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孩子心理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
首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所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如新入园的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表现为经常哭闹一阵,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可为幼儿准备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以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
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教师就是其环境。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将给幼儿的心理抹上一层灰色。如有一位小朋友,他有香港脚,如果教师说:“走开、走开,你又脏又臭。”这样就会在他的心理造成伤害,而且也使其他的幼儿从小形成了不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有缺陷人的偏见心理,并且从中染上了不尊重他人、小看他人的习性。可见,教师的言行态度是否端正对幼儿心理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热爱、要尊重、要严而有格,不能借“严师出高徒”为口实惩罚幼儿,在处理教师和幼儿的关系中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民主、鼓励的心理安全气氛,对幼儿要公正、不偏爱,杜绝那些有损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言行。
其次,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情绪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成正比发展的,教师个性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教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操心,弹唱跳画说样样要做,心理压力相当大;再加上现在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自我卫生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积极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比如游戏“我是小司机”,两个幼儿开车撞到一起便吵了起来,一位教师生气地说:“吵死了,到一边坐着,不要玩了。”另一位教师则加入游戏,以交警的身份进行调节,游戏正常进行。不难看出,第一位教师的处理办法使幼儿处于惊慌的状态,长此以往,幼儿变得胆小怕事,第二位教师则让幼儿愉快地重新投入游戏,处理方法较好。因此,教师要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态,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氛围,这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篇2
选用与小学生心智能力相匹配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教师的教授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都要与小学生的心智能力相匹配。教学时,我校要求教师切合小学生各自发展水平的教育要求和内容,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唯美的精神环境
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语言环境 人们常认为,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语言的生动程度,其实不然,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语言有关,但不完全植根于教学语言的生动程度。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却是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最主要的原因。要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语言环境,使得教学语言符合小学生心理。
重视小学生心理机能的协调 小学生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他们从事活动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协调自己行为的能力都比较差。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增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让小学生在美的精神环境中予以陶冶。因为小学生最容易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美的精神环境影响。
注重学生心理辅导
扎实上好心理辅导课 这些年,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精选上课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心理教育与训练活动中体验内心感受,调节心理、开发潜能、完善个性。做到专门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强调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的全过程。
设立“阳光小屋”信箱 开设了“阳光小屋”咨询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介绍心理健康知识。通过“阳光小屋”信箱,由心理辅导员为那些内向、不愿面谈的学生提供帮助,排忧解难、疏导心理。做到集体指导与个别疏导相结合。
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学校心理网站等宣传途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来关注,一起参与,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作用,定期刊出“向日葵”,重点围绕“认识自我”“我能行”“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做老师小助手”“学习乐趣多”等等内容组织材料,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进行问卷调查,组织团体辅导 每学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组织部分学生参加一次团体辅导,有条件时则组织班主任学习,在班中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真理。
个案分析与工作总结相结合 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个案分析与研究,做到因材施教。
篇3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促使健康的情绪形成
根据《小学生心理学》一书对儿童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入学以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儿童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学业成败、社会技能、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心理不能健康成长,极有可能给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带来负面的影响。纵观现在的小学生,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孩子表现出与人交往困难、情绪波动大,无力承担压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等现象。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以情景、体验为手段,采用游戏、故事、实践等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感悟,进而引导孩子们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促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纲要”对小学心理教育提出了这样的目标: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当我们用心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时候,不难发现,有部分孩子在面对学习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十分令人堪忧,他们缺乏对学习的兴趣、主动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由于学习无方,有的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之前犹如惊弓之鸟,闷闷不乐。他们中的一部分孩子甚至害怕学习,当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想方设法地逃避。如果这些孩子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久而久之,他们不仅会在提及学习的时候,严重地缺乏信心,而且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行,影响自身地健康成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孩子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方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我们就能找到突破口。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篇4
下面依据孩子的几个心理特征来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孩子贪玩、好动、活泼、热情
根据孩子这一心理特征,我认为小学音乐课宜采用愉快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内容的游戏化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拍节奏、打击乐、做游戏、律动、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和组织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正因为孩子有好动、贪玩的心理特征,教师才易于调动学生,共同营造出欢快、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例如,我在教歌曲《请你和我跳个舞》、《八月桂花遍地开》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扎出大红花,解下红领巾,随着他们自己伴奏和编创的锣鼓乐,和老师一起欢快地跳起秧歌舞。
二、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
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了奇心,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度增加教学的内容和份量,采用综合课型,切忌内容、形式的单一。如现行新的音乐教材,在内容上、音乐曲目的数量上都明显增多,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有些教师可能觉得教材内容太多,完不成教学任务,并且认为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实不然,相反,这样既能给教师以更多的选择余地,又满足了学生们好奇、接受力快、模仿力强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巧巧手》这一课中,可以把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演唱表演《粉刷匠》、《理发师》,尝试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这样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形式多样,学生的好奇心理得以满足,上课时自然精力集中、投入,始终保持一种新奇、兴奋的状态来接受知识。
三、孩子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
孩子一旦兴奋好动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往往忽略和意识不到纪律对他的约束,使课堂秩序大乱。尤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这时候应给予合理的组织和引导,要求他们不能盲目乱动,应将活泼和有序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热烈而又秩序井然。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教师应慢慢教育,给予合理引导。应认识到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力的表现,是人们在生活中长期不断修养锻炼的结果,所以教师应视孩子自制力差为一种正常现象,千万不能呵斥、责骂学生,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挫伤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学习音乐的热情。
四、孩子自我表现欲强,喜欢被肯定、被表扬
根据孩子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平时就应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表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对于调皮、捣乱、学习差的孩子,教师应更多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帮助,千万不能歧视他们、侮辱他们的人格。
五、孩子可塑性强
孩子犹如苗圃里的花朵,需要精心照料和栽培;又如一棵小树,在你的裁剪下枝繁叶茂。在他们小的时候,就要充分挖掘和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这将对其以后乐感、表现力、审美能力及道德情操的培养起到重大、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把稚嫩的小苗培养成参天大树,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孩子的心理特征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方面,相应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我相信,只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以此为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和依据,融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总结经验,学习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关注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向,努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一定能更好地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柳娟 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幼儿园建筑设计探讨。
篇5
一、营造亲如家庭的班级氛围,鼓励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已经习惯了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尤其是习惯了被关心、被呵护。进入幼儿园之后,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潜意识里面并没有“关心他人”的想法。为了引导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我首先观察了解每位幼儿,找出有爱心的幼儿,表扬他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捕捉他们在班级活动中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视频或照片,在班级进行具体的表扬,播放给每个幼儿看。树立了正确的典型,幼儿们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孩子们之间只要谁有了困难,大家都积极地开展帮助。椅子倒了,有人争着去扶起来;孩子哭了,有人去安慰;小女生搬不动物品,有小男生勇敢地站出来帮助等等。老师对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与表扬和肯定,班级里洋溢着一股浓浓的爱意,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悄悄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并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二、在班级里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幼儿化妒忌为动力
妒忌心理是一种负面的心理,在孩子的心里会产生消极情感,甚至转变为负面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嫉妒心强的幼儿,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简单地训斥了事,而要讲究教育引导的技巧,通过恰当的载体与方式,将幼儿的妒忌心理转变为瞄准先进对象进行赶超的动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动力,从而逐步消除这样的负面心理,保证幼儿健康地生活与成长。例如班上有一位幼儿妒忌心相对较为强烈,别的孩子手工做得好,他嫉妒;别人画画好也嫉妒,甚至在教室无人的时候悄悄弄坏其他孩子优秀的手工作品。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没有大动肝火,而是经常有意识地和这位孩子进行谈心,首先肯定他身上具有的优点,如故事讲得好、爱整洁等等,帮助他梳理自信心,接下来引导他针对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树立赶超的目标,并鼓励他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在这样的循循善诱下,积极、阳光的心态逐步取代了孩子的妒忌心理,看待他人的优点时不再嫉妒,而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争取赶上,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让这位孩子走出了心理阴影,快乐地开展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三、适当受挫,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顽强的意志
顽强的意志要从小抓起,幼儿教育中要适当穿插对幼儿的“磨砺教育”,在甜如蜜罐的生活中增加一点苦咖啡作为点缀,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吃吃苦”、“受受累”,在活动中鼓励孩子们勇于突破自我,完成自己看似完不成的任务,培养幼儿顽强的意志,这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开展整理教室的活动时,我要求幼儿自己整理桌上的物品,自己将小椅子搬上桌子,便于拖地。有的孩子力气小,小椅子比较重,非常吃力,我鼓励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搬小椅子,对他们说:“你们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涨红了小脸,不仅将小椅子搬上桌面,还将教室里的玩具篮子等物品摆放整齐,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遗留”一些工作,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勇于去尝试。如室外活动时玩具的搬运,就全部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完成,既锻炼了体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顽强的意志。
四、幼儿园与家庭实施联动,创设氛围培养感恩意识
篇6
第一步:忍耐
英国大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在儿童表现出疲倦之前功课就应该停止”。这句看似平常的话道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教育应该在孩子乐于接受的情景下进行。要希望自己的教育有效,首先就得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要使孩子接受教育,就得使孩子接受教育者。这些孩子,本身对教育者就积淀了许多不信任,甚至敌意。因此他们不但不会心甘情愿的接受教诲,还会经常向固有的“师道尊严”挑战,甚至向我们教育者的人格挑战。这常会让我们大感意外、惊慌失措、尴尬愤怒。但如果我们果真如此,他们反而会有一种“成就感”。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教育。我们最正确的态度就是忍耐。放下自己的尊严和架子,压制住自己心头的怒火,站在孩子的一面想想。其实,他们此时也不好过,一直在等待着你严厉的批评,等着和你干一仗,也处在一种焦虑、不安而略带恐惧的心理状态下。我们的忍耐,会让孩子准备好的抵触、反抗心理落空。当他等待的疾风骤雨般的批评没有来时,他会想一个问题:这是怎么了,老师究竟会怎么样?他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我们的忍耐就是要让他从紧张、对立的情绪中走出来,走进平稳的心态,进而反思自己。这样才能接受教育者。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很少感受的温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这样他就会不知不觉的走进了我们的教育“圈套”。孩子接受了教育者,我们的教育就会有效了。忍耐为我们的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让孩子做好了接受教育的心理准备。
第二步:等待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的教育就有了着力点。对孩子的教育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教育者告诉他:你错在哪儿,你应该怎么做?一种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心理空间,让其自己去观察、比较、体验、反思,最后决定自己怎么做。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前一段时间,我校初中某班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比较严重。老师、家长通过各种努力,最后这些孩子又陆续回到了学校。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在外流浪了一段时间,自己主动回来的孩子学习都比较安心;而那些是老师、家长找回来又强行送到学校的孩子,大都不安心,有的甚至还蠢蠢欲动准备再次出走,弄得家长和老师整天都提心吊胆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那些自己回来的孩子在外流浪的过程中,他们尝到了流浪的艰辛,感受到现在就踏入社会自己有很多东西还无法面对。而那些被找回来的孩子,没有经过这样一个心理历程,没有形成这种认识,回到学校,还想着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精彩,有那种想法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这个尝试过程中,孩子们有时候会很紧张,对自己一时想不明白的事也会很苦恼,但他一旦想明白之后,他也就有一种成就感。而思考所获得的东西。也就会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而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如果不合理地去干扰他就会损害它,因为我们不能把一个人为的形式硬加在一个正在发展的心智上。要让他们自己去获得,虽然这个获得的过程会很艰辛,时间会长一些,但须知任何具有永久用处的东西,必须费力得来才会持久,来得容易的东西也最容易失去。
篇7
离异家庭孩子在智力、情绪、性格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离婚率持续攀升的今天,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一个难题,更是每一个老师面前绕不过的坎。老师唯有正视这一现象,细致耐心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可能在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在离婚人数迅速上升的今天,大量的孩子成为离异家庭的儿童。有关资料表明,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中的孩子有心理障碍者达12.2%以上,而在完整家庭中仅占1.2%。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危机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辅导,以后就可能从危害自己发展到危害他人甚至危害社会,部分人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是对社会的发展和未来人才竞争的巨大威胁。因此,关注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非常必要,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智力、学业受阻。一般情况下,在恶劣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容易发生入学困难或智力发育迟缓的问题。离异家庭相对来说就是最恶劣的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严重不利。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离异家庭孩子智力发展水平低下,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成绩的下降又反过来阻碍了智力的发展,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使离异家庭孩子的智力和学业双重受阻。
2.情感、性格异常。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受到严重影响,学习条件多数变得较差,情绪受到影响,无法安心学习,加之学习情况无人问津,学习成绩普遍受到影响,厌学、旷课等现象也很严重。
3.人际交往困难。离异家庭孩子人际交往困难的常见表现是害怕、退缩、自我责备和不合群。一方面由于自我评价普遍较低,不能接受自己,另一方面由于情感消极和性格孤僻,不容易被他人接受,难以与其他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三、离异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学校的功能
(一)师爱是抚慰伤口的良药
在学校中,班主任的爱对于离异家庭孩子摆脱孤独感、被遗弃感,找回生活的希望具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接班时要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了解所教学生中离异家庭孩子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家访中要引导家长主动配合,让家长懂得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这一作用是学校教育永远不可替代的。班主任绝对不能对离异家庭孩子有偏见,相反要对这些孩子多献出一份爱心,让他们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在交往中班主任不妨多用一些心思,在他们心情低落的时候给他们安慰,在他们生日的时候送上一份礼物……对思想上彷徨的学生,要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这样既可使他们明确人生目标,又可逐步消除他们的孤独感。班主任要让他们懂得困难有时也是一笔财富,应尽快让他们迈向自立,要不断研究孤独型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的行为规律,对症医治,更要有计划地成立活动小组,让单亲学生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使他们觉得学校就是家庭,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这些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友爱是脆弱心灵的支柱
在学校这个以同龄人交往为主的小环境里,“平等”应该作为师生、同学之间交往的基础。因为“离异家庭孩子是下等群体”这一歧视观念使离异家庭孩子变得脆弱和自卑,所以我们老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平等观念,不要歧视离异家庭孩子,更不要讽刺和挖苦。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班主任要及时纠正,让班上每一个学生知道父母离婚不是子女的错误,更不应该成为讥笑别人的话题。我们的愿望是让离异家庭孩子体验到平等和被尊重、忘记自身家庭的影响。
(三)自爱是心理健康的能源
在学校,除了教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友爱,最终能够解决离异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途径还是自我教育。然而离异家庭孩子处于低龄,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恰恰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首先要培养离异家庭儿童自我教育的意识,如在班队建设过程中,要安排能充分发挥其优点的工作给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使他们发挥表演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身优秀的方面;对离异家庭孩子的优点要给予及时表扬,缺点则尽量用体态语言暗示其改正。要培养离异家庭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应当让他们善于发现和总结自己的优缺点,并自觉克服自身弱点,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和控制能力,利用校园环境(悬挂的中外伟人、名人画像),给他们讲述其奋斗史,以此激励他们不畏艰难困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要研究单亲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实施正确的教育,使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协调地发展。
篇8
一、逆反心理的定义
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头脑简单的产物。表现形式常为强烈的好奇心和企图标新立异,言行与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如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是经过比较、分析,做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二、逆反心理成因分析
影响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1.青春期生理特点带来的影响
大脑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由于身体加速成长,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载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使产生了“成人感”――自以为已经成熟。
2.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心理开放性带来的影响。逆反心理是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像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习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与同伴在一起。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喜欢自作主张,强烈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
心理半成熟现状带来的影响。青少年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飞跃,但又是不平衡、矛盾的,他们处在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他们的思维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较大,会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固执和极端化。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还希望社会承认他们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社会认同。因此,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也促成逆反心理的产生。
3.社会支持系统造成的影响
(1)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环境具有特殊意义。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且是潜移默化的,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心理和物质的关注过多,尤其是对孩子的要求过多,超过了他们所能耐受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同时也抑制了他们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不给孩子自主的空间。青春期少年进入初中后,以父母为榜样的态度不再继续,代之为看到父母的缺点,从而反抗情绪增加了。
(2)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小学儿童心目中,教师还有着权威的地位,但到了初中阶段,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老师,他们开始对老师品头论足。其次,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公正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比如,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对于“差生”则疾言厉色,教师本身对待不同学生的一言一行时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对于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学生,更易产生逆反心理。“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3)同伴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班集体对孩子逆反心理也会有影响,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在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学生在班级中活动与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就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个性的对立与冲突就不可避免。有些学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中取得一定的地位,但又没有可交流的对象,这时他们会试图使用各种方法、手段吸引同龄人的注意,甚至不惜用反常态的行为来引起大家对他的注意。
三、逆反心理的应对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心理,不利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合理转化。
1.正确教育者的观点,充分尊重被教育者
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不分善恶,一味地排斥、一味地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会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分清是非,有选择地接受或者排斥。
我们也应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奇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是依赖别人。思维的独立性与思维的批判性密切联系着。思维的批判性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能严格而客观地评价、检查思维的结果,冷静地分析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行为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 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我们还应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可能多地鼓励、表扬而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难看”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
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的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去,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发生一定的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
4.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带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失为好办法。
认识到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后,我们一定要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做到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匹配,出现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控制孩子的不良心理。经过合理地调适与疏导,孩子青春期逆反心理是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转化的,这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程利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342.
[2]檀明山.学会平衡学会调适.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210.
[3]郭念锋.发展心理学.民族出版社,2005.230.
篇9
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的理想教育,认为这是“对牛弹琴”。其实,孩子也有理想,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奠基阶段,也是理想的萌芽阶段,如果教育得法,引导正确,对形成今后积极的心理品质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马卡连柯在阐述他的著名的远景教育原则时指出:培养一个人,就是要培养他获得未来美好前景的道路,方法就是建立新的前景,用自有的前景,逐渐代之以更有价值的前景。孩子的理想是不断更新的,他对谁有好感,就会向谁学习。这位母亲对孩子的读物把关很严,小学阶段,就陪孩子到新华书店购置上百种小画书,都是利于儿童成长的。中学阶段,他们家里共购置了上百种青少年读物都是有讲究的,孩子生活在书的海洋里,受到知识的熏陶,逐渐形成了理想。他的理想是从读《干什么事最快乐》形成的,他读过动物的对话后,朦胧得体会到干自己能干的事最快乐,逐渐养成了为小伙伴服务最快乐的意识。
二、注重赏识教育,培养孩子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
当今家庭,孩子受到家长的娇惯,变的懦弱,不想做事,缺少自信,在任何家务事面前都说“我不行”。造成新一代人的依赖性病根还是家长,家长不让孩子做事。孩子自小帮家长做点事,家长说是“帮倒忙”,不让他们做。这位母亲可不这样做,她读过十余种心理学书籍,有意识地在孩子身上实验,做家务都让孩子在身边。孩子模仿做,就给予表扬,哪怕包饺子时他抓面,种菜时他埋菜,这位母亲都给予赏识,并教孩子把事做好,使孩子养成敢于动手的习惯。所以,孩子在家里有多种爱好,养乌龟、养金鱼、种菜、种花,在报刊上经常发表写实文章,我想是与他敢于实践,学会研究有关。孩子做事时从不说“我不行”,一般都说“我能行”、“让我试试”。心理学家认为,“我不行”是一种负信息,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总是用这种信息来暗示自己,一种“我不行”的形象就被自己塑造出来了。而“我能行”是一种正信息,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总用正信息来调控自己,一种“我能行”的形象也就不知不觉地被塑造出来。在孩子“我能行”时,家长给予赏识,就能巩固孩子的自信自强的心理。
这个孩子把“我能行”的心理迁移到学习上,上课发言踊跃,敢于实验。更让母亲高兴的是,孩子刚进入大学时,学校召开竞选干部演讲会,让学生主动上台,她儿子很自信地走上讲台,果然演讲获了奖,展露了才华,被选为学生会干部。
三、实施愉快教育,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
这位母亲说:“在家庭中,全家人活泼开朗,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全家人常在阳光下游戏、星期日采标本,全家人动手布置家庭报栏,整理图书等。邀请几家亲戚孩子来家开赛诗会、歌咏会、作文讲评会,给孩子发奖品。在愉快的家庭活动中让孩子长知识,增才干。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家庭课堂不是家长教孩子,而是孩子教家长,儿子模仿老师的样子,给我们讲数学、讲故事,我们听得很专心,孩子讲得很起劲,我们每次都夸他讲得好,儿子兴趣就越来越高,经常这样活动,儿子在快乐中复习了功能,提高了说话能力,消除了胆怯恐惧心理,形成了后来的大方活泼、开朗的性格。”做家长的以愉快乐观的心境,引人入胜的方式,饱含情理的语言,全身心的投入,真可谓是对孩子尽到了教育之责。
四、引导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心理品质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依赖程度越高,其承受力就越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呢?这位母亲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注意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家里添置物件都征求孩子的意见。每逢寒暑假,让孩子负责一两周的家政管理,发给其家庭生活费,让他拿计划,让他买菜买粮,他居然在一两周里把家庭生活搞得有条不紊。平时孩子的生活也让其自己当家,自己选购衣服,自己招待同学,做母亲的只给适当的建议与配合。孩子有了缺点,他们在家庭民主会上适当提出,让其自我矫正。不断学会自我评价,每周都自己量化了成绩,并在自己房间里的“自我表现量化图象”上标上点和曲线,自己约束自己。她从来不干涉孩子的正当秘密,让孩子自己有一片“小天地”。
五、重视挫折教育,培养孩子耐挫抗挫的心理品质
篇10
篇11
另一位粗心的妈妈还讲了这么一件事:一天,自己正在上初一的女儿放学回到家一改往日要看一会儿电视的习惯,径直到自己的房间睡起觉来。吃饭的时候发现她的神情很沮丧,而且与平日饭桌上谈笑风生也不同,好象有什么心事。问她是不是生病了或是否在学校里受了委曲也总是摇头。过了两天,班主任老师找上门来,说孩子这两天总是沉默少言,郁郁寡欢,上课也明显发现她在走神儿。老师还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所以特地来家访。好在这位母亲发现孩子避着自己洗衣服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一些家庭忽视了子女的心理需要。而另一些家庭则人为地造成了子女的心理负担。一位女生说,她的母亲每到她考试前就说:“你这次如果考不好,看我怎样收拾你。”结果,这位女生从小学开始,如果那回大考(期中或期末考试)没有及格,都会受到妈妈的打骂,上了初中仍然这样。这位女生说,“我怕考试。”“事实上每次我都想考好,而且每次我考差时都希望有人能帮我分析原因。”“考不及格,老师的白眼,同学的讽刺我都可以接受,但没想到生我养我的妈妈也看不起我,我还有什么信心把学习搞好呢?”
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长总是以成人的心态来强迫生理、心理都尚在成长期的子女去做应该成人才能完成的事情,忽略了成长中的子女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心理需要。一次家长会时有一位母亲大倒苦水:“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到家里总不愿做作业,不是倒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听流行歌曲,怎么劝他学习都不听。”其他几位在场的家长也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听完诉说,我们请她谈谈自己工作一天的感受,她说:“每天从单位回到家,觉得全身骨头都快要散架了,只想躺在沙发里舒展舒展,啥事都不想做。看到孩子也在耍,更是火冒三丈。”我们立即反问她,“如果我们用自己工作一天的感受去体会学生学习一天的感受,作换位思考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教心态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习要求超过了子女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并且,当孩子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考试没考好)时,“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总是更加责难孩子不认真、不努力,甚至打骂孩子。结果造成的恶果是:子女怕学习、行为习惯也不好;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好,对老师的教育反感;在家里与父母的关系更是一团糟。有些学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与家长最初的愿望背道而驰。
如何来观察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呢?有这样一些表象可供参考:心理健康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融恰,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强,自觉性强,学习欲望强烈不厌学,面部表情愉悦,精力充沛,善于交友不孤独等。
当然,家庭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可能简单化,要避免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排斥心理健康教育。表现为没有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愿意接受这方面的宣讲,不相信自己的子女会出现心理障碍,把子女有过失行为、违规行为统统视作对子女管教不严所致。对子女的某些需要不选择地满足或根本不理睬;常常拒绝他人对其子女的心理帮助或象对待感冒病一样轻描淡写地处理子女的心理问题。
篇12
赏识可以说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在此基础上,因人施教,配合其它教育方法和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当孩子取得成绩或受挫失败时,家长和教师都会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进行赏识,如:“你真棒”、“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等。但当孩子犯错误时,采用批评性言语也要有一定艺术性,如孩子画儿画得很脏,老师就不能直言不讳地说:“画得太脏,重画。”而应婉转地启发孩子说:“如果这幅画再干净点就好了”,这样既帮助孩子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再者当孩子取得成绩或遇到困难时,也可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拉拉孩子的手,对孩子报以会心的微笑,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教师也可采用一些贴红花、插红旗、鲤鱼跳龙门等形式对孩子进行赏识,让孩子感到成人对他的尊重、信任,会让他充满信心。
2.赏识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
一般情况下,教师、家长都会注意鼓励孩子,但有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成人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忘了鼓励反倒讥讽,大声地指责,“这么笨,别上学了”、“你真没记性,真是死不改悔”等,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且孩子误以为大声呵斥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而去模仿。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要宽容、和善、耐心,时刻不忘去赏识孩子,给孩子以希望。
3.赏识与随机教育结合
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对有错误行为的孩子更要及时指出错误,分析错误的动机原因进行随机教育。如当孩子犯了错误不愿承认时,你可暂时回避五分钟并告诉他们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给他们留下反省的余地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赏识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孩子在学会怎样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在成人的鼓励下继续努力。
4.赏识要注意因人施教
某女孩聪明乖巧,不仅故事讲得栩栩如生,还会背很多唐诗、儿歌,写好多汉字;某男孩好奇心强,凡事都想探究个明白,因此好多新买的玩具、家具等经常遭他“毒手”。于是一些家长就经常夸这个女孩如何聪明并预言将来会成就非凡,而对这个男孩常横加指责,说他“不学无术,长大准没出息”。久而久之这男孩对上学失去了信心,自卑心重,郁郁寡欢;而这个女孩则骄傲自大,不堪承受挫折。像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幼儿个体的差异,扼杀了幼儿个体的发展。众所周知,爱迪生小时候就很淘气,他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发明家,关键在于他的母亲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要看着人家的孩子学钢琴,就叫自己的孩子也去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应当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避免用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
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如有一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很让家长和老师头痛,但偶然间他的图画画得比以前进步了,老师马上抓住时机在同学们面前表扬鼓励他,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都及时鼓励,以此来改变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老师说我进步了”时,家长却说“你得意什么,离好孩子的标准还差远了”;或当孩子兴冲冲地说“我考100分了”, 而家长说“某某考了双百分”等。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做好孩子和考100 分没了兴趣,缺乏信心。而教师多说一句“你进步了”,“希望下次考双百”,将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很好的效应。
篇13
一、家庭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是时代要求
在现代,我国人民的物质财富大大丰富,大多数家庭的孩子,物质营养基本上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但是孩子们的精神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就是说他们的精神需求反而更加强烈和多元化。对当代家长来说,若是依旧以传统的经验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恐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毕竟,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文化中,对于儿童的心理关注程度不够,通常更强调的是用规矩来约束,用训斥来执行,有些比较宠溺孩子的,则会无原则的迁就,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
人类的心理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层次丰富的特点,青少年儿童虽然心理发育不如成年人那般成熟,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也具有独立的心理意识,也有独立的心理需求,因此,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必须关注其心理需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具有自身的规律,不能以成年人心理标准去要求他们,而必须根据他们生长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去进行教育,让他们自己来学会感知和思维,学会分析和想象,学会控制情绪等等。对家长来说,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孩子的个性,个性是反映孩子心理特点的人格,也是其与别的孩子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情绪特征,这就是孩子心理情感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个性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从而找到他们的兴趣动机以及信念所在。
心理,是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功和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在现代社会中,这点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必须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培养,激活其激情,养成良好个性,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心理情绪这种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为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三个基本途径
家庭教育基本上都在家庭中或者家族中进行,父母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家庭教师,那么在家庭教育中,要想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有一定的基本途径。
途径一: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把孩子当朋友。
传统文化中,对孩子情感的独立性尊重不够,很多家教文化强调的是用一种严厉的方式来强迫孩子接受,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这个时候必须采用强制性的方式来给孩子灌输一些知识和规矩。其实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表明,尽管孩子还小,但是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是有着独立的思想和情感的,因此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必须充分尊重孩子,尤其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轻易破坏孩子脆弱的信任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信任,愿意依靠家长,从而对家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家长应该意识到,从人格的角度来讲,家长和孩子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上的,因此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意愿,不要强制性的去让孩子做一些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从而导致亲子间的心理隔阂和情感阻碍。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更多的是引导,而不应该是强制,家长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得到完善,千万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方式来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观念。
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其实更应该当好孩子的朋友,孩子的心灵世界终究是与成年人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心理规则和情绪。只有把孩子当朋友,才能获得他们最大的信任,从而听到他们的心声,这样才可以在家庭教育中,真正培养好孩子的健康心理。
途径二:多肯定,多鼓励,学会宽容。
孩子具备独立意识,但是这种独立意识并不是特别强大,他们一方面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另一方面却无法从内心深处肯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就一定是对的。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对于孩子合理的行为和做法,家长要多肯定;对于孩子一些创造性的行为和做法,家长要多鼓励。尤其是一些心理比较胆小,不敢尝试的孩子,家长更加应该用肯定和鼓励去培养他们的勇气和担当,从而对其心理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
不过孩子终究是孩子,不管是因为不懂事,还是淘气,犯错的概率还是很高的。面对孩子犯错,家长一方面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错误所在,不能轻易犯错,必要时,可以采用一些合理的惩罚,当然,体罚除外,可以进行一些创意性惩罚,让孩子主动意识到错误并认错;另一方面家长压学会宽容,当然,这种宽容不是指纵容,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给他们分析,讲道理,而不是简单的用惩罚去解决问题。
途径三:多用正面的人物、故事和情绪来引导孩子。
对孩子来说,在家庭教育中,若是对他们讲太多的道理,恐怕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不过改变一下方式,用一些正面人物和故事的例子,或许效果会好得多。比如说,要想让孩子不撒谎,若是滔滔不绝的给他们分析撒谎的坏处等等,肯定没有多少效果,还不如好好给他们讲讲皮诺曹的童话故事,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又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作为家长本身,其日常言行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若家长在家里更多的是呈现的一种积极健康的情绪,自然也会感染孩子,引导孩子产生这种心理情绪。家长若是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动不动就发脾气吵架,自然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阴影。因此,家长必须在家庭教育中用正面情绪引导孩子。
结语:
在当代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强了。对一个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起健康心理的重要基础。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那就是给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了一个美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