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循环农业发展趋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循环农业发展趋势

篇1

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所以农业要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吸取先进理论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本文就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一、当前的现代农业丧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二是城市数量增加、规模加大,农业人口的比重降低至半数以下。在现代社会中发展了现代农业,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了现代农业建设,20世纪60~70年代基本完成。现代农业被称为“石油农业”,因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大量使用了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及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机械化和化学化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化学化使种子选育技术先进、使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成为主流、使病虫防治和除草更加方便、使化学合成肥料广泛应用。由此,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产量不足这一世界第一大矛盾。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当前的现代农业为了提高产量,在增加投入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农业废弃物的产生。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植物纤维性废弃物和畜禽粪便两大类。农业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污染,称之为农业污染。当前的现代农业盲目追求产量的发展方式引发危机,农业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引起严重环境污染;单一种植使生态失衡,引发大规模病虫害;人工创造的高产品种广泛取代了各地农畜品种的多样性,使后者的基因快速灭绝;化肥残留大,诱发多种疾病,土壤板结,地力衰退,农业对环境污染很大。当前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都丧失了可持续能力。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1.循环经济思维充分融入现代农业在自然界中存在一个完整的能量与物质传递链条:阳光、土壤、空气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物质与能量传递在自然环境系统没有尽头,没有废止,只有循环往复,并从一个层次发展到另一个层次。

循环经济参照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途径,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最大程度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和能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减少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甚至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及废弃物的低排放。未来,循环经济思维将充分融入到现代农业之中,物质和资源可以在闭环中流动循环,改变当前的现代农业中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直线经济模式。它不只是追求单一品种产量无限增加,从而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产量

原始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主要依靠太阳能以及天然有机物质和矿物质的再利用,除人的劳动外,几乎没有补充投入,因而系统生产力极低,绿色植物的光合产物,通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转化途径,最后分解为无机物质和热能返回到农业环境,其中一部分再供绿色植物吸收利用。由此构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而当前的现代农业,从种子、肥料、杀虫剂、运输、加工、销售等等几乎所有的环节都要依赖于外部供给,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独立性彻底丧失,变成了一个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依附性、弱质化、需要靠化学品支撑和财政巨额补贴的产业。循环经济下就要改变这种现状,变外部供给为内部良性循环,改善土壤、水源等农业环境,融入现代科技提升其自身的循环能力,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形成良性循环。

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人类以化学肥料和石油燃料等形式投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投入量增加可使农业增产,但并非在任何条件下投入越多,农产品产量就越大。不适当地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单一种植或饲养,会使农作物或动物,生产多更的病虫害,会使用大量地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这样会使有负面外部投入增加,此外,投入物中还常含有镉、汞、铅、镍等重金属,一旦被作物吸收之后,通过食物链的陆续传递和生物浓缩,其浓度可成百倍、成千倍地增加。由此造成的有害物质的富集,不但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害人体健康。

在循环经济下,不只是追求单一品种农产品产量,而是充分利用不同生物种群生态联系,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使其转换为其他生物种群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其它相关农产品产量也增加,这种一定期间内从农业生态系统所能获得的生物产量,称之为系统生产力,它是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功能的最终表现。系统生产力的高低,不是仅以系统内某个生物种群或某个亚系统的生产力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产量来评价。

参考文献

[1]陆庆光.世界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J].农业展望.2012(5):21~22.

篇2

低碳循环农业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利用先进的技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使物质和能量在循环系统中多级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碳农业为基本特征的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低碳农业经济的载体,是农业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低碳农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农业,即所谓的“三低一高”农业[1]。

固城湖位于江苏省高淳县西南部,是高淳县唯一的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原为水阳江的过水性湖泊,官溪河建杨家湾节制闸后,转变为相对封闭的水库型湖泊,湖底高程5.5~6.5 m。当固城湖达到正常水位8.0 m时,湖泊面积24.5 km2,平均水深1.56 m,蓄水量3 800万m3。20世纪90年代以前,固城湖水质为Ⅱ类水标准,水体营养贫乏。近年来,固城湖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2]。2005年固城湖水质为Ⅳ类,水体达轻度富营养状态,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磷元素进入水体直接导致淡水水体的富营养化。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污染逐渐加剧,对农业活动污染治理亟需加强。在湖区,由于化肥和农药的滥施滥用,农村生活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加之过度围网养殖尾水直接排入湖库,为湖库提供了营养物质[3]。

在固城湖生态区进行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势在必行,吸取同类湖区的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根据固城湖生态区农业发展特点,提出以下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期望进一步探索研究,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模式。

1 水产业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水产养殖,尤其是螃蟹养殖已经成为固城湖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带和国内外知名的品牌[4]。在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养殖污染问题,影响固城湖水质,由此针对性制定水系生态修复方案。

1.1 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废水减排技术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规模化、高密度水产养殖逐渐成为养殖业发展的热点。但该养殖方式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质,大多数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减少污染,要推广高密度水产生态养殖废水减排技术模式。该技术通过合理搭配养殖品种、精准投喂饲料、科学管养,结合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达到养殖池塘废水有效减排、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与经济效益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该模式,在同样的养殖条件下,能够减少70%的污水排放,增产率达到20%。该方式还具有简单易操作、投入较少的优势,可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1.2 水产养殖废水人工湿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模式

为了解决固城湖周边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发展中养殖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的问题,将人工湿地技术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构建水产养殖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及循环回用系统(图1)。

通过该模式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指标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达到回用要求,实现了水产养殖废水零排放,节水效果明显,并提高池塘产量25%,形成小环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3 种草养鱼净化水质生态治理模式

固城湖水草中,90%以上都是沉水植物微齿眼子菜,这种水草不但渔业利用率低,还会产生季节性腐败污染水质。对于湖中现有的微齿眼子菜要定期收割,以免腐烂后形成淤泥加重湖水富营养化。养殖处于食物链底层的鱼类,如鲴属鱼类、银鲫鱼和鲢鳙鱼等,主要以草和浮游生物为食。最近2年,在固城湖里放养了细鳞斜颌的环保鱼,这类鱼主要以水底的腐殖质和藻类为食物,能清除残饵净化水质,实现截污减排,在水中人工栽培有助于改善水质的金鱼藻、黑藻、苦草等优质水草,共同构建绿色屏障,有效缓解水质的营养化和蓝藻的问题。

2 种植业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固城湖生态区以种植稻麦、油菜为主。并将油菜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2012年举办了第四届高淳国际慢城金花旅游节,置身绵延万里的油菜花海中,让人如在画中游。在种植业方面利用以下模式,加强低碳循环农业发展。

2.1 淤泥整治养地

淤泥沉积在河沟和河道中,不但堵塞河道、河沟,而且淤泥中富集了很多营养物质,还会影响水体水质。定时清除淤泥,将其作为肥料还田,不仅有效处理淤泥,还提升了土地肥力,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持,而且能够提高传统农业的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2.2 化肥合理施用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控制农业污染,就要控制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施用技术,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基础肥力,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滥用化肥。二是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不但能够增加作物产量,还能够培肥地力,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三是改革化肥施用过程中的鼓励施用政策,改为区别化、鼓励节约施用和科学平衡施用的政策[5]。

2.3 秸秆综合利用

在我国,经常可以看到农民焚烧大量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是省工省力,秸秆没有较好的利用方式。农作物秸秆用途广泛,既是一种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又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固城镇利用稻秸秆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是稻秸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南京市农科所现代农业研究室正在研究麦秸秆替代稻秸秆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并在固城湖生态区推广应用,扩大秸秆的使用量。秸秆还可以还田(包括过腹还田方式),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保护大气环境,降低碳排放,增加农民收益。

3 建设最美乡村低碳循环发展模式

高淳被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无疑得力于固城湖地区的最美乡村建设。最美乡村不仅是一个概念,也不仅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相对系统的发展思路。在建设最美乡村的过程中,可充分发展以下模式。

3.1 建设最美乡村技术集成模式

高淳正在打造“长江之滨最美丽的乡村”,把“最美丽乡村”的愿望变成现实,固城湖生态区现阶段的重点就是做好“七大工程”,分别是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山水城林融合工程、蓝天碧水宁静工程、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城乡环境整治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和文化保护发展工程。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对环保资金投入。每年安排环保专项资金,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全面实施“绿色高淳”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构建“两横两纵”生态网架。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对未经环评项目、不符合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项目,不予审批和核准立项,禁止批准新建任何化工项目,强制淘汰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四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污染企业改造及搬迁、清洁生产审核等,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

3.2 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技术集成模式

农村污染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污染源既来自农村日常生活,也来自农业生产。在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清洁生产等原理的基础上,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进行技术集成研究,实现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固碳减排的目的。研究表明,兴建沼气工程不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农村建设,而且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是沼气能够作为农村日常生活的能源,减少煤炭和薪柴的用量,节约燃料费。二是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能够作为肥料施入农田,减少化肥污染,节约化肥、农药用量。以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养分循环技术集成见图2。

3.3 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农户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分析表明,以农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固城湖生态区的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生态治理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为此,提出固城湖生态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图3)[6]。

4 结论

研究针对固城湖地区目前普遍存在的生态退化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及最美乡村建设进行了集成研究与示范,形成了一批生态治理与资源利用技术模式。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将可在固城湖区及其他类似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推行固城湖生态区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确保固城湖“一湖清水”。

5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78-180.

[2] 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93-294.

[3] 于忠华,黄文钰,舒金华.南京市主要湖库水环境现状与演变趋势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37-39.

篇3

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内涵

1.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概念

生态循环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融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等思想,以自然资源的节约、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收益的提高为目的,以生产过程的无害化、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资源投入的减量化为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提高。[1]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是以生态循环农业为基础,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程方法,运用现代科技,将农业、畜牧业、能源、水资源、旅游业在内的不同的主体连接起来,形成“生产-消费-分解”的循环闭系统,通过资源的互为利用,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减少了整个系统向内的资源输入和向外废物排放。[2]

1.2 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发展模式

通过对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各个地方由于自然条件或生产目的不同,具体地方的发展具体形式有些许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发展模式。

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了两个系统的生态循环多功能联动。首先是农业、科技与旅游大系统的复合型循环互动。该模式的实质就是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创建品牌,以品牌致富农民,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实现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向循环梯级利用,通过科技运用和旅游开发,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农村废弃物资源化,不仅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村发展的“双赢”,还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其次是生态农业子系统的循环,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既是农业发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通过科技的助推,实现了农业生态子系统中物质和能源的良性循环利用。

图1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

2 模式分析

2.1 经济范畴

科技、农业与旅游三者结合使得园区实现了盈利双渠道,不仅强化了农业与旅游的附加值,提高了双方的收入,而且降低了风险。高科技产品、绿色产品与旅游商品的叠加,产生了一定的溢价效果,园区销售的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给园区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益。现场采摘和消费降低了农产品储存和运输的成本,农产品的促销成本也得到降低。系统构建的子系统中,生态链上一环节的“废物”成为了下一环节的原料,减少了“废物”处理成本,又减少了原料投入成本,而子系统间“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的物质循环,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2.2 社会范畴

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取得成功间接的反映了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首先,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产生给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城市居民面对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和城市砖瓦林立的生活环境,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休闲方式,较好的满足了他们心理和生活的需求。农业、科普、体验等系列元素的结合,使得亲子游、科普游等旅游产品兴盛,打造了园区和游客双赢的局面。

其次,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以及生态循环中的运用起到了科技示范和科普教育的作用。农产品的高科技种植和培养,物质资源、水资源、可再生能源等生态循环的科技运用,不仅给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参照,其在旅游上的延伸,为生态循环经济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此外,农业、科技与旅游的多功能联动,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农民素养、农民生活水平等得到提高,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得到挖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变。

2.3 环境范畴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无害化、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减少了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生产过程的无害化是生态型园区必不可少的环节,园区生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若不妥善处理,就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生产过程的无害化处理不仅避免了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还减少了有害物质处理的成本。其次,废弃物利用的资源化是生态循环的重要手段,减少了向循环系统之外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资源再循环。此外,废弃物利用等减少了生产投入端的自然资源输入,实现了资源利用的减量化。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得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以及子系统本身实现了闭环式流程,通过不间断地经济循环、物质循环、能源循环等,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实现了充分利用,从而使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通过多功能联动的循环利用,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3 北京蟹岛模式

3.1 蟹岛基本情况

蟹岛隶属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是一家大型的知名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蟹岛占地3180亩,其中:农业用地2,700亩,水面350亩,旅游度假用地130亩。[3]蟹岛以生态农业为轴心,将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沼气能源、水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等产业构建成为多功能联动的循环闭系统,实现种养系统、沼气系统、水资源系统的循环利用,成为一个环保、高效、和谐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园区。[4]蟹岛开辟了一条“以园(农业)养店(旅游),以店(旅游)促园(园)”的经营模式,在布局上采用了“前店后园”的方式,“店”包括住宿区、娱乐区、餐饮区和购物区,是游客消费的场所,“园”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再生能源区,不仅塑造了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了消费产品,而且为生态循环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2 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系统[5]

3.2 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

蟹岛生态循环模式是以农业为表,以旅游为里,以科技为魂,实现多功能联动。

3.2.1 种养循环系统

在种养循环系统中,种植农作物产生的有机农产品以及养殖产生的鸡鸭鱼肉等不仅供旅游系统消费,而且也实现了种养系统的内部循环。种植与养殖互为原料,实现循环。如以稻蟹为主体的种养系统中,蟹岛每亩水稻投入600只蟹,水稻为蟹遮阴,为其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遮阴场,蟹不仅可以代替人工进行土壤和水稻根部的疏松,而且可以充当天然的农药和肥料,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实现水稻科学增产,水稻收割后,晒干的稻草铺于温室大棚上,用于保温防寒,稻谷经过加工后,大米供旅游者食用,稻壳、稻糠酿制成酒,酒糟喂猪,猪肉也供旅游者食用,猪粪进入沼气循环系统,产生有机肥,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水果以及花卉苗圃等,不仅可以供旅游者食用,而且可以开展采摘、旅游观赏等旅游体验活动。

3.2.2 沼气循环系统

在沼气循环系统中,蟹岛将种植系统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养殖系统产生的畜禽粪便,以及旅游系统产生的人粪尿、可利用的垃圾等装入沼气池后,经过高温发酵,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用于园区生产、生活用能及发电,沼液和沼渣部分用作农作物肥料,这种有机肥料,即保证了农作物的增长,而且也替换了农药和化肥,实现了真正的无公害,部分用作养殖饲料,减少了饲料用粮。沼气技术带动了蟹岛农业与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从污染负效益变为资源正能量。

图3 蟹岛沼气循环利用图[6]

3.2.3 水资源循环系统

在水资源循环系统中,蟹岛一方面充分利用地下温泉水资源,从源头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技术,蟹岛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量为2,000立方米,能够对园区内旅游系统和种养系统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真正实现节水节电。

蟹岛通过园区挖井,引入地下温泉水,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先供冬季采暖以及游泳池和洗浴中心使用。水温降至40℃左右时,通过管道输送,一部分用于温室大棚和沼气池,代替电能实现加热、增温,一部分用于蟹宫。当水温降至20℃左右时,用于鱼塘养鱼和农田灌溉。污水处理厂则对系统产生的生活及农业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处理后的水通过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实现进一步的生物进化,然后通过沙床再次过滤,沙滤后的水引入种养系统,用于灌溉农田、菜地、养殖鱼塘和饲养家畜家禽。

图4 蟹岛水资源循环系统

3.3 效益分析

由于蟹岛采取了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借助“以园养店、以店促园”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方式,通过种、养互动,以污水处理、沼气循环为纽带,以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为动力,实现农业、科技、旅游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3.1 经济效益

实施农业科技旅游多功能联动的生态模式后,蟹岛的年产值和利润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与1998年建设初期相比,增长幅度惊人。蟹岛良好的经济效益呈现两个特色:

一是旅游产业作为盈利主体,农业与科技、旅游相结合为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住宿、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前店”(旅游度假中心)是蟹岛利润中心,旅游业产值在蟹岛总产值中的平均份额达到一半以上,是蟹岛的主要盈利产业。科技丰富旅游体验、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这一发展的模式大大地提升了蟹岛的经济效益。

二是多功能联动的循环系统成为蟹岛获利的主要原因,蟹岛高年产值和高利润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蟹岛自身循环系统的建立。

一方面是系统内部循环,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极大地节约资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蟹岛获利水平。蟹岛沼气池年产沼气7.3万立方米,若将这些沼气全部作为炊事燃料,每日可节省煤气20罐,一年可节省燃料费近100万元。沼肥方面,如果将蟹岛现有的2700亩农用地全部用沼肥代替常规化肥,按现今每亩使用常规化肥的费用约为250元/年计算,则可节省60余万元的支出。[7]此外,水循环系统的利用,使得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高,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地下温泉水的使用节约了电费,而污水处理大大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种养系统互为原料的循环体统,不仅降低了原料采购费,同时也省去了废弃物品处理的费用。

另一方面,系统生态循环提高了园区的品质,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游客旅游体验的满意度,给蟹岛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首先,与常规农产品相比,用沼肥这一有机肥料种植的农产品的价格比其高一倍以上。其次,循环系统的再次开发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活动,而且也给蟹岛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氧化塘娱乐项目的开发1年可以实现200-300万元的收入。[8]

3.3.2 社会效益

首先,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旅游的发展,不仅开辟出一条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之路,而且很好地协调了农业生产、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为中国休闲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为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到一条极具参考意义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物质循环、再生能源循环、水资源循环等方面的利用,开拓了一条循环再利用、能源多级优化的新途径,对社会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其次,蟹岛的成功使得其成为北京市朝阳区的纳税大户之一,而且为当地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也从社会上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此外,蟹岛为北京城区市民提供了假日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通过观光与体验,使人们对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实现了科普教育的功能。

3.3.3 环境效益

蟹岛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蟹岛产生的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废弃物的排放,如畜禽和人的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等,而且变废为宝,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资源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

蟹岛每天产生的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若不进行处理,势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沼气池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将蟹岛每天所排的废弃物全部进行资源化利用,每年可大量减少向环境排放COD 。蟹岛不仅实现了自身污染物的零排放,而且还每年消纳了北京市区大量的粪污。农业和旅游业排放出的废弃物经过沼气池发酵,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化肥、农药的零投入,减少了由此带来的农业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沼气、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蟹岛每年节约大量燃煤和电力,减少了SO2的排放,大大改善了园区村的空气污染程度。

4 总结

多功能联动的生态循环园区模式的产生改变了传统观光农业经济效益低、循环利用差、环境污染重等缺点,不仅给农业园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创造了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该模式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农业旅游创新不足、农业科技投入成本高、农业季节性强等问题,限制了农业科技旅游园区的发展,如何由表及里地解决这些问题是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郑水明.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和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2010( 4) : 16-17.

[2] 王春艳.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0(1) :60.

[3] 李胜,梁淑敏,付秀平,路明.北京蟹岛都市循环农业模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12):62.

[4] 李晓伟.北京蟹岛:再造“循环农业”新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2008,11.

[5] 赵剑锋.北京蟹岛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世界农业,2006(9):13.

[6] 邹统钎.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J].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66.

[7] 路明,专家纵论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N].农民日报,2006-05-17.

[8] 赵剑锋.北京蟹岛创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世界农业,2006(9):16.

[9] 陈洁,倪晋仁,路明.蟹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能流及效益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J].2005,26(5).

[10] 黄锡富.广西西江流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11] 路明.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建设循环经济[C].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2006,4.

[12] 陈燕.循环经济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

[13] 陈文杰.循环型乡村旅游园区的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07.

[14] 张晨,彭伟.兰州现代农业模式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08,3.

[15] 彭伟.基于循环型生态农业基础上的兰州现代农业模式构建[J].甘肃理论学刊,2008,7.

[16] 韩冰.北京蟹岛集团展循环经济调查[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1(10).

[17] 朱珍华.北京蟹岛生态度假村生态模式及效益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8.

篇4

影响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

1农户收入结构不同。按照收入来源划分,农户收入有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农户收入与发展循环农业意愿成反比,农户收入越高,非农收入比例越高,农户发展循环农业意愿就越低。近年来该村的农户总收入在不断增加,但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的增加,从事非农产业的户数占总调查样本的83.72%,农户倾向于从农业外部获取更多收入,对循环农业技术需求较少,从而降低了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意愿。循环农业依靠更高的投资和技术,非农收入越高,村民才有更强的经济实力进行投资,也愿意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方式获取更多收入,但总体来说非农收入越高,村民越不愿参与循环农业。因此,农户的收入结构不同,对循环农业发展方向的影响也不同。2农户参与意愿不强。里克特五点量表法度量结果表明:1)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平均值为3.26,生态效益平均值为3.88,社会效益平均值为3.3。说明,当地农户对循环农业产生的各种效益评价为一般偏上。2)循环农业对保护当地环境卫生的作用较大,对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一般,对水土保持、增强地力等的效果较好,但那些都不是农户关注的重点。因此,在未体现显著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发展循环农业,将影响农户的参与意愿。3资金支持力度。从政府提供资金发展循环农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政府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20%的资金,农户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占11.63%,有意愿参与的占20.93%,愿意参加的占30.23%,积极参与的占13.95%,有意愿参加的农户累计为65.12%;如果政府提供50%的资金,持无所谓态度者为4.76%,愿意参与的占30.95%,愿意参加的占40.48%,积极参与的占21.43%,有意愿参与的农户比例上升到92.86%。随着政府资金支持力度的增加,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动力增加。说明,财政支持效应比较明显。农户自愿出资发展循环农业的调查结果显示:53.49%的农户愿意拿出除去家庭基本消费10%以下的年收入去发展循环农业,11.63%的农户愿意拿出11%~25%用于发展循环农业,50%以上的农户愿意拿出自家收入的一部分发展循环农业。说明,农户对投资循环农业发展的积极性是存在的。4技术到位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发展循环农业反映在技术困难上的比例约为64%,如果政府部门能提供技术支持,农户有意愿参加的比例上升为86.05%,其中,愿意积极参与的为20%。说明,在技术有保证的情况下,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较高。5基层管理与农户示范带动效应。基层管理部门和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意愿也有一定影响。如果基层部门要求农户必须积极参与循环农业发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别人参加,我也参加的比例为32.55%,参与的为23.26%,积极参与的为2.33%;如果周边其他人多数在修建沼气池、发展循环农业,农户持观望态度的比例为30.23%,跟着学习参加的为27.91%,积极参与的为32.55%。说明,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影响较大。6“三沼”综合利用不平衡。 1)“三沼”利用情况。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三沼”的有效利用。当地虽然安排了沼气国债项目,修建了一些沼气池,但沼气项目属农业局能源办管理,没有充分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虽然对生活垃圾和粪便入池及农村环境卫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经济效益不显著使农户对沼气项目的支持率降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63%的农户没有参与修建沼气池或建后不利用。其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地势修池,二是池子后期维护乏力,产气较少。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调查结果表明,农户掌握沼液沼渣利用知识的得分均值为2.77,评价为一般偏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76%的受访者能合理利用沼液沼渣,50%以上的受访者只知道一点沼液沼渣的利用知识,部分农户根本不知道或只是模糊听说一点。说明,农户对“三沼”综合利用知识掌握得较少。2)沼气池产气情况。农户的沼气池产气较少、利用率低影响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受访者沼气池产气量处于较少和正常之间(均值为2.7),少部分沼气池建成后一直未产气,部分农户沼气池原料不足,大多数农户近3年没有出过沼渣,沼液沼渣的利用率低。7沼气池使用维护困难。近3年来,多数农户的沼气池没有大出料或进行检查维护。从调查结果可知,农户认为沼气池使用维护成本在一般、大和较大的比例分别为43.24%、37.83%和2.7%,累计达83.78%。说明,农户使用沼气池的成本较高。对沼气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0%的农户主要依靠县能源办的技术人员解决,20%依靠乡村技术人员,部分农户对沼气利用(含沼气池维护)听之任之,影响了正常产气。对沼气利用过程中的技术获取难易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很易的占7.5%,较易的占12.5%,一般的占47.5%,很难的占20%。说明,沼气使用维护较困难影响了循环农业的推广应用。8养殖业发展趋势不利。小农户养殖日益萎缩,养殖户数和养殖动物数都在减少;养殖业已由单家独户的分散饲养方式向小区、大户、企业等集中饲养模式转变。养殖业发展趋势导致小农户沼气池原料缺乏而至使用效率降低,还有农户因劳动力少导致其对沼气池的使用受限。规模养殖中由于建立大型沼气池成本较高,使其发展受限。

对策建议

1提高循环农业示范作用,提升农户参与意愿

农户的逐利动机是其行为的基本动力。为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在切实提高循环农业效益的基础上,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这种生产方式。在经济效益驱动下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经济利益激发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制订发展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使农户来自农业和非农业的收入同时增加,在增收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2加强循环农业技术指导,宣传循环农业生产方式

加强循环农业科技、沼气池使用维护、农产品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指导。建立县、镇、村基层技术支持体系,以省级农业科研部门为后盾,县级职能部门为基础,加强村级技术支持,注重培养农村二传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作为循环农业的环节支撑。省级科研部门(高校等)加快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和示范推广,大力宣传循环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示范带动作用较政府直接推动力量大,农村基层、乡村习俗等社会影响对循环农业推广有较大的正面效应。因此,充分发挥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自主作用,依靠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组织、乡村能手扩大宣传促进其发展。

3沼气与农业主导产业项目配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篇5

1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是结合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规律,根据实际环境设计、构建、调整及管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的系统化工程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求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并且要将农业种植与林、牧、渔业等关联起来,即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联合起来[1]。在传统农业经验与现代农业技术的共同支持下,构建出生态工程,让农业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2制s四川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

大环境来看,四川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支撑,但也受到了部分因素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四川境内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依然以传统模式为主。在平坝地区,灌溉及耕作条件较好,主要依靠大水漫灌及化肥进行种植,整体产量较高。但种植品种较为单一,品质不高,价格相对较低,并且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对部分种植区域土壤性质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利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二是森林系统退化较为严重。四川部分地区森林资源开采过度,境内森林覆盖率下降幅度较大。尽管加大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力度,但新增林中多数为中幼林,层次结构较为单一。新增林当中草本植物、灌木植物较少,甚至部分区域地表存在的情况,森林生态功能不健全,无法达到生态平衡的要求。同时,四川境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存在不足,导致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三是整体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受体制因素、资金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及科技创新观念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四川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四川农业在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及农业机械普及率等方面明显落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40%,加工技术、品质技术存在明显不足。

3促进四川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3.1发展节约型农业

水土资源流失及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已经成为了制约四川地区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发展节约型农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循环发展,让农业经济与生态协调化[2]。一方面,要注重土地资源节约。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以遵循生物互利共生、种间互补的原则,对农业生产层进行深度开发,让自然资源例如光资源、热资源得到多层次的吸收利用,以此来提升单位资源的产出率,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节水管理。通过农田节水、保水技术及优化种植布局,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宣传等,增强农业种植户节水意识及节水技能知识储备,形成规模化的节水效应。除此之外,在强化节水、节地的同时,还应该适当转变畜牧业及渔业发展模式,推广节粮――食草型畜牧业及节饵――多层型渔业。

3.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让农业资源及环境发展达成平衡状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做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是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氛围,在政府的引导下,让农户主动参与其中,奠定群众基础;二是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对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布局等进行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以资源循环、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为发展方向,并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分层次发展模式。在上游山区应实施退耕还林;在坡地及丘陵地带,则应该重点种植经济林果;在河谷平原地带应扩大稻谷、烤烟等作物种植规模,并发展淡水养殖。另外,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例如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绿色种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让农业生态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3.3加大农业生态资源及市场保护力度

加大生态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构建出适用于生态农业的环境检测体系,特别要关注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发展情况。一旦发现假药、假种子销售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让市场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秩序。要加强水资源、林业资源的统一管理保护,继续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通过加强生态农田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保证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达到标准。

4结语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技术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未来生态农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不容忽视。

篇6

如何科学地构建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和指标进行认真研究,对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的采用、实施乃至控制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1 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内涵,从科学的视角准确地把握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质。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数据的来源要可靠、处理方法要得当,所设计的指标要能反映循环农业技术体系主要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指标必须目的明确、定义精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许多指标体系中的上一层级的指标值都是通过对大量下一层级的指标值进行加工而来的,因而,如果选取的那些基层指标的含义不够明晰,将直接引致计算公式、运算方法难以统一。并且所用的计算方法、模型也应该科学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1.2 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发展循环农业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涵盖面广、层次高、系统性强的特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若干个子系统,在不同层次上应采用不同的指标,这样有利于政府在决策时在不同层次上对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行有效地调控,从而有效地配置资源。

1.3 动态性与稳定性原则

在一定的时期内,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便于分析、比较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过程,预测其发展趋势。然而,发展循环农业技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在设计指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变化,综合反映出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以便于进行更好地预测与管理。循环农业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自身的技术支撑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要求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构建循环农业技术指标体系不仅是为了评估循环农业技术的现有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中不但要有能反映循环农业技术现有发展水平的静态指标,还要有能综合反映循环农业技术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指标。

1.4 可测性和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量化的可行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量化,因为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问题,然而,对于一些不易于量化,但却有着非凡意义、影响重大的指标,亦可用定性的指标来描述。此外,指标的计算方法也应当明确,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要较容易获取且可靠。评价指标设定的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并且推动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所以,每项指标都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从而便于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全面的评价。

1.5 完备性与简明性原则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求覆盖范围广,能全面、多视角、综合反映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发展的各个方面。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相对完备,指标体系既然作为一个整体,要能基本反映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理论上来讲,所设指标越多、越细、越全面,其反映的客观现实也就越准确。然而,指标数量的增加也必将导致数据收集与加工的工作量成倍增加,尤其是过细的指标划分必然会导致指标之间的重叠,甚至对立的情况发生,从而不便于综合分析评价。所以,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在内容上应当简单明了、准确,且具有代表性。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量亦不宜过多、过细,在相对比较完备的前提条件下,指标的数目应尽量精简,以利于分析操作。

1.6 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一致性原则

评价循环农业技术体系整个系统

的总体发展也就是评价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因而,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是整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评价指标的内容是否反映了目标的真正含义。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不仅可以相对准确地评价此系统的发展状况,而且还能引导系统朝着正确的、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2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循环农业是追求低投入、低能耗、高效能、高产出的经济。它是一个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因此,循环农业的技术目标是“一高两低”,即资源利用高效率、物能投入低消耗、污染物输出低排放[1]。所以对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评价,并不是对循环农业的某项具体技术进行评价,而是对整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进行评价。技术是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循环农业的技术评价实质上就是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依据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应充分体现循环农业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这四大技术支撑,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等发展状况构建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评价指标。

遵循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应从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的整体角度进行考量,采用目的树分析方法,从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目标出发来设计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社会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包括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技术包括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社会包括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三者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因而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3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3.1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如表1所示。

3.2 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的解释

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能降低资源和环境成本,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技术支撑,而循环农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反映出循环农业技术支撑能力的强弱。因此,从经济、技术、社会3个方面设置了相应的指标。

3.2.1 经济指标

1)经济水平指标。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元)。指农村居民当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是衡量农民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标志,也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②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就是农业总产值与gdp之比。③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用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2], 2011年湖南省城镇化率达45.10%。④粮食单产(kg/hm2)。粮食单产指在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上平均每公顷耕地全年生产的粮食数量,即粮食总产量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2)经济结构指标。①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3],也是能反映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农业科技贡献率=应用农业科技的产值/农业总产值×100%。②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就是指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水平,也是循环农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等于国内总产值减去农林牧渔总产值。

3.2.2 技术指标

1)减量化技术指标。①农业用水强度(m3/hm2)。农业用水强度指农业生产用水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②农业土地产出率(万元/hm2)。即农业产值与耕地面积之比。③农村用电量强度(kw·h/万元)。农村用电量强度=农村用电量/农林牧渔总产值。④农用柴油使用强度(t/万元)。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农用柴油使用量/农林牧渔总产值。⑤农膜使用强度(%)。即农用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⑥化肥施用水平(kg/hm2)。就是指农用化肥施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⑦农药施用水平(kg/hm2)。即农药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⑧退化

土地恢复率(%)。退化土地恢复率=已恢复的退化土地总面积/退化土地总面积×100%。⑨ 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kw/hm2)。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2)再利用技术指标。①农副产品加工率(%)。农副产品加工率=已加工的农副产品总值/农副产品总产值×100%。②耕地复种指数(%)。表示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4]。

3)资源化技术指标。①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利用量/畜禽粪便总生产量×100%。②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利用量/秸秆总生产量×100%。③沼气与太阳能灶普及率(%)。沼气与太阳能灶的普及率=(沼气使用户数+太阳能灶使用户数)/总户数×100%。

4)系统化技术指标。①信息化综合指数(%)。体现农民对信息化产品的消费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由信息化、电话和计算机普及率3个指标加权而成。②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100%。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这是一个定性指标,其资料无法通过现行统计渠道获取,需要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取。

3.2.3 社会发展指标

1)社会发展指标。①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gdp比重(%)。②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比重(%)。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比重=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农村总人口×100%。③农业环保投入占农业gdp比重(%)。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以及改善环境的力度。④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森林覆盖率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5]。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与生态平衡状况的关键指标。森林在保持水土、净化大气、调节气候、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会稳定指标。①农业就业比例(%)。反映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比重。该指标表现了农民就业与收入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状况,也间接反映农业发展的经营规模。这是一个负向指标,农业劳动力就业越多,对农业资源的压力越大[6]。②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示食物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例,用以衡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社会公平指标。①农村社会公平度(%)。农村社会公平度即农村人均纯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百分比。②农业补贴支持力度(%)。此数据根据专家打分获得。农业补贴的支持力度越大,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支持力度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参考文献:

[1] 潘晓峰,那 伟,张明生,等.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6):54-57.

[2] 辜胜阻,杨 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3):2-8.

[3] 孙秋霞,杨妍妍,高齐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0(22):148-149.

篇7

The Multi-layer Agriculture Marketing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ircular Economy Framework――Based on Central Plains

CHEN Xiang

(Huanghuai University,Zhumadian 463000,Henan,China)

Abstact:Central plains are the main agricultural areas, and agricultural market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econom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dex system of the central plains,the author located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ocus,considering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development barriers and pitfalls as well, and designed its core framework with two key innovations for the central plains agricultural marketing.

Key words: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agricultural marketing model; central plains

中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同时也是人口密集区域,因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而严重制约着区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原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时间较长,在此基础上也衍生了应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农业营销方式,但随着生态破坏愈演愈烈,资源环境更加脆弱,中原地区开始在农业产业逐步引入循环经济。未来中原地区农业营销将逐步由传统农业营销模式向循环经济农业营销模式过渡。因此,结合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特征建立地方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并在挖掘中原地区现有农业营销模式的基础上,以此指标体系为基础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原农业营销的新路径。

1中原地区农业营销必要性研究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却并非农业强省,与农业营销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探讨河南地区农业营销模式具有其自身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1)开拓营销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自身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三大产业中,中国农业产业营销力度最为薄弱,这直接导致了农业产品附加值较低,不具有其他两大产业相当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因此,寻找适合地区的农业营销模式,能够通过逐步建立适应自身产品的营销手段,提升产品价值,实现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提高区域内农业从业人员收入。

2)有利于利用市场充分调整省内农业发展层次和农产品结构。营销是与生产和消费均密切联系的流通环节,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能够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热点,从而实现以消费引导生产,改变农业单一的产品结构促使农业发展适合市场化进程。

3)增强农业产品在全国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农业营销手段充分将区域内农产品推出区域市场走向全国。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对农产品有了更新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饱暖,而是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具有了更强的需求。因此,能够通过营销手段将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推向全国,实现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农产品在全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

4)当今社会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平等发展,因此以营销带动生产,最终能够倒逼农业发展的生态化水平和可持续性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耕地以及农产品均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绿色农业产品的追求,其消费理念逐渐通过营销影响到上游供给端,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2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评价体系建立

2.1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 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关键在于人与自然资源的系统内,通过科学技术使资源在投入、企业生产和产品消费直至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要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循环运转起来,创造新的生产能力。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能够在更加健康的环境下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持续经济的一种践行模式。在这一概念上,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是在人类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后,寻求平衡运行的一种经济模式。

当前循环经济按照循环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第一类为企业内部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在于以“清洁”为特征开展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各环节工艺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物资使用链条,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同时,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比。第二类为区域生态工业园模式。其关键在于形成产业间的耦合关系,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成使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成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和能源,建立生态园内的工业系统。第三类为社会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即建立社会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实现消费过程后的能量和物质循环。最后一类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该体系是最大的循环经济体系,也是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追求的发展体系,该体系以建设循环经济社会为目标,全面限制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将环境和生态负担降到最低。

上述四类循环经济模式除在范围上具有差异外,其自身的特性也决定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在选择上述模式时需要考虑其适用性问题。第一类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是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起点,其受到企业技术、信息以及成本效益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更适用于那些能够与外界进行有效物料交流的企业进行构筑,建立企业内外的物料循环。第二类区域生态园模式大多需要政府等外力进行组织和整合,而对于企业而言,其必须将废料处理等后端部门放到和销售部门同等的重视程度上,因此,要求企业间建立超越门户界限的管理形式,保证资源的优化利用。第三类社会废物回收系统并未做前端控制,而是强调废弃物产生后的回收,因此需要与前两类循环模式相结合。第四类循环经济是前三类相结合的理想模式,但受制于多环节的参与配合程度。

2.2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体系综合评价

首先利用回归模型寻找农业GDP与系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的关系系数,然后利用BPEIR(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模型)和Dephi法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农业经济发展指标,包括粮食单产、禽畜商品率;②非自然资源投入指标,包括化肥使用率、农膜使用率以及农机投入率;③自然资源投入指标,包括复种指数;④生态安全指标,包括森林草场覆盖率、有效灌溉率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模型如下:

Y=a0+a1×x1+a2×x2+a3×x3+a4×x4+a5×x5+a6×x6+a7×x7+a8×x8+a9×x9+ε

由表1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人均耕种面积外,其余指标均与农业GDP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利用上述系数比例构建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其中上述指标中有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正向指标即对循环经济具有正向影响的指标,负向指标即对循环经济发展不利的指标。选取1985~2012年中原地区上述指标数据进行拟合,以1985年数据为基础进行标准化,其中正向指标为该年度指标/基准年度(1985年)指标,负向指标为基准年度(1985年)指标/该年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可计算出1985~2012年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情况(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突出方面在于农业经济自身的发展,即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此外,非自然资源(包括化肥、农药等)的投入有减少迹象,说明中原地区更重视农药、农机以及农膜的使用效率,而不是单单追求简单覆盖。因此,生态环境指标较基期1985年大幅上涨,且进入2000年之后具有加速上涨趋势。

3中原地区循环经济农业营销壁垒

营销活动是个人或组织进行的以交换和创造产品或价值为核心的流通活动。市场营销活动是以市场为起点,向上衔接生产环节,向下对接消费群体的中间流通环节,因此其模式和发展趋势需与上下游均进行有效的衔接。

中原地区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和品牌认知。因此中原地区农业营销手段以传统模式为主,营销方式较为成熟。但由于固守传统,因此未能突出区域内农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因此,从新型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角度来看,农业营销手段仍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1)固守传统,新型农业意识薄弱,因此未能形成有效的配套营销手段。中原地区由于具有较长的农业发展史,因此其重生产和轻销售的理念仍大量存在。很多地区虽然已经开展循环经济,但农业经济发展仍然以扩大生产、扩大规模、提高单产水平为主要目标,而不注重产销结合、产融一体。因此,尽管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际上尚未形成自己的农业循环经济品牌,更遑论拓展和保护了。

2)循环经济产业链各环节上利益主体关系不够协调。农业循环经济往往涉及上下游几个子产业,甚至可能横跨多个行政区。而由于循环经济强调整体而非部分,但区域的特殊属性和经营历史决定了各地农业经济考核以区域内为主,因此各个行政区域和循环经济各环节为追求本环节的利益最大化往往忽视整体利益而产生冲突。

3)生产经济规模较小、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往往限定在一家一户范围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营销手段的使用和推广。尽管近些年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 “公司+农户”或“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这就直接导致生产销售产业一体化水平较低,计划-生产-销售衔接难以紧密,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辐射带动能力薄弱。未能形成循环经济集群为现代化的农业市场营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4中原地区农业营销模式新框架梳理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原地区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发展特色和当前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在营销框架的建设以及营销手段的选择上,必须以尊重上述特征和壁垒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原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业营销的新框架和新思路。

1)建立产业化营销思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农业营销与传统营销思路不同,传统营销主要关注对特定商品或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但基于对中原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特征的量化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化是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把握“产业化”的抓手,才能充分享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红利,适应产品特征。同时,建立以产业化为思路的农业营销框架,也有利于避免当前中原地区农业营销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的弊端。以产业化模式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推广,方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整体品牌意识,树立以循环经济全产业链为基础进行营销的观念,而非单一产品营销。告别传统农业中因以单一农户为中心,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的困境,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树立循环经济品牌,拒绝营销标的单一化,从而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上各环节间的优劣势互补,降低营销失败风险。同时,发展从产品到休闲农业观光的循环经济链条,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也有利于推动产融结合实现金融反哺农业循环经济。在树立循环经济品牌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产品特色,关注农业循环经济本身为消费者带来的消费体验,这种体验不仅限于绿色产品带来的健康,同时也要强调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的可参与性。

3)把握循环经济营销的着眼点,循环经济营销不等于绿色农业,不等于非自然资源投入(农药、化肥和农膜等)营销的退出。农业循环经济以资源环境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但并非以降低非自然资源投入为目的。通过对中原地区循环经济特征的发展可以看出,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非自然资源投入水平的确在不断降低,但并非完全退出市场,同时更加要求非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因此,针对农业产业链上非自然资源产品的营销应以生态性和贡献率为着眼点。

在上述营销框架下,要积极实现农业营销的“两重创新”:第一重,具有前瞻性的营销服务创新。农业循环经济仍然受自然环境和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其发展中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动要求营销服务根据市场做出正确的预测。第二重,建立具有辅助监督作用的营销管理创新,创建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营销网络导向系统,对农业循环经济品牌实现统一、规范的全产业链管理。营销创新的前提是科技创新和质量体系的创新。因此,要求营销要协助生产检查农业环境生态安全,重视市场、农产品和营销策略以及营销组合的创新。如在循环经济模式的设计阶段,可以广泛采用具有生态化和节约资源意义的绿色设计,如减量设计、可回收设计以及循环利用设计等。在生产阶段,要协助生产部门进行产、运、储存、销售等各环节的严格管理,提高全环节技术含量。只有充分控制前段的营销管理,才能将循环经济消费理念推向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创造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 CHE D,VEECK A,VEECK G.Sustaining prod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agritourism product:Linkages among Michigan agritourism destinations[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2005, 22(2):225-234.

[2] 李瑾.我国观光农业的地域模式、功能分区与规划初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3(2):48-51.

[3] 张霞.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J].北京农业,2006(2):1-3.

[4] 杨楠,倪洪兴.WTO农业谈判中的非贸易关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76-80.

[5] 张红宇,赵革.新农村建设要充分释放农业的多重功能[J].农村经济,2006(5):3-6.

[6] 尹成杰.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7(7):4-9.

[7] 朱启臻,鲁可荣.农业的公共产品性与农业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1):90-94.

篇8

结合河北省具体情况从经济发展、环境支撑、资源承载、科技提升和社会保障5个方面构建较全面的、层次清晰的、数据较易获取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评价标体系(表1),共包含24个评价指标。灰色关联度灰色系统理论是以灰色关联分析为核心、集评估、建模、预测、决策和控制优化等为一体的技术体系。它作为一种新的因素分析方法,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农业、工业和商业以及经济和管理等众多行业和领域。本文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将河北省农业生态经济建设作为一个灰色系统,用灰色关联度方法[6]对农业生态经济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评价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进度和水平,并及时发现其优势和劣势,朝着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更高水平迈进。指标权重的确定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大致可归为3类[7]: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综合主、客观赋权法的组合赋权法。而组合赋权法又分两类,一类为乘法合成的归一化方法;另一类为线性加权组合法。本文采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将Delphi法[8]和变异系数法[8]相结合,计算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设计在与相关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9-10],设计“很差、较差、中等、较高、高级”5个等级来描述不同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水平,对应数值分别为0~0.3、0.3~0.45、0.45~0.6、0.6~0.8、0.8~1.0。

河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实证分析

篇9

1.2休闲农业是适应时展的产物

休闲农业是适应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的新产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形态和新兴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为一体。作为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汇集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村、农民生活习俗等,经过科学规划、开发,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教育培训、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横跨一、二、三产业。

1.3休闲农业使人类更加亲近自然

休闲农业以田园风光、农村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为主题,结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休闲农业利用田园风光、农村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科技示范园区等,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现状,把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特征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陶冶情趣、休闲娱乐的机会。

1.4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为想了解农业、熟悉农村,倾心于回归自然和原生态,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和服务。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融合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设施,让顾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随之产生。

2发展休闲农业的作用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休闲农业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三农”建设和城乡建设的步伐。

2.1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休闲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郊区农业向都市农业方向转型,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打造出一批园林生态型、垂钓休闲型、农村风景旅游型、历史人文景观型、特色餐饮休闲型、科技园区型休闲旅游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进程中,带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进而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品种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2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

休闲农业能吸引大批不同投资模式的投资者,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除了有企业家直接投资的模式外,还有村(乡)镇集体或农民广泛参与和城市职工下乡兴办的方式。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企业家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近年来,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农业园区,都是一些企业家投资兴建的,他们将把城市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发展理念带入农业、农村,大大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2.3致富农民的朝阳产业

休闲农业源于农业,建在农村,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服务社会,发展休闲农业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事业。休闲农业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据研究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5个农村人口就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休闲农业的产业拉动比例为1∶4,促进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生产、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开发以及商贸、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2.4可利用整合资源并扩大内需和统筹城乡发展

休闲农业能对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做到生产与生态和谐、人与环境和谐、资源的长效和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向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使城市居民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城市的生活方式、服务意识、文化观念和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向农村渗透,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的相互交融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顾客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影响当地农民,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缩小了学习和接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距离,既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一代新型农民健康成长。

2.5促进村容村貌改观和新农村建设

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使之有财力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实施“三改”(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三通”(通路、通水、通电讯)、“三化”(绿化、美化、生态化)工程,改变了农村“脏、乱、差”,将原先的“穷山恶水”变成现在的“山清水秀”,优美的环境又吸引更多顾客,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了良性循环。

3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丰富多样的物产资源,是25个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属农业欠发达省区,但近年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飞速发展,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投资者对休闲农业认识不到位,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除了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休闲农业开发模式基本相同。园区大多缺乏整体规划,规模比较小,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布局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齐,服务功能缺乏创新,主要是以观光型、娱乐型、度假型3种为主,知识型、购物型、疗养型很少。休闲农业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只是钓鱼、住宿、打牌、卡拉OK、体育运动项目等,呈现出低、小、散的特点,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缺少名气,生态、文化内涵也不高,消费范围多数是本省居民,缺乏吸引力、知名度、影响力。

3.2缺乏管理人才

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不够规范,机制不健全,经营者和管理者缺乏必要的培训,全凭经验和主观思维判断进行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园区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简陋、不完善,专业化水平低,管理粗放、涣散,服务水平较低,缺少开发、经营、管理和公关的专业人才。

3.3缺乏科技含量

大多数休闲农业在经营活动中科技含量不高,仅限于传统低层次经营层面上,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单一,农业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粮、菜、花、果成熟期也过于集中,品种少、品质差,吸引力、影响力不大,顾客停留时间短,消费少,经营效益低下,创新和持续发展难以做到。

4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4.1发展前景

“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已成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新要求。围绕发展规划、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大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体系建设,这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为休闲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挖掘休闲农业的巨大潜力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将为休闲农业带来无限的发展前景。

4.1.1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

不少地方党委政府不仅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把它作为为城乡居民创造文明健康的休闲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成一项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

4.1.2国家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改变,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1.3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居民的需求结构开始转变。我国人均GDP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带动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休闲消费无疑会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这给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4.1.4休假增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有100多天,这为城乡居民增加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因此,要以科技为先导、产业作支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以此来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休闲度假需求。

4.2发展对策

篇10

On the Operational Models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E Yan-t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Shaanxi,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combined system of agriculture, ecologic and financing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 Many specific operational models had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past practice and they ha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y also had some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mprehensiveness, diversi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which in favors of achieving positive the cycle of ecologic and economic, and it would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 were currently some drawbacks in its development, so we shou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Meanwhile, the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unified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perational model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bined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1生态农业经营的具体形式

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地方生态环境条件,并有效利用地方资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形式[2-7]。

1.1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态农业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基―塘模式、台田―鱼塘模式、山区模式、庭院经济模式、水田农业等多种模式,各种模式各具特色,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1.1.1基―塘模式在珠江三角洲中部的一些低洼地区,因常年积水形成渍涝。当地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在低洼的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然后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等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水陆共生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1.1.2台田―鱼塘模式在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在低洼处开挖鱼塘蓄水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在稍高处构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养殖禽畜。这种模式,使台田和鱼塘相互促进,实现了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1.1.3山区模式在地形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当地的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有山区特色的立体式生态农业模式。如浙江南部山区,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养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作物,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材用林的经营方式。这样的立体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使山区农业走上了良性发展循环的轨道。

1.1.4庭院经济模式农户利用庭院里的零星土地和阳台、屋顶等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经营。如四川省彭县楠木乡的一农户,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个2 m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沟相通,在池内放养了2 000多尾鱼苗,池上搁鸡笼养母鸡,鸡粪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再搭个葡萄架给鸡群遮阴,这样获得了蛋、鱼、葡萄“三丰收”,使庭院经济成为了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是世界知名的生态农业新村,该村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养殖,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再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1.1.6“水田农业”模式典型的有在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萍―鱼共生模式,即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水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了立体的农渔业的生态结构模式。

1.1.7“蔗田农业”模式广西等南方省区是我国主要的甘蔗产区,在甘蔗苗期套种大豆、西红柿、茄子、绿肥等,后期在甘蔗行间种植平菇、香菇、木耳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来发展农业生产。

1.1.8“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蜜蜂,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还有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被留在了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蜜蜂采花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

1.2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传统生态农业发展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又发展起来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的生态农业模式,诸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的“猪―沼―果”模式、西北内陆地区的“五配套”模式等,都属于新型生态农业的范畴。

1.2.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它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1)具体形式。在一个150 m2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 m3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 m2的猪舍和一间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是:温室内猪圈舍的温度在冬天可提高3~5 ℃,为禽畜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使猪的生长出栏从10~12个月缩短为5~6个月,故圈舍的利用率可提高,饲养量可增加。而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猪舍下的沼气池也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辐射而增温,可解决北方地区在寒冷的冬季产气难的技术难题;同时,猪群呼出的大量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比室外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的产量可获增加,品质也有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

2)经济效益。①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 m2可增产2~5 kg,增收5~6元,温室大棚年可提高效益过千元;②每年均可节省化肥开支约200元;③温室育猪比常规养猪可提前150 d出栏,每头猪降低成本40~50元;④沼气作燃料和照明等,年可节电60元,节煤130元。

3)社会效益。①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打麻将女玩牌,邻里吵架合不来”的陈风陋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②农村庭院整洁有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脏乱差的面貌。

4)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推广达21万多户。

1.2.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这是一种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1)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养两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2)经济效益。①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②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可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 m多,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③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往年准备柴禾的砍柴工150个。

3)现有规模。该模式在我国南方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推广达25万户。

1.2.3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为解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研究推广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1)具体形式。每个农户建一个沼气池、一片果园、一个暖圈、一口蓄水窖和一间看营房。实行厕所、沼气池、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上层还可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入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2)特点。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

3)经济效益。“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每年户均可增收节支2 000~4 000元[8]。

2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

各地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既各具特色,又都遵循着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一条根本“轨迹”,那就是使农业生产经营向着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都具有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几个基本特点。

2.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根据本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的情况,充分吸收当地的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的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的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持久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都属于生态农业的范畴,其指导思想都是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将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广泛实践。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对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十五”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系列生态示范创建体系。“十五”期末,国家共批准528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233个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有150余个市(县、区)开展了生态市(县、区)创建工作。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据初步调查,各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后,粮食总产量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长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倍和9.2倍,人均粮食比试点前增加21.4%[9]。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导。遵循我国过去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轨迹,可展望出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及重点领域。

3.1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2005年该中心新认证企业1 839家,产品5 077个,截至该年,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了3 695家,产品总数达到了9 728个。在绿色食品发展的推动下,有机食品发展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2005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08家,保持认证企业198家,保持认证率87%。企业总数达到了416家,产品总数达到1 249个,实物总量66.9万t。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初具雏形,一批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企业逐步壮大。在2005年,就有305家年产值超过了

5 000万元的企业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占申报企业总数的18.4%;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92家,占33.3%[9]。有关专家指出,生态农业将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3.2生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等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来组织生产,通过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两者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充分利用本区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3.3更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我国生态农业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但这一体系基本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今后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应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发展,巩固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未来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3.4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及认证将进一步统一

为了指导我国生态食品的发展,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今后我国一方面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和环境友好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应加强生态食品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统一,以削弱和淡化国际标准歧视所产生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带业的影响。

总理曾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能源危机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普及和增强,生态农业乃至生态经济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导世界经济向资源节约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福龙.看,他们的生态农业试验[J].世界博览,2010(12):56-57.

[2] 郭从友. 鸭稻上市,喜看生态农业又归来[J]. 工会博览,

2009 (1):70.

[3] 潘虹.“乐和家园”生态农业分析[J].企业导报,2010(2):96.

[4] 雷和涛,廖允成.浅析杨凌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2-105.

[5] 徐文辉,庄丽丽,陈快快,等.义乌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J].中国城市林业,2009,7(3):19-21.

[6] 谢艺,汪正祥,雷耘,等.自然保护区庭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5):146-149.

篇11

[3] 董遵.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3):52-53.

篇12

一、现今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循环经济缺乏正确认识

虽然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导致我国人均农业资源的占有量相对较低。并且,伴随农业粮食生产安全相关问题的出现,以及人们对于粮食需求量的增长,最终造成了在农业发展中过分强调量的增长而忽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除此之外,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都认为,现今中国农业发展正在稳步前进,现在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还为时过早,并且会得不偿失。同时,一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企业认为,若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资金的前期投入过于巨大,并且在短期之内可能会无法获利,从而打消了生产发展的积极性。还有一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因为生活较为贫困,认为最为重要的便是实现农业生产的增产与增收,他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愿望并不强烈。

(二)缺乏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有长远科学的规划,但是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提出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这一规划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受到各方重视的时间较短,也没有正规的规划体系来指导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推行、落实,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引导力度也不够。而农业循环经济要想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科学研究依据作为基础。比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经济、自然以及社会等各个领域息息相关,并且还关系到农业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等的每个环节,涉及到各个地区、各种产业以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说一些相关的经济理论、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技术研究等至关重要。虽然这些在发达国家中都已经得到重视与解决,但是还在处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步阶段的中国,有很多领域是农业发展中还没有涉及的。在我国,正是因为没有科学、深入的调研,缺乏长远、正规的规划体系作为指导标准,使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受到技术的制约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其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生产条件也受到较大的限制。相较于我国工业的发展而言,我国农业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十分落后的,并且相关的科技水平也较低,使得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技术的制约。多年以来,我国中央以及地方地区的财政对于农业项目的资金投入以及科技研发、服务水平都较低,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水平落后,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成果的转化率比较低,农业科技研发与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成果应用严重脱节,更难以形成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正是因为农业先进技术的缺乏,农民即使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农村农业生产大都是以家庭为一个生产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以及实施。

二、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要想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普及以及快速发展,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农村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以及教育。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深深的扎根于农民的心中,帮助农民正确的认识农业循环经济的价值和发展趋势,增强他们的主动性与自信心。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让社会公众能够更加明确我国在发展农业过程中面对的诸多困难以及挑战,了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威胁,理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以及基本的措施。同时,面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一定要切实的改变政府以GDP增长为目标的政绩观,从而更好地带领地方政府官员,既重视该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也重视农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应指标。比如说,将农业产品投入的结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加入到政绩考核的指标当中,引导区域循环经济的逐步发展,加快生态农业的开发力度,让农村地区摆脱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增长中“有增无长”的状况,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及发展规划

要想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且保障这些规划能够切实的贯彻落实,需要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4]。从规划操作的层面上看,要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以及公众的基本责任与义务,从而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实施;还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发展中资源保护的有关政策,健全农业生态的有关补偿机制,从而带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那些已经出台许多年且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要及时的进行修订与完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还要根据中央制定的法律来完善自己的地方性规章制度,从而提高相关法规的针对性以及可行性;各级政府还要加大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发挥财政政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建立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并确保专项资金能够稳定持续的增长;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开展的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可以给予直接的投资或者补贴。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的鼓励农民发展与本地区农业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利用环保以及循环农业的相关技术来发展种植业或者养殖业,对于这些农户,在税收政策以及信贷方面可以实行优惠,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或者奖励;地方政府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区域政策,从而让这些政策整合在一起,发挥最大的效应。

(三)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

要想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就一定要加大对于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至今为止,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一些科研人员知识水平较低,对于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对于农业循环经济中科研人才的能力培养,制定相关的农业循环经济人才培养计划,从而争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人才。除此之外,一定要建立起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科研投入以及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加大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投入以及推广机制的建立,建立起范围广、技术高、多元化的投入与推广体系,从而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科研经费的投入在不断增加,以更好的贴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需求,但是若是要大幅度的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科研经费的投入,仅仅依靠于政府是无法满足的,所以还需要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投入方式进行创新,让其走市场化的道路,鼓励以及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加入到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投入当中,充分的调动社会各类成员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投入的积极性,拓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如充分发挥农业循环经济科研示范基地、农业领域龙头企业以及循环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循环经济科技推广当中的示范相应和扩散作用,引导全社会积极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来。

三、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对于农业的生产质量和发展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坚持与时俱进,坚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信心和信念,加快农村地区先进的、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密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保证我国农业能够协调、稳定、整体以及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哲.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

篇13

(1)农业生产规模偏小,产业化组织水平低。当前,省内农业生产的生产单位仍是农户,使得农业生产较为分散,规模较小。河南省人多地少的局面使得农业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农户缺乏创新的动力。而今虽然已经有一些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但是都仍处于发展阶段,全省尚有2/3以上农户游离于农业产业化组织之外。而处产业化组织之中的农户,也比较松散,组织化程度并不高。(2)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首先,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业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甚至已经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其次,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以及回收的不当也加剧了农业的生态污染。再次,农作物秸秆的大量焚烧,不仅污染空气,更是破坏了其它植被的生产。最后,城市垃圾的堆放占据了大量的耕地,有些污染极重的垃圾废品更是摧毁土地的罪魁祸首。(3)农村教育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河南省作为人口、农业大省,农村的教育水平仍然十分落后。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显示,至2010年河南省农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农民总数的71.4%,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农民总数的64.07%。河南省1843.00万农村劳动力中,受过培训的仅占33.40%,未受过培训的占66.6%。可以说,河南省绝大说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技能单一,经营粗放。(4)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资源浪费严重。河南的省情为人多地少,发展需求迫切。到2008年河南省的全部耕地面积为7926.4km2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51%,人均耕地面积为1.22亩,低于全国人均水平1.4亩。近年来,随着生产成本的升高以及城市面积扩展等种种原因人均耕地面积更有下降的趋势。

二、河南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近几年全国乃至国际上最为推崇的一种经济模式。(1)发展低碳农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有关资料表明,农田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量的10%~12%,还不包括农田对森林资源减少所造成的影响。相反,森林则可以消化28%~32%的工业和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主产区之一,顺从当今时展,建立和发展现代低碳经济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而发展低碳农业更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体系中最重要,最需要先行的一步。(2)发展低碳农业是减少温室排放的必然选择。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发展低碳农业有着巨大的潜力。至

2010年底,河南省拥有林地面积336.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80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2%;湿地面积110.87万公顷;耕地面积14248.69千公顷等。森林、耕地和湿地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中均有重要的作用。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强调农业的减排,更是要加强农业的碳汇能力,是农业生产有碳“源”向碳“汇”转变。(3)发展低碳农业是河南省实现农业结构转型、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河南省经过一直以来不断的发展和积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机械总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这些农用机械中,大多数还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农用机械,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模式有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4)发展低碳农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河南省农业生产模式都一度采用高碳式的农业生产。高碳式农业生产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更是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是一种与高碳农业生产模式完全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低能耗,科学的利用不同生物资源在生产系统中的循环和再循环,通过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立自然生态环境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低碳农业并不仅仅是提倡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还强调在整个农业,包括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的低能耗和低排放,这就更加降低了对生态破坏的可能。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