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学科的趣味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学科的趣味性

篇1

教师就像一个演员,要想自己的“表演”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自己授课时的言行是否幽默诙谐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一句赋予诱惑力的语言;一个富于搞笑意味的动作;一个富于滑稽色彩的表情,这些都能给语文课堂增添无穷无尽的趣味性

当然,我这儿讲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做到幽默诙谐,并非是为了幽默而幽默,为了诙谐而诙谐,更不是用单纯搞笑的言行去取悦于学生,而是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根据自己教授课文内容的特点,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融入到一种富于情趣的形象的事物之中,然后通过教师富于感染力的言行把它表现出来。这样,不但能使整个课堂充满无穷的乐趣,而且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并且使学生在快乐之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知识。

你看,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他往往就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把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营造一个趣味十足的课堂氛围,通过自己富于诱惑力的言行去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的轻松和快乐。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位语文教师,他给学生上了一堂有趣的作文讲评课。因为学生作文时错别字特别多,而这位老师不是直接批评学生的这一不足,而是面带微笑地讲了一个笑话,他说:“我读小学时,老师也常叫我们写作文,其中有一次作文是写‘一件有意义的事’,班上有一位同学就写了‘割猪草’这件事,这位同学的作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师边说边把这句话板书到黑板上)‘我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碰到一堆狗屎,不觉让我大吃一斤’”。学生们一看这句话就大笑起来。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发笑呢?”学生回答说:“这句话把‘惊’字错写成了‘斤’字,这话的意思变成了‘我大吃了一斤狗屎’”。老师说:“同学们说的不错,这就是错别字造成的不良后果。希望同学们作文时要尽量避免写错别字,以免闹出类似的大笑话”。果然,从此以后,同学们作文时错别字这个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就是趣味课堂带来的良好效果。

当然,对于一个上课缺乏幽默感的语文老师来说,他的课堂就总显得死气沉沉的,这样的课堂,不但老师上起来费劲,而且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教学的效果那就可想而知的了。

可见,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不但能营造趣味十足的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第二,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增强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又一有效的方法。

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怎样去营造这样的氛围呢?我认为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做到以下方面,就可望营造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来。

其一,上课时,教师应做到很随和。

因为教师的随和,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近的朋友,有不懂的地方才会主动问老师,教师和学生之间才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师如果为了显示自己在课堂上的威性,上课时就总是虎着一张脸,给学生一种“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感觉。这样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好像井然有序,实质上学生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一股沉闷压抑的气氛充满整个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但死气沉沉,毫无愉悦可言,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可见,教师上课时保持随和的态度是何等的重要。

其二,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鼓励也是不可小觑的。

因为鼓励能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充满着和谐的气氛,从我平时的课堂教学情况看,教师如果不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的话,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高涨,学习气氛就非常热烈,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可见,课堂上教师不时的激励对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也是多么的重要啊!

篇2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本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在不断地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点,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展开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奠定基础。传统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因此,教师往往对学生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静悄悄的听教师的讲解,自然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就显得十分沉默,教师不能有效的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生也难以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

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不仅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还能够积极的将多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带动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2.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环境基础

课堂教学是否有趣,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要实现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同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产生重要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才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在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整个身心也处于一种十分放松的状态,这就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艺术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想象力,有效的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有趣素材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在较为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有趣的话题更容易点燃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快速的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营造趣味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营造趣味课堂的过程中,有效发挥环境因素的作用。

3.通过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白,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营造有趣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快乐,还能够使教师也感受到快乐,进而教师的教学更加有激情,学生的学习也更加有激情。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呢?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收获知识,也只有有效的收获知识,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唱独角戏,而不能及时有效的与学生进行互动,那么即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因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学生也难以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于课堂教学,那么学生不仅能够更加高效的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快乐,教师引入课堂教学的趣味因素,也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教学自然使学生感到更加快乐。

4.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单一的讲授法,不仅难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目的,而且还会使课堂教学宛如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涟漪。反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灵活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知识点更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过程中,如果直接通过讲授法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将是被动的。反之,为了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最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掌握了如何去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学生自然会感觉十分满足,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这较之于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文章中心思想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

5.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篇3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就是重点,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对于新生事物都有好奇心,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教师要充分掌握这一点,在识字、练字教学中加入趣味性语言,努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开始就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缕清语文学习方向。教师要准确掌握小学生思维特征,更好的发挥趣味性语言作用,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许多同学在学习“回”时,习惯先封口后写里面的笔画。教师可以按照同学写字的顺序将这些列示出来,并以风趣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能够了解到错误之处。语言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是知识的溪流,教师嘴中讲授的就是精彩丰富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实现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和科学美的统一。教师可以借助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不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提升课堂情境趣味性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具有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点。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语文阅读语感培养,加强对学生语文朗读美感熏陶,通过日常对话练习让学生掌握朗读技能,加强语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越来越多的阅读中,得到情感升华。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理解,进而掌握文章中的意义。例如:在?M行《江南》疑问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做好充分的内容设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江南画面,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其亲身描述动作。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作者小船,快乐的荡漾在鱼米之乡的江上,感受着随波逐流的体验,在脑海中描画美丽的江南采莲图。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问答活动,并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语言魅力,并领悟其中涵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积极开展教学课堂游戏设计,寓教于乐

由于小学生年纪偏小,很难做到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考虑采用游戏参与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游戏教学当中,使其更好的投入到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当中。如b、p、d、q声母学习上,学生经常会混淆,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将这几个声母学习加入其中,教师可以利用圆棒和半圆环的摆放让学生反复阅读,加深学生记忆,让学生相互进行考较,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同时,小学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学习情趣,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比如说,对于按图索物,让学生将表示动物名字的音节和动物图片连起来,让部分学生扮演小动物、部分学生拿着音节字母,并根据音节对上每种动物,送小动物回家。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以故事为背景,利用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亲身体验,加强相关音节复习,将对动物、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爱护蕴含其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爱的教育,提升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的认知。许多小于语文教师纷纷发挥自身想象力,积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设计了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游戏,充分运用了学生的眼耳口鼻各个器官,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感官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语文内容阅读,以绕口令和儿歌形式加入教学

按照小学生年龄特征,大篇幅的朗读还需要循序渐进,与之相比,儿歌和绕口令这一类节奏明快、情趣丰富的阅读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喜爱,儿歌和绕口令的运用极大的改善了拼音学习的单调和枯燥。教师还可以利用儿歌和绕口令的反复阅读锻炼学生的口齿,矫正错误的读音,提高发音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汉字,有意思的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5.增加课堂作业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篇4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手段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行业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新的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国家开始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并推行新课标改革,各学校也纷纷响应并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公地位逐渐成为教学核心。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课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导致小学语文教育的难度较大,课堂效率往往非常低,所以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保证课堂效率,维护教学成果,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教学工具和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效能,帮助教师进行更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多媒体工具作为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行业结合的现代化产物,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具有相当高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一些语文课程的相关课件,在课件中添加合适的音乐和图片,改变传统课堂只专注于课本的枯燥无聊,让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体会更加立体化,通过图片、视频和音乐对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使学生在舒缓的气氛中不知不觉接受知识,从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

(二)创建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良好的课堂效果离不开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一个活泼放松的课堂气氛能够让学生自然的融入课堂,与教师进行互动,给与学生一种不知不觉的沉浸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气氛的建设,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学会用轻快愉悦、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话题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尝试将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或小故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充分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想要知道,愿意知道,主动表达想知道的意愿,从而让课堂进入一种争先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气氛,挑起学生的主动性。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互动,根据课堂内容和问题拟定讨论题目,交换意见得出答案,让学生们进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以此来营造一种良好的、活泼的、积极的、放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们学会主动思考并乐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情境式教学,丰富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趣味性与创新性兼并的先进教学方法,即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开展一些情境式表演或情境式氛围建造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在表演中充分体会和理解文章中人物的形象、性格及感受,从而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和小活动里学习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气氛的构建,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文中描述的环境,设身处地的展现立体化人物风采,让语文的魅力在学生的表演中得以体现,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语文,在愉快中爱上语文,这既能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理解,巩固学习成果,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自然集中注意力于课堂,实在是一举多得。

篇5

一、利用课堂语言的趣味性,讲解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了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上了学习汉字,并且能直观、形象地说出学过的每个汉字的特点。我巧妙地利用汉字的特点来讲解汉字的含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例如:我在教学“羊”这个字时,就利用了羊的特点,先让学生观察小羊,然后让学生说出羊的特点,最后我讲解:“上面的两点是小羊的角,下面是小羊的腿和尾巴”,这样就很形象地把“羊”这个字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根据中国汉字的特点,如果能抓住象形文字、会意文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再加上趣味性的语言,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住生字了。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且最终还要回归于生活,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而且对于他们以后应用汉字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归类识字,即让学生掌握同类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对他们的识记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扩大他们的识字范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他们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剂的作用,并有意渗透汉字的书写规律,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课堂情境的趣味性,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低年级的课文篇幅都比较短小,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加深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能接受美的熏陶,使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对于优美的语句,我会让学生多读几遍,并体会语句中美的意境,让他们展开想象,讨论应该怎样去朗读,只有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读出感情来。如我在教授“在这荷叶圆圆的小池塘里,还有一个很美很美的故事呢!(师配乐朗诵,CAI课件出示相关动画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时,作了如下设计:“(课件出示:在微风吹拂下荷叶美景的画面),看,这满池圆圆的荷叶,多可爱呀!听,在这荷叶圆圆的小池塘里,还有一个很美很美的故事呢!(师配乐朗诵,CAI课件出示相关动画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样的情境创设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下面内容的进行。在教学小蜻蜓、小青蛙、小鱼与荷叶的关系时,我不仅出示了课件,还让学生模仿它们的动作,并让学生说出它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美与意境美,并很快悟出了其中之意。

三、利用新颖、富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

作业的设计要多样化,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每项作业既要有目的性,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脑、动口,以迎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要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课下作业贯穿起来,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为学习语文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实际应用,因此我设计的作业实践性很强。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所以我给他们留的作业也不同,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让他们做到不厌烦语文作业,对语文作业长期保持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了《荷叶圆圆》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画下这美丽的景色,并在一旁写上你想说的话;对于好动的学生,我还要求他们能够形象地画出小青蛙、小蜻蜓、小鱼等活动的动作。学习了问句后,我让学生做打电话的游戏题,让学生扮演打电话的人、听电话的人互相问候,理解问句的语气。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四季》后,我让学生也当一回诗人写一首《四季之歌》。这样设计作业,会让学生感到很好玩,能让他们在“玩”的同时学到知识,完成教学目标,并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喜欢阅读、多阅读的习惯。

篇6

二、运用课堂活动的兴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坚持可看、可读、可写、可玩耍、可操作等基本原则,使课堂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性。由于小学生普遍厌烦枯燥的课堂讲解,教师可以采取听、说、读、写、唱、演、画、做等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手、动心与动脑,这样更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即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我在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尽量注重课堂活动的灵活、新颖、多样,特别强调各类活动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在教学古诗《鹅》时,我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分别绘画一只白鹅,并且尽量将白鹅在水中游动的状态与神态表现出来。完成绘画后,我让学生将故事写在绘画作品旁边,并且对照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故事的讲解,这样做不但增强了课堂活动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

三、在课堂实践中创造趣味性

篇7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在向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直观性发展,使学生在认知文字、使用文字的同时,感受文字的魅力。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儿童学习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特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 立体教学模式

据调查,人们获取的大部分信息都来源于视听信息。可见,人们对于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更为敏感,记忆也更为深刻。儿童更是如此,往往对于声音和画面的信息更易接受。在教学实践中,可充分利用儿童接受知识的特点,创设立体式教学模式,将平面的文字转换为兼具声音、影像、动画为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即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屏幕播放,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如《巨人的花园》一课,可通过课件制作美丽的花园,展示花园在四季变幻中的美丽景色,并配以音乐渲染,烘托人物对话,使教师的旁白显得绘声绘色。学生记住课件中百花争艳的春、绿树成荫的夏、满地金黄的秋、银装素裹的冬,同时也记住了教师的旁白和优美的课文,使平淡的文字变成了一部微电影,提升了教学内容的立体感,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并强化了主观感觉,加深了记忆。

二 体验教学模式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使用情感体验,将学生带入某个特定情境中,通过创设情感体验的模式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切身体验,达到了刺激学生感官神经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有助于知识的领悟和运用。

1.理论课堂体验

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或是进行旁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中人物的悲喜,感受课文中所叙述的社会环境、矛盾冲突、善恶美丑,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2.实践课堂体验

户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形式。户外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神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学习欲望,提升了体验的深度。比如学生通过帮助环卫工人清理“白色污染”,感受了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与伟大;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的分拣分类,了解到塑料制品的分等分级。实践课堂体验教学有效地弥补了理论教学的空白,延伸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三 互动教学模式

在小学素质教育课改中,不断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逐渐向教学组织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转变,而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互动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1.网络互动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对于信息获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课文中展示的信息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于是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如教师可将制作的教学补充课件放到网络平台,使学生在自由互动中摄取知识;再如教学《月亮之谜》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关于月球的相关资料并编辑,并在课堂上展示编辑成果,使网络互动与课堂互动形成有机结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互动模式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设立小组长,负责组织课堂讨论,归纳总结讨论结果,并选出小组发言人,在课堂上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如学习科技类课文时,可增加小组实践环节,按照课文中所提示的内容,制作手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由小组发言人讲解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以及是如何从课文中得到灵感的等。通过这些互动合作学习方式,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互助沟通能力,提升了其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经典的儿童文学读物篇章作为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培养学生语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求知的前提,是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实践的源泉,是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因。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一、在教学故事类的课文时我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导入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我们引用一些有针对性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兴趣。在一次识字课上,我看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心不在焉的,我就给他们讲了《枇杷与琵琶》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又亲自写了一张礼单,派人给县官送去。县官接过礼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他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怎么送这种乐器呢?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他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财主把水果“枇杷”写成了乐器“琵琶”。于是,他提笔写一张回帖,叫人连同这筐枇杷一起退了回去。回帖上写着:枇杷不是这琵琶,只因主人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弦管尽开花。结果,就闹出了财主写礼单这样的笑话。这样一来,学生在故事中既获取了有趣的知识,又受到了教育,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他们会发现,原来语文是如此有趣,如此重要。学习兴趣一下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

二、灵活运用教材激趣

语言文字,尤其是低年级的汉语拼音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字符,要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例如在学习韵母“a o e”时,可以根据书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和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可高兴了,你看,小妹妹来到了小河边开始练嗓子了“a a a a a a a”,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编上相应的儿歌,每个字母编一首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形。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 a a;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 o o;清清池塘一只鸭,水中倒影e e e。当学到声母“d”时,我问:“你们准备怎么记住‘d’的样子呢?”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试着编了一句儿歌“小马下山坡,左下半圆d d d”。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

新教材应该从重分析、重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教师精讲重导,学生多思善疑。我们应该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感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她首先让同学们通过预习并结合课文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提出学习这篇课文研究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从所提的问题中找出对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狮子的特点;2.桥的意义)。然后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展开研究,得到结果和答案。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充分体验着创新和成功的乐趣。最后,在研读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多采用“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等方式,拓宽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

四、丰富多彩的激励手段让语文课堂更添趣味性

通过激励能让学生的表现随时得到肯定,沉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把学习语文的苦差变成为乐事。在实践中我以激励语文的听、说、读、写为基点,设立激励机制。

(一)一节课内的激励我以“能手”为封号来激励学生乐学语文

把听课认真的评为“听课能手”;把善发言、好表达的评为“好学能手”;把朗读、阅读表现出色的评为“阅读能手”;把生字写得工整漂亮的评为“书法能手”;把写作中小练笔做得出色的评为“写作能手”。只要做得好的就给以封号,不限名额,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体会到快乐,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给机会。

(二)一周内的激励我以“星”为封号来激励

把一周内听课认真,作业认真的同学评为“好学之星”(8人);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评为“进步之星”(5人);书写特别认真的同学评为“书法之星”(6人);日记、练笔、作文出色的同学评为“写作之星”(6人);读课外书最多的同学评为“阅读之星”(5人);一周内的评比有名额控制,要综合一周的表现,通过作业展示,平时表现由同学选举评定产生。让学生知道要得到此荣誉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做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篇9

二、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第一环节,在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把语文课堂教学比喻成一首动人的交响乐,那么教学导入就是曲子的前奏。课堂导入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课堂导入过于简单,没有收到应有效果;有的又过于花哨,扰乱了学生的注意力,甚至让课堂陷于失控的境地。而与课文看似有关联但细听却十分牵强的课堂导入更是屡见不鲜。更有些课堂教学讲授竟没有导入环节,教师走进教室,立马便翻开书本讲授课文。还有一个问题也比较突出,即课堂导入常常是教师一个人在“独导”,学生似乎只是听众,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一环节中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导入环节的失败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要求新,求奇,求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情感,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导入有很多方法,如情境导入法、解题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讲述故事导入法、新旧知识导入法等等。不同的课文就会有不同的导入模式。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故都的秋》时,我用古诗词营造了一种情境。在课堂上播出幻灯片,上面是李煜的《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用此词极力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接下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曾经学习过的关于秋景描写的一些诗词,如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等。让学生先体味秋景,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了解到文章的感情基调,又使他们清楚地知道了文章的学习重点。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教师不再是用一只粉笔,一本课本,一块黑板讲到天黑,除传统教学方法外,还有很多可以采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多媒体的使用。

比如教学陆游的《钗头凤》时,随着忧伤哀婉的乐曲响起,学生的心一下子就被这种哀伤的氛围感染了,听着音乐,读着那悲哀凄凉的诗篇,诗人被迫与爱人分离的痛苦和如今追忆时的惋惜震撼着学生的心。对于缺乏人生阅历的学生来说,用这种方式来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情感是十分有效的。

篇10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措施。如,在教学《刮脸》一文中,作了如下设计:(配乐:老师描述小贝当想要别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大人,大摇大摆地走进理发店,对店员大声说话;并展示其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动作情形),再播放该情形的教学Flash课件,同时,让学生跟随着课件一起读,注意小贝当的大人语气,让学生体会小贝当的心理想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感知,读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自然也就出来了,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从而达到了认识小贝当的思想目的。

二、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如,在教学《刮脸》一文中,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演小贝当,一个学生扮演店员,另外三个学生扮演顾客,老师先进行个别角色的指导,而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表演中,还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

三、提供讨论平台,让课堂焕发趣味性

教师与其搞“一言堂”将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不如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篇11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火车头。”中学学生好奇心强,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模式对他们来讲吸引力不强,但如果教师能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就能让学生学习的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的状态,使学生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那么该怎样才能既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保障数学课堂效率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具体来谈谈。

一、巧设引入悬念,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要把一节课上好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恰当的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讲新课前如果教者能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造成悬念,不仅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便捷地把书本知识与学生感兴趣情境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悬念中激起求知的欲望,从而驱使学生“愿学”、“乐学”,进而顺利进入学习的角色。

例如,教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如果按传统的三言两语直奔主题,可能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于是我创设了这样的导入情景:风流倜傥的唐伯虎在苏州桃花坞隐居,把自己的住地命名为“桃花庵”从此不思功名,不恋富贵,闲来在桃花树下对酒吟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摘得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面对桃花满是才子风雅;“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里我们看到的却是面对桃花迷离惆怅的崔护;还有桃花夫人“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的无奈;“乱世桃花逐水流”的貂蝉诉不尽的是乱世儿女的坎坷流离……桃花竟然如此牵动人们的心绪。晋太元年间,一位渔者又在桃花的美景前忘却一切,随桃花美景不断前行,那么他又将有什么奇遇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

因此,创设一些有趣的疑问,设置悬念,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出发,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就会急于知道为什么而认真听课,问题的解答又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二、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营造合理的活动情境,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活动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能使学生在自己亲身的体验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发现新知识创造最佳条件。 经验告诉我们,教学中,教师创设与语文课程相关的活动作为教学情境,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么红》的时候,花朵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了解花的生长环境、特征的同学并不多。因此在上这一课之前,我就带学生到植物园,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观察任务:了解花的形态、颜色、环境等。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更有激情了,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花“红”的原因了。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课堂之外的精彩世界,更主要的是把教材内容和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可谓一举两得。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情景,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打破枯燥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加强民主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初中生不同小学,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已经有比较清晰的民主意识。因此,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在实施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中学生喜欢刨根问底的特点,加强民主教学,创设学生乐于探究的教学情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思维。

篇12

关键词 新课程 趣味性 平等对话 生动形象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是那巍巍珠穆朗玛,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洛阳城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白洋淀里的打渔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先之乐而乐。”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屈原的笔端流出……语文带着我们到沙俄统治的小城镇体会残酷,到景阳冈的青石板上感悟惊险,到路上领悟乐观主义……

是啊!“趣味性”乃语文课程活的灵魂。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提高文教育的趣味性,给语文课堂以生命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趣味教育的环境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天门山》时,事先设计好课件,独立出现在屏幕上,浩瀚的江水、小船、山峰、绿树……然后,上课时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意境,当场演示,组成画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组成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视觉、听觉都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既记住了诗句,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获得了独特的感受。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趣味性,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二、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培育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即认知和提高认识能力的活动。但教学过程除了智力活动之外,同时还有非智力性活动。教育心理学家潘淑认为学生的学习“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 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认识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前者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它对认知过程及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动力、激发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当代雷锋”;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环卫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玉树第一线的武警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

四、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些教师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为了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成天板着脸让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便与学生疏远。《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清楚地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老师真的还没有想到这些呢!”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总之,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充分挖掘趣味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也才能彰显语文教学这门美丽的艺术。

参考文献:

篇1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逐渐推进和深入发展,中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越来越多样化和富有创造性,通过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其中,小学语文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采用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小学语文中趣味性教学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中采用趣味教学法,也就是改变传统的、比较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发现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学习乐趣,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新知识。通过在小学语文中采用趣味教学法,能够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情商,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充分享受的过程,帮助他们发掘兴趣,c学科学习更好地进行融合。

三、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各学科中,语文属于人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人文素养。因此,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是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情感的表达。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以往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承受了过重的升学考试压力。这种应试教育下的教与学,导致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忽视趣味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考核挂钩,小学语文教师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忽视了趣味教学法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授语文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较多研究表明,在教师考核等方面压力过大之下,忽视趣味性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和教师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和内容枯燥

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课程形式比较单调,学生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较大,因此,一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单纯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讲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的培养,以及引导、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并不重视。

(三)学生压力过大影响童年成长

童年应当是充满快乐的美好记忆,然而,目前小学生面对的是繁重的作业以及各种课外辅导,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享受童年的美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表达情感和热爱生活,然而,孩子们正常的休息时间都被课业占据,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分析

在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的作用十分重要。作为一门人文类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面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讨论趣味教学方法在课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一)了解学生成长规律,发掘学生兴趣点

为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现趣味教学法的应用,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找到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特点。将趣味性教学与学生成长规律以及学习兴趣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也满足了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等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再结合学生成长规律,采用丰富多元的趣味教学方法,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学习心态。

(二)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限于教师课堂上,同样在课外活动中或者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有需要学习之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对课堂内外的学习更加重视起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营造更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趣味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趣味性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更加注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丰富和多样性,能够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表达融入语文学习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构建出趣味性教学的学习氛围,才能够体会到教育的真正意义,才能够让教师实现轻松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