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职业环境的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只是在怀念,当年她说出这样一番话的时候,到底是有着怎样的心情,是对这个世界和人心充满了绝望,还是对待这一切,都有一种不可原谅的幻想。
我想,我不明白。
篇2
一、地质行业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然困境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
我国许多地质行业部门多缺乏正确的人才意识。主要表现在:一是“短视”,在单位需要人才时,仅仅通过挖来的“能人”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缺乏人才培养的长期战略,不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培切1人才;二是“忽视”,一味地迷信引进所谓“能人”,往往忽视了单位的内部人才,单位内部人才往往得不到重用;三是“歧视”,经营者把单位内部职工当作是出卖劳动力的打工仔,这种结果导致职工最终只能把单位当作跳板,或只拿薪金而不关心部门的发展前途。
2.职工激励机制欠科学
激励是地质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大多数地质单位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的制定,忽视建立和健全内部的激励机制。许多地质部门留不住人,其原因之一就是单位内部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就利益激励而言,许多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结构设计不合理,而且还存在着任意克扣工资奖金,或者许诺的奖励不兑现等情况。许多地质部门的工资薪酬定得过死,不能根据单位的发展状况而随时调整。虽然有些单位能够做到高薪引才,但由于单位现有的产权关系,使大多数单位的分配制度没有顺应市场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人才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许多部门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就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不能使单位职工产生同组织荣辱与共的思想,从而既用不好人,也留不住人。
3.职工培训体系不健全
地质行业部门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还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现有的培训多依赖行业系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实施,缺乏计划性、主动性,上级布置后下级参加,培训、参加的内容有针对性,只求完成任务数。人力资源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合理流动,所需人才难以挑选,并无法辞退一些无所事事急需裁减的人员,职工不能选择自己理想的岗位。虽然单位对优秀人才给予了一定的倾斜政策,目的在于给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因受方方面面的约束,在短期内无法大幅度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严重影响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成为领导层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这种的现象屡见不鲜,随着形势的发展,地质部门人才外流的状况有增无减。
二、地质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然转换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我国地质单位的发展前景广阔,挑战仍然严峻。因此,地质行业部门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发展之势。
1.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
地质行业系统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建立长期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体系,要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动态发展趋势,不仅进行现实的选拔与开发,还考虑为未来投资,不仅注重现实需要,还预测未来需要;不仅要对本系统的适用人力资源进行分析,而且要综合考虑社会和区域的整体人力资源。确定人员供给状况、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清楚人员供给的方式、人员内外部的流动政策、人员的获取途径和人员获取实施计划。还要制定人力资源调整计划,合理预测各岗位、各专业人员需求,形成一个标明有技能要求、职工数量、专业类别的分列表,依据该表有目的地实施日后的人员补充计划,使单位的资源和实力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
2.构建合理的职工激励体系
首先用良好的福利政策吸引人才。良好的福利政策包括除薪金以外的组织支付给职工其他报酬和津贴项目,包括各种奖金、培训机会、单位出资的保险和其他福利津贴项目。人才在工作中寻找的无非是三个方面的回报:一是现实的回报;二是工作的挑战;三是自身的发展。这三者必须相互支持和补充,在此,高薪和福利各有千秋,而从地质部门留住人才并进而营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出发,优厚的福利意义深远,这也正是地质单位最吸引人的地方。其次,用升职和授权来激励人才。职位晋升和授权是对职工工作成绩和能力的充分肯定,在地质部门出现职位空缺时优先考虑内部调动或提升,大胆提拔年轻人才,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部门的管理成本,而且可以激励其他职工,形成良性循环。因为内部职工熟悉内部工作程序和环境,工作上可以驾轻就热,很快进入角色。同时,也让其他未被提升的职工看到晋升的希望。同样,授权也是管理中有效的激励方法,让职工担任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特殊任务,赋予他更多的权利和责任,而不规定工作时间和要求,那么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掘他的智慧和潜力,同时也会得到很多意外的发现和惊喜。加强培训保障,帮助职工职业发展。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职工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随着目前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地质部门面临的职工对培训和进修的需要在不断增强。职工需要培训和进修来学到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作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质量。
篇3
企业环境责任(CER)源于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自愿承诺为促进社会和环境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欧盟委员会,2002)。本质上,生态环境问题是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发生矛盾的产物,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亦是企业的责任(Piotr Mazurkiewicz,2008)。美国经济伦理学家乔治·恩德勒(George. Enderle)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其中环境责任主要是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让环境承受较少的废弃物”。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频繁地出现了类似陕西“铅污染”事件(2009)、海正药业超标排放和违规排放污染物致癌事件(2011)、云南曲靖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废料铬渣非法倾倒致污事件(2011)、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2012)、全国范围内“雾霾”天气(2013)等环境污染问题。十报告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构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治理决心,这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从早期的PM2.5到如今的PX事件,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渐渐从环境的检测数据转向了污染的源头——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缺失。对于污染源头项目的管理,政府机关的作用举足轻重。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主体的政府机关应该重视对企业保护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
二、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自我形成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
(一)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内部聚集与外部保障
企业若要谋求长远发展,环境责任的履行将成为其必须面对的一项任务。为了更好地履行环境责任,企业必须树立环境责任意识。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可以从内部聚焦和外部监督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
1.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内部聚焦
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在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等方面均应体现出其对企业环境责任的重视,使环境责任由内而外体现在企业中。
在培育环境责任意识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在战略规划中体现环境责任理念。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从而制定新战略。完整战略规划的首要条件是可执行性,它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两个方面。在企业发展方向上,就应当体现出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企业只有在自己的发展方向中融入环境责任的要素,才能指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看到自己所应履行的环境责任,才能在发展中不偏离自己认真履行环境责任的轨迹。企业资源配置策略直接决定了企业战略规划的可实施性。为了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必须在企业资源配置策略中为其作出相应的资源安排,才能够为企业环境责任的培育提供足够的资源保证,确保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顺利实施。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成员为实现其组织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其随着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因此,若要培育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必须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安排相应的环境责任职权部门,以此来体现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意志,使企业员工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对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视。同时在组织结构中安排相应的职权部门对环境责任的履行进行监督。
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的象征,体现出企业的内涵,因此,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应当融入其企业文化中,并由企业文化来展现企业自身对于履行环境责任的理念和决心。同时一个行业成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拥有极其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在其自我意识中就应涵盖企业的环保思维,即环境责任意识。如果把环境责任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这对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2.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外部保障
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来督促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这些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制定机构、政府与行业、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及其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等。
法律法规制定机构所制定的相关政策具有强制性。培养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必须由强制开始,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出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意识到自身所应负担的环境责任。虽然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均对企业环境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环境保护法的价值定位、指导思想还不清晰,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等。所以对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仍需要相关机构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督促。
政府与行业、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对于企业的影响不同于法律法规制定机构对企业的影响,其更多地倾向于一种引导作用与监督作用,引导企业向着更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同时对于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因此对于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政府与行业、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能够引导企业首先意识到其自身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而自觉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同时政府与行业、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还能够及时监督企业对于环境责任的履行,及时引导企业纠正其偏离环境责任履行的行为。
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在市场中得以生存的关键。而对于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样十分重要。如果在竞争中履行环境责任能够成为一种优势,则更多的企业将选择履行环境责任,从而培育出其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但是现阶段履行环境责任与否并未成为同行业企业之间竞争的一种要素,这就需要社会的努力。只有在竞争中能够作为一种优势项目,环境责任履行才能更快地为企业所理解和接受,并督促企业培育其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
(二)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自我形成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在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而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又是渐进的,无法一蹴而就,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需要企业自身的内部聚焦和社会各界的外部保障,由此就需建立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自我形成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
1.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自我形成机制
一个企业若要谋求长远发展,其内部必须有一套自我约束机制,此种约束能够促使企业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承担起其应承担的环境责任,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自我形成机制能够很好地督促企业对自身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能够使企业尽快地建立起自身的环境责任体系,并将履行环境责任尽快发展为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自我形成机制主要包括战略规划机制、组织机构适应机制与企业文化拉动机制。
(1)战略规划机制要求企业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时将履行环境责任融入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企业资源配置策略中。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是企业完整战略规划具有可执行性的基础,将企业环境责任融入其中,有利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体现在企业的整体发展设想中,保证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具有可持续性与延续性。
(2)组织机构适应机制要求企业内部设置相应的环境责任机构,为企业环境责任的意识培育及履行过程保驾护航。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有相应的责任部门来具体负责,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来随时调整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进程,同时对于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过程进行监督。只有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应的环境责任机构才能使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真正放在企业的议事日程之上,而不是作为一种口号,持续不断地在企业内部呼吁却从未落在实处。
(3)企业文化拉动机制要求企业在自己的企业文化中体现出其环境责任意识,体现出其对于履行环境责任意识的决心,从而拉动企业对于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象征,体现着企业的内涵,只有将环境责任意识融入企业文化中才能够使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贯彻于企业上下,也才能够提高企业对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积极性。同时将环境责任意识融入作为企业象征的企业文化中还能够提升企业在社会以及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2.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外部监督机制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与企业外部的监督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前进方向。所以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外部的监督。因此对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还应建立企业外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法律约束机制、政府与行业的引导与监督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等。
(1)法律约束机制要求法律法规制定机构制定针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相关法律规范,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提出强制性要求。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对企业环境作出了规定,但是其要求相对来说比较笼统,例如环境保护法的价值定位、指导思想还不清晰等,同时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环境责任法律体系。这些对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应当建立法律约束机制,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提出具体的、强制性的要求,将大大有利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
(2)政府与行业的引导与监督机制要求政府与行业提出利于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相关要求,引导行业内形成以履行环境责任为优势的风气,同时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实施监督。处于同一产业链并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监督约束会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政府与行业的引导与监督机制不同于法律约束机制,前者对于企业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与督促,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两者之间互相支撑、互相补充,能够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保驾护航。
(3)社会监督机制要求各类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公众能够组成联盟,对不履行环境责任的企业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时形成相应的诉愿表达体系,对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状况实施监督。此种约束机制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变得越发强大,同时对于企业的刺激性也变得更强。当电视、报纸等舆论媒体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状况密切关注并及时报道时,便会对企业形成强大而无形的舆论压力,督促企业承担环境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阶段对生活环境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也逐步增强,其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也会加大,因此建立起完善的诉愿表达体系十分关键。
三、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
(一)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的理论分析
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不可避免地需要相应的激励措施。现有的激励措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正向型激励,即对于履行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一种是逆向型激励,即对于不履行者进行处罚。在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过程中对于激励措施的选择无疑能够对企业的行为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选择“奖励式正向培育机制”还是“惩罚式逆向培育机制”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指的是对于切实履行自身环境责任的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经济奖励,从而使企业在履行自身环境责任的过程中获利,以此来提高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能够给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过程中提供动力,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产生重要的推动力。但是对于政府来说,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虽然能够促使企业积极履行环境责任,但是却为政府财政增加了负担。
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指的是对于未按照要求履行企业环境责任的企业进行一定数额的经济惩罚,从而使企业为未履行环境责任付出代价,以此来督促企业履行其自身的环境责任。在“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中企业往往会出于避免惩罚以减少损失的心态而履行环境责任,但是罚款的数额又成为了一大难题。如果罚款数额过低,则企业可能会在衡量其履行成本与惩罚成本后选择接受罚款;若罚款数额过高,又可能出现政府部门追求罚款收入而忽视对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监管。另外,在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中极易出现企业贿赂相关官员以避免相关惩罚的情况,从而助长了贪污受贿风气。
(二)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的博弈分析
对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能够采取“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现对两种方式进行博弈分析。
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所付出的单位成本为I,得到的收益为R。以下主要使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
1.假设
(1)企业均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环境中,都是P——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2)C1为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所付出的净成本,C1=I-R>0。
(3)C=C1+C2+C3。其中,C是单位产品总成本,它涵盖履行环境责任所付出的净成本C1、生产成本C2以及企业的治理环境成本C3。
(4)所有企业均以单位产品的成本定价,不考虑规模经济。
2.“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博弈分析
(1)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
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指的是对履行企业环境责任的企业来进行一定数额的经济奖励,奖励A≥(C1+C3),因此A-(C1+C3)≥0,则博弈矩阵即为表1。
在“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的情况下,履行环境责任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此同时也使得没有履行环境责任的那些企业出现了亏损。因此,表1博弈矩阵便具有了唯一纳什均衡,即(履行,履行)。
(2)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
所谓的“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就是对未履行企业环境责任的企业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处罚B≥(C1+C3),因此B-(C1+C3)≥0。博弈矩阵即为表2。
在“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的情况下,履行环境责任的企业显然拥有成本优势,而未履行环境责任的那些企业则出现亏损。因此,表2博弈矩阵便具有了唯一纳什均衡,即(履行,履行)。
“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各有利弊,“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能够促进企业对履行环境责任具有更高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却给政府财政增加了负担;“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能够督促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但容易出现以罚代管的恶劣局面。由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奖励式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逆向培育机制”各自拥有其自身的特点,能够在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选择“奖励式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逆向培育机制”相结合的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机制无疑能够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保驾护航。
四、构建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基本架构
一个企业如果要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则必须承担起环境责任,不能以损害公众利益为代价来为自己谋利,应当自觉减少排污,或者在排污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危害降到最低。企业要想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必须承担起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从而赢得社会对其的支持以及公众的认可与信任,得到较为忠实的顾客群,为自身发展获得最基本的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企业的期待正在发生改变。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对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培育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
企业环境责任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极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污染却日日危害着人们。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多维度环境责任意识培育机制。在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应当建立自我形成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相结合、“奖励式的正向培育机制”与“惩罚式的逆向培育机制”相结合的多维度环境责任意识培育机制,多角度对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进行引导与监督。同时现今社会是一个变化的社会,企业的外部环境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对于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应当建立环境责任意识培育机制的联动机制,针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环境责任意识培育的方式、方法,从而使企业从被动履行环境责任转变为主动承担环境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 Hayam Wahba. 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some Egyptian evidenc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6.
[2] Chan,R.Y.K..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 pursuit by foreign firms competing in Chin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0,45(1).
[3] 李建发,.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2(4).
篇4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工科在校生约700万人,居世界首位。但高等工程教育中普遍存在课程体系陈旧、实践教学偏少和教师缺乏工程经历等问题,导致学生专业面窄和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工程教育认证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相关专业进行认证,可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作用正日益受到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的重视[1]。
国际上有3项关于工程教育学历的国际性协议,即《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和《都柏林协议》。其中《华盛顿协议》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是世界范围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也是另外加入两份协议的基础[2]。目前《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包括美国的ABET(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英国的ECUK(英国工程委员会)等13个组织,另有德国和印度等5个国家的认证组织为准签约成员。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当年成立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可进行认证的工程专业数量已从4个增加到10个。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虽然其不直接进行工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也不直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和雇用,但它通过设定专业标准为工程专业人才和就业市场实现无缝衔接,在二者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尽管“认证”的功能是有限的,但其对工程专业的专业主义理想的实现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学校的学术组织的特性和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为专业发展和专业认证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专业人员的准备和文化萌生的制度环境。工程教育认证则通过规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标准,为其进入工程专业领域提供了前瞻性的引导。认证制度与工程专业准入制度相连接,为专业市场的控制和专业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基本“门槛”,反过来为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质量先导,促进了学校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一、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我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
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标是保证和加强毕业生培养质量和促进高校通过修改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达到上述目标,认证机构需具有以下特点:(1)建立明确的学术质量定义以供被评估学校和教学计划去努力实现;(2)要求学校和教学计划必须提供关于学术质量和学生成就的一致、可信的信息以保持公众的信心和投资;(3)鼓励学校为改变和所需的改进而进行自我审查和计划;(4)采用适宜的、公正的组织化政策和步骤进行决策;(5)对其认证活动进行自我审视和检查;(6)拥有和保持可预见的和稳定的资源。
认证机构需制定鉴定标准,以有效地保证学校或教学计划的质量:(1)与学校适应的专业教学目标,提出学生进行工程教育的能力、素质和道德;(2)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等培养方式,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3)合理的师资结构和持续的教师发展政策;(4)充足的支持条件,包括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信息资源和校企合作;(5)学生发展管理体系,包括招生、就业和学生指导等方面;(6)教学管理制度,可进行过程控制与反馈;(7)全方位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内部评价、社会评价和持续改进的措施;(8)针对专业特色,提出具体化的专业标准。
为通过专业认证,学校需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定,进行下列活动:(1)定义待评估专业的目标;(2)设计课程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3)根据学校和职业的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产出。
二、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工程的专业化进程和工程的专业制度的建立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要作用。结合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建设,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大力推动我国工程职业的“专业化”建设,使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工程师注册制度尽快形成“专业”的内生机制,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对专业本质和内涵的认识。对于工程教育中的“专业”特质和专业性问题,国内一些知名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很多前瞻性的建议。朱高峰认为工程专业人才应接受包括道德养成、能力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全面素质教育[3]。文辅相和杨叔子等均提出改变工程教育中过窄的专业导向,建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让专业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宽的知识面上[4]。对目前比较狭窄的工程教育目标体系进行基础性的调整,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伦理道德和责任教育、社会发展和工程影响等纳入专业教育的目标体系,为专业人才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2.建立符合专业本质内涵和发展规律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作为对认证对象的状态和符合教育目标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认证标准具有统一性、标准化和先导性的特征,对被评对象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第一个标准,就强调工程专业标准的规范性和开放性的统一,避免阻碍工程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全国工程教育的认证的组织体系,制定了工程教育认证的评价原则、认证标准和程序。
3.建立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机制。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州工程师注册制度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两个制度的结合是工程专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工程教育为工程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和训练,为工程师“入职”设置了最低“门槛”,工程师注册制度受到国家的市场庇护,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对应,保证了工程将促进公共安全、福利和健康作为最高目标的专业理想[5]。因此,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衔接将为我国工程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进一步发挥工程专业学会的作用。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组织结构,专业学会可体现专业自律和共同治理的精神。目前,我国工程专业认证制度建设的基本模式是由政府推动的、包括专业组织在内的多方参与的联合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在改革初期高度集中、快速推动和解决重大问题的优势。与之相比,工程专业学会主导的认证机构专业性更强,更能及时反映行业对工程教育质量的需求,应为未来的发展方向[6]。
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环境工程是一门与土木建筑、化学工程、生物学、气象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它通过评价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用具体的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与资源,使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7]。
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相关学科间的方法和培养模式差别很大。如污水处理工程以给排水专业的传统工程方法为主,而城市环境规划则与城市规划的方法相关。尽管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可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但课程设置的深度相对母学科较浅,理论阐述较多,而实践设置相对较少,限制了学生在该方向应用能力的深入培养。而我国企业特别是工程类企业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引起环境工程教育与学生专业发展的错位。而工程教育认证正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使其达到工程师的基本水平。因此,应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在原有培养方案宽口径的基础上,针对环境工程应用的某一主要方向,如污水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废污染防治、物理污染控制、环境设备、环境评价与管理、环境规划等,通过提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或规划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其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其设计多而不精的问题。
除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全国绝大部分的环境工程专业开设时间较短,正处于成熟前的发展阶段。以笔者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本地区共有8所开设环境本科专业的高校分别为: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工学院和钦州学院。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其环境专业形成时期均较晚,均在20世纪90年代后。与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相比,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储备相对不足。且部分教师直接从博士阶段导入,与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相比,其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经验均存在不足,也削弱了学生工程设计教育的效果。因此,对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专业教师,应建立持续改善其工程能力的制度。如支持教师直接参与工程设计、鼓励其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利用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教师进行工程能力培训和建立有工程经验教师传、帮、带指导年轻教师的机制。
与传统的环境专业名校相比,地区高校各学科整体实力较弱,其环境专业多源于学校传统优势学科的交叉与延伸。以广西为例,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和广西工学院等学校的环境专业均从化学工程发展而来,广西师范学院和钦州学院的环境专业均从地理学科发展而来,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则依托电子仪器专业,桂林理工大学的环境专业则从地质专业和市政专业等发展而来。不同学校的背景下,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特色也应有所不同。通过与学校强势学科的交叉,可有效提高学生在相关环境工程应用领域的竞争力,如化工学校可强化学生在其化学工程和工业中的环境工程治理能力,而地质学校如中国地质大学可强化学生在地学类环境工程中的能力培养,管理专业较强的高校则可强化环境评价和规划等环境管理应用领域。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地质专业和市政专业为其传统优势学科,通过与上述学科交叉,该校的环境工程专业以培养废水处理和矿区土壤修复为特色。在课程设置中,强化水处理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并增加矿区土壤修复的选修课和实践课程,重点培养掌握废水处理工程和土壤环境修复工程等领域主要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 中国工程专业认证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5.
[2] 毕家驹. 走华盛顿协议之路[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6):38-42.
[3] 朱高峰. 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1-9.
[4] 杨叔子. 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08(9):6-7.
篇5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来实现的,这就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开发培养智能型人才和学习型人才,这才能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一、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在这些资源中,既有人力资源也有非人力资源。非人力资源包括设备、资金等,这些东西是死的,通过企业资源管理的多年探索,对这样的资源的管理,已形成一定的套路,各个企业基本大同小异。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通过招聘、培训等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的调动和任用,以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较于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更为关键。因为人是活的,人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目标,操控着企业向着这一目标前进的各种动作。而出于竞争,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又不可能被其他企业熟知,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企业间关于设备和财力的竞争也开始向知识和智力的竞争转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知识和智力拥有者的“人”就成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特殊资源,拥有知识型人才的企业无疑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培育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知识型人才,企业针对知识开发的独特性,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使然
新时期新环境,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基本摆脱了传统生产模式的制约,机械化、工业化稳步前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掌握与运用,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餐化、碎片化、信息化的时代。大机器、大设备已经越发少见,转而是精致小巧的高科技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知识经济是与信息经济紧密相连的,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率,即创新能力,只有信息共享,并与人的智能相结合,才能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所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信息共享,新知识生产的技术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竞争便越演越烈。新的社会环境,工作现状,要求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知识型人才,优化现有的人才结构,而如何引进人才,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便成为当下企业发展的重点。
2.经营环境的要求
脱离时代的企业是不能长治久安的,与时俱进向来是企业以求发展的根本之道。知识经济环境下,为了求得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势必发生变化,向知识、信息的道路转变。这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准,及企业员工的素质便有了新的要求。传统型人才势必遭到冷落,知识型员工势必得带重视。因此,以知识与智能为基础,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另外,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也体现了企业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与时俱进,企业的结构层次越发精简,对员工的要求就明显提高。在这样的构成中,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员工的地位尤其突出,他们不仅自身素质较高,在关注时间的弹性和工作的自主权上也别开生面,这一切都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体现。所以,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对这样的人才肯定是行不通的,根据新特点新情况,重新设计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今后不遗余力需要做的事情。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1.注重开发培养以打造智能型人才
智能型人才指的是一批拥有高深专业知识并能及时利用咨询获取最新知识的人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智能型人才该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因而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对智能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就人才的招聘而言,科学有效的选拔机制和途径必不可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才的真正招聘做好铺垫。科学有效的选拔与招聘方式多种多样,可选用人格测验、情景模拟测验等手段,以保障人才招聘的言之有物。就人才的培养来说,只重理论不重实践是不可行的也是落后的,必需将专业的培训与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布,在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内容的强化和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会有营养,结合人才培养的策略,按照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人手,制订目标,人才的供求就会平衡,人才的水平就会提升,企业的管理就会有序进行。
2.突出战略地位以形成竞争的优势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企业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企业兼并。当时,为了推动企业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向前发展,企业纷纷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战略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作为战略管理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影响着企业战略发展的未来走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指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结合。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还必需与人才的招聘和录用挂钩,从人才的角度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突出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就要把人才视为是企业未来竞争力的筹码。究其根源,就在于太多的竞争优势容易被模仿,比如打广告,某个企业凭借广告优势崛起之后,这种竞争手段很快就会被其他企业效仿,可以说不能成为企业竞争的长效形式。但人力资源的经验却很难被模仿,因为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同时是企业结合自身的特色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即使被公开,其他企业也不可能加以用之。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人才,有的企业就能留住他并发挥他的才干,而有的企业却无法留住他的原因之一。
3.构建学习型企业以提升集体能量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Peter Senge)指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他提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 (Jack Welch)也强调: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从这些言论中,不难发现,构建学习型企业对于提升企业集体能量的重要性。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遗余力需要努力做的事情,员工之间的状态应该是既合作又竞争,强调知识的共享。为此,就必须鼓励企业员工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互相渗透,指出缺点,学习优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成为促进员工间通力合作,发挥集体精神,形成集体文化氛围的核心纽带。
总而言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既是社会环境的使然也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必然要求。今后,注重打造智能型人才、突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地位和构建学习型企业极其重要,这将是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庄重.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J].经济视野,2014(4)
[2]栾晓燕.知识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篇6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体系的高职特色不够突出
我国在现行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多是照搬或脱胎于本科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而高职教育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材为主要目标,只有确立了与专业人材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大多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教学方式趋于程式化、模式化,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不高。尤其是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大多是以模拟项目的训练为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缺乏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减少模拟性亟待解决。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从结合实际出发,通过真实的设计实践来完成设计方案,教师再不能照本宣科。此外,除了校内的实践课程外,要积极参与社会上的艺术设计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丰富实践经验。
摒弃学科型的本科“压缩饼干”式教学模式,构建出符合我国高职艺术教育规律的全新教学体系,围绕专业核心职业技能的形成合理的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知识老化、教学方法陈旧落后,缺乏科学的多样化教学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由于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条件的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依然延用传统教学模式,依然采取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脱离实际、过于虚拟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完全与社会需求脱节;在环节测试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通过对用人单位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反馈意见的调查,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专业知识过于松散与陈旧,动手能力偏弱、与人沟通能力不强,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缺乏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所以,必须明确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前提的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适应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课程也显然不能以学科为本位,而应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因此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核心内容。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实现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向能力本位的转换,在与时俱进和有机整合的观念指导下实现课程开发,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一套科学的符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开发方法,是设计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
三实践性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设置了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它们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但大部分实践教学课流于表面形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布置一套模拟的设计课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所有的实践教学。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非常密切,社会实践包含很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这就导致了“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更侧重于艺术的表现,而不太重视实务性、应用性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毕竟不只是表现图的绘制,它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材料及施工方式以及与其他技术工种的衔接与配合,还要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等。在这样的实际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仅凭感性思维对待设计任务,没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所以设计出来的作品经常犯常识性错误并漏洞百出,在实际操作当中难于实施,到工作岗位后,需要几年时间的实际锻炼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尽可能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明确该课程的设置目的,少走弯路与偏差。课堂作业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每一次作业都有一次新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尽量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尽可能给学生安排实际工程项目的考察实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材料与施工工艺。加强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与工程甲方的谈判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实践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理念。建立完善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可以突出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突显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在具体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深入分析各实践课程间的内涵及内在联系,不能把每个阶段具体的实践教学看做是简单的各门课程的累加。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加强实践课程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有取舍有重点地以能力需要进行整合,以实现实践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四师资队伍结构过于单一,结构有待改善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以及能否办出特色,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职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教师岗位上,虽然在理论水平上有一定的造诣,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也难以培养出符合高职培养目标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与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学校,结合我们的设计专业,聘请一定比例的设计师作为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改善师资的结构,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建设,另一方面也能灵活的适应设计专业变化的要求。作为专业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机会和学习资源锻炼自己,不断更新我们的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多方面的提高自身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积极改革目前滞后的教育模式,思想要开放,立足本土文化,选择性的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加大学生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寻求企业参与,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7
关键词 :环境哲学;生态价值;人类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40-02
环境哲学是探寻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协调共存的智慧之思,是应对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石。而生态价值又是其中的重要哲学范畴,其中,应将价值视作主客体间的协调性、互益性关系,注重主体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协调对等。明确生态环境在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文化、审美等多维度价值,同时,以生态危机为着眼点,将人与人的价值,生态价值与人类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协调,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协调共处,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赢的良性局面。以环境哲学为中心对生态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对深化价值哲学的理论研究,树立正确的人类价值取向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价值的传统定义与生态价值地位
近年来,人类对环境肆意的破坏,关键诱因在于人类过于强调自身价值,对生态价值及其相关的内容不重视甚至持否定态度。而这些又与长期以来价值观念的模糊界定密不可分,将价值的定义为客体对主体的需求及满足,即客体对人这一主体的用处。换言之,有价值的就是能切合主体需求、且对主体有益有用的,反之则是无价值的。这种理论将客观事物的价值及价值大小,都归结于主体需求及其实际有用性,这种价值衡量方式存在几大不足之处。首先,用需要满足和实际有用性对价值进行定性,必然导致功利与实用主义色彩的弥漫,人类会为了获取更多的实用价值而对生态环境进行肆意的擭取,而丝毫不顾及生态环境本身的供给能力。其次,就满足需要和实际有用性而言,主体的需求总在动态发展,主体本身也是具有差异性的,在人类还未形成普适性的需求标准之前,客体价值也很难建立一个公认的价值准则。从主体的多样需求和客体的自身属性来看,要获得有益的东西,必存在一个有弊的东西。再者,就主体需要而言,也有远近、长短、实际与潜在之分,满足近期需要就会牺牲长远需求,所获得的价值也将是短暂的。而且对主体的满足,不仅要考虑现当代人,更要考虑下代人、未来人的需求。立足于主客体关系,会将现实的价值等同于当代人需求,但若以此为标准,则是对价值动态性与历史性的忽视,使得人类只关心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价值,重视本身本国利益而忽视别人别国利益,从而导致为实现所谓价值而对生态环境肆无忌惮地进行破坏。
从价值的关系范畴来看,价值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活动中,主客体的价值也是相互依存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人类是价值的形成的来源,将人类价值置于自然价值之上,脱离了人的需要,外界生态环境也将失去自身价值。这种只注重主体自身价值的理论,脱离了客体实际,实质上是一种虚无缥缈、子虚乌有的价值。另一方面,非人类主义者强调以生态为中心,认为生态自然及人以外的任何存在都有其自身特有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环境伦理学则把人类道德提升至生态层面,不仅强调人的价值,同时注重外界生物及生态价值,这种观点相较于上述论点,更具哲学意义,更有利于人们理解价值关系。因此,就价值关系范畴而言,主客体是具有互补对等性的,不能片面的以任何一方为中心。
那么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是传统观念中的满足需要与实际有用性关系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既然价值为主客体关系范畴,那么主体价值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承认客体价值基础之上。这种主客体关系被称为价值的协调性、互益性关系。其主要表现在,价值的定量是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相互得益,若主体有益,那么客体则无益,反之亦然。通常而言,主客体互益性与价值呈正相关。基于这种互益性关系,价值应依附存在于主客体之上,而价值的实现体现于主客体共同的获益。人作为主体,要想在生态环境中获取价值,就应承认并尊重生态环境的价值,否则,人类价值将无从谈起。可以说,生态价值与人类主体价值存在相关性与一致性。从认识论角度出发,人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而生态则是无意识的,更没有追求价值的意识,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生态环境的价值意义,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主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支撑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系统,是帮助人类实现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重视生态价值犹如重视人类自身价值一样重要。
二、生态价值对人类价值的影响
从主客体间的协调性、互益性来探究生态价值,便可明晰其与人类价值间的关系。生态价值指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与周遭环境的关系。而人也属于生态环境中的存在物,所以,对人类价值的研究也应置于生态环境之中。对二者系统化的研究,将二者充分的结合起来,有助于揭示生态价值对人类价值的作用与意义。
(一)保障人类社会的有序生存与发展
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基础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价值的作用,是人类价值存在的基础性条件。人类是生态环境长期作用下的产物,人类要想生存与生活,需从生态系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物质与能量,同时与生态系统之间进行循环式的物质能量输入输出,从而为自己的生存确定生物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社会活动。所以,人是自然与社会属性的集合体。生态既提供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为人类精神、道德、社会等提供发展空间。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就是人的存在,而这些人的肉体组织又制约着其与自然生态间的关系,历史记载也应从这些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变更出发。因而,不管人类多么伟大,也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活动都应遵从、受制于整个生态系统。倘若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会出现问题,又怎能进步发展。
(二)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
人类经济价值依赖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通过发展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生产力本就是实在具体的内容,并非是抽象无形的概念。同时生产力本是由主客体组成的系统,而生态系统则是这个客观系统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质与量,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人类生产发展正常进行的客观因素,劳动对象的好坏对生产力质与量同样起着直接性的作用,而生态环境又是极为重要的劳动对象。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生产力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是推动人类物质财富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人类作为生态主体,在利用生态创造经济价值时,也彰显了自身价值。但是若在这一过程中打破了自身与生态间的平衡,势必会受到生态环境的报复,生态所提供的经济价值将不复存在,同时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生活,而且破坏后的生态系统很难还原,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难以评估。
(二)为人类提供文化价值
人类对生态的改造与呵护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属性,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无疑就是在糟蹋文化。文化在生态与社会的双重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美学等既是社会意识内容,又是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存在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反映,生态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和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优美的审美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涤荡人的心绪气质,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领人类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人格,是人类创造文化的源泉。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生态危机下的人类价值取向
生态危机持续加剧,已经成为威胁到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生态问题究其本质是人的问题,由于人类肆意妄为的生存、生产、实践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人类成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源头。鉴于此,人类应改变传统价值观,认真反思,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共存,和谐共处,以保障人类自身有序的生存发展。
在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人类应明确主客体间的关系,充分尊重生态与人类价值,兼顾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双向价值与利益,保障二者间的和谐共荣。以可持续发展为契机,以生态价值为基础,在追求现代人利益或价值的同时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与价值,在追求本国人利益价值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价值,实现代际互益,保障人类生存的延续性。
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重重危机与挑战。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生态价值,正确处理好人、社会、自然,本国与别国、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价值关系,在环境哲学的视野下,正确认识生态价值、人类价值,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类价值取向,用科技的、理性的态度处理生态危机,创建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环境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4):48-51.
篇8
2016年以来,仅仅三个交易日,离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就升值2.35%,已经超过二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的利息。从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美元兑人民币的在岸汇率升值5.6%,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10%。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并根据相关专家的分析,这一汇率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企业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经济目标下,关于企业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和利润分配等方面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部分。根据西方财务学的观点,企业财务、投资学和宏观财务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而企业财务管理则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本进行规划、操作、控制和决策的过程,属于一种综合性管理行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第一手信息,虽然其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是属于一种隐性的管理部门。
二、人民币贬值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主要负面影响包括:
(一)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成本
因为人民币贬值会增加美元标价商品的采购成本,比如钢铁、造纸等行业的原材料都依靠进口为主,而增加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降低了海外投资和并购的几率
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会造成国内企业无法从美元获取更为廉价的资源,提高了企业的制造成本。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则不能够通过海外投资或者并购的方式推行国际化经营战略,也不利于我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对我国企业品牌塑造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
(三)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还会造成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降低,致使企业产品技术升级受到阻碍,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目前随着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的到来,国内企业都必须提高自身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够保持竞争优势,从战略角度来看也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并向集约型企业转换,但是人民币贬值的环境则不利于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
(四)企业财务管理费用会持续增加
受到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一些外贸企业汇兑损失明显增加,导致企业必须选择一些非常高手段给予解决,比如人民币套利交易,而企业往往选择加杠杆的方式参与人民币套利交易,这样无疑会增加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投入。
三、人民币贬值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会造成很大影响,而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则有必要调整财务管理策略,详细来说主要对策包括:
(一)选择更为合理的结算方式
如果处于人民币不断贬值的环境中,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结算方式和所选币种最为重要,因此企业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查,进口合同情况下将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而并不是美元;出口合同情况下将美元作为计价货币,而不是人民币。为了避免出现汇率风险,并且还要确保资金安全性,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口业务过程中应该选择远期信用证,出口业务过程中应该选择近期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
(二)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首先应该让企业所有员工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都和企业的领导层有着很大关系。企业领导层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可以将其重要性灌输给企业的所有员工,从而实现企业所有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的提升。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办法方面,企业可以邀请企业内部或者外部的专家,通过开办讲座或者培训班的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另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意识的提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将这一任务提高到企业的议程上,从长远角度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加强建设。
(三)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我国外汇市场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同样衍生出大量的金融工具,所以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就可以利用相应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降低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比如外汇期权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工具,企业在远期交易或者近期交易中可能会做一笔反向期权交易,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一手段转移外汇风险;远期结售汇也是其中比较有效的金融工具,这一工具是银行和企业进行远期外汇交易过程中签订的合约,这一金融工具能够抵消套期保值者预期的外汇风险,确保企业利润。
(四)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信息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时效性差,特别是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更是如此,其真实性问题受到很大质疑。而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就可以将以往那种比较繁琐的会计数据加工转变为计算机程序化操作,这样会增强企业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特别是在规章制度执行方面更是如此。企业各个管理都实现技术计算机程序固化后,就可以减少其中的人为因素,利用现代技术解决其中信息不及时、监督不得力的问题。
作者:蒋经纬 单位: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一、岗位职业能力与课程系统精准对接
环境设计专业的整体构建应体现开放融通的学科特点,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对接职业技能标准的环境设计课程知识体系,深化以“理性教学、夯实基础、鼓励创新、整体设计”为主题的1~4年级的精细化本科教学改革方案。整合课程、精炼主干、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即形成以“现代室内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小型建筑设计”三大设计课程群为主干核心,技术类和人文类课程为两翼的“一核梢怼绷⑻迨健⒀芯啃汀⑹导化的知识框架体系。其次,须积极探索分阶段和多层次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设计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启发学生掌握“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设计理论链接设计案例操作”的专业认识规律,籍此形成由认知实践、工程实践到真实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的完整实践学习过程。另外,还须积极建设制度化的国际联合教学平台并开展校内跨专业的课程设计、校企合作交流设计,综合塑造“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施工设计”三大职业岗位群,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内生性培养。通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坊课程、企业赞助课程、竞赛课题导入课程、校际联合毕业设计课程等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和厚度。在环境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亦可延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职业界人士为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提供最前沿、最实用、最经典的学术讲座,以建构浓厚的“学术型、研讨型、实战型”设计教学氛围与人才培养机制。
在制定专业课程系统、综合素质培养与多方面能力训练方案的过程中,可在参考国家重点院校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多轮式深化研讨,充分论证与修订完善环境设计专业吻合社会人才需求要点的动态式培养计划,以更好地体现“应用型、高素质、重复合、促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提升,推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与三大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的精准对接(见表1)。具体的建设措施包括推进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全面转向具有互动特征的、师生开放探讨的研究型教学,加强实验性、主题性课程的建设,深化毕业设计及设计报告的质量管理以及学生设计工作室建设等措施,积极推行“实验设计工作坊”“设计创新孵化器”等创新拔尖人才的培育机制,开辟第二课堂,培养专业拔尖的学生,且进一步通过教学设施的重构、实践基地及企业导师的拓展,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营造综合的工作模拟氛围,帮助其自主创业。
二、支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条件
(一)构建一支富有“创造力、研究力、实践力”多元化结构的教师团队
环境设计专业师资应具有多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素质特色,“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应是教学团队成员所共同推举的大学精神和教学文化,即不仅追求设计理论研究的品性,更加注重设计实践底蕴的同步操作。而且必须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梯队,专业教师亦应具有较高的教学及学术研究水平、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实施,为培养优质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应持续不断地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积极鼓励他们参与社会项目的设计,或采取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将其设计实践的经验、体会融入课堂,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积极摸索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平台国际化、师资队伍多元化、优秀生卓越培养持续化等一系列教改措施,探索建构出一个科学、合理、系统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群。
(二)搭设一个富有成效的“三位一体”式专业发展支持架构与系统平台
1.教学改革支持
(1)学校层面可通过招生就业渠道、实习渠道调研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意见,并召开相关工作研讨会,反馈至环境设计专业的职前培养;学校须鼓励环境设计专业进行深度的行业和社会调研;应适时组织召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组织商讨人才培养的修订,邀请学科专家、行业专家参与相关讨论,聘请相关专家审定修订后的人才培养动态方案等等。
(2)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高水平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MOOC课程、微视频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为龙头,鼓励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课程资源数据库建设,比如展开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积极鼓励其申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予以资助。
2.装备条件支持
(1)基础性设施建设。在实验中心建设方面,结合设计教育类的特殊性,学校应整合校内资源,创建集教学实训、教学模拟、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设计基础实验中心,该中心由学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实践能力训练服务。
(2)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特质的特色性设施建设。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学校统一规划、统一预算,对于重点专业方向(如室内设计方向、建筑设计方向等)特色发展的专业实验室予以支持并采取优先建设的原则,持续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实验室、建筑材料与结构设计实验室为主导的设施建设。
3.经费重点支持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所需的实践条件、图书资料、师资引进等费用,学校根据规划,统一预算,进行资助,对重点专业方向执行优先预算、优先资助的原则。
三、全方位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通过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在考生中的知名度,通过奖、助学金,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激励措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环境设计企业、建筑设计企业、工程施工企业、创意文化企业、产品设计企业等合作单位采取委托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持续吸引与保障优质生源,同时也可为其解决高层次设计与管理人才的紧缺问题。
(一)制度
1.激励机制回馈优秀学生
建立与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环境设计专业招生工作制度,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高分考生的奖励力度,凡达到省一本线被正常录取并报到入学的考生,即可获一学年学费奖励;亦积极回应考生的关切,发挥新媒体在招生宣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优质师资吸引高质学生
建立开放、多元、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从国内外重点引进具有教授职称和博士学位的学科带头人;扶持并创造条件使相关教师晋升职称;实施学院“特聘教授岗位制度”。保证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师源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德才兼备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吸引全国及本省的高质量优质生源提供师资保障。
3.多元渠道培育有志学生
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术交流的渠道,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信息,拓宽知识视野,建立长期与国内外著名院校、同类院校、专家学者的信息联系和学术交流机制,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的合作交流机制,为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共性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4.师生互动关爱就业学生
通过进一步完善合理的学生成长制度机制,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鼓励教师加入各类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并兼职或担任专家评委,不仅能够提升本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更能为学生的就业铺设通畅的管道路径。
(二)措施
1.以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在切实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结合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力推进设计实践教学改革,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加提高型和创新研究型的实验性设计教学项目;在管理运行方面应建立时间、空间、内容“三维”开放的公共运行管理机制,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水平、不同时间安排的学生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完善“1+2+1”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计划的修订,优化课程组合,形成独立完整的专题设计,进行从课堂汇报、设计报告到实践成果的综合评定,由此完善环境设计实践课程的系统性,提高实验性设计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大实验性与主题性教学的力度,增设实验性艺术综合设计、时尚设计等教学专题,并逐渐向研究型课程过渡。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从高等教育学学理的层面进行课程的全面整合,确立课程标准,重组课程结构,扩充教学资源,改革课程设置,凝炼课程内容,注重原创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扩大现有任选课的门类,增设讲座、报告和交流课程。加强各类设计社团的体系性建设,如景观设计社团、室内设计社团等,强化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3.以产教融合作为支点开发设计实践教育
构建实验、观摩、校内实训、考察、实习、研习相结合,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定岗实习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以艺术设计实验、创新和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完善、拓展、建设等方式,建立实验型、创新型和操作型的校内实验室,以弥补一般课堂教学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同时,鼓励师生带着专业研究问题和项目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和运行规律,掌握企业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将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鼓励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相关调研报告,收集形成相关教学案例,取得相关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行业资格证书。
四、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实效的评估机制
评估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三个强化”,即强化环境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专业建设的合理定位,并强调“两个突出”,即突出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同时,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以推进本专业设计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设计教育质量;建立与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依据培养目标以及产学研结合标准、人才培养对设计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等对本专业办学状况进行“评价与诊断”。
篇10
长期以来,政府、非盈利中本文由收集整理介机构、学校三者存在潜在的非合作式权利的博弈。政府在博弈中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布局,通过宏观政策调控,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对高职职业教育进行引导。非盈利中介机构在我国处于弱视地位,在运行中受到行政行为的约束,无法体现出独立性。对于学校而言,中介机构的行为无法对学校产生根本的影响。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之间即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因为追求的权力和利益不同,而无法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要明确政府的“服务”执政理念,着力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要把行业管理和监督的职能还给非盈利性中介组织,高职教育想得到发展,必须发挥非盈利性中介组织,“还权于行业部门”,如果没有非盈利性中介组织的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就可能仅成为政府、学校权利博弈的工具,而不能实现真正的改革。第三,高职学校要通过科学、合理、特色办学,品牌化建设来赢得市场份额。最终,政府、非盈利中介机构、学校三者只有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自身的体制进行完善,才能将一个非合作式博弈变为合作式博弈。
二、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
从企业的角度看,学校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是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无形的人力资本,从政府的角度看,学校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又促进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因为三者之间拥有“人才培养”这个盈亏的平衡点。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不断探索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采取让企业入股的形式,两者之间共同进行红利的分配,从而提高进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共同培养人才这一目标而努力。企业在参与高职学校人才培养中,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基地,反之学校完全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方向,企业与学校共同组建由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教授、政府人员组成高职人才培养机构,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充分的技术咨询服务,与企业共同进行新技术的研发,真正的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政府、企业、学校各取所需,在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中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繁荣发展。
三、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建立
一方面,要建立制约机制。从行业的角度看,要构建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用质量标准体系来对高职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在实践中可以借鉴国际上的is09000认证标准,将其引入我国的高职教育领域。从学校的角度看,要更加注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学生的实验实训、毕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方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最好的激励就是竞争,应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形成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的全面市场化,才能实现高职院校间的自由竞争,打破公办高职长期固有的“寡头”地位,形成一个“多头”的市场环境,促进各高职院校争相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亚制度”环境的形成
篇11
随着行业需求的发展,该省的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内职业分工开始细化和专业化,高档次、个性化的环境设计需求会日益旺盛,配套服务的标准也会不断提高。程式化的设计逐渐被高档次、个性化的环境设计所取代。这就对现在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室内外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现状,培养大量专业型实用人才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2 行业市场需求下的环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现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是传统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公共课程、设计基础课程、专业设计三大块。课程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社会需要全面的设计人才,传统的割裂式的课程建设不能够形成全面系统的教学体系,更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使研究更具有实效性,笔者对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该学院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积极开展 “工作室化教学”改革,将行业中真实的优质项目引入教学,并以此为主线打造全新的教学体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精神,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由此可见,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结合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特点与需求,反观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体系,发现问题,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就应该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面向职业岗位的实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定。
3 注重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3.1 尽早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就业领域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涵盖面大,实用性强的专业。其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又面临着更为专业化的就业去向和职业岗位。比如:规划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等等。要充分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广博性,同时也要术业有专攻,在广博的基础上对某个方向的培养更加专业化、细致化。
3.2 加强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
岗位技能是学生进入岗位的敲门砖,职业精神是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并不能直接进入公司的设计层面进行工作,更多的人是在从事与设计相关的一些辅助类工作。比如:业务员、绘图员、施工销售员,施工协调员等。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教育应尽快走向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加相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真正为职业岗位培养相应的职业人才。
3.3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用型极强的学科,需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之对应的职业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图纸绘制、施工监管等等都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用人单位在招聘考核环节中也主要是以实际操作的考核为主,因此,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又一关键因素。
设计思路与方案的呈现需要设计方式的表达。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的表现形式就是设计师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例如:各类图纸、模型、草图等等,都需要专业的制作技能。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于绘图能力与模型制作能力的培养要求要高于其他设计专业。学生的规范化基本制图技能需要进行集中的强化训练。其中既包括手绘图纸的技能,对应到透视及建筑识图制图等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括电脑制图能力的训练。
为了达到上述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形成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稳定的、动态的教学系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实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的敲门砖,也是企业对学生的首要技能要求。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4.1 将工作室制引入教学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工作室模式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只从事单纯的教学活动,而是有计划的组织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教师充当着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完成某项任务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及运用技法,同时对掌握的专业重新建构,换一种新的角度去学习与思考。
工作室制的教学培养模式需要开放型的教学管理。一般来说,学生在课堂及社会中的实践应该有一定的比例规范,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实践应该倾向于课堂实践,高年级的学生应该更倾向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连接与教学的良好结合,为学生进入实际工作状态做了很好的衔接准备,学生能够直接深入了解行业一线的企业的生产状况、设计工艺流程、经营理念乃至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增强社会适应力及临场应变力,特别是在工作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不仅能够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同时教学还可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由于学生不是真正的企业职员,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会受到来自企业内部运作的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他们能够为行业及企业提供一些新的创造性的思维和尝试性的大胆的探索思路。
4.2 工作室制的实施能有效的促进行产学研结合
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职业人才。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血液净化室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9岁~78岁,平均(52.5±5.2)岁,原发病:慢性肾炎37例、糖尿病肾病8例、多囊肾5例。透析时间5~10年,透析频度为每周1~3次,每次4~5 h。每周应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1次,每次2 h。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时间、透析频度、人工肾的治疗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采用瑞典金宝血透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A-130型灌流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更注重对患者的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环境、的舒适护理 温馨、舒适的环境是体现人性的关怀的反应,透析环境要舒适、整洁、干净、温馨、空气通畅,室温在22℃~24℃和湿度60%左右适宜[2],帮助患者取合适的,应密切观察患者非语言行为的表现,及时做好正确更换。
1.2.2 心理的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在对疾病因素及组合型人工肾的治疗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指导患者放松情绪。尤其是初次透析的话可能心理应激反应较为强烈。护士应以亲切的微笑,和蔼的态度迎接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
1.2.3 透析中的监测 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保持管道通畅,注意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出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透析机的参数变化,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超滤量和血流量[1]。必要时为其按摩、播放音乐和电视节目等增加治疗时的舒适度。
1.2.4 透析后的舒适护理 透析结束后,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管道连接口的污染。患者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4 h内禁止热敷,以免引起皮下血肿。指导患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盐、低钾、低脂食物。易消化、清淡的饮食,避免高脂肪的饮食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透析后的注意事项、是否需要再次透析、透析的时间安排及联系方式等。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评分、并发症(失眠、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的发生率及满意度。其中采用医院自评焦虑、抑郁量表评价心理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评价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统计学软件,以(χ±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做计量资料比较,χ2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SAS、SDS评分、睡眠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25)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单纯的血液透析只能对小分子毒素起到清除作用,对中、大分子如:β2微球蛋白,瘦素,甲状旁腺素等清除率较低。长期大中分子毒素蓄积可引发皮肤瘙痒等症状。组合型人工肾利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的优势互补两组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有效吸附中大分子毒素,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2]。但血液净化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心理上的问题。舒适是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身心健康,轻松自在感觉,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满足患者舒适需求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责任。舒适护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现代化护理模式,它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和舒适度为前提,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注重创造性、个性化及整体的,使患者社会、生理、心理、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进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3]。本研究将舒适护理融入组合型人工肾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利用知识和技巧对患者实施专业的护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的SAS、SDS评分、睡眠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篇13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应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细化专业方向,使专业与企业岗位有机对接。根据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着重研究本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关系。通过调查企业专业岗位的分布和工作流程及内容,寻找适合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形成自身的特色,在同领域内形成比较强的竞争优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就业环境,以谋求更大的专业发展空间,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零距离”上岗,为社会缩短人才的培养时间和节约人才培养费用。
以工学结合为创新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直接面向装饰装修行业生产一线,直接面对社会就业岗位的选择,而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和用人标准,直接影响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定是当务之急,需要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同时必须引入企业的参与,进行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并通过企业专家的认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修订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明确专业培养方向
根据对社会的调研与分析,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人员,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促进学生的就业技能。明确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方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毕业课程的标准,从而为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依据。
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依据,制定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重点在于主干课程及教学要求的设置,从而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分析相同专业在不同岗位上的能力要求,形成相同专业基础平台上的不同岗位特定能力的方向培养,确定支撑特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以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导向,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设置,需要有较深入的社会调研,关注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结合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归纳出专业培养的若干个要求,并转换成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为中心建设课程体系,把企业的技术要求和课程教学标准相衔接,将技能证书与教学大纲结合起来,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设置。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素质的培养需要实践,知识的培养依托实践,建立适合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着专业课程结构的职业教育特征。因此建设以校内实训、校企合作、订单式、工学结合等形式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设计性、工艺性、综合实训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实际的工作技能。
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特征,建立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围绕新时期职业技术领域的岗位对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实践过程为主线,突出职业岗位技能和专业核心能力,打破传统学科的系统性,遵循环境艺术设计过程和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
以任务驱动为依据,建立递进式课程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体系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公共任选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综合素质培养模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比较符合市场目标需求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体系。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是依据对一线人员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将专业课、基础课相对提前,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学体系
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结合为途径,采用案例式、项目式教学,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以教学质量为标杆,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
毕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重要的演习阶段,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好坏的重要依据,为此学校建立了顶岗实习跟踪制,由在校带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在外顶岗实习的进度,每周指导教师到学生的实习单位进行交流与考核顶岗实习学生的表现,做到顶岗实习期间的全面考察与教学质量的监控。
建立充足的教学资源,需要企业的参与合作
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实现主要依托于企业的合作。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给我们启示,没有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支撑,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专业,也就不可能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就业。那么与企业合作,就不仅需要企业全过程参与学院的教学,更需要企业有效资源的投入,以弥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资源不足,形成校企互惠互利,效益良好的长效机制,共同完成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
1.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借助于企业的资源弥补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困境。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和提供技术及设备支持,为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提供支撑。并由企业技术人员担当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以提高校内实训实习项目开出率和实践教学水平。实现技术含量高、设备投资大和生产环境难以仿真的实训项目教学,满足专业现场实习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质量的提高,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2.企业积极参与学院的教学改革
每年召开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和生产一线的专业人员)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修改和编制,对学院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计划及修订提出专业咨询意见和建议,参与教改方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参加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断进行完善和调整,使之逐渐合理化。使学院及时了解现代科技发展动向和人才需求信息,明确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企共同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最终要靠教师来具体实现。而职业教育决定了双师素质的培养必须与企业合作,需要加大双师队伍的建设,一是聘用企业技术骨干担当兼职专业带头人,二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三是调整校内有现场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实验实训教师,四是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力度,五是聘用一批企业兼职教授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决策,通过校企联手塑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企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发生着转变,企业更看好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这就需要现有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许戈平.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