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22-02
课堂教学的问题,说到底,并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仅与教师的水平有关,更与教师的人格有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搞好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首要问题。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所有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根据教学实践,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一、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一门工具课,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然而时代在前进,语文要发展,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究竟占什么样的地位呢?经常听到有些教师这样抱怨:"现在的中学生啊,越来越不想学了!"也经常见到某些中学生在游戏机前流连忘返,为什么会这样呢?没别的兴趣所致罢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吸引学生自觉地学习语文。试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有游戏机那样的吸引力,何愁学生不愿学语文,不爱学语文呢?因此,语文教师要吸引学生热爱语文,自觉地学习语文,必须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魅力,富有情趣。
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呢?
1.1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地方,只有在他们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他们才会投入,才会自信。新课标强调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而不要让语文课变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课",要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学好语文的,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1.2构建自主活泼的课堂。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一切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深入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地纳入学生已有知识、直接经验和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让学生从中去自我解读,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不再是等待、观望,而是主动的参与。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体验者、参与者、实践者。
1.3打造探索创造的课堂。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允许学生个性张扬,让学生充分思考,各抒己见,开拓创新。
二、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的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2.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2.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2.3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如何学好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三、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我们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篇2
二、问题设计简练———紧扣枢要,不蔓不枝
课堂繁琐最直观的表现是“满堂问”,这实际是“满堂灌”的翻版。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因为教师“目中无人”,时刻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问题;二是教师“心中无数”,对文本的价值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只能面面俱到,唯恐有失。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首先要紧扣“枢要”,即依据文本的价值所在提出“主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若只是针对枝节问题发问,必然导致效率低下。例如鲁迅的《社戏》中塑造了诸多质朴可爱的老人、孩子,如八一公公、双喜、大发等等,若是一个一个去问这个人物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特点,势必繁琐不堪,而且问题雷同,惹人生厌。但是,如果这样发问“若你是迅哥儿,平桥村的老老少少,你最愿意和谁做朋友呢?”,很快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诸多人物的所作所为、个性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交流,再辅之以恰当的追问,学生自己就能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提出有价值的主问题,还在于对文本特点的精准把握。袁爱国老师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抓住这篇文章大量运用对称句式的特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散步过程中,‘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正是承上启下的中坚角色,所以我必须平衡两边。写这个过程的时候,作者使用的句式也很有意思,也体现了‘平衡’二字。请同学看看哪些句子是‘平衡’的。”这个问题,基于作品的语言特点,能够很快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入到作者的语言运用艺术中去,从而提高对作品语言的认识,为下面进行语句的仿说、仿写做好铺垫。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于教者对文本的精准把握,在于教者心中始终把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作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三、教学流程简洁———任务引领,板块清晰
陶行知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⑤教学流程务求简洁,摒弃那些不必要的繁琐、花哨,教师教得明明白白,学生学得清清楚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坚持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的流程,突出教学重难点,做到任务引领、板块清晰。有一位老师教学《囚绿记》,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绘一幅绿的多情图。让学生默读课文描写“绿友”的片段,模仿“女儿绿”的叫法,给窗外的“绿友”起个名字,并在文章中勾画出自己如此起名的原因。2.谱一首绿的赞颂曲。让学生朗读课文中赞美“绿友”的片段,讨论作者如此喜爱、赞美的原因。3.赏一场绿的反击战。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字里行间读出“绿”绝不屈服的精神。4.忆一个民族的抗争史。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引领学生懂得作者笔下向往光明、绝不屈服的“绿友”,是象征着当时黑暗社会中向往光明、绝不屈服的中国人。5.读一位绝代的散文家。结合陆蠡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知人论文,欣赏文章的构思和语言,进一步欣赏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这五个环节处处围绕“读”这条主线,抓住“绿友”形象的理解与把握去挖掘文本的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字、词、句、篇的学习、品味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通过这五个环节,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文本到文心,不仅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而且学到了语言,懂得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可以说做到了简洁明了,步步深入,举重若轻。
四、教学手段简单———语言为本,返璞归真
当前语文课,特别是在公开课、展示课上,多媒体充斥着整个课堂。课堂似乎热闹了起来:画面绚烂多彩,音乐不时响起,学生组团而坐,议论海阔天空,展示热闹非凡。但是课堂上的语文味淡了,学生沉静思考的时间没了,听说读写的扎实练习少了。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教学一味依赖手段的潮流,实是出于对音像规律性(优越性和局限性)的无知”⑥。图像不能等同于语言,因为图像是显性的,是确定的,而语言是以思维为内核的,每个人由语言而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红楼梦》中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每个人心中想象出来的古代病美人林黛玉,都是不同的,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若真想用一幅图画来表现这种美,只怕不仅不能传神,反让人大失所望。音乐和语言的距离更大。首先音乐的主题是最为朦胧的,是不是能和文本的主旨一致是一个大问题;其次,朗读时配的音乐节奏是不是和文本的基调相符,起承转合是否能够匹配更是一个大问题。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文本思想感情转向低沉而音乐却变得高亢欢快的搞笑场面。至于所选用的音乐是否能恰当地引发学生的想象就很难说清楚了。语文活动,说到底就是“听说读写”。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要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紧紧围绕“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能力,让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也就是强调学习语文要“熟读精思”,舍此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当然,我们提倡简单教语文,不是提倡“死读书”,而是要在指导思想上廓清、去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精心组织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所谓动,还要体现学习的过程,尤其是体现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完善的过程。”⑦有了以上认识,我们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就有了指导思想,任何手段的使用都应该为语言的学习服务,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活动服务。所以,多媒体的使用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遵循灵活、易用、简约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语文本位,时刻把语言放在课堂的核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多媒体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其所役。
篇3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见,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千古不变的心理效应,强化师爱作用,笔者实践证明,真正实现“五带”进课堂,是优化师生关系的得力法宝。
“五带进”的具体含义是: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带进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用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的师德言行,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可以促进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的参与语文课的学习。
把激励与竞争带进课堂,就是以追求成功来激励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内在动因。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千方百计地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坚持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进而激励学生热爱学习。无论学生是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还是作文写作、课堂练习,教师都要予以真诚的激励。教师还要坚持运用充满挚爱、信任与期望的艺术语言,给学生以自尊自信,千方百计激励他们好学上进,真正让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乐趣。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内容
优化语文的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促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同时促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从新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出发,切实抓好教学的实施环节,保证优化教学过程核心任务得以实现。
1.备好课。做到“脑中有标,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必须吃透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要求,注重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特别是要是备课更加仔细精确,制定出实施创意和思路的实施步骤和具体方法路径。制定出本节课的德育点、创新点、难点、重点和安排给学生的空白点。同时,还要把学习方法的指导纳入备课的范畴,将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活动同时进行。
2.说好课。做到明确教学思路,注重集思广益,将课程标准吃透,挖深。能够明确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从如何引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板书设计、板书主题,使备课的成果得以展示,既有了教学的实施方向,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3.讲好课。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要充分认识讲课的几个节点,课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为学生布置预习提纲;课首,如何导入新课,采用什么样的导引方法,例如,问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
4.评好课。做到教师自评、组内初评、学科互评,学生家长参评,领导点评。特别要注重教师自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师生合作是否融洽,教法采用是否科学,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否得到培养与锻炼。
注重抓好四个环节的教学,切实促进每位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的自觉性,促进钻研新教材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优化教学增进责任感。
三、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是提升课堂效益的保证
篇4
一、课堂上是否关注和爱护学生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中提出,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语文课堂上我们是否全方位地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其实很多老师仍然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新教育理念仅仅停留于口号,谁都会说,其实在教师思想深处并未得到真正认可。因此,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更多的关注与爱护,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激励,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光彩照人的
“人”。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此作过精彩的比喻: “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学生的心灵就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教师加倍呵护。”对学生的关注和爱护并不需要轰轰烈烈,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平凡的细节的尊重上。教师对学生不尊重,学生就学习粗俗浅陋;教师对学生不平等,学生就学习无礼野蛮。教师的无意失误可
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课堂是否是和谐的、民主的、互动的、共进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 “你问我答”、 “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新课改环境下,我们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是要学生仅会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另外,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领略学习的兴趣与魅力。古人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的。因而,我们的课堂应多设计让学生自主提问的环节,设计好激发点,把握好激发的火候,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疑惑,从而决定何时插入对话,何时介入讨论,何时作出补充分析。其次,学生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趣味、看问题角度等的不同,对文本思想和言语的感知理解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相互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疑惑等都说出来,甚至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非常有利于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语感能力的增强和学习品质的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引导作用:首先,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要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基于学习任务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其次,要组织好协作学习,教师要通过组织协作学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师生、生生互动,从而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合作者;最后,要促进问题解决,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产生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条件,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促进问题的解决。
篇5
新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我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经过不懈努力,在教学设计上基本能够体现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如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出了“自我反思式”“资料摘抄式”“知识板块式”“信息下载式”“单元整体式”“活页添加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预案。
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环节安排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学生封闭在教师预先划定好的圈子里,这种传统的五步环节教学组织法,现在被更开放的、难更多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所替代。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广大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之优点的基础上,积极大胆地进行实践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在:新课的导入由原来的方式开始转向情景创设;学生的被动听讲开始转向学生自主探索、全体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对学生的束缚手脚开始转向为让学生自己做主,放手去做;作业设计也开始以体验语文、感悟生活为主。
二、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有课堂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的现象;有的教师理解教材不深入,把握教材不准确,驾驭教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重形式、轻过程,重尝试、轻反思”的现象;个别教师教学设计重教法、轻学法,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重教案教学,缺乏必要的应变机智;老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对新的教学方式不热情;年轻教师能够吸纳新的教学理念,乐意实践,但是不重视深入反思。
三、改进建议
篇6
一、读写课促学,融合语文环境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必修课里即使把课文读得很熟、教得很透,对于全面提高读写能力是远不足够的。必须使课内外结合起来,通过课外阅读与写作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而读写课则是保证课外读写的有效形式(尤其对农村学生无书籍、无时间、无指导的三无状况)。要使读写课真正起作用,关键是学生阅读书籍资料的建设。在这方面,我着重抓了以下几点:⑴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⑵组建班级阅读交流站,让每个同学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期初暂借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并建立系列的借、还、管制度,期终如数退还,达到一个同学出一本书,就可享受数十本书的资源与信息的目的;⑶根据各自家庭实际与书籍爱好类型,自主课外选用。在读写课上本着由浅人深,融合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原则,教师既可向学生推介内容,也可对阅读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还可与学生一起探讨疑难。学生在读写课中采取自由阅读方式,精读、赏读、略读、选择读各取所好,遇到障碍既可查阅资料,又可质疑问难;既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讨论交流,不时间插诗文吟唱、手抄报编辑、心得记录、好词佳句摘录推介、读书方法交流、121头作文、扩续编故事、自由作文、参加征文赛、写作投稿等形式,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学写,在写的实践中促读,使读写形成一个整体,促进语文学习,融合语文环境。
二、紧扣教材,创新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是“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就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语文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具体说,要注重如下三个方面:⑴习惯与方法。习惯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⑵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首先,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其次,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最后,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⑶注重实践与创新。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篇7
二、完善“问”,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
语文教师应结合所代课班级学生的实际,不断优化自己的提问,以调动大多数学生思维的能力和回答的愿望。首先,提问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提问设计既要科学、严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自己要优化自己的提问,更应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标》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都要给予肯定和称赞。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关键处提问,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会提问,经历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全过程。
三、强化“练”,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8
新课改在推行着,探索着,但无论如何,课改精神与课改的目标的达成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上。
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在这里结合课改三年来的教育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一点粗浅的思考与总结。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②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③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从“素养”、“个性”、“多样选择”、“开放有序”等字词来看,新课程理念的根本就在于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长远健康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存有这样的理念,具体到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科学、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二、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构想
1.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
“机制”一词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之间有序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改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在我们长期以来构建而默认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传统的师生角色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我们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完全正确的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照自己设定的答案进行“格式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相互探讨,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问题探究中来,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实,只要认真反思与总结,就可以体味到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更新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因此,教师角色应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积极的旁观者。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往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敢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不敢过多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课堂气氛很沉闷,似在衔枚疾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是很有惰性的,也很容易适应了这种模式,唯教师是瞻。教师声情并茂地讲,学生津津有味地听,学生、家长、领导的评价往往是“某某教师课讲得好”。其实,这就肯定教师的教学表演,而泯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学生就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师在学问探究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应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互动探索的场地。因此,新课程的课堂学生应当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3.构建一个共同探索知识的课堂
新课程的课堂不应是一片死寂的课堂,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互动交往的场所;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地,而是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的学术殿堂;课堂不是教师单向传经授道的讲所,更是探究知识探索真理的殿堂;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机械地运作的讲堂,而是展现教育智慧与才华的课堂。
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堂将出现生命的灵动,充满成长的气息;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教师劳动将充满着智慧和创造,学生则成为探索的主人,发展的主动权由学生自己掌握。
三、认知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任何一项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或曲解,在听了看了若干标明是体现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后,本人感到的确存在一些应值得注意的倾向。
1.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就是体现新课程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化课程资源,集声音、图像、色彩、文字于一身,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最具现代意义的教学手段,但这决不等于新课程,这只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一个方面,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如,有些年轻教师上《雷雨》、《茶馆》等课只是放一放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轰轰烈烈地讨论人物形象,认为效果极好,完全体现新课程精神,甚至有人感叹每篇课文若都有音像岂不更愉悦更便捷。持这种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
其实,音像只是导演演员对文本的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决不等于文本所蕴涵的全部内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更应强调对语言的感受品味,要求师生共同沉潜于文本并与文本充分对话。北大钱理群教授在南师附中给高中生讲鲁迅作品,讲到《社戏》就是抓住人们阅读时往往忽视的一些抒情语句诸如“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久似的,而一离开赵庄,月亮又显得格外皎洁”等,深情诵读,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作品,走近鲁迅,让人感受到重读经典解读语言而获得智慧感。
所以,现代技术只能是丰富多样的教辅手段之一,但决不能取代对语言艺术本身的多元解读,而是要机动灵活地运用,以丰富学生的感受。
2.新课程就是多搞综合活动课
其实,“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着力于对学生学习方法与态度的培养,侧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新一轮课改新增的一个项目。多年以来,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综合性学习”正是着眼于加速打破这种封闭状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活动的语文课程而设立的。
应当强调的是这种学习方式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每学期集体组织最多二三次,否则会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冲击。因为,这种课程更多是跨学科的综合,而每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无限扩大综合,必然破坏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必然打乱正常教学秩序,而且频繁活动也不现实。
3.诵读就是新课程强调的与文本对话
新课程强调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因而,有些人评课的标准是看你的语文课有无读书声,于是乎泛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不一而足,似乎不朗读就不是好课,似乎在课堂上读几遍就是与文本对话了。试想,很宝贵的45分钟时间能允许低效诵读吗?
笔者并不反对诵读,比如诗歌散文以及诗情画意的语句是要好好地诵读,但并不是篇篇文章都非要在课堂诵读不可。其实,与文本对话并不是非得读出声来,而是要思考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一系列有价值性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再读一读,在诵读中玩味感悟,读出作家的机智,读出画面的美感,读出丰富的联想。而这往往要学生自觉进行的。
4.热闹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互动
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活泼的,但决不是刻意追求热闹的表象。新课程强调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开公开课为了体现新课程精神,为了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在表面热闹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强调与学生“对话”了,但质量不高,问题价值不大,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只是一场低效的闹剧。
有人曾很形象地概括了语文课堂追求表面形式的发展过程: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哄。课堂上有活跃的因素固然好,但学生更应有自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有充分思考的空间,没有深入思考就不可能有深刻的见解。我们提倡民主和谐的气氛,但更要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风,而不可追求浮夸不实的表象。
5.否定传统就是新课程的改革
其实,一切改革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早在20世纪初,美国杜威就鼓吹“人本主义教育”,倡导追求价值的实现,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情感的宣泄,不大重视掌握多少知识积累,在美国风行几十年。只是苏联人卫星上天才让美国人惊醒,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于是20世50年代又走布鲁纳的科学主义教育,把教学当作一种科学的活动,重视科学的因素。
回顾这段历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我们的课改决不能以极“左”的面目出现,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是好的做法我们当然要发扬。如把语文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很科学,在我们今天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其工具性,决不能忽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再比如,现在有人认为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就是土了掉渣,其实,这就是极“左”的观点,教师一手漂亮的板书就是一种魅力展示,板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更亲切地感受思维的流程,效果未必就不如事先设计好的投影。可见,一定要辩证地对待传统做法。
总之,我们在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吃透新课程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不可生硬而机械地运用。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参与、勇于表达。营造和谐氛围,即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提供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学习机会,为实施合作探究教学创造氛围,有利于课堂中师生合作,实现目标。合作探究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状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语文教学转变成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新型教学。合作探究过程中的争论与共鸣、个性的表达、精彩的展示、智慧的闪现、创意的汇集,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求知的愉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情境,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把相应图片与录音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口授的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篇10
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1 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个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因此少了一位诗人。
2 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3 关注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介入行为,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
篇11
2.优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也很难为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服务。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即幻灯、电影、录像、录音等)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学、想学、要学的心理趋势,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能为学生提供许多平时从书本上、生活中所不能直接获得的感性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多种器官的功能。
二、联系与发展的统一
1.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联系旧知有利于降低新知的难度,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同时,还可以从联系中发现规律,促进知能的转化。
2.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学不要“让能力与知识关系失调”。学习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能力时,才是终身受用的。例如识字,在进行音形义的教学中,教师要渗透识字方法的传授、习惯的培养、能力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养成了自觉识字的习惯,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这才是识字的宗旨。知识发展为能力,是学习的质的飞跃,没有这个质变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只能是死知识。因此,知识的传授必须以会用、有用为目的。
3.要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既是联系,也是发展。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张志公先生对此有切身体会,他说:“我的知识三成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七成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教师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定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展示阅读效果,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获得一种对创造精神的把握,也可以有效地汲取读物中所蕴藏的潜在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从联系发展中发现与掌握规律,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1. 要提高讲解的效度。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讲解应是学生的需要,当学生对某些新知不了解或不知从何学起的时候,教师要用讲解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启发他们自己去探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繁琐讲解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错误地认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也会吸收越多。
2.“多读”应以有效为前提。“多读”的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课堂上读的频率。这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复内容的讲解而提出的。但多到什么程度,读到什么“火候”?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读的度。读的目标一经实现,就得转移目标指向。二是指课外阅读量。我们提倡多读、博览厚积,这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举措。
3.课内外的作业练习要“少而精”。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业多,就其本质讲,教师的出发点是善良的,希望通过多做作业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做事单凭个人良好的愿望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以写字来说,一个晚上让七八岁的儿童写2000字,这不仅大大超过了学生的负荷,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难保证写字的质量,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只有坚持“少而精”,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练习练在点子上。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努力提高作业质量。
四、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形成的结果,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方法长于知识形成的结果,而短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知识形成的结果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让学生获得孤立的知识为目的;后者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并在理解中体验这一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是怎样互相联系的,同时在求知中训练综合思考,使学生把握研究问题和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探求知识形成的结果,同时,更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训练。
篇12
思考一:如何选取合宜的教学内容?
高三复习课是复习学过的知识的,学生不是零起点,那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避免与基础年级重复呢?我们的复习课选取怎样的内容才恰当呢?教学内容选取合宜,教学重点确定得当,是一节好的复习课的基本要求。那么在高三课堂中内容的选取存在着怎样的不足呢?
案例一:
教学内容:压缩语段复习
教学流程:展示新闻压缩的考法——学生练习——在练习中归纳做压缩题的方法:找出新闻六要素,根据字数压成答案——巩固练习
分析:这节课环节清晰,各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在讲练结合中很轻松地掌握了新闻压缩题的基本技巧——找出新闻六要素,根据字数压成答案。可是,一遇到字数限制比较严格的题目得分率就较低了,因为不懂得在字数限制的前提下如何取舍新闻六要素的信息。而这节课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梳理出解新闻压缩题的两大步骤:找出六要素,根据字数整合答案,而不是如何根据字数要求,合理筛选更重要的信息。也就是说,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与内容选取更加适合学生首次接触新闻压缩题之时。教师没有真正在学生难懂、不懂的地方展开,使学生的疑惑依旧成为疑惑。
案例二:
教学内容:论述类阅读复习
教学流程:学生练习——归纳出整合三个技巧——重点讲解第三个技巧上位概念法——解释什么叫上位概念法:用能代表共性的、能体现其本质特点上位的词语概括每一层的具体内容。——举例解释上位概念法(把“民族意识的泛滥、国际形势的和缓某些国家对一些国家民族问题的横加干涉”用“政治因素”来代替)——阐述通过哪些角度来进行上位分析——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运用上位概念法。
分析:这个环节给听课者的感觉是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来备课。教师意识到“上位概念法”是学生的难点所在。于是,在这个地方停留了较多的时间。首先明确术语,然后举例说明,从抽象到具体,等学生明白后,告诉学生如何做到上位概念,并通过一个很通俗、易懂的练习,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清楚如何运用上位概念来整合。教师没有对三种技巧平均用力,而是从学情出发,选择学生难点作为教学重点,这是有针对性的教学。
因而,在选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时,除了关注高考重点、热点外,还要关注学生的难点,在难点、易错点上多花时间,避免重复第一轮的学习,灵活运用多样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真正使学生有收获。要做到从学生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就要转变观念——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而非从“教”的角度确定教学内容。
思考二:教学方法选择对了吗?
教学方式的选择影响目标的达成。恰当选择教学方式是高效课堂的保证。高三语文课堂在教学方式选取上最大的困惑是哪些适合以讲解为主,哪些适合以练为主。
案例三:
教学内容:文言文虚词复习
教学流程:写出“以”的基本用法——列出课内的“以”的例句,学生对此进行判别——老师对“以”的基本用法逐一讲解
案例四:
教学内容:文言文虚词复习
教学流程:考点展示——针对“以”学生容易错的用法进行讲解——归纳方法——举一反三,带动其它的用法——设置有梯度的巩固练习——利用一个文段让学生自己命制“以”的题目与答案
分析:案例三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首先,忽视高三学生的文言虚词的积累,把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看成是零起点的。其次,由于教师不放心,所以整节课的时间都花在虚词的讲解中,教师讲得很细。其实,通过“列出课内的“以”的例句,学生对此进行判别”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学生缺失的不是对“以”的各种用法的理解,而是对“以”的用法记忆不全,对“以”的连词用法的判断不准确和区分不清个别的用法与意义。案例四就能立足于学生的难点,教师就难点进行点拨,然后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针对性的练习与讲评中,使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达到内化的效果。
虚词的复习是以讲为主还是练为主?这对于高三语文课堂来说是个难题。
篇13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民工子女的大量外出等原因,目前,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萎缩,学校出现了人数少于十人的小班。面对学生的日益减少,如何教好三五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获得长促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对农村小班额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谈谈对小班额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从语文课程性质来说
一是要紧扣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因此,我们应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来进行课堂教学。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这只是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展示其的工具性,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
在学生人数很少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也无精打采。为了使课堂教学氛围热烈,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很多教师费尽心思,可就是无法使课堂上响起朗朗的读书声,无法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品味,无法使学生对优美精彩的文段有独到的分析和见解。甚至由于没有必要的训练,缺少必要的积累,使得学生读篇幅短小的课文也结结巴巴。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缺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以基本语文训练代替必要的领悟,而应在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才能使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得以实现。
二是要回归语言本位。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其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需要依靠具体生动的听、说、读、写等活动。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是小班化语文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语文材料,并能亲身体验语言的实际运用,从而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解释词语。这样,学生能边读边感悟文章内涵,品味到语言的魅力。然后,教师要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再次感悟文章,获得情感熏陶。之后,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疑问,并让学生自己去品析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和句子。最后,教师应给学生留扩展性作业,发展学生的能力。如教师可让学生仿写相似文章,或者阅读相关材料。这样,以读带悟,以读带品,以读带写,可使学生真正读懂文章,并学以致用。
二、从学生角度来说
一是要学会欣赏学生。小班化课堂教学更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可使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因此,教师应带着微笑进入课堂,用亲切和蔼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并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鼓励,如“讲得好”“回答精彩”等话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喜欢教师,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应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这种教学方式符合“乐学”的原则,可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是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组。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合作学习。但很多教师认为只有人数多、小组多才能进行合作学习,而农村学生少根本无法进行合作学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生人数少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获得发展,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三是让学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人都有一种引起注意,得到认可,获得赞赏的天然欲望。特别是学困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对于学习困生来说,教师一句表扬的话很可能唤起他的进取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寻找机会给班上特别好动的学生予以激励性评价,就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积极努力学习。此外,教师要降低对学习困生的要求。如提问时,教师应选择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就能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把这种赞赏别人的评价方式教给每个学生,使他们更愿意合作,从而使同学关系更融洽。
四是重视非语言评价,增强亲和力。在注重语言评价的同时,教师更要重视非语言性评价,如重视体态语言的激励评价。人体是一种信息发射站,人的接触除了有声的语言外,无时无刻不以动作、表情、体态等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例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会意的点头、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体态语都代表了教师的评价。这些都会牵动学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时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重视利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五是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开展评价活动。教室空间是班级文化的载体,教师可利用教室空间开辟小组评比专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背书、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考核合格的学生,或者表现良好的学生,就可以得到一颗小星星贴在自己小组的荣誉栏里,集够十颗小星星就可以换一个笑脸圆月亮。每得到一个圆月亮,小组内每个学生都会得到教师的奖品――精美的书签、可爱图案的小即时贴、作业本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增强了学生的小组意识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尤晓岚.关于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