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司营运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司营运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司营运管理

篇1

某集团公司事业部实施ERP系统重点解决了以财务为核心的发货及应付账款管理等问题,但随着事业部海外业务及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配合海外营销公司的发展及加强出口业务及生产管理,拟建立一套基于B/S技术架构、多组织、运作灵活的订单营运系统,以订单管理为主线,共享ERP系统的相关数据,符合公司管理运作模式并能有效支持海外业务管理的订单营运系统。

2 系统建设原则

本项目建设将依照以下基本原则:(1)前瞻性 (2)兼容性 (3)成熟性(4)可扩展性(5)集成性(6)易用性(7)系统高可用性和安全性

3 系统总体规划

该系统建设的范围是对企业相关的前端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每一个阶段进行需求分析与规划,将业务需求分类成领域内核心价值链和辅助价值链。再结合企业IT的体质,有条件有步骤的进行业务流程设计与功能设计。这其中也结合管理重组的进行。

4 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基础管理:系统基础管理分四块内容:

一是用户及权限管理,保证了访问系统的基础功能和安全需求;二是支撑组件管理,保证系统业务模块中得到基础的通用功能,如消息、工作流;三是系统管理部分,保证系统管理员能够对系统运行的管理与控制,如系统日志、接口、菜单、模块定义等;四是为了系统初始化而设置的功能,如系统资料、初始化设定等。

(2)应用模块

①组织机构

提供面向服务体系(目标)的多组织和多层次维护。多组织针对不同的业务主体,如各独立事业部;组织层次可以分为:总部、分中心、高级服务商(一级网点)、特约服务商、供应商、维修工厂等等。

②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个人帐号、密码、邮箱、密码提示、职位、姓名、登录次数等内容。在用户忘记密码后可以通过安全途径重新获取密码。

③角色定义

定义或修改用户角色类型,建议平行设置。

根据用户帐号,赋予(定义或修改)他在系统中的应用角色。

根据角色定义,赋予他包含的用户帐号。

角色定义的应用特点为:

帐号与角色分离管理方式,使得系统诸多流程定义与实现更简洁规范。

根据管理需要,实际操作用户可赋予多重角色。

除建议角色外,用户可任意定义角色名称及含义,以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建议系统管理角色与其他角色严格区分。可一人多帐号。

④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则为用户分配使用系统的权限,包括不同模块的使用权和对数据的操作权限,使不同的用户使用和操作不同的数据,从而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确保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⑤基础资料

系统基础数据的管理,通常在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完成,如组织定义、省份、人员、费用项目等。

⑥消息管理

消息管理从机制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嵌入系统的邮件系统,具备邮件系统的一般功能。

⑦工作流管理

工作流管理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公用模块,它定义、控制和管理所有的工作流程,通过对审核人角色、单据状态及审核结果、审核步骤与结点以及审核授权处理等四个环节的定义和控制,实现工作流的可管理性。

⑧菜单模块

菜单模块维护系统菜单信息和模块信息,一个菜单对应到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只能对应到一个菜单,菜单维护包括菜单编码、菜单名称、菜单类型、上级菜单、排序号等,模块维护包括模块代码、模块名称、模块描述、模块类型、图标、参数、工作目录、首页面等信息。

⑨系统日志

日志包括用户操作日志和系统错误日志。

用户操作日志主要记录用户对系统登录及操作过程。内容包括用户编号、用户名称、登录IP、操作时间、操作类别、操作内容、模块编号等。

错误日志主要记录用户操作过程中的出错记录和系统出错记录。内容包括:用户ID、出错时间、模块编号错误编号、错误级别、错误说明等。

系统将自动记录用户操作日志和系统错误日志,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删除、打印。

5 应用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如下技术路线:

使用模型驱动(MDA)的架构设计开发方法

采用开放的J2EE/J2SE系统平台,同时支持浏览器应用和胖客户机(Rich Client)应用

采用东软多层企业应用平台uniEAP + LCF(Light Client Framework)的技术

数据库使用高性能的Oracle 9i

采用基于组件(CORBA/DCOM)适配器IAdapter的应用集成

6 技术成熟度、推广应用情况及前景

由于系统均采用成熟的开发平台和开发技术进行设计开发,因此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稳定性和成熟度。可在类似集团公司业务模式的电器制造行业推广,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孟晓胜;陈志祥;,分布式协同生产订单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现代制造工程,2012年7月

[2]唐彦,基于Struts框架的烟草订单管理系统研究[J],物流技术,2014年第8期

篇2

1 创新营业项目

以运输本业为主体,包括附属事业经营(广告、停车场、商品馆、地下街、贩卖店、移动联通)、受委托事业(受台北市政府委托经营管理,如台北小巨蛋、猫空缆车)、转投资事业(悠游卡投资控股公司、捷邦管理顾问公司)、咨询顾问业务(大众捷运系统营运管理之咨询顾问)。获得政府委托经营项目,为捷运创造新的利基点。

2 行控中心指挥高度集中,统一处理异常事件

2.1 “一呼百应系统” 发生紧急事件后及时录音,并同时上传至各部门主管领导手机(含公关部,能够与外界媒体有效沟通和交流),比常用的报告程序迅捷、真实可靠。紧急事件需要保持高度时效性和客观性,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2.2 “紧急资讯传送系统” 该系统是学习香港地铁公司经验,各车站一旦出现捷运运营的异常情况,必须根据事件原因统一报告行控中心。由主任控制员统一发出紧急资讯,打出后,在各驻点的电脑上会出现像发电报式的声音,维修人员据此判断是否前去增援,本部也会即时收到,公关部也能够适时与媒体协调对接以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2.3 开行转运列车和护航车 所谓转运列车时在当日列车编组不变的前提下开出的末班车。末班车开出约五分钟后护航车发车。它通常用在出现大故障或因信息播报问题引起旅客误下车等情况中。护航列车虽然极少用到,但却是体现捷运服务安全可靠的一个重要方面。

3 车站营运管理特色

3.1 温馨贴心的车站服务 开放哺集乳室;提供电动轮椅旅客续航动力;在钢构墩柱上进行彩绘,丰富乘客出行体验,愉悦心情,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充分考虑旅客的需求,体现人性化服务。

3.2 构建高规格的安全保障 增设高运量车站安全门;建置“月台区轨道侵入侦测预警系统”,属于自行开发,全世界首创。设置三道安全屏障,为乘客进入月台产生的突发事件处理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3.3 启用捷运逃生体验营 鉴于莫斯科、大邱、香港、马德里、伦敦地铁因人为因素造成人员严重伤亡,建置捷运系统专属逃生体验设备,供公众及捷运员工学习捷运防灾教育及实地操作各项逃生设施设备。规划18处主题,提供乘坐捷运应对危机事件的演练场,更大程度保障市民权益。

3.4 成立自主研发中心 1996年01月公司成立研发小组,破解中运量系统电子电路板。累积历年检修经验研发部门可进行电路板之故障暨预防检修、检修工法改善、检修治具开发、自动测试设备开发及仪器校检。公司自行成立科技研发小组,既节约后期维修成本,更能有效实现“安全、可靠、舒适、便捷”的运输服务,同时又历练和培养自主创新团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5 票种多样化,悠游卡整合能力强 整合捷运、公车、火车、出租车、缆车、停车场、医院、动物园及图书馆等,扩及小额消费市场。一是为倡导绿色环保交通,方便市民出行,允许携带自行车乘坐捷运;二是秉承立体交通概念,整合交通资源和与市民日常生活关联度高的机构,建立一卡通服务体系,方便消费及悠游卡的售卖。

3.6 站台单行候车区使候车秩序井然 在站台屏蔽门开启处规划“八”字形、仅供一人站立候车区域,比只有上车箭头而言,一条画出的窄道从结构上规范乘客候车习惯,让文明成为一种常识。

3.7 旅客信息系统的标识生动、形象、人文 PIS系统是和旅客直接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人性化、通俗易懂是基本的标准,诸如上面的标识系统就符合要求。

3.8 大客流组织中组织旅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捷运的尖峰时刻别突出的遇到跨年倒计时活动,人潮涌动,拥挤不堪,此时,捷运公司派出大批人力增援关键车站,同时为缓解人们等待的焦虑情绪,适时开展互动活动,体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郑明远.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规划方法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4).

[2]仲成春,臧广宇,虞冬青,孟力,张丽恒.地铁让城市更美好――2011天津地铁年展望[J].天津经济,2011(1).

[3]杜艳.西安轨道交通导识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3).

篇3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加,有

了飞速的发展。实践证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是集主体多元,内容广泛,程序复杂为一体的管理领域,其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非常显著。

而我国高速公路现有模式存在着管理较为粗放,职责不明确、管理主体错位等问题,采取何种方法对高速公路运营进行管理,怎样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怎样减少现行管理体制中妨碍高速公路发展的因素,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

二、管理的主要内容

1.微观规制。

1.1 积极融资,增加运营资本。由于一些已运营高速公路由于运营时间不长,存在交通流量不充分,养护费用较高等问题,道路运营管

理部门在短时期内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压力很大,这就使其他

运营体系难以正常运转,在此背景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应该将重心放在资金的筹措上,积极融资,将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业主多层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相结合,以此来增加资金筹措,避免举债数额过多,不良资产的比例上升,造成资本的恶性循环。

1.2 统一管理,明确授权。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管理不统一,负

责不分层的现象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路政事故处理效率的低下,

为提高高速公路服务能力的利用率应该对各部门统一管理,同时采取

分层负责的方式,高效率利用企业先进设备,避免因为管理上不均衡和设备重复购置而产生效率低下和浪费。统一管理,明确授权有利于将企业的经营行为与路政管理,道路养护和执法监督相结合,有利于调动企业管理积极性,有利于统一协调指挥,减少国家行政执法操作的繁复现象。

1.3 采用全面成本控制体系,进行科学养护。由于我国大部分高速

公路公司依旧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体系运作,缺少对成本动因和运营的动态过程的深入分析因此产生了多余耗费的现象。这就要求高速公

路企业采用全面成本控制体系,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以及成本分析检查相结合,充分考虑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之间纵横交错的联系,重视运作前的成本设计,重视高速公路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本质属性,分析出车辆通行费收人对道路的盈利贡献。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设还应该从养护、多种经营方面拓展发展空间,大力扶持养护公司,逐步放开养护市场引进有资质的养护队伍参与竞争,以降低养护成本,同时对车辆进行有的放矢的车辆管制,,对于一些超载严重的车辆采取限制进人高速公路的方式,,以达到控制道路维修养护费用的目的。

2.宏观规划。

2.1 争取政策扶持。在新形势下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

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公路的运营效率,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应该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投人,同时积极运用国家给予的政策方面优惠,在高速公路用地政策优惠,高速公路企业享受减免税方面投入注意力,以达到带动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是目的。

2.2 打造高速公路创利增收的新经济带。新经济带指沿高速公路线开拓创利增收渠道,将旅游开发,技术开发,资源开发和商贸开发相

结合,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发展空间,使得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扩大,这样就达到了高速公路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的目的,同时也为高速公路增加了运营收入。

3.国有资产管理。在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的国有资产管理中一般存在投人产出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大,见效慢,货币资金短缺等现象。

高速公路企业应该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因为资产流动性差,资产负债率高,现金流量不均衡和资本金投人不足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耗费和损失。

三、管理对策

1.建立统一的路政和交通管理综合执法体系。高速公路的管理应该建立统一的路政和交通管理综合执法体系,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省高速公路管理,其下属的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则具体负责全省高速公路的养护、路政、收费、通讯监控以及综合服务的监

督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路政和交通管理综合执法体系有利于整个管

理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责任的分清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与耗费。

2.政企分开,实行企业化经营。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大多是建立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其运作也逐渐从政府投资转向政府与企业合资,由内资转变到外资多元化。这就造成了某些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依然带有原事业单位的背景,造成高速公路以自主法人身份进入市场竞争的自由被束缚,影响了运营效益的提高。采取政企分开,

实行企业化经营就是将原来的“一路一公司”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建设与经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公司受上级部门领导,但在经济上实行的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本身是较为完善的经济实体。企业化经营使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在人事、财务和经营等方面具有了较强的独立自,有利于自主经营,实现自我发展,其将运营管理任务明确化,使现有资源得到管理整合,有效节约,最终做到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使高速公路的基础服务效益最大化。

3.推动联网收费,实行规模化经营。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复杂

路网结构不断发展,由于网络的扩大和数据量成倍增加,高速公路建设要求传输和结算效率更快更好,这就必须随着收费政策的调整,将收费系统也适时调整。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将各省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体制划分为省收费总中心、片区收费分中心、路段收费分中心和收费站四级。利用

高速公路具有业主多元化的特点,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管理模式按

照“统一清分、统一结算、统一划帐”的结算模式进行运作。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提升车流量和高速公路路网的服务水平,联网收费也使资金流动更加安全和快捷。同时使用联网收费系统可以减少收费站控制室的值班人员人数,这就降低了运营管理费用,也利于集中监督管理。

另一方方面,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还应该实行规模化经营,由省政府批准设立联网收费专营公司,负责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具体工作,省国资委负责联网收费的组织落实和实施监管,省交通厅负责对全省联网收费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实施行业管理。同时成立由交通主管部门、相关的道路业主单位、服务机构等参加的联网收费管理委员会,按照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制定有关政策和制度,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营资金的分配,解决运营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4.完善运营公司内部建设,促进经营的规范化。一流的企业需要

有一流的人才队伍,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效益,高速公路企业应该引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经营人才。应该注意培养和合理使用人才,为人才的发展创造必要氛围,在工资薪酬,员工培训和维护职工利益等方面建立科学制度,以达到良好的公司内部建设。

另一方面,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应该将经营规范化,在对高速公路这

种社会公共产品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兼顾社会效益和财

务效益相结合原则。

四、结语

面对目前严峻的挑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应该增强危机意识,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良好的运营管理可以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

社会效益,提高高速公路的财务效益,保障并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应该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效益出发,从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等入手进行创新管理和运营新思路,通过加强管理提高高速公路的效率,以此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海莉. 《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研究》西北大学,2006

[2]冯磊. 《高速公路管理模式研究》天津大学,2003

[3]曹镔. 《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模型研究》东南大学,2004

篇4

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其根据企业对营运资本持有量的高低分为稳健型、适中型和激进型。另一个是营运资本的融资政策,其主要是就如何安排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而言的,一般也可以概括分为稳健型、配合型和激进型。在营运资本管理中,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会影响到融资政策,反过来,营运资本的融资政策也会制约着投资政策。因此。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就必须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不同收益和风险特性之间进行选择。如何更好地将三种不同的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科学地配合在一起,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整体的风险和经营业绩水平。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投资和融资策略相互配比如表1所示。

(一)稳健型策略

即稳健型投资政策和稳健型融资政策相互配比(也就是高流动资产比例与低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在该种策略下,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低,因此企业盈利能力最低;同时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例较低,因此其到期不能偿还负债的风险也最低。

(二)中庸型策略

即稳健型投资政策与激进型融资政策相配合(高流动资产比例与高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或者是激进型投资政策和稳健型融资政策相配合(低流动资产比例和低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在该种策略下,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在时间和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的配合,故风险与获利能力居中。

(三)激进型策略

即激进型投资政策和激进型融资政策相配合(低流动资产比例和高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由于流动资产比例最低,该策略具有获利能力高的特征,但同时高流动负债比例给企业带来的偿债风险也最大。

二、我国上市公司营运管理政策的聚类分析

(一)指标及样本选择

1 指标选择

(1)以流动资产比例和营运资本比例反映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

计算公式: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资产/总资产

营运资本需求比例=营运资本需求/总资产

其中:营运资本需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部分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一(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部分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

(2)以流动负债比例反映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的融资政策

计算公式:流动负债比例=流动负债/总资产

(3)以投入资本回报率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计算公式:投入资本回报率=税息前利润/投入资本(或占用资本)

其中:投入资本(占用资本)=短期借款+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2 样本选择

样本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系统》,为了使结果更有说服力。在样本的选择上笔者剔除了数据不全的公司、金融保险业公司与ST、PT公司,将2003-2006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共1050家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二)假设前提与研究方法

1 假设前提

(1)不考虑行业因素对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的影响:

(2)假定利率是固定不变的:

(3)各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2 研究方法

使用SPSS软件对2003-2006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共1050家样本的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和投入资本回报率先进行分年度聚类分析,而后对所有样本四年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再从总体上进行聚类分析,以期找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的政策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

(三)聚类分析结果

1 分年度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分年度的K-Means聚类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2003年和2004年的聚类结果比较雷同,分为两大类:大约有一半的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为68%。流动负债比率为45%-48%。营运资本比率为23%,投入资本回报率为5.3%-5.9%;另一半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为36%,流动负债比率为32%-34%,营运资本比率为5%,投入资本回报率为7%-8%。并且其F值都比较高,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005年与2006年的聚类结果比较相近,大约有99%以上的公司聚为一类。2005年其流动资产比率为47%左右,流动负债比率为37%,营运资本比率为12%,投入资本回报率为7%。2006年流动资产比率为56%左右,比上年有所上升,流动负债比率为47%。比上年上升了10%;营运资本比率为15%,比上年上升了3%;投入资本回报率为5%,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并且其F值除了流动资产比例比较低以外。其他都比较高。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 加权平均后聚类分析结果

不考虑时间因素,将2003-2006年的数据全部加权平均后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后的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所有的指标都通过了F检验。

1 从分年度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在2003年和2004年有一半的公司属于低流动资产比例与低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的中庸型策略,营运资本需求比率为5%,投入资本回报率为7%-8%;另一半属于高流动资产比例与低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的稳健型策略,营运资本需求比率为23%,投入资本回报率为5%-6%。但从2005年开始趋于统一,2005年和2006年属于高流动资产比例与低流动负债比例相配合的稳健型策略,该种策略下的风险与盈利能力最低,从表2可以看出其投入资本回报率只有5%-8%。

通过以上2003-2006年的流动资产比例与流动负债比例数据,笔者绘制出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呈现出同向变动的趋势,营运资本管理的投融资政策有由稳健型逐渐趋向于中庸型的趋势。

2 从加权平均后的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分析

篇5

经过初期的摸索阶段,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进入了逐步规范、稳步发展的时期,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仅2001年,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已超过1200亿元,达1245亿元,回收现金逾256亿元,较好地实现了资产回收最大化的运营目标,表明了我国处置不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400亿元的有限资本去拉动近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的回收和变现,基本实现了资本价值的增殖,提高了资本积累的效率。

一般说来,资产管理公司是为了分离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我国金融风险、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而设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共接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因此而平均下降超过9%,使国有银行减轻包袱,轻装上阵,为其入世后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对我国1000多家产品有市场,技术先进,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债转股,涉及金额4000多亿元,使这些企业负债率大幅下降50%以下,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更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国有企业等面临中国入世的严峻挑战、竞争和发展。

资产管理公司在近两年的资本运营中,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日益创新、日益完善,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以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诉讼追偿、债转股、租赁、外包、转让、投资银行等10多种形式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和处置,加快了处置速度,提高了处置效率,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1年,华融公司海外演艺之后,又在上海实行捆绑式的打包处置,实现回收现金128亿元,实现了规模效益;长城公司则选择和采取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为基点,以依法、风险为手段,以“公允价值”为依据的政策组合;东方公司全年处置帐面资产182.91亿元,回收资产85.13亿元,资产回收率达46.5%。由此不难看出,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逐步形成了良性资金融通体系,使死资财变成了活资财,实现了不良资产的国民经济再增殖。

二.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中的问题与弊端

因为资产管理公司才刚刚运营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不多、还不严重。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把资产管理公司纳入到国有企业改革、民间和私营经济的培育、金融组织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建设等统筹考虑之中,从资本运营的角度考虑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作,则当今状态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仍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潜在着许多弊端。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气候环境不理想,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带来了很多困难,各资本运营的正常运作造成了诸多障碍。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必须建立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资本运营机制,依托发育良好的资本市场,才能有效的实施资本运营。而我国经济市场则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资产管理公司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幸运儿,而是由我国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创新,是中国转轨经济的特殊产物,这种特殊性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产管理机构所没有的,更与资本运营所需的市场条件造成了直接矛盾。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在与市场接轨上还不成熟,不完善,其资本运营的必要市场条件将受许多市场不良因素如世界金融市场冲击、国家货币政策、入世后的汇率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完善的经济气候条件下,将致使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盘活、变现等难度增大,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和发展。

〈一〉国有企业改革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反映,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盲目的投资、有国家政府出面变相贷款的不良产物。因此,要彻底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只有率先让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和经营观念,走出大多数国有企业亏损破产的窘破之境。但是,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总体业绩持续下降,并且随中国入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经济范围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净亏损,沦为“亏损经济”或“补贴经济”。例如,1998年7月末,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4%,净亏损92.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为-0.7%,在1492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042家亏损,亏损面达40.5%,到1999年6月末,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到55.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999)。因此,在10年之内,国有企业又将产生一些不良贷款,其来源包括:一是一批现在业绩较差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即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成员不能退出;二是一些现在看起来经营良好的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入世后更为激烈的竞争而陷入困境,即资产管理公司的新成员又要进来。可以说,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市场机制的运作直接左右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程度,左右着我国经济体制状况的大气侯,在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现状下,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不良资产的投资处置银行要完全严格走市场化道路,将受当今市场化条件不足的极大限制,将受国家政策风险、国家产业导向等多方面市场因素的限制,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不能完全按市场化导向运作,不良资产的呆坏账系数变大,致使资产部分流失。

〈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市场狭小。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狭小。在2000年底,虽然我国证券市场股票总市值首次达到4.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总值的5%,但是,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仍占多数,流通总市值为8200亿元,相当于GDP的17%,而截止到2001年底,资产管理公司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资产已高达1.4万亿元,远远超过市场流通总值。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是由政府推动的,这就致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上受到政策的限制而不是市场的限制,导致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增大。其次,我国的股票市场非常脆弱,政策性明显,在货币政策都难以启动的情况下,试图想用之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更是难上加难。再次,不良资产对外资开放,由于受其他政策和市场体制问题的影响,还不能大规模展开。这就使外商对我国不良资产的投资产生顾虑:收购我国不良资产是否存在法律依据;作为一个债权人,他们的权利能否执行;人民币没有完全放开,对他们的投资将产生极大影响。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又不同于美国储金会的房地产等抵押贷款,再加上国有保护等因素,感兴趣的对象可能不多,除非大比例折价。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能走市场化道路,将会给市场体制改革带来压力,给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的市场体制等运营条件带来冲击。目前,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一直是政府介入最深的行业之一,政企不分,计划经营日久,规模庞大,地位显要,由此而造成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制改造与上市的难度加大。在其市场化的经营没有确立之前,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续银行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性业务,以及对贷款对象的所有制偏向,还会产生新的不良资产。所以,只有国有银行彻底摆脱行政性干扰等因素,完全进行市场化运营之后,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体制性的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的普遍发生,而改变当前的状况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二.权属、关系、程序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是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四大难题。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合理而造成的,这些巨额不良资产的债权、其权属等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过重。因此,对债权类资产,其权属问题集中在购买时购买人对他所购买的债权究竟有什么样的处置权利。根据现行的《担保法》,在债权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不能直接以抵押物抵债,而是必须与债权人协商或经法院裁定后,以拍卖、变卖、折价方式所得价款抵债,这是资产管理公司手中债权的一个较大难题,会使购买价格与拍卖、变卖后的价款产生差距,致使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在资本运营中流失。纵观国际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都在这一点上授予资产管理公司特别的权利,即债务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可直接有权处置抵押物。对产权类资产,其权属问题集中在究竟能否正常过户?更何况资本运营是建立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只有解决了权属问题,才能解决债权人与买方之间的交易关系,使得交易成功。至于程序,资产管理公司一般可根据不同的债权的分类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而确定不同的处置程序。这就使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对国有资产评估、分化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的工作势在必行。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有独资,管理人员多采用行政任命而不是聘任制,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属于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而人力资源经营是资本运营理论的核心。企业通过实施人力资本经营,可以有效增强技术的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和扩张能力,以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实现资本价值的迅速增殖。因此,资产管理公司产权机构单一,其机构性质与业务功能搭配不当将使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问题不明,不利于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根据2000年底颁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理》,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由此决定资产管理公司是一个由政府扶持和运作的金融机构,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主要是事业性的,而非企业性的。但其从事的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又非常明显的属于竞争性企业领域的范围。以事业性单位从事企业性业务,是现今资产管理公司定位上的一大误区。在这种矛盾之下,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机构和激励体制难以建立,势必影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正常运营。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个事业性的单位,国家必将赋予其特殊权利,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特殊权利去行使企业事务,将过于介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场,改变当今市场基本是公平竞争的格局,影响我国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因在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如果企业能够上市,则资产管理公司理所当然的是其上市的推荐人和承销商,其他证券公司则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如果其以后还能从事非债转股企业的投资银行业务,则它就是享受政府特殊待遇的金融机构,而金融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政府机构的过度介入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形成我国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一重大阻力。

三.法律环境不完善,将不利于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中的资本运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量加大。

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中不对资产作法律评价,导致资产的法律损耗不能作为决策的重要参数出现,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合理性,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质量构成潜在威胁。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已超过时效和期限的债权数量惊人,银行信贷有效资本的抵押物的法律约定环境不健全,只能在一些即定法律的基础上作资本保全的工作。二是尚未建立起合法合规性的检查系统,使公司资本确定、“揭开法人面纱”等法律制度受企业改制行为的冲击,无法起到防止债务人减少信用资产的作用。三是破产制度不完善,债权人的利益被忽视,破产成为逃债手段。四是不良资产的评估法律不健全,中介评估处理漏洞过大,廉政环境建设不足将导致资产管理公司的部分资本运营失败。五是公司治理机构的不完善使关联公司之间权责不明,以致借助关联交易来逃债的行为大量发生。六是司法是保护债权的最终手段,但一方面,证明规则的机械化使债权人处于举证劣势,证明不了逃债;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人为的道德风险的作祟又使司法有时候反而为逃债所借用,如假保全、假执行等。

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一个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构,而且其级别特别高,机构网络庞大复杂,所以政府、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人事关系较复杂,并且官方机构惯用行政思维,办事效率低,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正常运营作了一个无形的茧。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不良资产的企业,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可能多方贿赂资产管理公司的执行人员,并且资产管理公司再处置不良资产中缺乏公开透明度,带来了极大的道德风险。去年3月份,湖北宜昌的猴王集团突然破产,致使华融等三家资产管理公司蒙受了巨额损失这一事实就反映了这一问题。资本运营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保证,所以,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适当的运用法律手段是化解和处置不良资产的最终凭借,只有依赖于金融法制,才能确保不良资产化解过程的平稳进行。故而,我国金融法律体制的改革是当今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的的首要任务,势在必行。

三.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的新思路及其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上金融机构的演变呈现“集团化、全能化、国际化”的特征,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流的金融机构都采用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化模式,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等。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逐步展开,届时,国外的这些全能化、巨型化的金融集团将与我国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现代化企业管理、形成良性资金融通体系的发展之路。一.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与不良资产的处置要借助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

资产管理公司不是一般的商业企业,处置不良资产也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他关系到金融稳定、社会稳定和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不良资产只有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才是显性化的问题,更需要借助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约束,在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等资本运营依托于良性市场的资本运营机制,使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将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理进程。

〈一〉加快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进程,走“官办民营”的新途径。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资产处置时,保持资产管理公司对资产的所有权及决策权,而将经营权承包给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银行、私营企业主、外资银行等其他中介机构,可以化解当今资产管理公司的巨额不良资产,分散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经营的巨大风险,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资产流失。

1.建立一套以招标为基础的标准程序。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应加强市场营销的宣传和市场营销的力度,使不良资产大众化,民间化。对此,资产管理公司应形成一套招标的标准程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资产管理公司根据预定的程序会对资产作一个初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处置方案;第二,资产管理公司准备一套详尽的资料来介绍要出售的资产,并说明资产管理公司所要求的底价等条件;第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单设在某地组成常设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将待出售的资产拿到市场上统一招标,统一处置;最后,资产管理公司在各投标中作选择,以谋求资本运营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与专业的投资公司成立合体经营。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特殊性,可以与多家投资公司达成协议,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和进程,其基本设计为:第一,双方共同合营体注资。第二,合营体还可以通过举债进一步融资,然后用注入的资金和举债所得向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不良资产。第三,投资专业公司负责合营体的日常运作以及资产的管理与处置,资产管理公司不作干预。第四,合营体出售资产所得收入首先用于还债,剩余的则在资产管理公司和专业投资公司之间按预先约定的比例分配。

这样的合营方式一方面考虑到政府机构的局限性,使资产管理公司摆脱了资产管理和处置上的细节操作,另一方面引入了专业公司来负责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既可以解决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资金短缺的现状,又可通过适当比例分利来调动其积极性,有助于最大限度的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3.采用多种手段吸引外资。鉴于我国的不良资产数目庞大,而国内又缺乏市场,为此,资产管理公司应运用多种手段来引进外资,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市场供需有导向,使市场国际化,以无形的市场准绳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去实现:其一,资产分离。因为不良资产在定价时未知量很多,随机性很大,导致购买不良资产的风险很大。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灵活的处置不良资产,将定价太难的一部分资产划出,以后再做处理,还须通过种种市场运营机制与外商共同分担资产,实现资本价值的最大化增殖。这样可以使外商比较放心的闯入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市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新的竞争机会,加速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更有利于我们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使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作向良性化的资本运营市场循环体系,以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官办民营”、分解资产管理公司的许多具体业务,可以节约其组建和运营成本,而且能把不良资产从银行的资产负债中剥离,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市,同时还能培养这些承担不良资产处置的国内外投资公司、私营企业、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的资本运营创新能力,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竞争力的提高。

〈二〉资产管理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上市,采用集团控股公司的模式经营。

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众所周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是由于国有独资这种产权安排的体制性弊端,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资金不足、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而,资产管理公司应以商业银行为前车之鉴,提前做好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准备工作。

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上市可以弥补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资金来源的不足,使资产管理公司由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机构彻底转换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集团。第一,在公司性质方面,资产管理公司由国有独资、官办官营转向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相应的,由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第二,在产权结构上,改造初期,国有资本的比重比较大,但随着民间资本、投资公司、外资等的不断进入,而国有资本的数目保持不变,日而久之,国有股由控股逐渐失去控股地位,乃至论为小股东,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股权出售等方式撤出国有股。

现在资产管理公司采用的是总公司、分支机构为一体的资本运营管理体制,而不是多个法人组成的集团制。由于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践中基于严格授权基础上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决策程序复杂,费时费力。因而,可以考虑将资产管理公司办成集团公司的模式,将各办事处改为子公司。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克服了种种不利的弊端,各子公司可以拥有自,易于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集团制是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造与上市适应的形式;三.资产管理公司采用集团制是顺应经济组织体系的需要;四.有利于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接轨进程。

〈三〉与人民银行完美结合,充当中国金融稽查的角色,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监管。

由于国有独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是由我国政府主导和扶持的金融创新机构,不同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是市场发展的产物,而且我国先行基本情况决定了资产管理公司的长期运营(不局限于10年),我们不妨利用其特殊性,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性质特征,与中国人民银行完美结合,行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职能,作中国金融稽查机构,实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便可以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并在市场化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法律环境。

我国处置不良资产时由于受到各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资本运营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因素而致使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困难加大,没有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依托,导致债权人无法按法律程序对债务人进行债务追偿的工作,扩大了金融风险、道德风险等的存在因素,导致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缓慢,国有资产部分流失。因此,进行金融法制改革,完善中国金融法律环境迫在眉睫。

〈一〉统一金融法律事务的管理与运作,为建立完善的合法合规性检查机制奠定基础。面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在资产评估、资产重组、资产拍卖等资本运营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缺乏法律依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我们应该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应的《资产评估法》、《资产重组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组建级别较高的法律部,使法律审查和诉讼事务统一运作、保证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环境。

〈二〉为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模式提供法律支持。资产证券模式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国际实践中广为使用,但在特殊目的的公司经营地位、证券发行许可、破产隔离与其他债权人利益保护、信用增级的法律模式等方面,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是没有完全的信心的。其他诸如发行可转换债券、建立不良资产投资基金等模式无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灰色区域,尽快做出法律规范十分迫切。

〈三〉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捷径。根据现有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回收资产时,应享受债权转让、诉讼时效中断、减交诉讼费等方面的法律优待。不良资产出售和重组过程中的审批、过户手续和税收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应减让对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管制。

〈四〉坚持实际操作中严密法律程序,实行审慎原则。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时,程序比较繁琐,因此,要加快加大法院等部门的审核处置力度,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因时间的拖延而引起的人为道德风险;加快不良资产的清收工作,严格责任人制度,严惩处置不良资产不利的人员。

三.加入WTO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冲击与挑战。

中国入世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入世的大好契机之下,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想在中国入世的激烈竞争条件下求发展,必须从自我的角度想方设法走上市场化的企业发展之路。

入世后国外资产管理公司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冲击。中国入世后,中国经济逐步向市场化迈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准绳的现代企业竞争制度将逐渐成熟,而大批的国外资产管理公司也将入驻国内,届时,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将受到以下冲击:一是抵抗不住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强劲之势,被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兼并,这样会导致我国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二是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凭借东道主的优势同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公平竞争,在竞争中站稳脚步,继续发展,则会使我国国有资产部分流失;三是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与外国资产管理公司共担风险,共同发展,此时将更有利于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走向完美的市场化道路。

因此,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中国入世之初的大好契机,学习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成功先进经验,努力完善自我,“摸着石头过河”,找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拿出切实可行的东西与外国公司进行对抗,以超强的实力减少中国国有资产的流失。只要我们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与国外公司既有合作,又有实力去竞争,定能达到一种“有合有分,既分既合”的绝高之境,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演绎一个跨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与发展》。中国经济问题2001。5上海财经大学张志柏

2.《不良资产的法律成因和盘活对策》金融时报2002.2.7中国建设银行法律部侯太领

3.《我国处置不良资产能力增强》金融时报2002.2.7梅志翔

4.《资本作用的再认识》经济学动态2001.10赵学增

5.《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何仕彬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出版.

篇6

高速公路营运企业为了满足营运环境和营运工作的需要,企业员工以青年员工为主。根据团中央的定义,35周岁以下员工比例在60%以上的集体,称之为青年集体[1]。因此,把青年集体作为研究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企业执行力的范本,具有现实的意义:第一,高速公路营运企业,以青年员工为主;第二,高速公路营运企业青年员工个体,最容易受彼此的行为互相影响和约束,企业的执行文化对他们影响最大;第三,执行力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青年集体的执行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影响执行力因素分析

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机制, 必然由生理、心理、认识和有意行动四个子系统所构成[2]。由此推论,青年人的生理决定着青年特质;在企业特定环境中,青年员工的心理决定着其工作满意度,青年员工对企业的认识,决定着其企业认同感;青年员工的有意行动,决定着其团队协作水平。本文把影响青年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划分为青年特质、工作满意度、企业认同感、团队协作水平等四个维度,通过调研发现,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青年集体在主观能动性上表现在重物质、轻奉献、企业认同感不足、工作满意度较低、团队协作出现薄弱环节等问题,影响青年集体的执行力。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主观能动性。

对影响执行力的四个重要要素进行细分后发现:第一,在执行文化方面,要明确企业精神等核心价值观和营造企业的执行氛围,这是提升企业执行力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第二,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度的制订要有依据,执行力要有标准,制度化,也要制订激励性的制度,尤其是制度是否可具操作性,能否完整地实施,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执行力;第三,在组织结构方面,组织的构建,要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执行力,部门的设置、划分要清晰、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说明书要适应执行力;第四,公司领导方面,主要体现在公司领导自身的能力和行为对员工执行力的影响和作用上。

3 提升青年集体执行力的方案设计

通过分析青年集团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青年员工的特质,下面,本人结合在共青团的工作实践,通过设计针对青年集体的企业执行文化建设的路径和载体,探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青年集体提升执行力的方案。具体如下:

(一)建设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导航,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

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不明确,是影响其工作主观能动性的一个原因。因此提升其执行力,应从建设青年员工职业发展导航开始,对员工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发展性的培训教育,进一步帮助员工把个人兴趣、志向、专业和企业的需求、规划、职业发展道路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符合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又符合企业青年个人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条提升青年员工执行力的有效途径。方案设计如下:

1.入职培训。“新入职员工培训”项目可以建立员工培训基地,每次集中培训期限为7-14天,包括半军化管理、职业发展交流、个别访谈、同行业参观交流和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使入职培训率为100%。

2.岗位提升。培训内容包括“岗位再提升班”培训、九型人格与性格领导学培训、各类管理学培训等;一些专业技术,比如机电维修岗位等,可以通过开展传、帮、带的导师带徒制,比如每周四晚进行为期两小时的集中培训,对维修人员技术进行岗位提升。

3.民主参政。通过办公OA网、微信群、QQ群论坛等渠道全面公开司务内容,开辟司务会议题搜集平台,公布总经理(书记)感言、总经理(书记)碰头会议纪要、日常工作讨论等等内容,为青年员工提供共同参与管理的平台和机会。

4.竞争上岗。针对部分出现空缺的管理岗位,可以通过公开、公正、公平地组织实施竞争上岗。

(二) 运用现代媒体工具,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影响执行力的第二个因素是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关键是信息分享平台和企业资源的共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媒体对青年员工的影响非常深刻,青年员工感叹“时间都到手机里面去了”。因此,加强青年集体的团队协作能力,必须运用各类媒体对信息进行整合,对资源进行共享。为此,加强团队协作、提升执行力的途径,既要注意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也要注意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媒体,整合资源和信息,以有形化的载体向青年传递团队协作的氛围。方案设计如下:

1.企业内部OA网、微信群、QQ群、微博。针对青年员工的特点,一是要为员工提供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促进青年员工在信息和思想交流中,提出自身的诉求并得到解决;二是可以定期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及青年员工感兴趣的话题,引起他们的热烈讨论,在讨论中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团队观点。

2.开通企业微信公众号。对关注企业微信公众号的员工予以考核加分,激励广大员工关注。版面上,可以开设公路动态、互动地带、有奖竞答、服务平台等栏目,使全线员工不必奔赴管理中心就能及时掌握信息要闻。互动地带栏目还可以定期邀请各中高层管理人员、优秀员工代表进行现场访谈。

3.企业内刊。每月编辑、发行一期电子版企业内刊,开设综合报道、营运一线、青春风采、员工论坛、时尚地带等栏目版块,向企业青年员工传递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企业理念和文化建设。

(三)开展面对面思想交流,提升公司领导影响力

公司领导与员工的面对面交流,可以满足企业青年学习交流提高、消除思想困惑、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需求;同时传播当代管理思想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培养青年员工的研究兴趣和学术教养。方案设计如下:

1.青年学堂。建立企业青年学习制度,邀请专家学者、培训讲师与企业青年员工进行交流和探讨;与大学合力开办学历班,提升青年员工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解决执行力薄弱环节的“人”的因素。

2.日常非正式交流。公司领导深入一线、基层单位,和员工面对面交流,比如“总经理(书记)与您面对面”互动活动,与广大青年员工进行工作、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沟通,为提升青年员工执行力身体力行。

(四)树立榜样示范和荣誉激励,激励青年员工爱岗敬业

搜集和挖掘企业的经典故事、典型人物,对其事迹进行宣传。方案设计如下:

1.重大典型宣传。举办“身边的楷模”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在企业青年中形成学习好榜样、争做新贡献的良好氛围。

2.评优表彰。在提高青年员工主观能动性,提升其执行意愿方面,奖励制度有着更加深层次的作用。可以通过定时或不定时的业务考核,对出类拔萃的杰出员工,及时进行包括评优表彰、岗位晋升、外出培训考察等等的奖励。

(五)营造执行文化氛围,加强企业文化陶冶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促进企业管理健康、高效发展。如果说,企业管理是一个人的身躯,则企业文化是一个人的灵魂。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方案设计如下:

1.宣扬企业精神。把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结合在一起,分解到各部门、各收费站。员工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用奖罚制度的形式,把员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执行情况进行固化。

2.开展文化活动。突出特色,围绕经营管理核心内容,策划、开展“企业文化周”活动,以活动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业务。

3.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组织青年开展“编织爱心围巾”活动,让贫困山区儿童在寒冷冬天多一件防寒物品;组织青年员工到光荣院慰问孤寡老人,点燃青年员工的爱心火焰,让他们更加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4.运用情感感召。定期开展各类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活动,如三八妇女节知识竞赛、外出参观学习、五四青年歌唱比赛、春节团拜会等,凝聚员工向心力和归属感。

5.紧扣员工需求,深化贴心服务。通过组织开展“幸福牵手”、“团购商品房”、“你的心事有我听”等活动,拓展青年员工的交际面、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解决住房难题等。

(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制度执行力

制度管理方面,应伴随企业的管理行为、管理流程和管理技术不断更新和创新,构成一个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流程紧密相联又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体现了管理受控、流程合理、持续改进的原则,保证了制度执行力的有效性。

篇7

2003年上半年,学校开始酝酿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组建问题。2004年11月8日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组建,之后着手进行了组建后的后续完善工作,经与教育部财务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产权局多次沟通、磋商,确定了资产划转调整完善方案。2005年11月30日,教育部以《教育部关于同意南京大学将26家校办企业经审计的南京大学净资产无偿划转到南京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批复》文件,重新批复同意将26家校办企业中经中介机构审计的南京大学股权相对应的南京大学净资产9203.9万元无偿划转到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的注册资本。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是学校对外投资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代表学校经营、管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经营、管理、监督四大职能。经营范围包括: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转让、投资,企业托管,资产重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到2006年7月21日,各被划转企业中的南京大学股权工商过户登记、各被划转企业中的南京大学国有资产产权过户登记、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注册资本调整登记等各项手续均已全部办理到位。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占有产权登记,也只待部分被划转企业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财政部审批手续办结后即可办理。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组建涉及企业,目前暂限科技产业系统企业,不包括出版社、后勤服务等经济实体。全校52家科技产业系统企业中,31家校办企业(其中全资企业12个,控股企业5个,参股企业14个)保留发展,并将26家原南京大学企业股权无偿划转进入了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暂不符划转条件的另5家校办企业,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代管);其余21家则作关停或协议退出处理。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后,对划转到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的原南京大学全资企业进一步按《公司法》进行改制、规范,有关遗留问题改制时通过清产核资清理、处理。

今后运行管理思路与设想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后,学校已经或将按照以下一些运行管理基本思路与设想运作。

实行新型产业领导管理体制

在产业领导管理体制上,实行了新型的产业领导管理体制。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后,学校于2004年11月5日发文调整了产业管理机构,原科技与产业处撤销,成立了学校科技处和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原科技与产业处的产业管理监督职能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承担。目前,学校已实行了南京大学行使出资人职责、公司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营管理层执行、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对持股企业行使股权管理的新型产业领导管理体制。南京大学,对公司章程规定的5项特别重要事项行使出资人职责;董事会,对公司章程规定的13项“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大投资、重要人事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进行集体决策;监事会,对公司财务、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进行监督;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对持股企业进行股权管理。

规范管理企业冠名

在企业冠用校名管理上,实行严格控制,规范管理。学校于2006年12月5日已修订、出台了《南京大学关于企业冠用校名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新办企业除以企业方式运营的国家(含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外,不论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或参股,一律不得冠用校名;以企业方式运营的确需冠用校名的国家(含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注册资本总额须在500万元及以上,且南大资产经营公司须持股34%及以上且相对控股,否则,不得冠用校名;对已冠用校名的企业,逐步依法进行冠名整顿。已冠用校名的企业,在企业发生股权变更、资产重组、兼并、合资等重新进行工商登记的行为时,力争取消冠用校名。若发生上述企业行为时,仍需继续冠用校名的,企业注册资本总额须达到100万元及以上,且南大资产经营公司须持股50%以上;已冠用校名的企业,不得以其本企业字号再许可其子公司冠用(其分公司除外);已冠用校名的企业,其产品名称、商标名称、业务项目名称(如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等)中一律不得出现“南京大学”或“南大”字样,对外各类广告宣传的内容必须如实、准确,不得混淆企业法人与学校事业法人概念,否则,学校将依法追究企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规范对外投资管理

在对外投资管理上,规范投资行为与方式,履行投资报批手续。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后,已规范了学校对外投资方式,学校已不再作为投资主体直接进行对外投资,凡以学校的有形、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新办企业,一律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规范出资、持股,即先由学校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增资、再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对投资企业出资、持股。学校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增资、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均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履行国有资产评估及备案、投资审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审批、产权登记等各项手续。

规范领导持股、兼职管理

在校级领导持股、兼职管理上,严格按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执行。今后,除作为技术完成人外的校级领导,一律不得通过奖励性渠道持有企业股权;所有校级领导一律不得出资持有企业股权,一律不得在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持股企业中兼任职务。

加强股权管理

在股权管理上,加强过程管理与全面监管。

(1)严格董事监事选派程序,实行董事会前请示制度和董事监事定期报告制度。校级领导今后一律不得兼任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直接、间接持股企业的董事、监事。董事、监事的选派,经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商定后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实行董事会前请示制度,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前,须向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报告会议所议事项特别是“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大投资、重要人事安排、大额资金使用)、股权结构变动、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请示审议、表决事项的意见并予以执行。实行董事、监事定期报告制度,董事、监事须按季向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报告工作,如实报告企业重大事项及经营管理情况等。建立健全董事、监事奖惩机制。

(2)规范经营者选聘管理,强化经营者绩效考核奖惩。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的经营层正职、副职(含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总监、财务总监等,下同),经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提出聘免建议后提交董事会批准,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行文聘免;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法人独资公司的经营层正职、副职,经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提出聘免建议并提请该公司董事会审议、聘免;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的经营层正职、副职,经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提出聘免建议并通过选派的董事予以贯彻。建立、健全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持股企业经营者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强化经营者的绩效考核奖惩。

(3)实行资金限额审批管理或备案管理。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一次性达到5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产权收购、股权投资等重大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借贷、对外担保、抵押,实行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审批管理。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法人独资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一次性达到5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产权收购、股权投资等重大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借贷、对外担保、抵押,实行报送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备案管理。

(4)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经审计后的年度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经企业经营层办公会议拟定、报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批准。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法人独资公司经审计后的年度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经该公司董事会拟定、报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批准。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经审计后的年度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经该公司董事会审议、股东会批准,报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备案。

(5)加强投资企业股权的运作经营。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投入、退出机制,促进国有产权合理流动。根据实际情况,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应择机适时转让所持部分或全部国有股权,收回资金,用于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所持国有股权的转让,按规定履行国有产权评估及备案、转让审批、挂牌交易等各项手续。

(6)会计报表报送实行分类管理,加强日常财务分析与监管。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法人独资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应按月(次月15日前)报送真实完整的月度会计报表。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参股公司,应按季(季后次月15日前)报送真实完整的季度会计报表。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投资企业,应于次年首月25日前(上市公司于公告次日)报送经中介机构审计的、真实完整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全资国有企业、法人独资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的年报审计实行指定中介机构审计制度。

(7)拟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法人独资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试行会计委派制。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依法依被委派企业章程委派合适财会人员出任其财务负责人或会计人员,进一步加强财务的有效监管与风险控制。

(8)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原则上不与学校之间发生重大关联交易、资金拆借、互相担保等经济行为。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不得为其非控股企业贷款提供经济担保;为其持股超过51%的绝对控股企业贷款提供经济担保的,担保总量不得超过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净资产的50%。

思考与体会

通过组建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的探索与实践,深刻感受到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是今后校企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趋势,而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又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沟通协调难,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协调推进。

1.资产经营公司组建方案要因校制宜,全面考虑,规范报批。这样,便于资产经营公司的工商登记和被划转股权及国有资产产权的过户登记手续的顺利办理。

2.学校资产(股权)划转前,应做好资产划转的基础工作,要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聘请中介机构先对被划转企业进行全面、规范的清产核资、净资产审计、评估。这样,利于摸清资产家底、盘实资产,避免走弯路。

3.尚未改制的学校全资企业宜先进行企业改制,再行划转。

此外,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投资收益所得税、劳动人事改革配套政策等问题,仍是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和企业改制遇到的主要难点和瓶颈,应设法协调解决。建议:

1.进一步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投资收益所得税免征,或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投资收益所得直接上缴学校并进入预算、用于支持教学科研的部分,免征所得税 ;

篇8

二、影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因素

总体说来,由于“管理会计”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其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中的应用还不普遍。现阶段,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要进一步应用管理会计并实施信息化建设,必然会受到来自行业及企业内外部环境多重影响;在管理会计与企业运营相适应的阶段,企业也必然会受到各类信息化系统的差异性和兼容性的制约。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外部环境影响。近年来,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已对“管理会计研究要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达成共识。但由于管理会计本身在我国起步就较晚,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运用的起步更晚,所以存在有管理会计方法运用程度太低等实际情况。另外,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程度与其目前所处行业与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国家经济政治形势、管理会计整体进展情况及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等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正在经历一系列重要变化,但在这一过程中,与这些变化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机制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就造成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及行业管理会计水平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起点偏低等局面的出现。2.内部因素影响。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规划、提供决策,包括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等,最终达到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于管理会计实施的具体对象是企业自身,所以行业和企业的内部环境对其实施过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培养企业领导层管理会计意识,促使领导层懂得管理会计相关知识,这对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开展管理会计及其信息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一些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运用重视不够,尤其是当前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对会计培训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很多企业对专业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知识培训也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培训和应用都不到位,导致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管理会计人才储备和引进工作滞后,管理会计应用缓慢等局面的出现。此外,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近些年也出现了进展缓慢等情况,尽管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相关内部控制文件已经实施,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依然没能得到实质性进展,在组织架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评价等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3.信息化系统影响。近些年,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出现了诸如微支付、信用支付等多种收费站付费方式,信息化基础设备设施的配套起点相对较高。但由于企业现有信息化系统分类较多,各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兼容程度也比较高,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节点建设不能完全融入到信息化建设当中,加之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工作至今未能得到有效展开,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三、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理会计优化策略

1.引入创新作业成本法。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发展势头良好,以往建、管、养分离模式下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得到了完全或者部分解决,而在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也开始试点实施新的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已经得到广大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一致认同,引入战略价值导向管理会计工作机制,增加高速公路实用性,降低遗留工程缺陷,控制工程变更,优化全寿命周期费用成本成为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而在企业战略价值导向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创新作业成本和目标成本可以有效优化施工建设成本,对于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推进实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大力推广应用。2.引入综合平衡计分卡。综合平衡计分卡是将战略置于中心地位的一种管理会计应用方法,其主要是通过财务与非财务考核手段之间的相互补充来完成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完成企业的战略实施任务。与其他市场性质企业相比,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客户指标相对单一,公路的运营和维护是企业财管工作全部内容。在此背景下,相关企业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尝试,比如,通过引用司乘人员满意率、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以及事故处理及时率等指标引入平衡计分卡,加强企业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应用,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体而言,就司乘人员满意率这一指标,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随机抽查司乘人员进行获取;对于企业人资工作有效性的界定,我们可以参考行业平均水平制定收费员离职率指标,并通过这一指标评价企业人资工作;而为了提高事故处理及时率,相关企业必须要提前制定排障机制或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做到及时处理,保障高速公路交通的畅通性和安全系数。3.加强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权责明晰、内部牵制和内部稽核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针对各地区实际,在对整段公路进行大规模改革前,相关企业可以提前、随机选择某一段路进行改革试点,试点结束后对该咙a href=//fanwen.7139.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范文诳胤缦毡ǜ峁腥娣治霾慰迹诠姹懿槐匾缦盏那榭鱿略谌范畏段Ы杏宵a href=//jihua.7139.com/881/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计划的推动。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为了全面铺开资金管理、合同履约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相关机制,企业需要做到以点带面,在收费及票证管理、路产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及员工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新、不断细化和完善企业防控体系,全方位控制企业运营风险,促进企业管理会计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4.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全方位、全过程以及全员参与是企业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的必要条件,其中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经营业务预算、费用预算、财务预算等,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明确责任,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战略目标,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需要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责任明确;二是数据分析,经过长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已经积累到了雄厚的历史数据,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企业预算标准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细化;三是优化运营管理,要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加大力度投入预防性养护费用,同时结合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战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后评价工作体系。5.落实责任会计体系。责任会计体系的实质其实是一种责任指标,该指标是相关企业在严格划分各责任单位责、权、利的同时,层层签订责任合同加以明确的。在推行责任管理时,企业要以各路段为责任单位,并通过细化的责任收入指标、责任成本指标以及责任利润指标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评价。具体到企业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就是要求企业要严格按照路段责任利润指标对各路段进行核算、控制、监督和考核,嘉奖节余,严惩超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奖罚制度,可以将责任单位各项支出与员工自身利益进行反向连接,促使员工不断探索新工艺,拓展新方法,最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133-02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指通过预算来确定本年度的经营目标,并将经营结果和预算进行比较衡量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和效益。预算将企业的生产计划、销售业绩、经营结果以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量化的管理方式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管理方式,在规范基础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全面预算管理的突出特点在于“全面”二字,而全面的内涵通过“全员”、“全额”、“全程”来体现。

“全员”简而言之就是全员出动,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将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分解至各个环节、各个部门最终落实到个人,公司中的每个人都对预算目标的实现负有责任,分解后的目标以量化的形式落实到各部门、各个岗位,对于目标的实现效果和实现时间等指标以及奖罚措施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心理都有一本如何实现预算目标的账,使每个员工在预算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树立成本和效益的意识。二是指资源在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分配。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全面纳入到了企业运营过程中来,对于在资源的协调和分配上,无论是生产部门还是管理部门可以将资金的计划以透明的形式进行公开,通过分析比较各部门计划的轻重缓急,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重要的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额”主要指预算金额的全面性。预算金额不仅包括财务预算,还包括业务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运营活动,还要关注企业的投资和资本经营活动,尤其是资金供给和成本控制等问题,这些直接关系企业的长期发展。“全程”主要指预算管理的全程化。{1}即预算管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预算目标的制定、预算指标设定及下达和预算的汇总上,还要在预算的执行和监控过程中,对预算进行考核和评价,从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的考核、评价全程反映。

二、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全面预算管理推动企业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的一种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是相适应的。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通过该模式准确地将公司的目标和任务在各个管理层次、各部门、各岗位之间进行合理分解和分配,将公司中有限的资源在部门、人员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可以有效地协调部门、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任务和资源的分配中以及利益的协调中,推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体系的构建,在制度和体系的规范下推动企业持久、健康发展。

2.全面预算管理促进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的方方面面,不仅涉及到母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还涉及子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乃至细化到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由于包含内容较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公司的管理能力要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相适应,客观上促进了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上至母公司下至子公司都要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行为规范,对于公司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各方面的工作在制度的轨道上顺利运行。总之,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提升公司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应变能力,使公司最大限度地实现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

三、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陕西省为例

全面预算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利用全面预算对公司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对其进行考核和控制。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运营公司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高速运营公司的青睐。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施工成本通常会高于东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陕西省高速公路的发展,也影响了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的效益。在根据实际合理设置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陕西省高速公路运营公司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

1.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庞大工程,涉及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日常运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乃至各个岗位,是集财务预算和经营预算于一体的系统的预算体系。“在这一预算体系下,公司的每个人员既是预算的提供者也是预算的执行者,全员参与是全面预算最为突出的特点。由于全面预算首先是建立在财务预算基础上的,在财务收支预算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部门和岗位延伸,在实际工作中和财务部门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所以,在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内部,大多数人会存在这样的认识: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和其他部门无关,其他部门只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对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确认就可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全面预算管理很难做到和公司的战略管理、企业业务管理等组织机构联系起来。由于缺乏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将全面预算工作直接交给财务部门,其他部门很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公司其他部门和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消极与被动直接削弱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2}

2.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健全、有效的组织保障。从陕西省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的实施现状来看,大多数运营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没有一个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的透明性和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虽然财务部门其特殊的部门性质决定其在推行全面预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预算的管理的内容和流程比较熟悉。但是,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并不是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就可以实施的。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就不能明确,不仅不能分解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相关任务,一旦出行问题也不能明确责任,造成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扯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全面预算管理在编制上缺乏科学性,在执行上缺乏有效性,难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

3.预算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的预算编制质量有待提高,主要由以下几点造成的:“一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虽然在部门预算上要求采用零基预算编制预算,这样编制方式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但是,在实际中部分高速公路运营公司采用定基预算来编制预算,在定基预算的基础上考虑一些可控的变动因素来进行综合预算,并没有根据收支项目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造成预算在编制上不科学,影响执行效率和效果。二是,定员定额的标准不合理。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在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上参照行政单位定员定额的制定标准,忽略了运营公司的实际,导致实际支出和预算差距较大。例如: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为了完成收费、路政、养护的职责,需要较多的车辆,耗油量也比较大,这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使用标准是有区别的,盲目照搬造成预算丧失科学性和合理性。三是,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全面。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对于预算内容考虑不够全面,很多有必要列支的内容没有在预算内容之内。例如:高速公路收费站高杆灯,耗电量比较大,相应的支出也较大,却没有相应的经费保障;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车辆安全费的支出逐年上升,却没有相应的车辆安全经费;在预算内容中除了考虑一些可控因素之外,一些不可控的突发事件也应考虑在内,计入运营成本。像2003年陕西省遭遇罕见水灾,陕西高速集团所辖路段损失严重,当年发生抢修成本8639万元,占运营成本的29.26%,这是预算始料未及的,当年预算严重超支。”{3}因此,预算内容的编制上既要考虑可控因素,又要考虑不可控的随机成本,力争做到全面、完整。

四、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途径

1.提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增强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速公路运营公司能否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将全员参与融合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和评价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和专业知识的限制以及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财务部门不可能对其他的部门的各项内容熟悉。因此也就不可能凭主观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编制预算。其他部门的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其他部门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从而保障执行的效率和效力。此外,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明确部门、人员之间的权、责、利,激发全员参与在全员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预算的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并将目标的执行效率和效果与个人的绩效挂钩,在提升全员参与的基础上,使全面预算的意识深入人心。

2.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全面预算管理的从编制到执行以及全程的监督管理需要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来保障其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保证执行的效率和效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公司预算组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管理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其次,领导层的重视是全面预算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领导层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和人员保障,使企业人员能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此外,上至母公司下至子公司建立预算小组或预算组织等常设机构,使全面预算成为高速运营公司的日常工作。同时,将预算的执行与监督纳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3.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考核评价机制,保证预算的执行效力。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全面预算执行考核评价机制是全面预算管理各项指标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机制。“首先,预算一旦确定,要根据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的工作性质和运营活动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在指标的制定中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将各部门、人员的考核结果公开接受监督,在透明中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其次,预算一旦确定,要保证其在执行中的刚性,建立预算定期考核机制,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定期的考核。对于执行结果与预算差距较大的要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果是人为造成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如果是预算编制的问题,要按照程序进行调整,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执行的刚性。”{3}此外,建立针对预算考核的独立考核部门,在组织体系确保的基础上保证预算考核的透明和公正。

注释:

{1}徐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交通财会,2014(12)

{2}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课题组.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交通财会,2013(15)

{3}刘秋莉.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长安大学,2012

篇10

一、供电公司运维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供电公司运维管理系统存在不合理性

供电公司中的运维管理系统一般都是由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工作一起进行的,在这样的管理任务分配中,很容易出现偏重项目管理工作忽视运维管理系统工作的现象,另外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员工具有一定的注重技术性,因此在运维管理系统工作中容易忽略其运行的系统性。

(二)运维管理系统缺乏条理性

供电公司的运维管理系统大多数是在电力公司已经运营一段时间后才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管理方式与管理系统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在运维管理系统工作中缺乏管理力度,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导致很多常见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提高了运维体系管理的难度。

二、运维管理系统建设的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在建设电力公司运维管理系统的时候,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安全性,这样可以降低供电运维系统被攻击的可能性,另外还要避免出现个人利用供电公司运维系统维护私利的现象,更要杜绝运维系统中非法经营的现象。

(二)可管理性原则

运维系统作为供电公司中的主要管理体系要具有可管理性,为公司的运行提供管理支持,为相关的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这就要求公司运行的数据是集中的,管理方式也是集中的,这种集中不单指的是物理上的集中,更是指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的集中,这样才能在供电公司建设的过程中为其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式,并且保证相关员工在查找资料时能够快速查找到所需资料,进而提高运维管理系统运行的效率。

(三)可扩展性原则

一个供电公司的发展是在不断进步的,那么相关的建设和管理体系就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但是又不可能完全的发生变化,因此为了m应高速变化的供电市场,增加供电公司与时代接轨的程度,运维管理系统需要具有可扩展性,这样在供电行业出现变化时,运维管理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扩展应用内容及应用范围。

三、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方式

(一)在拓扑管理中的应用

在供电公司的运维管理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项管理系统就是拓扑管理,也是构成管理条件的核心要素之一,明确的拓扑图能够让管理者明确管理系统中的网络规模、应用设备分布、故障定位等,让管理者能够直接找出管理系统中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运维系统及时的发现其中的错误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其他管理角度所不能达到的管理效果。另外拓扑图能够反应各项网络传输中的真实情况,有着提高网络监管效率的作用,能够让管理者一目了然的了解公司运营的情况,并掌握各个阶段的管理监控情况。通过对运维管理系统的监控来提高对供电公司管理的程度。

(二)在网络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供电公司的运维管理系统能够涉及到的网络设备有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防火墙设施等,并且这些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都能在拓扑图中有所展示,通过对网络设备产时间运行过程的显示,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到整个网络设备运行体系甚至是整个供电体系运行的情况,这样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对网络设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检查,并采取解决措施另外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运维管理系统显示的人信息对各个网络设备的端口及服务器开关进行检查,确保每一项网络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是符合供电公司发展的要求的。其中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网络拓扑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管理、运行信息管理、运行结果分析管理、系统配置管理、历史数据显示管理、设备检查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不正常运行管理上。

(三)在设备报警管理中的应用

在供电设备上安装报警管理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报警系统的管理也是供电公司运维管理系统应用的一个表现,主要是在报警信息系统中应用信息集中、信息判断、信息传递等功能,确保在问题以及隐患出现的时刻,能够及时的将信息记以及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的传递到管理人员的监控器中。报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报警级别的管理,在管理报警级别的时候可以运用不同的功能接受端口,或者是对不同等级的报警系统采用不同的颜色为和标志。另外不同的级别的报警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报警声音,如邮件省、短信提醒声、网络消息接受声等,这样管理人员在听到不同的报警声音时可以带好不同繁荣整修工具,这样能够一次性的完成对问题设备的检修工作,提高了检修的效率。

篇11

1 公允价值概述

1.1 公允价值概念: 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收第四集,将公允价值理解为:当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额,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可能是对公允价值的最早定义。

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2。

1.2 公允价值的发展: 全面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以及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三种计量模式清楚的划分了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全面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阶段;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阶段;衍生金融工具的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阶段。

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阶段,该阶段的计量模式突出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但是对金融资产和负债按企业持有的目的和意图进行分类,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了通过选择不同的分类来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同时这种分类在实务中也很难操作。尽管混合计量模式仍有种种弊端,但是现实中金融市场还欠发达,并且衍生金融工具在创新中组合和融全以及计价技术的发展还没有使估计的可靠性达到不会影响财务报表公允表述的程度,这就是说全面公允价值计量还没有出实基础,因此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2盈余管理概述

2.1盈余管理概念:

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有不同的定义。有褒义的,有贬义的,也有中立的。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通过各种手段对企业的盈余进行调节的行为。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显然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利润操纵是通过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在在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寻求有利于自己的财务结果。该定义既有贬义又有中立性。

2.2盈余管理采用的主要手段

(1)虚假确认收入。(2)虚假确认费用。(3)利用资产减值准备。(4)虚拟资产。

总之,盈余管理采用的主要手段主要表现在资产取得,资产减值,收入确认上。

2.3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关系

公允价值存在一些缺陷,从信息的观点来看,会计数据向投资者传递信息,信息作用的结果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估和市场定价。

而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利用了公允价值上缺陷,来进行利润操纵,进行盈余管理。

3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影响

3.1资产计量

3.1.1资产取得: 企业在取得固定资产过程中及交付使用前发生的相关费用,都要作为原价入账。这种确定方法只适用于新固定资产,而将取得旧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包装费、安装调试费及成本再加入原价入账则不合理。因为取得旧固定资产只是所有权单位之间的变更,其价值及使用价值不会因转让而增加,其价值也不应因此而增加。如果将接受转让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相背离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会随着固定资产转让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严重,从而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3.1.2资产减值: 在现行准则的基础上,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有很多变化,这些新的变化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产生抑制。

从总体上来看,新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的计提范围。

从细节上看来, 新准则在计提基础、确认标准、计量标准和操作步骤方面较现行准则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3)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不能转回。这是对现行准则的一个较大调整。

3.2收益计量: 旧会计准则,企业可以利用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变更盈余管理。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去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不同的计价方法计算出来的销售成本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其具体表现在:期未存货计价过低,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减少;期未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增加;期初存货计价过高,当期利润因此而相应减少。因此,旧会计准则有关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在规定为上市公司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4 公允价值计量启示与展望

4.1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的必然趋势: 引入公允价值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人们日益关注对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使得现行财务报告过度关注历史、成本和利润,忽视未来、现金流量和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其运用已经从金融工具扩展到传统领域。2007年1月1日,我国已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再次推行,按照新的准则,债务重组、非货币易、投资性房地产、非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具体准则都用到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被大量采用。

篇12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且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大多数学者是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因等方面的研究,少数则通过实证分析对具体盈余操纵进行研究。

Catherine(1989) 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Paul和James(1999) 提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Catherine (1999)深入研究企业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后,提出了不同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者为达到预定财务目标,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中大量的估计因素来操纵企业利润。William(2000) 认为,盈余管理是因为会计政策的选择而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当经营者可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时,他们会选择那些使自身利益或公司股票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着手盈余管理研究。顾兆峰(2000)提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陆建桥(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应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任春艳(2004)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王婷婷(2007) 认为公允价值的引入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加企业管理当局会计处理的自由度,而在未来随着公允价值的规范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黄亦农(2008) 通过考察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使用情况发现,公允价值变动使得上市公司损益和资本公积出现巨幅波动,其可靠性被大大削弱。

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较为全面,但缺乏从具体行业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使管理层的盈余管理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无论其动因如何,归根结底都是出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本文选择利润表中的相关项目作为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企业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直接反映企业资产在本会计期间与上一会计期间的变动差额。在房地产行业中,由于计量方式的选择,这一项目将会发生很大变动,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假设二:企业利用营业外收支进行盈余管理

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支项目虽然并不完全反映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的全部损益,但毋庸置疑的是公允价值变动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而大部分的营业外收支的产生就是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来实现。例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都是通过该项目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而反映在企业利润当中。

假设三: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管理

与营业外收支项目类似,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大部分发生额是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对资产是否减值影响较大,资产计提减值是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相减得到的并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对企业盈余的影响也通过这个项目反映在利润表中。

(二)样本选取

本文以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并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实证分析。众所周知,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很可能产生利润波动现象,虽然利润波动并不一定是盈余管理行为引起的,但利润的连续大幅度波动存在盈余管理现象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本文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中选取2008―2010年三年净利润连续波动大于50%的上市公司,并剔除一些数据缺失的公司,共筛选出48家房地产公司,认为这48家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现象。

(三)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净利润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相关分析,即用一个指标去表明现象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性质和密切程度;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即用一个变量对另一个或另外多个变量依存关系进行研究。

因为构成企业净利润的主要因素是营业利润,同时营业利润也能反映企业规模的大小,因此可将营业利润项目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基于上述研究假设的分析,本文构建以下研究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u

其中:Y:净利润

X1:营业利润

X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X3:营业外收支

X4:资产减值损失

(四)实证分析

1. 相关性分析

对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判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支、资产减值损失与净利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现象。相关性分析见表1 Correlations (相关性)。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根据表1的相关性检验可以得出:净利润的变动与营业利润和资产减值损失显著相关,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营业外收支未通过检验,说明房地产公司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调节利润进行盈余管理,且相关系数为负,说明房地产公司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调减利润,少提资产减值调增利润。因此本文接受假设三,即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管理行为,说明房地产公司存在通过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2. 回归分析

在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性检验后,原构建回归模型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变动如下:

Y=β0+β1X1+β4X4+u

其中:Y:净利润

X1:营业利润

X4:资产减值损失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两个自变量对净利润变动的具体影响。分析数据见表2 Model Summary(模型摘要)、表3 ANOVAb(方差分析)和表4 Coefficients(回归系数)。

根据表2、表3和表4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表2可以得出:多重可决系数为0.845、修正可决系数为0.839,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换句话说,营业利润和资产减值损失对净利润的联合影响程度很大。

从表3可以得出:F=123.063远大于临界值,通过了检验,说明该模型总体线性关系的显著性较强,因此,说明营业利润和资产减值损失整体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大。

根据表4数据,求得回归系数,建立具体回归方程为:

Y=30 180 204.63+0.609X1-1.074X4

上述回归方程说明:在资产减值损失不变的情况下,营业利润每增加一个单位,净利润将增加0.609,说明营业利润的增加将有利于净利润的增加;在营业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减值损失每减少一个单位,净利润将增加1.074,说明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小将有利于净利润的增加。此外,X1和X4的t绝对值14.476和5.920均大于临界值,通过了检验,说明营业利润和资产减值损失两个变量分别对净利润有显著影响。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通过以上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房地产公司偏好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利润,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利润,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出于样本的选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营业外收支这两种方式在房地产公司中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明显。因此,对于房地产行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主要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和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等项目,对利润表的调减或调增也主要通过这几项资产减值的计提或不提。

(二)启示

1. 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

运用公允价值最大的前提是有一个公平、成熟的市场环境,只有市场信息透明化,买卖双方对于交易才能获得对等的市场消息,因此,要完善市场机制,大力倡导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杜绝垄断、合谋等不良行为,使公允价值的应用空间更广泛。

2. 建立公允价值的相应准则

在一个活跃、完善的市场环境下,能有一个具体、可操作性的应用准则才具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迫于与国际趋同的压力,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因此,制定一套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准则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 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公允价值的取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有专业人士通过可靠的模型和基于现行市场的各项要素作出预测并进行价值评估。因此,要建立房地产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和强大的信息网络,培养相关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提高公允价值的有效操作。

4.发展诚信高、威望高的评估中介

在新会计准则下,房地产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并以资产负债表日房地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两者之差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房地产公司当期净利润会随着公允价值的变化而产生波动,进而对净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年年持续增高,未来不确定利润还在增长,升值空间还很大,因此房地产公司的巨额利润在账面上得以充分体现,也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盈余。在这种情况下,以评估价值代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直接取决于评估中介机构的诚信,因此,要建立诚信高、威望高的评估中介,让房地产行业市场价格更加公平、合理。

盈余管理与公允价值本身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公允价值只是作为盈余管理的一种手段,在不完善的会计政策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公允价值能够为管理者进行盈余操纵提供契机。

【参考文献】

[1] Catherine.Schipper, 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 Accounting Horizons,1989,12:91-102.

[2] Paul.M.Healy & James M.Wahlen.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 1990,12:365-383.

[3] Catherine Shakespeare, Accounting for assets securitizations Fair Valu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D].1999.

[4] 顾兆峰.论盈余管理[J].财经研究,2000,26(3):33-38.

[5] 陆建桥.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美国2002年《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案》及其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2(1):33-42.

篇13

分公司成立了由物设管理部、工程管理部、商务管理部、财务资金部等部门组成的物资管理联合小组,已进行开展物资管理联合检查,利于全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了《物资管理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并完成了对14个项目进行物资管理宣贯工作。

2、组织编制和物资管理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