《小马过河》中,学生表演小马,老师扮演牛伯伯、小松鼠,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进行角色表演,精彩对话,通过对话中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调动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好奇心,让小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小马的内心世界,自觉自愿地感受小马的经历。在教学中,围绕“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这一问题,师生之间展开精彩对话和表演,在课堂中增加情境再现要素,师生互动学习,逐渐揭示童话中蕴含的道理――敢于尝试,相信自己,利于小学生自然而然接受并内化。

二、多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力

小学语文童话文本阅读,让小学生对童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童话文本是小学生想象力开发的沃土,是小学生想象力成长后结出的花朵,从发芽到花朵,再到果实,需要小学生在童话中汲取更多养分,通过阅读童话文本,激发小学生想象力。小学生通过对童话内容的阅读,对童话深层次内涵进行解读,丰富小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小学语文童话中,有着趣味性的游戏精神,是对儿童游戏的高度抽象,也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审美特点,融入游戏精神,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去认识、接受和内化,实现小学生独有的“快乐原则”。

如,《我是什么》童话教学中,围绕“落、打、飘”三个动词,师生一问一答精彩对话:

师:我变成小雨点是怎么下来的?

生:变成小水珠落下来的。

师:那我变成冰雹是怎么落下来的?

生:变成小硬球打下来。

师:我变成雪花是怎么下来的?

生:变成小花朵飘下来。

师:当我变成小雨点、冰雹、雪花r,是落下来、打下来和飘下来的。那么我们现在邀请三位同学上台,加上动作,表演一下。

课堂氛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小学生通过在课堂的动作表演,活灵活现出落、打、飘,给小学生以画面感和即视感,小学生大胆想象,将童话中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整个课堂都是有趣的,有效的。

三、恰当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篇13

憙一、从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看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憖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据有关资料记载,1943年9&127;月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生崐了光化学污染,即“洛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至8日在英国伦敦崐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在日本,曾因含汞废水通过生态系崐统食物链的转移、循环、累积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由于崐全球温室效应,引起人体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崐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的上海、兰州等工业城市上空已出现了浓重崐的化学烟雾;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已找不到一条未被污染的主要河流;我崐国的一些大工业城市近年来连降大量的“酸雨”……显然,环境的污染已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崐们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教委也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崐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指出:“把崐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崐民族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憙二、结合化学教学,加强环保教育。憖

环保教育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全民性等特点,涉及到自然科学、社崐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在我国尚崐未有专门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教材和大纲。而化学学科与环境问崐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因此,寓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崐之中,是广大化学教师应努力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1.在化学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

中学化学课本中,将近一百七十多个化学实验,多属于有毒、易燃、崐易爆物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同时又接触到了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崐业、炼铁、炼钢、电解、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崐容很多。在每章、每节的教学时,加强对环保教育的渗透,从化学角度出崐发,讲明污染源的生成及危害原理,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原崐理上明白危害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例如讲到水污染时,应重点讲明白水污崐染的污染源主要是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的使用。常崐见的重金属离子为钡离子、汞离子、铜离子、铬离子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崐可使生物体内蛋白质凝固,一旦含有这些重金属离子的水被人饮用,则会崐使人体中运输血液的血红蛋白凝固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又如在进行有关崐“酸雨”的教学时,重点讲明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由于工业上酸性气体如硫崐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所致。结合我国南方省份多崐“酸雨”的事实,使学生明白,“酸雨”可使地表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及崐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通过崐在化学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崐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联系地方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外,还可紧密联系崐当地实际,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以及本地崐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我们无锡地区地处太湖之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崐无锡的工业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水、崐工业“三废”的无节制排放,使得美丽、富饶的太湖变得不再那样光彩夺崐目。使学生了解到太湖水质的污染不仅阻碍了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崐而且给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危害,严重危及了人体的健康。同时也让学生崐了解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努力下,太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污染问崐题正在加紧治理,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富饶的太湖会再现在我们面前。崐另外,苏南地区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引起的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了城崐市空气的严重污染。这些耳闻目染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崐良好素材。通过这些看得见、听得到的素材,使学生更加增强了对环境的崐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