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镇发展规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三年内,全镇林下养殖规模达1万亩,年出栏特种鸡3万只,鹅1万只,肉羊1000头,重点放在一带。组建专业合作社5家,培育大户30户。第一年,每个村必须有2-3个100亩以上的林下养殖园,政府重点扶持一个林下养殖园和曾家一个种植园。
发展特色种植。建立榨菜基地,与鱼泉联合,在每年种植榨菜5000亩,并引进进行粗加工。发展苗圃产业,在依托现有的花卉基地,引导周边农民种植花卉,力争达到300亩;在沐河村发展苗圃500亩。在高拔路沿线海拔800米以上的4个村建立高山无公害基地5000亩。
2.加快发展现代非林特色产业。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户增收。一是稳定粮油生产,着力提高单产及品质,增加效益。二是做大做强我镇蚕桑产业,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桑树进行改良,重点放在等村,并用现代的养蚕技术,使之达到年产茧50000公斤。三是在等低坝发展油菜5000亩。四是在有退耕还林的地块实施林下种植中药材3000亩。
3.发展本地劳务经济。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劳动力转移,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务工,增加收入,到今年底劳务输出劳务人数达到一万人以上。
(二)以提高科技含量为突破口,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依托科委和农科院,医药高专等有专业技术的单位,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在我镇首先转化为生产力,打造的科技示范镇。加大培训力度,在三年内,使在家的农民,每人能真正掌握一门新的科学实用技术,并让其运用自如,以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机动车辆激增,干线公路和城市街道上的交通集流与分散的矛盾已明显露出倪端。随着城市第三、第四产业的相继出现,我国城镇非封闭式出入口公路沿线形成了饮食服务走廊、农副产品集市等经济走廊,沿路新技术开发区、厂矿、商店、交易所的建立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公路交通的干扰,影响了出入口路段的时速,交通事故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2 城镇出入口公路的发展规划
2.1.基本原则
一个完整的功能设计系统可提供一系列不同的交通运行。在大部分出行中都包括主要运行、过渡、分配、集聚、进入、终止等6个可识制的阶段,如图1所示。图1中只具有较为单一的交通出行功能,如综合考虑就形成了路网,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集流分配的交叉网化公路。干线公路必须对进路实行控制,以增强干线的主要机动性能。城市道路、街道主要是提供进路功能。在城市道路、街道与干线公路之间的分流、集散路网中(50 000人以下的城市、区、镇)主要考虑提供直行交通运行,对大中城市主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多样化功能,重视并做好居民的出行调查,这是制定交通政策及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世界先进国家均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城市郊区公路规划中突出考虑速度和安全两个指标以及环境景观的评价,并要满足20 a的远景要求。
快速干道上公共汽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
图1.城镇出入口车辆出行过程示意图
我国私人小汽车较少,即使将来有所发展,也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共交通系统的作用。公共汽车停靠站的理想位置是在集流和分散街道的路口处,乘客可利用分离式立交桥作为联接干线公路任何一侧的入口。公共汽车停靠站应尽可能设在平坡或下坡的加速车道上,并设立港湾式停靠站。在城市郊区应有定点班车、快慢车道分开的公路,快慢车道隔离带中间应予规划设计暂时公共汽车停靠站,在城区交通繁忙的公路上,应设置停车带或停车道,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道路使用的需要。
2.3 交叉口的规划设计
在道路与交通运输发达的国家,道路交叉口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道路交通的咽喉,又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公路与城市道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城市近郊和市区,由于交叉口车多、人多以及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行人之间,尤其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干扰,加上各种车辆的转换方向,往往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路口阻塞。因此,规划设计好交叉口非常重要。交叉的形式可分为平面交叉、简单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3种。在城市道路规划时,应首先考虑规划成T字型、Y字型和十字型,少用X型和多路交叉,以减少冲突点。高等级公路的交叉应尽可能规划成T字型和十字型,交叉角最好是直角或不少于70°为宜,否则就必须考虑有其他安全设施。在进入交叉口之前,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直线段,目的在于驾驶员能及早看到交叉口处的管理设施和信号控制状态,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当交叉口前的引道其纵向并非平坡时,应设置长度不少于一个车长的平坡段,这样能使车辆停车时不致于倒滑,亦不致于启动困难。否则,驾驶员往往会由于有纵坡而冒险冲坡造成车祸。对于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应考虑的基本要素是:① 人为因素;② 交通条件;③ 自然因素;④ 经济因素。
2.4 出入城市区域干线公路断面形式的考虑
多年来,我们对城市进出口公路的考虑同一般路段的考虑一样,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执行,不越雷池一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城镇集市贸易往来繁忙,城镇出入口公路交通量大增,车辆混杂,交通事故日趋增多,以平均交通量对照技术标准等级确定出入口段横断面形式显然已经不太适应。笔者认为,在城镇居民出行调查的基础上,应考虑设计多种分流式车适,以满足用户对道路使用的需要。首先考虑快、慢车道分开,并考虑快、慢车道中间带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点。其次在比较复杂的路段上考虑设计多车适式快车适和辅适。然后考虑每个车适的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需要。
2. 5刘一公路环境景观设计进行评价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的修建日渐增加,这刘-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日渐加重。因此,在高等级公路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中增加了环境评价项日。笔者认为,穿越城巾郊区的公路在考虑充分发挥城巾功能的前提下,更应该考虑环境景观的设计与评价,最好是能与城巾功能系统相匹配,起到妆点江山,关化和改善环境的作川。公路环境景观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性}_程。因此,除川物理北学标准定量评价以外,还要考虑评价项日的代表性、重要性和一致性,找出项日评价的卞体,刘一公路景观进行分项评价。
3城市出入口公路的管理
3. 1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路政管理职能
现行管理体制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有条条管理,有块块管理,也有条块结合管理,更有在城巾郊区城建部门和公路部门交义管理的。这样多头管理造成人员、资金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交通部门应当把以公路标志、标线、车辆管理、路政管理作为一体纳入公路交通部门的正常业务,这样可以理顺环境规划、交通预测等工作。路政管理要实行公路部门牵头,包括工商、公安、上地等部门在内的联合办公,保障公路畅通、路产路权不受侵犯。经验证明,成立公路公安派出所和公路法庭的单位,所辖路段都有良好的交通环境。
3. 2交通公害的防护
篇3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十一五”期间榆中县小城镇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小城镇数量多,地域广,但规模偏小,有些集镇非农人口不足千人,城镇化水平低,很难发挥小城镇应有的辐射功能。城镇化发展落后(除盆地外小城镇)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城镇化主要动力来源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多数小城镇立足地方资源的特色优势产业没有形成,经济主体仍是农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
(二)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全县2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尚有8个未编制集镇总体规划,12个乡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小城镇规划的等相对忽视造成小城镇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乱占、滥建现象还时有发生,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三)建设配套资金匮乏
近几年小城镇建设投资有所增加,但与建设需求差距较大,主要是地方财力有限,投入资金不足;筹资渠道不畅,政策限制过多。
(四)县城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城市中心感不强
县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但相对中心城市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建设缓慢,功能不够全面,服务水平较低;现状中心城区公共设施沿街“一层皮”式的布置,总体上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档次低,缺乏大型中心公共设施,吸引力和集聚效应不强。
(五)城镇化体制和机制还未完全消除
现有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及就业制度仍然带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痕迹,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仍然存在,消除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现实障碍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和农民的自身素质使农民对进城仍心存顾虑,影响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二)榆中县小城镇发展的趋势展望
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变就“三农”论“三农”的思维定式,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的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2、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数量扩张转移到提高小城镇发展的综合素质,并实现规模扩张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人口聚集与产业配置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特色突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优化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社会投资相结合,城镇自身的发展与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相结合,使小城镇建设迈上可持续发展、健康有序的良性运行轨道。
3、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小城镇建设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坚持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4、坚持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好国家、地方、部门、建设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效维护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依法管理社会能力和水平,有效发挥社团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搞好社区建设,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榆中社会经济发展对城乡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城乡建设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管理体制、管理结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十二五”期间榆中县小城镇发展策略
(一)小城镇发展策略
1、榆中盆地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协同发展为原则,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盆地东部以城关镇、夏官营镇为基础形成以高新技术研发为核心,兼顾综合服务功能的两个高品质新城区;盆地西部以兰州市东扩战略为契机,以和平镇、定远镇为基础形成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产业为核心,兼顾综合服务功能的两个高品质城区。
2、南部高寒二阴山区
主要小城镇为马坡乡、银山乡,人们大多居住在沟壑山梁上,偏僻分散,自然条件艰苦,需进行梯度生态移民。本区小城镇发展主要策略为:依托兴隆山森林公园发展风景旅游业,依托冷凉型蔬菜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冷凉型绿色蔬菜产业。采取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培训、加大支农服务、突出科技兴农四项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南山创汇基地。
3、北部干旱山区
到2015年,在贡井乡吕家峴村、贡井乡及中连川乡中连川村、高窑沟村等中心区域,建成北山区域商贸流通物资集散中心、旱作农业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产业发展培育中心、社会事业保障服务中心、劳务输转信息服务及科技示范推广培训中心、扶贫开发与干旱山区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中心“六大中心”和“五大功能区”。
4、青城镇
作为县城镇村体系中的重点镇,其发展策略为:以国家、甘肃省、榆中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方针为指导,结合青城镇的实际,在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的开发效率,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坚持“农业产业化富民、文化旅游兴镇”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特色林果、蔬菜等,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大城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古镇的保护和建设步伐,全面启动古镇旅游业开发工作,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强化各项行政服务与管理,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全镇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移民
1、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贡井乡、金崖镇、小康营乡等乡镇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口原有房屋、耕地、山场闲置下来,可通过地方政府组织,对原住户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将居住在山区的生态移民迁入这些居住地。2、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产业安置方式。政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实现移民进城入镇安置。3、拆迁并点就近生态修复安置方式。包括哈岘乡、上花岔乡、园子岔、银山乡、马坡乡,就近合并到自然条件较好自然中心村,实施生态修复,形成特色生态社区。4、基地集中安置法等方式。大型生产基地和移民安置点建设(高沿山)或新农村建设。5、投亲靠友等方式。
参考文献:
篇4
Discuss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Jiulongjiang Zhangzhou cities and towns delta
【Abstract】 Cities and towns of the Zhangzhou Development Planning Jiulongjiang Delta analysis and explore further improve the planning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epen th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Zhangzhou Jiulongjiang Delta town planning, to promote a virtuous circle of economic Zhangzhou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Jiulongjiang Delta;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One city, one port, two axis and 4 areas"
1 引言
近年来,漳州市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工贸港口城市与建设厦漳泉城市联盟的需要,对九龙江三角洲城镇发展提出以漳州市为中心城市的“一城一港、两轴四片”的发展战略规划,到2020年规划城镇总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建设用地221.5平方千米。
2 “一城一港,两轴四片”的含义
一城,即漳州中心城市,包括芗城区、龙文区及桥南片区(含芗城区的桥南和龙海市的九湖、颜厝两个镇),规划人口规模80万人,建设用地80平方千米,布局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及部分加工、制造工业,主要职能为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花果之都、闽东南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通枢纽,其空间发展策略为东进和南跨。一港,即漳州港,为厦门港区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海市港尾镇,规划人口规模20万人,建设用地22平方千米,主要发展海港、航运、临港工业、和仓储物流,是兼有渡假功能的现代海滨港口开发区,其空间发展策略为南进。四片,即指位于九龙江东西发展轴上的金峰片(含靖城)、角美片;东南发展轴上的龙海片;北部次轴上的长泰片。
金峰片,包括中心城区金峰工业区、石亭、天宝、浦南和靖城万利达工业园区,规划人口规模30万人,建设用地30平方千米,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现代综合新城,其空间发展策略为北上和西拓。
角美片,位于九龙江东西发展轴的东极,与厦门海沧经济区接攘,包括以灿坤工业园为龙头的龙池开发区、角美开发区和角美镇,规划建成漳州东部中心城区、闽台民俗文化交流中心和制造业工业基地。规划人口规模45万人,建设用地45.1平方千米,其空间发展策略为东连成片。
龙海片, 位于九龙江西溪与北溪交汇出海口南岸,是漳州与厦门湾经济区对接的重要窗口,目前设龙海县级市,规划区包括石码、海澄、榜山、紫泥,将建成漳州的副中心,为工贸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30万人,建设用地26.5平方千米。其空间发展策略为北拓和南进。
长泰片,位于九龙江北溪以北,含长泰的武安、积山和龙文区的郭坑,现鹰厦铁路漳州东站设在郭坑,另有省道郊柏线和长泰――角美公路贯穿,是漳州的北大门,交通方便,可建成区域通枢纽,发展小型加工和制造业工业,成为生态农业、旅游业为主的生态型园林城区,规划人口规模15万人,建设用地12平方千米。其空间发展策略为东拓和南进。
3 发展优势与发展机遇
漳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6度到25度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21℃,气候条件优越。它整个地形依山面海,呈倾斜状和台阶状,山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西北有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挡住寒流入侵,东南面临开阔的东海,温湿气流源源而来,构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区域性气候。由此可见,漳州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漳州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厦漳泉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下辖一市二区八县,有120个乡、镇、街道。全市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82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人。
漳州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誉,物产丰饶,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也是闽西南的商贸重镇和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滨海城市。漳州人民勤劳勇敢、民风淳朴;历史上人才荟集,俊贤辈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宝地。曾先后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光荣称号。
漳州风景倚丽,青山碧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避署胜地东山岛被誉为“东方的夏威夷”,朝圣宝地三平寺终年香火连绵,闻名海内外,宋城赵家堡、千年古刹南山寺、花香蝶舞百花村,更是旅游的好去处。
漳州还是福建省主要的侨乡之一,也是台胞主要的祖籍地,对外开放较早。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区,此外还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山港、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最近由国家外经贸部、国家农业部、国台办联合批准设立的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总之,漳州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充裕的农产品资源、交通条件和通关条件也很方便,同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闽台特色。
另一方面,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构建厦漳泉城市联盟,实现厦漳泉经济一体化,对于九龙江三角洲城镇的发展,是个很好的机遇。
4 漳州九龙江三角洲城镇发展规划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漳州九龙江三角洲城镇发展规划,可以认为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城一港、两轴四片”的发展战略规划,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与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求相一致,可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但是,在该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还必须加以把握,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下面对此提出若干建议,以供探讨研究。
4.1 规划要有前瞻性,对九龙江三角洲城镇的发展,结构形态未来的演化要留有余地。
4.2 各城镇之间,功能分区布局,要从全局角度或“大漳州”发展的可能格局进一步协调(“一城一港、两轴四片”将来存在合而为一的“大漳州”发展可能)。
4.3 九龙江三角洲的“一城一港、两轴四片”的建设,其道路系统规划要留有衔接的可能,以应对将来“大漳州”城市发展格局的可能。
篇5
2095-3283(2013)11-0071-03
[作者简介]吴守华(1963-),男,安徽肥东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一、主动城镇化的提出和内涵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的基础载体。一方面,我国快速承接了全球加工制造业的转移,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全球分工地位;另一方面,开发区作为承载工业化的主要平台,形成了被动的、粗放式的“城镇化”。这里的被动所指的是,城镇化主要依据发展工业的需要而定,既缺乏有目的的规划引导,也不具备科学规划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市规模膨胀、数量增加,即城市的外延扩大。这种被动城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隐含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于是,主动城镇化概念应运而生。
从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当城市化率达到40%~50%阶段,由工业化推动的自发的被动城市化将达到临界值。张雷、朱守先(2008)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城镇化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积极实施主动城镇化战略是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的基础工程,也是避免滞后城镇化、过度城镇化及“城市病”的重要保证。
所谓主动城镇化是相对于过去的被动城镇化而言,主要是指依据城镇化规律、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区域产业转移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分阶段地规划引导和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实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奠定经济发展转型的基础。在主动城镇化阶段,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的转变。
二、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安徽省城镇化现状
2004年以来,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增速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32%,尽管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城镇化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异地城镇化明显。安徽是典型的人口输出大省,近年来,全省外出人口一直保持在大约1000万人次/年,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6。2009年全省总流出人口达到112392万,其中流向省外的人口为9119万人,占总外出人口的811%;流向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口为21202万人,占总外出人口的189%。而且安徽省的异地城镇化还具有地域差异显著和不完全异地城镇化两大特征:一方面人口流出皖西大于皖东、皖北大于皖南,除合肥、芜湖及铜陵中心城区之外,其他地区人口均为净流出;另一方面,外出人口“候鸟”现象突出,外出时间半年至一年的人口占总外出人口的比例达到5119%。
2空间分异明显。首先,人口分布呈现出皖北大于皖南的特征,2010年皖北六市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7%,是主要的人口集聚地;其次,东部地区各地市的城镇化水平大于西部地市,铜陵、马鞍山、芜湖、合肥城镇化水平均在60%以上,阜阳、亳州、宿州、六安、黄山城镇化水平低于40%;第三,皖江地区各市城镇人口增长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合肥中心城镇人口增量占总城镇人口增量的324%,芜湖占174%,安庆、马鞍山等市城镇人口增量也十分明显。
3城镇化质量仍然不高。与相邻的江苏省相比,安徽在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农村现代化等指标方面甚至落后于江苏省2000年的指标水平。
(二)安徽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通过与不同时期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地区城镇化率水平的比较,安徽省城镇化率显著偏低。
2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不匹配。皖北地区人口多,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皖江、皖南地区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发展南北差异较为明显。此外,区域中心城市与县城、镇存在明显的人口和经济的不匹配。有关研究表明,2000—2009年全省地级市中心城区城镇人口占全省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县城城镇人口占全省总城镇人口的比重同期有所上升,但同期地级市中心城区GDP之和占全省GDP比重明显提升,而县城GDP之和所占比重呈较快下降趋势。
3资源、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尽管有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流经安徽,拥有全国五大淡水湖——巢湖,但安徽仍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压力,尤其是皖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水问题,长江、淮河支流及巢湖面临较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全省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2009年全省单位GDP碳排放量约为059吨二氧化碳/万元,高于全国057吨二氧化碳/万元的平均水平,高于江苏省051吨二氧化碳/万元碳排放水平。
4城镇建设用地压力较大。由于城镇化过程的被动特点,在土地利用上表现为非集约、相对粗放的状态。以开发区为例,2009年全省开发区地均产出大约为68亿元/平方公里,且有76%的开发区地均效益低于这个平均水平。根据《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划指标,2010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规模约为2000平方公里,2020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规模约为2600平方公里。而2009年全省城镇用地规模就达到2053平方公里,进一步城镇化的用地压力非常大。
三、安徽省主动城镇化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安徽省进一步城镇化应该依据城镇化规律、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产业转移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分阶段地规划引导和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实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城镇化内涵和质量的提升。
1以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基础,通过规划引导投资和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环境。根据各地市、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合理选择各自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主动调整各地城镇化进程的差距。
2以合肥、芜湖两大核心城市的技术、制度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基础,推动形成具有协同和集聚效应的都市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一轴双核两翼”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发展格局,“双核”的作用十分关键,要求合肥、芜湖两大城市应进一步发展成为辐射、带动整个安徽经济发展的中心。
3发挥地级市政府所在城市以及发达县城等中等城市的“中转站”功能。
一方面,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中小城市的中心城市,与周边的中小城镇群在生产、消费和服务方面形成互补体系;另一方面,核心城市需要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具体服务联络的平台,向各城市群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和功能辐射。
4推进专业化的中小城镇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配套基地。从安徽省情况来看,县城、中心乡镇等中小城镇或者是自身具有某种独特的资源(如旅游),或者是接受大城市的经济外溢形成产业集聚或配套产业基地,与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了产业链互补、市场互补、功能互补等密切的关系,下一步应更加主动地推进专业化的中心城镇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互补。
四、安徽省主动城镇化的规划支撑
规划的产生总是为了解决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因而规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形势下的城镇规划应该是更加主动的规划,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视区域整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规划也应该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状况和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等特点,对于一定区域面临的特定问题和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从安徽省城镇化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支撑和引领,通过规划引导城镇化的主动发展。
(一)顺应区域产业转移趋势进行城市功能定位
在沿海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向安徽等中西部省份进行转移,安徽由于区位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理应大有作为。
要从宏观上进行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城市功能的定位,一些城市应根据本身的资源禀赋与所承接的产业,定位为相应的专业制造业中心;一些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则应该进行现代化改造,采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以及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使得这些地区的城市功能得以更新,争取实现类似美国的“冰雪地带”向“阳光地带”的转型。
(二)顺应产业扩散与转移规律科学进行产业规划
从长三角城市群角度看,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活动在空间、功能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补关系,安徽应该主动将自身发展战略融为长三角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动研究、规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实现产业联动、企业联动。同时,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 人类空间距离的地理摩擦逐渐缩小,大都市的部分功能开始分化和扩散。这就要求城镇发展规划根据产业结构发展进程,及时进行调整, 不仅要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 还要能促进产业的扩散与转移, 形成空间扩散的垂直化分工体系。
(三)系统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在公路、铁路、机场等区域间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后,系统、科学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将是安徽城镇化未来的历史任务,也是主动城镇化阶段的核心任务。在以往被动城镇化阶段,城市的规划往往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进行切分,形成条块分割的城市功能区,城市规划紊乱,城市病难以避免。主动城镇化阶段要求城市规划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从城市的产业远景和人口远景出发,制定集约、优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方案,涵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居住功能区体系、能源及水资源供应体系和城市环境保护体系等。
(四)主动对小城镇及其工业区进行总体规划
安徽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县城、中心镇的发展是全省城镇化发展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将不同程度地遇到土地、环境、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而且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在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地之后,工业区得到快速发展,城镇规模扩大但功能滞后。因此,小城镇的建设更加需要主动地进行规划和引导,促进小城镇和周边工业区的整合与升级,走更加集约、更加高效的小城镇发展路径。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整合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城镇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规划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对不同领域均已开展或正在开展相关规划的制定工作,但是在推进城镇化实践的过程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同规划之间衔接不够甚至矛盾的地方,给规划的实施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有必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主动推进城镇化的角度,主动、积极地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与不同规划之间的整合和协调,真正形成不同规划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提高城镇发展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探索推进城镇发展规划的法治化
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协调、局部房价畸高、交通压力沉重、功能区布局紊乱等等,一定程度上与城镇规划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法律严肃性有关。城镇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镇建设,保护和管理城镇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主动城镇化阶段,城镇规划担负着顺应经济结构转变、指导城镇化有序发展的重要职能。为了进一步增强城镇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城镇规划进行立法,规范规划编制、审查和监督管理,减少城市规划中的不科学、不稳定和无法律保障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城镇发展规划在完善服务保障城镇功能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中的作用。事实上,随着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一系列相关行业规划的颁布,我国主要城市群的轮廓和功能定位基本明确,各城市群中主要城市的定位也基本明晰,主要城市的发展远景也已基本确定,为制定具有法律稳定性的长期城市规划提供了制度性的基础和条件。
(三)加强城镇投融资规划研究和制定工作,发挥金融支撑和引导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要素不外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目前土地、人口和各类行业、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日趋完善,但对资本这一重要要素的配置总体上还缺乏系统性的规划。金融是一种资源,而且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不仅从自然性的角度利用金融资源需要规划,从社会性的角度开发金融资源更需要进行整体和长远的规划,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金融资源在推进主动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按照规划先行的方针,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合作,在系统性投融资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针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安徽省政府合作编制的系统性融资规划日前已经省政府颁布实施,对于合理、高效开发和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皖江示范区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城市发展进程中周边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2002 ,26 (10)
篇6
1和平县规划特色简介
1.1现状城镇特色
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和平县辖17个镇,239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和平,是一个山好水好人好区位更好的宜居之城,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之城,更是一个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新兴创业之城。今天的和平,生态和工业并驾齐驱,古色和亮丽交相辉映。今天的和平,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和平县地理位置独特,南邻珠三角、北靠江西省赣州地区,辐射内陆;交通便利,粤赣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纵贯全县;生态环境优美,客家风情浓郁,红、古、绿三色交相辉映,王阳明文化积淀深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开发潜力极大。全县温泉资源丰富,水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全县共有露天泉点40多处,泉眼达200多个,其中较大的温泉有11处,水温大都在45℃-95℃之间,含偏硅酸、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极具开发价值。
1.2规划基本思路
本次规划的基本思路由“背景研究――指导思想――技术措施――规划目标最终目的”五个方面贯穿而成。背景研究从“宏观发展条件”和“自身发展需要”两个方面着手。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县域副中心城镇为目标、以历史文化名镇为特色、以生态名镇为保障”三个方面,其中:以县域副中心为目标,采用“小城镇、大战略”指导思想,以历史文化名镇为特色,采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原则,挖掘并塑造历史文化名镇特色,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生态名镇为保障,采用“尊重并利用”的方针,梳理城镇肌理与生态环境要素,打造生态名镇基本框架。
本次规划除了运用常规的规划技术措施外,重点突出旅游发展规划、名镇保护规划、城市设计思维三方面的内容。从而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发达、资源节约、生态持续、特色明显、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规划目标。最终达到“指导城镇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
2小城镇和新农村现行规划理论
2.1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理论框架
我国地域广阔,民俗差异、经济差别大,使小城镇规划的理论也注入了区域观点、动态观点和个性特色,加上小城镇形成的历史时段较短,使得规划工作开展相对较晚。目前的理论研究将小城镇规划体系划分为“2个阶段、3个层次”,如图1所示。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层次按照新的《镇规划标准》可分为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小城镇历史演变规律和发展机制分析;小城镇在上层次区域的地位分析;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小城镇社会经济现状存在问题的解决及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并进行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进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规划;进行用地综合评价,确定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确定城镇结构形态与功能,确定各类用地的综合布局安排;制定容量控制规划或控制性规划图则;制定对外交通及城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综合协调城镇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热力、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综合协调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游憩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提出人防、消防、防洪等综合防灾目标及总体布局;综合协调小城镇镇区与规划区的各项建设和用地布局,确保居民“菜篮子工程”所需的蔬菜等副食的供应;根据需要与可能,提出历史文物保护与风景名胜利用措施,编制旅游规划;提出旧城改造措施、城镇远景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以及项目建设时序等;提出创建城镇特色的规划措施;制定鼓励和吸引农民进城的措施、经营城镇的原则意见、城镇管治的原则设想等;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实施规划的步骤、方法、措施的建议。
2.2新农村规划的理论框架
新农村规划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在认识上和理论研究上都还没有形成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现有的一些理论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新农村规划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从理论体系上大致可划分为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2个层次。①村庄建设规划。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庄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界限,统筹安排村民建房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与规划期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②村庄整治规划。依据村庄建设规划,确定村庄具体整治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重点解决饮水、行路、用电、垃圾、污水等问题,并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古树名木、古村落、古民宅等历史文化遗迹,带动村庄整体环境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的问题
3.1小城镇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目前小城镇规划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小城镇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不够深。针对小城镇特色、现存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创造特色、实施规划等一系列发展战略问题没有很好地研究。以至于规划几年一修编,设计做出来了,问题却未解决,导致规划前后一个样,对小城镇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②跟上层规划缺少联系,又无法指导下层规划。一方面由于指导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一些规划单位的编制成果也较粗糙,使得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时无法把上层规划作为依据,造成做出的规划在区域内部缺少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水平和专业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大多数小城镇总体规划偏重于集镇建设规划,而对镇域镇村体系规划重视不够,无法指导村庄的规划建设,从而制约了各自然村落的发展。③总体规划缺乏弹性和特色。多数规划编制单位在编制规划时对影响小城镇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考虑较少,使得规划成果缺乏灵活性,规划设计在落实时成为城镇建设的机械地施工蓝图,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再加上目前普遍存在“千镇一面”的现象,使得小城镇更无法找准位置,不仅丧失了已有的特色,而且规划后在产业上也没能形成新的特色,在区域内未形成影响力,无法带动村庄的发展。
3.2新农村规划理论存在问题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可真正将新农村建设纳人国家计划应该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以后。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上我国地域、历史文化、民族差异较大,到目前虽然对新农村规划理论做了一些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其现有规划理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研究较少。很多地方对新农村从认识水平到规划技术上都存在一定误解,将新农村规划简单地认为是多建几栋房、多修几条路、多建几个工厂等,所以作出的规划图纸在实践中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也无法扭转现有村庄的实际面貌。
②现有新农村规划理论根本无法指导各具特色的农村的规划建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地差异较大,对新农村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想让各个地域的人都能接受新农村,至少在规划理论上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能拘泥于一种或几种常规模式。
③多数地方将新农村规划理论与小城镇规划理论混同起来。农村有其自身的特点,按小城镇的要求搞农村规划建设,不仅浪费成本、实施难度较大,最后还会搞得不城不乡,不利于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④多数新农村规划缺少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新农村规划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任何固步自封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要充分分析村庄在整个区域内的地位和优势,跳出“新农村规划来做新农村规划”的思维,真正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4协调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发展
4.1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4.2 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抒镇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过甚至要重新做过,规划根本无法指导和促进乡村的发展,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人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理论体系和操作步骤如图3所示。
篇7
1.强化规划引导。
不断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强化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使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
2.明晰城镇之间的产业分工。
坚持以产促城,以产兴城,用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布局跨行政管辖区域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坚持错位发展,明晰产业分工合作,延长产业链,形成主城区和各乡镇之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
把城乡一体化与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乡村,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乡村,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一体化和同城化,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4.完善土地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注重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科学制定村庄合并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时序安排,避免大拆大建,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主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和村庄居民点为重点,探索建立土地指标分配机制,保障区域协调发展。
篇8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的持续推进,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进而带来的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基础构成了严峻挑战,而我国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碳排放量增加的非常时期,如何在规划中引导、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如何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提供宜居的环境?城镇规划理论的“低碳化”转型将成为我国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城镇化低碳发展正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低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意指以较低的自然资源消耗和较低的生态环境破坏获得更高经济产出的经济模式。由于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省和对未来发展模式的理想抽象,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模式很快便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采纳,特别是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低碳经济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的共同承诺,而这也被视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 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是从 2008 年开始提出来的,是基于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规划方法。
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
我国有一万多个小城镇,数量庞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以集聚发展为主的阶段,大中城市发展迅速,相对来说小城镇发展比较缓慢。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深入,特别是新一轮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小城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建设低碳小城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我国的低碳政策措施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在一些方面得到了相应发展,2009 年 7月 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一文,提出了低碳规划的想法,2010 年 3 月 19 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在实践方面,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此外,很多学者、课题组、研究院都开展了城镇低碳经济、低碳规划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总结如下:
1、城镇规划层面的低碳空间结构布局
城镇规划对低碳城镇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小城镇开展低碳规划建设就是要奉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的规划原则,并按这个要求编制好各类建设规划。尤其是要加强小城镇镇区内部的道路、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的规划。
2、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发展较好的小城镇一般都具有特色产业,转变小城镇发展模式,借鉴和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3、技术层面的低碳路线选择
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覆盖的范围很广,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包括节能技术、CO2的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清洁能源技术等,清洁能源技术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取代,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及核能等能源技术。目前欧盟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较为突出。
4、居民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意识的树立
社会发展在强调低碳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居民生活消费的低碳化,树立居民日常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减少CO2的排放,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
低碳理念在工贸型城镇规划中的应用―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
1、规划背景
丹阳市埤城镇位于丹阳市的东北部,北部与镇江新区接壤,南分别与后巷镇、丹阳开发区相邻。东与后巷镇毗邻,西与丹阳开发区、云阳镇接壤,西北邻镇江市丹徒区丁岗镇。2009年底总人口45056人,其中外来人口7912人。全镇土地总面积4080.0公顷,埤城镇地形地貌特征较为特殊,东部为平原地区、中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坡岗地区等三种地形地貌环境。区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且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具有发展低碳城镇的良好条件。
埤城镇的低碳发展,应珍视其固有的自然资源与历史环境,充分分析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该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同时根据现存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侧重方来进行其低碳城镇建设的规划。
2、城镇空间低碳规划
综合考虑埤城的区域背景、现实基础、发展潜力以及上层次规划的有关要求,将埤城镇定位为:丹阳市沿江新区、以机械制造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经济强镇。
规划埤城镇区总体布局为“两心、两轴、八片”。“两心”分别为老镇区商业中心和新镇区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规划新建的镇政府、文化中心、农贸市场以及大型商业设施和北侧的公园绿地形成。
“两轴”为一条沿益民路形成联系老镇区和新镇区的城镇生活发展轴,以及一条依托经四路形成的城镇工业发展轴。“八片”分别为太平河北侧的镇区、太平河南侧的居住区、跃进河两侧的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两个居住发展片区和工业发展片区。居住区主要是分别依托老镇区和新镇区形成的两个生活片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团结河以南、育才路和338省道之间、跃进河两侧区域,形成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位于镇区北部,团结河以西、华宇路以北区域,结合常泰高速连接线道口形成;两个居住发展片区主要是包括环城路和丹埤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以及跃进河以南和经四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效益和发展潜力,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加强城镇工业污染整治和防护力度,改善城镇环境。
充分考虑城镇的生态环境,既发展工业,又满足城镇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现状工业“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情况,规划将工业集中布置,形成独立的功能片区。园区设定企业进驻门槛,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严禁进驻,提高地均产出效益,注重镇区环境保护。
增加绿地规模,合理规划绿地布局,规划到2030年底镇区绿地总面积29.87公顷,人均10.67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4.58公顷;生产防护绿地5.29公顷。镇域将在现状基础上,充分结合河流控制绿地,设置滨河绿带,布置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绿化小品,串联公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等一起创造错落有致、井然有序的绿地系统网络,以增加CO2的吸收,同时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
另外,埤城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镇区规划一处文化娱乐用地,集中安排镇图书馆、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设施。新社区除了完善各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还要依托广场、街头绿地等设置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生活。
3、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埤城镇不仅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机械及电子产业,并已发展成为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械制造产地。从表1三大产业产值比较也可以看出来,埤城镇第二产业产值最大,2009年全镇第二产业在三产中所占比例高达70.7%,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埤城镇是全国农用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在镇区东部打造以江苏沃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现代机械产业园区。镇域南部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低碳环保绿色生态工业园,把电子信息、冶金铸造等搬迁到工业园内,工业园应远离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区。低碳工业发展:一方面应以发展无污染、低污染、低消耗的轻型产业为主,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二、三类工业,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改造步伐,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埤城镇在保持原有特色重点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采用低碳环保材料、研发低碳环保技术打造低碳环保产业工业域,建立低碳环保实验成果工业园,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参与区域与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以加强自身的优势和活力。
此外,埤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在提升、完善生活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交通、物流、房地产、金融、培训、咨询等生产业,以服务业为突破口,逐步把低消耗的第三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4、低碳交通规划
埤城镇位于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经济辐射区范围内,接受辐射能力强,发展机遇多,是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埤城镇有着便利的对外交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规划期间,埤城镇将在改善交通方面更注重整体规划、低碳、环保,沿江铁路从埤城镇域东部穿镇而过,并拟在沿江四镇西南角(后巷镇)设置一处铁路货站,将促进商品货物的流通,加速沿江四镇的产业集聚,加快发展低碳的第三产业。常泰高速连接线从埤城镇域西北部穿境而过,并在镇域西北角设有匝道,提供了与泰州市、扬中市及丹阳的联系快速通道,使物流、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减少了出行消耗。338省道改线后从埤城镇区东侧穿过,并由二级公路提升至一级公路,增强了与镇江市的交通联系,增加了交通运量,增加运输效率,减少碳排放。丹埤公路、通港公路、丹界公路从镇域中南部穿过,向西联系丹阳市区,向东联系后巷、新桥、界牌三镇,增加了沿江四镇的联系,节约了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此外,在沿江铁路和常泰高速连线两侧各控制50米防护绿带,增加CO2吸收,减少碳的排放。
结束语:本文通过阐述低碳城镇概念、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以及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说明了低碳理念对工贸型城镇规划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工贸型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之路。倡导城镇低碳理念发展,其实质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向自然索取经济的同时,善待自然,以谋求人和自然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 2009 年 7 月 12 日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2、经济导报-“低碳化”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投资低碳基金正当时
3、杨宁筠--城市低碳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4、董琦―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
5、蒋蓉--“低碳城市”理念在成都北部商城规划中的理解与运用
6、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的综合路径规划――以獐子岛镇为例
7、华凌--专家:低碳城市应实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布局
8、尹潘―基于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以济地湿地片区为例
9、韩青,刘合林,城镇低碳生态规划实践与探索[J].生态城镇,2010,73-78
10、王议,刘新卫,构建中原经济区,探寻“低碳城镇化”之路[J],国土资源情报,2010,8:48-52
篇9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两者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在城市占据发展领先地位的背景下,农村的现代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真正发展水平的“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加快农村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公平和谐发展。
1、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村镇实际情况复杂及规划者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导致村镇规划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外协调性差、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在近年来开展的城乡统筹规划中,虽然在规划范围内顾及了城乡两个层面,但是在技术性因素上对村镇层面特别是村庄层面难以真正企及,导致规划指导难以实现。
2、村镇规划注意的几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村镇规划方面,不仅要把镇区和村庄作为一个整体,而且要对自然环境等镇域内多种要素统筹考虑,在村镇现状分析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镇域空间发展、空间管制和协调、镇村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规划实施政策及策略制定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因此,乡(镇)域规划更应成为村镇规划落实城乡统筹的直接载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村镇规划应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等原则。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设施集约配置、土地集约利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业产业化,如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乡镇企业对农业的直接带动作用,提高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比重,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城乡产业有机融合,以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2)考虑到当前村镇经济实力较弱,在城乡统筹中多处于被“反哺”的地位,因此,规划应将镇域与中心城市对接,加强两者的联系,使村镇接受城市的辐射。统筹区域水、电、路、环卫、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覆盖,提高农村给排水、环卫、信息等设施的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尽量集中建设、集中供应,减少重复和无序建设;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民素质;产业方面,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发展局面,加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3)村镇规划的作用不仅要打破城乡间的障碍,合理引导诸要素在市场调配下实现城乡自由流动,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应对市场经济带来城乡间的不平衡,保障农民利益,如解决由于经济效益低下带来基础设施无法在农村配建等问题,逐步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城乡产业低水平竞争,加强区域产业分工,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实现城乡产业功能互补。
(4)村镇规划在落实城乡统筹中必须根据城乡间不同资源条件和优势,不同社会、经济、生态差别状况来突出不同重点,从而形成“全面覆盖”和“特色突出”的结合。城乡统筹要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共享,形成“和而不同”的共荣局面,村镇规划应加强村镇特色研究,注重提炼当地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如充分利用农村的山水自然资源,加强对古村落、名刹古寺、古桥古墓、古树名木、革命根据地等人文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一种误导,即村镇规划体现城乡统筹的直接方式就是村庄建设规划,忽视了镇区规划的重要性。村镇规划对待城乡统筹发展应具有两面性,一要合理引导城镇化,促进镇区发展;二要落实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镇规划要将视角转向农村,包括将城镇的基础设施延伸至农村,使社会服务功能惠及农村,将产业链下延到农村,让小城镇真正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
3、村镇规划改进的主要内容
在村镇规划内部,镇(乡)域规划作为呈上启下、有效联系城乡规划的部分,不仅指导镇区规划,而且指导村庄建设,镇(乡)域规划是村镇层面实现城乡统筹理念最适宜的载体,按照城乡统筹的发展观对其内容进行充实,具体可从居民点体系、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入手:
(1)居民点体系
镇村居民点体系规划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按照“镇区―中心村”两级设置,确定镇区性质和发展方向,落实镇区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控制范围;同时确定中心村的位置,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建设设想,按照就地保留、异地新建等不同类型提出各自相应的措施,并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
(2)村镇产业体系
结合大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明确村镇产业发展重点及布局规划,镇区结合有利条件设置工业区,利用接近农产品产地的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构筑循环经济链条;发挥乡村物资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功能,注重旅游等特色资源的整合作用。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城乡统筹的目的之一,村镇规划应将村庄布点规划与都市宜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提倡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
(3)村镇空间体系
引导村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划分镇域内各种用地类型。根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功能,对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提出相应管治要求和空间发展的优先次序。
(4)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电信、广电、公交、环卫设施和能源利用等方面。结合城市与农村的不同特征,按其规模等级配备相应层次的市政设施。合理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和重复建设,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充分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共建共享、管网的衔接,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构建城乡给排水、环卫、公交、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城乡规划法》将村镇规划进一步分化为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更趋多元化,因此,村镇规划必须增强协调性,加强与外部规划的衔接,包括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同时要加强村镇规划内部的镇规划、乡规划和村规划之间的衔接。
加强村镇特色的研究,在村镇规划中可引入城市设计的手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将其反映在村镇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营造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村镇风貌。同时研究制定贴近当地实际、操作性强、农民能够接受的引导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基地审批、建房调田、拆迁安置、就业引导、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在实施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等问题,以保障村镇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2008-01-01..
[2] 镇规划标准(GB 50188 ― 2007)[Z].2007-05-01.
[3]叶家足.浅析村镇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城市建设,2011(6).
[4]高红.村镇规划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政策关系[J],城市规划,2008(7).
[5] 叶齐茂,发达国家村镇规划核心内容、设计要素、价值取向和特征[C].城乡建设,2005(1).
篇10
(一)城镇用地内部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近年来,小城镇建设进入迅速扩展期,县以下的城镇建设大部分是外延扩大,占用土地多为优质耕地。不少小城镇建筑布局混乱,道路建设不规范。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交叉布置;功能分区不明显,城镇内边角空地随处可见,严重阻碍城镇功能的发挥。旧城区已经成为小城镇土地低效利用的主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旧城区面积一般占小城镇建成区面积的20-40%。镇区建设还停留在二维平面开发利用水平上,造成镇区框架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商业用房、住宅用房仍延用农村旧习,自建小平房或独家二层小楼房。不仅主体建筑用地多,而且配套设施占地面积也大。另外,旧城区大都已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一些房屋破旧不堪,街巷窄弯纵横交错,加之人口集聚、私搭乱建等相当的普遍,给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带来十分的不便。
(二)新区建设贪大求洋,土地利用结构失衡。
小城镇区位条件一般,竞争力不强。为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些当地的政府在畸形发展观和政绩观的主导下,绝大部分都采取了拼资源的发展方式,追逐和热衷于扩土扩疆的新城区、开发区等建设,热衷于搞大片房地产开发。在新区建设中,为追求快速的经济和政绩效益,往往不惜采取牺牲农民利益和长期负债等形式,大搞“五通一平”、“七通一平”,新区内道路动辄40米甚至更宽,绿化隔离带宽度也在10米以上,目标追求高,贪大求全、摆阔气,土地的规划效益十分低。一些招商引资工业企业以较低价格,一般以最低保护价取得,甚至是零地价受让土地使用权,之后,往往是使用一部分,闲置一部分,土地利用结构失衡,利用率极低。
(三)房地产空置率高,城郊结合部非法土地转让普遍存在。
据调查,近年来由于受房地产行业极度膨胀的影响,刺激并产生了对房地产用地收益的期望值逐年增加,有的甚至直接与交通、城建等工程建设挂钩,以建设投入量来测算区域需要抛售的房地产用地量。这种追求片面的土地收益,往往不顾及本地区城镇发展的特点及土地市场的实际现状,对房地产企业开发方向和用地也不加以控制,导致关系到普通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居住房供应不足。相反,又出现大面积的高档商品房因经济购买力不够出现闲置浪费。此外,由于小城镇所特有的特点,一些居民受传统居住习惯的影响,总想千方百计地购买土地自建住房,导致乱占滥建十分普遍。特别是城郊结合部,以住宅用地为主的非法私下土地买卖仍然大量存在,虽然历经多次清理,但收效甚微。
(四)空心村镇多,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住宅建设的扩张非常自然,但“空心村”问题却造成村落外延内空,十分反常。与“空心村”问题伴随而生的还有两个不正常现象,其一村落不断外延,不仅村落内部原有老住宅闲置,而且新建住宅空置率也很高,“一户多宅”,超面积建房的现象十分严重。其二,在广大非城郊农村,农宅的商品关系发育程度很低,不仅农宅买卖鲜有,而且出租、转让、抵押等也不多。其次,小城镇是由过去的乡村集镇发展起来的,规模都比较小。镇域范围内大部分土地都是农业用地。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中心,实际上承担着带动农村城镇化和支持农业发展的双重功能,这就使得加快小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成为小城镇发展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随着小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这种矛盾愈加突出。小城镇建设用地中存在着宽打宽算、不节约用地的问题,致使小城镇占地面积过大,人均建设占地比较多,而真正的建成区却很小;另外小城镇用地普遍存在着重平面扩张、轻挖潜改造的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目前小城镇规模扩大主要以面积扩张为主,其用地规模扩大很快,用地结构不合理。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不仅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使得部分小城镇建设合理用地指标供不应求。
(五)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降低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要素,小城镇不断发展导致征用土地面积逐渐增加,使这种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迅速减少,农村自留地日益减少,农业和农村发展空间不断萎缩。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扩增的速度快于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这就使耕地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日益突出。另外,小城镇建设也会降低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一方面,大量的农用地变为生态功能较弱的建设用地,产生了以不透水为主要特点的城市下垫面,其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其中的生物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地资源的传统用途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占用优质农田,湿地面积持续萎缩,森林、草地生物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
(六)土地开发利用中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多数小城镇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为了招商引资、追求政绩目标,许多乡镇领导往往随意占用大片农田,扩大非农建设用地规模。而且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忽视了其对于城镇用地的协调管理的职能,竟相压价,恶性竞争,用廉价土地换取城市建设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政府采取降低土地成本吸引外资的短期行为,导致小城镇土地开发机制几乎处于双重扭曲状态,既难以借助于市场机制对非农建设占地行为加以约束,也缺乏真正体现公平利益的政策干预手段。在土地开发的问题上,政府常常急于项目的引进,达成与开发商的妥协。造成小城镇土地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布局分散等诸多问题。
二、小城镇造成土地低效利用的原因剖析
小城镇造成低效用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主观思想方面的。对于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四分之一的实际情况,土地利用的现状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主观方面原因
1、主观思想上的畸形发展观成为不可忽视的首要因素。小城镇在谋求经济大发展的格局时,往往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观,往往考虑的只是短期利益,往往还重复着“前人建设后人还债”的怪圈,热衷于搞大开发、大建设。一度出现的“零地价招商”才得到遏制,又出现了所谓的“出让金返还”、“捆绑房地产项目”等手段,继续着变相地拼资源的旧路。正是由于低廉的土地取得成本,不足以让用地企业学会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工业企业用地宽打宽用,多用地、用好地。同时,由于政府干涉土地的使用,在新区或开发区建设中,时时大打地价优惠牌,客观上诱使一些工业企业想方设法受让更多更好的土地,导致大量土地的囤积闲置。
2、土地利用规划不够合理直接导致土地的低效利用。由于规划的滞后、规划意识的淡簿等方面原因,小城镇对土地的使用上仍然存在规划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许多边边角角的土地由于规划原因处于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状态,主观思想上忽视土地规划的作用,土地规划的不科学导致大量的土地低效利用,土地资产价值不能充分显现。另外,由于政绩观的存在导致在小城镇发展上只注重新城区的建设,而一些区位条件好的旧城区长期得不到改造和利用。
3、土地资源与资产管理的职能缺位导致低效用地。长期以来,小城镇对用地的批后管理没能有效地实施并真正形成有效的监管,虽然出台了《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对土地闲置规定了相应处置的办法,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对经济利益的保护,国土职能部门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政策,或虽执行也不到位,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批后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转贴于中(二)客观方面原因
1、结构性失衡和不合理导致根源性低效用地。随着以发展工业生产为主的小城镇新区、开发区的兴建,一些小城镇工业用地、房地产用地急骤增加,有的地方工业用地占比甚至达到60%左右。大多数小城镇上述四类主要用地不符合国家标准,绿地占比、公共建筑用地占比偏低,房地产用地、工业用地占比较高。由于土地利用结构性的不合理,导致房地产用地、工业用地供过于求,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等现象成为普遍的客观存在而不容置疑。
2、旧城改造缺乏充足的经济支撑导致低效用地。目前小城镇的财政还处于“吃饭财政”水平,因农业税取消等原因,很难在短期内消化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更加不可能再进行旧城改造。据调查,与发展新城区相比,旧城改造既费时又费钱,改造老城区的费用是建设一片新城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改造一片旧城区的建设周期,一般在2-3年左右,多的长达5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拆迁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时间会更长。
3、传统居住方式、生活习惯等阻滞难以及时改变而导致低效用地。对小城镇旧城区的普通群众来讲,一些人也不愿意进行旧城区改造,一是因为居高不下的房价让一部分人在改善居住环境后,也同时背负着数额不菲的住房贷款压力,二是由于传统的居住方式、居住习惯,旧城区一些单门独院的居民不愿意改变居住现状,导致对旧城区改造不是很积极,甚至产生逆反的阻滞和障碍。
4、存量划拨土地的大量存在,土地闲置和浪费导致低效用地。小城镇用地原以划拨为主,作为划拨土地拥有者的企业一般不把土地成本记入生产成本,因而缺乏土地集约利用的市场动力;为了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划拨土地拥有者的企业也不愿意增加成本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划拨土地的无期限性使用使得划拨土地的拥有者把土地作为单位的“私有财产”,宁愿大量土地被闲置也不愿意让这些土地被别人集约利用,这种现象在那些能维持生存的企业中表现最突出、最为严重。
三、小城镇合理利用土地的几点对策
1、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强调小城镇规划的严肃性。
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土地开发利用要根据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准确预测来确定不同的开发期和相应的用地数量。规划要在镇区的基础上形成一个集聚核心,使得镇域内的人口、资金和其他资源源源不断地向核心流动,形成向心型的城镇化趋势。杜绝各村分散发展然后再连成片的低效土地利用模式。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人均不超过100㎡的要求确定小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杜绝沿道路两侧建设的条状规划。小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一经批准,就要具有法律效力,对违反规定造成的土地开发应有相应的制裁措施。小城镇建设规划既是对土地用途和使用数量的约束,又是对小城镇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的实施。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要把握好以下原则:注意城乡结合,准确处理城乡矛盾;因地制宜,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充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充分考虑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合理利用土地。
2、提高小城镇土地利用率,保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扩张。目前,小城镇建设中的存量土地很多,要尽可能利用存量土地,立足于内部挖潜,促进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一方面,通过治理“空心镇”,进行旧镇改造等整理措施,有效挖掘小城镇存量土地潜力,提供小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小城镇外延,减少占用耕地;另一方面,坚持农用地优先的原则。小城镇建设尽量利用坡地、瘠地、劣地。因此,小城镇建设用地应因地制宜,利用山坡、劣地等地形条件,发挥建设用地的效能,改变小城镇建设大量占用周围农田的习惯做法,尽量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废弃地,尽量少占用耕地和好地。建立土地开发与复垦制度,对于确实需要占用好地的乡镇,应规定其组织开发和复垦不少于所占面积且符合质量标准的耕地,或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相应的造地费,土地管理部门把这笔费用转给具有开发和复垦能力的乡镇,力争做到占补平衡,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要鼓励以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进行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进镇购房和按规划集中建房,集约使用土地,把节约的宅基地用于小城镇建设。
3、重视土地的空间利用,增加建筑物容积率。
土地是一种具有空问立体性的综合体,土地的稀缺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小城镇的土地开发利用必须从粗放外延扩张方式转向集约立体方式,使多维空间利用成为小城镇土地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在今后小城镇建设中,要利用集约边际原理,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间资源,增高建筑物高度,增加建筑物容积率。兴建多层生态住宅,在小城镇地下修筑商场、停车场、仓库、服务设施等。小城镇土地的立体空间利用不仅能节约大量土地,减少占用耕地,还可有效提高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应根据各区位上土地的承载力制定相应的容积率下限标准,采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对城镇容积率实行管制,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地价和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开发商投资改造旧城区的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
集约节约用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高举这面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大局出发,处理好建设与吃饭、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是搞好节约用地工作的前提。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标准,不以超前为借口,盲目扩大规模,搞不切合实际的“大规划”。认真抓好退宅还田工作,避免双重占地。要把控制小城镇建设用地作为重点来抓。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对于那些过于分散的村落,要探索在群众自愿的条件下适当进行迁村并点工作,以达到集约节约用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1
(一)我县城市发展现状。目前,我县城市正处在加速扩容提质的发展阶段,建设力度在加大,发展速度在加快。但同时,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规划滞后发展需要的问题、建设和管理观念相对落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造成城市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二)建设管理的主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定位,按照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的总体思路,集中精力,下大力气,持之以恒地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国家级卫生县城的目标,使城市功能明显增强、竞争力明显提升、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努力使城镇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形成适宜群众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
二、科学制定城市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
(三)制定完善细致的规划体系。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县建设部门要按照南扩、北延、西开发的发展思路,对县城总体规划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科学确定县城规模、定位,合理调整功能分区,尽快拿出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方案;同时要编制县城主、次干道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实现各主要干道格调一致、特色鲜明。
(四)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科学规划。县建设部门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要推行规划阳光操作,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建立专家咨询、社会公开听证制度,采用网络征询意见方式,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化率、公厕设置点位等公共设施及有关强制性标准要严格控制和执行,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同时要做好各类专业配套规划。
三、加大对违法违规建设的查处力度
(五)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执行规划。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龙头,规划批准后就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定文件,必须确保规划执行中的严肃性。今后凡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建筑、城市各主要出入口区域的建筑、重要的公共建筑项目及沿街的建筑,建设时必须先报县建设部门初审,通过后附建筑设计效果图一并报县政府审批。凡是县域规划区以内的居民建房,要逐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严格审批,对批准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不得随意更改。凡是因特殊情况须调整的,必须重新进行审批。凡沿街旧房实行改造时,必须按照规定后退道路红线。
(六)强化城市执法监察。县建设、公安、国土、市容等部门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近期内要组织对城区规划内的所有违法建筑专项清理,对无合法手续和未按程序报批的违法建筑要依法处理;对正在建设的违规建筑,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在建设审批过程中,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乱批乱建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已建成的、建设手续不齐全的建筑,相关职能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房产证。
四、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城镇就是提升形象,只有把城镇建设好,才能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长远规划与近期建立相结合”的机制,以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近两年要全力抓好灞河综合治理工程、6个城市出入口改造、南河大桥改造加宽、县城污水处理厂、环东大桥、工业园基础设施、县城排水管道分流改造、县城西区集会休闲广场等城市重点工程。
(八)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抢抓关中百镇建设机遇,积极争取省市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切实加大对汤峪、华胥、玉山、前卫、葛牌、普化、洩湖等区域性小城镇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强道路、供电、供水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多元化开发,搞活商贸流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五、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九)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素质,才能提升城市发展形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市民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破除陈规陋习,努力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篇12
收录日期:2014年8月19日
城镇化是由传统农村社会转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流。城镇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上新高度,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依据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和城镇化理论,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已经逐渐清晰。
一、城镇化发展阶段规律
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逐渐演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累积来完成,所以是长期任务,其发展也具备阶段性特征。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在1975年研究了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并将城镇化轨迹概括为生长理论曲线,即著名的逻辑斯谛曲线。根据该曲线的描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要经过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城镇化阶段划分的主要标准是城镇化率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各阶段的特征有差异。(图1)
(一)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初期阶段是指城镇化率由10%提高到30%左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城镇特征主要是城镇人口规模小,城镇化率起点低,城镇数量少,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经济特征是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薄弱;农业比重较大,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产品商品率较低,农业提供的生活资料不够丰富;工业以简单的资源型或加工型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刚刚起步,主要是商品销售业。
(二)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是指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70%左右的阶段。该阶段城镇特征为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城镇人口和城镇用地迅速增加,城镇建设速度明显超过前一阶段,城镇职能逐步综合化,当城镇化率超过50%,也被认为基本实现了城镇化。经济特征为工业发展迅猛,经济规模迅速膨胀,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非常突出,工业仍以资源密集型和加工业为主,但随着科技发展,工业技术含量逐渐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为满足激增的城市人口对生活服务的需求,休闲、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逐渐兴起和发展;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及现代化水平在这一阶段也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充足、种类丰富,为人口的非农化提供了食物保障。
(三)城镇化后期阶段。城镇化后期阶段是指城镇化率超过70%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城镇特征为城镇化率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全社会人口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人口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在经历了上一阶段农业人口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过程后,从事农业的绝对人口数量不多,几乎不再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但城镇化并未停顿,而是更多体现在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建设质量的提高上;这一阶段另一突出的特点是城镇人口向郊区转移和分散,也被称为“逆城镇化”,以出现逆城镇化倾向的发达国家情况看,它们的城镇化率没有下降,所以不能说逆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反向运动,只是由人口集中在城区和大城市的集中型城镇化转变为人口向郊外和卫星城迁移的分散性城镇化,是城镇化不同类型的转换。经济特征为已经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服务业成为这一阶段城镇化的产业基础,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服务形式、管理模式、经营业态等都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变化,科技在服务业领域得到较大程度的利用;工业的现代化水平较高,生产的发展主要不再依靠劳动力的增加,工业剩余大量劳动力在城市内部调整。
二、城镇化空间推进规律
(一)城镇化的空间发展遵从梯次推进规律。城镇化的过程,是先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一个或若干个点,通常是小城镇。这些点的发展有快有慢,有大有小,经过若干年,快者、大者成长为中心城市,进而成长为大城市、特大城市;慢者、小者成为小城市、中等城市;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围城市,形成一个城市圈或城市带;若干城市圈、带相联系,形成全国的城市网络体系。这就在空间上形成城镇化的梯次推进格局。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经过一二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从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推进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从17世纪发展纺织业起,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城市的数量、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发展从英格兰的中部、东南部开始,先后形成了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大城市。此后,英国的城镇化又向英格兰北部、爱尔兰、苏格兰推进。美国的城镇化从东北部开始,逐步向南、向西推进。
我国的城镇化也遵循这一规律。19世纪中叶,我国现代意义的工商业城市从东部沿海开始形成,渐次向内地推进。直到今天,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城镇化水平较东部地区仍落后很多,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的地区差异也会像发达国家一样逐渐缩小。
(二)城镇化的聚集-扩散效应是梯次推进的原因。聚集是城镇化最明显的特征,城市不仅集中了人口、资金、技术等生产必备的要素,而且城镇化建设使其在交通运输、通讯设施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都比周围地区具有优势,聚集效应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在规模效应机制作用下,各种要素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也迅速膨胀,从而为进一步的集聚做好准备。城市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成为区域的增长点。聚集效应在城镇化的初期和快速发展阶段非常明显。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存在密切的联动关系,这种关系带来了城镇化在空间上的梯次推进,而正是城镇化的扩散效应所起的作用。
扩散,是物质和文化在空间的转移,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进行,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工业、科学和技术、资本、信息、商品、服务、文化和思想。就形式而言,在世界范围内,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向城市化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扩散,而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则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向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也就是大城市向周围边缘地区的扩散。
城镇化扩散的另一个现象是随着工业化阶段的变换,一些老工业城市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而进行产业调整,由此出现工业生产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城市活力减弱,人口外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些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的城市和地区,如美国的匹兹堡和克利夫兰、英国的谢菲尔德和利物浦、法国的里尔、比利时的列日等,都出现了因工业老化而导致的城市化扩散。
城镇化的扩散效应有两种解释:一是聚集在产生规模和经济效益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人口的过度聚集,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土地和住房的价格昂贵、贫富差别拉大和不安全等社会问题严重。所有这些,使得生产企业和人口逐渐向边缘地区转移,出现了扩散的过程;二是当城镇化步入相对稳定的成熟阶段后,城市更多是向周边地区释放其能量,以点带面,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全面提升,即由聚集走向扩散。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规律
工业革命以来的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而行。工业化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技术装备和原材料,为人们提供日用工业品,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直接动力。而城镇化反过来又推动工业化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基础与动力。城市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1975年的一份有关研究成果中说到:“在一个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中,城市化可能表现为因果链条上的各类事件的最后结果,即以导致工业化的贸易和需求的变化为开端,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就业的源源不断转移为结果。”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可以从聚集经济、规模化和专业化这三个工业化典型特征入手分析。
工业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不仅需要生产要素在一定的地域集中,还需要人口集中、资本集中和消费集中等,而这一集中的过程也就是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所以可以说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前提。工业化带来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集中,从而加速了城镇化。生产规模的扩大不仅造成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还推动了生产体系的专业化,导致地区和城市生产的专业化。城市生产专业化意味着城市经济形象以及在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中地位的确立。实现了生产专业化的城市,必然与其他城市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要求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充分发育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及服务业市场,开辟大量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美国的大西洋沿岸等地区都是在工业革命中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形成的城市密集地区。
(二)城镇化推动和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扩大了本地的商品消费市场和劳动力人才市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一方面扩大了城市消费市场的规模,扩大了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而这种市场的扩大,带动了工业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众多的城市人口,拥有不同的生产技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劳动力资源,为不同工厂招收雇用不同工种的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城镇规模的扩大使其成为工业产品的流通中心。城镇人口的集聚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各种工业产品的流通在城镇中变得更加活跃,保证了工业再生产的持续进行。城镇的中心地位有利于发挥向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使工业品的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城镇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外部条件。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兴建了大量的公用生产设施,例如公路、水厂、电网、排水管道、通讯系统、煤气供应网络等等。共同集中使用这些设施可以使这些设施的建造和运营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实现最低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篇13
正文: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是我市近几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何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特别强调要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障。
一、西安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西安市第四轮总体规划确定了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策略是:增强极化、扩展规模、轴向密集、带动侧翼。即强化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的陇海线城镇空间轴带,以关中环线西安段为依托形成城乡发展环线,带动整个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以秦岭作为生态屏障,环山路以南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严格控制城乡的发展。环山路以北作为城乡布局和发展的主要地区,以主城区为核心,中心城镇为节点,快速骨架交通体系为依托,形成“一城、一轴、一环、多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沿西安“米”字形综合交通干道形成六条小城镇发展轴,呈放射状向外发展,辅以沿环山路形成的生态轴,逐步形成点轴状城镇布局框架。
村镇发展空间布局采取“点轴扩散、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极核发展战略,即以乡镇为基点,沿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发展轴线,建立了乡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村镇等级体系。规划依托60个小城镇,重点发展中心村,并在中心村设立农村新型社区安置点,逐步完善和整合基层村。
重点规划发展区域:按照“一城多心”发展规划,优化提升主城区,加快三个副中心城市(阎良、临潼、户县)、五个城市组团(高陵、蓝田、周至、常宁、洪庆)及60个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二、县城及重点镇规划
依据《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及《大西安发展规划》,我市对四县的县城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职能得到了提升、规模得到了拓展,具体为:
户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副中心。全国农民画创作交流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后备基地,富有山水人文魅力的新兴健康型城镇。城镇建设用地从34.5平方公里调整为65平方公里。
蓝田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卫星新城。西安休闲旅游目的地,新型商贸服务中心。城镇建设用地从13平方公里调整为18平方公里。
高陵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卫星新城。西安装备制造业基地,省级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城镇建设用地从10平方公里调整为15平方公里。
周至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卫星新城。西安市的生态屏障和优质水源地,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休闲后花园。城镇建设用地从12平方公里调整为15平方公里。
打造一批重点镇、强化典型带动作用。以全市13个省级重点镇及60个市级重点镇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多样化的城镇类型,突出各城镇特色,加强典型带动作用:其中交通枢纽型城镇,如临潼新丰镇和长安引镇;工业型城镇,如高陵泾渭镇;生态旅游型城镇,如蓝田汤峪镇;文化型古镇,如周至楼观镇;农业高科技型城镇,如户县庞光镇;商贸型城镇,如阎良关山镇。加快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形成一批规模产业、特色产业、新型产业,从而为周边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按照陕西省建设厅《陕西省重点镇建设标准》、《陕西省重点示范镇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我市组织编制完成了6个省级重点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提出了镇区整体的空间形态以及镇区各类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控制要求,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导引和适合镇区发展的环境意向设计。依据西安市第四轮总体规划要求,我市将于2020年底建成工商贸型城镇18个、农工贸型城镇24个、旅游度假型城镇8个。
三、村镇布局规划及撤并村规划
村镇布局规划是对村镇空间结构的合理安排,是村镇建设规划的前提,我市村镇布局总体规划是在西安市城镇体系规划、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办法》规定,并结合西安市交通、教育、医疗、环保、产业等各专项规划协调统筹下进行的,着重加强了各层次、各专项规划编制的衔接工作。村镇发展空间布局以乡镇为基点,建立了乡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村镇等级体系,形成了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村镇空间结构体系,确定了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及空间分布。规划确定全市乡镇102个,中心村395个,其中长安44个,临潼58个,灞桥17个,阎良17个,周至72个,蓝田97个,户县74个,高陵16个。规划依托小城镇,重点发展中心村,逐步调整和完善基层村,引导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进入城镇。
撤并整合村庄布局,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撤并整合分散的自然村落。对人畜用水严重短缺地区、地质灾害区、防洪区、行洪区等不宜人居的区域内不得布局村庄;对文物、生态保护区、生态敏感区范围内的村庄,以及150人以下或50户以下的零散居民点要逐步撤并,选择交通方便、自然环境适宜居住、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地方合并规划新村,引导农民逐步集中居住。对布局规划要撤并的村庄,今后不再新批宅基地。依据各区县村镇布局规划,到规划期末,全市合计撤并行政村116个,自然村293个,共节约建设用地48500亩。
四、县城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城发展建设速度过快,突破了规划范围。由于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建设速度加快,原有规划的规模、范围已经不能满足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突破规划区范围的建设时有发生,这给县城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二是部分区域详细规划编制的缺失。由于我市四县规划编制经费不足,技术人员缺乏,致使四县部分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无法编制,也导致这些区域的规划审批依据不足、无章可循。虽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做法,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从立法的角度予以确认,没有法律依据。
三是建设用地控制协调机制欠缺。一方面由于一些县城(高陵、户县)发展速度迅速,招商引资项目很多,都希望能尽快落实建设用地,尽早建设;另一方面,土地的出让和划拨程序由国土资源局管理,他们在出让和划拨土地过程中和规划部门缺乏有效的衔接,经常是根据项目的紧急程度予以批地,造成土地已经出让而规划部门却不知道的尴尬境地,严重损害了规划审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是小城镇规划编制滞后。上一轮小城镇规划年限均已到期,需要进行规划修编,新设镇也急需编制规划。但由于规划编制经费严重短缺,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制约着规划的修编和编制工作。
五是规划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不到位,四县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县村镇建设管理站人员编制均较少,各镇没有专职的规划管理人员,且管理人员调整频繁,工作延续性差。
六是村镇规划实施管理审批程序还不够规范,各镇基本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省级重点镇),规划审批公示制度不到位。
五、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是建议市政府在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能考虑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实际需求,适当将建设用地指标向各县城及各重点镇倾斜,以保证我市的城镇体系规划更趋科学性、协调性。
二是在规划编制经费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往年我市对各县及重点镇的规划编制都给予了经费上的补助,今后我们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专项经费,加大对各县及各镇的规划编制经费支持力度。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各县城及各镇的规划编制及管理的指导及监督力度,确保各县严格规划执法,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各县的建设目标顺利实施。
2014年12月7日
参考文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
陕西省重点镇建设标准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规划编制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