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012年以来,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编辑动漫版《小学生学戏曲》、《幼儿版戏曲动漫画册》等教辅读本;捐赠书籍和20万套戏曲动漫光盘;活动中建立“一送一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平台覆盖近170万学生、对千名艺术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了培训。2014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计划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湖南模式)在全国10~15个省推广,力争2~3年覆盖全国。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教学方面进行指导,在湖南、海南、武汉等地相继开展后,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学校教师与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为青少年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记录、保护和传承人之间的延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要做到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动漫为载体,将戏曲文化引进校园,通俗易懂地诠释、表现和传播优秀戏曲文化。通过全面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全民普及、全民推广、全民传承。
研发“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
2006年,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抢救、整理、传承“中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的提案,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提出《关于为抢救、整理、传承精品折子戏建立保护基地》的建议。文化部在答复中指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并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和传播,使地方戏曲与新的时代相融合。”为提升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省探索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创造性地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桥梁,成功研创出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动画。经过7年的锤炼,湖南动漫湘军创造和推出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品牌《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并获得文化部扶持资金以及全国30强动漫创意品牌(2012年)、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银奖等殊荣。“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现已成为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品牌。
建议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传承到青少年中,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范围广、影响大,应该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1.政府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就阶段性的必修、选修分别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制定从幼儿园到大学等不同阶段的课程、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采取动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融入相应课程。
2.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经费。整合文化资源进入学校,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借鉴“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经验,在文学、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
篇2
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师者先转变为学习者,锤炼好内功,我们才能担负起新的教育责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的接触中用自己言行中的那些传统文化因素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全面接受掌握优秀传统道德,真正掌握传统道德中那些依然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部分,诸如舍生取义、兼济天下等必备的素质。把这些吃透、理解透,真正将传统道德的优秀部分内化到自己思想的深处,成为了自身道德素质必不可少的部分,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有了忠实学习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就会有重视传统文化的学生,有了重视传统文化修养的学生,就会有学习和践行传统文化的社会,才会有良好的国民素质,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篇3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今天,很多地方戏曲普遍面临市场萎缩、后继乏人的窘境。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结合桂林地方戏曲现状和教育的现实状况,“就地方戏曲进校园”,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桂林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现状
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姿炫丽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剧、彩调、广西文场等地方戏曲、曲艺就发源于桂林。桂剧是广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属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彩调又称“调子”“采茶”和“嗬嗨戏”,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广西文场简称“文场”,是流行于广西桂北一带地区的清唱艺术,被称为曲艺百花园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桂林市积极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市区部分小学开设彩调、文场等地方艺术课,荔浦县在中小学中将广西文场作为音乐可教材来学唱;临桂县将彩调写入乡土教材。专业剧团派出专业老师在大、中、小学举办地方戏曲讲座,教授学生唱地方戏曲,把地方戏曲演出送进校园;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免费到中小学开展地方戏曲培训班;国家级传承人开展教师培训。文化部门积极搭建演出平台,在每年的“漓江之声”、“周末大家乐”等活动中开辟少儿专场供中小学生展示地方艺术;教育部门每年也举办艺术节和地方艺术展演,提供展示平台。
二、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桂林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专项经费来源和支持,以致“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成效起伏不定。有时甚至成为一次性活动;作为“地方戏曲”重要实践载体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举步维艰。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桂林城乡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编制核定缺乏弹性,缺乏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教师,在“总量不足,引进无门”的前提下,抽选老师专门负责传承任务,难度极大。
(三)缺乏传承的长效机制。缺乏长效机制,难以形成持续推动力,“地方戏曲进校园”多呈“昙花一现”。
(四)缺乏统一的监控系统。对在学校中开展地方艺术传承,国家的相关政策弹性空间较大,教育部没有下达具体任务和考核标准,目前各学校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大多出于被动或临时应对,缺少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教材的编写,师资的配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挖掘等也没有得到统一安排和持续多方支持。
(五)部份学校、家长、教师对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认识不足,制约地方戏曲在学校教育发展。长期以来部份学校、家长、教师认为地方戏曲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陈旧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更没有必要保护,因而在采取消极应付或抵制的态度。
三、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路径探索
(一)打造一支熟悉地方戏曲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对音乐教师进行地方戏曲的专项培训,找名家或到专业学校培训学习。其次学校应有计划地定期召开地方戏曲教育研讨会,制定学校戏曲教学的发展规划。第三,与文化部门联合邀请专业演员来校兼职地方戏曲教学,或请传承人来校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地方戏曲文化。
篇4
一、昆曲在校园中的发展状况
昆曲产生后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16、17世纪可谓盛极一时,18世纪中叶之后走向了日渐衰微的道路。20世纪的昆曲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12年至1937年日本全面爆发为第一阶段,1937年至1966年“”开始为第二阶段,1976年“”结束至昆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为第三阶段。[1]
昆曲研究第一个热潮中校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昆曲人才。吴梅、许之衡、卢前等戏曲大师在全国各大高校教授戏曲,培养了一批戏曲研究的人才。校园在昆曲音律研究和编订谱曲、校理曲籍等方面也颇有成就,如吴梅的《顾曲麈谈》、《昆曲粹成》、董康编辑的《诵芬室读曲丛刊》等。第二个阶段昆曲研究集中在昆曲历史的整理及昆曲的舞台艺术表现。高校也参与了昆曲的整理出版工作,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编著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为昆曲研究提供了历史性文献。第三阶段中除了王季思、任半塘、赵景深、钱南扬等前辈学者继续教授词曲,他们还对昆剧史和明清传奇作家的生平和作品进行考证,如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赵景深、张增元的《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等。2002年海峡两岸推出的两部大型辞书:南大吴新雷主编的《昆曲大辞典》和台北中央大学洪惟助主编的《昆曲辞典》为今后昆曲史的撰写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文献基础。[2]
2004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大陆8所高校演出大获成功在全国各地的高校掀起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热潮。随着青春版《牡丹亭》的谢幕,高校对昆曲的研究也纷纷降温。目前为止只有部分高校进行了昆曲的教学实践:北大成立了昆曲传承班,苏州科技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昆曲教学实践,南大和南师大将昆曲欣赏列为学校的选修课程。而国内很多大学并没有开展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
二、昆曲与校园文化疏离的原因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听过昆曲的经典片段,然而昆曲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现在却濒临消失,昆曲式微的原因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昆曲表演以戏剧性的“歌舞抒情为主”,以“有意味”的形式美表现剧情与人物。[3]昆曲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她的观众便集中在知识分子群体。昆曲唱词的文学性很强,而昆腔的地域性使许多观众必须借助字幕帮助理解。昆曲已在舞台上演绎了六百多年,内容缺乏新意,很难吸引青年一代。而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使大学生习惯了浅阅读和轻文学,学生无法静下心来品味内蕴深厚的昆曲。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昆曲呈现的审美,呈现出着“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结构性分离与对抗。[4]
近十年昆曲热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白先勇、叶朗等“昆曲义工”的不懈努力。白先勇认为年轻人是昆曲的主要观众,在昆曲的改编上他运用了许多新鲜元素吸引年轻观众,如青春版《牡丹亭》中选用年轻演员、增加柳梦梅的戏份、增加水墨画为内容的背景和屏风、舞台表演采用现代舞台手法,既突出了演员的表演,也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不过昆曲热潮的冷却并非昆曲缺乏持久的生命活力,而是现代高校依然缺乏传承的平台。北大的昆曲传承班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各大高校的昆曲社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昆曲的传承不只是高校师生的事,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昆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保护敲了一记警钟,提醒着我们应当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昆曲艺术在高校中普及的建议
虽然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了许多外来文化,但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是有十分强烈的渴求和认同感。“昆曲进校园”唤醒了大学生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记忆”[5],虽然观众不理解唱词和唱腔,但是从每次青春版《牡丹亭》谢幕之后经久不息的掌声可以看出昆曲是能与大学生产生共鸣的,它触动了大学生的内心。“高雅艺术进校园”只是弘扬昆曲艺术的引子,昆曲热的持续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昆曲是精英文化的产物,热爱昆曲、传播昆曲的前提是理解昆曲。这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阅读经典使自己具有更高的知识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昆曲的唱腔拖得很长,旋律富有咏叹调的形式,听者会产生余音绕梁之感,这些都是学生欣赏昆曲前必备的功课。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昆曲的真正魅力。
2.高校为昆曲的传播提供适当的平台
昆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一流的演员才能培养出一流的观众。高校可与昆曲剧团合作――把昆曲引入校园,如定期邀请合作剧团进校汇演。白先勇曾在《白先勇说昆曲》中提到昆曲艺术家徐炎之及其弟子传授昆曲艰苦的生活,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了,教授昆曲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高校可将昆曲重新列入学校的选修课程,邀请剧团中的资深演员进行授课,使之能很好地欣赏高雅的昆曲艺术。
3.校园昆曲社的建立
昆曲社可把学校里的昆曲爱好者集中起来,定期组织学生学习、欣赏昆曲,同时也承担着昆曲排演的任务。选择经典的折子戏进行排演,如《惊梦》、《寻梦》、《思凡》等,让同学们亲身参与昆曲的编排加深他们对昆曲的理解和认同。
昆曲的传承与校园联系紧密,校园为昆曲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然而就近十年的昆曲现状来看,昆曲的推广任务依旧任重而道远。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精华,昆曲在校园中的发展必然也会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我们应该感谢这种议论风生,它带来的进步比“京剧进校园”本身更加意义重大。
生:小学生要开京剧课
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已开设京剧课近两年。校长杜军说,学校曾对120名上过京剧课的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课后仍对京剧没兴趣的学生只有1至2人: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可能不会去买票听戏,但很喜欢类似课程:还有30至40人表示,他们因这门课而喜欢上了京剧。
中关村一小的张鹤阳说:“我非常喜欢上京剧课,上了京剧课后,我回家还经常给父母展示自己学到的唱腔呢!”据该校京剧老师刘鹭介绍,有些学生喜欢上京剧,还会要求家长带着自己一起去长安大戏院看课演出,“几百元一张的票,我都买不起!”刘鹭感慨道。
说起京剧进校园,上海中学生易凡一脸无奈。如果不出意外,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易凡将要在音乐课里学到《趁夜晚》(《奇袭白虎团》选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定军山》选段)和《智斗》(《沙家浜》选段)。“哪个都小喜欢。”不管是传统戏还是样板戏,易凡都不动心,比起传统京剧,他更喜欢流行摇滚。“如果非逼着学,当然是现代戏还凑合啦。”易凡并不知道样板戏已不再“现代”。
说起京剧进校园,有学生家长却不赞同――因为上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们早已“摄入过量”。
与小学生咿咿呀呀全情投入不同,已有辨别能力的中学生,更希望生活中充满自己喜欢的音乐。
旦:“堂堂教育部长,太不负责任”
2004年政协第十届二次会议上,京剧演员孙萍递交了第3547号联名提案,这篇名为“在青少年中加强京剧基础教育的建议案”的提案,被称为京剧进校园的原始提案。提案照进现实,并没有给孙萍带来多大快乐,“样板戏这么多不是我的初衷。”2008年孙萍再度递交提案,这份由梅兰芳之子、京剧大师梅葆玖牵头,孙萍、冯小刚、关牧村、郁钧剑、王安忆等43人的联名提案,要求教育部紧急调整相关做法,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传统曲目。
在政协文艺组分组讨论中,孙萍毫不留情地对教育部长周济说:“教育部背离了我的初衷,搞得我现在压力很大,我都成了众矢之的了。”周济并没有正面回应她,只是感慨道:“孙萍啊,京剧能进去,就不错了。”
孙萍还想继续追问,一位资格较老的委员大声咳嗽一声,但这显然没有阻止孙萍说下去:“堂堂一个教育部的部长,竟然用这样的话来回复我们,太不负责任了!”
净:文化部搭台,教育部唱戏
“净”在京剧里分为“文净”和“武净”。文净又叫大花脸,武净又叫小花脸。净角要求的是,唱腔洪亮刚道,动作粗犷有力。在“京剧进校园”这出戏中,文化部与教育部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据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介绍,春节前,国务院的领导视察中国京剧院,在谈到京剧的现状时,提出要振兴中国京剧。陈晓光说:“这些年来,京剧遭遇巨大尴尬和冷遇,逐渐被边缘化,没有新的剧目涌现,没有新一代的明星大腕出来,不能吸引新一代的观众,剧场上全是白发人看白发人。”基于这样的现状,文化部做出了抢救京剧的措施――京剧进校园,提请教育部配合。
教育部随之做出试点决定。“传统剧目和优秀现代剧目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观念的艺术载体,京剧进课堂小仅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也有利于引导他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认为“京剧进校园”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剧目选择上,教育部参照的是中国京剧院专家的意见。
李卫红说,教育部已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教材并录制光盘。试点结束后,将在全国中小学推广使用。
末:与哈利・波特抢夺阵地
2008年3月13日上午,北京华润饭店23楼会议室,大腕云集,气氛紧张。冯小刚交头接耳,倪萍环顾四周,邰丽华埋头笔记,王安忆若有所思……但他们不是主角。
作为提案的发起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是这次会议的焦点。“京剧进校园方案出台以后,我家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梅葆玖说很多戏迷和朋友都在询问为什么选了这么多样板戏。对此一无所知的他决定通过两会弄个明白。
在1870号提案中,梅葆玖希望把样板戏剧目减到三四首。对于京剧的失守,梅葆玖痛心疾首:“有次,我去大连演出,有个6岁的小女孩来献花,我问小姑娘知道梅兰芳老爷爷吗,小孩告诉我,梅艳芳姐姐唱得可好了。当新一代的年轻人,只知梅艳芳,不知梅兰芳,这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现在的青年人都买《哈利・波特》,都吃麦当劳、肯德基,都只知道迈克尔・杰克逊,都在追求流行歌曲和摇滚,如果孩子都喜欢这个,将来这就麻烦了。”“末”在京剧里是指年纪较大男性,梅葆玖等老一辈艺术家,在流行文化面前,选择了抵抗。
著名京剧艺术家张学津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受西方文化的侵略面太大了,当孩子们只知道露肚脐眼唱歌的梅艳芳,不知道艺术大师梅兰芳,这是咱们民族的耻辱,是咱们的后一代数典忘祖,这太悲哀了。”张老先生觉得“京剧进课堂”不只让孩子唱几段,还要让他们知道京剧的成长、形式、特点、流派……从唱词中理解文化,了解历史。“振兴京剧的口号已经喊了30年了。”张学津一直在关注京剧政策。他说,这次国家对京剧强力推动,是30年来做的最重要的一步。
丑:仓促的专家
2005年2月,时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的钮骠收到教育部通知,聘请他为中小学《戏曲》一书的主编。是年3月,钮骠与教育部和高教出版社的相关人员在石化宾馆开会,确认了撰写大纲、体例、字数和呈现方式。会后,钮骠回到学校组织了6人编写小组。随后小组拟定计划,各有分工,先编了试写稿,又用了4个月时间,编成初稿,等待交审。
2005年年底,钮骠打电话询问交稿时间,得到的回答是:“部里头没抓这件事,等待回音。”就这样,这件事情搁浅,直到现在。钮骠说:“不知这书还搞不搞,既有红头文件的开始,也应有红头文件的了结。”现在,突然出现15出剧目进小学教材的事,钮骠十分诧异:“领导们声称经过了有关专家的论证,也不知是何方的专家?专家应该要有责任感,不能随随便便地把这么多样板戏塞进来。”
篇6
思考:有位校长说:“我们也想开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课程,但没有教师和教材,我们也无从下手。”的确,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一些传统文化名家或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校内的传统文化教师,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后,上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要给予学校对外合作与教师培训以必要的资金支持,让学校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校园。另外,相邻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抱团合作开展活动,通过优势师资的校际走教方式,实现师资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追风逐利
一次培训会上,朋友谈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朋友对他们学校的做法满腹怨言。前几年盛行经典古诗文进课堂,他们学校就轰轰烈烈地搞《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周边的很多学校又开始搞起了书法、戏剧什么的,于是,他们学校也不甘示弱地让学生学起了围棋;而今又开始酝酿着如何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了。还不止如此,每换一种“文化特色”,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到校“指导工作”,并且大会小会地宣传学生获得了什么等级奖励,学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了什么优秀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搞噱头,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首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易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其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发展历史的缩影,选择这样的文化内容有根基,有资源,有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拓展。最后,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管选择哪种文化内容,其最终目标依然是育人。能够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贵在坚持,切莫朝令夕改,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案例三:操作随意,有形无实
在一次县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某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打造了“太极拳进课堂”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都开设了太极拳课,学生人人喜欢太极拳,人人会打太极拳。现场参观环节,该校确实随处可见有关太极拳的知识图片,学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问及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太极拳课程教材、有没有各年级段的教学工作计划、有没有指导学校太极拳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等问题时,答案却都是否定的。所谓的“太极拳进课堂”,无非是体育教师学了套太极拳招式,然后学生照着学了学做了做而已。
思考:既然是传统文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也一定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核,如果我们的工作有形无实,花拳绣腿,根本无法实现主席所提出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作为学校,首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按照学段或者年级段进行科学划分和设置,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流程。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计划,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目标体系。最后,要定期邀请相关名家或学者(而非领导)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进行论证和指导,以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向着定位更准确和方式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案例四:评价滞后,关注度低
某校在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评中,都把“传统文化”这门地方课程定为开卷甚至是“免测”科目。本地中小学使用这一套必修的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国学经典、风土人情、民谣谚语等各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说对于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增强爱国情感,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是必修课程,可很多学校实行的却是“自修”甚至是“免修”,由于其不参与上级对学校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考察,因此,这门课程一直未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
篇7
1.广泛开展
为全面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精神,县教体局针对“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校园美丽,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利用学校主阵地做了大量工作。关注边远村寨,筹措资金,帮助部分中高海拔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实现了“一无两有”目标(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基本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利用现代新技术新手段,有效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广泛开展。
2.成果初现
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文件有关要求,湘西州教科院设立36所学校为“湘西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研究基地学校”,吉卫民族小学、董马库九年制学校、麻栗场小学、花垣县第三中学、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共6所学校获得该荣誉称号,数量居全州之首。在“首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 33所获奖学校中,湘西州有9所,而花垣县有3所,占全省1/11,占全州1/3,分别是国土希望小学(珠算)、边城高级中学(苗族武术)和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苗族服饰)。其中,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2015年成为 “中国微电影大典组委会(湘西花垣)创作基地”“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2016年成功举办“武陵山职教集团民族文化进校园成果展演暨经验交流会”,被授予县“精准扶贫培训基地”,并成为“中国(花垣)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边城高级中学作为该县唯一的省普通高级中学,蚩尤拳大课间操常态化,成立了苗鼓和舞龙舞狮协会,体育节和艺术节常规化,成为“湖南师范大学舞龙舞狮培训基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体育与艺术教育成果斐然;花垣民族中学实施太极文化、《边城》文化、以孝文化为中心的国学和苗族文化进校园“四进”工程,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渐入快车道;花垣县民族幼儿园“苗味苗园”特色突出,注重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大环境,设计整理了多个苗族本土教学案例,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录制视频专题片,加强综合建设;花垣县道二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独树一帜,保护、传承、发展“三不误”,发展态势较好。
总体上看,各校朝着“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方向发展,涌现出20所代表性学校,成果初现。
3.方兴未艾
从抓好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的宣传、贯彻,切实帮助民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其特色建设入手,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借助本土苗族文化元素优势,分别开展了苗歌、苗绣、苗鼓、苗拳、舞龙、舞狮、剪纸(踏虎凿花)、苗画、苗族服饰、苗族乐器、接龙舞、打糍粑、竹竿舞、花灯、腰鼓、秧歌、民族绝技、竹编、双鱼教学、珠心算、太极拳、苗族礼仪、苗族童谣、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养成教育三字经》、苗味苗园、书香校园、少年宫、诗画社、组歌、爱国主义、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及其他苗族音体美传统项目等活动。立足于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花垣、花垣变花园这一背景,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载体,深入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促进师生综合成长。部分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苗族文化资源禀赋较好的有利条件下,受限于某些综合因子制约,民族文化进校园方兴未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误区导致重视程度不够,民族意识不强
调研发现,部分领导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个别人认为,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活动而非常态化工作。这种观念误区,必然会忽视民族地区学校贯彻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责任和义务,忽略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互作用,民族意识不强,导致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差异大,政府、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存在观念差异,重视程度不一,部分校负责人不重视,导致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学校这一主要渠道和主要载体上未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综合作用和倍增效应;二是发展不均衡,总体上看,城乡差异大,民族校与非民族校差异大,中小学幼儿园公办与民办之间差异大。
2.支持体系不健全,未纳入常规考核
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在构建和完善民族文化教育支持体系上短板较多,缺乏统一的工作机制,未能在资金、政策、资源、人才、组织、制度、考核标准等方面有效整合,受领导个人偏好的影响较为突出,具有任务性、临时性、应急性等特征,未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在目标、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加之领导者与师资的异动缺失、经费困难、升学压力、职业倦怠,影响到该工作的可持续性。
3.人才短板突出,师资培训不足
目前,该县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之间、中小学之间义务教育资源总量偏低,教育质量差距较大。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边远地区个别学科师资紧缺。专业幼教人员严重缺编,影响学前教育发展;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短缺,引进难,限制职教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城镇化加快的影响,撤乡并镇的震荡,教育布局的诸多制约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办学规模和素质教育质量,影响着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稳步推进。各校普遍缺乏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和民族体育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师资严重短缺。在聘请民间艺人、演出团体、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方面,涉及待遇、安全隐患、制度保障诸方面,各校各行其是,在指导培训上缺乏统一规范的执行标准,缺乏专业的创意人才导引,专项培训路径较窄,资金匮乏,大多数学校手段单一,同质化现象较突出并停留在较低层次。
4.涌现部分成果,停留在“墙内开花”阶段
民族文化进校园包括物质文化的“固态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活态文化”。该县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校园标志性建筑不多,在“活态传承”上未表现出强大的“软实力”。部分校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校本开发和课题研究,有的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推广应用上乏善可陈,实验推广局限在校内进行。如吉卫民小的“双语双文”教学实验,开办了四个苗文班,2008年被指定为“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实验校”,项目实施至今,尚未在全县乃至州内外由点到面实现推广应用,还在“墙内开花”阶段。该校省教育学会课题《苗族民间艺术在学校传承的有效途径》2015年已经结题,尚未体现其应用推广前景,在如何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方面还未有作为。
5.管理与研究职能错位
民族文化进校园,涵盖政府统领下的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须由行政管理部门强力推进、督查落实,各乡镇政府应参与到对辖区内学校相关工作的管理、指导、督查、落实,县委、县政府应建立对上述部门的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县教科所的职能局限于研究、管理、指导、服务,业务上属教体局管理,相当于教体局智库。目前,教体局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由教科所这一研究机构行使教体局的行政管理职能,既无法给予各校以政策支持,也不能提供经费保障,更无法实施奖惩措施,即使在教科研方面,考核评分权值也很小,无法直接与教体局之外的其他职能部门进行高效对接。单就教科所相关的人员配置看,仅限于一位专职地理教研员,同时承担全县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其效力可想而知,不容乐观。
三、对策与建议
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种情怀,更需要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经费保障、措施得力、督查落实、奖惩到位,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刻不容缓。
1.党政共抓齐管,行政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县委、县政府要把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五进”(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的重中之重,建议纳入省财政专项预算发展基金,至少纳入县级以上,做好全民共同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战略决策、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成精准扶贫的智力支持目标。行政推动是“尚方宝剑”和“定海神针”,也是排除“沉疴”、斩断“懒政”的“披甲锐器”,要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民宗旅文广新局、教育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领导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文化支持体系,建设综合评估考核办法,将各乡镇党委、政府纳入到目标管理之中,加强政府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共生共赢。
2.确保资金投入,启动“六个一”工程建设
确保资金投入,既是党委政府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该项工作常态化可持续推进的发展瓶颈,更是达成民生事业精准扶贫目标的“刚性需求”,民族地区的扶持资金,要予以适当倾斜,确保投入到位。具体抓好“六个一”工程:一是民族学校有一处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二是每个学生有一套民族特色服装;三是代表性(示范性)学校有一套民族常识教材;四是每个学校有一台民族民间传统文艺节目;五是有一组竞技水平较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六是每个师生有一个民族技能特长。
3.突出重点抓落实,着力抓好10项工作
一是全社会充分认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二是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巩固和加大工作力度;三是各校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四是各乡镇要落实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体责任,将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五是实行项目补助资金投入差别化;六是将以集体表演内容传承转为提高个人技能内容为主的传承思路;七是学校走出课程即校园误区,加大校本教材(课程)开发力度,做好应用推广;八是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比赛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九是县民宗旅文广新局要按月给受聘到学校上课的传承人发放补助,并与每个传承人签订传承协议书,确保宣传指导;十是各乡镇政府和项目学校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的相关工作。
4.理顺管理研究职能,实施多元一体化战略
教体局设立校园文化建设职能部门,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引领,坚持教育性、自觉性、融合性、多元性、整体性“五原则”,抓好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建设。教科所担纲教体局智库,配套2至3人,成立民族文化进校园发展研究室,专司全县该项工作的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全县一盘棋,鼓励差异化,认真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尽可能立足于本土苗族文化元素,把蚩尤文化作为当地的政治经济资源适度开发,融入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注重提升民族精神,校际联合,资源共享,多元一体化,打造文化校园、特色校园、魅力校园品牌,全面实现学校素质教育个性化内涵式发展。
5.项目引领多跟踪,打造民族文化智力硅谷
篇8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青年的整体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大学生们对昆曲这样的传统艺术、高雅艺术拥有潜在的浓厚兴趣,所以昆曲剧团到大学巡演,会使一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还可以为昆曲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以保存、传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这不仅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大意义,而且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古典文化艺术所做的一次重大尝试和努力。昆曲要传承,不仅需要培养优秀的年轻演员,更需要培养高层次的欣赏者。
毫无疑问,现今我们所面对的文化是世界性的、多元化的,但是真正能让一个中国人感觉到自己是中国人的,依然还是浸入骨髓的传统文化的印记。所以,青春版《牡丹亭》在高校热演的现象,可以理解为唤醒了现代年轻人一个古典的梦,里面有为情可生可死的浪漫情愫,有摄人魂魄的水袖挥舞,有曼妙婉转的笙笛吟哦。青春版《牡丹亭》是一种努力、推动和探求。它创造了让年轻人接触昆曲的机会,演出越多,昆曲的影响就越广,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看昆曲还是冲着新鲜去的,今后应多给年轻人创造接触昆曲的机会,这样就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拯救昆曲的行列中,昆曲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才能焕发青春光彩。有专家提出,可联合、借助大学生的力量,举办昆曲的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和各种研修班,培养昆曲的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理论研究人才。另一方面,昆曲院团应该建立定期到大学巡回演出的机制,大学也应该开设有关昆曲的课程和专题讲座,使一大批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昆曲艺术的熏陶。专家还建议应在高校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把它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习、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将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能不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之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素质教育不仅包括科学教育,而且还包括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能给学生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指南,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和格调。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把昆曲这种传统文化引进高校,就是为了这一目的。保护和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人文教育的工作,要把高校人文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加强建设,通过改革课程体系, 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来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
篇9
一、板底中小学概况
贵州威宁彝族自治县板底面积99.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50米。距威宁县城38公里,距326国道线7.5公里。有八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居住着彝、汉、苗、白、穿青等民族3238户14378人,彝族有9595人,占总人口的66.7%。板底乡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多民族混杂而居的县镇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并且保留完整。
板底中学创建于1970年9月,目前,在校学生有404人,8个教学班。校园占地面积93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98平方米,图书18482册。现有专任教师44人,已评职20人,大专19人,本科24人,中师1人,学历合格率为97.3%。2006年4月,板底中学教师队参演的《撮泰吉》和《铃铛舞》应邀参加了毕节大方“国际杜鹃花节”;2007年3月,《铃铛舞》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毕节地区赛区的比赛,在威宁获得了“特等奖”的桂冠;2009年11月,《月琴演奏》和《铃铛舞》被邀参加了省彝学会第四届会议暨彝族年活动在我县举行的彝族年活动;2010年暑假《阿西里西》舞蹈队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板底中学把“民族文化进校园”当作对外展示形象、宣传自己的最佳手段,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板底小学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47名(有3名被借用到乡政府),其中汉族12名,布依族1名,白族1名,苗族1名,土家族2名,彝族30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双语专业毕业13人,现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974人,其中彝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8.4%。由板底小学师生排练表演舞蹈《阿西里西》曾荣获过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原生态类三等奖;2009年在威宁赛区荣获优秀奖并代表毕节地区参加全省半决赛。2010年代表威宁县参加云南楚雄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彝族文化展演”等等。目前板底小学在努力的打造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队,每个星期二、四下午两节课进行专项训练,把千人铃铛舞和学校的广播体操一起交叉播放形成具有彝族特色的课间活动。
二、板底中小学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首次全面的提出文化的概念,即“文化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生活至今,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不管是饮食、住宅、服饰,还是婚丧嫁娶、文学艺术,都凝结着文明的火光、民族的烙印,并延续着消逝的历史,承载着生活的智慧,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全方位的注重本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肢体动作、视觉听觉等所蕴含着的文化符号以及负载的教育功能。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
民族文化进校园就是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就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高度。让他们今后更好的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并使国家提出的在中小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民族传统教育,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使素质教育在民族自治地方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提高,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文化、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的另一个高度。
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构建与完善由正规文化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文化教育课程所构成的整体课程体系。让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板底中小学中彝族文化内容和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就是歌舞。中学主要是民歌对唱、《铃铛舞》、《撒麻舞》、傩戏《撮泰吉》;小学主要是《阿西里西》舞蹈、月琴合唱、千人《铃铛舞》,其实中小学传授的内容是重复的,只是在规模上有点变化。注重学校课程,忽略地方课程,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应试教育,所以这也其中一个客观原因。中学一个星期一次“民族文化兴趣爱好培训”,小学一个星期两次彝族歌舞培训,时间少内容单一这是板底中小学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这一重大课题的认识不够,而造成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刻。
2、民族文化的师资力量缺乏
根据对板底中小学进行调研时, 普遍反映缺乏民族文化教学师资的问题。目前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创作的师资主要是:学校教师相互推荐,或者聘请当地本土专家和民间艺人。其实民族文化除了音乐、舞蹈之外还有文学、宗教、习俗、剪纸、刺绣、雕刻、体育、戏剧等许多内容, 如此全能的教师的确缺乏。在校彝族教占师全校教师的16%,在校的彝族教师几乎是70年代出生的,并且都是理科教师,缺乏活力。
板底小学全校18个班级974人,在编教师45人(但实际在岗教师仅有29人)。板底小学有29个彝族老师占全校在编教师的62%,但是年龄结构老龄化1950年――1979出生的有12个,占彝族教师的41%;80年代出生的几乎是小学语文专业(或者汉族语言文学)专业和小学数学(或者综合理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三个音乐专业的老师,但是舞蹈、体育、美术就没有专业的老师。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又不懂教学,有的甚至连汉语都表达不清楚;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理论体系的当地学者,虽然能承担某些课程内容的讲授,但是学校又没有经费聘请,依赖外地专家更不可能。只有让本校有特长的老师出去学习、培训 ,才能更进一步的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由此可知:目前板底中小学教学师资匮乏,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更是严重的缺乏,彝族文化进入板底中小学其实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是计划阶段。双语教师的匮乏也已成为制约板底中小学教学的一个“瓶颈”,解决师资问题迫在眉睫。教学处于表象, 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3、与彝族相关的书籍、教材、音像、设备等的缺乏
目前配发的只有彝语文1-3年级教材(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但在调研的过程中才发现板底小学都没有用彝语文教材,双语老师的在编人数是15个,但是实际教学中彝语只作为一种教学语言的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文字一直没有用。也就是说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的这6册书没有在教室里“流通”。为什么有教材不用呢?这个教材适合板底小学的学生吗?这些问题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解答。目前板底小学招收了“双语学前示范班”,但是用的教材也是普通学前班用的教材,“双语学前示范班”的目的就是让农村孩子从牧童转向学生;从母语转向汉语;从山地撒野转向学校规矩的一个转型过渡期。目前板底中小学的学生中几乎不懂彝文,课内外读物中没有彝族文学作品,更不用说是彝文字的文学作品。在课间十分也不播放彝族音乐,也不跳彝族舞蹈,学校的音像都是为过节、演出所用,板底小学只有几把破旧的月琴,彝族传统体育器材和乐器也没有。
4、经费紧缺
板底中小学的校师生对民族文化始终是情有独钟,并极力宣扬的,但资金紧缺问题困扰和限制了更深层次的活动,无法经常下乡搜集整理、排练更多深藏在民间的歌舞、文献、器乐等,更无法记录一些珍贵的现场,无法把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间歌曲、儿童文学等编印成册,广泛传播。据笔者调研时发现板底小学经常聘用本土专家进行教学,尤其是民间歌舞和手工艺这个部分的特长土专家,但是每个月就只有600元人民币的代课费。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600元上面,所以只要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跳槽”了。板底中学每年用在民族文化活动上面的经费不到1000元,多余的经费谁出?一般是谁排练,谁带队就谁出。一个中学老师的工资一个月就2000左右,还要养家糊口。谁还愿意多次来排练和带队?板底小学虽然有民族宗教局给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双语教师的专项经费,但是那个经费就几千元,请两个老师还不够开支。目前板底小学组织了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对,一千对铃铛就要3万元,一千把月琴要15万,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三、彝族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和建议
1、“撮泰吉”的传承和创新:
“撮泰吉”彝语的音译,在20世纪80年代由罗德显和杨全忠搜集、整理、翻译出来的。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演变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演员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钹。“撮泰吉”作为原始戏剧――古傩戏,它具有纪实性的特征用抽象的或者表意性动作,表现先民的农耕活动、迁徙发展、民族融合、繁衍生育、图腾禁忌等过程,为人类学、民族学和戏剧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部古老的傩戏可以开发成儿童游戏,“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火种 。”[2]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撮泰吉”作为彝族古老的傩戏是当地传统文化背景的戏剧,由于“撮泰吉”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这使富有情趣的傩戏能有效引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尤其是里面人们用沙哑的声音说话,牛耕地等情节都是儿童喜欢模仿的情节。戏剧诱导儿童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和学习,并在游戏中轻松完成教师的各项要求,有效实现增强体质、发展心智以及促进合作交往等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且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既能较好地满足儿童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的熏陶,从而激发儿童对本民族生活乃至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儿童心智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2、搜集整理民间文学
彝族民间文学源于彝族地区,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彝族文学是一个彝族人民共同的财富,也是彝族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有诗歌、史诗、叙事诗、儿童文学、故事等。尤其是故事,它贯穿着真善美假丑恶、勤劳勇敢、懦弱懒惰、诚实正义、狡诈蛮横等,是一个时代彝族人民心声的写照。例如:洪水滔天、机智人物、直格阿鲁、物始记略等都叙述彝族的起源、迁徙、造物、生活、生存、斗争的过程。
把彝族民间文学引进校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儿童文学部分更是必须的。它可以塑造少年儿童的品行,认识自我、与人相处、融入社会等。儿童文学是儿童素质教育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愉悦儿童的心情,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和创作灵感,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从而提高儿童审美观。目前板底中小学课外读物稀缺,彝族文学这部分几乎没有,彝族文化进校园,彝族文学必不可少。
3、挖掘传统体育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少年儿童是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健康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沉迷在电视和电脑面前,连打篮球和踢足球都上网“踢打”,不愿意去户外实战运动。体育是一种古老的强身、教育手段,对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它不但能培养少年儿童的健身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改善心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更能培养少年儿童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热爱集体,尊重他人,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等优良道德品质。体育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即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彝族传统体育运动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的活动。板底一带的传统体育主要有:赛马、荡秋千、打磨秋、打鸡、跳脚、摔跤、掰手劲、扭扁担、短跑、举重等。彝族的传统体育是以娱乐为主,比赛为次,目的还是娱乐性的锻炼。目前在板底中小学体育课只开设国家教学内容,而没有把彝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希望板底中小学引进这方面的师资,对彝族体育进行开发运用,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5、彝族服饰及刺绣
彝族的服饰种类繁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彝族服饰有300多种款式。
板底彝族服饰属于乌蒙型服饰,经过几次演变后现在的服饰就有传统型和现代型相结合、凉山型和乌蒙型相结合的特点,最有特色的是“输必孜”的宇宙观。贵州彝族古代服装和四川凉山的差不多,女性都穿百褶裙,解放后才才改穿裤子的。成年男子都穿左耳、前面留有如角状的结髻,衣短袖长,大裤脚、腰系蓝裙。成年女子分发为二,髻如盘大,耳戴大环、长衣大领,袖裙细摺无数,边角有很多花纹图案(太阳、星星、月亮、太极图形、几何图形),刺绣都是特别的精细的,很多图案和符号至今都是无法解释其所代表的含义。服饰有贵贱之分,主色有青蓝,花纹颜色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彝族工艺美术除了服饰之外还有漆器、银饰、纸剪、蜡染、刺绣等等
对待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保护,除了政府部门建立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投入资金抢救性发掘、整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起对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意识,通过基础教育美术教育教学实现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形成大家的对民族手工 艺文化保护的普遍共识这样才能传承民族工艺。
四、小结
彝族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要在青少年的心里埋下“民族/族群”的种子,传承本民族/族群优秀的文化,首先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发。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使它无可选择地承担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任务。通过学校教育渠道来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彝族文化进校园,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仅局限在唱歌和跳舞上面。除了板底彝族文化之外我们还可以引进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彝族文化,比如云南的“阿细跳月”、阿诗玛文化;四川的“达体舞”、服饰、漆器;广西的铜鼓舞等。从教育和传承的角度把彝族文化做大做强,民族文化进校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他除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之外,当地人民要大量大胆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并申请为物质文化遗产。(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基金项目:2011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201158,并以此文感谢板底中小学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篇10
然而,在我们校园里日常生活中却没有普遍形成以廉洁为荣、以贪私为耻的校园风尚,以至于大学生很难形成务实、为民、清廉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效果对从源头上净化社会腐败现象、涤荡校园风气、培养合格人才是毫无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而且急需从实效的角度解决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问题。
一、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问题
目前廉政这一话题是社会的焦点,许多学校开展了不少廉政活动,廉政文化在大学校园里不但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广泛推广和深化,而且出现一些问题。
(一)校园廉政文化宣传形式单一
当前,校园廉政文化宣传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是文艺表演。尽管我们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用艺术方式来宣传廉政文化,但这却不是唯一的办法。总是都用同样或类似的活动形式来宣传会使得这些文艺化的廉政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程度会慢慢消失,并且不利于促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风尚。
(二)校园廉政文化参与范围有限
当前人们对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存在片面认识,往往认为需要廉政文化的是学校干部、学生干部,因为只有干部才可能腐败。认为廉政文化与普通师生没有关系。这种信息在各种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中,时而得到体现。如廉政文化课题研究、廉政文化建议、廉政文化建设民意等往往都精英化,只有那些学生干部或者教师喜欢的学生才有机会参与,而一般的同学的建议或民意难以表达,以致于难以在整个校园大范围地营造良好的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校园风尚。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坚守廉政之风,是不能建成整个校园的良好廉政氛围。
(三)校园廉政文化教育“被动化”
从整体上来看,校园廉政文化的建设或多或少还处在一种起步阶段,并没有达到一种“自觉”的状态。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廉政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也没有年度的总结和计划。反腐倡廉的社会资源其实还比较短缺,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廉政文化研究没有引起大家的充分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从事廉政文化建设的学者理论水平还不够。就学校而言,廉政建设具体要怎样做,如何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廉政文化思想教育,以及做到什么程度才叫教育得好,都没有一个可计量的标准,导致我们廉政文化建设处于被动的境地。
二、造成廉政文化进校园问题的原因
针对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问题,分析得出其原因如下:
(一)大学生廉政文化受部分教师敷衍之风的影响
十六大提出“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影响下,使得部分教师抵制不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遭受侵蚀,师德建设受到冲击,职业道德建设被忽视,丧失原则性,搞钱权交易。有的教师主要精力都用在搞横向科研课题、技术推广,致使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下降,往往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那些不能为自身创造利益的活动或任务。受这部分教师敷衍行事之风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也出现了虚假、表演、不重实质走过程等行为,以致学校开展廉政文化活动都是以简单的文艺表演形式进行的,活动宗旨没有深入学生的思想。
(二)大学生监督廉政文化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生认为廉政文化的学习仅仅是针对从政人员或者学生干部的,与普通学生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大学生不知道他们参与的目的是什么。普通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参与和监督廉政文化活动的。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多数同学是有监督的权力的,然而现在部分学生直接放弃了这个权利即直接不参与廉政文化,以致于考试作弊、学生或家长请客送礼、采用不正当手段竞选学生干部或争取高等级奖学金或与老师、同学拉关系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监督廉政文化活动意识淡薄是造成校园廉政文化参与少数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缺乏系统性廉政文化教育
从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现象中,我们不难知道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一般是教育者用廉政文化的思想理论,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大学生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我们不知道廉政建设究竟该从什么地方抓起,究竟该抓什么、怎么抓。同时,在建设廉政文化的路上,我们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来,缺乏计划,缺乏科学性,缺少先行观念、主动性差。只有当要求加强大学生廉政思想时,学校才会短时间的开展廉政文化旋床活动,如果没有要求就将廉政文化抛之脑后。并没有做到校园内部自主、自动、自发的的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导致了校园廉政文化教育“被动化”。
三、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破解
为了避免校园廉政文化活动类型单调、学生参与度低、被动的教育宣传等情况越发严重,我们就要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教师廉政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廉政行为
“教育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势在必行。许多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受教师影响最深,教师不廉洁学生会有样学样,觉得廉政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因此通过加强教师廉政文化教育,从而借由师生之间良好关系来培养学生廉政行为。实际上教师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养成洁身自爱,文明守法的良好品德,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让他们懂得明辨真善美,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爱国意识、诚信意识和廉洁意识。因此,要想大学生有良好的廉政行为习惯,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必须保证教师队伍的廉政性。
(二)加大廉政文化宣传力度,渗入学生廉政意识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要充分的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有利资源,以不同的方式为如廉政建设宣传。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廉政名人的故事,编写一些通俗的读物,制作廉政警示宣传牌、宣传橱窗展板、黑板报、打造校园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文化墙等形式宣传,我们还可以突出重点,以党课、团课、社团为载体,加强廉政知识传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通过充实党团课内容、举办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学生骨干的提高性学习,培育廉政文化宣讲主力。加强廉政文化宣传力度,通过养成训练、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廉政意识,让廉政通过渗透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洁净大学生的心灵。
(三)加深廉政文化理论学习,进行系统廉政教育
大学生平时的学习任务较轻,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要途径,开展适量的与廉政文化相关的课程,加强大学生对廉政文化的深刻学习与理解,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信仰。针对这个途径,可采取每月开设4节廉政文化教育特设课程的方式,并限定主题课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讨论学习理解廉政文化知识。例如,所谓贪污是什么、为什么要杜绝贪污?将问题呈现给学生,给与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其次,学校也可自发组织编写《大学生廉政文化知识读本》、《案例选编》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廉政教育。
廉政文化进校园的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值得努力通过实践去改变的问题。为了让廉政文化真正的进入到大学,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文化,我们应该进一步去探索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各个高校认真贯彻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精髓,逐步建立完善的体系,为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银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园地.2012:33-34.
[2]曹萍,邱蜀进.政理论课动能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25
[3]苏健涵.浅议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83-85.
[4]李月修.在大学生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教育.2007:24-26.
[5]廖明.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新东方.2009:32-35.
[6]孙郁.关于高校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07:20-21.
[7]唐自政,何抒然.对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现状和路径的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9:21-24
作者简介:
雷琳(1991-),女,四川成都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学生。
篇11
保护与弘扬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1日文化部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要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载体是人,只有众多的人来共同参与学习、研究、推广,才能使文化得到承传与弘扬。而学校则是聚集的地方,是文化普及、推广、繁荣、发展的中心,是优秀文化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应从校园文化建设抓起,突出优秀传统太极拳文化的学校教育保护与发展。其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协调太极拳的保护与传播方式,对太极拳及太极文化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挖掘与整理,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继承;第二,可以调动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太极拳文化的承传过程中来,既实现了文化惠民,又促进了河北省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高了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第三,可以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对提高我省、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北邯郸作为杨、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祥地,更加注重太极拳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在邯郸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各级学校的努力下,太极拳文化在邯郸中小学得到了广泛普及与推广。太极拳文化学校传播的举措使太极拳传承老龄化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太极拳文化的健身价值、艺术表演价值均得到了体现,在内容、形式、风格、特点等方面也较为统一和规范。但受到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升学等方面的局限,太极拳的文化价值、技击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尚有待开发,太极拳文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传承以及太极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强化。因此,学校太极拳文化发展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太极拳文化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保护与繁荣发展[1]。
要使太极拳、太极文化能更加深入地走进校园文化,让学生们真心喜欢太极拳,让优秀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保护与繁荣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宣传,激发兴趣
请民间大师到学校做现场表演,重点突出他的防身技击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太极拳的优秀影片;利用地域优势引领同学们到广府城太极圣地去参观学习;充分利用校园宣传场所进行太极文化宣传,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并逐渐产生兴趣,让学生不自觉地喜欢上太极拳。
二、提高太极拳在中招考试中的比重
将太极拳考试成绩按中考体育成绩的一半记入中考总分。升学考试对教学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想让学校、家长、学生充分重视太极拳教学,把太极拳作为中招体育考试单列项目列入考试范围将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他所占的比重更是家长和师生所关注的焦点。
三、依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学校体育教育和青少年及儿童的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导向等诸多内在因素,以杨、武式太极拳为基础,编写出统一的,适合各级学校、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学习的太极拳故事、太极拳基本功、太极拳基础套路、太极推手入门、太极拳初级教法等太极拳文化系列基础教材[2],为太极拳文化在中小学的普及奠定基础。
在教材编写上按学生年龄分为五个年龄段,即小学低年龄段(1~3年级)、小学高年龄段(4~6年级)、初中段、高中段、大学段;内容、练习方法等具体设定如下(见表1)。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技术水平
依托邯郸学院、邯郸太极文化学院建立太极拳师资培训基地,聘请杨、武式太极拳大师、传人、专家等担任教练,对邯郸市所有担任或能担任体育课教学的教师和从教人员进行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培训周期为一个月,要严格考核制度,一期不合格的要进行多期培训,直至合格为止。首次培训可由政府或单位承担所需培训费用,二次培训的要自费参加,以确保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前期确保使全市中小学都能有一至两名教师得到先期培训,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轮流培训,最终使所有中小学太极拳任课教师都能得到规范培训,以确保师资的数量。同时,每年都要对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进行验收和再培训,以确保技术的规范和师资的质量。
太极拳教师除了进行业务培训外,还要定期举办太极拳技能比赛,太极拳技术水平、教学能力突出者,要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并给予年终评优优先权,从而提高太极拳教师学习太极拳、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
五、改进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攻防促兴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了动作的技击含义,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要推广太极拳就要从它的历史渊源抓起,从它的本质功能抓起,让太极拳真正地成为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健身项目[3]。
另外,在师资水平不够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聘请专家到校讲学等多种方法,以保证太极拳教学动作教学的规范性。
六、强化巡回督导
建议由市教育局组织成立“太极文化进校园”督导组,进行巡回督导;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高度重视,成立相应机构,制定有效措施,落实到人,广泛发动,大力推进活动的开展;督导小组将对督导结果进行及时通报;把太极拳督导结果和比赛成绩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
从总体情况看,邯郸市委市政府、邯郸市教育局等主管部门对太极拳文化的普及推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扶持,邯郸市(县、区)中小学太极拳文化的普及、推广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如能在学校太极文化发展中从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出发优化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师数量与水平,完善考试与奖励机制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将对太极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靳周祥.太极拳走入中小学课堂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8):99-100.
[2]李建设,李敬勇,牛秀荣.太极拳锻炼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43-44.
篇12
工作中,紧紧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巩固提高、深化拓展。
一是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2012年初,及时调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在市文明办内部增设了未成年人工作处,设立并划拨了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项经费,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制定了《哈尔滨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将其作为机构职能、绩效考核和督办检查的重要内容。将其作为建设繁荣、幸福、文明、和谐哈尔滨的战略基础工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有效运行。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为重点,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在全市建立了2个国家级、21个省级和104个市级活动联系点,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的通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小学生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的知晓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100%和98.3%。在全市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创编童谣、传唱童谣、感受童谣”、“向英模人物学习,弘扬哈尔滨风尚”活动,依托哈市丰厚的音乐资源和悠久的革命历史,组织了“经典音乐”进校园、“优秀儿童剧”进校园、“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党史知识”进校园、“文明礼仪”进校园等“五进”活动,让未成人在感受快乐和幸福的同时,培育高尚品质,树立远大志向。
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开展美德阳光少年星级评选,引导未成年人争当美德阳光少年,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重点开展“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五小员进社区”等活动,在哈尔滨新闻网开设“冰城文明小博客”,正确引导学生开博、写博,培养了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
四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了学校的龙头作用,社区的平台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建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机统一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在全市80%以上的社区开辟了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室,70%以上城市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8个城区全部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全年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03所和试点建设城市学校少年宫10所,为实现哈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三年全覆盖奠定了基础。
五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逐步净化。在市属主要新闻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开设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专栏(或网页),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以严厉打击黑网吧、重点查处接纳未成年人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校园周边环境定期报告制度,随时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使治理常态化、效果好。
全市涌现出了荣登中国美德少年榜张家赫、王之雨,三次入水抢救溺水男子的常伟豪市级美德少年,优秀志愿者孙慧熙等一大批优秀青少年;打造了以“原创、传唱优秀童谣”、“未成年人音乐文化大讲堂”等具有哈市特色的品牌活动;香坊区“以原创、传唱优秀童谣为载体,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对香坊区传唱优秀童谣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并做出重要批示。哈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在中央文明办组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班上做典型发言,依托城市学校少年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领导的好评。《光明日报》以“呵护流动的‘花朵儿’——哈尔滨市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题予以报道。
二、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工作
对照2012年《测评体系》的标准和要求,哈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我们也发现个别工作存在着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各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是在2012年开始建设的,时间短,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各区、县(市)财政扶持匹配建立、自建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经费保障的材料不够充分;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针对未成年人开展活动的设施、器材少,规章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三、对下一步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按照《测评体系》要求,针对自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集中精力,马上进行整改,提高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深化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以党的十精神宣传教育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重点,不断丰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美德少年星级评选、“日行一善”、“节日小报”、“心向党、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哈市“冰城文明小博客”注册登记工作,发动全市中小学生登记“冰城文明小博客”,开展文明上网。加强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引导、活动牵动、典型引路等方式,使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未成年人心中。
2.围绕中华经典诵读,继续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送经典音乐、送儿童剧、送党史知识、送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为内容的活动,加强和改进全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二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挖掘哈尔滨讲坛的教育资源,与哈尔滨讲坛联合组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宣讲团,深入到首批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宣讲。三是开展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优秀童谣的传唱活动。做好优秀童谣的征集、推荐工作,挑选朗朗上口的优秀童谣在青少年中传唱,引导未成年人从小树立爱祖国、爱家乡的意识。
3.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进一步做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做好首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总结工作的通知》及省文明办《关于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四站八室建设的通知》,会同省文明办对第一批中央资助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资金使用、器材配备、项目进展、活动开展、档案资料建立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落实哈市《乡村少年宫三年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的进度,到2013年底实现哈尔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181个乡镇全部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
4.规范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区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建设,逐步开展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心理专家的作用,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举办全市心理教师培训班。不断壮大心理健康辅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运用报刊、网络、电话等媒介开设亲子教育、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网络学堂栏目和专题开展教育引导,传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哈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
篇13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类教学方法特别可以针对民歌的教学。以四川汉族山歌为例。在四川峨边县毛坪镇的高山村、长梯村、凡山村等山村流传着一种富有特色的汉族山歌,其历史悠久,曲调高亢,与当地人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至今仍有不少老年人会唱这类山歌。笔者曾对此地的民间歌手做了调查采访。他们不仅可以讲述祖辈因人口迁徙来到当地的历史,还告诉我们山歌就从那时开始唱的,一直伴随他们的劳动生活。他们有对山歌民间习惯的分类,如我们采录歌曲的时候他会告诉我们这是高腔、平腔或矮腔。如果我们把这些艺人带进课堂,或通过视频录像让他们来讲解,这将事半功倍,学生会感到很亲切、真实,对民歌的兴趣也将大大提高。同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以四川边远农村学生为小组代表,调查当地能唱民歌的老艺人,并收集歌曲,写出简要的调查报告。收集的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核对之后一份交给当地文化馆,一份交给学校存档。通过这种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的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加强了学校与地方文化部门的联系与交流。
二、邀请专家进校园
“邀请专家进校园”可以针对说唱音乐的教学。以四川清音为例。四川清音是说唱音乐部分的曲牌体代表曲种,在众多的四川曲种中产生时间较长,流传较广泛。虽然四川清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技艺无法传承的危机。但在成都地区仍有少数清音艺人活跃在舞台上。乐山师范学院在2014年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为己任,让地方艺术走进校园,邀请了四川清音省级非遗传承人田临平 (中国曲艺第三届牡丹奖(表演奖)得主)、曹正礼等艺术家来学校表演。田临平女士的唱腔婉转明亮,表演技巧娴熟,声音极富感染力,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大部分学生是亲身第一次看到这种表演艺术形式,不禁深深叹服他们的演唱功底以及舞台的表现力。因为亲自观看过,在之后的说唱音乐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好学劲头,课堂十分活跃,教学效果很明显。课余的学生科研课题申请中,有不少学生主动要求调查研究四川清音,在如何把这种艺术引进高校,如何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种邀请专家进校园传播民间艺术,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是一种极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
三、让学生走进戏院
戏曲音乐是民间音乐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我国戏曲剧种众多,在以古老声腔、地方语言、民间音乐为基础而形成的剧种中,内容海纳百川、博大精深,要想把这些剧种讲得深透或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这门艺术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能实现的。但如果教学引导得当,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走进戏院,让学生观看戏曲演出,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感染力的一种辅助教学。目前,四川地区还有各种剧团和票友协会,其中以川剧和京剧最多。四川各区县的国营(或集体)川剧团在政府的扶持下,定期演出,免费发放戏票,吸引了不少中老年戏迷走进剧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还有一些以中老年为主的民营川剧表演团体,他们虽然没有政府的任何扶持,盈利微薄,却仍然在坚守自己的舞台,沿袭传统的看戏方式,定期演出经典剧目和传统折子戏,客观上起到了继承和发扬民间戏曲文化的作用。其次,京剧票友协会也定期举行各种交流和演出活动。近年来,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要求下,乐山地区的“嘉阳河”川剧流派在文化部、教育部支持下开展了“川剧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内江、绵阳、泸州等四川各市区县的川剧团也先后开展了此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大学校园更应抓住传统文化艺术复兴的时机,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对于戏曲音乐的教学,教师在民间音乐的教学大纲中应对这一部分的实践课时有明确体现。学院要与当地戏曲团体保持长期合作交流,每学期安排至少2次(4个课时)的时间,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接触戏曲、喜欢戏曲、观摩艺术表现手法,达到课堂授课无法代替的效果。引导学生走进戏院,不仅能让他们亲身感受戏曲的虚实时空手法,演员扎实而全面的“唱、念、做、打”功夫,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同时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和态度是值得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学习和继承的。
四、开设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专题
除汉族以外,四川地区还有彝族、羌族、藏族等古老的世居民族。高校每年的新生中也有一部分是本地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些民族有传统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审美以及鲜明的艺术特征,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专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由教师课堂讲授,较全面地介绍本地少数民族民歌、器乐、戏剧、宗教等;二是以本班少数民族学生为代表的形式开展实地采风,体验民风民情。下面以四川彝族为例,分别论述这两个方面:
课堂讲授。四川彝族的民间音乐主要表现为民歌和器乐。彝族民歌体裁丰富,有山歌、情歌、儿歌、风俗歌、酒歌等,根据生活场合、实用功能的需要有不同的表演方式和歌词内容。乐器的种类也较多,吹、拉、弹、打均有,如彝箫、竹笛、葫芦笙、马布、唢呐、月琴、胡琴、羊皮鼓、铜铃等。其次,还有一种彝族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乐器――口弦。口弦有竹质和铜质两种,由两、三片至五片组成一件,可以吹奏旋律和多声部音乐,口弦曲调也十分丰富,技巧性高。另外,还有树叶也可以随手采摘来吹奏音乐。这些民歌和器乐的存在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的时候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各种音乐体裁,学唱代表性歌曲和乐曲,更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研究有关民歌的一切事物,包括各种该民族的历史、音乐作品和与音乐有关的人的活动和环境。
实地采风。四川的彝族按地域可以分为小凉山彝族和大凉山彝族,高校的彝族学生大致也来源于这两个地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彝族区县进行采风活动。采风活动分三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几天的集中培训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做前期工作:首先确定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形式、调查提纲;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该民族的相关资料,如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等;最后准备录音、摄影、摄像、电脑等相关器材。二是现场工作。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注意采集材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调查清楚与音乐作品相关的事物,如歌曲的演唱地点、场合、迁徙情况、演唱者的基本情况、演唱方式、伴奏方式以及为什么要唱等原因。具体调查时可以个别访谈,也可以开调查会。无论怎样,事先应拟定一个可行的调查问卷,本着谦虚、好学,尊重艺人的态度与之交谈,在征求别人同意后方可录音、拍照或录像。三是整理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整理文字资料、音响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在现场获得的文字资料,包括工作日志、现场问卷、艺人的生平、与音乐有关的传说故事、史料等;音响资料包括录音的时间、地点、地区、场所、录音状况的登记,曲目的编号、曲名、原文和译文、演唱或演奏说明等情况;最后是撰写调查报告提交学校。
在学生有一定采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还可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区的音乐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如大小凉山彝族音乐的异同,彝族音乐与羌族音乐、藏族音乐的不同特征等的比较,既可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学习、研究音乐的本质特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又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现实世界的优秀品质。
五、编写本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