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近年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地企业的污染排放。由于沧州地区位于京津附近,近年来为了优先发展经济,吸纳一批具有一定污染危害的企业,使得当地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较为严重,尤其是著名的“红水”事件,揭示出当地农村极为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例如,近年来,在环保部门公布的几十家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企业中,河北省总共有6家企业上榜,而沧州就有两家。由于工业废水的污染范围广,危害层度高,使得沧州很多农村地区的村庄成为“癌症村”。同时,在流经沧州地区的河流,由于受到污染,水产养殖业中的鱼虾出现大量死亡,甚至对于渤海口地区的鱼虾产生灭绝性危害。
农村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沧州地区的农业发展一直比较迅速,素有京津地区“菜篮子”的美誉。同时,沧州也是河北地区比较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但是,由于农民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不懂得相应的科学技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农产品中含有大量农药残留,以及过剩的农药进入水源和土壤,对于当地农村的自然环境、人体健康也都构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污染问题,危害也是比较严重。例如,沧州作为河北重要的棉花生产地区,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白色地膜,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土壤的质量。
不合理的生活习惯。由于沧州地区的农村在环保宣传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村地区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任意堆积和排放。这样尤其在夏季,气候燥热,垃圾和污水不仅导致大量蚊虫滋生,而且散发出阵阵臭气,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对于沧州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寻找有效的法律救助途径解决;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目前在宪法和相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面已经逐渐完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主要集中解决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而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存在大量的法律漏洞,使得很多污染企I和环境破坏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惩处,这样就使得沧州农村地区的环保问题尤为突出。
沧州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防治对策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沧州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人手,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改善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沧州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就是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村地区的居民改变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妥善处理日常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农村地区的环保设施基础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垃圾和污水管理方式,从而有效降低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对于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
篇2
一、海水養殖环境污染问题
1、 化学污染
海水养殖化学污染较为严重,其中包括营养盐污染、硫化物污染以及化学试剂和药品污染等。营养盐是海水养殖中经常会用到的化学物质,其主要的成分包括NH4+-N、磷酸以及其他成分。N盐和磷酸盐在水底的沉积会导致水底产生无机氮或者导致水底缺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硫化物的污染则是由有机物水底细菌的作用而形成的,其对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生存有着较大的影响[2]。一般来说,为了增加海水养殖生物的产量,海水养殖管理人员必然会在水中投放化学药品或者滴入药剂,但是大量化学用品的投入和使用会杀害水中的有益菌,造成水底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
2、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指的是在海水养殖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养殖人员为了增加海水养殖生物的繁殖率,认为应该要对物种进行引进,甚至引导物种相互之间进行竞争和捕食。我们常见的养殖方式就是移植和引种,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而且有利于成本的降低[3]。但是这种养殖方式也容易造成水底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物种的基因保存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3、发展的污染
随着海水养殖行业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发家致富的希望放在海水养殖上,导致养殖行业发展过剩。过大的海水养殖规模容易导致海域面积的减少,对海洋的系统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对海水的纯净度造成不良影响,也有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紊乱等。海水养殖行业发展带来的系统紊乱问题加剧了海洋环境的污染,对海水养殖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4、饵料污染
海水养殖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各种饵料的喂养。据悉,中国海水养殖生物的饵料大部分为人工合成饵料,这些饵料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对海水养殖生物的生长起着促进作用。但是,从目前中国海水养殖饵料投喂和食用的情况来看,中国海水养殖饵料有20%会被浪费,这种浪费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海底环境污染。海鱼的排泄物在沉入海底后会造成海内异养生物损耗氧气的增加,破坏海底环境平衡,给养殖生物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海水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
1、物理和化学结合控制
海水养殖环境污染一般指的是水质的污染和水底环境的破坏,因此养殖人员可以通过采用增氧机来增加水底氧气,或者通过换水的形式来加强对海水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此外,养殖人员还能够通过适当的化学方法来保持海水的质量和加强养殖环境的净化。例如,养殖人员可以通过臭氧处理、投放过碳酸钠颗粒以及电化学法等方式控制海水养殖环境污染,以净化水底环境,增加水底活性氧。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以结合使用,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海水养殖环境污染的控制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的特征,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处理方法的成本较高,且不能保证彻底治理污染问题[4],因此养殖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
2、生物修复法
生物修复法指的是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来进行海水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是利用营养动力学和生态毒理学知识进行操作的一项技术,其主要的特征在于治理时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例如利用利生素和益生菌等有益菌治理海水养殖环境污染时,不仅能够保持水底环境的净化,还能够达到控制病菌繁殖、预防疾病的作用。
3、实施健康养殖工程
健康养殖工程指的是根据养殖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进行科学养殖的发展模式。要实施健康的养殖工程必须要求养殖人员能够对养殖厂进行全天候的观察和管理,严密观察养殖生物的繁殖情况和水底的环境情况。如果观察中发现意外情况要及时处理,这样可以帮助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海水养殖行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一方面提高了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的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目前中国海水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发展污染以及饵料污染等,要严格控制海水养殖环境污染,保证海水养殖行业的正常发展。实现养殖业的高产和优质必须要坚持物理和化学结合的方法,或者采用生物修复法进行环境污染控制,并实施健康养殖工程。
参考文献
[1] 李京梅,杨士永. 基于环境质量成本模型的海水养殖业污染控制研究[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04:89-96.
篇3
1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1.1 相关法规建设不完善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其中一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法规建设不完善,现阶段,国家和地区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大多数都是针对企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等方面而制定的,而关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设严重滞后,从而导致了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规矩;其次,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财政部门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投入有限,无法真正对畜牧养殖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应的约束,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缺乏相应的科学评价;最后,在一些个别地区,政府部门迟迟不能将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纳入到地区环境保护体系中,即便是有些地区出台了相应的有关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治理政策,但在具体实施和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政策常常无法高效落实到位。
1.2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严重的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政府、畜牧养殖企业和养殖个人对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地方政府部门还是养猪户和养殖机构,他们更加重视发展养殖业能够为自身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畜禽粪便、尿液、污水、未全面利用饲料以及兽药等科学处理,因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再有,政府机构即便是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有一定的认识。但也由于认识不够全面,对地区的养殖场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在养殖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难以做到对环境进行科学保护,不能及时对畜禽养殖中所产生的各种粪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1.3 畜牧养殖模式落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畜牧产业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最近几年,我们在积极发展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模式,但是家庭小规模养殖是现阶段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主要现状。现阶段,不管是养殖规模、产业化进程还是发展水平方面都比较低下,整体的养殖模式还比较落后,有些养殖户的养殖设备十分简单,根本没有专业化污染治理设备。一些小规模的养殖户随意排泄粪便,根本不会对粪便进行处理,从而造成很多环境污染问题。
2 治理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
2.1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
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理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防治畜禽污染,首要做的就是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立法工作,强化对养殖企业和养殖人员的约束力度,结合地区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逐渐对相关法规和制度进行完善,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同时,还要积极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强化对畜牧养殖过程中饲料、兽药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饲料配比科学,药物规范使用。避免药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2.2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首先,加大执法力度。联合畜牧、城管等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督促已经建成投产的畜禽养殖业户,必须设置固定的废渣储存场所,并要有防止粪液渗漏、溢流的措施,禁止直接将废渣、粪便倾倒入地表水体或其他环境中;其次,加大处罚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不符合环保要求及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或粪便不经处置直接排入环境的畜禽养殖场,实施限期整改或搬迁,并进行严厉处罚,严防粪便、废水污染环境。通过执法,逐渐改善养殖户不注重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畜牧养殖污染问题。
2.3 科学规划,综合防治
首先,规划先行,不留后患。根据水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国家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畜牧发展区域规划,科学确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并向社会公示。坚持“先规划、后选址,先报批、后建设,确保环保设施建设与养殖场舍建设同步”的原则,实行规模养殖申报备案制度,企业或个人在兴办畜禽规模养殖场前,必须依法履行申请、审查、备案程序,必须先过环评,先上环保设施,确保畜禽养殖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其次,规范管理,源头防控。严格实行新建养殖场审批制度,坚决制止查处未批先建养殖场的行为。严格控制生猪养殖总量,实现禁养区生猪零养殖、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达标排放或零排放的目标;最后,分门别类,综合防治。在全县开展养殖业污染情况拉网式调查,彻底摸清家底,分门别类,对症下药,对小型养殖场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标准化改造,对大中型养殖场采取立体循环模式实行种养结合,对临近水源地的养殖场早日转产转行,对高污染养殖场坚决关停。
参考文献:
[1]肖瑞杰,蒲敬海,舒拉.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12)
篇4
城市工业、生活污染向农村大量转移,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显突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担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农村社区
肩上。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崛起,大量污染源已经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承受着自身和城市发展的双重压力。现在的农村已失去了当初田园风光的美好画面,随处可见的是生活垃圾堆积、污河横流、山体千疮百孔、土地塌陷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环境的破坏显然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也会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要解决目前和今后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了解掌握基层农民的经济现状、农民的经济观、环保观,以便为决策的实用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农民的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实际上主要是前十几年的变化,近十几年农村的变化不大。普遍的变化主要是:吃得饱,穿得暖,房子贴上瓷片片。农民的收入渠道离不开种地、打工,个别人做买卖(好听点叫经商)。近年来的变化是种地成了捎带,收入以打工为主,种地管肚子,打工管票子。打工人数比例,以本地或就近为主,外出人数较少,冬天三四个月不少人没事干。
目前农村富起来的人还是少数,维持基本生活的还是多数,仍然有个别农户因为疾病、结婚、意外事故、子女上学等生活在贫困线上。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支出不成比例,支出的步子要快得多。
“低保政策”解决了一些人的基本生活,由于农村干部的意识,农民的观念,低保失去了基本的意义,成了关系的优惠,成了有关系的荣耀,而且被大多数人认可。
二、农村的环境现状
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总体上来说,农村环境污染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失去了三十多年前基本上自然净化的生态平衡状态,农村环境污染已经逐步成为主要的问题。
1.主要的环境问题
(1)生活污水随意泼洒,无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
(2)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无集中填埋或无害化处理。
(3)养殖无序,特别是家庭式小养殖,没有规划区域,分散于居民居住区。
(4)滥用农药、化肥、地膜。
(5)原煤散烧,特别是冬季。
(6)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特别是重污染企业。
(7)春季农田秸秆焚烧。
(8)夏季雨水集积,污水横流。
2.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挣钱最重要。
(2)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环境危害的认识不足。
(3)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没有取暖、排水、垃圾处理设施。
(4)缺乏规划,街道硬化,没有设计排水管道等。
(5)种植相对原始,缺乏科学方法。
三、农民的环保观念与经济观念
总体上讲,农民的环保观念和农村环境污染基本上是同步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但在对待污染的做法和态度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然摆脱不了个人、现实、面子、无奈、认可等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
1.为快速致富或生计参与污染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以烟筒代表经济的时代,烟筒就是发达,就是富裕,农民基本上不知环保为何物,或者以为环保就是打扫卫生。所以,那个时代人们几乎不考虑环境污染,更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对冒烟、污水视而不见,也没听说过雾霾。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以环境为代价快速发展,环保工作逐步重视,同时各种污染土小企业在部分地区几乎是遍地开花,一部分文化低、胆子大的人短时间发了财,不少人参与了土小企业,环保形势紧张后,仍有不少人为了挣钱或生活开办或参与土小污染企业。直至现在,仍有个别人在偏远地区或县域或省域交界地区,不惜冒着经济处罚乃至法律制裁的风险,开办一些政策明令禁止的污染企业。
2.为了生活到污染企业打工
有企业就要有工人,有人当老板就得有人打工,特别是近几年,青壮年农民基本以打工为生活主要经济来源,有知者吃知,无知者吃力,为了生活,有毒有害的污染企业也毕竟是一份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还看不到或者顾不上,眼前的生活是最主要的。调查中有这么一个典型案例:一个农民通过一点小关系到了个小化工厂当工人,一连做了十几年,老板赏识,自己在村里感觉也有点面子,直到有一天突然生病了,查出来是癌症,老板到家里带着礼品看望,一家人感动得不得了……
3.默认身边环境污染
农村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了主要的污染问题,农村生态已经超出了自然净化和修复能力,然而不少人对身边的污染或视而不见、或默认、或无奈,垃圾随意倾倒,秸秆随意焚烧,河流灌溉污染农田无可奈何,企业老板后台很硬不敢反映,土小企业和自己关系不错,不好意思说……
四、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
1.提高经济收入,保障基本生活
“穷则思变”是两个方面的变法,一方面探求新的方式改变现有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可能不择方式甚至违反法律,做一些法律禁止的事情。土小污染企业就是一种,一些人为了发财,也有一部分为了基本生活铤而走险。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仓实而知礼节,应该是提高农民环保观念、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前提或基础。
2.完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解决生活污染问题
生活污水、垃圾、燃煤、畜禽粪便是目前农村最主要的污染。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对垃圾进行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实行集中供热减少原煤散烧,收集好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覆盖机械化收割,禁止秸秆焚烧,建设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强化环保宣传,提高环保观念
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是环境污染的危害的宣传教育,用现实的事例教育农民,使大家普遍提高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不污染环境,监督别人不得污染环境,是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4.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集聚和合理布局
篇5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规划要关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们看到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越来越光鲜亮丽的城市建设,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城市规划事业比较薄弱,首先,城市规划起步晚,意识淡薄。其次,规划人才匮乏,管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在中小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还有,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最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使得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建设不能随着更加完善,造成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合理解决等等现实问题。因此城市规划势在必行。
由于我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更为凸显,威胁到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更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问题之一。城市规划工作做不好就会加剧城市建设中的各种环境污染,水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污染增强、噪声污染更加明显。当环境问题发生了恶化再想怎么去解决城市问题,则就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这也不是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初期就把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纳入考虑的范围内,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点。将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目标作为城市规划的首要环节,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城市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下形成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人均GDP保持着8%的增长速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等等,严重危害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
首先,水污染问题严重。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据调查显示,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其次,大气污染日趋恶化。城市化进程中,工业、交通、燃料等产生的有害气体,一些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对建筑物有腐蚀性,损害农作物,更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全球来看,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再次,固体废弃物的泛滥。由于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泛滥成灾,不能及时的处理,不仅不利于城市环境卫生,侵占土地,更加剧的传染疾病的机率。从整个生态系统看,也将加剧水体和大气土壤的污染。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已泛滥成灾。
最后,城市中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污染,那就是噪声污染问题。城市越来越发达,其中的工业、交通、娱乐等各项事业比较健全,噪声也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不可不说的问题。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三、如何做好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发展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轨道。因此,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如何做好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成为我们接下来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期考虑
篇6
农村环境污染为何愈治愈劣,我想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典型的发展不当和发展不足带来的。解决此问题必须看到一个重要约束一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可能仍将继续存在,仍然会有相当多的人以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为生。此约束决定了农村污染治理可采取的措施是有限的。它们首先必须确保农民受益并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任何激进的、外部输入性的、单纯管制性的政策都有可能面临失败。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的经验也说明这种问题必须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的情况下统筹解决,即兼顾“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这与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思路是一致的。
据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采取以下4方面的对策。
一是要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基础体系建设。基本制度包括有关法规、标准、管理制度及其支撑体系。制订《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管理制度建设中,应抓好3个重点:首先是逐步推行建设前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机构和能力建设,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第三是将农村环境保护体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中。在地方规划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二是推行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自上而下”的筹资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全面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政策,推行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自上而下”的筹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使农村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聚居点的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同时,应加大排污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比例,以体现对受害者的补偿。“开源”之外,必须采取有力的“节流”措施,即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部门分割、重复建设以及“自下而上”决策等问题。对于农村面源污染这样涉及面广的污染,应将治理资金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调配。对于农村聚居点的公共服务资金使用方式和方法,应逐步建立农民自主决策机制。
篇7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文明建设的步伐和农民的生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得力所产生的工业污染。
4.畜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在加剧,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群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农村水环境质量恶化。
2.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发病率增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环境管理体系、有财政资金、有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1.我国环境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
2.财政资金短缺,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4.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单一,套用工业污染的治理手段。
5.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手段落后。
6.农民的环保意识差。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自身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垃圾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利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战略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转变观念,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转贴于
3.加大农村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科研部门应当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农业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加强力量,增加投入,通过技术攻关、项目招标引进吸收等方式,尽快推出一些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技术项目,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提高投资效果。在支农资金或环境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农业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可以吸引和利用一些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赠款和贷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资增长机制。
4.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建议成立由各省(市)领导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农业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环境治理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5.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必须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并以新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
6.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养殖废物的排放。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厂),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督促建设单位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于“三河”、“三湖”等国家和地方明确划定的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周围的中等以上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厂),必须进行限期治理。
7.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开展村镇环境规划。凡1999年以后新建的县城、乡镇和新村,必须编制环境规划,并与城、镇建设同时实施;对已有的县城、乡镇和村庄,应结合城镇改造逐步加以实施。要通过规划、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速城镇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
篇8
一、传统的农村社会纠纷
(一)婚姻家庭纠纷
婚姻家庭纠纷是农村的主要矛盾纠纷,主要包括夫妻离婚、婆媳关系不合、老人的赡养问题和小孩的抚养问题等。这几年农村中的离婚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导致夫妻双方选择分手的原因很多,除了传统的婆媳之间矛盾、夫妻性格不和、夫妻双方出轨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一些人的家庭责任感不强。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中有许多年轻男人外出打工,他们在大城市见了世面,回乡后与农村妻子之间在思想、文化、消费等方面的观念日趋差异,这也是导致农村离婚率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夫妻离婚时因财产的分配问题、子女的抚养问题而引起的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在农村还存在着许多拒绝赡养老人的现象。由于部分人道德意识差,对老年人拒不履行或不恰当履行赡养义务,导致老年人不能安享晚年。
(二)邻里纠纷
近些年来,农村邻里纠纷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纠纷增加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农民自己的原因,一些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遇到事情时不能冷静处理,不懂得求助于法律,而是自行了断。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一些基层干部法治意识淡薄,有些负责民调的干部对农村中的邻里纠纷不管,纠纷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导致邻里双方怨恨加深。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竞争,农民之间的社会竞争意识也在逐渐强化,使邻里间的利益冲突加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伴随而来的贫富不均现状日益突出,但是传统的小农心理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过的好,邻里之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相互间的偏见和误解增多。这也是导致农村邻里之间纠纷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农业问题引发的纠纷
(一)农村道路建设工程引发的纠纷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随着各地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许多农村都对现有的石子路进行了改造,全部换成了水泥路,部分条件好的农村还安装了体育设施供农民在闲暇时锻炼身体,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民对修路都有热情,愿意出钱出力,但是在道路修建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占用土地、房屋拆迁、征地补偿等问题。当某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千方百计地阻挠工程正常施工。部分自认为利益受损的群众还有可能自发组织起来集体上访或阻挠施工,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农村社会治安引发的纠纷
随着这些年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农村的社会治安状况令人堪忧。表现在:一是盗窃案件多发。有的地方偷盗成风,小到小偷小摸,大到盗窃农业生产设施。犯罪分子多以盗窃现金、家电、家禽、机动车辆、农用机械、电力通讯设备等物为主,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和损失。二是赌博活动盛行。部分农村中麻将盛行,许多留守妇女整天在家打麻将,更有甚者玩起了国家明令禁止的“诈金花”赌博游戏。三是封建迷信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求神拜佛、看相算命等骗钱害人,部分群众因愚昧无知和法制观念淡薄而迷信天命、鬼神,四处烧香拜佛,花去不少“血汗钱”。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社会纠纷
(一)农业生产本身造成的环境污染纠纷
这些年来,农村中畜禽养殖业开始规模化的发展,许多养殖户环保意识淡薄,加之没有很好的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畜禽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农村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源。畜禽粪便的气味也已经严重污染了农村居民生活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就是化肥、农药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追求高产量,各种新型的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对土壤、水、生物、大气及人体健康产生污染危害。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农民没有认识到畜禽养殖、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导致人为的环境污染特别严重,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中的大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管理差、生产水平相对落后以及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措施,乡镇企业治理污染的意识不强,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农村原有的强大的环境自净能力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为公害,导致农村空气质量恶化,河水被污染,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深受影响,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村民的生活用水和身心健康,乡镇企业与所在村及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参考文献
篇9
一、树木在改善环境中的作用
1. 树木在光照下会产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会将空气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为氧气排出,因此树木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还可以将空气中的碳转化在树木本身中,为人类提供能量。目前由于大量的工业生产需要燃料的消耗,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森林可以将这类碳化合物进行有效转化,有效地为人类解决了碳排放的后顾之忧。
2.林业种植在大气的酸含量方面也具有极大的改善与控制作用。目前大气污染中酸类物质的沉降是十分众多的,工业生产使用的大量燃料消耗会形成硫等物质的排放,这些元素在大气中会形成酸性的化合物伴随雨水进行沉降,这些酸度较高的物质会对林木有腐蚀作用,甚至还会摧毁树木的生命。这些在大气中伴随雨量沉降的物质会对树木造成恶劣的伤害甚至死亡,然而不同的树木种类抗击酸性物质沉降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例如杉树类的树木对酸雨的抵抗能力很脆弱,而山茶树等树木对酸雨的抗击能力很强,因此可以通过在受酸雨影响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植吸收酸性物质的木材,这样就可以有效吸收掉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达到改善环境的作用。
3. 森林能够有效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在林业大量发展的环境中,森林地面会被树叶掉落的物质所铺垫,形成输送而绵软的地面结构,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树木形成的这些地面结构会有效吸收和排放水分,大大减少洪水侵袭的猛烈程度,避免下游地区受到更加严重的洪水灾害。据统计,森林能够阻挡20 %的洪峰危害,将其以吸收或蒸发的方式进行缓解,森林能够有效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这样的土地结构就避免了降水量大的地区常年雨水冲刷与洪水流过造成的水土流失,很好地巩固了地表的结构。
4.防止土地沙化。如果在缺少水分的地区,土地的结构会逐渐变得脆弱和沙化,大风会逐渐侵蚀沙化的土地,长久发展下去会形成沙漠,这对环境是极其不利的。林业种植的树木就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象,森林的存在能够有效阻挡地面的空气流动,缓解刮风带来的地面沙化侵蚀,树木强大而复杂的根部结构能够牢牢地抓住地表土壤,避免土壤表面因缺少水分被常年的空气流动沙化带走。很好地保护了该地区的地表结构,避免了其进一步的沙化。
二、加强林业种植,优化生态环境
篇10
1造成养殖环境污染的成因
1.1养殖业由分散经营转向集中经营
在过去,养殖场的规模小,饲养的数量少,经营分散,基本上大多集中在农村,实行农牧结合,及时就地施肥了,几乎不存在污染问题。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饲养数量成千上万,产生大量的粪尿,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就会对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一个饲养数量1000头的奶牛场,年产鲜粪尿就达1.1万多吨,如不加处理,通过下水道排出去,就对附近的土壤、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1.2养殖场逐渐由农牧区转向城镇郊区
在过去,养殖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多建立在农区和牧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的人口大量的集中,对畜产品的需求也显著的增多,于是有很多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建立在人口集中的城镇近郊,造成农牧脱节,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1.3化学肥料逐渐替代了有机肥料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肥料的生产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而且运输、储存、使用也比较方便。相反,畜禽所产生的有机肥料体积大,使用量大,装运也不方便,相对的提高了粪肥的价格,结果造成积压,变成废弃物,难以处理,形成“公害”。
1.4欠缺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不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一些普通的养殖人员,他们都十分关注畜牧养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养殖场的饲料、粪便以及兽药等带来的生态影响并未给予一定的重视,对于畜牧养殖所引发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认识到位,欠缺应有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畜牧养殖场的建设与规划过程中没有采取与之对应的治理措施,治理污染所需的设施设备也不完善。当养殖规模增大以后,养殖污染问题也随即爆发。
1.5政策法规不完善
就我国的环保法规来看,只对于城市生活以及企业生产有相应的政策,但是对于畜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这使得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可遵循,同时,由于受到财力、人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养殖场的环保问题没有实施强硬的约束,在日常工作中也未给予环境保护问题的评价。当前,虽然我省职能部门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环境污染有待进一步治理。
2养殖场环境保护措施
2.1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要让养殖人员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方式做好环保的宣传,转变养殖人员的传统养殖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他们自觉的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治理污染,降低养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治理强度
养殖生产中,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粪尿,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处理粪尿污染的设备实施。近年来,已经摸索了不少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综合处理的方法,利用各种高效率的设备,系统地处理畜禽场的废弃物来达到净化的目的,使这些废弃物做到物尽所用,有效的防止其对人畜健康造成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
2.3创建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
环境保护和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创建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提升畜禽养殖的生态化程度,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如积极使用绿色饲料、绿色兽药饲养,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加强对畜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畜禽养殖生态化、清洁化。
篇11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篇12
绿色化工技术指的是在化学工业发展中运用化学工艺或者原理对化学方法进行改造,以此来减少化学技术中化学原料、化学废弃物或者有害化工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尽量将化学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提升废弃物利用率的同时也减少排放量,促进化学工业的绿色和生态发展[1]。
2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开发
2.1化学原料的选用
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化学原料的选用就非常重要,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绿色、无害的化工原料在生产、排放的过程中也能产生较少的污染物。当前高科技发展下,已经生产处很多无毒无害或者较少毒害的原料、催化剂、各种溶剂供化学工业的发展使用,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尽量选择这样的化学原料,比如是很多天然的植物,包括各种农作物或者野外农作物,还有很多生物,都是无害化学原料的最佳选择。在化学工业发展中,尽量使用这些物品代替,而且这些物品的成本通常比较低,来源广泛。
2.2化学催化剂的选用
化学工业发展中常常使用各种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很多化学催化剂容易加重化学反应废弃物的排放量。现在绿色化工技术开发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就是对无害化学催化剂的开发。同时,在化学催化剂的选用上,尽量用毒害较小的催化剂代替毒害大的催化剂,促进化学反应过程的绿色发展[2]。很多化学行业的研究人员正在大力开发烷基化固相催化剂,其没有毒害,期望这种催化剂能够早日被广泛运用。在无毒害化学催化剂开发过程中,注重其废弃物的排放量和循环使用率,最好能够提升其循环使用的过程。
2.3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尽量提升化学反应的选择性,让化学生成物的提取和净化更加便捷,也能够有效地控制化学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比如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经常进行的烃类选择性氧化,其反应的生成物极易发生氧化现象破坏生成物,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会尽量避免使用这种反应。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能够提升化学生产过程的健康发展水平。
3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运用
3.1清洁生产技术的运用
清洁生产技术在包括冶金、印刷、垃圾处理、海水淡化、煤气化技术、发电技术等行业中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其过程中没有毒害,而且没有污染物。多种行业中运用清洁生产技术已经有效地控制了废弃物和有毒物品的发生。比如在海水淡化过程中,运用清洁的化学方法对海水进行处理,其原料是海水,这是一种比较丰富的天然资源,产生的主要成分是淡水,整个过程中的生产技术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小。
3.2生物技术的运用
生物技术在化学仿生学与生物化工中的运用集中在细胞、微生物、酶的范围内,其中酶、膜化学技术运用地非常广泛。生物技术可以讲很多可再生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转化成有用的化学品,比如自然界中存在的酶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催化剂,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而且反应的条件比较温和,受到化学行业的广泛利用。
3.3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过程的运用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各行各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与利用非常急切。从人们的实际生活来讲,运用绿色化工技术的目的就是能够生产处大量的环境友好型产品,这能够给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优势。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能够避免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在生活中传统的汽油燃烧给大气带来污染,也影响人类的健康;各种产品中氟利昂破坏了大气中臭氧层,给人们的生活埋下安全隐患;很多塑料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利用,带来很多便捷之处,但是使用后形成垃圾不容易被分解。这些严重的污染问题急需被解决,这些带来污染的产品急需被取代。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分解的塑料制品、清洁型汽油、新型燃料逐渐地被开发使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增强,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研究用在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上,比如在酒精的生产上,其原料已经变成了天然的甘蔗;利用较易提取的乙醇汽油取代原来的汽油,在汽车行业中被广泛运用。环境友好型产品受到大众喜爱的同时,应该提升开发技术,加大对其的开发利用,这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的支持[3]。
篇13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集中饲养等问题,导致畜牧养殖行业粪污排放量急剧增加。粪污中一般都含有各种毒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畜禽粪便当中的污染物质不仅包含了悬浮物、有机物,同时也有沉积物、气体以及细菌、病毒等[1]。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收集、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很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家畜粪便产量每年大约为1.73×1011 t,如此庞大的粪便产量已经明显超过中国工业行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所以必须要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1 畜牧养殖污染现状
我国畜禽每年的粪便产量比较大,而粪便中的氮、磷等物质含量都较高。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超过了最大额度,显现出环境胁迫与环境压力问题。
1.1 水质污染问题
水|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因为如果粪便的浓度比较高,而且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湖当中,会严重影响水质。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郊地区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每年流失率约为50%,而这些流失掉的粪便会直接流放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周围环境恶化,并影响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光是上海,其余地区的污染也比较严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广州市、北京市情况也不容乐观。
1.2 大气污染问题
畜禽的粪便在发酵之后,会产生较多的粪臭素等气体,这些气体会直接挥发到周围环境中,不仅会使动物应激,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对人类的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因为养殖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比较轻视这一环节的问题,所以对粪便的处理比较随意,导致养殖场时刻都在散发较为难闻的味道[2]。这种味道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空气污染指数。而且在恶臭的物质当中,包含了一些对人类影响较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促使酸雨的产生。所以近年来各国的专家都在努力研究畜禽粪便当中存在的CH4以及NH3。
2 治理措施
2.1 好氧处理方式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好氧技术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畜禽粪尿,将这些粪尿通过生物处理的方式,结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序批式的反应器,是一种与Fill系统相对应的,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性的活性污泥生产工艺。国内专家学者使用序批式反应器来处理粪便的实例比较多,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经验丰富。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难单独使用,需要结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处理。利用活性污泥膜分离技术来处理家畜日常产物带来的污水,利用膜取代前些年常用的二沉池,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出水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活性污泥的浓度,让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断变强,剩余下的污泥量也会逐渐变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占地面积也变小[3]。
报道称,使用SBR来处理宰鸡场排出的废水,可以有效提升沸水当中CODcr的含量,而且整体去除率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情况下,屠宰厂废水都必须要经过预沉池、厌氧以及SBR等诸多工艺环节,在满足一级排放标准之后再排出。好氧处理也可以使用在畜禽粪便进入到污水之前,或者也可以将其单独和其余物质放在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对这些家畜的粪便先进行脱水处理,等到这些粪便完全干燥以后,再将其生产成有机肥来使用。
2.2 厌氧处理方式
厌氧处理是能量需求比较低,可以产生新的能源沼气,对温度、对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可以当成具有高有机物负荷潜力的物质来使用,部分好氧的微生物如果不能降解有机物,则可以使用厌氧的方式来产生沼气。
3 小结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整体环境,提出了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