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医美容基础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医美容基础理论

篇1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 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篇2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中医美容的萌芽。逐渐发展到今天,已经趋于成熟,各种技能方法与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朝代的史书上或各种古代医学书籍上都有较多的记载。我国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相互促进发展,构成了中医美容的悠久历史。从远古的最简单的美容方法开始逐步摸索,前进取得了无法比拟的成就。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医美容有历史悠久,时间丰富,对生活美容的介入,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等特点。有多种美容方法,如:食膳美容,针灸美容,推拿按摩美容,气功美容等方法,可见中医美容的多样性。中医美容还分为多种临床学科,有皮肤美容,眼科美容,耳鼻咽喉科美容,内科美容等,可见中医美容的兼容性。

学习了中医美容,不仅对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有了初步了解,还掌握了一部分美学和美容学的知识。这不仅对今后的生活有帮助,而且对临床医学的学习也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美容更是一门要求技术精湛的学科,学好中医美容,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还会学到中药美容的知识,要求掌握的知识会更谨慎,精准。在这短短的半学期学习到的虽不深,但是已经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篇3

我国美容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关键性转折: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普通美容转变为专业美容,从单纯的西医美容转变为中医美容为热潮的美容业,其中,中医美容现已从初级阶段转变为快速发展阶段,美容服务也从单纯的面部护理,发展到养生保健、美体塑身、健康长寿等多种新项目。这些转变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中医美容理论,又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级美容人才,然而目前中医美容教育明显滞后,远不能适应行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2]。

据广西南宁市美容机构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容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一般民营机构中持有正规学历文凭的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中以大、中专学历为主,专业背景以美容、推拿或护理为主。民营美容机构现正向品牌化、高品质服务经营迈进,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迅速增大[3]。中医美容以其天然、有效、安全等独特优势在美容行业中份额迅速攀升。为迎合人们对自然疗法的追求,社会上但凡美容机构大多挂上了中医的头衔,从业人员鱼目混杂,其中不乏未经系统学习过中医短期培训就上岗的人员。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导致中医美容执业欠规范,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加速人才培养步伐,规范行业行为,刻不容缓。

此外,医疗机构对美容人才学历要求多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层次以上;美容企业对高素质人才求贤若渴,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用于培训人才,经常邀请中医师亲临指导咨询和诊治等,大量事实表明,高层次人才的短缺已束缚了行业发展,只有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出大量业务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科研教学能力强的高学历美容人才,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行业更健康更快速地发展。

2 本科层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中医美容人才最高效的途径

中医美容,架构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上,与中医的人体生理、病理、药理等紧密关联,相比西医美容和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美容,其内容更丰富,架构更复杂。若无中医学高等教育基础知识的支撑,学员很难真正掌握中医美容的真谛,也无法适应现在中医美容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中医美容教育必须向高等教育迈进[2]。

医疗美容所面对的损美性疾病常产生于皮肤科、妇科、内分泌代谢科等疾病基础之上,并且和心理因素、行为方式、生活起居等因素密切关联。大众对美容服务的要求也日益趋高,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美容医师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精准的专业技能操作、美学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中医美容医师还须掌握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多种中医诊疗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等。上述知识结构的搭建、素质的培养仅靠短期培训、大中专层次的培养或工作中的学习进修是难以达到的,只有通过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为适应美容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就要培养兼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术的中医美容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本科教育从源头上为行业发展提供最高效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开设中医美容专业本科教育,将为中医美容事业培养出行业中坚力量,学生们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趋势。

3 中医美容本科教育是提升招生质量和拓宽就业途径的重要保障

依照现行的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只能招收到生源水平较低的考生,开设本科教育能提高人才培养的准入条件,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加入到学习中医美容的行列中来,从而大幅度提高生源素质,从根本上保障美容人才质量。

据调查,美容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岗位以各类生活美容机构、化妆品企业为主,而非医院的美容科或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究其原因,首先是医院对学历的高要求使美容毕业生止步于医疗机构而涌进生活美容市场。目前把培养层次只限制在专科层次上,造成了学生进医院困难[4]。这样不仅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从业人员结构的合理性。其次,现行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美容实施主诊医师责任制,而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具有医师资格并经注册;②受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③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如整形、皮肤、中医等)的工作经历,按规定,要胜任医疗美容主诊医师的工作必须接受中医美容本科专业教育,大专学历层次毕业生若想从事医疗美容,也只能在主诊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1]。近年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限制了美容专业毕业生报考,已严重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导致其纷纷改行,中医美容高级人才流失,加剧了人才匮乏。然而,随着美容学科的发展进步,美容行业规范的日益严格,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医疗美容专业毕业生报考的限制必将被打破。发展本科层次教育能大幅增加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夯实医学基础,推进美容专业日渐与医学专业接轨,争取早日合法考取执业医师资格,从而摆脱学历偏低和执业医师资格等从业条件的桎梏,大大拓宽就业途径。

就业追踪发现,美容专科毕业生学历危机感突显,深感学历偏低给工作和前途带来负面影响,提高学历层次愿望急切,很多学生毕业后就读了成教本科或考研。可见,开设中医美容本科教育,能激发学生安心致力于行业发展,为其就业和日后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

4 本科教育是推进中医美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依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众多教育专家和美容行家一直致力于中医美容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其焦点大多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展本科教育将推动教育改革向前迈开重要的一步。

探索符合客观要求的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研究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的培养模式已成业界共识,开展本科教育应运而生。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上,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中医美容的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具备美容医师的职业素质,还应熟练掌握高级美容技能,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包括中、西医学的基本理论,中、西医学美容,中、西医临床各科,美容心理学,还应增设化妆品学、美容化妆、美容护肤、医学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美容医院经营管理等相关课程,只有重视对学生进行美容中医师和高级美容师双重技能的培养,才能造就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中医美容人才[5]。在教学内容和科研创新方面,中医美容教育应重视中医膳食、心理、养生、针灸、气功、推拿按摩等美容方法的运用与创新。还需充分发掘祖国医学的精粹,研发出更多具有中医特色的有效产品和治疗方法。更应重视与现代医学、先进科技有机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材料、新经验来发展如生物工程技术、仿生技术、基因等。而单靠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和目前的科研现状是无法达到这些内容的。为加快中医美容学科专业发展步伐,必须配备相应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培养大量综合型和研究型人才。因此,吴志明等多位有识之士提出中医美容教育应设立本科层次教育,甚至发展成为高学历层次[4]。

5 既往中医美容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本科教育提供了基础和借鉴

2004年教育部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这是我国顺应美容医学临床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重大决策。虽然教育部一直未对中医美容本科层次教学有明确规定,但有些办学机构仍然坚持医学美容本科教育的办学方向,并取得初步成就。例如200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曾开设了中医美容本科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自2003年起、广州中医药大学自2002年起招收中医美容方向硕士研究生且招生人数持续走高。截止2010年已有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4所高校招收中医美容方向本科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7所院校招收中医美容方向硕士研究生。显然,近二十年来,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尽管现有的中医美容本科人才培养均挂靠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等专业以美容方向招生,但在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均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探索,积累了相当的办学经验,多年的人才培养已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中医美容本科教育水到渠成。

前景广阔的美容市场,逐步规范的行业管理,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急需大量由高素质医学美容专业人才组成的主导力量充实到行业中来,培养既有扎实的中医基础和现代医学技术,又同时兼具良好美学修养的高素质中医美容高级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适应市场需求,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势在必行。纵观中医美容专业多年的办学历程,在中医药院校中广泛开展中医美容本科教育时机已成熟,这必将为中医美容学事业科学健康快速地发展、持续发挥中医美容优势乃至走向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宜群. 中医美容人才需求及教育现状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86-88.

[2]冯居秦.精品战略推动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向品牌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17-19.

[3]甘宁峰.中医美容人才培养若干问题与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1):106-107.

篇4

通过上述“治未病”的两个含义可以体现出,在预防损容性疾病的时候,必须考虑四季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整体预防疾病,防止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这些都是“天人统一”整体预防思想的体现。

2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诊断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美容受中医学的影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四诊”的望、闻、问、切。由于疾病的各种病理表现都是对其本质的反映,所以临床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疾病的内外因素,运用四诊进行全面考察,对疾病所产生的任何症状,都不应孤立地看。以此为依据,在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四诊合参”含义有二:①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同时运用,全面完整收集病情资料;②指对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必须综合分析、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做出诊断[4-5]。要完整全面地收集、了解这些病情资料,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等。因为这些因素引起的好发病是不一样的。例如:春天多风,易引发风痒。夏天多暑湿,易发毛囊炎、脓疱疮、湿疹、接触性皮炎及色素斑等[3]。饮食偏于辛辣者,易患热证,贪食生冷者,易患寒证。素体健壮者,易生实证。素体衰弱者,患病多虚。青年人气血旺盛,易患实证,老年人气血亏虚,多患虚证。四诊的望、闻、问、切是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病情,认识疾病,各有其独特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相互补充而不能彼此取代。而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表现是多个方面的,因此,对四诊收集来的病情资料就必须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互相参照,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诊断提供依据。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采取普遍的、联系的方法,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采取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分析患者的外部表现,就可以测知其体内的病理本质。是古代哲学观点 《孟子》“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在诊断疾病方面的应用。这个观点说明人体的内部和外部,是辨证统一的整体,生理、病理状况都会在体表有所表现[4-5],所以,通过对体表外部进行望面色、观毛发、望爪甲、听声音等外在观察,就能推测出身体内部脏腑病变的的各种状况。比如:通过体表的汗出情况,皮肤的润泽程度,就可以测知血液及津液的盛衰,因为人体的血液、津液、汗液是同源且相互转化的,即津血同源,血汗同源。“见微知著”是运用整体观念采取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的另一基本原理,通过人体局部的、微小的变化,来测知全身的、整体的病变。这是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局部和整体都有密切联系。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盛衰都有联系。通过舌像就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整体情况,因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与其他脏腑经络关系密切[4-5]。这两个诊断原理的出现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采用普遍的、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认识疾病的本质。由此可见,中医美容诊断疾病时,收集病理资料的具体方法和基本原理,都离不开整体观念的指导。

3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疾病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

中医美容运用“四诊合参”的方法,完整的、全面的收集病情信息后,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辨别,从而认识疾病本质。在辨证分析中依据体表寒热及肿块的有无,轻重、大小的不同,可以判断疾病属性的寒热、及阴阳的盛衰以及邪正的盛衰。比如:面部痤疮红肿高大,灼热疼痛,根盘紧束,易脓易溃,疮口易收,属阳证、热证、实证的表现。反之患部晦暗塌陷,麻木少痛,漫肿无边,未脓难消,已脓难溃,疮口难收,属阴证、寒证、虚证。形体肥胖而喜静懒动、嗜睡者属阴藏人,易感寒湿之邪,冬天易生冻疮,受邪后病多寒化。形体偏瘦而喜动、亢奋者属阳藏人,易感暑热温燥之阳邪,皮肤易生痤疮,患病多为实证,热证。这些辨证方法的应用就是整体性为依据,在人与自然一体的情况下,感受阳邪则导致阳盛阴衰,发病为热证、阳证。反之感受寒邪,则阴盛阳衰,发病为阴证、寒证的具体表现。

在辨证分析疾病时经常会用到到不同的辨证方法,比如: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因为这些辨证方法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各有其归纳的内容、理论的特点、适用的范围。有的抽象、笼统,有的具体、深刻,有的以病位为纲,有的以病因病性为纲。虽然各有特点,但不全面,不能相互替代[4-5]。如肝失疏泄和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肥胖症,用八纲辨证判断病位时,都有脏腑症候,都是里证,只有结合脏腑辨证,才能判断清楚具体病位。这些辨证思想是以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作为理论依据,而作为依据的这些组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这些辨证思想之间也就有必然的联系,构成了一个辨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以八纲辨证为辨证纲领,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结合病因辨证探求病因,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探求病性,以气血津液辨证求病机[4,6]。由于人是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所以,脏腑辨证成为所有辨证最后的落脚点。从这一点说明,中医美容辨证分析疾病也离不开整体性的指导。

中医美容治疗疾病时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确立了“三因制宜” [1-2],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则考虑到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四时气候和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以确定治疗方案的方法。如夏天湿热之邪亢盛,易生湿疹或痈或疖。治宜清热燥湿,选择苦寒之药,不宜选择温燥之药。冬天严寒,易生冻疮、阴疽。理应少用寒凉,以防伤及阳气,而多用温热之药。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严寒,且多风沙,起病多寒燥,制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湿热多雨,其病多湿热,制宜清化。西北之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宜重。岭南之人,肌肤薄脆,腠理开泄,用药宜轻。因人制宜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的不同,确定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比如脾肾阳虚之人肥胖,治宜补益脾肾,温阳化湿。脾肾气虚之人肥胖,则治宜健脾益气,淡渗利湿[7]。中医美容治疗疾病也注意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比如:面部雀斑的治疗,由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郁于孙络血分,发于颜面则成雀斑,故可用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6]。颜面痤疮发于前额或口唇周围者,属阳明经脉胃肠病变,而胃肠属六腑,多生实证、热证,故制宜通腑泄热,消痈散结。

4 小结

本文通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说明人体的局部和整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在生理情况下会相互影响,病理情况下会相互传变。所以,中医美容在预防、诊断疾病以及辨证论治疾病时,必须重视这种联系,以整体观念思想为指导,运用联系的、整体的、普遍的观点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过程,使得这一辨证法思想贯穿于中医美容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金志甲.中医基础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20,365.

[2]何晓晖.中医基础理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12,194.

[3]王海棠.美容皮肤病学[M].北京: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55,262.

[4]廖福义.中医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102.

[5]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

篇5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了解其他相关临床知识。夯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有效辅助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课堂中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学生的参与度低、配合度低,严重阻碍了学生中医专业课学习的进程。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究竟如何才能切实推进研究性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是任课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关于研究性教学的概述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基于研究性学习,在教学领域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研究性教学是指通过科学研究途径与情境在课堂中的创设,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提供可能。研究性教学开展的目的在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更具主动性。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单纯强调探究,而是在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切入点可以是简单的中医知识,也可以是一个独特的假设,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满足与快乐。

(二)研究性教学的优势

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在于立足于科学精神,通过明确的研究目标的设计,实现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知识的创新改革。研究性教学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而是将研究的理念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并在核心的中医学科思想与科学方法的指引下,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意志的树立,为综合型全面发展医学人才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性教学的缺陷

不能否认的是研究性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研究性教学与学科教学之间的隔阂、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等,这些都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深入探究才能进一步解决。从根本上而言,研究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所以在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中还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性教学应用的设计与分析

(一)基本教学资料

为了探究研究性教学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笔者特在2014年9月到12月这四个月期间选取了我校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共30名,其中男同学20名,女同学10名,将这30名同学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同学的性别、年龄以及其他因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保障了此次教学试验的科学性。

(二)方法设计

实验组与对照组需要保障教学进度的统一,以“五行学说”相关教学内容为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教材内容为核心进行讲解。实验组则采用研究式教学,采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讨论、问题的研究以及答案的总结。学生在研究式教学中能够领略到不一样的活跃而灵动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看法主动地表达出来。教师在研究式教学中处于引导性的辅助地位,对学生看法与认识中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让学生能够随时进步。

(三)结果分析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教学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研究式教学中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更加牢固,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而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对照组教学成效与之前并无太大差异。

三、推进研究性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措施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呈现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因此,在研究性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方法涉及到以下几方面:首先确立好教学目标,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其次是注重教学中记忆的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涉及到庞杂的专业知识,只有做好记忆工作才能应用自如。最后则是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行有机结合,在完成课堂研究式学习之后,能够对相关中医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合作研究式教学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涉及到中医学视角下的疾病认识及防治方法、中医中蕴含的哲学原理以及人体生理等内容,合作研究式学习首先需要划分好课堂讨论小组,同一小组的同学制定出共同的学习目标,探讨最佳的学习方法并就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三)完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的教学评价单一,以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而在研究式教学中,评价体系应该更加科学、完善,包括课堂氛围、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提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教学效果显著,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转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深入地理解医学基础理论与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相信,随着探究性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的推广和深入,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为什么美容行业消费者每年数万起投诉逐年增加。例如使用化妆品引起过敏、美白不成反毁容,祛斑反弹更多斑、除皱过后留疤等等问题就是不懂“加减乘除”背后的大道理!

“姚利技法”祛皱美白系统包括一整套的产品和一整套技术,它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部位的皱纹,选用相应的产品,配合相应的“加减乘除”临床技术,不管是表皮皱纹,还是真皮皱纹,还是肌肉皱纹,均可得到有效的治疗。

“姚利技法”的科学基础:

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天然植物面膜敷面与面部穴位按摩有机结合,对面部的色素沉着(色斑)有着独特的效果;同时可改善面部的肌肉弹性,促进细胞再生,改变皮肤松弛,补充失去的水分,对皮肤的粗糙老化,面部皱纹有着明显的效果。

该技法以动为主,动静结合,以穴位点带面,兼顾眼部、颜面的不同位,使生物微电流对面部经络、脏腑相关联的50多个穴位进行点扫与滑动,不断导入营养物质,通过供给营养物质通道,将营养物输送到真皮层,并通过内部的微循环,进行气血、营养物的交换,激活皮肤细胞弹性,自然分解黑色素,对色斑的淡化和除皱有显著效果。

“姚利技法”采用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标本兼治的办法。针对每位色斑患者的不同个体特点,采用不同的诊治方法。采用中医的“望、问、闻、切”,对患者的色素沉着、色斑形成的原因予以分析判断、对属于个体内脏或是内分泌系统引起的病因,还需采用内服中药、保健品的方式进行调理。

“姚利技法”融会贯通了中西医学、心理学、美学、皮肤学、药学等基础理论并结合十多年反复实践的应用方法,自成一体,是中国美容业近20年的发展而沉淀下来的科学的实践应用方法, “姚利技法”是中国美容业一项独特的科技财富!

姚利简介

姚利专利美容连锁机构 董事长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 副会长

甘肃省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 会长

国家卫生部卫生产业美容专家委员会“疗肤美容”专家

国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荣聘为“中医美容”专家

篇7

自从毕业以来,笔者一直在医学高等院校从事中医美容学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直摸索如何在医学高等院校中搞好中医美容学教学,探索提高中医美容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大量的尝试。笔者经过实践得出五步教学法。

1 依靠特色优化教学内容

内容丰富的中医美容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的关系上,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母子关系。学校在课程设置顺序上,先是安排中医学基础理论,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中医理论体系。之后安排中医美容学课程。使学生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对中医学理论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实现对中医美容学的全面认知。

中医美容学的主要内容为,对健康美容的养护;对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或矫正。诊治重点为损容性疾病。可见,教学的重点为,中医学在美容方面的应用为中医美容学主旨。

中医美容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主要体现在中医美容临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掌握上。笔者在讲授损容性疾病时,将重点放在了对美容有突出影响的中医知识上。

再如,《脏腑功能》一节内容,笔者依靠特色,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没有对脏腑功能事无巨细地讲解,而是挑选出与美容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着重讲述。举例“痤疮”是损容性皮肤疾病,年轻男女进入青春期好发,若能在此期间合理运用中医美容保健方法,注意内外调理,既注重饮食、情志的调整,又注意保持面部皮肤清洁,同时适当配合中药、针灸等,就可能有效预防痤疮的发生。与美容相关性不大的脏腑功能笔者留给学生自己学习。

教师需要结合中医美容学的特点,调整教学的内容,将教材知识和分梯度多维呈现给学生,分清重难点,对于重难点多花精力透彻讲解。非专业性内容,点到为止,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多种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中医美容学理论中,涉及到很多的抽象的知识,对于这部分的讲解,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官途和器具的演示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将抽象枯燥的概念通过典型病例图片展示,变得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理论知识通过损容性疾病中的各种皮损改变的录像播放,变得直观、清晰,具体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注重对相关病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制成课件,课上尽量利用声形并茂的多媒体手段,以鲜艳、动感的画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中引入临床应用的病例分析

在讲课中笔者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穿插实际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讲授部分常见病、多发病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资源。如中药美容,选用白芷、丹参、川芎、大黄四味药制成养肤洁肤保健涂膜剂,治疗痤疮总有效率达91.7%。用祛斑汤药物(组成为柴胡12g,白芍12g,香附12g,川芎15g,益母草18g,泽兰10g,浮萍10g,白芷12g,白鲜皮12g,当归10g,合欢皮10g)治疗黄褐斑,内、外同用使脏腑阴阳平衡、经络气血调和,进而提高生理功能达到美容保健的目的,治愈45例、好转率达88.9%。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整体思辨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学科,在教改的大环境中,中医美容学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我校中医美容学的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教学进程的向纵深方向发展。笔者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努力尝试、探索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课堂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深入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芦源. 对高等院校中医美容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课程结构设置的探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9卷 第04期

[2] 吴晨怡. 中医美容专业实用美容技术学中纹刺技能教学的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26卷 第18期

[3] 刘宁,孙亦农,蔡建伟,喻晓. 高等中医美容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16卷 第08期

[4] 谷建梅. 中医美容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25卷 第24期

[5] 傅杰英. 中医美容教学体会. 中医教育,2003年22卷 第01期

[6] 赵旭,李铁男. 中医美容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设置初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8卷 第12期

[7] 孙莉莉,周郦楠. 浅谈高职院校美容解剖学实验课程教学管理. 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9卷 第18期

篇8

中医内科学为江西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医专业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

科研项目共194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项,省级14项,厅级65项,院级83项。获得省卫生厅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各1项,南昌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中医学(国际交流方向):

(五年制、文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

中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为人类提供了健康的保障,具有独立的、科学的医疗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该专业既继承保留了传统医学的理论方法,又教授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随着中医药学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西医理论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3、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医药研究所、医药情报所从事医疗诊治及对外交流工作或在高、中等医药院校任教。

中医学: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该专业经历了4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独到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本专业教师60%。加入wto后,中医学已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及特殊的中医医疗方法,能够到医药卫生行业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舰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

中西医临床医学: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

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就业前景: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舰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

护理学:

(四年制、文理兼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中医学概论(中基中诊)、中医护理学、护理学基储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医学、营养与保舰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学、医学美容学等。

2、特色与优势: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常见并多发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技术及监护技能。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学习一门外语,借助辞典能够阅读本专业相关书刊。掌握扎实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护理实践技能等方面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从事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及卫生保健工作。

部分知名校友

吕爱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所长

吴浈江西省药监局局长

刘晓庄江西省药监局副局长

陈明人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左铮云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何玉信美国澳斯汀东方医学院教授(博士后毕业)

张跃荣美国纽约中医学院院长

管飞私营企业总裁(个人资产超亿元)

程昭擐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

针灸骨伤系

该系共有教师57人,其中正高4人,博导1人,副高28人,中级20人,初级4人。

针灸推拿专业以针灸为住,结合各项先进治疗技术在痛症。瘫症。功能障碍等方面形成了医。教。研整体模式特色,是江西省卫生厅领先专业。

中医骨伤学科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学科。其理论和学术即继承了传统中医伤科的特色,又吸取了现代医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及新的诊疗手段和方法,充实丰富了伤科学的内容,使之培养的学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学生毕业后既能担负临床医疗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出事学科理论研究能力。目前,为全省骨伤病治疗中心组长单位。

针灸推拿专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业,也是江西省高等学校的品牌专业。科研项目共54项,其中省级7项,厅级25项,院级21项,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中医学(骨伤方向):

(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创伤学急救,现代医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特色和优势:

篇9

1 整体观念在皮肤美容的应用

皮肤疾病和美学问题的出现,从中医的整体观念来说是 “有诸内必形诸于外”,皮肤外表的症状表现是反映内部脏腑的病变。从最早的对疾病的病因探讨机理来说,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金匮要略》就对病因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枪、虫兽所伤。”这对病因的认识,从整体上概括了疾病的一个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是从表到里、内到外的一个过程,皮肤疾病在表面是内在脏腑的一种反映,内外表现都是一个整体的关联。

2 阴阳五行学说在美容学上的应用

中华民族重视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美容驻颜的历史十分悠久,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基点,长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它的学说,贯穿于中医美容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指导人体肌肤与形态的维护和修复。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行学说通过对最初认识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特性类比,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表现于形体则肌肤润泽白皙,光润悦泽,细腻净洁,无明显皱纹、疤痕、斑点及色素沉着,且富有弹性,并有形态健美,神采奕奕。

3 藏象学说在中医美容的应用

从藏象学说来说,在五脏的关系更为密切。《素问·六节脏腑论》认为:“心主血,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主气,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脾主统血,其华在唇,在体合肉。肝主藏血,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肾主藏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这五脏所主和体窍的关系也说明内脏和皮肤外在表现都是密不可分。

3.1 心:心主血脉、其充在面。面部的色泽荣枯是心气心血盛衰的反映。心的气血充沛,方能使面色红润光泽。若心气血不足,脉失充盈,则面色淡白虚浮无华;血行不畅,血脉瘀阴,则面色青紫。

3.2 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在体合皮,其充在毛。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气血和津液输布到皮肤毫毛,起滋润营养作用。肺气充沛,则皮毛得到温养而润泽;若肺气虚弱,则皮毛失于温养而憔悴枯槁。

3.3 脾:脾主运化,主统血,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全身肌肤的营养要依靠脾输布和化生营养物质来供养。脾气健运,则身强体健,肌肉中满,唇色红润泽丽。若脾失健运,则肌肉消瘦,四肢疲惫。,唇色淡白无华。

3.4 肝:肝主藏血,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若肝血不足,则指(趾)甲枯槁,变形,甚至脆裂,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若肝血充盈,指(趾)甲软硬适中,两目光泽有神。

3.5 肾:肾主藏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等均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充足,则骨骼健壮,四肢轻劲有力。若肾精不足,则骨骼发育不良或脆弱,痿软。人体的头发为肾的外华,它的润泽和枯槁,藏盛和衡疏,乌黑和枯白等,都与肾有关。肾精充足,则头发茂盛乌黑;肾精亏虚,则头发枯槁、稀疏、枯白、脱落。

综上述可知,一个人的形体外貌皮肤是否美好,均与内脏功能密切相关。

4 经络学说:经络在中医美容学中的应用

由于经络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运行全身气血,濡养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故经络在中医美容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1 阐释人体美的生理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脉筋骨等组成的,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有机配合和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实现的。同时。经络系统又输送气血以濡养这些组织,这便为人体美奠定了物质基础。

4.2 揭示损美性疾病的病理

在正常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因此,损美性病变虽然表现于外,但必以内在脏腑、经络气血不和为基础。如面部痤疮,一般认为与肺胃蕴热有关,然而,肺胃之热正是通过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经络,直接或间接反映于面部。

4.3 指导损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指导诊断 由于人体的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均有各自的循行路线,并联系相应的脏与腑,因而,在临床上可根据病症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依据。如酒渣鼻,因其表现于鼻部.而鼻准属脾,故与脾热有关。

(2)指导治疗 由于经络具有感应传导及调节机能平衡的作用。因此,在治疗前当辨清病属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然后循经取穴,循经按摩,分经用药等。如针灸或按摩足太阴脾经有关穴位可治疗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肌肉消瘦、皮肤粗糙或松弛等症。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络系统内连属于脏腑,外连属于筋肉皮肤运行全身气血连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保持机体阴阳平衡。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功能、疏通气血、改善面部的皮肤代谢,从而达到去皱、紧肤美白等美容功效。

5 气血津液学说在中医美容上的应用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美丽容颜的基础。

5.1 气与美容 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的作用,对于营血与津液的正常化生输布,脏腑经络组织的正常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保持形体美、容貌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气的功能减弱,脏腑组织肌肤得不到正常濡润,就会导致面色无华,皮肤皱纹,毛发枯槁,形体怕冷等。

5.2 血与美容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主要由津液和营气组成。它在脉中循行,内络脏腑,外络肢节皮毛,对全身脏腑器官组织肌肤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对保持容貌和体态起着重要作用。

血的营养滋润作用减弱,运行失常则面色萎黄或苍白,晦暗无光泽,肌肤粗糙干燥,毛发干枯稀少或脱落;目涩、四肢麻木等。

5.3 津液与美容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器官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濡养和滋润脏腑官窍肌肤。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正常,则人体的皮肤润泽细腻有光泽,肌肉丰满结实,口唇红润,双目有神。如果津液不足,可出现皮肤粗糙,肌肉无弹性,双目干涩、口唇干裂,毛发干枯无泽等。

6 情志学说 在中医美容上的应用

人体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成员,其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维系和互相配合,需要情志因素的参与和协调。

6.1 情志活动: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适度的七情变化是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体现。如良好的情绪高兴、快乐、振奋、平和可使肝气条达,脾胃健运,五脏调和,气血畅达,面色红润有光泽。过度的七情,不良情绪如悲痛、抑郁、愤怒、惊恐、忧思都会导致心神受伤,颜面无华。

6.2 情志相胜“情志相胜”理论出自《内经》,是古代中医学中最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说法。它是依据五行相克理论而产生的不同情志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以情胜情来治疗情志疾病的方法。这个理论对后世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运用情志相胜法治疗疾患的方法,时至今日,与我们提倡的社会-心理-生理学模式,注重心理疏泄疗法的方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皮肤美容方面,比如抑郁伤肝,肝气郁结就容易出现黄褐斑;悲忧不解则脾肺气虚,可见面色恍白,神情惨淡;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可见面色萎黄,唇色爪甲不华。可见,情志的正常疏泄,能否保持适度的情绪,对皮肤美容的影响非常重大。

7 饮食劳逸学说在中医美容上的应用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物质基础,适度的劳动和休息则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动静失常,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气血化生障碍,美容失去基础,肌肤则失华。

7.1 饮食四气、五味

(1)饮食四气 饮食四气指食物性质的寒热温凉,它对美容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尤其是体质偏颇或者季节变化明显的情况下。

饮食偏嗜是指特别偏好某种性味的食物。例如,偏嗜生冷寒凉饮食者,日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淡白。若偏嗜辛温燥热的饮食,又可使肠胃积热,引发痤疮。

(2)饮食五味

①五味归属五脏的规律

《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依据这一理论,中医学就形成了酸补肝、苦补心、甘补脾、辛补肺、咸补肾食补原则。药膳美容机理来源于此。

②五味损伤脏腑的表现和规律

《黄帝内经》在强调五味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的的同时,也提出了五味可以损伤脏腑的理论。

《素问·五藏生成》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可见,五味对五脏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体健康变化而变化。我们要充分了解五脏情况之后,才能通过饮食五味达到健康养颜美体的效果。

7.2 劳逸学说

(1)过劳包括劳心、劳力、房劳过度。劳心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可见失眠心悸,神疲,面色口唇无华;劳力过度,耗气伤形,损伤肝肾筋骨,少气懒言,面色少华;房劳过度,易耗伤肾精、肾气,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肤色暗淡,眼周黑晕等。

(2)过逸包括体力、脑力过逸。正常的劳动,有助于气血流畅,精神振奋,容颜年轻,身心健康。长期安闲少动,久卧、久坐或用脑过少,使人体脏腑经络和精气血神失调可导致反应迟钝,面色无华,身体肥胖。

8 总结

中医美容独具特色,如今世界正处在顺应自然 、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热潮中,更显示出它的价值和作用。运用中医机理来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充足气血津液,增强自身的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真正由内而外的整体健康和美丽是我们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王庆其主编.内经选读[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

[2]范永升.金匮要略[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篇10

目前,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国际与国内美容连锁机构及大型美容院从事与医疗美容相关的美容培训师、美容讲师、美容导师、纹刺师、化妆品营销师、美容顾问、美容美体师及店长等,就业形势供不应求。

2专业定位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医疗美容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临床医学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1]。

我们的培养计划既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要保证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4],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两个原则。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以下工作:各级医院以及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疗美容技术岗位[1]:从事激光美容师(士)、医疗美容治疗师以及医疗美容咨询师等岗位,能胜任激光美容、生物注射美容、物理美容、美容皮肤治疗以及纹刺美容等工作。国际与国内美容连锁机构及大型美容院从事与医疗美容相关的美容培训师、美容讲师、美容导师、化妆品营销师、美容顾问、美容美体师及店长等。

3教学计划的修订意见

3.1 适当减少医学基础课、医学临床课的课时数,塑造职业化特色鲜明的基础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由于本专业不能考取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基础、临床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讲述与医学美容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常见疾病的知识以外,教学重点是要保证前后续课程的衔接。

3.2 增加专业课程,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现状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需开设《现代美容新技术》、《皮肤护理技术》、《化妆造型设计》、《美容皮肤治疗技术》、《中医美容技术》、《医疗美容技术》、《美容营养学》、《美容化妆品学》、《美容药物学》、《美容外科学概论》、《美术》、《美容机构经营与管理》、《美容咨询与沟通》等专业课程,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覆盖面,提高专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3.3 增设一门机动性较强的课程,如《美容市场新技术》,与市场完全接轨。由于美容专业有着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故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一门机动性较强的课程,主要以实训内容为主,及时掌握市场新技术,从而使专业适应市场变化及岗位需求,引领专业顺应市场需求发展。合作方式包括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选派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进修学习等,既能保证专业教学与市场的一致性,又能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2]。

3.4 更改部分专业课程的名称。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教育应顺应高职教育特色,在课程名称上应有别于本科教育,打造适合高职医疗美容技术发展的精品课程[6]。

3.5 调整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训内容比例。课程调整要有重点,主要调整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医疗美容操作技能[1],故应适当增加专业实训课比例,加强实践能力培养[4],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保证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训内容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设计[5]。

3.6 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就业意向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4]。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5]。主要可通过教学实践环节进行调整,我们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就业意向,在第四学期末机动组织教学实习,一部分直接去工作意向单位,由意向单位根据学生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定向顶岗实习,提早进入工作角色,并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强化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质;另一部分安排在医疗美容及美容连锁机构相关科室进行轮转,充分掌握医疗美容相关专业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

4具体实施方法

篇11

1.1 肺主皮毛:《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指出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毛发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也是中医美容的重要作用对象,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和抵御外邪等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皮毛的这些功能的发挥要靠肺不断输送精微物质以营养之,亦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由于肺主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布散津液,输精于皮毛等生理功能,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1.2 肺主呼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气通于肺”,肺主呼吸之气,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之气不断得到交换,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主呼吸,对皮肤的新陈代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皮肤之汗孔有散气以调呼吸的作用,故又称为“气门”。而肺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阖,并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

1.3 肺与大肠相表里:《灵枢・本输篇》曰:“肺合大肠”,唐容川《医宗精义・脏腑之官》曰:“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以通为用,其气和降为贵。大肠的传导有赖于肺气清肃下降及腠理开阖宣畅;而腑气通畅,又有助于肺气的清肃宣发。两者相辅相成,则卫阳温煦,营阴和调,腠理致密,玄府通畅,肌肤柔润而光泽。

1.4 肺与皮毛在组织结构上同源:肺与皮毛在组织结构上密切相关。如《难经》载有“肺得水浮”、“肺熟而沉”。《医宗必读》言“肺虚如蜂巢”等,说明肺为组织结构疏松,中有孔窍的含气器官。唐容川则明确提出肺与皮毛的相同点,指出“皮毛属肺,肺多孔窍以行气,而皮毛尽是窍,所以宣肺气,使出于皮毛以卫外也”。由此可以认为,肺与皮毛均为多孔窍的组织,肺通过孔窍完成气体交换,使外界的清气得以孔吸入,体内浊气得以排出,以维持呼吸运动;皮毛则通过汗孔使气随肺的宣降而出入,以助呼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肺与皮毛均由外胚层发展而来,说明了肺与皮毛在胚胎学上的联系。

2 肺与损容性疾病发生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颜面皮肤的疾患往往是内脏失于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以上理论的总结,不难发现许多损容性疾病的发生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肺阴充盈,肺气清宁,津液充足则敷布得行,肌肤润泽光滑,有弹性,毫毛浓密光泽;若肺气不足,肺阴亏虚,则津不敷布,肌肤必粗涩枯槁,毛发干枯或面容早衰。肺主呼吸功能正常时,在散气和津液排泄过程中,均可将皮肤新陈代谢的产物排出体外,从而保证毛窍通畅,肌肤洁净,自然焕发光泽。如《灵枢・本藏》云:“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也”。反之,肺主呼吸功能障碍时,则卫失调控,皮肤新陈代谢产物不能随散气、汗液排出体外,往往阻塞毛窍,使皮肤出现斑点,或黝黑或凹凸不平,而导致损容性疾病的产生。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糟粕不行,肺失宣肃,秽浊之气熏蒸,必使肌肤晦暗无泽或变生疮疖。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肠源性毒素进入血液,破坏组织器官功能所致。《千金要方》日:“便难之人,其面多晦”。《外科正宗》指出“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均认识到痤疮的发生与风热郁肺,肺失肃降有密切关系。

3 中医美容从肺论治的临床运用

3.1 从肺论治在中药美容中的应用:中药美容是中医美容的一种重要方法,肺合皮毛理论在中药的美容技术应用上已尽现无遗。药物归经是指药物的作用部位,归属于某一经络、脏腑,药物的归经是从临床疗效中观察总结出来的。从中药归经分析,据统计日常护肤养颜中药共有110余味,其中入肺经者共有50余味,入大肠经者40余味,通过内服或外敷来治疗皮肤疾患,并使肌肤润泽光滑、有弹性。所用药物大致有白芷、防风、细辛、辛夷、藁本、荆芥、蔓荆子、牛蒡子、生姜、薄荷等。有学者就《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所载治疗黑斑、雀斑的方剂进行了统计分析,白芷占51%,川芎占37%,藁本占30%,防风占29%。入肺经,有清热疏风、平肝明日、清热解毒、长发黑发、消肿排脓、养颜悦色的功效,用鲜500g或干50g煎液外敷患处,每天数次,可以治疗脓肿、痤疮或粉刺;白芷入肺、胃经,有解表散风、消肿排脓、长肌润肤的功效,本品研为细末过筛,用洁净猪油和匀,洗脸后,用药涂面,早晚各一次,可以治疗面部黑斑;故《神农本草经》有云:“,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白芷,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本草纲目》中记载:“薄荷,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疮疥,隐疹。薄荷入肺经,在美容时添加薄荷,有引药之功,其提取物作用于皮肤有清凉感,制成花露水有治疗瘙痒和减轻湿疹症状的作用。《药性论》曰:“苦参,治热毒风,皮肤干燥生疮;天门冬,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除身中一切恶气不洁之痰,令人白净,头不白”。

现代研究表明苦参提取物可制成护发品,有抗菌和促进毛发生长的功效,对痤疮、白癜风、酒渣鼻等多种皮肤病有治疗作用。黄芩入肺、胃、大肠经,适用于肺经实热毒盛之皮肤疾病,有泻火驱毒美颜之功效;芦根,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养皮肤:石膏,为中医常用之清肺、胃实火的中药,可用于护肤美容,为治疗斑疹之要品;冬瓜子含有微量元素锌,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令人精神焕发,面色红润,故其有悦泽颜面之功,它既含有油脂泽润肌肤,又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脂缓衰延年,是美容之佳品;桔梗,苦辛而入肺经,能开宣肺气,可治肺经郁热引起的皮肤粉刺、面斑等;胡桃仁可使形体消瘦者增胖,使皮肤粗糙、干枯者变得润泽,并能使白发变黑。

3.2 从肺论治在针灸美容中的应用:随着针灸疗法治疗肥胖病、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损容性疾病的

报道越来越多,针灸已成为中医美容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在针灸治疗肥胖病中常用耳穴的肺、大肠,体针取穴常有大肠经的曲池、合谷,背俞穴常用肺俞、大肠俞和三焦俞等,能取得满意疗效。痤疮,也就是中医所说肺风粉刺,针灸治疗也有较好效果。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当大肠热盛移热于肺,瘀久生毒而出粉刺,又手阳明大肠经脉起于食指,终于鼻旁,于眶下交足阳明胃经。体表经脉循行分布与颜面最为密切相关,刺激大肠经穴,可疏通面部经脉,使皮脂分泌通畅,解除皮脂瘀积。周志杰等在治疗寻常型痤疮中取大肠经俞穴曲池、合谷为主穴,以清泻大肠,釜底抽薪,使肺气得以宣泄,肺热既清,痤疮白消。

篇12

位于兰州东部兰新瑞德摩尔商业街的姚利新店,将做为姚利品牌新形象以其独特的风格――美丽门诊店正式回报新老顾客。无论从环境到设备都是一流和独树一帜的经典。美容师们周到细致专业的服务,加上店内温馨、优美的音乐缓缓流淌,让每一位客人都身心愉悦仿佛身临至美的天堂。

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姚利专利美容技术带给您的神奇效果。姚利专利美容融会贯通了科学、中西医学、心理学、美学、皮肤学、药学等基础理论,并结合“姚利专利美容技法”二十年反复实践的应用方法自成一体。坚持美丽必须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坚持辨证施治,内外兼治。坚持诚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的五心服务的宗旨。留住青春与自信难道不是金城每一位爱美女性的渴望和追求吗?只要您拿起手中的电话,姚利将永远是您最贴心的抗衰老美容顾问!

美丽热线:

0931-4862255东部兰新店

东部兰新瑞德摩尔商业街20-1306A(省中医学院对面)

0931-8489958 双城门店 双城门胜利宾馆西一楼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9-02

0 引言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平行的一级临床学科。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中西并重的具体体现。西医院校所学的《中医学》是将主要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及技能压缩在一起而成,学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54个学时内完成。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从中医基本理论,培育中医诊断方式和辩证施治等如此广泛的内容,亦不太现实。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过多的内容。②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基本没有见习示教机会,造成基础理论与临床分裂。③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等知识的西医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西医诊疗逻辑思维过程,对中医学关于五脏六腑及生理、病理等相关概念极易混淆。④中医学教材中医词汇表达晦涩、抽象又不确定,基本理论深奥玄妙,对没有学习过古汉语的西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⑤中医学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途径,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1 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培养目的拟定教学目标

把了解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力求让学生从中医学中获取揭示生命奥秘的知识。因为了解和认识不同医学体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能增强他们对人类复杂生命奥秘不断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医学教学目标可考虑定位为:①弘扬中医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⑦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及其独具的特色和实践优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和深研能力;③准确理解、把握中医学的整体、形象、想象、辨证施治等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研究方法,认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宣传中医,运用中医。当然,这个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广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

目前我们五年制临床医学系选择的是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陆付耳、刘沛霖主编《基础中医学》作为通行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证治药方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第二部分辩证论治包涵四诊、中医辨证论治的总论和八纲辨证、病邪辨证、虚损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有中药、方剂和针灸的概述。第三部分证治药方讲述了表征、热证、寒证、风湿证等十五项证候的诊治方法。该教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中医思维逻辑和方法学培育,是优秀的中医学习教材。我校已应用八年,教学效果显著。

3 根据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定的固有模式,而现在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必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技能。

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授课教师单纯的为应付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灌输式教学,主观上认为中医对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对其重视不够;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加之对中医理论深奥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中医学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课过程中十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教师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还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西医有关理论和生物学知识。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基础知识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来调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率就得以提高。

5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高端学习需要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学派林立、著作繁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法、方、药还未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要使中医药永远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必须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如何将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中医人才,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医名著典籍介绍;讲座的形式开展中医拓展新领域,如:养身、美容、保健、慢性病、亚健康、肿瘤的治疗等等。大幅度削减课时,提出自主学习、比较学习的方法,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疗思维过程、诊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专才,更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晓文、史、哲、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医学正是融文、史、哲、医于一体。在西医院校教授中医课程,正是给这些未来的人才指点入门的路。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和西医学的明确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优势,摒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为西医院校学生讲授中医学课程,无异于在今天交给他们一把打开未来生命之门的钥匙。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学科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科学出版社医学分社,2003,06

[2]寇胜玲,侯梅荣,试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