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视新闻报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视新闻报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视新闻报道

篇1

新闻事业最基本的报道观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作为基层电视新闻,不但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合理需求,更要起到对广大受众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但是,蜂拥而上的基层新闻节目注重的是“收视率”经济。为吸引眼球,追求轰动效应,电视媒体不惜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大搞“独”“惨”“俗”新闻,偏好于特困、悲惨、媚俗等题材的报道;再者就是大量报道城管、物业、交通、法律纠纷等无足轻重的百姓琐事。这些过分的新闻和负面报道已经大大偏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和宣传的主旋律,一方面削弱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另一方面也使受众降低,甚至丧失了对社会的信任感和是非的判断能力。

二、克服基层新闻的“浮浅化”报道

有些基层新闻一味追求短小快捷,节目内容单调,多为“浮浅化”报道,仅仅流于表面,呈现在荧屏上的只是浮在面上的东西。有些简单的还原事实也反映得不全面,缺乏对新闻主题深度的审视和把握,缺乏更深的挖掘和鲜明的批判力度,这种对事件报道的不足导致民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受众缺乏对事件的深入认识与进一步的思考。因而,要达到宣传大众、教育大众的目的,就要树立克服基层新闻的“浮浅化”报道观。

电视采编人员受到的电视新闻理念束缚多,只关注既发新闻事实,而不去更多关注新闻线索的来龙去脉、时间背景、现实意义、社会反响、受众的心理反应等等,使本来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新闻素材被消弱,淡化了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我们的很多新闻报道应该对一些社会现象刨根问底、解疑释惑,要学会“小题大做”。

三、突出基层新闻采访的“责任化”意识

基层新闻必须要突出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报道观,切实履行新闻媒体作为公众舆论传播工具的职责。同时,基层新闻应跟踪市场调查,找准重点、热点和兴奋点,对重点内容进行基层反馈,努力提高基层新闻节目质量和水平。对热点社会问题的报道,要注意另辟蹊径,着眼于引导,帮助人们解惑释疑。为找准基层新闻的兴奋点,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基层新闻应着重处理好大众关注与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基层新闻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加深对事件的报道认识,才能使社会崇尚的人文精神得到很好的弘扬。

四、保证基层新闻采访的“客观化”本质

篇2

有了民生的视角,即便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法制新闻等照样能赢得受众。举例说,某市乡村道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果我们把报道的视角定位在有关部门的政绩上,也许这条新闻根本不会有人去关注。但如果我们从民生的视角出发,着力报道乡村道路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报道农民获得的实惠和好处,以及农民的所思所想和所为,那么这条新闻一定能够抓住广大农民受众的眼球。

地方电视新闻报道要以为民服务为己任。关注民生意味着百姓生活无小事,地方电视新闻就是要把镜头瞄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气象物价、邻里关系、家长里短等似乎新闻性并不强的事件,不但要关注事件本身,而且要增强服务意识,着眼于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于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信息,以使问题得以高度重视和高效解决。尤其要注意,对问题的报道要有始有终,要时刻关注事态的发展变化,及时给予跟踪报道,直到问题得以最终解决。

如某电视台报道的《这样的商品房我敢住吗?》,即是值得借鉴的成功之作,该报道对业主在装修时遇到的房屋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尤其就现场勘察时楼板厚度、钢筋粗细和密度等与设计图纸的差异问题拍摄了大量的图像资料,随后又采访了开发商以及国土房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后又进行了及时的后续报道和反馈报道,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维护了有关业主的切身利益。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但吸引了受众,提高了收视率,而且使媒体和政府都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提高了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试想,如果电视台仅仅曝光这个问题,而不促成问题的解决,或者问题曝光以后就没有了下文,那么这样的报道对老百姓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这样的报道对受众又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地方电视新闻报道要植根于本土文化。尽管卫星信号扩大了地方电视节目的传播范围,但地方电视新闻报道无疑仍然是以本地受众为主,这决定了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必须以本地受众为中心,植根本土文化,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

植根本土文化,要求地方电视新闻报道不仅要注重选择能展示本土文化的新闻场景,更要注重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以寻求受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达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和培养受众热爱家乡的情感。所谓本土文化,包括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文传统、风俗习惯和图腾禁忌等,如果发掘利用得好,可以有效地形成地方新闻报道的特色。在这方面,南京电视台曾经制作的《1860新闻眼》系列新闻报道堪称典范之作。该系列报道以寻访南京老地名、重拾南京人的地名情结为主线,制作了八集关于南京老地名的节目,采用老南京人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资料画面相结合,辅以主持人适时的背景解说和现场访谈,极大地唤起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和认同。②

植根本土文化,要求地方电视新闻报道与本土受众感同身受,用百姓的话说百姓的事。为此,我们必须注意研究本地的风土人情,研究和运用本土受众的个性语言,使新闻报道通俗易懂,充满乡土气息。尤其是现场报道时主持人的采访用语一定要考虑本土受众的语言习惯,这样的报道才会让受众感到真挚、亲切,容易接受。

植根本土文化,要求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充分发挥受众主体性,使他们在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互动中,既是新闻的接受者,又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很多地方电视台都鼓励本地民众积极主动地提供新闻线索,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不仅拓宽了新闻来源渠道,而且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同时也拉近了电视台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新闻的收视率。这些做法非常值得各地方电视台借鉴和推广。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关注民生也不能为“民生”而“民生”。地方电视新闻报道一定要特别注意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防范假新闻的出现,力避新闻的“隐性失实”。否则,非但于民生无益,反而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注 释:

①杨明、裴金波:《从〈万家灯火〉栏目看电视新闻节目的人文关怀》,《新闻传播》,2008(8)。

篇3

对每个新闻人来说,每年的“两节一会”报道都是头等大事。如何成功宣传好南阳的“两节一会”,准确报道“两节一会”,是南阳全市各家新闻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到节会期间,南阳各家新闻单位都在厉兵秣马,精心筹备。

两会前期,南阳电视台组织了一系列的大型报道,例如:《迎节会看南阳》、《辉煌一瞬间》、《各行各业喜迎两会》等,各个栏目有又分别开辟了各自“迎两会专栏”,使得两会前期的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南阳市民对两会的期待热情也日益高涨。从开幕到结束,南阳电视台全方位、立体地对两会中多项活动进行了成功的现场直播,完美准确地报道了两会。两会结束,南阳电视台又及时制作播发了两会取得的辉煌成果。整个节会时期,南阳电视台的报道活动声势浩大,首尾呼应,前后衔接,逐步推进,浓墨重彩,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受到省内外领导、南阳市委市政府以及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

南阳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推出了一个大型系列报道《跨越盆地——312国道纪行》。因为这次报道属于纪实形式,记者边走边看边采访边报道,时间紧、任务重,对即将遇到的、发生的什么情况、什么人、什么事都是未知的,提前做好策划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相关节目的策划人在报道的前一个月就开始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查阅并记录了经过地方的社会经济、人文历史、风土面貌等资料,对即将报道的各类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哪类新闻采取哪种形式都作了好多种设想,使上路的记者们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历时一个多月的采访报道规模宏大、效果显著,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试想,如果没有前期的成功策划,报道就不会好评如潮。

篇4

1.应变性和现场感

即兴采访与一般现场采访的最大不同,就是采访者是在采访过程中对新闻事件的所见所闻有所感触而临时突发奇想进行的采访,被采访者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接受采访的,即兴采访具有随机应变和突发性的特点。

同其它的采访形式相比,电视即兴采访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并发挥电视传播声画并茂的特点和优势。在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报道中,现场报道需要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以采访记者、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做出图像报道。现场报道中记者除要在镜头前对事件作简要的介绍、归纳或评述,展现事件现场的真实情景外,还常常需要在现场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以及有关人士进行必要的采访。正是因为现场报道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所以备受观众的欢迎。

2.调查性

调查性是调查报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调查报道是近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深度报道类型。成功的调查报道应该层次清晰、能够充分展现事件的调查过程,因此很适合运用在调查报道中。记者具有一定的眼光,对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看法与被采访者能进行沟通或达成共识,双方讨论起来有说不完话、聊不完的天。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对对方的了解、理解之上。这些了解与理解就是案头准备工作和事先周密的采访。在即兴采访中,如果用口语化的语言提问,可以给人以随和、融洽的氛围,使采访对象觉得记者亲切、可信、可靠。

3.吸引力

由于即兴采访凭借现代电子技术把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活动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屏幕上,使观众产生了见其人、闻其声、身临其境的视听感觉,因此,即兴采访大大增强了记者采访的真实感、生动感、亲切感、参与感,拉近了观众与报道的距离。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成功的即兴采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近些年来,在新闻报道中即兴采访手段的成功运用,使电视新闻节目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也让观众耳目一新。

即兴采访应有的心态及采访技巧

1.进行即兴采访应具备的心态

即兴采访要想获得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采访时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无我的境界。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要胆子大,放得开,提问多,反应快,有松弛的心态,不怕被拒绝。其次,即兴采访要能够即兴发挥,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就是即兴采访要避免语言简单化和公式化。

有些记者会问采访对象: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您谈谈感想,请您说一说对这件事的看法。虽然记者语气很客气,但显得记者心中无数、胸无点墨。即兴采访可以是漫不经心,可以是有一搭无一搭,但是,并不等于想怎么采就怎么访。即兴采访依然需要做大量的案卷准备工作,要下工夫琢磨,深刻吃透要采访的行业、地区、事件、人物……笔者认为,首先在采访前要打腹稿,有一个大致的提问方向,这样就可以酝酿一个大的思路;同时也可以打一个宏观的腹稿;另外,在采访时,要把握好提问的语气。

2.即兴采访应具备的采访技巧

首先是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无论是事件报道还是人物报道,在报道中,采访对象的语言表达的精彩与否直接关系到报道的效果。在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往往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内容,电视新闻报道更加精彩好看。即兴采访很有活力也很精彩,看上去是漫不经心,但记者应心中有数,采访中不忘追踪被访对象的语言、心灵轨迹和思维走向。这样记者即兴采访才能挖出“别人想挖而不能挖,别人想挖而挖不出”的东西来。

篇5

这样的电视新闻制作手法是不诚实的,它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而且更主要的是,会让新闻变得十分虚假。如果对新闻进行随意的剪裁筛选,把新闻变成一个个精致的小品,或者,在制作新闻节目的时候刻意地追求戏剧化的冲突,那么,这样的新闻节目就是一个不真实的新闻节目。

部分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了解新闻的本质,以为新闻就是信息供给,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观众提供大量的信息。部分电视新闻节目采用电话访问或者视频对话的方式,把电视新闻画面切割得支离破碎。新闻评论员在画面之外喋喋不休,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则一脸困惑呆呆地望着电视观众。这种为了追求信息量而彻底颠覆电视新闻传统表现手法的所谓创新举措,不仅大大削弱了电视新闻的表现能力,而且让电视新闻变成了电视宣传。电视新闻与电视宣传虽然都在传播自己的理念,但是,电视新闻强调的是真实性和客观性,“以事实说话”,电视宣传强调的是导向性和说服性,因而“以观点说话”。因为过于突出电视评论员的评论色彩,结果导致电视新闻具有明显的说教成分。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与其说是在传播信息,不如说是在灌输观点,久而久之,会让观众产生错误的思维定势。现在某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之所以成为公众嘲笑的对象,根本原因就在于节目制作者主题先行,在确定基本的报道基调和价值判断之后,聘请一些所谓的专家评论员在电视直播中胡说八道。由于电视台的主观倾向性过于明显,电视新闻评论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大胆猜测基础之上,因而电视新闻节目给人一种滑稽之感。

假如为了追求画面的完美,而故意选择奇特的角度;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故意舍弃一些重要的细节;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而让电视新闻评论员刻意地引导观众得出错误的结论,那么,这样的电视新闻就是在用现代传播手段集体造假。

篇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新媒体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但也给传统媒体的运营带来了威胁。传统的电视媒体只有找准定位,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现状

传统媒体产生时间较长,已经拥有特定的用户,很多用户已经习惯了几十年来准时收看电视节目。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传统的电视媒体报道形式单一,传播速度慢,民众无法参与互动及时反馈,也势必会流失一些用户。新媒体覆盖的资讯内容广泛,传播速度快,民众可以及时评价反馈,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是,新媒体报道涉及的内容众多,管理复杂,也会使得一些资讯并不确切,大众信服度低[1]。可见,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各有千秋,只有取长补短,才能适应时展,满足用户需求。

2电视新闻报道的困境

2.1收看电视需要特定的接收环境

电视观众接收信息,需要特定的环境,除了要拥有一台电视机外,还需要固定的接收场所、机顶盒,人工开通安装设备。只有在特定的接收环境下,才可收看电视[2]。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更倾向于手机上网,利用网络信号,随时随地查阅感兴趣的热点新闻资讯,这些优势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无法比拟的。

2.2无法与民众及时交流,用户互动性差

电视媒体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体系,却无法与用户及时交流,互动性差。传统的电视媒体是单向性的传播,媒体工作者负责把新闻资讯传达给观众,却不能听到观众的声音,不能及时接收民众对事态的反馈信息。这一点新媒体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随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听取民众意见,不断改革传播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2.3新闻资讯更新速度慢

新闻资讯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民众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态的发展。而事实上,传统的电视媒体新闻的需要一系列的过程,很多事件发生很久才可以在电视媒体上看到,这就满足不了大众追求新、快的需求。新媒体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热点事件的报道,普通大众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收看到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由此可见,电视新闻报道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传播速度慢、互动性差、接收方式也受到制约,这就使得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工作陷入了困境。

3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策略

3.1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赢

新媒体和电视媒体之间各有优势,可以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电视报道传播速度较慢,网络媒体传播时间快,电视可以与之进行合作,增强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电视媒体起步早,但却一直未能与普通大众互动,听取大众的意见。在这种形势下,电视媒体可以利用网络的平台,接受民众的监督,及时听取信息反馈。此外,网络媒体也可利用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各种准确信息,增强民众的信服度,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双赢。

3.2提升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和新,这点值得传统电视媒体学习。电视新闻的报道需要特定的采集、编辑、机制和相当大的制作费用,这必然会耽误新闻传播的速度。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去网络获取第一手信息,而不愿等慢半拍的电视新闻。电视媒体工作者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新闻传播机制,节省资源,有效整合新闻资讯的利用率,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3]。

3.3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新闻的可看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普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使得传统媒体失去了一定的用户群。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多是照本宣科,朗读背诵准备好的稿件,长此以往,人民大众开始不再倾向于电视媒体单一、说教性的方式,而是更趋向于选择新媒体获取资讯。面对这种情况,电视媒体要不断创新,改革过去单一的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广泛吸收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新闻资讯,对其加以筛选整合,摆脱过去说教的形式,以全新的面貌面对人民大众。此外,要增加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版块,对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多研究整合。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优势,认真参考网络微博、论坛的评论,收集民众的意见,寻找大众感兴趣的事件,在整合之后把大量综合的资讯呈现给电视用户[4]。由此可见,电视媒体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提升新闻传播的速度,改变单一的传播方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趣味性,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4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一定挑战,电视媒体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解决发展受限的难题。新媒体语境下对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电视媒体工作者要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习新媒体报道的优势,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凤.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策略的变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5(6).

[2]赵京梅.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8):164-165.

[3]高志成.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10):7-8.

[4]刘博微.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探讨[J].电子商务,2015(2):31.

[5]周勇.路径与抉择:主流电视媒体网络视听信息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6]黎斌.电视融合变革: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篇7

一、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一)聚焦平民视角

普通老百姓是电视收视对象中的主要群体,民众都渴望获得需求、权益和价值的尊重与关注。因此,将新闻镜头重点聚焦在平民身上,节目才会令观众喜闻乐见。首先,在选题或策划上,应首要考虑平民新闻和话题。其次,在节目内容上,要重点关注民生问题,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作为报道的主要题材,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精神关照及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倡导人文精神,满足民众的人文关怀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主流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贡献力量。同时,平民视角也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多到生活中去,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新闻线索。

(二)关注本地热点

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与央视、省级卫视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地方性电视台的新闻应突出本地特点,关注本地热点事件和特色性新闻,通过与居民生活形成的强烈的紧密性博取收视率。在选择新闻热点时,要选择本地群众关注而又富有新意的热点。例如,本地即将或正在举办的一些旅游节、美食节等,帮助民众推荐游览路线、项目,寻找美食小店等,使民众在观看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从而培养起本地民众的收视习惯、兴趣。再如一些新电影的下档时间,商家各类打折活动的团购时间等,都会激发相应各类民众的收视热情,从而提升节目的忠诚度与美誉度。

(三)运用平民化语言

语言运用方面,应保证语言的生动性与活跃性。从新闻内容在语态表达方面,时政新闻记者需从平民化视角选取语言的应用,可使语言的表述更为亲切、准确、易懂,从百姓的角度对党与政府相关政策方针进行解读,同时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导语设置等方面都运用一些手段,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但这个过程要注意贴近群众实际,这样才能够引起普通群众的共鸣。以导语的设置为例,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注意在实际报道过程中选取吸引受众眼球的精彩画面,避免完全将画面依托于稿件内容进行,通过导语的合理设置引起观众注意。

(四)突出尝议新闻的亮点

时政新闻中亮点的突出是时政新闻吸引群众眼球的重要途径。时政新闻记者应注重从会议新闻中寻找更为新鲜的素材,从中寻找亮点所在。一般情况下,新闻会议中都会出现一些较为专业性的词语,这些词语的运用会使得呈现在百姓眼中的时政新闻更加枯燥与单调。因此,时政新闻记者可以在报道过程中运用较为鲜活的手段,通过新闻画面将会议中的内容具体反映出来,如表格、线条以及图示等,这些方法都可以让会议内容更为直观地展示在群众面前,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会议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例如,会议新闻中关于各行业的年终统计数据,若单纯依靠语言报道表述,很难为受众所理解,而利用图示或表格等方式对内容进行展示则更加生动与直观,便于普通观众理解。由近年来会议新闻改革的具体内容便可看出,电视时政新闻需要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在宣传党的方针路线的同时,更加贴近普通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正因如此,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向更应该从平民视角出发,挖掘新闻中的亮点,提升时政新闻对普通群众的吸引力。

(五)坚持创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报道贴近群众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创新,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也一样,一个具备足够卖点的新闻必须拥有三大基本要素,即好看、重要、有用。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想体现贴近群众,就必须通过创新新闻报道方式、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实现观念和服务的创新,从而使时政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群众。例如,通过采取网络调查的途径广泛征集群众对时政新闻报道的真实看法,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其他途径,真正做到好看,符合群众口味;时政新闻报道的热点从领导会议转向群众关心的热点事件、难点事件,真正做到重要;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语言形式,选用群众喜欢的语言风格,摒弃传统的官面文章,才能真正做到有用。同时,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要巧妙地、充分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体现贴近群众。例如,合理安排并运用同期声技术、拍摄镜头的方法、记者采访等,以提高时政新闻报道的民生性,使其与群众更加贴近。当然,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们还要注重强化时政新闻报道的原生态与个性化,突出其纪实性,牢牢把握时政新闻报道的现场感、震撼感,从新闻与群众的贴近性着手,立足细节,大力发掘新视角,通过活泼而生动的趣味性新闻报道来吸引群众。广播电视时政新闻采编人员也要努力贴近群众生活,深入群众中间去真实记录群众所需、所想、所求,着力研究群众的民生问题,搭建一个能真正反映群众问题的平台,促使时政新闻报道不断贴近群众。

二、结束语

广播电视时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是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需要广播电视台站在群众的角度进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挖掘亮点、坚持创新,力争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依靠高质量的、贴近群众的时政新闻报道在广播电视新闻界立足,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

我们都知道《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确定无疑是历史类书籍。然而《史记》一改以前历史书籍的枯燥与沉闷,开创了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在章法、句法乃至用词上都颇有个性,《史记》并没有因为其鲜明的文学性和包含作者情感这些个性,而失去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反而更容易被人接受、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强调客观真实性的“历史”编写允许有个性;同样,强调客观真实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也可以有个性。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是一种“本真真实”。新闻报道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和再现,是再现真实。传统的西方新闻教科书奉客观中立为新闻圭臬,却忘记了任何报道都会有倾向性,都不过是特定意识形态的反映,西方的媒体只不过更懂得表达观点的技巧。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也都或多或少地掺入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报道“5・12”汶川大地震和“3・11”日本大地震时,面对重大的自然灾害,在新闻报道时,记者也都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媒体和记者的个性也都表现在新闻中。这种感情是源于事实的生发,不但不会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而且会让人感到更加真实可信。如果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记者保持无动于衷的冷静、麻木不仁的客观,不但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反而会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反感。也正是由于媒体和记者有了自己的个性,他们才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报道新闻,使新闻更全面,更生动。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但是,这一万个哈姆雷特是大同而小异的,不会因为人们心中的哈姆雷特有“个性”而丧失哈姆雷特的共性,使哈姆雷特成为不可知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电视新闻报道在保证客观真实性的同时,还应该具有个性。

二、个性让电视新闻报道更生动

随着科技和通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的日益开放,独家新闻已经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使新闻资源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共享资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每个广播电视台报道的内容和程式都一样,就很难吸引读者和观众。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没有感染力,没有感染力就没有竞争力。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就是依靠其独具个性的新闻报道成为二十世纪新闻采访女王。她在新闻面前表现出的犀利和直率,她那种富于文学色彩的语言、第一人称亲历报道风格、叙述与议论相结合、故事性构思新闻的诸多个性特点让其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偶像。

以严谨著称的山东电视台所创办的《早新闻》》以其严肃性、多信息、快节奏以及删繁就简的个性色彩让传统的正规新闻焕发青春,牢牢抓住了白领阶层;而以娱乐闻名的湖南电视台,其午间新闻《播报多看点》,则以轻松、幽默、知识性和少许的时尚性、娱乐性的个性色彩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以民生新闻一炮走红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其名牌栏目《南京零距离》以其犀利的语言、平民的视角的个性色彩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新闻也是丰富多彩的。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充满了个性的新闻报道,才真实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反观许多省市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时政新闻和报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没有多少区别,甚至有人戏称,看了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就不用看本省的《新闻联播》。

三、电视新闻报道个性的塑造

1. 个性新闻报道要有好思路。公式化、概念化、教条化的新闻报道无人爱看,又何谈作用。一条新闻的优劣关键是看是否有好题目、好角度,是否有深度。一个好题目让人眼前一亮,一个好导语让人耳目一新,一条好新闻引人深思。记者的思维方式往往体现在其采制的新闻中。怎样观察、观察什么?怎样采访,采访什么?怎样报道,报道什么?同样一件新闻事件,有的记者会更侧重从社会的原因去分析报道,而有的记者会从经济的视角去诠释,还有的记者会从道德和情感的角度去感悟。用记者最擅长的角度去采访、分析、报道,也就形成了个性化新闻报道。

2. 个性新闻报道要有个性化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内容是记者的基本功。而一条优秀的好新闻仅仅清楚准确是远远不够的。要采制出具有个性的新闻就需要有个性的语言。新闻的语言最忌陈腐,老生常谈,缺少活力。富有特色、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语言能让新闻更鲜活。

3. 个性新闻报道要有个性化栏目。电视新闻是要依附于媒体和栏目的,每一个新闻栏目都要有自己的风格。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栏目的个性化尤为重要。要有个性化的理念、个性化的主持、个性化的点评、个性化的包装。栏目也要养成自己的风格和习惯,形成自己的个性,以栏目的个性统一记者的思维。同时,栏目还要具有开放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型思维。能够包容个性记者,包容个性新闻报道,为记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篇9

2.长消息。电视新闻中优秀的长消息报道大多都成功地运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2010年,宛都播报积极参与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南水北调中线行”采风活动,行程一个月,集中报道沿线各省市在南水北调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及成效,累计发稿40余条长消息,特别是在南水北调中线行”大型采风团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点――北京颐和园团城湖举行注水仪式时,我们这样写到:“把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库区取来的一壶清水注入明渠,南阳,北京,虽远隔千里,此时此刻,由于一壶清水的注入,调水情、奉献情、感激情,这情与情的相牵,也许从此,再也剪不断。”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些文学语言的升华,活动现场的情绪就不能很好调动起来,活动的价值、意义也不能很好体现出来。

篇10

画面编辑指的是镜头的选择与组接的过程。首先,要善于使用电子特技完成镜头的组接以及画面的过渡。其次,电视新闻节目中还要添加丰富多样的图像资料,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接着,在编辑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画面中的环境和人物的合理性。最后,要针对画面的节奏变化进行调整,保证观众有良好的观看体验。选择最合适的镜头或者画面来帮助事件的叙述,更加直接地表达出思想情绪,最终制作出一个完整的节目。画面编辑要遵循不同的制作原则:第一,注重画面内部形象组合的逻辑性,画面中人物或者环境的合理性都是保证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基础;第二,遵循“动接动、静接静”的画面处理原则,选择最恰当的画面素材,从特定的角度来完成画面的组合。不仅要考虑画面的完整性,还要避免“图文解字”的情况出现。借助编辑来提升画面的表现力,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1]。

2新闻报道画面编辑技巧的运用

2.1借助丰富的图解资料,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电视新闻节目的限制比较多,例如在进行报道会议时,画面的内容要始终和会议有关。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不同角度的会议画面,观众会很快产生厌倦心理。这时就可以在新闻节目中适当添加会议相关的资料,比如历史总结回顾、经济数据统计图等。结合市场情况调查,让抽象的数据变得更加具体。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编辑人员要充分突显新闻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在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过程中,要利用更加丰富的资料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编辑人员要遵循新闻自身的真实性原则,让图解材料和实际情况保持一致。电视新闻追求的是具体的画面和客观的效果,为观众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另外,电视新闻画面具有不完整性。电视新闻报道不能将所有的画面都呈现给观众,要为观众呈现最想看的内容并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电视新闻不能完全展现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总结性的图解资料。在进行画面编辑的过程中,要突显出新闻主题和记者的采摄思路。运用更加简练的文字稿对于新闻主题进行剖析,从而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2]。

2.2利用相关的图像资料,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

在进行运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的图像资料,进一步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语言。运用信息技术搭建起数据库,在新闻画面编辑时可以自主调取相关的图像资料。运动镜头太多容易造成画面之间衔接不畅,最终出现画音不同步的情况。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可以大量使用固定镜头,这样会让观众思维更加顺畅。镜头的作用就是用具象的画面传递给观众更多的信息,确保新闻事件的可信性,进而实现引导舆论的作用。镜头的运用要简练、清晰、准确,强化固定镜头的意识。一条新闻报道需要一两分钟,如果随意变换镜头,会让观众感到不舒服。在新闻之中添加相关的图像资料,并尽可能地固定镜头,这样就可以让观众更加顺畅地获取新闻消息。

2.3强调音画并重,画面要按照解说走

电视是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所以说画面形式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内容,也是电视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所以,新闻编辑一定要把握画面的形式特征,注重画面的交流感。电视新闻的报道,不仅需要丰富的新闻消息,还需要优秀的声音解说。电视新闻报道是对于信息的多元化传递,有的编辑人员对于画面的处理非常细致,但是没有匹配合适的声音,导致新闻报道的效果很差。声音的接口过紧或者过松都会让观众觉得画音不协调,给观众造成听觉上的压抑。同时,要特别注重声画同步,让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有效联系起来。电视新闻编辑要求镜头的搭配合理,前后衔接流畅,结构层次清晰,表情达意贴切,然后是注重音画同步。

2.4景别相接要有明显的差异,遵循蒙太奇的处理手法

在画面的剪接和组合的过程中,景别的变化要体现出现明显的差异。例如,第一个画面是近景,下一个画面就要使用全景。人们的视觉转移发生在3~5秒之间,因此景别的转化也要遵循这一规律。长时间出现同景画面,观众就会出现视觉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要避免出现同景别画面相接的情况,这样可以确保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转移,从而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

2.5重视人物和环境出现的合理性,实现镜头之间的合理衔接

电视新闻报道的时间都比较短,因此要使用最短的时间传递出尽可能多的画面。在画面剪接的过程中,上下镜头之间的衔接要合理。避免出现一会夏天一会冬天的情况,注重人物和环境出现的逻辑性,否则会让观众不舒服。电视新闻节目本身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借助镜头的剪辑率和镜头自身的运动都可以很好地增强节奏感。前者主要是显示时间的发展,后者主要是镜头自身运动来完成的,其中包括的技巧有推、拉、摇、移、跟、降等。画面主体的运动大小和幅度以及不同的运动形态,都出现不同的节奏。在画面中等车的人物和疾驰而来的汽车之间会形成明显的对比,两者的表现节奏也应该是截然不同的。同时,要注重角度和方向,例如在拍摄记者和被采访者时,一般会选择两人说话近景的组接。不同画面的主体方向是一致的,又或者同角度的镜头,必然会出现不流畅的结果。这就需要让拍摄的主体方向和镜头方向相对,这样才能突显出交流感,从而让这个采访显得流畅和自然。

2.6注意画面的节奏变化,调节观众的视觉心理

篇11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现状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广泛覆盖资讯的内容,时效性非常强,民众可以将评价及时地进行反馈。但是,新媒体的管理比较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从而降低了资讯的准确性和民众的信服度。

传统媒体从产生的时间来看,比较长,有特定的用户,几十年来,对电视节目准时进行收看,已经成为许多用户的习惯。电视新闻媒体的工作者,都进行过专业培训,经验比较丰富,报道的新闻权威性比效高[2]。但是,传统电视媒体的报道传播的速度比较慢,形式也比较单一,民众不但不能及时地进行反馈,也无法参与互动,从而将一些用户流失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都有优缺点,如果想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必须要取长补短,才能够使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困境

(一)收看电视要有特定接收环境

观众在接收电视信息时,需要有特定的环境,不但要有一台电视机,还要有机顶盒及固定的接收场所,将安装设备人工进行开通。只有具备了这些特定接收环境,才能够收看电视[3]。因此,人们更青睐手机上网,对于比较感兴趣的新闻热点和资讯,可以利用网络信号随时进行查阅。

(二)用户的互动性差,无法及时与民众进行交流

电视媒体的用户体系虽然非常庞大,但是,与用户的互动性却很差,无法及时地与用户进行交流。传统电视媒体传播比较单向性,新闻资讯只是由媒体工作者传达给观众,观众的声音却听不到,民众对事态反馈的信息无法及时地接收到。新媒体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借助网络平台,对民众的意见可以及时地听取,将传播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改革,从而使用户的需求得以满足。

(三)新闻资讯更新速度慢

对于新闻资讯而言,快和新是传播的主要特点,对于新闻事态发展,在第一时间,民众需要了解。新闻事态发展的,传统电视媒体需要一些过程,这对于民众所要求的快和新是很难满足的。而新媒体却能够将热点的事件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民众只要将网络打开,就能够将最快最新的新闻资讯及时收看到。

因此,虽然电视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比较强,但是,互动性比较差,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接收的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就使电视新闻报道工作,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陷入了困境。

三、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发展的策略

(一)与新媒体合作

从当前来看,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都非常广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有机的结合,共同进行发展,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实现电视新闻报道的长足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地结合,可以将自身的缺陷进行规避,优势进行互补,使双赢局面得以实现。传统媒体应该将自身的基础雄厚和受众广泛以及公信力高等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结合新媒体,新媒体将自身内容丰富和传递速度快的优势进行利用,对传统媒体进行反作用,从而使双方共同的进步得以有效地促进[4]。

(二)建立完善的交流和反馈机制

新媒体与传统的媒体进行比较,能够与民众及时地进行交流和反馈。在新媒体的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将完善的交流和反馈机制建立起来,对于民众的意见应该及时听取,分析和研究观众对于新闻报道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和意见,改进自身不合理之处,从而使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得以有效地促进。

(三)提高新闻的传播速度,提升传播的时效性

新和快是网络媒体最主要的特点,传统的电视媒体应该学习。电视新闻报道不但要有特定的采集和编辑,还需要有一定的制作费用和机制,这就会使传播新闻的速度受到影响。对于第一手信息,人们更喜欢在网络获得,不愿意等待传播速度比较慢的电视新闻。对于新闻的传播机制,电视媒体的工作者就应该不断地进行改革,将资源进行节省,对新闻资讯的利用率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使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以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有优缺点。所以,若将电视新闻报道的长足发展得以实现,就需要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结合,优势进行互补。

参考文献:

[1]陈一鸣,阎罡.试论基于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J].视听,2016(12):110-111.

篇12

目前危机事件的新闻报道放开后,往往会出现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比如2009年“6·5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的视频记录者,后来就经历了类似的指责和争议。而面对矿难、车祸等事故的受害者以及他们的亲属时,不顾其尊严、痛苦和隐私,一味地采访和拍摄新闻的行为,一直以来也为人们所诟病。那么如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呢?

一、尊重受众知情权,提高媒体公信力

我们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会面临大量的突发性灾难报道,以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媒体和政府对突发性灾难报道往往“语焉不详”,而且报道也是“冷冰冰”。作为公众想了解更多灾难本身和救援等的细节内容,报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者。

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也体现在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如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关注“人”本身、在后续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等。所以,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越来越要求新闻媒体应该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动态把握好舆论引导的“度”,也就是新闻信息的密度、政府公开声音的强度、对难点和焦点关注的热度、做好危机传播中电视媒体的自我调节。及时正确的导向性信息,起到安定民心的社会“稳压器”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推进器”作用。像2011年,以“3·11”日本大地震为代表的灾难事件报道和震惊全国的7·23温州动车脱轨事故为代表的突发事件报道中都较好地实践了这种“人本化”的新闻报道理念,使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转向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新阶段。

二、发挥电视特点,用细节镜头体现人文关怀

电视新闻媒体由于图像、声音立体现场的感受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因此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特点,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充分调动电视镜头语言,在现场的细节中强化和感动观众。

比如,黑龙江电视台《共度晨光》节目在对2011年“8·23”七台河勃利矿难的救援报道中,一方面采取现场直播连线的形式,让观众跟随现场主持人直接看到救援的进展情况。同时,结合演播室请到有关专家解读和分析矿难的损害和如何进行救援等,让观众的心随着事件的进展第一时间感受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在报道中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用镜头语言捕捉更多的感人的细节瞬间。省长对被救矿工的关怀,现场救援的紧张有序,都通过镜头展现给观众,使灾难报道有了“温度”,更加注重在新闻报道中展现人性的尊严和价值,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被困矿工的关注,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用评论解读提升电视新闻人文价值的社会意义

电视新闻报道如果仅仅停留在传播一个新闻事实或描述事物的表面现象上,显然难以赢得受众。因为受众对于新闻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不仅仅想知道“有什么”、“怎么样”,更想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对于受众的这些需求,目前的电视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对新闻价值的深度化阐释,就是一种“解读式新闻”。

电视媒体在对新闻事实播放之后,利用主持人或本台评论员的评论、专家对新闻事实的看法、融会背景事实、图片报道或其他媒体的观点等形式来对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作全面、深入、立体化的报道,从而提升新闻信息的含量,深化新闻信息的内涵,形成一个围绕中心事件报道的新闻超级链接,使电视新闻报道具有时代感、历史感、时空感,从而形成一个“新闻舆论场”。电视媒体正是这样通过自己的观点形成“新闻舆论场”来引导公众进行理性思维。

在这一过程中,把一个孤立的新闻事件通过主播和嘉宾的几句精炼到位的点评以此“惩恶扬善”,既对当事人体现一种人文精神,又对整个社会有警示和教育作用,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引起受众思考,从而强化传播实效。

总之,在突发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要以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人文关怀贯穿到报道中,尊重公众,在向公众传播真实有效的信息中,与政府密切协作,努力做到“帮忙不添乱”,增强舆论引导力。

参考文献:

[1]姚远,霍邢平,袁天志. 《突发事件中的

媒体应变考验舆论引导力》, 《中国记

篇13

一是以公民立场作为出发点。当代社会只有人际舆论场、自媒体舆论场和传统媒体舆论场三种,而传统媒体既是宣传场,又应成为舆论场。就电视媒体记者而言,要秉持公民立场,在正面宣传的同时还要反映出社情民意,把宣传场和舆论场统一。而且要把民意表达放在第一位,否则,不仅达不到宣传效果,反而会引来四面八方的围攻和质问。因此,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要善于把民众的意见汇集起来,敢于把真话摆到桌面上,说出人民的心里话,形成社会凝聚力。

二是以全球视域判断信息价值。高速的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发达的媒体技术可以使“地球村”的居民点对点个人交流。将现在与未来、个体与社会、本地与外地、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等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关联的事物进行对比,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不起眼的小事可能因巨大的差异性具有珍贵的新闻价值。

三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新闻策略。“由新闻的生产者转化为问题的求解者”,这既是适应媒体融合时代人人是传播者的竞争需要,也是政府企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在社会转型期,每个政府、企业会遇到大量的内部外部的问题。深入了解群众、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从报道新闻到呈现问题,从告知信息到引发讨论,从平衡观点到统合众议,从破除谣言到消弭裂痕,都是新闻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奶粉”问题、“药费”问题、水电煤气费用问题等都值得电视新闻记者寻根问底,以便群众知情放心,以便企业和政府重获信任或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以内容作为新闻的根本。近年来关于媒体是否以“内容为王”的争议不断,有提倡“技术为王”、“产品为王”、“渠道为王”,笔者认为当前媒体提供的信息(内容)还远远不能令受众满意。电视媒体记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以观众为中心,找准角度和切入点,突出了互动、评论、调查等特征,打破了过去线性、乏味的电视新闻播报模式,以故事化的方式进行传播;报道要避免面面俱到,设置悬念,突出重点;出镜记者淡化主持人角色,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是新闻信息采集者,用镜头表达观点,而不是过多地依赖出境记者的嘴;强化深度传播,消解新媒体“碎片化”、“泛娱乐化”通病,彰显电视新闻的价值、责任和品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