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银行的发展历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银行的发展历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银行的发展历程

篇1

一、问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银行业进入后WTO时代,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境内不受地域和客户的限制开展人民币业务,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将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公平竞争。但是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外资银行的强大实力和多年全球化运作经验面前,中资银行短期内不可能获得绝对占据上风的竞争优势。双方虽然在同一环境内,但是并不在同一个起点上。同时,作为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我国政府的协助和支持。其多年在本土经营的网络和理念根深蒂固,是中国民众长期信赖和依靠的银行。显然在此方面,双方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双方的优势和劣势相当明显,究竟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中资银行又该在这样的对垒中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都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是否能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合理地应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入侵和挑战,不仅能使在国内市场上垄断经营多年的中资银行在“鲶鱼效应”作用下开始关注更高效、更合理的发展途径,而且理智的应对思路和方案也有利于中资银行在未来合作与竞争共存的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保持优势,站稳脚跟,也更有利于中资银行实施内部改革,提升内在竞争力,加速规模化,尽快走向世界,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集团。

此外双方和谐相处,还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长足发展和中国金融安全的稳定。能否处理好双方关系,将双方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也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问题的提出

对于双方关系的问题,学界大致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外资银行兵临城下,中资银行大敌当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坚决地固守阵地。另一种观点认为,既然银行业市场的对外开放不可阻挡,合作已成为必然,不如干脆摆出合作的架势,与外资银行一道重新洗牌,将目前国内的银行业市场重新分割,会使中资银行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提升,扩大其市场份额。两种观点,一种是“主战”,另一种是“主和”,但无论哪种观点,其本质都在于如何使中资银行在面对外资银行挑战的情形下,尽快提升自身实力,维护中资银行利益。然而两种观点都对如何处理中外资银行关系考虑得过于片面,没有从外资银行作为跨国公司的特殊形式来分析其发展趋势,从而正确把握中资银行在处理对待外资银行的关系上究竟选择是合作还是竞争。

单纯的正面竞争是不明智的选择,那么如果选择全面合作又如何呢?双方的确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自己竞争所必需的优势,但是又有面临丧失各自固有优势的危险。并且,“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局面也是不可避免的,双方在合作上也不会选择全面推进。

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双方的关系呢?

三、问题分析

(一)基于收益成本比较模型的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模式分析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保证风险最小化,因此分析跨国公司选择合资或合作还是独资市场进入模式,一般从成本和收益方面来考察。美国学者康垂克特(F.J.Contractor)和罗润积(P.Lorange),1991年提出了收益成本比较模式,全面地考察了决定合资或合作与独资选择的若干因素,其具体形式如下:

当[(R1+R2)+(C1+C2)]-[(R3+R4)+(C3+C4)]>(1-a)Π时,采用合资或合作方式;反之则采用独资方式。其中,R1、R2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增加的直接与间接收益,R3、R4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与间接收益,C1、C2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与间接成本,C3、C4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增加的直接与间接成本。(1-a)Π为合资或合作对方的利润分成。该模型表明,当合资或合作方式相对于独资方式所带来的净收益大于合资或合作对方的利润分成时,合资或合作方式优于独资方式,跨国公司获利,反之,实行独资方式对跨国公司更有利。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东道国企业对本土政策环境比较了解,跨国公司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取关于东道国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竞争对手、产品的分销渠道以及原材料供应等信息,加上合资或合作方与当地政府比较熟悉,跨国公司就可以减少与政府间的行政摩擦,相对于独资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合资或合作企业所拥有的额外收益,即R1、R2。另一方面,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看中的就是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优秀的管理经验、国际性知名品牌以及其独特的产品,这些无形资产是跨国公司取得高额利润的优势所在,若采取合资或合作形式,东道国企业就可以通过边干边学、搭便车等形式逐渐掌握这些无形资产,因此可以说这些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减少的直接和间接收益,也即R3、R4。C1、C2可以看成是合资或合作相对于独资所降低的风险成本。因为文化差异和东道国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采取合资或合作就可以减少这种风险,而独资的风险成本则很大。C3、C4可以认为是跨国公司采取合资或合作所提高的合作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合资或合作双方进行谈判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管理上的冲突与摩擦、决策上的不一致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决策、生产、销售。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发展和东道国本身环境的变化,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模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经验越丰富,对东道国的市场越了解,R1、R2就会减少,合资或合作的优势就会削弱;当跨国公司改变其生产结构,生产更具特色、科技含量更高的产品时,采取独资或控股对其更有利。根据经验分析,跨国公司进入欧美发达国家时,一般直接采用独资方式,因为这些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大体相似,且与国际接轨,跨国公司比较熟悉;而他们进入发展中国家时,一般采用合资或合作――控股――独资这一逐步过渡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这些国家的市场环境不十分了解。模型中的R1、R2、R3、R4、C1、C2、C3、C4,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内发展过程中动态变化的。

(二)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模式数据分析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三种模式――合资、合作、独资方式的比重不断变化。中外合资实际投资比例经历了一个波动的过程,从1979年的15.57%到1987年的69.73%,再下降到2004年的27.89%。中外合作实际投资比例从1979年的84.2%一直下降到2004年的3.0%。独资实际投资比例从1979年的0.24%上升到69.11%。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模式逐渐倾向于独资。事实说明,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时间越长其独资化趋势越明显,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拥有的可以使其独资化的资源越来越多,这也验证了收益成本模型的适用性。

(三)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战略历程及趋势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看,其发展战略一般为四步:

第一步,与中国企业建立贸易关系。通过国际贸易一方面加深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另一方面开始试探性的投资,为以后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产品与市场基础。

第二步,建立生产基地。在中国通过独资建立分支机构或通过合作、合资、兼并收购等方式,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中国欲融入世界经济的愿望、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其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等资源相结合,大幅度低成本生产从而适应其全球化战略。

第三步,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其在中国的生产基础,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中国作为其全球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其合作主要集中在销售渠道上,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增加其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

第四步,主导垄断。不断使用其创新产品及营销手段,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而试图垄断或主导其所在行业的市场,形成垄断优势。

按投资方式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百分比

0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年1月-11 月)

目前多数跨国公司的战略已经发展到了第三步,将中国从“世界工厂”的观念转变到“世界市场”,充分认识到了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能力和中国的经济实力。跨国公司的独资化趋势说明其欲加强对在华投资的控制权和在中国市场占领行业市场主导地位的意图。独资化倾向已证明跨国公司有足够的资源和经验独立经营。只有当其市场占有量达到了一定的份额时跨国公司才可能有信心独立经营,将各种优势从合资合作企业中收回,并入到独资企业中,这就证明了其处于第三阶段的后期,并将逐步向第四阶段即主导垄断阶段过渡。

(四)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趋势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模式变化验证了收益成本比较模型的适用性与正确性,外资银行是提供以货币为载体的并提供金融服务的跨国金融百货公司,属于服务型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必然会体现在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上。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要经历建立贸易关系――建立生产基地――建立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主导垄断市场的战略历程,但外资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这种特殊的服务性跨国公司,其金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其进入中国的策略历程不可能从贸易开始,而是跳越一般跨国公司的前两个策略阶段,直接进入扩大市场份额的阶段。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从跨国公司发展的策略历程来看,其必然期望进入主导垄断市场的策略阶段,因而其在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上也必然要体现出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特征,即合作、合资、参股等模式发展到控股、独资的模式上。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合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外资银行增加R1、R2,减少C1、C2,其合资或合作获得的收益将远小于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收益成本模型[(R1+R2)+(C1+C2)]-[(R3+R4)+(C3+C4)]>(1-a)Π成立,所以外资银行选择合资合作是必然的。但与跨国公司发展一样,外资银行的R1、R2、R3、R4、C1、C2、C3、C4也是在动态变化的。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合作一定会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外资银行的比较优势逐步削弱,即R3、R4增加。而当中资银行的实力不断增强,其谈判能力也会显著提高,合资与合作中的摩擦也会逐渐增多,C3、C4会增加。模型中不等号左边的部分会逐步缩小,合资、合作对外资银行来说就不再是必要手段了。

四、中资银行现阶段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以上的分析已经能充分说明外资银行在我国的策略过程,中资银行应充分认识到采取阶段性的措施来应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扩张,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基础上与其竞争。长期来看,中资银行应该选择阶段性而不是从一而终的策略,首先选择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策略,在合作中保持竞争意识和观念,防止最终变成外资银行的傀儡和入侵中国金融市场的工具。随后在成熟的时机选择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策略。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以合作为主才能真正从外资银行那里学到国际化的理念来培养自身竞争力,为后期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与外资银行建立审慎的战略联盟

通过战略联盟,中资银行可以获得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中资银行在与外资银行合作时,不能因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盲目决定,而要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应该看欲参股的外资银行战略目标是否与自己一致;其次,要注意外资银行的性质,由于境外商业银行、境外投资银行和国际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战略目标存在差异,中资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外资银行;再次,对于合作双方由于国情不同而出现的非原则性问题,应本着的原则,但对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损害其他股东合法利益的要求应予以拒绝,不可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而降低标准、放弃原则。中资银行要明确战略合作的目的是最终实现长远的自我提升与飞跃,不是仅仅获得当前合作所得的利益而放弃后期的发展。

(二)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金融业开放的主要障碍在于银行体系中积聚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能否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既关系到中资银行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开放金融服务后国内银行能否应对国外银行的竞争问题。“中资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管和制约机制、强化贷款评估、审查和监督机制,以保障贷款的安全,减少不良贷款发生的比例。在不良资产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合作要利用其成熟的处理方法,充分改善中资银行的资产结构。” 要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人事激励、业务流程、信息科技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与此同时,组织有条件的银行尽快上市。2001年,中国银行成功地重组了香港中银集团。2003年底,国家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促其进行股份制改造。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内地和香港同时“A+H”上市,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中,中资银行要充分借鉴其混业经营和海外分支机构庞大的优势,顺利实现在海外上市与实力扩张。

(三)加强市场营销

中资银行营销战略的现实选择是: 以“精致”营销取代“粗放”营销;以“动态”营销取代“静态”营销; 以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首先,从各个角度进行市场细分,根据经济发展、客户需求、自身实力等因素选定和培育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其次,保住重点客户,在我国20%的人群占有约80%的银行储蓄,所以重点客户对银行的利润非常关键。在巩固国内客户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外资银行海外机构众多的优势,将中资银行的营销触角渗透到海外市场,借助外资银行的实力建立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网络。

(四)推动金融创新,实现银行经营多元化

能否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具有个性化产品的能力,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所在。中资银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积极开发零售业务;适时开展金融创新,推出市场需要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商品。

(五)提高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运用

21世纪的金融业要求金融业务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中资银行已经在电子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国际金融行业新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中资银行要在合作中谋求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协助自身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加快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以电子技术和信息为支撑的电子化银行系统,从而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银行业务网络化。

总之,中外资银行选择合作或者竞争的根本出发点是自身利益,即无论选择合作或者是竞争,都要获取最大化利益,这也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考虑的最基本问题。但是中资银行必须明确,合作的目的是学习、吸收外资银行积累的专业技术及银行业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在未来的20年,合作性竞争的局面将从目前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格局,逐渐转变为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状态。中资银行在抓住机遇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外资银行参与合作只是其次佳选择,最终还是要争夺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中资银行应逐步提升自身实力,锻造有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有次序地先后以合作与竞争为重心,合理地选择合作或竞争策略才是最明智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蔡兴.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述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3).

[2]李文瑛.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发展历程、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9).

篇2

由于银行债务人或者银行的交易对手违约而产生的风险被称为银行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已经成为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国外,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末期,由于金融市场部稳定,使得众多大型银行遭遇信贷的风险,对于信用风险金融界开始给予重新的认识,呆坏账可能会使得银行很快破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我国的股市发育有待于完善,银行提供的间接投资是其主要的社会融资渠道,同时,因为期货以及期权等的市场开放存在局限性,我国银行实际上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风险有限,因此,以不良贷款为主的信用风险就成了我国银行面临的最大的风险。银行风险无疑威胁到金融体系,甚至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基于此,加强对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无疑对我国银行业的良好发展乃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目前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信用管理存在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我国银行业传统上采用5C法,财务比例分析法以及5W法以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CAMEL法等进行信用管理,实际操作中上述方法简单,稳健,但是因为是事先已经将变量进行确定,同时,上述方法仅仅是进行定性描述,因此,其主观性特别强。虽然很多银行目前使用了打分求和与信用评级等方法,但是实践中,还存在着具有很大典型性,在不同行业间进行对比不便。这些方法对信用管理时,大部分仅仅对单项贷款以及投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衡量,不能对信用的集中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呈现出多元化,全球化及市场化的特征,因此,银行为了将风险降低,必须通过贷款组合以及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风险分散。而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的方法还没有实现能够对贷款组合的集中风险进行衡量。

(二)银行信用管理存在的制度方面的问题

我国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制度也是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产权不清晰。名义上,国有银行的产权的主体是国家者与全体人民,但是,实际上各级政府机构进行产权的行使,由于其并不承担银行风险,因此这样就使得银行效率低,竞争力差,造成了银行信用风险的集中。另外,因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中冗员比较多,重复设置机构多,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这些都会对银行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带来阻碍。

(三)银行信用管理存在的监管方面的问题

作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高的行业,一旦银行监管不够,那么非常容易使得银行的金融风险增加。当前,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问题在于,监管的目标清晰。银行监管的内容不够丰富,目前的银行监管主要是对机构审批以及审定经营的合规性,并没有重视银行日常的经营风险监管。另外,银行进行监管的措施单调。针对金融风险,监管系统不能够实现对其进行系统的监管与整体评估。

三、金融工程发展对银行信用管理的影响

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金融工程,主要用来解决金融机构出现的风险管理实际的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工程对银行信用管理产生的非常大的影响。

(一)金融工程的发展,使得模型化方法得当了广泛应用

信用风险由于投资组合的发展而实现了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分散。而投资组合的发展无疑促进了模型化管理的发展。同时,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发展。近年来,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当前,Mckinney公司的Mckinney模型以及KMV公司的KMV模型都是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常用的模型。

(二)金融工程的发展,使得对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逐渐代替了单一的风险管理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出现新兴市场,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因此,传统针对单一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信用风险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银行业希望能够对信用风险进行全局性的管理,基于此出现了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针对银行业各个业务单位中不同风险进行全局的统筹管理。在一致性基础上进行风险测量与管理,因此,将风险的相关性考虑到其中。通过全面风险管理,能够使得对银行的收益分析质量提高,同时能够促使银行业决策人员能够对风险进行更广泛与全面考虑,从而做出高水平的管理决策。

(三)金融工程的发展,使得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实现了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银行业通常采用了历史成本法进行信贷资产的结算,虽然技术简单,易于操作,但是不能按照信用风险的实际的情况进行风险的管理。而银行信用风险模型化技术,能够使得银行决策人员基于交易以及市场对手实际情况的动态变化,对银行的风险水平进行实时的衡量与管理,能够针对市场中风险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四)金融工程的发展,使得分散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得到了大力发展

基于金融工程的内涵,其核心就是创新。信用衍生工具是基于金融工程的创新理念,能够对银行信用风险进行分散的金融工具。通过银行的信用衍生工具,实现在某些风险中将其中某一种风险进行分离,同时将其转让给另一方。就银行而言,信用衍生工具是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全新的工具。其核心思想是把银行面临着的信用风险利用协议向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进行转让,同时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实际是银行进行信用风险规避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四、利用金融工程解决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大力发展金融工程,促进银行风险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开放金融业,银行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双重压力。因此,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必须改变风险管理方式单一,主观性强的问题。构建先进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掌握大量市场信息及客户信息,基于对市场风险与客户风险的识别,构建量化的风险分析系统。利用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使得银行风险管理中主观性降低,从而实现对银行整体信用风险的全面,客观评价。

(二)通过技术的创新,推进银行业制度的改变

银行业面临着来自于国内外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优秀的产权管理以及银行管理机构决定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高效性;同时,通过先进的技术以及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能够促进产权治理机构的变革。金融工程促进金融工具发展的同时,也使得银行内部结构改善提供了条件。金融工程的发展,促进了银行内部信息管理的公开化与标准化,提高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金融工程银行监管的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

银行能够有效应对金融风险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监管。银行监管信息系统以及银行监管的量化指标,能够使得对银行的监管的目标更加清晰,同时可操作性也更强。加强金融工程监管,能够增强银行企业应对复杂的外界环境的能力。

(四)推动金融工程的发展,发展信用衍生工具

由于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进出金融工具不成熟,因此,我国银行业首先发展柜台交易的信用衍生工具,同时结合金融组合分解,将衍生工具作为拥有着受益风险特征的金融产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性的设定期权,价格等,能够降低银行面临的风险。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来自于国内外的双重竞争压力。同时,传统银行风险管理虽然操作简单便捷,但是不能实现对风险的全局管理,动态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利用衍生工具为代表的金融工程能够提高银行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能够提高银行综合管理水平,规避银行风险,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国有施工企业改制,民营施工企业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熟和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塔机租赁行业转型引领建筑市场转型,成为建筑行业发展新引擎、新动力。力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中扩大租赁,在建筑行业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打造塔机租赁行业新引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建筑机械租赁企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塔机租赁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大小小的塔机租赁企业崛起,成为本地区经济建设中比重较大的一个行业。现有塔机租赁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规范化管理还处于初级状态,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低、信息不畅、普及率低、整体效应不佳等不良现状,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机械租赁行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塔机租赁企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1.多级的管理机制。造成设备管理环节太多,制度执行和贯彻不力,管理公司对设备的宏观调控与平衡能力减弱,削弱了管理公司对机械设备的整体控制与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容易造成管理工作职能不明确,事故责任的难以确定等。

2.各子公司对设备的经济技术分析不够。对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比较重视,使设备过度使用,缺乏必要的保养与维护。对于管理公司的有关管理制度,在执行时难免大打折扣,较多地服从于子公司的项目效益。

3.塔机租赁企业资金回笼普遍较差。平均年度资金回笼率不超过65%,导致设备维修和管理投入过小,人员素质不高,企业融资困难且成本非常高,其中不乏触犯法律风险的融资方式。

4.相关扶持政策缺乏。近年来,国家缺乏对建筑机械租赁行业的政策支持,塔机租赁行业面临税收、地区准入等多种政策瓶颈,许多企业受到发展的限制。

5.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流动,技术和经验不能沉淀,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塔机租赁中小型企业独有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解决方案

1.适应流动性的企业管理政策。塔机租赁企业比建筑企业流动性更大,但是,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却出台很多要求办理分公司的政策,限制其流通发展,建议给予与流动性相适应的企业管理政策。

2.规范塔机的产权管理,限制塔机租赁企业融资发展。建议建设主管部门规范建筑机械产权证的发放和制式统一,同时,相应的建立几个集中的产权交易市场,使产权证具备交易和抵押属性。对使用年限已到而承载结构按《塔式起重机安全规定》还没报废部件,进行充分利用。

3.规范起重机械安装检验检测。起重机械安装检验检测不规范导致很多地方行政部门“权利寻租”、“黑金不断”,不仅限制正规的塔机租赁企业进入发展,更使当地的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形同虚设,且重大安全事故不断,建议促进政府管理与社会检测服务分离,建立国家级、省市级不同覆盖范围的社会检测机构,让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在更大范围选择,促进正规负责的检验检测单位发展。

4.加强监管力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实行准入制度,通过对每台设备资料验证和现场核实查看,办理备案,检测、告知、使用证,切实为建筑机械设备在安装,使用等安全上把关。

四.塔机租赁企业自身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塔机租赁企业资质齐全,机械安装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健全,具有相应的维修保养场地,加工检测设备和技术维修保养人员。减少小型租赁企业形式上通过挂靠有资质的单位,实际临时组织一支没证的相关人员进行安装、拆卸、附着顶升、维修等工作,给机械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2.塔机的购置应选择具有制造许可证并且质量可靠、信誉高的大型厂家的设备。选购时要遵循货比三家,质优价廉的原则,并签订购销合同。内容必须明确具体,用语、数据、计量单位力求准确、恰当,便于检验和分清责任。

3.塔机租赁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规模健全设备管理机构,确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逐步使设备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良好的设备管理,能消除设备事故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求获得最大的效益。

4.每台塔机安装黑匣子,使塔式起重机作业有安全网络化监控系统,通过对塔机工作载荷、位移信号的采集和工作参数的录入,以及液晶显示屏显示有关工作参数及与额定参数的对比状况,可以有效避免盲目操作、预防和避免发生事故塔吊群防碰撞,同时也防止单台塔吊与学校、高速公路、铁路、高压线等发生相互碰撞的监控系统。

5.企业中的领导应以身作则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先进的思想理念,懂得用人之道,秉公执法、坚持原则、敢于承担责任。全心全意投入企业经营中。

建筑施工机械租赁市场基本形成,塔机租赁行业已成为一个新兴行业,我们要找一条正确的路,让他畅顺发展,细化机构组织,完善体制制度,通过加强行业管理与自律逐步推进塔机租赁社会化,提高塔机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建筑行业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实行机械设备的专业化管,为打造新型租赁服务业。

参考文献:

篇4

一、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1.小额贷款的发展历程

小额贷款主要是指为中低收入阶层所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产品与服务,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小额贷款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但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小额贷款的服务对象囊括了贫困人口、非贫困人口以及部分小型企业。所以,小额贷款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强调为贫穷人口提供贷款资金并以偿还能力为中心目标的贷款服务;第二个阶段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项目覆盖成本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以寻求商业渠道资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阶段。

2.小额贷款的主要特征

(1)贷款对象不同

农村小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水平以下的贫困户,其缺少相应的生产经营资金并同时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而该种类型的贷款对象一般情况下不在商业贷款的考虑范畴之内。

(2)贷款用途明显

小额贷款的主要用途具有较强的明确性和目的性,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一般情况下不会用于其他非生产性目的。

(3)期限短、额度小

农村小额贷款的贷款期限具有较为明显的生产周期性特征,其贷款时间一般在3到12个月以内,且其贷款额度基本上与贷款用户的生产经营状况相匹配,通常情况下贷款额度在10万元以下的贷款被称之为小额贷款,其存在的风险较小,但是存在着一定的管理成本。

(4)贷款形式灵活

小额贷款的贷款用户一般情况下很少能够满足一般性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其更多情况采用的是联保小组的方式实现对借款人的还款约束,贷款形式相对较为灵活。

(5)利率水平市场化

小额贷款本身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但是其之所以能够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贷款利率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从2007年以来,邮政储蓄银行试点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已经有了近7年的时间,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在邮政储蓄银行的转型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从其小额贷款业务开展以来,其小额贷款可持续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处理以下优势特征:

1.技术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实际上属于中德政府间技术援助内容的一部分,国内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在中德技术专家项目团队的指导下,形成了适应中国基本国情的农村小额贷款发展模式和主要流程,具有着较为坚实和稳固的理论技术基础。

2.资金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资金优势主要表现在其邮储银行的代办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其放贷规模有着强大的网络优势以及资金吸储能力作为保障,与此同时在对当前农村各网点的充分利用前提下,其资金来源具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3.战略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产业下的农村小额贷款将发展小额贷款最为主要发展战略目标,其对小额贷款业务的重视程度要大大高于一般性的商业银行,并且各项资源实现包括人财物力都实现了向小额贷款业务的倾斜,使其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战略目标有了充分的基础保障。

三、影响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开展以来,其取得了业务成绩不可否认,但是从当前的业务发展状况来看,其整体开始呈现下滑趋势,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小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问题,其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影响因素

影响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经营机制、贷款业务创新能力、产品市场适应能力以及业务人员风险防范能力等。

首先在对于营销方式的选择上,邮政储蓄银行与一般性商业银行不同,其主要采用全员营销的模式,这种单一的营销方式不利于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规范化发展,违背了市场信贷规律且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产品是由总行进行统一设定的,其在长时间的市场适应过程中几乎没有进行创新和调整,在2012年小额贷款业务步入发展瓶颈后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方式对产品要素进行的相应的调整,但是其创新能力较低且业务市场适应能力较差,不利于其进一步的深入推广。

第三,其本身属于风险较高的行业,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作为资本市场的新进者,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员工基本上为原属邮政储蓄银行的老员工,其学历水平以及现代金融知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在简单的实践培训和考核流程下其市场风险把控能力远远不能达到应有的标准要求。

2.外部影响因素

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政策导向、社会信用环境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

首先,由于我国当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政府针对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动,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正在逐步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再是纯粹性的扶贫金融工具,其盈利性和商业性日益明显,各个小额信贷机构的成立和发展抢占了其一定的市场份额。

其次,我国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企业较晚,个人征信系统以及企业征信系统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使得农村小额贷款的成本越来越高,给其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篇5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不规范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二是个别商业银行在香港借助国际金融市场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阶段(2005年前);三是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阶段(2005年至今)。

(一)不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欧美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浪潮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混业经营,在银行内部设立证券、信托等部门。后来,随着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信贷业务交叉、混合经营的局面。综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但非银行金融机构渗入银行业务的同时也带了一系列风险。到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大量资金被用来炒股、炒房地产、办实业,终于引发了证券业和房地产泡沫。国务院于1993年12月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金融机构由全能制经营转向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脚步戛然而止。

(二)个别银行在香港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阶段

在此期间,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采取借助香港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并购或设立附属公司等途径开展综合经营,涉足领域包括投资银行、保险、信托、汽车金融公司等。比较成功的案例为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1998年,工商银行及东亚银行通过收购西敏证券亚洲业务,创办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附属公司(工商东亚),开展内地和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不久,工商银行又并购了香港友联银行,成立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2004年,工银亚洲正式收购华比富通银行,并以此接手富通集团持有的太平人寿25%的股份,开始了保险业务的经营。

中国银行:1979年,中国银行在香港成立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涉足资本市场业务。以此为基础,1998年在英国注册中国银行国际控股公司(中银国际),后迁至香港。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全资附属的全功能投资银行,可经营全部证券业务。1999年,中国银行与英国保诚集团合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开拓香港的公积金市场。另外,中国银行也通过成立海外保险公司成功接轨保险业。目前,中银集团保险公司拥有6家分公司、1家全资附属寿险公司和1家在内地成立的全资附属财险公司,服务网点遍布中国内地和港九新界。2005年,中国银行通过其设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出资人,与法国标致雪铁龙融资银行有限公司和神龙汽车公司共同筹建了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

(三)稳步妥善推进综合经营阶段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了长足发展,金融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综合化经营又被提到了日程。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截止2011年底,在上市银行中,共有8家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6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9家商业银行设立或投资入股金融租赁公司,3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信托公司,6家商业银行设立投资银行机构。其中,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参与了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信托五项业务。

二、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综合化经营受监管政策推动的效果明显

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监管政策的制约。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批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2008年,银监会和保监会签署了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年底,银监会又颁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这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带来了新机遇。在政策推动下,国内商业银行逐渐建立起囊括基金、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多种业务领域的综合型经营平台。

(二)综合化经营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从涉足的领域看,在金融租赁方面,随着银行新设金融租赁公司政策的放开,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9家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在投行业务方面,各家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业务经营范围不断得到扩张,比如有的银行推出了与PE等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将原有基本限于常规性托管业务的合作关系深入到财务顾问、客户推荐等层面,部分银行甚至已经获准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境内直接投资业务。此外,在部门银行涉足信托、保险等领域的示范效应下,不少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综合化经营。

(三)部分银行意欲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

篇6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条件方面逐渐放宽,随着2006年12月颁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实现了零售银行业务,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给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抓住外资银行所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保证促进我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是目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一)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背景。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和金融改革的必经之路。具体来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背景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是我国金融行业改革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和金融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变迁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变迁使得外资银行逐渐开始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当中。

二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也是经济全球化局势下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逐渐进入到全球化的局势当中,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平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外资银行的进入。

三是外资银行的进入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必然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本身就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活动的一个经济组织,我国自2001年7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根据世贸组织WTO的协议,要求我国的银行业必须遵从WTO协议的六项基本原则的规定。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速度。

(二)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979年,我国首次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非营业代表处;1981年,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南洋商业银行在经济特区深圳设立,自此,我国开始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对外开放经济特区设立外资分行;到1990年开始,允许设立外资银行分行的区域从经济特区拓宽到沿海开放城市。随着外资银行逐渐进入到我国金融市场当中,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行业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设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也是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人民银行颁布了专门的关于中外合资银行和外资银行设立管理方面的条例。第二阶段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到90年代的中后期。第三阶段自1997年开始到2001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发展已经到了调整的阶段。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发展的阶段。

(三)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特点。

从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外资银行采取全局的观点,制定了长远的规划和目标,从而提高外资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发展,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设置地点和业务领域普遍比较集中,从图1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我国沿海地区。三是外资银行在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当中涉及到多个经济组织。四是中间业务是外资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传统业务的比例相对较小。五是外资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充分的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图1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分布

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

(二)动因分析模型的构建。

要分析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首先可以构建一个专门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动因分析模型如下所示:

在这个模型当中,FBNUM表示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网点数量,ACSTFUN表示外资银行长短期贷款在我国银行业的所有资产中所占的比率,AEQUITY表示外资银行所有者的权益占我国银行业的比例。在这个模型当中,这三个变量就是作为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程度衡量指标,是一个变量,除此之外,这个模型中的变量还包括了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INFL以及外资银行的在华直接投资金额FDI。

(二)动因分析的结果。

根据上述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对我国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进行分析。首先运用Eview3.1软件当中的Panel Data模块对我国这12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根据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和分析,并根据上述动因分析模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计算外资银行在这10年间进入我国的动因回归结果。我国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回归结果

根据动因分析模型对1994年到2004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进行分析,可以得知R2值在调整前和调整后的值分别是0.94928和0.927556,F的值为43.69。然后在从表格的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以及F值中可以看出,先对回归计算和分析模型进行显著性的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分析1994年到2004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的选择与设定是正确的,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这10年间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分行的数量变化。采用最小二乘回归计算动因分析模型,其回归系数t统计的计量科以表明外资银行的回归系数t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下降,只有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三)动因回归的结果分析。

一方面,从1994年到2004年10年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回归结果可以得出,我国的GDP受到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分行的数量、外资银行的长短期存款、外资银行的股权这三个变量明显的影响,同时这三个变量也影响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从模型回归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1994年到2004年这10年间,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速度越来越快,呈上升趋势,并且在这一阶段当中,外资银行把重点放在增长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市场潜力上,加快熟悉我国的市场,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他们的长远规划建立外资银行的经营体系。

另一方面,从模型回归的结果中,还可以看出FDI受到外资银行在我国的营业性分行数量、外资银行的长短期存款、外资银行的股权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这也就说明了外资银行在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时需要考虑外资银行在华的投资总额,即FDI。

最后一点,从模型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仅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为变量,进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模型进行分析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三、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进入又使得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是由于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增强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压力,外资银行的进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给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狼来了”的压力。与国内银行业相比,外资银行在资金、产品、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技术等方面都有国内银行业无法企及的优势,在巨大的外资银行的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国内银行业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增强银行的竞争力,从而使得我国的银行业逐渐改变原有的管理经营理念,我国的银行服务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逐渐缩小了我国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有效的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二是由于扩散效应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技术水平。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银行业逐渐从传统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从银行的技术水平来看,我国的国内银行业与大型的跨国银行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外资银行进入我国能够给国内银行业带来新的金融产品、新型的技术和服务形式,加强国内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等。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增强了外资银行技术水平的扩散,这种技术扩散效应能够显著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技术水平,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银行经营的效率,增强国内银行业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三是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改变原有的银行经营制度,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的过程中为我国的金融业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的竞争环境,从而能够改变我国银行业的制度,降低经营的风险。

外资银行的进入为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一点是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显著增强。其次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的国内银行业的短期经营成本显著增加,导致我国银行业受到严重的冲击。第三点是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下降。第四个是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我国政府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控制能力明显减弱。

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措施和策略

要有效的利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降低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消极影响,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和手段。

一方面,我国政府需要全面的、综合性的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可以从四点来考虑,一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能力,调整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二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三是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增强我国银行业和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我国需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国内银行业与外资银行之间的关系。一是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在市场竞争当中属于平等关系,因此需要我国银行在公平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我国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具有一定的合作关系,这个合作是建立在中外银行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通过中外银行的相互合作实现双赢的局面。

最后一方面,是我国应着力完善政府对外资银行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要积极构建和健全我国外资银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我国与外资银行的母国在银行经营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之间的联系,通过双方监管,加强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五、结语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在我国整个金融业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文章首先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背景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构建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模型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对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我国银行的经营效率出发,提出了我国银行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措施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徐璋勇,梁洁.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05).

[2]鲁明易.母国流动性危机与外资银行的贷款供给――基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09).

篇7

在世界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这种反思和审视显得尤为必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刘诗平的《汇丰帝国》一书,将全球最大金融机构之一的汇丰集团近150年发展历程,放在中国大历史的背景下生动演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审视“后危机时代”金融业发展方式的全新视角。

一部汇丰发展史,就是银行业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史。汇丰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下仍保持世界银行第一品牌的地位也有力地证明,即便在“后危机时代”,其发展路径仍未过时,其成功经验仍可借鉴。

汇丰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二。一是全球化。汇丰控股的前身,是1865年成立于香港和上海两地的汇丰银行,成立不久就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展开业务和网络布局,并初步形成一家国际化银行的经营格局。100多年来,汇丰先在亚太地区建立基地,继以战略收购进入美国、欧洲发达市场,以及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实现海外扩张,最后通过做深做实目标市场核心业务加以巩固,其国际化发展路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于形成遍布全球的国际化金融服务网络,确立其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和坚实地位。二是综合化。汇丰很早就认识到收入来源单一的风险,始终将综合化经营作为其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在汇丰,既有个人金融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为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又有公司银行、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以及私人银行,向全球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高度的全球化和稳健的多元化,使得汇丰的发展路径始终契合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大势,始终迎合全球金融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当然也使得汇丰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对于处在“后危机时代”谋求转型发展的中国金融业,汇丰的发展历程可资借鉴。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变革之门已悄然开启,在这场危机中整体表现出色的中国银行业正伫立在变革的门前。如何学习和借鉴汇丰等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这场全球金融变革,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无可回避的课题。

篇8

一、贸易融资发展文献综述

首先是贸易融资的境外发展历程:境外主要致力于国际贸易方式、银行贸易融资服务和风险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境外的专家学者便己开始关注贸易融资研究。1974年,GerhardWschneide较早地论述了贸易融资问题,从国际收支平衡和管理角度出发,阐述了贸易融资的重要性;认为进出口贸易双方都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力争采取有利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方式以规避风险;通过对贸易融资流程展开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国际贸易融资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并认为在即时的交易中,融资体制需因承担外汇风险的当事人不同而异。J.R.

Hicks&J.Niehans(1983)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S.Davies&R.Sylla(1992)的金融创新理论等,以这些理论为主的金融创新理论成为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理论源泉。DavidBlake(1996)则在汇票融资方面颇具独到见解,他通过研究汇票结算方式下融资的特点,充分阐述了汇票结算方式下所进行之贸易融资的优越性。Gerhardw.sehaeide、Hansen先后从银行角度出发,并从资本约束、制度约束、自偿性贸易融资链等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 创新的方法和策略等。2007年,Riehard Baroviek联系资金、技术、以及更多中间商等因素对贸易融资供应链进行的研究。2008年,K.N.Huang针对银行在贸易信贷融资项目急剧恶化的情况下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进行的方法研究。其次是贸易融资的国内发展历程:国内对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研究时间尚短,从1994年第一届贸易融资研讨会的召开后,贸易融资才真正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主要围绕在 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现状、贸易融资方式、银行贸易融资风险防范、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等几个方面,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逐渐有所提高,并对现实的操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融资方式的应用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出现在国内国际贸易融资兴起初期,国内银行和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还较为陌生,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开始对推广国际贸易融资、引进和借鉴国外较成熟的贸易融资体系和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二是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及其结算方式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内商业银行不断进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如姜学军(2003)网强调创新对银行、进出口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意义,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银行其它业务的区别,创新业务与传统。

二、对中资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建议

首先,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其次,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最后,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晶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

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资金收付,在结算的同时提供贸易融资已成为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做法,我们的银行对此要加以重视,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客户对 外贸易的期限、支付方式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并借鉴国际银行界的做法,将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与新的融资方式融合起来,这样,既能树立银行的品牌,又可占得市场先机。

篇9

辛勤耕耘,终将成果累累。2010年以来,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和荣誉。这一项项荣誉有如一枚枚印记,凝结着工行人的心血和智慧,也记录了工行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截至2010年末,工行牡丹信用卡荣膺知名媒体、国际组织等机构颁发的22项大奖,如《环球金融》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信用卡银行”、搜狐网评选的“最佳网友体验信用卡”、腾讯网评选的“最具品牌价值信用卡”、金融界评选的“最受尊敬发卡银行”、中国银联授予的“银行卡业务杰出贡献奖”、VISA授予的“最佳芯片卡产品奖”和“最佳收单业务进步奖”、美国运通授予的“最佳合作发卡奖”、“美国运通环球网络业务最佳服务奖”等。

苏州分行自1990年发行第一张牡丹信用卡以来,风雨兼程,拼搏奋斗,从发卡初期的几千张,到本世纪初的十几万张,再到2011年9月发卡一百多万张,工行信用卡这一路走来,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实现了众多丁行人的梦想。现如今,工行信用卡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中国工商银行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持卡人”的服务理念,“创新无止境,服务更用心”,正因为如此,牡丹卡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无论是牡丹信用卡的发卡量,还是交易消费额,工行信用卡都牢同地确立了同业第一的地位。

工行卡的品牌系列最为齐全:从尊尚的白金卡,到惠及市民的普通信用卡;从适合结算制度改革的公务卡,到符合各种行业需求的功能卡;从满足企业层级管理要求的商务卡,到多领域特享消费优惠的联名卡;林林总总。作为国内白金卡产品线最丰富的工行白金卡,除了常规白金卡外,还推出了芯片白金卡和联名白金卡等。工行推出的具有多项适合特定单位需求功能的公务卡,覆盖了中央预算单位、军队、武警部队等众多单位,满足了单位工作人员公务消费、日常采购、差旅支出及相应的财务报销等需求。工行根据企业客户需求,推出了具备数据传递和报表管理功能的,将持卡人纳入到企业与银行统一管理的牡丹商务信用卡。

工行卡的行业运用最为广阔:苏州工行率先推出适合多行业运用的芯片磁条合一信用卡,芯片技术指标符合银联机构PBOC2.0的要求,容量超大,并与苏州公安局成功合作,可以为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发行永久免年费的交通信息卡。卡片在提供具备强大金融服务功能的同时,还向社会各个公益行业开放信息载体和行业运用的多个服务平台。牡丹交通信息卡还被广大市民评选为“2011年市民最喜爱的信用卡”。工行卡与国内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开展合作,信用卡的普通消费可换取免费航空里程;工行卡与全国200多家高尔夫球场合作,推出的1872主题信用卡,为持卡人提供专享统一280元的高尔夫服务和优惠。

篇10

一、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纵观我国金融租赁行业30多年的发展史,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第一个阶段从1981年到1987年,在这一时期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增长速度惊人。据有关数据的不完全统计,从1981年到1987年,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企业从业数量超过了100家,租赁金额的规模也将近24亿美元,在当时我国的金融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1988年到1998年则是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行业发展面临问题最多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明显特征就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因为经历了第一阶段的飞速发展,金融租赁行业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并且得不到及时地解决导致现象不断恶化。再加上当时一些租赁企业沉重的税收负担以及人民币贬值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企业(承租方)不能及时返还租金,金融租赁行业整体进入萧条时期,行业的发展遭到了重大的打击。经历了快速发展、整顿发展后,我国金融租赁行业进入到了恢复和稳定发展的一个阶段。伴随着商务部关于融资租赁行业法律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一系列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法规的出台等,金融租赁行业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市场规模于2014年底达到了12900亿元,同比增长51.2%,与此同时社会对金融租赁行业的认可度也在逐步提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分析

(一)外部市场环境分析。

1、租赁市场发展前景巨大。融资渗透率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租赁业务的发达程度。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租赁业务总量占GDP的比重很高,有的甚至达到了30%,融资渗透率普遍高于25%,美国甚至高达30%。相比之下,我国的租赁渗透率仅不到5%,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的一般模式为银行使用资金购置设备获得设备的所有权,将设备转租给企业(承租人),但是仍保留设备的所有权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此外,金融租赁业务的收益相比贷款收益要高。因此,发展前景较大、相对高收益和低风险的融资租赁市场都为商业银行开展租赁业务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2、融资租赁行业地位的提升。早在2007年,中国政府就修订和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这也是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商业银行凭借其强大的背景、雄厚的资金资本和先进的人才资本,在金融租赁市场上迅速崛起,从而带动了我国租赁行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国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于2015年了《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加快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史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也意味着国家层面对租赁业务发展的支持,极大地提高了租赁行业在我国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

(二)内部环境分析。

1、有利于商业银行发展新的业务,提高盈利能力。一般而言,银行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一些银行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导致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一方面增大了我国间接融资的比例,另一方面使得我国的融资结构失调。而银行通过其广泛的资金优势、客户网络优势以及品牌和人才优势开展租赁业务,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与此同时,租赁行业还具备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虽然相比上市银行公司12%到18%的利润率,租赁公司的资本以及资产回报为平均利润率的10%。但是租赁业务的收益相对稳定,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对股东的回报。

2、有利于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因为我国国内很多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传统的借贷业务为主,使得银行资产质量的提升极大程度上依赖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由于自身缺乏稳定增长的盈利模式,银行的普遍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国家化进程加快,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将会提升。开展租赁业务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业务的集中度,通过从不同领域培养核心竞争力进而一定程度上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租赁业务面临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分析。

1、金融租赁市场的整体认知度不高。总体来说,我国目前金融租赁行业租赁渗透率低,市场总体规模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金融租赁机构也没有向社会广泛地宣传金融租赁业务的主要内容,给企业带来的便捷再加上新闻媒体宣传机构等对融资租赁业务宣传的不足,导致社会对金融租赁行业的认识度远远不够。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弄清楚金融租赁、分期付款以及抵押贷款等购置机器设备方式之间的差异,更不用说主动去接受融资租赁业务了。对比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金融租赁不仅是一种金融手段而且是一种促进经济流通的营销方式。

2、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完善的空间。除了社会对金融租赁的认知不足以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可以从我国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答案。我国的金融租赁业务是随着经济体制转变以及改革开放的实施发展起来的,当时的经济政策、信用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公司管理经验的缺乏共同导致了我国租赁行业艰难的发展道路。而且从我国目前的租赁行业角度出发,信用问题仍是阻碍我国租赁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租赁公司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承租人的信用等级,出现了很多承租人不能够及时缴纳租金等情况,从而使得租赁公司的资金周周转面临较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

(二)内部问题分析。

1、租赁机构的市场定位不够准确。目前,在我国经济市场大舞台中,中小企业一直是社会经济中最有活力以及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而且中小企业在实现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供就业机会方面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得到相应的扶持力度。以租赁行业为例,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当时国有大型和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政府允许国有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并且采用法律规定的使用年限与租赁年限中较短的折扣原则来引进机器设备。当时租赁公司的主要服务内容就是为一些国有企业引进机器和设备,从而支持国有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国有企业逐渐退出了市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虽然租赁方式下,租赁公司仍然保留机器设备的所有权,但是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存在很大的波动性,面临较大的倒闭的风险。因此租赁公司往往倾向于瞄准大型机械设备比如船舶、飞机等租赁市场,而对中小型企业市场视而不见。

2、金融市场的创新力度不够。相比国外尤其是一些金融租赁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租赁市场上存在着杠杆租赁、风险租赁以及收益百分比等形式多样的租赁方式,不仅分散了租赁公司的金融风险,还能够为承租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反过来看我国金融租赁市场,仍然以直接租赁、转租赁等简单金融租赁方式为主体,而且租金及期限确定的这一类租赁业务还使得租赁公司和承租双方都面临着较大的利率以及汇率风险。

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租赁业务的对策分析

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租赁业务的对策主要有1.加强风险预防及控制能力;2.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及管理经验;3.通过业务创新实现租赁方式的多样化;4.加快金融租赁的信息化进程及人才培养。下面,笔者结合每一个对策的实际情况详细解读。

(一)加强风险预防及控制能力。资金量较大、租赁期限较长以及投资回收期中存在的众多不可预测因素等是金融租赁业务的典型特点。所以对金融租赁公司来说,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点,首先银行在提供融资服务前应当对承租人的信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查,避免给信用状况较差的承租人提供租赁服务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业务风险。其次,在租赁业务的期限内应当保持对承租人经济状况的监督,及时督促承租人按时交纳租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业务风险。

(二)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及管理经验。相比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现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租赁行业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业务模式也相对较为成熟。很多外资金融租赁公司在产期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广泛的国内客户资源、熟悉国内市场等优势与一些外资金融租赁公司就租赁业务展开合作,学习其发展经验及管理理念为自己所用。

(三)通过业务创新实现租赁方式的多样化。创新作为租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租赁方式对金融租赁公司、承租人以及设备生产厂商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于商业银行投资的金融租赁公司来说,创新融资租赁可以成为其业务发展的一大契机。通过金融租赁机构业务的拓展,从而有机会进入一个发展前景较大的新兴的市场,实现银行的长远发展。其次对于承租人来说,租赁方式的多样化意味着他们的融资渠道将增加,而不仅仅限于银行贷款这一途径,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对技术创新有着较高要求却很难申请到银行贷款的中小型企业来应对资金困难的难题。从机器设备生产商的角度来看,租赁方式的多样化是其由单纯销售转变至推销的有效途径。此外,融资租赁公司一般掌握着较多的设备供求信息,其业务模式的创新及发展将有利于融资租赁市场整体规模的扩大,进而能够促进机器厂商的资金周转。

(四)加快金融租赁的信息化进程及人才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化平台在各行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商业银行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通过建立租赁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平台为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提供便捷的通道,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金融租赁公司还可以建立起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简化公司的业务流程。此外,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创新的源泉应当得到企业的充分重视。而且金融租赁行业作为一个涉及经济、金融以及法律等学科知识,同时还要求对相关机器设备等租赁物较为了解的行业,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金融租赁公司可以通过设定招聘人员的专业及能力背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方式,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作者:钟倩倩 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卫东.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篇11

共性中突出个性

《》:2010年开始,国内很多城市商业银行陆续迈入自身成立经营的第十五个年头。在成都银行成立十五周年之际,回顾全国城商行的发展历程和成都银行自身的发展轨迹,您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毛志刚:应该说,中国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都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在原先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来,初始规模小、底子薄、包袱重、管理不规范。经过十五年的发展,较成立之初,大多数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大幅提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的一些佼佼者,更是已经实现上市或达到上市标准。

成都银行也不例外,从成立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夯实基础。在成立的头三年,成都银行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并借助当时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新成立时的勃勃生气,各项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前十强。

第二个阶段表现为迂回反复。由于在2000年初接收了原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的资产和合法债务,成都银行的资产质量迅速恶化,资本金严重不足,在实施增资扩股补充资本金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关联股东一致行动人问题。受此影响,成都银行的经营发展陷入历史低谷。2004年8月末,全行存款余额仅167.1亿元,市场占比降至4.7%,不良贷款率高达25.43%,在银监会当年的监管评级分类中被列为第五类。

第三个阶段可称为重装上阵。2004年,成都银行着手“二次创业”,并着手制定了2006~2010五年发展规划。2005年以来,成都银行积极采取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利用自身利润核销呆坏账等措施,改善资产质量,仅用自身利润核销呆坏账就接近13亿元,为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成都银行业务发展扭转了连续几年停滞不前的不利局面,经营规模此后连续五年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并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了五年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回顾这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最深刻的感受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监管要求日益严格背景下,我们准确地把握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上了重速度又重质量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了向好和强的转变。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当前发展形势发生的较大变化,未来的发展之路还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和探索。

《》:关于城商行的未来发展,很多人提出要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也有人认为出于结构调整的需要,城商行未来还是要实现多元化的发展。您认为,特色化和多元化的目标是否存在矛盾,成都银行未来将如何处理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

毛志刚:应该说,特色化、专业化与多元化的目标是不矛盾的。特色化与专业化应当建立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多元化更多是解决结构问题,是风险控制的需要,特色化和专业化则更多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以往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比较单一,资产负债业务占比大,表外业务占比小,公司业务比重大,个人业务不够发达。应当说,较为单一的业务结构不利于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就成都银行而言,以往政府平台类贷款和房地产类贷款占比较高,政府平台类贷款一度在本行贷款中份额占比超过50%。当然,这是由成都银行在特定发展时期的特殊经营要求决定的。应当看到,高比例的政府平台类贷款是过去成都银行改善资产质量、提升经营业绩的客观需要。但成都银行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多元化的发展要求,还是调结构、控风险的发展目标,都需要对贷款居高的格局进行调整。2010年开始,响应相关监管政策,成都银行逐渐开始降低平台公司类贷款占比,目前的该项比例适合本行的具体业务经营情况,而把降下来的份额主要用于发展小企业贷款和个人零售业务。此外,在多元化经营方面,资金业务、投行业务是本行未来着力提升的领域。目前,成都银行的资金业务发展已初显成效,所获收益已经超过了全部收益的1/3。以上这些都是成都银行在业务多元化方面所做的尝试。

相对单纯的多元化发展,一个更理想的状态是多元化中有特色。事实上,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是很多城商行乃至大型银行追求的目标,但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特色化和专业化是建立在良性发展基础上的。如果管理水平低下、资产质量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就谈不上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中国城商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创建初期确有大幅提升,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在实现跨区域经营后,既有本地竞争主体增多、竞争加剧的问题,又有开拓异地市场的问题,此时走专业化、特色化经营道路就显得尤为急迫。

就成都银行而言,走特色化、专业化道路仍不能脱离原有市场定位,一种比较合理的路径是在原有市场定位基础上,对现有业务结构进行调整,突出某些优势业务。比如,成都银行通过参与政府项目,既很好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又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我们不能为了走特色化而放弃固有的业务优势,仅仅注重发展某一类业务。特色化经营是我国整体银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对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应根据市场环境和本行特点,在发展中寻找方向、打造自身特色。

发展中再造结构

《》:我们注意到,在成都银行发展历程中,政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表现在对增资扩股和解决不良资产的支持,也表现在政府平台类贷款一度在成都银行贷款总量中的高占比,您如何评价政府在贵行发展中的作用和客观上可能造成的风险?

毛志刚:2004年,在成都银行经营陷入谷底时,成都市政府安排部分优质地方财力单位受让了部分关联股东持有的6.4亿股成都银行股份,使地方财力单位合计持股占比达到72.5%,并于同年末,以现金方式收购了成都银行10亿元不良资产。这些措施为成都银行迅速摆脱困局和恢复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后,通过再次增资扩股,成都市地方财力持股降至27%。刚才也谈到,政府类贷款曾经在本行贷款份额中占很高比例,这在当时对改善本行资产质量、促进业绩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应当说,成都银行发展到今天,地方政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正如我们所言,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平台类贷款居高是由成都银行在特定发展时期特殊的经营要求决定的,而发展到今天,成都银行各方面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对之前的格局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就全国而言,政府平台贷款及房地产业蕴含的系统性风险给了我们重要警示,因此,本行已主动开始调整自身资产结构,政府平台贷款占比已大幅降低。从对各类贷款按轻度、中银行目前各类贷款风险整体上均为可控。同时,本行也加大了对风险的预警和把控,及时提足拨备。截至2011年9月,成都银行拨贷率达到2.68%,拨备覆盖率达到480%;不良贷款余额4.37亿元,拨备达21亿元。

《》:我们看到,在成都银行的业务结构再造中,屡屡出现马来西亚丰隆银行的身影,在双方合作三年多后,您认为丰隆银行的进驻是否达到了引资时的预期,您如何评价目前双方在各领域开展的合作?

毛志刚:2007年,国内银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外资参股、入股的热潮,成都银行抓住机遇,制定了由境内外投资者共同化解历史包袱的增资扩股方案,决定采用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以每股不低于2元的价格向境内外投资者增发20亿股新股份,并用溢价部分弥补资产损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产品开发与技术手段等,打造核心竞争力。

工作启动后,成都银行首先同时邀请马来西亚丰隆银行等三家境外银行赴成都开展尽职调查。经过公开比选,马来西亚丰隆银行最终胜出,成为成都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以每股3元、总计相当于19.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入股6.5亿股,占成都银行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20%。丰隆银行的成功引入带动了境内投资者的跟进。随后,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境内投资者,以相同条件和价格认购了成都银行其余13.5亿股新增股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终境内外投资者同意在每股3元的认购价款中,用0.5元参与建立一个总规模为10亿元的信托计划,以帮助成都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并将此作为入股的前提条件之一。2008年下半年,在境内外投资者协助下,成都银行通过信托计划成功剥离了10亿元不良资产,彻底化解了历史包袱。

自2008年以来,成都银行积极开展与丰隆银行的战略合作,在丰隆银行的帮助和支持下,对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业务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丰隆银行擅长个人和资金业务,因此,在其协助下,成都银行原来发展相对薄弱的资金业务、个人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整体业务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比如,引资前本行的个人业务份额占比不到10%,三年后该指标已超过20%,考虑到个人业务的相对稳定,未来我们希望个人业务占全部业务的比例在1/3以上。

在风险控制方面,丰隆银行专门派驻专家到成都银行担任副董事长,并兼任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增强了董事会的风险管控能力。在丰隆银行协助下,成都银行已初步建立起覆盖银行主要风险类型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风险管控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升。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成都银行在丰隆银行协助下,开展了“资产负债管理项目”,建立了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高级管理层持续参与,各业务部门、支持部门、监督部门各尽其责的管理架构,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报告机制和决策程序。目前,成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已初步实现了风险、资本、效益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成都银行的IT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在丰隆银行协助下,成都银行完成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管理及资金系统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2010年,成都银行抓住银监会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有利时机,与丰隆银行共同出资3.2亿元发起设立了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进军消费金融领域,这是本行在多元化经营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双方合作的又一成果。作为全国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该公司目前已与成都银行的业务形成了良好互动,如成都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客户可向消费金融公司申请装修贷款,类似这样的交叉营销推动了双方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回顾与丰隆银行的合作,我们的体会是,城商行选择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标准应该是其能否帮助实现业务提升,能否与银行原有团队有效对接,而不是只看规模和出价。还是那句话,重在“通过‘引资’,实现‘引智’”。

战略中谋划战术

《》: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通常是“引资――更名――跨区域――上市”这样一个发展步骤,您如何评价城商行的这种战略发展路径,如何看待城商行目前面临的经营现实?

毛志刚: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域长期局限在一个“市”的行政区域内。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压力增大,同时也意识到业务发展局限于一地所面临的巨大风险,纷纷把目光投向区域外的广阔空间,谋求跨区域经营,这是城市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2008年下半年,以更名为标志,成都银行正式启动了跨区域发展战略。目前,成都银行已成功在重庆、西安、广安、资阳、眉山等地开设了分行,初步搭建起覆盖成渝、辐射西部的分支机构网络。

目前,监管机构正对城商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况进行重新评估,这是监管层出于管控城商行风险的考虑。应该说,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有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促进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金融服务,许多银行将跨区域经营纳入自身发展战略也是正确的选择。当然,部分城商行的跨区域经营确实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本地的经营模式不能完全复制到异地分支机构。因此,需要对跨区域经营的“战术”进行调整,即城商行在跨区域发展中要加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分析。比如,成都银行的经营模式复制到成都周边地区问题不大,但“搬到”江浙地区就行不通。为解决此问题,目前,成都银行筹划先在上述地区成立一家村镇银行,对当地的经营环境先行“试水”,培养部分金融人才,熟悉当地经营环境,为将来正式进入上述地区打好基础。

至于城商行上市的问题,公开上市有利于银行建立持续的资本补充渠道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能够促进银行自觉接受市场监督,提升管理能力,促进自身的长期健康发展。在完成增资扩股,各项指标得到大幅改善后,成都银行启动了上市准备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尾声,将在近期向监管部门提交正式申请。同时,成都银行还将上市工作作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重要工程,以优秀上市银行为标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优化各项监管指标,着力提升发展质量,保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篇12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以及优势

1.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管理弱和风险大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这时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办理网上业务,通过搭建网上银行平台办理传统业务中的开户、转账、理财等,为证券公司提供网上服务,一些IT公司提供证券咨询、证券行情数据分析等服务;到21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开始发展并且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网络借贷萌芽,第三方支付机构进一步发展并朝着规范化方向前进;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在2013年,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获得批准并正式运行、P2P借贷和众筹融资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和发展,表明互联网金融已经引起政府的关注。

1.2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来发展金融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其主要的优势有以下几点:首先,信息处理水平高,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传统的商业银行需要进行大量的纸质的问卷调查,通过收集整理后,人工输入到专门的数据库,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时间,而互联网则可以通过网上问卷调查,运用专门的计算系统,收集和整理数据,然后归入到相应的数据库,采集整理的环节更加简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其次,客户范围广,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上购物更加的方便、快捷。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网上购物商城所提供的丰富多样的产品种类以及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同时,互联网公司的覆盖面积逐渐扩大,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更加提升了网民的支持率,使得互联网金融拥有大量的用户市场。再次,实现了长尾效应,受到规模的限制,商业银行无法从销量较少的产品里获得利润,而互联网金融则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利用搜索引擎整合资源,方便客户找到需要的产品,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成本,另外,互联网金融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降低了定制生产成本,增加了利润收入,在突破规模效应的同时,有效的实现了长尾效应。最后,数据资源丰富,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专门的数据库存储、整理和分析,商户或者用户的有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更好的掌握商户或者用户的信用水平、还款能力,及时修正错误信息,有效的规避风险,增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1]。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资产业务方面的影响

贷款是商业银行获得利息的主要来源,属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项。商业银行通过筹集资金,把筹集来的资金借贷出去,利用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之间的利差取得利润,而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后,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融资,分割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利润。

分析影响状况。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对象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冲击着商业银行以个人贷款和小微企业为主的零售贷款业务。按照出资人的不同,可以将互联网金融融资贷款平台分为结构网贷平台和个人网贷平台。其中,P2P借贷和众筹融资属于个人网贷平台,与银行的个人贷款客户不同,个人网贷平台的平均利率高达16%~24%,而商业银行的利率则为5.6%~9.5%,因此,根据贷款利率的高低,一般理性的客户都会选择互联网金融,使得个人网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相分离,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够自由的选择商业银行贷款,但是,一些优质客户仍然会选择商业银行贷款,因此,个人网贷平台无法完全取代商业银行的地位并且两者之间的交集较少。同样,电商贷款属于机构网贷平台,主要通过阿里小贷、京保贝等进行贷款,而机构网贷平台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未对商业银行造成威胁,再加上两者之间的客户群体不同,所以机构网贷平台与商业银行可能存在着互补合作的关系。

综合上文的分析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资产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不会对商业银行构成威胁,相反,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而且,在未来,阿里小贷可能会向商业银行开放,那么,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可以在合作互助的情况下,实现互利互助、团结共赢的发展目标。

2.2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项。存款者把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需要按照存款利率支付给存款者利息,如果存款利率过高,商业银行的支付成本就会增加,而如果存款利率过低,商业银行的获取的资金成本就会较少,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造成影响。

分析影响状况。以第三方支付、余额宝、P2P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负债业务方面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三方支付作为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交易平台,具有短期存储资金的功能,但是,这种存储功能没有产生利润,而商业银行的活期储蓄也不会产生较多的资金付出,因此,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几乎没有影响;P2P借贷的性质与商业银行的高风险理财产品相同,而其利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所以一些风险爱好者可能会选择P2P借贷,但即使如此,在客户群体方面,P2P借贷与商业银行几乎不存在交集,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较远;就存款利率而言,余额宝的存款利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但是,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商业银行推出的丰富多样、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余额宝的优势也逐渐消失,从总体来看,余额宝在短期内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影响,但是,长期以后,这种影响作用会逐渐减少。

综合上文的分析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负债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影响会逐渐的减少。

2.3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收取手续费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余额宝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带来极大的影响。首先,第三方支付平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其次,余额宝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由于这两者的介入,商业银行收取手续费的收入减少。

分析影响情况。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开通直接减少了商业银行转账业务的手续费,在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时候,很多客户会通过商家安装的POS机进行付款,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商家支付1%~2%的手续费,发卡行收取手续费中的70%,为商家安装POS机的银行收取手续费中的20%,而如果发卡行与提供POS机的银行为同一家银行,那么,则会获得90%的交易费,因此,商业银行会取得较高的利润;而开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之后,总的交易费用减少,商业银行收取手续费的总额也会相对降低,对商业银行的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2]。

总结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其发展和产生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因此,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利用自己的优势,推出丰富多样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断寻求与互联网金融的合作机会,以取得互利共赢的发展成果[3]。

参考文献

[1] 彭钰.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4.

篇13

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以来,海南经济在波折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南金融也潮起潮落,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既有大发展取得的成果,也有大风险造成的损失,更有大复苏中潜在的机遇。海南省金融业在过去的20年中,所经历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凤凰涅、浴火重生的过程,在中国金融史上成为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的标本。为借鉴其标本意义,必须厘清和分析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

一、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

笔者认为,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与海南省经济发展是互动的,虽然没有十分清晰的分界线,但从两者的互动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大发展、大风险、大调整、大复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发展阶段

1988年建省办特区后,海南提出了“超常规”发展经济战略,经济决定金融,海南省金融业也顺应这一“超常规”发展战略,成为了全国金融“试验田”。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一是金融服务实现新的突破。率先推出人民币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券等金融品种,率先实现现汇管理,实行结售汇的外汇留成并成立海南外汇调剂中心,较早推行企业贷款《贷款证》管理制度,较早成立证券交易中心。二是资本市场运作实现新的突破。由于较早获得市场机制筹集建设资金的优惠政策,曾创造过中国资本市场的“两个第一”: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上市和第一家民营企业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运作融资,为海南省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资金链条。三是组织机构体系实现新的突破。资本市场的运作引发单一的银行体制和变革,城市信用社、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不断出现,除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外,外资金融机构3家,中外合资财务公司1家,股份制银行3家,信托投资公司类金融机构20家,城市信用社25家,农村信用社联社19家等。[1]当时海南人曾不无骄傲地对外说,银行的密度全国最高,银行多过了米铺。金融业超常规发展在促进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指导思想和风险意识的偏差,海南省金融业繁荣的背后风险不断累积。

第二阶段:大风险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以疯狂发展的房地产泡沫风险带来了金融的大损失。由于受海南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吸引,海南掀起开发热潮,特别是岛外热钱催热了房地产集中开发,当时人口仅700万人的海南,吸引了5000多家房地产公司云集,炒地皮、炒项目、炒楼盘等不正当房地产经营行为泛滥成灾。从1990年开始,房地产投资出现连续四年急剧膨胀的态势,1990-1993年各年比上年分别增长143%、123%、225%、62%,最高年投资额高达93亿元。[2]在这一过程中,海南出现资金“洼地”效应,大量资金聚集房地产开发,而投资海南房地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机构投资,其中以银行资金为主,一方面,银行发放大量的房地产开发性贷款和土地贷款;另一方面,银行通过自办公司实体或绕规模贷款投资房地产。由于大量发放贷款,在资金短缺的海南省金融机构中一度出现金融机构资金拆借热。据统计,当时进入海南的资金70%投资了房地产业,投资于房地产的资金70%来自银行贷款,形成了疯狂发展的房地产泡沫。[3]由于1993年宏观清理整顿和银行清理违纪违规资金的影响,疯狂的房地产泡沫破裂,1994-1997年海南省房地产投资急剧滑落,各年下降幅度为-33%、-35%、-58%、-53%,1997年跌入谷底,全年完成投资不足8亿元。1998年末,在海南空置房、半拉子工程和闲置土地上资金沉淀总量达800多亿元,仅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压资金就有430多亿元,房地产信贷不良率高达80%以上并居高不下。[4]留给银行的,除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就是盘根错节的债务纠纷,海南省金融业违背市场规律的超常规畸型发展风险全面暴发,遭受房地产泡沫的重创,金融运行陷入困境,并由大发展进入大风险、大损失时期,海南成为全国金融的“重灾区”。

第三阶段:大调整阶段

1995年海南省经济跌入谷底,金融业也在大损失中进入大调整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清理、整顿和规范。重点包括:一是调整金融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体制。将国家专业银行改造为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以“一分一脱一剥”为代表,即农发行从农行分家,农村信用联社与农行脱钩,将不良资产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同时,各商业银行采取撤、并、迁调整经营网点,有的还对县域支行实行内部降格,有的甚至整体撤离县域支行。将投资银行重组,作为光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分支机构。将部分信托公司改组为商业银行的分支行,主要以富南、蜀兴、浙琼、华夏、吉亚等信托投资公司改组为海南发展银行的分支行,南华金融公司改组为深发行海口分行;将银行改办的信托公司和证券部与银行脱钩,将无法转让的信托公司和证券部撤销,共有507家信托公司退出市场。启动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二是营造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人行海口中心支行致力于金融安全区建设,省政府建立以自身为主金融机构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创建机制,净化法治环境,打造诚信海南,完善投资机制,优化服务质量,为金融业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三是处置积压房地产。1998年12月,在中央的支持下,海南开始了处置积压房地产全国试点,海南充分利用了经济特区的优势,进行法律创新、政策创新、金融创新、操作创新,使政府、银行、企业、法院四个轮子一起转,海南500多宗“半拉子”房地产重获生机,不但改变了外界对海南金融高风险区的看法,也带来了国内外资本对海南发展的信心。[5]

第四阶段:大复苏阶段

经过持续多年的调整,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处置,并在调整中推进金融创新,特别是随着大部分金融机构进行股改,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创新金融管理理念,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网络,金融改革效应显现。同时,依托省政府“一省两地”发展规划和实施的“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经济平台,海南省金融业也实现了突破性增长,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明显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金融业总体上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阶段进入加快创新和发展阶段。至2007年未,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73亿元,比建省之初增长了33倍,各项贷款余额1228.04亿元,比建省之初增长了14倍。[6]全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最高时期的80%,下降到15.51%,2007年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实现净盈利7.27亿元,除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均实现当期盈利。辖内金融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建立,现代化支付系统、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金融预警系统、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等都已发挥很好的作用。2005、2006和2007年海南省金融机构存款与GDP之比分别为143%、148.5%、152.3%,海南金融随经济发展逐步成长。[7]同时,国内外金融机构纷纷看好海南,一大批国内金融机构已与海南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诺贝尔获得者尤努斯领导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也与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在琼中县开展小额信贷试点。2008年3月份,24家外资银行进入海南开展市场调查。海南省金融业正呈现强势的大复苏,可以说海南省金融业迎来了健康发展的春天,正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二、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面对海南金融20年,就是面对一种凤凰涅、浴火重生的过程。当这个凤凰浴火中展翅腾起的时候,它闪烁的光芒,其实照亮的是我们的眼睛,凤凰涅是残酷的美,同时也是希望的美。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历程,海南金融化茧成蝶,不断收获着蜕变的美丽,并为全国金融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和启示。

启示之一:须确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要求金融的发展必须是有效的发展,而有效的发展必须是风险可控的发展。海南省金融业之所以从大发展进入大风险、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急功近利,不能准确把握金融发展规律。近几年来,海南省金融业出现大复苏,主要是因为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并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金融工作。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海南金融发展的全过程。

首先,实现有效发展必须统一对金融增长方式的认识。绝不能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资产规模的扩张,而应是带来经济增加值的增长,也就是取得较高回报的同时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发展与增长内涵不一样,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结构没有优化,质量没有提高,这种增长有可能是无效的发展,不但增长难以持续,而且会背上新的包袱。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速度、结构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因此,海南省金融业必须着力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其次,实现有效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风险防控与业务有效发展的关系。风险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辨证关系。风险遍布在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与角落,如若在业务经营中一味回避风险,则发展也将离我们而去;但同时,也不能以发展为理由而忽视风险的存在,“谁忽视了风险,谁将最终承受风险带来的恶果”。因此,必须尊重金融发展规律,尊重客观环境,不能搞无效益的规模扩张,制造历史包袱,牺牲未来的发展。

第三,实现有效发展必须统一对业务经营结构调整的认识。随着金融机构将经济资本增加值考核指标的引入,对贷款或资产规模扩张形成了硬约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得资产负债业务收入进入不稳定状态进而影响收益的稳定。新的经营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要求海南金融机构必须及早调整经营结构,确定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全面发展、存贷利差收入与非利息收入并重的经营理念,努力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变。

启示之二:必须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海南省金融业曾经辉煌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多种金融机构应运而生,建立了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市场经济金融组织体系,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但经过大风险、大调整后,许多金融机构退出海南市场,目前,海南省经济的加快发展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与金融体系的单一性和功能缺损矛盾日益突出。

海南特区经济的振兴急需重构和创新金融组织体系,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海南省金融组织体系,一是要借助发展海南特色经济之机,制造条件,积极引进全国性金融机构落户海南,建立地方特色的商业金融机构。二是要利用快速发展的海南优势,吸引外资银行进入海南开设分支机构。三是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通过省内金融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金融管理水平。四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注资改组或改制,对全省农村信用社232家法人社分别进行渐进性重组改造。五是进一步规范引导和管理民间金融行为,支持尝试开办县域性的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组织,发展面向不同客户、面向不同市场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以形成海南省更加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架构。

启示之三: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在海南省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海南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先行者,1992年全省上市公司曾高达23家,位居全国第三,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海南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近年来,海南资本市场发展与全国背道而驰。据了解,我国资本市场近年来在规模上获得了跳跃性发展,2006年至2007年全国新增A股上市公司近200家,海南却未增加一家,至今,上市公司仅为21家。资本市场发展不足,不仅与大特区的形象不相符,也与海南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不对称。同时,目前海南直接融资比例仅5.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贷需求的增长和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较突出,1995年全省存贷比例为100.1%,而2007年降至65.5%,企业间接增资较为困难,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加快筹资步伐是解决海南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为此,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首发、增发、配股、发行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途径募集发展资金,把海南建设成全国资本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8]

启示之四:必须坚持推进金融创新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海南省金融业2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金融发展离不开机制、制度、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为推进海南省金融业的可持性发展,必须推进金融创新。

一是改进创新环境。要提高政府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政府要切实重视金融发展问题,出台鼓励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措施,改善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要加快推进金融综合化经营进程,适当放松金融管理,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交叉性、复合型金融产品创新;要努力提升创新的监督效率,监管部门要简化创新性业务的审批程序,放手让创新业务按照商业原则自主定价。

二是提升创新动力。要完善创新组织体系,加强对金融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研发公关;要增强金融机构分支行机构创新功能,强化基层主体的创新意识,使市场需要能及时反馈给各金融机构总部,激发整体创新热情;要优化创新流程,建立以客户发展、客户需要到业务创新和反馈的一整套操作规范,形成从了解客户到满足客户的完整循环,增强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

三是提升创新效率。要坚持金融科技创新为先导,以金融科技创新带动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努力增强创新效率;要强化敏锐把握市场机会,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进行产品研发设计,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要进一步推动票据、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要创新产品的售后服务,注意跟踪调查和质量改进,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要加强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建立制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防控风险,加强市场约束、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促进业务规范发展。

启示之五:必须加强合规建设

合规管理被普遍认为是银行抵御风险、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海南省金融业20年发展中的波折,就是因为没有把合规管理的理念贯穿于经营全过程。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海南省金融机构必须尽快建设透彻的“合规管理”,在运营管理的每个细节和环节上始终坚持以是否合规来判断和决策,进而将合规管理的理念浸润到金融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决策中。

一是抓高层合规。作为各级金融领导干部必须对合规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做到懂合规、知风险,身体力行、带头遵规,亲自抓合规管理工作,真正体现合规从高层做起,进而带动整个员工队伍规范经营、规范管理、规范操作。

二是抓制度建设。合规经营能否得以落实以及其效率如何、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便捷,制度运转得是否顺畅、灵活、高效。因而,金融机构要从强化风险管理、规范业务操作的角度出发,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及时进行修订、废止,要确保所有业务都纳入制度管理范畴,制度控制要渗透到各项业务的所有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不留任何死角,统一全行的各项业务操作,确保业务管理制度化,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是抓制度落实。当前,金融机构合规管理面临的趋势正由“以部门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转变,对制度执行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的业务流程管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要求,相应的新流程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流程为中心的合规管理要求合规建立在持续测试和验证的基础上,以确保各项业务每个环节的操作和管理都有明确的合规操作指引,真正将合规管理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传导给每一位员工,使员工能够高效、严格地执行制度。

启示之六:必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这是资金按市场原则自由流动规律的结果。金融生态好,商业评级就高,在资金调度、信贷规模或授权授信时,就会产生倾斜,就会有更多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反之,资金流入就会减少,并引发资金外流,削弱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海南省金融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遭受重创,成为金融的高风险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近几年来,由于强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海南金融业重新走上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当前,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快转变观念,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转变和优化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搭建政银对话平台和银企沟通平台,努力改善金融生存与发展的经济环境。

首先,政府应尊重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支持金融部门改革和发展,为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决摒弃地方保护主义,自觉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支持银行依法维护债权,坚决打击不良企业的逃废债行为。要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法规,没有健全的法制环境。

其次,司法机构要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建立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惩戒制度,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从而改善司法环境,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三,要继续推进“信用海南”建设,将信用体系建设列为海南软环境建设工程之一,深入开展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对全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确保实现“质”的转变。要建立全省金融综合业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各类信用信息采集。建立全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市、县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评价。

参考文献:

[1][3]王俊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J].今日海南,2008,(3).

[2][4][5]林克昌.海南省处置积压房地产八年奋战结硕果[J].海南经贸,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