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篇1

学习其他课程,需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理解能力。任何人来到世间,首先是继承前人所创造、总结的知识,这就需要具有对前人文献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低,就会妨碍学习的进度。比如有一次,某中学考物理,试题中有“物体甲没入水中”的句子,说的是物体甲浸入水内的意思,有位同学把它理解为物体甲在水外了,结果导致计算错误。理解力之高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语文学习中的遣词造句、语法分析、判断推理甚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都有助于理解力的提高。

学习语文可以培养人的想像力。没有想像就没有科学的今天,没有想像就谈不上发明创造。想像力的高低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学习数学等其他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学习语文正是发展想像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家知道,文学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阅读文学家的作品,很多人物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浮现在你的脑际,如《观沧海》中曹操那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英雄形象;《散步》一文中“我背母,妻背子”的动人形象;《皇帝的新装》一文中那个愚蠢的皇帝上身穿街而行的滑稽形象等都有助于发展形象思维、发展想象力。

学习语文对大脑的发展也是有利的。现在科学证明,青少年时代是大脑发展的主要时期,可塑性大。就大脑左右两个半球的功能而论,左半球是理性的,右半球是形象性的,也就是说两个半球的功能各异,职责不同。喜欢自然科学的同学,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有利于发展大脑右半球的功能,使大脑两半球协调发展,从而强化整个大脑的功能。

篇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教好小学语文是多么重要。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

根据大纲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能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能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而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个孩子,活泼、天真和富于幻想是他们的天性。结合这些特征,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进行阐述。

一、采用启发式,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活跃学习氛围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选择,独立思考,采取不同方法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反对强迫、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求从人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尊重人的自由选择,充分展现人的无限潜能。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得每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成长。如在识字教学中,我改变就字认字的做法,引导学生看字形、想字义、悟字理,用生字编故事,让他们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揭示汉字符号蕴涵的字理。结果学生不仅能又快又牢地记忆生字,而且能充分发挥创造能力。

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启发诱导。教师的提问、讲解等都要富于启发性,讲求实效,使学生把理解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课内外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减轻负担,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形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自编故事并表演,而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往往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对话来。对此,我总是大力表扬,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使他们敢于表演,乐于表演。

三、情境性课堂感化

完美的教学,应该是情与理的交响,真情与智慧的交融,心灵和心灵的沉吟、感召和唤醒。这里的“情”,是真情、深情、热情、激情、诗情、性情等,而理是思考、批判、明辨、智慧、哲理、包容等。惟有涌动着饱满的热情、飞扬的激情、绚烂的性情、蕴藉的深情、流淌的诗情,教学才可能唤醒学生心中的热爱与柔情、眷恋与期待、圣洁与庄严。例如在教《2008北京》时,我在教室里挂满了有关北京的图像,特别是北京天安门、长城、故宫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景点,让他们有亲到北京的感觉。最后我通过说课的形式介绍有关奥运会的情况,让学生明白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是我们的骄傲,也是祖国繁荣的象征。学生都很高兴,都感到自豪。

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内容、要求、方法等就是为素质教育引进一渠活水,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国的语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刘劲苓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零散的知识如同散落的珍珠,需找到一条线把它穿成串。”虽然刘老师是数学老师,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放在语文课上也同样适用。复习课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化零为整,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贯穿起来。而这穿珍珠的线每单元要有,每册书要有,整个小学阶段也应有更加扎实的一条主线。或者说每类知识也要有。这么多条重要的知识连接之线就是我们教师所要深入思考研究的。

复习不仅要“温故”,而且要能“知新”。这“新”不仅仅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深化与熟练,还包括学生是否学会合作探索,学会复习,学会反思,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创新以及思维有没有深度与广度,实际生活的经验和能力有没有提高,是否会继续学习。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之母。”为了巩固记忆,深化理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所以要复习。实际生活的经验和能力有没有提高,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比如:在复习课教学中,要注重疏理、沟通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点拨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2.实际中的重要性

单元复习课一定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复习时把词语盘点、日积月累以及课后习题都含概进去。而阅读要专门进行复习,包括主要内容、写作目的、写作方法三方面的内容。复习方法和复习指导需要我们仔细的斟酌才能让学生从中受益。而将知识整合,进行拓展与迁移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2.1 复习词语盘点、日积月累的重要性。

词语盘点和日积月累都是基础中的基础,而小学阶段就是为整个语文学科的架构夯实基础的至关重要阶段。抓牢基础、打好地基,才能为今后语文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2 复习课文主要内容的重要性。

我现在所执教的是四年级,因此,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为例:在上这节单元复习课时,我导入之后揭示了“回顾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语句”这一教学目标。接着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有哪些课文,并找一生把课题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共同来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个环节,孩子们积极踊跃的说出了本单元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顺便强化了孩子们的概括能力。

2.3 复习方法的重要性。

单元复习课可以按照“字——词——句——篇”这样一条线索进行复习。先从词语盘点入手,问生哪个字难写。即使难写,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写,但未必知道个别重点字的释义。所以先释义,再从这个字所在的词切入到句。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的“澜”字,笔画较多,师先示范写,让生跟着书空。于永正老师说过:“示范是最好的指导。”这样就可以杜绝学生屡教不改的弊端了。写完之后再释义,“澜”,大波浪。这个字所在的词是“波澜壮阔”;又如“突兀森郁”的“兀”,是“高而上平”;再看“水平如镜”、“红叶似火”中的“如”和“似”什么意思?这样就吊起了孩子们的“胃口”,提升了兴趣。再去文中找到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一般都是重点语句。这样便可以通过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最后再回归到篇。一气呵成,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

2.4 复习指导的重要性。

在进行复习时要注意将知识点系统化,凸显语文的整体性。如修改病句的几种类型,查字典的几种方法,句式的几种转换,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等。这样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点融会贯通,以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这种专项训练的课我们可以用语文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达到复习目的。比如,在字词强化中,我不是单调的听写补错,而是让学生互相检测,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学生搜集自己认为易错的字去考另外的同学,积极性很强,同时对易错易混的形近字整理成一份份的试卷,考验了别人提升了自己。

篇4

1.艺术的导入能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激发起学生自觉地探求知识的兴趣。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艺术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艺术的导入能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使用各种艺术导入技能,把同学们所学过的知识,利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巧妙地铺设桥梁,衔接新知识与旧知识,使同学们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开了个好头,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3.艺术的导入能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教师选择何种艺术导入方法,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导入揭示本课堂的课题是什么,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大致了解今天的课堂到底学些什么。

4.艺术的导入能不断养成学生的审美观念。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长期坚持艺术导入,就不仅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判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影响是长久的,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5.艺术的导入是语文教学赋有生命力的重要形式。只有教师充满个性特征的课堂教学,才能激活整个课堂,激发出课文较深层次的生命活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使语文学科被学生所喜欢,语文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神韵才能被学生所了解、所延续。所以说艺术导入是语文学科教学焕发生命力的重要形式。

二、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处理的要求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艺术导入,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遵循教学规律和艺术处理的要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了解学生的情绪、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课堂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情绪状况如何,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展开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刚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情绪低落、心理状态差,那么,不管老师导入如何生动,学生可能也不感兴趣;相反,如果学生精神愉悦,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心理规律,运用不同的导入艺术。如果说学生精神奕奕,面带微笑,情绪平和,满心期待老师来上课,那么,你就艺术性地直接引入新课,把所讲的难点、重点、关键点阐述清楚;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情绪不稳定时,作为语文老师就要十分讲究艺术导入的设计,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学生的情绪。

2.创造情感氛围,激发学习热情。语文教学活动充溢着浓郁的情感色彩,因而教师应深究文章、细研课文,从教材结构整理、意境渲染中发掘教学深情,在灵魂深处与作者情怀相融,领会文中感人的形象。教师要运用情感、语言动作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课堂气氛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从而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课文学习活动。教师要利用好它,并使用幽默语言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适当利用夸张的形体动作来创造一种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篇5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

1、课内外想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

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跟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次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九寨沟》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描写九寨沟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有的把九寨沟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2、书本与生活相联系。

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像与创造,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六大会议、申奥活动、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有首诗写道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蜻蜓/读着小鸟/读着想像/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绿绿树间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二、举办活动,开展课外阅读

1、比一比,赛一赛

(1)读书读报比赛。读书,要多朗读精彩句段。可以开展精彩句段的“朗诵比赛”“一分钟读文”等活动。学生读通,读懂,读出感情,就能使作品的丽词佳句、优美意境及人物精神、缜密思路和观点主张积累于学生胸中。(2)复述文章内容比赛。在学生读完书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巩固消化读物内容。可以组织开展“最美的诗篇”、“读书报告会”、“新书介绍”、“评选书虫”等比赛活动。形式可以是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声情并茂的讲述,不仅有利于把读物中的自然美、人物美内化为学生的言论、思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3)操作表演,角色表演赛。有些自然科学文章,读完后可以让学生作操作表演赛(同时进行解说);童话等文艺性文章,可以指导学生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按人物角色化装表演比赛。通过表演,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表演组织讨论、评价,把学生对人、事、物的认识深化,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评点、评价。

引导学生对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现手法进行文学欣赏性评品和是非优劣的判别,是提高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的途径之一。读前提出要求,读后组织评点、评价。开展对某一问题、某一个人、某一情节的评价的讨论,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美、鉴赏美的能力。

3、编“课外阅读小报”。

栏目可以有:“新书架”“故事插图”“人物介绍”“作者轶事”“请你欣赏”“风铃叮当”等。学生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和图画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课外阅读的质的飞跃。

三、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意会,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更深层次的交流。让学生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比如写父母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自己过生日时与父母时的对比。然后结辑成文,再来交流再来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

总之,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为此,我精心引导。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百花园”中采更多的花,酿出更香甜的蜜,也就是让孩子们的语文知识不断充实、丰富。

篇6

在《马说》一文中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韩愈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在困境中应乐观积极面对的精神,应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在学校里想展示你的才干,如表演特长或担任班干部,可暂时你没有机会展示你的才能,实现你的愿望,此时你该怎么办?”此时学生似乎找到了可以倾诉的对象,都纷纷说要乐观、更加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等,教学目标也就轻松达到了。

二、提问一定要循序渐进,顺藤摸瓜,从而温故而知新

提问一定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功夫,给人人思考的机会,让个个有回答问题的权利,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能显示其个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提问要能激发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

篇7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教师、学生共同来表演,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不能让学生简单地从属于教师。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提问给学生以外部刺激,防止注意力的分散,并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归纳整理并做出回答,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实践证明,通过提问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所学知识比由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信息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得多。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外界的刺激,它对于接受外界刺激、同化外界刺激进行信息处理的学习过程来说是非 常重要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学生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称赞和自尊心的满足。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平时多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这样,提问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知道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问题的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巧妙合理,能引起学生兴趣,启发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的问题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还要富有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它在课文中的作用;问题还要紧扣文脉,紧扣文章的思路,可以是由整体到部分,先提出一两个大问题,再按重点词、句、段设计若干小问题来说明大问题,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根据重点词、句、段先设计若干小问题,再提出总结性的大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出概括,也可以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构成“整体―部分―整体”。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地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2.提问的方法及提问后的处理

提问时要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做短暂的停顿,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做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提出的问题;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在心中拟定一个答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提问而不得不进行思考;可以使全班学生对于某一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定,因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心中的答案与被指定的学生的答案进行比较。提问时教师态度要自然,要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否则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不能安静地进行思考,也就不能畅所欲言。提问时,教师的语言要清楚明确,提问后不要再重复问题,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提问的习惯。当然,若学生不明白问题的含义,教师可以用更明白的词句把问题再说一遍。

篇8

二、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三、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

四、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篇9

那么,一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什么为标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史绍典先生提出,一堂“充实”“丰满”“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过程”“有积累”“能增值”。换言之,要很好地把握“三个维度”,处理好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与相互的作用关系,发展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通过自身的体验,学生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抓住规律,悉心引导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紧紧抓住教学的规律、学生认识心理的规律,既要引导学生高度重视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又要重视调动其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其实也是阅读的动力因素,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阅读首先要调动阅读主体的心理动力,把被动的阅读转化为主动的阅读动机,阅读中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动机、一种求知若渴的阅读期待。”教师如果能把学科知识加以“心理学化”,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即“研究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心理结构和规律,研究学生是怎样获得语文知识,如何形成语文能力,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

2.发挥教材优势,培养阅读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以课堂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时,教师可以再介绍茨威格的其他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奥地利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以此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

二、搭建心灵交汇的桥梁,移情入文,角色转换,实现学生的自我内化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因此搭建心灵交汇的桥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作品的情感凝聚物——意象中去,进行角色体验,并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诠释。如《雷雨》中周朴园、鲁侍萍三十年后的第一次相遇。虽然是鲁侍萍偶然进入周公馆,但从她进入这间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的房子时,她的灵魂其实是陷入了一个新与旧交织的命运的怪圈之中了。这正如她所自语的:“哦,天哪,我觉得我像是在做梦。”命运把她牵入了“寻梦”,由不自觉到故意,且时时在诱导提醒周朴园。这当中有三个重要的关键词:旧雨衣、这间房子、窗户。这三样是当年或今天周朴园与鲁侍萍生命中的重要的一笔。在周朴园心目中,旧雨衣上面有梅侍萍的气息,鲁侍萍在后面两人又提到。同样这间当年梅侍萍生周萍时住过的房子,这梅侍萍夏天分娩喜欢关闭着的窗户同样有这种气息,“这间房子”可以说曾经是生命与灵魂的栖居地,也是埋葬他们青春美好的坟墓。正因为这种气息,使他心中三十年来一直有一种暖暖的情愫在。三十年来,周朴园保留了他与侍萍共同生活时侍萍喜爱的家具,家具上侍萍的相片一放就是几十年而未曾撤换过!这里的周朴园是一个内心情感丰富、痴情钟情的男性,还是冷酷、无情、虚伪的冷血动物、伪君子?他后面的忏悔是不是发自内心?其对侍萍的情感是不是真情实意的?所有这些问题,学生在这里可以体会并诠释。这一角色的转换表面上看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局部细节的把握,实际上是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唤起后,便如川流不息的江河,源源不断地浇灌着他们的心田,与作品形成共鸣点。

三、对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反思

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有效的阅读必须是方法正确、思维对路的阅读。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重点就在策略的突破上。从文体特点入手,根据写作的规律,归纳出阅读的思路,让我们找到了把握文章的“穴位”,掌握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力。从“蛮”劲到“巧”劲,就在于方法的把握,从而使阅读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篇10

这些常识性的课文是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提高读写能力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科学常识,从而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思想。教学这类课文兼有语文教学和常识教学的双重任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好这个“度”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教好常识性课文,首先要知道常识性课文有哪些特征,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的普遍特征中,抓住常识性课文教学的特殊特征,使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常识性课文一般是以说明为主的文体,“说明”是主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对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功能等特征做客观科学的说明,使学生对事物有所了解,从而获得知识。此类课文大致有以下特点。

1.在故事中说明一定的科学常识。常识性课文往往也有一定的故事和人物,有一定的情节,并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这是为了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采取的儿童乐于接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在妄言中以虚设的拟人、童话的方式来表述某种真实的科学常识。例如《院子里的悄悄话》就把两棵槐树比拟为祖孙两人,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向人们介绍了年轮、树冠在记录年龄、指示方向、记录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既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又准确真实地传授了科学常识。

2.在叙述中注意逻辑条理的清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叙述比较难懂的科学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如《蛇和庄稼》一课中蛇吃田鼠,田鼠糟蹋了不了庄稼,庄稼得到了好收成,所以为使庄稼丰收可以多放蛇;村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土蜂的活动就不会受到影响,苜蓿是靠土蜂传授花粉的,因而苜蓿就会长得好。这里的蛇吃田鼠,田鼠吃庄稼和猫吃田鼠,田鼠影响土蜂,土蜂影响苜蓿的传粉,这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3.在表述中强调语言文字的准确。常识性课文的语言准确、简明、缜密,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选用词语、准确描述事物训练的好素材。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语,引导阅读品析,感悟叙述的客观性,领悟用词的精确性。常识性课文教学除引领学生穿行在文本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密林中外,还应让学生借鉴和倾吐,让学生在模仿中习得。

如《回声》中水波的“荡”回来和声波的“返”回来有着不同的含义。又如《爬山虎的脚》一课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通过“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这些词句的描写,就非常清楚准确了。再拿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来看,课文中是说“一脚一脚”地向前爬,而不是“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这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这里的“爬”是植物的一种生长状态,不同于动物的“爬行”可见常识性课文用词用句的准确,这要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

4.在阐述中运用具体的数据。这样的例子几乎在所有的常识性训都能见到,以表示科学知识的精确无误。如《太阳》一课中,对太阳的“远”、“大”、“热”都有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等等。这样对事物的阐述具体、精确,让我们感到科学知识的真实可信,来不得半点虚假。

5.在内容中具有特定的思想教育目的。同所有的课文一样,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教育目的,而常识性更具有特定的、的思想教育内容:有的可培养学生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破除迷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的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热爱劳动的优秀品德;有的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还有的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可见常识性训的思想教育,在强化素质教育的当今有着特定的意义。

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呢?

在语文教学中,常识性课文有着如下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需要加强同知识的结合,是基本要求。常识性课文既是语文教材又是科学教材,所以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学习知识;在弄清知识中学会准确、简明、有条理地表达。在重视词语概念教学,特别是专有名词和科学术语的概念,在不加深高难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语言和学生年龄特征讲清楚。如《新型玻璃》上的各种玻璃的名称原由,要让学生理解。又如《琥珀》中的松脂球、琥珀等概念,要让学生明白。在教学中要注意动作变化的关键性动词和表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形容词。

要准确完整地讲清句子的含义。如《爬山虎的脚》中“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这里的“相当”是“大体”、“够得上”的意思,不可用“非常”一词替换。要讲清句子的含义,必须把其中每个分句的意思和相互间的关系讲清楚,这样对全句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还要注意层次之间、句子之间的联系。

要从知识的角度讲清课文的篇章结构,这是有别于一般课文分析篇章结构的不同之处,例如《海底世界》一课先从海底的宁静、黑暗、寂静引到深海中仍有鱼儿在游动,有动物在发声;再写到各种海洋动物的各种活动方式;最后写到海底的地形引到动植物及蕴藏的矿藏。这样,全文开始的引向和结尾的总述把全文联成了一个整体。

篇11

(二)教育观念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加重了改革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国家,固定的升学模式,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在因为升学的成功与否而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去学习。长期下来,我们的老师也形成了一成不变的教学观念。固定的教育观念约束了学生的视野,中学语文的改革成效一直以来并无多大成效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应试教育是中学语文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改革的难以跨越的障碍。现行教学方法改革中中学语文具有超稳定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不重视中学语文的教法的研究和探讨,不给中学生“动”的机会。学生在对待老师提出的问题时,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的见解,而是揣摩老师的喜恶、老师想要什么样的答案是什么。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己的个性被扼杀,遇到问题张嘴就问,没有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与发现,形成了口传相授、师徒相传的固定思维模式。

二、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转化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中应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变课堂知识教学呈现出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模式,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连接心灵情感的纽带。教与学有机统一,教师起到引导作用,不断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对待问题自己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教师应带来课堂上的平静,学生尊重教师,教师与学生相处基于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认可。另外,教师、家长和学生必须深刻的认识到中学语文学科的地位,找到正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注重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对中学语文课改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二)提倡教师教学个性化

近几年调查研究,大部分教师需要依赖“教学参考书”来讲课,没有自己的教学方案和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没有“教参”就不会讲课的情况多有发生。“教参”的原意只是帮助教师教学,作为一个辅助教材。教师的视野过窄,不能及时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或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改革是不成功的。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与实际结合,把学生与教材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走进教材的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和文化素质等方面去感染学生去热爱、学习语文,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听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与学生探讨问题,鼓励学生感受“美”,启发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的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要学会用语文的“魅力”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选择优美的文章等让学生进行阅读与讨论,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丰富视野。

篇12

在这个过程中,正确解读文本是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呢?

一、正确区分学生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

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往往会用自己对客观事实的理解来取代作者的观点,如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意见:“田忌这个人很狡猾,他不守承诺,不守规矩,本来大家已经约定,要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他却没有这样做,他是在耍小聪明!”面对这个出乎意料的观点,教师如果直接否定,而把大家公认的田忌善于应变、足智多谋的观点灌输给学生,或者批评学生歪曲人物形象,这样肯定会把课堂搞砸,以后学生再也不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文本所呈现的客观事实,哪些是作者本身对这个事实的看法与态度,虽然有时候作者没有直接表态,但也是可以从文章的行文与措辞中推测出来的,还有哪些是学生自己的看法。正确解读文本是指对文本所呈现的事实和作者态度的解读,而不是读者对这个事实的解读。让学生把这些内容都搞清楚,既不曲解文本,又能让学生充分表达。

但是,我们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以自己的视角看问题,“误读”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一位教师讲柳宗元的《江雪》,讲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一学生发问了:“这么冷的天气,江面都结冰了,他为什么还去钓鱼呢?”有的学生发表了如下看法:“也许这位老人很久没吃东西太饿了,尽管下雪,还要出来碰碰运气。”显然,这位学生不是不理解文本呈现的事实,而是不能理解作者的内心。教师正确的做法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当学生与作者有同样的或相似的经验时再回味这首诗就会感同身受,就可以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切身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让学生“知人论世”,经历作者同样的经验,至少让学生对作者创作时的情境有所了解。

二、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洞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作者对任何一种事实的陈述,总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本身对事实的主观态度与情感,这是可以从文章的措辞中看出来的,或明显,或隐晦。语言就是这样,同样的客观事实,各人的主观态度不同,就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所以才会有词语的色彩意义。如果没有人的主观态度,“狡猾”与“聪明”就是一组同义词。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背后的意味。窦桂梅老师在上《秋天的怀念》时,立足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但不是死抠文字,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与情感的渲染,让学生在与作者的角色置换中体会文本的意味。窦老师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扑”下去的是什么,“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忍”住的究竟是什么,怎么体会“好好儿活”,如果是“倒”下去,是“握”住,那样的表达效果又如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正确解读了文本,而且自觉地学会在自己的语言与文章中通过准确地使用词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会思考、有独立思想的人,语文课堂是培养思想者的重要场所,教师有责任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对文本所呈现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与思考,不要受到作者态度的影响,更不能唯作者是瞻。只有在思想与思想的撞击中语文课堂才能充分显示魅力,彰显学生的个性潜能。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策略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找出事实矛盾点,引发思考。

在小学课文《桥》中,那个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老汉为什么还要让他最后走呢?难道老汉不爱自己的儿子吗?像这样矛盾的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跟他们一般的思维经验产生矛盾,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而且每解决一个矛盾,学生都会有成功的喜悦,同时他们的思维水平也会慢慢地发展。

篇13

其次,在问题的设计上要面对学生

提问设计必须要目的明确。一般来说,课堂提问有检查性提问、巩固性提问、总结性提问、提示性提问和暗示性提问等几个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目标设计相应问题。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回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提问如想问得有“价值”,也必须精心设计、合理规划。要认真研习教材,探明课文的“关键处”或可疑处、蕴疑处,了解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据此而设疑提问,方能问到点子上,真正起到开启疑窦的作用。教师提问应从当前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或学习状况出发,所提问题应是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导能够回答的问题,而不是超出学生实际水平的刁、难、怪题。问题过难,学生就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就无法回答,从而使提问变成是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的展示自己“才情”的丑剧,这样的提问不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离间师生之间的距离。

要循序渐进提问,“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学记》)。教师提问宜如攻伐坚木一样,由易而入难,由浅而及深,一定要有一个坡度。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出枪便卡壳”,听“问”而却步,未答而必先惊。我们提问必须做到孔子所说的“不躐等”(要循序渐进)、“不凌节而施”(要按深浅次第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回答中“节节胜利”,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倍添学习劲头。

课堂提问还应当不断满足学生新的需求。思维发展心理认为:新的需要和原有水平或主观内部状态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成为思维发展的动力,课堂提问应当符合这种需要。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内部动机作用,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创新见解。

第三,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

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必然存在的,设疑提问时就要区别不同的个体对象。《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对于语文能力较低者,应“叩之以小”,问的问题应以容易回答为佳;而对于语文能力较强者,则不妨“叩之以大”,问的问题宜难点。这样“大锤小锤分别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均能得以激发,均能有所悟,也各有所得。需要强调的是,对象的选择不能只局限于少数优秀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平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