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篇1

[23]于洪君.“一带一路”与韩国“欧亚倡议”对接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EB/OL]..

[24]福山.中国模式成功将让中亚成为全球经济核心[EB/OB]..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得到完全建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趋于更加频繁和深入。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是市场中十分重要的主体之一,企业开展生产工作的状况必定对市场产生深刻和重大的影响,为此,公司法就成为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市场行为进行调节的重要法律规范,公司法的规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保障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司法中不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弊端日趋显现出来,需要我们对公司法中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规定进行认真总结,通过修改和完善公司法的现有规定,以便使我国公司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保障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发挥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须修改现行公司法

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交往更加频繁地往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世界各国对公司法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比如,美国于2002年颁行了《奥克利法案》,该法案的重要内容是对公司的治理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规范。英国于2002年颁行了《公司法现代化白皮书》,于2005年颁行了《公司法改革白皮书》,于2006年颁行了《公司法典》,公司治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更为明确和合理的规范。我国于2005年修订的公司自2006年1月1日期施行,着重体现了鼓励投资、提升效率、简化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所,其在旧有公司法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然而,该次修订的公司法到目前为止,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已经产生许多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对其进行再次的审视和改革,有必要进行再次的修改完善,以便我国公司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现行公司法的缺陷

第一,我国公司法将公司着眼于股东有限责任的承担,而将公司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划分确实方便了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监管,但是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区分界限十分模糊,存在重复或者冲突的情形,最为严重的缺陷是混淆了大型公司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区别,忽视了公司本质内生差异。

第二,当前我国公司法的内容较为原则,缺乏精细化。公司法中的许多规定由于过于原则,导致具体执行中无所适从,比如,对于派生诉讼如何参与一人公司是否设置监事会、如何监督等方面的规定均较为单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顺利推进和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公司法的规定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需要我们对其做出更为具体、详细的规定。

第三,当前公司治理已经呈现多边化的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期待公司治理的多边化,这就要求公司法对公司治理分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等因素,通过内部治理规范主要利益相关者,通过外部治理规范次要利益相关者,但是,现行公司法缺乏相应规定,应加以修改完善。

三、修改完善我国现行公司法的思路

(一)修改完善现行公司法,使公司类型更加合理化

我们必须按照公司的本质特征,按照公司的开放性、封闭性的深层次的不同特点,以此进行制度设计,使我国现行公司法当中不适当的规范得到相应调整。对有限公司而言,按照规模大小的不同,对于中小规模的公司进行特殊设计,实现制度倾斜,保障其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对于发起设立的非公众性股份公司,必须对其人合、资合的特征予以充分考虑,因为其和有限公司并没有多大差异,所以应规定能够适用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则,从而具有更大的自治性和灵活性。同时,应允许一人公司为股份制公司,从而有利于企业相关活动的开展。

(二)修改完善现行公司法,使公司法内容更加精细化

针对公司法中相关规定较为原则的问题,要进一步修订目前公司法,使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在立法的时候就较为合理、全面,尽量减少争议,以便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更为顺利,尽可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对于一人公司,应该明确规定其是否应该成立监事会,如果不设立监事会,也应该设置相应的监督管理程序;公司法中规定了关联交易从而给公司导致损害的股东、实际控制人、监事、董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赔偿责任,但是缺乏关联公司责任承担方面的规定,对此问题,应在公司法中明确予以规定。同时,应该对公司派生诉讼制度进行详细的规定,便于对公司相应的诉讼活动的参与。

(三)修改完善现行公司法,使公司治理更加多边化

要借鉴欧盟国家的成功经验, 修改完善现行公司法,使公司治理更加多边化,使公司的成长、股东的利益、职工的福利和安全感以及其他利益之间相辅相成,使公司更加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中,公司的利益可以分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次要的利益相关者,笔者认为,应该将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纳入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予以规范,将次要的利益相关者作为公司外部的治理因素进行考虑,以此实现公司治理的多边化,建立更为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促进公司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竞争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行为主体是在有限空间、有限时间和有限资源的边界条件下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当时空边界和资源容量在最初阶段可以相对满足各自主体的基本需求时,它们就可能处于与外部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较弱、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状态。但是,一旦各自的基本需求超出了时空和资源边界的容量,它们为了争得各自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向外扩展并相互展开竞争则是必然的,“全球化过程使竞争的作用从一种手段、一种经济行动的特殊方法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为了继续生存以至于谋求霸权统治而积极追求的一个目标。”[1](P4)这表明,竞争是世界经济运行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动力和活力之源。然而,所有主体所共处的空间和资源是以地球为其边界的,而且由于不断进化,不仅人类社会自身的关系结构日趋复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也更趋复杂。这种条件下,由于自发的竞争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经常引起国际的经济冲突和世界系统的动荡;不仅如此,还日益受到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失衡的严重威胁。这就使它们在竞争的同时,又强烈地意识到对于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通过合作并在努力实现共赢的情况下才可能得以解决,才可能有生存与发展得更好的出路。所以,它们又有着强烈的合作欲望和倾向,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采取合作的行为。这就是我们当今世界经济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努力寻求相互间合作的客观现实。即“在一种意义上全球化被看作自由的全球范围的合作;在另一种意义上则被看作畅通无阻的竞争。”[2](P95)

2.开放与封闭。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共处在同一个地球的时空、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内,各国和各经济主体相互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因此,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融入到世界经济运行体系中,才可能使自身系统获取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才可能从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尽管融入此进程的主体有的是“先知先觉”,有的是“后知后觉”,甚至有的还是“不知不觉”。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各经济主体在总体上是不断地趋向自由和开放,如今这已逐步成为各自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与此同时,交通、通讯手段的惊人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更是强化和加速了这一趋向。但是,各国、各经济主体在某种方面和领域不断开放的同时,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它们在另一些方面又在不断强化自身的边界和意识,力求增强自身系统的独立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以保持自身系统质的存在和特征。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本土化”[3](P206-218)倾向就表现得更加明显。而且,即使发达国家在高唱贸易自由化、要求别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往往采取合法、合理和创新手段进行贸易保护。”[4](P23)这些实质上都反映出封闭性的倾向。此外,全球化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组织及联盟,企业组织间的兼并、联合和战略联盟等,也都体现出开放与封闭的双重特性。它们在体系内相互间表现出更加的开放性,而对于体系外则表现出体系边界的相对封闭性。所以,这种双重性既存在于同一个体,又存在于不同个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或针对不同的事物,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总之,作为经济系统单元,开放与封闭本身就是相对的,因为边界标志着单元子系统的存在和个性,它是封闭的界限,又是开放的边线。所以,每个经济主体都会根据各自的利益自觉选择开放与封闭的程度和方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曲折道路也正是这种矛盾作用的集中体现。

3.整合与分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整合与不断分化同时进行的过程。就整合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它是通过自组织机制以“无形组织”和“有形组织”两种方法进行的。首先,世界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种经济要素间通过自发、自主的行为,自组织地形成并扩展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全球性经济系统,这种方式与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加速演进,这是“无形组织”的整合。同时,各经济主体、特别是各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为了减少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又自发地通过谈判和协商在一定区域和全球范围,不断整合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并能有效协调的有形组织和体系,这是有形组织的整合。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类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及形式不断涌现,迭起。比如,全球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以及区域性的欧洲经济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先后形成的数十个这类经济一体化组织,就是典型的例证。就分化来说,主要体现在主体层次的不断分化、经济因素及要素的不断分化,和由此导致的系统结构层次的不断分化,这些就如进化之树不断分化和展开。比如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最初是以国家为单一层次主体,以后逐步向上和向下分化为包括国家、跨国公司、国内企业,以及国际性的区域或全球经济组织和机构等多层次主体,它们共同参与并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和发展[4](P22)。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也在逐步分化为贸易、生产、金融等各方面,并且它们又在各自的领域进一步不断分化展开。正是如此,经济全球化的构建和演进才不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极性。总之,“在整个历史上,整合与分化的动态相互影响伴随着生长与发展的过程”[5](P137)。

4.有序与无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自组织和它组织过程的会聚和整合,使世界经济体系不断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和有序协调的经济运行秩序,从而促使世界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关因素依照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运行和演进。正如经济全球化历程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全球各层次经济主体及各类经济要素相互间通过市场的自组织和政府及国际组织或机构的他组织,使得有序的结构和秩序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外在到内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这种有序性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既体现在静态上也体现在动态上;既体现在微观上也体现在宏观上。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从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和分化,经济的各部分、各层次、各领域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更加复杂;又由于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随机多变性,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非线性作用机制下,这些会使系统结构和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断增加,因而时常会由于某个偶然局部失衡因素而导致整个系统的“蝴蝶效应”而产生金融或经济危机。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各要素间相互结合与作用所导致的系统有序性与无序性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经济发展演化过程中有序的运行和危机的时而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现象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并非是偶然的,既有内在的根源,又有外在的影响。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它是各参与主体的微观行为、它们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它是经济全球化参与主体自主自利行为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中不论是哪类、哪一层次的参与者,都是独立的自主行为主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谋求自身的利益。因此,各主体的行为和倾向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在微观层次,无论是某一主体的个体行为和倾向,还是所有各类主体的群体行为和倾向,本身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重性。即它们的行为,不仅包含着竞争意识,也包含着合作的需要;既存在着对外的开放意愿,又存在着防外的封闭倾向;它既是有序之源,也是无序之因;既是整合的凝聚力,又是分化的推动力。总之,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过程矛盾性的微观基础,也是所有各类矛盾性的根源所在。

其次,它是经济全球化自组织演进内在机制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进程首先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1](P8)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性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它的矛盾运动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各类主体、各个要素相互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子系统,尽管这些子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有序结构系统,但它们作为子系统的行为及演化趋势仍是各异的。它们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的行为,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正是这种自组织的秩序和机制才使系统更具有不断进化的活力和动力。因此,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运动,既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过程的体现和结果,也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

第三,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客观规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开放与封闭”、“分化与整合”、以及“有序与无序”等矛盾现象,表面上看仅仅是世界经济系统内在矛盾和内在运行机制的反应,但从更广、更深的意义上去认识,它们是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演进客观规律的反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系统在一定阶段演化的表现,而世界经济系统进化又是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系统进化的一个方面或组成部分。所以,经济全球化“一直是人类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展现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动力都是长期的过程。它们涉及人类的基本需要,即全球化的动力产生与人们扩大它们自己创造的秩序范围,以便为它们的福祉增加货物、服务和观念的需要。因此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3](P212)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必须自觉适应这个环境,随其变化而变化。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影响并制约着经济全球化中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的机制、乃至整个进程。科学的理论及历史进化的过程已清楚表明,以上分析的种种矛盾运动,本身就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它们实质上是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生态系统运行及演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世界经济系统的演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必然遵循和体现这一客观规律。

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深层根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它是经济全球化演进的本质特征,它伴随存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始终。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矛盾运动的发展

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矛盾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及其运动产生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主体的微观自主行为,运行及演进的宏观自组织机制,以及所处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系统的历史演进客观规律的约束。所以,它是客观的存在和必然的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这些矛盾运动的发展也将按照自身的演化轨迹和规律进行下去。但矛盾的某一方面成为主流趋势或具有主导地位是在转化和发展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后矛盾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演化趋势。

1.竞争与合作的矛盾运动中,合作将逐步取代竞争成为主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阶段,过去竞争一直处于主导的方面,决定着进程的特征和性质。但合作因素也随着不断在增强,它与竞争的相对地位在不断发展着转化。特别是在人类社会面对地球资源迅速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经济冲突导致的系统风险日趋增大等各种威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实现各经济主体自身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活动中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今后必然的选择。“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一个协调合作的全球框架,……只有通过把各种不同范畴内的许多社会——经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以共同目标为取向,人们才能比较现实的希望实现社会公正、经济效率、生态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民主,从而避免一场(经济、宗教、政治或伦理的)全球自我爆炸的危险。”[1](P11)因此,竞争与合作在今后虽然仍将并存,但合作的倾向和行为将更趋强烈,最终将取代竞争占据矛盾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流,这必将成为竞争与合作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

2.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运动中,开放将继续保持其主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开始阶段是封闭倾向占据主导,开放因素却是微弱的和受支配的,随着进程的发展,开放与封闭因素此消彼长,封闭倾向在不断减弱,而开放倾向却在不断增强。发展到现在,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尽管两者在政治、经济与军事形势出现大的动荡时经常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些经济主体会依据暂时的形势更强调封闭性。比如在几次世界性的战争、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冷战时期,各国各经济体制间的封闭与割据就曾相当严重。但不管经济全球化演进道路如何曲折,开放相对于封闭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如今,开放已逐步成为这对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和主流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也不会改变。

3.整合与分化的矛盾运动中,整合将逐步成为今后的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分化与整合的矛盾运动随着进程演化一直在延续,“但是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并非总是和必然平衡的: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一种趋势或另一种趋势往往会占上风。”[5](P137)特别是整合将会随着这种进程成为主流趋势,决定这一矛盾运动的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分化过程更多的是自发自组织过程;而整合过程,由于经济活动中人类社会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发形成“无形组织”的整合外,各国各层次经济主体通过自身组织扩展和联合形成更大、更高层次的组织,从而使有形组织形式的整合过程也愈加明显地增强。具有表现在,国家主体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种整合过程,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演化中的一种潮流;同样,在企业经济主体这一层次,“我们可以把工业化社会过去200年的历史理解为:随着大型组织不断从先进技术中获得优势,我们设计大型组织的能力的提高,我们已经极大地拓展了组织存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组织比市场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既适用于政府组织也适用于商业组织,因为后者遵循的是类似的设计发展轨迹。”[6](P59)所以,这种有形组织的整合过程今后还将得到更大发展,整合过程也将容纳并决定着分化,主导着这一矛盾运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是主流趋势。经济全球化演进中,有序与无序始终处于对立转化、相辅相成的运动过程。尽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世界经济系统的结构层次更趋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乃至无序性也在增加,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各类主体乃至人类社会是理性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会不断做出相互合作、不断形成与扩展各层次组织、更加开放和协调以促成一体化过程等各种努力,这些都会促使这个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目标的要求有序运行和有序演化。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有序与无序矛盾运动中,有序化作为主导方面和主流趋势,过去和现在是如此,今后仍将如此,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经济全球化中矛盾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使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还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使我们能以科学的态度遵循和把握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与特征;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这些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使我们能以系统演化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探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种种复杂多变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从而趋利避害,努力寻求各主体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更佳途径。

〔收稿日期〕2002-05-08

【参考文献】

[1]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加]拉波波特A.世界系统观念:一般系统研究的∫(积分)标记[J].闵家胤译.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1).

[3][美]詹姆斯·N.罗西瑙.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A].全球化与世界[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篇4

经济全球化的有关问题

在本部分我们想谈这样两个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活动全球化。2.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3.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国际人”开始走俏,各个国家、各大公司都在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兴趣广泛,知识丰富: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等条件。4.披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5.各国金融田斋融合在一起。例如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忙羿贸易额的匈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己超过12万亿美元。6.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己达到276.659家。

2.经济仝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使人们陶概念在创新:使国家土权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一,促使发展中国家陶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第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第三,迫使发达国练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但是同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所以企业要自谋发展,就要自主经营,自主经营,要注意培养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培养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陶本质特征。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类别,企业文化必须以创新仵为发展的动力,才能长盛不衰。

企业文化最难把握,却最有价值,无形的文化创新可以创造有形价值。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地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汇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质内涵,将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思想文化意识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使企业生产经营获得蓬勃生机和新的精神力量。

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不重视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企业文化是最新、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特别是企业应从文化层面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要使企业成为以文化创新带动全方位创新的“创新型、学习型企业”。

众所周知,海尔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迅速反映,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坚持“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理念,并把"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作为海尔发展日标,矢志不渝,使海尔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因而使“爬坡的球”有了“牵引力”,这就是“文化管理”。如果只有“止动力”,没有“牵引力”,或者说只有制度管理,没有文化管理,海尔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业绩。这说明海尔把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舆论谴责或制度惩罚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何,渠道模式的变革和增值怎样实现,渠道成员在变革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成功企业永续经营之道,是依靠企业文化陶力量。尤其在当今变化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只有永葆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企业才能在风浪中始终焕着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朱雁.全球化与新规则[J].1998.10.8.

篇5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理性定位,应该是取代上个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地位,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这一结论的主要论据有三:其一,目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竞争体系中最具优势的竞争要素仍然是劳动力,包括高素质劳动力和简单劳动力;其二,研究与开发优势的形成,不仅有赖于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有赖于超常规模的资本投入,而且必须以强大的制造能力为基础;其三,服务业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与资本运营的服务业,必须有其服务对象即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高度化也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硬件作支撑。

一、理论分析:比较优势仍是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形成,它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生产制造、研究开发、管理运营。把中国定位于现代制造业中心,就是将经济资源重点配置在新兴产业和经过现代技术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同时对其他两个环节也有所注重的国际分工定位和产业竞争战略。在全球化生产体系的三个环节中,研究开发环节居于关键地位,管理运营环节能获取较多的国际分工利益,生产制造环节则处于较低的层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制造环节呢?

以比较优势作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的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经典理论地位,但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比较优势学说似乎形成了挑战。围绕着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二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循着两条脉络:一是继承比较成本学说,根据实践的变化修正和发展比较成本学说,如新要素理论、动态周期理论等,循着这一方向形成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比较优势的内涵,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特征,但仍然坚持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与原则;二是从全新的角度去研究贸易产生的基础及国际分工所应依据的原则,如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等。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因而寻求产品的差异性并以差异产品为基础进行规模扩张,是进行分工、获取贸易利益的有效途径。表面上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结论与比较优势学说的主张似乎是不一致的,但确定差异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比较优势、劣势的过程,扩张规模以降低成本的过程就是创造比较优势的过程。产业内贸易理论所研究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水平分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零部件分工和工艺工序分工阶段的条件下,各国如何进行分工并获取贸易利益的问题,其所依据的分工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公司内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进行公司内贸易的动机、利益和格局,显然公司内贸易是与国际直接投资紧密联系的,而跨国公司在决定是以投资还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时,比较优势、劣势的分析始终是其基本的分析方法。由此不难看出,跨国投资即要素的全球化流动与配置,是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其所依据的原则仍然是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简而言之,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鼓励特定产业产品的出口或限制其进口来达到改善经济绩效的政策体系。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比较优势分工原则的确形成了挑战,因为这一政策蕴含着这样一个理论逻辑和政策导向:某国某一产业即使处于比较劣势或没有比较优势,通过政府干预仍可实现国际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其成效也令人存疑。正如保罗·克鲁格曼所指出的,虽然我们不能证明此类政策毫无用处,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它们并不总能发挥作用。换言之,逆比较优势而进行国际分工,如果取得成功的话,也是一个特例,并不能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所应遵循的普遍的原则。

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竞争优势理论,实现了战后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两大发展脉络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在于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又取决于资源要素、需求因素、支柱产业及产业配套状况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在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新格局方面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美国重新赢回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因而竞争优势理论成为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进行国际分工定位、实现和挖掘比较优势的主要指导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既包含了一个国家的初始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又包含了后发比较优势和潜在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的制度、组织和理念,因此从本质上看,竞争优势仍是比较优势,是超越了传统涵义上的比较优势的比较优势。

二、实证分析:中国具备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国际分工格局中长期存在的南北问题,发达国家依其在知识存量和知识增量方面的优势,继续居于创新中心,发展中国家则还是处于接受发达国家技术辐射、产业转移的地位。不仅如此,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还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的裂解,部分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因此,虽然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或多或少地都有制造业,但能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毕竟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

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比较优势主要有:

1.劳动力资源优势。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韩国、台湾、香港的十分之一,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则小于劳动力成本(工资)的差异,说明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是客观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新增劳动力的素质稳步提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过大,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局面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因而可以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对廉价的高素质劳动力,并构筑其国际比较优势。将中国定位于国际性的制造中心而不是研发中心,人口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变量。

2.产业基础及其技术水准。首先,中国拥有从基础产业到it产业的完整的产业体系,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可以为制造业的扩张提供原料和中间产品。日本经济起飞初期,首先发展的正是重化工业,其战略考虑也是重化工业对整个制造业的基础作用。其次,经过多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努力,能源、冶金、石油化工、汽摩及机械制造、信息电子、生物医药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经凸显出来。根据oecd的分类,信息电子、医药制造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机械、汽车产业属于中高技术产业,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同步发展,具备加入和深入跨国公司全球分工协作体系的产业基础。第三,经过自主技术革新和引进外资,中国主要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设备状况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中国成为现代制造中心奠定了基础。

3.资本总量与资本获得。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覆盖面较广,以规模经济显著、投资巨大的资本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说明能否成为国际性的现代制造业中心,资本是关键要素之一。经过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本总量大幅上升,居民储蓄额巨大,引进外资连续多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统计数据和经济运行现象表明,我国已经跨越了资金短缺的时代。

篇6

一、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增强,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

1、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方面世界市场人为分割因素被消除,世界市场形成为全球统一的市场;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无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

2、西方国家有意识推动。资本具有扩张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其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达,它的科学技术越进步,越需要对外扩张,且市场渗透力越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资本主义越是具有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越需要经济全球化,越需要全球对其开放市场。

3、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新自由主义兴起,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政府控制的放松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4、科学技术革命提供了全球化的动力。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份份将军用技术转向民用,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科技革命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日益显露出来。20世纪80-90年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远洋运输和航空货运技术不断进步,使国际运输与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

5、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全球生产迅速一体化。1998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3万多家,跨国公司创造的产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40%,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60%,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全球性生产系统的形成加强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其影响己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

(二)经济全球化: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新世纪,也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加速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加大全球贫富差距。由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得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虽然也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远低于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益。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经济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始终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①金融市场安全。资本市场国际化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金融市场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危,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

②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安全。国家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是由外商直接投资引发的。外商投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弥补发展中国家资金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外商也可能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和营销上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企业,甚至在某些重要产业形成垄断。

③战略物资和能源供给安全。能源(尤其是石油)、关键的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因素。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西方经济发展大国越来越重视战略资源供给安全问题,将其视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④经济信息网络安全。经济信息正日益成为一种作用日益突显的资源和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国家的经济活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保障国家经济信息网络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宏观调控提出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动清化自身权力。发展中国家为了学习先进的技术,解决本国资金短缺及高失业率问题,自然也乐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就使得许多国家自觉地放弃某些权力,放松某些管制;而这种的积极放弃就是一种清化过程。国家的各项活动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开放这一部门,其它部门就必然受到影响,那么就开放另一部门,如此连环下去,会发生许多始料不及且非主观愿意的放弃,这就出现了所谓“消极清化”。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的让渡。各国为了发展经济纷纷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的一部分必然会转移到区域经济、政治组织;这是一种让渡。欧元的推出使欧盟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在参与全球化的必然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家宏观调控演变国家必须让渡一部分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实现其共同发展。

3、国际经济组织影响力的增强和控制力的日益广泛,也使国家让渡。一国想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谋求自身发展,首先必须以承认该组织的规章制度,履行该组织确定的义务为代价:而在这些代价中很大一部分正是以的让渡为前提的。

二、开放经济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一)国际收支调整

1、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引起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不会使汇率发生变化,相反会使基础货币发生变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对收入产生积极影响:资本流动性较高会强化这种影响,而资本流动性较低会削弱这种影响。

2、在浮动汇率和资本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控制总需求的水平。相反,由于货币的贬值,财政政策会变得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用债务来融资的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收入和利率都上升。

(二)经济开放国家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力抵抗的,通过闭关锁国、禁锢自我的方式加强,只能使国家更加落后;真正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采取全新的国家形式,以求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

1、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安全。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危,是国家经济安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业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防线。发展中国家为了克服金融开放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紧密跟踪虚拟资本和国际游资的流动态势,对潜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危机作出及时的分析预测,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适时调整产业政策,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国家产业安全保护的重点是本国的幼稚工业和支柱产业,对外开放的进度要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适应,保护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不被国际资本控制、吞并甚至瓦解。正确处理引进外资与保护民族经济的关系,制订和实施以保障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为目标的国际竞争战略,引导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宏观调控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协调

国际协调是指每个国家对自己的政策工具进行调整以实现其他国家的目标以及自己的目标。简单地说,国际协调是指由各国政府出面,对其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调节,以求得矛盾和冲突的暂时缓解,保证国际经济有良好的运行秩序,最终有利于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宏观调控演变作用比较明显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边协定。在多边协调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五国财长会议和七国首脑会议。西方七国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德、意、日和加,利用一年一度的首脑会议作为新的国际经济协调形式。

2、区域性的国际协调机构。欧洲共同体实施经济与货币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浮动汇率制所造成的汇率被动给成员国宏观经济带来干扰的缺陷,并使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协调。

(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及对策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参与者。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稀缺的资本和技术,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对政府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加入WTO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这要求政府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采取得力措施化解开放市场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低。

为了抓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我们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1、在经济全球化中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注意加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建设,形成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利益主体和统一认识,积极参与国际政策协调。

3、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和扶持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跨国公司,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根据经济全球化这一大背景,适时调整国内制度,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篇7

国内有关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是近几年来才兴起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一部分内容都没有引起人们过多重视。公共管理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是在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发展中演变而来,无论是其理论的发展,还是模式的发展均适应于时展特征。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在进行政治改革运动,再一次向公共事务传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现代化的公共行政而言,应当在否定自我辩证的背景之下有效继承批判性管理,只有使原有的公共管理本质涵义得到拓展,才能够在公共管理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使其所特有的时代性以及其他本质特征得到发展。

二、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分析

(一)合作共治性分析

所谓的合作共治性,其实质上是指受国内外公共管理所推崇的现代化治理理念的影响,整个的公共事务管理中,治理工作的职责并非是单方面的,相反,是社会整体所构成的,其中包括了政府及公民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共同承担这一职责,才能够将其最根本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这样的一种特征概述,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其表现出了当代思想的先进性及创造性,因而对于整个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而言是历史性的突破,代表新时代的来临。很多人探究公共管理时,不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发人深思的便是“合作共治性”是缘何出现的?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特征主要是市场发展的局限性造成的。当人们发现来自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经无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自身的局限性,并且在人们自发调节的市场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这时政府的政策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的宏伟目标难以实现。这就需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着手考虑,政府应该以合作共治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换言之,在面对和解决社会及国家经济问题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不是所有的事政府都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基于此,当有另外一种局面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人们就需要从其他方面的资源中提取精髓以弥补政府工作管理中的不足,而这种资源利用的形式,便视作是来自公共组织或民间的一种以权力为主体的公共管理力量。

(二)公共性分析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其主要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的参与性,众所周知,人民大众是公共管理正式实行过程中的主体,其中所包括的不仅有公民、政府,还有其他组织。从现代化的政治理念的角度来看,其想要表述的是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是政府合法性实现的基础,因而政府行使任何一种权利均属于公共权力的范畴。由此可以判断,公共权力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公共性。这样的一种权利,主要是将一些公共物品提供给公共服务维护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权利特征并不会成为社会群体或某一阶层制造经济利益的工具,自然政府及其相关人员也没有权利凭借这一特征去剥削或压迫人民,也没有权利凭借这一特征来覆盖自己违规犯法的证据。另一方面是利益的取向性,前文中已经有提到,现代化的公共管理并不能被当作某一阶层或特定群体实现愿望或意志的工具,其所需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性,因而其放在工作首位的是人民整体利益的实现。简言之,公共性存在于公共管理中,最主要的目的是成为一种能够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现代化管理形式。

(三)服务性分析

人们在探讨公共管理服务性时,应当结合国内市场发展行情与国外发展行情,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对这一特征进行阐述,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管理既协调,管理的作用是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等,人们需要做的是借助管理的力量对世界万物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协调,而这一过程需要科学化的协调与管理,只有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才能够达到高效的管理效率。至此在遵循管理条例下完整确立一个公共事务管理目标。二是,管理既决策,公共管理既管理一切可管理事务,从最开始的目标确立到最后的评估绩效都可以统一为决策。三是,管理即服务,无论是来自政府的强制、协商、指导,还是调控、约束等行为都能够称为以政府现行目标为前提的管理措施,其能够统称为公共管理服务。

三、公共管理的时代性分析

(一)受到经济社会的影响,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自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以来,公共管理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众所周知,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科学技术与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就经济方面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逐渐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状态,这对于全球经济发展总格局而言,无疑是全新的一次挑战,需要做的是资源配置的“重新洗牌”。毫无疑问,重新配置的全球经济市场格局必然会扩大国内公共管理的工作规模,从最开始的本地区发展,到最终的全球化发展,从省市延伸到全球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在稳定的步伐基础奠定下,才能够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交流网。

(二)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管理内容不断深化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数字化及智能化设备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在信息化网络的利用之下,人们所看到的是公共管理在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受到信息化网络自身传播灵活性及便捷性特质的影响,使公共管理工作开展的速度以及效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在搭建快捷性及民主性信息化网络交流平台的工作当中,人们看到了公共管理在信息化技术影响下缺德了最大化效益。当公共管理信息的开放化及全面化得以实现,所有的公民都有权利在这一平台上说出自己所想。民主性信息化网络交流平台不仅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一同探讨的平台,而且为公共管理部门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管理能力及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对于公共管理部门而言,其必须紧随时展的脚步,在市场经济实际发展的状况下,结合自身所具备的管理能力,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科学化的角度和管理手段推动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时代在飞速发展,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市场经济格局、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有公共管理内容,人们应当从新时展角度出发,对现有的公共管理特征及时代性进行审视,只有管理观念不断革新,紧随时展的步伐,才能够提炼出一个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管理理念。

作者:韩丹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海龙.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2]林葳菲.探究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与时代性特性[J].商,2015(46):63.

[3]杨文静.关于公共管理本质特征及时代性的探讨[J].商,2015(46):85.

篇8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全球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物质全球化阶段与创新全球化阶段。

物质全球化阶段以贸易全球化流动为核心,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工业产品、生产设备等通过贸易方式进行全球流动,形成了全球产业分工的格局。资本是这一过程中的推动力量和剂。产业资本结合金融资本推动着新航路的拓展、新铁路的铺设、海底电报电缆的架设,催生了全球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以“人口红利”为主形成本国的低成本优势,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赢得了“第一桶金”。

创新全球化阶段以“全球链接”为基础,以人的流动、创新的思想和商业模式的流动作为本质特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知识与技术要素的作用日益增强,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开始进入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阶段,一批跨国公司开始通过在全球设立研发机构的方式抢夺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经济全球化进入到创新全球化的新阶段。创新全球化流动的核心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婪素。进入新世纪之后,全球开始反思、并着手尝试转变增长模式,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等,进一步推动了从物质全球化到创新全球化的转变。

全球链接是创新全球化的新形式

全球链接是创新全球化的新的表现形式,是以人才为主要载体的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其本质是全球化,基础是区域专业化。全球链接围绕的主要是创新活动,全球链接的主体须具备能够产生创新的知识和要素。

加强全球链接是全面融入创新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全球链接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能否取得高新技术产业主导权的首要因素。研发全球化、创新资源全球化的核心是人,人才已经成为技术和资本全球流动的重要载体,建立人才的全球链接至关重要。我国的自主创新,在引进技术之后,一定要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且将其深化到人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创新全球化中受益。

跨区域创业是全球链接的核心体现

在全球链接这一框架下,跨区域创业、高技术服务、风险投资正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改变世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这一过程的起点正是近年来所蓬勃兴起的创业活动。近年来兴起的各种新兴产业都是通过创业而产生的,以跨区域创业为主要载体,形成了硅谷的区域辐射模型,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乃至中关村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有着硅谷渊源的跨区域创业活动。

跨区域创业是经济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两大趋势相结合的产物,是实现全球链接新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全球化的最高阶段。跨区域创业以创业者跨区域流动为主要特征,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创新资源优势,并直接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的跨区域全球流动,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市场。

新兴产业领域内的跨区域创业活动,也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产业升级,产业发展集聚,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路径。

第一,新兴产业创业是中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在传统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往往垄断着产业链高端,拥有价格主导权和市场主导权,因此,除了逐渐落后的生产部门转移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能够追赶的余地非常有限。而在新兴产业领域,除了整体性技术储备外,发达国家在产业经验、商业模式等方面,同我国的起点差距并不明显,我国和国际同步的可能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我国本身就拥有巨大的市场、完善的生产体系和丰富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如果能够吸取发达国家成熟的产业发展经验,学习其先进产业组织模式,新兴产业领域里我国具有强大的竞争禀赋。而创业则是新兴产业企业诞生的必由之路和最佳组织形式。创业本身,就意味着一个不断试错、探索的过程。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也是通过无数小企业在残酷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优胜劣汰、除旧布新的过程。

第二,新兴产业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和世界同步,就要跨出国门。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是相互促进的,这是新经济发展的时代规律。在这一前提下,重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和世界同步,更重要的是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中,新兴产业要进行全球布局,最重要的是要鼓励通过以跨区域创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组织形式来达到与世界同步。要大胆地利用这些跨区域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技术、专业、经验、以及人脉网络,从产业发展的愿景出发,以占领国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为追求,将跨区域企业家、创业者转化为新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升级的平台,在起步阶段就实现和国际的接轨。

第三,国际化不能仅仅强调“走出去”,跨区域创业的过程是“走出去”、“引进来”同步带动过程,是国际化的更高形式。跨区域创业的本质,在于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是新兴产业推动下的全球分工。新兴产业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技术先进性,更在于其全球优势资源配置的高效率,能够打破来自不同国家的资本、人员、技术和市场间的藩篱。我国新兴产业国际化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在国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以及国际市场份额,更在于能否创造有效的要素流动渠道,真正实现跨区域的双向创业。

跨区域创业是硅谷引领全球创新的关键因素

美国硅谷作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与全球资源息息相关。能够成为世界创新栖息地的关键因素即为全球链接能力。通过全球链接与全球资源整合,硅谷与世界其他创新中心的深系加速了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使得硅谷地区取得了更高的生产力和更高的利润。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前仆后继、具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家,不计回报的投资人,全球最优秀的技术移民,以及足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大企业,硅谷才成为了今天的硅谷。

跨区域创业者大量出现于硅谷,本地对于各国技术移民有很强的吸引力,也促成了技术移民向创业家的转变。2000年以来,硅谷一直保持着每年2万人以上的外来移民数量,甚至在网络泡沫破灭的几年也保持这一数字。由于硅谷地区在信息产业等领域的巨大发展带来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批来自中国台湾和大陆、印度和以色列的留

学生、技术移民先后来到硅谷地区学习、工作。由于硅谷地区的产业活力和创业氛围,许多留学生和技术移民选择了自我创业,成为了硅谷的创业企业家。

成功的移民企业家大多会把注意力投回自己的母国,成为跨区域创业者。相比生活成本和地产价格都冠居全美的硅谷来说,其母国往往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同时,创业者在母国的知识密集区域的学习与生活经历也提供了当地丰富的人脉网络。正如硅谷学者安娜李・萨克森尼安所说,“硅谷的留学生或移民企业家们通过将硅谷的产业经验同母国结合,利用母国知识密集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同硅谷的产业互补性,找到并获得价值链上竞争优势的途径。在这些企业家的推动下,母国的高技术产业在硅谷的基础(资金、技术或者模式、组织方式)上迅速发展,这些移民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穿梭于两地的跨区域创业者。”

跨区域创业给硅谷带来新一轮产业繁荣。在跨区域企业家、创业者的推动下,硅谷将其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辐射到了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这不仅使得当地的产业得以迅速崛起,也给硅谷本身带来了进一步的产业繁荣。这些跨区域企业家、创业者组成的社会网络,链接了不同国家、地区的产业发展,粘合了全球产业体系的各个链条。这正反映出跨区域创业活动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强大生命力和客观规律性。

中关村“与硅谷一起思考”

中关村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跨区域创业流动,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硅谷的跨区域创业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在硅谷创业的留学生常常能通过人脉网络获得来自硅谷华人移民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这些留学生创业成功之后,在硅谷和中关村的投资过程中也会和这些硅谷的华人移民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将中关村同硅谷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联系,来自硅谷产业网络进一步链接到了中关村,硅谷的华人社群也逐渐同中关村接驳,从而形成了跨区域创业社群。

跨区域创业者创业的过程,实际上是硅谷模式“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关村企业融入全球化的过程。许多归国留学生创业者的工作,几乎是将硅谷的新产业发展路径,从商业模式到产业定位完全移植到了中关村。重要的是,在创业过程中,他们所引入的硅谷成熟的创业精神、游戏规则、创业的模式以及视角。他们回国后没有割断与硅谷的联系,而是每年都会数次回到硅谷,除了与投资人见面或拓展业务之外,更重要的是接触硅谷技术的前沿发展,搜寻新的商业模式和人才,发展在硅谷的人脉网络,感受产业的动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呼吸硅谷的创业空气”。换言之,中关村得以通过这样创业者个人的联系,跟上硅谷前进的步伐,“与硅谷一起思考”。这些创业者对以硅谷为代表的世界产业发展前沿能够保持更新和跟踪,同时结合国内市场和产业的实际来进行定位和布局。几乎所有的跨区域创业者,无论从事的是通讯、集成电路产业还是互联网领域,抑或是金融投资人,都几乎不约而同的将自己的时间里留给中关村和硅谷同样的比重。

篇9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篇10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篇11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指以知识主体作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和全球化。

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在新经济中,人们可以同时使用同一种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知识,同时还能创造更多更重要的知识;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本规模和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供给网和发送途径,工作的性质与时间与场所,财务关系及指挥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新经济具有以上特征,所以,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方式。互联网可能只要几年、十几年就可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第一,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能力大小的不同。企业中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在新经济条件下,这种能力大小导致分工不同,直接表现在人们的收益上。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由人们能力导致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很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为基本内容的企业文化,是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正在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在新的条件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

第一,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近几年来,企业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这既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所以企业在兼并、联合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并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和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若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三,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的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食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以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第四,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者的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第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篇12

二、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随着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及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与生态文化有机的结合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

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第一,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现代消费群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潮”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第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人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四、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l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挡,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居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篇13

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知识林业的到来,从战略上选择相应的发展机制,赢得未来林业、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一、林业发展战略思想上选择“林业经济全球化”模式

知识林业是世界林业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林业,全球化发展是其基本特征。知识无国界,以知识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林业必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所谓林业经济全球化系指以知识为核心的林业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逐渐消除各种壁垒和阻碍,使其国家间的林业经济关联性和依存性不断增强。它是林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林业产业化、林业科学技术和林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实践表明,林业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林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林业产业化、林业科学技术和林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良好的条件,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并将继续影响着21世纪世界林业发展的走向和格局。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山区占较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林业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它有利于我们凸现自身优势,发挥“后发效应”,弥补资本形成的不足,获得更多的技术选择和市场选择的机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

林业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是林业发展途径从内向型向外向型的根本转变。因而它必将带动林业产业化、林业科学技术和林业市场经济的全面加速发展,提升林业产业结构和林业增长方式,促使林业增长中知识、智力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使林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得到提高。

二、林业发展战略目标上选择“林业经济知识化”模式

知识林业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的林业,知识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基本特征。进入90年代,知识、技术和信息对林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林业增长的关键环节。所谓林业经济知识化,包含两个涵义:

第一 ,林业经济决策知识化。其涵义是指林业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掌握现代林业科技知识,并具有创新、创造和运用能力的人成为林业生产中的主力军;林业的发展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林业增长中日益增强;林业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林业生产过程的高科技化,以及林业就业结构的高技能化,成为林业高速发展的战略保障机制。

第二,林业经济发展可持续化。其基本涵义是:一方面,林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是知识、智力和人的创造力,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而且较少消耗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传统林业(为无机林业)的指导思想都是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而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将林业的增长建筑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环境容量用之不竭的基础上,甚至以向自然掠夺为目的。这是技术与科学分离的后果。而林业高科技(如生态林业)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已近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把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现代林业高科技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如林业生物工程(全国工程等)对资源的耗费与传统林业技术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因此,林业知识化从内涵上保障了林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促进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三、林业发展战略对策上选择“林科教结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