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经营与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矿山经营与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矿山经营与管理

篇1

近年来,受经济复苏乏力,需求不振影响,全球矿业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矿山企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矿业新形势双重考验下更是负重前行,多数矿山企业在自然禀赋条件差、体制机制不灵活、债务负担重、成本高居不下、矿山生产经营传统思想禁锢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亏损面越来越大,甚至资金链断裂,可谓是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从投资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尤其是进入2015年,中国全面进入大改革与大调整之年,随着“供给侧改革”助推经济发展的提出,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改革的走向和着力点。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大力压缩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等宏观政策背景下,加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矿业形势整体低迷趋势仍未改变。目前,世界四大矿企正全力扩大生产,加快技术改造,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结构的改善、税费的减免、资源政策的调整、外部条件的变化,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和运营成本逐步降低,随着高成本铁矿石供应商不断挤出市场,逐渐破产关闭,未来他们在国际铁矿石海运市场上仍将延续其主导地位,并且随着高成本矿山不断被挤出,市场占有率还会是增长的趋势,市场垄断地位还将增强。就国内矿山企业而言,多数存在规模小、低品位、高成本、高债务等特点,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远低于国际主要矿业公司。但是,大浪淘沙,能够在这次全球性的矿业寒冬期生存下来的矿山,必将破茧成蝶、涅重生。所以,如何利用科技进步来改善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准确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并进行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信息化建设程度来讲,我国的矿山企业尤其是冶金矿山企业远远落后于其他的行业,这是由矿山领导干部长期以来重工艺而轻信息造成的。不仅如此,我国目前也比较缺乏适应矿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二、矿山企业精益管理ERP研究

(一)矿山企业精益管理ERP的适用性

精益管理作为一种以集约严细为基本原则的管理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推崇。尤其是针对我国矿山生产作业环境比较恶劣,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成本费用虚高的特点,精益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利用精益管理实现流程再造,提高人力资源效率。企业资源规划也称作ERP,是一种融合先进管理思想和信息手段的新技术。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为矿山企业的现代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方向。但是,目标市面上大部分的ERP产品都是以制造业企业为对象,没有考虑到矿山企业的特殊性。将ERP手段融合精益管理的思想,与矿山经营特点进行结合,建立适用于矿山企业的精益管理ERP,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针对矿山企业的精益管理ERP,应该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矿业集团的管理,另一个是矿山自我管理。在我国的现状是,大部分矿山都属于矿业公司的下属单位,不仅生产经营、利润指标、前期基建要服从集团公司的安排,具体的销售定价、人事安排都要随时向上级报备。与此同时,在企业在推进精益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手段不健全,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精益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强化。这也从另外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精益管理推动。

(二)FQ矿业公司所面临的问题

结合FQ矿业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了其在 ERP 项目和精益管理思想方面推进的经历,进而提出了“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 ERP 在矿山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的课题。通过了解FQ矿业公司当前生产管理情况,以精益管理为指导思想为核心,提出ERP建设方案,为提升FQ矿业公司的管理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依据。

国内矿山企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矿业新形势双重考验下负重前行,多数矿山企业在自然禀赋条件差、体制机制不灵活、债务负担重、成本高居不下、矿山生产经营传统思想禁锢等因素影响下,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亏损面越碓酱螅甚至资金链断裂,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作为目前国内最贫地下铁矿山企业之一的FQ矿业有限公司在矿产开采全过程中虽然通过采、掘、探工程和地测工作外包以及选矿过程中输送尾矿进行充填等新型形式,但是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跟随企业的正确领导,通过开拓、采矿、运输、选矿矿产全过程的协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生产成本下降,经营更高效。通过对矿山企业的总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由于矿山的勘察、设计、采准、开拓等时间上不同步,且基建与投产效益滞后,导致了成本不能及时进行核算。所以,难以及时分析费用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员工成本意识不强,降本增效手段不够丰富,部件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频现。精益化思想不够,在备品备件的库存上没有做到最优,存在二级库存的问题,增加了浪费。并且各物资流之间联动性不强,还没有上升到ERP的高度。

第二,管理结构方面的问题。FQ矿山的机构设置较为臃肿,不够扁平化,在矿井掘进以及开采、运输、选矿的施工工作中同一单位的内部班点衔接不是非常紧密,大部分员工团队意识较差,由于隶属于某大型国有钢铁集团公司,所以人事调度上面难以进行协同。人浮于事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员工缺乏积极性。

第三,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FQ矿业公司在生产全过程中虽然运用了一些自动化、信息化的手段。比如:运输实现了半自动化;装矿、提升、供矿、筛分等都实现了全自动。但是各系统之间缺少统一的接口,不能实时的联动。尤其是在采选工艺上,信息孤岛较多,工序之间的数据没有进行共享,导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协同化意识比较淡薄。在矿井的信息化方向,存在着系统功能重叠的问题,外包业务与自营业务难以沟通,数据之间的传递还是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信息管理水平不是太高。

三、解决思路

ERP和精益管理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从计划的角度来说,一个属于推动型,一个属于拉动型。ERP更强调的是如何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来调动资源的合理利用,比较适合企业的中长期规划。而对于底层的数据采集、生产过程管控、临时调度等需要较快应变能力的活却显得力不从心,但这些恰恰是精益管理所擅长的。从精益的角度来看,通过现场的控制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协调企业的未来规划。所以把二者进行结合,在ERP上设定顶层计划,其中包括物流、信息流、供应链等计划,并且把计划下发到各个工艺流程,在各个班组,利用精益生产的理念来具体执行。便能够充分发挥二者之间互补的优势,作为FQ矿业公司管理的特色模式。

(一)基于精益管理的ERP系统框架

精益管理的成功实施需要形成持续改善的企业文化,精益理念易于理解,但需要持续改进,把精益管理的理念加入到ERP系统中,就需要在框架设计的时候考虑到每个子系统的精益化,从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运输、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综合的FQ矿山多级管理系统。其中包括消费、生产、供应、知识等全景,这4个全景是在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设备的基础上构建的。

(二)基于精益管理的ERP系统解决方案

针对QF矿山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信息化四级管控。从信息技术的框架体系来看。第一级是数据采集层,作为数字化矿山的最小神经单元。第二级是生产自动控制层。第三级是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包括生产计划执行、物流管理系统、数据传输处理、设备状态管理等。第四级是企业资源计划(ERP),包括生产管理、设备管控、物资管理、质量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维度协同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管理系统。

(三)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坚持货比三家,采取招标采购、比价采购、网络采购、直接采购等多种形式;通过供应商重新招标,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充分利用公司交通便利的优势,选择距离公司较近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这些供应商能“招之即来”,尽快地采购到最好的材料。另外对渣浆泵备件,供销部同供应商协商预留一部分库存,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物资成本,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四)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一是通过采场的二次圈定,降低贫化率,提高出矿质量。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对充填体混入超出100mm部分双倍考核。三是用好数据共享,促进有效管控。

(五)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设备的拥有者不一定是设备的管理者。因此,这些传统上难以理清的业务委托关系都可以通过ERP实现。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管理水平,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设备维护保养,一是完善了设备管理制度及机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规定,健全了设备管理考核体系。二是加强了设备点巡检及维护质量,积极向预知性维修方向努力,改被动为主动,避免了因维修滞后而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三是在雨季前完成了电气设备的预防性实验、提升系统检验检测、避雷接地测试,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四是在汛期来临前组织了对井下排水系统的专项检查,确保矿井安全度汛。五是对故障停车、设备事故采取了“四不放过”的原则,从严考核。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

(六)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坚持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原则,对岗位定员和招聘人数实行严格把控。对每个部门设置的每一个岗位进行了明确的岗位描述,规定了每个岗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基本技能、公司内外的业务衔接以及工作职责,岗位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为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权责明确、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企业管理体系,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员结构。

篇2

一、矿山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提供有价值信息

预算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它可以给公司的领导层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更好的处理风险与效益的均衡。另一方面,它还可给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提供较为详细的信息,以保证最优化投入与产出。此外,它还能给公司基层人员提供成本支出的准确信息,实现对费用的合理控制。

2、促进经济指标落实

预算管理可以实现对企业整体目标价值的细化,具体表现为各详细指标。预算目标分解到各部门,把经济效益指标落到实处,让各部门、各员工将本部门、本人预算指标作为预算期内自己的目标,提高工作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大幅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控制企业经营

在预算管理中,事前控制表现为矿山企业预算目标测算、确定和编制,事中控制表现为预算执行,事后控制表现为企业对预算差异评价、考核及改进企业经营的措施。预算一经确定,各部门员工须严格执行。

二、矿山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1、预算管理职能认识不足

管理层和财务对预算管理职能认识不足,不能够全面的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多数认为预算编制只关乎财务,其他部门配合不积极,而又造成财务对企业全面了解不深入,仅靠数据推测,发挥不出预算管理真正作用。

2、编制方法不科学

在大多数矿山企业中,预算管理通常采用传统基数加增长的增量预算法。此法虽操作简单,但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强,也保证不了公平效率,无法有效地调动各部门节支增收的积极性,最终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严重。

3、预算控制不精细

大部分矿山企业预算制定的都较为粗略,没有系统性的将各部门分类,预算数额的确定也比较粗略,一些环节费用在预算编制中没有体现,这就造成了最后预算数据与实际需要出入较大,难以发挥预算控制作用。

4、预算考评指标难以动态反映企业经营管理

预算体系的指标设置只是单纯的按部门划分粗略静态的划分,指标设定所依据的参数非常有效,很难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实际需要,更难以根据企业内部发展的需求和外部市场因素变化的趋势来进行预算编制,从而使得预算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变化

情况,使其对财务信息的反应准确性大大减弱。

5、预算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激励约束上,大多数矿业企业采用单一考核标准,偏重考核财务指标,对非财务指标缺乏统一考核,造成员工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影响工作积极性;薪酬管理上,企业虽采取多级负责制,但具体到各部门、员工并没有从其对实现预算目标实际贡献给予报酬,表面上的公平掩饰了实质上分配不公,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员工的主动性和效率。

矿山企业预算管理完善对策

1、将财务预算指标细化落实到基层

矿山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通过权、责、利的结合把预算指标和管理目标分解落实,明确各单位、人员的职责权利关系,明晰各自权限和责任区域。年初把预算全年任务细化到位各单位,做到每人有指标、每岗有责任、层层作考核。同时,预算管理指标分解到月份、季度,单月预算、季度预算、年度预算有效衔接,保证预算目标。对于各单位所下达的分项预算,制定分解计划和措施,落到具体项目和责任人。

2、改进预算方法,建立全面预算机制

单位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矿山成本预算管理的必要性。通过编制预算,及时发现矿山未来时间段内的生产经营问题。从矿山行业本身具有的特性来看,资源开发条件及生产管理水平一定,产量目标决定实物资产业务量,进而决定总成本耗费。加强成本投入与实物工作量指标关联性研究,将技术与经济结合,利用工程技术方法算定出矿山生产各环节成本消耗定额,让技术人员熟悉成本形成过程,发挥其在预算编制、执行中的作用。

3、对矿业企业财务预算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

在强化产量预算的基础上,建立矿业企业各矿山区块投入产出动态评价模型及年度优化配比生产机制。产量生产依靠动态经济发展来确定;建立矿山企业成本动因数据库,第一时间获取各项生产数据,掌握生产情况。根据成本动因,把企业资源流动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矿业企业资源成本动因指的是矿产资产数量、固定资产数量、职工人数等。作业成本动因指的是为生产而发生的各机械设备参数和指标等。在成本动因基础上,预算编制要结合生产实际和动态指标发展趋势,更好的发挥好预算管理对成本的控制作用。

4、建立矿业企业生产经营预算动态监控机制

通过系统性收集矿业企业生产经营预算执行敏感性指标,抽取经营特征信息,应用特定预警法,对全面预算执行情况作趋势评判,及时发出企业生产经营预算执行预警信息,这就是矿业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预警系统。

矿业企业加强对影响生产经营的各因素管理,在预算范围内严格控制企业各业务量的发生、成本支出,随时反馈,避免发生无效或不增值作业,防止成本浪费和盲目投资。

作为事后控制最主要的方法,反馈控制将企业运行结果与预期比较,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偏差。将矿业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按月份或季度汇总,发现预算执行差异并作分析,调整预算或修正责任中心行为。

5、改进预算编制,建立预算考核评价机制

成本项目分为直接材料、水费、电费、人工成本、测试检验费、作业费、修理费、制造费等,保证预算编制体现企业资源用途。改进后的预算编制不仅包括综合成本计划,还要分专业系统编制预算,通过细分基本生产过程和各矿业资产,让成本预算深入到各生产环节、设备中去;矿山企业还要制定合理科学的预算考核体系,确立企业预算主管部门、次级执行部门、基层执行部门的责任体系。加大考核奖惩,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议,严格月检查、月考核,强化现场管理;检查和督导基层单位、部门的全面预算管理,及时进行问题。将全面预算管理与各单位奖金挂钩,通过考核确保预算执行力和控制力,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健康。

结论

矿山企业预算管理在客观预测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具体安排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经营业务的支出和收入等,是企业年度经营目标的具体化成果。矿山企业预算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有重要的控制和指导作用,是企业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国内钢铁企业的高速发展造成产能过剩,严重破坏了市场供给平衡,钢铁业进入减量发展阶段。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显示,截止2017年5月,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但也造成铁矿石需求遭到挤压,且内外矿产双增。据统计,2015年建筑行业全年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7.2%,机械行业全年钢材消费量预计同比下降6.5%。截止2017年5月份,铁矿价格期货和现货出现齐跌现象,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提醒矿山企业一方面要缩减成本,另一方面也应改善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降低生产风险和经营风险。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对企业缩减人力成本、降低风险防控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将内控完善与财务监督结合能够从面和点上强化企业的资产安全、改善经营管理。

二、矿山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环境因素中,忽视财务监督的环境

基础内部环境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基调和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在环境因素的六个方面中,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内部审计及企业文化等奠定了财务监督的环境基础。财务监督对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和资产安全至关重要,但在机构设置上,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在冲突下,管理层倾向保留资金用于在职消费,所有者缺位弱化了治理监督。对内部审计的不重视和流于形式,使得财务信息真实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疏于对风险的过程和结果控制。矿山企业属于高风险企业,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十分必要,但现实中,不少矿山企业经营管理粗放,管理层缺乏培养企业文化的意识,执行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烈,造成事故多发、资产受损、资金压力增大,安全补偿成本不断上升等,尤其忽视财务的监督作用,认为财会部门只负责记账,缺乏财务管理思维,使得财务监督在事前预算编制、事中执行控制和事后财务信息反馈方面都难以发挥效用。

(二)风险评估因素中,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评估

风险评估要求矿山企业全面收集信息,根据控制目标,及时评估风险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作为风险高发的矿山企业,不仅应该关注事故安全,更应洞悉风险本质,所有意外和机会的来临最后都作用到企业资金,风险的解决和缓解都需要企业给予有效的资金支持,在风险评估中同样应该将财务风险纳入评估体系。结合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层应将重点锁定在安全生产上,对配套资金的调度合理安排,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资金库,根据企业生产和销售周期合理配置资金。风险一旦发生,紧急调用临时资金很容易造成企业生产链条的中断和财务风险上升。

(三)控制活动因素中,财务监督的执行缺位

控制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防范活动的落实情况,根据内控指引,七大内控措施为:不相容职位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它们都与矿山企业财务监督的执行和落实息息相关。其中,部分矿山企业存在不相容职位未分离的现象,同时,一人身兼多职造成资金管理审批和支付存在舞弊风险,威胁财务安全;在授权控制上,部分矿山企业对资金使用和投放缺乏必要的审批环节,资金的混淆使用、随意投放,造成资金管理的混乱和低效;未能及时更新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得财务核算系统和生产系统、仓储系统等脱节,造成财务监督链条中断;财产保护方面,未建立专门的财产保护机制,也未明确各个岗位对应的财产保护职责,使得重资产的矿山企业资产流失严重,滞后反应在财务数据上,造成事中监督失效;预算、营业分析和绩效考核控制是以财务数据为支撑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财务控制手段,但预算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会导致总体控制目标的偏差,营业分析和绩效考核不到位,同样影响了矿山企业财务监督的时效性,难以达到安全生产、资产保护和提高经营效率的控制目标。

(四)信息与沟通因素中,财务监督反馈机制不畅

财务监督实质是以财务信息为载体,通过报表报告的格式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在矿山企业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向上不通,即执行和业务层面的财务信息和监督结果难以传递到管理层,管理层在决策和管理中缺失重要信息,易造成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向下不达,即上层预算目标分配未能有效传递各部门及人员,导致企业风险文化氛围不强,执行力降低,影响经营效率。信息传递的不通畅造成财务监督反馈机制失效,对风险和意外难以及时防治。

(五)内部监督因素中,缺乏日常财务监督

矿山企业风险性高,项目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因此,建立日常的财务监督体系很有必要。矿山企业对日常财务监督的执行情况不佳,例如,对账务的处理尤其是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账务记录未做到日清月结;白条入库、员工短期借款未及时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现金的定期盘点和银行的定期对账未按内控要求执行,全权由出纳一人执行,降低了会计管理的可信度;此外,财务人员在日常控制中的参与度不够,例如,预算编制、合同签订及业绩考评等过程中忽略财务人员的监督作用,造成矿山企业信息流与资金流的脱节,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降低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敏感度。

三、矿山企业改善内部控制和强化财务监督的手段

(一)树立财务监督理念,建立风险防控的企业文化

矿山作业探索性大、风险高,矿山建设前期可行性分析需要的信息量大、工作强度高,即使进入开发阶段,也可能面临着亏损风险,因此,对矿山企业来说树立风险防控意识至关重要,在矿井项目的勘探、开采、闭坑各环节警惕风险的发生。树立财务监督理念,要求矿山企业结合矿山项目的各个阶段,识别可能的风险。首先,在投产初产期,资金初始投资大且基本无现金流入,企业应积极安排筹资渠道来源、债务资本期限结构,降低资金中断造成项目投资搁浅的可能性;其次,在均衡生产期,企业应合理安排还贷计划,降低财务风险并保证日常资金的供应;最后,在衰老期,预留环境修复成本和退出成本的资金需求,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成本。

(二)完善风险评估内容,全面涵盖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风险评估内容广泛,除了外部市场风险、合法风险等,矿山企业应把重点放在内部的战略风险、运营风险、操作风险和财务风险上。财务风险的评估和预防与企业的战略安排、运营情况及操作规范等息息相关。财务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贯彻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的评估内容要求矿山企业应该结合战略安排,考虑筹资需求和投资计划,根据运营水平和操作情况识别风险关键点,并结合企业财务灵活性和临时资金筹措能力预估战略调整、运营失效及操作失误给企业增加的财务风险。

(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落实财务监督的执行情况

矿山企业首先应该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职责,一方面,积极承担风险管理的评估、预警和防范的职责,指导风险控制部门的人员落实风险防控行动;另一方面,结合风险控制的七大措施,定性并定量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概率和损失降到最低。此外,风险管理部门应与财务部门积极合作,结合财务信息情况和预算执行及考评反馈,发挥财务部门在信息提供和资金管理上的监督作用。

(四)疏通信息沟通渠道,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着企业管理的技术手段,会计信息系统提高核算效率,ERP系统将企业各业务环节对接起来,完善了整个业务链条和经营管理信息传递的渠道。通过集成的信息化平台和局域网资源,将安全、生产、调度及人力等各个环节信息实时呈现,形成规范化的信息公示;通过安装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即时广播和视频监控系统等,提高矿山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及时传播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保证全员处于信息系统的信息收集范围中,将被动的信息传递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收集,从而提高信息时效性,降低信息传递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促进即时信息传递系统与财务资金流转的同步性,资金流转的同时保证相关业务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层,通过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互相补充,提高决策管理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的了解程度。

(五)把握日常财务监督,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

日常财务监督能够化繁为简,坚持预防为主,提高企业在风险面前的主动性。在日常的财务监督中,首先应将基本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落实到位,规范日记账核算、资金管理等程序;其次,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应该安排财务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项目计划的全过程,从概预算的编制、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执行及后续监督上,发挥财务人员在内控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最后,鉴于矿山企业生产经营极具独特性,对财务人员进行矿山工程和生产环节基础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财务人员要结合矿山工程的发展阶段及各环节特点,识别潜在的风险,降低工程成本。

四、结语

钢铁市场行情不佳、矿产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铁矿石供需失衡,给矿山企业的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矿山企业在市场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应从可控的内部风险防治出发,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强化财务监督,积极改善粗放的管理模式,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构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凭借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稳步推进财务内控制度在规范和保障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娟.浅谈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01).

[2]杨艳平.浅析内部控制的作用与治理[J].财会学习,2017(01).

篇4

1.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性

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以高层管理方向为指引,但中低层财务工作范围广泛且简易的综合性工作。矿山企业基层作业人员数量多、分工明确且工序复杂,致使财务要面面俱到就增加了一定难度,也就使得其综合性难度加剧。可见,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既具有综合性,也具有具体性,才能使得特色的矿业企业在财务管理协助下发挥更大的企业光辉。

本身财务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但是矿山企业的财务工作较多为基础数据工作的总结集合,若是矿山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到位、数据不足,就将影响之后的一连串企业财务决策。可见,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科学性、基础性。

2.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现代国内外经济环境下,矿山企业想继续稳定发展下去,就应该持续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使财务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基础与核心作用,才能更好的应对国内外经济变化。对于矿山企业来说,过快或过慢的发展速度是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容易使得企业未觉察到企业不足而面临未知的企业风险,甚至企业风险带来的社会风险。可见,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给企业带来稳定性和纠正性。矿山企业有了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得企业长久发展,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社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工作是贯穿矿山企业管理内部的各个环节,甚至对于企业发展前期策划与后期评价总结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在矿山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的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差,是由于矿山企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二者的结合存在很大的磨合空间,致使矿山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如预期,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二、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现象分析

1.矿山企业资金管理过于分散,使得高层难以良好的做出决策

矿山企业资金管理混乱,特别是基层、中层资金过于分散,有些资金的利用价值非常微弱,高层对这些资金数据又有一定依赖,使得做出的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在一定上影响企业发展。当前下属矿业开设多个账户现象普遍,也就更加造成资金管理涣散、不严格,进而使得资金体内外循环问题突出,那么整个矿山企业就容易资金融通、资金结构出问题,从而直接导致企业财务风险急剧上升。

2.缺乏统一财务管理方向,内部控制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微妙分歧

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方向性、目标性,企业内部产权关系混乱不够明晰,使得内部资本结构松散,下属部门和矿业各司为政,过于追求局部甚至个人利益最大化,就严重损害了矿山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集体利益。没有统一性和目标性一致的企业,那么内部控制的制定也就同样存在很大漏洞,使得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互相磨合却又无法帮助企业走向稳定、提升的前进道路。当前,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内控工作完全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无法团结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而是加重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和监督。

3.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认识为“重收益、轻风险”

整个矿山行业的人员都没有认识到作为矿业这个特殊行业应该有的基本认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了水土那么人会好吗?矿山企业能够获得巨大收益(有的矿业属于垄断行业),收益驱使企业各层人员过于重视收益,而轻视了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的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和财务管理理念陈旧,也是致使财务管理工作单纯为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那么矿山企业呈现“重收益,轻风险”的现象就更加明显。

三、对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些许见解

1.制定矿山企业经营发展大目标,让资金、成本、内控等管理目标高度统一

矿山企业应该秉着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来综合制定企业经营发展大方向,企业内部各成员都认可的方向,若部分人员不认可也应该进行思想教育和,让其明白此目标将会带来的巨大经营利益,而不是太过于注重眼前短期利益等等。有了统一性的企业内部团结,才能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部分(资金、成本、内控、风险等管理)都得到沿着这个目标全面动态性运作。矿山企业的董事会也应该发挥其应有的职责来领导企业的整体发展,也尽量维护自身利益的条件下稳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成本管理作为矿山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不能一味的追求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

2.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与其他管理的及时动态沟通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能够为矿山企业财务信息及时传输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也应该从而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大幅度调整,将这一网络技术充分融入进来,为矿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化做出贡献。发展财务管理网络信息化能够使得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循环发展,再加上矿山企业经常面临严苛的地理、地质等条件限制,有了网络化财务管理就能克服这一方面带来的财务管理困境。

3.培养一批责任心、财务知识、地区荣辱感强的财务各层人员

财务人员作为矿山企业经营发展的纠正协助者,其品德和责任都需要有充分的可靠性,才能促进矿山企业沿着长远目标前进。矿山企业应该对具有特殊、不同岗位财务人员进行不同财务高级知识的普及,以便保证其知识的充足来为业务创新打下扎实基础。矿山地区荣辱感强的财务人员更应该进行多方面(社会人际、法律、经济、技术、国际化专业知识、国际化先进矿业理论)培养,地区使命感会促进该批人员自主创新来协助企业科学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华,周正富.煤矿多种经营集体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煤炭科技.2003(2).

[2]刘建强.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J].会计之友旬刊.2011(3).

篇5

1、矿山信誉;2、服务质量;3、经营思想;4、矿山企业道德;5、矿山企业精神;6、矿山企业目标;7、矿山企业规范;8、矿山企业环境

三、建设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

1、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

2、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3、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建设独具矿山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途径

1、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2、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3、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总之,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既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又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忽视个性就会变成空洞、平淡的口号,就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把选择具有明显个性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作为一种长远的企业竞争战略。

浅谈建设独具特色的矿山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大趋势,而矿山的企业文化,关系到矿山的生存和发展。它渗透于矿山生产生活之中,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是矿山的灵魂。因此,建设具有矿山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是现代矿山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层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设计而提出的,并为企业普遍接受的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职工行为等一整套价值观准则。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礼节和仪式、文化网络五个要素构成的。其中企业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组织的基本思想和信念。英雄人物是把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且本身为职工们提供了具体的楷模。礼节和仪式是公司日常生活中的惯例和常规。文化网络是组织内部主要的联系手段。企业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企业之基础,只有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才能推进企业内外的和谐。

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有:

1.导向作用,指企业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指引企业职工向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既定目标努力奋进。

2.凝聚作用,指企业和职工的相互吸引力,具体的说是指企业对职工的吸引力,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3.激励作用,指激励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规范协调作用,指约束人的行为,使之符合企业整体的价值标准。

5.效益作用,指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取得最好的效益,这种作用就是企业文化的效益作用。

二、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

矿山企业文化是指矿山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矿山环境、矿山企业精神及管理者和员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矿山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员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矿山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矿山信誉。矿山作为一个远离城镇自办社会的特殊企业,受国家地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其信用和声誉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规章制度、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与地方政府以及周边农村的关系中,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2、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当今企业取胜于市场的重要因素。矿山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以良好的服务树立矿山的良好形象。

3、经营思想。矿山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矿山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员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员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矿山自身形象等。

4、矿山企业道德。矿山企业道德是矿山企业行为的规范,是矿山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矿山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矿山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员工的行为符合矿山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的要求,达到矿山企业自我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5、矿山企业精神。矿山企业精神是矿山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矿山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6、矿山企业目标。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矿山企业目标体现了矿山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矿山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矿山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矿山明确的具体目标。不同的矿山因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及自然条件不同,应该有不同的矿山企业目标;即使同一矿山,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

7、矿山企业规范。矿山规范主要包括矿山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矿山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

8、矿山企业环境。矿山作为一种特殊企业,与其它行业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当前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矿山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能更好地进行,经营目标就能更好地实现。

三、建设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

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转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矿山参与同业竞争、寻求自身更大发展的需要。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矿山,都有其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亦即企业文化必有共性的一面。而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企业文化又有个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山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性质构成矿山的共性,矿山所处的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矿山的个性。因此,矿山要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企业特点,把行业特点和环境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2、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不同的企业,

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企业历史传统,并概括形成企业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会向企业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矿山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经营战略所包含的因素总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期的矿山企业文化的目标指向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说,矿山构建企业文化时,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融会外国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行业文化,使矿山企业文化具有现代化、规范化、多样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时效性。3、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个人的工作成绩,取决于本人的能力和动力。能力强的人,工作易于取得成绩。但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动力。处理好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能力与动力的关系。先进性决定动力的大小;群众性是能力的基础。

四、建设独具矿山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途径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对矿山的发展和矿山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矿山要始终把对企业理念的培育,尤其是具有个性化理念的培育,作为矿山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工程,适时提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发展战略,并整合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系,使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结构上更加规范,理论上更加深邃,实践上更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

要通过扎实的工作使矿山发展战略逐步成为矿山员工实现共同愿景的座右铭。把企业的理念系列变成指导企业充分展示团队精神和员工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源头与行为准则,使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培育个性化的企业理念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载体,广泛宣传,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每一名员工掌握企业理念,形成共识。

二是典型引导,形成认同。要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这些能够体现价值理念的个人和集体典型,以此引导、教育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告知员工,矿山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理念从认知到认同、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到倾心尽力地去敬业。

三是适时调整,发展创新。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变化,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客观需要,对原有的企业理念体系和企业精神,进行认真的思考,科学地整合创新,形成新的独具矿山特色的企业精神。

四是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学习,使整合后的文化成果深入人心,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和内涵,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的行为。

2、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企业形象建设是内强员工队伍,外拓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形象建设上,坚持发展与变化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将工作重点放在丰富、充实与强化其构成的视觉、队伍、管理和产品四个子形象内容上。

其一,视觉形象。在塑造视觉形象上,要把它作为矿山走名牌战略的重要基础。以国内外优秀企业为参照,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开发启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对企业标志、标准色、办公事务用品设计、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员工服装系统、会议系统规范、车体外观系统和色彩规范等进行静态表达,进而形成现代矿山视觉形象的个性化特征,在行业和社会中树立一个现代矿山的新形象。

其二,队伍形象。一是塑造企业管理人员形象,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完善管理人员知识更新计划,加大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和民主考评力度,努力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增强了管理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塑造党员形象,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塑造“四有”员工形象,在创建学习型矿山的总体要求下,在精神、环境、氛围、机制上保证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矿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使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自我发展意识和拼搏创新风格不断得到提升。坚持政治、业务培训常抓不懈,坚持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和技术练兵活动,大力表彰工作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班组长、青年技术能手和优秀员工,对取得突出成果和显著成绩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给予肯定和重奖,以此展示矿山员工的良好风貌。

其三,管理形象。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国际管理标准接轨,开展iso9001质量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对人和物的管理控制更加科学、规范。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动态管理,对各类管理信息实现网络共享,对各类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使矿山在科学管理中提高经济效益。

其四,产品形象。要严格按照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一流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手段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离开了质量意识,就不是真正的矿山企业文化。

3、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全方位优化的矿山企业环境是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从规划上、机制上和设施上予以充分保证。

在规划上,要按照矿山发展的总体要求,从注重员工工作条件、优化员工工作环境角度出发,动员员工全员参与环境建设。将保证员工作业环境优美、安全、环保视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一环。重点致力于从本质上解决员工作业环境的环保达标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粉尘对员工健康的侵害,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赢得员工们对企业优化环境建设的由衷拥护和充分信任与信赖,进而焕发其干劲,激发其“爱矿如家”的自豪感和献身矿山的责任感。

在管理机制上,注重现场检查考核,树立“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既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情绪的制约因素”的思想,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管理机制的推进下,自觉投入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工作中,增强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崇尚文明、追求整洁”成为矿山员工的时尚。

在设施上

,要加强与企业开展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载体建设,兴建员工文化活动中心等,定期举办员工文艺演出会、员工运动会、兴趣爱好者联谊会及文艺积极分子表彰会等,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连续不断的企业文化活动,使矿山员工在工作之余的生活不再单调,使其精神面貌更加饱满昂扬。总之,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既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又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忽视个性就会变成空洞、平淡的口号,就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把选择具有明显个性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作为一种长远的企业竞争战略。

篇6

矿产资源;项目;投资;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呈现了旺盛的态势,因而掀起了一场矿业投资的热潮,各行各业众多企业纷纷投资矿产资源项目。在过去的几年里,南钢相继投资了金安矿业、东方钙业、金黄庄煤矿和松河煤业等矿业企业。在这一轮矿产资源项目投资中,有的企业抓住时机、顺势而为,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也有企业因资源、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陷入了被动局面,矿产资源项目的投资与管理已成为对外投资企业的重要课题。

1影响矿业项目投资成功的因素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对矿业项目分析,在资源可靠的前提下将项目分成投前和投后两个阶段。投前工作包括项目信息收集、项目指标测算、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投后工作包括项目建设、项目运营、项目完善过程,在投资过程中忽视哪一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或处于被动。下面从人员、资源、时间、方法、环境角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投资成功的主要因素,以便改善矿产项目投资的效果。

2投资矿业项目成功的几大要素

2.1矿山具有充足的资源量和良好的矿石质量

矿产资源是企业开展矿业项目投资工作的对象和基础,资源量大小、矿石品位高低是决定矿业权价款和矿山建设规模的主要指标,对矿山的运行成本也有重要影响,它们是企业进行矿业项目投资工作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矿区资源量越大、矿石品位越高,其矿业权价款越高。从矿山生产经营的角度来看,矿山建设规模与矿产资源量、矿石品位应当匹配,随着资源量的增加,矿山的建设规模与生产能力相应增加,随着矿石品位的提高,矿山得到的最终产品数量相应增多,反之亦然。南钢于2003年底投资的金安矿业累计查明铁矿石资源量超过9300万吨、平均品位29.62%,资源量较大但矿石品位较低,如采用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则矿山服务年限可达90年,当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吨时,矿山尚可服务30年,很显然在上述两种生产能力情况下矿山经营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投资方案前应结合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尽可能多一些方案进行比较。

2.2矿山具有良好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加工性能

开采技术条件是矿山选择开拓方式、采矿方法的重要依据,它主要包括矿体赋存条件(埋藏深度、走向长度、厚度、倾角等)、工程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影响条件等。比如:当矿体埋藏较浅或地表有露头时可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当矿体埋藏较深时可采用竖井、斜井或斜坡道开拓方式,当矿体埋藏在山上时可采用平硐开拓的方式,在矿体上方无重要设施、允许崩落时可选用崩落法,如地表有河流、铁路、村庄等需要保护则应在采矿过程中预留保安矿柱,矿体厚度、倾角不同可采用的采矿方法也相差较大等等。以上这些差异对矿山建设投资、采矿成本有重要影响。矿石的加工性能主要包括可选性、嵌布粒度、单体解离度等,它们是矿山选择工艺流程的主要依据,对选矿技术经济指标有重要影响。下面以铁矿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矿石品位相同的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可选性相差较大,磁铁矿的磁性率高采用单一弱磁选方法即可获得高品质的铁精矿,赤铁矿的磁性率低需要采取提铁降硅的措施方能获得合格的铁精矿,而菱铁矿则需要采用焙烧和磁选的方法,黄铁矿虽然可选性较好但使用在烧结、冶炼中尚需进行脱硫和再选工作。磨矿的过程是将矿石粒度由大变小,使得各种有用矿物与连生在一起的其他矿物在粒度变小的过程中分离,因此,铁矿石嵌布粒度、单体解离度与磨矿能耗和选矿回收率关系密切,嵌布粒度越细的矿石所需的磨矿能耗越高。金安矿业铁矿石主要为易选的磁性矿,采用阶段磨矿、单一弱磁选工艺后铁精矿品位可达67%以上。

2.3矿山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流条件

矿山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矿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水电供应、人口状况、道路交通,民风民俗、经济发展等因素,它们对矿山开发有重要影响。如:矿山地理位置偏僻、水陆运输条件差,则需要投资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并增加物流费用;矿区附近人口稀少、劳动力紧张,则需要增加用工成本;矿区雨雪多、冰冻期长,则需增加防汛和供暖费用并缩短有效工作时间;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基础差,则需要建设相关辅助配套设施;矿区附近没有电力供应、没有水源地,则难以实施矿山开发等等。金安矿业距离淮河较近的平原地带,具有较好的外部环境和物流条件,铁精矿到达南钢汽运、水运费用相对较低。由此看来,矿山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可减少项目总投资、降低项目运营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4企业具有一支经营有方、技术高超的投资团队

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投资矿业项目追求的目标,而矿山效益与投资规模、建设周期、投产时间、生产能力、综合成本、产品价格等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上矿山开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因素多等特点,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支经验丰富的投资团队,以应对矿山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复杂问题。如: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存在下行压力,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呈下降趋势,使得一些尚处在建设期的矿山骑虎难下,甚至对项目前景丧失信心,从而以消极的心态、悲观的情绪对待项目建设过程,造成工程进展缓慢、工期延长,最终影响矿山经营的效果。相反地,在这个时候面对困境,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发现并解决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可能化解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影响,最终达到投资省、建设快、潜力大、效果好。此时,企业的投资团队在项目建设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对矿山投资规模、建设周期、开发方案、生产能力等提出优化意见,并给出不同条件下效益的测算依据,从而改善矿山的经营效果。在金安矿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南钢经营团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保证了矿山长期稳定有序的发展。

2.5企业重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

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通常地,在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增加少量投资或成本,就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它包括低品位矿石的开发利用、尾矿的综合利用两个方面。在矿山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富矿、贫矿、低品位矿石资源的利用问题,不仅可增加资源储量、延长服务年限,还有利于矿山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矿山加大尾矿综合利用的力度,研究多途径消化尾矿的措施,不仅可减轻尾矿治理的压力、降低尾矿处理成本,还能变废为宝、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改善矿山经营指标、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金安矿业尽管在尾矿利用方面也开展了相关工作,然而细粒尾矿除充填到采空区、排放放到尾矿库外,并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因此尾矿问题一直困扰着矿山生产。

3投资矿产资源项目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

3.1加强矿业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有利于优化项目的投资效果

按照矿业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将其大致划分为项目准备期、项目建设期、项目运行期,在项目准备期应重点关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在项目建设期应重点关注矿山工程建设进度,在项目运行期应重点关注矿山生产经营指标,因此,加强矿业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十分必要。

3.1.1深入研究矿山资源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方案

矿产资源是企业投资矿业项目的对象,直接影响投资的效果,充分认识资源对投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地,资源量决定建设规模、开采条件决定采矿方案、加工性能决定选矿工艺、矿石品位决定产品产量、地理位置决定物流费用、综合成本决定市场竞争力……,在矿山开发中忽视了对任何因素的研究都有可能导致投资的项目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投资人员应认真地研究矿山地质资料、选矿试验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发现资源存在的致命弱点和突出优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方案,使矿山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3.1.2合理安排矿山工程施工顺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缩短项目建设期

矿山项目涉及面广、工程复杂、建设周期长、不可预见因素多,其建设速度不仅与工程承包单位的资质、施工水平等有关,它与矿山工程的总体安排以及施工顺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矿山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配备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队伍,深入细致地研究矿山工程的资料及图纸,找出矿山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线路,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地优化调整施工计划、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对于加快矿山建设速度、缩短矿山建设周期、尽早产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3.1.3持续改善矿山经营管理,提高矿山生产效率、降低矿山运行成本

除了市场、价格因素以外,矿山运行成本的高低是决定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而矿山运行成本与矿山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项目投产后,矿山应注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工作,以改善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矿山运行成本的主要途径有:提高矿山生产能力、优化工艺技术参数、提高采选设备效率、降低矿石损失贫化、降低材料备件消耗等。在产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矿山通过提高原矿产量,可降低产品成本中固定费用所占比例、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增加矿山的销售收入,有利于缩短矿山投资回收期、改善矿山投资的效果。如:金安矿业最初矿山设计的综合能力为100万吨/a,经两次技术改造将矿山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到300万吨/a,显著降低了吨矿投资,为矿山降本增效、发挥规模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金安矿业在技改扩能方面的经验值得金黄庄煤矿、东方钙业双桥矿借鉴,以发挥各自矿山在资源特征方面的潜力。

3.2加强矿山科研与技术攻关力度,有利于增强矿山发展潜力

3.2.1以科研与技术攻关课题为载体,解决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复杂问题

提高矿山综合技术水平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类复杂问题的法宝,因此矿山应重视科研与技术攻关工作。就新建矿山而言,通常技术力量薄弱、事情杂乱头绪多,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通过科研和技术攻关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专业人才队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矿山的综合技术水平。其有益做法是,采用列举法将矿山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一一列出,按照长期与短期、整体与局部、重大与一般进行分类,制定出矿山科研与技术攻关计划,使各类疑难问题逐一地得到解决,不断改善矿山的运行质量。

3.2.2以创新思维化解项目的经营风险,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

因矿业项目涉及面广、影响时间长,在矿山经营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困难,而重大技术问题在矿山效益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创新的思维。在矿山生产过程中,改变采矿方法或选矿方法、调整采矿或选矿工艺参数、应用先进采掘或选矿设备、优化原矿或入选矿石品位等,都有可能给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化解矿业项目的经营风险。如梅山铁矿在采矿生产中,通过开展科研与技术攻关工作,不断优化无底柱采矿参数、采掘设备配置,在国内首创应用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大幅度节省了采准工程量,显著地提高了矿山采矿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使采矿成本降低60%以上,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矿山的盈利能力;又如金安矿业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通过技术攻关将阶段高度由60m加大到120m、将矿房宽度由15m加大到18m,大幅度节省了底部结构等采准工程量,为降低采矿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撑。

3.3加强矿山财务管理,力求项目效益最大化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对一个矿业企业来讲,尤其是新建矿山,加强矿山全过程的财务管理,算好用好每一分钱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项目建设期内节省每一笔费用的意义在于降低项目总投资,在项目运行期内每节省一笔费用都能降低矿石综合成本、每增收一笔费用均能提高矿山效益。

3.3.1以项目概预算指标为基础,控制好矿山工程建设投资

项目概预算是全面反映矿山工程建设费用的基础性工作,包括:项目总投资和不同分类类别的分项费用。矿山在建设过程中执行概预算指标,有利于控制项目总投资、分项投资,有利于保证矿山的运行效果。当矿山的建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增加或减少工程项目,导致项目总投资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矿山的经营效果,此时,不仅要对项目的概预算指标进行调整,还要对矿山的经营情况提前作出预测,以便于矿山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适当或必要的措施。

3.3.2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统筹好矿山生产运行指标

矿山从建设期转入生产期后,在保证安全生产、环保达标的前提下,不断改善运行效果、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矿山的中心工作。因产品价格趋势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大,矿山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从矿山生产能力、原矿质量指标、采选综合成本等方面加以考虑,而通过优化原矿产量和品位来调整矿山效益指标是最为直接的,所以,矿山应统筹好生产运行指标,保持生产准备矿量平衡,使原矿产量稳定运行在高水平上,尽早收回项目投资、实现矿山经济效益最大化。鉴于当前国际铁矿石价格低迷的情况,金安矿业通过提高原矿品位,将选矿比由3.8t/t以上降低到3.6t/t以下,从而显著降低了铁精矿综合成本,为矿山度过寒冬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篇7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其中不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因素。它具有柔软性、渐进性、潜移默化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其主要功能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弥补功能和影响功能。许多企业都把推行企业文化战略作为企业的一种长远的竞争战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几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企业的这种有形财富,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体现。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称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二、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

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矿山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矿山风貌、矿山企业精神及管理者和员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矿山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员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矿山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矿山信誉

矿山作为一个远离城镇自办社会的特殊企业,受国家地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其信用和声誉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规章制度、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与地方政府以及周边农村的关系中,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2、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当今企业取胜于市场的重要因素。矿山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以良好的服务树立矿山的良好形象。

3、经营思想

矿山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矿山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员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员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矿山自身形象等。

4、矿山企业道德

矿山企业道德是矿山企业行为的规范,是矿山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矿山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矿山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员工的行为符合矿山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的要求,达到矿山企业自我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5、矿山企业精神

矿山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矿山企业精神。矿山企业精神是矿山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矿山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6、矿山企业目标

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矿山企业目标体现了矿山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矿山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矿山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矿山明确的具体目标。不同的矿山因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及自然条件不同,应该有不同的矿山企业目标;即使同一矿山,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

7、矿山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矿山文化中的“软件”,那么,矿山企业规范就是矿山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矿山规范主要包括矿山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矿山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

8、矿山企业环境

矿山作为一种特殊企业,与其它行业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当前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矿山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能更好地进行,经营目标就能更好地实现。

三、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

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转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矿山参与同业竞争、寻求自身更大发展的需要。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矿山,都有其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亦即企业文化必有共性的一面。而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企业文化又有个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山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性质构成矿山的共性,矿山所处的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矿山的个性。因此,矿山要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企业特点,把行业特点和环境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2、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不同的企业,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企业历史传统,并概括形成企业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会向企业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矿山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经营战略所包含的因素总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期的矿山企业文化的目标指向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说,矿山构建企业文化时,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的原则,融汇外国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行业文化,去粗取精,使矿山企业文化具有现代化、丰富化、多样化的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3、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

个人的工作成绩,取决于本人的能力和动力。能力强的人,工作易于取得成绩。但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动力。处理好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能力与动力的关系。先进性决定动力的大小;群众性是能力的基础。四、如何培育和建设独具矿山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对矿山的发展和矿山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培育个性化企业理念,抓好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矿山要始终把对企业理念的培育,尤其是具有个性化理念的培育,作为矿山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工程,广泛动员员工深入查找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适时提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发展战略,并整合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系,使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结构上更加规范,理论上更加深邃,实践上更具有前瞻性。

要通过扎实的工作使矿山发展战略逐步成为矿山员工实现共同愿景的座右铭。把企业的理念系列变成指导企业充分展示团队精神和员工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源头与行为准则,使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培育个性化的企业理念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载体,广泛宣传,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每一名员工掌握企业理念,形成共识。

二是典型引导,形成认同。要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这些能够体现价值理念的个人和集体典型,以此引导、教育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告知员工,矿山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理念从认知到认同、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到倾心尽力地去敬业、思想上由一般的信任到完全依靠企业的飞跃。

三是适时调整,发展创新。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变化,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客观需要,对原有的企业理念体系和企业精神,进行认真的思考,科学地整合创新,经过沟通、访谈、全员问卷调查、梳理提炼、归纳整理、定性定量分析等环节,形成新的独具矿山特色的企业精神。

同时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学习,使整合后的文化成果深入人心,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和内涵,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的行为。

2、塑造良好的矿山企业形象,把握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企业形象建设是内强员工队伍,外拓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形象建设上,坚持发展与变化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将工作重点放在丰富、充实与强化其构成的视觉、队伍、管理和产品四个子形象内容上。

其一,视觉形象。在塑造视觉形象上,要把它作为矿山走名牌战略的重要基础。以国内外优秀企业为参照,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开发启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对企业标志、标准色、办公事务用品设计、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员工服装系统、会议系统规范、车体外观系统和色彩规范等进行静态表达,进而形成现代矿山视觉形象的个性化特征,在行业和社会中树立一个现代矿山的新形象。

其二,队伍形象。一是塑造企业管理人员形象,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完善管理人员知识更新计划,加大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和民主考评力度,努力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增强了管理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塑造党员形象,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等活动,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塑造“四有”员工形象,在创建学习型矿山的总体要求下,在精神、环境、氛围、机制上保证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矿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使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自我发展意识和拼搏创新风格不断得到提升。坚持政治、业务培训常抓不懈,坚持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和技术练兵活动,大力表彰工作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班组长、青年技术能手和模范员工,对取得突出成果和显著成绩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给予肯定和重奖,以此展示矿山员工的良好风貌。

其三,管理形象。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国际管理标准接轨,开展ISO9001质量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对人和物的管理控制更加科学、规范。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动态管理,对各类管理信息实现网络共享,对各类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使矿山在科学管理中提高经济效益。

其四,产品形象。要严格按照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一流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手段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离开了质量意识而谈队伍形象、管理形象、主人翁意识,就不是真正的矿山企业文化。

3、全方位优化矿山企业环境,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全方位优化的矿山企业环境是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从规划上、机制上和设施上予以充分保证。

在规划上,要按照矿山发展的总体要求,从注重员工工作条件、优化员工工作环境角度出发,制定规划,动员员工全员参与环境建设。将保证员工作业环境优美、安全、环保视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一环。重点致力于从本质上解决员工作业环境的环保达标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粉尘对员工健康的侵害,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赢得员工们对企业优化环境建设的由衷拥护和充分信任与信赖,进而焕发其干劲,激发其“爱矿如家”的自豪感和献身矿山的责任感,提高矿山的劳动生产率。

在机制上,注重现场检查考核,树立“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既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情绪的制约因素”的思想,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管理机制的推进下,自觉投入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工作中,增强健康意识和环

保意识,使“崇尚文明、追求整洁”成为矿山员工的时尚。 在设施上,要加强与企业开展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硬件”载体建设,兴建员工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舞厅、卡拉OK厅、健身房等,定期举办员工文艺演出会、员工运动会、兴趣爱好者联谊会及文艺积极分子表彰会等,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连续不断的企业文化活动,使矿山员工在工作之余的生活不再单调,使其精神面貌总处在饱满昂扬的状态。

结束语

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一方面,矿山企业文化既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用大文化指导小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即矿山企业的特征。如果矿山企业文化只反映共性的一面,而忽视了突出个性的一面,就会变成空洞、平淡的口号,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个性才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产生效果。建设矿山企业文化,要选择具有明显个性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要求,找出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20__年7月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1998年7月

(3)、张德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__年7月

(4)、王昕杰乔法容《企业伦理文化》------------------------------1990年11月

(5)《商业银行内部环境优化方略---营造独具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20__年8月

(6)企业文化网刘凌林访企业文化网孙兵《企业文化是科学梳理出来的》---20__年10月

篇8

3.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的执法检查工作。

4.春节期间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经营单位安全检查;

5.20xx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专项行动。

1.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确定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2.区政府与各镇政府、区直有关部门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

3.开展烟花爆竹储存经营企业执法巡查。

4.召开全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会议。

5.开展雨季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

6.20xx年全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会议。

7. 20xx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专项行动。

8.成品油批发经营单位、生产企业换证。

9.制定落实工商贸行业企业主体责任、实行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具体实施方案。

1.开展全区春节安全生产大检查。

2.召开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研讨会。

3.健全和完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职责规定。

4.20xx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专项行动。

5.非煤矿山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

6.拟定并印发工商贸行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管理实施方案。

7.加油站和成品油批发经营单位换证、生产企业换证。

1.召开第二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

2.开展“五一”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3.制订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对旅游缆车、特种设备、防雷装备、航道、酒吧、网吧歌舞厅等进行重点检查;

4.开展剧使用单位执法巡查。

5.抽查剧毒化学品使用单位备案情况。

6.20xx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专项行动。

7.督促矿山企业签订《20xx年度矿山救护协议》。

8.非煤矿山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

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换证。

10.帮助、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档案。

1.召开全区安全生产月工作会议,部署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

2.制定20x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3.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执法巡查。

4.会同经贸、水利、电力、质监等职能部门开展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

5.20xx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专项行动。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换证。

7.启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升级系统和行政审批系统。

1.召开全区第三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

2.开展全区夏季安全生产大检查。

3.落实“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

4.开展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金属、轧钢企业专项检查和执法巡查。

5.20xx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专项行动。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换证。

7月份至12月份

1.上半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

总结。

2.申报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项目。

3.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执法巡查。

4.开展加油站执法巡查。

5.组织检查、指导、督促各镇开展贯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行行业分类分级管理方案实施工作情况。

6.抽查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在建项目。

7.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档案情况。

8.对区直重点企业和重大危险源单位进行专项督查。

9.20xx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专项行动。

1.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

2.举办全区粤港澳“安康杯”知识竞赛。

篇9

1 关于设备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1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其运作水平与生产发展成反比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就大幅提高了企业职工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各项指标完成稳定增长。但由于某些企业管理水平落后、资金链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技术装备落后,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还是大量存在。比如,设备耗能高、维修费高、停机率高等情况的产生,都会严重制约着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积极性[1]。

1.2未对设备残值进行合理利用

我国传统的管理则重于对技术的管理,而对经济的管理相对比较忽视。对于机械设备一般都只是回收少量零部件,比如电动机等,且对报废零部件没有全面实行分类管理,导致某些可修复零部件及可利用零件被浪费。因此,很多设备残值未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

1.3对于设备管理的计划不严密

设备管理的计划就是研究设备各个环节费用的一道工序,它的实现是通过综合合种费用预测而得来的。但就当前我国矿山企业来说,对企业计划管理的费用及现状筹划都不够严谨,费用的控制相对薄弱,费用的预测也不够精细。经常出现在采购某些设备灾害后,发现设备不实用或经济效益差,被迫停产,从而造成产品设备严重积压,形成浪费。

1.4设备的维护保养比较欠缺

就当前我国矿山设备来讲,对于定期检查、定期保养制度还执行不严格或还没开始执行,许多企业仍旧采用的是传统计划预修的制度,使很多设备出现欠修或者过修的现象,这样对设备技术状态产生了严重影响,无形当中抬高了维修的费用。

定期更换易损耗的设备、定期清洗等各项工作不够完善。由于大多矿山企业其所处的环境相当恶劣、嗓音高、粉尘大、巨幅振动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了矿山设备的维修及保养要远远高于其它行业。就目前来说 ,多数矿山企业更倾向于维修而非保养,特别是疏于清洗,致使摩擦的时候阻力不断增大,加速了设备损耗,从而直接影响设备使用年限。

2 关于加强矿山设备管理的具体方法

2.1将设备的使用与技术管理做到有机统一

首先,矿山的主管部门事先依据矿山生产计划制订出完好的设备使用、维修计划。针对那些起到核心作用、高利用率的设备要进行重点监测、维护及管理,特别是对于易损的部位及零件,要坚持在停机后、运行中、开机前做到全方面的检查,消除隐患,减少隐患。第二,关于设备检查,要根据全年的使用情况及技术状况来进行合理安排 ,对于起核心作用及利用率高的设备要优先安排检查。第三,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的部门要常常深入到作业的现场检查,将修、用、管三者做到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维修体系,且要做到规范化的管理,确保已投入到运行当中的设备技术状态良好。同时,要做到将设备技术 进步与技术的融合,对于一些滴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上、技术老化的设备更要健全维护措施,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及再修理。特别要对利用率高、大型机械设备要进行考核 ,并要及时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2]。

2.2统一库存盘活与管理

我国矿山企业的管理部门要形成统一库存盘活与管理的思想,在矿企内部实行重组配置。将本矿生产任务、设备使用及技术情况整合,进而提出可行的库存盘活建议,使设备的增值及保值、价值管理、实物管理做到结合。当前,许多矿山设备利用率不高,甚至有些设备一直处于待报废的状态。因此,相关管理部门更要积极采取措施,比如用出租来收取一定的租金等方法,确保将一些技术善较差、安全性弱、效率低下的设备用相对应的手段进行盘活,充分发挥出设备资产所具有的经营效益。在这里会值得指出的是,仅仅依靠管住设备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必须将设备功效最大化与有效盘活相连接,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矿山设备管理。

2.3设备资产运营与管理实现统一化

矿山设备是开展生产的基础所在。作为矿山开采的重要一环,不仅要将设备的管理作为资产来管理,还要将设备的管理作为经营对象备加呵护。露天的矿山设备是完成 剥离、采掘任务首要工具,那么怎样提高其市场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无疑是矿山管理的重要资产,就当前状况而言。通过重组、流通等手段来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将有助于实现设备的增值及保值。通常而言,这项工作是矿山企业领导者的现任所在,但作为影响我国矿山企业效益最直接的管理部门,相关部门更要全力提出相关建立,以便提高矿山设备其利用率。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矿山企业闲置的部分设备实行有偿转让、投资入股、出售等方式拓宽设备资产运营渠道。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全面推动我国矿山设备的重组及流动,有效实行矿山 资产有效运营,以便为我国矿山企业带来更好收益。

总的来说,在新的形势之下,关于我国矿山设备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涉及到我国矿山设备使用寿命及安全生产。我们在完善现在制度的情况之下,要不断转变矿山设备的管理理念,不断推进设备管理的创新与探索,经常总结自身的不足与经验,并适当借鉴相关产业的其他矿山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使科学管理落到实处。同时,也要不断推进我国矿山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及制度化,完善设备的管理及保障机制,大力加强设备管理者的各项专业技能,全面、有效地促进矿山企业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3]。

参考文献:

篇10

一、矿山成本控制的难点分析

1、成本事前控制力度不够。从德兴铜矿的成本构成上看,固定费用较高,仅工资(包含福利费)和折旧两项就占成本比重的25%。工资(包含福利费)与企业创立之初的岗位设置有关,而人员冗余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共性;折旧费、备件消耗及修理费用等均与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工艺流程及选型等有关,如果能在这些方面优化考虑,就可以降低投资额,减少折旧、财务费用和保险费用,甚至节约今后的运行费用。但是矿山点多面广,有些投资难免存在盲目性及浪费现象。如早些年的投资往往对其设计规模考虑较富余,而实际利用率往往较低,甚至有些设备只有到矿山开采年限终结时才会用上,等到生产规模达到设计值时,这些设备经无形、有形损耗,面临淘汰。

此外,还存在订购备件时未充分考虑设备状况及使用周期,造成备件积压、资金占用的情况。2002年,德兴铜矿备件的库存比2001年减少了1.1亿元,这充分反映了备件采购的事前控制不够。要有效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就需要采购部门在采购时不仅要考虑设备使用率,还要考虑设备状况:对使用率较低的事故备件,应减少采购量;对运行状况不佳的设备,应充分考虑该设备是否会面临报废或改型,确定最佳采购量。这些道理说起来很浅显,但要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在备件订购上做好事前控制工作。

从德兴铜矿今年已作报废处理的固定资产类别及数额来看,已充分说明过去在投资事前控制方面做的不够,这就需要引入一个事前控制成本的概念,从源头抓起,做好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工作。

2、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全局意识不强。财务部门是一个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记录企业经营情况的部门。虽然资金是经财务部门流出的,但并不是财务部门的主动行为,各业务部门在成本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很多人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提到成本控制,就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由于知识的局限性,财务部门不可能对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做出恰当的判断。设备该不该修,采用哪个队伍修,采购哪家提供的配件,这些都不是财务人员所能左右的。要让设备既满足生产需要,还要价格低廉,需要企业生产经营各个业务部门站在全局的高度通力合作,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入手,全员、全过程地参与成本控制这一个系统工程。

现实成本管理中,由于各个部门沟通不够,全局意识不强,往往考虑局部利益较多,造成总体成本上升。而在相关部门的责任追究上,因经济责任制界定不够细致,考核缺乏可操作性,就算有考核机制也难于操作。如在材料备件消耗控制方面,由于物资采购方与生产使用单位相分离,双方很难站在降本增效的全局上考虑问题。生产单位为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在上报的物资采购计划中往往较少考虑价格因素,而对数量及质量因素考虑较多。而物资采购部门由于对生产部门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往往在采购时考虑价格、数量、厂家等因素较多,通过招标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至于实际使用效果只有等生产部门使用后才知道。正是由于双方全局意识不强,沟通不够,往往造成总体消耗成本增大,设备修理费及停机时间增加。因此双方应加强联系和沟通,从全局上考虑最佳经济采购方案,既要满足生产需要,又要平衡成本支出与设备安全、工艺要求的关系,做到最优化处理。

3、关联交易比重较大,限制降本空间。德兴铜矿近40%的变动成本是由关联交易形成,而关联交易形成的成本,在一定时间及范围内是难以控制的。关联交易数额之大与企业扶持三产这一政策有关。在股份制改造时,资产、人员和经营业务都是股份方从优,而多数关联方都存在人员冗余、设备陈旧、生产成本较高现象,这些因素制约了关联方开辟外部市场,为维持经营只能靠股份公司给予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的保护落后限制了矿山成本下降空间。

4、成本预算存在背离实际的现象。德兴铜矿作为江铜公司的一个成本中心,其成本预算与产品当期市场价格及公司利润息息相关。前些年铜产品价格较低迷时,为渡过难关,公司设备更新较少,矿山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使成本一降再降。虽然在一定期间、一定技术水平下,成本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降低,但这种降低不是无极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改造、更新设备给成本带来的压力就体现出来了。如近期矿山设备呈老化趋势,设备维修费用逐年上升,成本不断增加。然而公司在制订年度成本预算时,由于预算基础工作不扎实,往往对因设备潜在变化导致的增支因素考虑不全,造成成本预算与实际缺口较大。成本预算背离实际,势必影响基层控制成本的信心,容易陷入成本不真实、上级不信任的恶性循环。

5、经济责任考核难以落实。矿山存在着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的通病:经济责任考核难以落实,在管理上不是以规章制度为惟一依据,很多情况下人情在管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影响了管理的严肃性。而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几乎与每一个职工都是相关的,只有每个职工都能认真对待,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搞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通过严格的费用预算和严密的考评体系来解决问题,使得股份公司、关联公司和个人都能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得到实惠,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共同为降低成本出谋划策。

6、成本信息集成化程度不高。与零部件制造加工企业不同,大型矿山成本具有总量大、工序多、结构复杂、受作业环境及设备状况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大等特点,成本管理难度较大。为提高管理效率,早在90年代初,矿山供、产、销、财务等部门就各自实行了信息化管理,但由于大家各搞一套,造成信息孤立、分散,缺乏系统性,成本管理基础数据质量不佳,这给成本预算的制订、成本控制、分析、考核等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影响决策支持效率。

二、矿山成本管理采取的措施

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已成为德兴铜矿上下都非常重视的一个课题。对此矿山近年来也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定措施。

1、树立全局意识。目前德兴铜矿已充分认识到,降低成本需要各部门树立节约意识。从设计、采购、施工、生产等各个环节入手,把成本费用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并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及考核机制。前些年,德兴铜矿就通过细化责任成本,建立矿山、厂(场)、工段、班组、机台成本控制网络责任体系来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实践证明,该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2、从源头抓起,强化事前控制工作。即严抓投资项目的审批,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投资方案的制订上要充分考虑现有生产工艺、设施等环境,尽可能减少投资额,避免投资失误。如在德兴铜矿九万吨扩大到十万吨日处理矿石能力的投资方案选定上,充分考虑了原有生产设施,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少量的投入提高了生产能力,节省了投资。

在日常的成本大项的控制方面,应强化集中计划管理。如目前德兴铜矿实行的零星工程计划管理、设备委外修理计划管理,油耗定额管理等等,都有效地促进了费用控制,提高了费用的预见性。

3、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整合关联企业。一方面关联企业通过重组整合、股份制改造、加强内部管理,吸纳了外部资金及职工自筹资金,扩大了生产投资规模,挖掘了内部潜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优势,开拓了外部市场。另一方面,矿山还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降低矿山成本。如近年来,矿山在物资采购、工程、修理等业务方面实行招投标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改变关联企业“等靠要”思想,激励关联企业狠抓内部管理,降低成本。

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降低人工成本。近些年矿山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人员的需求也日渐增加,但矿山通过整合撤并内部机构、分流富余人员,实行减人不减资、增人不增资等做法,实现“扁平化”管理和自我“瘦身”,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如该矿将原有的两个采矿场整合为一个采矿场,在人员、设备上重新配置,提高了采矿设备利用率,减少了新设备的投入,精减了人员。

5、加强成本信息化建设。矿山从成本信息化入手,实现扎实基础、精细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水平的目标。首先,统一矿山成本信息平台,研发了矿山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机台-班组-工段-厂-矿成本不同级次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其次,强化供、产、销、财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改变了因各部门间信息不畅导致成本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由独立部门级向企业级的转变。

6、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及绩效评价体系。在年度预算制订分解方面,首先是摸索矿山消耗规律,确立了矿山的标准成本,并以此汇编成《矿山责任成本管理手册》,作为年度成本预算基础。其次,对本年度因生产变化、设备变化等重大事项导致的成本增减变化,进行个别预算。如每年根据设备部门的设备大修理安排,对大修理费实行单独预算。再次,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责任,奖惩分明、严格兑现。近年来,矿山在经济责任制方案中,实行了年度成本节约奖考核办法,同时将领导年薪与之挂钩,有效地调动了职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

7、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寻找降低成本的方向。矿山根据成本责任层次的不同,实行了工段班组每月分析、矿山每季分析的制度。通过定期成本分析,可以掌握全矿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制订措施,为编制下期成本计划和做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三、矿山成本管理取得的效果

以上措施在一定范围内对德兴铜矿的成本控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自1997年以来,德兴铜矿成本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成本控制工作是持续多变的,这就需要矿山根据各自的特点,找出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篇11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全国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对全国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指导监督本行业安全培训工作,并按照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监督检查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必须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实施。

第十二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合格,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发给安全资格证书。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后,由培训机构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第三章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十三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十六条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四)有关事故案例等。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厂(矿)级安全培训除包括上述内容外,应当增加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内容。

第十七条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八条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三)有关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九条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四章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总公司(集团公司、总厂)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和监督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及所辖区域内中央管理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的分公司、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指导和监督所辖区域内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除中央企业、省属生产经营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及其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及其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培训制度、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的情况;

(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持证上岗的情况;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情况;

(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的情况;

(四)建立安全培训档案的情况;

(五)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第二十八条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定严格考核和颁发安全资格证书。考核不得收费。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责考核、发证的有关人员不得和。

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并保证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的;

(二)未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

(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未支付工资并承担安全培训费用的。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本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本规定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三)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

(四)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发现煤矿未按照本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吊销安全资格证书,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编造安全培训记录、档案的;

(二)骗取安全资格证书的。

第三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有关人员在考核、发证工作中、的,由上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务局)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等。

篇12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全国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对全国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指导监督本行业安全培训工作,并按照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指导监督检查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必须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实施。

第十二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资格培训考核合格,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发给安全资格证书。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后,由培训机构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第三章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十三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十六条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四)有关事故案例等。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厂(矿)级安全培训除包括上述内容外,应当增加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内容。

第十七条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八条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三)有关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九条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和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四章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总公司(集团公司、总厂)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和监督省属生产经营单位及所辖区域内中央管理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的分公司、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指导和监督所辖区域内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除中央企业、省属生产经营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外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及其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及其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培训制度、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的情况;

(二)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持证上岗的情况;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情况;

(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的情况;

(四)建立安全培训档案的情况;

(五)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第二十八条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本规定严格考核和颁发安全资格证书。考核不得收费。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责考核、发证的有关人员不得和。

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并保证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的;

(二)未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的;

(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未支付工资并承担安全培训费用的。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本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本规定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

(三)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

(四)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发现煤矿未按照本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吊销安全资格证书,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编造安全培训记录、档案的;

(二)骗取安全资格证书的。

第三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有关人员在考核、发证工作中、的,由上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务局)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等。

篇13

1 财务成本核算在矿山管理中的特点

在实际的矿山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矿山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受到外界生产技术以及自身生产环境的影响,使矿产的生产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进而造成对成本的难以控制以及成本核算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所以,矿山生产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固定成本的控制,同时还要注意其中对混合成本的控制,有效地对矿山进行整体成本的控制,进而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结果。

2 矿山管理实施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1)加强成本核算来促进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现代,我国的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强,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发展,就需要在日常的生产中不断上升竞争机制,而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财务成本的核算进行加强,进而保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的成本核算不仅需要依据科学的管理机制进行,同时还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行具体措施的实施,进而使成本核算管理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

(2)通过成本核算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

在实际的矿山生产进程中,矿山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过程中,需要依据科学的管理进行,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企业中责权一致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才能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矿山企业的管理目标都是依据科学的管理制定的,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财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通过生产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完成保值增值,最后做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通过成本核算来提高矿山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的矿山管理过程中,矿山企业自身资金的周转以及企业资金的运用,都是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实施的,所以,在矿山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需要对将强对成本的控制,使其将财务管理的成本进行转化,进而保证企业做出有效的决策。在矿山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想要有效做到对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资金成本在合理的结构中进行降低,在企业实际的生产效益中对企业的经营水平进行决策,进而保证企业经营策略的有效制定。

3 财务核算在矿山管理中的具体实施

(1)做好成本核算的控制

在矿山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管理,其中,就需要对成本管理进行特别的注意,以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的定额制定以及标准化结合的目的。与此同时,定额制度简单的说就是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对企业中所消耗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综合计算,最后进行成本核算控制。因此,这就需要成本核算要在对矿山进行管理的实际进程中,依据具体的问题对做好企业的经营及成本控制,并充分对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物资的运输等工作进行成本的有效控制。

矿山管理中,还需要做好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活动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矿山管理达到最终的合理化、规范化及高效化。在矿山管理条件下的标准化工作最重要的是包含有三方面,即:计量的标准化、价格标准化及质量标准化。

(2)科学分工、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在实际的矿山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到科学分工、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管理过程中才能够使企业各个部门充分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进而保证企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企业部门还需要做好在生产过程中材料及管理中的职责和范围,以保证其能够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完成。

(3)强化责任考核,促进矿山管理

在对矿山企业进行财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门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工作意识的加强,实行多级化的管理,在矿山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奖罚,在考核意识中,要保证对成本核算的有效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参与考核人员的管理积极性,进而保证矿山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财务成本核算来加强矿山管理的效果捉进在矿山企业中的结构能够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做出调整,有利于加强矿山市场加强对矿山事业的投资从中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爱霞,何玉秀,李鹤.松鞍钢财务成本管理与传统财务成本管理的区别[J].中国冶金行业,2011(35):156-159.

[2]黄铁彬,周淑清,彭志杰.浅析如何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煤炭新技术研究,2010(38):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