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的技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设工程管理的技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设工程管理的技能

篇1

1 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设计概述

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不仅仅是对工期要求和完工节点时间限制进行关注,而且对实施项目的进度管理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因素进行重点考虑。同时,系统中建立有基础数据知识库,还有效地植入智能Agent技术,使得系统对于各个影响因素能够灵活地纳入,并且能够进行有效、通畅、统一的信息交流。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地反映出工程建设中所出现的进度管理问题,具有一定的自主优化功能。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于整个工程信息所进行的收集;分解整个项目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环节所必须承担的工作任务;估算项目所必要的活动时间;确认整个项目活动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编辑整个项目以及各个节点目标的进度计划;对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这两者之间的偏差进行人为的跟踪;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对项目的进度计划根据客观实际进行适当的调整等。

2 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可靠性原则: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加强数据的校正和审核,规范数据的采集流程,对数据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数据的更新,确保数据规划管理的可靠和及时;安全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对数据信息保密和安全要求比较高,需要采取多层防范和保密措施,不但要确保企业局域网内工作人员的分级按照权限操作,还要防止企业局域网外的非法用户侵入;先进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的设计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要选择主流的软件产品,系统的网络通信、硬件设备、系统架构等资源配置要有较长的使用周期和一定的超前性;可扩展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应用平台的建立要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不但要确保系统体系结构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还要确保系统接口的灵活可变和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的参与使用用户较多,并且每个用户的软硬件设备和环境也各不相同,因而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就需要综合考虑用户使用的各种情况,要具备较强的可移植性;实用性原则: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要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和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实际操作需要,要为企业领导和系统操作人员提供数据信息的分析、统计和管理。

3 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智能化设计要点

在建设工程中,实施进度管理系统智能化设计最开始是要对进度管理系统的既定工程的工作任务、所分配的任务属性和对进度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以及在各个任务之间所存在的依赖关系等明显性的内容进行输入,通过智能化进度管理系统的运行和在实际工程中的运作,使得进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得以解决以及根据这些问题所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输出。人们根据这些系统中所输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做到人为地对系统进行干预,再将人为实施干预之后的信息再一次在系统中输入和运行。这样,通过多次的循环往复的操作,使得系统不断地得到信息反馈和人为的管理干预,而且将每一次的信息所存在的循环过程中的情况记录下来,就会得到优化的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系统,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持续有效地运行,以达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3.1 确定建设工程实施进度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化岗位设置

3.1.1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系统中岗位概念的引入。将建设工程项目分解成任务之后,为了完成具体性质的任务所设置的最小工作单位即是岗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系统中对岗位概念的引入,这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众多的参与方组成了建设工程的主体,这些众多的参与方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情况来对自己的进度计划进行编制,这就使得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容易有信息交流沟通的障碍出现。这些参与方在进行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虽然有不同的角度和原理,但可以把这些细分到岗位中去,所以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研究时所选取的单位为岗位,这样就使得大家的语言得到有效地统一,这就会使得整个系统的信息之间存在交互使用的方便之处。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和各项任务之间所存在的桥梁是岗位,可将参与到各个岗位的人员视同为具有某种标准技能的人,岗位不受到人员素质的变动而产生影响。

3.1.2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系统中岗位工资成本区间的设置。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岗位工资成本区间的有效设置,可把实际工程中所必须要考虑到的各个因素都纳入到岗位中来,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物资、时间、资金、人员以及其他的相关消耗性资源等,再分别对各个因素设置合理的数据,且转化为相应的工作成本区间,从以上分析则可以将工作成本区间作为这个岗位所存在的合理成本区间。

3.1.3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系统中岗位知识库的建立。在进行建设工程进度管理设置岗位中,必须把握的方向是做好面向软件化和度量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是在建设工程中建立岗位知识库。这使得所建立起来的岗位综合信息,不仅仅能够对于一般数据库具备机械存储功能,还能够具备拓展的面向工作任务的智能推理功能,即工作包,同时还具备对信息进行记忆、分类以及筛选等机械存储功能。岗位知识库通过推理机制的作用发挥,使工作包得以生成并输出。在该岗位工作包中可以实施进度管理智能化系统对于Agent指定接收的实现,这样就能够使智能处理功能和机械处理功能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3.2 确定建设工程实施进度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化知识库

对建设工程实施进度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化知识库的思路进行确定。由于岗位知识库只是一个类型的数据库,但岗位知识库与一般的数据库相比则多了一项推理功能。知识库是由相关的数据构成,其中所存在的信息知识由相应的数据知识构成,程序知识则由相应的信息知识构成,通过对知识库所具备的数据库性质,可以对知识库的基本数据结构进行有效讨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需求情况,对知识库的任务链所具备的推理机制进行讨论,通过对图形的列出,则可以将岗位成本区间所具备的各个主要性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数据结构关系简单地表达出来。在内容和联系中,成本空间所需要纳入的信息为内容,联系则是一个岗位可相对应于多个人工、机械和材料。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工、一个材料或者一个机械也可对应着多个岗位。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有效地使数据冗余情况减少,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存储和使用数据。

3.3 建设工程实施进度管理系统设计中智能Agent的应用

Agent是一个具有自适应性和智能性的软件实体,能代表用户或其他程序,以主动服务的方式完成一项工作。Agent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关键属性:自主性:Agent具有属于其自身的计算资源和局部于自身行为控制的机制,能在无外界直接操纵的情况下,根据其内部状态和感知到的(外部)环境信息,决定和控制自身的行为;交互性:能与其他Agent进行多种形式的交互,能有效地与其他Agent协同工作;反应性:能感知所处的环境,并对相关事件做出适时反应;主动性:能遵循承诺采取主动行动,表现出面向目标的行为;推理和规划能力:Agent具有学习知识和经验及进行相关的推理和智能计算的功能。

在建设工程实施进度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化知识库模式中,智能Agent是作为人工智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一个产物而存在的,因此其所具有的作用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有效地洞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体系发挥作用于周边环境的智能体。当然岗位知识库可以通过作为任务Agent的知识结构体系存在,那么就必须要明白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提取的信息情况、对信息做到怎样提取、对信息提取的时间控制,这是任务Agent所必须面临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来说这也是要对任务Agent进行所谓的信念设置。在此基础上,任务Agent能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信念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从而做出具体行为发出,任务Agent所必须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则是如何做到对行为的发出。当然,在行动的时候绝对不能做到盲目行动,对于行动要做到有目的的进行,并且要把这项活动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前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关于建设工程进度管理智能化的方向和设计,可是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再加上所设计出来的系统初成,其所具有的效果还有待实践的考验。所以在今后的时间中,笔者必须做到针对该系统中的某一些具体的分部或者是分项工程进行有目的性的研究,通过对Agent软件平台的充分利用,使得上面的各种想法变成现实付诸于实践中,在对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进行相关的操作作出应有的贡献,使得所做出的这些方法和设计能够持续和逐步地获得改进和优化,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金.GIS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08,(S1).

[2] 马国丰,屠梅曾,史占中,吴伟.基于关键链技术的项目进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

(3).

篇2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先进设计理念的不断提出,结构新颖、工艺复杂的建设产品不断涌现,其建设周期长、建筑规模大、环境动态多变、参与部门多、专业领域涉及广、技术的复杂程度极高,需要众多部门的协同创新攻克技术难关,这对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建设工程的技术与经济并不匹配,加之在建设工程领域逐渐融入了生态绿色环保、和谐健康社会的理念,更注重绿色、低碳、环保、科技,从而减少对人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这都目标的实现需要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建设行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能满足需求,为达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国家战略要求,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逐渐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

c国外发法国家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相比,我国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以项目为依托,而传统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组织是一种临时性、松散性组织,往往项目结束即宣告解散,不利于对已有创新成果的共享与传承,也限制了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模块,因此,需要进行跨组织间各个要素的协同,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方式,这些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亟需坚决的难题。

2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基于文献研究,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组织管理模式、具有能力较强的核心组织者组织实施创新、关系网络、技术创新网络的运行情况、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类人才等。其中工程技术创新的规划、工程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积累、协同创新及良好的机制对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这几个影响因素之间,很多是存在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也有学者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到影响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有内控机制、边界跨越、创新网络、资源整合、智力资本5个因素。国内实践界的观点是,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过程,如何进行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的催化工程技术创新的延续。国内学术界的观点,则是组织和知识管理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1]。

3建设工程管理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3.1从政府层面加强支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对于科学研究、较大的技术创新项目资金的支持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分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扶持,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竞争[2]。

3.1.1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供水、供电、土地、运输、通信等一般性基础设施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然后进步加强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信息服务网络等科技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技术创新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信息经济环境和科技基础保障。

3.1.2提供稳定的制度、法律,健全专利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参与方的积极性,避免因害怕技术创新外溢效应而阻碍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鼓励技术创新模式升级,提高工程建设技术创新的绩效。

3.1.3加大资金及资源投入力度,资金及资源的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部门应自上而下采取有力措施吸引资金资源的投入,从而保障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可以有效运转。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给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参与方直接或间接的鼓励,降低获取新技术的本金和风险。在研究和生产的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创新激励政策促使重点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政府在银行与技术创新参与方间架起沟通桥梁,让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的潜在价值,鼓励银行对预期效益好的技术创新项目开展贷款业务,建立健全技术创新行业信贷、保险、风险投资体系,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入。

3.2提升建设工程创新型人力资源的水平

社会行为及活动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即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单就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而言,内因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外因只是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创新型人才资源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第一资源,因此,积极引入创新型人才资源,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搭建技术创新组织,并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量,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吸引、培养至保护。

3.3搭建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

加强创新主体合作网络建设,建设工程的各直接参与方、高校、科研机构均掌握着创新系统的资源,从建设工程直接参与方来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创新中心,获取核心技术能力的途径有三个:通过内部培育、外部购买或者协作开发。高校、科研机构在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上有新的思维、研讨开发新技术等优势,但是创新技术及成果是否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建设工程各直接参与方根据工程建设活动及内容的特点进行准确描述。因此,加强各类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服务的合作网络建设,以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为平台,将大学科技园、企业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作为技术创新的依托,才能苑⒊鼍哂杏τ眉壑档墓丶性技术、新产品,并使技术最终流向市场方向、规模化、产业化[3]。

3.4加强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转化体系完善

提高新技术的前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重视新技术的售后服务。新技术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开展的越早、越有效,新技术就会更早的占领市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得到更高的创新投入。随着市场体系完善,需完善新技术售后服务平台,不仅仅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工程问题,还要实现后期的维护、升级,提升消费者主动消费意识的,形成工程技术创新的持续转化机制,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技术创新要素的对接渠道,推动建设工程技术源源不断的创新转化。

3.5完善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立

科技中介服务在促进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中介服务平台提供的市场调查、技术与信息交流、人才交流与培训、项目咨询、无形资产评估等服务,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才能快速的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4]。

4结语

随着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战略要求的提出,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设工程领域中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做为工程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它是建设经济效益高效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行业竞争加剧下不得不重视的内容。在政府、参与方、产业等各个方面的推进与参与下,通过搭建的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体系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的建立等措施,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吉.大型复杂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对策研究[M].四川,西南石油大型,2015.

[2]梁宁.黑龙江巧技术创新体系x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火学,2012.

[3]陈杰.我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长沙:中南火学,2013.

篇3

近年来物联网可谓是愈演愈烈,已慢慢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一次技术性革命,能够有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并进行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等多种指令,给现代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得到了社会上下各方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目前已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第二位,可见发展物联网产业意义重大。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科技进步,建筑结构形式复杂化,高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使得建设工程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增加,这就要求建设工程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管理精细化、高效化。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和手段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建设工程日益增多的要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设工程管理应寻找新的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处理建设工程中的大量信息、将各施工阶段信息资料联系起来、避免信息孤岛与信息回流现象;也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组织、不同专业、不同过程之间的信息壁垒等问题,实现高效管理。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管理的系统要素

建设工程管理涉及的信息及相关影响因素量大、面广、琐碎,对建筑材料的全流程检测涉及大量时间与空间信息,对建筑物全寿命检测需要在建筑物每个主要承重构件上布置几个到十几个RFID。因此,在建设工程信息管理中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庞大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云计算的出现使得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价格大大下降,传感器价格迅速下降,这使得在建设工程中大量使用传感器、实现建设工程管理智能化成为可能。

2.1感知层

感知层是指通过RFID采集信息,使物体携带自身信息并实现流动数据更新累加。在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中,感知层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产品信息,运输中形成的物流信息链,经手人员信息等。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中感知层主要采集的信息涉及主要承重构件的设计信息、验收情况、使用中检测信息等。

2.2传输层

传输层即网络传输技术,用于解决网络层的网络接入、传输、转化及定位等问题。由于无线局域网具有高移动性、抗干扰、安全性能强、扩展能力强、建网容易、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而建设工程信息量大、施工环境复杂,考虑到要实现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应尽量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传输层,方便日后系统更新换代。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看来,可以采用无线局域网作为建设工程管理的传输层平台。

2.3应用层

应用层是展现物联网应用巨大价值的核心架构,它旨在实现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控制决策以及完成特定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的业务,从而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感知,发挥智能作用。建设工程中,要求应用层具有海量存储、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等功能。因此,应以云计算技术作为应用层集合分散在各地的高性能计算机上,为物联网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服务平台。物联网应用于建设工程管理的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

三、建设工程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应用分析

3.1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

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指的是在建筑材料出厂时便在每个单元材料中埋入RFID,记录材料的产品信息。在运输中,以时间和空间信息形成物流信息链,直到建筑材料进场、投入使用。管理人员通过扫描RFID清楚地了解这批建材的全部信息。在进场时接收材料的管理人员要对产品质量进行初步评定,将检查结果录入RFID,进一步保证了进场材料的质量。当某单元建材出现问题时,通过扫描RFID可以明确责任人,减少责任推诿,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具体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信息录入如图2所示。其中,使用部位指的是建筑材料具体用于建筑物的哪些部位,旨在方便日后管理。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属性、质量等级、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内容。

3.2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

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检测的具体做法是将具有应力感应功能的RFID在不影响构件结构功能的前提下放入主要承重构件中,如框架梁、框架柱等。根据构件的受力要求,RFID应布置在拉、压应力较大处,并且录入其对应的构件基本信息,如设计信息、建设单位信息、施工单位信息等。随着工程的进行,不断录入新信息:验收时录入每个构件的验收情况与验收人员信息,投入使用后实时检测每个构件,记录每个构件的受力情况,消除安全隐患,使建筑寿命合理化。

3.2.1录入基本信息

录入基本信息是为之后验收工作、安全测评工作及建筑物合理寿命鉴定服务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单位信息、设计信息、施工单位信息。这个环节是实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的前提,录入的信息越翔实、越条理,之后的工作就越省力。项目建设单位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场地地址、建设单位名称等,根据日后需要按需录入。设计信息包括每个主要承重构件的图纸编号、构件编号、混凝土级别、配筋信息、截面尺寸、设计单位、构件受力的设计限值等。施工单位信息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具体某片区域管理人员等。录入这些信息可以加快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之间信息流通速度,明确责任人,提高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

3.2.2提高验收效率

工程验收时,监理人员首先在RFID中录入验收日期、验收单位及监理人员个人资料。验收时扫描RFID,将构件设计信息与现场检查结果核对,记录自己对该构件的质量验收结果。这样可节省大量查阅图纸的时间,减少由于管理人员素质等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现场验收结果有据可查,验收质量得到保证。

3.2.3减少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当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具有应力感应功能的RFID可实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监测。当构件应力超过允许值时发出警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有问题的构件,尽早做好维护措施,实现基于预防性的、有针对性的维护,在建筑物出现安全问题之前进行加固等措施。而不是浪费大量时间进行常规检修,这就意味着零计划外故障时间,即如果没有突发性事件,建筑物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由于有些检测需要局部破坏建筑物,采用RFID避免了原本没有必要的破坏。由于可以及时解决安全隐患,所以采用RFID间接提高了建筑物使用寿命。

3.2.4建筑寿命合理化鉴定

当建筑物达到其设计使用寿命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数据收集,即对建筑物体检,根据RFID收集的检测数据、汇总之前存入RFID的信息,分析该建筑物能否继续使用或者需要何种维修措施,从而合理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人为规定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做法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采用RFID可以使建筑寿命合理化,实现建筑物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结语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较少。以物联网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为平台,初步构思了建筑材料全流程监控管理和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检测这两种物联网应用模式,以期将物联网应用于建设工程管理,实现建设工程的智能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架构[J]. 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管理工程学报. 2015(04)

篇4

一、 概述

当今,玻璃幕墙在现代建筑,特别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的风靡程度有增无减,它几乎是世界各大城市建筑立面的一致选择。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的审美倾向仍然受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而玻璃幕墙不仅外观简洁、通透、富有现代感,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企业实力、突出企业形象。因而受到众多业主和建筑师的追捧。然而,人们为了这种独特的外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传统玻璃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均远不及传统墙体,同时传统玻璃幕墙缺乏合理控制太阳辐射的措施,这就大大增加了该类建筑的制冷和采暖能耗。在2005年,我国推出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标准,对玻璃幕墙提出了严格的热工要求。

与传统玻璃幕墙相比,双层玻璃幕墙(Double Skin Falade,以后简称DsF)独特的通道夹层设计,不仅为提高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更重要的是,为遮阳构件提供了一个栖身之地,使之既能有效遮阳,又不破坏建筑外观。此外,它还可以通过强化通风降温来降低建筑能耗,因而倍受建筑师的推崇。然而,采用DSF不仅会增加成本,牺牲可观的建筑面积,同时其维修费用也高出一般幕墙。而且,不能简单地认为DSF一定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通风等热工性能,目前大多数类型的DSF都不能同时减少采暖和制冷负荷,只有根据具体情况把不同类型结合起来或改变系统设置,以其科学的结构、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换气,降低空调能耗减少风及恶劣气候的影响才可能比传统的隔热玻璃加外遮阳方案有实质性进步。

二、双层幕墙的通风分析

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又称为呼吸式幕墙,热通道玻璃幕墙,它通常包括外层玻璃幕墙、通风空气层(也称热通道)和内层玻璃幕墙。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热通道宽度一般为100~2000mm,热通道上下一般设有进出风口,遮阳装置设置在热通道内,如图1所示。通常认为的通风双层玻璃幕墙的节能原理是这样的:冬天,关闭进出风口,由于阳光的照射,使热通道内温度升高,像一个温室,等于提高了内层玻璃幕墙的外表面温度,减少了建筑物采暖时间和能量损耗,如图1;双层玻璃幕墙在夏季具有隔热作用,在夏季,开启热通道上下风口可以实现外循环通风,利用空气流动的热压原理(自然通风),或是利用机械通风装置(机械通风),玻璃幕墙从进风口吸入空气进入缓冲区,在缓冲区内气体受热,产生由下而上的热运动,由出气口将热空气排到外面,从而降低了内层幕墙的温度,起到了隔热作用,如图2。

图1通风双层玻璃幕墙冬季无通风示意图 图2 通风双层玻璃幕墙夏季外循环示意图

对内层幕墙可开启的通风双层玻璃幕墙,可实现内循环的通风方式,如图3,夏季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和围护结构的传热,室内温度升高并且室内家具墙体将蓄存一部分的热量,而夏季夜间通风正是利用室内的温度较低的空气带走室内热量,进一步减少第二天的空调耗能,如图4:

图3通风双层玻璃幕墙夏季内循环示意图 图4 通风双层玻璃幕墙夏季夜间通风示意图

三、通风双层幕墙的工作分析

1 透射体系研究

从遮阳装置或者设备的布置的角度来看,DSF分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DSF的内外侧都是玻璃,中间加设遮阳构造,其形式主要有:装置、格挡等,如百叶、格栅等,这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尤其结合感光智能控制的遮阳百叶等设备;第二种,遮阳设备设在双层玻璃幕的内侧或者外侧。对于,热通道内加设遮阳百叶通风幕墙组成的透射体系:两侧是玻璃,中间是空气层和遮阳百叶。忽略遮阳装置的影响,该体系可以视为阳光照射到两侧均为空气的双层半透明薄层,射线要通过两个玻璃界面透射到另一侧,阳光首先进入第一个玻璃层,此时由于反射的作用(设此层玻璃的总反射率分别为r),则只有(1-r)的辐射能进入玻璃层;经玻璃的吸收后(玻璃吸收率设为α),有(1-r)(1-α)的辐射能可达玻璃另一侧层界面;由于反射作用,只有(1-r)2 (1-α)经玻璃吸收后可以透过该玻璃层,而反射(1-r)r(1-α)要反射回玻璃第一层界面部分辐射能经过反射、吸收、透射等反复进行下去(见图5)。

图5双层玻璃幕墙透射体系模型

于是可以得到单层玻璃的吸收率:αz=α(1-r)[(1+r(1-α)+r2(1-α)2+…]=

α(1-r)/[1-r(1-α)]

反射率: R=r{1+(1-α) 2 (1-r)2/[1-r2(1-α)2]}

透过率: T=(1-r)2(1-α)/[1-r2(1-α)2]

同样,双层玻璃的总透过率为:Ts =t1t2/[1-ρ1ρ2]

总的反射率为:ρ=ρ1+t12ρ2 /[1-ρ1ρ2]

第一层玻璃的总吸收率为:αZ1=α1+{1+t1ρ2/[1-ρ1ρ2]}

第二层玻璃的总吸收率为:αZ2= t1α2/[1-ρ1ρ2]

上述式子中,t1、t2分别为两层玻璃透过率;α1、α2分别为两层玻璃的反射率;ρ1、ρ2 分别为两层玻璃的吸收率;这些都和玻璃本身的物理性质、介质温度、太阳辐射入射角度等有关。

2 关于热阻的模型

(1)热通道内空气的不定向流动

在冬天,关闭幕墙上下的风口,DSF完全是一个两层玻璃中间是空气夹层的结构体系(见图6),DSF共三层,4个界面,则热阻组成为:外侧玻璃外表面的换热热阻(玻璃与室外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设he),外侧玻璃本身的热阻Reg,热通道内综合热阻R,内侧玻璃本身的热阻Rig,内侧玻璃与室内环境的表面换热阻(对流换热系数为hi)。热通道内假设为理想状态:即热交换只有辐射热交换,那么,外侧玻璃与室外环境的传热热阻以下式计算:Re=1/Ue=1/her+1/he+Reg。

式中,Ue为外侧幕墙的传热系数,her、he分别为外侧玻璃内表面的辐射换热系数和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内侧玻璃幕墙的总热阻计算方法与外侧幕墙相

同,内侧幕墙热阻设为Ri。中间热通道的热阻比较复杂,只考虑辐射换热,那么辐射换热系数可以由下式求出:Her =σ(T2eg +T2ig )(Teg +Tig)/(1/εeg +1/εig -1)

式中:σ为斯蒂芬-波尔斯曼常数,σ=5.67×l0-8W/(m2•K4) ;Teg 、Tig为外侧和内侧玻璃的热力学温度;εeg、εig为外侧玻璃幕内表面和内侧玻璃幕的外表

面发射率。

图6DSF传热模型

由于通道内的空气在自然状态下是均匀的,因此内外侧幕墙在通道里的辐射换热阻是相等的,于是热通道内的总热阻:R=1/2her

而事实上,即使是密封性很好的双层玻璃幕墙热通道内的空气也不可避免地分布不均匀或者出现涡流的情况,因此,理想条件下的情况是很难实现的

(2) 热通道内形成空气流

当热通道内形成空气流,那么我们只考察热通道内的热阻,而把内外侧玻璃幕墙表面的换热热阻中的对流换热部分纳入热通道的热阻中来,内外侧玻璃的热阻不变(按照(1)中的式子不变化),此时热通道的热阻组成为:热通道内的总热阻R和玻璃界面的对流换热热阻h以及辐射换热热阻h。即:R=1/2her+hc

对流换热系数可依据有关公式计算:

hC =6.12uf0.78 uf >5m/s

hC =4.8+3.4ufuf≤5m/s

式中:uf热通道中空气流速,单位是m/s。

四、提高节能效果的热工对策

1 基于气候的热工设计对策

1.1 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热工设计对策

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由于要充分考虑冬季建筑的保温和太阳能利用,所以要特别重视幕墙的保温性能。提高幕墙保温性能的措施如下:

(1)提高幕墙的密封性能,减少冷风渗透。

(2)内侧幕墙采用双层甚至多层中空玻璃,增加内层幕墙的气密性。

(3)在幕墙不可视位置加设保温棉,提高幕墙的保温性能。

(4)提高幕墙玻璃本身的热工性能:采用断热铝型材龙骨;外层玻璃采用LOW-E镀膜玻璃,即低辐射玻璃,可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又减少了玻璃的反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内遮阳装置遮阳片可以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进行旋转,减小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以使室内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

实际上,由于我国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在冬天可使建筑上形成一个大的温室,由于温室效应,冬天可以很好地利用太阳能,从而减少冬天的采暖能耗。但是到了夏天,幕墙的温室效应则会大大增加建筑的制冷负荷。因此,无论在我国的寒冷地区还是南方的炎热地区,这种幕墙在夏天最大的问题都是遮阳和隔热问题。

1.2 炎热地区的热工设计对策

炎热地区,对于DSF而言,最重要的是夏季的遮阳和隔热。撒世忠等的研究论文中给出了遮阳百叶设在热通道后可以增加幕墙的遮阳和隔热性能,如内层幕墙采用中空玻璃时,太阳辐射的透射率为0.17,大大减小了室内太阳辐射量。同时,在通风幕墙中使用传热系数为2.05W/(m2•K) 中空玻璃时,无遮阳百叶的通风幕墙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为1.29W/(m2•K), 而有遮阳百叶的通风幕墙的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为1.17 W/(m2•K),节能效果显著。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采用的双层通风玻璃幕墙,内外玻璃幕墙之间设置了遮阳百叶和反光板。各层的内遮阳百叶,下部固定,向上开启,反光板可调角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把自然光反射到室内,双层幕墙上都设有开启扇,可合理控制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一般认为,外遮阳的效果最好,可遮挡高达90%的太阳总辐射。

夏季,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热通道内空气温度升高,由于向上的浮力作用,热通道内形成自下而上的气流,由于空气的流动自上面的排气口带走了部分热量,从而使幕墙自然降温(NaturalCooling),降温幅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道内的热流速度。由上文分析得知热流速度大,则热通道内的辐射和对流换热系

数就会显著增大。因此,在热通道内设导流设备以及鼓风或者是抽风设备增大通道的气流速度是十分有效的措施。有研究发现:选择适当的玻璃幕墙性能组成可降低热负荷,同时适当的利用热通道内气流能改善总的热平衡:有人认为当通道内气流速度达到 6m/s时,夏季进入建筑的热负荷可大大降低;而当气流速度是 1.5m/s时,此时进入建筑的热负荷只相当于自由对流的情况。但是,如何使热通道内的热流顺利从开口排出,带走热量,不仅与双层幕墙的间距有关,而且也与幕墙的高度,当地的气候等因素有关。研究通道内的热流是很复杂的,目前采用的计算机软件模拟取得了一些公认的成果,比如采用CFD(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模拟传热过程等。

2 实例运用

某大厦所采用的通风双层玻璃幕墙,体现了诺曼福斯特高技派设计风格,该幕墙内层采用可开启的洁净透明钢化玻璃,外层为透明钢化中空 LOW-E玻璃,内外层中形成的热通道宽度为320mm;中间设有宽 35mm的电动百叶,百叶可以转换角度以及升降开启以遮阳和调节光线。夏天,空腔内由于烟囱效应使气流从上边开口排出,形成一道空气缓冲层,从而减少室内外温度交换,降低了制冷负荷,节能可达30%~40%左右。

篇5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条件的限定下,实现或超过已设定的需求和期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在项目的实施阶段,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在我国一个建设工程项目往往由许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并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尽相同,因此就形成了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总集成者,业主方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组织者,因此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而言,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往往是该项目管理的核心,建筑工程通常都包括庞大而又复杂的的施工过程,因此他具有一定的特点:

1一次性和成果的不可改变性

任何建设工程项目都是一次性的成果,一经完成就不能再进行更动。例如建设一栋楼房,一旦混凝土浇筑完毕,其整体造型和结构就无法再进行调整,所以任何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都具有一次性和不可改变性。

2独特性

任何建设工程项目都是不相同的,每个建设工程项目都相对独立的存在。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都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哪怕两栋设计完全相同的建筑,也会由于其所处的地基条件和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都具有独特性。

3管理活动的相关性

建设工程中的任何管理工作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有着一定的联系,管理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影响。管理活动和工作都包括许多内容和程序,但只要是针对某项目的管理工作,那么或多或少的都会对项目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正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存在以上的特点,因此在其进行过程中业主方的目标和任务也具有其特定性。业主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同时也是对项目期望最大的方面,是项目的“主人”,业主方在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中扮演重要的组织者的角色,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任方,与此同时业主方项目管理的角度主要是从项目的整体出发服务于业主方的利益,其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投资目标。旨在整体上控制建设工程的投资额度,保证业主方的经济利益。绎济收人是业主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最根本动力,由于有经济收人的需要,所以业主方需要在项目进行中对投资严格控制,从而保证业主方的经济收人。

2、进度目标。业主方队项目都会有工期要求,这样就形成了业主方对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必须满足业主方进行下一步市场营销的需要的要求。业主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之后需要将完成的项目投人到市场中去销售,从而获得最终的利润。时间既是金钱,因此只有业主方抓紧了对进度的控制才能合理的安排下一步的销售工作,因此进度目标的实现是实现最终经济收人的桥梁。

3、质量目标。任何建设工程项目都是无法改变的独立体,所以业主方必然会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一定要满足合同、图纸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满足业主对完成后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出售的质量要求。业主方对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既要要求业主方的员工在平时施工过程中认真负责,更要求业主方将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控制提高认识,将质量控制视为企业生死存亡的根本技能,才能保证建设工程在业主方的质量控制达到相关要求。

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要加快进度往往需要增加投资,要提高质量往往也需要增加投资,过度的缩短进度会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这都表现了目标之间关系矛盾的一面,但通过有效的管理,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也可以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业主的任务是在既保证投资和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合同要求,使项目在合理的进度下完成。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三者通常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只有做好了这三方面的管理,并能统筹安排这三者之间的投人和安排,才能使建筑工程项目能顺利健康的发展。

业主方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项目管理任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安全是保证一切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在当今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可见安全管理直接决定着一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成败。

2、投资控制。经济收人是业主方进行项目投资的源动力,因此对投资的控制是业主方在进行项目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

3、进度控制。进度控制既时间控制,任何一个项目都有其计划和要求的工期,只要满足合同的工期要求才算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满足业主方进行下一步市场营销的需要。

4、质量控制。质量是建筑业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是建筑业企业满足市场和行业要求的的最基本素质,因此业主对质量的控制是业主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主要关切的问题。

5、合同和信息管理。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因此每个项目都有复杂的合同关系,因此合理的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中产生的合同和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6、组织和协调任务。建设工程项目通常都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和工种的协同合作,这就要求业主方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好组织和协调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使项目各单位和部门见顺利的进行沟通,避免由于沟通盲点产生的问题。

在当今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管理是一项很繁重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度细化和明确,建筑工程已经变的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庞大,因此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就更加的高,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只有从各个方面彻底完善和改革才能保持整个项目的良性发展。建设单位(既业主)必须随时关注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变化,落实对项目的跟踪调查,掌握每个环节的进展情况,注意对项目的动态平衡管理,及时会同有关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建设工程项目不断的保持合理配置,以确保工程投资、工程质量以进度目标的实现。

[1] 粟永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三控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2] 杨昌明.浅谈工程管理的新理念[J].山西建筑,2010.

[3] 宋福来,王广柱.浅谈建筑工程管理技能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篇6

一、现场管理工作要做足

1、加强对监理队伍的管理

监理是负责监督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的控制者,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与监理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关系,想要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必须要加强现场监理队伍的管理,要监督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

2、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意识

首先监理人员必须要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所以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就要对监理人员召开会议,要明确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并且要有相关文件的发放,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各类纪律制度,规范监理人员的职权使用范围。监理人员要增强责任意识,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考虑,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同时还要认真阅读工程监理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要严格约束自己,明确履行相关职责。

二、城市建设工程设计

城市建设工程不仅要满足质量要求,还要满足设计要求,要根据城市的文化特色和人民需求来进行设计,要对城市工程项目的选址、规划进行仔细分析,要从实用、经济、稳固、美观等多个方面来设计,要紧随时展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化施工技术。

1、划分建筑工程设计的阶段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必须要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详细划分,要严格按照我国政府颁布的相关标准来执行,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深度上,都要满足计划决策部门确定项目和审批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大型建筑工程和小型建筑工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小型建筑项目只需要有一个简单的设计规划和方案计划就可以,然后要将设计方案交由建设单位审查,审查通过以后才可以开展施工图的设计,通常施工图纸的设计包括初级设计和现场施工设计两个阶段。

2、建设工程组织总设计

城市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项目,通常规模较大、而且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较多,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要有一个牵头者,那就是建筑工程组织总设计部门,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项事宜进行统筹规划,与各个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建设工程项目中分为市政道路、给排水、通风电力、热力、煤气、工程绿化等方面,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分工。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工程组织部门就要安排相关施工单位进驻工地,要落实好现场施工所需水、电、场地等,要对现场道路进行规划,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的防范工作,要加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协作,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城市建设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工程管理起步时间较晚,管理经验较少,而且我国施工单位资质较低,施工人员基本都来自农村务工人员,缺乏专业施工技能,所以就给工程项目遗留了许多质量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施工组织的方向分析

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中,施工组织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采购和审查,要确保施工工艺没问题。此外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动态方案,随时都在变化,所以要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发现问题要及早解决,不能延误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2、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分析

由于建筑物的功能和要求有所区别,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设计时要重点放在技术方面,关注部分交叉位置环节上的不足,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建造需求进行施工,每一条管线都要精心设计。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都忽略了这些,导致各专业之间的冲突,这样就根本不利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控制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施工成本预算,要对建筑施工材料标准进行制定,要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衡量,明确建筑质量标准,要确保在使用最少资金的基础上,加快工程进度,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招聘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基础的文化水平,要能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素养,施工单位也要定期开展施工技术培训,每个施工班组都要有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还要定期组织班组成员培训,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要加强安全施工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对施工工程管理要采用招标的形式,要选择正规资质的施工单位。

3、实行否决制度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的保障与施工计划、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技能都有很大关系,施工组织部门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要与监理部门相互交流、沟通严格监督施工人员施工,要对施工材料的进场严格把控,发现不合格材料要立即解决,停工整顿,严格实施施工质量的否决制度,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对各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从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1城乡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工程建设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比较低,而这已经长期影响我国城乡建设工程建设的质量。如果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或丧失了原则,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或为了牟取一定的利益而偷工减料,工程的质量将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部分管理者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城乡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制约;除此之外,一些管理者的态度倨傲散漫,导致管理者与施工者间沟通的缺乏,最终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建设。

1.2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及方向

城乡建设工程项目大部分属于公益项目而且工程规模比较大,因此,施工单位对工程的管理不严格的现象其实并不罕见,在相对比较庞大的工程建设中,管理者数量的不足导致其管理的能力和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及地方保护主义双重的影响下,行业庇护因此就在所难免。这种环境之下就会导致喊空号现象的出现,监管力度的失重以及阳奉阴违的管理现象必然将会导致工程工期的延缓,质量低下的隐患。

1.3必要的比较和论证过程的缺失

比较和论证的过程是城乡建设工程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衡量工程管理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科学的比较、论证过程是通过针对性地对工程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尽可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确保工程高产高效进行。但是,我国很多城乡建设得工程中都缺少了这一重要的环节,建设工程就会出现各种失误,从而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效益不能达到最大化等各种问题。

1.4施工过程控制力度的不足

虽然很多单位在施工前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施工指导的方案和规范条例,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有效地跟进这些方案和条例的实施和监管,因此不能很好地落实制定的管理制度,相应的管理制度也仅仅成为了一纸空文。管理体制不能到位地落实工程项目,导致了粗糙和缺陷的工程质量。

1.5城乡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所存在的问题

①施工的过程中,很多的施工单位并没有足够的质量意识,因而存在比较严重的偷工减料现象,只有极少数的施工单位能做到对质量监控的严格把关;②很多的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管理能力比较差,现场质量的控制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现场技术人员,这种种情况导致现场管理的混乱;③很多的单位施工工序并不规范;④目前的施工单位进行转包或分包工程的做法十分普遍,这样的做法已经违反了法律,中标的单位无法严格地按照一定的工序进行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因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分包商较多,因此,当施工组织设计不尽合理、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时,往往会致使分包商不能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

2不断加强城乡建设工程管理的措施

工程使用质量的高低直接受到城乡建设工程管理好坏的影响,工程能否快速而顺利地运行取决于现场管理质量的好坏,优良的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安全,在城乡建设带来收益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足够重视质量和安全的问题。

2.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管理人员优秀的素质是工程管理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管理者的素质不但包括其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也包括其在综合性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当今社会,我国缺乏身兼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城乡建设工程又要求其管理者须具备广博的阅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不凡的专业水平上。所以,应该重点开展对城乡建设工程管理者相关的教育培训,一方面,能够使得管理人员培养起高度的责任心和原则理念,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应该强化相关人员的技能的水平和管理的技巧,使得管理者能对工程顺利有效地进行管理,真正达到“在其位,谋其事”的自我境界。同时,逐步健全和完善人才选拔制度,调整人员机构,实施优胜略汰,竞争上岗,人尽其才。

2.2加强项目监管力度

各部门和单位之间应强化相互间的协调和监督,打破地方保护性思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城乡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监管。同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将责任制贯穿整个城乡建设管理的过程。执行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明确权力和义务的分配。同时,要明确监管的目标,对于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的监管,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保障每一个施工项目都能够顺利的开展,顺利的结束。

2.3重视管理方案的制定

在正式的开展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于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对比论证,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在确定了施工方案以后,管理人员应当根据项目的施工方案来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对于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等展开全面有效的管理,最大程度上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

2.4健全项目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项目的管理机制是项目管理的基础,确保管理机制的全面与完善不仅能够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更能够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此项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具体应当由项目经理极其下属的管理层进行为主,建立项目施工管理责任组,对于项目进行分层管理,对于项目每一步的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最大程度上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这样能够有效的确保项目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进行项目管理,进一步确保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质量。

2.5加强项目管理力度

城乡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提前制定好项目施工管理方案,对于项目的施工标准、安全生产条例以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明确。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安装相关的条例展开施工,确保所有的条例与原则能够顺利的进行。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参照项目的施工监督方案展开施工,做好项目的施工记录,对于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确保项目的规范化施工。此外,施工单位还要确保项目的环保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确保城乡经济的绿色发展。施工监理人员应当以专业的监理技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控,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当做好施工数量的记录与管理,做好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与保存,这样在施工完成以后能够及时的交给相关的审核单位进行审核,进一步确保项目的竣工验收顺利进行。

2.6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城乡建设工程市场的合理运行。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城乡建筑法》、《城乡建设合同法》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法律,这些法律对城乡建设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这些法律制度的实行,并没有从城乡工程总体方面出发,缺乏一定的规范标准。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加大对城乡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对城乡建设工程招标环节与价格管理等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规范,才能将设计管理工作落实的更加有效。

3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城乡发展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加大了城乡发展的投资力度。在城乡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此施工单位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建设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最大程度上确保城乡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作者:黄炳德 单位:田东县城乡建设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张畏.施工过程控制应用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工业,2016,7(12):218.

篇8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

2.1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

一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

二是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

三是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2]。

由此可见,职业能力是基于职业岗位的素质能力综合;可以把它概括为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

2.2 工程管理专业相关职业岗位职业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一般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三个;职业能力一般包含在建筑工程领域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能力;综合运用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能力等[3]。无论将来从事那个岗位,其职业能力都应包含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这一基本的专业技能,同时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专业技能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

3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设计

3.1 课程定性

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是学生今后从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必备知识;工程承发包能力、合同管理能力是工程管理人员的核心职业竞争力[4]。所以说,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2 整体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整体要求,基于岗位能力进行课程设计,以西藏自治区**检测业务用房为一综合项目案例,以其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的工作流程为项目教学主线,共分为五大教学项目;以其招投标、合同管理任务为教学载体,共分为23个教学任务;设计了招投标、合同管理学习过程与工作流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建立了“项目驱动,任务考核”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3.3 课程设计

3.3.1 教学项目设计

本课程教材中由建筑工程市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概述、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务实、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开标评标定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和仿真练习等八章构成,理论知识较多,不便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的工作项目为教学主线,整合了知识体系,共设计为建筑市场的认识、建筑工程招标、建筑工程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工作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五大教学项目。在整个课程及每个教学项目的职业能力目标中,又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三部分,以着重通过课程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见附表1。

3.3.2 教学任务及教学任务书设计

篇9

一、园林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建设和园林工程管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建设和园林工程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多,而当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园林工程管理中的成本管理问题、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问题等等。

(一)园林工程的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在园林工程管理当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其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在园林建设当中,涉及到许多建设所需的材料,包括绿化所需的植物、雕塑、木材等等,如果没有做好相关的成本管理,就非常容易出现铺张浪费的现象。[2]除此之外,园林建设的施工工作人员也需要支付一定的工程款项,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成本控制,园林工程的建设在经济效益上则会有一定的损失。从总体的园林工程成本管理看,一般是在材料费分析预算和人工费的分析预算上存在问题,例如分析预算时没有结合实际的园林工程建设情况。

(二)园林工程管理的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园林工程管理的专业性比较强,它涉及到相关的土木工程知识、园林设计相关的知识等,而从一些园林建设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看,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部分的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理解园林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时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使得园林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采取的工程管理的措施存在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这对整个园林工程项目的建设是极为不利的。[3]最后,园林工程建设完毕,其后期的管理也需要到位,但是在园林工程管理中,部分园林建设企业单位忽视了这一块,最终导致某些公共环境绿化的效果不佳。而以上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导致的。

(三)缺乏完善的园林工程管理的机制

在我国园林建设项目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园林工程管理也逐渐产生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具有失效性的过程管理机制。从目前的园林工程管理的机制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针对不同地区的园林建设工程没有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而在园林工程管理机制当中,还缺乏一定的全局性和前瞻性,以致于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缺少一定的审美内涵。

二、园林工程有效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几点园林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相应的有效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园林工程中的成本管理

加强园林工程中的成本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借鉴过去园林工程建设的成本预算经验,再具体分析当前的园林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成本的预算分析,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一些在工程建设当中会产生的费用分析;第二,在园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好每日成本支出的计算与记录;第三,园林工程建设的期间,施工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做好园林建设的监督与管理,由此减少不必要的花费,降低成本,提高园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园林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提高园林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上,首先可以从园林管理人员的合理任用上采取措施,例如任用一些园林设计相关技能较强的人员监督管理园林工程的建设。此外,园林工程建设企业或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在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上需要做到及时有效,例如在园林工程建设完毕之后,为保证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后期园林工程项目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三)完善园林工程管理的机制

完善园林工程建设的管理机制,需要相关园林建设部门对我国当前的园林建设项目进行整体的实践调查,由此制定较为符合时展以及园林建设发展的规章制度。关于现行的《城市绿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园林建设企业单位可以以此为基础,再结合所承接的不同区域或性质的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制定相关的园林工程管理规定或办法等,进而加强园林工程建设的管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完善园林过程管理机制。

三、结语

园林工程管理出现问题是正常的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在不断增加,其问题也会增多,但是也意味着园林工程管理在不断发展,相关园林建设企业单位要做的是积极面对,加强自身的园林工程建设的管理。(作者单位:鹿景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所谓工程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有效的利用资源,对于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可以说它不仅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也是一门管理型学科。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分工明细,对于工程学这种复杂的学科来说,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不仅仅要技术过硬,还要有专业的管理才能,单纯具有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为了适应社会的瞬息万变,从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人才,满足了社会对于这种人才的需求。

1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1.1工程管理专业的多样性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多样性的专业,它涉及的科目繁多,可以说,从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都是复合型人才,他们所掌握的不仅仅是工程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为了应试考取证书的生硬知识,更多的是涉及沟通、管理、经济等多样化的知识,这些知识只有在通过实践,长期的投入学习才可能抓住其精髓。就学科分类而言,目前也有专家认为,将工程管理的“工程”仅限定为土木建设工程管理违反国际惯例,不符合全世界和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土木建设工程只是许多工程领域中的一个。工程管理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土木建设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应该包括范围更广的其他学科,这正表现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多样性:

(1)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职能越来越精细,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是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同学,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他们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也可以说,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艺术,它将多门学科加以柔和伸展,变为了一个完整独创性强的多样性学科。

(2)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还会接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打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

1.2工程管理专业的综合性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只是单纯的管理型学科,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工程管理学科培养就是工程类技术人才,其实两种都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部分,不同的是,工程管理专业将两种人才的培养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不仅让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人才具有先进的技术、理念,还具备了一定高度的管理才能,这也表现出了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

在这门专业的学习中,应明白一个基本的等式就是“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当然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当掌握几个基本的技能:首先是掌握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次是要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拥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能力;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从上述两个特点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性显而易见,工程专业和管理科学专业本身都是极其复杂难懂的学科,将这两种学科融合,加以调整,变为一个集合了管理和技术的独立学科,不仅对于开办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老师、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也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展望

工程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性学科,也是一种管理型学科,各大高校顺应社会的需求所开展的工程管理专业,巧妙的将经济管理学科和工程类学科结合在一起,使得原本单纯只注重技术,或者只注重管理的专业变为了一个于技术可以去前线工作,于管理可以做出决策支持的专业,不仅相连性强而且更加大了专业的实践性和考核性,让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成为了为社会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2.1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

(1)工程管理专业是一种系统性管理专业,为了实现复合型专业的唯一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将各个学科排序集成为一系列对此专业有用,并且可以实践的学科目录,让各个学科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知识更加全面,更容易记忆;

(2)工程管理专业十分注重工程技术的学习,工程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固定露天性等特点,决定了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对人、财、物以及时间性、空间性和整体性加以关注,而这些都基于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在学科上开展了许多作图、工业制作,建筑工程等科目,以加强此专业的技术教学;

(3)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许多学科,还具有极强的专业叉学科,例如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估价余成本规划等,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专业的综合型学科,其不仅涉及本身工程专业的技术性还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学习。

(4)工程管理专业是一种具有着特定目标,资源和时间限制以及复杂建筑工程背景的一次性管理学科,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只是只可以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导和引导正确工作道路的方针,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历练和学习。

2.2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相当多的工程建设案例的成功,让我国在工程建设上的造诣越来越深。虽然在工程建设上还存在一些至今无法回避和改变的问题,可是近年来工程建设的快速成长,已经说明了我国在建设工程的前景非常的乐观,这与越来越多的工程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出现息息相关。

在未来,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工程建设量会不断扩大,包括城市基础建设在内的大量工程建设会陆续涌出,届时将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管理型双向人才,而各大高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也恰到好处的迎合了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将会经历建设工程上的优胜劣汰,不断的提高我国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和管理质量。

所以,现在看来,工程管理学科在外来的时间里不仅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也会具有更多的挑战,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学校实践活动的质量都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走出来的学生,也多了许多管理类、技术类的要求,他们不仅仅只是能够考取证书,顺利毕业,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快融入国内工程建设氛围,积极为我国工程建设作出有见地性的策略。

3结束语

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工程管理专业的刚刚启蒙,至今,国内的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发展到了基本成熟的时期,可以说越来越成熟。对于正在走向完美的建筑工程行业来说,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问题,需要加以发掘和改正,为了将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推向另一个新高,让我国的工程行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各大高校中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便将会是我国今后建筑工程行业的顶梁柱。

参考文献:

篇11

1 施工过程控制的概述

施工过程控制,是对城市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切实有效的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施工过程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建设工程中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建设工程中管理作用的发挥,只有对城市建设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才能够确保城市建设工程持续平稳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工作中管理的有效化,施工过程控制是实现城市建设工程发展目标的基础。所以,充分的发挥城市建设工程中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市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对城市建设工程中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城市建设工程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2 城建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城建工程现场管理的质量监督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建工程的质量监管制度不够严谨,与城建工程现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城建工程现场管理的监督工作不够严格,就城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导致一些企业或者企业职员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城建工程的质量,有了利益争着分,有了问题则是无人承担,在城建工程现场管理中逃避责任的现象严重,对城建工程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松散无秩序。

2.2 城建工程现场管理中管理模式的弊端

在城建工程现场管理模式方面上也有待改进,管理模式老套,不知变通,缺乏针对性,监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对城建工程现场管理技术不了解,专业水平较差,测出的数据不准确,可信程度较低。监督管理部门的纪律性较差,监理人员出勤率低下,加上监理人员对城建工程质量的意识性较差,造成监督管理部门对城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监管部门形同虚设。

2.3 城建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主要是靠严格的执行力,有了执行力才能保证达到监管工作的目的。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严重缺乏对城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意识,对城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态度消极。

3 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的中作用以及措施

城建工程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建工程管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施工过程控制是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不出现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建工程管理的水平。城市建设工程中,对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对城建工程管理在城建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 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1) 施工过程控制提高了城建工程管理的水平与效率。

(2) 施工过程控制促进了城建工程管理在城建工程发展中的作用发挥。

(3) 施工过程控制为城建工程管理的策略与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数据信息依据,提升了策略与制度的正确性。

3.2 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措施

(1) 对城建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

结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现状,建立全面的管理机制,实施对全体工作人员、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控制的策略。一方面,城市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牵连的工作人员较多,所以,一个或两个工作人员根本不可能单独完成这项工作,这就需要进行比较详细的划分。另一方面,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关系到整个施工组的综合成本指标,涉及到施工组内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团队中每一个工作人员来协助完成。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发现,工程造价工作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关心与合作。因此,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工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工作人员所从事的不同职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综合指标,再把这些指标具体划分到个人,由个人负责或协助完成各自的指标。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注意,奖罚制度的建立一定要综合考虑到职工的实际需求,这样,“奖”才能使员工向往,从而有动力去完成指标,而“罚”才能使员工畏惧,从而有责任有义务去努力维护集体利益。把指标划分到个人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集体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树立全体工作人员控制工程成本的意识。

(2) 对城建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监测管理

在一个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首先,在一个城建工程项目开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包括工程项目施工所需材料的选购、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工程项目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状况的检查与核实,以及对施工人员各项工作的合理分配等等,都要有一个详细具体的规划。在城建工程质量监管上,要设立专门的技术小组,小组内要配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同时,对项目工程建设的重点部位给予技术上的特别培训,提高施工人员保障工程质量的意识。其次,在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适时监督管理,及时帮助施工人员解决难题,及时补充工程所需物资,防止施工人员因陋就简,草草了事。最后,在道路工程进行的尾端,监督人员要对整个工程进行仔细的检测,确保工程的质量,及时排除城建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在控制项目工程成本的同时,保证并提高交通道路工程建造的质量。

(3)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保证城建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能力,而是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加强事前预控与过程控制,进而将各类施工安全隐患控制在科学监管的范围内。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事前预防与过程控制中,国家及各级建筑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而且施工单位要在项目承包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配合下迅速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各岗位责任制。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升全员的安全施工意识是实现过程控制的基础,施工人员要注意专业技能的提升,并且按照安全管理细则进行各项施工作业,进而才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事前预控与过程控制氛围,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4 结束语

城建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一个建筑工程的多个方面。城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是一项内容细致、过程繁琐的工作,城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决定了城建工程的质量水平,而城建工程的质量不仅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也影响了城建工程在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城建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2

施工的过程控制,是指对城建工程施工中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施工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城市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合理、科学的控制,能够保证城建工程持续、平稳的发展,使城市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更有效。施工过程的控制是实现城建工程发展目标的基础,充分发挥对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当中的作用,能够提高城建工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城建工程管理的影响及其现状

一个城市的建设工程对该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保证城市建设工程能够实施,并发挥出它的功能和作用,才能确保交通的畅通,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居民生活更加舒适。而且,城建工程对塑造城市的美好风貌也能起到推动作用,有利于培养居民的思想文明,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升华,激发人类内心的真善美。

就城建管理工程的现状来讲,目前我国的城建管理工程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由于城建工程现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工程现场的管理和监督也不够严格,针对在建设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对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导致企业或企业中的职员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城建工程的质量。争先恐后的追求利益,出现问题却没有人承担。在城市建设工程的现场管理当中,职员逃避责任的情况非常严重,导致在工程的每个环节所进行的监督和管理的工作过于松散和无序。

3城市建设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3.1管理的模式有缺陷

城市建设工程管理的模式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有的管理模式太过老套,没有针对性,又缺乏变通,负责监理的人员缺乏责任心,监理人员对城建工程管理的技术不够了解,没有足够高的专业水平,所测出的数据不够准确,缺少可信度。另外,由于负责监理的部门缺乏纪律性,职员的出勤率偏低,而且监理人员没有保证工程质量的意识,导致监管部门对城建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使监理部门形同虚设。

3.2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监督管理部门要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监督管理的工作,而目前的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没有对城市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意识,对城市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重视,其工作态度也很消极。

4施工过程控制的内容及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4.1对城建工程造价控制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

结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现状,建立全面的管理机制,实施对全体工作人员、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控制的策略。一方面,城市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涉及的范国很广,牵连的工作人员较多,所以,一个或两个工作人员根本不可能单独完成这项工作,这就需要进行比较详细的划分。另一方面,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关系到整个施工组的综合成本指标,涉及到施工组内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团队中每一个工作人员来协助完成。根据以卜两点,我们可以发现,工程造价工作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关心与合作。因此,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工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工作人员所从事的不同职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综合指标,再把这此指标具体划分到个人,由个人负责或协助完成各自的指标。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注意,奖罚制度的建立一定要综合考虑到职工的实际需求,这样,“奖”才能使员工向往,从而有动力去完成指标,而“罚”才能使员工畏惧,从而有责任有义务去努力维护集体利益。把指标划分到个人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集体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树立全体工作人员控制工程成本的意识。

4.2对城建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监测管理

在一个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首先,在一个城建工程项目开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包括工程项目施工所需材料的选购、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工程项目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状况的检查与核实,以及对施工人员各项工作的合理分配等等,都要有一个详细具体的规划。在城建工程质量监管上,要设立专门的技术小组,小组内要配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此困难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同时,对项目工程建设的重点部位给予技术上的特别培训,提高施工人员保障工程质量的意识。其次,在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适时监督管理,及时帮助施工人员解决难题,及时补充工程所需物资,防止施工人员因陋就简,草草了事。最后,在道路工程进行的尾端,监督人员要对整个工程进行仔细的检测,确保工程的质量,及时排除城建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在控制项目工程成本的同时,保证并提高交通道路工程建造的质量。

4.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保证城建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能力,而是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加强事前预控与过程控制,进而将各类施工安全隐患控制在科学监管的范围内。在建筑工程施工的事前预防与过程控制中,国家及各级建筑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而且施工单位要在项目承包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配合下迅速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各岗位责任制。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升全员的安全施工意识是实现过程控制的基础,施工人员要注意专业技能的提升,并且按照安全管理细则进行各项施工作业,进而才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形成一个良好的事前预控与过程控制氛围,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结语

城市建设工程中对施工过程的控制非常重要,它涉及建筑工程的很多方面。对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现场管理的工作内容细致,而且过程很繁琐。城市建设工程中对施工过程的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而且,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城市建设工程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在对城建工程的管理中,施工过程的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建设工程的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建设工程管理在工程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增加城建工程的效益。所以,加强城市建设工程中对施工过程进行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及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3

1.工程的理解

人们对“工程”一词的理解有泛化的趋势,比如211工程、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希望工程等。归结起来,一般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将自然资源最佳地转化为结构、机械、产品、系统和过程以造福人类的活动;第二种含义是上述活动的结果,例如长江大桥、青藏铁路等;第三种含义是从上述活动和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并吸收有关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学科———工程学科。中国工程院目前包含的工程种类有17种:机械工程、运载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能源工程、矿业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农业工程、轻纺工程、环境工程、医药工程、卫生工程。

2.管理的理解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只有共同劳动才能产生生产力,而共同劳动是一种多人之间的协作行为,多人之间的共同劳动就可以进行分工,从而发挥各个个体的比较优势,这种多人之间的群体协作需要协调与指挥———即是管理,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多人的共同劳动就具备了单个个体不具备的功能。但是共同劳动的效率与效益取决于管理,管理是多人多种生产要素能否具备规模经济的关键。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分工的细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生产各环节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这些都要求更高水平和更大强度的管理。管理是个多维的复合体,管理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人们对管理的认识经历了经验管理与管理理论萌芽、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异常活跃,众多的学者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各树一帜,建立了许多管理理论学派,形成了管理理论研究的分散化。美国管理学者孔茨和奥唐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热带的丛林”。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主要包括以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或称管理程序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交流中心学派等。在实践领域中,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领导层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实践的不同认识。比如海尔响亮地打出“海尔,中国造”的口号,联想提出“世界的联想”,TCL要做“世界级的企业”,而诺基亚则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见,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3.工程管理的理解

狭义的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建设工程管理,而建设工程的业务主要是以项目的方式展开的,所以有的专家和学者建议工程管理专业改称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包括建设前的项目策划等前期的管理和建设实施过程中对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等管理以及建成后对工程实体的维护运营等的物业或设施管理。建设工程管理是指建设工程全寿命的管理,包括前期的策划与管理、实施期的管理和使用期的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增值,包括为工程建设增值和为工程使用增值。建设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建设工程的实践活动一般是一次性的活动,它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需要多种学科多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涉及众多人的利益,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正在向高、大、精、深方向发展。

4.工程管理教育的理解

工程管理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既掌握工程技术又具有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工程管理教育不是简单的工程教育加管理教育。工程管理的课程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把工程技术内容和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是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有了工科教育背景,再单独学一些管理学课程并不等于工程管理教育。只有将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才能发挥1+1>2的效应。工程管理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比,要同时具备实施工程技术项目和进行专业化管理的能力,并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和物业管理方向等五个方向。从单个工程项目的实践来看,工程实践可以分为核心的形成工程产品的过程,为核心过程提供服务的辅工作过程以及在前两者之上的管理过程。作为工程管理者要取得1+1+1+1>4的效果,必须将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不仅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更应该要求教师有广阔的视野,要求教师首先融会贯通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囿于自己的狭窄领域。

三、对工程管理专业的SWOT分析

1.SWOT分析框架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可以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2.SW分析

从上述[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培养结构体系可见,工程管理专业的优势(strength)在于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知识领域宽广,视野广。工程管理专业的劣势(weakness)在于博而不精,抓不住重点,不知所云。我校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三年级还不知道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总觉得工程管理专业不如土木工程、给水排水等专业目标明确。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优势在于有工程技术作为依托,背靠建设类的专门院校,各个工程技术专业我校基本齐全,有可以利用的工程技术资源。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还为北京市建设领域培育了成千上万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目前正活跃于北京市建设领域,也为我校人才的培养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关系资本,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场地和平台。但是,资源只是潜在的优势,潜在的资源能否转化为效益,主要依靠能力的发挥,资源需要通过能力去实现增值,能力只有通过使用资源创造价值才能体现。

3.OT分析

由于我国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尚有巨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前景。在我国工程实践活动中,企业对工程管理人员需求旺盛,尤其是中高层工程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极为匮乏。根据中国工程院的调查结果,认为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组成结构失衡和专业失衡同时存在。组成结构失衡表现在低层次人才相对过剩,而掌握先进知识、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水平人才相对缺乏。专业结构失衡则表现在当前工程管理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某些行业领域人才资源相对充足,而另一些行业领域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基本建设行业的工程管理人才属于较为充足的行业。尽管在项目管理组织中,工程技术、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计算机应用和工程法律法规等领域的工作都是由相关的专业人员承担,如工程技术、估价师、律师、合同工程师等,但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各种技术工作、管理工作和职能工作之间越来越趋向于相互交叉,他们之间存在复杂的分工和协作关系。所以,人们的知识结构也必须交叉和多样化,即项目管理者必须对各种职能工作有很深的了解,而各职能人员或参与项目的各种技术人员也必须了解项目管理,不能“隔行如隔山”。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上互相参透,能力上互相补充的管理群体。这就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四、实践教学不足及其对策

1.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足

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是普遍突出的问题。学生在未接受专业教育前,对工程实践过程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由于过于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缺乏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缺少对实际问题的真切体验,妨碍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目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入学教育、专业认识实习、各门课程的大作业、毕业论文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从教学实践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之间确实脱节,对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缺乏。

2.实践教学不足的对策

对实践教学不足的对策,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沈阳建筑大学齐宝库教授创立和总结的教学经验。沈阳建筑大学齐宝库教授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创立了“三明治”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认为,实际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才能获得。基于这种认识,以齐宝库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大胆尝试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方面教学资源的“三明治”教学模式。即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在校内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五个学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到工程项目工地实践一个学期,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其余专业课和做毕业设计(论文)。“三明治”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企业的临时雇员,以项目经理助理或工程技术人员助手的身份参加工程管理工作。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再带回学校学习,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使学生在就业前受到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高等工科院校是培养工程师的,“三明治”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在工程制图、工程设计、施工测量、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受到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就业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2)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学生们作为企业的临时雇员,既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又要参与工程和企业管理工作。这样学生们得到了锻炼,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工程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3)充分发挥了社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实行“三明治”教学模式后,学生有机会深入到有关企业。这些企业能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使企业认识到培养人才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样就调动了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了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潜能,弥补了学校办学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作为对“三明治”教学模式的改进,笔者认为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配备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实习加以指导。

五、新型工业化对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要求

1.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人类社会正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由于IT技术的迅速发展,IT技术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已经形成相应的产业,目前IT技术正在深刻地改造发达国家的传统行业。由于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目前又面临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可以通过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数字鸿沟,其主要反映在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应用的观念上,也反映在有关知识管理以及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在产业与产业之间,由于建筑业的特性,目前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较差,使建筑业相对其他产业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

2.建设工程信息化的要求

建设工程信息化是指建设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开发和应用。建设工程信息化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信息化,为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机遇。建设工程信息化包括软件、硬件、组织件和教育件四个要素,其中软件和硬件由信息产业提供,组织件涉及政府和企业的互动,而教育件作用的发挥则依靠教育部门。

(1)建设工程信息化要求人才具备信息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教授认为,人的因素是信息化成败的关键。认为“充分理解信息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把信息和物资、能源一样当做重要的资源来看待,这种认识和自觉性可以称为信息意识。现代化的人必须具备信息意识,它是人的素质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乌家培教授认为“管理可以说是一种信息再生过程,它从管理主体收集信息开始,经过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存储和传递,产生信息的决策信息,施效于管理客体,又得到反馈信息而汇集于另一轮收集的信息中,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可见,管理和信息化密切相关。

(2)建设工程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