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茶文化的发展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茶文化的发展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茶文化的发展史

篇1

1、佛教的大发展和推动佛教的大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而佛教中的禅宗兴盛直接推动了饮茶风俗的广泛流行;茶禅互动,相互吸收和促进,茶文化得以产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云: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泰山灵岩寺降魔师大兴禅教就是这个时代的反映。晚间不食不睡,甚为难熬。为求功德圆满,修身养心,禅宗功夫坐禅就需要脑清神健,而茶既解渴又提神,与坐禅的意境完全合拍,因此成了坐禅的好伙伴。唐人李咸用在《谢僧寄茶》中说:“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可见茶叶与禅的结合有其客观必然性。既然出家人热衷于以茶助禅,以茶助功,民间信徒必仿而效之,此风因此不胫而走。唐代有一大批僧人种茶、采茶、制茶、饮茶,许多名茶产于名刹,许多高僧都是著名茶人。

2、科举制度的促进唐代用严格的科举考试来选才授官。朝廷特命以茶送到考场,以示关怀,所谓“金銮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春晚困,则日赐成象殿茶果”。如元稹《自述》(一作王建《宫词》):“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这种科举制度中最高规格的考试,也以茶助考,每一位有幸得到赐茶的人每不感到无比自豪,其轰动效应也更大。这说明科学制度中赐茶的普遍性。

3、唐诗繁荣的影响文人作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求作者头脑清醒,文思如泉。而茶能助诗兴,发文思,所以吟诗与饮茶有机结合起来。唐代著名诗人无不饮茶,有些人还把饮茶与吟诗有机联系起来,这种例子俯首皆是。文人吟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茶道茶艺、茶性茶德、茶情茶谊、茶俗茶礼、茶事史诗等,同时对茶树生态环境、造茶技术、煮饮技艺、名茶、贡茶、茶政和贸易等都有涉猎,内容丰富,词句优美,从侧面反映出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据不完全统计,唐代茶诗有391首,作者113人,这与唐以前各代偶有所见的茶诗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4、封建政府的倡导主要表现为以朝廷为首的各级官府提倡饮茶,主张以茶代酒,贡茶、赐茶的盛行等方面。中唐以后各皇帝大多好茶,为提神消食、治病,便向民间搜刮名茶贡饮。唐代贡茶有2种,一是选择各地所产名优茶进贡,二是在茶源丰富,茶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区设立贡茶院造茶进贡。丰富的贡茶,既满足了朝廷饮用需求,又可进行各类赐茶。唐代皇上向各级赐茶已成为示宠的象征。妃嫔、内侍、公主、学人、举子、军人、官吏、王公贵族等都成为赐茶的对象。得到皇帝赐茶的王公贵族更是感激涕零,视为殊荣,誓死图报。皇帝如此重视茶,茶就被作为一种礼仪用于和亲以及固边强国之事上。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陪嫁之物中就有茶叶。《政教鉴附录》云:“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嗣后与吐蕃及回纥的茶马贸易,既有礼遇周边少数民族,以茶惠及边民的内容,也有强国固边的深层次考虑。

二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1、茶文化形成的基础十分厚实,饮茶非常普及。这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茶文化普及的必然结果。从地域上看,唐代饮茶风习第一次成了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尤其是北方,本来“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以后,僧人饮风大盛,为此北方许多地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种“始臼中地”的饮茶风俗,很快与大唐文化一起“流于塞外”。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从饮茶所属人员看,皇帝嗜荼,“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饮茶,军人饮茶,甚至“田间之问,嗜好尤切”。饮茶没有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一切人的嗜好。从作用来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人们对茶“溺之甚”,简直达到“穷日尽夜”的程度。没有饮茶的大普及,不会有唐代茶文化的发展。

2、有了一整套制茶、煮茶、饮茶的专门工具和成熟技术,突出表现在陆羽《茶经》的有关论述中。可见,唐代茶事是一门艺术,对茶叶的外形、色泽、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饮茶环境和方式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他们追求的是茶叶要好,制茶要精,煮茶要术,饮茶要美,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出现了包括茶学专著在内的一大批茶文献、茶文学。《茶经》面世标志着茶学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嗣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虞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王敷的《茶酒论》、毛文锡的《茶谱》义从不同的侧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学界的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大批诗人用自己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数百首茶诗。这些茶诗或呕歌饮茶的美妙,或表达赐茶赠茶后的喜悦心情,或寄托对茶德的思考,凡此种种,都表达了对茶的热爱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诗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学著作的大量出现,为茶抹上了浓浓的文化韵味。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茶画。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箫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阎立本另绘有《斗茶图》,形象地表现了唐代的饮茶风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图》大约是当时宫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现。张莹的《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佚名的《宫乐图》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场面。这些画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得比较具体、细腻。此外,杂著中也大量出现茶的内容。可见茶学家、诗人、文学家、画家、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都拿起自己的笔为茶文化的繁荣而辛勤耕耘。

4、饮茶仪规和茶道的出现,饮茶上升到精神层面。饮茶发展,有所规则,是从唐代开始的,这主要体现在《茶经·六之饮》中。“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除了普通饮茶仪规外,唐代已经形成宫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众茶文化圈、僧侣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饮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规则。茶道的创立则是唐代饮茶文化的最高层面,即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现。陆羽创造了以“精行俭德”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过没有使用“茶道”这个词而已。诗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过程归纳为3个层次。卢仝又在《走笔谢孟涑议寄新茶》中生动描绘了饮茶的7个层次。刘贞亮将茶叶功效概括为10项,《茶十项》一文说:“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疬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刘贞亮的茶十德比较具体,包含了茶叶对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条纯粹是谈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经形成。

三唐代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篇2

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差异研究;周窝;七都

1音乐文化产业资源差异分析

音乐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文化资源,好的音乐不仅可以作为艺术作品、文化产品在市场中获得经济价值,还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财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所以开发城市音乐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形象与文化品位,还可以凭借独特的文化感染力来吸引消费者.河北省拥有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悠扬典雅的燕子古乐,奔放灵活的河北梆子,欢快地道的昌黎三歌都是河北人民引以为豪的音乐文化,这些资源都被列为国家级和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浓郁的音乐文化底蕴之外,武强音乐小镇的成功建设离不开以河北金音乐器集团为龙头企业的乐器产品加工区.凭借乐器加工区的地理优势和乐器制造的体验创新,武强音乐小镇举办众多大型音乐盛会,例如中国吉他文化节、周窝乡村艺术节、中国武强麦田音乐节和管乐团队展演等活动.七都镇位于苏州市,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评弹、昆曲无疑是这里最有生命力的音乐文化资源.但是对于现在的音乐文化爱好者来说,七都镇的魅力在于这里举行的迷笛音乐节.迷笛音乐节从2000年开始举办,十几年间不仅积累了独特的音乐文化,而且传递“自由”“真实”的精神更是吸引了国内数万乐迷,成为中国名副其实最富影响力的摇滚音乐节之一.2014年迷笛音乐节在太湖举办,依旧保持了超高人气和活力,累计有两万多乐迷到场参与.从简单质朴的民谣到热情奔放的摇滚,太湖迷笛音乐节以返璞归真的不插电为亮点再次将迷笛音乐节的品牌扩大,同时也依托迷笛品牌的流行元素将苏州厚重的传统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创作与传播.为了保证迷笛音乐节在七都镇的本土化发展,迷笛品牌专门在七都成立了苏州迷笛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这样既保证了迷笛音乐节与七都镇进行长久的演出合作,同时也在打造音乐品牌公园同时为七都创造了和谐的创意文化环境.

2文化产业业态比重差异分析

2004年我国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其中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2012年国家统计局就文化及相关产业进行细微调整,但大体上依旧保持核心层、层及相关层的格局.周窝小镇和七都镇太湖基于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类型而发展为音乐小镇,形成了差异化的文化产业业态,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核心层、层和相关层3方面.

2.1核心层核心层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对于周窝和七都镇来说,音乐是城市发展的灵魂[1].周窝音乐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举办多种音乐盛会,例如麦田音乐节、吉他音乐节等,而且这些音乐节的表演按照分类属于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层面.但是目前此类演出针对的受众多以国内外乐器加工厂商和小镇当地居民为主,虽然较大程度上宣传了武强音乐小镇乐器生产、加工的水准,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麦田音乐节本身的局限性,对外没有发挥很好的宣传效应,所以导致这样高水准的音乐展演竟然“无外人问津”,麦田音乐节所呈现的全民狂欢也无奈成为周窝音乐小镇的汇报演出.七都镇发展成为音乐小镇,主要是凭借有影响力的迷笛音乐品牌,迷笛音乐节已经被视为是户外音乐节的标杆.而且迷笛音乐节传递的精神就是追求真实、自由,这恰好迎合了当今90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但是迷笛音乐节是属于移植性的核心文化资源,也就是说这种文化资源会随着音乐节的不确定性而增加举办地潜在的隐患和问题.

2.2层层是指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在以音乐为核心的小镇,旅游、节庆等服务就成为层的相关活动.七都镇方圆百余平方公里都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为了成功举办迷笛音乐节,太湖迷笛音乐公园(原格林乡村公园)重新规划,不仅可以体验到好山好水的田园风光,还可以感受格林小镇的时尚潮流.迷笛音乐节结束之后,这里又会根据当地游客的需求规划出亲子园、有机农场园、婚纱摄影基地等等.周窝音乐小镇有中国唯一以音乐为主题的水上乐园,2014年开始对外开放营业,这里一些惊险刺激的水上项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游玩.除了线下一些音乐节庆活动,金音乐器集团还在线上打通电子商务物流业,推动乐器产业产销零距离对接,武强音乐小镇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完成了从传统工业园区到文化产业层制作园区的成功转型.此外周窝音乐小镇政府在规划的时候,通过对小镇院落、街道等公共空间形态的分析,重新规划并强化了特色文化在音乐小镇空间布局中的体现,而且根据音乐人游憩交往、集会庆典等活动的分布规律,合理布局了居民公共活动场所,为当地的居民和参与节庆的游客、乐迷提供了便利服务.

2.3相关层相关层是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对于周窝和七都这样的以音乐为核心要素的小镇,相关层多涉及乐器加工、CD制作、音响设备等设施的活动.周窝目前有以金音乐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各种规模的乐器厂18家左右,主要经营单簧管、长笛、萨克斯、提琴四大系列80多个品种400多种风格的乐器,90%以上出口海外.以管弦乐器和配件为主营产品的周窝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的乐器产地,这对周窝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七都音乐小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呈现出相关层的一些生产活动,但是2014年9月,太湖迷笛音乐产业园被授予“国家音乐产业示范园区”的称号,一些以音乐为主的相关设备公司将陆续入住该园区,届时七都镇的层活动也将陆续展开.综上所述,周窝小镇和七都小镇在文化产业业态比重中的差异较为明显.周窝小镇由乐器加工制作起家,在音乐品牌建设、文化核心内容方面不占优势,但在层及相关层中占较大比重.相反,七都小镇是在迷笛品牌的推动下而发展起来的音乐城市,因此核心层与层所占比重较大,而有关后期制作的相关层占比较小.

3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差异分析

3.1迷笛品牌+音乐节+粉丝经济迷笛摇滚学校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首先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且成为音乐节的顶梁柱;其次迷笛通过中国摇滚迷笛奖颁奖礼、迷笛校园乐队大赛等节事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最后把狂热的粉丝转换为音乐制造者和旅游消费者双重身份,给举办地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2014年迷笛音乐节在太湖的成功举行,不仅成功传播了迷笛的音乐品牌,而且把音乐文化作为核心元素自然地融入到七都镇,以太湖迷笛音乐公园为活动平台,打造集音乐教育、培训、创作、制作、表演、体验和后产品开发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园区.音乐节结束之后,这里成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区,他们在这里进行音乐创作、排练、录音、交流,成为文艺爱好阶层的艺术领地.

3.2乐器制造+休闲旅游武强音乐集团最初只是基于乐器生产的工业聚集区,文化产业核心层盈利比值小,主要停留在手工制造阶段,并没有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外知名文化艺术中心合作,逐步实现“乐器生产—产业集群—乐器展销—教育培训—小镇建设—文艺展演—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模式.武强县政府在规划音乐小镇的时候依托了武强107个民间文艺团体形成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禀赋为武强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基础.此外,河北政府也颁布相关政策法规,注重官产学一体,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既体现了政府对文化资源禀赋的宏观把握和合理分配,又调动相关的企业积极配合,实现文化产品的品牌化规模,同时不断听取高校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与建议,保证了宏观指导与微观执行,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各个维度的有效结合.目前原创数字音乐基地、音乐水世界、军歌博物馆河北音乐中学、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等项目也正在积极推动.

4启示

4.1打造核心层文化产业打造核心层面的文化产业首先要做到产业链的开发,这是由核心层到相关层的扩展,周窝音乐小镇以相关层面的乐器制作为突破点,在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受到一些限制.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所以即使是依赖制作而发展的文化产业也可以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进行重塑,或是在乐器加工中加入创意设计以此发挥更多文化价值.相比之下,七都音乐小镇凭借迷笛品牌的成功植入,形成了核心层面下以音乐内容为主的城市音乐发展模式,但太湖迷笛音乐节的不固定性和缺乏地方特色的现象逐渐凸显,对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周窝和七都在建设音乐城市的道路上也必须与举办城市的气质和特点紧密结合.张北音乐节是我国目前音乐节中具有模范价值,它在定位的时候就以张北县独特的草原景观为亮点,将摇滚热情奔放、自由不羁的特征与草原的“原生态”氛围巧妙地结合,甚至将悠扬低沉、粗放狂野的马头琴搬上了舞台,成功地把本土文化元素与时代潮流结合起来,成为音乐节的杀手锏.所以对于在建设音乐城市中,如何将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的新元素结合起来成为突破的重点.

4.2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佛罗里达曾经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一个富有文化创意的城市首先是因为有了包容、互动的城市氛围,并以此吸引了更多充满奇思妙想的人们融入进来,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他还进一步说明城市的文化、社会环境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一些地区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简单的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标,而应该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培养居民潜在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武强音乐小镇在开发的时候,政府部门除了改建80多个商业经营门店还建成了各类乐器博物馆16个以及若干个音乐体验馆以及音乐家纪念馆等公共服务性文化场所.乐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商业化的运作,但是文化事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该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必须要坚持文化根本的原则和底线.

4.3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同化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层次.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层次又影响商业模式的路径和方向.我国当前由低到高的发展模式依次为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文化技术开发模式、文化市场开发模式和文化环境开发模式.对于一个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决策者来说,如何有效的结合利用资源和技术,既取得经济利润又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才是最大的挑战.河北省是一个有雄厚基础的重工业大省,在文化产业建设中难免会遇到障碍.首先,要解决居民文化素养与城市文化发展协调问题.其次,目前河北省的邢台、邯郸、廊坊等地都在积极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如何保证内部发展的多样化和竞争的差异化也是河北省各地区应该重视的问题.例如,同样位于河北省的张北县也是依托音乐发展起来的文化小镇,张北草原音乐节更是享誉海外,这就要求河北省政府在做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规划时,有效分配两个音乐小镇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做到“博而求同,专而求异”的发展模式.当户外音乐节出现扎堆现象,乐迷们的消费体验成为检验各大音乐节是否成功的重要评价标准.中国城市文化产业要想健康持续的发展,不论是以微观的商业模式思考,还是从以宏观的发展模式出发,都必须注重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以实现创新升级阶段的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相融合的模式.

4.4加强产业间互助发展周窝和七都在建设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的道路上都依托音乐节融入了旅游产业,因为户外音乐节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餐饮业、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也为音乐产业链条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更多机会,例如通过音乐节开发专门的旅游方案,在举办地的郊区和开发商合作宣传地产项目.2009年热波音乐节在其楼盘保利198公园举行,音乐节举办期间,借着强大的游客优势,保利198公园共接待约2.5万人参观,销售额约为5000万元.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不仅可以为音乐节的举办场地提供最大便利,同时也为地产商的项目做了最大程度的宣传[3].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设管司.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EB/OL].[2015-03-29].

篇3

桐城地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独特性,唯一性。桐城小花是桐城的地方特产,历史悠久,馨香四溢,为明清贡品,声名远播。桐城虽然文化气息浓厚,但却没有将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桐城小花茶叶相联系,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小花茶的营销停止不前。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解析桐城的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在桐城小花茶的营销中的植入问题,明确其现状与不足,通过实证分析为桐城小花及我国其他各个地区的土特产营销提出建议。

二、地域文化与土特产营销理论分析

1.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具备地域性、丰富性、稳定性三个基本特征。从本质上来讲,不管是哪种每种文化的特点跟其地域性相关,由于每种文化都有其固定的影响范围和其地域性特点。地域的文化特征是其自身独有的或者是独创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独特性并且与其他地域文化特征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地域文化的地域性是人们在该地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演变中不断积累而成的。不管是历史古迹、地方文化传说,还是当地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等,无一不渗透着浓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地域文化的丰富性体现在不同地域文化多具有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上,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使不同地域的人在交流时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交流与碰撞,形成文化的交融,能够更高效的地解决当地文化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地域文化的层次性可以使地域文化按照不同的等级形成多种地域文化系统,按照等级层次由高到低进行细分,地域文化的种类由少到多,层次分得越细,地域文化的特征越具体。地域文化整体性是地域文化的丰富性的另一种表现,许多当地的地域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影响着当地社会整体的发展。地域文化是地域特征鲜明的文化单元,其有比较完整的体系。

2.地域文化与当地特产营销理论分析

当地土特产市场的发展需要当地地域文化作为动力,既要具备土特产自身的商品效应,又要通过土特产将当地地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在土特产品外披上地域文化这件外衣对当地土特产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土特产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当地的的文化,并收集土特产的相关资料,例如民俗风俗、古老传说和名胜古迹、历史名人等等。产品的的文化特色都必须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展现出来。产品展现出的地域特色都是以文化元素为基础的。同时,产品包装在设计的过程中,所贯穿的设计思路也是以土特产产地的地域文化为基础,包装能展现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情等等。一般地方的土特产大多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气息浓郁。如果在包装设计方面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地域文化元素,不但可以突显土特产的特色,还可以体现出包装的文化价值。

地域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土特产包装的设计可以从中选取各种各样的文化素材。比如,中国的传统元素一般分为“形”“意”“神”三个方面:“形”是指形状、结构、色彩;“意”指这些形状、结构、色彩所代表的寓意,“神”是指当地文化的内涵。土特产包装设计中融入地域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达到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消费欲望的效果。

3.地域文化对土特产营销的影响

(1)特产产地文化对土特产营销的影响

特产文化,将美食特产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利用民众唯特产是宝的心理,展示其独特诱人之处,故而消费者趋之若鹜。特产市场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其包含的文化因素作用越来越大。特产在销售的过程中,其提高特产自身的文化附加值,可以让消费者认可,使得该类特产在同类的产品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特产文化的核心是特产,突破点是文化。挖掘特产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将其所蕴的流行文化、文化理论、区域文化、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文化场馆及文化产业等相关信息充分挖掘。对于充分发挥特产资源优势,树立地区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销售地消费文化对土特产营销的影响

地方特产营销离不开当地消费文化,地方特产区域的选择是营销的首要考虑,需要考虑其有关系的文化面,是否有冲突。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当地百姓对该产品的接受程度的不同。并且消费能力也是其当地消费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土特产在营销的过程中,合理的定位对土特产营销十分重要,不仅如此,土特产营销时还要考虑其潜在的消费对象。

三、桐城小花营销的现状分析

2014年桐城现有茶园总面积4.45万亩,根据调查显示,今年桐城采摘园面积约4.05万亩,与去年相比增长4.7%,农户茶叶总产值达1.5亿元,茶业产业链上总产值将超2.9亿元。目前,桐城的茶叶多是当地消费,城市区居民茶叶消费人数最多,达到90%以上,山区农户茶叶消费人数为60%以上,郊区农户茶叶消费人数为50%以上。

四、桐城市小花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龙头生产企业少而弱,整体生产效率低下

在桐城市现有的小花茶叶生产企业中,虽然数量众多,但是真正具有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很少。在桐城市的200多加小花茶叶生产加工厂中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不仅加工工艺不够规范、品质得不到保证外,年加工量也不及大规模企业的一半。不仅如此,小规模的小花茶叶加工厂其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没有能够延长茶叶生产的产业链。这样往往会出现产业产能低下的情况,茶叶的高额利润被其他公司所获取。

2.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品牌资源整合不够

同时,小规模的企业众多必然导致小花茶叶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加之对外宣传力度的不够,这些种种原因必然导致小花茶叶的知名度不够,很难做到“走出去”,对外的市场没有得到很好的开辟。如果不加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品牌质量,小花茶叶的销量很难有质的突破。

3.对外宣传不够,缺乏营销力度

桐城市虽然在茶叶资源和茶叶品质等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过去的封闭环境以及当今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了生产的茶叶大部分是在市内自产自销。不仅是宣传力度不够,桐城市的市场销售体系也不够健全,很容易导致销售混乱的情况发生。部分厂家仍然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原地待售,不愿意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从全国各大销售市场来看,很少能在常见的人口流动性强的场所见到桐城市茶叶的宣传广告和销售窗口。如果桐城市茶叶的发展还在局限于市内销售,不有所动作的话,其发展令人堪忧。

五、桐城小花文化营销的建议

1.发展经营体系,完善营销网络

在桐城市本地建立专业的茶叶批发市场,构建网络电子商务平台,方便各地客商与游客的商贸洽谈与选购;在各中心城市,可设立桐城市茶叶的品牌专营店和展示厅;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较大的站点,通过媒体广告和海报等方式加强宣传,并设立不同层次的专柜,构建销售网络;鉴于超市的巨大辐射力,应积极推动茶产品进入超市设立专柜,以满足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即将成型的便利交通网,打入全国各主要茶叶批发市场,提高桐城市茶叶的知名度,完善销售网络。由于旅游已成为桐城市的朝阳产业,可结合旅游的发展进行茶叶宣传与销售,如建立品茶园,发展采茶游等,让游客在逐步了解中认可桐城市茶叶。

2.积极弘扬桐城的茶文化

龙井、普洱、铁观音、碧螺春等名茶,都因为赋予了文化的性情而深受消费者喜爱。铁观音代表的是“功夫茶文化”,龙井、碧螺春代表的是“江南文人文化”,普洱茶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马帮文化,是茶马古道的精髓。至今普洱茶任然保留了茶饼、茶挂饰等传统茶。其独特的形式,都是其古老茶文化的象征。因此桐城在开拓桐城小花的过程中必须先把桐城的茶文化打出去,将其茶文化知名度提高之后,茶的销量也会有相应的提高。将“六尺巷”之中的君子风范进行现代化释义―礼让的君子。因此,当地政府在进行茶文化推广的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只是唱白话,如:领导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管理等等。作为公众都关注的部门,当地政府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君子风范,让大众看到一个君子风范的政府的形象。

3.注重桐城小花包装设计

茶叶发展到今天,已然不是单独供人饮用那么简单,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许多爱茶人士都会相互赠送茶叶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友谊,赠送亲朋好友固然包装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桐城小花也需要拥有独特有意义的包装。

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演绎桐城小花包装,并不是简单的将传统元素进行组合,而是给这些元素添加新的意义,把它变的时尚而又不失当地传统文化特性。人们都会喜欢一些有创意的设计,将传统进行创新,桐城小花包装设计才会有新的生命力。目前桐城小花品包装,工艺简单,没有新意。因此,在桐城小花的包装上应改革创新工艺、引进现代技术,使产品重焕光芒,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参考文献:

[1]池宗宪.普洱茶[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123-125.

[2]王建民.企业文化营销策略研究论文题目[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78-80.

篇4

1 邢窑白瓷的历史沿革

1.1 兴起阶段—北齐白瓷的创烧源于青瓷,最初兴起于南北朝后期的北齐时期。瓷器的瓷胎中铁元索的含量,尤其是氧化铁的含量决定了瓷器的成色,含铁量越多,瓷器成色越深。白瓷瓷胎中的呈色元索氧化铁的含量极低,在1%以下,因此,白瓷对瓷器烧制技术要求较高。由此可见,北朝时期在制瓷技术上较前代已然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多次诸侯争霸、南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南北朝时期正处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分裂对峙阶段,中原地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百姓大举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迁都中原,南迁居民得以回归中原,同时将南方先进的制瓷技术和经验带到了北方,并在河北一带兴建邢窑,在青瓷的基础上创烧了白瓷,邢窑白瓷由此产生,这可谓是当时制瓷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

1.2 发展阶段—北朝至隋邢窑是我国白瓷生产最早的窑口之一,在北齐至隋朝这一时期发展迅速。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白瓷均较前期有了长足的进步。考古资料表明,隋朝白瓷的烧造数量与当时青瓷的产量相当,二者平分秋色,势均力敌。在白瓷的烧制原料上开始大量使用化妆土,并烧制出化妆白瓷,精致细腻、釉色均匀稳定、质感舒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隋朝高档细白瓷标本被发现,这是邢窑考古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可惜具体的高档细白瓷器物并未被发现,虽说遗憾,但也足以说明隋朝白瓷烧制的工艺水平之高、功夫之深。也有专家根据隋朝白瓷精致细腻等相关特点,尤其是从近期考古发掘的白瓷杯残片来推测邢窑作为贡品的年代可能出现在隋朝,早于现在公认的唐朝。可见隋朝时期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与烧制技术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这也为唐代邢窑白瓷达到顶峰水平提供了条件。

1.3 兴盛时期—唐朝经过北齐、隋、唐初几十年的发展,邢窑白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烧制工艺与精度进一步提高,加之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邢窑白瓷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唐代邢窑白瓷独具特色,陆羽《茶经》评价其具有“类银、类雪”的特点,与南方越窑“类玉、类冰”的青瓷交相辉映,逐步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新局面,对越窑青瓷“天下独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一时期,邢窑白瓷在制作工艺和产量上均达到了鼎盛时期。《新唐书》载:“邢州贡瓷”。初唐时期邢州地区所产白瓷已作为贡品,说明此时邢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唐·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阪,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受众之多。据资料显示,唐代除邢窑生产白瓷之外,曲阳窑、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部县窑、安阳窑、浑源窑、平定窑、耀州窑、萧窑等众多名窑均烧制白瓷。唐代四川大邑也出产白瓷,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一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川杜甫对大邑白瓷的描写颇为细致:“轻且坚”,即重量轻,质地坚硬,说明大邑白瓷胎质薄,所用材质好;“扣如哀玉”、“胜霜雪”,白瓷如玉如雪一般,说明其烧制工艺水平很高,釉质细致;“锦城传”,即在四川成都一代广为流传,风靡一时,从中也表现了杜甫对大邑白瓷的喜爱,如获至宝的心情自然流露。

  与邢窑白瓷处于同时期的其他窑口也多处于繁荣期,各地瓷器竞争激烈,其中声望最高、名气最大的无疑是南方越窑的青瓷,其名望大有盖过邢窑白瓷之势。中唐时期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提出了“邢不如越”的论断,使得后世“越窑胜过邢窑”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但也不乏有人对此提出反对。唐·皮日休《茶阪》诗中写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萍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z]皮诗将邢窑与越窑放在了同一高度,对邢窑白瓷大加赞赏。唐代诗人元棋也曾作诗赞美邢窑白瓷:“雕镌荆玉盏,烘透内邱瓶”,赞其造型之规整、器体之莹薄。段安节《乐府杂录》中“以越阪、邢阪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筋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一句记载了唐代乐师郭道源用筷子敲击越窑、邢窑瓷器所发出的金石之声,说明了邢窑白瓷质量好,工艺高,胎骨坚实致密,可与越窑瓷器一并作为乐器使用。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载:“品茶用阪,白瓷为良,所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也。”阳羡指的是今江苏省宜兴市,该书是第一部论述紫砂壶艺的专著,倡导品茶以白瓷为宜。

  文人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皆好饮之”,无不昭示着古人饮茶的盛况。在唐宋乃至清朝,饮茶更是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的大力倡导,李白、杜甫、皎然、白居易、颜真卿、蔡襄、苏轼、黄庭坚、唐寅、宋徽宗、清乾隆皇帝皆是爱茶、懂茶之人。例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喜欢用白瓷茶具饮茶,陆士修的《五言月夜吸茶联句》便写道:“索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其中“索瓷”即白瓷,描写了颜真卿和他的几位朋友在一个月夜相聚,用白瓷碗品茶的情境,悠然闲适,一团和气,饱含“和、敬、清、寂”之大道。诗人白居易也喜好白瓷茶具,他深知白瓷茶具的妙处:“白瓷阪甚洁,红炉炭方炽。……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白碗胜霜雪,盛茶有佳色,道出了白瓷茶具的两大优点。何况白瓷比青瓷更具包容性,不论什么茶,它都能很好地映衬茶汤色泽之美。中唐诗人皎然描述白瓷:“索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皎然爱用邢窑所产白瓷碗,认为索瓷盛绿茶更增雅致。这除了与白瓷茶具本身“轻清高洁”“精致美观”的品质有关以外,更与文人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息息相关。从中也可看出,唐代邢窑白瓷的繁荣已经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大力推崇,邢窑白瓷工艺水平之高、器形之精美皆为文人们所津津乐道。

1.4 衰落阶段—唐末五代唐朝末期,藩镇割据,战争频繁,政局动荡,吏治腐败,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极大地阻碍了邢窑的进一步发展,成为邢窑白瓷由盛转衰的转折。《新唐书》记载了会吕三年(843年)至光化元年(898年)邢州地区发生的7次规模较大的战争,战争期间民不聊生,邢窑的发展也因此中断。

  至五代,唐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彻底崩溃,战争不断,百姓被迫服役参与战事,手工业者流离失所,从而加速了邢窑的衰败。这一时期,邢窑多烧制粗白瓷,胎体粗松,做工粗糙,细白瓷甚少。邢窑白瓷由此逐渐衰落,走向低迷,并很快被迅速崛起的定窑所取代。至此,邢窑白瓷及其茶具的辉煌历史也就永远被定格在了唐五代时期。

2 邢窑白瓷的时代价值

  邢窑白瓷虽仅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犹如昙花一现,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仍可折射当代,是当之无愧的“无价之宝”。

  由于白瓷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品饮价值、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茶事活动中,这一点在茶叶审评中的体现尤为明显。茶叶审评所用器具一般都是白瓷茶具,既便于观看茶汤颜色,又便于形成对比,方便审评。另外,同样是为了便于“观色”,白瓷茶具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茶艺表演和品茗活动中,这当然也与其自身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功能密不可分。

篇5

1.农牧区文化机构日趋健全。目前,海西州基本上实现了国家规划的“县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其中有13.9%的村有图书室或文化站,形成了覆盖全州农牧区的三级文化网络。

2.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海西州曾融资亿元,决心下大气力扶持文化馆(站、室)的恢复和发展事业,特别是对农牧区文化站(室)的设施、设备配置建设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2008年,海西州文化体育广电局围绕建设“文化强州”的目标,着力加强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制定了海西州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规划,启动2008年海西州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2008年11月,海西州首批50个“农家书屋”已建成使用,首批建成的50个“农家书屋”平均每个书屋配置500种近1500册图书和10余种报刊,内容涉及农业实用技术、农牧区致富经验、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农牧区医疗卫生等。

3.农牧区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为经济服务的功能增强。海西州通过办文化与送文化的结合,各种文化下乡活动和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农牧民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的热情日益迸发。

4.海西州十分重视对当地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开展了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去芜存精,积极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演出、展示和传承。

二、农牧区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海西州农牧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制约农牧区文化建设发展、影响农牧区文化建设成效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利用率不高。尽管有些乡镇、村建起了较为现代化的文化活动场所,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由于财力有限,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得不到保证,设施面积不足,设备陈旧老化,有的被挤占、挪用和变卖,设施设备的陈旧与农牧民对文化的需求形成突出矛盾,致使这些地方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同时,现有文化活动场地还存在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不少地方,农牧民常年看不到电影。不少县、乡(镇)的文化馆(站、室)的硬件建设历史欠账较多,一些文化馆(站、室)的建筑面积、活动厅室、必要设备等均难以令人满意;根据我们综合问卷及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牧区各类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够,村文化站(室)的总体使用率不超过30%。

2.农牧区文化经常性事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尽管近年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长,但与新增财力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仍明显偏低,特别是保证农牧区文化健康发展的经常性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如图书经费缺乏等。一些乡镇无公共娱乐场所,上面重视文化工作的口号响,但雷声大,雨点小,各级报刊杂志、各级领导和专家只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理论,不讲队伍建设,更谈不上怎样抓队伍建设,没有好的具体措施和政策,真正为农牧区基层的文化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甚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各级政府用于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微乎其微,尤其在财政体制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只能安排有限的资金勉强应付县级以上举办的大型活动,文化经费投入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可靠保证。更令人担忧的是少数地方,只顾发展经济而忽视了文化建设,还将地方文化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专项经费挪作它用。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不重实效,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大活动,搞门面功夫,造成资金浪费。

3.农牧区文化生活单调。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在日益富裕起来的乡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农牧民的业务文化生活十分单调,造成在农牧区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并有蔓延之势。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农牧民对自身文化生活状况满意度不高。有30.18%的农牧区居民对目前的文化生活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只有10.29%的居民表示满意,还有80.15%的农牧民表示,村里不组织或很少性的文化活动。调查显示:当前农牧民在劳动之余,参与较多的文娱活动依次是:看电视的占18.7%,打牌玩麻将的占15.9%,看录像的占10.6%,而从事民间文艺活动的不到1%。调查结果表明,农牧区文化生活以看电视、看录像、打牌玩麻将的娱乐文化为主,而读书看报、农业知识学习培训等知识文化生活缺乏,民间传统文艺活动也不足,每年春节期间仅有一次社火表演活动,广大农牧民对文化生活的选择还很有限。

4.农牧区文化管理体制不顺,部门分割严重。文化管理与服务单位的用人制度、考核制度、管理制度比较僵化,缺乏活力。文化、卫生等职能部门,科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当地的学校、企业都会开展一定的活动,但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缺乏共享共建的意识,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有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如乡镇综合文化站都是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只对文化站进行业务指导;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多头管理,不少乡镇综合文化站与农技站、广播电视站、学校等联系协调不够,各自为阵,造成文化资源配置浪费,不能集中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毫无疑问是搞好农牧区文化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农牧区文化建设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把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采取分级负责制度实施农牧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州人民政府负责本州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年度计划的下达和监督实施,具体工作由州文体广电局负责;各县(市)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县(市)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按海西州下达的年度计划完成本级文化设施的维修、改扩建等任务,监督各乡镇年度计划的实施;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主要责任在县(市)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乡(镇)农牧区文化建设工作规划,完成县(市)下达的年度计划;各级计划、财政、规划、土地、编制、人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广电、新闻出版等职能部门也要将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工作日程,积极配合,及时解决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促进农牧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农牧区文化市场是联系农牧区文化生产者和农牧民的中间环节,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为,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具体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农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保证农牧区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文化设施使用的监督检查,对原有的凡属公益类的文化设施要以文为主,综合利用,不得改作他用,已改作他用的,要尽快收回,维护其公益性质;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专项资金制度;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包括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新机制的运行;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委、政府农牧区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乡村文化监督联络员制度等,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牧区文化发展工作,逐步推动农牧区文化建设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根据农牧区文化市场的季节性、喜庆性、地域性、民族性、流动性的特点,加强对重点问题、重点时间和重点地区的管理。

3.明确农牧区文化建设中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农牧区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丰富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创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农牧民是农牧区的主人,在建设农牧区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农牧民的主体地位,“以农牧民为本”,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坚决要杜绝违背农牧民意愿,搞花架子工程。为确保农牧民群众主体地位,可以考虑在农牧区建立农牧区文化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由5-10人组成,其成员全部来自农牧区,农牧区文化建设的任何一项建设都必须获得该委员会2/3以上委员的同意,同时该委员会还负有监督文化建设、向政府部门汇报文化建设进展情况、反映问题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层拍板”、“办公室决定农牧区”的情况,使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农牧民群众切身需求。

4.加大对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投入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精神,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确保农牧区文化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要将农牧区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要确保农牧区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要把农牧区文化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要向农牧区文化建设项目倾斜,并保证有影响的重大农牧区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对于文化馆(站)、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乡(镇)政府每年至少安排人均10―15元的经常性活动经费和图书购置经费。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牧区文化建设,鼓励对社会公益性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捐赠。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成文化户、文化室、图书室等,支持农牧民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牧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的农牧区文化建设格局。

5.加强农牧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在巩固完善已建“村村通”工程基础上,力争在2012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盲区“村村通”工程建设,对有条件的村通过联网或建设独立前端等有线广播电视方式进村入户,对无线覆盖的农牧区,通过设备改造、加强运行维护,充分发挥无线发射台站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发展长效机制,做到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期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级政府要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和维护经费给予投入。(2)大力发展农牧区电影事业。实施农牧区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政府有责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要通过层层签订落实“2131工程”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免费为农牧民放映电影。(3)建设农牧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网络。要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农牧区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传播设施,把“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农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政务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相连接,到2012年基本建成以州级中心为基础平台和枢纽,县(市)图书馆为基础,覆盖农牧区乡(镇)、村的农牧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80%至90%的行政村具备开展共享工程服务的基本条件。争取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全州城乡的文化信息网络,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促进“数字海西”建设。(4)扩大服务“三农”类图书的发行。引导图书向“三农”倾斜,积极发行广大农牧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实用图书,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看书难”问题。发展“农牧民书社”、“农家书屋”等农牧民自助读书组织,为农牧民群众读书提供方便。切实改进报刊发行发送工作,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以政府采购形式,每年集中招标采购一批适用于农牧区的图书,直接配送到乡村文化站(室),方便农牧民群众阅读。(5)加大文化资源向农牧区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增加为我州农牧区服务的资源总量。州重点报刊要加大农牧区和农业报道的分量,逐步创造条件开办农牧区版。海西人民广播电台、海西电视台要增加农牧区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条件成熟时可开办农牧区频道。县(市)等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要在形式上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不仅要为农牧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还要让它们在农牧区扎根、结果。

篇6

旅游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海南省万宁市作为琼东走廊,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质地貌,状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一无二的人文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使万宁市具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突出条件和比较优势。因此,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万宁市的支柱产业,全力扶持,优先发展,将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是推动万宁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运用科学发展观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南旅游名省、强省发展战略的一大举措。

一、海南省万宁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

1 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一是地文景观的无与伦比。闻名遐迩的兴隆温泉座落于万宁市太阳河畔,以温泉康乐吸引海内外游客,素有“世外桃园”之称。在长达109公里的海岸线上,镶嵌着8个金沙碧水的海湾,7个风光旖旎的岛屿和半岛,2个神奇的内海。石梅湾、神州半岛驰名中外。万宁小海是我国最大的泻湖之一,面积49平方公里。东山岭位于万城东2公里处,素以石奇、洞幽、寺灵、水秀享有“海南第一山”、“仙山佛国”美称。二是生物景观的绝无仅有。万宁地处热带、亚热带交界处,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着独特的热带植物资源。境内有5个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和一个国家级重点珍稀植物保护区。青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它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内罕见的绿州,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片青皮林之一。兴隆热带植物园和热带花园素有“南药宝库”之称,现有植物5000多种,仅野生植物就多达2000多种,占海南原生种类50%以上。被确认为全国四大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而且国家海洋生态保护区大州岛以盛产我国唯一的金丝燕窝闻名于世。

2 人文旅游资源独一无二。万宁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以“摩崖石刻”著称的东山岭佛教文化;有以“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为缩影的六连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将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融为一体的兴隆侨乡东南亚风情文化;有奇独的黎族“三月三”、“文灯节”等民俗风情文化;此外,东山羊、和乐蟹、兴隆咖啡和21个国家的异国饮食等饮食文化也表现出万宁独特的人文优势。

3 旅游区位优势明显。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处琼东走廊,北距省会海口130多公里,南离三亚100多公里,是海口至三亚旅游主线的必经之路,是连接海口至三亚的中转站,地理位置优越,长期以来属海南三大旅游区域之一。这为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二、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产业发展迅速。万宁市位于海南东南部,面积1883,5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2007年全市CDP为513791万元,财政收入21967万元。据万宁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2003年全市接待游客230万人次,2007年283.7万人次,年均增长5.8%;旅游直接收入由2003年的570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863788万元,年均增长12.89%。

2 基础日臻完善。途经万宁的环岛铁路已破土动工。景区距三亚凤凰机场1小时车程。万宁旅游境内全部景点路面改造全部黑色化。景区景点之间交通四通八达,最远点不过1小时车程。水、电、电信、交通能源等各种旅游设施已初具规模,娱乐、金融、餐饮等服务功能齐全。全市旅游景点9处,其中国家4A级2处,3A级4处;演艺场所4家;高尔夫球场4个。目前,全市旅游文化企业5家,旅游酒店(宾馆、招待所、家庭旅馆)57家,床位16240张。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1家,三星级25家。从业人员5600名。

3 开发初具规模。随着中信泰富等大企业的进入,神州半岛、石梅湾等省级重点项目的启动,万宁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旅游饭店景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等综合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集温泉康乐、滨海休闲、热带植物观赏、仙山佛国游览、异国风情体验等为一体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区内6个五星级宾馆酒店正在兴建中。

三、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多年来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有如下问题制约其快速发展。

1 景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旅游发展要求。万宁是一个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大市,与此相比,具有品牌效应的兴隆温泉等景区,科学的规划与开发相对滞后,缺乏高品位、大手笔开发的一流景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尚缺有机结合,市场竞争力不强。

2 旅游企业弱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万宁与海口、三亚相比,旅游业起步虽较早,但市内的旅游企业“小、散、弱”现状十分突出。部分旅游企业经营亏损,资金周转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参与开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 产品雷同,策划、包装、营销滞后,难以打开旅游市场。产品雷同是制约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兴隆旅游景点都在1小时车程内,景区景点雷同与重复,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与创意,游客何必舍近求远,花钱来玩见过、玩过的景点呢。加之万宁旅游产品大多还停留在观光旅游方面,营销模式也较单一,主要依靠旅行社营销,所以市场影响力及市场份额均不大。

4 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全,恶性竞争严重。目前海南省旅游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竞争激烈,同一地区不同旅游企业之间的是竞争也非常激烈,市场发育不全,零负团费现象禁而不止,加上市场“黑社”、“黑导”等“四黑”现象时有存在,导致了一些弱小企业为了生存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使旅游市场恶性竞争严重,旺丁不旺财,两败俱伤,这种现象在旅游淡季更为突出。

5 品牌效应被弱化。纵观海南的旅游布局和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三亚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成了海南省旅游经济龙头地位。万宁市地处海口与三亚之间的中间地带,发挥着中转站的作用,也使旅游经济的极大发展。但近几年来,琼海博鳌地区会址经济、滨海旅游经济和官塘温泉、陵水南湾猴岛和保亭七仙岭温泉旅游的迅速崛起,对万宁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万宁市的区位优势不断弱化,旅游品牌效应不强,旅游业难以成为龙头产业。

四、发展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 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旅游文化产业重要地位,加强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首先,政府要从宏观上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科学规划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落实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其次,政府要按照“资源出思路,思路绘规划,规划成项目,项目引资金,资金促建设,建设创品牌”的思路,对旅游资源进行“一条龙”的开发,抓紧抓好神州半岛、石梅湾等大项目的重点建设。只有大企业的进入,大项目的启动,才能夯实产业基础。

2 改革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信贷要向旅游文化产业倾斜,大幅度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贷款比重,可探索采取银团贷款的支持方式。此外,要创新金融产品,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二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相配套的作用,建立旅游基础设施补偿制度,由财政从开发土地的收入中适当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商给予补偿。三是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国外资本投资万宁重点项目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四是创新条件参与资本运作与资本市场运作,在条件成熟后,组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地或香港上市,直接面向国内、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篇7

以行政效能监察手段优化发展环境,必须根据《行政监察法》赋予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突出监察工作特点,综合运用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惩戒决定权,从以下几方面整治行政机关中存在的作风和效能问题:

(一)认真受理效能投诉。受理投诉是监察法乃至宪法对监察机关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监察机关维护老百姓权益的基本体现。因此,必须完善投诉制度,把受理群众的效能投诉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专门和经常性工作。首先,要建立受理机构完善投诉网络。由于效能问题投诉一般涉及各部门具体的内部管理,因此不仅纪检监察机关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抽调专职人员受理群众的有关投诉,还要组织和督促政府各部门设立投诉机构、投诉电话、信箱或网上邮箱,明确负责人员,并向社会公布,形成受理投诉的网络,保证群众投诉得到及时落实。其次,要建立快速反应的受理程序和处理机制。行政效能投诉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所反映的问题一般比较具体,时效性强,如果解决不及时,就会失去意义。因此,必须建立不同于其他投诉的受理程序和处理机制,简化环节,体现简便、快速、高效的要求。同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对投诉进行分流处理。对于比较典型的投诉件,由监察机关直接调查核实;对一般投诉件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并督促承办部门按时办理并报结果。第三,要搭建投诉平台。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合力,开展“政风行风热线”专栏、电视现场对话会等活动,引导群众投诉,强化对政府部门和行业窗口单位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构建政府与群众直接交流的信息平台。既可以提高投诉的质量和可查性,又可以加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效能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树好单位的形象。

(二)主动开展专项检查。要重视运用好检查的手段,主动围绕机关作风和办事效率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发现薄弱环节,纠正错误行为,树立先进典型,提出监察建议,促进机关作风的好转和办事效率的提高。从工作实践看,检查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检查机关效能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政府部门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服务承诺制、全程服务制等机关效能制度,是行政效能监察的重要保证。这些制度落实得好,企业、群众办事就会大大方便。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经常检查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尤其要检查办事的程序、环节和时限等是否符合规定,以促进工作制度的真正落实。二是检查优化发展环境有关优惠政策或服务承诺的兑现情况。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了旨在提高行政效能、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的优惠政策或服务承诺。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检查这些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党委和政府分忧,为企业和群众服务。三是检查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从实践的调查情况看,在当前机关作风和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中,服务态度差是群众最不满意、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采取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组织群众评议等多种形式,经常检查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问题,摸情况,敲警钟,发现问题认真处理。

(三)严肃查处典型问题。一直以来,机关工作人员对效能问题的危害性认识很不够,有的人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腐化,办事慢一点、态度差一点算不了什么问题,犯不了什么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解决效能问题仅靠一般的号召、教育和检查是不够的。行政效能监察的效果和力度如何,关键在于能不能抓住一些典型严肃处理。不下决心查处一些典型,就不足以使机关工作人员产生思想震动,不足以取信于民,不足以端正风气。信丰县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运行一年多来,多次查处了一些行政乱作为、“吃拿卡要”、不依法行政、工作方式粗暴等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对有关人员分别作出通报批评、效能告诫以至纪律处分等处理,并抓住典型在新闻媒体上曝光,既严肃查处违纪问题,又广泛宣传教育,较好地起到了“惩治不作为,纠正乱作为,鼓励有作为”的作用。

(四)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解决行政效能问题,从根本上说,要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因此,效能监察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在加强事后查处的同时,重视推动行政管理的制度创新。首先,要改进行政程序,促进依法行政。深入研究哪些办事制度存在漏洞、哪些办事条件的设置不合理、哪些办事程序和办事环节可以简化、哪些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等等。其次,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高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加强审批监管。这些任务的落实,将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第三,要推进政务公开,促进透明行政。要借鉴美国、瑞典等国家的做法,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政务公开的原则、范围、方式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公民个人所享有的要求了解政府所掌握的有关其本人的资料的权利,强制推行政务公开。

二、以效能监察手段优化发展环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机关作风和效能问题点多面广,而且,有的情况还会触及行政管理的深层次问题。为了保证行政效能监察手段的有效运用,实践中要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一)找准监督重点,解决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突出问题。结合当前实际,行政效能监察的内容和标准应当定位在以下方面:一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依法履行职责,对管理对象制定措施、做出决定是否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二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依法公开了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事项,是否做到决策民主、办事公开;三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按规定或承诺的时限完成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四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完成的工作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及取得预期效果;五是监察有关行政效能方面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科学并得到有效执行;六是监察涉及多个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运转是否协调、有序、规范;七是监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是否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了优良的服务。

篇8

key word: Examination culture The article nourishes examines

检察文化,是检察队伍建设和促进检察业务发展与改革的有效载体,是检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自2001年高检院提出了文化育检战略以来,随着检察工作不断发展和检察改革的日益深入,建设检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突出的显现出来。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检察文化涵盖了检察理念文化、检察制度文化、检察行为文化和检察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

具体而言,检察理念文化除了包括法治文化的基本概念,还包括检察文化体系中的特有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和基本理论。检察制度文化包括检察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体制、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行为文化是检察行为所具有的精神内涵、所秉持的价值取向、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化是贯穿于检务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和运用文学与艺术的手段和表现方法来反映检察系统的工作与生活、弘扬法治精神的文艺作品。检察文化要着眼检察人员精神文化需求,尊重检察人员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检察人员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

二、坚持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检察文化有助于建立检察职业信仰。进行检察文化建设,建立检察职业信仰,就是要树立检察官从心灵深处对检察职业的价值认同和理性回归的心态;就是要使全体检察人员充满矢志不渝为之辛勤工作、不懈努力的忠诚和激情,从而使全体检察人员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理论、感情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真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真推进,并引以为庄严、神圣、自豪,旗帜鲜明地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成果,捍卫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检察文化有助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检察文化建设,就是要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以政治上的坚定确保行动上的自觉,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作为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检察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检察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放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做到与党的事业同步,为党的事业服务;就是要把切实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

(三)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现代法治精神修养。坚持文化育检,对检察官而言,就是要崇尚法治的善治精神,坚持依法而治、良法之治,善待个人、社会、自然;就是要崇尚法治的民主精神,坚持把民主作为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崇尚法治的人权精神,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法治的精髓;就是要崇尚法治的公正精神,并努力以公正执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就是要崇尚法治的理性精神,坚持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就是要崇尚法治的和谐精神,坚持用和谐精神指导执法办案实践。

(四)检察文化有助于弘扬检察职业道德。检察职业道德是检察人员从伦理上调整检察机关同国家、法律之间、检察人员同检察机关之间、检察人员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准则。检察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各种文化培育形式,使全体检察人员都能够自觉地追求、信仰和实践这些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精神和理念,并充分体现在履行检察职责、办案和个人的言行举止中。作为检察官就要常修为检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坚持自我规范、自我修正、自我约束,模范遵守廉洁从检的各项纪律规定,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追求,积极履行检察官的职责和义务,自觉执行检察行为规范,树立新时代检察官执法公正、品德高尚、情趣健康的良好形象。

(五)检察文化有助于推进专业化建设。建设检察文化,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广大检察人员增强终身学习理念,重视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专业化标准培训、考核检察人员,培养引导检察人员逐步具备与其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实现教育培训由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的转变,由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使培训内容紧贴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分级分类精细化,按需施教个性化培训模式。继续推进以初任检察官培训、晋升高级检察官培训、领导素能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为重点的分类培训,广泛开展练、学、用相结合的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技能培训活动,使检察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执法办案本领。

三、积极建设当代中国检察文化

(一)实施人本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建设有鲜明特色的检察文化,应以人为中心,把检察机关的所有人员作为检察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检察机关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广大干警充分发挥才能的文化环境。要善于把广大检察干警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当作有特色检察文化建设的无形的“指挥棒”,注重启发全体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体现人本化管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掘干警开展检察执法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全面发挥人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检察文化理念支配下,通过全体检察干警的学习、思考、尽快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激情转化成工作动力和乐趣,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不但可以筑牢检察人员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职业道德根基,而且能够唤起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文化品位,丰富检察机关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培养和激发每位检察干警乐观向上、发奋有为的进取精神。这是建设有鲜明特色检察文化的根本宗旨。

(二)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个人聪明才智与集体创造能力的和谐统一。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检察文化过程中,应强调平等原则、团队精神、民主管理和共同发展,全面改善人的共同进步环境。检察干警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需要个性的张扬,情感的流露,也同样以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两大支柱构成自己的生活结构。同时,他们也在追求精神和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裕,检察机关这个大家庭,应该为每位干警的生活富裕提供源泉和保障。干警物质文化生活富裕的过程,与检察事业的发展过程、与检察干警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步进行,以真正实现从严治检,从优待检,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内部上下左右必须共同合作,而团队精神的养成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检察干警只有懂得相互协调,才能整合优化各类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

篇9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33-01

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派,百家争鸣,儒道释三家并存,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

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复杂,社会问题急趋尖锐,难以解决,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同时,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王阳明倡导“心学”,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形成新儒学,强调个人内心修养。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因此,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作为新时代的艺人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古人云:“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艺术的创新是指作者以自己特有的创作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内涵,且涵盖的是前人或传统艺术品中所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它包括作品的创作理念、制作技巧、表现手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工具等。创新不仅可使作者从普遍性中脱胎而生,而且这种独创性能是艺术发展的生命和动力。每个紫砂艺人在他的壶艺创作活动中都具备传统的经验。但如果完全依赖传统模式,至多只能重复以往的经验,也易于被别人重复,从而淹没在普遍性中,完全失掉自己的特点。

纵观紫砂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交融史,如果没有历代艺人不懈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也就没有紫砂的今天。明代的时大彬把当时常用的粗糙大壶改变成既实用,又具观赏性的精巧工艺壶,真是前所未有。这一变化,也改变了紫砂壶的历史,把它单一的使用功能,演化为具有使用性和观赏性的双重功能,让紫砂壶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清代的陈鸣远用“物为我用”的观点对自然界的物品创造性地进行仿生,创造出许多珍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形态形似的仿照,而是作者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感悟、体验,把自己的思想、语言、感情以及制作技艺融化到作品中去,赋予作品新的思想和生命,创造出形神兼备、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品,开创了紫砂艺术的历史新篇章。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有着多种的形式,除了邀请名家艺匠特别制作外,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题刻书画,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这样,也就使一些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艺匠同时成为制作紫砂精器的大家,象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等都是兼具文人艺匠双重身份的紫砂制作大师。文人对紫创作的参与,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紫砂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丰富了茶精神的外延空间。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喝茶是在“行礼”,品茗是在“玩茶”。而紫砂器的风行,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一壶在手自泡自饮,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可以尽心发挥思想,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也带给壶艺以变革。自时大彬起,一反旧制,制作紫砂小壶。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正是新泉话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紫砂小壶的精巧,带给人 不光是茶的真味,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篇10

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有着百年经营历史的张一元同其它企业一起进入了奥运村。这让奥运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身影。

张一元设在奥运村的茶馆,位于奥运村村长办公室那古色古香的院落对面,300平方米大小的茶馆,一时间容纳80位客人。而据张一元奥运茶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承担着3项任务:展示中国茶文化、表演茶艺和泡茶服务。

在奥运期间,他们推出了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包装。以往,张一元把包装环节交由包装企业代为定制,并不注重于包装的专门设计。针对奥运会的特殊场合、特殊情境,他们精心设计了多款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方案。他们把京剧脸谱、皮影戏、泥塑、面人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加入设计之中,让张一元茶的包装透出了十足的京味文化。

张一元作为北京奥运村中国茶艺室的主运营商,抓住这个难得机遇,大胆创新,开创了茶叶经营与演艺结合之路。他们主动与中国戏剧学院合作,精心编排了《中华茶韵》,将茶文化搬上了奥运村这个国际舞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运期间,中国茶艺室用最直接的方式让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了解了中国茶,感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张一元用骄人的业绩,实现了中华茶艺走进奥运的百年梦想,也在张一元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记忆。

百年老字号张一元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创始人张昌翼取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定下了这个字号。改革开放给张一元带来了新的生机。1992年,北京张一元茶叶公司的注册,使张一元有了更大发展。公司始终坚持诚信立业信条,秉承“茶道即人道”精神,提出了“人品如茶品,好的人如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的人文理念。十多年来,他们以弘扬茶文化为己任,传达给消费者浓浓的茶叶情与经商道。改革开放让张一元成功地完成了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变。现在的张一元已成为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它集产、供、研、学为一体,在行业中已处于领头地位。北京奥运村里的中国茶艺室,让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得以充分展示,也在张一元的百年发展史上书写了浓重一笔。

篇11

三和茶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茶文化注入茶叶企业内核。建设在三和集团总部建筑大楼内占据两层共5000平方米面积的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其集茶史、茶书、茶分类、茶器、茶席、世界百种茶、传统书画等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在延续中华茶文化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极大丰富了人们对于一般茶文化展览的认知。目前主体构造为三和九景,分为文三景、物三景、艺三景。其中:文三景又分为茶之史、茶之博、茶之雅,物三景又分为百茶园、千壶坊、万里船,艺三景又分为茶世绘、茶工坊、僧帽石。并在博物馆二楼建有三和茶业发展历程、三和茶园基地模型、三和名茶样板店等。

三和创意茶文化艺术博物馆自2008年下半年开馆以来,就吸引了众多茶人、游客慕名而来,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称赞,人们在这里可以浏览到茶的启源和发展史,观看从中国到世界各地数百种茶叶样本、琳琅满目的古老制茶实物收藏,在茶香当中领略浩瀚的中国茶文化。此外,博物馆还承办了多次书画展览,2008年11月19日,第七届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隆重开幕之际,海峡(三和)茶书画展同时开幕,130多幅来自全国的名家作品齐聚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令观展者大饱眼福。2009年9月28日,“福建省第四届现代刻字艺术作品展”在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隆重举办。2011年11月12日,三和茶博馆再次迎来了一次极为罕见的以茶为主题的“闽台百首咏茶诗书画”,其文化承载效应逐步体现。通过不断的深化与升华,尤其是在铁观音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弘扬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经济、社会效益。

对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三和茶业的传承作用不可小觑。这样茶制作严谨,技艺精巧,须经过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文火烘干等复杂而繁冗工序,更重要的是制茶工艺大师的丰富经验与制作技能方可成就一泡经典好茶。三和茶业有“千禧茶王”的率领,拥有几十年制茶经验的老茶师制茶队伍,保留并传承着安溪铁观音世代传统制作工艺的历史瑰宝,并将其通过经营网络、产品、品牌对外推广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熟知安溪铁观音,并喜欢上这一历史名茶,也使得安溪铁观音传统技艺得到承脉与流传。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种种生活压力需要得到释放,躁动的心也需要适时的宁静,而品茶可以净化心灵,释放杂念,三和茶业遍布全国乃至海外的门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歇步的好去处,以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精神影响和倡导人们不要忘记停下欣赏人生的另一部分,享受生活的另一面。如此“人与人之和气,人与社会之和美,人与自然之和谐”才会得以实现,三和茶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持续经营使得中国茶与茶文化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影响到更多的人们。

Q:对于企业的发展,三和茶叶近几年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A:公司自创办以来,在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先后通过了多个国际认证体系。近两年来,公司更是充分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导入可追溯制度,探索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以提升和保证茶叶质量。通过建立茶园管理制度,逐笔记录茶园农事,合理配备督查队,指导茶农按清单施肥用药,给茶叶产品建档案,实现产品可追溯,确保每包茶叶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园,责任可以追溯到具体茶农,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环节。

Q:三和茶业如何开拓海外市场?

A:企业以推广中国的茶文化为己任,凭借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雄厚实力,投入巨资推行国际化战略,不仅积极参与各种海外展会,还规划在欧洲和北美洲开设专营店,推广中国茶文化。

2010年的美国世界茶业博览会上,三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与韵味,得到了世界同行朋友的一致好评,三和铁观音的优秀品质也吸引了很多海外客商到展位上磋商合作事宜。此次美国之行,是三和茶业开拓美国、加拿大市场所走的重要一步棋。

2011年,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欧论坛在法国隆重举行。作为本届中欧论坛唯一指定的“茶文化”交流大使,三和茶业参加了此次为期两天的中欧论坛,向全欧洲人民展示中国的茶文化,以及三和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

篇12

篇13

一、紫砂艺术诞生与时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茶文化源远流长,贯穿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史,它与佛教禅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禅文化兴起。茶文化的特点与禅文化相近,禅文化促使了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资料显示,唐人的饮茶习惯正源于佛教寺庙,当时佛教寺庙周围种茶并不鲜见,而后饮茶文化从寺庙走向民间,引导了整个社会文化。饮茶文化发展促进了茶具的繁荣,宜兴地区的紫砂茶具同样因此而生。宜兴紫砂因地制宜,想来最初制陶人用紫砂做茶具或许并不知道它的宜茶特性。最初的饮茶文化是煮茶形式,因此紫砂陶最初被做成了紫瓯的模样,它的功用就是煮茶。紫砂艺术的诞生,可追溯到最初的紫瓯。在紫砂成茶具之初,它与当时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再深入探究,可以说它的诞生与佛教禅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紫砂艺术发展与时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因茶文化而生的紫砂艺术,它最初的紫瓯形式满足了当时人们煮茶的需求。茶文化发展到宋代,由士人阶层走向民间,社会文化中开始盛行斗茶的生活习俗。北宋年间我国陶瓷文化正值繁荣时期,宜兴地区的紫砂陶也适时登上了陶文化的社会舞台。紫砂艺术诞生后,随着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展。到明代中叶,紫砂艺术又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繁荣时期。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宜兴地区的紫砂陶同样繁荣起来。明代人推崇茶文化,尤其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流行追求茶文化的生活方式,而茶文化的文化素养与儒雅的文化特征,使明代人爱茶且爱泡茶。随着明代社会文化的转变,饮茶风尚也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煮茶转变成了沏泡茶。饮茶形式的转变,势必影响与之相生的茶具文化,而紫砂陶艺趁此良机登堂入室,紫砂壶逐渐进入明代文化的视野。紫砂陶艺也随之从最初的紫瓯、大壶,转变成与沏泡茶相应的小雅巧妙之器。明代文化与茶文化、紫砂艺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促使紫砂艺术逐渐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文化,诗词、铭文、雕塑等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形式被士大夫融入紫砂艺术,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陈曼生与他的曼生壶,他开创了一个紫砂文人壶的时代潮流,并影响至今。

三、《思莲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紫砂艺术长期发展,扎根于每一时代的社会文化,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应紧密联系文化生活的时代潮流。在《思莲壶》(图1)创作之初,笔者考虑到紫砂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因此选取了具有鲜明佛教文化特征的莲花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简洁的形体与装饰也符合佛教清静无为的追求。壶盖上简单的如意花纹边饰,延续了人们追求吉祥如意的传统。富有气度与韵味的挺括壶身,刚正之气扑面而来。所有的造型与装饰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追求,而这种艺术的精神追求与时下的社会文化关联甚深。莲花代表高洁,象征佛教清修己身。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莲花之“莲”又与廉洁之“廉”谐音,两者可谓天作之合,思莲即思廉,以茶文化修心,以紫砂内涵明性,与佛家禅文化交融,常修己身,是每一个时代人所应抱有的精神文化追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