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防范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供应链风险防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供应链风险防范

篇1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信用差、融资渠道单一等难题,极大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诉求和持续性要求。为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各商业银行创造性提出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即以大企业为核心,以围绕在大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为主体,形成完整的金融供给供应链。同时,商业银行从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获得相应利润,在帮扶中小企业的同时,创造性取得营收和利润增长点。供应链金融通过银企结合、产资并行的方式,实现了银行、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共同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的含义及特点

(一)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创造性提出的金融产品方案,其市场主体重点是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以核心企业信用为担保,以供应链整体发展状况为出发点,经过系统评估与授信,以达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需求的目的。供应链金融突破了传统信贷模式的诸多限制,以供应链系统上的核心企业和围绕其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为整体,进行融资方案的设计与评估,打破了以往对单个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供应链金融将金融机构纳入原有的企业生产与物流体系之中,形成相对稳固的发展模式。商业银行以核心企业为担保,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得到的贷款通过组织生产和产品转移,实现了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化,并进一步通过核心企业将资金流转到银行机构,形成封闭的链条。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围绕在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诉求,通过供应链系统信息、资源等有效传递,实现了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共同发展,持续经营。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1.供应链金融突破了传统信贷方式的发展瓶颈,拓展了融资渠道,有效丰富和发展了信贷文化。商业银行创造性提出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核心企业为主体评估整个供应链的信用状况,并根据信用评级及风险水平为处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贷款支持。这种模式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关系,通过银行的介入,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在某种意义上既提升了核心企业的销售业绩,又满足了中小企业扩大化生产所需的资金要求,更在整个供应链水平上改善了企业资源分配不均和信用失衡等状况。

2.供应链金融必须建立在真实的贸易背景之上,贸易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有助于银行合理制定融资支持方案,以达到充分利用资金的目的。供应链金融的显著特点是封闭性和自偿性,即企业生产、物流与金融支持形成封闭的产业链模式,而借贷资金的返还也是通过企业内部销售利润的获得来实现,从而排除了外在关联企业的实质性干扰。

3.供应链金融使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互通、互信、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其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化指标评价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方式,转而关注整个供应链整体企业的发展与贸易状况,通过核心企业担保,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支持,并通过对企业间贸易行为的有效评估,作出真实性判断和合理性调整,实现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稳定发展与链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分析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市场自发,从而使银行的金融产品面临多样化风险和不确定性收益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构成了市场风险的主要内容。利率风险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我国实行固定利率制,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产品并不能完全根据市场化条件形成市场化利率,而实行这种机制的结果是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变化,银行发行的贷款利率并不能据此进行调整,从而使银行面临贷款利率变动的风险。汇率风险主要是在涉及本外币交换的企业贸易中,由于货币汇率波动而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产生影响,进而使企业的进出口贸易货币交易面临汇率变动风险。市场价格风险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由于作为质押物,如企业存货等价格的波动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波动是正常的,而这一特质在粮食、石油等大宗产品存货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所以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较大的市场价格风险。

(二)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作为商业银行贷款授信的关键角色,在整个供应链系统发挥主导作用。商业银行依据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发展实力、运营前景等有效指标,为围绕在核心企业中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贷款、信用支持等服务。因此,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发展模式直接决定了中小企业未来发展方式的选择。一旦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受到质疑,必然会影响到中下游企业的发展,并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安全造成威胁。

(三)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

自偿性是供应链金融最显著的特点,但实现自偿性的基础必须是存在真实的交易。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商业银行根据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真实交易关系,以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为抵押,有效满足处在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需求。在融资过程中,真实性的交易时和有效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形成的抵押是实现自偿性的基础,一旦出现虚假交易、伪造合同或融资程序的违法违规问题,并且银行在未了解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就对借款人进行盲目授信,会使银行面临巨大的风险。

(四)业务操作风险

业务操作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供应链金融突破了传统的信用评价模式,对供应链系统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整合和合理安排,通过自偿性的结构设计、专业化的流程安排和第三方监管引入等方式,实现了与企业信用风险完全不同的还款来源。但由于人为操作环节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的位移,从而对操作制度的完善性、保密性和有效性产生要求,而一旦操作不当或违规,必然会加重企业面临的风险水平。

三、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

(一)加强对市场风险的识别预防管理

通过对市场风险的识别及成因的定性分析,从而对各种风险带来的得失及应对进行有效考量。实行市场化的利率机制是有效控制市场利率风险的根本方法,在当前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套期保值的方法来管理利率风险,套期保值的方式主要有远期利率协议、汇率互换和利率期权等。对汇率风险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对外汇持有期限、外汇种类及汇率波动程度进行有效控制,是汇率波动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对市场价格风险则可以采取拓宽抵押物的存放范围,增加抵押物浮动准备金和抵押物价格限定措施等手段,实现对市场风险的有效管理。

(二)提升对全产业链上相关授信企业的综合准入管理

供应链金融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对链上各交易方发生的交易进行评估,并给与相关企业综合授信服务。因此,需要结合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情况,对已取得授信的企业进行主体准入资格检查和交易真实性确认,从而对链上各主体的经营发展能力、实际履约状况作出有效判断。这主要表现在:授信前,商业银行要对授信企业的交易情况、市场份额、信用状况、购销状况等进行实际调查,并对授信主体形成系统认识;授信后,要强化对授信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的管理,保证授信企业能够正常经营、合理产销、如期履约。

(三)优化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各环节操作要点

供应链金融操作流程环节总多,操作风险复杂多变,商业银行要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业务流程优化、有效的岗位重新设计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安排。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复杂,因此要明确链上各主体企业的交易流程,并制定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业务流程规范。岗位的设计要遵循人岗一体、岗责统一的原则,对与商业银行直接对接的岗位进行重点考察,明确职责权利关系。此外,还要对授信前调查,授信后维护等流程规范进行有效维护,以达到降低企业风险的目的。

(四)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通过建立电子化的信息系统平台,使供应链金融业务更加系统化和透明化,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链上企业交易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质押存货的电子化数据管理,减少了人为操作的空间。要实现对供应链金融业务量、报表统计、库存及监管企业合作情况等工作的电子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供应链金融创造发展平台。

四、结束语

供应链金融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市场风险、企业信用风险等多元风险的存在,商业银行及供应链上企业需加强风险防范,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证和支持,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篇2

由于供应链金融既能有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又能有效地扩展银行的业务,所以近几年发展迅猛。然而,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信用风险问题却日益突出。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相对于其资产规模相对较高,而它们又是依托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来进行经营,品牌效益不高、企业的管理层水平参差不齐等等外在或内在原因,导致其违约成本低。而且一旦遇到了问题,它们甚至可以关掉原公司,另立新公司来掩盖以前的问题,从而使得违约率较高。因此,研究供应链金融上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论述对其的防范措施。

二、供应链金融的内部信用风险防范

供应链金融的内部防范主要是指:在商业银行的角度下,其通过完善自身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来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

首先,完善考核交易真实性的制度。银行应对交易双方提供的交易内容、交易目的和交易时间进行核查,并着重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的申请材料以及双方的购销合同、运输单据、提货单据等,通过确保其待审核材料的真实性来控制交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

其次,完善现有的信用评价体系。银行应针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问题出台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流程,而以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评估主要是审核其财务报表、固定资产以及担保形式,是一种基于数字财务控制的评价模式,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并不适用,因此,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在了解供应链金融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过去对传统融资的一系列静态,单一,被动的授信模式转变为动态,多渠道,主动的授信模式。

再次,妥善监管和控制中小企业的融资资金。这是整个内部信用风险防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在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下,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因此,很可能会使中小企业在拿到资金后不按照合同约定的范畴来使用融资资金,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将供应链金融融资的资金用于投资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产品,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也会使银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银行必须严格监管中小企业融资的用途和去向,而且督促其将资金按照合同来进行使用,并定期核审中小企业的购销合同的真实性,确保资金按照合同的要求执行。

最后,着重提高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系统人员的专业素质。由于供应链金融涉及了复杂的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多变途运作模式,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背景,这就要求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价人员具备相当好的专业素养和足够多的信用风险评价知识,但是目前,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高素质人员储备严重不足,银行应该重视对现有员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对国外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从而加速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三、供应链金融的外部信用风险防范

因为供应链金融上的核心企业是中小企业能获得银行融资的信用担保屏障,而物流企业又是银行监督中小企业能否履行合约的重要渠道,能够为贷款企业提供配送、监管、仓促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将服务的信息反馈给银行,降低中小企业违约的风险,所以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在整个风险防控过程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业务开展以及财政的不透明性,商业银行在监管中小企业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供应链上其他主题的交流力度来降低信用风险。

第一,谨慎选择合作的核心企业。因为在供应链模式下,银行是以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担保,来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所以核心企业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核心企业是一个行业的垄断企业,则这个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就要依靠市场进行交易,相关对象的随机性比较大,供应链的稳定度就会降低,因此垄断企业一般不太适合作为供应链金融模式中核心企业,所以银行应该对供应链金融当中的核心企业进行严格的准入机制,选择稳定、信用度高且与银行合作程度比较高的核心企业展开业务。

第二,加强对物流信息以及物流程序的监控。在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的供应链金融当中,银行应该设法和物流公司进行信息共享,加强对物流信息和物流程序的监管,并加强操作和监控的保密性,防止因为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信息泄露而发生信用风险。

第三,努力增强对抵押物的风险防范措施。规范抵押物的选取标准已经是商业银行降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必备措施之一,价格透明、变现简便、质量合格、品质标准是银行选取抵押物的重要准则,并实时监控抵押物的价格变化和品质变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四,完善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共享机制。针对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审核商业银行、物流公司、信用风险以及核心企业的业务往来,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

第五,针对供应链金融模式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可以量化的数据库,来分析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可以使人员分析的感性因素降低很多,从而增加理性分析风险的可靠性。

第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机制。国家应根据供应链金融上每个不同主体之间义务和责任的不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各自的行为,并监督调控各个主体在供应链金融当中的运行。同时,商业银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融资规模过程当中,应该呼吁政府尽可能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规避对方因法律漏洞而导致的信用风险。

篇3

国际贸易融资;企业供应链接管理;风险防范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国际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银行之间的竞争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对外贸易业务的显著经济优势,对企业和银行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此,对外贸易成了银行和企业发展的重点业务。当然,对外易虽然是银行和企业发展的重点业务,但在发展之前,还要对其进行提前研究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提前预防,或者对预测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免对企业和银行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推动国内国际贸易金融发展。

1国际贸易融资的概述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随之也为国际经济的发展营造了新的环境,而国际贸易融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兴起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是以促进国际贸易为主要目的,并向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融通,从而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模式。目前,由于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发展还不成熟,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因而,我国国内金融机构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主要有承兑汇票、信托收据、票据贴现等方式,这些方式从整体而言,对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

2国际贸易融资中的企业供应链管理

2.1企业供应链管理概述

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国际贸易融资中的一种新兴的管理方法,主要以企业的资源规划为基础,是由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是对资金、信息、物流进行有机的控制,并对他们做出合理的规划,让他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从资金融资到企业产品流通一体化服务。供应链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能够增加企业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也有利于企业及时处理融资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市场反馈的信息,促进产品流通,增加资金流通的经济效益。

2.2企业供应链管理

企业的供应链是由企业发展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部分组成。计划是指企业在发展中要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策略,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根据顾客对产品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以便为市场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采购部分是企业筛选供应商的过程,由于企业的发展要与供应商建立商业关系,要在货物供应各环节确定准确完善的流程。企业要通过供应商的服务为企业树立形象,因而,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要格外的重视[2]。配送,主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客户的订单建立一个信息仓库网,由派送员根据顾客提供的地址信息对货物进行派送,即送货上门服务的过程。首先,在企业进行贸易融资之前,要对经济市场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要做好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其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联系供应商,对产品的价格、时间、货单、转送等实行全程监控,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性,最后要制定出适合双方的交易形式,企业要完善这一系统的流程,确保其连贯性。在制造产品过程中,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量和顾客订单量进行生产产品,并要注重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确保生产顾客满意的产品。在物流派送环节,企业要成立物流派送部门,并引进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注重物流工作人员的素质,给物流工作人员定期做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实现员工向综合技能方向发展,节约人力资源。

3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风险及防范意识

3.1国际贸易融资中所面临的风险

第一,汇率风险。由于国际贸易是跨国贸易经营,所以汇率风险是国际贸易过程中常见的风险之一,主要是由于经济的主导方持有外汇所导致的外汇价格变动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在国际贸易中,订单产生的资金往往是外国货币,而每个国家之间的汇率不同,如果再出现一些影响因素,就会导致因货币贬值而出现汇率风险问题。第二,利率风险。利率与银行具有紧密的联系,利率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而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的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实际的收益和预期的收益之间发生偏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一个国家,银行都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利率上调或下降的现象,而在国际贸易环境下,企业与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更加复杂。由于国际贸易融资是为外贸企业提供资金的机构,他们对贸易中的影响因素也无法把握,因此也要面临因利率变化而带来的损失,此外,国际贸易融资也涉及世界各地多个地区和国家,由于各国之间的利率变化各不相同,因而承担的利率风险更大。第三,客户违约风险。由于国际贸易融资涉及到的资金金额比较多,同时又是以订单为依托,因而,融资的尝还也需要通过订单才能让现金流通支付,但只凭借订单进行资金流通,很容易出现客户违约等现象,客户违背之前的承诺,将会导致银行损失大量的资金。如果是小型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金补贴,也能够及时补救,但如果客户违约的是大型企业,即将会造成资金供应链断接,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3]。客户违约情况的出现,一定是在经济交易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因此,企业在与顾客交易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顾客既全面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也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质量,从而降低客户的违约风险。

3.2国际贸易融资中的风险防范对策

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业务操作要进行规范。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外贸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国际贸易融资为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对银行来讲,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所以,国际贸易融资要从内部加强控制,并规范融资机构的业务流程。在进行融资之前,要对融资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对它的财物状况、历史信息、诚信程度都要详细了解,并对企业负责人的能力、品质、素质等进行深入询问了解,然后银行对该企业进行评估,最后由国际贸易融资机构决定是否借款[4],从而确保降低融资风险。其次,国际贸易融资机构要具备丰富的产业结构,进而化解汇率风险问题。汇率风险是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汇率风险的化解需要国际贸易融资机构具备丰富的资产结构,利用汇率相互对冲的作用,进而化解汇率风险问题。对银行而言,如果持有单一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币种,那么风险比较大,为了降低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那么银行要确保国际贸易融资的币种多样化,诸如欧元、美元、日元等,他们之间会起到相互对冲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降低汇率。此外,还要保证外贸企业的进出口融资业务分布的地区要基本相同,这样可利用进口与出口融资业务汇率的对冲进行降低汇率风险。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融资不仅能够为外贸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而且也能够利用企业供应链管理降低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的作用,它是近年来经济技术发展中兴起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为了让这种模式能够发挥它的优势,那么,在运用这种模式的同时,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能够全面、快速的发展。

作者:孙斐斐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江林.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防范对策[J].中国商贸,2013(10):124-125.

篇4

Establishing of Guarding Risk mechanism in Financial Supply Chain

Zhang Hua1 Yu Mengxi2 Chen Dan1

(1.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Business;2.Finance Department,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As the new research area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ply chain focuses that cash flow should correspond with information and logistic. Due to the goal,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guarding risk mechanism in financial supply chain. It is hoped that what the author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ill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China.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inancial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带来规模效益,供应链这一企业经营运作模式应运而生。它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用户连成一个功能性网络,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与整合,供应链上企业联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产品库存和商业交易时间的最小化。实践证明,加强供应链管理是其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对供应链的构成、运作与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供应链管理侧重于对供应链物流和信息流管理机制的设计和优化,通过整合物流与信息流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效率,而较少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伴随物流、信息流的资金流之中。

强调资金流在物流、信息流中整合和协调的供应链即金融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资金流的循环与增值是由现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最终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整合,可以保证供应链运营的顺畅以及资金的增值。与单个企业资金流的管理相比,金融供应链管理的范围更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复杂,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要实施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应将金融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结合考虑。

一、对金融供应链风险的界定

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风险是指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程度,并且更强调引起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供应链风险则是指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而带来的影响,使得资金流与物流的协调性下降,供应链金融成本上升,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供应链延滞或者中断的风险。

按照金融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两类: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

外生风险主要是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影响供应链资金流与物流协调顺畅的可能性。主要来源于市场利率、汇率变动而导致的供应链上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或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法律修订等因素导致产品需求中断、供应链增值难于实现,由此引起资金循环迟缓甚至中断的风险。

内生风险主要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不完全协作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信用风险、贸易信用风险以及信息风险,如由于企业的违约而导致银行终止贷款,顾客信用等级评价失实而导致应收账款难以回笼,以及有关资金信息传递扭曲等问题。

对金融供应链风险的认识有助于全面防范和控制风险。强化对不可抗性较小的内生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对外生风险感应的灵敏度,是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任务所在。为此,必须增强资金流与信息流、物流的协调性、提升供应链的协作效应。

二、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1、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思路

如上所述,金融供应链突出了资金流在供应链中的“血液”功能,强调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协调。如何实现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供应链在持续变化、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增强灵活性,防止资金循环的迟缓或中断,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是构建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目标。

所以,增强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能力,必将以提高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协调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由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供应商、掌握核心制造技术的产品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构成的供应链网络中,仓储、运输及配送等物流服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此外,它还将在供应链网络中起到信息中枢等重要作用,而其他企业则集中精力做好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

在原材料的供应、产品的制造与销售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在提供仓储、运输和配送服务的同时及时获取原材料、产品的供需信息。即以联结消费者的零售商为起点,将有关产品需求的信息以及库存信息及时反馈于制造企业和供应商,以便制造企业适时调整生产以及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的需求。实时、可靠的产品需求及库存信息,能够有效较低贸易信用风险,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这种物流与信息流的集成交互状态,实现了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

在此基础上,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他供应链上企业提供融通仓服务,将金融业务与物流业务实施整合。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为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贸易,代办销售、采购合同的签订和收付款项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对有关资金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实施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在分析财务状况的基础上识别风险,并分析风险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及时反馈于其他链上企业;此外,根据对供应链上企业金融信用等级评价的状况,建立供应链综合金融信用体系,为其他企业提供委托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这样既可避免链上企业单独建立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必要重复和较高的金融物流成本,又能够克服单个企业在与银行的金融服务谈判中只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全局意识的弊端。这种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的集成式管理,以为供应、制造、销售架设的物流、信息流桥梁为纽带,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对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和金融信用风险、信息风险,并提高供应链对外生风险的敏感度大有裨益。

2、实现风险防范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在上述风险防范机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着“物流服务商”、“金融服务商”、“信息提供者”等多重重要角色,这对于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些业务的实施状况也将直接决定供应链运营的成败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奏效。

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性。信息流的传输覆盖了供应链运营的各个环节,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个信息中心汇集,经过分析、加工与整理,再反馈给各链上企业。若包含了资金状况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扭曲而带来“牛鞭效应”,不仅不能防范风险,还会形成更多损失。由此,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是风险防范机制实施的前提。

收益的公平分配。供应链是企业结成的利益共同体,但并不排斥个体利益的实现,否则就会出现因缺乏激励而带来个别企业的“败德行为”,甚至供应链的解体。链上企业公平分配收益,是实现共赢的最直观表现,也是确保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通过谈判确定收益分配原则并在运营中合理调整收益分配方案是实现收益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径。

三、相关保障机制的建立

防范金融供应链风险、形成供应链上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赢格局,链上企业应当保持高度信任的状态,这可以通过订立契约,建立信息技术平台等措施加以保障。

1、通过订立各项契约保证信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维系平等利益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契约,它将为供应链运营提供强制性的实施规则,保证各方提供完全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组建之初,就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协商、合作性谈判等形式订立各项契约。而在运营过程中,供应链上企业应严格遵照契约,保证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协调性。为此,在核心企业选择成员企业的过程中,应将信用度的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对各拟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2、建立信息技术平台促进信任

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成员间的信任,供应链上企业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ERP系统平台,利用EDI等信息处理技术,建立物料与资金数据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以此保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性,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与物流、信息流活动的无缝隙整合。这要求供应链企业加大对信息管理硬件的投入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加速交易处理过程、降低信息风险和成本,实现信息传递及沟通方式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张华,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俞梦曦,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陈丹,兰州理工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供应链金融大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分析,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由供应链定的金融组织为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为上、下游提供的信贷产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特定的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为背景,以企业经营的贸易行为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并根据核心企业与相关贸对象的信用水平,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环节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担保、融资、风险规避、结算等金融产品与服务。

2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分析

2.1政策风险

一方面,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尽完善。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新的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市场与相关领域不断广阔,因此这些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领域其法律法规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相关商业银行一旦遇到法律纠纷,通过相关的司法程序维护自己权益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动产浮动抵押面临主要抵押财产不特定性,容易产生担保物债权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内容撰写缺乏规范性的要求,而这些将导致商业银行在相应债权到期后无法顺利实现自身权利。

2.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作违约风险,它是指交易对手在合同到期时未能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中面临的难题与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信贷业务是对单个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而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核心企业作为传导,实现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第三方监管和银行多方位、多主体全面参与的有效运营模式。因此,供应链金融主体的多元化也势必造成风险源的多元化、复杂化,而这些风险突出的表现为资金引发的风险与质押货物引发的风险。在资金引发的风险方面,一旦核心企业资金链条无法正常运转,这样风险会迅速波及当前供应链条上的各个主体,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或者融资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等问题,无法归还信贷资金与利息都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在质押物引发风险的方面,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质押物的管理较传统信贷业务有所创新,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商业银行只过于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如果监管公司对质押物处置不当就会导致商业银行遭受风险甚至重大损失。

2.3市场风险

所谓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动及不确定性造成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变动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首先,价格风险是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商品流通产生的现金流是融资企业归还商业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所以平稳的市场价格是融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旦质押物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收回信贷资金及利息产生风险。其次,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继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长期市值和净收益下降的风险,供应链中,如果相关的供应链主体涉及国际结算,汇率则会对融资企业及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最后,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产品在定价方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信贷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价方式,如果国家对当前利率进行调整,而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当前市场利率及时调整其战略计划,那么银行只能承担此期间因利率调整而带来的风险。

2.4操作风险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来看,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因素有信贷流程不完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贷流程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过程较一般信贷业务流程主体众多且流程复杂,且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配套的业务规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信贷经办人员无据可依,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引发操作风险;其次,内部因素导致的风险。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在业务调查、授信审批以及贷后监管过程中,由于其经验、技能不足或者人为主观原因产生渎职、欺诈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第三,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风险一旦涉及供应链融资中的相关主体或者是质押物,都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直接或者间接给银行带来风险。

3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3.1建立严格的准入条件

首先,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伊始要对核心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挑选效益好、行业前景好且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同时对供应链金融内的其他交易主体进行严格筛选。其次,鼓励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交易企业设置奖罚措施,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约束融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的排他性优惠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捆绑技术,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

3.2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对供应链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风险发生的源头,提前对风险源进行处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能够发挥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应用当代科学的风险诊断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风险的大小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办法是将其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各项风险指标与风险预警的判断模型对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判断;其次,完善风险预警后相应措施。通过供应链金融预警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小。

3.3加强供应链金融现金流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必须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并以贸易项下利润的实现与结算的控制去引导现金回流至银行的通道,进而保证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还款来源。因此信贷资金的专款专用体现了现金流的有效管理,也是保障融资企业还款来源的核心技术之一。首先,流量管理。商业银行对现金的流量管理具体地体现为授信额度与规模。因此,商业银行要重点考察现金流量与授信企业的经营规模与支持性资产的匹配状况,以及供应链网络内各主体的经营能力;其次,流向管理。商业银行要在供应链金融的具体环节通过对回流资金的时间、额度与路径的控制,实现对现金流向的控制;最后,循环周期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要在综合行业结算方式、平均销售周期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完成的资金循环时间,从而保证授信企业在供应链内完成资金流与物流的循环。

作者:薛静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公司

参考文献:

篇6

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了极大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总理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政策以后,从原来单纯的“单向供应”转变成了现在的“双向沟通”,农村电商在规模和增长率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局面,2016年全年农村电商规模突破4600亿元,并且农产品将会成为网络购物的风向标。河北省伴随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大力发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在广大的农村区域也将呈现井喷的局势。然而由于农村处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前端,物流设施设备落后、物流专业人员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农村区域的供应链风险也是最大的。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可能产生的供应链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构建出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机制,以期对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2.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鉴于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风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河北省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就使得河北省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1.1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1)河北省农村电商平台系统初步建成。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目前河北省建成了以河北农业信息网、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网等6大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河北省“农产品进城”的需求信息、产品类型介绍等功能,这些网站的投入使用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电商网站发展迅猛。河北省因其区域特色,形成了以沧州小枣、迁西栗子、安国药材等比较有名的农产品。围绕着这些农产品,河北省搭建了一批以农副产品采销为主的特色网站,使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户可以了解到这些农产品,这些特色网站的搭建有力地促进了河北农村电商的发展。

(3)河北省农村电商网络覆盖范围不断加快。目前农村在PC机、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不断加大,而且在移动终端的电商消费将会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渠道,鉴于此,河北省不断加大信息网络的建设力度,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河北省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1)河北省农村电商应用型人才不能满足需求。河北省约有80%的农民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电子商务专业培训的更是不足10%。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在河北省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自信,而且大学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这一矛盾亟待解决。

(2)河北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采销成本较高。河北省比较有特色的农产品在进行采销的过程中,由于区域限制和产品特点造成的采销成本较高,这也是导致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农村电商网站中的内容缺乏吸引性和有效性。虽然河北省在电商平台上搭建的网络已初具规模,但是很多县级电商网站还处在起步阶段,网站信息已静态信息为主,缺乏交互功能,不能很好地吸引消费者,宣传的有效性也较差。

2.2河北省农村电商中的供应链风险识别

基于对河北省农村电商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梳理,除了对电商平台的搭建,最为主要的还是农村电商在采销环节中的供应链风险问题,根据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河北省农村电子上午中存在的供应链风险主要表现在需求风险、环境风险、信息风险和结构风险四个方面。

(1)需求风险。农产品在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预测、运输、储存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都构成了需求方面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交易的未知性、预测的不准确性、运输安排不合理性、农产品储存不当等问题都较为突出。

(2)环境风险。农产品进行供应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诸如自然灾害等原因,进而导农产品质量问题,同时由于供应商分散导致供应链运作难度加大等问题导致了环境风险。

(3)信息风险。消费者在对农产品进行采销过程中,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并且信息在农村电商的供应链网络中进行传递时会出现扭曲和放大的效应,因此对于双方来说信息风险是很大的而且无可避免。

(4)结构风险。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供应链网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节点设置、信任体系搭建、考核机制建立等都需要认真考虑吧,否则一旦出现结构风险,整个供应链网络可能就会崩溃。

3.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的评估

在河北省农村电商的供应链中为了有效地防范风险,就必须对上述识别出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此次研究采用Hallikas的风险评估方法,从风险事件的概率和结果角度定量评估风险。其中的概率是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这种风险发生的机率越大;结果则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的损失,根据风险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将风险结果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风险事件的影响越大。

4.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4.1环境风险及结构风险建立

预警机制环境风险在所有供应链风险当中是最不可控的,不以供应链各成员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可以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通过对每次发生的环境风险因素进行数据收集,形成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库资源,建立数学模型,评估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造成的损失,通过对环境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最小化环境风险的损失。结构风险是可以通过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努力得以控制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建立供应链的初期可以在利润获取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主要可以通过优质供应商选取、与供应商之间关系改进以及加强供应链监控等手段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些也可以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增加大数据分析在其中的作用来实现对供应商的鉴别、供应链运转状态的监控等各项功能。

4.2需求风险和信息风险设定

预防指标需求风险、信息风险和环境风险、结构风险不同,预警的方式对这两类风险不太适用,因为需求风险和信息风险主要是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因此只靠数据资源作为参考是不能奏效的,主要还是需要建立一些指标体系来进行风险的防范。

4.2.1需求风险的预防

需求风险主要来源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不确定性、运输过程的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因素,普遍的做法就是在电商平台上设计一些指标,如订单完成率、订单履行率、订单时效性、运输准点率、运输车辆的满载率等指标,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约束在电商中供应链各节点成员的权利及义务,规范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提升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协同有效性和竞争力。

4.2.2信息风险的预防

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削减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危害。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是解决牛鞭效应最有利的工具,供应链上的各成员通过共享需求信息、供应信息,共同预测市场上对农产品的需求,就可以有效缓解信息部队称造成的产品积压等问题,同时可以有效解决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信任问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协调主动。信息共享并不能完全确保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由于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各成员会在共享信息的进程中缺乏主动性,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使供应链上各成员共享信息,达成供应链协调的目的。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设定管理指标来评价供应链信息的真实性、供应链成员的考核、替换、发展等因素,实现对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的动态管理,加强各成员的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共享和权利义务履行。

5.河北省发展农村电商的对策建议

5.1建立农村电商中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通过对上述农村电商中存在的风险的识别、评估及风险防范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来规避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进而提升整个省份的农村电商体系的水平。

5.2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性人才

首先,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性指导,提高农民参与电商的热情;其次,通过政策渠道吸引大学生回农村开展创业,到农村进行“技术扶贫”,提升农村电商的素质能力;最后,需要确定培训重点,合理组织农村相关人员进行宣贯和指导工作。

5.3在电商平台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在电商环境下,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因为在采销双方不见面的方式下,交易是否会达成的关键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不断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电商的诚信状况,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俊淼.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风险及防机制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篇7

供应链融资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它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由于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之外,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融资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供应链融资作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的新产品,将为煤炭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条的企业提供全新的融资渠道,是解决当前煤炭行业资金流动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途径。通过供应链融资,把传统的银行贷款,漫长的授信过程,变得快速便捷,从根源上解决了煤炭行业物资采供中,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慢的问题。

二 煤炭行业的供应链融资

(一)煤炭行业供应链的结构

从产业链来看,煤炭供应链有自己的特点,整个链条主要包括设备、备件及原材料的供应、勘探与开采、运输、煤制油、煤化工、分销和客户等环节(如图1所示)。就供应链上各环节来看,它比一般的供应链的关系更为复杂。实际运作中,从煤源到消费直接存在着较长的价值链跨度,市场巨大、复杂且较为活跃。从国内外成熟行业中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看,通过供应链整合优化推动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煤炭行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现阶段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均是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驱动,对产业链相关的资金流、物流进行有效控制,针对链条上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供应链上的单个企业或所有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服务。通过提供链式融资,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商品交易连续、有序进行,使该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得以提升。

基于质押方式与第三方监管的不同,目前围绕煤炭供应链开展的融资服务,主要包括仓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模式。

(1) 仓单融资。仓单融资是指以企业(借款人)合法持有的,银行认可的专业仓储公司的仓单进行质押,向银行申请的融资授信业务(如图2所示)。仓单融资实质是一种存货抵押融资方式,通过银行、仓储公司和企业的三方协议,引入专业仓储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发挥监督保管抵押物、对抵押物进行价值评估、担保等作用,实现以企业存货仓单为抵押的融资方式。

(2)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企业以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质押即可申请融资(如图3所示)。如煤企将销售给下游耗煤企业(电厂、钢厂等)所形成的应收账款债权或是位于供应链上游的煤炭设备供应商销售给煤企的设备所形成的应收账款等,将应收账款质押或转让给金融机构,快速获取融资额度。采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可以实现快速资金回笼。

(3)预付款融资。预付款融资业务是银行以控制购货商(借款人)向供货商(收款人)购买的煤炭的提货权为手段,向购货商提供融资,用于支付供货商货款,由供货商根据约定按银行指令进行发货的业务。在过去,企业一般是向银行寻求贷款支持,申请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付预付款。但这种贷款限制较多,往往需要企业提供足额抵质押或担保。对于供应链中的这些中小企业而言,这些往往难以办到。因此,企业往往由于融资难而不得不放弃扩大经营规模。在预付款融资模式下,银行借助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资信实力和对交易要素的控制,为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将融资款项直接支付给上游核心企业。对于下游经销商而言,银行为其提供融资便利,解决资金困难,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在一些商品交易中,预付货款可在对核心企业的采购中享有优惠价格,进而降低经销商成本。

三 煤炭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分析

采用供应链融资的方法,虽然能极大的解决煤炭供应链的资金短缺问题,但是由于这类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操作中还面临多种风险,主要体现为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性风险。

(1)系统性风险。煤炭供应链融资中的系统性风险包括两层含义,其一,煤炭供应链融资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周期等系统性宏观风险和行业风险的影响。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跌、煤炭价格低位运行,这将不可避免的影响煤炭供应链融资的力度。其二,在围绕某个核心企业的所构成的一条供应链体系中,位于供应链上的企业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如果供应链的某一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那么其后果将不可避免地蔓延到整条供应链。所以,随之融资工具向整个煤炭供应链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延伸,这种来自供应链系统的风险也会在整个供应链扩散。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造成违约的风险。例如,在应收账款模式中,对银行而言,融资企业的应收帐款存在不确定性,如该企业的应收帐款在贷款期限内发生不利的变化,将影响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这种没有资产支持的信用授信,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整体信用环境的恶化,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供应链成员相互之间以及与银行之间并没有相对可靠的信用保证。

(3)操作性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者失灵的内部控制、系统失灵、人为错误以及外部事件等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所有与风险事件相联系的成本支出都包含在操作风险内 。假仓单、仓单重复质押等就是典型的操作风险。由于仓单的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流通机制、

标准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都还不健全。在仓单融资中,仓单的真伪,仓单的转让、分割、提货等环节都存在风险。

四、煤炭行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对策

供应链融资在产生较大收益的同时,也孕育着较大的风险,尤其对煤炭行业来说,供应链融资中的风险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煤炭行业供应链融资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构建合理的煤炭供应链融资体系。核心企业应当按照自身的实际和所属行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构建合适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以打造整体供应链竞争力为主导,设计企业融资方案,注重产业链整体资金流动性,充分考虑整个供应链的资金需求,同时兼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打造整体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篇8

尽管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热门话题,但是该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国内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客户丁文、营销策略和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经验,呈现粗放式管理方式,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存在很大差距。西方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趋向成熟,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加速发展。

一、授信主体

西方银行将核心企业作为授信主体,对下游中小企业建立一对一的关系。而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则集中下游中小企业中。在国内业务中,银行关注整个供应链风险,如果下游中小企业不符合授信标准,便依托于信誉较好的大企业,也可以进行融资。供应链融资的授信是基于整个供应链和核心企业管理和实力,这就意味着一旦供应链上某个成员出现问题,风险会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扩散。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最大受益者会收到最大的影响。因此,供应链金融对自身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具有很大的考验。

二、信用体系与信息管理

中国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供应链成员之间和银行之间没有可靠的信用保证。国内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和资金刮泥体系,商业银行也没有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和准入标准,也就无法了解供应链整体情况,增加了银行授信风险。银行在于大客户交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银行所接受的信用评价信息往往来自于授信企业,缺乏真实性,很难客观准确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同业竞争

由于国内各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渠道建设、产品设计和客户偏好方面基本相同。银行间只能采用低价战,造成授信风险增加。通常变现为多头授信,即多家银行向统一客户授信,导致授信扩张。除此之外还会引发授信过度,银行用非承诺性贷款授信争夺优质客户,造成授信过度。

四、流动资产评估体系

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与物流公司合作,将流动资产作为抵押物,但是流动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评估方法和标准不一致,造成融资风险升高。而国内动产担保法律不健全;监管部门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特征、信贷技术以及核心价值的了解有限;缺乏供应链金融相关规范、引导和监督导致供应链金融操作和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五、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发展

供应链金融具有较高的操作成本,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应用程度和操作成本。运用电子商务手段有助于增强贸易背景可视度、降低交易成本,但国内商业银行并没有意识到供应链金融与电子商业平台有有机结合的益处,带来贸易环节和融资环节的额外割裂成本。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一、加强供应链金融品牌宣传力度

深圳发展银行作为国内最早系统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在实践和理论领域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银行。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等都在探寻独特的供应链金融发展道路,竞争尤为激烈,建立自己独有的品牌口碑是抢占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关键之处。

二、优化供应链金融操作平台

商业银行的业务组织架构总前台负责拓展业务,通过分析宏观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的情况制定业务发展策略,后台职能是业务交易、渠道管理、战略管理等职能。从实践上看,在国内银行当前的技术手段层次和管理结构背景下,在地区或城市分行层次设置供应链金融集中操作后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环节可以选择的解决方案之一。分行层次的集约化操作,可以避免支行重复劳动,取得操作规模经济。同时,分行的统一操作后台,有利于对新的操作政策及时、准确执行,避免政策传导的时滞和疏漏。

三、设计适当的业务流程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的业务流程,采用第三方监控可以确保合同的真实性,有效地规避操作风险,同时还可以利用外包服务,将风险评估环节移交给第三方操作,提高风险控制有效性。很多商业银行一经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监管的方式,提高物流监管有效性,保证货物总价高于银行授信所要求的最低价值,降低风险。还有一些商业银行与相关机构合作,如电子商务平台、政府扶持小企业担保部门,建立风险补偿金,一旦自己不能按期收回,可先用风险补偿金垫付,同时进行追偿。

四、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供应链金融具有知识面广、技术性强、操作复杂等特点,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业务知识,还需要了解供应链业务行业相关知识。因此银行应不断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运用更多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搞得优秀员工,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银行还应建立法律知识强、业务也只是广的专业风险控制团队,设立动产和质押物监管部门,并制定应急方案,将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降低到最低。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

一、审慎选择合作企业

我国正处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阶段,在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的企业并不多。鉴于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属于新兴业务,应采用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生产经营稳定、与商业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产业链群,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在行业中具有较高商业信誉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通过查阅财务报表、查看以往交易记录等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制度性地评估供应链成员企业,保证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发展。

二、优化服务方案

商业银行在对实施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利用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率。尤其应针对中小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改造。中小企业融资去求额度小,频率高,需求速度快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审批制度不相符,因此需要适度放宽审批权限,简化程序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加强准入管理。从产品办理条件、资金使用条件及客户信用等级等方面加强准入管理,严格准入条件落实。加强产品搭配,设计搭配降低供应链融资风险。避免重复融资,在为核心企业上游供货商或下游分销商发放单笔供应链融资产品过程中,应与牵头行及时联系,避免不同分行对同意交易重复融资。

三、加强信息沟通及风险预警

各分行应定期进行信息沟通,规范风险预警流程。重点加强对物流、自己留和单据流通的跟踪监控、加强对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的监测分析,建立加速反应机制。定期对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销售情况、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监控授信额度的使用情况,一旦出现不利于融资安全的情况,应及时要求企业追加保证金、补充担保或暂停办理新业务等措施控制风险。

四、建立法律检查和应急反应机制

篇9

2095-3283(2012)02-0097-02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通过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把资金注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利用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信息流,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整体的可控风险,在降低整个供应链风险的同时提升其价值和效率。

供应链金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银行不是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展开授信,而是从整个产业链角度综合考虑,从而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转变为针对整个产业链的风险管理。因此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不再片面地针对单个企业进行孤立的信用考核,而是结合该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情况来考量,大大加大了企业获得授信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由于该服务主要基于对供应链结构特点和交易细节的把握,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或单笔交易的自偿程度与货物流通价值,对供应链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不仅能够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

二、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根据融资企业所处的位置以及主要的融资工具,可将其主要业务模式分为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三类。

(一)采购阶段的供应链金融——预付款融资

预付款融资模式是指在上游核心企业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以金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来缓解预付货款压力,同时由金融机构控制其提货权的融资业务。在此过程中,中小企业、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以及银行共同签署应付账款融资业务合作协议书,银行则为融资企业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为其融资,作为银行还款来源的保障,最后购买方直接将货款支付给银行。这种运作模式主要用在中小企业的商品采购阶段。一般情况下,需要用到此种融资手段的中小企业处在供应链的下游,由于上游核心企业的强势地位,其能从大型企业处获得的货款付款期限往往很短,因而很容易出现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此时预付款融资便能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二)运用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存货质押融资

存货质押融资也叫动产质押融资,指受信人以其存货为质押,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这种业务在日常应用中较为普遍,它充分利用了存货的特点,既为中小企业解决了存货流动性低导致的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也为银行的贷款提供保障。中小企业在申请存货质押融资时,需要将其合法拥有的货物质押给银行认定的仓储监管方,由第三方监管,在发货以后,银行根据对其物品的估值而按照一定的比例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通常为质押物品价值的60%。提货人直接将货款支付给银行,当银行获得该笔货款后,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转交给提货人。如若提货人违约未能按时交付货款,则银行有权将该批货物在市场上拍卖或者要求发货人承担回购义务。

(三)销售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

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中小企业最常面临的就是应收账款无法尽快变现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常使中小企业经常出现资金缺口,此时,应收账款融资则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处于销货方的企业为获取营运资金,以买卖双方签订的贸易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情况下,以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在该业务形成后,处于供应链下游的核心企业则将货款直接支付给银行。因此有信誉较好且实力雄厚的核心企业作为还款保障,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将会较小,因此银行会较为愿意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三、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类别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供应链融资中,信用风险不可避免地存在。作为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价值之一,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商业银行要拓宽贷款对象,难免要面临中小企业的巨大的信用风险这一问题。如何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供应链金融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操作风险

由于引入了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供应链融资使得银行的贷款手续更为复杂,各个环节关系紧密,在操作上对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为了解决供应链中小成员的融资瓶颈,供应链融资凭对借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及面向授信自偿性的结构化操作模式设计,构筑了用于隔离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防火墙”,并由此带来了大量的贷后操作环节,从而导致银行面临了较大的操作风险。

(三)法律风险

供应链金融目前在国内由于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关领域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存在诸多的冲突或空白,在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由此带来了供应链融资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四、金融衍生工具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一)引入期权

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期权费而获得的一种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向期权卖方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权利。期权的买方购买期权后,可以自由选择在规定的时间行使期权,也可以选择放弃该项权利,损失的只有期权费。期权的这一特点可以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利用,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通过购买期权,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可有效地规避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风险,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供需均衡。例如,在分期供销合同中引入期权,生产商提供供应商一定数量商品的购买期权,从而供应商享受在规定时间可以购买一定数量商品的权利,使得供销合同更为灵活,给生产商提供了一个可以自主调整订单数量的权利,使下游企业无需再靠传统的安全存货战略来防范供需风险,有效降低了运作成本,而且给原材料供应商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下游需求信息。这种形式可使信息共享,令供应商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生产能力和制订生产计划,从而有效控制成本。随着市场的复杂性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中企业和银行的共同协作,引入期权可以获得明显的整体竞争优势。

(二)应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

期货合约是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买卖双方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卖某种商品或金融工具的双边合约。其中,期货市场的一笔重要的功能就是套期保值,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引入期货,则是利用期货市场这一功能来锁定成本。例如在存货质押贷款中,银行为了防范由于质押物价格估计失误或者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可以在收取质押物后,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一笔与之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期货交易。由于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该商品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会趋于一致,这样,即使在现货市场上,抵押物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了损失,银行仍可通过在期货市场获利而弥补这项损失,从而锁定了成本。此外,期货市场还具有价值发现的功能。由于期货市场的价格是由公开竞价形成,由此该价格可以反映市场对该种商品的供需情况,当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存在出入时,往往表示市场对该种产品的供求存在不平衡现象,有可能导致未来该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基于这一特点,银行可以通过分析两者价格的变化,来更准确地判断抵押物的价值。

(三)信用衍生品的应用

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导致银行的贷款风险大。因此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方法就是要解决其融资过程造成银行信贷风险过大的问题。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尽管银行通过引进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担保机制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监管功能,转移了部分风险,但信贷风险仍对银行具有较大的威胁,创新衍生品的引入能有效缓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信用衍生产品作为创新金融衍生品的一种,能够有效地分担信用风险。它可以通过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转移,从而把信贷风险从想要规避风险的投资者手中转到偏好风险的投资者手中,不仅分散了风险,还促进了市场的活跃。其中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信用衍生品的一种,目前在国际市场已被广泛应用。在CDS合约中,CDS买方定期向CDS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约定一旦信用主体出现违约,CDS卖方有义务弥补买方的损失。在供应链融资中引入CDS,则银行可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将持有的资产的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CDS卖方,从而在信用主体(中小企业)出现违约时能有效弥补损失,而银行只需付出相对较少的费用。CDS的出现使得银行能够在不出卖或转让自己手中资产的情况下,将资产的信用风险单独分离出来,并通过市场定价转移,有效地促进了银行的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目前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无论在理论分析还是定量分析上都存在很大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只是将部分金融衍生工具和理论引入了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这两者之间还会有更多可以结合的领域,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篇10

一、供应链管理中战略合作的定义及内涵

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是供应商―制造商关系,或者称为卖主/供应商―买主关系、供应商关系。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通过相互之间的战略合作来实现供应链整体产出价值最大化,各战略合作伙伴可以从中获益,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于集成化供应链关系环境下,形成于供应链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形成的原因通常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加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以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战略合作关系必然强调合作和信任。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就意味着新产品、技术的共同开发、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场机会共享和风险共担。

二、供应链战略合作风险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风险的类别、起因及特征等。桑圣举、王炬香、杨阳对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总结,将供应链面对的风险划分为合作风险,信息风险,道德风险,契约风险及外部环境风险等。章海峰从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自身及交易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供应链企业战略合作的风险因素。各种分类方法固然有其科学的地方,但是却容易让人感到面面俱到,使防范供应链战略合作风险增加难度。因此,本文力求抓住供应链战略合作中的关键风险,将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面临的战略合作风险归纳为能力风险、道德风险、分配风险和外包风险。

1.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指的是战略合作伙伴遵守合作契约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供应链合约的一方从另一方得到剩余的收益,使合约破裂,导致供应链危机。供应链是一个企业群体,链上的各企业分担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等职能,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但是供应链涉及的是不同的利益实体,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整个供应链的利益。表现在:一是合作伙伴没有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整条供应链的利益着想。这样,供应链就不能够通过合作来挖掘机制增值的潜力,失去了其合作的意义;二是合作伙伴退出合作关系。这样,供应链出现段裂,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失衡,要弥补断点、重建秩序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供应链的效率也会受到损害。

2.能力风险

能力风险指的是战略合作伙伴完成供应链上的相应功能的能力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能力风险一方面是能力的不匹配,根据“木桶理论”,供应链的效率取决于网链上效率最低的一环,能力最薄弱的战略合作伙伴限定了供应链整体的能力,成为整个供应链的瓶颈。若选择的合作伙伴没有足够强的能力,那么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将受到影响。能力风险的另一方面是能力的过时,供应链是动态的、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所拥有的核心能力不会永远占有优势,当竞争对手采用了新技术或新方法使效率大大提高时,若企业仍满足于维持原状,原来的高效优势可能不再突出,甚至相比之下呈低效弱势,从而制约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和共同发展。能力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供应链管理理念落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应用等信息化相关工作还不深入,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支撑技术,如VMI、CMI没得到普及等。

3.分配风险

分配风险是指供应链上的总产出价值在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之间进行分配时,达到公平分配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供应链整体利润是以各企业利润为基础的,在整个利润一定的条件下,各企业利润分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利润分配不公平,某个或某些合作伙伴觉得参与战略合作后的利润率或其他指标比参与前还要低,就会打击其合作的积极性,导致其要么拒绝合作,要么在合作中消极,不利于供应链整体产出价值的最大化。这主要是由于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所创造的整体利润难以确定,缺乏统一、明确的计算方法,给分配造成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相互之间的业务没有明确的界限,难以确切地计算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共同创造的利润当中的贡献比例,同时供应链分配不均也是由于合作伙伴各自追求利益追大化的结果。

4.业务外包风险

业务外包风险指的是企业将一部分业务外包给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后,继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业务外包是供应链形成的关键要素,也是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之间合作的桥梁。成功的业务外包策略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改善产品的质量、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但是业务外包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风险。包括:外包企业控制权的分散和丧失导致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导致供应链上外包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产出水平下降,进而影响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关键技能和交叉职能上的技能的丧失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信息的泄露,战略合作伙伴建立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信息共享,这就面临着对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失控的风险;成本可能提高,这主要是源自错误的外包决策。

三、 供应链战略合作风险防范

1.科学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

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环境下,制造商选择供应商不再是只考虑价格,而是更注重选择能在优质服务、技术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所以,企业在考虑合作伙伴时应建立有效的合作伙伴评估机制,采用科学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对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并从中选择与核心企业业务密切相关且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这有助于风险的规避,同时也是对合作伙伴能力的评估过程,应对合作关系建立前和合作关系维系期间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估。

2.构筑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信任机制

在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后合作双方所经常遇到的是合作风险,供应链企业要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客观上要求供应链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因此,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求供应链的成员加强信任,相互信任既是合作伙伴间互惠互利的需要,更是供应链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行为路径。要建立起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首先要建立起能够促成相互信任的产生机制。相互信任的产生机制有过程型、特征型和机制型等三种形式。究竟选择哪一种产生机制,应该由供应链管理人员根据供应链的属性和特征来确定,其最终目的是要保证所选择的产生机制与供应链的属性和要求相互吻合、相互适应,并保证合作伙伴关系1+1>2的协同效应。

3.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激励机制

在供应链企业间,制造商为了鼓励供应商,应该采取一些合理的机制激励供应商的行为。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的激励机制要具有激励兼容(incentive-compatible),或者叫做自动实施(self-enforcing)特征,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条件下,供应商也愿意自觉实施,因为它能够符合供应商的利益最大化。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方法和手段来降低合作风险和不道德风险。一是价格激励,供应链各个合作伙伴间的利益分配主要体现在价格上,价格包含供应链利润在所有企业间的分配,以及供应链优化而产生的额外收益或损失在所有企业间的平衡。价格对合作伙伴的激励是显而易见的,高的价格能增强企业的积极性,不合理的低价会挫伤企业的积极性,供应链利润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稳定和运行的顺畅。二是淘汰激励,淘汰激励是在供应链系统内形成一种危机激励机制,让所有合作企业都有一种危机感,这样一来,供应链成员企业为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获得群体优势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发展,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对自己承担的供货责任,从成本、质量、到交货期等进行全方位的负责。三是研发激励,邀请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共同开发和共同投资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可以让供应商全面掌握产品的开发信息,有利于新技术在供应链企业中的推广和开拓供应商的市场,同时也能增强供应商的责任感。四是信息激励,双方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能够促使供需双方在服务和物质迅速交流,能使合作双方的满意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信息激励的提出,也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在供应链合作中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由此带来的合作风险。

篇11

根据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风险的来源差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种类型。内部风险与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否合理有关;外部风险是在所有节点企业合作良好的情况下,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

1.内部风险。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供应链节点企业选择不当、能力和技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或者由于节点企业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理解不充分、缺乏信任、追求自身利益而产生的风险。非理性的合作,不一定与追求个体利益有关,它主要是由于在双方合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出现扭曲、节点企业之间理解不充分,或是在技术和能力的支持上发生了问题,从而致使供应链成员无法采取合作行为。

2.外部风险。外部风险指的是与供应链内部各节点合作情况无关的情况下,所有能够导致供应链整体低效或损失增加的危险。根据其具体来源,外部风险又可分为人为风险和行业风险。

人为风险,主要来自行业内的竞争者,比如恶意竞争者通过某种手段,对供应链的有意破坏。行业风险,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物价变动、消费观念等,从而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也产生间接影响。

二、房地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风险的防范

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的重要意义。相互之间良好的合作,可以创造出多赢的格局,给各节点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其中通过,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关键在于努力控制各种不稳定性,降低采用该模式所带来的风险。

1.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加强供应链成员选择评价体系建设。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征具有惟一性,决定了供应链评估标准的动态性,要适时变动、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内部风险和相互之间的信任紧密相连,增强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可以降低内部风险,更有利于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一般来说,制定明确的合同条文和详细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减少节点企业不确定行为的比较有效的手段。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正式合作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其他企业应当明确各自的责任,建立约束机制,明确共同的利益所在。

除了完备的合同外,必须重视相互之间的监督。采用供应链模式之后,相互应当密切注视其他企业的发展和决策动态,及时发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淘汰机制。

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估系统。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部绩效评价,主要对供应链上的企业内部绩效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开发成本、质量、期限等;二是外部绩效评价,主要是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指标有用户满意度、生产能力饱满度等;三是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不能只注重单一企业的效率,综合绩效并不仅仅是核心企业的事情,要从整体上对供应链进行评价。

2.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供应链上每个成员对供应链的贡献大小肯定不同,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整个供应链优化所产生的效益,在供应链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订单激励。供应链成员企业获得更多的订单,是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一种极大的激励。比如,承建商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订单越多,激励作用就越大,可以对于那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满意的质量和服务、及时提供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商给予更多的订单。

商誉激励。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非常重要。商誉来自于供应链内其他企业的评价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反映企业的社会地位,包括经济地位。

3.加强节点企业间的沟通。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供应链中不同节点企业有时会产生相互冲突的目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供应链中要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加强节点企业之间的沟通,而且要有长远的眼光,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掌握足够的信息后再进行决策。

建立房地产供应链知识共享机制。比如成立房地产知识咨询协会、组建自愿学习团队等,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来逐步推进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各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有效促进知识的相互学习,各自加强自己核心能力的建设,提高新知识的转化率,提高各企业动态的学习能力、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市场的迅速响应能力,进而增强房地产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工nternet等科技手段,实现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网络化、横向化、制度化、规范化、灵活化和安全化。在信息时代里,信息对企业意味着生存。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意味着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资源。通过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企业能够更快捷地获取合作企业的需求信息,由于消除了相互之间的猜忌,可以共同探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降低了风险。

总之,风险防范与规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相应的措施和方案也非常得细致具体。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风险防范时,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以使供应链管理模式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篇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格空间信息熵尺度的煤矿企业系统管理复杂性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批准号:7077106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供应商应对交货时间风险的干扰管理策略研究”(批准号:Y2008H35)

[作者简介]耿殿明,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系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发展战略与创新、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傅克俊,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系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宋华岭,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理论。(山东烟台264005)

一、引言

以尽可能短的时间、低的成本,生产和配送符合客户个性化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当今企业运营管理的目标或主流模式。而运营目标的实现已非单一生产制造商所企及,必须依靠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才能完成。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或指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对供应链的构成、运作、协调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式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企业间合作共生模式。国际上一些先驱企业如丰田、戴尔、海尔等强大的制造商,沃尔玛、carrefour等零售商,都因实践这一新型管理模式而获得巨大成功。从成功企业实践意义上说,实施供应链管理是进入2l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正如英国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佛(Marrain Christopher)所说: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然而,随着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市场的全球化延伸、企业间合作关系的日益复杂及组织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等,都将加剧供应链的不稳定并增大其风险性。环顾全球,大量的例证显示受自然灾害、人为错误、客户消费习惯变更、技术失败、财务困境、意外事故等多种因素诱发,供应链突发事件生成所带来的损失以及对供应链系统运作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内外部风险必将影响供应链的持续安全运作以及响应客户和满足客户的能力,这使对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成为全新而又急迫的重要课题。大型企业集团的采购供应物流体系是一个涉及诸多环节(过程)、诸多内容和诸多对象的复杂系统,大集团体制构建已使集团内的产业链结构,由过去相对单一的输入输出加工模式,演变为加工与非加工并重,产业关联共生、系统循环耦合、功能集群式的网状模式,产业链的结构复杂与多重关联延伸必然带来集团内采购供应物流体系的变革,物流复杂性的不断增强、系统物流环节上的潜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效都会带来大型企业集团供应链的风险性。

二、供应链风险的系统识别

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的纵横延伸,在强化核心节点企业地位、释放众多经济效应的同时,也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累积提供了客观基础。供应链风险来源于系统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至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对供应链风险的识别既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前提,也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难点。按照风险产生的缘由,可将供应链风险划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风险来源,其中内生风险主要产生于道德风险、信息扭曲和有限理性。而外生风险主要源于政治、经济和自然等外部环境的突变。

(一)供应链内生风险识别

内生风险是指由供应链系统自身引发的风险。供应链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间合作模式,伴随运营而生的物流、商流、资金和信息流,自始至终流经供应、储运、加工、分销、配送和消费等全过程,在围绕核心企业形成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同时,由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独立经营的法人属性,致使供应链各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存有潜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和影响到其他合作方,进而冲击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以生成供应链风险。内生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供应链合约方只顾自身利益,违背承诺放纵机会动机,投机取巧、增加信息不对称等败德行为的出现,导致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彼此缺乏信任,最终使供应链运营受阻。供应链有效运营的基础是建立在各合作伙伴方之间的“信任”契约,但这种“信任”契约因不同企业间的彼此独立性而缺乏刚性约束,当出现有效权威监督真空下的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时,则很容易诱发供应链运作体系中的道德风险。

2 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是指供应链在开放的信息流环境下,各节点企业在实施信息共享和传递中存在的风险。一方面供应链的战略合作机制决定了不断进行共享信息的传递交换和处理使用,是提高供应链决策效率和增强供应链竞争力的机制保障。完整、快捷、灵敏的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帮助供应链节点企业掌握有关供应、生产、仓储、订货、运输、销售等方面的信息。然而,由于供应链松散的动态联盟性质,各节点企业不同的利益诉求,极易导致“利益背反”现象的出现,从而出现供应链信息不对称风险;另一方面,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链节延伸、结构日趋复杂时,信息系统的不匹配会导致信息传递延迟或信息传递失真,最终使市场需求信息沿供应链向上传递时变异扭曲并放大,从而产生所谓的“牛鞭”效应风险。

3 采购风险

采购风险是指由于供应链企业在采购环节上价值有效性的丧失,难以实现预期采购收益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企业产品的生产是以采购为前提条件的,采购既是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开始,又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的桥梁,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竞争力有其重要作用。采购环境的复杂多变必然给采购活动带来风险,采购风险客观存在于采购工作的各个环节。许多企业建立的采购管理系统,由

于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采购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采购决策失误、内部关系混乱等都是形成采购风险的根源。

4 物流风险

物流风险是指供应链运作中由于物流系统不能有效发挥其功能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供应链管理涉及多个合作伙伴,他们之间物流的顺畅有效是供应链高效率的体现。供应链要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实现JIT生产或柔性化制造,离不开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这就需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采取联合计划,共享信息和存货的统一管理等。但在实际运行中是很难实现上述目标要求的,这样一来在原材料供应、运输、缓存,产品生产、缓存和销售等物流全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衔接失误,并由此导致供应链物流不顺畅而产生风险。例如,生产或运输障碍造成物流配送的延迟甚至中断带来的风险;采用极少数或独家供应商政策可能带来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崩溃的风险;以及一味压缩库存、放大虚假需求带来的风险等。

5 合作风险

合作风险是指供应链中各合作伙伴关系不协调、合作机制无保障而引发的风险。一方面,供应链管理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运营机制环境下的,其中合作机制体现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但在松散的供应链组织环境下,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在经营理念、战略规划、文化制度、风险偏好、员工素养和技术、管理水平等诸方面必然存有差异,这些差异无形中成为企业间合作和沟通的障碍,以至削弱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另一方面,以独立实体加盟供应链的各企业在经营目标和利益诉求上不尽相同,供应链上供需合作的过程往往又是一次次的博弈过程,在这种博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转嫁责任、风险、成本的“外部化”现象,追求局部最优而整体次优的“各自为政”现象,抑或不择手段、以次充好直至背离合约,造成供应链的混乱或破裂。

(二)供应链外生风险识别

外生风险是指由供应链系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或突变引发的风险。任何一条供应链都是处在一定环境之中的,市场、政治、自然等环境因素的波动或剧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供应链的有效运营。复杂、开放的供应链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受外界环境制约又反作用于环境是供应链系统赖以存在的前提。当环境发生对供应链系统负面影响的变化时,供应链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将被打破,供应链的正常运营受到制约或破坏从而生成供应链风险。外生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 市场风险

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客户需求、价格、利率、汇率等市场要素的波动与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企业销售震荡与利益受损,并波及供应链各伙伴企业。由此可见,市场风险一方面来源于对顾客核心需求识别不足的销售风险,另一方面来源于波动不稳的市场运行机制风险。产品销售受阻的原因有:产品性价比不高,与顾客要求不符;目标市场定位不准;广告宣传错位或不力;分销渠道不畅;产品定价不当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没有把准顾客需求的“脉搏”。资金营运受阻的原因有:利率、汇率调整变动带来的利息负担、公司收益的降低;股市、金融风险带来的融资困难等。供应链因市场风险而失去市场机会,同样一条供应链由于不能唤起新的需求而无法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市场机会的丧失反过来又放大供应链的市场风险。

2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供应链在宏观经济背景下,受政府干预政策限制导致各节点企业经营轨迹修正而出现运营不稳及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变化,往往会影Ⅱ向供应链的资金筹集、投资方向及产品线结构优势的原有稳定性,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如当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措施,鼓励和限制并举,当供应链处于产业限制内容时,必然增大供应链原有投资遭受损失风险的可能性,供应链不得不筹集大量用于产业调整的计划外资金。

3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供应链在变化的法律环境下利益受损的可能性。供应链面临的法律环境的变化会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经济法律法规的颁布、调整或修订等的不确定性,都有可能打破供应链原有经营秩序,导致系统运行成本增加。

4 突发灾祸风险

主要表现为地震、火灾、政治动荡、战争等外部环境突变所引发的非常规性破坏,上述不可抗力都有可能冲击到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企业,从而影响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导致供应链系统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受阻或中断,企业生产经营遭受严重损失,既定经营目标、财务目标无法实现等。

三、供应链风险的防范

由供应链系统风险的识别看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物流供应链体系处于多种风险之下,在众多供应链风险中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因此,必须针对各种风险及其特征制定相应的防范应对策略。对大型企业集团供应链风险,应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1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的运作模式特征决定了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应该形成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意味着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已非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以供需为纽带在产品、技术、信息和管理等诸方面彼此形成信任、合作、沟通交流的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是供应链系统有效运营、风险防范的先决条件,供应链各成员间应增进互信,强化合作机制,扩大信息技术交流与共享,加强契约规定等制度建设,规范约束经营行为。

2 与供应链上下游共同制定风险防范计划

供应链是一个多节点企业共同加盟串并相连的复杂系统,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波及和影响到整条供应链。为此,集团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下游共同制定风险防范计划,建立起操作简便、灵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借助产品质量、合同履约、库存周转、客户满意度等监控指标,进行供应链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预警,以达到及时预防、控制和转移风险,保证整条供应链连续、平稳、有效地运行,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3 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信息沟通效率

以信息不对称和“牛鞭”效应为显著特征的信息风险,是供应链风险来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信息风险的有效防范需要供应链企业之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交换和网络通信手段,通过建立多种高效迅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增加供应链业务流程和管理的透明度,使联盟企业及时掌握有关供应、生产、仓储、订货、配送、销售等供应链信息,通过信息交流与共享,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无缝连接,从整体上分析计划,平衡联盟企业间的物流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削减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集成度和竞争力。目前,用于支撑供应链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

快速传递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XML/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网上交易的EC技术和企业综合管理的ERP技术等。

4 优选合作伙伴,强化信任激励

合作伙伴选择既是供应链构建成败的关键,又是供应链风险防范的把口。尽管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每个合作伙伴独立经营的法人身份并未改变,潜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易招致诚信缺失,供应链伙伴企业之间存在道德风险。因此,选择合作伙伴须考察其综合素质,如合作伙伴所拥有的核心资源与地理位置、经营业绩、R&D、现场管理、质量体系、成本控制、用户满意度等,同时要求合作伙伴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信用水平。要注意识别合作伙伴加盟供应链的动机和发生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可通过设立一个进人供应链的最低信用度,让那些高于最低信用度的企业成为供应链的真正伙伴,最大限度地将具有潜在危险者排除在供应链系统之外。由于供应链战略联盟是建立在合同(或协议)基础之上的组织形式,单纯依靠合同规避风险仍然不够,供应链企业之间需强化基于合作利益有效分配的信任激励,一方面要保证供应链总收益分配中伙伴间的利益共享,即各成员间都“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约束各厂商的行为,恩威并施、双管齐下的激励措施必将大大降低供应链面临的道德风险,增进伙伴间的感情联络与合作信任,巩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 加强采购管理,优化物流配送

企业产品生产是以采购为前提的,采购既是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开始,又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供应链的桥梁,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竞争力有其重要作用。采购环境的复杂多变与采购管理系统功能的弱化是采购风险形成的缘由,采购风险的防范应从供应渠道或供应商的选择与强化采购制度控制两方面人手。大型企业集团物资采购市场大,涉及设备、钢材、木材、塘材、土产材料、工器具、化工原料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招标或比价采购促使成百上千家供应商前来竞争,为保证质优价廉物资的及时供应和可靠服务,一方面要实行供应商准入制,设定供应商准入的资格和条件,拒质量差、资信低、服务不到位的供应商于门外。另一方面要建立供应商资信考评信息库,对供应商基本情况、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售后服务等实行动态跟踪考核,并借助优胜劣汰机制,使企业集团始终拥有一支最佳组合的供应商队伍,为集团企业各类物资的可靠供应提供保障。强化采购制度控制应从加强采购队伍建设、严格采购程序、实施有效监管等方面推进。

供应链上采用多头供应商的柔性供应机制,可以有效防范单一供应商结构下渠道受阻,即可影响整条供应链正常运行的供货风险。为此,企业对关键物资材料的供应须选择来自不同地域的两个以上供应商提供,并对每个供应商的供货进行跟踪评估,以确保物资供应安全稳定。物流配送是供应链营运中的重要环节,依靠专业强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专注核心业务,优化经营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分散并增强抵御物流配送风险的能力。

6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供应链风险中多数为概率可测、过程可控的不确定事件,但对于地震、恐怖袭击、SARS等危害极大且事前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必须通过预先建立的应急处理机制。对供应链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将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减到最小,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应链系统的流畅。针对突发事件危害大发生概率难预测的现状,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有弹性供应链策略和鲁棒性供应链策略两类。弹性供应链策略包括:延迟制造计划;多种“供应――服务”模式的组合;灵活的营销策略与销售价格;供应链伙伴的信息共享与协调等。鲁棒性供应链策略包括:战略应急库存;备用供应商和应急采购;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标准化的工厂布局及作业流程等。由于弹性供应链策略具有不增加(或很少增加)系统对资源的占用,正常情况下很少增加运营成本,故对于存在突发事件潜在危害的供应链系统,应首先选择弹性供应链策略,其次考虑鲁棒性供应链策略。

参考文献:

[1]Sheffi,Y,,Building the Resilient Enterprise[J],MIT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5,47(1)

[2]Yu G,,Qi,x,,Disrup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Models and Applications[M],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0,Pte,Ltd,,Singapore,2004

[3]Tang C,S,,Robust strategies for mitigating supplychain disrup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0f Log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Vol9,N0,1,March 2006,33-45

[4]申风平,等,沃尔玛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启示[J],商业时代,2007,(15)

[5]柳键,叶影霞,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12)

篇13

二、施工企业工程联营分包面临的风险

(一) 合同风险

依据《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必然导致目前进行工程联营或者分包的合同很可能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形,因此很多施工企业将联营或者分包的模式向劳务分包层面上进行转换。但目前施工企业一般情形下都是将以前的分包或者联营合同名称一变,称之为劳务分包合同,但合同的权利义务约定却是专分包或联营合同,这就产生了名为劳务分包实际上却是工程联营的合同,仍然将可能归为无效。

上述案例中,公司将部分工程按照中标价格下浮一定幅度后划给无施工资质的联营方施工,所签署的联营施工合同实质属于无效合同。

(二) 质量风险

联营方的施工质量风险主要表现为:所施工的内容不能满足设计及相关标准规

范的质量要求,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或完全无法满足使用功能,影响工程质量总目标的实现。上述案例中,公司承包的整个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时发现,联营方A所施工的部分工程质量不合格,建设单位要求公司对该不合格部分进行返工,就属于此类情形。

从上述可能存在的两种风险情形来看,与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合作施工联营项目,总承包企业担责的风险几率几乎百分之百。

三、对工程联营分包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 如何应对联营合同风险

1、联营施工合同及时签订

本文案例中,在联营方A正式进场施工前,作为总承包单位的公司并未及时与其签订书面施工合同,而是让联营方A先行进场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再来磋商施工合同。按照之前的分析,虽然无资质联营分包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但在分包工程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工程款结算仍可参照有效合同进行。所以在联营方进场施工前,一定要签订正式的书面施工合同。

2、加强联营施工合同管理,完善合同签订程序及手续

本文案例中,联营方A以更换挂靠单位为由,向公司索回原先签订的施工合同,但之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未签订新的施工合同,导致联营方A以篡改后的施工合同公司,而公司却无法提供真实的施工合同。这对要求我们:①一定要完善合同签订手续,对联营方挂靠公司的资质材料、法人证明、授权委托书等一定要妥善保存。就算施工过程中,公司与联营方出现质量、经济等纠纷,也可以要求联营方或联营方所挂靠的公司承担相关连带责任;②即使确需更换或者重新签订施工合同,也不能让对方先行将原先的施工合同索回,应该待新的施工合同签好之后,再将原先的施工合同作废,并声明以新签订的施工合同作为双方履约的依据。

3、分包合同应严谨约定

总包对联营分包的施工合同应有足够的重视,通常应该将总承包合同中的工程款支付条款、签证变更条款、质量与工期条款、违约处罚条款、结算条款等方面的风险

在联营施工合同中化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约定:一是签证,可以约定“若在施工中发生设计变更或修改且影响造价的,联营方可办理签证,以总承包方名义报建设单位审批,经建设单位同意的签证纳入结算。若建设单位拒绝联营方有关签证的要求,则总承包方对联营方亦无任何补偿”。二是支付,可以约定“总承包方收到建设单位支付的工程款之后,在财务正常手续办理的时间内,将联营方应得工程款支付给联营方;但若建设单位延迟付款给总承包方,则总承包方亦相应延迟付款给联营方”。除此之外,在公司支付联营方工程价款时,一定要通过联营方挂靠公司的基本账户过账,避免公司和联营方之间产生财务纠纷,也降低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三是结算,可以约定“经建设单位确认的工程量,根据本合同约定的单价或总价,扣除总承包方应该扣除的费用以及根据本合同约定应由联营方承担的其他费用和违约罚款之后,才是联营方应得合同价款。由于建设单位原因致使审价延迟的,若建设单位对总承包方不予补偿,则总承包方对联营方亦无补偿”。

上述条款看起来比较严苛,但无论从法理还是情理方面都是讲得过去的。由此可以避免联营方的结算价款大于总承包方从业主结算的相应款项,总承包方不至于出现经营亏损;而当建设单位有意拖延工程验收、拖延结算或结算完成但迟迟不支付工程款时,总承包方亦无须承担额外的资金压力。不然,有可能总承包方未收到工程款,却无端要背上支付巨额联营工程款的沉重包袱;如遇业主经营状况恶化、债务缠身无

力支付总包工程款时,将使总承包方雪上加霜,承担难以化解的巨大风险。

(二) 质量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1、本文所述案例中之所以发生联营方A中途退场、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就是其施工能力无法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严格选择合格的联营方显得尤为重要。联营方的资质、能力、业绩与信誉必须符合工程质量与安全的要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将工程分包给无实际资质的自然人,就算分包对象为挂靠的自然人,也要对其施工能力(业绩)、信誉、人品等方面作充分的调查。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作为总承包方的公司,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联营分包项目进行质量验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联营分包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