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技术培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云计算的技术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云计算的技术培训

篇1

一、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内容与教师教学的具体应用相脱节,缺乏实效性。

一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班的培训讲师只注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操作、应用和一些简单的课本理论的讲解,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实际教学相融合,这就导致中小学教师在培训期间仅仅学到了一些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操作,但是不能把所学东西与实际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信息技术难以发挥其优势,最终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

这种培训忽视对受训教师信息技术创造性的培养,与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相差甚远,更不符合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要求。在新世纪,中小学教师既要具备系统完善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信息技术创造性发挥的素质,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中,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育出高素质的人才。

(二)培训方式比较单一,阻碍了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主动运用。

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式采用的都是所有中小学教师集中在一起的统一集中式培训,这些中小学教师不论学校、年级、学科全都集中在一起受训。培训方式是统一采用“授课―演示―练习”的形式,这种简单、枯燥的培训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集中统一授课的培训班里,存在各学科的差异性,中小学教师只能学到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关于信息技术如何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培训难以施展,教师学不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又很少,这种“填鸭式”的硬性教学,使受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差。

(三)学校管理者对信息技术培训不重视,培训缺乏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

很多中小学校都只是简单地开设计算机类课程,完善计算机硬件设施,而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不够重视,这样就出现了学校大量计算机闲置、计算机类课程无人授课的现象。实际上,很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班都没有一套严谨、规范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教师只要完成培训课程就算结业,不会有什么考核,或者合格证书。学校方面,也只是要求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培训,而对后期教学中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没有一个系统考核。在不明确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的状态下,受训教师采取的是一种敷衍应付的态度,这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

二、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的策略思考

(一)注重培训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紧密结合,实现学以致用。

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内容设计上要紧密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切实解决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建立成立“网络教研平台”,即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给教师提供更加充足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具体要求是:1.能为受训教师提供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讲解。注重对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信息技术与课件有机融合的基本理论,互联网课件的制作的基本操作等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的培训。2.能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学习管理、知识应用、心得分享的平台,并为他们提供教研、学习、交流、答疑等功能的交流。3.将多媒体视频、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应用到课件设计中。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设计要尽量避免对受训老师进行重复、简单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要迎合老师的心理需求,引导老师如何将网络信息技术延伸到教学设计中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将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就是将多媒体视频、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应用于课件设计中,受训教师既能轻松接受和理解,又能够直接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所用。

(二)以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方式培训,增强培训的效果。

我国目前有很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心,但有些规模较小,这些培训中心都是闭塞性地培训、教学,彼此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信息量少,模式单一,这些都是制约培训结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大型或者是小型的信息技术培训中心,都应该组建一个Moodle平台。一方面,加强各培训中心之间的学习、培训、教学设计的交流和分享。各培训中心可以实地互访、学习,最直接的就是搭建一个教师网络交流共享平台,每位受训老师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行学习、探讨、分享。培训讲师可以将自己的培训课程、课程安排、培训内容和讲课视频放在平台空间里以供受训老师查阅;专家和学员能够在平台上进行双向的交流和沟通,专家在线答疑解惑,及时解决学员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学员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课件和培训期间的心得体会,等等。另一方面,该平台通过添加网页、文件或书签等方式设计培训模块。受训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调整学习顺序,也可以通过一些相应内容的站点链接不断拓展学习资源,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学习视角。

(三)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量化评价,保障培训的有效性。

为了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结果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保证,就需要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价考核制度和标准,其目的就是将培训纳入一个规范化的制度保障,同时是对教师努力学习的一个认可。1.培训机构成立培训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管理、监督、考核等相关事宜。强化管理是保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实效性的重要基础,也是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各培训机构要成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管理和后期考核。2.丰富培训评价方式,保证培训的实际成效。比如对于教师的参与性评价方面,可以借助Moodle平台的功能,根据教师访问该平台的次数、停留时间的长短、发帖和跟帖数量等情况,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甚至可以对一些“灌水”和“潜水”的教师及时发出警告提醒。3.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量化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很多信息技术培训中心都没有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量化评价体系,往往都是只追求过程,而不注重实效,受训教师也普遍存在一种敷衍应付的态度,这就使得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量化评价体,才能保证培训效果的有效性,避免培训工作的表面化和程序化,使信息技术培训真正服务于教学。

三、结语

在今天,教育只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正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进而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篇2

1、CISA(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or简称,中文为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认证是由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发起,是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安全等专业领域中取得成绩的象征。如果是从事信息审计工作,这个证书非常有用。

2、关于IT国际证书可以咨询艾威培训。艾威隶属于艾威培训,艾威美国是北美著名的培训机构,源于美国新泽西州,2000 年进入中国,专注于国际前沿的新技术研发与教育,艾威主要的业务为培训与咨询两大类,目前培训的主要产品有:项目管理培训、IT 管理培训、IT 技术培训、云计算大数据培训、需求管理培训、产品管理培训,信息安全类,AI 人工智能等…近十类上几百门的课程的培训与咨询服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笔者曾于2011至2012年间先后六次到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参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课题的研究,该地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基本同于上述情况。综合分析对当地十多所农村中小学的多名教师进行的随机访谈情况,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多。

(一)教育信息化人文生态环境尚未形成

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相比,人文生态环境建设略显滞后,成为束缚信息化教育新的瓶颈。集中表现在:1.部分领导、教师已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也有了迫切感,但更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仍认为,教育技术只是电教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2.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思想观念滞后,不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将教育信息化推进当作是“作秀”,仅在开展教学比赛或争取项目支持时有所提及。笔者曾在课题研究期间看到一些教育信息化推进得较好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民族地区基本一致,但依然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得很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水平也很高。这说明,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点不再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从上到下的意识转变。3.学校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其一是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极少有专业的教育、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学科教师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不能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更无力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资源开发等服务;其二教师队伍存在学科、年龄等结构性矛盾,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多,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以中老年教师为主,教师们更习惯于常规的教学模式,不敢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此外,由于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不高,教师在开发教学资源时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导致教师们不愿意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日常教学。4.信息化教育应用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变革,对教学成果的考核也将发生改变。在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考核大多是区域统一安排,教师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比如在云南省屏边小学一、二年级语文科目考试的内容中人工读题的比例依然占较高比例,借用老师的话来说“不敢教标准的普通话”。

(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缺位

农村学校大多办学经费短缺、且受信息闭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许多教师无法接受教育技术培训,加之培训内容多为以发达地区信息化应用为典型的计算机软件应用介绍,在缺乏相应设备的环境下,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无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反而更加深了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误解与抵触。部分教师在参加类似培训后,更是以当地实际情况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相比较,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感到遥远。

三、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

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一)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强化教师的教育信息意识

教师的教育信息意识的增强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前提。前文中提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技术意识低下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而信息技术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内的一整套技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包括软硬件环境,以鼓励教师大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让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教育能力、学科教学相整合,并常规化。久之,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采取由兴趣到能力,由熟练到创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操作练习,并积极寻求优化教学的措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篇4

一、 现代化网络课堂建设要求

网络课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采用图像、声音、图形、文字等形式的信息资源来展现传统课堂教学环境,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网络课堂相比传统课堂而言,对于学生,网络课堂具有平等性,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师,网络课堂具有开放性特征,更利于激发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对于教育机构,网络课堂具有共享性,更利于教学资源的整理。因此,网络课堂已是远程课程培训机构较多采用的一种授课形式,但网络课堂还不能真正取代传统课堂。目前,网络课堂还存在一些问题:授课模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环境单调,只见授课教师和黑板,偶尔出现几个学生的背影;课堂互动环节缺乏。

我们国家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对于精品课程建议采用网络课堂的形式展现。网络课堂要建设成网络精品课程,不仅需要课堂资源表现形式多样化,还应该为学生还原一个仿真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并具备学习过程管理的功能。

二、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堂

(一)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动态的易扩展的且通常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的资源计算方式,用户不需要了解云内部的细节,也不必具有云内部的专业知识或直接控制基础设施。简单的说,云计算就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使用任何设备,只要向“云”提出需求,就可以得到所需的资源。

(二) 云计算应用于网络课堂

云计算具有对用户的设备要求低,使用方便;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资源共享,按需服务;高可扩展性的特点。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教育利用云平台,实现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等功能,云计算辅助教学模式正悄然兴起。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网络课堂用户带来不同一般的体验。

1.个性化教学环境

作为网络课堂建设者的机构和教师,可以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学生在“云计算”带来的学习环境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向“云”订制学习计划,索取所需的教学资源,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协作交互式平台

基于“云”的实时协作,网络课堂可以改变以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灌输的教学模式。这时的网络课堂好比一个协作交互式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画面进行直接交流,营造出一种虚拟课堂环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主体参与深度有所提升。

3.可控制教学进程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堂依托云学习服务功能,不仅能够按计划开展教学,还能够为学习者记录其学习过程及成果,课程进程可以个性化选择,变得灵活可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来调整课程学时,即可做到因材施教。

(三) 云计算应用于网络课堂的意义

在网络课堂中引入云计算技术的价值,远不止上述新奇的用户体验。云资源共享,有利于优化教学要素,可以解决教育机构优秀教师匮乏及师资配置良莠不齐的问题。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课堂,降低了教师对教学设备的要求,也降低了学校信息化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可以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其所提供的教学交互协作平台,具有开发性,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短缺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三、结论

在国家政策扶植和高速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网络教育板块是目前教育行业各细分领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云计算的应用能够为网络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教学便利,提升教学效果,将进一步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将成为网络课堂蓬勃发展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赵兰香, 孙贵珍. “网络课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魅力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3(4).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而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却满足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需要的是“即来即用型”人才,能够熟练操作的“职业蓝领”;而计算机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理论强动手能力差,普遍没有工作实践经历,教育和就业严重脱节,导致了“用工荒”和“技工荒”。据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无论是在本科还是高职阶段,都属于就业红牌警告专业。究其原因,并非是该专业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的,而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高校都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市场的需要。然而,改革面临诸多困难,如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学校想引进的工程实践人才学历达不到要求,专业实验设备严重不足等。于是,许多高校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校企合作这种模式。提及校企合作,人们普遍认为是学校和一些生产企业、工厂的合作,却忽略了和学校具有同质性的校外培训机构,特别是IT培训机构的合作。许多未能找到合适工作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在参加这些IT培训机构的培训后反而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得不引人深思。据学者研究,校外IT培训机构具有课程体系较为实用、与相关的大型企业合作紧密、教师工程背景深厚、实验设备先进、实训基地贴近实用、教学资源相对集中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高校所缺乏的。

目前,高端的IT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如何把大城市高端的IT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引入到偏远地区的大学计算机教育中来,吸收其优秀的教学资源为高校所用?云培训应该是较好的模式。

1 何为云培训

什么是云培训(Cloud Train)?著名网络服务平台“著云台”分析师团队结合云发展的理论总结认为,云培训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云计算平台开发及其在教育培训领域应用的总称,包含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和培训机构网站,属于大型教育培训平台设计技术领域。在这个覆盖世界的教育培训平台上,大家共享教育培训资源,分享教育培训成果,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

关于云培训的实践,目前做得比较成功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构建网上“云世界”在线学习平台,整合了学员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在“云世界”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使用传统的留言板、站内信、聊天室等方式与其他人交流,使用作业系统查看教师为自己量身订制的学习内容,并上传作业。学生还可以在公共大厅上传自己的作品供他人使用及点评。在“云世界”中,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在此组建课题小组,开发集体项目,提高协作能力及实战水平。这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教师、家长、企业、社会五方的参与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展示作品和对外宣传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水平。

另一种形式的云培训是采用远程教育、在线服务、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实现了5个Any,即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意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在这个云培训平台中,学生可以直播或点播感兴趣的课程,接受企业优秀IT教师授课;远程连接培训企业的实验设备,进行真机演练。以较低的费用,享受企业的增值服务,实现一对一的专家在线答疑。使用考试测评系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同时对于想进一步发展的学生还可以亲临企业的实训基地,接受培训和项目实战开发。这种培训打破了传统学习地域性、时间性的局限,使在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发达地区的高端技术培训,使用高端的实验设备,随时随地加强技能训练。

相比较之下,第一种方式主要侧重于对学生个性化教育培训,第二种方式侧重于远程教育本地化的实现。在计算机类工程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可以采用二者相结合,以第二种方式为主构建校企合作云培训教学平台。

2 构建校企合作云培训体系

1)网上学习平台。

通过合作企业的帮助,搭建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此专用平台上可以学习合作企业提供的IT技术培训课程,同时还可以在讨论组中与他人学习交流。教师可以在专业学习平台上学习公告及学习资源。

2)教学资源的建设。

合作企业挑选获得IT行业公认的、通过国际专业认证的“双师型”教师授课,并采取高品质视频录播系统录制多位教师的视频资料,放置到网上,供学生选择。同时合作院校也可以把自己单位的教学资源提供给企业学员,达到知识共享。

3)远程直播教学平台。

合作企业利用视频会议软件,由企业资深教师实时授课,学生在宿舍中就可以参与“面授”,如同在教室里。在直播平台中上,学生能听到教师清晰的授课声音,共享教师的课件及操作步骤,还能与培训现场教师互动,提出问题。教师还可以操作学生的电脑进行指点。

4)在线答疑系统。

合作企业采用多线程非阻塞通讯模式、高并发对话业务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弥补了远程教育缺少互动性的不足,学生可以在工作时间内与合作企业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

5)云计算实验室。

合作企业采用先进的1200型高端网络设备,覆盖CISCO、H3C、IBM、HP、RED HAT LINUX等路由&交换、安全、语音和视频、磁盘阵列服务器等中高端设备来构建云计算实验室。在校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这些设备进行实验。

6)基地实训。

这是云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培训企业建立了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拥有庞大先进的项目库和案例库,使学生具有真实企业项目的动手机会,以及贴近真实需求的职业体验。学校可以组织有意向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训实习,在合作企业的实训基地,企业可以采用“拆毁重建”教学方式,使学生快速掌握系统集成核心技术,增加真机实战的机会。

7)在线考试测评系统。

合作企业建立了考试测评系统,测试系统录入国际IT认证考试题库。学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自我测评,模拟考试。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

3 校企合作云培训体系实施方案

1)学生自主学习,学校组织考核。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教学任务到云培训教学平台注册学习。在平台上,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对于学习中的疑问可以到学习论坛中与其他学员或企业培训老师进行交流。这样的做法往往随意性较大,学生经常会学一些日子后就坚持不下来。学校辅导教师可以在网上学习进度表,供学生参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完毕后,学生可以申请考核,学校教师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向企业培训学校提出考核申请。对成绩通过者,给一定的学分,并且可以参与企业培训的更高一级课程。

2)开设选修课。

自主学习最大的问题在于随意性较大,坚持到最后往往是为数不多的学生,因此可以考虑开设专业选修课,一周设2节课左右,以集中教学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把这一周要学习的要点难点,向学生讲解,同时安排实验任务。学生课后再到网上学习平台听取企业教师详细讲解,这样可以保证课程有序进行。

3)使用企业远程实验室平台。

相比学校实验室,企业培训实验室专业性更强,一些高端设备的更新也较为迅速。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校学生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来使用这些真实的设备进行实验,只需要向企业购买一定的机时。为了减少学生的花费,可以先让学生在校内相关的设备中进行实验,或者采用软件模拟的形式先行练习,然后再登录到企业远程实验设备进行真机实验,这样会大大减少学生在真机实验设备中所耗费的机时。

4)利用企业实训基地。

篇6

安全教育室是基层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的重要阵地,是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室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素质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能有效的减少伤亡事故、促进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安全教育室担负着开展日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和承担着让在职职工和新职工学习安全技术适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的任务。发挥安全教育室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职工观看安全教育室的电视、录相、幻灯、投影、图片等生动形象的教育资料,特别是通过安全教育室展出的典型事故案例图片及实物能使职工受到深刻的教育,在视觉上产生冲击,震撼其内在的心灵,向每一位参观安全教育室的职工敲响了警钟,从而使每一位职工产生我要安全的自觉性,形成我会安全的积极性,增加了我能安全的主动性。可见,发挥安全教育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安全教育室的作用,提升安全技术水平,也将是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一、安全教育室的特点: 

 

要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室的作用,必须把握安全教育室的特点。 

1.作用发挥的长期性。安全教育室是一次投入,长期受益,虽然开始的投入较大,但后期的投入低的很,且使用的效率和频率很高,可见安全教育室的长期作用十分明显。 

2.作用发挥的综合性。安全教育室虽然突出安全技术培训,但职工收获的不仅仅是安全技术素质的提高,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水平、业务技能、主人翁意识等方面的变化都会有所表现。 

3.教学手段的整体性。发挥安全教育室作用的过程中,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使学员的视觉和听觉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容量、高效率、好效果的信息输入。使其安全思想、理念和意识都得到升华。 

4.培训对象的广泛性。安全教育室作为安全技术培训的阵地,不仅能对在职职工和新工人进行安全技术教育,而且对于管理人员也能实施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对象的广泛性为安全教育室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培训时间的日常性。安全教育室可以随时随地地对各级各类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6.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发挥安全教育室的作用,可以充分兼顾工学矛盾,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培训、方式灵活是其显著的特点。 

7.培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安全教育室作为一个实施安全技术培训的场所,在师资、场地、教材、教师等方面实现的有机的整合,从而使各种培训资源的得到合理的配置,实现培训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8.教育内容的普及性。安全教育室的内容都及涉及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虽然内容多,但都是有关煤矿安全的的基本知识。 

 

二.安全教育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安全教育室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个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安全教育室也不为过,但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不断发展,煤矿安全生产对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教育室也要按照“装备、培训、管理”并重的原则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更新,以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对安全技术培训的新要求。当前煤矿安全教育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内容更新的速度与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不相适应。 

2.安全教育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到位。 

4.管理体制使安全教育室 的作用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发挥一矿安全教育室作用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发挥一矿的安全教育室的作用,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突出一矿特色。安全教育室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在内容的安排等方面能否在反映一般安全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一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如果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更好地教育学员。 

2.与其它安全技术培训机构密切配合。虽然安全教育室在推动安全技术培训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但做为一矿安全技术培训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其它安全技术培训机构密切协作,才能使一矿的安全技术培训资源在较大的范围内得到优化。 

3.增加安全技能的比重。安全教育室在适应当前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方面,必须加大实际操作的比重,如自救器的使用技能等项目列入安全教育室的教育内容会增强安全技术培训的效果。 

4.增加安全技术培训的针对性。虽然安全教育室具有培训对象的广泛性,但安全教育室在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时也可以有选择地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如对新职工重在强化安全的意识、安全法规的学习,对在职职工重在安全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对于调岗职工重在对新岗位的安全知识的强化,对管理人员重在对事故案例及相关岗位安全知识的学习掌握。 

5.强化计算机网络在安全教育室中的应用比重。把安全教育室的多媒体系统与一矿的的局域网进行联结,从而增加安全教育室的技术含量,提高安全技术培训的效果。 

6.组织各种安全宣传团,组织一些重大事故的幸存者及其子女利用安全教育室这块阵地,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职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用心声唤起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7.利用这块阵地发挥六条线的作用,组织职工家属进行安全帮教,由于宣传教育的氛围不同,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就迵然不同。 

8.开展安全寄语活动,由各参观单位的组织者将参观者的名单交由安全教育室的管理者,由安全教育室的管理者打印好,留好位置,当参观者参观完好都要在指定的位置上填写好安全寄语,作为资料保存,也将是以后安全帮教的重要依据。 

9.开展安全正反典型的对话交流活动。组织安全生产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及有三违现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对话交流,这样会增加安全教育的效果。 

10.及时进行内容的更新。根据新时期安全生产的新要求,安全教育也要在内容的更新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将新的安全理念、安全法规、安全技术标准等资料通过多种载体进行反映,使安全教育室在发挥安全技术培训的作用方面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11.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改变过去的由职教部门或安检部门代管的状况,改为管理上相对独立,业务上接受安检部门和职教部门指导的矩阵制或项目管理小组,以便使安全教育室在管理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12.要突出安全技术的特点。利用安全教育室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安全宣传时,一定要紧紧抶抓住安全这个主线不放松。安全教育室陈列的地质、通风系统图及避灾路线图都是与煤矿生产和安全息息相关的,事故案例都是发生在周围和身边或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故,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通过组织职工观看电视、图片、幻灯、多媒体安全教育资料,使参观的职工在短时间内形成视觉听觉冲击,产生震憾力。所有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围绕着安全这个主线,面向学员形成综合作用。 

以上只是笔者对如何发挥安全教育室的作用的一些粗浅认识,发挥安全教育室的作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紧密协作,才能使安全教育室在提升安全技术培训水平、服务一矿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原一矿生活小康”的愿景特别是创建和谐一矿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篇7

一、农村教师当前存在的问题

这次参加的中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时,其中要完成的作业,如,主题单元规划、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等,很多教师都是云里雾里的,让我看到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上的薄弱。

农村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肩上和心上都压着沉重的负担。一般一个星期都至少有12节课,由于缺编经常要跨学科、跨年段。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经常还得去家访。工作量大,地位低,工资低。我们还发现农村教师的收入还不如农民。由于地处农村,各种信息闭塞,农村教师学习机会较少,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就是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了。许多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欠缺、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二、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看法

我结合自己这几年在农村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看法。

1.适当地提高教师的待遇。现在物价的上涨趋势可谓是如“雨后的春笋”,而工资就如“正常人的体温”一样,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实行财政的力度。虽然教师法颁布已有17年,教师的地位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教师的职业期待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教师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其他职业,因此,应该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篇8

Build 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Platform of Teachers by Moodle

LIU Hua, FANG Jing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1601, China)

Abstract: Moodle is based on soci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provides new training platforms and modes for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of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n the training of the teachers in NCIST, and introduces the advanced educational ideas of Moodle and its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e training contents, lear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other training activities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platform of teachers built on Moodle.

Key words: moodle platform; activities; open source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我校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已举办十多期教育技术培训,参加人数达到了1200多人,培训效果显著。然而,培训中也面临很多挑战和制约,如培训时间短、培训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沟通平台、缺乏有效的交互渠道难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等问题。

Moodle中文全称为“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系统”。作为当前国内外非常流行的一个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它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便于教师的交流,同时可以使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利用其开源的优势和特点,以活动理论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培训设计和组织管理,将会大力提升培训效果。

1 Moodle平台的特点

Moodle是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平台, 允许参与者共同思考、相互探讨、互相合作来解决问题。作为一种开源的课程管理系统,它集成了网站的功能, 可实现公告、论坛、上传下载等, 也可以创建各种类型的栏目。同时, 它支持任意类型的电子文档、PPT、动画、视频等,可以上传和管理文件并创建Web形式的链接。能够很好的满足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需要。

1.1 先进的教育理念

Moodle强调的是一种教育哲学理念, 其设计和开发遵循社会建构主义教育学,是融入了教育法的平台工具。它采用“活动+资源”的设计与传统教学有着极大的不同,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一个资源空间和一个参与活动的互动平台。如图1所示,活动包括SCORM/AICC课件、Wiki、作业、投票等内容,资源包括编写文本页、网页等类型、链接到文件或站点等类型。

这种培训方式跳出了传统模式,课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一系列活动,使得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得教与学都变得多样化。这样的设计在丰富了培训方式的同时,对参与培训的教师的理念也能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增强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2 简单的技术操作

Moodle平台对于使用者的计算机技能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会使用IE浏览器的人就可以方便的使用。其一,平台在设计上采用了前台显示与后台管理合二为一的方法,开启编辑功能即可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平台中的任何内容。其二,平台各种功能均实现动态模块化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灵活安装或卸载这些模块。培训教师在使用这些教学功能模块的时候可以任意指定其显示的位置,灵活地移动、关闭或修改。

1.3 全面的课程管理及支持

培训教师可以使用Moodle平台全面控制课程的所有设置,可以选择课程的格式为星期、主题或社区讨论等,进行灵活的课程活动配置。除了能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外,它还能很好地支持人员和时间管理。在人员管理上可利用“数据库”功能对培训教师、被培训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可以对他们的权限进行设置。

作为一个开源软件,Moodle有着无限的可扩展性,只要用户有需求,又有程序开发者开发出相应的实现工具,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将其插入该平台。在Moodle的官方网站() 上提供了上千个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插件和活动版块,培训过程中发现有需要的即可下载安装。

2 Moodle平台下培训课程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活动设计是指培训教师和被培训教师在Moodle平台提供的虚拟学习环境中探究学习的双重活动。培训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被培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按照以上要素进行具体的学习活动过程设计。

2.1 培训内容设计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实际训练、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研讨等,课程分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两个层次。其中一级课程包括教学短片的拍摄、图像的采集与处理、教育技术导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四门课程。二级课程包括数字视频教学软件的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教学与知识管理、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制作、常见动画的制作五门课程。

2.2 学习目标设计

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目标是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手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重视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以此为基础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达到教学最优,并把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每门课程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及被培训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设计,列出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等。

2.3 培训过程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过程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教师添加资源学员注册进入课程学习远程交流面授理论考试上传作品。

在完成Moodle平台的安装之后,管理员给每个任课教师分配账户,任课教师按照培训内容及课程计划,添加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各种教学配套资源。之后学员进入网络教学资源平台选择相应课程,按照提示开始注册。注册完毕后登录邮箱进行确认,之后返回课程平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即可进入选择的课程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任课教师的学习指导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关章节的学习,通过各种讨论交流方式如:进入问题及解答讨论区参与话题的讨论或者发起一个新话题等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网上学习结束后,再进行集中面授,解决学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进行理论考试,对于有具体作品要求的课程,学员需要按照考试作品要求,按时提交作品,提交完后点击发送评分要求,等待成绩。

3 结束语

使用Moodle构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平台,充分利用了参加培训的教师业余时间,特别是在开展网上自主学习、远程交流、上传作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能力,使被培训的教师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在教学中应用的含义。对于进一步促进我校广大教师深入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整体改革必将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不再是单一的讲授式,而是成为一个有效的互动式的讲授和学习,将培训教师的优势和被培训教师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时间也拓展到了任何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候,从而大大延长了培训的有效时间,提高了培训的质量。同时通过培训平台的使用,教师也可以将Moodle平台引入到自己教学实践的课程中,进一步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Moodle. /.

[2] 杨英,王春芳.发挥魔灯(Moodle)平台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7(4).

[3] 葛文双,傅钢善.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8(3).

[4] 黎加厚.moodle课程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篇9

靠增值服务取胜

“华普不单纯是惠普刀片系统的分销商,而是依靠我们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带给客户更多的产品增值体验。”华普公司产品分销事业部总经理刘国胜说。

据了解,华普今年7月正式成为惠普刀片系统的增值总分销商。刘国胜表示:“我们之所以称为全新的增值服务分销商,是因为华普将以全国20多个城市的华普-惠普刀片系统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为枢纽,以充分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将惠普的BladeSystem刀片服务器和刀片存储产品,与客户实际应用、渠道伙伴商机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中国领先的刀片系统生态环境,促进刀片系统应用的普及。”

面对刀片系统成为企业系统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主流的趋势,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与华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RBEC。“客户可以在体验中心里进行真实的操作和测试。而未来,我们将以刀片系统做支撑,把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RBEC打造成云计算中心,提供基于不同行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众多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我们的RBEC来体验云计算的应用效果。”

另辟蹊径挖行业

篇10

2加强加深校企合作,依托“云”整合教学资源

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作为目前最流行的信息技术,其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对许多高校来说都相当高昂,特别是教学信息化应用与开发和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两个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要解决这些难题,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建设、运用、培育信息技术的必须途径。目前,国内大型从事信息技术相关企业都扎堆到了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国内提供云服务的知名企业如阿里、百度、腾讯、华为、中兴、浪潮、浙大网新、用友、数字政通等等。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如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云存储、云桌面等等。2014年,健康、教育、旅游、医疗等民生服务创新成为云服务的热点。个人领域的SaaS服务成为云计算创新的热点,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健康、教育、交通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个人服务产品。电信运营商基于数据优势,在全国各城市布局教育、健康等领域的信息服务。云计算中小创业公司则将教育作为创业首选领域,51talk、91外教、云校等一批创业公司也陆续进入教育云领域。众多企业积极建设这些重点行业的公共云平台并提供衍生服务。无论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高职教育已经身处“云”的时代。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在生活中都悄悄成为云技术的体验者与参与者。虽然许多的教学资源如学习文档、教学视频、录音、学习软件等在各种云平台上可以实时获取,但是针对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还处于一种非常分散和凌乱的状态,并且与每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师资、学生素养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仅仅是靠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那将是一个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低效工作,如何有效借助企业的力量,快速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造生产性教学云平台?加强、加深校企合作的必然途径。一方面教育是云服务市场的一块大蛋糕,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忽视这个重要的阵地,从人才培养、市场份额、技术推广、就业与创业各个层面都存在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校也急需借助新的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给校企合作的强化提供了原动力和催化剂,同时,经过整合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整体性与开放性,也会成为学校与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升社会贡献力的新方向,其深远作用是不容忽视和小觑的。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云计算专业为例。学校已与中兴通讯联合开展一期建设云平台实验室36台卡位,二期将完成90台的卡位建设。其中课程建设方面将与阿里云全面合作,引入阿里云教育的系列专业课程,并进行校企教师互换计划,企业技术专家与专职教师进行角色互换,通过各种中长期合作,逐步提升教师对云平台及云平台应用的掌握。同时,也与深圳深信服信息技术公司开展教师培训和超融合技术的合作,暑假已经组织了4名软件专业教师远赴深圳开展了为期5天的超融合技术培训,并准备在9月份派遣2名教师到南京深入学习阿里云的系列云课程。这些校企合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云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所做的努力,更是为了将来维护云平台,使用云平台,高效运营云平台所做的技术人才储备工程。只有做好人才与技术的储备,学校才能依托云平台贴近企业和市场,为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出辐射和推广作用,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高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3教师对新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新技术带来新发展和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困难。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第一人,面对新技术的大发展态势,如何掌握新信息化技术并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思考怎么高效地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教学直接生产力与推动力,这将是高职教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技术培训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项目优势和设备优势,采取短中长期方式相结合,循环、梯次对专业教师从概念阐述、应用手段、市场分析、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培训,并将培训过程逐步转化为校企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其实,一般在学校资金充足情况下,云平台设备的引进、云技术平台的搭建等投入是可以快速完成的,企业在这方面也是能够积极满足要求的,但关键问题还是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这也侧面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许多高职教师的思维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定式上,简单认为运用投影幻灯片、播放一些短片、演示下工具操作就是信息化教学。错误理解信息化就是将教学内容用设备方便地展示出来,教育教学仍然以教师、教室、教材、考试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巨大优势和真正效率。

4思维转变,激活课堂

任何技术都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使用技能和运用思维,教学信息化更是如此。教学云平台的建设覆盖了云资源库、云教学环境、云实训环境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课堂教学通过云平台进行了拓展到了校园各个角落、拓展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将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延伸到企业生产领域、延伸到社会活动。教师更多将扮演一个导师角色,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课程、了解专业、了解市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明确行业职业定位和市场发展方向。依托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高职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巨大、深刻的变化,这是新信息技术带给高职教育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亲身去学习“云”,了解“云”,使用“云”,并将所学所见所解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实践才能更好激活课堂。

作者:李文杰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二、云存储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云存储虽然是一项先进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主要表现如下:

1.信息安全问题。云存储以互联网为依托,受到互联网各方因素的制约,最主要的是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影响。虽然云存储服务会采用各种方法防范网络安全问题,但网络攻击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且电脑病毒不断更新、变化,严重威胁着网络安全,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则会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出现档案信息被篡改、删除、泄露等情况。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技术培训,确保云存储信息的安全。

2.访问限制问题。目前,人们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其的利用开发也逐渐增加,这就使得个人档案信息被不断调阅与查询,难免会出现信息泄露、隐私被偷窥、权益被侵犯等问题。虽然云存储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方面设置了访问权限,增加了访问密码保障,但云存储加密技术还没有形成规范、系统的管理体系,如何有效防止越权访问、非法访问,实现用户检索活动的智能记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可见,云存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既具有查询、利用便捷的便利,也存在访问限制方面的问题,需不断探索,提升其效能。

3.数据管理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也不断提升,档案数据的同步更新与备份问题日益突显。云存储环境下的人事档案信息同步更新还存在着多种问题,面临着多种挑战,不仅因网络限制使得信息更新系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保证正常运行,降低了服务效率,而且信息同步更新缓慢还使得人事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受到影响。此外,云存储属于共享平台,人事档案更新还涉及多个部门或机构,因而,单一方式难以保障档案的同步更新,这就需要改进云存储的应用系统,加强系统研究。

三、基于云存储的人事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1.完善人事档案云存储管理体系。要优化云存储管理,提升其应用实效,就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一方面需建立以人事部门为主体、档案部门为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对于规模较大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可建立专属的“云档案”管理系统,而小型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则可依托大型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构建“云档案”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降低管理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需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以使工作人员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能照章应用、有据可依。对此,既要加强《档案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学习与运用,又可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以及云存储的管理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制度及办法,以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此外,利用云存储实现资源共享,还应提升管理人员工作意识,以防重要信息被泄露,亦要便捷信息提取路径,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

篇12

对于农业推广来说,其主要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在现代的农业推广中,向农业种植户传递了多种有用的信息,且帮助其获取农业种植中的必要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农业种植中,农业推广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应工作的落实能够推动农业迅速发展,为建设新型农村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农业推广还促使农村技术与工作的一体化发展成为现实,迅速提升农业种植户的生活、经济水平,保障其合法利益,实现农业种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农业推广的支持下,农业种植户更深入了解农村当期的发展状态,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升其对先进农业种植技术的认知能力,为农业新型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范围推广落实提供基础条件[1]。总的来说,在农业种植中,农业推广的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当前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必须重点落实。

2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探究

2.1优化农业推广观念

在农业推广工作中,要保证工作观念的与时俱进,以此确保的农业种植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当前,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种植的主流趋势,需要在农业推广中重点体现。具体来说,需要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纳入农业推广工作理念中[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引导所有的农业种植户参与其中,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农村基本特征、经营方式等,以此形成最终的优化策略,引入多样化的农业种植活动,实现农业种植户经济收入的提高。另外,应当为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种植户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与机遇,保证农业教育、农业推广、农业技术培训三项工作的融合落实,以此保证农业推广的质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提升农业种植户的农业技术能力的效果。

2.2加强政策性支持

为了保证农业推广的与时俱进,在推广技术方面也要进行优化调整。此时,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智慧农业系统,降低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学习成本。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政策支持,为智慧农业系统的开发商提供更多的优惠,为相应系统的创新发展提供动能。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鼓励当地高校、研究机构、农业产业机构等等展开智慧农业系统的开发,并加快研究成果转化的速度。另外,为了保证农业种植户对该系统引入、应用的重视程度,需要构建智慧农业示范田,利用直观的种植效果增强智慧农业系统的推广效果,证实智慧农业的高可行性。

2.3引入基于互联网的推广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农业推广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一种农村社会教育活动。由此可以说,在农业推广中,除了要向农业种植户传授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与模式,还要向其传输更新的农业销售模式,以达到农业种植经济收入增加的目标,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互联网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农业种植户能够迅速、及时获取最新的农业种植咨询,包括行业趋势、政策优惠、种植技术等等,打破了技术传授受到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升了农业推广的有效性。同时,农业种植户还可以使用互联网完成农产品的宣传,提升消费者对相应农产品的认识度与认可程度,引导消费者购买或是深入当地体会“农家乐”活动,实现农业种植户的增收。另外,要重点引入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农业推广的升级。

2.4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篇13

成人教育促进少小民族文化传承的优势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真正的文化应是触手可及的、存于人们内心的和能引起价值及情感共鸣的,外在的制度化规约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内在的文化认同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每个民族都负有发展与传承的双重任务,只不过主流文化群体因文化的自觉传承而淡化了刻意传承,对非主流文化群体而言,除非非主流文化群体间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意识,否则非主流文化将会在与主流文化的涵化与濡化过程中逐渐被同化。因而当非主流文化群体未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意识时,教育更应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文化功能,让文化传承渗透于人的内心之中。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成人教育在少小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更具有优势。(一)成人教育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自然环境及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少小民族文化的渐变,文化传承断裂成为文化渐变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此时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显得更为重要。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同样具备文化传承功能。一般而言,成人教育的功能可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其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承与传递功能、选择与统合功能、创造与更新功能。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其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基础和前提,[7]表现为成人教育对经济、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依托于成人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布朗族善制茶,茶文化是布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因而针对布朗族的技术培训应侧重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等环节;基诺族目前以种植橡胶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针对基诺族的技术培训应多关涉橡胶种植、收割的技术。(二)成人教育直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目前我国少小民族地区仍以发展经济为主要任务,对其所开展的成人教育活动大多是技术培训,而切合少小民族地区实际需求的技术培训本身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他们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社会联系紧密,成人教育的教学成果需要能直接用于实际,成人教育直接反映了社会的当下需要。因此,少小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除了上文提到的技术培训外,还有卫生医疗常识、法律常识、公民生活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推动少小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人教育通过提升人们的素质而强化了少小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如布朗族不随意砍伐树木,枯死、倾倒的枯木也要通过相关的“手续”(简单的祭祀)后才能搬回家做柴火,这种行为虽迷信,却保护了自然。如今,尽管市场经济已渗透布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个习俗并没有被湮没,而成人教育中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知识更进一步强化了布朗族爱护森林的意识。由此看来,直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成人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三)成人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包括民族内有威望的长者、民族成员及民族文化研究者,其中众多的民族成员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主体。学校教育尽管在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之后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但目前相对统一、系统、标准的课程设置难以在少小民族学生群体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且少小民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较多地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相对灵活多样、实用性更强、更注重终生受教育的成人教育成为培养民族文化承载主体主要的教育形式。一方面,民族文化既可以成为成人教育内容,也可以成为成人教育方法,如将扫盲教育融入民族歌舞中,并在歌单上用民族文字、汉语言文字标注,文盲学员既可以参加民族歌舞活动,又可以习得民族文字与汉语言文字,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成人教育通过提升家长的认识与素质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承载者。文化传承在代代相传中得以继续,而家长作为直接与子女生活、沟通的群体成为子女了解民族文化的主要来源,且少小民族成人教育活动中传承的民族文化也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素材之一。除此之外,成人教育工作者通过成人教育活动提升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并在不断的积累、沉淀中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

成人教育促进少小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树立强烈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感长期以来,成人教育被视为扫盲教育或技术培训,扫盲教育关注的是人们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提升,技术培训关注的是人们某项技能的提升,而很少将成人教育与文化传承联系起来,文化传承被认为是某一部分人通过刻意的、专门的学习才能达到的结果。其实不然,成人教育直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无论是对文化的传承与传递,还是对文化的更新与创造,成人教育总是介入其中。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还未引起成人教育的高度重视,单纯的技术培训仍是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因而提升成人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感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人教育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使命,正视自身的文化功能;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两者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是民族地区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基础。(二)确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观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没有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渐渐失去色彩。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主流文化占优势、非主流文化占优势、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驾齐驱。目前,在我国少小民族地区,主流文化占据优势,但文化的单一化并不利于少小民族文化的发展,如何改变文化一元化发展的趋势,让民族文化与社会相互促进成为少小民族地区成人教育的又一使命。总的来说,在推动少小民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人教育要确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即:有意识地端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对其价值及意义的认识;民族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表象,而是寄托着民族信仰的内在化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的核心,它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发展;文化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民族正视自身的发展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少小民族经济及社会要发展,必然要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因此,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并不等于将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对立起来,也不等于排斥主流文化,而是更加关注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融合,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同中求异。(三)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多元文化有利于社会多元发展,为保护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各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如2002年,云南省景洪市基诺乡连降暴雨,巴飘村发生特大山洪滑坡,为躲避自然灾害带来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威胁,香港红十字会捐资帮助巴飘村从交通不便的“山上”迁到现在毗邻公路的位置(其实仍属于‘山上’,只不过交通便利了许多)。为保留民族文化特色,政府严禁巴飘村修建砖瓦结构的汉式民居,而统一出资修建木制吊脚楼。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云南普洱市芒景村,这是一个布朗族聚居的地方,2007年,政府明确规定不准修建砖瓦结构的汉式民居,只能修建木制吊脚楼。此类措施虽只是文化传承的表面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了氛围,有利于年轻一代从感官上认识吊脚楼。除了物理环境的营造,成人教育也应通过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如布朗族不仅在茶叶制造的过程中传授现代制茶技术,还有意识地宣扬手工茶叶的价值,加之市场对手工茶叶的青睐,更多的布朗族人愿意学习手工制茶技术。(四)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它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提升成人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的认识,还有利于将民族文化融入成人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总是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及期望,因此教育目的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在注重扫盲教育的时期,成人教育目的更多地在于提升成人的识字量与阅读、书写、计算能力,在注重技能培训时期,成人教育目的更多地体现为提升人们从事经济生产的能力。由此看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相对于该时期来说是合理的,但这种合理是具有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传承民族文化应成为成人教育目的之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成人教育活动开展的航标之一,它应当具有统领性质;好的教育目的既要体现未来,面向现实,满足受教育者等相关利益团体的需要,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发展,还要承接历史,面向过去,将人类历史上积累、沉淀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包括通过成人教育提升人们对少小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少小民族地区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五)在成人教育内容中渗透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渗透在成人教育内容中能直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此环节也正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手段。目前我国少小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多以职业技术培训为主,因而可将民族文化渗透在职业技术培训或扫盲教育、公民生活常识教育中。如布朗族的茶文化不仅是布朗族文化的精髓,也有助于他们打开茶叶市场,因而在种茶、制茶的技术培训过程中,茶文化的传承始终是其内容之一。另外,有的少小民族地区开展的扫盲教育中包括民族语言文字扫盲,这也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直接体现。由此看来,成人教育内容应展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宣传民族优秀成果,注重民族约定俗成的优秀风俗习惯,让少小民族重视本民族文化,端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保护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将民族文化孤立起来加以保护,而是要用动态的、开放的观点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与策略,将其与主流文化的扩散结合起来,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中寻求有效的、合理的文化传承方式。成人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除了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中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己任,还可视民族文化的类型与特点在教育方法中渗透民族文化,换言之,应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适时在成人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

作者:张春梅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