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婴幼儿数字启蒙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婴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婴幼儿数字启蒙教育

篇1

         作者简介:阮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讲师,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宋占美,山东英才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上海/)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增强应激一反应系统、增强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生活的最初几年,对其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生活中处处有接受教育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与婴儿能力和零岁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地深入,婴幼儿无知无能旧观念地打破,婴幼儿教育的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现状

         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启蒙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基于对前面所提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深信不疑,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 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盘古典音乐磁带。

         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婴儿音乐性的最新理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

         此外,还有许多国家也对婴幼儿的教育极其重视很早就提出了应对~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比如,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 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婴幼儿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对婴幼儿实施良好教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也开始重视对婴幼儿音乐的启蒙和智力的开发。

         总之,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发展婴幼儿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增强幼儿听力和记忆力,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增进婴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能开发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犹如给宝宝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记忆增添一副飞翔的翅膀,使之能发展得更卓越。

         二、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方法

         对婴幼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母亲对孩子轻柔说话语气和歌唱节奏、让婴幼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亲子间的简单音乐游戏都是适宜的形式。婴幼儿早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为婴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婴幼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将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倾听

         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倾听应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听觉是音乐体验和学习的基础。一般说来,婴幼儿各种生理器官都处于未成熟的发育阶段,因此给他们聆听的音乐应以优美、欢快、流畅的乐曲为主,还可以结合语言的发展学唱一些儿歌童谣。同时,对于婴幼儿而言,应将音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在自然和谐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和体验音乐,既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能的身心健康成长。

         ()音乐

         婴幼儿,特别是婴儿,主要是通过听音乐促进其听觉能力的发展。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他们获得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和娱乐的愉悦感。听音乐可以配合孩子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来进行。配合孩子一日生活活动听音乐,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情绪,使孩子吃得香甜,睡得舒适,玩得愉快,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孩子无意识记的特点,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为培养婴幼儿的音乐文化素养,发展音乐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妈妈歌

         对婴儿来说,母亲的声音是他/她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声音。妈妈的歌声是最美妙的,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演唱能力有多少。母亲唱歌时,可将婴儿抱在膝盖上、怀抱里或陪着婴儿入睡。这样,既有肌肤的接触,又有母亲的体味包围,加上听到母亲的声音,促使婴儿一起感觉,对婴儿大脑产生极佳的影响。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教孩子学唱歌在教孩子学唱时,要让孩子看着妈妈的口型和面部表情,跟着妈妈的歌声学,这样可以帮助孩子领会内容,吐字清楚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交流

         研究发现,快乐的核子们都拥行——些共同的素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等良好的亲子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婴幼儿各项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婴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互动歌曲、音乐游戏、律动体操这些亲子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篇2

解惑:

数的运算是数学的一部分,实际上,数学包括四个领域的内容。1数与计算:数数、一对一对应;2量与实测:多少、大小、长短、轻重;3形状与空间:基本平面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4逻辑推理关系:相关位置、分类、前后顺序。可见,在对宝宝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时不能出现片面性,否则就违背了我们的教育初衷。

镜头二

月月妈妈早就有给宝宝进行数学启蒙的意识,因此她平时就会教2岁的宝宝数数、简单加法。聪明的月月进步很快,妈妈也常对亲朋好友说,自己对宝宝数学启蒙教育做得很好。

误区:数学启蒙教育就是让宝宝识记数字、做计算题

解惑: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赋予人们的是一种研究能力。学数学是学习一种思维方法,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数学启蒙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宝宝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镜头三

小熊喇3个月,爸爸已经开始实施他的“全方位教育大计”了。就数学而富,爸爸每天抽出一定时闻。通过“宝宝。这是1”、出示圈片数字1等语言、图片、动作的方式来教小熊学数学。生怕他落后于其他同龄人。

误区:数学启蒙就是尽早让宝宝学数学

解惑:

让宝宝尽早接触数学不等于让他过早练数学。心理研究表明:婴幼儿10个月时是辨别物品大小的敏感期:1岁10个月是婴幼儿掌握初级数概念(如粗细、高矮、轻重、多少等)的敏感期;2岁半左右是计数能力发展的敏感期;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敏感期。因此,建议父母根据宝宝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对他进行适宜的启蒙教育。

镜头四

壮壮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但对20以内的加法还不是很熟练。这让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妈妈放弃了晚上休闲的时间,每天都出几道计算题让壮壮练习。

篇3

世界著名的韦氏英语词典的编纂者韦伯斯特出生时,他的父亲为他制定了一个教育计划,父亲只说英语,母亲只说法语,祖父只说德语,另外请了一个北欧人做保姆,约定她只说她的本国语。这样,韦伯斯特居然从小毫不费劲、自然而然地掌握了4种语言。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书《孩子你慢慢来》中,作者本人是中国台湾人,和孩子说话时讲国语,爸爸是德国人,和孩子讲德语。妈妈和爸爸之间说英语,可是全家人又住在瑞士,瑞士讲方言德语,孩子在瑞士上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之间讲的是德语。所以作者的孩子可以讲4种语言。

一、儿童时期学习英语的优势

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心理学家指出,2~5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有两层意思:1.婴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段时期,虽然也能学习语言,但是年龄越大,学起来越费劲。2.幼儿期学得的语言,即使一段时间不用,也不容易忘记,至少是易于恢复。而且,婴幼儿还具备同时学会几种语言的能力,这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

二、父母参与幼儿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及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从胎教到幼儿启蒙,再到学前教育,英语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儿期间的外语学习,对孩子进入学校及长大成人后的外语学习,其良好作用是非常深远的。因此,父母在幼儿英语学习中的参与,对于孩子的英语学习及兴趣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1.网络和动画。网络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有了更多可以借助的工具和共享的资源,这些都可以帮助父母参与孩子的英语学习,如:英语趣配音。动画片的简单配音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让孩子完成,这样的方式不仅惟妙惟肖,更能促进孩子的思维兴趣,加强简单词汇学习的效果。“粉红猪小妹”:Higher! Higher! Wow!这样简单的语句是让孩子可以完成的,Dady pig flies the kite very well则是爸爸完成。“你是谁”“朋友”都是经典动画“优优”中的片段,“friends””hello” “play”的词汇即便是对孩子,也简单易学。这样的角色趣配音体验,会让孩子百玩不厌。

2.相关教材和书籍。英语的学习热催生了大量幼儿英语学习书籍,办刊以及点读笔,笔者推崇的是外研社的英语游戏书系列,“布奇乐乐园之图画捉迷藏”,“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系列”和 “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系列”。阶梯式学习,光盘和点读笔的结合,跟读跟唱,图画捉迷藏等设计,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增强着孩子的感受,即使没有大人的帮助,孩子也可以独立地在游戏中学习。如:图画捉迷藏之一起游戏,借助点读笔,幼儿在图画中寻找列出的各项物品,每当物品被成功找到后,点读笔会播放物品的英文发音(banana, ring, nail, bell, ruler, etc.)以及对孩子的表扬,在这样的反复寻找和激励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模仿跟读。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则以绘画故事的形式来帮助促进幼儿的英语习得,如:Mum Bug’s Bag, Dig Dig Dig等,内容形象生动,发音简单规整,易于幼儿学习。

3.游戏和儿歌。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是现行的两种主要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之一。父母在家也可以和孩子以游戏的方式,通过跑,跳等来学习英语,让孩子的多种器官被调动起来,如walk, jump, run ,sit down, stand up ,父母给孩子示范每个指令,然后让孩子模拟,最后做到听指令做动作。

英语儿歌内容丰富,节奏明快,能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如: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And eyes, and ears, and mouth, and nose,歌词用了简单的名词,父母可以和幼儿一起边唱边做歌曲中的动作,重叠韵律,会帮助幼儿在反复中熟悉身体部位的英文表达。再如:Ten fat sausages,这首儿歌中的数字从ten,eight,six,four,two, no more,再依次偶数递增,通过手指数字游戏,可以帮助孩子熟记英文数字的表达方式,娱乐中学习,开启幼儿的心智,促进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

自然拼读法(phonics)作为另外一种常用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强调通过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建立字母及字母组合与发音的感知,从而达到“看字读音,听音辨字”的学习效果。如:c- a-t-cat, d-o-g-dog, r-e-d-red, h-u-g-hug , etc. 这样的发音练习,不仅帮助幼儿了解熟知发音规律,也可以成为父母与幼儿之间英语学习互动的一种游戏,妙趣横生。

4.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此外,父母还可以把英语的简单日常用语结合于生活中,如:hurry up; look;Wash your hands, Are you ready?等,在起床时,父母可以对他说:“Get up!”起床后,带他洗漱时:“Wash your hands!”,久而久之,会让幼儿对日常用语耳熟能详。

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尝试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和孩子一起找到学习的乐趣。

三、结论

篇4

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上发挥着三位一体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群策群力。美国发展学前儿童保教事业的经验为我国儿童保教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启示。

一、美国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现状

1.学前儿童保育现状

据2007年9月的统计数字,全美共有6岁以下(0~5岁)儿童2400多万名,其中3岁以下(0~2岁)婴幼儿约1200万名。2400万名学前儿童中高达20%,即近500万名儿童生活在贫困家庭①,〔1〕而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有21%(260万名)生活在贫困家庭。〔2〕

美国早期纵向研究项目(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ECLS)对1万名出生于2001年的9个月大婴儿所作调查表明,半数儿童在各种正规的非亲子看护托儿中心(regular nonparental child care)接受照顾;其余半数接受非正规保育的儿童中,26%的儿童由亲属看护(relative care),15%由非亲属看护(nonrelative care),如家庭托幼机构(family child care homes),9%接受其他类型的照顾。儿童获得保育时间的长短因保育类型不同而不同。通常,一周内由非亲属看护的儿童比由亲属看护的儿童多得到10个小时的照顾,在正规托儿中心的儿童比接受非正规机构看护的儿童多获得31到40个小时的照顾。该调查指出,婴幼儿接受保育的类型受其所属种族的影响。9个月大的黑人儿童(63%)比白人儿童(49%)、西班牙儿童(46%)、亚裔儿童(47%)更多地接受非亲属看护;白人儿童(21%)比黑人儿童(33%)、西班牙儿童(30%)、亚裔儿童(33%)更少被送去托儿中心。此外,儿童接受保育的类型还受父母收入水平的影响。父母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标准(FPL: Federal Poverty Level)的儿童(43%)比高收入家庭儿童(higher-income children,52%)更少得到非亲属看护。〔3〕

2002年,美国家庭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America’s Families,NSAF)以1.2万名5岁以下儿童为调查对象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表明,2002年3岁以下母亲就业的低收入家庭儿童(62%)比高收入家庭儿童(68%)更少得到正规的非亲子看护,而更多地被亲属看护。就时间而言,3岁以下母亲就业的儿童38%获得35个小时以上的非亲子看护,17%获得15~34个小时的非亲子看护,获得1~14个小时非亲子看护的占17%,另有28%的儿童得不到非亲子看护。〔4〕

2.学前儿童教育现状

根据美国的教育体制,5岁儿童入读的幼儿园(Kindergarten)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成为正规教育的起点。因此,学前教育指5岁前的儿童(包括5岁)在未正式入学之前接受的教育。3岁以下儿童入托或入读的场所被称为婴幼儿计划(Infant/Toddler Program);3岁和4岁儿童的学习场所为学前班(Preschool/Pre-kindergarten)。〔5〕

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美国联邦政府的密切关注。自1965年以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学前教育计划(Federal-Funded Preschool Education Program)越来越多,这一方面可以满足学前儿童的受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家长对儿童保育的需求。过去几十年中,加邦政府学前教育计划的儿童数量成倍增加。美国人口现状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CPS)显示,1965年全美只有60%的5岁儿童入学,1980年入学率上升为85%,2005年超过90%。3岁和4岁儿童的入托或入读率也迅速攀升。1965年仅有5%的3岁儿童和16%的4岁儿童进入学前班,而到2005年,3岁儿童的入读率已达40%,4岁儿童入读率接近70%(见图1)。〔6〕

全国家庭教育普查(National Household Education Survey,NHES)自1991年起对学前儿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调查分析,包括加入学前教育计划的儿童数量、儿童所受保教的类型以及不同年龄、种族、宗教、父母的不同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影响。调查表明,2005年69%的4岁儿童和43%的3岁儿童加入了各种形式的学前教育计划,儿童接受教育的时间也延长了许多。1991年至2005年间,不同种族、居住地区、家庭收入水平、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母亲就业状况的儿童加入学前教育计划的情况有所差异。例如,就种族背景而言,1991年,不同种族的3岁儿童中,44%的白人儿童、44%的黑人儿童、21%的西班牙儿童及43%的其他种族儿童加入了学前教育计划;不同种族的4岁儿童中,59%的白人儿童、68%的黑人儿童、50%的西班牙儿童和62%的其他种族儿童在学前教育计划中受到教育。到2005年,各种族3岁儿童加入学前教育计划的增长率普遍较小;而4岁儿童的入读率增幅较大,白人儿童达到69%,黑人儿童75%,西班牙儿童59%,其他种族儿童81%(见图2)。就家庭收入水平来说,1991年,贫困家庭儿童中30%的3岁儿童和50%的4岁儿童加入了学前教育计划;非贫困家庭儿童的比率为3岁45%,4岁62%。2005年,贫困家庭儿童加入学前教育计划的比率增幅很小,3岁达33%,4岁不变;而非贫困家庭儿童增幅较大,分别为59%和72%。〔7〕

二、几项大型联邦政府学前儿童保教计划的实施情况

在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方面,联邦政府虽未制定系统的保教政策,但多年来一直主持着多个大型保教项目。这些项目或计划分别隶属于联邦政府的两个部门――卫生和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其中,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管辖的主要保教项目有开端计划(Head Start)、早期开端计划(Early Head Start)、儿童保育和发展专款(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Fund,CCDF)、贫困家庭短暂性援助计划(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 TANF)和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CCDBG)。由联邦教育部管辖的主要保教项目有婴幼儿及其家人特教补助计划(Special Education Grants for Infants, Toddlers and Families)、一号条款学前班(Title I Preschool)、特殊教育学前班(Special Education Preschool)以及其他小型学前儿童保教项目和专业发展与研究项目。〔8〕

1.开端计划(Head Start)和早期开端计划(Early Head Start)

开端计划(Head Start)是美国实施年限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项学前儿童保教计划,旨在为低收入家庭5岁以下儿童(主要为3~5岁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和营养保健等多项支持,80%的经费来自联邦财政拨款,其余部分依靠社会支持。该项目一年约提供90万个入读名额,可供全国11%的4岁儿童和7%的3岁儿童及6200名3岁以下儿童入读,每名入读儿童平均享有约7500美元经费。2005~2006年度,联邦政府投入68亿美元运行该项目,该年度来自50个州的721289名3~4岁儿童申请加入了开端计划,但加入人数尚不足所有合格申请者的一半。该计划资助下的儿童保教机构每天最少开放3.5个小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保教机构开始提供全日制保教服务。1994年,联邦政府又提出早期开端计划(Early Head Start),把早期教育服务对象拓展到低收入家庭中的0~2岁儿童和孕期妇女。2005年,该计划共为81914名3岁以下儿童和10485名孕期妇女提供服务。〔9〕

2.儿童保育和发展专款(ChildCare and

Development Fund)

儿童保育和发展专款是联邦政府第二大保教项目,隶属于卫生和人类服务部下设的儿童保育局(Child Care Bureau)。13岁以下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可申请此款项,75%的款项以早教券(Voucher)形式发放。2005年多渠道筹措来的儿童保育和发展专款达89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直接投入48亿美元,共170万名儿童得到资助,其中6岁以下儿童达110万名。2006年联邦政府拨款50亿美元运行该项目。〔10〕

3.特殊教育学前班(Special Education Preschool)

自1973年伊利诺斯州(Illinois)、密歇根州(Michigan)和威斯康星州(Wisconsin)率先为3~5岁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教育以来,特殊教育学前班便成了美国学前儿童资助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的《残疾人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为残疾儿童或发展迟滞儿童开办特殊教育学前班。1992年,美国各州都普及了该项目,加入该项目的儿童人数也稳步增长。2005~2006年度,全美6%的4岁儿童和4%的3岁儿童就读于特殊教育学前班。〔11〕

4.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ChildCare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美国于1990年颁布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并于1995年对此作了修订。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面向0~13岁儿童。2000年以来,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资助的儿童数基本保持稳定。2006年该款项平均每月资助180万名儿童,与2005年相比,平均每月增加53200人。〔12〕

三、联邦政府针对学前儿童保教事业采取的新措施

1.调整政府财政预算,削减儿童资助项目开支

虽然联邦政府一直主持着多个大型儿童资助项目(Child Support Program),但是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全美只有14%满足条件的儿童享有由联邦政府资助的保教服务。鉴于目前国内紧张的经济局势,2008年2月4日布什总统在向国会提交的政府财政预案中明确表示,2008年政府将继续减少对儿童资助项目的财政投入,预计将减少对151个不同类型的学前儿童保教计划的投入,减少金额累计约150亿美元。例如,仅就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CCDBG)而言,随着投入资金的紧缩,预计到2012年受该项目资助的儿童数仅为200万名。〔14〕此外,社会服务补助金(Social Service Block Grant)也将被削减5亿美元。

2.保持部分项目投入不变,重点支持贫困家庭儿童

对于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来说,家庭收入难以维持食物、住房、医疗等基本生活需要,根本无法保障对儿童保育和教育的投入,因此往往只能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短暂性保教服务。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43%的贫困单身母亲家庭接受着育儿支持,儿童资助收入(Child Support Income)是这类家庭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占家庭总收入的36%。一项涉及美国17个州的调查表明,在没有任何育儿帮助的情况下,在11个社区中只有不到10%的家庭能够承担起社区学前教育中心的保教费用。〔15〕在经济局势不稳、早期教育资助减少的情况下,针对贫困家庭儿童不利的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状况,美国法律和社会政策中心(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CLASP)倡议国会预算决议的确定与实行应依据以下三条原则:(1)不损害贫困家庭及儿童的利益;(2)恢复先前削减的财政投入;(3)通过帮助贫困家庭及儿童促进社会长远发展。〔16〕国会在裁决财政预算时应明确向贫困家庭及儿童提供帮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不但不能继续削减对这部分人群的财政投入,还要努力恢复前几年减少的对贫困家庭短暂性援助计划、医疗补助制度等一些重要项目的投入,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3.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针对儿童早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美国政府开展“良好的开端,聪明地成长”项目(Good Start, Grow Smart),致力于从三方面改善学前教育质量。首先,加强启蒙教育支持项目。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将对启蒙教育中心儿童早期识字、语言和算术能力的培养标准进行评估,还将实施一项国家培训项目,培训近5万名启蒙教师。其次,加强与各州合作,提高儿童早期教育质量。强化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合作,要求各州制定儿童早期教育质量标准及与K-12标准相一致的儿童早期阅读和语言能力大纲。再次,为父母、教师和看护者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增加科学研究投入,加大对儿童早期阅读和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力度,并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家长、教师和看护者一起分享。 〔17〕

四、对我国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启示

首先,强化政府在学前儿童保教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至今我国尚无任何一项由政府资助的学前儿童保教计划出台,偶尔出现的几个民间资助的儿童保教项目也不成气候。在美国社会免费普及5岁儿童的幼儿园教育时,我国还在为最大幅度提升3~5岁儿童的入园率、最大程度规范幼儿园收费标准等问题而努力,对0~2岁婴幼儿保教问题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能有效改善学前儿童的保教状况。

其次,关注弱势群体,支持贫困儿童。贫困儿童是一个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是最需要帮助的人。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以及广大幼教工作者在面对贫困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时就只能束手无策。明确国家贫困线标准、统计贫困儿童数量、规划资助体系、开发农村资源和城市社区资源、多渠道开办学前保教机构等许多工作都等待着政府去做。

最后,学前教育立法势在必行。美国政府宏观调控、地方高度自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之上。加强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明确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实施国家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等经验,是美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 Basic facts about low-income children: Birth to age 6〔EB/OL〕.〔2008-03-20〕.省略.

〔2〕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 Basic facts about low-income children: Birth to age 3〔EB/OL〕.〔2008-03-20〕.省略.

〔3〕〔4〕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 Infant and toddler child care arrangements 〔EB/OL〕. 〔2008-03-20〕.省略.

〔5〕〔8〕林秀锦.美国各级政府与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43(9):39,40.

〔6〕〔7〕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 Preschool policy brief who goes to preschool and why does it matter 〔EB/OL〕.〔2008-03-20〕.省略.

〔9〕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Suppor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abies in child care: What does the research say 〔EB/OL〕.〔2008-03-20〕.省略.

〔10〕The White House. Good start,grow smart:A guide to good start, grow smart and other federal early learning initiatives〔EB/OL〕. 〔2008-03-20〕. acf.dhhs.gov.

〔11〕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 The state of preschool 2006〔EB/OL〕. 〔2008-03-20〕.省略.

〔12〕〔13〕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participation in 2006〔EB/OL〕.〔2008-03-20〕.省略.

〔14〕〔15〕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Families forgotten: Administration’s priorities put child care low on the list 〔EB/OL〕.〔2008-03-20〕.省略.

〔16〕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The congressional budgets resolu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a blueprint in support of low-income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EB/OL〕.〔2008-03-20〕.省略.

〔17〕田立新.美国政府加强儿童早期教育计划〔J〕.基础教育参考,2006,(7):58.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in America and Its Enlightenments

Xiang Meili

篇5

虽然“人口红利”拐点指的是青壮劳动力的减少,但是20多年前的生育高峰中出生的婴儿如今大都结婚成家,到了生育的年龄,因此从2007年开始,全国的新生婴儿数就开始成直线上升趋势,在2008年和2011年各形成一个小高峰,均值保持在2000万以上,每年0―6岁的婴幼儿人数超过1亿。

1亿婴幼儿,按照每位婴儿年均消费婴童用品1000元计算,国内婴幼儿行业市场规模即达到每年1000亿元!但事实上,算上各种关联消费,实际市场规模远远不止如此。仅以杭州为例,光是婴幼儿业去年就产生了400亿的消费额。这就是“人口红利”的后发效应。

注:因是热门项目,市场中相关的企业有很多,针对不同地区投资者的准入条件也比较繁琐,所以一是,本文所涉及的数字是一个市场均数,读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咨询相关企业信息;二是,本文推荐的项目仅代表本刊观点,不推荐企业信息,若读者对某个项目感兴趣,可自行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查询企业信息。

经销儿童升降桌椅,

五万元就能掘金

产品介绍及特点

本产品采用业内最为先进的手摇式升降方式,轻松实现53―79厘米的升降,升降位置可以精确到毫米,确保1.2―1.9米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0―80度角的倾斜,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儿童在学习、娱乐中的需要。

市场分析

不合适的桌椅不仅无法让孩子专心学习,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容易造成骨骼变形、视力下降等。而本产品可以通过精确到毫米的调整,让孩子以最为舒服的位置学习、娱乐。像天津市某早教中心,现在每天都能销售出1―2套学习桌椅。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

最低投入约5万元,场地面积约30平方米,投资者可根据选取型号不同,调整进货量。目前产品的市场销售价约4999―8999元/套不等,平均每套的销售毛利约50%。

儿童动漫家居店,

尚待开发的小金矿

项目概述及特点

该项目主要以迪士尼品牌为主,以家居空间为载体,整合迪士尼旗下众多卡通人物形象的家具、家居用品(床、高低床、床头柜、衣柜、书柜、书桌组合、学习用品等),形成以迪士尼动漫衍生产品为主体的一站式、体验式、乐园式的动漫家居生活体验馆。而且所有家居用品都环保无毒。

市场分析

该系列产品主要目标消费群为3―12岁的儿童,广泛目标消费群为0―12岁的儿童。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16岁以下的儿童有3.8亿多,占全国人口数的1/3;据相关机构调查,目前约有60%家庭的孩子有自己的单间居室;56%的家庭有购买儿童家具的欲望。而目前市场中同类项目几乎没有。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

投资者最低投资额度10万元,门店面积约50平方米,平均毛利润约50%,已经投资的创业者平均半年时间可收回成本,部分地区3个月即可实现盈利,最差的8个月即可回本。

加盟儿童体验馆,

分享文化产业盛宴

项目概述及特点

儿童体验馆,是针对3―12岁儿童进行模拟职业体验的场所,其供儿童体验的职业有消防员、警察、建筑工人、形象设计、F1赛车手、教师、魔术师、超市收银员等数十种职业。其特点:一是,介入门槛低。总体投入大约十几万元。项目方会对投资者进行全方位培训。二是,市场定位清晰。定位为儿童素质教育基地,面向的目标顾客是3―12岁的儿童,将寓教于乐的观念融入进来。

市场分析

据国内某权威机构统计,每5000名儿童就需要一个中小型儿童(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体验馆,而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儿童总量有数亿人,而且时下只有极小部分二三线城市有中小型儿童体验馆,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以青岛市的儿童体验馆为例,开业以来,日均接待量超过200人,日均毛利在两三万元。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

该项目总体投资额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租赁的场地费用以及经营面积,以莱州市为例,经营面积约500平方米,最低投资额约25万元,其中加盟费5万元(包括设备、服装、道具以及培训等费用),其余费用包括房租、流动资金、水电费、员工工资等。

收益:该项目不是按照常规的通票方式收费,而是按照体验项目的种类收费,每个项目的收费标准约30―50元不等(其收费标准具体取决于投资者所属地的消费水平),目前该项目的毛利润率在50%。

经销儿童正姿机器人,

小投入大市场

产品介绍及特点

正姿机器人是集光学、电子学、机械学于一体的高科技智能矫正坐姿的产品,能够时刻监控、及时提醒、自主预防、强制纠错;在使用过程中,孩子会自觉地养成正确的坐姿和视觉角度,因为一旦出现错误的坐姿时机械手臂就会自动伸缩,当把视觉和姿势调整端正时机械手臂才缩回去。从而达到预防近视、防止驼背的目的。这是国内首创的主动为学生正“双姿”,独家高科技专利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权威认证。

正姿机器人特别适合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的学生使用,也非常适合近视、驼背、写不好字的学生矫姿。

市场分析

据调查显示,全国的中小学生有85%至90%经常是身体趴在桌子上写字看书,由此分析,很显然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坐姿的不正确。“正姿机器人”,不到一副眼镜的价格,可以让孩子保持好视力。目前该项目在东北地区已经开始推广,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

按县级计算:最少可以建立30个寄售店,按每个寄售店每天卖1台,净利最低50元。每个月利润约4.5万元。

儿童室内拓展乐园,

新项目新机会

产品介绍及特点

该项目的主体就是在距离地面2米搭起了一座缆绳桥,要求儿童从一侧迈到另一侧,缆绳的晃动和细小的铁环是闯关的难点。让儿童通过过桥活动,提高儿童的灵活性,增强儿童面对挑战时应具备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适合3―12岁儿童独立体验。

市场分析

目前市面上的儿童室内乐园更多只是为儿童提供一些娱乐设施,只能起到平衡力的锻炼,其他技能很难得到锻炼。而本项目可以锻炼儿童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胆量、平衡力、意志力、记忆力、想象力、沟通能力、空间逻辑等能力。目前在全国有8家样板店,平均每家店的月盈利约数万元。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

投资约30万元,其中设备投入约16万元,装修费用1万元,其余费用为13万元,包括流动资金、品牌使用费、设备安装费等等。占地约100多平方米,层高约8米,可锻炼儿童钻、爬、荡、晃、滑、跨、蹬、转身等能力。

目前该项目主要以销售门票为收入来源,投资者可根据当地消费水平定价,参考价约30―80元/人。

婴儿游泳馆,

游出财富

产品介绍及特点

婴儿游泳馆指专门为0―6个月婴儿服务的游泳馆,其可以提升婴儿的身体抵抗力以及感统协调能力。

市场分析

由于婴儿游泳可以提升自身免疫力以及其他多项好处,因此越来越多家长青睐让孩子去游泳。像京津等地,很多游泳馆都只接受预约生意,而且如果家长不提前1―2周预约根本就预约不上。目前市面上超过8成的婴儿游泳馆都处于盈利状态。因此该项目具有不错的投资空间。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

该项目最低投入4万元,其中设备投入约1万元,其余投入包括店面租金、流动资金,店铺面积仅需40―100平方米。以北京门店为例,目前该项目的日均收入约1200元,扣除所有运营成本,每月可获净利润约3万元。

儿童钢琴,

启蒙教育用品又一新宠

产品介绍及特点

外形为专业大钢琴的同比缩小版;琴键与大钢琴同宽,发声原理也是和专业的大钢琴一样,由指力弹奏重力敲击发音;键盘弹击力度专为儿童设计,力度较弱于大钢琴,音质清脆动听,发音板材质为锰钢,发音钢丝是标准钢琴专用钢丝,机械发音。其最大特点:一是环保,产品用漆为儿童专用漆,无刺鼻气味、无毒、无铅、无苯、无甲醛等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成分;二是操作简单:儿童可根据颜色提示弹奏儿歌,降低入门难度。

市场分析

现代钢琴被众多的音乐家们誉为“乐器之王”。市场上现有的钢琴价格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这无形中断送了无数孩子从小学习音乐的梦想。而本产品市场售价仅需几百元,让每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用得起钢琴。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

首次进货最低5000元,市场零售价原价200―2000元,拿货价格为市场零售价的3―5折,零售价格平均毛利润在60%,中间价位最为畅销。

7万元投资

3D儿童真人动漫

产品介绍及特点

所谓“3D儿童真人动漫”是投资者利用相关的软件(最新的3D头像人脸建模技术),将顾客的照片制作效果逼真的三维Q版动漫电影。而且制作速度快,只需要几天就可以完成,同时效果逼真度高,与真人达到90%的相似度。

市场分析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专家介绍,这个生意前景不错。理由有以下三个:一是,这个生意的形式很新,而且抓住了孩子的有效需求(喜欢动画以及表演欲);二是,时下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也有一些同类技术,但是普遍应用于婚庆市场,儿童娱乐市场几乎没有;三是,时下3D技术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人们消费心理往往喜欢跟着“热点”走。所以预计该生意在未来3―5年会在国内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其热度不会亚于现在的体验馆生意。

投资条件及效益估算

篇6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早教原则

一、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目前大家对早教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

目前我国除了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有官方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都为商业早教机构,根据迪杰特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其中外资投资占比17.8%。目前全国早教市场最活跃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根据数据,这四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度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达到5112家。新增英语类早教中心达到48.6%,启蒙类新增23.5%,思维类新增21.8%,其他运动类、益智类、音乐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早期教育儿童年龄的分界,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了幼儿教育。狭义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早教的意义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什么是幼儿早期教育

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5岁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三、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

早教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四、早教的基本原则

(一)兴趣原则

我们不可能期望二三岁的宝宝用意志和努力来学习,但只要引起孩子兴趣,他们也可以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活动。只要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就能创造很多教孩子学习识字和阅读的情境。

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一到天气预报时就全神贯注跟着电视里的播音员念词。我突然想到何不趁这个机会让他也认识一下各个城市的名称呢,于是在预报员说“北京”时,我就指着荧屏上“北京”两个字念一遍,于是他知道了他每天读的城市与荧屏上出现的汉字的关系。

孩子还是个车迷,带他逛街,看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就手舞足蹈,嘴里念叨着:“三轮车、摩托车、小汽车、大卡车、拖拉机……”从认识数字时起,他的一大爱好就是读车前车后的牌照,这种兴趣帮助他很小时就能流利地读阿拉伯数字。

我们也很重视他的这一爱好,我先生买的一本“小小车迷”成了儿子长久喜爱的读物。他不但认识上面的各种车辆,而且连车名都认识,即使手写在纸上他也能流利地读出来,像“重型运输车”“搅拌车”“工程维修车”“英国摩根概念车”“日本丰田考斯特中型客车”等等。走在街上,儿子常常连喷在车体上的字也会念一遍。

但是,对于故事书,那就得看他那天是否有兴趣了。我给儿子买了些诸如《渔夫和他的妻子》《宝宝睡前故事》之类的书,他几乎从来不看,但我先生给他买的一些图画简单,字又不多的书如《小熊胖嘟嘟》、《狼来了》等,他都非常喜欢看。有时居然能自己趴在沙发看上40分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求助:“爸爸念念”或“妈妈念念”。

(二)生活化原则

不要听到“阅读”就想到书,其实,生活中,现成的“教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且孩子对他们非常感兴趣。让孩子阅读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不但能培养他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他拓展生活空间。“你吃的是什么啊?”和儿子一起读一读包装盒上的字,等他会读了我才让他吃,通过这种锻炼,儿子很早就会读“旺旺雪饼”“南瓜饼”“阿尔卑斯棒棒糖”“大白兔奶糖”“福满多方便面”了。

在时间充裕的时候,我会带孩子到超市去,让他坐在手推车上,从货架上随手取下商品让他读一读。现在,儿子在超市已经很“老练”,他指着商标大声念:“洗发露”“花露水”“钙片”……

家里买了洗衣机后,包装箱放在客厅里让儿子玩了很多天。先是读上面的字,然后把大盒子当房子玩。

(三)教育性原则

二三岁的宝宝正是观察、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但他们对行为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教他们识字阅读也要注意教育性原则。

笔者带孩子在街上散步时,每次看到垃圾箱或垃圾车儿子都很感兴趣:“这是什么?”其实他每次都是明知故问。我则每次都和他在垃圾箱边站一会,指着上面的字让他读一遍,然后问他:“垃圾箱是干什么用的?”儿子吃了饼干、雪糕或喝了饮料后,我都会提醒他把包装盒拿着一直走到垃圾箱附近才扔进去。扔之前,我会让他把盒上的商品名称再念一遍,然后说:“咱们把空的‘汇源果汁’的盒子扔进去吧。”

如果孩子偶尔随手将不用的东西扔在路上,我会捡起来拿着,走到垃圾箱旁时再交给他投进去。现在,他基本上养成了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

孩子喝牛奶等保质期短的饮料时,我会问他:“过期了吗?”然后找出写有保质期的一行字,让他读一遍,之后我会告诉他已经生产几天了。现在,每次带儿子到超市买食品的时候,儿子都会问我“过期了吗?”这样的好处是,现在我买的东西都不会过期!通过这种锻炼,我相信“保质期”的概念已经在儿子幼小的脑子里扎了根,并形成了习惯。

草坪、花园边的告示牌,是既方便又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每次带他路过草坪前的告示牌前,我们都停下了脚步,现在他已经认识和明白“保护”这两个字及这两个字代表的意思了,然后我教他读下一行“仅是多走一步”。等他学会以后,我就给他解释是什么意思。在我撰写本文的时候,儿子在我身旁玩积木。我用钢笔把这几个字写出来让他读。结果他立刻很流利地读出来了。

(四)孩子的格调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开始培养

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大脑的发育,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日常经历和身体锻炼。过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大脑的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拥有什么样的基因就发育成什么样的大脑,发育的过程遵循一个既定的程序。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相信,早期经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大脑和特定回路的形成。

外界环境通过感官来刺激我们的大脑——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婴儿第一次闻到妈妈皮肤传来的味道(嗅觉),父亲浑厚的声音(听觉),房间里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颜色(视觉),或者温暖大手的轻柔抚摸(触觉),这些感受都会传入大脑,共同塑造大脑回路的形成。

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为一栋房子。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已经拥有成年时80%的脑体积的大脑,就已经完成了它80%的造房子工程——庞大的地基,添砖加瓦,屋顶房梁。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买电线,装开关,连接各个房间电路,确保房子的正常运行。只不过大脑的回路要复杂的多得多。我们仿若置身于神经细胞形成的巨大星系之中,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并没有建立。此时的大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回路的连接正确建立,让它们最大效率的运行,并不断完善它们。

人类的大脑拥有超过千亿的神经细胞。这个数字可能很难想象,它是整个银河系恒星数目的10倍,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口的20倍。神经细胞会分出很多枝杈(树突),和其他的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传递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决定了这个细胞是否活跃或沉寂。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脑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

第一年未时,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未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就会受到窒息,永远发挥不出来了。所以宝宝学习的黄金时期是3岁以前,最好从新生儿期开始教育。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爱乐祺已通过种种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对于人来说,无论学习蒙氏半日制国际班、音乐、还是创作坊、外语,都是早期好。因为在人的这一行为可塑期,学习进步快,人的智力发展,年龄愈大愈慢。

所以要发挥人的大脑的最大潜能,应特别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

四、关于早教的误解

早期教育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二)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一小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

(三)误解之三

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失足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早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

(四)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五、错误早期教育

对早期教育的无知,让中国的孩子们深受其害,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层面缺乏感受力,对美、对爱、对善,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足。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在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制止,觉得掰着手指头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让宝宝自己爬起来,这样才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采取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家长就能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避免走一些弯路。

3.早教等同于学习。

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象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六、早教注意事项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在早教中心报了很多课程。

爸爸妈妈们以为学习越多的课程,越能让宝宝全面发展。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宝宝喜欢课程内容,上课的时候就会特别积极和老师互动,进步也不小。如果早教课程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但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还会造成宝宝的大脑疲劳,不如悉心选择一两门宝宝喜欢的更有效。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爸爸妈妈们应该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宝宝一直在接受早期教育而没有任何进步的话,不要去怀疑孩子是否天分不够,可能是作为家长的自己,没有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做到以上一点,并选择一家专业可靠的早教机构,那宝宝一定回馈一些惊喜给你。

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通过谈话,做游戏,做运动等方式来实现和父母的良好沟通,能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这样对于孩子以后注意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非常重要。早教机构提供了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能学到一些促进亲子互动的知识,是否去参加学习还需要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权衡。

如果准备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课程的内容、上课的形式还有教学环境等。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不是只培养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宝宝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重点要选择不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早教机构。根据专家的分析宝宝的成长离不开运动,所以早教机构的活动场地的空间和卫生环境,设施的安全程度,都是要达到一定标准的。我的宝宝在美吉姆上课,他们有音乐、艺术和欢动3个课程,上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在宝宝玩的过程中又会加入纪律性原则,让宝宝自然而然地形成纪律感;我觉得对宝宝的学习兴趣跟潜能的培养特别有帮助。而且美吉姆的教具都是从美国进口并且有专人维护的,所以孩子在那边上课家长也放心。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七、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龄段

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食物的关键年龄,进干食物整个月后,就能伸手抓东西,过了这个关键年龄,婴儿就可能拒绝咀嚼从口中吐出食物。出生后9个月至1岁是分辨多少、大小的开始。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年龄,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年龄。

2岁半~3岁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规矩的关键年龄,应使之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年龄,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时期。

之所以要在这儿对早期教育词条作补充,是因为大家看到了,下面主要还是在讲知识教育。作为一家有责任、有良知的早期教育机构,必须坚持一种理想主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早期教育的健康发展。

初生婴儿认识周围世界,和外界取得联系是通过感知觉来实现的,因此对婴儿的教育应着手于发展感知觉方面的训练。所谓感知觉,是指人类通过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颜色、气味、味道、形状等各种特性的认识。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婴儿适当的刺激,锻炼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大脑等有关部分,促进婴儿智力的发展。

父母应给婴儿布置一个“小天堂”。为了使婴儿的视觉提早发展,可为他布置一个舒适的、色彩鲜艳的环境。如在婴儿睡床的周围,可为他挂一些红、绿、黄等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实物,放些鲜花或塑料花等;婴儿的衣服、被子等用品,最好也用不同颜色制成。当婴儿醒来时,通过观察可刺激他的视觉,促使其功能的成熟。

可让婴儿多听悦耳的音乐。婴儿一般都喜欢音乐,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给婴儿快乐的刺激和满 足。经研究表明,多听音乐的婴儿与一般发育的同龄儿童相比,眼神和表情要机灵得多,动作和语言也要早熟一些。但给孩子听音乐时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同时音乐的声源不宜离孩子的耳朵太近,以免损害小儿的听力。

让婴儿动手动脚。婴儿动作的发展,反应了神经系统的健全和发展程度,因此婴儿要加强动作训练,多活动手脚。5~6个月后的婴儿可以自己玩玩具和实物了,一般多挑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让婴儿玩耍,品种要经常调换,以提高他的兴趣。此外,还应适当地让婴儿在床上练习翻、滚、 爬、蹬、踢等。动作的发展增加了孩子对外界接触和观察的范围,可提高他们对外界认识的能力。

让婴儿多接触大自然。1岁以内的婴儿应经常到大自然中,如抱他们去公园或田野,看看绿色的世界,看看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可带他们去动物园看各种动物,或看家禽、小鸟等,提高婴儿观察的兴趣,发展其好奇心;经常可抱婴儿去看看商店中陈列的各种商品、画片、模特儿等,在观察的同时,对孩子进行亲切的解说。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视觉、感觉和听觉,丰富婴儿感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良好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另外,经常在大自然中出现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和活动四肢,使婴儿的身体健康成长。

让婴儿多与成人交往。为了发展婴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大人应该多跟婴儿接触,经常与孩子“说话”“提问”,引逗他们发声和发笑;训练他们叫“爸、妈”等单音词,教他们做些简单的动作;给他们讲解动画片的内容等。成人,经常与婴儿交往,不仅使他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 发展,同时能使他获得一种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不仅孩子身心感到舒适、愉快和满足,而且婴儿的智力能也得到发展。

八、如何选择早教产品

早教产品对于婴幼儿来说,生活就是游戏,婴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成长,而玩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锻炼肌肉,促进动作的发展,启迪孩子的心智;孩子在游戏中,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自由与规则,过程与结果,在满足玩的乐趣的同时,丰富了自己人格的内涵。但玩具有多种类型和功能,玩具的类型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同,对一个没有上学的孩子,玩具就是他们的教课书。孩子通过玩具去认识世界。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家长要合理地选择玩具,最好的玩具往往是最简单、最普通、最便宜的,如七巧板、积木、皮球、布娃、长毛熊、白纸、蜡笔等。依照玩具能产生的教育效果,可分类为:教育益智类玩具这是多数家长愿意选购的玩具,如套迭用的套碗、套塔、套环,可以由小到大,帮助学习到序的概念。拼图玩具,拼插玩具,镶嵌玩具,可以培养图像思维和进一步的创造构思部分与整体概念。配对游戏、接龙玩具等既能练手,又能练习动脑。

1.动作类玩具。

这是几代人都离不开的玩具,如拖拉车、小木椅、自行车、不倒翁,它能锻炼婴幼儿的肌肉,增强感觉运动协调能力。

2.语言类玩具。

成套的立体图象、儿歌、木偶童谣、画书,可以培养宝宝视、听、说、写等能力。

3.建筑类玩具。

如积木,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既可以建房子,也可以摆成一串长长的火车,还可以搭成动物医院。总之玩具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地使游戏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力。

4.模仿游戏类玩具。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个学龄前儿童都喜欢模仿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不同人物,模仿不同的角色做游戏。因此,锅碗瓢匙;城市、街道、汽车、房子;娃娃与医院,玩具商店等,通过模仿,巩固和扩大见闻,了解家庭生活、社会的规则。

5.科学类玩具。

第三代早教玩具采用的是国际最新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和先进的数码语音技术开发而成的,更加智能,能充分调动眼,耳,手,脑等感官系统。最具代表的第三代早教玩具是点读笔和儿童学习电脑。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刺激大脑的开发,不仅让孩子学到综合学科的知识,为孩子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孩子的智力和素质。

6.交互式早教产品。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国内外权威教育机构研究证明,在幼儿早教中采用交互式情景课件,运用互动式教育模式,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取得很好的启蒙益智效果。

交互式早教产品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融合情景和互动为一体,充分启发孩子思考能力,主动解决问题,有利于儿童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

九、关于音乐早教须注意的问题

音乐本身即是一项才能的教育,它并不属于专业者,而是一种人人触手可及的学识与涵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课题研究组人员对0~6岁儿童因材施教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初期的成果——

1.音乐可以提升注意力。

婴幼儿的注意力不仅短暂,而且很容易转移,一般来说10分钟左右就会产生疲劳。然而极具亲和力的音乐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续增长。

“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课题组在实验阶段,让一组5岁左右的孩子每天听一首经典儿童古典音乐,如《小狗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时钟店》等,一个月后,再经实验测试表明,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广度比未经训练的孩子提高了4倍。

2.音乐提升语言能力。

音乐本身是一种语言,让孩子把听到的讲出来是最好的语言能力训练。

匈牙利音乐教育学家柯达依倡导过这样一种教学法:先是让孩子聆听莫扎特、贝多芬或巴赫的古典名曲,孩子们可坐可卧,闭上眼睛,保持一种轻松状态,老师跟着节奏、随着音调的变化在一旁给他们讲解,直到乐曲终了。然后,让孩子们自己跟着音乐讲解一遍。如此下来,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提升暂不用说,意外的是,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语言能力比同等水平的孩子提高了许多。

3.音乐提升记忆力。

没有谁天生记忆就好,都是经过后天的训练逐渐加速和延长记忆的持续时间,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音乐正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最佳教材。

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一些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给婴儿听古典音乐中的精品,循环反复,不断放给婴儿听,不断给他们讲解。直到婴儿5个月的时候,又进一步实验,把一些他们从没听过的曲子夹在已经听熟的曲子中放给他们听,当听到那些从没听过的乐曲时,婴儿脸上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听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时,他们则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个结果说明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记住乐曲了。

4.音乐提升想象力。

音乐是培养一个人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一个年仅8岁的小姑娘立志当一名文学家,她在语言学习和写作上下了很多工夫,但成绩偏偏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经过著名音乐家的指点,开始练习钢琴。奇迹发生了!她的作文开始突飞猛进,她说:“音乐让我有了灵感,我有写不完的想法。我再也不相信自己没有写作天赋了。”其实,小姑娘的变化是很自然的,因为她在接受音乐训练的过程中,大脑得到了强烈而有效的刺激,从而培养了想象力和艺术的直觉。

5.音乐的不当选择和使用。

父母教孩子欣赏音乐时,常会犯以下错误:

(1)选择的音乐不当。

父母随意拿出音乐带就放给孩子听,不管他爱听不爱听、能不能理解。

(2)不注意孩子的情绪。

父母在放音乐给孩子听时,不注意他的情绪。 如孩子正在兴奋地玩耍时,让他听摇篮曲。

(3)教孩子欣赏音乐的方法不恰当。

只用语言将音乐的内容描述给孩子听,忽视让他自己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缺乏经常性.

父母有空闲、情绪好时就教孩子欣赏音乐,忙或者情绪不好时就中断。

十、早教目的性探究

教二三岁的宝宝进行早期阅读,不能期望他和成人一样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成人阅读是为了学习或消遣;而教宝宝阅读,只要能培养起他的阅读兴趣,目的就达到了。孩子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产生出更多“深入”学习的动力。

1.与识字大卡结缘。

在儿子差二个月二岁时,我给他买了一套60多个字的识字大卡。这是一套单张的、纸料很厚的卡片。卡片的正面是一幅大彩图,右上角或左下角的田字格里写了一个与图有关的字,背面是这个字的毛笔正楷写法。一开始,儿子显然把这些卡片当成了玩具。他饶有兴趣地认识卡片上的动物或物品。一个月后,有一天我无意中双手拿起一张卡片把背面的毛笔字面向儿子,然后摇来摇去嘴里说:“嘀答答,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他大笑起来,当然,他不认识。我把卡片翻过来让他看到图画,并指了指图画旁的小字,念了两遍,再翻过来让他看毛笔大字,再念两遍,然后我又问“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就能正确地念出来,我很夸张地表扬了他,还亲了一下他的额头,然后大声说:“哎呀,你真聪明!”之后,我又找了另外三个笔划比较简单的字,用同样的方法教会了他。

到下一次玩这个游戏时,我先找出了第一次念过的四个字,问他:“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居然记得了其中的三个。我又把另外几个比较简单的字混入其中,继续跟儿子玩这个游戏。儿子渐渐地有了成就感,因为他居然能读出一些“奇怪”的字,当然,作为鼓励,表扬是不可少的。

2.美妙的睡前游戏(早教案例)。

后来我们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睡觉前玩一会“读字”游戏。差不多 一个月后,他已经认识了六十多个字了。就算我把字写到其他的纸上,他也能认出。

识字的过程中也免不了出现笑话。在认识了“胖”字后,每次玩游戏时,儿子都要先把“胖”字找出来扔到床下,嘴里嘟囔着“不要胖”。我很莫明,为什么他不喜欢这个字,可能因为这张卡片上画的是一个露着肚皮的又丑又胖的男人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如今,诸如儿歌三百首之类的儿童读物,他也能很流利地朗读了,表明他已经完成了基本的阅读。

3.方法得当,掌握原则是成功的关键。

从教儿子早期阅读的一年多来的经验看来,早期学习阅读,只要方法得当,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宝宝最好的学习范本就是你。跟宝宝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开心的笑——每天的亲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学习。但有的时候,你是不是很难想到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新方法。

十一、50种有趣、科学的亲子招术

1.眼神的交流。当可爱的宝宝睁开双眼时, 你一定要把握住这短暂的第一时刻,用温柔地眼神凝视她。要知道,婴儿早期就能认清别人的脸,每次当他看着你的时候,都在加深对你的记忆。

2.呀呀儿语。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张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小脸,但不妨给他一点机会,让他也能和你交谈。很快,他就会捕捉到与你交流的节奏,不时地插入几句自己的“言语”。

3.母乳喂养。尽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宝宝。妈妈在哺乳的同时,给宝宝哼唱儿歌,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温柔地抚摸他的头发,这样可以增进你们的亲子关系。

4.吐舌头。有实验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大人简单的面部表情。

5.照镜子。让宝宝对着镜子看自己。起初,他会觉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会非常愿意冲着“他”摆手和微笑。

6.呵痒痒。笑声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你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小游戏,比如“呵痒痒”等,有助于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7.感觉差异。把两幅较为相似的画放在距离宝宝8~12寸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画中有棵树,而另一幅中没有,宝宝一定会两眼骨碌碌地转,去寻找其中的不同。这对宝宝今后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8.共同分享。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不时地跟他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看,那是一只小狗!”“好大的一棵树啊!”“宝贝,有没有听到铃声了吗?”……最大限度地赋予宝宝扩充词汇的机会吧。

9.一起傻。小家伙非常喜欢和你一起发出傻呼呼的声音——“噢咯”“嗯哼”等,偶尔还会发出高八度的怪叫声。

10.共同歌唱。尽量多学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编歌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给宝宝唱歌,还可以让宝宝听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乐的熏陶下,有助于孩子数学的学习。

11.换尿布时间到。利用这一时间让宝宝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边说,一边做,让宝宝的小脑袋瓜与你的言行同步。

12.爬“圈”。妈妈躺在地板上,让宝宝围着你爬。这是最省钱的“运动场”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协调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购物时光。留点空闲,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颜色,会使宝宝欢欣鼓舞。

14.提前预告。睡觉关灯之前大声地宣布:“睡觉喽!妈妈要关灯了。”让宝宝慢慢地领悟因果关系。

15.没事逗着乐。轻轻地对着宝宝的脸、胳膊或小肚肚吹气,逗宝宝“咯咯”笑。

16.揉纸巾。如果宝宝喜欢从盒子里抽取纸巾,就随他去吧!看着他把纸巾揉成一团,再看着他将其展开,花几分钱就能有一个可以训练宝宝感官能力的好玩物,何乐而不为呢?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纸巾下面让他找,不过,当宝宝找到的时候,一定要大加赞赏哦!

17.小小读书郎。给8个月大的宝宝读故事,两三遍之后,他就能够意识到文字的排列顺序了。给宝宝读书,对他的学习语言真的很有帮助哦!

18.躲猫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能让宝宝笑声不断。他会认识到消失的东西还会回来。

19.触觉体验。用不同质地的布料(丝绸、丝绒、羊毛、亚麻布等)轻轻地抚摸宝宝的面颊、双脚或小肚肚,让他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20.感受宁静。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和宝宝静静地坐在地板上——没有音乐,没有亮光,也没有游戏。在宁静中感受周遭的世界。

21.家庭影集。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照片制作成影集,经常翻翻,有助于宝宝增进记忆。当姥姥来电话时,不妨让宝宝一边听电话,一边看着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面容。

22.与食物亲密接触。为宝宝准备一些小零食——青豆、面包片或苹果片,训练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协调能力。

23.丢丢捡捡。看着小家伙把东西从桌子上一样又一样地扔到地上,虽然你的头都快气炸了,可你还得坚持不懈地去捡哦,因为你的宝宝正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奥秘呢。如果方便,你还可以给他几个乒乓球,并在他的桌子下放一个篮子,让他瞄准,发射!

24.试试运气。挑选几个空盒子,把一个小玩具放在其中一个盒子里,不断地掉换盒子的位置,让宝宝猜猜玩具在哪里?

25.越过障碍。把沙发垫、枕头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宝宝一起爬过去,绕过去,看看谁更快。切记要让宝宝多赢几次,这样他才会更有积极性哦。

26.“走走看看”。在房间里布置一些玩具,让宝宝以不同的速度爬行,并可以不时地在一个有趣的地方停下来看一看,玩一玩。

27.接受挑战。宝宝长大了,他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向你挑战,那就得看你是否能做得跟他一样好了。譬如发出奇怪的声音、向后爬或是啃玩具。

28.做鬼脸。鼓起你的腮帮子,当宝宝摸你的脸颊,你就吐气;当他拉你的耳朵,你就吐舌头;当他摸你的鼻子,你就邹眉耸鼻……不时地变换方式,让宝宝有一种新鲜感。

29.触摸物品。抱着宝宝在房间里到处逛逛,用他的小手触摸窗户、电话机、冰箱及电视机摁纽等,一边摸一边告诉宝宝它们的名字。

30.编故事。挑选一些宝宝最喜欢的故事,把其中的主人公换成他的名字,他会觉得更有趣。

31.自制动物书。去动物园的时候,给动物拍照,结集成一本相册。时常拿出来和宝宝一起欣赏,让他找一找大象、海狮和老虎,你也可以在一旁为动物配音。

32.让宝宝自己做主。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在两者之间自由选择,例如让他自己挑选吃饭的小碗。这样他会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的决定受到了你们的重视。

33.回忆“过去”。和宝宝一起观看家庭录像带,回顾他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妈妈,一边看一边讲述,这不仅能增强宝宝的记忆力,还能提升其语言能力。

34.点点数数。数一数楼梯的台阶,数一数宝宝的手指,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养成一种大声数数的习惯,很快的,宝宝就会加入其中和你一起数数了。

35.看图回答问题。找一本宝宝熟悉的图画书,指出其中的细节,从抽象到具体向宝宝提问,如“小兔子爱吃萝卜吗?”(抽象)或者“小兔子在吃什么呀?”(具体)

36.关掉电视。宝宝需要和你亲密交流,这是电视节目无法给予的。

37.寻找“小汪狗”。不时地把书本合上,考验一下小家伙的记忆力,看看他是否还记得书中的小汪狗在哪里。

38.转起来吧,宝贝。抱着宝宝像芭蕾舞演员一样旋转起来。

39.匹配游戏。挑选宝宝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特写照片,一式两份。将照片正面朝上摆放在地板上,帮助宝宝找出两张一样的。

40.雨中游戏。在小水坑里踩踩,在湿草地上坐坐。虽然有点脏,但非常有趣,宝宝会在快乐中感觉干与湿的区别。

41.捕捉昆虫。和宝宝一起在书籍或杂志中认识昆虫(瓢虫、蟋蟀及蝴蝶),然后到大自然中去捕捉。

42.培养幽默感。指着爸爸的照片叫“妈妈”,然后告诉宝宝弄错了,大家一起为“错误”而开怀大笑,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宝宝的幽默感。

43.穿衣游戏。让宝宝穿上爸爸的旧衬衫,看看他的反应,相信他的创造力一定会让你感到吃惊。

44.感知容量。准备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在洗澡的时候,让宝宝把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有的时候会溢出来,有的时候却装不满,那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哪个杯子大,哪一个杯子小吧。

45.认知颜色。选定一种颜色,带着宝宝一起寻找家中所有相同颜色的物品。

46.干家务。当小家伙蹒跚学步时,他就会帮你扔垃圾啦!不信?你就试试吧。

47.图书馆一游。千万不要错过了讲故事、看书的好机会哦。

48.认识ABC。每周一个英文字母。例如,在冰箱上贴A字母磁贴,吃A字形的饼干,把水果切成A字形,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出A字母等。

49.老玩具新玩法。把一些旧玩具翻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宝宝有了一些新的玩耍方式。

50.情感交融。临睡前抱着宝宝,问他这一天里什么让他最高兴,什么让他最伤心?帮助他回忆今天,感知过去,及时了解他的情感。父母应坚持这一职责,直到孩子跨入大学校门。

十二、早教注意事项

数千年来人们也总把教育与“传道、授业、解惑”连在一起,认为教育就是上课,是大人讲、孩子听的说教和灌输。不少家庭陷入了早期教育的误区:

例如重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活动,轻视同龄人的游戏、自由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融合;重智力开发,轻视性格培养;重知识传授,轻心理发育;单纯把希望寄托在幼儿园和学校,忽视家庭早教的重要性;只顾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广泛兴趣的培养;一味的“血缘爱”“溺爱”“赏识”而毫不懂得“教育爱”和“双向爱”,还有人误以为早期教育是小学课程的下放和提前……这样就把早期教育的“经”念歪了。

1.5岁以下儿童不宜学钢琴。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学钢琴越早越好。但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幼儿最好不要安排正式学习钢琴。

因为此时的孩子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过早练习钢琴或练习时间过长、用力过猛,都会影响这些部位的发育,严重的还可能使骨骺受损。而骨骺会直接关系到骨骼的生长,手指骨关节骨骺受损以后,可能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严重者握拳都会困难。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由于注意力不能十分集中,在练琴时会不自觉地扭曲身体,可能会造成脊柱侧弯、双肩高低不平衡、胸部左右不对称的情况。

2.着装影响孩子一生。

着装是一种综合艺术,线条、色彩、结构等对儿童的行为、心理有很大影响。着装也可以说是成人对儿童早期审美教育的一种物化行为,这种教育和引导从儿童的视觉渴望那一刻开始,伴随孩子一生。

3岁~5岁的孩子,对色彩的认识逐渐成熟,这是培养儿童对色彩感受、形状认知变化、衣物贴身感受的时期。所以父母有针对性地进行着装教育非常必要。不得体,也不美观的着装,对孩子审美观的形成不利。

专家们认为,着装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服装设计师有很大的责任,服装设计师应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儿童设计不同的服装,引导其对美的欣赏和接受,可以弥补父母审美的不足。国外学生着装多样,有便装、节日装、运动装等,孩子在不同的环境着不同的服装,能不断加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也是一种文明的标志。

3.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保持高度“敏感”。

没有人能够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才是伴随孩子一步步成长的最亲近的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其实都包含着许多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有些敏感期可能通过“不良现象”表现出来,有些敏感期则容易被当作正常行为而被忽视,需要家长掌握一定的规律和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发现。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保持敏感。

4.与孩子年龄特点相符的育儿方法。

篇7

隔代教育是中国特色

近年来,隔代教育在我国越来越普遍,问题越来越突出。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59%和73.45%。有关部门对全国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58%的家庭在帮助子女照管孙辈。上海市一项对0~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占73%,有祖辈家长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占84.6%。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占到总数的一半。一项对北京市两万多人的调查显示,0~3岁幼儿54%由奶奶带,23%由姥姥带。另外有15%由保姆看护,5%由全职妈妈看护。也就是说,近80%的孩子由祖辈看护。

从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统计看,隔代教育似乎是社会的必然选择。2008年~2010年,北京市每年新生儿达17万人,2011年有19万新生儿,2012年新生儿数量超过19万人,这个数字一直到2014年还会持续走高。另一方面,到2010年,全市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23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7%,且以每年17万人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3%。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新生儿,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老人,从社会回归到家庭,转换生活的主战场,替儿女带孙子已经成为这些老年人生活的寄托。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青壮年夫妻双双外出或进城务工,将子女交付祖辈教养的现象更为突出,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记者在温州某镇调查时发现,该镇常住儿童80%以上接受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在我国普遍存在是不争的事实,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不少。调查显示,带孩子的老人中,24%有大学文化,约43%有初中文化,21%有小学文化,还有11%的人没上过学。25%的老人觉得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扰是“与孩子观念上的分歧”。另外有21%的老人觉得体力精力不够,16%的老人觉得自己的教育效果不明显。而多达44%的老人承认自己对孩子太关注、太溺爱。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因此,有专家认为,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出现的问题也很突出,必须予以深刻的认识。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容易产生六类不良习惯:1.自私,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道为别人着想;2.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后不懂得尊重人;3.社会适应能力弱,个性有孤僻、缺少热情的倾向;4.自主精神和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5.不爱惜财物,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被动,缺乏刻苦钻研精神,有厌学情绪。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教授认为,隔代家长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他主持的一项有数万人参与的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我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教育有因果关系,有些犯罪少年就是在隔代老人的溺爱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因此,王教授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隔代教育,积极引导起来,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成为高效率的特色教育,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优势明显却难掩弊端

事实上,关注隔代教育的呼声近几年从来没有停止过,民间力量和研究机构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广东省中山市老干部大学的15名退休老人组成了一个隔代教育研究小组,他们在经历了三年的走访调研后,撰写了30篇家教论文,研究探讨隔代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老干部大学校长姚本棠先生介绍道:“这个隔代教育研究小组是一群热心于教育的学员自发成立的,成员大多数是过去从事幼儿、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工作者。”该小组的走访调研遍及市区村镇,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在调研过程中,组员们发现隔代教育之所以为人诟病,主要是因为祖辈对孙辈普遍溺爱,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组员撰写的《对隔代教育的弊端分析及对策探讨》中,作者认为,祖辈家长自身缺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溺爱孙辈。多数祖辈家长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愿望。这种愿望往往导致产生“隔代亲”的现象。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缺点长期得不到矫正。

第二,思想观念陈旧。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中给孩子传授了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大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第三,造成孙辈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造成孩子很难接受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与父母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文章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小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从事养殖,极少回家,孩子从出生两个月开始一直由爷爷养育。从小到大,这个孩子深受爷爷疼爱,每顿饭的餐桌上总会有一两盘专门为孩子做的“专利菜”,别人都不准吃。一次,孩子的姑姑尝了一口“专利菜”,孩子躺在地上哭闹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爷爷再为他重新炒了一盘菜才罢休。由于爷爷的溺爱,年仅6岁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任性、自私和不合群的偏执性格。

类似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祖辈接孙辈放学时,看见孩子值日,马上抢过扫把代劳,就连背书包、抄写黑板上的家庭作业等也一手包办。老干部大学常务副校长张镇鎏先生说:“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老一辈往往将未能在第二代身上实现的理想,转而寄托在年幼的第三代身上,或者出于对第二代过往的教育存在愧疚,而把希望都押在了第三代身上。祖辈的溺爱和迁就,使孙辈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

除了溺爱,研究小组还发现,祖辈由于知识陈旧,影响了隔代教育的质量。小学的放学时间通常为下午4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父母因为上班都无法接孩子放学,这项任务就落到了老人的身上。“可以说,从小孩放学至晚上六七点吃饭前的这段时间,是隔代教育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老人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张镇鎏表示。

研究小组成员何绮雯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两个案例:一名初二学生长期和奶奶一起生活。每天晚上睡觉,奶奶一定会讲一个鬼故事给孙女听,致使孙女从小迷信鬼神。有一次期中考试,开考的铃声响过了,迟迟未见这名女生进考场。大家四处搜寻,最终在离学校不远的寺庙堂内找到了她。班主任问她在庙堂里干什么,女生回答:“我奶奶说,只要在佛祖面前许愿,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由此可见,老人的陈旧思想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孙辈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另一个案例则发生在一名初一男生身上。这名男生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也强,平时很喜欢摆弄一些小玩具。有一天,他把妈妈刚送给他的一架小飞机给拆了,想看看里面的结构。爷爷看到后,马上制止,并指责孙子的“破坏行为”和“浪费行为”。孩子爱动脑筋,积极探索本来应该得到鼓励和赞赏,但祖辈由于传统观念束缚和教育知识缺乏,对孩子横加干涉,严厉批评,无疑与科学的家庭教育背道而驰。

尽管隔代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但是如果祖辈家长能够具备一定的现代家庭教育知识,隔代教育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优势一:不少祖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不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提供学习的条件,进行适当的指导,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

优势二: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优势三: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促进儿童发展和有效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有利条件。

优势四:祖辈家长大多有童心,极易与孙子孙女建立融洽的感情,为教育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祖孙两辈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尽管隔代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潜力的家庭教育方式。只要祖辈家长改变心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知识,完全可以成为子女的好帮手,对孙辈的成长施加正面的影响。

扬长避短是唯一出路

那么,隔代家长怎样做才算合格呢?网友们也在讨论这个话题。他们讨论的结果是,合格的隔代家长应满足以下十个条件:

第一,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

第二,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偏差。

第三,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不吸烟,不酗酒。

第四,了解孩子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第五,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见,对孩子有耐心。

第六,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世界。

第七,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第八,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第九,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第十,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平心而论,网友们对隔代家长的要求太高了,能达到这十个标准的老人家恐怕很难找,但不得不承认,网友们的要求都是有道理的,值得隔代家长们深思。

综合教育专家的意见,本刊认为,要成为一位合格的隔代家长,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以孩子的成长为重,控制自己的感情,杜绝溺爱。隔代教育是许多家庭的无奈选择,但隔代教育也有一定优势,除了很大程度上解除孩子父辈家长的后顾之忧外,还可以缓解祖辈家长的孤寂,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心态大有裨益。但是,从大量儿童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隔代教育也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异常,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惧症、性格畸变、心理脆弱等,所以,祖辈家长要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对孙辈爱得适度,用正确的爱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做合格的隔代家长就成功了一半。比如,隔代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给孩子立规矩。孩子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要求孩子自己主动整理,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祖辈家长就将玩具没收,态度要温柔而坚决。如果孩子配合得很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另外,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特别需要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一致,如果爷爷严格要求而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的好习惯的。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空间。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穿衣、吃饭、分筷子等,都让孩子自己做。要着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思考的,应当让他自己思考。凡是可以让孩子参与讨论和做决定的事,一定让孩子参与,也可以让他当小主人,在小事上拿主意。

篇8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上起周秦,下迄民国,用于蒙学教育的书籍或文献随着社会历史的递进而增益。据张志公编的《蒙学书目稿》统计有580种之多。徐梓的《中国传统蒙学书目》在此基础上作了增补,达到1300余种。蒙学教育的书籍虽然门类繁多,但基本义理都是为启智、认知、修心、养性、立德、规行等必须遵循的教范。

在诸多的蒙学书籍文献中,有一本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这就是《三字经》。

《三字经》从问世起,就以其难以比拟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那么,《三字经》是出自何人之手呢?明代黄佐的《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的《大云山房记·二》都记述为是宋代末年区适子撰著,依据出自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作。适子,顺德登州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之语。更有人迎合此说补证为“南宋末年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清代邵晋涵诗在其《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中断定为:“《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清代夏之翰在其《小学绀珠·序》中提出了:“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认定为《三字经》是南宋学者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1223~1296〉)撰著;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中也说:“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明确认定《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经当代学者研究,清人夏之翰、贺兴思的论断是可确信的。《三字经》问世后,虽屡有人因应世化做了诸多适变增删,依佘人之见,这些增删本非但无有多少增益,反而留下了明显的斧砍雕凿的痕迹,对《三字经》时代特征及其思想蕴含有所损毁。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传统蒙学读物的句式主要是四言句式。《三字经》以三言句式这一新的面貌出现,从形式上对传统读物进行了创辟性革新,而且这种革新符合儿童阅读习惯。明人赵南星说:《三字经》“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说:《三字经》“淹贯三才,出入经史”。“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3)清人王相称《三字经》是“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在《三字经注解备要·叙》中认为它是“一部袖里《通鉴纲目》”。近代章太炎称赞《三字经》:“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天人性命之微,地理山水之奇,历代帝王之统绪,诸子百家著作之原由”。是一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内容丰富的启蒙读物,在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堪称“蒙学之冠”。

《三字经》不仅对本民族、本土文化影响巨大,而且很早就在少数民族中传播。清代出现了陈格敬翻译的《满汉三字经》、崧岩富俊翻译的《蒙汉三字经》等,由此可知《三字经》在清代已为兄弟民族所接受;清雍正五年(1727)订立《恰克图界约》后,沙皇政府派来中国的学艺者就是以《三字经》为识字课本的。后来又被翻译成俄文,跨国界走出国门。道光九年(1829)俄国又在圣彼得堡出版了《汉俄对照三字经》,在俄国知识界和公众中广为诵读使用,被喻为“十九世纪的百科全书”;道光十五年(1835),由美国传教士出版的英文译本,被视为风靡世界的华夏古籍之一;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新英译本《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二、《三字经》深邃义理和丰厚的文化蕴涵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动力,这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一词源于《易传·乾卦》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即时间不断的流逝,天体始终运转不止,君子应当仿效天体的这种精神,奋发有为,勉力向前,永不滞步。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是个人健康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三字经》贯穿的基本的思想理念。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义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长为“经世致用”之材;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教导儿童要懂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告知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简明扼要,一应俱全;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展示古代重要典籍和教授儿童习学的规程,胪列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等儒家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表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更替递嬗,中国两千多年变革发展史尽在其中;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劝诫习学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自幼打下坚实的“治世”知才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古代蒙教注重以人为本,首要目的是授教“做人”,教导“修身”。《三字经》的开首语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在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人性”的争议向无定论。老子认为:人性像水一样,是一个自然的东西,“人性之无分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认为:性善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性是本善的;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然而,二人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趋“利”的,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人性就是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而善的一面都是后天习得的;西汉儒家代表人物杨雄则认为人性是善恶混合的,学善则为善人,学恶即为恶人。其实,这些不同的观点是他们基于人这个生产、生活、文化、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环境条件下的一种表现形态的感知思维,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也都不免有所偏激。《三字经》中“性相近,习相远”源自于《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并没有轻言人性,没有给人性定论,只是说人性相近,而后天的习惯与兴趣使人与人之间的天性相去甚远。先哲们尽管对人之初性善恶的观点不同,但对于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认可和赞同。“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本性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教化来改变的;一个人的习惯也不是生来就有的,陋习也是可以通过教化来改善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三字经》的作者是知晓在他之前关于人之初,性善恶的各种观点的,开首之语取人性本善之义,阐释“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足见其以人为本、劝人从善的理念是欲言于不言之中的。”

道德伦理是《三字经》的核心价值理念。《三字经》中:“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集中体现了“别尊卑,序长幼”的道德伦理修养。《三字经》里“三纲”指的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君臣义”为例,它秉承了孟子处理君臣关系的思想,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义”、“孝”、“亲”这种真情真义无不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即或是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也是具有历史的积极意义的。如若“君”不能为臣所尊,不能号令臣子与天下,君也就不成为君,臣也就不成为臣,朝纲必乱,国之将倾,这是任何国度和社会所不期望的;如若父亲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教养子女,父子关系将失去存续的基本基础,不成其为父子;如若夫不能为妇尽一家之主的责任和担当,那他(她)只是一双性器具的偶合,焉能成为夫妇?董仲舒的“三纲”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也是不能冒然否定的。以今人的思维取向去苛求古人,否定古人,甚者批判古人,是忘根弃祖的不肖子孙。

《三字经》所倡导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不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今,是做人、做事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和最低的底线。上有道,下有德,真善美才能够彰显,社会才会和谐。

《三字经》倡导“首孝悌”。今天的社会中不赡养老人,不孝敬父母尊长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当一个人在高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阔论时,不尊古训,不讲“首孝悌”,对父母尊长尙且不存一颗孝心,岂能够恰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实诚心?

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的磨炼。年轮的流转使已经逐渐苍老疲惫的古典教育中许多精髓在岁月侵蚀中散落;市场经济的大潮浪涛奔涌,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家园被荡涤的空旷溃颓。蒙学教育的根系不可中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能滞弃。时代需要重新捧拾起尘封缺失的精神文化遗产,深入研习其义理,汲取其精华,延续其命脉,润泽其后世。《三字经》这一先祖遗留给后世的精神瑰宝将闪烁永辉。

篇9

目前,幼儿英语读物价格节节攀高,一套单价高达7800的元幼儿英语读物仍有人问津。在书店,幼儿英语读物鳞次栉比,或包装精美、或为精装大开本、或成套系、或磁带CD配套齐全……引发了不少家长的购物需求。

北京:双语幼儿园满城开花

在北京的双语幼儿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新取的英语名字。教室里,2~6岁的小宝宝跟着外籍教师学说英语单词,一一指出苹果、香蕉、白兔、红色等词语的英语说法。

这些宝宝常常能背诵英语儿歌、英语故事、甚至会唱英语流行歌曲,让家长大为吃惊。目前,北京市双语幼儿园的数量仍在增长中。

上海:幼儿英语培训中心人满为患

近日,上海一些知名英语培训中心的幼儿英语班人满为患,某国际儿童英语中心在校总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每个星期都有50多人前来报名。

广州:英语考级小龄化

在广州,不少孩子纷纷加入剑桥少儿英语考证大军,考场上甚至可以见到4岁幼儿的身影。

(王溥仪)

专家给家长们送上一瓢“清醒水”

母语学习更重要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

我不主张幼儿学外语,因为幼儿正处于学习母语的关键时期,不把母语的基础打牢就学外语,是一种损失,这种损失与学到的那点外语相比,要大得多,不偿失。

母语是文化,幼儿应该全面进入母语文化,这对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品格有根本性的意义。和母语相比,外语只是一种工具,如果在幼儿形成母语文化的关键时期,人为地增加外语学习,可能发生母语文化混淆的大问题。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更合适

何广铿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

现在,国内一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英语课,这是比较合适的年龄选择。但是,很多父母过早安排孩子学习英语,一些培训机构也抓住商机,不管师资质量如何,来者不拒,误人子弟。如果孩子因此形成了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以后将难以纠正。

幼儿即便是学英语,也仅仅是培养兴趣,游戏而已。看看听听质量可靠的英语画报、英语磁带,已经很好了,而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去考级,使孩子的兴趣变成了压力,会影响他上学后学习英语的兴趣,父母用心良苦,却往往得不到任何回报。

孩子学英语=转嫁父母自身压力?

袁爱玲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现在有些父母因为自己没有英语优势而谋职不利,产生了失落感,进而变成了担心孩子学不好英语的恐惧感,因而让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培训,他们把成人的社会竞争压力转嫁给孩子,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幼儿英语培训没有意义?

沈龙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

语言是纯记忆的学科,为加深记忆,语言环境是必须的,孩子上幼儿英语补习班,只是短时间地学英语,回到家,还是在中国话的环境中,没有继续听说英语的机会。这样一来,他们所学的英语很快就忘光了。家长送幼儿进补习班学英语,如果没有辅以密集的练习环境,可以说是人力、财力的浪费。

许多幼师英语水平尚不及初中生

王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英语在现阶段的幼师专业教育中基本上是空白,未来的幼儿园老师在中学时期掌握的一点儿英语能力,等到幼师毕业时已所剩无几了。目前,大部分幼师的英语水平,尚不及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这样的英语环境,孩子又能得到什么样的英语启蒙呢?

本刊给家长三条“冷建议”

建议一:选择幼儿英语读物有讲究

指导人:南京师范大学余珍有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英语读物是否适合幼儿阅读。

画面能吸引孩子吗?

“兴趣”是孩子学习英语的前提。一般而言,画面色彩鲜艳的、人物形象夸张而可爱的图书往往能够得到幼儿的青睐。大画面、文字少也是选择英语读物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大画面很容易立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文字少可以避免对幼儿阅读画面的干扰。

内容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吗?

对幼儿来说,最熟悉的情境莫过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他们最先学会的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英语,而不是发音简单的单词。有些英语字母单词虽然看似简单,但对幼儿来说是毫无意义,所以幼儿随学随忘;而像whatareyoudoing和Iliketoplayfootball等尽管结构复杂但幼儿可以用来与人交际的句子,孩子容易学、记得也牢。

可以用来玩游戏吗?

边玩边学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些为了操练某一语法结构而设计的枯燥的对话、歌曲和故事是不能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英语国家的一些经典童谣或儿童故事则是幼儿学习英语很好材料,其中的儿歌、多数琅琅上口、还可以边玩边唱,儿童故事情节也比较简单有趣,还可以进行表演。

读物声像并茂吗?

孩子学英语需要有模仿的好范本,大部分家长的发音,特别是在处理英语中的一些特殊发音现象(如连续、失去爆破等)时总带有一定程度的中国腔,不利于幼儿模仿到地道的英语发音。不如选择声像准确的好英语读物

建议二:需不需上英语幼儿园?

指导人:顾荣芳南京师范大学

“学”总比“不学”好吗?

从理论上说,学应该比不学的好,但幼儿的学习英语需要通过经常使用才能巩固,所以,单靠偶尔上英语课无法真正让幼儿学好英语,幼儿往往边学边忘,有时根本就没有学进去。我亲眼见过一些幼儿将教师教过的单词含义张冠李戴,还有一些幼儿的英文发音存在明显的问题,这样“先入为主”的错误,今后纠正起来有难度。

有称职的幼儿英语教师吗?

现在一些幼儿园首先决定要“教英语”,然后才匆匆物色教师,有的聘请了懂英语但不懂幼教的教师,有的直接使用了未经英语专业训练的幼儿教师,这两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存有缺陷。

所以,英语幼儿园的师资和教学管理应该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建议三:哪种英语学习软件适合孩子?

指导人:奇奇玩儿童学习软件网站站长

让孩子用电脑学英语确实有很多优点,不过,并不是每一款软件都适合您的孩子,对孩子来讲,英语学习软件一定要容易操作,年龄越小,英语学习软件的操作应该越简单。另外,英语学习软件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的英语学习软件用大人的眼光来设计,父母看着好,孩子却未必喜欢。孩子大多喜欢游戏、爱看卡通,也比较贪玩,耐性差。所以,英语软件在界面、设计上也应该适合孩子的这些特点,就我个人而言,在“奇奇玩”网站省略/qimeng/english/english.htm上的BabyGames、AnimatedBeginningPhonics、GOGOS英语探秘、LittleFingersClassroomVolume2等都不错。不过这些软件都是英文的,目前中文的幼儿英语学习软件不多。

给家长一个冷静的“示范”

Mary,一位英国女性,时任北京某幼儿园国际园副园长,她有一套受孩子欢迎的英语教学方法。

“真实”的图书

Mary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儿童英语读物不好,全是外星人、怪物、恐龙、宇宙飞船之类的词语和故事,这些语言及语言环境都是不真实的。有些国外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和音像则比较好:画面生动,意义准确,最关键的是环境真实。她建议父母给宝宝接触20分钟到半小时这样的读物,孩子肯定大多听不懂,没关系,让他们边玩边听。同时可以配些字比较大的书。

英语玩具

英语方面的玩具特别多。但大多数都比较死板、吵闹、发音也不够准确。Mary只见到一种电子玩具,约120个词汇量,一按按钮会说简单的英语(动物名称),接着发出动物的叫声,很好玩。孩子能够在玩中记住动物名,兴趣盎然。

纯英语环境

想一想,孩子学母语时,从娘胎里一直听到1岁多才会说,所以孩子学英语时,家长不要着急让孩子表达,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听,潜移默化地吸收,他能听懂了,自然就会说了。学英语重要的是环境。Mary曾要求所有老师不和小朋友讲一句中文,不会讲的可以用动作、画画、指认来表达。

小小的压力

Mary教英语从不让孩子“写”。但作为视觉训练,Mary自己则又写又画,一段时间后孩子能认出一些英语“字”。

“我也会给他们一点小小的压力,每周一次小考试,比如,念一首简单的儿歌。”对于学英语的宝宝来说,轻松的同时要有要求。“开心但要努力。”

(黎栗)

声音

0到6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有一种理论认为:这个时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学者舒尔兹的实验表明,父母参与才是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只有家庭才能为儿童提供第二语言运用的生活情景

先母语、再外语

另一种理论认为,婴幼儿正处于学习母语的关键期,这时学习第二语言,会导致母语学习进度缓慢。实验表明,一直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与仅说一种语言的孩子相比,他们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其语言能力发展都迟缓。因此,第二语言应该在儿童稳定地获得母语能力之后,再逐步展开,以收母语、外语平衡发展之效。

双语宝宝更聪明

日本学者笕治角田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3-6岁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并不影响母语的掌握,而掌握了双语的儿童,比单纯说母语的儿童头脑更加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加出众。

韩国家长的极端做法

在韩国,一些6个月的婴儿就在父母陪伴下每天花5个小时看电视学英文,7岁的孩子放学后还得赶去英语补习班上课。

最让人吃惊的是为5岁以下的幼儿施行舌头整形手术,即切除舌下的舌系带,使舌头变长些,轻易触及上颚,以便能字正腔圆地发出英文的R与L音。但医学专家认为,需要做这项手术的孩子不到实际动手术的十分之一。

韩国儿童心理学家申仪尹说,那些每天看5个小时英语教学节目的韩国儿童,说起韩国话就像机器人,没有抑扬顿挫,沟通能力尤其欠佳。

比利时的做法

在欧美,幼儿园大多不教第二语言,他们甚至会认为这样做是不可思议的。比如比利时虽然通用两种语言,但孩子一直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中长大,他们到了小学3年级才正式学习第二种语言。

家教辅导QandA

为什么孩子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

Q:山东潍坊肖女士问:我儿子6岁了,他们幼儿园里在教加减法,可是我发现:他做加法还挺利索,可就是不会做减法。还有一件怪事,他一看到减号,就自己把它改成加号,这是又为什么呢?

A:一般从孩子2岁开始,家长就会有意识地教他们数数。但大多数家长只是借助口头语言反复地教孩子1、2、3、4、5……这样一直“往上数”。长此以往,孩

子机械地获得了由小到大递进式的数的概念,因此,相对而言,孩子更容易掌握加法运算。

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对于数的序列概念是模糊的,他不懂得数的实际意义,也不会运用数字进行倒数、顺数、配对,从而阻碍了他们学习和掌握减法运算规律。

所以,家长在教孩子数数的时候,要多运用直观的启蒙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数。如让孩子在数数的时候,把他的玩具按1个、2个、3个……分成几堆,边数边放。这样,孩子比较容易理解数的序列概念,从而较快地懂得运用加减法。

为什么孩子不会剪圆形?

Q:四川成都李女士问:我女儿今年已经4岁了,最近我发现,她在家里做手工的时候,其他都做得挺好的,可一碰到圆形、弧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该怎么教她呢?

A:这与儿童的行为动作发育有关系。根据格塞尔的成熟理论,儿童的行为动作发育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由下向上,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

剪圆属于一项精细动作,它需要依靠孩子双手腕部、手指关节协调地配合才能完成。而一般来说,孩子的手腕、手指要比肩膀、手臂成熟得晚,所以剪弧线和圆对孩子来说,要比剪直线难得多。

一般而言,2~3岁的孩子就能画出粗糙的圆形,3~4岁的孩子能画出他看到过的圆形,4~5岁的孩子可以开始使用剪刀剪直线,而孩子要长到5~6岁,才会试着用剪刀剪圆形等几何图形。所以家长不必为此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会的。家长平时只要多给孩子一些练习的机会就可以了。

篇10

品类分化,创造“大”需求

你或许没有喝过六个核桃,但肯定听说过它。

“六个核桃的成功在于我们真正地从一个小品类里面,分化出了一个大需求,把它做成了一个大品类,我认为这就是真正的品牌价值。现在很多人谈品牌,说实在话,品牌是什么?品牌必须指代品类,而品类必须是大需求、大品类,品牌才有一定的价值。”王超说,“六个核桃的成功正是践行这一原则。”

在国内饮料市场,植物蛋白饮料属于大饮料概念里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在植物蛋白饮料这个领域,市场上已经有了椰树椰汁、露露杏仁露、银鹭花生牛奶等品牌。椰树椰汁的诉求是“白白嫩嫩”,露露杏仁露的品牌诉求是“更滋润”,银鹭花生牛奶的品牌诉求是“白里透红”。它们无一例外都集中在美容养颜的类功效诉求,集体偏向食补养颜。但在信息时代,脑力竞争将成为社会的显著标志。从婴幼儿开发智力的启蒙教育开始,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及各种职业技术考试,再到职场竞争,脑力劳动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的观念是智慧代表竞争力,在这样的社会价值观下,蕴含着对启智益智产品的巨大需求,因而,开发脑力及智慧的价值诉求成为市场的一大推力。而附着在核桃健脑价值上的六个核桃正吻合了人们对益智的普遍需求。正是这种社会化需求,一旦被发掘及强化,极易推动产品开发出一个稳定而持久的市场。面对这样的情况,王超在2009年为六个核桃构建了差异化的品类价值:有益健脑的核桃乳。

“需求不是被创造的,它是被发掘、激发、强化、黏合的。这是个不断的、有连续性的过程。” 王超说,“王老吉一个单品可以做到年170亿的销量,六个核桃一个单品可以做到年100个亿的销量,为什么许多企业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单品,也就是几千万的销量?其实,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我们帮助六个核桃找到其专属的大需求。凉茶,从一个南方的药饮变成一个大众的饮料,六个核桃从北方的一个风味饮料变成一个大众都可以接受的对脑有好处的营养饮料。在它的品牌道路上,应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就是这个战略动作才把它真正从一个小的、偏安一隅的一个小饮料企业小品类激发出来,成为一个大品类,使它具备了一个做大品类和大品牌的基因,这个基因,应该说尚扬给它找到了这样一个基因。”

产品的差异化价值被开发出来,下一步就是要有一个朗朗上口和易于传播的价值口号了。今天我们熟悉的“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背后也蕴含尚扬为其凸显的传播规律。 “‘经常用脑’,经常是定语,用脑是状态,通过对于现实生活状态的描述,能轻易的将消费者带入这种情境中;后续的‘多喝六个核桃’则将产品的品类属性和品牌属性凸显出来,把战略和诉求能得以一个非常清晰的表达,使得整个产品和品牌的识别力大大增强。”王超解释道。

2009年,六个核桃全面启用新代言人策略,具有智慧认知的鲁豫形象出现在六个核桃的包装上,暗示着品类益智健脑的价值。走智慧路线非花瓶路线的代言人策略对六个核桃的品类价值塑造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至于为什么选择鲁豫代言,更多的还是看重了鲁豫身上所代表的那种知性女性所能呈现出来的柔和、智慧的特征。”王超说,“更何况鲁豫自身的身体形象,头部比较大这一点也能和六个核桃的产品所倡导的属性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现在,通过尚扬的市场调查,鲁豫已成为六个核桃重要的辅符号。

2009年,尚扬为六个核桃打造的这句传播口号伴随着新的代言人传到大江南北,为六个核桃100亿的销量奠定了基础。

先声夺人,抢占市场先机

品类价值一旦确定,企业应尽可能地进行市场传播与占领,快速抢占消费者心智。

在2009年以前,六个核桃充其量只是一个地方品牌。2010年,尚扬为六个核桃制定了品牌品类保卫战的全国市场战略,提出从地方到中央的大传播策略,力主抢占品类认知制高点,全面推进六个核桃全国化的市场进程。“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国内,并不乏优秀的产品,但多数会“出师未捷身先死”,究其原因,还在于企业没有能够占领消费者心智,以至于自己辛辛苦苦所开创的新品类被更有实力的企业后来居上,“拍死在沙滩上” 。根据尚扬的建议,8月,养元重拳出击,斥资数千万元签约央视,并携手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推出了新版广告,启动了六个核桃在央视的广告宣传,吹响了从区域进军全国市场的总号角。“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旋风开始吹遍全国,带动六个核桃的销售额连年翻番,成为饮料行业所向披靡的一匹黑马。

因此,电视广告,特别是央视广告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六个核桃就是在建立起了战略区域市场后,启动央视广告投放,对于品牌美誉度的提升无疑是乘数效应。

红蓝搭配,确立视觉标志

色彩是我们感知世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最容易打动人心。成功的品牌往往都离不开自己“独有的”色彩。色彩不仅帮助企业赢得竞争,更是在企业内部起到了统一的效用。一种色彩就是一种愿景。“打造品牌,最好要找到自己的符号色块,并且坚持使用它。就像看到红色,就想到可口可乐;看到蓝色,就想到百事可乐一样。”王超说。

2011年,六个核桃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急需要统一品牌和产品的标识。为打造六个核桃的差异化色彩,尚扬对六个核桃进行了视觉战略提升――全面升级了核桃蓝罐包装。“所谓经典,既是承载历史,同时又不与现代流行色彩发生冲突。美国两大饮料厂商,分别分割了美国国旗的两种颜色,而对于六个核桃来说,如今的蓝已完全摒弃了早期跟随者的形象,真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觉符号。”王超如是说。

的确,升级后的六个核桃蓝罐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统礼节文化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无疑更具有吸引力,毕竟,这代表着一种面子,一种认同。在王超看来,色彩堪称世界性语言,在饮料市场日趋成熟,竞争品牌林立的国内市场,要使你的品牌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品牌的视觉特征,更富有诱惑消费者的魅力,刺激和指导消费者,以及增强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记忆,这都离不开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六个核桃状元红罐是个成功的例子。

红色是中国人的吉利色,穿红色能走鸿运,这对每个国人都有一种潜在的暗示在里面。特别是在关乎很多很多家庭喜怒哀乐的一年一度的高考中,父母对于孩子的那种殷切期望会表现在对于各种潜在的良好祝愿中,“状元红罐是我们特意为六个核桃设置的特殊时期颜色”,王超这样告诉销售与市场杂志社。2014年,尚扬针对“高考季”提出“状元红罐”的品牌活化策略,提出了“喝红红的六个核桃,必胜”的沟通。在成功地将蓝罐改变成红罐之后,六个核桃的高考季销量不但成倍增加,更增强了其在广大家长和待考学子心中的认知度。

活化品牌,开创“高考季”

在中国饮料市场有一个怪现象:在夏季,蛋白饮料是传统的一个淡季。但在2012年,这个怪圈被六个核桃打破了。

2012年初,尚扬为六个核桃提出打造高考季的战略构想,将高考作为健脑饮料的消费示范时机。为此,六个核桃集中资源全力布局高考季。在高空宣导“这段时间,孩子特别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在地面特别在六个核桃根据地市场推出更有规格优势的高考装,突出地堆、海报,系列市场动作营造出热销氛围,2012年在冀、鲁、豫进行高考季的销售试点,当年5月的销量比历史同期同比增长261%,2013年高考季在全国正式启动,当年3、4、5、6四个月销量比历史同期增长70%。

为什么六个核桃的高考季能取得成功呢?

2009到2011年,六个核桃整个销量的提升主要来自两个大的节点,就是中秋和春节,这意味着六个核桃将会变成一种礼品饮料,但这两大节点的增长它迟早要到天花板。这种情况引起了王超的焦虑。“‘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六个核桃要构建的品类价值是健脑益智的类功能饮料。虽然健脑需求非常广谱,不分男女老少和东西南北,但目标泛化就是没有目标,在营销战略的落地中将导致企业资源的分散性和市场动作的空洞性,不利于品类价值的塑造及展开精准的市场动作。”王超笑说,“那个感知最明确的那群人和那个点在哪?我有天蹲完厕所出来突然灵光一现,意识到应该是高考的孩子和高考的那个段位它最需要,因为望子成龙嘛,中国人都是考出来的。”

的确,市场验证了王超的这一想法。

高考对于现今很多4-2-1的中国家庭,可以说是一件重大事件。

在每年高考的时间点上,从封路到不准发出鸣喇叭的声音,从有警察维护秩序到家长给孩子开宾馆开好房等,这段时间,家长会满足孩子一切的要求。而六个核桃的健脑益智属性在这段时间,就最能切中有高考生家庭的消费者的这种需求,这是一个爆破点。

尽管如此,高考季毕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饮料的旺季,但在王超看来却有其实际操作的空间和可行性:第一,每年有将近千万的高考生,具有可观的市场空间。第二,高考生是用脑最为显著和强烈的人群,对于健脑有显著的需求,能使六个核桃健脑的品类价值有效落地。高考季不存在品牌竞争,因为饮料品类中还没有一款饮料诉求健脑的利益。六个核桃的高考季,卡位高考备考的消费示范时机,使六个核桃成为高考时节家长及亲属们给孩子们的首选饮料,其更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于为六个核桃打造了一个专属的销售大节点。

做好每一刻的当下

在成功将六个核桃的销量送上100亿之后,王超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六个核桃的品牌价值最大化。而这次不再是简单的产品信息宣贯,更多的将是维系消费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喜好度。

对于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的企业来说,营销战术层面上的“硬”将会逐步的向品牌力的“软”上转变。2013年,尚扬为六个核桃导入“顺”的品牌文化元素,并提出“六个核桃,六六大顺”的沟通口号。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六”代表“顺”,六六大顺,有吉祥、好运的寓意。在王超看来,经过前期的产品认知,消费者将不再因为物理需要而对六个核桃产生消费行为,那就需要企业在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偏好度上下功夫,完成对品牌形象美誉度的塑造,形成品类价值及品牌情感价值的双翼传播,由硬到软,活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