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音乐教学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大班额的规模制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具有科学性的教育理念,在长期的教育发展当中这种理念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和追求。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如今社会普遍重视教育发展的趋势当中更是如此,从而也就导致了学校当中学生数量的庞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和学校高中阶段的班级人口数量至少是在四五十人左右,更多的甚至有七八十人,在这种人数众多的班级当中教学,教师很难全面掌握到每一个学生学习和个性的基本情况,从而也就阻碍了因材施教的进行。况且就科学研究的情况来看,囊括二十五个学生左右的小班级才是最适合因材施教实施的,因而在高中阶段班级人数众多成为了直接影响音乐教学因材施教理念和方式的贯彻。
(二)教师素质影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教师,因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高中音乐教学的进行方式。因材施教主要就是在教师对于学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性之间的差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进行展开的,因而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的心理素质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只有教师有耐心并且能够主动去探索和研究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层次化和区别性的指导。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音乐教师对于自己所教课程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音乐只是让学生们放松的课程,所以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的时候也仅仅是让学生简单的进行欣赏。在这种教师没有正确的学科认识和教学理念的情况下,因材施教的开展更是受到了影响。
二、高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措施
(一)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一定得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仅是在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方面,而且更是在爱好和天赋方面。而因材施教这种材更多是立足于学生角度从不同学生资质角度来进行的。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践行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理念的同时,还需要充分注意到学生们在音乐资质和天赋方面的差异性。只有在承认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学生有一定的区别对待和教学。比如在鉴赏《现代京剧》的时候,有些学生可能比较爱好戏剧,因而教师既可以让他们谈一谈京剧的特点以及不同角色所代表的性格特征,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对特定京剧曲目欣赏之前谈谈该曲目创作的时代和人物背景。这些都可以由那些具有京剧爱好的学生来进行知识的普及,而且还可以让京剧爱好者进行京剧表演来丰富课堂教学。而对于那些不喜欢京剧或者是不爱好音乐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通过曲词朗诵的方式让他们加入到课堂当中,让他们在有感情朗诵的基础上提升对于京剧的理解和兴趣。
(二)注重音乐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双重提升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需要有多媒体的参与才能够有效进行,因而学校就需要配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乐器来为学生进行乐器表演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而且在因材施教理念当中,教师是主要的实施者和人力资源,因而音乐教师首先就需要具备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对其实施原则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在对理念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加娴熟和有效的践行,也才能够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此外由于教学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的主要基础和平台,因而教师就需要对不同年级高中生的知识储备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才能够保证音乐鉴赏内容的有效性。同时由于高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因而教师不能够强迫学生学习某一节内容,而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使他们自主选择所要学习和鉴赏的音乐部分,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关怀每一个学生,也才能够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音乐鉴赏过程当中。比如在鉴赏贝多芬音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他们希望欣赏的曲目和篇幅,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有自信的参与到其中。
三、小结
本文是基于我对高中音乐教学和因材施教理念的了解展开的,在文章当中我首先是论述了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现状,之后则又从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注重音乐教学硬件和软件的双重提升这两个角度分析了高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措施。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需要更加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宥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文章当中我并未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阐释,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1.音乐课程的缺乏
当今的中国的高中学校当中,音乐等课程被渐渐的忽视,而更加的注重高考需要的一些科目,即使存在音乐课程,大多数的情况下,还是会被随意的更改者被占用,导致学生减少甚至是缺少了音乐课程。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音乐就是个没有用的科目,渐渐缺少了兴趣,在一些学校存在的音乐课程当中,也只是做做表面,没有真正的让学生在音乐文化素养方面,审美方面得到锻炼。
2.学生没有音乐学习的动力
高中的学习当中,需要面对而就是应试考试,需要高考,老师和学校都不关注,甚至有些地方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这个科目,使学生在心里上就认为,音乐很不重要,因为高考不需要考,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学习了,只是一些特长生才会学习的科目,而且高考学习的科目索要面对的压力已经够大、够多,自己也没有精力去学习,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已经麻木,而且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是会刻意的忽略音乐,不重视,导致现在的这样的局面,使学生对于音乐的期待,和这个方面的创造力也渐渐消失,甚至出现了部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产生了排斥的心理,不愿意主动去接受音乐的熏陶和教育。
3.音乐课程模式陈旧
教学模式的陈旧,带来的负面作用不仅仅是老师单纯地模仿着历来人的教学方法,而且造成了教学活动难以持续的教育氛围,这样没有真正传授音乐知识的教育环境,严重地影响了音乐课程的发展,给高中音乐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阻碍。
4.缺乏人才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应试科目的人才逐步增加,甚至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会挑选高考之内的科目,而忽略音乐这样的课程,就是因为越来越少的人想要学习它,导致根本就没有人才的加入,而学校的应聘的时候,对于音乐人才方面的选拔也不是很重视,忽视了本身的音乐素质,这样更加削弱了孩子学习音乐的热情,陷入了即使想要好好的学习音乐,但是没有途径去学习的问题当中,所以人才的培养现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所在。
二、 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1.多开设音乐课程
在仅有的基础上,尽量多加一些音乐课程,虽然不能够达到应试课程的水平,但是要保证每个学校中都不能缺少音乐课程,争取做到在不耽误主课的基础上,提高音乐课程的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音乐和数学语文一样,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科目。
2.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
无论什么时期的学生,都是会依赖着老师,没有老师的督促,好像缺少了学习的动力,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很能理解这种现状,老师,是学生的明灯,是指引者,对于音乐也是一样的,要想要音乐能够成为重要的科目,就应该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认识到音乐的重要。可以建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领着学生喜欢音乐,找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歌曲,来与学生好好的交流,然后,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让学生意识到音乐的乐趣,找一些对音乐由兴趣爱好的同学,来对于音乐进行鉴赏和评价,让他们的音乐天赋能够被发掘出来。
3.提高音乐老师的素养
老师作为启蒙人,应该从自身来说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因为这决定着学生能够在你这能够或得什么,如果老师的自身涵养不够的话,就不能传授出更多的音乐知识,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慢慢的缺少学习的兴趣,所以老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只有老师以专业的知识、极大地兴趣,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4.采用科技,丰富课堂
现在是一个科技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渐渐融入教育当中,现代化的科技教学使课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样新颖的东西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程中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很大的空间,从学生的爱好出发,多展示一些高科技的工具,当下流行的、新颖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同学们能够在课堂上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从而爱上音乐,是音乐成为学生们最想要的科目。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音乐学习中,无论是欣赏一首歌曲,还是通过其他的途径,得到聆听的效果,让我们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到音乐的乐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考试的一些科目当中,我们要不断的探索,了解到现在高中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相处对策来解决问题。
使学生能够对音乐的理解,并且爱上,还会产生时空的超越,使欣赏者远离此时此景,身临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个环境与时代,能够与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得到新的结论。
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代替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篇3
一、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教师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认识薄弱,流于形式。把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单纯理解为以学生兴趣为重点,教学中只顾学生是否高兴而刻意迎合学生,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音乐是音乐课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却并不喜欢音乐课:学生受电视传媒网络的影响。更多的人喜欢时下的流行音乐及歌手。而对音乐课上所教授的音乐知识亳不“感冒”。音乐课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学习疲劳,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这是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可得初衷。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迎合学生的“口味”。教师大都选择听觉感知教学。让学生听很多喜欢的乐曲。但是一节热闹的音乐课下来,却没有多少关于音乐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到下课学生可能只记得听到的好听的乐曲,却没有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样的现状说明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髓。对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认识进入了误区。忽视了高中教学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出发点。
2.教学中,教师多用文字语言表述音乐情感。我们知道音乐是通过婉转悠扬、抑扬顿挫的声音来传播思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并在潜移默化中被人们所接收。进而升华到精神层次。用艺术的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涵养。这绝非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所可以表达的。而我们的高中音乐课中教师以简单的语言表达代替了音乐的感受。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很少让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可以看到,对音乐课程标准的把握和理解仅仅体现在表面的文字理解,这样的现状令人堪忧。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很难挖掘到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没有从更高层次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提升学生对艺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不能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功效,使得高中音乐教育流于形式。
3.教学中,教师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中教育的升学压力造成了很多学习优秀的学生抓紧一切时间做文化课作业,包括上音乐的时间。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从意识上轻视音乐课造成的,更深刻的原因应该从教师教育教学中思考。因为高中音乐教材的枯燥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造成了很多学生在音乐课上埋头苦学文化课。丝毫不受音乐的“干扰”,还有的学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把音乐课当做调节情绪的娱乐课程。以至于很多高中音乐老师自己也这样认为,课堂氛围以讲为主,缺少互动,有的甚至主动为文化课让路。对音乐课整体认知的偏差造成了人们对音乐教学的轻视。
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根据《课程标准》,音乐课的主要目标是“用音乐育人”。高中音乐课教育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以上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加深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一名优秀的高中音乐教师应该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课程标准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自身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指的是音乐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衡量音乐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的音乐素养构成,包括娴熟的业务知识和宽广的科学文化知识。既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艺,又要有一定的谐和独到见解对相邻学科有广深的涉足和了解: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才能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内涵基础上充分应用在日常教学改革中。真正实现课程标准的落实,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2.用多元智能理论重新认识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提高音乐教学的学音乐究竟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很多专家和舆论都普遍认为:音乐可以开发人的大脑。提升智力。但有时候也有人对这样的论点有所质疑。认为缺乏依据,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阶段比在高中阶段体现的更加的明显。随着学习年龄的增长,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起伏不定。多元智能结构理论为我们探讨与审视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认识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任何一种智能都在人的大脑发育中起重要作用。音乐同样对人类世界的改造和变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课程始终贯穿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涵养,有着与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性。可以说,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可以更好的提高音乐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3.建立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注意因材施教。高中音乐课程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教育。它不是终结性、专业化的教育,更不是选拔教育,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提高音乐素养。但是现实教育教学过程,很多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及接受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在当今传媒发展多种多样的社会中。教师依然按照传统方式开展教学已经完全不适应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高中音乐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音乐设备开展教学。针对学生对音乐的不同需求层次因材施教。简历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到音乐天堂。创建互学互助的学习氛围。
篇4
一、新课改下对高中音乐教学要求的创新
1.要求教师正确理解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的理念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理念是:教学的重点是音乐审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个性发挥。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这一理念,更多地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和进行音乐欣赏训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要求教师给学生更多的音乐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要求教师明确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利用鉴赏的形式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丰富个人情感。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使学生可以通过创作将自身的能力发挥出来,提升自信力。教师还应让学生多欣赏民族音乐,通过音乐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魅力。
3.要求教师得当地引导学生发挥其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新课改追求的是学生在教学上的主体地位,提倡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要从教学的主导者,变为一个引导者,通过引导,使学生完全参与到教学中来。自主、创新性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愉快,而且会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更加利于融会贯通,使学习真正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高中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
1.注重在音乐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那么,角色的转变就势在必行,从过去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自主欣赏、学习、创作。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通过音乐鉴赏,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对音乐的灵感和领悟;而学生自身,也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积极、大胆地进行创作和演绎,在教师的引导下,配合教师与伙伴进行教学。
2.注重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
音乐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让性格变得更加开朗,气质得到提升。而这种改变,需要的是很多实践,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鉴赏,不断地思考、理解,再不断地演绎,才能够得到音乐带给你的本质的改变和提高。所以,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实践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来。
3.注重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音乐带给人们的除了一种气氛,还有作者要传达的心情和要表达的意境。在音乐教学中,学生不光要体会到音乐的氛围,还要理解音乐所表现出的意境,对感受到的内容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有创新的源泉。教师可以通过对音乐的鉴赏,让学生领悟情感,再让学生自己来演绎鉴赏后的领悟,最终提高自主学习和创作的能力。
4.注重多种音乐形式的教学
不同的音乐形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性格,甚至培养出不同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音乐形式的表达方法,能够将民族音乐、经典音乐、流行音乐等音乐形式的表达方法和演绎形式连贯地穿插在音乐教学中。
5.注重应用新的教学方式
过去的高中音乐教学中,为了能够仔细地欣赏音乐,必须保持特别安静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只是静静地听,音乐带来的兴奋和感想无法释放,很大程度地掩埋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所以,教师应适当改变这一方式,从“静”到“动”,和学生互动起来。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环境下,高中音乐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有很多,不仅要从音乐教学的要求、内容、方式以及辅方面进行创新,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才能发现的需要改进创新的地方,需要更多的创新因素。教师要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引领教学的创新,促使教学模式迈向现代化。但要使所有教师都达到这一要求,尚且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参考文献:
篇5
如欣赏《瀑布与溪流》时,引导学生想象九寨沟水的多样与灵动;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引导学生想象辽阔草原上两支队伍的形象;欣赏《祭献之舞》时,引导学生想象古老部落的神秘与疯狂……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产生灵感。
二、穿插奇闻逸事
故事魅力大,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将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便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体会、表现及创作。如可在倾听乐曲前讲讲关于乐曲的奇闻逸事,像海顿的《惊愕交响曲》的故事、圣一桑的《天鹅》的故事等,听完故事,学生一下子有了想听的欲望,然后再听这首曲子,学生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三、精选优秀作品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他们所接触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表现欲望的。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上有大量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通过个人表演展示及各种演出树立威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
四、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故事改编成剧本,通过绘声绘色的扮演,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的角色,而是学生自己。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运用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笼上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高涨,印象深刻。有一个单元是欣赏戏曲,上课前我从戏院借了几套服装,老生、青衣、花旦、老旦等头饰。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我和同学们同台演出,同学们穿着服装一个个争相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他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进入了情境中。
五、运用幽默语言
幽默是一种对合乎常规的内容采取了超乎常规的形式或者合乎常规的形式荷载了超乎常规的内容,引起心理能量的释放而产生愉悦,并诉诸理智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精神现象,主要体现在氛围上。教学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具有很高的教学审美趣味。它的美主要体现在它能用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得精彩,忽然发现有一个学生睡得正酣。我便幽了一默,说:“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听得特别认真,只见他口角涎水不断,表明他听得津津有味;他还频频点头,那是因为他觉得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且两眼紧闭,我想他必定是在闭目深思。”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同学也被同学笑醒,面露愧色,睡意顿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又如有一次上课时,我胸前戴着从海南带回的由椰子壳做成的装饰品,很有特色。一进教室,学生就表示对这个装饰品感兴趣,不时欣赏,我模仿时装模特,在学生面前走了一圈,同学们热烈鼓掌。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六、变换教学形式
篇6
1 前言
作为高校钢琴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高校钢琴教育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 概述
钢琴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钢琴课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对于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高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在演奏能力方面需要强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学习创造能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需要对钢琴教育进行新的分析和思索,找出钢琴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对策,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钢琴教育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成为现在高校钢琴教育的重点。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学生钢琴教育的教学引导,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忽视音乐基础理论的教学
在很多音乐专业教育中,学生在入学以前并没有经过比较系统的训练,也没有对音乐理论学习有深入的探究,这让学生在步入高校音费习中存在理论知识严重缺乏的问题。即使这样,高校在对音乐专业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认为学生在高中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完善的健全的乐理知识,因此对基础理论的培养有所忽视,这样就非常容易让学生在钢琴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低级性的错误。
3.2 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没有创新性
教师在钢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社会的需求出现变化,所以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教学方法依旧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并没有突破,缺少创新,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教材或者是教育教学体制都是沿袭传统的方式,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对钢琴学习缺少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学习效率非常低下,知识也比较散乱,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来讲具有阻碍性。
3.3 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即兴伴奏的重要性
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学习的目的之一是能够让学生进行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也是每一个音乐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但是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即兴伴奏的教学,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专业性曲目的教学上,这对于钢琴学习人员来讲,就是缺陷所在,只能弹奏正谱,不能对即兴伴奏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在遇到伴奏时往往会存在不知所措的情况,面对即兴伴奏也无从下手。
4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措施和方法探讨
4.1 为学生培养音乐兴趣爱好
高校在进行钢琴教育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钢琴课开课之前,教师可以精选世界优秀的钢琴作品,通过教学赏析的形式,带领学生认识钢琴音乐、学习钢琴音乐,并借此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其次,高校可以在校内举办钢琴音乐晚会、舞会等,吸引学生参加,对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的熏陶,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钢琴音乐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
4.2 做好音乐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
音乐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进行钢琴音乐教学的时候,需要做好教学环境的艺术打造,营造钢琴音乐的熏陶与感染效果,为学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其切身实地的感受钢琴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高校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应该创设完美的音乐氛围,然后在这种和谐氛围下,教师再引导学生参与相关教学活动,传授钢琴知识及操作技巧,提高学生对钢琴艺术的认同感。
4.3 打破常规教学理念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在钢琴教育的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比重较大,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另外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在进行钢琴专业课理论教育的同时,应该辅以多种艺术、人文科目的教导。人文与艺术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对于音乐审美与鉴赏力而言,其实是对一个人综合人文素养的考察。
4.4 为学生培养扎实、稳固的基本功
艺术的源头就是生活,因此高校钢琴教育课程要脚踏实地,紧抓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不管一个人的音乐素养、艺术修养有多高雅,都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钢琴课教学中,教师要严格的教育学生,实时的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勤加练习,从而确保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不会降低,通过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才能够让学生坚持学习下去。
4.5 钢琴的基础知识,技能的强化培养与即兴演奏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本身的音乐素养不高,和其基础知识掌握不足,基础操作技能不熟练,缺乏足够的演练有关系,在实际钢琴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基础技能水平进行训练,确保学生有更强的演奏能力。
针对学生本身的基本功不扎实的情况,老师可以以更加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进行“钢琴练指法”技能竞赛,或者老师准备几张乐谱,难度上差别不大,在课堂上随机抽选几个学生,给他们发放乐谱,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乐谱进行演奏,检测学生迅速识谱演奏的能力如何。此外还可以随机抽选学生进行现场演奏的同时,让其他同学对演奏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样不但可以训练演奏者的看谱、读谱能力,旁听的学生听力水平也可以获得验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并注重科学的实施措施与方法。
篇7
一、高中音乐新课改中面临的问题
1.高中音乐教育目的不明确,课时过少
目前的高中音乐课程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开展,要求高中音乐教育能提高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转换教学理念,使其能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相结合。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太过独立,无法和初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相衔接。
我国各高中院校将高考中必考项目列为教学的重点科目,导致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忽视了高中音乐课教学的重要性。正是如此,我国高中音乐的教学课时十分少,一个星期至多只有一个课时,一个课时的时间也只有短短45分钟。当高中学生即将面临考试时,高中音乐课的时间也会被占用作增加其他主修科目的复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量完全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
2.高中音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其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高中音乐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院校无法正确认识到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未能将高中音乐教育进行合理定位。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材选定不合适,因而,导致高中音乐课程无法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新课改的高中音乐课程仍存在不足之处,尤其在其教学评价方面。由于高中院校对高中音乐课程的不重视,导致高中音乐教育中缺乏系统、明确的评价机制,无法促进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音乐新课改的措施
1.完善高中音乐课教学内容
在制订高中音乐课程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基于音乐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地设定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现代流行音乐,来确定选修音乐课程和特色音乐课程的内容。通过对这种既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又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保障音乐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2.健全高中音乐课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评价体系在我国已逐渐普及。一个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高中音乐教学评价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交由音乐教师统一评价,也可发展多元化的评价,利用社会、家长各方力量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公平的、开放的评价体系。
3.保障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音乐新课改的成效最终是体现在高中音乐课堂上的。因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极为重要。只有保障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而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需从教研和教师素质这两方面来进行。因而,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行自我提升,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新课改后的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体验
高中音乐课程不同于高中其他的课程,因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起对基本音乐知识的掌握,高中音乐课程应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对音乐的感知。音乐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学生用心体验和感受的,而不是仅靠教师讲授就能学得好的。因而,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播放《音乐之声》经典之作,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2.丰富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
目前,各高中院校的高中音乐课程多是着重于歌曲欣赏,但歌曲只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小小部分,是无法满足高中生对音乐的需求的。因而,高中音乐教学中可加入一些简单的乐器学习,例如,竖笛、口风琴等。加入乐器的元素,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利于实现音乐素质教育。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要求,高中音乐课在课改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课改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仍取得了重大突破。高中音乐课在经历课改后,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和磨合,以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奉,龚家胜.高中音乐新课改实施的困境与对策[J].华章,2011(1).
篇8
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现状
高中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最佳时期。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普遍不够高,社会对于高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也差强人意,大多数高中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发展对其产生的素质、技能方面的要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1]。
新课改的特点是“体现均衡性,重视艺术类”,因此,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在此次改革中备受关注。全面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是高校培养适应当下社会创新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面临的难题
(一)教学模式问题
音乐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对高校学生自身的健康和成长具有积极向上的影响。但是当下大多数高校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仍旧只是采用单一的“强制灌输式”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质量差,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自身的魅力和音乐学习中的乐趣。有的老师开始引进分组法、讨论法和项目学习法等实用型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但却造成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生更优,差生更差[2]。
(二)课程架构问题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高中音乐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高中音乐课程教育过程中,强调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层次化和多样化。不仅要从专业角度教育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理解音乐内涵,还要通过对学生在音乐上的教育,提高对学生自身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但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的音乐教师在日常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明确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的框架结构制定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音乐思维的创新发展。
(三)教学设施问题
音乐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但目前大多数的高中学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单纯地只重视学生数理化、语文、英语等几大学科的成绩,忽略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人生发展方面的积极导向作用。目前多数高校教育经费短缺,只具备基本的教学条件,不能及时对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和更新,导致高中学校音乐教学设施的严重不完善,降低了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质量,严重影响了高中音乐课程教育的实施。
三、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措施对策
(一)创新教学模式
高中音乐课程教育实施过程中,高校音乐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音乐内容,实现音乐教学平台的自由化,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形成的单调乏味的学习氛围。提高自身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整合课程结构
在开展高中音乐教学之前,高校音乐教师应该首先根据音乐课程教学的教学大纲和主要内容对学生提出此次音乐学习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对音乐课程教学的框架结构进行整合,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音乐学习,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养成良好的音乐思维,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音乐素养[3]。
(三)完善教学设施
做好音乐课程教学的基础准备工作,可以激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能够进一步实现新课改对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目标。完善的教学设施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从而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根据音乐器材的不同特性,实地再现音乐曲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慢慢形成良好的乐感。同时,高校和学生家长也要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不断地完善高校音乐设施。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是我国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有利于提高高中音乐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但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育改革还面临很多问题,因此需要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音乐课程改革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完善,提高高中音乐教育改革的影响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音乐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专业能力不够。音乐教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教师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懂得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然而,现实中很多高中音乐教师的能力并不高,多数来自非音乐学院,这样就导致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相对较差[1]。同时,部分高中音乐教师满足于现状,对自身能力认识不够,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高中音乐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内容,难以起到培养音乐人才的作用。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很多高中在音乐知识教学上均采用教师演唱学生跟唱的方式,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过少。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够,导致学生在报考音乐院校时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而被淘汰。第三,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尽管我国已经实施素质教育多年,但多数高中并没有从传统的思想观念走出来,依然将教学重心放在文化课上,对艺术学科不重视。有些学校仅针对音乐艺术生开放音乐课程,部分高中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第四,音乐课程过少。多数学校由于高中学习任务重,一周仅安排一节音乐课,由于缺少管理,不少被文化课占用,这些都影响着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很多学生家长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存在偏见,认为学习音乐是不务正业。即便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也不允许,认为只有学习好文化知识才能有出息。由此可见,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高中音乐教学的措施
高中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体制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鉴于我国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提高音乐教师的能力。高中音乐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教学一样,都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要做好高中音乐教学,首先应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能力。高中音乐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音乐人才的重任,所以,教职人员务必要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与文化素质。在选任教师时,应考虑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音乐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优秀音乐人才[2]。同时,要加强音乐教师能力培训,让音乐教师参加各种能力提升活动,如音乐知识讲座等,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第二,创新教学方式。做好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因为高中音乐教学与普通文化课教学不同,需要理论实践相结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多唱多听多练。同时,音乐教师应引入新型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如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与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与表演能力[3]。第三,学校及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为进一步做好音乐教学工作,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应转变自身思想。加大音乐课程的开设力度,给予学生更多学习时间与空间,利用学习之余为学生创办音乐比赛活动。同时,让学生多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种歌唱比赛活动,进而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还能提升他们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4]。此外,引入多种音乐知识的学习,如流行音乐、音乐鉴赏等,弥补现有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不足。第四,鼓励并引导学生与家长学习音乐知识。很多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且天赋较好,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放弃了音乐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高中音乐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及其家长沟通,让家长正确认识音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学习的价值。
三、结语
我国高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素质教育并未彻底实现,因此,文章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有利于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洪培玲.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2):75.
[2]刘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4(16):224.
篇10
一、审美教育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1.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有效渠道。审美教育能够把对音乐的感知转化成一种愉悦的享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在学生进行某一项活动时,并不是身体所给予的本能反应,而是思想感情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慢慢付诸实践的。职业高中音乐的审美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事物,并且通过这一种方式净化学生的人格思想,从而最终达到一种趋善避恶的高尚道德情操。
2.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其它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音乐的弹奏和感知时,学生都必须调动全部的感官能力去体验音乐的的美好,因此其对于学生智力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扩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现代的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够得到发展,这是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音乐的教学当中融入审美教育则很好的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当学生完全的融入到音乐的美妙和创造当中时,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内心将会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使学生超脱自我,心情开朗,积极的面对生活。
4.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方式。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音乐教育学者经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完成。学生人格的全面的发展不是靠生搬硬套的讲授一些知识,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的,学生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能够在内心很自然的产生一种奋发进取、乐观积极的精神力量,使学生能够为了那份美好而努力。学生就是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而渐渐的陶醉学生的情感灵魂。
二、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对策措施
1.训练和提升学生的美感。音乐是属于美学范畴内的一个学科,在教学中,职业高中要在培养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加强对职高学生的情感训练和美的感知,美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美感训练的要素,使学生通过这种不间断的美感的认知和练习中理解美的类别和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记忆、音乐认知、音乐想象的能力,从而获得艺术的愉悦感。
2.大力营造审美的浓厚氛围。要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在教学中提升审美教育的效果,不仅需要过硬的设施条件,同样还需要软环境,为学生创造适合音乐审美的艺术氛围。比如说,在讲到某一器乐、声乐或者表演上的知识点时,可以让一些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上台表演,并且带动其它的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定期举办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久而久之就能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对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3.教师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在新课改之下,老师应该在让学生容易接受和适当了解音乐的相关背景的基础之上,要通过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和联系,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所包含的音乐要素,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从而训练和培养出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其次,要善于挖掘审美教育的素材。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在学生先理解的基础之上对作品当中的审美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增强音乐审美教育的效果。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的喜爱和音乐的享受,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同时和创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培养出学生学习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的兴趣。最后,要重视经典作品。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自然有着它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蕴含着更多的审美要素和情感内涵,学生在聆听经典作品时,能够使学生的思想、灵魂和精神能够得到升华,净化自己的心灵,体验到社会发展的美好主旋律。
4.选择好音乐教材。教材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要想在教学当中很好的体现出审美教育的精髓,那么教材的选择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符合学生特点、作品内涵丰富的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和享受。另一方面,音乐教材还要体现高中(生)积极向上,明朗优美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灵活的印制一些教材。
三、结束语
总之,在(职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能使学生掌握规定的音乐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音乐是一门非常美的课程,而作为音乐教育的传播者,教师应该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并通过教育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耿剀.浅谈职业高中的教学特点[J].山西成人教育,1994,(08)
篇11
一、注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管在教育领域关于兴趣的探讨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是兴趣对学生的影响不置可否,所以,要想在新课改背景下良好地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依旧要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开始。当前,要想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是否有音乐兴趣,对何种音乐比较感兴趣。相关调查显示,高中学生的音乐兴趣比较浓厚,但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音乐、通俗音乐,对经典音乐很少接触,不怎么感兴趣。基于此,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巧妙地运用流行音乐、通俗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音乐的鉴赏。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
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体验式教学。在整个音乐鉴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跟随音乐旋律,聆听音乐,感受情感,进而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所以,音乐鉴赏教学的主旋律是情感体验,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音乐鉴赏教学,应当注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体验式教学。具体做法是:首先,树立情感体验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来规划、设计情感教学。其次,在开展情感体验式音乐鉴赏的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欣赏者、评论者、创造者,播放蕴含不同情感的经典音乐,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体会音乐情感,待学生欣赏过后,让学生表述自己的音乐感受以及所产生的情感体会。在此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体会音乐所蕴含的或细腻的情感、或粗犷的情感、或宽容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真正体会音乐之美。
三、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要求: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点。而要想使学生达到此标准,就要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六种美,即优美和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喜剧美和悲剧美。在一首音乐之中会蕴含一种或多种音乐美,要让学生能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音乐美,需要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通过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感受到音乐美。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节变化呢?自然是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对学生进行音乐倾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音乐的倾听中感受到音符跳动中音乐要素的变化,从而发现音乐美。由此看来,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音乐要素的细节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启发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
在对音乐作品有了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时,所得到的是人生其他体验极少能提供的,分享那种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完成此项任务,在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的能力,如此学生才能受到音乐精神、音乐素养的影响与熏陶,更好地成长。基于此,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正能量的流行音乐进行鉴赏,让学生受到激励与影响,从多角度入手选择有深度、有品位、有内涵的经典音乐来欣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挖掘音乐内涵,感受音乐美、学习音乐精神、培养音乐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育的良好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等都有很大帮助。但要想良好地进行高中音乐教育,需要科学、合理地实施音乐鉴赏教学。也就是从新课改视角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启发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等措施来优化调整音乐鉴赏教学,从而提高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贺晓琳.新课改背景下乌海市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12
二、我国高中音乐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导致老师上课任务无法按时完成,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中音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仔细研究我国新课程改革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从而不能确定音乐教学的目标,这样就不能够保证课堂的高效顺利完成。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时,没有对我国的音乐课本进行仔细的研究,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不合理,这样就不离于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2.我国高中音乐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处于一种老师对课堂起主导作用的状态,师生互动非常少,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上课效率就会非常低,这样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无法提高。
3.在我国高中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观念还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导致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存在很大的问题。还有就是,老师上课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以课本为主,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我国偏远地区的高中音乐课堂缺乏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平时也不注重学生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进步不大,从而造成教学培养的效果不明显。
三、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高中音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
高中音乐老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对学生进行提问,调动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
2.高中音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展多种方式教学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活跃高中英语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
篇13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情感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法,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审美感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个人潜能,促进他们创造能力的发挥,还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情感,促使他们正确人生观和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情感教育的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对于学生个人审美情感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中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感染和熏陶中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进行:
1、加强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个人情感的表达
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音乐演唱中的以情动人。在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情感教育就要加强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出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从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中充分地表达他们自身的内心情感,从而实现以情动人和以情感人的教学目的。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音乐歌唱、讲故事和舞蹈诗歌表演等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来实现个人内心情感与音乐作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
如在音乐作品《草原牧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气来为学生讲述这首琵琶协奏曲背后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曲子的热情与兴趣。在让学生了解到曲子背景并被故事中主人公的英雄气概打动后,教师再进行对学生的引导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个人情感的表达,从而增强他们演唱的感染力。
2、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了相应程度的提高。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应用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协奏曲《梁祝》的作品欣赏中,教师要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关于《梁祝》的舞蹈或戏曲,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直观感受中去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实现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的。
3、教师要善于表达和渲染自身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在情感的感受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形式来有效的表达和渲染自身的积极情绪,以带动学生的个人情感,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通过自身积极情绪的渲染可以为学生提供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师情绪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教学,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如在《走进》的音乐作品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首他们熟悉的《青藏高原》来激发他们对的想象,然后通过语言的导入来让学生对神奇美丽的产生好奇和向往,最后教师再在学生渴望的目光中进行《走进》的学习,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延伸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精力和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引导,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参与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旧把课堂教学作为音乐学习的唯一方式,而忽略了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认识,从而造成“死读书”的学习现象,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情感审美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加强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实现音乐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延伸,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和积极情绪的渲染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从而激发他们个人情感的表达,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实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延伸,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的参与中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