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发展理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工作发展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

篇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特殊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除了引发一些身心道德发展问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社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社会和地方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家庭中的关系不能形成稳定的三角形,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家庭问题的出现,特别是亲子关系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情感上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和陪伴,与父母较少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普遍感到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把孩子托付给祖辈,家庭结构的迅速变化,使得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了阻碍。在这种隔代监护中,孩子和祖辈存在的代沟较深,老一辈不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同时,很多留守儿童小小年纪便开始有了心理重负,他们不仅要为家庭的生活担心,还常常牵挂着外出父母的健康与安全。成长过程中行为和性格出现偏差和错位的可能性。总的来说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生活得更快乐。为此,非留守儿童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常常成为留守儿童羡慕的对象。很多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使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家里生活更富裕了,同时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但是伴随的是家里的气氛变得冷冷清清,自己更孤独和寂寞。

最后,留守儿童不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成熟的思想,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非常渴望他人的关爱和帮助,而父母是他们最亲密、最想依靠的人。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强烈的家庭残缺的感受,他们渴望有一个完整温暖的家,渴望像别的孩子一样有父母在身边,得到父母的帮助。很多留守儿童知道父母外出打工的辛苦,因而变得更成熟懂事,能够体谅和关心父母。这就可以看出亲子关系在留守儿童心中的重要性,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希望有一个完整的家,有父母相伴。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他们懂得父母艰辛,表现得比其他孩子更懂事,希望自己能走出农村,报答父母,他们向往高的学历和好的工作,也很清楚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努力学习是唯一的途径。

从微观角度看,亲子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依据之一是孩子的年龄。年龄阶段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特点,决定了亲子互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于孩子的社会化成长亲子关系的作用不可代替的,这个关系是最初的也是最全面的,亲子关系的好坏对孩子今后的个性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新的环境和事物时很多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的进行角色转换,常常会受过去的记忆控制,喜欢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父母仍在身边的生活的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很多留守儿童喜欢逃避现实,易产生愤世嫉俗心理,缺乏社会归属感。

帮助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路途还很长,亲子之间应该着重加强良性沟通。可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应该表明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宝玉”,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或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那么一个黑色的梦境,但区别的是,很多人不被黑暗打到,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正义积极的阳光,健康的成长起来。

篇2

“社会工作”是专门以“助人”为职业的工作,而社会工作者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民排忧解难,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的职业。但是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工作学”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社会工作”的概念目前在社会上还不是广为人知。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很不成气候。社会工作者还没有列入拿执照的专业人士行列。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将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社会工作的建设任务。

社会工作学是一门正在建立的新学科。为使这项社会事业的开展,管理卓有成效,必须使其上升为理论上的认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从本学科的理论发展看,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已捷足先登,试图从理论上解决由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而造成的贫困和失业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救济问题。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们研究新概念、新理论,编写新讲义,新教材,建立起新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建立新的社会工作学学科体系,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

一、就社会工作学的基本理论而言

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应该包括:社区、社区管理、社区功能、社区意识、社区协调等含社会的、心理的和地理的三大层面的理论内容,体现出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公平、社会控制、社会保险、社会空间等一个“大社会”中的群体参与资源、分配和服务效益方面的一系列理论范畴,也包括社会工作的直接对象的一些更具体的理论范畴,如慈善事业、医疗保险、社会义工、安老形式和失业救济等。

二、就社会工作学的原理内容考虑

应该是:数理经济理论;服务价值理论;以人口为社区主体的人口理论;以解决社区问题和缓解社会矛盾为宗旨的社会学理论;以稳定社会秋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法制理论;以最终满足全体人民需要为标志的经济学原理等等。这些理论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共同揭示了社会工作学的规律性问题。

三、就社会工作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而言

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方法的运用:(1)社会管理方法。社会管理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集中表现为系统的方法,即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整体方法。(2)社会心理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是现代方法论中更高层次的分析方法,在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中,它是协调社会发展,解决个人及解决群体冲突,平衡社会成员心态的理性的、效用性很强的方法。(3)社会制衡方法。社会工作学研究社区管理和社会服务规律,必须把“制衡”方法贯彻学科建设的始终。如研究解决社区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解决老、幼、残、鳏寡孤独无劳动能力的无偿救济和面向全社会成员的有偿服务时,必须依据制度和政策。

以上论述了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方面的任务,接下来将论述社会工作实际操作中的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首先,看看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预测将来,往往要从历史去看,吸收教训与经验,以此来引导未来之路的走向。美国社工教育从19世纪末已开始发展,那时大概是1890年左右。其受到三个重要发展潮流的影响而形成最初的社会工作教育。当时的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学科,在大学里开始有此学科的教育,这促使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严谨,引发更多对社会的研究。

第二,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建设。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标准,规范社会工作。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推动社会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对社会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基层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化培训,使其适应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特别要发挥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作用。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者和组织的交流。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在各国、各地区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可以把好的经验吸收进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水准的提高。中国社会工作在新形势下肩负着历史的责任,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在各界的努力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改革开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粗浅的谈了中国社会工作建设的任务,中国社工专业任重而道远,社工专业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工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参考文献:

篇3

引言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领域中一种特殊的社会工作方法。伴随社会工作的推广,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也得到发展和认可,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显著效果。每一个理论都由它所对应的理论体系构成,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亦是如此。作为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尚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从目前的研究上讲,它是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政策理论三大部分构成的。加深研究和探讨残疾人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有助于认清其理论特色,更好地与实际社会工作相结合,促进两方社会工作理论吸收借鉴,对提高残疾人服务的水平有帮助作用。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概念

王思斌教授对社会工作的定义,“残疾人社会工作(或残疾人工作)的理论是关于残疾人现象的看法和如何解决残疾人所遇问题的理论”。这只是针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简明定义,这个定义表明,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运用一定的原则和特有的论证方式解释和阐释残疾人现象和残疾人相关问题,已经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残疾人社会工作范围涵盖很广,包括多种方面。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对残疾人个人、残疾人群体、残疾人家庭等进行的有目的的社会帮助,是专业的社会服务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康复,精神抚慰,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提供咨询,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帮助残疾人恢复自信心融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其中康复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复过程中,残疾人社会工作起到医学不能替代的作用。简而言之,残疾人社会工作涉及到残疾人的康复、家庭、生存等各方面,其在挖掘残疾人潜能、促进残疾人自身发展方面的重要功能可见一斑。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平等、参与、共享”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此基础理论是在总结前人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借鉴国际残疾人运动的经验而提出的。现代文明社会越来越注重残疾人的人道观和人道主义思想,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工作领域得到发展。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

首先,经过多年的各方不断努力,残疾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日趋规范化和专业化,丰富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这离不开残疾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指导。主要表现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残疾预防的定义,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内容,都作了规范化、专业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阐释。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

与上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发展程度相比较,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相关的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主要包括:残疾人政策的定义、残疾人政策的本质、残疾人政策的制定者与参与者、残疾人政策执行能力的加强、创新力和公信力理论在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残疾人政策监管和评估理论研究等等。显然,加强残疾人社会工作事业、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政策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政策服务宗旨势在必行。

三、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残疾人问题涉及民政、卫生、教育、法律、公安、交通、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当前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各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有:

(一)民政部门

政府对残疾人的相关特别扶助政策、救济政策和其他福利措施的出台执行,主要是民政部门负责。其中包括残疾人福利工作政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就业工作、残疾人保护和扶持的政策等。

(二)卫生部门

这个部门中的大部分工作属于社会工作,卫生部门起到连接的纽带作用。如协商处理公费医疗、医疗保险、工伤处理和后期康复等相关待遇和补偿问题,并且参与针对小儿麻痹后遗症、白内障、聋哑儿童三种残疾人的矫治与康复训练活动,并开展相应的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三)教育部门

该部门强调要保障残疾儿童、残疾少年的受教育权利。残疾人教育和教育康复在青少年方面,教育部专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并检查和验收残疾人教育的落实情况。这对我国年轻一代残疾人基本素质的恢复和提高,对他们的发展和获得更高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虽在解决残疾人社会问题上有联系中国国情和残疾人现状的独特做法,但其行政色彩程度仍旧明显,专业化水平在国际领域属于较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队伍还需不断扩大,加大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引进。在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下,不断从上至下的完善理论与体系,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断造福于残疾人,促进他们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篇4

一、我国政府主导型社会工作形成的原因

政府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工作本身的原因,也有政府方面的原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一)社会工作本身的因素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比较曲折,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初社会工作已经在我国产生与发展了,但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被取消了,直到1985年才被重新提出恢复重建,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可以说,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领域,发展的时间不长,自身力量薄弱,资金短缺,对政府的依赖性较高。20世纪末期我国社会工作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政府方面的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社会问题集中涌现,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缓解各种矛盾,政府逐渐认识到社会工作的益处,即政府可以借助社会工作机构对社会成员进行管理和约束,借助社会工作相关机构解决弱势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并且政府还可以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来提供公共服务这一方式来解决资源分配合理化问题。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也大力推动其发展,不仅体现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面,还体现在对其职业化、制度化的建设上,以及政策制定上。

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面,从80年代末以来的短短20多年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速度极快,开设本、专科层次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超过300多所。2002年7月,在教育部高教司同意下,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派,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思斌教授领衔,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框架下集中较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负责人及资深教师,编写《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化建设方面,国家也在积极的推动。如2004年6月,“社会工作者”被首次载入中国职业标准目录。2008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的《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这是我国首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也是对社工人才使用瓶颈的重大突破,使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实现了真正对接。

在政策制定上,国家制定了许多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如2004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在2010年国家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中明确提出要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政府的各项有关措施都有力的推动着我国社会工作在向前发展,有了政府的支持也让许多社工机构得以生存,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或社工岗位这一方式让许多社工机构缓解了资金压力,有了服务经费,而且政府的这一举措也增加了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亦帮助社会工作得到更多社会公众的认知和了解。

二、社会工作专业性的体现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区别于别的专业的独特性或特点,社会工作当然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可以区别于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这样才可被称之为社会工作专业。所谓专业都有其共同特质,1957年格林伍德提出专业的五项基本特质,即系统理论、专业权威、伦理守则、社会认可、专业文化。虽然这些并不是判定专业性的唯一尺度,但可以检验某一职业专业性发展程度的高低。我们可以暂且用这个标准来看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专业性是如何体现的。

首先是系统理论。社会工作有自己专业的一套指导理论,从理论的分类来看,大卫.豪把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为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两大类;而马尔科姆.佩恩则把社会工作理论分为实证主义理论和后现论。具体来说,社会工作理论有生态系统理论、增权理论、优势视角、灵性视角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具体服务活动时的指导理论。

其次是伦理守则。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就是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实际工作步骤的一般规则与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工作时需要遵守一套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不同的国家、地区的伦理守则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围绕人本主义、尊重、接纳、保密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来制定。

第三是专业文化。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讲,专业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理念及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对社会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工作在实践中还有许多专业的技巧,如对质、倾听、同感等,这些服务技巧也在细节上体现着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特性,理清社会工作价值观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社会工作的特色及其本质。

第四是专业权威。专业权威是指专业人员对案主有一种判断的专利权,案主可由这种专业的权威获得一种安全感。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对案主的需求进行评估诊断,案主认可并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制定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社工的专业权威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与帮助的基础上。

第五是社会认可。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过程是从被接纳到否定再到被接纳的这样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的态度可以这么讲:政府是理论上认可了,也制定了一些政策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是并没有理解和认识到社会工作的独特性;社会大众整体上对社会工作的认可程度是比较低的,许多人还是不了解社会工作是干什么的,一些人只限于知道社会工作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社会工作。虽然社会工作在现阶段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不是很高,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还是让人有期待的。

三、我国社会工作在发展中保持其专业性的策略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处于专业化和制度化的初步发展阶段,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主性还比较薄弱,概括的可以说是处于行政力量和志愿服务的夹缝中。我国社会工作不管是起源还是发展都牵扯着行政力量,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已经发展成为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了,那社会工作如何在这种背景下保持其专业性呢?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要处理好与政府行政力量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社会工作知识分子的努力,以及政府、社工机构等的共同努力。具体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从政府的角度来谈

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市级层面显现出来的政府与社工组织之间的关系如果说是服务购买者和服务供给者关系,但到区(县)和街(镇)层面,这种关系往往就蜕变为一种“我出了钱,就要你办事”的现实逻辑。一些街(镇)的政府部门会直接插手或经常干预社会工作组织的内部管理事务与具体工作安排,甚至可以心安理得地吩咐社会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去帮助他们打字写总结材料布置会场、出黑板、报张贴公告等。政府部门所安排的这些“份外”工作,不仅挤占了社工组织工作人员大量的本职工作时间,也使得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或有效回应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我国政府一向都是“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所以才会出现政府支持的社工组织有很多时间在处理行政上的事务,或是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在准备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而没有太多的时间为需要帮助的人开展专业的服务。

我国政府对社会工作概念的理解比较宽泛,并不是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技巧都没有很好的全面的认识,所以在社会工作开展专业服务时,可能不认可其服务方式,而让社会工作组织采取他们政府的行政方式去解决,这样不仅打击与限制了社会工作组织开展专业服务的动力与权限,还会影响到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及满意度。另外,政府支持的社会工作组织在开展服务时,会受到一些政府方面的限制,一些有可能涉及到对政府有不利影响的服务或服务领域,社会工作组织是不会被允许开展服务的。

(二)从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

如果说政府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外部力量,那么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一股重要的内在力量。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分子有义务也有责任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向前发展。我国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如何保持其专业性,其中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分子在我国政府主导的社会工作如何保持其专业性的过程中,可以从两方面来做。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分子要形成专业话语,不断影响政府的行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分子要不断的澄清“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是什么?”、“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技巧有哪些?”、“社会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等一些关于社会工作本质的问题。通过专业知识分子对这些问题的澄清与宣扬,影响政府的行为,让政府及社会大众能转变之前对社会工作不准确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社会工作,并更加认同社会工作,继而支持社会工作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分子要不断致力于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及价值观的探索,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相符合的社会工作指导理念和专业服务的技巧与实践模式。有了一套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实践框架,这样能让社会工作在开展服务时更好的发挥其专业价值,其服务的效果会更加突出,这样就会让政府对社会工作改观,也能让政府更进一步认识社会工作,了解社会工作的独特之处,增强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同时,本土化的指导理念及操作框架也能让社会工作者在实践时更有依据更客观,服务效果也会得到更多社会大众的认同,从而提高社会工作在政府及社会大众心里的地位及满意度。

篇5

社会工作研究既有社会研究的共性,也有自身特性。受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决定,社会工作研究属于应用研究,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色。受社会工作主要工作对象的性质决定,社会工作研究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

一、社会工作的学科状态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学科现状究竟是独立学科,还是附属学科,尤其它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何,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虽然社会工作界一直在争取自身的学科独立,但我国社会工作仍旧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社会学下。研究内容占首位的是社会问题,社会单元集中于中观与宏观系统,即社会工作受社会学影响很大。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是否需要分家,其实不是命题的本质。命题的本质是:其一,作为以相关学科知识和本身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学科(顾东辉,2008a),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应当在社会工作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其二,必须区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二者虽都对人、人际互动感兴趣,但社会学做的在于准确识别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更关心解决问题和改善社会功能。

二、研究分析工具: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

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根据国内有较高声誉的社会工作概论教材,结合美国著名社工学者N.Carroll(1977)提出的三维度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型,并参考台湾学者古允文、许展耀(2005)等人设计的“台湾社会工作理念型分析架构”,最终制定出本文的“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该理念类型包含三个维度的社会工作核心概念:维度一是研究内容 (Core of Social Work Research),该部分探讨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维度二是社会单元 (Social Units of Concern),指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所接触的工作范围,或称之为介入单元(Focus Unit)。维度三是研究人群(Population),指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所接触的服务对象。以下针对此理念类型的分析架构作一简要的操作化说明。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是哪个研究方向都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也还未能给实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笔者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以“社会工作”为主题进行精确地跨库检索,共得记录41条,剔除一些无关条目之后剩下不到26篇文章。其中,有17篇文章是集中在2012和2013这两年中发表的。这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本土化理论的探索方面,还是在具体操作方法、对社会工作者素质的具体要求等方面,都还需要一个长足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的研究使命

我国社会工作学术界的研究仍旧聚焦于社会问题的解释,如同社会学家一般会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和发现事实。但社会工作力求了解案主或社区,做出适当的诊断,并进行处置,帮助解决问题和改变环境,使人们有更佳的社会适应,但国内的研究很少涉及问题的解决。就社会工作的研究使命而言,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都是它的任务,但后者是社会工作的立身之本。解释问题即是基础性研究,主要重视理论和假设验证,解释人类社会运作过程、事件发生的原因、社会关系的构成,以及社会变革的原因等。而应用性研究旨在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帮助实务工作者完成任务。这其实要求国内社工学术界需要加大对于行动研究、社会影响评估和评估研究的投入与重视,突出自身特色。

五、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

通过对近三年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的研究分析,发现研究者的内在逻辑中,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比重超过社会服务的诉求。中国社会工作强调社会管理有其独特的处境化因素,这源于政府试图运用社会工作达致社会管理的目标。但简单用社会管理取代社会服务,将会背离社会工作的自身使命(个体赋能与社会正义)。因此,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社工界思索:一、政府如何给社会工作一个合理的定位;二、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应该为自己寻求一个怎样的角色与地位。

六、今后发展方向

通过上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为近三年的社会工作研究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其一,借鉴国际经验,建构本土特色。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和话语进行讨论,站在国际社会工作的前沿,把握国际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趋势。

其二,重视学科理论,强调研究方法,加强社工学者的理论层次和研究方法的提升。一则可以加大力度推动国际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引进与翻译工作,把握国际最新动态;二则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可以组织高水平的培训教育工作,提升社工学者研究方法的精深;三则不断加大社会工作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繁荣社会工作学术阵地。

其三,提升实务能力,强化证据为本。一方面,社会工作本质是行动的专业,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教育者的实务操作能力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证据为本是当今国际社工界的共识,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何雪松,2005)。这要求我们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建立一个指导思想:即实务立足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上,从众多证据中找出最佳的社会工作实务策略。

参考文献:

[1]O. William Farley,Larry Lorenzo Smith,Scott W.Boyle.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10thed)[M].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6.

[2]查尔斯 ・H・扎斯 特罗.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M].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5.

[3]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2(4):1-7.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

篇6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起源 

医务社会工作萌芽起源于英国济贫法时代医疗救助站,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穷人获得医疗救助,实现社会公平。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具,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极大地推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人民贫富差距拉大等,导致穷苦人民看不起病,这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时便出现了以专业的济贫者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慈善组织,他们帮助穷苦病人看病,这就是早期医务社会工作的雏形。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医务社会工作问题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医务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英国,成熟于美国,日本又是借鉴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经验最成功的国家。在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已相当成熟,有明确的组织章程来规定相关组织的工作目标、基本责任、具体工作,而且从事此类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与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人员。他们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摆脱伤病的阴影,同时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因而,国外有着明确的法律条文,鼓励支持相关人员从事医务社会工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相关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通过分析知网检索到的资料,以“医务社会工作”为中心词的论文自2006年开始出现,迄今不足20余篇,被转载、引用次数较少。以此题支撑硕士、博士论文的数量不足10篇,获得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立项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从研究内容看,研究理论还处于理论论证的初期阶段,虽然也出现了关于对策研究的部分论文,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研究,难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三、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一)医疗体制改革需要 

为了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现状,我国大力实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包括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医疗服务[1]。然而,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处理对疾病的担忧又多出对报销情况的困扰和担心。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国家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医院内进行报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医疗保险政策和方法,使国家优惠的医疗政策更好地落实到患者身上。 

(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社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医患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患纠纷已经成为医院最棘手的问题[2]。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医患之间基本的信任度的缺失,医护人员未很好地履行治疗照顾的义务,是医患之间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以第三方的身份,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生的治病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和家属理解并及时治疗,同时让医护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理念和工作伦理和道德,让患者在医院有温馨家的感觉[3]。 

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社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政府加大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力度 

由于政府对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一时也不可能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政策。同时在我国,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律法规层面都没有明确医务社会工作的地位和岗位要求,这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极为不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软肋”,把医务社会工作纳入社会工作构建中,对完善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体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在财政政策、法律法规、人事制度、就业岗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自组织系统的作用,建立流畅的个人奉献的渠道和空间[4]。 

(二)加大医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在我国,由于社工知识、理念没有普及,许多人还不明白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不知道医务社会工作是何物,更不明白医务社会工作的意义所在。还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在岗人员多由医护人员转型而来,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特色,难以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和服务病人的应有功能,因此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使当务之急[5]。首先,要在相关的医学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专业性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务社工人才,既要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素养又要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实现本土化发展 

长期以来,应用型和务实性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较为侧重的因素,因此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把建立在充分社会福利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于西方学说做出自己的理论借鉴,对于传统资源做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对于中国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提升[6]。同时在借鉴西方已有资源的基础上,面向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中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迫切需求,尊重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有规律,找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务社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为医务社会工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融合进行理论支持,为政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做好决策参考,使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娥.医务社会工作视角下医患关系研究[J].南京大学,2012年. 

[2]王卫平.医疗体制改革呼唤医务社会工作[J].医学与社会,2004年. 

[3]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 

[4]袁敏,朱惠蓉,李赣,等.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年第8期. 

篇7

一.Juan Luis Vives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胡安.路易斯.维瓦斯所提出的社会工作理论包括劳动工作与助人、如何帮助穷人以及对穷人及其子女的教育这三个方面。

(一) 劳动工作与助人理论

他十分遵从爱上帝,爱他人的信条,认为劳动(工作)是人的天然属性。一方面,他认为劳动最初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们能够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他认为助人也是人的天然属性。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关爱,但又怀疑人们的能力是否能达到仁爱。

(二)济贫理论

关于济贫理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阐述如何进行济贫工作理论的人。他在1525年撰写了“关于帮助穷人”并将其献给政府。首先,他认为贫困是原罪的后果,是道德败坏的结果,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但同时,他又在思考如何才能帮助穷人脱离贫困。

其次,他提出了帮助穷人脱贫的手段。他希望不是教会而是国家负责管理。国家不仅要对穷人进行物质上的支持,而且还包括教育上的投入。具体包括三个措施:一是要求所有穷人都必须和其他人一样劳动;二是济贫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三是教育穷人过道德的生活。

再次,他想到了国家干预,通过国家的介入来全方位地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比如他认为手工作坊主应该雇佣穷人,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如果他们不愿意雇佣,政府可以强制将穷人分配给他们,要求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在这些作坊主给穷人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政府给予手工作坊主相应的政策优惠。

另外,他认为国家不应该设立固定济贫基金,不要让穷人产生过度依赖心理,否则他们就失去了工作意愿与动力。针对那些享受社会救济的人,国家应该重新巧妙的设立标准,最好是在维护他们最基本需求的同时,让他们不至于失去劳动兴趣。

最后,他还针对那些特殊生活困难时期的穷人,提出了相应的物质帮助,如将所有穷人的信息都登记到名册中,包括其基本情况,有无劳动能力,为什么贫困,基本生活来源等等。他认为这样做可以有计划地帮他们找到工作,为他们提供具体的针对性的物质帮助。

(三)对穷人及其子女的教育理论

他教育穷人要劳动,劳动是人们的义务,培养他们劳动的意识。并要求他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他们过一种道德的生活,成为善良的市民,虔诚的信徒。他认为教育可以缓解贫困,通过教育能阻止人们的恶习和不道德行为。

二.Juan Luis Vives的理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启示

今天,我们国家同样面临着一些贫困问题,或许他的理论观点能够给我们的国家政府的济贫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同时通过借鉴其理论也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提供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

(一)Juan Luis Vives的理论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借鉴性

首先,他肯定了劳动和助人都是人的天然属性。对个人而言,人们在劳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个人价值也得到体现。对于助人,助人为乐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及时地给予别人帮助,在给人温暖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得到满足。

其次,辨证地看待和思考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他认为贫困是不可能消除的,同时又考虑如何能够帮助他人摆脱贫困。这就是“支持与要求”,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要求其尽快找到工作,融入到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国家干预的政策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有了国家政策的干预,能够更好地引导贫困地区的人们,帮助他们及早摆脱贫困的状态。这对于减少收入差距,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减少社会贫困人口,确保社会安定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他认为的设立社会救助的标准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我国人口多,在设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救助标准的时候,应更加注意设立的技巧。争取在对需要的人们进行资助的同时,不打击其工作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培养工作的技能,争取使他们尽量地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二)Juan Luis Vives的理论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局限性

首先,笔者不太认同他认为的贫困是原罪的后果,是道德败坏的结果。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群体间的利益的争夺以及受经济发展阶段影响的就业机会等等。不能简单地把贫困归结为道德败坏的结果。

其次,他把那些特殊生活困难时期的穷人的信息都登记到名册中的做法是有待商榷的。这样做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穷人信息,但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容易给这些人贴上了穷人的标签。在给这些人贴上标签的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纵容,他们自身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第三,他的教育理论带有一定的歧视性。他只针对穷人及其子女进行教育。没有意识到那些富人及其子女同样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教育应该普及到所有人中,只有全民参与到受教育的状态下,才能共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笔者觉得他有点过分夸大教育的功能。他认为教育就一定能缓解贫困。殊不知,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教育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

三.结论与讨论

目前的中国,社会工作尚未成为一门科学。这一事实,无疑对社会工作科学、实践和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对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不利。因此,全力推动社会工作基础理论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项日益紧迫的挑战和任务。胡安.路易斯.维瓦斯(Juan Luis Vives)的社会工作理论尤其是济贫理论在今天对我国的社会工作理论的丰富,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开展是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的。他所提出的济贫理论中的许多措施至今在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中国社会工作与西方的社会工作相比,起步比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定要吸收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中的理念和经验。笔者希望通过对Juan Luis Vives理论的学习能对我国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开展提供新的启示。(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威,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探究——一个学科构建的新视角[J],《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九期,2012.

篇8

转型社会是社会的重要、关键要素发生变化的社会,例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产业结构、阶层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这将导致社会的一些重要关系的重组,其中必然包含着不协调、矛盾与冲突。当我们选择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之后,我们也就不得不打开国门,当打开国门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我们又发现我国不得不进入早已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而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生产关系、分配模式、价值观念、社会思想则蜂拥而至,突如其来的诸多外部要素进入我国的经济和政治领域,引起了经济、政治和价值观念领域的全面冲突。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全球化浪潮,它不由分说地将刚刚走上市场经济之路、不发达、问题丛生的中国拉入其中,让中国也去分担世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协调后果,这无疑增加了我国处理问题的难度。另外,五花八门的文化价值随着个人至上、消费主义思潮也大举进入,并对传统的价值体系发起了很有韧力的挑战。我国的社会变迁如老龄化、城市化、工业化、个人价值的突显等都与原来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不相协调。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引起了诸多社会问题,如下岗职工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养老保险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震荡、地区之间的差距,城市重建带来的问题:还有一些社会问题与我国的社会过程相伴随,如老龄化问题、看病难问题、残疾人问题、青少年问题、独生子女问题、心理焦虑问题等。

上述社会问题在一段时间里会长期存在,如何处理好上述社会问题,是影响我国继续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社会工作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现代手段。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是专门以“助人”为职业的工作,而社会工作者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民排忧解难,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的职业。但是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工作学”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社会工作”的概念目前在社会上还不是广为人知。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还很不成气候。社会工作者还没有列入拿执照的专业人士行列。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将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社会工作的建设任务。

社会工作学是一门正在建立的新学科。为使这项社会事业的开展,管理卓有成效,必须使其上升为理论上的认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从本学科的理论发展看,工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40年代就已捷足先登,试图从理论上解决由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而造成的贫困和失业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救济问题。而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们研究新概念、新理论,编写新讲义,新教材,建立起新的学科和理论体系。建立新的社会工作学学科体系,现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一)就社会工作学的基本理论而言,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应该包括:社区、社区管理、社区功能、社区意识、社区协调等含社会的、心理的和地理的三大层面的理论内容,体现出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公平、社会控制、社会保险、社会空间等一个“大社会”中的群体参与资源、分配和服务效益方面的一系列理论范畴,也包括社会工作的直接对象的一些更具体的理论范畴,如慈善事业、医疗保险、社会义工、安老形式和失业救济等。(二)就社会工作学的原理内容考虑,应该是:数理经济理论;服务价值理论;以人口为社区主体的人口理论;以解决社区问题和缓解社会矛盾为宗旨的社会学理论;以稳定社会秋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法制理论;以最终满足全体人民需要为标志的经济学原理等等。这些理论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共同揭示了社会工作学的规律性问题。(三)就社会工作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而言,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有赖于以下几个主要方法的运用:(1)社会管理方法。社会管理方法在现代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中,集中表现为系统的方法,即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整体方法。(2)社会心理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是现代方法论中更高层次的分析方法,在社会工作学的学科建设中,它是协调社会发展,解决个人及解决群体冲突,平衡社会成员心态的理性的、效用性很强的方法。(3)社会制衡方法。社会工作学研究社区管理和社会服务规律,必须把“制衡”方法贯彻学科建设的始终。如研究解决社区中不同群体的利益,解决老、幼、残、鳏寡孤独无劳动能力的无偿救济和面向全社会成员的有偿服务时,必须依据制度和政策。转贴于

以上论述了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方面的任务,接下来将论述社会工作实际操作中的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首先,看看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预测将来,往往要从历史去看,吸收教训与经验,以此来引导未来之路的走向。美国社工教育从19世纪末已开始发展,那时大概是1890年左右。其受到三个重要发展潮流的影响而形成最初的社会工作教育。当时的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学科,在大学里开始有此学科的教育,这促使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严谨,引发更多对社会的研究。另外他们对应用科学的研究也开始了一点兴趣。第二因素是美国当时成立了国家慈善总会,他们的慈善总会在当时团结了大部分志愿机构的工作。他们发现机构人员往往未受培训,他们工作效能不高,于是开始重视培训,希望有一些培训给予工作人员。第三是当时许多私立女子大学在美国成立。由于有了女子大学,当她们毕业后,就不甘于留在家庭里做主妇,更希望到外面就业,而她们就业的一个最好出路就是在慈善业方面的工作。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影响了美国社工教育的发展道路。当时第一代社会工作的学校并非是一些大院校,而是从培训班开始的。在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发现培训是十分需要的。他们就要求一些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有系统的培训课程。当时在大学里面的培训是从研究生的层次开始的。在1919年他们已有17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并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培训教育协会。到了30年代至50年代,发展很快,学校增加了很多。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衰退,反倒给社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危机下失业问题、贫穷问题、家庭问题等均产生了,人们认为社会工作服务要增加很多——应付问题尤其是失业方面的社会工作服务已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另外也觉得要这么大量的工作人员去做这些工作,他们也要增加许多课程。另外一个影响,以前比较注重个人性的个案工作,但由于经济衰退使人们认识到引发问题的往往不是单层面,并不是因个人原因而产生的,是由社会影响的,所以他们也开始注重社区类的较宏观层面的教育目标。30一50年代,他们有一个大的争辩,社会工作的培训是应该放在研究生层次还是处于生层次上。原先他们是从研究生教育着手的,后来他们发现社会急迫需要大量新人才,但研究生的培育是不够的,而且比较缓慢,于是开展了许多本科生培训。到了50年代他们以承认本科生层次的教育解决了这个辩论,到了1952年他们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的议会,想通过议会方式正式规定一些评审的规则,其将统筹整个美国的社工教育的课程水平。到了70年代,教育层次不断增加。其实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与我们都是差不多的,开始时没什么专业人员,没有什么知识基础和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看到别人的历史,我们或许有一丝安慰:我们并不是孤单的,别人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2001年社会工作教育年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社会工作专业从80年代后期恢复发展以来,已有上万的毕业生。社会工作教育的首要责任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走向专业岗位,为社会服务。有人曾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示担忧,但社会需求是有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进步,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需要会更加强烈。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高水平的专业教育和培养。这里包括进行规范的专业教育、努力使学校教育与我国的实际需要想结合,包括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精神的养成。社会工作既是专业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要求严格按照专业课程体系去组织教学,素质教育则要求教会学生学习、处理问题和创新,要教给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社工教育还必须与实际紧密结合,给受训者提供一个好的训练和实践的环境,其中包括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和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第二,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建设。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标准,规范社会工作。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推动社会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对社会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基层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化培训,使其适应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特别要发挥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作用。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要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社会工作者和组织的交流。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国际性的工作,在各国、各地区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合作与交流,可以把好的经验吸收进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水准的提高。中国社会工作在新形势下肩负着历史的责任,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必将在各界的努力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的改革开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粗浅的谈了中国社会工作建设的任务,中国社工专业任重而道远,社工专业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社工建设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篇9

文献良将社会工作的含义分为三种,第一种可以理解为“在社会上工作”;第二种意味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助人活动;第三种是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现在对于社会工作的认识更多的是在专业的角度对社会工作进行理解。

王思斌指出我国“本土性社会工作”具有行政性和非专业的特点。我们采用的工作方法与西方不同,尽管我们有社会工作之实,但缺少社会工作之名,故只能称之为“本土性社会工作”。

建国后,整个社会被国家整合到一起,国家成为社会救助的主体,行政性成为“本土性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今,这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引进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实为必然。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般进程

在引进西方专业的社会工作的同时,大家也都意识到其“种族中心主义的色彩”,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要求。Walton和AboEINasr将本土化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

(一)引进阶段。在该阶段,社会工作被视为能“超越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解决人类共通的问题”。我国专业的社会工作是起源于高校,缺少社会现实的评判,所以开始这种颇具“西方中心主义”的发展并未引起太大的争议。随着社会工作走向实践,这种“拿来主义”做法的不良后果开始暴露,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呼声不绝于耳。

(二)本土化阶段。社会工作本土化,就是对于社会工作这个“舶来品”适应本地文化,顺利发挥作用的过程。一味强调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社会工作发展无益,社会工作发挥作用需经历本土化的阶段。

(三)扎根阶段。Walton和Abo EI Nasr指出,虽然本土化可以使西方社会工作实践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本地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实务者应该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策略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满足自己的需要。所谓扎根化指按照本国的环境和制度,重新组织社会工作职业的方方面面。

上述划分在李迎生的观点中得到印证。他认为:最初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借鉴是一种必然选择;随后,“建构本土特色”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阶段,对西方社会工作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对本土社会工作经验和方法加以专业化提炼;最后阶段是“超越本土特色”的新阶段,本土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工作的一部分。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阶段,为推动社工事业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注重如下问题:

(一)政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王思斌认为本土社会工作制度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在“强政府-弱社会”的背景下,“行政主导模式”成为社会服务资源的提供者和功能的执行者;随着社会力量的增长,政社关系进入到“强政府-强社会”的阶段,社会服务的主体也由一元走向多元,与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建立良关系,是社会工作发展的近期目标;在“社会主导模式”的阶段,社工逐步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专业化和社会性是社会工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我国社工的发展已经跨过“行政主导模式”,正处于“行政-社会模式”中,并不断向“社会主导模式”迈进。在该阶段,社工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从长远看政府的角色必须转变:由“包办者”的角色向“推动者”的角色转变,将“购买服务”作为推动社工发展的主要方式。

(二)本土性社会工作和引进社会工作的关系。许多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是“异域”文化进入“本土”对于本土文化的适应,强调本土的主体性。但很容易引人误解:把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解为西方社会工作被本土文化改造,忽略了对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挖掘。本文认为应当从发展的意义上把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既包含西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也涵盖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

我国社工发展要求我们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将本土性社会工作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弥补社工发展的“理论缺失”。

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体现社会工作一般规律的内容是具有普适性的,不仅适用于西方,对中国同样适用,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所借鉴”。

篇10

1.简・亚当斯的社会工作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15世纪,哥伦布到达Cuanhani(木刻),当地印第安人称作瓜纳哈尼岛。15―18世纪的北美大陆见证了当地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而北美大陆殖民时代与贩卖黑奴历史的到来加速了整个世界的人口和各类贸易、资本的转移。17世纪初开始,欧洲殖民活动不断扩张,欧洲人殖民,移民北美,西方世界的人们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开始寻求人身自由和宗教自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很快导致美国工业文明综合症的产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很快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2.简・亚当斯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从简・亚当斯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看出,社会工作理念的形成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西方早期慈善事业的发展作为社会工作雏形,是建立在宗教实践的基础上的。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慈善事业逐渐成为一种有组织的助人活动,而最早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友善访问员”本身就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

3.简・亚当斯的传统社会工作理论

简・亚当斯的社区改良思想是在社区改良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她参加睦邻组织运动,以构建较高层次的社区和社会生活中心为目标。

3.1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简・亚当斯将社会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基础,这与美国社会工作起源于社会学有很大关系。简・亚当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各种社会问题:失业、贫民窟、卫生、食品安全、吸毒、工人劳动保护缺失等。她提出不能只对个人进行精神分析,应从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长期持续消除社会问题。

3.2社会问题与工业问题的三大解释脉络。阶层/阶级的生态型、地域性分裂。白人与黑人居住地分开,白人住在郊区,黑人因为上班原因,住在上班地点附近。上班时黑人与白人聚合,下班后分裂开。

城市的男性、军国主义组织。简・亚当斯认为城市被男性和军国主义思想通知统治,掌权者的理念起到关键作用。

国际经济集团的商业利益。商业利益阻碍立法,自由思想追求利润最大化,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社会效益,劳动保护法没有扎根的环境。

3.3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简・亚当斯认为社会工作有三大任务:民主、社会进步、基督学说。而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做贡献,通过立法和基础城市建设来解决社会问题和工业问题。

3.4和平理论。简・亚当斯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主张通过谈判解决社会冲突,和平应该建立在社会公正之上。

3.5妇女权利。她提倡居民自助,鼓励美国“新女性”实现自我价值。

3.6注重对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教育

4.简・亚当斯的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启示

4.1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必要性。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外来理论不可能完全满足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建设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借鉴西方形成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框架,吸收及其本土化思想成果中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论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紧密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地理论概括,是可以最终形成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

4.2中国市场转型和社会转型期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由于我国思想文化基础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的不同,社会工作专业并不具备自然成长的内生性,并且其专业的发展方式也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对中国来说“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而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一个人为社会变迁过程。短时期内的社会剧烈变迁,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教学和研究,并开始尝试着建构自己的社会工作制度。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政府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作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门实务性专业,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也就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上的广泛推广必然会处于一种无人喝彩的尴尬地位。因此,业界应该着力思考如何自下而上地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民间基础,这理应是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4.3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思想文化环境和价值体系建设。简・亚当斯受到基督教义的启蒙和影响,在的指导下开展社会服务。这就激发了我们对于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文化根源和思想基础的思考。显然,基督教文化作为舶来品在我国本土是没有成长土壤的,因此就必须寻找能够支撑这个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仁爱”观的一个显著特征则是“爱有等差”,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助人思想实际上也是遵循所谓“差序格局”而体现出一种特殊主义伦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找到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中利他主义思想的契合点,并推而广之,则成为加大社会工作在我国社会的认知度所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4.4中国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中国非政府、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发展前景。简・亚当斯从不同侧面论述了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由中外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些经验得出: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同时也是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承载者,因此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可以说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组织基础。从组织基础上来看,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工作运作的载体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成熟,无论是在政策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还是民间层面社会人员的认可度上都亟待提高。社会工作发展的组织基础建设要求得到政府的足够政府和大力支持,通过制度内建设和财政、政策支持来保证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只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社会组织才能迎来不断健全完善、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春天。(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J].江苏社会科学,2001(1)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5)

[4]张菡.中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机制比较研究[J].制度建设,2011(9)

[5]张和清.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成长之路[J].云南社会科学,2002(2)

篇11

引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近年来政府越加重视与青少年相关的工作领域,因为社会的长远建设和进步与青少年的发展离不开。新时代下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相关问题呈现出相应的时代特点,这促使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在专业发展上需要考虑与时俱进,探索更加合理有效适应新时代下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工作方法。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青少年社会工作顾名思义其服务对象为青少年,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挥自身潜能,协调与他人相处的关系,以便适应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增添社会福利。

二、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认知的广泛深入,以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地位独立性愈加显现。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通常格局是用一种部门垂直分工、各自负责的工作格局,这种格局在一定时期内是起作用的。但缺点是针对性、细分性不强。专门的青少年事务机构在我国并没有建立,其具体工作一般由政府部门管理和承担,共青团组织做协助工作。但随着新时代下社会生活的立体化、多元化和网络化发展的特点,以往部门分割的青少年工作模式面临着严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依据有关社会建设的文件精神,团中央协同相关部委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党政主导、社会化运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进而形成党政重视、群众认可、青少年接受、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地方特点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模式。

三、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时代特征

1.专业化不断增强。目前社会工作已经日益成熟,因此相应地它的成熟影响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也发展出了专门的工作方法和理论,青少年工作专业化、细分不断增强。

2.专门化程度高。当今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在工作对象、内容,工作方法、理论上都不断深入发展,显示出专业化和细化。针对性增强、专门化程度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到比较高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具体化。在实际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重视实践调研并不断分析探索更适合的工作方法和青少年社会服务,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可操作性增强,早已脱离了早期抽象单一的理论,而是将理论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4.服务多样化。由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不同,多样化明显,因此社工服务内容、方法上也多样化,以便适应案主的需求,符合时代的发展。这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的体现。

5.综合度不断提高。随着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展开,为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研究和实践中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综合的方式,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推动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呈现出综合性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的现象。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探索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三大主要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各方法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有了细分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从个案社会工作的角度,对个人辅导的注重是新的发展趋势体现,辅导逐渐成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流。所谓辅导,指的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社工对需要帮助的青少年个人进行沟通,通过指示、诱导、说服、纠正等方法,协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挥潜能,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从个案社会工作的角度,辅导相关探索越加深入,并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小组社会工作看,青少年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叛逆性,青少年通常表现出了明显的群体性,因此,青少年时期也被称为是“帮团时期”。从这个特征出发,小组社会工作往往成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想的切入点。当前青少年社工服务实践中,对团体的运用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如:康乐小组,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很有实际效果和吸引力的活动小组。除此之外,其他性质的团体小组也在不断引入,比如学习团体、治疗团体等。团体的方法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治疗效果,在当前社会工作发展中,团体的作用在社会工作中占重要部分,越来越得到社工领域的重视,并不断探索运用到实际社会服务中。

从社区社会工作的角度,容易在短时间产生影响效果的方法是社区社会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转型,人们生活的中心逐步转移到社区,青少年在寒暑假通常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社区中,使得社区社会工作成为可能。目前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对社区资源的综合运用,通过社区机构、结合社区资源,为青少年设计多样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12

核心能力概念是在1990年由美国着名管理学者普 拉 哈 德 (C.K.Prahalad)和 哈 默 尔 (GaryHamel)提出的,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

1994年他们的专着《竞争大未来---企业发展战略》出版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与探讨在西方掀起了。[1]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个人核心竞争力研究两个方面。

关于社会工作的核心能力研究,国内理论和实务界则更多的是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以及 社会 工作 者队伍整体的 发 展 趋 向 进 行 研究,[2]从整体上研究社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的较少,深圳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的孙亚华等人认为社会工作者核心竞争力包括社工道德力、社工专业力、社工创造力。[3]

周献德等认为社会工作者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助人职业化、独特的职业伦理、系统的工作方法体系和专业成长机制四个大方面。[4]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者长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实务活动,研究者认为社会工作核心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处于优势地位具备的,其他非专业人员无法在短期靠简单模仿获得的,从事社会工作所必须的各种专业素养和实务操作技能。这种素养和技能的养成往往是与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 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构成

社会工作既是一个助人的专业,又是一门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职业,由于其所涉及的问题、服务对象、工作场所、介入模式和工作技巧等相对复杂,社会工作者所具备的核心能力应突出其专业性和职业性,并具有中国本土化取向。比照英美及我国港台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5]研究者认为专业价值理念、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方法技巧构成了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主体。

(一)专业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高登斯坦把社会工作者描述成为“价值注满的个人。”[6]列维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7]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终极意义在于:服务、尊重和正义。在具体的专业实践中,既注重服务的人性化,也注重环境的改善,既关注个体,也看重整体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就构成了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基石,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价值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在精神上,他是被价值所武装和充满的;在行为上,他是为价值所指导的和驱动的。“武装”和“指导”意味着价值的意识层次。这就是说,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层次,都充满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

(二)专业知识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是社会工作者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所形成的专业特有的、知识、理论、实务模式等。它是关于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实践的系统化观点。现代社会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其大部分的实践过程和工作技巧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基础之上,而非仅仅依赖于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经验与悟性。学习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者必须接受的专业训练项目之一。从学科专业发展来看,社会工作从产生之日起其理论知识就受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影响,其看待问题的视角和解释问题的方法是多学科性的,因此这就要求具体的社会工作从业者具有各学科背景的训练并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服务对象来看,社会工作既针对个体(在中国当前的实践中主要是弱势群体),还包括群体、组织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扶、人 口 计 生、应 急 处 置、群 众 文 化等,[8]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才能应对不同案主和各个领域的各种问题;从认知和解释问题的学科理论和解释视角来看,社会工作形成了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等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的内生性的或支持性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体系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阐释和介入,形成了社会工作独特的理论优势和解释能力;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社会工作具有对微观层面的具体的特殊的个体的关注,也有对宏观层面的组织、社区和社会的整体性的资源分配及由此而产生的公平和正义的关注,既有对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群体与社会的关注,也有组织内部、社区整体和社会的宏观的关注,同时其所主张和注重的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预防---诊断---治疗的介入模式和关注具体介入程序和方法方式的特性也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体系具有与其他学科和实践不同之处。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使社会工作专业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它还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更为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体系不但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它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构成了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三)专业

方法技巧 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一整套助人的方法。社会工作是一种理性行动,社会工作者力图最有效地达到其助人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志愿者、行政服务人员及普通民众的专业性所在。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种重要方法,在每一种方法中又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技巧,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着对个体及其家庭所提供的服务和介入的一种专业方法,它主要体现为一对一的问题解决。

篇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5)04003005

一、ITP环形模式引入社工督导中的背景介绍

作为社会工作行政体系架构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键。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呈现出外生性较强的特点,致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督导或学校实习督导的发展都相对滞后于实务的需要。如何进行有效的专业督导,既是困扰专业服务机构、社工教育发展以及让服务效果得到社会认同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本土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确立

近年来,随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相关政策的出台,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力量日益壮大,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老师领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现象已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为了规范、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各地社会工作协会、服务机构开始寻求与国内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老师、实务工作者合作,聘请专业督导即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其用意主要有三点。一是保证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背景下,大量社工被安排在民政事业单位、妇联、残联、司法所、社区等领域开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婚姻家庭、残障服务、精神康复、矫治帮扶等专业服务工作。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定位社工的服务角色以及保证他们开展专业服务的质量,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具备丰富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的人员担任督导。二是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限于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相互交织的冲突,如何在这种冲突中寻求新的平衡,使政府部分服务职能让渡给社会,需要进行政策的倡导,需要负有专业发展使命感的督导去推动。三是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及国际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接轨。正是在上述现实条件的影响下,大量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社会工作专业协会都以协议的形式聘请了富有理论与实务经验的老师或实务工作者担任督导,这标志着本土社会工作督导制度的确立。

(二)社会工作督导的方式与内容

限于“嵌入式”的社会工作服务开展模式,我国社会工作督导既不同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初期“一对一”的师徒式督导、训练式督导与管理式督导,也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和中国香港地区的融管理、训练、咨询于一体的专职督导工作模式,它采用的是兼职、以座谈式或小组式为主的咨询式督导方式。在这种方式之下,社会工作督导基本上涵盖了专职督导功能的范围,如行政性督导、教育性督导与支持性督导,但每一种督导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则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本土具体实务情境的督导。

(三)社会工作督导中的困惑与低效能

由于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尚未成熟,以及社会工作督导外聘及兼职的特征,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较为宽泛,督导的持续性、有效性与权威性受到了严重挑战,具体表现为一线社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超出了专业督导的范围。以××市社会福利院一线社工的督导为例,该福利院社工需要督导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岗位式或嵌入式社工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建立、沟通等问题,例如如何让社工服务的用人单位接纳社工及社工的职能定位、作用发挥等。二是社工遇到的具体的、情境化的问题,譬如如何让爱“挑刺”“多事”的老人听话、服从院方管理。三是社工开展专业服务的技巧使用问题,如老人在小组中跑题了社工该怎么办。面对社工的上述问题,如果一个个地去解决,会发现社工在每次督导会上提出的问题大都相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督导的效果呈现低效能状态。

本土社会工作督导从制度建立到实践探索,首先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接下来应该是探讨如何发挥督导作用的过程,并逐步探索建立专业的、本土的督导制度。从社会工作专业整体的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发现社工所提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有效地将理论与实务结合起来。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玛丽昂・博戈与伊莱恩・韦达提出的ITP(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环形模式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二、ITP环形模式在社会工作督导中的运用

(一)何谓ITP环形模式

ITP,是指理论与实务相整合(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TP环形模式是指整合过程中从回溯反思联结专业回应回溯……的依次循环。这一过程的起点是信息获取,即回溯,是指关于某具体实务情境的所有信息的回想,包括准备性思考和实务接触本身。反思是指社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即社工对实务情境的个人联想,其目的在于获得关于这些过程的自知。联结要求将关于某情境的实际情况和看法进行抽象或概括,并归纳出相关知识基础的一般要素。专业回应是选择和实施计划,为下一步的情况做好准备。详见图1。其随后影响到社会工作领域,开始对“权威为本”“经验为本”的观念进行挑战,并取而代之。证据为本的实践成为社会工作呈现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玛丽昂・博戈与伊莱恩・韦达提出的ITP环形模式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丰富。首先,ITP环形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回溯”,强调了社工要在实务中收集案主的资料,这是开展服务所依据的第一个证据;其次,ITP环形模式的第三个环节强调了将“案主证据”与“专业理论证据”相结合;最后,ITP环形模式的第四个环节强调了“社会工作实务证据”。在强调证据为本的同时,ITP环形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反思”则凸显了对社会工作者自身价值理念系统的检视,提升了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专业服务的人性化与“全人化”,更好地诠释了社会工作专业助人的独特魅力与内涵。

2.ITP环形模式运用的现实困境

ITP环形模式在督导中的引入,的确让一线社工感到耳目一新,终于找到了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所在。但是大家在遇到具体的现实情境时,发现被他们视为“尚方宝剑”的ITP环形模式仍难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且服务中根本没有时间按照ITP环形模式所要求的各个环节循环下来。那么ITP环形模式是不是又变成了社会工作理论中的“空中楼阁”?ITP环形模式的运用遭遇了何种现实困境呢?

其一,ITP环形模式运用存在的第一个潜在预设,即社工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对社会工作服务理论、知识、方法均有较好的掌握,这样才能在ITP环形模式的“联结”环节敏锐地找到相应的知识点。但受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及个人学习能力的影响,一线社工在知识掌握层面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很难做到有效“联结”。

其二,ITP环形模式运用存在的第二个潜在预设,即社工具备较高的专业反思能力。这一点与实际情况也不相符合。一线社工多数没有受过严格的实习训练,且又是刚毕业的学生,看问题的视角较为单一,往往受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影响,难以对个人社工服务的价值体系进行彻底的检视与反思。

其三,ITP环形模式的运用需要社工付出很多精力与心血,才能将这种模式从有意识到无意识逐渐内化,在服务中真正做到专业自觉。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面对日常繁杂的工作内容,社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致使ITP环形模式的运用仅仅停留在初步学习、认知的阶段。

3.ITP环形模式运用困境的应对办法

正如每一种理论都有它相应的局限性一样,ITP环形模式的运用需要营造一定的专业氛围。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在考核社工的时候应突出对专业性的要求这一标准,将服务的专业性与社工绩效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一线社工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其次,限于一线社工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的状况,督导在专业咨询的过程中最好指导社工如何运用ITP环形模式,找到他们应该补充的知识要点,并作为督导后的作业予以完成。最后,督导较社工而言,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可以将其经验与社工一起分享,引导社工多接触社会,加深对千姿百态的社会现象的认识,做到多视角地看待与分析社会现象。这样,可以逐步提高一线社工的反思能力,将社工的专业成长与个人人格成长相互结合起来。

鉴于我国本土的文化、政治体制特征及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现状,关于如何在实务领域中有效地开展专业督导工作,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还需要尊重本土的文化及考虑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环境。在不断建构本土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的同时,持续反思社会工作督导应有的专业性与专业发展的使命感。尽早确立本土专业督导行为操作手册,以规范、指导、约束督导的专业行为。

[1]张莉萍,韦晓冬.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督导人才培养研究报告――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6):8―15,30.

[2]玛丽昂・博戈,伊莱恩・韦达.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实务:理论与过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