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

篇1

1 源于民间生活――朴素美

民间艺术具有朴素、直观性的特征,它的构造甚至非常简单,但其内容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映,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劳动人民的需要,它的产生于发展始终以服务于民生为宗旨。这也是民间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民间艺术包含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对民间生活的艺术化再现,它蕴含着当地浓厚的风土人情,体现着人们纯朴的审美理想。民间生活现实是民间艺术生活美的源泉,而民间艺术的存在也满足了普通大众日常生活需要,它是较为基础的、与底层的物质生活更为接近的文化艺术形态,这种直接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性质,决定了民间艺术与生俱来的生活美本质。民间艺术的内容都是对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反映着人们最直白的愿望。如年画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连年有余》描绘了一个活泼天真,憨态可掬的娃娃,身穿锦团服饰,颈戴长命银锁,在盛开的莲花丛中双手抱着一条鲜活的大鲤鱼,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取其谐音,寓意生活富足,人们把现实生活中的富贵、吉祥等人生愿望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朴实直观地表达出来。再如诞生于两千年前西汉的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艺术形态,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它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具有较强的中国传统特色,简洁、朴实地反映民间生活。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所以生活美是民间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民间艺术的审美之源。

2 传统的造型――形态美

形态是艺术表现与存在的重要因素,艺术造型具有典型性和形象性的特征,造型是民间艺术形式美的基础。民间艺术作为民间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代表着大众的审美习性,它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是按照民间艺术特有的形式美法则的逻辑去造型。所以民间艺术在审美形式上也表现出其特殊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其造型和色彩上,如年画、剪纸、泥塑、民间木雕等,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很形象的模拟性和传统性,在色彩上多运用红、黄、青、黑、白五行色,由于民间文化观念的意识形态的传承性和稳定性,所以不同品类的民间艺术遵循着共同的创作审美的一般规律,这是民间艺术形式美的基础。我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在其渊源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体系,通常采用表现我国传统审美习性,民间艺术在色彩上与造型一样受民间文化观念的影响,阴阳五行是中国特有的宇宙时空观念,因此主要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观念色彩体系,红、黄、青、黑、白五行色成为民间艺术的基本色彩;在造型上多采用梅花、莲花、寿桃、仙鹤、公鸡、鲤鱼、飞龙等吉祥物做造型原本,这些都成为民间文化的观念性造型符号,它蕴含着人们的内心理想与审美愿望。如作品《福寿图》是一幅典型的祝福性年画,图中老寿星手持挂着装有长寿仙丹葫芦的手杖,跟着两个捧着大寿桃的仙童,面带祥和的笑容,其艺术造型体现了民间艺术特殊的形式美。在民间艺术中多子的石榴、葫芦、南瓜、葡萄等常看作多子多孙的象征。这就是中国本原哲学观及其观物取向所决定的艺术形态,是中国民间艺术造型的基本特征,也是民间艺术特殊的形式美。

3 服务于大众――实用性

民间艺术的形式虽然相对简单,但简单中又不失其实用性,实用性是民间艺术的基本特性,它也是民间艺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人们创作民间艺术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还是比较强调其自身的实用性的。民间艺术的实用性是大众的,它虽然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但有些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同的艺术品产生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它的产生受到人们的生活习性和信仰的影响,不同的生活群体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民间艺术,它自然也服务于不同的生活群体,在一定的空间内具有普遍性。民间艺术的实用性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它也是人们精神的需求。当时的劳动人民在进行相关物质基础上的艺术创造的时候,也是为了处于一个实用性的考虑,人民为了在劳动时能够更好地省时、省力而去对那些原本就已经存在的劳动工具进行一个相关的技术上的或者是外形上的一个改良,这不仅使它在外观上更具有美观的特征,也使这些工具在使用上更加顺手了。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脱胎于民间现实物品的纯艺术品,这是人们审美创造的创新与发展,它具有着满足人们审美心理需求的实用性。不管是什么形态下的民间艺术,它们都可以算得上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瑰宝,既有助于劳动人民更加省时省力地去完成各种农业活动,又能满足人们对其审美外观上的需要。

4 精湛的技艺――工艺美

一件物品之所以能够被称为艺术品,不是因为它的材质的优劣或造型的独特,而最为重要的是在它形成中凝聚着精湛的技艺,精湛技艺是艺术存在的基础。民间艺术虽具有着朴实、简洁的美感,但它也蕴含着那些民间艺人的技艺精华,而这种技艺不仅体现在物质形态方面,也体现在精神内涵方面。今天很多民间艺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并不是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以及丰富的精神蕴涵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民间艺术的物质载体是特有的民间技艺手段,如民间微型雕刻工艺――核雕,在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细致入微。如《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夏白眼于橄榄核上刻神态各异的十六个娃娃;明人魏学作《核舟记》所述明代核雕艺人所作核舟――东坡赤壁游等,栩栩如生、技艺惊人。民间艺术的工艺美体现手工制作的审美价值,它是技术性、艺术性和审美性的完美统一。由此可见工艺美是民间艺术的基本特性,也是其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它使民间艺术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总之,民间艺术产生于大众生活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造型体系和审美价值,其特征因每个民族的文化与环境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中国民间艺术会随时展而发展,在当今文化相互交融的影响下所产生的新的民间艺术会以新的材料和艺术形态出现,只有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民间艺术,才能体现出民族文化本色,理解民间艺术的审美渊源,使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胡潇.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篇2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厌恶工业都市的情感倾向在人们的心中油然而生。回归大自然,,寻找原始民间艺术,追求纯朴稚拙的人类童年情趣,追求原始艺术的神秘感和真挚野性,这种人类对本性的执著与追求使得民间艺术的价值和份量受到空前重视。中国现今兴起的“民间文化热”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所产生的一种现象,是人类内心空虚而致的返自然现象。在中国,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在现代人内心的一种涌动。

中外艺术的起源趋同,其艺术设计的思维特征也是趋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发生了文化的断裂和变异,但是,作为一个漫长的文化历史阶段,原始神秘文化并没有伴随着分解型文化的产生而消失。中国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就是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结晶,民间艺术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

民间年画、鞭炮、窗花,是旧历春节中不可缺少的三样东西,尤其是年画,俗称“喜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一直深入寻常百姓家。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一次,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年画逐渐脱离了和过年的联系,失去了“年味”,甚至已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消失,变成了纯粹的“画”,而在艺术家手中,年画的元素是不朽的,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1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

历史上农业社会的形态结构不仅成就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生

成并发展的基本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认知是与人的味觉相联系的。许慎《说文解字》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给主膳也。”“甘,美也,从口含一。”这便揭示出以味为美的起源观。这种最初的对美的认知是直接从身体感觉的对象中触发的,其实质内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某种合人意的事物,意味着对人生价值的体悟。

民间艺术的审美特性所表现出的功利倾向是以善为本的,是一种精神性的物化转换。在民间艺术的各个品类中,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殖、生命的渴望无处不在,老百姓总是用善的正面形式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追求。这种精神上、观念上的趋利避害的功利追求,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出来,使参与者或受众群体的功利意愿得到一种意念性的满足,这种形式特征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

2“年画”――雅俗共赏的中国民间艺术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避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艺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苏州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主要有门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练的特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风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年画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美女、胖娃娃等。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有500多年的历史,盛于清代,流行于黄河下游地区。其风格重用原色,想象丰富,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四川绵竹年画以雕版艺术精湛、艺术情调高昂著称。造型质朴简练,填色鲜艳悦目。

正因为年画的这种“取之于民,用至于民”的特性,使得年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广为流传,民间艺人的本色设计,文人骚客的精雕细琢为民画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色人群在艺术审美上的沟通变得轻而易举。真正的大众艺术在年画中得到了体现。

3现代艺术中的“年画”元素

我国自古以来的太极阴阳哲学对中国民间艺术就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的艺术设计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太极图案最终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标志图案之一。民间崇尚完整圆满,讲求对称偶数,喜好以大为美等审美观,不仅体现在中国民间艺术中,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尤其是平面设计。

民间艺术中民间木版年画的完美构图、互不遮挡的人物造型,民间吉祥图案中的“喜相逢”纹样,还有许许多多阴阳相合,俩俩成对的造型,如“阴阳鱼”、“比翼鸟”、“双头驴”、“扣碗”等等,无不反映出正负相生、阴阳一体、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而这种哲学观念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深深地烙在每个现代人的心里,直接影响着现代艺术设计的思维观,这一点在平面设计中显得尤为突出,在艺术设计的其他领域也普遍存在。

现代艺术工作者、艺术家、设计师都在不断努力探索发现着与众不同的新鲜理念和元素,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无疑成为了“在经典中提炼经典”的捷径,尤其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平面设计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争相开始了用现代的手段演绎现代与传统融合的比拼战。

无论从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刮起的“唐装”风,还是在“申奥”过程中,设计师们费心为中国形象贯穿的中国色、中国形,处处都体现出本土文化是中国形象走向世界的王牌。民族元素是中国设计抗衡所谓西方主流设计的制胜符。年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绘画艺术,以其崭新的艺术姿态摇身一变,更加灵动地为各类设计提升了艺术审美和高贵实用的双重价值。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已经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是能够深入表现内容的处理手法,也是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形式。

4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篇3

作为我国唯一的现存的原始布袋戏,邵阳布袋戏属于掌中木偶戏,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布袋戏和木偶戏本是同源同宗,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又自成一派、各自发展。目前,邵阳布袋戏具有原滋原味的特色,对一人班底的传统体制进行着传承,即艺人在一个戏台上,表演木偶、演唱、锣等,而木偶对唱腔进行配合,扮演“仙怪和生、旦、净、末、丑”等不同的角色,表演可谓是惟妙惟肖、异常风趣。在传统戏剧表演中,闹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发挥着招揽观众和传达演出信号的重要作用,能使戏剧演出的人气增加。在邵阳布袋戏的整体表演中,开台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基于此,对邵阳布袋戏中木偶的艺术特色和开台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

一、邵阳布袋戏中“木偶”的艺术价值

作为木偶艺术的一种,邵阳布袋戏是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悠久的历史,剧本多来源于我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向人们灌输的是善恶观念,树立的是忠孝节义的典范,不仅娱乐性极强,而且还对民众生活进行了丰富。邵阳布袋戏对木偶艺术的特征进行了原滋原味的保留,无论是在人物造型还是制作技法上,都别具一格。

从木偶的脸谱分析,布袋戏脸谱类似于本地的祁剧脸谱,不仅一目了然,而且造型分明。但不同于祁剧脸谱的是,在鬼怪角色脸谱的造型上,丑角脸谱形象主要是三花脸,所营造的艺术效果是诙谐和幽默的。为了象征神威庄严,脸谱颜色往往是金色和黄色。这样的造型塑造,表现形式是写意和夸张的,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形成了中国脸谱独特的审美风格。而布袋戏的木偶脸谱集中了民间戏剧和传统戏剧脸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脸谱艺术。

邵阳布袋戏具有拙雅淳朴、结构完整的木偶形象,特别是在彩艺工艺和雕刻方面,可谓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它对明清以前的绘画和雕刻风格进行了继承,具有洗练的线条和清晰的轮廓,属于民间工艺真品,对人物的表现力和性格化比较侧重。邵阳布袋戏的木偶,在脸谱的特色和制作工艺方面,都对我国戏剧的文化传统进行了继承,既具有清新质朴的风格,同时又对一方的民俗民风进行了体现,彰显了独具魅力的地方民间艺术特色。特别是在布袋戏木偶的制作上,草根性极强,装饰一点也不复杂繁琐,同时也没有经过精雕细琢,粗犷简练。

二、邵阳布袋戏“开台”的审美特征

“开台音乐”是邵阳布袋戏中一个完整和独立的音乐片段,在演奏技巧和乐器表演上,都诠释着邵阳布袋艺人对艺术风格的整体把握以及对开台音乐的审美需求。开台表演中乐器的布置和形态,对其整体的审美特性进行了体现。它主要是遵循邵阳布袋戏整体的艺术形态来确定乐器的摆放和设计。笛子、小锣等,是邵阳布袋戏的演奏乐器。在开台表演中,通过使用多个乐器,而发出一种整体的音响效果,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色进行了诠释。

邵阳布袋戏的功能也密切联系着审美特性,由于邵阳布袋戏的观众主要是农民群众,其表演与农民观众的审美特性相符合,而开台正是发挥着招揽观众的积极作用。

开台音乐在邵阳布袋戏中,会出现不同的风格替换,或委婉诙谐,或豪放粗犷。而这种风格的不断转换和交替,可避免观众审美疲劳的产生。尽管邵阳艺人具有娴熟的表演技法,且自身的审美观也比较独特,但因为乐器的使用较为单一,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感极强。打击乐自身的缺陷,使其仅仅能够根据乐器自身的音乐属性和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体现,却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的旋律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艺人将竹笛和颡叫子的演奏加入到表演中,使颡叫子音乐的悠长、尖锐和笛曲的舒缓柔和互相融合,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特色,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不再产生审美疲劳。而正是由于开台音乐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才能将观众紧紧抓住,并对观众的审美心理进行了调整。

三、结论

本文对邵阳布袋戏中的木偶艺术的特征和“开台”表演风格进行了探究。邵阳布袋戏木偶风格质朴,对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诠释。而开台是邵阳布袋戏演出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邵阳布袋戏的艺术审美特性和民间音乐风格进行了极好的体现,对我国民间艺术所特有的民族性的音乐审美观进行了体现。

参考文献:

[1]熊晓辉.武陵山区辰河高腔唱腔及伴腔手法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1).

[2]刘海潮.邵阳布袋戏的戏台设计及构建之研究[J].戏剧文学,2011(10).

篇4

1.民族性特征民间艺术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同一民族的人们长期在一起生产、生活,形成了相同或相似的习惯、情感、文化和心理,这决定了民间艺术的民族性特征。这些特征能够体现他们共同的文化状态和情趣,反映了在共同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气派。这是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艺术资源,体现出该民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各个民族生活和生产的过程有所不同,它们的艺术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风格和特色。2.大众性特征民间艺术具有突出的大众性特征,与宫廷艺术、宗教艺术不同,它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生活性,二者集中起来形成民间艺术的大众性特征。因为民间艺术来源于广大民众的生产劳动活动过程,贴近现实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反映的是百姓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愿望,表达的是民众质朴的本能和对艺术的追求,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另外,民间艺术还涉及民俗学、工艺制作、传统手工艺等,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3.地域性特征民间艺术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人民长期面对同样的生活环境和地域特点,每个地方都有独特又稳定的自然风光、动植物分布和风俗民情,这些特色环境造就了他们共同的性格和审美特点,他们的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出这种共同的艺术特征。然而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有的地域渊源,如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风格是比较粗犷、直接的,南方的民间艺术则比较含蓄、精巧。4.独特性特征根据民间艺术的人群差异,各种民间艺术都具有其独特性特征,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无论是取材还是形式,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在建筑设计艺术中,有石刻、青瓷和木雕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民俗活动中,有龙舟、风筝、年画、脸谱等,取材多为当地人民所熟悉的事件和场景,在材料的选取上,多为当地随手可得的廉价材料,如石头、泥土、木头、皮毛、纸张等,体现了劳动人民渴望圆满、和谐、安定的愿望和鲜明、质朴、纯净的风韵。

二、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美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篇5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间艺术多发源于民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方式,其艺术类型有很多,包括:剪纸、戏剧、舞蹈、绘画等。安塞腰鼓作为大型民间艺术展演中的代表,其中运用了许多民族元素,例如: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击乐器――“鼓。”“鼓”是在漫长的中国悠久历史中,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始终广为应用并延续、发展的打击乐器之一。它不但以多种形制与敲击方法用于乐曲演奏或伴之以舞,同时也是古人举行祭祀、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庆贺佳节时不可或缺的响器。安塞腰鼓作为“中国第一鼓”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安塞腰鼓体现了中华民族沉淀千年的文化心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产生背景及表演内容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安塞地处陕北,古代军旅打仗时敲打腰鼓以增加军中士气。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活泼奔放的雄浑舞姿,尽现男子阳刚之美。腰鼓这一打击乐器,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作用也在发展变化。“礼乐”制度的形成与建立,其意义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礼乐”制度规定下所透现出来的美学思想,形成了华夏文化艺术最基本的走向。其中,由孔子所代表的儒学所提倡的“乐从和”、“乐从礼”的思想主张,奠定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从春秋战国时用来传递信息的器物到秦代时的助战器乐,后发展为欢庆胜利的器乐,直到现在,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安塞县一带百姓钟爱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安塞腰鼓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不断发展,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功能,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自身的艺术表演形式,使其更具有观赏性的价值。

遍及安塞县各村镇的《安塞腰鼓》队中,表演最为精彩和最具特点的“腰鼓舞”,要数西河口乡和真武洞两地的鼓队。这两处表演的“腰鼓”舞,动作威猛矫健、气势浑厚泼辣,颇有咄咄逼人之感。《安塞腰鼓》从打击的方法上可分为文鼓和武鼓两种;从表演形式上分为路鼓、场地鼓和舞台鼓三种。文鼓是以“扭”为主。动作细腻不失有力,柔软不失活泼,表演达到时还需倒提鼓箭。当人们听着欢快的唢呐声,内心喜悦之情自然流露出来,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武鼓是与文鼓相对而言,强调“打”,舞姿难度系数较大,动作整体效果剧烈,特别讲究动作节奏感和整体性。武鼓是衡量一个人腰鼓技术优劣的主要标准。安塞腰鼓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武鼓中。武鼓其中“转身必迅猛”、“蹲踢必转身”的动作是有武功成分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充分展示出北方汉子性格倔强而不失温存、外表粗犷而内在细腻的性格特点。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以其独特而精湛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作为国家形象的符号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二、审美特质

安塞腰鼓表演的整体气势以及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表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安塞腰鼓不仅营造真实的审美体验,而且是全民可以参与的艺术形式。

安塞腰鼓的舞台可以设在广场上或者是在黄土高原上。民间艺术表演的舞台设在自然山水之间,使得艺术还原于原生态的空间内,让艺术表演和大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情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演的艺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来传递某种理念,这种理念在特殊的情境中给予受者一定的审美体验。情境使得艺术之外的大自然融入艺术作品中,使得环境得以审美化,从而使艺术作品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得到审美愉悦和共鸣。因此,原生态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作品,以生动鲜活的表现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是新世纪艺术的伟大创新。以下是我置身于安塞腰鼓表演情境中的直接感受:

我为之震撼,不禁赞叹:塞腰鼓动人心弦的演奏使我沉浸在一种生命的刚劲中。“路鼓”的表演形式用于走街串户时的表演,他们时而蹲下,时而转身,时而踢腿,在不断变换的动作中灵活地打击着腰间的鼓,整个表演队伍动作整齐划一,咚,咚,咚,一阵阵整齐的“隆隆”声响彻云霄。一转眼的功夫,就完成了跳跃、腾空这些舞姿,并且基本上保持队伍的统一性。这种场面使我如此鲜明地感受着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使我惊异的是农民们衣着包裹着的躯体可以释放出这么磅礴有力的能量。黄土高原养育了这些朴实勤劳的人民,他们用自己全身力量打击着器乐,演绎着精彩绝伦的生命协奏曲。此刻,我的眼前浮现出黄土高原的农民们辛苦劳作的画面,他们努力地生活,挣脱命运的安排,用生命书写动人的篇章。我不得不感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

伽达默尔说过:“公众娱乐是真正的参与,它不是主动去行动,而是某种被动的东西(激情),也就是一瞬间入迷地被卷入。”观者在欣赏安塞腰鼓的时候,很容易就产生共鸣,因为会为民族文化共通的精神特质所感动:观者看到的是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和民族精神。

民族的灵魂通过民族精神所传达,而民间艺术是最能体现出民族精神的。因此,民间艺术的独特性正是一个民族拥有的宝贵财富,展现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灵魂。

三、民族精神

安塞腰鼓作为民间艺术形象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实质上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文化价值观。这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

1.民族文化心理。安塞腰鼓地处陕北。陕北地处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主导思想是“天人合一”。在原始文化心理中,人们对大自然存在着依赖,希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费尔巴哈是这样论述的:“只有依赖感才是表明和解释宗教的心理根源和主观根源的惟一正确而普遍的名称和概念。”⑤依赖感的实质简单表述为存在着一定的特殊的感情。费尔巴哈认为依赖感首要表现是自己存在就必须依赖他物存在的感觉或意识,即对某对象的需要。他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依赖自然,尤其是早期人类的生存所需,差不多完全仰仗自然的恩赐。陕北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期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安塞腰鼓的民间艺术中,“咚咚”的打鼓声中也有风调雨顺的祈求声,这些都折射出自古以来人们祈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文化心理。

民间艺术反映的是大众文化心理的普遍人类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只有那些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感反应。而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因此原生态艺术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表现百姓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以此人们之间维系着情感。百姓一边打着腰鼓,一边腾跃舞动,急促的鼓点如黄河咆哮、万马奔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讲究团队合作精神的艺术更体现出百姓在日常劳作时的团结一致。

2.民族文化价值观。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又影响着国民心理和民族认同。安塞腰鼓艺术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原始文化心理与大众普遍文化心理的民族文化心理体现在拥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民族团结一致的民族文化内涵。处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年代,人们依赖周围环境,希望得到上天的恩赐,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祈求能够风调雨顺,原始的文化心理促使了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大众普遍文化心理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人类都需要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需要合作,也进一步促使在劳作时团结一致。

中国的国民形象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陕北人吃的是粗茶淡饭,喝的是粗酿的稠酒,陕西老农穿的是粗布衣裳。陕北人民是勤劳朴实国民形象的优良代表。中国人对生命的热切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品质是几千年来历史和文化沉淀下来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们生存之道,带给我们生命之光,给与我们前进的力量,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民族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她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四、结语

作为“中国第一鼓”,安塞腰鼓已经名扬海外,它以新颖的表演形式、独特的舞蹈综合、全民参与性的独特性在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保护好民间艺术文化,才能使得民族文化的精魂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巫允明.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381;383.

篇6

而当今我国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疏远或排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艺术倾向,使艺术愈加与母体文化脱离,同时也使整个社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受到脱节。所以在高校特本文由收集整理别是绘画艺术类学科开设民间美术类课,拓展并深化学生对民间艺术在形式与内涵的理解与在实践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理健全的民间美术教育体系。

二、民间艺术在我国文化教育方面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研究逐渐重视,在 2002年“世界遗产年”召开的会议中,就明确提出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中。与此同时,在艺术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呼应与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和有相关艺术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

最早提出对民族民间艺术关注的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中央美术学院还在国内高校率先创建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为宗旨的新学科,将此正式、系统地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填补了高等艺术教育中长期忽视民间艺术认知教育的空白。

通过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三、高校绘画艺术人才培养与民间艺术资源整合的意义

绘画艺术即是造型艺术,要求艺术家对形象、色彩、形式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能力与素养,同时不多深化拓展自身的审美领域,是作品更具内涵与厚度。同时,造型也是中国民间美术存在与发展的首要因素。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实用性的特征,它来源于中国古文化的积淀,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来源于民间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不仅需要了解它的造型方式、创作方法,同时还要了解它产生和应用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内涵。因此,对于民间艺术造型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对绘画造型与形式美感认知的深度与广度,完善绘画艺术的造型建构。

于此同时,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 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在美术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民间故事、民族历史、民族风俗习惯、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民间文学等来理解其艺术作品,指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民族文化,使之更富于民族特性。从学习民间美术的造型方法和基本特征入手,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以民间美术的思维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 把美的材料、形象、色彩, 变化为身边的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现美术教学目的。

四、高校绘画艺术人才教育与民间艺术结合的途径

绘画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美术相关的绘画教学、艺术设计和研究管理等工作,因此,应比其他专业学生有较高要求。

1、将绘画专业的民间美术课程正式纳入绘画教学体系。

应在绘画专业课程中加入中国民间美术概论、民间美术作品赏析、民间美术工艺制作、民间美术采风考察等相关课程,从而发挥民间艺术实践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将民间艺术与绘画创作有机融合,创作出包含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既而发觉艺术与生

 

转贴于

活的关系,加强作品的群众基础与深厚情感,增强学生的能动性。

2. 建立民间艺术研究室。

高校不仅应成为民间美术的教育中心,完成理论与实践性教学工作,还更应注重对艺术问题的理论性探究和总结,承担起研究和拓展民间美术发展的使命,成为民间美术的研究中心。因此,应建立民间美术研究室,由本校绘画专业教师作为主干成员,同时广泛吸收部分民间艺人参加,进而组织和实施民间美术教学工作,并对民间美术资料进行搜集与

3. 建立民间艺术陈列室。

民间美术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实践性。高校应建立常规的民间美术陈列室,为教学提供观摩欣赏场所,让学生能经常性直观地接受民间美术的熏陶。同时,在陈列经典作品的基础上,还可以收藏陈列师生临摹仿制或创作设计的精彩之作。

篇7

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征。从表面上看,民间美术似乎与现代艺术设计没有太多关系,但实际上,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所体现的人性化设计以及和谐思想与现代艺术设计在本质上是吻合的。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形式多样,造型方式丰富多彩,给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进一步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2.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把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理念应用到现代艺术的作品中,要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特点。如我国民间美术中的剪纸艺术和中国结的编制艺术,它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就有很多体现。民间剪纸艺术被应用于不少品牌包装和平面设计中,体现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优美之处。如,中国结在中国联通标志中的应用就充分体现了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是时展趋势,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美的感受,促进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充分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

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往往具有独特的含义,具有深刻的意蕴。民间美术色彩的象征意义是特定的,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民间,色彩的搭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反映出文化内涵。如红色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大吉大利的祥瑞之兆,能够给人们带来福气和运气。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都是积极的、热烈的、奔放的,这与劳动人民的心态有很大的关联。民间艺术作品的整体感情基调都是积极向上的,那种没有活力的作品十分少见。如,在民间艺术品中最为常见的年画就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民间美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色彩与生活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相关的。

2.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所体现的特定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背景是有其规律可循的。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现代设计中应该加入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使设计作品更具艺术感与色彩美。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所体现的文化底蕴也是现代艺术设计中应该大力推广的内容,如果民间艺术色彩能够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可以深刻地体现出民间的文化底蕴,并得到人们的认可。除此之外,要想把民间美术的艺术色彩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还应该把现代艺术设计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出风格独特的作品,使现代艺术设计充满文化内涵与色彩特色。

篇8

在当代设计的“现代热”回归到“本土热”的趋势下,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民间艺术考察和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尝试着在教学中运用符合时展的教学观念、多元化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将民间美术的价值观念、审美特性、造型语言、色彩装饰等内容和当代教育精神紧密结合,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新特色的研究工作,探索出适合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方向的民间美术课程体系。

一、民间美术现状

(一)生态环境恶化,民间美术岌岌可危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由于不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纷至沓来,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民间美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古老的民间技艺正随着艺人的老去而逐渐消亡,古老的民间艺术由于缺乏传承而逐渐走向灭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伤感地说:“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的消失。”

(二)民间美术教育缺乏

当今高等艺术院校课程由于长期受西方近代美术教育影响,强调三大构成体系,忽略本土民间美术的审美、传承教育,导致民间美术在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空间、资源内容等方面发展普遍落后,其课程安排仅局限于民间美术欣赏等基础知识。信息的泛滥,各种当代艺术思潮的冲击,加上缺乏对民间美术系统深入的学习,使学生的设计作品中本民族的视觉元素严重匮乏。

(三)相关法规政策对传统艺术的重视与保护

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正逐渐消失的现状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个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些都成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导向,也为当前高等院校民间美术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民间美术造型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追求神似,而忽略外在的形式感。民间艺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将点、线、面等图形符号处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造型,呈现出鲜明的形式感与装饰性。这种视觉感强、富有时代特征的视觉元素,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图形本身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表意的造型也符合现代审美观的要求。

我国民间美术品类丰富,其装饰色彩是一种基于象征功能的视觉现象,由于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上强调色彩的感情意味,从而成为思想观念表达的重要途径。色彩的运用受生活环境、审美情趣的影响,色彩呈现多样化趋势。典型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如“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鲜;软靠硬,色不楞;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等突出色彩的组合方式,更好地强化象征语言的暗示力量,突出主题意旨。

民间美术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无不具有鲜明的功利性,这种功利倾向主要体现在:一是生命繁衍、延年益寿的主题;二是丰衣足食、门第显赫的主题;三是吉祥如意、和谐安定的主题。这三种主题无不展现劳动人民热切、粗犷的生命欲望。吕品田认为:“民间美术主题的原始依据和价值取向显示了民间老百姓对以生命存在为核心的自然要求的肯定态度,也透露出他们追求完美、自由和永恒生命存在自然形式的强韧心向。”

(二)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源泉

民间美术求大、求活、求全、求美的观念,以及其追求实用性、象征性、概括性、随意性、抽象性、程式性的造型手法对于现代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遗产进行形式、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重组与开发,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追求,将会是实现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陈幼坚工作室的标志,运用了剪纸中的吉祥纹样“连体娃娃”,表现出具有深层内涵的连绵、稳定的象征寓意。而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含义是:“以中字和古钱形相互结合而构成。中字代表以中国资本的联营集团,古钱象征银行服务,圆角的方孔是现代化电脑的联想,上下连串的直线则象征联营服务。”这个设计因结合了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和现代审美观,成功地表达了企业诚信、交流、融合的战略思想。再如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Ⅱ》是以中国题材为主的艺术作品,梦工厂标志性的月亮上垂钓的小男孩变成了皮影戏效果的老乌龟钓鱼,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其后,就以中国浓郁的民间特色剪纸与皮影艺术相结合,描述了孔雀王朝时的情境,向观众展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融合后的当代审美效应,彰显中华民族特色艺术魅力。

三、民间美术在高校设计教育课程中的实践

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应当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教学体系,是现代技术与民间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民间美术是高等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如何在学习研究本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造型手法、独特的寓意等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使其设计作品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有机结合,是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研究重点。

(一)田野考察

笔者在课题立项开始研究的几年里,先后多次考察了国内很多特色民间艺术区域,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西兰卡普艺术、黄梅挑花艺术、荆州漆器艺术、云梦皮影艺术、孝南雕花剪纸、武汉汉绣艺术,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艺术,陕西省合阳面花艺术、凤翔泥塑和版画艺术,山西省平遥剪纸和漆器艺术、王家大院晋派民居艺术、太原花灯艺术,河南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淮阳泥泥狗艺术,福建省漳州木偶艺术、惠安沿海建筑艺术,黑龙江省冰雕艺术,安徽省黟县徽派建筑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四川省民族服饰和彝族漆器艺术;拜访了众多的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如泥塑艺术大师胡深、任国伦,织锦大师刘代娥、叶菊秀、石九梅,皮影艺术家秦立刚、刘师,剪纸艺术家徐慧斌、马口窑收藏艺术家何昌义;参观河北正定古城庙会,湖北荆州端午节民俗庙会等。在民间艺术的资料收集整理上可谓收获颇丰。目前对已有民间美术项目、品种、以往收集的作品、现有的文字及新代表性的传承人的材料,都建立了规范性的档案资料保存。按照民间美术的穿戴、祭祀、娱教、装饰、游艺、用品6个品类,分别对织锦、傩面、皮影、风筝、木偶、年画、剪纸、马勺、面花、泥塑、漆器等10多个种类民间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

(二)特色课程设置

1.课程教学

2010年开始,在教学中增设校级公选民间美术欣赏课程。 2011年,为配合学分制建设,增设民间美术课程为艺术学院专业选修课。课程教学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执行:其一,利用多媒体视频安排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优秀民间美术作品,讲授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造型特征、象征寓意等,使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原生态环境、历史典故、材料和制作工艺有初步的了解;其二,提供民间美术实物原件如凤翔泥塑、天门印染等,详细讲解采集的过程、制作的过程、民俗印象等,加深学生对该类型的民间美术品的直观认识,亲切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三,适时播放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或民间小调如陕北民歌《兰花花》、湘西民歌《辣妹子》、鄂西民歌《哭嫁歌》等,升华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感受,同时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原生态意境;其四,采取答疑方式加强课堂学习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其五,开展民间美术制作实践,主要是图案临摹(剪纸、漆器、脸谱、雕刻)、装饰造型(泥塑、包装、工艺品)、图形设计(插画、标志)等,并指导其中的优秀作品去参加相关的美术设计比赛。

2.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考察

一是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专业必修课采风中带领学生深入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民间实施民风民俗的考察,包括民间美术资料采集与实践、民居参观、博物馆寻珍、民俗影像记录、原生态环境调查等内容。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系统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树立传承保护民间艺术的责任心,同时也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做好准备,并探究开发民间艺术的有效路径。二是指导课题小组进行田野考察。2009年暑假根据学生科研项目《论湖北省土家族民间美术在当代视觉设计中的拓展研究》设定“土家行”主题,指导课题小组深入恩施土家族民间考察西兰卡普织锦艺术;2011年指导学生科研项目《探究民间艺术元素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体现》先后考察荆州漆器、汉川马口窑址、云梦皮影、孝南雕花剪纸等民间艺术。三是在艺术学院组建学生民间美术小组,指导学生详细调查研究云梦皮影和雕花剪纸、马口窑遗址、黄陂泥塑、红安刺绣等典型的湖北民间美术及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各级博物馆,参观各种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展览,如“楚风楚俗——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保护·传承——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

四、民间美术教育课程的深化与发展

(一)学校与博物馆联合共建艺术交流平台

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公众场所,是将深层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展示给公众的社会公共机构,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与教育职能。高校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在课程资源和学术研究方面都急需加强与博物馆的交流,作为专业教师,笔者对国内传统文化收藏丰富的省市级博物馆进行了认真调查、审视与思考,认为博物馆可以在“收藏、研究、交流”方面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二)学校与区域联合进行(项目性质)实训基地建设

在民间美术集中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增设第二课堂。这一举措既可促进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兴趣,又可进一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如带领学生前往凤翔六营村学习制作泥塑艺术,前往合阳洽川镇学习面花制作艺术(俗称花馍),前往平遥学习漆器制作艺术等。通过基地建设,学生可以真切感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激发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之志。

(三)校际之间加强学术成果交流

就目前而言,全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基本没有设置民间美术课程,仅在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江苏大学等个别院校建有完整的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与民间艺术研究所,拥有丰富详实的学术研究成果。针对民间美术资源导入民族或区域高校艺术教育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加强校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将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与沟通

掌握特殊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慢慢地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口传身教的传授方式,开始适应社会的发展对生态文化环境的影响,逐渐在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帮助下走出生存的困境,接触崭新的世界。我们应抓紧机会和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进行交流沟通,使他们通过高校这个教育的平台积极传授民间文化艺术,增强现代人对传统的了解和保护。也可以借此将手中绝活传授给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莘莘学子。

结语

在全球文化大交融的趋势中,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正逐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的平台上,民间美术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要系统地拓展,还应在课程中注入现代审美观念,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现代设计表现能力。通过传统的民间美术与专业设计课程的紧密衔接,在设计作品中完美体现出传承与创新的和谐发展。

(注:本文为省级社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导入高校设计教育课程研究》,项目编号:2009s023;市级教研项目《湖北民间美术导入高校设计教育课程的研究》,项目编号:2009s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3]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篇9

    这之中反映了社会变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影响到与之相关的一些表述形式的变化,比如年画已经不能和现在的居住环境相适应,儿孙满堂、多子多福与计划生育的政策相违背,五谷丰登也不能成为小康社会的标准,如此等等,都可能消解传统的民间艺术,甚至促进了有些民间艺术在农村的快速消亡。

    我认为这是民间艺术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内涵是地域精神与生活情感。当民间艺术成为商品后,它原发的生活情感就消失了;吸引市场吸引金钱,成了它主要的目的。于是添金加银,崇尚精细,叫人感到它们在向买主招手吆喝,挤眉弄眼,失却了往日的纯朴与率真。

    民间艺术的活力和美,只有在民间的文化氛围中才能完整地而且是有意义地显现出来。现代社会需要民间艺术来构成它的文化的多样性,这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这之中的关系以及内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许多场合,民间艺术只被充作为一种反映文化需求的摆设,一种表现经济利益的幌子,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点缀。而各种所谓的保护工程,有时只能说是一种收藏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我们说保护民间艺术应该在一个更为宽阔的层面上,从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环境入手,使民间艺术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才是保护的根本。可是为了现代化,中国乡村如今正在进行的缺少个性的城市化发展以及反映某种意志的规划,原本乡村中的自然生态受到了破坏,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也在被破坏。

    人要生存,就无法最终摆脱利益的驱使。我们看到落后民族在他们落后的民俗生活方式中辛勤地劳动着,为了什么呢?不也象我们所有人所追求渴望的那样,希冀过得幸福、美好、舒适些吗?他们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固守传统的习俗与礼仪,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因素的阻隔,还没有体会到高文化所能带来的另一种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舒坦罢了。

    正如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愈是穷困和边远的地方,民族文化反而保存得更完整一些,更纯粹一些。”这给人一股悲凉的意味,我们的文化不是保护下来的,而是被历史遗忘在那里的。我们只不过没有力量破坏它罢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有人表示,就给他们一点实惠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好民俗文化就能挣到钱。怎么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一点资本去挣钱呢?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吕微先生所说的重新开发其内在的实用性,如发展旅游业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再度复兴吗?比如戏曲、泥人、剪纸艺术,再比如现代商品生产与开发中所谓的祖传配方、秘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民俗文化实用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这的确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俗群体都能够这么幸运。有些地方的民俗文化遗迹,总量不小,但分布的都很偏僻而且分散。这样的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呢?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不具备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优势。试想一下,有谁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去一个文化底蕴一般,分布区域过广的地方观光旅游呢?

    再如,小时侯曾看到乡下不少婴幼儿的脚上都穿着祖母给做的“虎头鞋”,象征着一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吉祥的含义,甚而认为它丑陋的,或者即使仍然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性,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也很少有人会做了。改革开放后,受政府的提倡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少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重操旧业。也许是一定时期内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归,小孩儿穿“虎头鞋”或收藏了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成了一种“时髦”。于是,那些制作这种——商品的人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出现了“中兴”。然而,这种“中兴”就如“时髦”一词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那样,稍瞬即逝。由此可见,开发实用性也仍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另有一部分人也想自觉去维护传统习俗,不同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层出不穷,我自己也亲眼目睹过一些。然而,不光是民俗工作者,就连我们民俗者本身也感觉是越来越假。其原因就在于民俗活动的传承是靠口耳相传的,很多后来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组织这种活动时,根据的不过是早先的见闻和经验,因而讹传的发生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如此,有些地方连组织者都不能对此祭祀活动的性质与意义作出明确地回答。

    再换个角度说,就算我们在一定条件一定时期内,勉强把它保存下来,又能怎么样呢?一栋 “寡居”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古老建筑,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气氛相协调吗?能够产生很好的观光旅游价值吗?如此种种都保存下来,那真如鲁迅当年所说的“国故”,可是多了,但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就难说了。更多的只是起了一个博物馆展览古旧之物--供人看上几眼、发几声感叹的作用。由此可见,政府的决策、开发商的选择,也未尝不有它的理由。

    看了那么多民俗文化的保护者、固守者,我不禁在想,古老的传统,难道因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就必须还在我们当今社会流传持续吗?民俗文化的主体是flok,因此,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以符合现代社会的大众审美情趣为第一标准。传统不是民间艺术存在的唯一标准,大众审美才是民俗的发展方向。

篇10

民间美术的基本特性之一就是生活实用性,这种民间艺术品更多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因为在我国古代长期小农经济的经济背景下,人民多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理念,在这种观念引领下衍生出的民间艺术,也多是和经济适用性具有相关性的生活用品,只是这些生活用品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流行趋势不相吻合而逐渐没落,但是其中蕴含的是古代人们的艺术精神的结晶,其中的很多元素已经成为当今中华民族的标志性元素。比如,古代的小孩子穿的鞋子样式就有很多种,虎头鞋、无毒花鞋等,都是具备了很多美好的寓意,但其主要目的还是讲究实用性,是实用性与少许观赏性的有机结合,这种民间美术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是民间美术生活实用性的典型体现。

2、民间美术的审美性

民间美术体现的另一显著特性就是审美性,但是这种审美性并不是贯穿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始终,只是在特定时展下衍生的产物,其体现的是当时社会中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闲适状态,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阶段才产生出来的,其艺术作品的审美性也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状态的一种影射。只有经济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人们才有可能在生活中有超越物质性的精神方面的追求。以清代的青花瓷为例,当时的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农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丰衣足食,也就有了闲暇在一些器皿上作出精美的图案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这种艺术品主要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而不是为了生活实用性,是为了给生活增添一种美感而实行的专门性的创造性活动。

3、民间美术的民俗性

我国的民间美术大多数都是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由民俗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民俗文化,大多都包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因此,这些民间美术多有着其美好的含意,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物质性价值。比如我国民间美术中的一些象征性的事物,风筝、年画等,其制作材料并不是一些稀缺珍贵的资源,但是在式样成型后,却总能带给人们心理一种美好的感受,使人们的精神寄托。

4、民间美术的本原性

民间美术是由最初的本原进而发展到二元和多元的,也就是说,开始的艺术创造是不讲究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只是一种单纯的适应,随着人脑的开化和生存环境的逐渐舒适化,人们才有了最初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模糊界限,将实用性和审美性明确分别开来又需要经过漫长的演变,进而才实现了最终的民间艺术的实用性偏向和审美性偏向。民间美术主要通过物质形态表现一种精神寄托,寓意会产生变化,但是物质载体却很少改变。

二、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性

1、现代艺术设计的经济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艺术创作主要是作者为了向世人传达自己的某种价值观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其只注重最终的形象传达,对于实用性没有要求。但是艺术设计的目的之一便是能够产生实用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相应的便利。这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无关联,艺术设计要想在注重物质化的环境下存活,就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功利性特点,满足人们对于艺术品经济性的需求。

2、现代艺术设计的高科技性

科技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高科技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广泛应用也是一种常态。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灵感,各种高科技物质设施和设计软件的出现为艺术设计这个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种高科技性也确实能够完成诸多人力无法完成的项目制作,因此高科技的使用已经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实现了长驻。

3、现代艺术设计的社会性

社会性也是现代艺术设计所无法规避的现实,因为人们对于艺术设计的需求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小众效应,现代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涉及社会方方面面阶层的一种必需品,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楼梯的式样需要设计灵感的注入,现代意义上的楼梯已经超越了之前只注重实用性的时代,注重的是一种美感,要能体现出人们生活的一种态度,用当今社会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一种“设计感”。一个简单的楼梯对于设计的需求尚表现如此,那么扩展到整个社会需求,可想而知,现代艺术设计已经无法规避社会性这一倾向了。

4、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性

现代艺术设计不能规避的一个问题便是文化性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对于文化符号的运用都是不尽相同的,甚至会对一种文化符合的使用产生完全相反的含义。以此,在进行现代艺术设计时,就不得不考虑到这种状况。比如,许多国家是很喜欢绿色的,认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但是在日本、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家,人们认为绿色是不吉祥的,是灾难的象征。因此,在进行艺术设计时,这些文化因素都要被考虑在内,否则就不能实现理想范围内理想程度的传播。

三、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在表现形式上看似毫无关联,许多人也认为民间艺术已经不能展现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风采了,是一种过时的艺术。但是,只要对现代艺术设计稍有研究的人,便会明白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现代艺术设计离不开民间美术艺术灵感上的激发,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有着共同的民族和心理起源,民间美术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支撑。

1、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关系的误区

有许多人认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都不甚相同,因此民间美术是一种过时的艺术,并不能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灵感上的支持,给予民间美术创作出的现代艺术设计也必将无法满足当代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必然是一种艺术上的失败品。这是一种对于艺术设计不甚了解的错误言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间美术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不管经历了多长时间的演变,也不管社会主要形式发生了多少变化,只要是中华民族儿女,在民族心理认同感方面是有着无法改变的统一性的,民间美术相对于当今的现代艺术设计,也必然吸收了更多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美术设计还需满足国际上对于设计美感的接受度,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要想艺术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不朽光彩,也一定要立足于民间美术,立足于民族的本源,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现代艺术设计无本之木的尴尬局面。

2、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同源同宗

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不管在表现形式上如何创新发展,其实两者都是由同一个艺术源头泛化出来的,我们暂时称之为原始美术。原始美术的产生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给其物质资料以装饰作用,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大前提下才会考虑到精神美感的需要。而且反观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都是将实用性摆在了首要位置,审美特性虽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存在,但是它还是实用性的附属品。所以说,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是有着相同艺术源头的艺术表现形式,两者同源同宗,现代艺术设计是可以从民间美术中汲取大量民族文化营养以增加自身文化积淀性的。

四、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1、现代艺术设计必须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

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流传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经典俗语,从这一观点中我们也可以得知民族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中坚支撑作用,没有了民族化的东西融入设计中,设计就相当于没有归属,也自然无法使人们对此作品产生共鸣,那么这种设计产品也是五意义可言的。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必须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以服装设计为例,我曾经在日本一家高档百货大楼里看到过一件日本民族服饰与现代流行装扮有机结合的衣服,这件衣服充满了现代感,又可以使人在第一感觉上就能知道是融入了日本文化在其中的,为流行加入了沉重的民族文化积淀,这件衣服也吸引了众多人的驻足观赏,由此可见民族特点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多么重要。

2、现代艺术设计必须走人性化发展道路

民间美术十分讲究人性化,在情感表达与审美外形出现冲突时,其会不惜舍弃原定的审美外形,而力求将主要的情感表达完整展现出来。对于现代艺术设计者来说,人性化是必须遵循的一种设计理念,外形的表现力是掩藏不住其蕴含的真实情感传达的。

篇11

一、民间艺术视觉语言的形式

传统元素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典型的民间艺术视觉语言有寓意吉祥的装饰纹样,为服装增添了吉祥、古朴之美;有风筝、剪纸、年画等不同风格和题材的艺术形式,使姿态多样的艺术元素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创作之源;更有诞生于不同时期的传统工艺技巧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新亮点,如刺绣、扎染、蜡染等。而争奇斗艳、大红大绿的民族色彩,也在崇尚民族化的今天创造着新的流行元素。1.民间艺术的纹样装点。民间传统艺术纹样是民间艺术的精华,从人类之初的图腾、原始社会的陶器图案,到明清精美繁复的装饰纹样,各式各样、名目繁多。按类型可大致分为几何纹样、动植物花卉纹样、器物纹样、人物纹样、组合纹样等。不同类型的装饰纹样表现了不同时期和地域人们不断变化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其艺术价值一直在设计应用中长盛不衰。2.民间艺术的风格再现。民间艺术门类丰富,常见者如剪纸、年画、脸谱、风筝、木雕、皮影、折纸、泥塑,等等,表达了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民俗生活。这些源于本土的艺术,就地取材,工具和材料简单、朴素,创作者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艺术训练,从形态、用料到色彩搭配和制作风格,乡土味浓厚,造型夸张,气质粗犷、洒脱,因各自门类不同具有各自的特色。再者,民间艺术制作多结合节日,赋予了求吉呈祥之意,使得艺术作品在手工作业的古朴中透着喜气。3.民间艺术的工艺运用。民间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民众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在科技不发达时期,手工技艺不仅是美化生活的必备手段,还被理解为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并逐渐演变为特定习俗而被传承。如印染、编织、刺绣、布艺、毛绒、兽皮等工艺,材料各具特色,质感、造型也多姿多彩,这些民间手工艺遍布生活当中,成为现代服饰设计信手拈来的创意之源。4.民间艺术的色彩表达。民间艺术是观念艺术,承载着迎祥纳福、驱邪禳灾等世俗的目的,从而造就了民间色彩的对比强烈、热烈红火及其吉庆寓意。在这种民间信仰习俗的影响下,其艺术色彩显现出较强的民族情感和审美特征,直接导致了艺术形象的直觉、主观、意念化,这一赋色体系在年画、剪纸、民居、玩具、服饰等民间艺术中都有所体现,呈现出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景象,情感表达浓郁,体现出一种质朴、真挚的情怀。

二、民间艺术视觉语言在服饰媒介中的传承

民间艺术视觉语言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情民俗给现代服饰创意带来了丰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这些民族经典特色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们看好,运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成为展示中国风情,表现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民族文化、艺术、习俗、价值观等的一种有效延续方式和时尚载体。继承传统不是形制的模仿,而是文化的领悟、共鸣与升华。服装作为日常生活中与人形影相伴的艺术形式,是时尚的外在表现,也是时尚元素的载体。民间艺术视觉语言在服饰中运用和传达,使其成为时尚流行符号的彰显,不仅创造了内涵深厚的服饰文化,也为民间艺术的延续指引了富有生命力的方向和极具社会效应的发展渠道,使民间艺术在服装与时尚的融汇中产生强大的召唤力和诱惑力,引导潮流,赢得新生。

(一)民间图案的视觉构成美

民间装饰纹样种类各异,样式繁多。纹样多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丰富,表现质朴,如梅兰竹菊、鸟兽虫鱼、盘长、如意、云纹等,既表现了民间艺人的想法,又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这些艺术形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审美文化,含有追求圆满、和谐的生命寓意和生活祈愿。动植物花卉形象,或灵动可爱或美丽典雅,一直是服饰设计常用的创作素材。牡丹形态富丽饱满,色泽艳丽夺目,是人们心中的“花王”,也是民间最喜爱的传统图案之一。图1-1是融合了旗袍和吊带特色的一款长裙,原本时尚简洁的休闲风却因牡丹的饱满花型、繁荣寓意,添加了些许雍容和典雅。鱼纹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从原始半坡村的人面鱼纹陶盆到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砖、宋元瓷瓶陶罐、明清年画花灯玩具等,无论单体形态、动作,以及组合构图,应用都非常普遍[2]。传统鱼纹写神重于写意,写意重于写形,手法浪漫、质朴;而现代运用却不拘一格,常根据服饰特点设计构成洒脱变化,图1-2中两个鱼纹形象上下叠加,鱼嘴与模特项链重合,互为一体,形意和谐,飘逸灵动。“万灵之长”的龙、“百鸟之王”的凤都是民间传说中的神物,也是民间艺术的典型形象;在今天则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尤其在国际类大型赛事及影视活动中最为常见,体现了中国服饰设计的民族特色(图1-3)。此外民间装饰纹样也常以组合形式出现,并有各自的象征寓意和艺术形式。如比较典型的团花图案,外形呈团状,内部装饰有植物花卉、人物形象、吉祥文字等纹样[3]。造型多以放射状、旋转式或对称形形成结构,是流行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的极为常见的服饰图案。团花图案有时无底纹,非常清秀;有时却与底纹相结合,形成混合形团花。图案形象饱满圆润、精美细致,结合现代服饰的面料特征,显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丝绸、玉锦的华丽、富贵气息(图1-4)。图1-1图1-2图1-3图1-4这些民间艺术视觉语言是古人认识观念的产物,也是民间长久积淀的一种精神象征,不仅具有图案的独特美感,也把民间吉祥喜庆的内容和寓意赋予现代服饰,将传统的人文精神一并传承下来,使服饰媒介的表现更为温暖、生动,内涵丰厚。

(二)民间工艺的视觉结构美

民间工艺种类和技法的多样化,使服饰艺术的表现空间更为丰富,从平面剪纸到立体编织,造型简洁、别致,风格质朴、清新,为服饰这种穿在身上的艺术添加了新的视觉形式。广为流行的民间剪纸艺术,因应用于特定的生活环境,需要满足“透光”功能的实用性,所以非常强调镂空意识,常见的喜花、窗花等作品,玲珑剔透、形象突出、结构概括,不仅满足了功能需求,而且视觉效果富有节奏感,表达生动传神。尤其是剪纸的工具特点,剪和刀的独特性为作品赋予平面化的“刀味纸感”,线条明快,画面单纯、优美,运用于各种面料的服装上,使穿者行走间虚实相生、阴阳相伴,优雅丛生(如图2-1)。此外,由于纸张可塑性高,可通过剪、刻、拼、叠、编、印、糊等工艺手段制成平面或者立体艺术[4],纸艺中也因此衍生出多种类型的艺术,如折纸、纸藤,纸蕾丝等,层次感和立体感强烈,表现手法简化、夸张,使服饰面料演示另类的空间,造型新颖、意象独特,视觉效果丰富且具有错落的韵律感(如图2-2)。纸艺与服装面料的结合,不仅为传统纸艺自身赢得新生的机会,也为现代服饰拓展了创意表现的领域。起源于劳动用具和生活用品的民间编织艺术,自人类结绳记事时期就已诞生,并逐步从生产的实用性发展到生活的装饰性。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的编织用品,成为农业时代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也是美化生活、粗料巧做的艺术品。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编结材料和方法更为多样化,加之风格淳厚、稚拙,也使其成为点缀衣装、点亮时尚的重要手段之一。编织类服饰自然朴素,技法自由,色彩及款式丰富,结合现代服饰分割的多变风格,拓展了编织造型、创意的无限性(如图2-3)。而源于传统民间木刻版画制作的年画,以木刻板然后进行拓印和套色印刷,通常用红、绿、黄、粉、黑、紫等配色,纯度较高,对比强烈,色彩明快艳丽,且画面饱满、主题形象突出,线条粗放、稚拙,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从墙上艺术到身上艺术,年画也正在从传统迈向时尚。汇集民间图案、色彩的年画层层叠叠于一身,仿若叮叮咚咚音乐作响,喜庆随身,时尚与民艺和谐一体(如图2-4),使活色生香的民间艺术就这样真实可见,触手可及。

(三)民间技法的视觉肌理美

民间艺术就地取材,地域特征明显,乡土气息浓厚,因材料的多样性而使其艺术气韵大不同。被称为传统“女红”之一的刺绣,民间俗称“绣花”,以绣针穿引不同线料,在织物上形成图案或文字绣迹,是我国古老手工艺术之一。刺绣以各种多彩、亮丽的丝线擅长,为面料塑造了一种浮雕般的立体效果,极具手工触感,视觉上又有中国传统书画的艺术格调,堪称完美结合。针法的不同风格,材料的不同选用,最终而各具特色,既有细密精巧、淡雅生动,也有明快豪放、富丽堂皇。这些奇异巧工的民间技艺在服装设计师的创意布局下,走出自己的固有领域,从独立的艺术绣品变为实用,营造了现代服饰设计的特殊肌理表现,焕发出另一种风采。如图3-1中粗犷奔放的皮质长筒靴,改用了刺绣丝绸面料之后表现出灵巧、飘逸之感,女性味十足。近年来由刺绣变化而来的十字绣,造型抽象,结构严谨,具有浓郁的民间装饰风格。由于针法简单、效果突出而便于人们学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家居装饰和服饰设计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刺绣热点,如图3-2,简约的十字绣风,概括的几何图案,精工细作,在繁复之中透着质朴。民间印染工艺是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构成之一,利用自然原料,以手工操作为主,染色印花和绘制因技法差异而有不同的肌理效果,如蜡染线条单纯、舒展,绘画感较强;独特的“冰裂”纹类似瓷釉“开片”,层次丰富,古朴别致。俗称“药斑布”的蓝印花,色调单纯朴素,色彩明朗似蓝天白云。而扎染工艺的“大理石”纹理色彩交错、变化微妙,如图3-3中长围巾和超短裙的组合,风格现代、节奏明快,若隐若现的印花图案却风情另类,使服饰在闪烁多姿的时尚中增加了田园般的浪漫情怀……图3-1图3-2图3-3图3-4焕发民间活力,引领服饰时尚的工艺少不了风筝,早期它曾做过战时通讯工具,甚至带上火药做过武器,造纸术出现之后,工艺发生了变化,改用纸糊制作,成为民间手工艺人的一项农闲技艺,从而发展为老少皆宜、延续至今的休闲娱乐活动。图3-4中向我们展示了栖息于现代服饰的一款风筝,生动、随意地伏于胸前,成为简与繁、冷与暖的合作范本,彰显了民艺与时尚、人与自然的经典融合。

(四)民间色彩的视觉冲突美

民间艺术的材质与工艺特点决定了艺术的色彩特点:单纯简洁,效果却对比强烈。在一些民间画诀中也有表述:“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等,体现了民间艺术配色风格和创作原则,色彩语言观念表达非常鲜明,这种赋色体系下的作品常常情感真挚、色彩奔放[5]。尤以红色最为典型,因起源于先民对太阳、对火的崇拜,成为民族群体具有图腾意味的崇拜物,因此演化为追求喜庆的首选色(典型如民间剪纸,常常在单色红纸上一写千秋),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色彩(如“中国红”概念的诞生)。色彩作为形态在内的物质表象之一,不仅给人们带来心理和情感上的影响,也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加上各种不同的色彩具有的不同象征意义,决定了色彩是所有时尚元素中最能反映人们消费心理的元素之一,是服装感观的第一印象。近年民间传统色彩与时尚之风的巧妙结合,使高高在上、风花雪月的时装生发出浓烈的生活情趣,精巧中见古朴,丰富了现代服饰的视觉语言。比如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五行”学说影响之下的民间色彩,不仅由此形成特有的“五色”观,还延伸出其他几种常用色,红绿蓝紫,一片缤纷,这些乡土配色正日益受到现代服饰设计者的青睐(图4)。民间艺术用色单纯、浓郁互补,简洁的款式依赖这些对比和冲突,营造了不同凡响的视觉艺术氛围和效果,应对了如“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的民间配色技法,创造了现代服饰结构、裁剪之外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和节奏感,彰显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它所承载的内涵和寓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色彩审美功能,成为中国服饰在国际时尚界独有的精神符号。

民间艺术视觉语言在许多方面对现代服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有视觉美感和精神内涵的装饰纹样有助于服饰设计的主题表达,多姿多彩的艺术门类风格为服饰设计提供了别样的设计思路和视觉特征,工艺技法为服饰表现带来了独特的穿着体验和艺术感受,而民间吉祥喜庆的色彩观念则传达了民族情感和审美文化,是人们生活理想的深刻寓意和美好寄托。这些视觉符号所附着的传统民族文化特征,是现代设计的精神支柱,也是设计创意的源泉,是传承民族文化,使设计走向国际舞台的必备食粮[6]。服装在日常生活中与人形影相伴,是具有广泛传播度的媒介,也是时尚元素的载体。民间艺术与时尚服饰的结合,为民间艺术的延续指引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方向,以及提升社会效应的发展渠道。

作者:刘烈辉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要彬,曹寒娟.服饰与时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38.

[2]王瑛.中国吉祥图案实用大全[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4:153.

[3]沈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62.

篇12

弹弓是中国传统武术中十八般兵器之一。弹弓制作是一项古老的技艺,现代弹弓已演变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以一种新颖的民间艺术文化造型走进人们的视野。天下文化出中原。河南民间工艺师在弹弓制作中采用“曲为刚用”的造型技法和表现形式,突破传统的直线造型,以线为骨、以气取势,制作出的弹弓集力量与美观于一体,有着刚柔并济之美,体现出河南民间工艺师质朴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艺术审美特征。

一、民间弹弓的造型嬗变

弹弓历史悠久。在甲骨文中,“弹”的写法是一张弓在弦的中部有一个小囊,用以盛放弹丸,表达人使弓上之丸弹出之意。古时弹弓参考弓的设计原理和技术,常用弹性较强的竹、木制成,以竹为胎,外贴牛筋、内裱牛角。后来出现了铁胎弓,形状与弓基本一致,弓弦中央有一小兜,用以发射弹丸,握把称为“柎”,两端悬架称为“峻”,弓臂曲处称为“渊”。似弓非弓的早期弹弓设计(见图1),注重射杀力量,以辅助狩猎等应用功能为主。

当代弹弓设计已突破我们通常印象中的一个木叉加一根皮筋的概念,羊角造型、酒杯造型等各式各样的产品不断出现,产品的材质有木材、金属、动物骨角等。纵观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弹弓设计,风格大同小异,其外观设计大多追求简洁,产品的生产也较为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并便于携带,售价较低,适合普通大众娱乐使用。

在众多的弹弓设计中,河南的工艺师另辟蹊径,曲为刚用,用曲线勾勒弹弓刚毅的力量,用曲面体演绎设计师刚直的性格,创造出独特的冲突与对立之美。河南省新乡、焦作等地区的弹弓设计较为典型,以收藏审美为主,其造型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整体造型坚持不用一根直线,传统的木雕技术和现实主义风格并用,追求行云流水般的外形;钟情自然的应物造型,尽物之美、得物之趣,注重材料自身的形式美感;全程坚持手工制作,一件一模,无一雷同;材质考究,细节精制。

图2所示的弹弓,其丰富的曲线将握把有机地切割成多面体,不同曲线的对比与冲突,结合主体材质的天然纹理和光泽,给人以多变的光感和立体感,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味道。自然与人工、质朴与细腻、柔美与刚毅巧妙地集合在一件作品之中,折射出含而不露、外柔内刚的造型风格。该类制品握感舒适、观赏价值高,常令人爱不释手,但其售价也较为昂贵,适合收藏。

二、曲为刚用的技法表达

在造型上,“曲”源于师法自然的流线型设计。笔者在对数十名河南弹弓工艺师随访和查阅其设计样稿时发现,他们的作品均引入西方现代主义的流线型设计,外部形态流畅平滑,充满跑车般的韵律感,给人一种合乎自然的有机生命体的活力,从而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在技法上,“曲”借力于传统意象造型技法的延续,工艺师采用传统的挫、推等手段,将传统木工雕刻技艺的投影线、轮廓线和形迹线巧妙运用,以线为骨、以气取势,应物造型,完全摆脱了以线为纹的装饰附属性。创作灵感常以自然界中的水纹和木纹走势为基础,在弹弓把手上雕刻出独一无二的造型曲面,力求大动势的连贯流畅,体现张力。

小小的弹弓加工工艺非常复杂,单是金属抛光就需要在铸铁、合模、定型三个阶段各进行3—5次。造型过程中,工艺师还以简洁为要,大量使用减法原则,将握把处通过跣、挖、磨等多种工序雕刻成符合人机关系的造型,从不在主体上通过锲、镶、套等方法增加装饰内容。

在材质上,“曲”表现为原汁原味,返璞归真。工艺弹弓所采用的基材均使用材料的原始形态,不使用半成品和成品。木料以硬度高、纹理优雅的太行山酸枣木、赤木树根为上。在加工中,不改变树根的基本形态,尽量打磨出木材的自然纹理,不雕刻花纹和漆图纹样,最大程度地表现原材料的自然纹理,成品的肤质成色以木材纹理的透视度为要,古朴大拙、自然天成,与我国传统雕刻的“雕绘不分”有很大差异。

三、天、地、人合一的审美特征

弹弓的设计与制作,作为民间艺术存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如今还具有强烈的商业特征。别具一格的河南弹弓设计,反映出河南民间工艺师与众不同的艺术情感。其以“曲”表“刚”的设计,折射出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工艺文化的一种新的选择与尝试。其产品中承载和蕴含了中原工艺师对以设计趋势为“天”、以所在地域为“地”和以自身文化传承为“人”的设计思考,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审美特征。

1.对“天”的顺应,“曲”为外象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产品设计思想逐渐由形式美设计转向以人为本的设计,以摆脱功能主义思想的单一化和缺乏人情味的局限性。河南弹弓设计工艺师也开始积极吸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重视细分市场,结合本土特色整合设计,从而使河南民间弹弓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河南弹弓在设计上,较为突出的是流线造型和人机关系的处理。寻求实现传统工艺与时俱进的“曲线”发展,寻找人—机—环境间的最佳匹配关系,成为弹弓工艺师最常深思的问题。他们常常用泥模取样,先选用身高不同的人的左右手对圆柱体泥或面团把握,再压痕拓取,最后结合自然界中的曲线纹样进行定型。

2.对“地”的承载,“刚”为真本

“朴”原意为未经加工之原木,引申为事物之原本状态。《老子》有“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的说法。庄子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其中“朴”与自然紧密相联,是一种纯乎自然的状态,没有任何取巧之心在其中,具有本然自在的特性,道出了人类最本能的状态。“朴”除含有“自然”之意外,还有简单、朴素、质实之意,故简约和质朴之感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体现。

地处中原的河南在历史上曾经是商业中心,具有丰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河南也是农业大省,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常为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文明和战争的磨砺,塑造出河南人性格中不加粉饰的“大朴”精神,也造就了河南工艺师抛弃繁冗缛节、去末求真的风格,对自然天成的“大朴”设计钟爱有加。河南弹弓设计中的自然质朴之美,也反映了工艺师对回归质朴、自然的平静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3.对“人”的文化传承,刚柔并济

艺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是艺术的灵魂和生命。中原传统文化浸染下的河南弹弓工艺师,身体力行儒的中庸、道的自然和佛的宽厚。儒道佛三种文化的交错影响,让工艺师讲气派追求艺术层次,在弹弓造型风格上追求刚直个性,而非直白的粗犷;追求表现力量,而非裸的武力。作品艺术表达的矛盾性,尽显儒为技、道为核、佛为意的审美取向,用曲线和曲面塑造虚实之境,尽释刚柔并济之道。

曲线是“文人画”风格的延续,也是传统雕刻技法的延伸。河南弹弓工艺师大多为传统木工出身,其中资深者多为佛像雕刻师或建筑装饰雕刻师,其创作手法和思维高度传承民族文化的“线意志”即在不言自喻之中。西方雕塑受建筑的制约较强,而中国雕塑则受书画的影响较大。中国的书画常被称作“线的艺术”,中国书画里对线造型极为讲究,传统艺术里丰富多彩的线描方法、异彩纷呈的线条形态和气韵生动的线条特质,堪称世界造型艺术的奇葩。因而,线条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视觉艺术最为重要的造型手段之一。

曲面是体现传统文化的桥梁。每一款设计实际上都是观者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互相交融从自我心境产生出来的美妙感受,都是一种意境传达。弹弓设计亦不例外。为体现弹弓虚实相生的意境,工艺师在直观造型上将弓的支架作为“虚”、握把作为“实”,通过大量使用曲面形成虚实相应的效果。在“虚”部与“实”部中还要虚实结合,如在握把处雕刻产生阴阳面,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四、结语

河南弹弓之美,美在曲与直的对比之美,美在直率与含蓄的统一之美,美在继承与发展的和谐之美。河南弹弓,是民间工艺师在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一种坚守,是中原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兼收并蓄的一个缩影,是中原民间艺术的一次蜕变。手工文化、手工制作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民族风貌的表征。面对21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发生的巨大转变,河南弹弓以设计的个性化和本土人文化为基础做出了大胆尝试,使传统工艺文化发散出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冯敏.试论中原民间艺术的当代价值[J].中州学刊,2005(5):257.

[2]长北.曲线旋律——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J].艺术百家,2010(4):153.

[3]陈炜.略论曲线在形态设计中的情感作用[J].装饰,2011(1):139.

[4]司宁达.论道家、道教思想对中原汉画艺术的影响[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9.

篇13

Keyword:Art;Folkart;Method;Contemporaryconstructionandstructure

民间艺术学作为二级学科艺术学下的一个具有核心性质的学科,发展的历程并不很长。上个世纪以后,随着民间文学调查研究的深入,民间艺术的研究工作也开展起来。上世纪30年代,民间艺术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将民间美术的品类划归到民间艺术之中,并提出了民间艺术的特征。之后的50年代,伴随着到民间去发掘和研究民间文学、民俗资料的大潮,各级文化局、艺术馆或社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在调查、采集、整理、研究上述资料的同时,也开始开展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工作。随着本土文化意识和寻根意识的觉醒,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民间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而倍受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民间文艺学界两度发起大规模的搜集整理民间艺术资料的活动,从广大农村发掘出大批有价值的民间文艺资料,并整理成册,这对民间艺术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民间艺术的研究在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形成了一次高峰。而近些年在资料搜集工作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开始从艺术学等多角度对民间艺术进行研究。这方面的专著,有张紫晨的《民俗学与民间美术》、潘鲁生的《民艺学论纲》,唐家路和潘鲁生合著的《中国民间美术导论》、的《中国民间艺术论》等,从综合角度对民间艺术学学科建设和理论方法的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从现代化角度来看,民间艺术学理论和方法的建构要面临与时俱进的问题。如果一味的保守而不知创新,学科的建设就难以赶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对民间艺术也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随着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进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闭的村落空间彻底被打开,生存于其中的民间艺术也面临前所未未有的挑战,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状态。显然,民间艺术最初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原有的民间艺术学理论和方法能否适应当代民间艺术的发展?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扩充和革新。在当代社会,民间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建构,确实需要我们重新给予审视、补充和发展。

一、多学科交叉影响下综合研究方法的应用

民间艺术学经过几十年的艰难发展,在世纪之交基本形成其完整地理论研究体系,但是必须立足于当代艺术学的界域,超越单一的艺术学和美学视角,才能追本溯源,寻求发展的新契机。一个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建构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吸收和借鉴许多相关学科优点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独特价值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当代社会,学科之间早已打破以前的那种森然壁垒,交叉学科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学科分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在告诫我们研究一种学问,只将目光停留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做法有些不合时宜,各学科的发展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采取兼容并包的方法,才能取长补短,顺利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而在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中,其划分的交叉学科也很多,如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等。这些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原来的学科都有直接的联系,原学科框架完备的理论体系,深厚睿智的学术沉淀使这些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往往事半功倍。

同样属于二级学科分支的民间艺术学与这些交叉学科仍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理论和方法对民间艺术的研究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不但丰富了民间艺术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为民间艺术的研究开拓更宽广的思路。比如作为成熟的艺术社会学,重点是深入研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与特定的审美态度、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等因素的关系,它不仅仅外在的描述和规定艺术,如一般的、现象的研究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政治以及艺术的主体、题材、体裁、技巧等,而是去研究那些作为审美对象而呈现的艺术美,弄清楚某一时代的艺术之所以美的道理,为什么那些我们看起来美的艺术,当时当地人看起来不美,而我们认为不美的东西,当地人却视为美的。艺术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考察艺术与种种社会因素的关系,当然这种考察毕竟与自然科学的方法不同。艺术社会学的研究特点,也恰好是民间艺术研究所要关注的。特别是当代社会,民间艺术发展的景况不容乐观。虽然,我国发起一系列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但是,民间艺术的衰落仍然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什么我们这些专业人士认为很美的民间艺术在民间的发展如此的艰难,很多民间艺术或是消失,或是式微,这种状态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这种现存状态的科学剖析是目前民间艺术学应该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民间艺术学自身进行外部研究的重要方面。而借鉴艺术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的社会学操作方法,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证体系,也是民间艺术学研究方法应该尝试的一个途径。

再如,民间艺术更要吸收人类学收集、分析和驾驭材料的优势。人类学的材料历来受到中外美学大师的关注,异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为人们理解美的本质提供新的维度。而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也对美学、艺术学研究影响颇深,如功能论、进化论、原型批评、结构主义、符号论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学从个别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从实证到思辨的运思模式,极有可能在精微之处解构民间艺术学的某些传统理论与固有范式。这一过程的实现,往往需要民间艺术学研究者自觉地从人类学中汲取知识的源泉,也可以使人类学主动地向民间艺术学领域渗透。在人类学领域,大约在20世纪初期,人类学家开始意识到,如果想要创造出任何具有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就必须像其他科学家研究他们的对象那样来研究自己的对象——即要系统地进行观察。为了更准确地对文化进行描述,他们便开始同所研究的民族生活在一起。他们观察、甚至参与那些社会的某些重要事务,并向土著详细询问他们的习俗。所以,注重实证精神主要体现在田野作业的运用上。而这正是目前民间艺术应该重视的方法,以往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往往由许多民俗学家从民俗的角度给予实证调查研究,偏重可观察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与民间艺术学的侧重点有所偏离,民间艺术学在田野调查中应该以审美或审丑的眼光,深入到乡民的社会生活中,了解人们审美标准、审美趣味发生的改变,改变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人们对民间艺术的现实期待等等。走向田野,才能了解审美习俗在当今人们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化,才能把握民间所具有的质朴、清新、淳厚的美学观念的发展脉搏,探寻突破民间艺术固有美学范式的新路径,从实证的、个案的角度出发,逐渐上升到抽象的、一般的层面,使民间艺术的研究不仅仅限于静态图式化的研究,而是让其与整个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使民间审美文化的研究更具深度和广度。

总体来说,采用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研究方法,民间艺术学可以在发展中取长补短,改变封闭、狭隘、静止的研究状态,更具开放性、包容性。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在多学科交叉影响过程中,民间艺术学势必会接受西方的一些新潮理论影响,在接受过程中一定注重与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要立足于对中国社会文化以及乡民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的体悟与省思。切莫盲目的不加分析的引进和套用,使自身的学术体系缺乏本土化特征。

二、动态过程化与静态图式化研究方法的并行

由于民间艺术来自民间,又是民俗活动的载体,所以研究民间艺术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将民间艺术从民俗活动的主体和发生情境中剔除出来,将它(特别是民间美术)简化为一种图式、文本进行研究,即研究民间艺术作品,这是目前大家常用的,也是比较认可的静态研究方法。二是将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主体和发生情境紧密结合,在特定文化语境下全方位动态研究民间艺术,揭示民间艺术与其他文化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凸显民间艺术研究的整体性。该研究方法在我们今后的研究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民间审美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渐次更替而不断的演进和发展,任何审美文化习俗都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它不是一种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审美存在,往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每种审美现象都深深的烙上了历史的印迹。因此,民间艺术学研究要特别强调将各区域、各族群的民间审美文化置于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段中,使之与整个社会文化变迁历程相联系。这是纵向的强调历史感的过程化研究,在当前的学术领域,一些学科也开始重视这种研究方法的采用。例如在文学学领域,作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葛林伯雷,十分重视产生艺术文本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强调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反对那种将艺术作品与社会、与历史孤立出来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并且注重艺术文本所产生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以及文本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的诸种因素的“互文性”。张京媛指出:“当我们阅读葛林伯雷和其他新历史主义者的文章时,我们可以感到他们以文化人类学的方式把整体文化当作研究的对象,而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文化中某些我们认为是文学的部分。……‘新历史主义’是描写文化文本相互关系的一个隐喻。”[②]新历史主义将艺术文本的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融合起来,一方面努力恢复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另一方面也注重文学文本的现时代的文化语境,将文学文本的语境的历史性与共时性结合起来。新历史主义主张:“任何理解和阐释都不能超越历史的鸿沟而寻求‘原意’,相反,任何文本的阐释都是两个时代、两颗心灵的对话和文本意义重释。”[③]这就意味着,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在努力贴近和走入文本产生的特定的历史语境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和遗忘阐释者自身所处的现代语境。

新历史主义的主张,与民间艺术学理论方法中强调动态过程化研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里强调的动态过程化研究方法,是基于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特殊性提出来的,在注重历史性的基础上更侧重于现实性研究,特别是在现当代民间审美文化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这种动态过程化研究更能契合时代的步伐,给民间艺术学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在现代艺术界,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对于艺术品来说,能够发掘其媒介的潜力,并通过它把创造过程展示出来,已上升为艺术家首要考虑的问题。其实,民间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何尝不也注重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也包括作品的展示过程,更包括艺术的发展过程。这一点对民间艺术研究很有启发。民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动态的民俗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与艺术发生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人们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当代,民间艺术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其生存状态发生了种种变化,如果我们只是静态的研究民间艺术文本,而忽略民间艺术的历史沿革和现代变迁,不能立足现实语境来进行调查研究,我们会丧失一大块蕴涵丰富的“矿藏”。我们知道,艺术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摇篮中形成,这在来自下层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民间艺术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假如我们不能追溯民间艺术作品原本的生成语境,就不可能像创作者和当时的接受者那样真正理解它所具有的刚健清新、质朴浑厚的艺术美,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民间艺术真正生命力就在于作品本身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人文环境、特定的民俗文化中所迸发出来的独特的魅力。艺术作品在民俗活动过程中呈现一种婉转流畅的动态美,让人产生巨大的审美愉悦,它不是一种结果和现象,而是过程中“直指人心”的审美体验和功用上契合需要的满足。这种体验和满足往往因时间、地点、参与者等文化语境构成要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间艺术生存的村落空间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民间村落已经不再是传统社会的村落,其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民间艺术原来植根的文化土壤有很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村落文化视野下的乡民对民间艺术的接受态度也会发生转变。因此,民间艺术在当代村落中的状态如何,它将怎样适应目前的变化,都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所以,把握民间艺术的现实状态、主客观因素及其他文化因子间互动的“动态过程化”,与“静态图式化”研究相比较,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将两种研究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民间艺术的整体研究很有必要,对当前研究民间艺术、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也富有实际意义。

中国转型期社会本身就存在诸多复杂性,当代的村落也超越了原来传统村落的意义,地理空间不再封闭,文化种类不再单一,已然成为一个流动的空间,人口的流动、物资的流动、文化的流动成为如今村落的特点。因此,采用“动态过程化”方法才能洞悉民间艺术发生种种变化的具体原因。

三、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中的文化研究转向

从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发现,在传统社会,民间艺术一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这种状态在当代社会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变化。而从文化哲学层面上考察看似非日常生活结构组成部分的民间艺术与作为日常生活结构组成部分的民俗之间的关系,将为民间艺术学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们主要以自在自发的活动为主,这是人的基础或最低层次的实践活动,是人们依据重复性思维、传统习惯、给定的图式和规则而自发地、不假思索地进行的重复性实践活动。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是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主要生存模式或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的领域而自在地、周而复始地、成功地运行,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的运演遵循着一些给定的自在的规则,其中最主要的是传统、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等等,它们自发地调节和支配着日常生活的运行,构成了日常生活的自在图式。匈牙利美学家乔治·卢卡契(GuörsyLukács,1885-1971)曾指出:“没有大量的习惯、传统、惯例,生活就不能顺利地展开,人的思维就不能这样迅速地(往往是绝对必要的)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响。”[④]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在典型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由习惯风俗、经验、常识等构成的自在的日常生活规则或图式往往十分强有力。其顽强的生命力特别表现在,虽然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等自觉的途径使人们习得,但是其最主要的遗传或传承方式则是自在的。人们往往在潜移默化的社会示范中,在家庭或环境的不知不觉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文化要素,并且把它们溶化在血脉中,使之成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假思索就可以成功地遵循的规则或规范。非日常生活世界其实是从日常生活的长河中分离出来的,它是由传说、神话、思辨(哲学)、科学、艺术等为人的生存提供意义的精神活动领域。在传统社会中,同自觉的科学世界、艺术世界、哲学世界,以及有组织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化世界等非日常生活世界相比,日常生活领域显然是一个习俗世界、经验世界、常识世界、本能世界、情感世界。

民间艺术则作为一种反例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中,它的存在是传统农业社会中的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分野中的一个“临界点”,是传统民间日常生活方式通过一般社会活动向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渗透,并对乡民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产生影响的一种结果。民间艺术既然称之为艺术,很多人认为它应该具备成为艺术的普遍特点,但实际上,传统社会民间艺术的存在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天人相隔”的界限。民间艺术具有实用性、功利性,很多民间艺术品就是日常生活用具,这无疑与艺术的标准差距很大。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民间艺术不能与科学、哲学等门类直接外化在非日常生活世界中,而是与民俗共同存在于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中,这种混同模式的存在注定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不能简单的通过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的分野而简单的分离。

在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中,民俗和民间艺术却呈现出渐趋分离的趋势,虽然民俗作为乡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仍然存在,但在传统社会中与之相伴生的民间艺术却渐趋与之分离,成为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一些原来植根于乡土文化空间的民间艺术,实际与民俗活动联系越来越弱,很多民间艺术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视野,成为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份子。这种民俗与民间艺术分离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如某些地方剪纸和刺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与民俗活动联系不大,现代社会使之成为纯粹的工艺品或商品,成为地方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它们的创作主体和创作环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接受主体和接受语境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在乡民的这种现代日常生活状态中,日常生活结构与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的分离往往也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就是民俗与民间艺术分离的过程所导致的部分民间艺术的衰落,这也是日常生活结构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分离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

目前,日常生活艺术化一直是艺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所处的消费社会面临的是广泛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同时又导致了艺术摆脱传统的精英立场转向民粹立场,在这种趋势下,艺术家越来越强调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流和融合。这也是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一种新的关系模式。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人们要求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审美意趣,从办公场所到消费场所在到家居生活,艺术日常审美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或者随着公众审美水准的提高,趣味的多样化,把过去不认为是艺术的东西当成艺术的发展趋势。然而这些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也引出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的技术工艺化和人工化、标准化倾向,使日常生活更趋装饰性,使审美越来越远离自然性和本真性。然而以上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传统社会的民间艺术发展中却不会引起过多的担忧。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功用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体验,还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它最能体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要求,却没有背离土生土长、率真可爱的本真性。这是民间艺术在日常生活艺术化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然而,在当代民间艺术发展中,在日常生活结构图式和非日常生活结构图式又向分离方向发展的今天,民间艺术脱离民俗生活后,这种日常生活艺术化往往受到削弱,走向一个相反的过程。对此的研究理应上升的文化哲学的层面,通过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关系模式加以分析,这是目前民间艺术学研究的一种文化研究转向,其研究更具理论的深度和思辨的色彩。

结语

当前,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不均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具有错综复杂性。现代化在对西方文化的引进过程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繁荣的市场经济,却忽略西方文化的理性、规范、公平、诚信、宽容、批判、创新、效率和协作等精神。市场经济虽然带给我们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但经济转型过程中却没有形成适应现代化的伦理精神,人们失去了人文精神与道德约束,盲目的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结果导致生产力虽然获得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但是精神文化和心理素质却没有像经济那样得到发展,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也遭到破坏。这些情况显然对民间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仍然植根于村落中的民间艺术。它们因传统文化的衰落使自身的“文以载道”等一系列功能丧失,而现代的大众文化、商品化更是通过大众传媒给予其无所不在的影响。因此,当代民间艺术的研究语境早已与十几年前有了较大的不同,原有的理论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文化影响下民间艺术学科继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民间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当代建构也要重新给予审视,,从多学科交叉影响、立足现实文化研究等方面给予扩充和更新,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学科理论的发展,为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完备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