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期货投资的操作技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期货投资的操作技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期货投资的操作技巧

篇1

如今,股市一片大好,基金也一路飘红,不少投资者在获取丰厚收益的同时,逐渐发掘新的投资渠道,股指期货也正慢慢被人们所关注。作为市场工具,期货在发达国家一直倍受青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避险需求逐渐加大。经过多年的规范整顿,以及期货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运作,更使得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增强。

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而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期货这种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的双向交易机制有利于顺势交易。不管市场是熊市还是牛市,投资者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看法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方式也逐渐成为新一类的投资工具。中国工商银行网站作为国内第一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期货资讯的金融门户,其人性化的设计,使第一次登录工行网站或刚刚投入期货市场的客户都可以轻松找到自己关注的各类资讯。

期货频道中的“期货学苑”板块是特别为期货市场的初涉者提供投资技巧及投资经验参考的平台,其内容包括“期货基本常识”“操作技巧”和“期市法规”,通过该栏目你不仅可以全方位的学习期货市场的相关知识,而且也可以了解期货丰富的交易方法及技巧,从而实现规避价格风险,获取相对稳健的收益。一般来说,相对成熟的期货市场投资者更加关心的是如何及时掌握准确的期货投资信息和新鲜的投资数据,同时更加期待浏览详细的市场品种行情分析及投资指导。为满足此类客户的切实需求,“国内及国际期货行情”每日第一时间提供准确、详尽的市场信息以及重大消息,掌握大盘动态变得轻松简单、易如反掌。

近年来,期货市场的繁荣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投资理念,如果你也想尝试这种新的投资方式,足不出户全方位把握投资方向,不妨到中国工商银行网站的期货频道去一探究竟,了解详尽的市场信息,制定行之有效的交易计划,在期货市场上大展身手!

篇2

成功运用期货工具进行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的重要前提是管理者要具有非常平衡的心态。期货交易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三个:投机、套利、保值。而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值。企业经营者若能做到保值,通过做期货把风险规避为零,就能获得一个平衡的心态。在这个基础上,若有闲余的资金,则可以考虑做一些套利交易。

在这里介绍一下我对期货交易的看法。我个人认为,金融衍生产品在中国的运用不会对个人投资者有任何危害,而只会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对冲工具。而且个人投资期货,不会对市场造成任何风险。因为期货交易本身采用保证金方式,一旦超过保证金限额就要平仓,损失就是期货市场中这么多,不会再超过平仓后造成的损失。我们知道期货合约只要不平仓,赢和亏都只是账面上的。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1998年欧洲期货交易所成立,因我们是公司会员制,5万美元建一个公司就可以做会员进行交易。当时,德国一些银行的首席交易员(他们的薪水是很高的)就自己建公司做交易。只有15%的人发财了成为亿万富翁,但是其他人都赔了。为什么呢?这些人自己做的时候,一旦自己的预期跟市场的发展相背离,还像在银行时那样跟进,追加保证金。但是个人资产毕竟很有限度,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行了,就没有了。所以,只好平仓退出市场,自认倒霉。但作为机构投资者就要特别注意了。为什么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巴林银行。利森对市场的预测与现实背离,想通过追加保证金而不平仓,等市场回转以后获利。但事与愿违,造成了巴林银行的破产。大家都知道,各个国家的退休保险金和养老保险金等都要由基金管理公司操作,他们的基金量是非常大的,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的话,会涉及到千千万万人实际的利益。期货交易需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以及严格的监管。所以,作为企业,不管是生产型企业,还是基金管理公司,关键一点就是保值,保值了才会有平衡的心态,然后做其他的事情。这是我的一点看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作为用于股票现货市场的对冲工具,期货交易所是全球资本市场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欧洲期货交易所成立于1998年9月28日。由于税收原因,注册于瑞士,但经营运作则是在德国。采取运程会员的方式。它的诞生,是欧元单一货币经济区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知道,到2001年底,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中,美元区占了22%,欧元区占16%,日本占7%。欧洲期货交易所是由瑞士和德国两国期货交易所合并而成的,它是全球惟一的跨国合并而成的交易所。

传统上,交易所往往是各个国家的一个垄断性的机构,因为各国政府规定企业上市或者某些产品如期货的交易只能在指定的交易所进行。那么欧洲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实际上是突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个高流通的平台以交易欧洲各国的产品。由于我们没有入会费和年费,只收比较低廉的交易手续费,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投机套利和保值者的参与。到目前为止,欧洲期货交易所在全世界18个国家(欧洲16个国家,再加上美国和澳大利亚)共有421家会员公司。

衡量一个交易所的经营情况往往计算其交易的合约量及其包含的市值量。如果只算合约量,则韩国为多,是8亿多张,我们是6.47多亿张,如果从合约价值量来看,则是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领先。

欧洲期交所的金融衍生产品涵盖面很广,主要分为股票基准产品、指数基准产品、货币市场产品和资本市场产品。在欧洲期交所各产品交易量比例分配上,资本市场产品交易量最多,然后是股票基准产品和指数基准产品,货币市场产品交易量很小。货币市场产品指的是一个月到三个月的银行拆借期货,伦敦国际金融期交所在这方面还是占主导地位。但在资本市场产品方面,即国家长期债券这方面我们是当仁不让的。

除了股票基准产品只有股票期权外,指数基准产品、货币市场产品和资本市场产品既有期货又有期权。香港交易所有股票期货也有股票期权。去年伦敦国际金融期交所也推出了股票期货,但交易量不是很大。因为期权交易要求专业知识多一点,但是资金投入更少一点,在欧洲,投资者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员、机构,所以他们专业知识很多,股票期权操作得很好。近年来,欧洲期交所在投资者的普及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使用期货和期权工具。

篇3

1目前期货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期货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从第一个期货合约诞生到商品期货成交金额位居世界前列,从大宗商品定价权的空缺到大宗商品定价国际影响力地增强,从商品期货时代到金融期货时代,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稳步而有序且成绩显著。这就对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货课程同时具有理论抽象和实战性强的双重特点,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把国内外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和期货市场的基本原理讲授清楚,而把实践教学放到了次要的位置。显然这种教学的安排是不适合实践性很强的期货课程的。因为期货课程的理论抽象,为了更好地掌握并应用理论,就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和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也要把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软件实时分析、仿真交易教学、知识技能竞赛等多元化多层级的先进教学方法引入到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亲身感受期货交易中的价格波动,体会期货投资带来的刺激和乐趣。这种教学方式会很快带领学生进入到广阔的期货领域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使期货理论在交易的愉快刺激的氛围中得到深化。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将很容易实现,因此,如何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期货课程教学改进研究的着力点。

2期货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期货课程属于财经类金融证券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将来是否能与工作岗位直接对接,关系到学生步入岗位后是否能够快速上手的职业要求。因此,期货教学应该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岗位需要为培养依据,学好理论的前提下,强调技能实用性,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但是我国的期货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

2.1教学方式单一,与实际联系不紧密,辅助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

期货课程是金融证券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实务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对期货教学手段不必过于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多的采取了课堂式的集中教学方式,侧重于讲解理论原理和案例分析,忽视了对期货最新资讯的介绍和实操技能部分的锻炼。因为期货行情每天瞬息万变,期货品种也在不断地创新,只有到期货投资的实战环境去应用期货市场的原理,了解期货市场的操作流程、期货品种的交易特点,才能达到加深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的目的。同时,期货的技术分析部分也会涉及对财经资讯的解读,操作软件的运用,大量图表和技术分析指标的分析,这些知识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比如,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讨论法,仿真模拟交易、企业参观学习、知识技能竞赛等多层级的教学方法。此外,针对市场对证券经纪人较大的需求,除了加强期货交易技术和交易策略的实践教学,还应开设期货类营销课程。在教学中注重营销手段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培养出适应多岗位的期货从业人才。

2.2实践条件和方式的匮乏,缺少专业的校内期货模拟实训室和校外企业实习基地

期货作为一门实用性与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应加入实践性练习,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由于教学硬件的有限或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无法通过专业的金融模拟交易软件,仿真实时模拟操作,因此无法感受到一个真实的操作环境,也就无法切身体会到实操中的魅力和乐趣。除了校内的实训室外还应该让学生走出去,通过校企合作,走出校门,感受市场,

参观期货公司和交易所,或者请业内人士讲解,聆听来自一线的声音与指导,这可使学生们开阔视野,增强感性认识,弥补学校教学的缺陷。通过校内实训室与校外企业学习的有效结合,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课程需要制定不同的企业学习计划和目标。最后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3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努力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

即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与操作技巧,也还是不够的。因为教师不是期货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与从业人员和投资人士相比有着先天的不足,所以重点是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任课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去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加强对期货实务的了解,及时更新陈旧的知识,学习最新的操作技巧,同时还可以搜集大量的期货案例,丰富理论教学,使教学更生动并贴近实际。还可以通过和期货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了解期货行业的人才需求,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3期货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着力点和建议

3.1完善期货课程体系

完善期货课程体系是支撑期货课程发展的首要基础。期货的教学课程体系由期货市场基础课程、期货市场核心课程、期货交易策略课程三部分构成。完成从基础铺垫,到基本理论学习,再到实践技能的升华的三步飞跃。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财政金融、会计学、公司财务等,目的是为高阶段的期货理论学习打下基础。期货核心课程主要有证券投资理论、金融衍生工具、期货技术分析、期货法律法规、金融营销等,这些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期货知识体系。实训课程有期货交易策略、教师讲解基本的期货分析方法和交易技巧,用于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期货模拟交易。只有完备的期货课程体系,才能为培养出综合能力出众的期货人才打好基础。

3.2运用先进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满足期货实战性较强的学科特点,在期货教学中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先进教学手段作为辅助。主要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软件实时分析、仿真模拟交易、知识技能竞赛等多种创新型教学手段。

在我国期货二十多年写满创伤的发展历程中,一次次的风险事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惨痛的教训,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典型性或极富借鉴意义的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比如众多的中国期货投资者错误决策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是错误认识风险导致失败的实例;“3.27”国债事件,导致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海南棕榈油M506事件是一个由于过度投机、监管不力而导致品种最后消亡的典型事件等等。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归纳经验教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追溯与思索,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中国期货交易失败的深层原因,对运用期货理论,学会控制交易风险,提升期货交易水平都有很好的帮助。

3.3运用实践驱动教法,搭建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服务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宝贵的产业资源,与学校电教中心合作、构建专业的期货模拟实训室、与期货公司建立合作平台等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其主要形式包括:送教师去期货公司挂职锻炼,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训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期货公司也可为在校学生提供短期的是实训机会,为学生快速熟悉期货实务打下基础;高校邀请期货公司从业人员来做专题讲座,介绍期货市场的最新动态,新品种的创新等;通过校企合作举行投资大赛;期货公司为投资专业的学生提供假期实践机会等。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服务体系,实现高校和期货公司的共赢。学生既有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期货公司又可以得到合格的期货从业人才。

3.4实施双证书教育,举办各类期货竞赛

为了提高期货教材的实用性,教师可以选用中国期货业协会出版的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用书,并积极鼓励金融投资专业学生参加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在毕业前获取期货从业资格证书,为毕业能顺利进入期货行业做好准备。同时也可引导学生考取其他类金融证书,比如,银行从业资格证券、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等。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可以举办各类期货投资大赛,如期货模拟交易大赛、期货知识竞赛等。参赛学生可以广括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让学生们在同一个平台上角逐、交流,共同体会期货交易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各校间期货教学经验交流。期货比赛可以由期货公司的赞助,经学生社团承办,如对优胜者提供物质奖励或实习优先等。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氛围,又得到了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丁楠.对期货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校学报,2010(1):71-72.

[2]吴金娇.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经济,2012(1):110-111.

篇4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着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篇5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着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篇6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著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篇7

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指的是股指期货的参与者在股指期货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收益的不确定间接或直接引起的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在用股指期货进行杠杆交易规避交易风险的同时,股指期货本身也会产生风险。股指期货风险可以分为一般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特殊风险(基差风险、标的物风险、交割制度风险等)。

二、股指期货风险产生的微观机制条件

1.交易员越权违规交易

交易员受巨额利益的诱惑,在机构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交易员很有可能违反既定计划和操作规章,擅自改变交易的金额、时机、工具以及交易风险系数等决策内容。在交易员越权交易获利的情况下,决策者及交易员本往往只看重盈利的结果,忽视交易操作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本身的巨大危害,容易滋长交易员的侥幸心理。这种行为对一家投资机构往往会构成巨大风险。1995年日本大和银行、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的巨额亏损都和交易员的违规操作有关。

2交易主体管理薄弱

股指期货交易市场上有三类交易主体:投机者、套利者与套期保值者。由于投机者的适度投机行为,股票投资者得以转嫁投资的风险,而因为套期保值的投资者所提供的价差机会,投机者会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可获得高收益。一旦上述平衡状态被打破,投机行为多于投资行为,期货交易关于现货市场未来预期就会对现货市场产生“倒挤”压力,就会影响期货市场正常发挥规避风险功能。

3.股指期货的功能缺乏深入了解

股指期货具有两大基本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就是利用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外一个市场上出现的亏损,达到盈亏相抵、锁定目标利润的目的。价格发现功能是指在期货市场上通过公平的期货交易而形成的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但是,这些功能的发挥只有在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价格出现同方向、同比例变化,并在临近交割时两个价格不断趋同的条件下,套期保值的功能才能实现。否则,不但套期保值难以实现,还会面临随时产生的巨大危害。

三、股指期货风险微观层面的管控措施

1投资者的风险控制

投资者的风险防范目标是维护财务安全。因此为有效的防范风险,投资者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识别股指期货风险 。股指期货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广大投资者对它还缺乏了解,尤其是股市投资者数量巨大,股指期货风险意识、投资技巧普遍缺乏。因此,投资者应该一方面加强对经济因素的分析和把握,提高风险意识与操作技巧,不断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另一方面投资者应掌握相关期货交易的常识和技术,合理安排资金与持股比例,将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避免盲目跟风,对于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加强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投资者风险控制的重要防线。资金管理主要有2个方面:首先,要设定合理的资金规模。投资者对资金规模的把握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还要结合投资项目本身特性。若财务杠杆过高,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就会被削弱。机构投资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应,通过积极的财务政策使投资效益最大化,同时又要注意财务风险。因此,合理安排资金规模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合理的资金配置。股指期货仅是众多金融工具中的一种。为有效防范风险,应把资金在不同的投资种类之间以及专项项目与投资组合间进行合理配置。

2.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控制

经纪公司作为期货交易的中间人,经纪公司直接面对投资主体,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行情咨询、资金结算、实物交割等相关服务,经纪公司的行为是否规范合法,直接关系到客户切身利益和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

经纪公司对员工的约束与管理。期货经纪公司员工的风险可以分为客观失误和主观故意。前者是因为员工操作失误而导致公司发生损失;后者是由于员工职业道德问题而引发的,比如恶意透支、伪造客户签字等造成期货公司承担责任而发生的损失。这些都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风险。因此,期货公司对其员工的约束管理包括:提高员工的股指期货交易技能与知识水平;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关注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股指期货交易风险控制中,期货公司可以采用的制度有:保证金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务与结算制度以及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因此,期货公司必须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与约束公司的经营行为与员工的业务行为,有效地控制风险。

经纪公司对客户的风险控制。经纪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使经纪公司常常会降低对客户的监管要求,事实证明这是许多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期货经纪公司对客户风险监管措施包括:一是控制客户信用风险。期货经纪公司要全面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保证客户有足够的资金从事交易。二是要严格执行保证金和保证金追加制度。保证金是客户履约的保证。经纪公司的保证金水平一般要高于交易所的保证金收取标准。期货公司股指期货的主要风险源自客户。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最终会体现在股指期货的价格上,从而使客户的资产发生变化。一旦保证金发生透支,期货经纪公司就会面临直接损失。因此,对客户的管理应当细致、严格,一般包括:审查客户资格条件、资金来源和资信状况;对不同客户分别设定保证金水平,并严格执行保证金管理制度;提高客户的股指期货知识和交易技能水平;对客户加强风险意识和遵纪守法教育;提供辅助风险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

篇8

适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推动投资理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变投资者结构;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等等。但是,股指期货也有其风险,保证金机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每日结算制度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期货高于现货市场的敏感性,都给投资者造成了看得见的风险与压力,它为投资者“以小博大”提供可能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被同步放大。

2007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中国股指期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一段时间以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股指期货吊足了各路投资者的胃口,他们历兵秣马对股指期货充满了期待,期待在将来的股指期货交易中一显身手赚得个盆满钵满。在股指期货何时推出仍然悬而未决的时候,正是继续做好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的有利时机。

二、股指期货风险何在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具有放大性、复杂性、可预防性等特征,股指期货使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弘扬,市场稳定性提高,但是,投资者投资方向一旦出现错误,风险会成倍放大。对于股票投资而言,三四个跌停也许并不会使持有者陷入绝境,但对于股指期货,10%的升跌就会将保证金全部蚀光,满仓操作更有“暴仓”的危险。概括起来,股指期货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是买卖期货合约的获利机会,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但是机会是市场预期、分析、判断的产物,存在着不确定性。股指期货作为指数的衍生品与股票市场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连锁反应,股票指数的涨跌决定股指期货的赢亏,股指期货发挥着指引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可能使股票市场波动增大。

2.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将以沪深300指数为交易标的,假设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0%,投资者投资500万元的股指期货,只需50万元的保证金。如果看对了方向,当指数上涨5%时,他的盈利为25万元;同理,如果判断失误,其亏损也会放大10倍,它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亏损和股票的浮动盈亏不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进出,一旦被强行平仓,投资者不可能像股票那样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解套”。

3.高流动性。股指期货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但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有着不同于现货交易规则的高流动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机构众多;二是T+0的交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用少量资金在当日多次交易数倍于面额的合约,再加上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一旦方向做反,稍大的价格波动就可能招致强行平仓,一次亏损就会将以前的盈利和本金消耗殆尽;三是作为期货产品的时间概念与股票不同,一般持有5天以上即算长期,持有期的缩短必然使交易更加频繁。

4.市场风险。股指期货业务中市场风险来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分析都只是预测,存在着与市场价格偏移的可能性。期货交易是一一对应的零和规则,即市场存在多少买方合约就存在多少卖方合约,如果市场中持有合约的买方赚了钱,那么持有合约的卖方肯定就赔了钱,反之亦然。投资者在每一次交易中,不是充当买方就是充当卖方,交易结果除了赚钱就是赔钱,概莫能外。也就是说,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必有一方赚钱,一方赔钱,这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客观原因。

5.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如果股指期货市场管理法规和机制设计不健全,可能产生流动性、结算、交割等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可能使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小而言之,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某些投机者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使一些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在一些经纪公司或者公司签署合同时,由于不熟悉股指期货各个环节的流程,不熟悉相关法规,对于那些欺诈性条款不能识别而导致风险。

三、加强风险控制教育

股指期货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交易标的、风险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股指期货知识宣传、普及,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尽早熟悉市场、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理性参与市场。

1.明确游戏规划。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产品能否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功能发挥、长远发展,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知识的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制定了“一规则三细则五办法",明确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这是股指期货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指南,首要的任务是要宣传、普及这些规则、细则、办法。除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加以普及,也可采取成立培训讲师团、编印各种基础知识读本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避免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在对市场缺乏基本判断,对市场风险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参与。

2.突出风险教育。投资者在依据预测提供的入市机会进行交易时存在交易风险,期货交易机会和风险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些投资者在入市之前不能正视期货交易的风险,热衷于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市场机制,这需要在投资理念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积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金融期货的特点,客观评估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3.培养理性投资群体。把握机会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控制风险是获取收益的保证,投资收益实际上是把握投资机会和控制投资风险的报酬,面对机会和风险,不同投资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些投资者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喜欢听信传言跟风而动;有些投资者缺乏自信,在“一慢,二看,三通过"中失去了市场投资机会;有些投资者见涨就买,见跌就卖,一旦出错,就立即砍单,习惯过度交易,热衷于短线交易和满仓交易,没有止损概念,这些非理性投资群体将是期货市场的失败者。风险控制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理性投资者,他们对风险投资和资产管理有清晰的认识,面对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头脑清醒,习惯于从风险的角度来考察和选择市场机会,每一次交易都能经过缜密的分析、事后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也会在某次交易中失手,但是,他们往往能够笑到最后,成为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赢家。由众多理性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才是理性的市场。

4.注意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风险控制教育既要宣传投资机遇,更要告知市场风险;既要普及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又要培训风险控制能力;既要明确金融期货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又要正确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风险防范为重点,深入剖析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使投资者获得启发和教益。初期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法规政策、交易流程、风险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普及上,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逐渐熟悉,可以将培训工作逐渐过渡到交易策略、风险管理和市场研究分析等领域。股指期货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国外的期货市场大量的风险投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中选取典型案例教育投资者,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加强风险控制教育,不仅能够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教育能够使投资者、期货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倡导理性参与的意识,为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为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风险自我控制能力

股指期货在交易规则、方式、投资策略等方面与股票、债券、基金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投资商品期货也不尽相同。对广大的证券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深入地学习、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改变业已形成的投资习惯和心理。尤其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中小投资者最好能抱着尝试和学习的态度,在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得益者。

1.实力上的判断。每一笔期货交易既是一次赚钱的机会,也是一次冒险。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量力而行,才能享受到股指期货交易的乐趣。善于独立分析,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在交易中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亏得起赢得起。

2.知识上的准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必须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要有效地把投入资金比例、开仓头寸、止损幅度设置好,如果在知识面和操作技巧没有预先的学习和贮备的情况下贸然参与股指期货,将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深入了解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将游戏规则了然于胸后再坦然进入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将成为期货投资赢亏的关键。

3.心理上的准备。期货合约是一个完全被放大了的市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在指数大起大落,资金大进大出的股指期货市场,一些投资者出现贪婪、恐惧、急躁等情绪在所难免,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从事股指期货,才可能够在操作中游刃有余,避免出现心理上的崩盘。

4.控制风险的方法。由于每日结算制度的短期资金压力,投资者既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又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既要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用比率,防止强行平仓风险,又要根据交易计划加仓或止损,切忌心存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倒金字塔方式加仓。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理论上的积累固然重要,也需要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实务中善于归纳、总结。

发展股指期货是完善和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通过风险控制教育,让投资者掌握股指期货的运行规律,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特点,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昌武.应对股指期货时代的市场风险.中国证券报,2006.6.29

篇9

一、华联期货简介

华联期货有限公司,简称“华联期货”,成立于1993年4月10日,位于东莞金融核心——金源中心,公司总部毗邻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机构,是国内首批取得期货业务经营许可权并一直植根于东莞的专业期货公司,同时也是目前东莞地区唯一一家由国有股东控股的本土期货公司。2008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同年4月,取得金融期货交易结算业务资格;同年7月,成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目前的华联期货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席位。

二、什么是7P服务市场开发策略

7P服务开发理论是以经典市场开发理论中的4P市场开发理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结合服务自身的特点,将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价格(price)的4P理论进一步拓展为包含人员(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过程(process)的7P理论,基于此的市场开发策略就是7P服务市场开发策略。

三、7P服务市场开发策略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结合华联期货自身的特点,探讨7P服务市场开发策略在解决华联期货市场开发过程中的可行性措施。

1.健全华联期货服务产品体系,通过创新开辟个性化之路(产品开发策略)。由于客户需求是分为三个层次的,所以为顾客提供的服务产品也应该是分为多个层次的。华联期货应该根据客户需求为顾客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产品。这应该包括满足客户核心需求的核心服务产品,满足客户渴望需求的服务产品以及满足客户附加需求的服务产品。投机客户和机构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不同的,所以与其对应的核心服务产品也是不同的,投机客户是为了盈利,所以投资指导就是其需要的核心服务产品。而机构客户是为了套期保值,那么公司为其提供的良好后勤和财务保障就是其所需要的核心服务产品。在为顾客提供核心服务产品时,更应该注意自身内部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比如研发部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市场部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等。

2.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纪服务附加值(价格开发策略)。期货行业本身就应当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运作成本、积极利用高新技术等手段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建议华联期货可以根据不同客户对象的特点来对各种服务进行有效细分,即根据不同的顾客层次和不同的服务水平来设计出不同的价格层次,以达到既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又有效降低服务成本的目的;最后,华联期货还应该采取提供捆绑服务等手段提高期货经纪服务的附加值,使客户充分感知服务价值的存在。

3.选择目标客户,刺激客户需求(促销开发策略)。目标客户的选择包括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两个方面。在细化客户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客户盈利性、群组规模、投资能力等实际情况将其细分为不同的群组,并根据各自的特点来选定最终的目标客户,采取相应的市场开发策略来刺激客户的有效需求。另外,笔者建议华联期货基于自身的特色期货品种和服务进行宣传,激发客户对其的兴趣,然后通过客户教育和培训,获得较稳定的客户群。

4.主动出击,提高华联期货与客户的接触度(渠道开发策略)。市场的拓展需要多样化的渠道,尤其在必须主动出击方能有所斩获的现代市场市场开发竞争当中。华联期货目前布局速度较慢,当然与其经营理念密切相关,笔者建议华联期货可以根据行业特点以及服务机构设立的时间、数量、速度和地点来不断优化市场布局,并对现行的机构经营区域的状况进行重新审视,设立较合理的服务网点,保证与客户较高的接触度,从而达到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的目的。

5.将无形产品有形化和可视化(有形展示开发策略)。期货行业提供的是无形产品,而推销无形产品的一个基本方略就是将无形产品有形化和可视化。期货产品不同于冰箱、彩电或者房地产等任何一种实体产品,它提供给客户的是一种新的金融观念、方法、技巧等,要让这些观念、方法、技巧等进入客户心中,期货公司就必须以后台开发出来的投资策略、操作技巧等内容作为基础,并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服务策略,最终通过专业的包装,例如设计出纸质的计划书、电子的规划书等将其转变为有形化的金融产品,使期货公司服务产品的竞争优势得到全面体现,进而让客户可以有直观的比较,并做出他们认为最明智的选择。

6.服务过程规范化,服务环节人性化(过程开发策略)。现阶段,很多客户都不再愿意受过去传统营业时间和呆板固定服务的束缚。他们需要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动态的服务组合,因此华联期货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既要规范服务过程,又要不断简化服务环节,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以此实现保留现有客户,赢得新客户的经营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笔者建议华联期货应该寻求建立强大的业务和技术伙伴关系的途径。

7.提升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人员开发策略)。期货公司提供的服务由于具有“不可视”这一特殊性,绝大多数情况下客户只有依靠自身感受来评价它的优劣。虽然将具体的服务流程制定为具体的服务标准使得评价有了可靠的依据,也有利于期货经纪行业的整体发展,但最终服务还需期货经纪行业从业人员来完成,所以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成为提示服务标准的重要环节。华联期货在日后的市场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人员的全方位培养,除了更新后台人才以外,华联期货现阶段必须努力组建前台市场开发人才体系,这个体系将担负着将创造出的差异化期货品种和服务以差异化的市场开发方式递送到客户那里,它也将成为华联期货差异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期货业,7P服务市场开发策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外,期货行业已经相当成熟,7P服务市场开发策略在行业中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由于我国特有的政策、经济环境,期货行业发展缓慢,7P策略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随着2007年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加速发展,7P服务市场开发策略的研究和应用就更为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篇10

一个良好的股指期货标的物应该是具有较高的套期保值效率和较低的套期保值成本。具有较好行业代表性,不包含亏损股,不易纵,采用流通股作为权重,样本股总流通市值和成交金额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美国影响最大的股指期货的标的物S&P500股票指数所包含的500家上市公司占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的大约80%。与此类似,英国最著名的金融时报100种指数的成份股代表了伦敦股票市场市值的大约70%。目前,我国的股票指数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不能被直接采用为股指期货的标的物。第一。现有上海、深圳两个市场的综合指数虽然为市场所认同,但其计算是以总股本(含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大小作为权重,不能合理地反映市场股票运行状况;第二,缺乏全国性统一的股票指数,不能全面反映中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情况;第三,现有的成分股指数市场认同程度较低,因此,必须尽快设计出科学的全国统一的股价指数体系,以作为股指期货标的物。

(二)法规制约

现行的《期货交易暂行条例》,没有考虑到金融期货的特点,不利于金融品种的推出。应当根据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对《期货交易暂行条例》中的一些条款作出调整,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作好准备。比如,加强宏观指导,取消《期货交易暂行条例》中过于详细、不利于市场长远发展的规定;拓宽期货经纪公司业务范围;放宽经纪公司股东资格限制,允许金融机构参股;取消对期货市场参与者的限制,放宽国有企业参与期市的规定,以及对有关入市资金的限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展综合类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投资基金;建立合理、高效的品种创新制度。从长期看,为完善法规体系,应按照国际惯例,制定《(金融)期货法》,对股指等金融期货的监管、交易、结算、风险控制等进行具体法律规定。

(三)投资者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机构在不断完善,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比重不断提高,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较,我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重仍然较低。机构投资者比重过低,一方面会降低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需求;另一方面,少数机构的投机行为会导致市场力量的非均衡,容易出现市场操纵行为,导致股指期货投资风险的增加。

(四)缺乏股票市场做空机制

股指期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套期保值功能,这主要是通过在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市场之间进行反向操作来实现的,即买人股票组合同时卖空股指期货,或者卖空股票组合同时买人股指期货,这样一个市场亏损可以用另一个市场的盈利来弥补,从而实现套期保值。由此可见,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是实现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虽然在缺乏股票市场做空机制的情况下可以开设股指期货并进行交易,但要充分发挥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提高股指期货市场的效率,则必须有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

二、几点建议

(一)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

为保证股指期货交易安全运作。必须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国外股指期货均有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以美国为例,股指期货交易是在国家统一的立法《期货交易法》制约下,形成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期货行业协会与期货交易所三级监管模式。中国期货交易已形成统一监管体系,并形成了证监会――期货交易所两级监管模式,股指期货可沿用两级监管模式,以方便风险管理。在法规体系上,可根据股指期货的特征对《期货市场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制订《股指期货交易管理办法》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则》;从长期考虑应尽快制订《期货法》,使股指期货交易有法可依、规范发展。

(二)采用循序渐进安排市场进入制度

我国股票市场目前仍是以散户为主,这些投资者风险意识差、投机性强。为了防止股指推出初期这些人参与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对股指期货交易者的进入采取循序渐进的制度安排。一是初期设定较高的合约乘数,将来根据情况再下调。二是在股指期货设立初期,采用较高的保证金制度,进行逐日清算,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再逐步降低保证金比率。

(三)尊重金融期货交易的特殊规律

交易所要建立包括会员制组织体制、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清算制度、实时的交易监督管理、交易风险基金和紧急情况处理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期货交易监管方式。市场交易参与者方面,要根据交易规则建立合理的内控制度,以防止类似巴林银行事件风险发生的可能,并且可以形成外部监管与内部监控的双重风险管理办法,相应降低风险出现的机会。

(四)政府适时适度干预

在市场自身面临无法抵御的重大风险时,政府适时适度干预也是必要的。政府的适度干预主要包括政策指导、修改法规、人市交易和出资救市等,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1987年股灾及1998年8月金融保卫战中政府干预股指期货市场的经验。

1987年10月19日香港股指期货受全球股市爆跌的影响,出现大幅下跌,香港期交所在停市四天后开市又下跌33%,许多会员无法履约,出现大面积违约现象,香港期货结算公司的2250万港元已无济于事,交易所几乎破产。为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香港政府进行救市,由银行、经纪公司及政府集资40亿港元进行救市,才使市场幸存下来。

篇11

3月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显示,在“新基金审批情况公示”表格中,伴随着众多新上报基金,首批做空基金就隐身其中,至少包括中欧、中海和国泰三家公司,已经正式上报了做空基金。公示资料显示,中欧基金动作最快,新基金申报材料已得到证监会的正式受理,基金公示名称为“中欧沪深 300指数多空分级基金”。中欧申报的这只新基金,不但是一只分级基金,而且是能够做空的新基金。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只真正做空的公募基金。

在中欧之后,证监会也受理了中海基金申报的“中海沪深 300指数双向分级发起式基金”,其“双向”的定义已经不言而喻。此外,国泰基金也有类似产品上报,名为“国泰沪深 300指数多空分级发起式基金”,基本与上述两只基金大同小异。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外,另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进行基金筹备。而从目前来看,易方达不但姿态相对高调,而且筹备的产品也更为复杂,直接瞄准了带杠杆的 ETF做空基金。

据悉,易方达基金率先获得中证指数公司和上交所的授权,将开发沪深 300指数期货正向两倍杠杆 ETF、反向杠杆 ETF及反向两倍杠杆 ETF。目前,易方达正着手材料申报和筹备发行工作。中证指数公司3月12日公告称,于 4月3日正式沪深 300杠杆指数系列及沪深 300指数期货指数系列,明显在为做空基金推出作铺垫。

此外,记者从多家大型基金公司获悉,他们都在积极筹备做空基金,由于尚未上报和获批,关于产品细节目前无法确定和对外公布。由此来看,首批做空基金很明确,就是以沪深 300指数为跟踪标的,估计与相对应的股指期货有很大关系。

适合普通投资者

杠杆与反向 ETF有两个方面的可比性。一方面,与股指期货投资相比较,投资门槛大幅降低至数百元,同时安全性更高——不用进行保证金管理,不会爆仓,并且对机构投资者没有持仓限制。另一方面,与融资融券和沪市 300股指期货相比,投资门槛降低、投资成本减少、操作更加方便、灵活,更适合于普遍投资者参与。

在没有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之前, A股市场处于仅能单边做多状态,基金作为 A股市场的最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想要获得正收益,最有效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持续做多。长期以来,基金给投资者的印象永远是强硬的“多头”。无论是大牛市还是大熊市,由于股票型基金通常都有 60%的仓位下限,特别是公募基金长期都是保持较高的仓位。即便意识到市场处于牛熊的拐点,基金经理也无法有效利用仓位来抵御市场系统性风险。

基金引入做空机制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在目前仅有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少量做空工具的背景下,多空分级基金降低了做空的门槛,普通投资者仅需要申购基金就可以赚取下跌市场中的收益,有效弥补市场做空工具的不足。

玩转A、B跷跷板

众所周知,分级基金在募集之后,通常会被划分为两种份额,一种是低风险类份额(即 A类份额),一种是高风险份额(B类份额), A类份额被称为约定收益份额, B类份额被称为杠杆份额(看多份额)。按多空分级基金原理设计的这类产品,只是对 A类约定收益份额的性质做了变更,改为做空工具,也就是对 A类份额做空,对 B类份额做多, A类的风险相对变大。

对于基金做空如何玩,“跷跷板”的解释比较形象在理。也就是说,这种所谓的多空杠杆双向操作,类似于玩“跷跷板”游戏。规范的市场应该是多空双头,有如走“跷跷板”,不可能保持在一平衡点,也不可能有永远的高和低,更多的是升降起伏。因为力量的变数和外力的不确定性,这种双边操作必然会加大了市场上下波动的风险,但在这种波动风险中多空双方同时也增加了收益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市场注入了活力。

在A股市场低迷数年之后,投资者对于绝对收益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股基业绩相对排名的热度大幅降温,这将迫使基金经理们未来更注重绝对回报。将做空机制引入基金产品,对进一步完善市场应该是个利好,有利于机构和广大投资者参与。

作为传统多头的公募基金步入“做空”队伍,这将促使 A股远离市场炒作,回归价值投资。事实上,基金专户领域早已远远走在公募业务的前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司空见惯地看到基金多空双向操作。

还须迈过三道坎

多空基金是一类风险极高的产品,虽然都是多空产品,但多空 ETF和多空分级基金的原理完全不同。对于多空分级基金来说,未来可能出现基金投资者之间相互博弈的情况。目前各家公司还未披露多空分级和多空 ETF的设计方案。但券商分析称,多空分级基金的思路,与目前分级基金接近,母基金将投资低风险资产,而多空份额的收益则完全来自对方。

比如空多杠杆对等的情况下,沪深 300指数上涨 1%,多方份额净值涨 2%,空方跌 2%,在不考虑低风险资产收益的情况下,母基金净值不变。这意味着这一基金实际上是两种不同份额投资者的相互博弈。

多空博弈,市场良性波动加剧,短期来看对投资者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但这种波动是一种制衡与反制衡,是市场发展的结果,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估计很长的时间里,公募基金也只是用来做对冲,因此并不会形成大的市场风险。相反,减少股市大波动,让 A股市场回归价值投资。

当然,多空博弈可不是说起来这么简单和容易的事。基金公司和基民参与其中,都要在实战中去揣摸、去斗智斗勇,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至少要做好迈过三道坎的心理准备。

篇12

前些年, 一名为万群的武汉女教师炒作期货,从4万元短短两年间炒到上千万,又数日内灰飞烟灭。这其中的教训,从纯粹期货投资的角度出发,可作如下分析。

一是资金分配不当,所有本金满仓操作,太过冒险。因为期货杠杆一般是10倍以上(视保证金比例而定)。若按保证金比例为10%计算,若总权益亏10%,自己的所有资金便化为乌有。所以,较为稳妥的资金分配比例是,总资金的四分之一至一半参与交易。万群不管不顾,始终满仓操作,一开始纵然挣了大钱,不过是赶上了大趋势,是运气使然,不可复制,而一旦趋势转向或者大的震荡,便会爆仓,赔个底儿掉。而趋势的判断并不容易,否则大多数人都能赚大钱了。但事实是,期货市场只有3%的人是赚钱的。期货价格往往不讲道理,低了还低,高了还高。期货品种的储量和未来需求这些看似并无太大作假余地的指标也可以人为扭曲,国际经济和货币政策这些本来就由人来决定的因素那更是真真假假,虚实难辨。貌似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无限购买美债的QE3很可能是为金融大鳄托市,为大宗商品跟多者掘的坟。

二是没有做到顺势而为,当好消息不“好”时(盘面不涨),千万不要去做买,当坏消息不“坏”时,千万不要追着卖。价格低时多投入高时少投入(这点也与通常的期货多头操作手法相反,值得探讨;而非一成不变)。但顺势也不能冒进。跟随趋势不断加码,也不可取。因为这样做,对了赚座金山,错了赔座金山。同一品种帐面浮盈可以买货,这样还好些,大不了赔的是利润。而如果用自有资金加码,最后赔的就是自己的家底儿了。

三是趋势转向必须止盈止损,不能漠然视之。开仓时, 最好把止损单同时下到场内,时刻想到止损。永远靠自己来拯救自己,不要期盼“上帝”会救你。万群的错误在于止盈太晚,中短期均线乖离已经很大还不肯止盈,跌破30日均线还不止盈,无量跌停后巨量震荡还不止盈,这不是自己坚决坐电梯嘛!

然而,对于悟性高的投资者,机械式的设定止损止盈价位、甚至用程式化软件代替人脑,绝不可取。很多航空事故正是由行员太相信自动驾驶系统造成的。正确的交易理念是:根据市场发出的信号,该平仓时就平仓,没有所谓的“止盈”和“止损”一说。所谓“无招胜有招”,即是此理。自己主观设置的所谓“止盈”和“止损”,并不一定就是市场发出的平仓信号,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产物,不符合客观规律。随机应变、靠经验、靠灵感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大家都不用上班了,靠程式化的交易软件就能睡着觉发大财。这可能吗?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心中没有所谓的“止盈”和“止损”概念,只有按照市场发出的信号平仓的纪律。

四是必须长期。无论何种投资,这世界上永远有大批“专家”鼓吹短线是金。我怀疑他们是为了让投资者给提供投资平台的机构多交手续费。撇开节省手续费和佣金这一角度,从事物发展的短期的不可预见性角度出发,短线操作也不可取。期货投资,基于其高杠杆、风险大的特点,许多人觉得应该短线操作。实际上我感觉正确的方法应该类似于股票投资,也应该长线持有。如果说中国的以融资,而非回报为出发点的股市没有长期投资价值,那么期货,作为全球定价的投资方式,就没有这一缺陷。当然,美联储利用货币政策、强势的交易所(如芝加哥交易所和纽交所)利用修改保证金上限设置的手段来操纵大宗商品价格(美其名曰控制投资者风险)、甚至国际大鳄专门与中国投资者对着干的先例层出不穷。所以,何为长期,该持有多长,这些也不是事先能设好的条件。须随价格走势、国际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而定。

期市靠纪律生存( 股市靠纪律要亏钱),死多死空都不行。长期、顺势、轻仓、止损的四条期货投资之道。万群只做到了这四条中的第一条,其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当然,人类的期货投资史上也不乏违反上述规律而大获成功者。2012年国庆刚过,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公司与行业》栏目就报道了这样一则不可思议的的事:八十年代,曾有一纽约警察,三千美元入市,做短线、持满仓,一年不到,从市场上带走了2亿美元。这样的奇迹,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其短线、满仓的近似亡命徒的手法,更不可效仿。

二、品种和合约选择。

对于期货品种选择而言,首先从基本面看该品种是否稀缺,是否性价比较高,是否值得炒作,流动性好,是否未来大有可为。从这几点看,假设是中国垄断的钨上了国际期货市场,虽然从稀缺性和性价比(储量和价格)看,远高于黄金白银,却未必炒得起来。因为该品种不具有国际性,不容易被中国获得垄断性的定价权。再加上钨作为纯粹的工业品(相比之下,白银还具有一定的金融和消费属性),受全球经济和钢产品需求影响较大,未来前景难测。

其次要关注有无人做庄。比如白银就较易做庄。早年如亨特兄弟,历经十年底部吸筹,半年放量拉升,获得令人咋舌的暴利。然后因受美国政府提高5倍保证金的打压,白银经历80%的暴跌。亨特兄弟不仅连本带利血本无归,还沦落到要低声下气地求人援助的地步。同时,所有跟随他们的重仓做多者,也大都倾家荡产。

再者,不可选错合约。比如白银。若是选了成交量和持仓量较低的非主力合约,或是价格上比主力合约1212高(如1301合约),或是因为成交量和持仓量较低,极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风险(白银1210合约“乌龙指导致瞬间跌停”事件)。

三、具体操作技巧。

很多人日内开盘半小时之内不开仓,理由是风险太大,其实不然, 日内行情往往就在开盘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内盘受外盘影响开盘跳空是常有的事,而且往往演变成较大的行情。所以跳空往往意味着机会。

选择开仓的手法分三步:1,以开盘价为标准, 等待价格方向。2,如果是跳空高开, 价格向高走,立刻开多单跟进。如果是跳空低开,价格向下走,立刻开空单跟进。如果高开低走或低开高走停止开仓从新评估行情后决定是否开仓。3,止损设置在开盘价, 如果价格回到开盘价,立刻止损。等待价格再次回到开盘价一侧再次跟进。如果迟迟不回,取消开仓计划,重新评估行情或转为正常日内思维。

此手法胜算很高,止损很小。至于能抓到多少后面的行情,就看行情发展及个人修为了。

记住,手动止损做不到就自动止损;千万别让盈利变亏损。虽然前文说过机械性的设置止损点位不可取,但对于初入期市的投资者,如果非要设这样一个标准,我建议“300点止损600点止盈”。 或者,对于空头头寸,其止损保护指令应当设置于有效的阻挡点位的稍上方;而对于多头头寸,其止损保护指令应当设置于有效的支撑点位的稍下方。

在一个历时数月至数年的主趋势中,无论外盘内盘,大多数时间是短期快速运动后反复上下震荡,国内的不少期货品种更是只需要一个跳空,就可以走完一天主要的运动波段。操作周期过短就会造成错过主要运动波段,而在震荡波段中反复操作,容易出现反复止损。

建议止损止盈时也应将操作周期略放大,仔细研究交易品种的特点建立止损止盈条件。前提是只做顺向交易或具备一定级别的折返,减少操作频率。

小亏大赚,争取达到每年10%以上的收益率是正确的投资态度,期望一夜暴富是要吃亏的。

四、期货投资终极生存之道—资金管理。

各国期货市场,很多人来了,很多人又走了,又有很多人在来着…,期货市场中不乏机巧百变的聪者,不乏慧思泉涌的智者,不乏博览群书的才者,不乏呼啸前行的勇者,然而很多人类的骄子在此却垂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很多有非常高超的交易技巧的投资者到底也没能走出人性的贪婪,而最终重仓落败,终成千古遗恨!

到底什么才是期市的生存之本?娴熟的交易技巧是吗?不是的,它只是你制胜的武器,你有杀伤力强的武器并不代表不被杀死!严格的止损吗?不完全是,它只是控制你的损失,杜绝你损失继续扩大的纪律。在你的投机征程上,你的智慧、心态、眼光、胆略以及你娴熟的交易技巧,都是你在交易之旅上不得不逾越的门槛,它们当然非常重要,但真正到达最后,它们却也不是期市长久生存的本质和关键所在!它们只是造成短线神话的几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真正的长久生存却需要配合更为重要的因素--资金管理!真正的交易大师必是资金管理的大师!许多投资者因为进出场位置选择等错误会导致帐面出现亏损,但是亏损的幅度是由资金管理决定的。真正的赢家都是风险的厌恶者,他们不会让帐户处于非控制的风险状态,顶尖的交易者并不是哪些赚最多钱的人,而是在不利情况下帐户损失程度最小且具备持续赢利能力的人。

一些不成熟的交易者,往往只醉心于市场分析,他们简单地认为战胜市场和获取暴利的关键就在于正确的市场分析。殊不知,基本面和历史走势对于不讲道理的期货市场而言,常常是让你陷入绝境,而非让你准确判断未来的参照物。当然,基本面和历史走势也很重要,不得不分析。但始终别忘了,“长期、顺势、止损和轻仓”这四条投资原则中,“仓位控制”的地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有很多时候我们判断对了后市大的行情走势,但开仓后却由于仓位过重,在接下来的期价随机波动中,无法忍受大或小的洗盘震荡动作,可能几十点的波动就会造成心态的破坏而致提早止损出局,最终出现看对却做错的遗憾局面,尤其是在大级别的行情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必将对以后的操盘心态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当损失不可避免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是长期获利的根本保证。另外,当你的交易获利时,相应地调整止损位来保护你的利润也是你长期稳定获利的重要因素。

前文说过,用程式化交易软件替代人脑不可取,但自己设定一套较为固定的程式化交易模式,却是必须的。对于资金管理,也要事先拟定较为可靠的模式。这个模式不能包含你个人的感情因素,它所设置的风险参数必须经过你缜密的概率性测试,钱多钱少不是问题,如果你的成功率是零,那么拿一分钱交易也证明是在冒险,而如果你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那拿全世界的钱来做也不算多,这当然都是极端,但我想说的意思是,你的资金管理模式绝不是凭自己想当然地认为来固化下来的,而必须是建立在长期客观测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的。我曾见过很多做期货不满一年的新手制定的资金应用方式,其发现机会后的初始建仓为其总资金的三分之一,这种简单的不满仓操作的资金应用竟然被其视为资金管理!当然,他们的结局一般不会很好,并且总是可怜的相同。

那怎么才能程式化呢?当然我不了解你的情况,无法给你进行具体的策划,但具体的资金管理策略应该分建仓策略、加仓策略、补仓策略和多元化交易策略;其中,建仓策略又包括均额建仓、简单比例建仓和复合比例建仓三种;加仓策略包括等额加仓、金字塔式加仓以及菱形加仓等内容;多元化交易策略又分不同品种间的复合交易策略和不同周期间的复合交易策略两大方面。这些内容比较繁琐,但其中真正适合你的策略只有一个,并且只要一个就够了。下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供朋友们参考:

美国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大师约翰墨菲总结的资金管理要领:

其一,投资额必须限制在全部资本的50%以内。这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交易者投入市场的资金都不应该超过其总资本的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储备,用来保证在交易不顺手的时候或发生不测时有备无患;

其二,在任何单个市场上所投入的总资金必须限制在总资金的10%—15%以内。这一措施可以防止投资者在一个市场上注入过多的本金,从而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危险;

其三,在任何单个市场上的最大总亏损金额必须限制在总资本的5%以内。这个5%是指交易者在交易失败的情况下将承受的最大亏损。在决定应该做多少张合约的交易,以及应该把止损指令设置在多远,这一点是交易重要的出发点;

其四,任何一个市场群类上所投入的保证金总额必须限制在总资本的20%—25%以内。这一条禁忌的目的,是防止交易者在某一类市场中投入过多的本金。因为同一群类中的市场,往往步调一致,如果我们把全部资金头寸注入同一群类的各个市场,就违背了多样化的风险分散原则。

回过来讲,虽然资金管理至关重要,但如果你趋势判断错误当然也是白搭。在期货交易中如果我们能咬定长期趋势,就能实现巨利,但这需要把握时机以及耐心等待的战略眼光,做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同于投资楼市,既然期货既能做多,又能做空,所以永远不缺赚钱的机会。因此,一定要耐心等待有75%的成功可能的机会的到来,这样的机会一年,甚至一生也就只有几次。

篇13

总的来说,投资者可通过波动回撤控制、收益表现、市场震荡期间表现3个维度来考察这些产品。

平稳波动,回撤可控

纵观目前已经成立并拥有数据的9只公募对冲产品,成立以来最大的回撤基本都在1%~6%之间,波动整体可控(不排除其成立时间较短并未历经太多市场波折的因素)。同时有超过一半的产品成立以来夏普比率超过2,可见其风险收益情况较好,如表所示。

今年以来平均收益18%

公募市场中性基金产品虽整体波动较小,但较小的波动并不代表较小的收益,今年以来,市场中性产品不仅在股灾期间较好地控制了回撤,整体收益水准也并不低――平均收益率达18%,3/4的产品实现超过10%的收益,其中多个产品的年化收益超过30%。

考虑到打新也是过去一年比较重要的类无风险收益策略,公募对冲基金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新股申购,笔者将打新的估算收益从今年以来的整体收益中剔除后,发现整体收益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公募量化对冲基金收益情况如图所示。

大跌之时逆市上扬

对于对冲产品,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市场大跌时候是否真能实现抗跌。附表为今年以来以上证50和中证500为代表的大小盘调整较为明显的时间段,对比同时间段公募对冲产品的业绩表现。

对比显示,在市场面临调整的时候,大多数对冲基金可以维持获得正收益,即使是遇到了6~7月的极端回调,在普遍控制回撤的基础上,部分优秀的对冲产品仍获得正收益。

总的来看,从风险、收益、回撤控制三方面看,公募对冲产品今年以来整体表现符合产品的投资目的。虽然目前是带着镣铐起舞,监管的影响及负基差会对策略带来负面影响,伴随着监管放开、做空工具的增加、策略的完善及股灾期间一些临时性的政策未来会回归常态,相信公募对冲的产品可以更加成熟、完善。

从6月的股灾走来,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笔者建议,对于绝大多数客户而言,单独配置一个市场中性的私募有些力不可及,通过公募对冲产品达到稳健型资产的配置需求,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对冲基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的操作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空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1949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有限合作制的琼斯对冲基金。

虽然对冲基金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出现,但是,它在接下来的30年间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多关注,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对冲基金才有了更广阔的投资机会,从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通货膨胀的威胁逐渐减小,同时金融工具日趋成熟和多样化,对冲基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