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

篇1

第三,加强课外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学校充分利用课外集体活动,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环保教育、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等。利用各种社团、影视、论坛、音乐赏析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如开展教职工篮球赛,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同志间的交往与友谊。

丰富课外活动。学校可以成立各种社团或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剪纸、手工、田径、球类、棋类、游戏、鼓号、横笛、文学、趣味数学、科技与创新、阅读与诵读、节目主持、演讲与口才、书画艺术展等。各兴趣小组活动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态度,可使全校师生充分发挥特长,做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篇2

一、优化德育环境

德育教育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德育环境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外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内部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作为当前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高校德育环境教育的优化发展。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广大师生通过创造和总结,使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在校园内部进行文化建设工作,并根据实际的德育教育现状,对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规划和系统管理。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成立了相关的文化建设部门,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提供了保障。

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建设创造了条件。校园内部的建筑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都体现出了文化建设的内涵,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起到了持久性的作用。所以学校的各种建筑物和教学设施,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做到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布局,在体现建筑物美感的同时,更要重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途径,发挥德育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增强德育效果

德育教育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和传播媒介作为载体,否则德育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在高职院校德育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运用新的载体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往的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通常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问题活动来实现。但是随着教育部门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运用校园广播和电视媒体的形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事业发展迅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载体。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与学校德育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完善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笔者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刻认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德育中的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实践活动。拍摄了关于德育方面的微电影,在德育课程中融合了戏剧表演使学生的天性得到了解放。在晚会表演中,发掘了一些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并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使校园文化更好地融入德育教育当中,增强了教育的效果。

为了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对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完善。例如,学校的教学制度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校园文化的不断优化。针对学生的德育现状,开展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融入进去,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促进德育创新

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实现对学生各项行为的引导。校园文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活动,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为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了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利用优化校园文化的形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好地融入其他教育工作当中,促进了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因此,德育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引导学生向着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方向迈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论

因此,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校园的内部环境进行优化,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创新。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综合素质强和符合当前社会建设需求的人才,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工作在校园内部的建设作用,使校园文化成为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以实现我国高等院校的跨越性发展。

篇3

一、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认知现状分析

为了对网络语言使用现状了解得更清晰,笔者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对网络语言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对象是衡水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200名在校学生。虽然调查范围较为有限,但调查结果却能反映一定的问题。

1.大学生群体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度很高,并对使用网络语言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如“女汉子”、“土豪”等此类最常见的网络用语,96%的学生都知晓;超过80%的同学在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过网络语言,甚至有34.7%的学生认为网络语言时尚生动、有表现力,日常交流中很喜欢使用,如“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高端大气上档次”、“待我长发及腰”等;60%左右的同学对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持宽容态度,认为不影响交流就可以使用;极少数学生对网络语言的非正规用字、用词表示反感。

2.大学生盲目使用网络语言,用之而不求甚解。当问及学生对“喜大普奔”、“丝”等网络用语的原意是否了解时,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并不清楚这些网络用语的来源和真实含义,少数同学表示对不理解的网络用语没有进一步了解的想法,只从众一起使用,可见学生关注的是网络用语的便捷性和新潮感,对来源于社会事件的一些网络用语,只是应用而忽视这些用语背后的社会意义。

3.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随意性较强,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在涉及网络用语与校园文化关系的问题中,学生的回答体现了三种不同的倾向: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语言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使之更时尚,紧跟潮流,如“点赞”、“女汉子”等;少部分同学认为校园文化应该使用正规用语,体现正面的价值观教育;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认识态度漠然。这三种不同的态度昭示着大学生对网络语言在校园文化中的应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只有及时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让网络语言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网络语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网络语言彰显校园文化关怀的公益性。“网络语言是一种实践语言,它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风靡一时,说明它有自己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2]。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在校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校风的开始,学校或者老师可以通过合理适当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校园文化在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彰显文化关怀的公益性。对于网络语言并非一味排挤,应该正确认识到网络语言,通过网络语言这一幽默有趣的纽带,使师生建立友好关系,营造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

2.网络语言重塑校园文化德育的目的性。网络使得信息能快速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网络语言就是这传播信息中的最前沿部分,并通过网络语言的专属方式反映出来。如“我爸是李刚”、“中国梦”、“光盘行动”等网络用词,很多网络热词的背后都有一定社会背景,都有公众关注的视点,了解公众关注的社会时事,会使学生增添社会责任感,增强维护社会正义的力量。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开设一个网络语言专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闻时事,让学生在知道网络热词的同时还了解其来源及该词反映的社会时事等。通过网络语言重塑校园文化的德育建设,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德育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

3.网络语言激发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大学生可谓是最新接受网络语言的群体,如果将大学生运用网络用语的热情引导到学校文化建设中,给予大学生表现的机会,开展各种各样关于网络语言的校园文化活动,则可开发学生潜能,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活力,还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更多有创意的活动。这样便使得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使得学生成为校园活动中的主体,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感受到愉悦的感觉,在快乐的氛围中不断推动学校文化活动蓬勃健康地发展[3]。

4.网络语言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性。网络语言经过不断发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便会流传下来,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汉语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拓宽汉字的使用范围,更可以造字及造词。如“90后”、“00后”、“晒单”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网络语言案例进行教学活动,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规范使用,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美,激发学习欲望。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亦能增强汉字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汉语的新鲜感,极大地丰富现代汉语词汇,使得学生对中国文字更感兴趣。这些方面的作用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发散,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多元性。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校园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将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引入课堂,运用积极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到网络语言的正确使用有利于营造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大网络校园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应该顺应时展潮流,与时俱进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语言。在校园建设中,利用正确文明的网络语言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校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根远.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篇4

二、完善校园制度环境建设,规范学生道德行为

校园制度环境是指由学校制定或自主采纳和维系的教育管理制度的体系,它对学校道德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制度具有学校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性优势,学校通过规章、守则、规定、条例等形式把道德原则确定下来,能对学校成员的各种行为起规范和指引作用。其二,制度对道德原则有更为明确具体的表达形式,使之成为易于遵循且带有权威性的具体行为准则,赋予情境化的道德选择以一种超越特有情境的预测性,使学校成员在面临道德冲突时,有可能作出明确的是非曲直的判断。其三,道德原则和规范被制度予以确认,就获得了执行的强制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道德规范实施的效力和刚性。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讲的就是法治。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讲的就是德治。在孔子看来,整治以法令,约束以刑罚,老百姓会为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仁政来引导,用礼乐来约束,那么老百姓就会产生羞耻之心而加强自律。显然,孔子是主张对百姓进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教化。德育制度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更应靠制度中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来实现,而不是靠强制性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的校园制度建设不要一味的强调校规校纪的不可抗拒性,而要注重人性化,强化德育的引导作用,使之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感染、导向和推动。在制度执行方面,要树立学校德育制度的权威来保障制度的顺利执行,对待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方面,要立足于德育,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进行教化。正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宣传、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集中各自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德育过程中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违纪学生,也要怀着爱人之心去教化,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爱,对于其优点加以肯定和赞扬,正如孔子所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三、抓好“三风”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精神环境

校园精神环境是指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在一定时期内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及其在校园内形成的能够生动反映出学校精神面貌的一种表现形式。校园精神环境是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精神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三个方面,“三风”建设事关学校精神环境建设的全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一个国家的治理要靠道德感化,同样学校也需要用道德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是说,国民人口增加多了,要设法使他们富裕起来;国民富裕了之后,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道德教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要积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风,同时还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努力使其受到良好的校风氛围的影响。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关于“孝”的提问,而孔子却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的不同回答,正是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树立良好的教风。唯此,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教书更要育人。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师德在学校德育体系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对校园的精神环境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树立良好的教风,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就要求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独立主动、认真地的学习。同时孔子还强调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就指出了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由此可见,孔子十分重视“修己”(自我思想道德建设),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路径是实践,这就要求学生要敢于实践和创新。学风建设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过程明确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学习观,把握正确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学风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精神环境。

四、优化学校文化环境,坚定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篇5

高职院校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国家未来产业大军的基地。在目前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形下,一些高职院校片面追求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而忽视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长远职业规划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学生思想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而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学生而言,更具亲近性、具体性等地缘优势。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型,容易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对他们人文素质培养极为重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立足于本地地域文化资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位一体同步推进,切实把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满足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设备、设施等,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物质文化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环境条件,还能够赋予高职院校以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对广大师生产生较为直接的教育引导效果。所以,创设地域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景观对学生的人文和价值熏陶的非常重要。主要通过学校的建筑、道路、装饰、风景等其他方面都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一是以名人命名校园内外的道路、楼宇、湖泊、花园等。二建造地域文化名人塑像和文化墙等。三在教学楼、寝室、实训楼、图书馆等地方,张贴宣传画,内容可以分地方名人、地方古迹、地方优良传统等板块,宣传画要进行统一布局、设计和制作。通过这些举措构建的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物质文化,将其优秀文化内涵融入到校园中,夯实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让学生们时时刻刻感受地方优秀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其激励的作用,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地认同和践行地域文化精神。

二、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和约束师生行为,保障学校一切事物正常的运转和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校园地域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包括学校的组织架构、校风校纪和规章制度等规范性体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师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只有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才能保证地域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形成地域文化的运行机制。首先,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的领导机制和党政部门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的协调工作机制,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通盘考虑和统筹谋划,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定位科学,采用得力的制度安排和经费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其次,建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价值规范体系,量化细化目标要求。第三,全面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特有的制度和准则体系,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规可依、有矩可循。

三、精神文化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积累下来的、集中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与独特个性的文化。往往以校训、校歌、学风、师风等形式呈现出来,能够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校园文化中发挥核心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对于形成“文以育人、文以化人”的文化育人环境具有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同时,富含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能够扩大地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实现地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举办“名家讲坛”,定期邀请地域文化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学习地域文化的价值精髓,增强学生对优秀地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以地域文化的人文气息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地域文化的感性了解和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把握和认可。本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创建“班”活动,还举办“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主题演讲,此外,组织“大运河申遗志愿服务”,开展“淮安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等。商学院举办“淮安运河商业文化周”,思政部举办“淮安精神与中国梦”专题研讨。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使师生了解并能对地域文化精神形成共识,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篇6

十六大以来,“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从单个团体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高等学校在社会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直接起着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作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理应担负起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合格人才的重任。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推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营造浓厚体育文化氛围,创造学校师生健康的体育培养目标,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对以下四种因素进行思考。

1首先解决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不利因素的思考。

1) 内因,即学生个人原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要花时间,会影响学习,而没考虑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会使自己始终有着充沛的精力去更好地学习的道理,由于认识不到位,忽视了体育锻炼。

2) 外因,即学校原因。教学条件不足,在一些边远农村的中小学校,由于条件差、师资力量缺乏,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需要等原因,使学生获取体育项目的技术量少,且体育知识面比较狭小,这些导致他们进入社会后对体育锻炼表现出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态度。在城市中的一些高校由于近些年的连续扩招,同样也面临着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却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们锻炼需求的现象,使学生远离了运动场地,失去了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解决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利因素的思考和解决办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由内因与外因结合在一起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尽管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但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为了构建和谐校园,既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注意内因,又要创设一切可能的物质条件诸如,场地器材、场馆等。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领导策划和组织,要求安排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定期进行各种体育比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2 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作用的思考。免费论文。

1)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目的与学校体育文化。学校的任务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目的。从广义上讲,教育是经验的传播者,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所以教育要根据社会的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和方式。根据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综合,成为当今和以后教育的主旋律,以共同的理想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要形成这样的思想共识,即让学生明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体育文化是广大师生通过学校各个层面的创造活动及创造成果表现出来的,体育文化是学生在自己活动中的各种具体的形式的自我创造和自我产成,找到自己的价值。学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有一定意义内涵和指向的客观精神,总要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来,如从教育的目的来说,体现出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现代人素质就是竞争与开拓精神,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能起到不可代替的教育作用,体育的教育内容及其广泛,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全民族都起到教育和鼓励作用,在社会体育中,也能培养人的坚持精神和集体主义等思想品质。免费论文。所以,校园体育文化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也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到积极的辅助和帮带作用。

3 体育文化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基本要素的思考。

1) 把发挥体育教师、班主任及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动力。广大师生在体育活动中参与程度的提高,也是学校走向现代化的表现,要达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真正的目标,就要求改变把师生只当作接受对象,灌输对象的态度和做法,要把师生放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创造性和主动性。

2) 把推动和谐校园文化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通过师生在各自的活动中体现出校园体育文化的共同意愿和追求,光靠一般的号召和个人一时的道德觉悟是不够的,最核心的是对推动和谐校园文化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引导师生的行为。运用体育的规则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特征,也是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必然趋势。

4 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举措方法的思考。

1)加强媒体宣传力度。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免费论文。

2)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组织观摩体育比赛。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比如组织学生观赏美国NBA篮球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4)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学校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诸多,有全校性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校际之间活动以及各种单项协会的活动,能极大的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促进了校园文化良好和谐的氛围。

5)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师生结构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校园文化的思路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谐性。

总结: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文化作为内核,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此宗旨指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氛围与环境,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之研究》 [J] 王刚 《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第1期

[2] 《浅谈体育活动在建立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J] 潭捷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3] 《略论高校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张进武 《商场现代化》 2006年10月 总第483期

[4] 《体育教师应树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 [J] 彭光华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5] 《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 [J] 陈志军 《体育师友》 1998年第1期

篇7

校园文化是学校组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营造的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意识,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念、风格特点、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多元化入手,立足于现实建设,着眼于长远发展,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寓乐、美、学、文于一切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之中。用现代体育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健全的组织文化构建凝聚群体意志和力量的团队精神,这对组织成员的创造力、凝聚力、组织效率的提高及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一、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及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的整体性特点:就体育文化而言,它不是对单一的文化活动的开阔和描述,而是以深逢的大学传统为底蕴、先进的大学精神为理想。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层面而弥漫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群体文化。在高校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传播中,从精神理念的设计到具体部门的实施,都需要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群体协调。

校园文化的实践性特点:校园文化即是一种文化理想,又是一个实践过程。不管是从学校层面、管理层面、教师教育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存在继承、发扬、修正、完善的过程。也称为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文化的凝练和形成同样需要有针对性地工作部署与实践活动来实践、传播、运用、灌输与推广。

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特点: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与客体对象相对应的校同文化建设的承担着、执行者和受益者,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全部的校园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术论坛、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媒介宣传引导、各类的竞赛活动等。都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共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二、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发展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作为文化现象,体育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高校体育具有教育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育德于乐

具思想性、学习性的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能在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每一个校园人;也加速校园人在政治素质、价值取向、知识技能、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社会化进程,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心理需要,有效抑制与大学生要求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高校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突出的德育功能,提高了校园人热爱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使高校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校园文化。

(二)高校体育具有凝聚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寓教于乐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必须引导青年学生努力拼搏、刻苦成才,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体育活动中的竞技运动正好突显了为集体拼搏的竞争精神,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是增进友谊的“纽带”,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法宝”。实践证明,高校体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激发人们产生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宿感,合成巨大的内聚力,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的总体目标。

(三)高校体育具有激励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励志于乐

开展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能够强有力地调动校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形成学校活力。

校园文化工作离开了体育工作就缺乏应有的牛机和活力。我们在抓好教学与科研的同时,要注重以有效的体育活动相配合,鼓舞斗志,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高校体育具有传播导向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获智于乐

学生在运动场中最容易传递真情实感,最容易赢得同场竞技者的喜爱和尊重,也最容易得到战友般的信任,并在“是对手更是朋友”的轻松氛围建立新友谊。在运动中,校园人学到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如何实现合作,如何把握适度忍让和情感表达,“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具有传播导向效能。高校体育活动能陶冶、感染、规范学生,为个体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使个体自觉地把组织目标视为自己的行为目标。

三、关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体育文化对建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下面就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二)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观摩体育比赛

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学生观赏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

篇8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是一个体现学校个性、富有团队精神和诚信意识以及良好道德规范的大学文化体系。

二、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优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创建和谐校园,不仅是高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只有造就深层次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既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又全面、可持续的和谐社会。”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又要开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强化自身内涵式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

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发展、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一所大学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软实力指的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这种和谐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内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这正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三、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高校的第一要义是培养人才,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高校培养具有和谐理念的人才,因此和谐校园文化从和谐教育理念出发,培养具有和谐理念并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

(二)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主要是强调和谐校园文化的桥梁作用,能以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作导引,使师生确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伦理道德观,掌握合理的行为规范,逐步构建完美的人格,在引领校园多元文化的进程中实现代表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

(三)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心理和行为调适功能

调适功能是指校园文化对学校成员的调整作用,通过创造一致的精神需求和融洽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对学校成员进行心理调适和行为调适。通过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使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创造性的挖掘和发挥。

(四)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和谐校园文化追求一个整体的优势,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可以激发师生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形成较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西方不良文化冲击和谐校园文化

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把文化一体化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向全球扩张,“西方中心论”者更把西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向全世界推广。校园文化建设在吸收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新鲜血液的同时,难免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强烈冲击。大学生较易接受、移植和内化不良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蚀并造成思想道德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冲突与失范。

(二)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目前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部分都是知识型、娱乐型。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文化活动也只有少数师生才能够参与其中。与此同时,社会实践型活动在起点、实效性和计划性上也还有待提高。这种低水平的重复造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趋于弱化,而传统文化中的僵化成分又阻碍了校园文化的教育内容、形式的更新与发展。同时,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又因时代的变化,而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无法更新而不能很好的继承。

(三)特色文化不够明显、个性不够突出

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办学规模和经济效益,在建筑风格、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等方面大同小异,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方面也日趋同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和校园文化作品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一个学校的特色文化应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中提炼、在师生员工的生活中发掘,及时归纳总结并加以升华内化。

五、整合多元文化,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

(一)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是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校要建立和谐校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的一切工作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一同成长。要把握好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文化约束人、激励人。本着科学务实的精神。在充分考虑规范性、严肃性、强制性、约束力的基础上,要把师生的民主管理贯穿于制度建设、学校发展的全过程中,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及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作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点和落脚点,使学校相关制度更具人性化和激励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学校关心老师、老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老师支持学校的融洽环境。

(二)坚持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是前提

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办学的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源于一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规律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容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以“和谐”为理念的校园文化,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因为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

(三)发挥深入的思政教育优势是重点

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成果。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使全员上下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强化全员参与的责任感,树立和谐校园建设人人有责的观念,把思想统一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要求上来,做到全员参与构建,人人尽职尽责。此外,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层面的思想问题,发挥协调利益、调节矛盾、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把建设和谐校园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认识和积极行动,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根本

篇9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的校容校貌,体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从学校领导到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首先,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其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起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我校以“追求高品味,着眼实用性,讲究科学规范,达到合理高效”的原则,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生活、育人的理想场所。

第一,优化校园外部环境。校园环境规划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角落也不放过,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

篇10

一、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共建的现状分析

(一)居民对校园文化及社区文化的认知程度及了解途径

在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认识上,社区干部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了解度要高于社区普通居民。只有对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活动方案以促进社区建设。社区干部作为社区工作的决策者,在两者融合共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社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参与者,他们可以在这之前对两者不了解,而后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较为浅层地了解。这也反映出社区工作者在决策上的不足:没有让社区居民这一活动主体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换言之,居民还没有真正地从中受益,或者说,只是一小部分人从中受益。

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干部,了解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途径都是以报刊等舆论媒体渠道为主;社区干部相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更容易通过学校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作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学校及学生没有发挥出他们应有的作用。学校、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很大一部分只是在假期里建立一个实践基地,进行短期宣传,这一时期过去之后,学校、学生似乎就撤出了原本应该由两者共同演绎的舞台。显然想要通过这种做法回收一个长期的效应是不可能的。

(二)居民对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之间联系的认识

社区干部肯定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联系,而社区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部分居民之所以认为社区文化可以离开校园文化单独发展,根本原因是由于校园文化还未展现出她推动社区文化发展、促进社区进步的作用。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中,有一部分人忽视不同的社区成员对精神文化的不同需求。这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社区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的困境。作为管理者,社区干部看不到二者的联系,缺少对校园文化作用的了解,没有积极将校园文化纳入其管理中。而有的居民虽然认识到校园文化对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但其不是管理者无法参与社区文化的管理。这就不难解释两者融合进程比较缓慢的情况。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以前那些简单粗糙的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吸引其加入社区文化是社区文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讨论校园文化是否已经参与进社区文化这一问题上,社区干部相比社区居民更多地给出肯定答案。身兼管理者与参与者双重身份的社区干部,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两者融合共建的情况,而只进行简单参与的社区居民未必能够主动去了解。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当前的社区活动过于单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区文化独立发展,而没有与校园文化很好的融合,这反过来又导致居民对文化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娱乐、锻炼身体这一表层上。

(三)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不论是社区居民还是社区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不强、文化供给和需求出现矛盾。其中,社区干部更多关注文化供需矛盾以及社区人才的匮乏。文化供需矛盾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校园文化的参与不够。调查采访发现,社区文化的参与者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具有朝气的年轻人由于平时多忙于上学或上班,无暇顾及社区里的一些活动,参与甚少。这制约了两种文化的融合。一位居民还道出了另一原因,即“社区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有时想进行一些活动,却不知如何提建议”。这引发了文化供需的矛盾,也折射出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当下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不够稳定影响了社区文化人才的匮乏。

虽然大部分的人表示愿意通过宣传或加入社区文化的管理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其中社区干部的积极性高于普通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仍认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是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社区干部作为管理者,对社区文化的建设有着决策权,而居民只是简单参与。这就要求居民不应只是被动参与,还要求社区干部在决策时要听取民众的声音。

(四)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共建

当前,相当一部分的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认识到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相补充与融合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校园文化进社区,携手社区文化发展的比较晚,有相当的社区居民和干部还没能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也说明了校园文化急需加快融合的步伐,以达到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的同时完善自身发展。在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共建的途径上,社区干部更乐于文艺活动以及板报宣传,而不是组织学习形式;而社区居民虽然也乐于文艺活动和板报宣传,但他们更加推崇组织对两者进行学习。普通居民由于只是社区文化参与者,对于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内涵比较模糊,因此需要加强对二者的了解。

二、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和谐共建对策探讨

为推进校园和社区文化的融合共建,必须解决两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两者融合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共建对策。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携手社区文化的主体,首先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络、业余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次加强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学校可以将不同才艺的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与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在校园文化融入过程中不应做被动的接受者,应加强自身建设。首先建立社区宣传队伍,丰富社区文体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吸引本社区的年轻力量加入;改变不合理管理机制,管理者应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组织能力;组织居民对校园和社区文化进行学习。

(三)促进校园与社区的联系

学校利用课余和假期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让学生将校园文化带入社区。例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学校课堂进入社区。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充实社区发展。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互相学习借鉴有效的融合共建举措。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大赛。如可在网络组织、举办“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携手,共建和谐论坛”,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有关文化建设管理部门可以成立一些职能部门,以为两者的融合共建提供指导。

结 语

在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共建中,社区文化以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弥补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不足;而复杂的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积极地反作用于社区文化,推动社区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将校园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进社区;而社区居民在该过程中也应当提高自身对于两种文化融合共建的重要性的认知,主动参与建设。两者共同致力于推进两种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建胜.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浅议[J].管理参考,2008.

篇11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许多辉映万古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公正无私、诚实笃信、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精忠报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义勇为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建设提供指引并提供大量的教育素材;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词汉赋、魏晋文学、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能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浓厚的文化气息,滋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在美学教育方面,传统绘画、中国刺绣、剪纸等文化艺术,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师生审美的能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深层次的目标是确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即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这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正义、仁爱、守信、求大同、厚德载物等思想,是炎黄子孙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吸收、发展和创新。[2]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群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内的大学生和教师为主要群体,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而广大的大学生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都将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持续力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宣传。如很多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古为鉴,推崇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设计、基础设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以物言志;校园人际关系建设推崇仁爱精神、和谐原则,致力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高校主导组建的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活动等等,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作用。

3.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播。

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校园环境作为高校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师生在校园中体验、感受着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又在不知不觉中熏陶、感化着师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式、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这都十分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体系。

校园环境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环境提升工程,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一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空间环境,在尊重校园现有空间环境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如利用教室、学生公寓、实验室、运动场等相关区域以及校内楼房、道路、广场等地的布置装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二要构建和完善师生学习交流的空间,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

2.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管理服务体系。

高校管理服务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趋向和信仰追求,对高校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管理服务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传承的有利保障。应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的管理服务体系中,并通过学校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充分展现,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有效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3.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体系。

文化的传播与继承离不开特定的传播平台。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平台的作用。如可以在校广播电台开设宣传传统文化的节目,如传统艺术赏析、美文诵读等等,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在校内刊物开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专栏,通过学生征文、摄影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度;在宣传栏定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传,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其次,高校要大力运用网络交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交流和学习平台。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探索利用网站、微信、微博、QQ等网络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利用多媒体平台,拓宽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渠道,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网络氛围。

4.构建和完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二要积极开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三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校园活动的开展应积极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一是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与中华传统活动相关的表演、展览、推广等校园活动,如中华传统文学艺术、中华传统美术艺术、中华传统体育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鼓励学生组建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如武术协会、书法协会、绘画协会、舞蹈社等等,并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学生社团大力的支持,依托学生社团,多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真正乐于参与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来。再次,要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体系。如开展校史教育,系统展现并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当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习,并开展当地重大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研讨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知礼、明礼、行礼的文明习惯;开展“亲情校园”建设,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等开展“感恩行、献爱心”活动等,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深入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参考文献:

篇12

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将创建“南京市园林式校园”作为促进学校文化与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了创建“市园林式校园”工作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以班主任为负责人,以班级为单位的护绿爱绿小分队,加强园林式校园的净化、美化工作,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

2科学整体规划,因地制宜设计

邀请园林专家精心设计规划,由园林绿化专业公司负责施工,使校园绿化走上了一个新高度。多次邀请市绿化园林局的专家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同步规划,对校园环境布局、景观、设施、树种、草种等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规划,在创建中不断进行整改,从而使整个校园的环境布局独特、和谐、美观、大方,焕发出学校特有的生机与活力[1]。

3加大绿化投入,持续改进环境

在创建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思想高度统一,先后投入120万元用于园林式校园的创建。学校移除了崇德路上原有的电线杆,并将道路拓宽重修;在原有绿化和景点基础上,移栽补种设景,新建了水景、文化墙,在适当处增设文化摆石、石汀步和木质凳椅加以点缀,在主干道设置路牌,在崇德路等处摆放花箱,整个校园因地设景,因景植树,栽花,种草,摆石,景点高低错落,造型美观,疏密有致。同时对原有的阶梯教室进行提档升级,在图书馆、功能室、班级等地进行了文化布置,使整个校园景点新颖别致,氛围自然和谐,成为师生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生活休闲的理想场所。

4校园文化先导,绿化精心设置

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校风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三风”和文化墙、主要道路、楼宇、景点命名以及校徽等视觉识别系统。学校三风:校风———自主、自律、自信、自强。学风———主动、勤奋、渐进、创新。教风———严、实、精、活。道路名牌:校内六条主要干道都制作了路牌。“六艺路”,体现十四中人继往开来的广阔胸襟;“求实路”,寓意十四中人踏实求真的教育风格;“崇德路”,体现十四中以德治校、育德为先的办学理念;“静思路”,体现十四中人沉静内敛、反躬自省、不事张扬的个性;“修远路”,源自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十四中人志存高远、永不止步的精神;“思源路”,体现十四中人不忘所自,常怀感恩的优秀品格。景点设置:在校园整体园林绿化格局中,学校一方面点缀了诸多石景,其中刻字命名的文化石有4块,分别镌刻“育桢、博、韵、和”。03幢教学楼(知学楼)前东边草坪“育桢”代表的石景群,寄意所有十四中的学子都将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04幢教学楼(悦学楼)后草坪东面靠近求实路的石景“博”,寄意知识的渊博和博大的胸襟是十四中人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追求。09幢行政楼(致远楼)前水池边的石头“韵”,涵盖了它周围的环境,包括水景和亭子,寄意追求有情趣的、有诗意的、有韵味的人生和未来。而行政楼(致远楼)前草坪边的石景“和”,则寄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的和谐。石景的命名,展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我们在整个校园中都注意将景点的显性育人功能和隐性育人功能结合起来。校门内两边墙上的铜浮雕,告诉我们不忘历史,珍惜现在。崇德路边的文化墙,让我们想到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从而敬畏和热爱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运动场“更高、更快、更强”的字眼和奥运五环图案,象征学校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文化墙边的池景“归朴”,提醒我们追求朴实无华、真实无饰的人生。“明德长廊”告诉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便是培养人,而且以明德作为努力的方向。03幢教学楼(知学楼)和行政楼(致远楼)前草坪中的石汀步,弥漫着浓郁而温馨的书香气息。04幢教学楼(悦学楼)东头墙上“弟子规”主题,让我们懂得了家庭教育和养成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六艺路和求实路相交处的雕塑“腾飞”,寄意有志者事竟成,高飞远翔,直挂云帆;04幢教学楼(悦学楼)前广场的雕塑“开启”,寄意站在新的起点,开创新的未来;图书馆(启慧馆)前的雕塑“坚持”,寄意勤勉自励,孜孜以求,始终如一,永不言弃。实验楼(求索楼)南面的全国“211”和“985”高校分布图,则象征了耕耘与收获,告诉我们学校的目标终会达成,学生的理想终会实现。

5管理模式专业化绿化养管科学化

“三分栽七分管”。为了确保校园绿化植物生长茂盛,学校专门聘请了的园艺专业师傅,定期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修剪、施肥、除草、防病治虫、中耕和防冻等专业的绿化养护工作,保证了校园树木、草坪成活率和保存率,做到绿地整洁,植物生长茂盛,无病虫害,无人为破坏现象[2]。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晨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绿化意识,提高了爱绿、护绿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篇13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性

虽然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知,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两者结合是德育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融合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就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德育工作其实就是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德育也可以与校园其他教育工作的相切合,其主要就是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

由此可看,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找到了彼此的切合点,从而做到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初中德育教学质量,并且让德育工作变得更加具体,内容更加丰富。

2.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结合是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初中德育。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想过渡的阶段,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初中德育工作。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初中德育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重视校园文化工作建设,建设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特点且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环境,用环境促进德育教育的快速发展,从而逐渐将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变成学校精神和以校园为核心的校园环境,以此来实现德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德育教育更好的发展下去,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如何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德育教育

1.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为了使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围绕德育教学目标,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度制订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弘扬人文精神,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规章制度应该是面向全校师生,理应做到有章可循。第二,学校规章的内容必须要简单明了,坚决避免有否定性的词语出现在规章制度中。

三、规章制度必须要明确惩罚制度以及惩罚内容,要做到赏罚分明

通过用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与学生,既可以让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还可以为初中德育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用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

通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丰富师生之间的活动,用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譬如学校积极开展一些类似于感恩励志教育的演讲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让学生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禁烟教育活动以及防止打架斗殴的宣传教育,以此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全面加快校园文化的建设。

五、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养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众所周知,良好的校园风气既可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变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能够让学生明白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班级组织建设以及班风班纪,一定要把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