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银行行业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虽然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呼声很高,且已有时日,但这试图依靠统一监管实现整体风险把控的联盟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多方质疑。各国基于自身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和金融运行态势,以及在欧债危机冲击下的多方利益“纠葛”,对该联盟计划“表里不一”——表态支持多,实际推进少。
在2012年5月23日的欧盟非正式峰会上,欧元区首脑同意建立统一的银行监管机制,这被认为是建立银行业联盟的重要一步。但与许多别的建议提案类似,会议并未就这种银行业联盟的具体建立和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仅表示“需要”建立银行业统一监管联盟,但却未对涉及各国政治、经济等关联的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银行业联盟的建立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因而遭遇了广泛的反对。
捷克明确反对建立银行业联盟,其观点代表了一种典型的反对声音。捷克总理彼得?内恰斯表示:“由于捷克银行市场的95%是由国际金融机构的子公司控制,实施银行业联盟将严重伤害到捷克经济。”除捷克外,德国、瑞典、荷兰和丹麦等国亦反对银行业联盟的建立。
围绕在银行业联盟问题上的分歧,东欧国家反对意见较为一致,普遍担忧自身资本将遭受“侵蚀”。保加利亚央行行长表示,他对任何涵盖整个欧盟,而非只涵盖欧元区的银行业监管联盟表示忧虑,认为可能会损害其银行体系。实际上,许多东欧国家的银行均由其他欧洲大国的银行拥有,东欧国家忧虑在成立银行业联盟后,当母行资本不足时,会抽取较健康的东欧银行的资本。
同样反对该联盟在整个欧洲地区生效的还有英国,英国强调“欧盟任何银行业规条仅应在欧元区生效”,进而对所谓的“银行业统一监管”在本国持抵触态度。
作为欧元区“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经济体量最大的德国和体量次之的法国被认为将“引领”欧债危机的走向和欧元区危机的自我“救赎”之路。德法在银行业联盟问题上的态度对其推进落实意义极为重大。但与德法在其他欧元区救助机制上的默契和配合不同,两国在欧洲银行业联盟问题上存在分歧,而这也是决定银行业联盟是否能够建立和推进的最为关键分歧之一。
作为在全球率先征收金融交易税的法国,呼吁迅速推进银行业联盟改革。法国财长莫斯科维奇9月16日表示:“应快速前进,不能浪费解决欧债危机的时间。”他还表示,欧元区统一金融监管体系应覆盖欧元区全部银行。他预计,欧元区将在年底就银行业联盟达成协议。而德国则对快速推进银行业联盟建立持反对态度,并认为该银行联盟不宜对欧洲或欧元区范围内的所有银行均实现监管或同等监管,监管的范围不宜过大。德国希望欧元区成员国监管机构保留对各国地方储蓄及合作银行的主要监管权,欧洲央行仅监管欧元区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德国财长朔伊布勒9月16日重申,欧洲央行没有能力监管欧元区全部6000多家银行,且大量参与银行监管可能影响该行货币政策独立性。朔伊布勒指出,“我不认为明年1月1日前有可能利用救助基金直接重组银行”,更恰当的做法是缓慢、稳步推进改革。默克尔亦观点鲜明地表示,希望欧盟在推动银行业统一监管方面的准备工作不能过于追求速度,不能为了满足欧洲自身设定的2013年1月这一最后期限而仓促进行。
德法两国对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分歧,随着欧洲银行业联盟建立原定“时间表”的演进而越发加大,并可能在未来几月进一步尖锐化。9月22日,默克尔与法国总统奥朗德讨论有关欧元区银行业监管的问题,默克尔此前警告称柏林反对建立一个权利凌驾于欧洲央行之上的泛欧洲银行业监管机构,而奥朗德则呼吁建立监管体系的动作必须加快。
德国不愿独背“黑锅”
目前看来,德国反对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立场,成为该计划推进的最大阻力。作为欧洲经济体量最大的德国,其在欧债危机中的相对“强势”增长,成为欧元区走出危机的最大希望。在欧洲危机的解决进程中,德国以自身资源“出手相救”被认为是某种必然。此外,德国在欧央行中的话语权,也决定了其在欧洲银行业监管决策方面的重要影响力。德国之所以对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建立“顾虑重重”,坚持“反对”态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并不愿意过多依靠自身资源“援助”严重陷于“泥淖”的国家,并担心在未处理清楚多国相互关系的情况下,武断推进该联盟计划,将打乱现有的欧债危机救助节奏。此外,“一刀切式”地对全部银行进行监管,或将带来新的银行业整体性问题。
按照欧洲央行行长、欧洲系统风险理事会主席德拉吉对成立银行业联盟的建议,联盟将在欧元区层面上筹集资金,用以救助受困的银行。很显而易见的一种可能是,欧元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将是欧元区救助计划的最大出资方,这种负担显然德国并不太可能接受。更进一步地,这种救助机制一旦成为现实和“惯例”,德国将更担心自己将成为银行业联盟的最后“拨款方”。
按照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建立银行业联盟的三个推进步骤,欧洲央行获得监管欧元区所有银行的权力只是第一步;未来的第二步,则是成立一只基金用来关闭问题银行;最后的第三步,也是最深层的一步,即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用于保护欧元区居民的存款安全,也就是所谓的欧元区存款风险共担。在后两个步骤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资金将来自于欧元区各成员国的拨款,而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数额。按照巴克莱银行的分析估算,如果按照巴罗佐所设想的欧洲央行监管6000家银行的规模计算,所需的保险基金可能将近11万亿欧元(约合14万亿美元)的存款提供担保。如果只以这个数额的1%作为保险基金,则欧元区银行很有可能被课以其年收入20%的重税。这1100亿欧元的保险基金需要在银行业联盟成立之初就拨付使用,在目前情况下很难实现。尤其是对于目前都寄希望于ESM(欧洲稳定机制),甚至欧洲央行贷款的众多欧洲银行来说,实在难以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更大的筹款任务将“顺理成章”地压在目前健康状况相对良好的德国大型银行身上,德国显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更进一步来看,如果有国家退出欧元区,而其存款却被以银行业联盟的形式保护起来,选择退出国家的人们就有可能选择在本地银行大量借款,再将其转移到其他欧元区银行中去,而这将或导致欧元区内部的财富被直接转移至外部。“银行业联盟,换句话说,就可能会变成德国人最不希望看到的拨款联盟。”
此外,在欧债危机的救助节奏中,德国希望能够夯实基础而循序渐进,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建立也应该是分步骤进行,不能急于盲目推进。在默克尔看来,目前,无论是在财政预算,还是惩罚机制以及欧洲央行在对银行进行监督时该向谁负责等问题上都还缺乏进一步的规范。在这样空洞而不够健全的框架下,欧洲央行自身的声誉和独立性也将可能受到质疑和威胁。“我们是要建立一个长久的、关系到欧元区未来的银行业联盟,这或许需要更多的时间。”默克尔说。
银行业联盟前景黯淡
篇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除了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一直坚持实行混业经营以外,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逐渐放弃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严格规定,经过金融改革,先后走上了混业经营之路。国际上金融经营模式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变化是多种利益博弈的结果。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各金融机构间的业务不断交叉、重叠,相互渗透,差异不断缩小,界限越来越模糊,分业经营的模式再也无法适应金融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己经成为WTO的成员,按照规则要在同等条件下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于是外资银行纷纷涌入我国资本市场,我国的金融机构必将和实行混业经营的外资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竞争,而外资银行,业务多元化,服务全面化,技术先进,是仍然以单一存贷业务为主的中资银行无法抗衡的,如此巨大的冲击,必然要求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快完成与国际金融业的全面接轨,所以中资银行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只是时间问题不再是选择性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动因
1.1 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相关概念的界定
金融分业经营是指金融业中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与现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及其他非银行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金融机构来经营,国家通过法律明确界定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也就是说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不能相互交叉,都应该限定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之内。对商业银行来说,分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只经营传统的存贷款以及货币兑换等业务。
所谓金融混业经营,根据巴赛尔联合论坛的定义(JointForum,2001),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1)狭义的概念。主要指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中,可以在其中任意两个领域内进行业务交叉经营;(2)广义的概念。同一金融机构可以经营不同性质的业务,使得业务多元化,如商业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法律对金融机构的营业范围不做明确限定①。
1.2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银行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已经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的一大趋势。从我国目前来看,银行业仍然以分业经营为主要模式。但是自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是金融全球化的诸多挑战,我国的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事实,如果我们仍然实行传统分业经营,必然难以与西方国家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银行竞争,甚至在本国业务竞争中也落于失败境地。因此,面对这么多挑战,我国银行业要想在国内外金融机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行混业经营是非常有必要的。
2.江苏银行淮安分行混业经营情况
2.1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的基本概况
江苏银行是由江苏省内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镇江、连云港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根据“新设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总体思路组建而成,于2007年1月24日正式挂牌开业。总部设在南京,注册资本78.5亿元②。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成立后,在企业的体制、文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作为江苏银行的分支机构,淮安分行确立一级法人观念,在总行大的框架下“合规”运作,确立效益优先的基本原则,更加严格地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发展思路从以前的重规模、重速度向重内涵、重管理转变;始终秉持“源于城商行,高于城商行”理念,始终坚持市民银行定位,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支持地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同时参与地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支持淮安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2011年6月底,分行下辖11家支行和1个营业部,共32个网点,在职员工803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5.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3.71亿元③。
2.2 江苏银行淮安分行混业经营业务分析
尽管我国目前对商业银行仍实行较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经营模式,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淮安分行正在将业务范围向更广阔的空间推进,逐渐把业务重心从传统的存款利率业务拓展到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业务,利用商业银行在我国特殊的信用优势、网络优势,通过大力金融创新,形成了目前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多元化的初级混业经营局面。
淮安分行在每年年报的利润表中把营业收入分为两部分,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根据2007年至2010年的年报显示,淮安分行近年来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情况如下表:
数据来源:江苏银行淮安分行年报统计
淮安分行的非利息业务包含范围十分宽广,其中一些业务超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因此很强的混业经营特征,还有一些业务是与其他一种或多种金融机构合作经营的,属于混业经营的初级阶段。正是这种跨市场跨机构的混业业务模式,为银行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从而为淮安分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淮安分行的非利息收入中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这些是属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的直接混业业务;理财业务属于交叉业务,融合了基金业务、信托业务、和证券业务;业务中主要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业务,包括银证合作、银保合作、以及银银合作。从这些业务的设置上可以看出,淮安分行的混业经营在业务范围已经基本铺开,可以为其客户提供在中国境内最完善的金融服务。
篇3
1、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信贷资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资产重组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效益明显提升,发展基础得到改善。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大量不良信贷资产剥离,在目前的信贷管理工作中,一方面,现有信贷资产质量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被清晰地反映出来,个别客户贷款的劣变都可能对整体资产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并直接体现为风险与收益的调整。另一方面,现有的信贷管理水平并不会随着不良资产的剥离而自然地得到提高,信贷管理薄弱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科学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2、银行的区域经济环境和有限的市场资源制约着业务的发展空间
例如:工商银行传统的信贷优势集中在城市大、中型国有工业、商业企业。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为市场所淘汰,而这部分企业所产生的大量不良资产已通过两次不良信贷资产剥离而转到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而银行的资产业务不得不依靠剩下的少数几户公司贷款客户作为支撑,存量贷款结构十分不合理,优质信贷资源有限。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又都将主要的信贷投向集中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上,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直接融资渠道拓宽,部分优质客户以其资源为依托,游离于各家银行之间,与银行展开“利率价格战”,同时,借助于直接融资渠道与银行逐步脱媒,大大降低了对银行融资的依赖度,对银行贷款的稳定性和收益率都造成了直接冲击。
3、资产结构单一,有效资产总量偏小,人均水平偏低,生存能力受到挑战
一是资产重组后,银行剥离大量的不良资产,存在着信贷业务萎缩、人均单产过低的不利局面,人均有效信贷资产低,在提高资产质量的同时,也凸显出有效信贷资产不足的严重问题。二是信贷结构比例不协调。信贷结构比较单一,公司贷款业务占比较高,个人信贷市场发展相对乏力。三是潜在风险贷款释放压力较大。资产重组后银行还存在部分潜在风险贷款,如果这部分潜在风险贷款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直接导致贷款质量下降,清收转化工作依然严峻。四是股改完成后,银行建立了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考核重点由原来的经营利润调整为在提足风险拨备后的账面利润,突出风险调整收益后的资本回报和经济增加值,加强了人均指标特别是人均存款、人均贷款、人均中间业务收入、人均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有效信贷资产规模偏小,将影响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4、客户结构过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营风险
一是受剥离因素的影响,银行法人信贷客户骤减,贷款的客户、行业分布过于集中。二是对公存款客户主要集中在少数系统大户,占银行存款的比例过大,客户资金的任何变化对银行效益的影响都是很大,对优质客户的依存度过高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5、收益结构单一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加以解决
银行收入来源结构比较单一,利差收入依然是银行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在经营收入中占有决定性地位。在银行的经营收益中,传统的贷款收息仍然占各项经营收入的重头,中间业务以及新兴业务占比较低。从资金运作情况看,资金运用的渠道比较少,收益相对较低。特别是不良资产剥离后,存贷差不断扩大,资金运作形势更加严峻。
二、资产重组后经营转型的策略
推进银行的收益结构调整,转变经营管理方式,追求多元化的收入与利润来源,是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业务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立足于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切实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经营策略,加快推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在经营转型中提升发展质量,加速构建有利于公司价值可持续增长的经营新格局。
1、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断改善收益结构
根据银行经营转型的需要,要从提升银行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制定中间业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从单一性经营向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转变。一是从竞争战略出发,发展中间业务战略要重视的是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进而在客户群中形成坚实的信誉基础和品牌基础。银行所提供的中间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所提供的服务和为客户创造的便利,只有适合客户需要的产品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而银行也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通过市场营销来使客户理解新产品,并实现金融产品“供给创造需求”的途径。二是努力推进产品创新。通过业务创新,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渗透力,提升中间业务的价值含量和赢利水平,并形成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联动效应,逐步打破收息占经营收入绝对份额的局面,多渠道优化收入结构,实现中间业务地跨越式发展。三是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和分配机制。健全科学的中间业务考核管理办法,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可兑现、可预期的原则,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加大绩效挂钩力度,真正体现“谁创造效益,谁受益”,切实调动全行员工拓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金融业务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平台,更是提高服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促进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除了加快品种、服务创新以外,更应强化风险管理工作,根据产品特性,制定严密科学、操作性较强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2、努力改善资产质量与贷款结构
应通过加强各类风险限额、资产负债比例指标管理及内部利率调控、产品定价政策等手段,合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配比,降低资产组合的整体加权风险,促进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协调运作。
一是优化信贷品种和期限结构。完善分品种的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监控,对流动资金类贷款中贸易融资、票据贴现等要单独管理监控,加快新市场领域和成长型信贷品种的开发和培育,努力扩大优质企业的短期融资比重,注重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流动性,保持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结构的合理匹配。积极应对银行流动性过剩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资产边际收益递减的挑战,调整优化信贷和非信贷资产组合,稳步推进长期资产证券化,分散风险,降低资本消耗,在风险可承受及流动有保障前提下实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积极促进在发展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在经营转型中提升发展质量,加速构建有利于公司价值可持续增长的经营新格局。二是改善信贷行业结构。在贷款的投向上要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衔接,增强行业信贷政策在信贷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和约束力。在行业信贷投向上,逐步退出效益不佳的传统行业,重点拓展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和个人类业务,推进短期融资票据化、探索长期融资证券化,积极做好短期融资债券承销业务,合理摆布信贷期限结构,持久保持信贷竞争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增强竞争和开发优质中小企业市场的能力。总之,应把风险识别能力的大小作为信贷投放最重要的约束条件,不仅在信贷投放“量”上做文章,还应在信贷投放的“质”上努力。三是在保持信贷资产合理适度增长的同时,提高非信贷盈利资产的比重,努力实现非信贷盈利资产营运的多元化和效益的最大化。要把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转化为资金业务转型和多元化发展的机遇,在保持合理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大力压缩非盈利和低盈利资金占用,提高资金营运效益和效率,不断拓宽投资渠道,有选择地增加短期融资券、公司债、资产支持债券等信用类债券的投资。
3、在保证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壮大资金实力的前提下,注重对负债结构的调整
篇4
一、银行业竞争的意义
银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竞争一样,源于多个主体对相同资源的争夺,如果各个主体间没有共同感兴趣的资源,那么竞争就不会形成。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四大专业银行时期,尽管可能在同一个县城有几家银行,但由于每家专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严格限定,交叉的业务比较少,相应地竞争的程度也就比较低。
竞争对手之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概念上的,对特定的竞争性资源,不同的竞争对手既有获取的强烈愿望,又有获取的现实的可能。
各个银行在竞争的过程中,共同面对的资源类型比较广泛,例如资金资源、客户资源、人才资源等。随着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银行业间竞争的资源也在不断扩充。原来传统意义上依靠自己建立的业务网点,现在也可以通过购并获得,当有限的并购对象被多个有扩充意图的银行所抢夺时,现有网点也成为了一种竞争性资源。
二、银行业竞争产生的直接后果
银行业内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对银行业的主体结构形成影响,从而对整个银行业在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作用形成影响。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竞争对银行业的主体结构也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单一与确定。在其他实业类的产业中,一般都会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使得整个产业按照规模经济和效率来进行布局,但在银行业却远不是这样,其进入和退出机制有独特的性质。
(一)缺乏淘汰机制
在竞争中,银行机构难以向一般企业一样优胜劣汰,其原因在于银行业的特殊性。
第一,银行业运行绩效显现的滞后性。对于普通的实业类产业,其生产运行的绩效经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生产周期就可以显现出来:如果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有较为充分的销售市场并且能够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那么这个企业的运行就是合理的。而那些产品服务没有销售市场或者尽管有销售市场但不满足成本核算要求的企业就会明确地显现出来。
但银行业不是这样,一方面,银行业的信贷投放总有市场,特别是那些风险较大的信贷项目以及其他的一些逆向选择项目对信贷投放的需求特别旺盛;另一方面银行运行绩效的好坏往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期才能确定地显现出来,一般要在经济发展的低谷时期或信贷投放的企业大面积地集中失败才能显现出来,这相对于其他产业一般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
第二,银行业的现金约束可以相对独立于利润获取情况。对普通的实业类产业而言,销售收入是其主要的也是最终有效的现金流获取渠道。当这些实业类的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品或服务拿不到足够的市场或不符合成本核算原则,他们必然会因为缺乏资金补充,得不到补充各种消耗的现金而没法继续运转。
而对于银行而言,当它可以吸收储蓄存款或其他存款的时候,即使存在很大额度的亏损,但只要存款的净增额大于亏损额,那么银行就不会因为现金约束而退出运行。
此外,由于银行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核心部门,其稳定的运行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意义与作用都十分重大,国家会对一些运行不良的银行采取救援措施,特别是当一些大银行的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
因此,在银行业,即使存在比较充分的竞争,但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还是可能通过技术处理方式,掩盖其经营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而不会就此退出运行。如此就出现了银行业竞争中的不分优劣硬行维持的现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由于缺乏风险识别能力或风险防范能力而广泛地开展一些风险较大的业务,使其在一定时期看上去比谨慎运行的银行更加风光。
(二)具有良莠不分倾向
银行为了实现更多的盈利会将它吸收的存款以贷款的形式发放出去,也即银行一般不会保持全额的储备,同时广大的存款者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以及信誉并不具备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当银行体系中经营不善的银行退出运行的时候,相关的信息会传播到其他银行的存款者耳中,这些对自己存款的银行并不具备全面深刻知识的存款者,会对自己存款的银行也产生怀疑,从而去提取存款,但由于银行的非全额准备,必然会导致不可能为所有的存款者做好提存的准备,当存款的提取额度超过银行的备付额度的时候,银行就会出现提存困难,就会进一步强化存款者对该银行的怀疑,并扩大怀疑的银行,从而造成银行业的危机转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经营不善的银行会退出运行,就连原来经营绩效良好的银行也会面临着挤兑的风潮,存在着被冲垮的危险。当这些可能变为现实的时候,就出现了淘汰一刀切。
(三)优胜劣汰是一种目标
按照一般的逻辑,产业内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在竞争的过程中,有竞争优势的银行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拥有更多的利润。缺乏优势的主体在竞争的过程中会逐渐的丢掉市场,以至于最后退出市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在银行业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只能是一种直观上的结果,要使其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例如:严格地将经营不善者识别出来,并让其退出市场,以及严防银行危机传播等。
(四)竞争的结构与垄断的结构
即使在前述的优胜劣汰的目标能够达到,但银行业最后的主体结构究竟是自由竞争状态还是垄断竞争状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银行表现出来的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如果单个银行的运行表现出规模经济,那么银行就会出现规模越大,单位资本的利润水平越高,从而成为自然垄断行业。如果银行并不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再加上银行运行过程中对信息的依赖性以及诸多信息的私有性会使得银行业内的主体相对分散。
第二,相关的政府当局对银行业竞争的态度及取向。例如在美国,就采取鼓励银行业竞争限制垄断的政策,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比较高。
三、银行业竞争的本质特征
(一)竞争力较差的主体在竞争过程中丧失部分竞争性资源或资源的重新定价
产业内的竞争过程主要就是竞争性资源在多个竞争主体之间争夺的过程。产业内竞争的直接结果就必然表现为部分竞争主体得不到竞争性资源。在竞争过程中,相关资源在原银行内的边际贡献较低,相应的主体愿意支付的报酬也较低,当面对一个愿意为该竞争性资源支付更高的报酬的其他银行时,相关的竞争性资源就会由原有的银行向新银行进行转移。
在竞争威胁存在的情况下,原银行要想保持对该竞争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它必须将相应的资源报酬提升到其他竞争对手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上。伴随着竞争性资源由原银行向新银行的转移,相关的竞争性资源的价格(支付的报酬)也获得提高。从直观上看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改进,但实质上并不尽然。
(二)利润水平下降伴随着竞争性资源丧失
原有主体拥有或占有的竞争性资源减少,或者为竞争性资源所支付的价格上升,从而带来银行的利润水平降低。
利润水平降低的程度不同,会对银行的生存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果利润水平的降低仅仅是使利润降低但仍然有正利润,那么暂时还不会威胁到银行的生存,如果利润下降到利润净额为零值或负值,那么相关银行的生存机会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三)竞争中的银行会不断地去提高运行效率
在竞争加剧的前提下,银行业中的各主体在竞争压力下,为了生存与发展会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广义上的包括银行各种服务与产品的形成过程)、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等,从而带来相关银行的运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当银行体系中的新竞争对手处在一种更高的管理运行水平上的时候,竞争对竞争中银行的效率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明显。这一点在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四)拥有竞争优势的银行在竞争中逐步获得更多的资源
在竞争的进行过程中,拥有竞争优势的银行会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更多的竞争性资源,相应地市场空间、资金来源利润水平等都可能处在提升中。
四、对银行业竞争的监管
银行业作用的很好发挥需要每一个银行处于较高的效率水平,而银行业的竞争对提高银行个体可以发挥比较好的作用,一方面在竞争的压力下迫使各个银行提高管理运行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竞争可以迫使运行效率较低的银行退出运行,从而提高银行业整体的效率水平。这两个通道的作用都要求在银行业有比较高的竞争压力,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银行业内竞争的程度越高,银行自身改进的压力和迫使经营不善的银行的退出运行的压力也就越大。
但是竞争程度过高必然会影响银行业作用的发挥:一是竞争程度过高使银行的利润水平趋向于零;二是竞争程度过高会使银行在运行中去冒更大的风险。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银行个体能够得到的竞争性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银行个体为了生存就需要去经营有更大风险的业务。
为了银行及银行业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最优发挥就应该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调控到一个恰当的水平上。
(一)严格准入管理
准入管理也就是对相关机构或个人取得银行类主体资格的管理。在银行类主体资格管理中要贯彻如下要求:
第一,必须实施准入资格审查,相对严格地限制银行类主体资格的获得,以防止银行类主体数量过多,导致竞争过度并进一步引发银行体系以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第二,对拟进入主体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根据该主体准备提供的金融服务和准备开展业务的地域,对主体所应该具备的资格开展针对性的审查。使其资格能够与其所要从事的业务相配比。
第三,在准入管理上,要分地理区域和业务区域进行审查,充分考虑新主体进入后对该区域该领域竞争程度的影响,确保区域内的竞争不致过度。
第四,充分地考虑新主体进入后,形成竞争时,对原竞争对手的金融服务的替代能力及其差异性。对进入后会加剧竞争,但对竞争对手的金融服务或金融产品不可替代性较强的主体,要审慎进入,如果进入后,存在让一些关键而重要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不再可得的时候,一般应该停止。
第五,在门槛存在的前提下,要保证进入的大门是开的,防止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在位银行的效率低下。
(二)健全运行规则
确立在位银行的运行规则,对在为银行的日常业务运行以及竞争做出很好的规范与限制,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可以帮助在位银行降低运行风险,提高信息公开程度。
(三)强化运行监管
篇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66
1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2007年3月,中国银行在北京、上海两地设立本土私人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开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高净值人群与家庭数目迅速增加,为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目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在中国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我国商业银行面向高净值人群提供以银行理财产品和高收益产品为主的私人银行服务,发展非常迅速。2014-2015年,在12家披露业绩数据的私人银行中,9家的管理资产规模增速超过20%,其中2家的增速更是超过40%。私人银行正在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甚至全行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2 国外私人银行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2.1 发展历史悠久
欧洲国家与美国建国普遍较早,商业活动与财富积累促进了高净值人群的出现与增长,私人银行业务应运而生。国外私人银行大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两次金融危机,提升了私人财富管理的专业能力,并更重视客户需求与风险管理。经过多年发展,国外私人银行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积累了庞大的客户量,使得私人银行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有利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2 成熟的制度保障
国外私人银行重视和尊重资产的私密性,瑞士、新加坡等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或协议保障客户的隐私权。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较好的地区普遍税率较低,且缴税杂项较少。低税有助于吸引高净值人群在相关地区的投资意愿,增强该地区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力。同时,国外较为成熟的监管环境有利于高端私人财富的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其中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制定了专门的行业行为准则和相应的注意事项,以明确经营条件、规范行业发展。
2.3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国外私人银行注重对人才的后续培养,新加坡在2003年成立了新加坡财富管理学院,为本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培育能针对国内和国际客户服务的人才。私人银行业务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美国从业人员一般会拥有工商管理硕士、法律博士等学位证书和注册公共会计师、注册财务分析师、律师等专业的资格证书。长期的业务发展也培养了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赢得客户的信任。
3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问题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一直以来,我国在法律层面对于财产权和隐私权方面的重视不足,客户存在对安全方面的担忧。分业经营限制了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综合化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外汇管制限制了投资产品的数量与商业银行对境外投资的能力。我国虽没有资本利得税,但相关内容已被纳入所得税和增值税中,依然会形成税收负担。同时,我国私人银行业缺乏相应的行业准则和规范。从内部管理角度来看,私人银行内部的操作流程繁杂,内部人员良莠不齐,工作效率较低。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的匮乏易引发管理上的风险,导致客户对于私人银行信任度的下降。在金融产品方面,创新能力较弱,同质化趋势明显,难以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在客户服务方面,仍以产品销售为主导,尚未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尚未建立清晰的客户服务管理流程。
3.2 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前景分析
在外部环境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凭借其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积极主动的推动行业规范准则的形成。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内部改进:首先,应加强对于优秀财富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用良好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以良好的培训体系和晋升机制留住人才。其次,优化平台系统,完善其内部管理流程,使私人银行业务各部门内部及与银行部门间工作充分协同,提升管理效率。同时,私人银行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加强产品创新,转变原有的产品销售为主导的模式,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从产品销售为主的服务模式向服务收费为主的模式转变,实现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篇6
(一)源于发展战略转型的要求
中外银行都把主攻的目标放在了国内金融零售市场,大力发展低消耗的个人金融业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在承接业务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转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市场的竞争力和业务战略转型的成败。
(二)是源于客户战略转型的要求
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争夺优质客户更是实现集约化经营,用相对少的成本获取较高收益的有效渠道。以客户需求为市场导向,加快实施竞争优质客户战略,必然导致网点的功能和服务转型
(三)是源于服务战略
商业银行传统的的服务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网点的服务也由单一操作功能向自助服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网点销售服务转型,减轻柜台压力,减少客户等候时间,提高业务处理速度成为服务的基本内容。四是源于产品战略转型的要求。存款、贷款业务成为银行的基础性业务,中间业务、电子产品、和理财等业务成为银行新兴拓展业务,网点的营销功能成为新产品销售的关键,使得简单业务操作型必须向销售服务综合型转化。
二、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入手点
(一)完善的基础建设
要完善网点各项必备设施,做足面子工程;要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网点销售能力;将网点改造成产品销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将笔数众多的简单交易服务(如存取款、代收代付业务)转移到ATM自助及电子渠道;要优化网点网络,通过综合性网点、销售型网点、交易型网点和自助设备的合理布局,改善客户服务。
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折页等公示业务收费标准,包含资费、利率、汇率、手续费等,亮出服务规范和标准;在网点服务公告牌、电子屏等重要地方公布服务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体现“精益求精 方便快捷 服务周到”的服务承诺。看到的标识、标牌、设施、设备,柜员服务流程、接待用语全部统一规范。
(二)定位科学明确,避免一刀切的网点定位
定位是网点转型的基础,使众多网点把目光定位于基层大众。然而,在复杂的客户群体面前,我们要细分客户,在恰当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将适合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客户,真正实现网点的准确定位;实行“一点一策”、“一点一型”,确定网点的具体定位,明确网点定位的未来目标客户群;在定位的基础上区分清楚哪些业务适合推广。
(三)实行多劳多得机制,弱化大锅饭的不良意识
员工是网点的灵魂,只有员工具有高度负责、积极向上的精神,摒弃慵懒、消极的态度才能激活网点的灵魂,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自觉增强对网点转型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一个富有活力、富有凝聚力的团队必定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团队。只有当员工都充满了责任感,各司其职,才能让整个团队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才能使整个网点一直都处于高速发展的道路上。
三、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方向
(一)理念转型
以前的网点只是简单为客户办理存款、取款等基础性业务,失去了渠道的功能和作用。在理念上先转型,对城区网点实行扁平化管理,参照经营性支行的模式管理,放大网点的功效,把做业务向创价值的方向转变,以“迎合客户需求,满足客户体验,创造客户价值”的管理理念,做大、做强网点。
(二)功能转型
大力推进直客式营销模式,从规范个人金融业务产品开始,对符合条件的网点开办多类个人金融业务品种,进一步发挥网点渠道功能,实现网点资源最优化。加快“直客式”模式推广,在发展零售贷款方面,实施“销售席位”管理,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其他业务的“直客”效应。
(三)流程转型
篇7
一、国内银行网点综合性经营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规模效率低下和经济结构单一。究其根源,是各商业银行多年来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营业网点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却忽略了对其结构的改善及经营质量的提高。虽然此种现象在近几年人民币国际化及亚投行成立的大环境下有所改观,但对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依然没有深入改革,转型工作依然没有落到实处。这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灵活度也有明显差异。
目前最明显的表现是,网点经营结构单一,即使是在相对较大的营业网点,同一窗口、同一柜台,依然无法提供本网点的所有金融产品全方位服务。因此,使得原本就相对稀缺的商业银行资源无法优化配置,利用率就无法明显提高,不能产生相应的规模效率。传统的商业银行网点,特别是在一些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方面,无法得到优化与提升。表象是商业银行的单项功能较高、渠道效能相对低下,人员综合专业水平不高、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其实质是商业银行网点综合性经营管理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逐渐普及,网点的人工服务没有及时满足人们对银行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的心理需求。
二、国外银行网点经营管理的情况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不仅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后的第五大世界货币,更加标志着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高。此外,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正式开业,加速了中国通过确立货币国际地位引导国家地位的内涵表现。相对于国外一些银行网点经营管理所走过的历程和经验,我们依然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借鉴。
(一)物理性网点是渠道重点
上世纪80年代左右,欧美国家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纷纷缩减物理性网点的建设,加快网络银行的建设步伐。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运营成本虽然有所下降,但银行的盈利却没有增长,顾客与银行的关系日渐疏远,忠诚度明显降低,满意度不断下降,金融产品的销售成功率逐渐降低。因此,物理性网点的渠道建设再次回归国外银行业的重视。
(二)银行业务模式不断重塑
传统银行业务的中心是储蓄与贷款业务,而当前的银行业务更多的是注重个人理财的咨询和金融类产品的销售,银行业的利润来源重心逐渐有了明显的改变。目前国外银行中冠有客户服务官、个人金融顾问、金融规划经理或个人银行家的销售顾问或销售经理基本占到各银行网点员工总数的65%以上甚至是更高,这些销售经理通过提供咨询服务逐步实现了产品的销售,保证了银行利润的获取。
(三)内部环境设置不断优化
网点内部环境设置成为研究的重点。过去更多的是注重坚固性和安全性,目前国外银行更多的是注重透明开放的展示性与对客户私密保护性的均衡。这种一切从客户角度出发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的达到良好的交互性与服务效果。同时,在内部分区方面开始更加注重功能分区的合理性,通常必备的五个分区包含了柜员区、自助区、顾问销售区、客户等候区和产品展示区,通过合理的分区旨在合理优化人力资源,减轻柜员压力,促进产品销售的最大化。
(四)扁平化管理方式是主流
为了优化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决策效率和基层执行力,扁平化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国外银行业管理方式的主流。这种扁平化的管理,在一些国家甚至只分为总行和网点两级,总行负责经营决策、信贷审批、产品研制、技术支持与后勤服务,网点则负责具体目标的执行及产品的销售。这与国内总行、分行、支行的管理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三、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运营模式不适应性的具体表现
(一)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篇8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一、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经验
我国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后,成为以农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银行。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后,加快了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多年以来,各地农业银行都将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作为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这是农业银行向商业性银行转轨,以及进一步为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新贡献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拓展服务领域,提高经营层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农业银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重要内容。总起来看,各地农业银行已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探索和积累了一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
(一)在选准重点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指导,长短结合找准突破口
各地农业银行通常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效益第一,择优扶持”等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的规划与经营。比如: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和组织,重点扶持其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对只具备农业产业化经营某个环节的地区,重点支持、培育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萌芽阶段、经济基础还比较差的地区,重点支持培育主导产业,建立和发展商品基地。同时,还注意抓好不同层次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典型示范,起到了“培养一个,带动一方,推动一片”的作用。
(二)在多方筹资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靠严格管理提高效率
各地农业银行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通常是一手抓存款增长,增强信贷实力;一手抓存量调整,优化贷款结构。为确保贷款投向准,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一方面坚持贷款条件,择优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另一方面,为加强风险防范,对贷款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实行了派驻企业代表制度,实施全程管理,及时发现、化解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贷款风险,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三)在发挥整体优势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协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各地农业银行通常是协助各级政府围绕资源优势制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帮助地方选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项目,帮助企业和农户开发市场和扩大生产规模,以承诺方式综合运用现金、汇票、承兑、信用证等金融工具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同时,为了保证各项服务措施及时到位,有些地方的农业银行还从上到下成立了由行长任组长的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界定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运作机制,从而加快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二、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和深层矛盾
多年的实践业已证明,各地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有裨益,不仅社会效益显著,而且经济效益可观,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但在操作实践中,也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化解,还有一些深层矛盾需要克服。
(一)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难点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缺乏坚实的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基础。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关范畴不了解,或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心中无数,既不能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导致了行为上的某些随意性或盲目性。
二是仍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机制的影响和束缚,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缺乏应有的调控力度。信贷资金计划管理僵化的局面始终没有彻底打破,层层砍指标、分规模,而且项目、科目之间界定过严,造成系统调控功能薄弱,经营层次多,信贷资金分散使用,平均用力,重点难以突出,不能形成“拳头”,致使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好的企业“吃不饱”,差企业又“扔不了”。
三是信贷管理手段落后,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必要的应变措施。信贷资金常规走路,手段弱化,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一些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借转制和破产之机逃避贷款债务的行为,以及少数集团企业统一承贷、子公司或农户分割用款的运作方式。
四是信贷风险相对加大,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缺乏配套的保障措施。比如:贷款企业由于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贷款行无法事先控制,企业破产贷款债权遭受损失等。
(二)农业银行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深层矛盾
一是集约性与粗放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集约化经营方式。信贷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应该集中信贷资金。而农业银行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以计划配置资源,管理意识相对淡薄,信贷投入量散而小,经营的粗放导致难以有充裕的资金进行集约性投资。
二是综合性与单一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将贸、工、农三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需要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和全方位服务。目前农业银行仅给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支持,而且贷款门槛大有越来越高之嫌。大多还没有以投资者身份主动寻找、联合有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三是完全商业性和准商业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利益驱动为联结、合作机制,以效益为目标,是一种完全商业性的经营过程。而农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认清业已变化了的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性质,仍不断加大行政干预力度,片面追求信贷投放,使农业银行的经营不能自主,难以无法按照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运作。
四是低效性与高效性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期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因产品尚未完全成熟、市场正在开拓,一般只有较低的效益。而农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必然要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注重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在这种经营前提下,便难以保障产品开发阶段的资金投放,从而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三、农业银行进一步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有可为,任重而不能道远。农业银行要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切实采取如下一些对策措施: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农业银行植根于农村,其优势和潜力仍在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为农业银行的贷款经
营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各级农业银行一定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从“小富即安”和传统农业的圈子里跳出来,适应大农业、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树立学习农业产业化经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观念。从农贷方面讲,要达到“三破除三树立”:一是破除单纯为农户贷款的“小农贷”观念,树立为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层次、多元化贷款的“大农贷”观念;二是破除只发放农业生产费用贷款的“老农贷”观念,树立信贷支持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农贷”观念;三是破除信贷支持自给半自给基础农业的“狭隘信贷”观念,树立信贷支持集约化现代农业的“产业农贷”观念。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完善的农村机构、多年的支农经验等优势,增强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感和使命感,迅速调整经营战略,把农村业务重点转移到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投入。
(二)研究市场,抓住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载体的培育
从长远的情况看,农业银行仅在农村吸储而不主动放贷,将会严重影响到其声誉和经营。各级农业银行一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与农业产业化部门建立起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积极围绕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等目标,坚持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原则,突出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竞争能力强、带动农户面广、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尤其是,要着力支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长远来看,农业银行也只有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出击”,优先占领广阔的农村阵地,才能获得声誉和经营的“双赢”。而目前需要做好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支持当地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二是重点培植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三是支持商品基地建设,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四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五是支持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六是支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明确“航向”。
(三)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亚
各级农业银行要根据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稳步增加贷款投放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比如说,重点支持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附加值高、技术和市场比较成熟、政策扶持的企业和项目,优先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知识产权、节能环保的企业和项目。尤其是,对于农业产业化部门推荐的、符合本行信贷规定的龙头企业和项目,可及时纳入营销和信贷支持范围,按照择优扶持、控制风险的原则,优先受理、优先调查评估、优先安排资金规模。同时,各级农业银行可根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经营特点,积极推广季节性收购贷款、龙头企业集群客户融信保业务等特色产品;可努力创新担保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大型农机具抵押、林权抵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的适用范围;可加强与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的合作,拓宽担保渠道,解决龙头企业担保难问题。对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还可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对重点企业的优质贷款,还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下浮利率,优化期限结构,积极探索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信贷支持的新模式。
(四)加强银企合作,促成“联姻”和“结盟”,建立高效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
篇9
2、市场营销观念滞后,缺乏主动出击创造市场的意识。对于个人理财这种商品来讲,营销是十分关键的。目前,银行的市场营销观念相对滞后,突出表现为:市场开拓意识不强,仍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等客上门;营销手段落后,停留在一般竞争手段上;对营销市场细分不够,也没有同客户形成稳定的联系,等等。银行业是一个以人为导向的行业,坚实的客户基础是银行的宝贵资源,客户的需求就是银行的服务范围和领域。我国商业银行要发展好个人理财业务、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只有以客为尊,围绕客户制定战略计划,加强市场营销。吸引客户,留住客户,银行才能生存。
3、个人理财业务在日常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些银行没有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将代客理财的资金与银行自营资金分开管理、单独核算。有些银行不是等代客理财产品到期后再核算、分配投资收益,而是定期在营业支出中计提应付利息,再将应付利息以支付投资收益的名义转到客户的账户;有的银行则由分支机构先支付利息,再将垫付的利息上划总行……,这些都是不规范的操作方式。
监管部门一再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不得承诺保证金不受损失和最低收益率,但多数银行未按要求执行。如有的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承诺“该产品收益率固定,最终收益上不封顶,远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理财本金到期保证100%返还”;有的银行虽然使用预期收益率,但每期产品向客户支付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完全一样;多数银行都是按季度定期向客户支付固定收益,有的甚至还以醒目的方式提示客户“免收利息税”,以增强理财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
有的银行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提示的风险较为笼统,如“本产品不可提前支取,具有市场风险、波动性风险及流动性风险”,但未说明这些风险具体指的是什么。有的产品风险揭示比较含糊,容易引起歧义,没有体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原则。
二、解决我国个人理财业务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个人理财服务的实践,我国应从培育客户资源、明确市场定位、注重理财品种、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个人理财服务市场。
1、制订良好的培训方案,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化水平。金融全球化和混业经营全球化,对理财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因此组建一支专业的、全能的个人理财专家队伍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顺应金融全球化的需要。银行管理层在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形势的学习、研究以及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客户经理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另外,国内银行应与境外机构积极合作,引进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人员的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可以借鉴美国的金融策划师CFP认证制度),以规范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客户经理的素质。
2、调整营销策略,营造品牌效应。近年来,在金融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品牌营销已成为各家银行掌握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规划现有的业务品种,在广度、深度、关联度三要素上做文章。通过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及时而又不间断地向市场推出系列化、特殊化、现代化的业务新产品,辅之以精美的包装、广泛的宣传、良好的服务,使之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树立起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名优品牌,并通过现有的各种业务宣传阵地,以统一的宣传形象、统一的宣传资料进行营销,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在营销策略上,应根据地理、收入、生活方式等不同标准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行差别经营,突出重点,走“主营理财,专营理财,特色理财,精品理财”之路。
3、采取措施解决理财业务在日常运作方面出现的问题。个人理财业务是客户为实现投资增值,按照“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原则,与银行签订委托协议,将其资金委托给银行进行投资理财的行为。因此,商业银行客户理财的资金与自营资金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应该分开管理,封闭运作,单独核算成本和收益,而不能纳入自营业务收支的范围。理财资金不得承诺本金不受损失和固定收益,实际收益应视投资运作和市场变化情况而浮动。
商业银行在销售、推广理财产品时,要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谨慎、尽职的原则,以明晰、通俗的文字说明投资对象、投资组合、投资范围、投资方式和收益预测、收益分配等情况,充分、清晰地揭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保证客户在正确理解风险的基础上谨慎选择投资。在理财期间,要定期将资金运作、投资收益、市场风险等详细信息向客户披露。要明确银行和客户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应承担的投资和收益风险,避免出现法律纠纷。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规范,同时为监管部门监督和检查以销售个人理财产品为名义变相高息揽储、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提供处罚依据。
三、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已经呈现出大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国内银行原来的服务基本上以网点为单位,服务渠道单一。个人理财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由原来单一的网点业务渠道服务向网络化服务转变。从中国目前银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其实基本上是一致的。随着人们金融活动范围的扩展,为了争夺客户,健全的服务网络将是今后商业银行竞争的另一个焦点。
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渠道的发展走过了从单一、片面到整体、全局,再到多元、一体化发展的轨迹,而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业运营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营业时间、营业地点的限制。能提供24小时银行服务的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正日益受到客户青睐,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正逐年下降。据统计,招商银行60%以上的个人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2、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过去国内银行对品牌营销不够重视,各家银行产品的种类、结构、功能都比较接近,消费者难以区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银行的重视,成为现代银行业竞争的着力点和核心所在。特别是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面向广大客户的服务,在金融产品易被模仿的市场背景下,一家银行要保持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品牌无疑是必须重视的竞争手段之一。而个人理财品牌一旦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就会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银行的商誉,这对银行整体形象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10
一、引言
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经营的扩大,表外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比拼的新战场。表外业务是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成为其获利的主要途径,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后,以表外业务创新为代表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尤为突出。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出现了新的,而表外业务方面的创新尤其突出,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表外业务品种,表外业务创新研究成为我国银行界的热点课题。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容及其确认
(一)表外业务的内容
表外业务是指确定的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对某项金融商品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在交易成立时,它即形成某个企业的一项金融资产,并同时形成另一个企业的一项金融负债。按照 200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解释,表外业务被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三种类型的业务。”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二)表外业务的计量
表外业务给传统报表提出挑战。表外业务的历史成本,如果按签约时间考虑,采用其初始净投资难以反映其价值和风险情况,如果按交易时间来考虑,由于其交易在未来发生、而且可能是一个过程,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另外,表外业务的价格波动很大,历史成本难以追踪其市场价值变动情况。在表外业务这个具体项目上,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表外业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此情况下,公允价值作为历史成本的替代者,用来计量表外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是采用市场价格来追踪表外业务的价值波动,能更好地反映表外业务的价值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关的信息对投资者等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更有价值。
篇11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界定
私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是从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为其打理庞大的继承财产,然后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顾问到客户年老体衰,辞世前安排遗产。这是专门面向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服务,这项业务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个性化理财产品组合。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目前通常提及的银行零售业务、个人理财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核心是资产管理,以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研究分析为手段,专业化经营为特色,立足于制定一整套解决客户金融服务问题方案,来满足客户复杂多样的需求、提升商业银行与客户合作价值,延长客户关系价
值链。
二、我国发展私人业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
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的比例已远超过利息收入,个别大银行的中间收入甚至占总收入的70%以上,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作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财富增加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础
我国社会财富增加是从两方面来体现的,一是财富总量增长,二是财富集中度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随着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不断积累,个人金融资产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三季度末,我国城乡居民个人金融资产高达50万亿元。与此同时,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很明显,富裕家庭的存款已经占到中国个人银行存款的60%以上。中国的富裕人口集中度非常高,体现在财富集中度上,目前约有25万人,掌握着185亿美元的外汇。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富豪拥有的外汇占全中国外汇储蓄总额的60%;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现金大约占他们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总而言之 ,社会财富格局的变化为商业银行拓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将极大催生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需求。
2.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长远来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存贷差将逐步缩小,极大的削弱了我国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垄断利润,商业银行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私人银行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日益得到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青睐,并得到迅猛发展。2007年全球私人银行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9.96%,远远高于存贷业务,各大金融机构注重私人银行业务,也是因为其高额回报率。
3.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
自 2006年12月底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荷兰银行共8家外资银行向银监会提交申请,在中国境内注册为外资法人银行。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中更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正在形成。
(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
1.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已初露端倪
为了提升私人银行的服务水平,国内各银行纷纷从高端理财服务展开竞争。2005年6月6日,中国建设银行成立高端客户部,率先在国有银行中设置了一个专门针对特定客户群体的总行一级管理部门。高端客户部负责主管全行“富裕客户”的营销管理,其客户的流动性金融资产门槛达到300万人民币元以上,而一般大众理财业务的经营管理,则分置于原有的个人银行部;2005年4月11日,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账户”正式面市,传承招商银行一贯“鼠标十水泥”模式的营销理念,它将银行卡、账户管理、资金调度等业务整合在一个账户上,并突出了综合投资理财的服务功能。中国民生银行则以重金购入一套客户信息管理系统(CRM),并欲寻找业内顶尖的合作伙伴,在此CRM的基础上开发非常先进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平台,图谋以高起点进军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2.我国商业人银行私人业务水平低
对国内银行来说,所开展的私人金融业务整体还比较初级,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上,缺乏实质内容,业务概念狭窄、品种匾乏、无法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理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
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包括丰富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既要综合考虑客户在税务、保险、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又要分析客户的财产结构,为客户提供长期财产组合方案。这些产品和服务在我国目前都很缺乏,不能为外资私人银行业务拓展提供有效的工具。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各项私人银行业务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规模上的差距非常明显。
3.银行缺少私人银行要求的人才机制
篇12
稳健货币政策下,基层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受上级行按月控制,进行均衡投放,无法进行突破。在此背景下,基层商业银行将经营重点转向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重在“量质齐升”,即在总量增加的过程中,实现结构的优化和收益的提高,争取吸收稳定的存款,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和垄断企业存款,减少存款波动。为多吸收储蓄存款,银行在季末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应对上级行的存款季度考核和季末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的控制。
(二)转变盈利模式
稳健货币政策下,信贷资金相对趋紧,有利于为银行业创造一个稳定、协调、健康的货币环境。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加强中间业务的研发和销售。商业银行适应货币政策转向的背后,是转换思路、调整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和经营转型,构建“顺周期的盈利+逆周期的风险管控”经营模式。
(三)提升贷款利率水平
稳健货币政策下,基层商业银行无法通过以往的大规模信贷扩张取得利润的高增长,目前主要通过提高信贷资金收益率、上调贷款利率空间,获取利差方面的收益。基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纷纷上调,上调幅度为25%-50%,同时规定禁止利率下浮,银行利差收人增长较快。在新增信贷资金同比少增的形势下,利差收入快速增长,表明银行议价水平大幅提升。
(四)调整信贷结构
在2011年银行可放贷额度收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贷款客户的选择更加谨慎。当前银行在优质客户中选择更优者,选择标准为贷款坏账的风险小、与银行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综合回报率较高的企业客户。在提高商业银行议价能力的同时,贷款投向偏向于优质企业,客户结构调整的余地也更大。除了在信贷额度上“开源”以及提高贷款利率之外,与往年相比,商业银行实行更严格的行业标准,贷款行业划分更加细化,以规避政策风险。各行在调整资产结构、降低信贷成本方面,按照“增、持、减、退”的整体要求,制定主动退出实施计划,将有限的贷款规模用于优质客户和项目,降低信贷成本,提高授信收益。
(五)创新信贷产品
为维护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在监管部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替代型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商业银行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管理部门的要求,主动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调整信贷产品结构,研发既符合企业需求又符合管理要求的替代产品。既解决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又能增加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收入。
二、稳健货币政策对基层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
(一)绩效考核导向转变
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是影响其行为的最直接原因,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绩效考核,间接对其经营行为产生影响。货币政策转变后,银行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变过去主要以存贷款市场占比为主的考核机制,增加利差、中间业务收入等经济增加值指标的考核权重。如建设银行通过引入“利润占比”指标、取消“一般性存款”指标,设置“成本收入比”指标、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权重、加大客户和市场竞争类指标的考核权重,引导基层行由重视总量扩张发展方式向重视质量与效率的可持续发展转变;进一步关注业务发展综合效益,夯实客户发展基础,实行差别化经营,提升机构在当地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同业竞争形势激烈
稳健货币政策下,各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都相对有限,同业竞争对贷款的竞争有所弱化,竞争主要体现在对中间业务收入和存款的争夺上。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信贷衍生收入,同时息转费仍是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较迅速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当前信贷规模控制的情况下,这一部分中间业务受到较大影响,而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销售产生的中间业务收入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存款竞争方面,贷款派生存款大幅减少,而上级行严格的时点存款考核压力,迫使基层银行采取变通的方式拓宽存款来源。调查发现,目前银行机构的主要做法是,在月底或季末前,银行与企业或个人达成某种约定,要求企业将贷款资金保留在客户账户上延期发放,或者通过转存款开具银行承兑汇票。这一做法导致了存款虚增和大幅波动。
(三)经营行为不规范
信贷资金规模控制下,银行盈利动机导致其在信贷发放过程中,纷纷向企业附带不合理条件。通过与企业座谈发现,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同时,要求企业购买银行代销的基金、保险理财产品,实行捆绑销售,以达到提高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的目的,引起企业的反感。
(四)信贷资源配给不均衡
稳健货币政策下,各商业银行对下级行信贷规模实行季度、月度控制,月度、季度的新增信贷资金较同期有所下降。各商业银行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提供给大中型优质企业、重点企业,导致部分小企业的信贷资金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信贷资金趋紧后,资金在区域间的分配出现不均衡现象,信贷资金更多地倾向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将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继续扩大。
(五)风险控制复杂性持续加大
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的风险点日益增多,复杂性持续加大。就目前商业银行的状况而言,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尚未对银行的资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银行业绩仍保持持续增长。但要清醒地认识到,银行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反应是滞后的。历史经验证明,每当经济从过热状态回落后,最大的成本就是银行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因此,各商业银行应积极采取措施,主动防范和控制风险。
三、政策建议
(一)增强信贷政策的协调性
增强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的协调配合。商业银行应积极配合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更好地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推进信贷行业结构、客户结构的优化调整,完善区域信贷资源配置。
(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
根据实体经济需要,合理安排信贷投放节奏。在县域经济区内应针对某些特定业务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流程,以量化模型应用和精细化管理为基础,采用工厂化、流水式审批,简化作业流程、降低营运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有效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三)优化商业银行考核机制
篇13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利润逐年快速增长,增长幅度超过企业平均利润水平。同时,国内银行业的收费项目也逐年快速增加,由2003年仅300多种的银行收费项目增长到现在3000种收费项目,7年时间增加10倍。2011年前三季度,国内16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6920.54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49%,其中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其增速已超过利息净收入增速,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快速增长与收费项目的增长相辅相成,但其中部分收费项目已引起争议。
由于国内银行业部分收费项目(如基本结算业务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基本的民生问题,属于公共服务范围;加上银行部分金额较大的中间业务收费是以贷款服务衍生而出,本身没有提供实质,而银行业的公众性质决定其应发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示范作用。为此,银行经营中的服务收费不合规等不规范经营行为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引起社会质疑。
2011年末,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及其中中间业务收费问题,管理机构对部分地区银行业开展收费试点直查,对某国有银行温州分行、某股份银行温州分行以及某国有银行汉口支行进行处理,其中某国有银行温州分行存在违规收费行为较为严重(涉及金额约4亿多元)[1]。2012年1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银监发[2012]3号),决定在银行业系统全面开展“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意在整治目前银行业存贷款和服务收费两大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贷款定价提出了“七不准”禁止性规定[2]。银行的不规范经营行为,特别是银行不规范的收费问题将列入国务院纠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银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原因
国内银行业中个别机构存在的不规范经营行为,究其根源,主要诱因还是银行的经营考核压力所致,同时由于监管缺位造成不规范行为有所放大。从银行角度来看,受益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前几年经营业绩得到长足发展,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银行的经营发展受到了严峻考验。个别银行机构为了确保业绩增长,不顾及实际情况,出现不规范的经营行为。
1.机构业绩增长压力。目前,国内银行业普遍建立了一整套内部的银行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银行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控制机制,以加强对经营业绩增长的考核,从而加重银行的短期业绩压力。加上受当前各种经济因素影响,经济景气度下降,企业生存受到较大的挑战,国内银行业绩增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满足股东回报和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求,银行通过加大收费的方法来提高盈利,同时也相应调整考核指标,增加收入来源,从而减轻银行业绩增长压力。如某些银行近两年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减少资本占用,加大了一线工作人员中间业务收入的考核力度。有的银行在收入结构考核中,提高中间业务的考核标准,其中间业务收入的奖励则为千分之几,如发放1亿元的贷款,其绩效考核仅1万元,为此银行将部分利息转化为收费项目,虚增中间业务收入,取得较大的奖励。
2.银行仍处于融资垄断地位。目前,我国融资体系仍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融资体系中的垄断地位使其谈判能力极强。加上近两年,我国信贷资金异常紧张,社会融资需求大,导致市场上信贷供需严重不平衡,银行利用其垄断优势,借此议价地位额外进行收费或者要求客户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同时通过信贷资源派生出大量的中间业务,使得银行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出现大地增长。如个别银行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收取的财务顾问费、融资安排费、额度使用费等,很大部分的性质是利息科目转收费科目。
3.经营者考核晋升压力。目前,国内银行业分支机构高管的晋升,主要的参考标准为所在经营机构的经营发展业绩,看重的是业务拓展业绩,而风险管理成果参考权重小。在此背景下,个别银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为了更快地突出发展业绩,在上级行制定的经营目标上再大幅加码,提高相应考核标准,从而造成个别经营机构为了达到发展业绩要求而衍生出现一系列不规范经营行为。
4.社会责任感淡薄。国内的银行大多已改造为股份制银行,由于股东商业理念的进一步灌输及股东回报要求的提高,目前银行业的经营理念普遍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满足股东回报的目标。但由于部分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等具有政府背景的银行,同时也承担着部分金融公共服务的职能,而近几年经营理念过于追求商业化,对此并未相应承担应有的职责,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5.内部控制管理有所削弱。近年来,银行过于注重业务的快速发展,而对内部控制管理的力度有所削弱,加上银行近年来的产品及业务创新力度大幅提高,而涉及中间业务收入项目大多为创新的产品或业务,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要求未能跟上产品创新或流程创新的要求,内部控制管理手段及方法都有所滞后,从而容易出现不规范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