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共管理模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尽管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相比,新公共管理适合于发达国家,但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却不得而知。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就必然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新公共管理可能与发达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那么与新公共管理兴起并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国家在采用时就会受到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确也采用过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因此也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所有熟悉的官僚制度。官员通过考试获得了终身雇佣。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官僚制度也要维护那些地位显赫、薪水相对较高的精英集团的利益。有人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传统的官僚制在许多国家都已失败。霍姆斯和尚德都主张,“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管理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我们相信,基本原则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另一方面,米诺格认为,“市场检测和内部市场等复杂的改革不可能在发达国家之外行之有效”。然而,与把新公共管理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之外相反,更为合理的方法是以务实的方式具体确定新公共管理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一系列前提条件。斯蒂格利兹主张一种新的发展日程,包括国家作用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政府和私营部门进行合作,促进政府建立市场。在一些领域,政府应当更多地进行市场调节。这就要求政府改善自身的工作绩效,通过尽可能地利用和促进竞争来广泛使用类似于市场的机制。任何国家在采用这些观点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时候,都应当有足够的基础条件以采用包括市场检验和履行合同在内的新公共管理。
我国公共管理模式概述
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切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论,中国公共管理学者还没有一致的立场和观点,更没有形成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概念。虽然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理解不一致,但是他们都认为公共管理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从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两大类;第二,公共管理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向外部取向的转变,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转向重视项目、结果和绩效,使得公共管理的战略管理、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制等成为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第三,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与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是在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指导公共部门管理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它比传统的行政学更具有现实性;第四,公共管理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第五,公共管理学是多学科的综合,它充分吸收了政治学、社会学等当代各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工商管理的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框架更具合理性。中国政府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成果,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以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为主导。2008年进行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目标是: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这次机构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从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看,仍未突破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虽然东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改革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不同,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改革中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使普遍的新公共管理思想与中国国情结合。这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启示
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时期,我们亟需一种全新的理论来拓宽我们的视角,作为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指南。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新公共管理不失为一个全新的改革理论视角,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使公共服务市场化,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着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础瓶颈”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因此,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单独投资和经营,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就是如此,中国的航空产业仍属国有,只是在航空运输上引进竞争机制。外国航空公司可以进入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便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推动了中国航空运输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注重既定的法律规章制度
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这应被视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然,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应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始终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公众需求。
(三)合理借鉴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应继续完善官僚制行政方式的同时,合理借鉴私企的管理方法。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公共行政管理实际发展水平来看,官僚制对于我国行政发展并未完全过时,我国在政府改革中,有必要努力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官僚制行政方式,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政府改革中借鉴私企的管理方法。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结果控制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管理重视效率,重视产出,重视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为公共行政管理包括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所借鉴和学习。
(四)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篇2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自公共行政诞生以来的100多年里,它一直是政府管理的主要形式。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又使一种具有新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凸显于世。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是政治与行政二分和官僚组织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这里的经济学主要是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委托理论等)。
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名称在西方也不尽相同,如在英国叫“管理主义”,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但它们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对于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定位,学术界存在两大基本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新公共管理的出现具有库恩在科学革命中提出的“典范”或“范式”意义,是政府管理科学的革命性的变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公共管理只是“寻求政府良好治理的一种努力”,是多种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的“交响乐”。
从实践上讲,“新公共管理”是一组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旨在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从理论上讲,则是基于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考虑,对行政与管理概念的再认识,对公共部门的抨击回应,对经济理论的变革、对私营部门变革和技术变革的再审视,以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政府自身管理手段、过程、模式的重塑为主线,以解决新时代政府管理社会和管理自身事务问题为宗旨,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基本价值的管理理论和心智的努力。
新公共管理思想阐释
尽管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相比,新公共管理适合于发达国家,但这是否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却不得而知。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就必然适用于不同的环境。新公共管理可能与发达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那么与新公共管理兴起并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国家在采用时就会受到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确也采用过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因此也盛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所有熟悉的官僚制度。官员通过考试获得了终身雇佣。即使在最贫穷的国家,官僚制度也要维护那些地位显赫、薪水相对较高的精英集团的利益。
有人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传统的官僚制在许多国家都已失败。霍姆斯和尚德都主张,“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管理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我们相信,基本原则对每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 。另一方面,米诺格认为,“市场检测和内部市场等复杂的改革不可能在发达国家之外行之有效” 。然而,与把新公共管理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之外相反,更为合理的方法是以务实的方式具体确定新公共管理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的一系列前提条件。斯蒂格利兹主张一种新的发展日程,包括国家作用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政府和私营部门进行合作,促进政府建立市场。在一些领域,政府应当更多地进行市场调节。这就要求政府改善自身的工作绩效,通过尽可能地利用和促进竞争来广泛使用类似于市场的机制。任何国家在采用这些观点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时候,都应当有足够的基础条件以采用包括市场检验和履行合同在内的新公共管理。
我国公共管理模式概述
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切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论,中国公共管理学者还没有一致的立场和观点,更没有形成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概念。虽然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理解不一致,但是他们都认为公共管理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从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两大类;第二,公共管理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向外部取向的转变,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转向重视项目、结果和绩效,使得公共管理的战略管理、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制等成为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第三,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与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是在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指导公共部门管理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它比传统的行政学更具有现实性;第四,公共管理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第五,公共管理学是多学科的综合,它充分吸收了政治学、社会学等当代各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工商管理的方法,从而使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框架更具合理性。
中国政府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当代公共管理理论成果,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以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为主导。2008年进行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目标是: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这次机构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从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看,仍未突破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
虽然东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理改革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不同,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改革中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使普遍的新公共管理思想与中国国情结合。这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公共管理对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启示
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时期,我们亟需一种全新的理论来拓宽我们的视角,作为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理论指南。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新公共管理不失为一个全新的改革理论视角,对我国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使公共服务市场化,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着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础瓶颈”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因此,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单独投资和经营,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就是如此,中国的航空产业仍属国有,只是在航空运输上引进竞争机制。外国航空公司可以进入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便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推动了中国航空运输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注重既定的法律规章制度
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注重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这应被视为是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更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当然,在我国现阶段公共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健全一套行政法规和人事法规,并保证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实现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应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取向,始终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公众需求。
(三)合理借鉴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应继续完善官僚制行政方式的同时,合理借鉴私企的管理方法。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公共行政管理实际发展水平来看,官僚制对于我国行政发展并未完全过时,我国在政府改革中,有必要努力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官僚制行政方式,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在政府改革中借鉴私企的管理方法。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结果控制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管理重视效率,重视产出,重视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为公共行政管理包括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所借鉴和学习。
(四)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改革,增强政府服务中的顾客意识。目前经过几次政府机构改革,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灵活、高效的政府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方面,政府管了许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另一方面,本该由政府管理的职责却做得不够好。所以,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环节是:还权于企业、社会和公民,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以公共权力主体的身份介入私人关系领域。在我国政府实践中,应推行政务公开、政务超市、社会承诺制、电子政务等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追求零顾客成本。为了使这些以顾客为导向的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我国政府应积极建立一些适当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标准和申诉处理标准,以便公众监督和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五)注重公共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
新公共管理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这一点给我们的启发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与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健全的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持一定的政治权威,那么公共行政就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里,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质量是不能得到制度保证的。
总之,我国的公共管理模式应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学习借鉴。即使是同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欧美各国,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其实行新公共管理的进程、速度、重点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均各有特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时,更应立足国情,走“内生化发展的道路”,简单地照抄照搬,无益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澳]欧文•E•休斯.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谢庆奎,魏娜.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高教出版社,2001
5.谢明编.公共政策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金太军.当代中国公共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第二辑)[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篇3
篇4
(二)强化服务
持续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是推进公寓楼社区居民市民化的强大动力。公寓楼社区居民被拆迁安置后,面临着居住环境改变、生计方式调整、交际网络变化等新情况,对各类社会服务的需求量很大。问卷调查显示,公寓楼社区居民目前生活方面存在的最大难题排在前2位的依次是,就业难题占60.5%,创业难题占12.5%;而只有11.8%的人参加过就业培训或进修,没有参加过的占到88.2%,这说明了就业公共服务供给的欠缺。根据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是社区居民适应新环境,加快城市融入的强大动力。一要构建完备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加强小区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配套建设,给安置居民的生产提供帮助、生活提供便利、交往提供场所,增加安置群众归属感,为小区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二要完善以社区为单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问卷调查显示,公寓楼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到44.3%,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只占15.8%。说明了在供给量恒定的前提下完善供给体制的必要性。要结合社区自治组织的调整,通过设立公寓楼社区公共服务站(中心)等形式,就近服务社区居民,完善以社区为单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三要构建灵活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公寓楼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同质性较强,且有别于城市其他社区的公共服务需求,为此,要根据公寓楼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实际,构建灵活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三)维护稳定
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城市扩容提质的基本前提,也是公寓楼社区安置模式成功的重要标志。一要做好前期遗留矛盾的化解。在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过程中,前期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是维护稳定的关键。要建立前期遗留问题的登记、归类和清零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按照同类问题同样对待、特殊问题特殊解决的原则,尽可能早地解决遗留问题,防止遗留问题的久拖不决和的发生。二要加强公寓楼小区周边社会治安防范。街道(管委会)要探索健全公寓楼社区管理制度,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公寓楼社区房屋出租的管理,建立以房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将公寓楼社区的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纳入到整个城市片区统一管理,防止公寓楼社区成为社会治安管理的薄弱地带。三要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工作介入公寓楼社区社会管理,加强心理疏导和诉求表达方面的帮扶,帮助安置入住居民更好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加强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文明创建、丰富文化生活,为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探索规律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历史条件下,城市扩容提质带来的拆迁安置是一个全国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拆迁安置工作系统性较强,安置户入住后的公共管理问题是整个拆迁安置工作的逻辑延伸。国外社区治理相对成熟的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英国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模式、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国内社区公共管理也先后出现了“沈阳模式”、“上海模式”、“青岛模式”、天津“泰达”社区社会管理模式和成都锦江区“社区小单元治理模式”等多种社区管理模式。由于各地社区发展阶段不一样,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基于公寓楼安置模式的创新性,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也有不同于国内外其他社区公共管理的特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公共管理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为此,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应当承担起改革创新、总结经验、探索模式的重要任务。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对公寓楼社区物业服务以及对失地农民就业、就医、就学和农民变市民思想观念转变等问题的研究,并对各种创新实践及时进行总结,通过公寓楼社区管理创新带动整个片区的城市社会管理,丰富征地拆迁公寓楼安置模式的内涵。
二、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模式
现代以来的国际公共管理领域先后演化形成了“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治理”三种主要的范式,这三大范式在我国的公共管理领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的层面上,长期以来均有着或显或晦的深刻影响。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要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学术思想和国内的成功经验,着眼于主要任务,从管理理念、管理格局和实施路径方面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一)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已成为党的治国方略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对于常德市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而言,“以人为本”更有现实意义。公寓楼安置模式本身存在着拆迁安置户民生权益与城市扩容提质公共利益的矛盾,这些矛盾将会贯穿于公共管理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政府要充分体会到拆迁安置户现实困难,不与民争利,多谋民生之福,让拆迁安置户成为城市扩容提质的受益者。服务为要。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公寓楼社区入住居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交际网络等都发生了或正在发生改变,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换,是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都离不开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服务为要”就是在对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过程中,以服务为管理的基本手段,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精细为策。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适应社会分工细化的必然要求。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事关入住居民的城市融入和身份转换,事关小区所在城区的社区整合等重大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系统性和牵连性较强,必须采取精细化的策略。“精细为策”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细化管理事务,注重专业性、注重细节、注重质量、注重实效。法制为纲。法治原则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坚持“法制为纲”就是要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坚持依法办事,在社区自治组织成立、物业管理模式选择、各种矛盾化解等方面都以法律法规规章为基本依据,确保公寓楼社区建设和管理始终在城市管理活动依托的统一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格局
常德市采取公寓楼安置模式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或者让拆迁安置户改变一个居住方式,从根本上来讲是要通过让拆迁户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就是要在顾及公寓楼社区居民当前生产生活实际的前提下,着眼于公寓楼安置模式的根本目标。政府既不能对那些应当由权利人决策的事项横加干涉,“替民作主”,也不能把应当属于国家、代表公共利益的行政管理职能事项,简单地交由被征地人进行民主讨论和民主决策。为此,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应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构建“政府主导+业主选择+多方参与+社区整合”四位一体的公共管理格局。其内涵如下:政府主导。
政府在公寓楼小区的后期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统一协调处理拆迁安置过程中发生的遗留问题,制定公寓楼小区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监管其他主体参与社区公共管理活动,为公寓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提供条件,为公寓楼社区居民的市民化提供持久的帮扶。业主选择。业主在整个公共管理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在社区公共管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政府或者其他主体应该提供管理或者服务的多种选项,由业主进行选择。这样既可以发挥业主的主体作用,有可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发挥其他主体在社区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能动性,加快社区居民的城市融入。多方参与。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政府、自治组织、其他社会组织三方。基于公寓楼社区在设计、施工、前期物业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在一段时间之内,公寓楼社区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各方也应该参与到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活动中,配合处理相关遗留问题。社区整合。公寓楼社区将被纳入城市的统一管理。基于当前的城市管理体制和社区规模,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都必须以行政社区为单位进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活动也必须通过行政社区。公寓楼社区要通过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逐步整合到行政社区中去,使公寓楼社区的居民产生对城市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三)公寓楼公共管理实施路径
1.统筹推进。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牵涉面广,要按照城市治理的思维,将公寓楼社区的管理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统筹推进。一要统筹城市管理与公寓楼社区管理。按照规划,公寓楼社区要实现从村庄到城市社区的转变,随着城建项目的推进,这些由农村集中安置的公寓楼小区将被城区所包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区,所以社区公共管理要统筹于城市管理中。二要统筹农地与非农地的使用安排。根据城市扩容规划和用地要求,不少安置户还有耕地没有征用完,这些农地与安置小区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直接影响到公寓楼社区的管理。要加强引导,推进未征用土地的流转和集中经营,与征用的建设用地相互为用,以不同的形式服务城市发展。三要统筹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公寓楼社区的发展方向是与城市原有社区融为一体。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既要注重制度建设的刚性约束,又要注重文化建设的柔性促进。要将公寓楼社区纳入到城市的统一管理中,统一执法标准、统一管理幅度。要以推进社区认同为目标,常态化推进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为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健全体制。健全管理体制是实现由“村”到“居”转变的必然要求。一要实现从农村管理到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转变。按照民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调整城市原有相关社区的建制,将公寓楼小区纳入到城市社区的统一管理中。二要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要在体制上实现街道(管委会)——村庄管理到街道(管委会)——社区管理的转变。明晰街道与社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定位,重新界定街道对社区的职责,合理划分街道(管委会)与社区居委会的职权,防止政府行为失范和社区居委会职能错位的问题。三要健全社区公共管理主体群。社区公共管理是一个包括政府、第三部门、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的多中心治理活动。健全的社区公共管理主体群是实现多元治理的关键。要进一步明确基层政府的管理职责,依法产生社区自治组织(含党团组织)、业主委员会。创造条件让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有偿或者志愿等形式介入到公寓楼社区的公共管理活动中,为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融入城市社区搭建平台。
3.整合资源。城市社区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单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资源整合是有效推进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一要整合政府资源。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责和公共服务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中,要按照“部门管事、街道管人、社区履职”的原则,在社区层面构建社区服务中心,对相同职能进行合并、不同职能进行分开,实现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单一协助执法向综合协助执法转变,最大限度地提升政府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要整合社区资源。社区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公寓楼社区的现状来看,社区通过自然生成、社会捐赠、法律规定等途径拥有人力、公共物业、信息等资源,整合社区资源能有效提升社区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能力。三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政府主导下实现社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引导社区居民自愿组建服务性、互、公益性等各类社会组织,丰富群众生活,反映群众诉求,参与社会监督,促进社区建设。
4.责任考评。责任考评是推进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责任考评能够检验公共管理的成效,更好地推动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的发展。一要细分公共管理事务。对公寓楼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分解,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范围,是进行责任考核评价的基本前提。公寓楼社区公共事务可以分解为社区行政事务、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自治事务三大类,不同的主体承担的职责范围都需要理清。二要明确公共管理的标准。要明确各项社区公共管理事项的目标,作为责任考评的基本依据。三要建立激励机制。对相关主体的公共管理活动进行责任考评后,要将考评结果作为相关单位评优、相关人员职务晋升的依据。四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公寓楼公共管理活动中出现的责任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对考核评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制定相关的措施给予及时解决,推进公寓楼社区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语
篇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尽管不同国家在改革的具体措施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改革中改革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上的相似性,使人们普遍认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正在出现。这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就是新公共管理典范。在实践上,“新公共管理”代表着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之间的决裂,在理论上,新公共管理理沦也普遍被认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新的理论范式。鉴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立场,如何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来理解和把握新公共管理的改革实践及其理论实质,成为我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我们正确评价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也是我们借鉴西方文明的前提。
(一)
在基本理念上,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功能是社会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管理”功能对劳动力要素和复杂的信息技术、组织技术、物资形态商品的生产技术的有效组织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保证。因此,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分离的和特殊的组织功能,并且管理者必须拥有合理的“管理权限”。“新公共管理”的信条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这是良好管理的基本准则。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引进私营部门中的良好商业实践在公共部门中实现。
具体而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崇尚政府管理职能的市场化。政府管理的市场化包含多层含义,首先,指政府公共服务生产的市场化或私营化。既然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中管理绩效低下,公共服务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因此,以市场化的方式来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成为优先选择。其次,竞争的重要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竞争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核心力量,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如果导致私营企业垄断性的生产地位,将一样是没有效率的。因此,关键在于在公共部门创立内部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来产生高效率和低成本,以改进政府绩效。最后,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优越于公共部门,并可用于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是一种假象。因此,政府应移植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使政府管理更贴近市场化。
第二,推崇自由化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将政府困境理解为低劣的管理向题,认为公共管理者是专业人士,政府部门的不良绩效不是他们缺乏管理能力和不履行职责的结果,而是“坏制度”的结果,是繁冗笨重和不必要的规则、规制及其他约束严重束缚管理权威和管理能力的结果。新公共管理倡导者指出,真正履行管理职能的管理者只有非常有限的管理权限,在实施管理权威方面要受制于细节详尽的财政预算规程、人事规则、采购制度、审计制度而丧失管理的灵活性,无法对变化的环境或者顾客需求做出回应。正如撤切尔夫人任命组建的“雷纳效率小组”在研究“下一步行动”改革过程中所发现的那样,“公务员招募、解庙、晋升、薪酬、工作时间、安置、分类、工作组织以及TT(信息技术)的使用等,都不在各个层次上多数管理者的控制之列”,大多数管理者缺乏对组织进行有效管理所必须的权威和灵活性,管理权威与管理事项严重脱节。因此,改革策略的设计就必须合理赋予管理者以有效的管理权威,让管理者从政府繁文绍节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在财政、预算、人事、采的和审计等方面解除不必要的规制和控制,解放管理者的管理能量,放手让管理者来管理。
第三,强调管理的政治性质。要求公共管理者抛弃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政治与行政严格分离的教条,正视政府管理中大量的政策性行为,明确认识公共管理是在特定政治环境下的管理行为。对管理的政治性质的强调,要求在加强政府内部管理的同时,公共管理者必须有能力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处理与不同部门、组织以及与大众媒介和公众的关系,树立“顾客”的观念意识,以政治性的眼光来对待公共管理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关系。
第四,倡导企业家型领导者。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人员与市场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样,有着自我利益最大化、逃避责任、机会主义、自我服务、欺诈以及导致道德风险行为的内在倾向。那么,为什么具有同样人性特征的私营管理人员和公共管理人员在管理绩效上会有优劣之别?原因自然不在于自利的人性,而在于管理环境的差别。繁冗的程序规则构成的管理环境严重压抑了管理者的管理权威,导致了低劣的政府绩效;相反,私营管理环境能有效疏导和利用私营管理人员的自利、机会主义和风险意识,使得他们能运用信息和管理能力适应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引导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绩效。具有相同人性特质的公共管理人员在相类似的管理环境下也可获得同样的绩效。因此,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设计一个恰当的制度环境,使公共管理人员拥有充分合理的管理权威。
(二)
篇6
一、大数据对社会公共管理产生的影响
所谓的大数据,具备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其数据信息量大,要求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分析;数据信息储存、获取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样,数据信息更加的复杂;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快,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够为预测、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科学性和实效性。大数据给社会公共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推动着社会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相关单位和人员工作实践中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一方面,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上形成的各类数据信息量更大,信息网更庞大,信息的深度、复杂度也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开展和实施的难度,对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人们生活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使管理工作的内容更复杂,需要数据的信息数据更庞杂。另一方面,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在管理中的科学合理化应用,为社会公共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等提供了科学的支撑,借助大数据及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共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管理,促使推进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目标更好的实现。因此,社会公共管理相关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需要强化大数据意识,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手段,推进大数据与社会公共管理有效结合,充分地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和优势。对社会公共管理进行完善和优化,提高社会公共管理的质量水平,确保政府的各项决策更科学、社会治理更精准、公共服务更高效,促使建设“美丽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例如,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服务的质量,使公共管理提供的服务更加多元化、标准化;推动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政府工作的职能发生一定的转变,利用大数据分析后的数据信息调整和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为人们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科学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准确把握人们的需求,为科学管理提供支撑,评价分析社会公共管理各项决策的实施,确保管理和服务到位。
二、大数据时代社会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意识不强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给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也充分认识到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大数据能够为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的高效化实施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在提高社会公共管理的质量水平,促进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创新、完善和优化方面作用突出。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和实施中很多人员缺乏大数据意识,其应用没有发挥出全部的优势和价值。主要表现在:部分人员在利用大数据,进行大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所采用的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和手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仍有很多部门和人员采用的是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不高,容易因信息不全面、不准确等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共管理决策的落实和相关目标的实现;相关人员工作的实施,没有从全局性的角度去深入挖掘、分析和利用大数据信息,在信息筛选、信息挖掘和共享利用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实现碎片化、复杂化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利用等,公共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大数据意识有待提升。
(二)信息共享利用问题
社会公共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比较多,为保证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则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要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有效协调和配合。但是,具体实施中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各个单位和部门之前日常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联系不够密切,没有切实利用政务外网、内网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方式去广泛的收集和整理数据信息,很容易产生信息孤岛的问题,导致在社会公共管理决策的时候数据信息不全面、不充分,进而影响决策管理的科学性。严重影响数据信息及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进而对社会公共管理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还增加了相关工作开展和实施的工作量,削减了管理工作人员的热情。此外,对各个公共部门协调配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容易诱发矛盾纠纷问题,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各个部门互相推诿责任。
(三)信息安全问题
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在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安全管理的难度。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数据处理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比较大的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对大数据安全存储、大数据的传递和共享利用等造成影响。例如,网络信息泄露、窃取和篡改网络信息数据、网络病毒入侵等,对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影响巨大。大数据时代下,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和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和沟通,如果网络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网络信息泄露。借助移动磁盘、移动存储器等进行数字化存储,在受到自然灾害、线路故障、木马病毒等的影响和破坏的时候,容易导致存储信息和数据的部分丢失、无法获取、毁灭性损坏等问题,进而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造成影响,对大数据信息的传递、共享、利用造成不利影响,对社会公共管理科学决策造成影响。
(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大数据的应用对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从事社会公共管理的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利用大数据,进行大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如无法借助大数据进行数据信息的全面采集、深入挖掘、高效化分析、精确筛选、科学转换和有效整合,将严重影响数据信息的利用率,影响其价值和作用的发挥,公共部门及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大数据时代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一)培养数据思维和意识
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要牢牢的把握时代特征和要求,对此进行科学的创新,转变管理的思维、创新管理的模式,以取得更理想的管理效果。提升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确保工作的实施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变革的各项需求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创新工作中,要强化政府、公共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工作的开展要贯彻和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引进新技术、新手段,有效提升社会公共管理的质量。对原有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进行科学的创新,促使其不断完善和优化。大数据时代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施,要科学地将大数据及相关技术、信息化技术运用其中,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有效提升社会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公共部门及相关人员要培养数据思维和意识,确保日常工作实施中能够合理利用大数据,做好数据信息收集、存储、分析、处理等工作,从全局性的角度去深入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大数据信息,对碎片化、复杂化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确保相关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人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社会公共管理及相关服务,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
(二)借助大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公共部门及相关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社会公共管理的复杂性、系统性,各部门和人员之间要在协同管理、配合参与下,有效地提高社会公共管理的效率及相关服务的质量。具体实施中,要转变“各自为战”的思想观念,借助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和平台,实现公共部门及相关人员之间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公共部门及相关人员也要有意识地从政务外网、内网等多渠道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整合和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为社会公共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和依据,确保管理决策科学,进而提高社会公共管理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效果。同时,密切的配合下,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和实施,降低工作中的错漏情况、不到位情况,减少部分间的矛盾纠纷和互相推诿的情况。
(三)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大数据时代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施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高度的警惕网络安全威胁和安全隐患,有效地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更好地为社会公共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和保障。首先,要提高安全防护技术,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技术能够得到规范合理的运用,及时的检测和分析系统异常情况,对非法入侵进行有效的自动防御,保护系统内部的信息数据;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信息存储、传递和利用安全,防止数据信息丢失、恶意或随意篡改信息的行。其次,要提升网络安全防范等级,对网络漏洞进行及时修补,保证系统安全。此外,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规范、安全,定期查看移动磁盘、移动存储器、线路、设备等,避免因其故障和损坏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无法获取、毁灭性损坏等问题。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
为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对社会公共服务的要求,有效提升社会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则需要不断的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促使公共管理的思维、模式、方法、手段等不断的创新和优化,引进专业化、高素质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要强化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实施柔性管理,全面的贯彻和执行“以人文本”的理念,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深入基层落实相关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社会公共服务。相关人员还需要与时俱进,提高大数据思维,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大数据存储技术,广泛地收集和存储相关数据信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确保数据信息全面准确,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合理利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相关技术,挖掘和利用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社会公共管理开展和实施的情况及效果。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推进我国社会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必然趋势,是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公共管理模式需要准确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社会公共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以有效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公共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红,费保升,方海等.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的挑战及创新模式探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11-15.
[2]谢婷.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公共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4):215-217.
[3]邹沛耘.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创新[J].管理观察,2019(36):67-68.
篇7
(一)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以来,就有了公共管理的问题。但是,在传统的阶级统治模式中,公共管理是附属于阶级统治的。近代以来,阶级统治变得越来越隐蔽,而公共管理却日益彰显,人们到处可见的是政府对社会的公共管理。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状况愈加明显。公共管理从隐到显的殖变,不仅是管理行为量的增加,也不仅仅是管理活动范围的拓展,而是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从以统治为主导的模式向以管理为主导的模式转化的过程。人类社会早期的公共管理在运用行政的和宣传教化的手段对社会实施管理时,往往诉求于强制性的措施,管理行为自身未得到充分自觉。近代社会的公共管理在许多领域中无疑也包括强制性的行为,带有传统的统治性的特征,但是在许多领域,公共管理日益趋向采用民主和参与等方式。这就使得公共管理具有了更多的公共性,淡化了服务于政治统治的终极目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管理模式就是其代表。它的基本特征是:政府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政府的公共管理泛化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迅速分化为许多专门领域;政府机构日益膨胀;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运行的高成本、低效率。总之,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是与西方工业社会的政府管理相适应的。但是,随着西方各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这种理论及其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之需要,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和原则均受到普遍的怀疑与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其一,作为传统的公共行政基石的官僚体制已被证明是一种过时的、僵化的和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这种等级划分、权力集中、控制严密的官僚体制的组织模式在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工商管理中率先被打破,继而在70和80年代的公共部门逐步被学习型组织模式所取代。
其二,政府部门作为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者的垄断地位已被动摇。政府通过补贴、规划与合同承包等方式间接运行,各种私人公司、独立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了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不同的政府机构也为提供相同的公共物品及服务而展开竞争。与此同时,私人部门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也被公共管理部门所借鉴。市场机制在公共部门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三,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被人们批评为是一种不真实的假定,而且,在现实的生活中政治事务与行政事务是难以真正分开的。
其四,公共人事管理的体制及模式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公务员的永业观念已被打破;业绩评估和绩效工资制成为一种主要的报酬方式;传统的片面强调对人的控制的人事管理模式正在被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所取代。
由此可见,在现实的公共生活中,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命力,由于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这就导致了西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全新变革,催生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降生。
(二)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70-80年代的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其他国家。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在整个80年代,英国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展反对浪费和低效益运动,成立了效率工作组,对政府的有关项目计划和工作进行效率审计;大力改革公共部门的工会;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将英国的石油、电讯、钢铁、航空等40多家主要国有企业卖给私人;对地方政府的预算开支实行总量控制;要求所有的地方建筑和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公开竞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效率工作组1988年提出的报告《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英国政府开始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政府各个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半自治性的“执行局”来承担这种职能。部长同执行局在谈判的基础上就该局要完成的任务及其在具体运行方面的灵活度达成协议,也即绩效合同。这样,部长们主要只关注预算总额和最终的结果,而各局在预算支出、人事安排等具体事项上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尤其是执行局的局长是由公开竞争产生,三年必须重新申请一次,不实行终身制。到1996年,英国有近75%的公共服务是由执行局来承担的。
继英国之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随着两国工党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上台执政,也开始了大力的公共行政改革。其中,新西兰的改革因其力度大并且具有系统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被学术界称作“新西兰模式”,新西兰财政部于1987年末出版的《政府管理》一书被誉为新公共管理的宣言。
美国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尽管不像英国那样,有明确的起点和目标,但似乎开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卡特政府实施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案”,而且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里根政府大规模削减政府机构和收缩公共服务范围,当时负责推行改革的格鲁斯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将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管理领域之中,来提高政府效率。格鲁斯委员会诊断出美国政府公共部门管理低效率的重要原因是:其一,国会对联邦政府机构的日常管理干预太多;其二,人事特别是高层人事缺乏连续性;其三,缺乏追求高效和经济的诱因;其四,会计和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其五,缺乏有力的中央财政和会计管理。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塑政府”改革运动。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则;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精简政府机构、裁减政府雇员、放松管制、引人竞争机制以及推行绩效管理。这场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就是戈尔所领导的国家绩效评价委员会的报告《从过程到结果: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的政府》,简称“戈尔报告”。“戈尔报告”指出:从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建立了庞大的、自上而下的、集中化的官僚体制来处理公共事务,这种体制以那时的公司结构为模式,采用分等级的科层制形式进行管理。由于对标准化程序的先人之见、垂直的指挥链条和标准化的服务,这些官僚机构是稳定的,但与此同时也造成机构膝肿和反应迟缓。当代迅速变化着的世界、闪电般的信息技术、全球性竞争和需求式的顾客,使得庞大、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己经失效。该报告提出政府改革的四项主要原则:消除繁文缚节,由注重过程的系统转变为注重结果的系统;把顾客放在首位;授权雇员以取得成果;一削到底,并创造出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的政府。
欧洲大陆各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等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有所不同,它不具有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行政改革的那种系统、全面、连续和激进的特点。但是欧洲大陆各国的行政改革同样带有明显的管理主义色彩,因而具有“新公共管理”的取向。比如,在德国,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行政改革采取了非连续性渐进主义模式。其改革的基本内容:调整公共事业、削减公共服务人员、压缩公共人事开支、转变公共组织结构等均是在某种程度上以管理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特别是在90年代,借鉴了荷兰的经验,推行地方政府改革,实行“地方治理模式”,与英、美等国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公共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首先,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公共财政也因为收人减少和福利开支过大等原因出现了连续的赤字,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紧张的困境。按照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的观点,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从原则上讲有三种途径:一是限制开支和公共任务的终结;二是增加收人,特别是税收;三是用较少的开支来实现公共使命,即“少花钱多办事”。由此可见,只有第三条道路才是较好的选择。“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出现就成为各国政府的自然选择。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张,政府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这使得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臃肿、效率低下,传统的科层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正如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中所说:“工业时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年代已不能有效地运转了。”再次,由于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促使各国政府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数字化生存”方式要求政府对瞬息万变的经济迅速作出反映,同时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垄断。新通讯技术以及接触政府信息的便利使公民和社会团体更容易参与公共管理活动。这要求对政府组织及其运作过程作出变革与调整。最后,经济的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了西方各个国家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视,政府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合”组织把政府改革当作其成员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认为顺应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为公共部门改革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
(三)
综观西方社会的这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由于操作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政府继续充当运动主体的角色,每项改革措施也不得不基于现实而表现出对管理行政模式的妥协,但就这场改革运动的发展趋势而言,无疑包含了如下的意蕴:即对近代以来的公共行政管理化倾向进行全面的检讨。虽然检讨的结果仍然是以“新公共管理”命名,但它与传统的公共管理已经有着较大的差异。从哲学的向度来看,它是中心边缘化与边缘中心化的双向整合与建构的过程,其实质是管理主体的单一化向管理主体的多极化的转化。
篇8
(一)协作的概念
协作就是多个劳动者为了完成同一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他们之间有着各种联系,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的活动。政府也屬于组织的一部分,因此政府协作也就是组织间协作的行为。在政治界大量的学者对政府协作给予了不同角度的诠释。从组织间关系的角度俩说,协作就是一个特定议题利益的相关者,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过程中来,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者标准,对相关的议题做出讨论或者决定。协议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利益的共同体。而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看,协作就是分布在不同的层次的人积极主动参与到共同问题的研讨过程,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领导者进行组织,面对的也是人民大众都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而笔者认为,协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组织为了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而进行的活动,简单地说协作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关系。
(二)协作是一个过程
协作就是为了解决单独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组织在一起的一个团体,这个团体通过谈判来统统决定出一项规则,决定出组织结构处理问题的关系。协作是比协调和合作更高一级的一种集体活动。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体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进行的组织。而协作是一种组织集体行动的结果,他们针对一个公共的议题而进行的资源、信息的共享,为了追求多个组织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并且协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单个组织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协作是多个团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共同资源、共同承担责任的联合行动或者公共工作。按照环境主题的数量,可以把跨行政区地方政府主体的关系分为多边和双边关系。
二、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是研究组织变迁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跟新制度主义理论是组织研究的两个重要的研究流派。其中资源依赖理论在早期主要是对企业管理组织行为进行研究。它是在组织自己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以后,向外部环境中的所需资源掌握着进行交换,进而形成的一种组织间资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也就是组织为了获取其他组织的资源,而又受到其他组织的控制,向其他组织提供资源而建立起了的一种组织联盟。组织间的互动就是进行资源的争夺、保卫、巩固的合纵联盟的过程。
(二)集体行动理论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逐步发展起来。此理论是主要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中不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也是一种集体的行动问题,它属于结余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因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组成,以及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人,所以这些人都不可避免的带有经济人的特征。公共选择理论从开始就具有经济人的行为假定,在其活动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也都受到经济人这一特性的限制,都有着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集体利益者是没有的。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影响,他们针对官僚制结构僵化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的弊端,就展开了以政府再造为内容,以分权化、市场化、民营化为工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但是这些新改革运动在各国的政治改革过程中报露出了很多的弊端。比如美国就明显偏袒了民主行政一方。整体性治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新兴改革治理模式,整体性治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发展新方向,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分割性的问题构建出了政府管理的一个新的运作机制,以协调和整合为核心的治理方式为政府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三、结语
总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研究对于解决社会上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指明了新的方向,帮助政府部门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加快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也有利于弥补群众的集体利益。
参考文献:
[1]曾维和.协作性公共管理: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新模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篇9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来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体制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改革主要是公共行政的传统准则,缺少当前西方各国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准则。世界各国在公共行政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共同的,这一点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如此,因此,了解和吸取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我国的行政改革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行政机构膨胀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严重,各级财政中出现财政赤字,精兵简政是必须执行的。其次,法律保障意识低下,政府机构改革不够法制化和规范化。行政管理改革受到的严重影响,导致行政管理改革无法正常运作,并且不能真正认识到中国行政权利问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然而基于我国的背景和国情以及我国行政管理中出现的弊端,要正视新公共管路理论,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规范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逐步建立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3新公共管理模式下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
我国要立足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丰富的原则,进行反思性的借鉴。思考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特殊维度,主要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有限政府”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职能调整和优化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有借鉴作用。我国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行政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政府对社会和公民进行无所不及的控制,政府垄断了社会的一切资源,公民和社会组织都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不到位”就逐步显现出来。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关系,界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政府应为“有限政府”。为此,行政管理改革必须在现有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政府应把自己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交出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摆正管理位置,实现正确定位,矫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现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在政府管理改革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管理新职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补足政府职能的或缺部分,解决政府职能的“不到位”现象,使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从“管制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
(2)在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政府的服务职能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实行必要的官职管制,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新公共管理主张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公共机构形象。服务行政的理念是强大的内在规范和价值导向。我国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型政府管理模式下片面地以经济、效率作为政府行政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在这种价值取向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循着命令链只对上级负责,片面追求效率,往往容易忽视民意,忽视社会公平。而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政府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以社会和公民满意为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行政管理职能从管制向服务的转变,正是反映了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当然更应当树起服务理念,提升政府的服务职能。但是,由于我国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政府还担负着培育市场的艰巨任务,因此,政府的管制职能不能轻易放弃,特别是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
(3)把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公共行政领域,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对比政府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都是对管理对象、方式、目标和方法的管理,但是又都各有差异,将企业管理的方式完全实施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并不合适。但企业管理重视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重视效率,重视产出,这些方面则可为我国的行政管理所借鉴。比如,把投入产出分析和成本核算等方法引入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更加科学地进行绩效考核。
(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虽然也包含某些激进因素,但却未引起严重的国家失控和社会动荡局面,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法治化的社会环境将激进变革的负面影响衰减到较低水平。我国的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法治的总体水平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要考虑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即建立和完善各种行政法规,规范行政行为,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同时,要主要制度是手段,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要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使其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目标和任务服务,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
篇10
试问,这样的管理体系怎么会有助于民生呢?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办公任务,权力制约性比较差,不同的对于权力制约的部门分散在不同的组织里,这样其监管能力就会被削弱,从某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某些官员贪赃枉法,出现了很多违法乱纪的现象。从体制的角度出发,决策,执行,监督应该是难以分离,相互制约,这样才能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应该具有相应的立体式的运行机制
根据我们的常识,我们知道西方在政策上实行的是大部策。而我国实行的主要是分割式。即把真正的管理,从体制方面上进行分割,专门设置的相应的小型行政部门。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西方的大部制身上所具有新兴政府机制特点,将决策权,执行权,行政权,集合于一身,可以有助于权力结构的进一步重组。因此我国在地方公共管理的措施上应该参考这一点,能够健全新型政府管理机制。从当前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加减法”,二是“乘除法”。对于两者而言,是在现有的政府机制的一种重新编排以及组合。后者就是在部员人数,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做到完善,使不同的机构职能能够有力地结合在一起。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实的生活实践中,不同的的政府部门有不同的管理职能,同时这些职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方面它们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之间存在交叉的,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就需要很多部分相互合作,在不动机构的前提下,能够对相同相近职能进行重新的整合,将相关的职能人员划分到一个部门中来。其他的部门可以充当辅助作用,在这样的一个安排下,就能够做到责任明确,这样的安排就会更加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
四、结束语
篇11
(一)解决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
有效解决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失效,必须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非政府织、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除自身积极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外,更应注重培养和鼓励公民、非政府组织以及新闻媒体的全面参与。学者石路、蒋云根明确提出“促进多元主体在危机管理的有序拓展,以合作的姿态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
(二)相关主体的参与有利于应急管理的有效实施
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人民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参与有利于公共危机的有效处理。具体表现为公众参与有利于公共危机的预警,危机在量变转化质变的过程中,公众是最敏感的主体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打破了政府组织及其官员在危机管理中对权力的垄断,非政府组织不再被简单视为危机管理的旁观者或危机管理的服务对象,而是应该提供给他们参与危机管理的各种机会。新闻媒体的参与使危机管理透明化,公众拥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对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项权力的监督更加有效,可以规范政府组织及其官员在危机管理中的“乱作为”和“不作为”的行为。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多元参与模式的现状
(一)多元格局尚未形成
自近代以来,我国政府凭借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丰厚的资源承担着一切社会事务,使得政府成为意念上的全能型政府。学者金磊认为“在全能政府这一理念下建构的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当然仅存在于政府行政管理系统之中。延续这一思维方式即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社会上的一切事务,而公共危机只是社会事务的―个部分,当然成为政府的“一家之事”。这种危机应对机制只重视中央决策部门和地方执行部门的作用,而其他社会力量比如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以及人民群众则处于被安排的地位,公共危机的处理本质上变成政府唯一表演者的舞台,当然,公共危机处理效果也值得怀疑。
(二)多元主体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
公共危机给政府的程序性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得政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较为妥善的决策,并采取有力措施来控制和解决公共危机。由于公共危机爆发的不确定性、严重破坏性等特征决定了不能仅靠单一组织,而必须维持与多个协作伙伴之间共同协助的治理模式。如果没有多维的协作伙伴,则可能会导致公共危机进一步升级。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以及人民公众参与到公共危机的处理中,不仅能弥补政府的失灵行为,而且可以提高社会的自我救助能力,还可以解决危机管理中时常出现的资源调配局限性问题。但从现实来看,相关参与主体没有很好地参与到危机处理的行列中来,更谈不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多元参与模式
(一)健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多元参与的法律体系
将公共危机参与主体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正是基于我国相关参与主体弱势地位的考虑,通过法律效力来维护其在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权利和地位。我国已经制定了应对社会动乱的《法》,应对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应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等。但仍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的需要,其原因在于这些法律来自于各自领域,缺乏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的基础,也即难以形成统揽各种公共危机的基本法。同时这些法律之间还存在矛盾与冲突,这也给公共危机参与主体带来了协助上的阻力。正如总理所言,“事件暴露出我国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机制不健全……迫切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二)明确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的职责划分
篇12
1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下,为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在一定技术保障下,促使其不断创新和发展。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学习公共管理效能。但从目前职业院校的公共管理模式看,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于职业院校实际的管理需求,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职业院校需求进行及时调整,才能更好地提升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1.1有助于提升管理效能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管理提供更为高效和稳定的技术支持。而职业院校的公共管理需求的正是一种稳定性,同时也需要形成系统化,因此,在公共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管理效率,还可以促使管理工作处于一大良好的环境中。从目前职业院校情况看,正在逐步扩大招生数量,而庞大的学生数量给管理工作带去了一定的难度,所以非常有必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工作质量。在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中,涉及到了人员管理以及事务管理,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固有的工作模式,在方式方法上做出适宜的调整,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好管理成本,促使管理工作取得最大的成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有效数据的及时获取,并按照需求实现分类,对提升管理水平以及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管理效能的提升,主要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获取到了公共管理工作需要的相应数据,促使数据发挥了价值,工作人员可以全面掌握管理重点,进一步有效地实施管理工作,例如,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人员的管理,通过管理系统平台获取到师生就餐人数,而后经过计算机汇总数据,准确找出人数较为集中的区域,可以对此区域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
1.2有利于控制管理成本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其在公共管理工作中通常会投入较大的成本,特别是在公共安全问题的防范以及人员管理方面,职业院校会投入较多资金加以保障,主要为了降低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事实上,在具体工作中却缺少必要措施、手段、机制,在此种情况下,导致投入与产出呈现出相反的情况,仅有部分投入取得了预期效果。虽然部分职业院校初步尝试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但并没有将大数据技术充分结合起来,对于信息化的改造以及投入,并不能实现一劳永逸,但其后期得应用则可以实现可持续性,职业院校搭建一套学校内部的管理系统平台后,可以降低初期的投入,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行效果。从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看,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改造的条件、专业技术人才、资金支持,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成本的控制,是现阶段学校管理提升成效的关键性问题。
1.3有利于创新工作
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下,可以促使职业院校更为有效和持续稳定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反映出实际工作情况,可以全面分析后及时调整,更有助于监督和管理日常工作,促使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逐步呈现出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从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模式情况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和创新,而信息化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试验,可以为职业院校整体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公共管理领域落实信息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工作的创新化发展。在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也要突出体现高职院校的市场化,可以从学校招生、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运用,促使信息化技术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没有正确认识到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长期坚持,是一项系统化工作。但从大多数职业院校看,并没有对信息化改造工作制定周密的计划,也缺少相应的整体部署,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信息化工作进展,其中不乏会有部分职业学校建认为公共管理工作属于最为基础的辅工作,所以不会过多投入精力和资金,相比之下,学校在教学和科研上会非常关注,此种情况导致公共管理工作被弱化,阻碍了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另一方面上,不仅是职业院校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其中部分具体经办人员也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致于创新意识不足,致使公共管理模式滞后,难以满足学校实际发展。
2.2信息化工作较为分散
现阶段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工作还处于分散状态,比如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整体性,项目都分散在不同的管理系统当中,此种情况导致资源难以实现共享。目前职业院校公共管理模式缺乏整体性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创新。如果长期处于分散状态,将难以实现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对于职业院校而言,非常有必要在信息化的趋势下有效进行创新,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技术类院校发展的道路。
2.3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
职业院校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或者平台后,需要合理应用,建立必要的监督公共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针对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有助于提升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必要的资料参考,而后结合相应的工作计划,调整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工作。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在评价体系以及具体实践方法上不够完善,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等内容不够完善,并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现阶段职业院校公共管理整体水平。
3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3.1积极更新信息化管理观念
在社会不断发展下,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应当积极转变思路才能更好地运用新技术,从而更好地推动职业院校实现信息化改革,更好改变公共管理工作模式。为此,职业院校管理者以及对应的实施者要从思想上进行改变,这是改变职业院校陈旧管理模式的基础条件,人员只有树立了信息化应用的意识,才能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职业院校可以引导管理者从管理的需要出发,在根本上真正认识到信息化的价值和推广意义,使信息化成为一个重要依托和具体方式,进而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能效。
3.2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职业院校公共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从而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化公共管理体系,发挥资金的价值,同时在硬件以及软件方面要不断完善和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作用。此外,对于现阶段职业院校当中分散的公共管理项目情况,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在统一规划下全面提升整体运行效率,确保信息化价值得以体现。在建立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在现有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合理运用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技术持续完善和不断创新,全面分析出人员管理、秩序管理、财务管理等多方面存在的管理问题,而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合理设置管理项目、细化管理措施,最终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
3.3实现动态监管
篇13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管理新理论范式以及实践模式,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改革的必然产物。新公共管理倡导以顾客、结果和竞争为导向的行政理念,对传统的公共行政体制和方式进行了深刻地扬弃。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新成就。如何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模式,值得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并逐步扩展到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新公共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让管理者进行管理;衡量业绩;产出控制;顾客至上;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八个要点既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公共性”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决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图将政府市场化,冒着让社会步入危险的风险让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也产生了如何与公共职能有机结合的问题。一味注重实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对“绩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构想
(一)加强政府的治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面临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另一方面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育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社会自主化管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现阶段我们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不够规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很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有鉴于此,当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和统一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的改革上。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重新构建政府新的职能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责任关系。使政府得以充分发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和治理作用。
(二)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识淡薄,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妨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通过现代管理手段,转变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要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属于中央职能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处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必须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应当由宪法加以规定。
(四)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今后机构改革的重点。我国政府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公共服务体系,遵循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未来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带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飞速变化,带来社会各个群体行为和要求的变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转变观念实质上是转变对政府作用的定位认识。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应对社会要求、顺应市场化浪潮的时代产物。新公共管理重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强调政府组织与其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主张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关注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内涵的本质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社会性的升华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体、价值观、手段、对象和目标都体现了公共性,从而与私营部门的管理区别开了。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转变,等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对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确定位服务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