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协调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协调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协调发展

篇1

1.1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不协调

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36元,城乡收入差距为3.23。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上的差别。首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实物性收入,而且还包括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纯收入中的实物部分,按现金收入计算,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其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没有反映城乡居民在福利方面的差别,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如果考虑到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第三,从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样本偏误,高收入户难以涵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低估。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

1.2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不协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在我国,已初步对立起覆盖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农民由于“身份”的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要给人们以更多、更切实的“人文关怀”。由于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某些偏差,农村的社会发展出现某些十分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养老、医疗和贫困问题。一是养老问题,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约有1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缺乏生活来源,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医疗问题,农村医疗条件差,农民看病难。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在城市投入的15.9%。三是农村贫困问题。我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社会高度,为农民的的生存提供最基本保障。

1.3城乡居民享受教育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领域采取城乡分割的教育投资模式和不公正的高校招生政策,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大大向城市倾斜。据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农村和城市学生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是1∶1.39;1998年,每百万人口中的在学校学生数比是1∶2.21。另据一些学者的抽样调查,1995年城镇职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8年,而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6.66年。同样数量的初中毕业生,在城市能够升入高中的比例大概是60%左右,而在农村却只有30%左右。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群体构成,这足以说明中国城乡之间居民享受教育不不协调。

2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2.1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偏低

首先,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其中,解放初期占财政支出的5%左右;其次,在“二五”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有所增加,达到10%左右;再次,在“”时期又有所下降,比重大约在8%左右,以后的10余年间,财政支农的力度又有所加强,提高到了10%;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特别是最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保持在10%左右,像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占到财政总支出15%以上,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2.2农村居民缺少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农民的保障方式主要是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集体保障,但这三种保障方式都存在问题。一是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保障能力下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保障功能下降,特别是养老负担过重;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家庭保障功能更加弱化。二是土地保障,由于我国人均耕地少,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低廉,靠种地收入不可能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问题。三是集体保障,少数经济发达的农村,已经建立起和城市相似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由于我国90%以上的村集体负债经营,成为名符其实的“空壳村”,村集体已丧失了过去的养老、医疗等功能。

2.3农村教育经费紧缺

中国农民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城乡分割教育投资体制的作用下,各种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却窘困到发不出教师工资、缺乏正常办公费用的尴尬和寒酸的地步。尽管社会各界不断呼吁,中央政府也多次采取措施,企图解决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挪用教师经费这一顽症,但往往事倍功半。几百万农村教师难住了国家财政,教师的工资无着落,农村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据统计,1992年全国大约流失45万名中小学教师,且大多数是青年骨干,流失的教师又大多集中在农村。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中西部25个省份尚有中小学危房4000万m2。一些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贫困学生2400多万名,受到各种资助的人数有限。

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各级财政部门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要求增加农业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每年用于农业支出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要高于上年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水平。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并积极利用外资。积极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家财政资金可以引导农民和集体明确农业投入方向,而贴息或补贴性投入又对农民、集体投入给予一定的经济刺激。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是农业投入的大头。通过国家财政引导,使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以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3.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之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设的具体制度很多,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有所靠,因而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的建设是其重点:一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筹资模式、保险形式和管理体制等。二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以农民为保障对象,按照自愿、适度与受益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建立的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在目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

篇2

2.*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双方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撑,二者深入融合,必将推动*和*地方加速实现发展目标的步伐。*要进入世界500强,需要*地方为其创造改革发展稳定的环境;*深化内部改革,也需要地方的紧密配合和鼎力支持。只有*实现“两步跨越”、进入世界500强、建设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的目标和*地方实现“总量倍增、位次前移、追赶沈大、殷实和谐”的目标都实现了,才能确保*老工业基地总体目标的实现。

3.*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6年末,*的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各项指标分别占地方总量的64.6%、77.3%和40%左右。这说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显赫地位。但同时也说明*经济在当地“一枝独秀”,*国有资本在当地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的社会责任。*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合作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企业评价的重要内容。国有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也是国有资本发挥更大价值的体现。*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城市供暖、供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解决*厂办大集体离退休保险待遇,抓好生产安全和稳定工作等方面。*是地方煤气、余热水最主要来源,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做出特殊的贡献。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近几年,*对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分别占地区总投入的67.9%、64.1%和73.1%,为中央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表率,发挥了*国有资本的社会效益。

二、*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1.*具备带动和辐射地方经济的实际能力。一是资源优势。*的钢铁资源及“三废”资源,是地方拉长钢铁产业链和精深加工的雄厚资源。二是市场优势。*每年超千万吨的钢材生产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作为国内著名的企业品牌,潜在的市场资源是不可限量的。同时,*每年向外采购大量的生产原料和配件,投入资金上百亿元,有能力拉动地方工业的配套发展。三是技术优势。钢铁产业的先进技术、设计及装备是*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优势。

2.*与*地方融合协作具有广阔的合作领域。一是地方承接*的产业和产品转移项目,加工生产*所需要的配套产品,可以形成*以钢材生产为主,地方以*产业上下游钢铁和矿产资源加工等链条延伸的产业集群。如围绕钢铁产品深加工、煤系化工、废渣利用等项目具有极大的潜力。二是围绕*的钢铁资源优势,联合发展装备制造业极有前途,推进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发展。三是围绕提高*老工业基地国际竞争力需要,联合开发和建设辐射全国的钢铁物流信息市场具有现实可能性。四是为*配套加工生产、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及与市场相适应的其他新兴产业,可以实现地方与*产业和产品的差异化与错位化发展。

3.国务院国资委更加重视大企业大集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带动作用。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8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8全球投资促进高峰论坛”上表示:“要为大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发挥大企业的系统集成作用,支持大企业发挥资本实力、技术、品牌、信誉、营销体系、供应链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在东北地区是第五大城市,*7年在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排名第34位,是东北振兴的主要力量。同时*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支撑,今后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必将加速*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推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挥*国有资本更大的价值。

近年来,“地企融合、共兴共荣”的发展理念已经结出丰硕成果,据统计,*2~*7年*与地方合作项目总投资达146.9亿元,初步发挥了*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虽然*与*相互融合协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融合较少,信息沟通不充分。目前的融合协作只是初级阶段,表现在双方合作层次不够高,适应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资产重组、拉长*的产业和产品链条等深层次的联合协作项目不够多。二是*地方的载体和配套功能尚须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和困难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国有资本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价值体现。

三、*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

篇3

第二个资源定价这个体制或者这种机制要调整,要改变,要走向资源价格的合理化,因为在计划经济之下,多年延续的现在没有完全改掉,资源价格是偏低的,偏低的资源价格就给它造成一种印象,或者这样的结果,资源价格既然这么便宜不用白不用,我有什么必要来更新设备来节约资源呢,所以它就造成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阻碍,转变的阻碍。

第三点就是要做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严格执行环境的监督制度,环境监督制度就是说,假定你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这样的话就是说应该是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处罚,该淘汰出局的,就要淘汰出局,这就给企业一种压力迫使它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点就是说对地方政绩的考核,我们应该是采用综合指标,而不能单纯地看GDP的增长率,因为GDP的增长它也可能造成了环境方面的一些破坏啊,造成污染等等,所以地方政绩的考核应该是走综合指标考核的道路。

第五点要加快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制,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国有企业它没有改制,这样的话它对于造成的亏损,资金亏损它并不是很关心的,反正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所以他没有压力,要给他一种压力,在市场竞争中如果你不能降低资源消耗率,如果你环境破坏程度还是过去那么大,那你会被淘汰,会罚款等等,你会亏损,企业就感到了压力的存在,改制以后就能实现这一点,但另外一点要改制以后,它融资渠道才通畅,这样的话它才能够为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来增加资金的投入,可以多方面融资。

因此以上五点就讲明了,我们都在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发展重工业,化工工业,都是必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所以重化工业还要继续发展,但是这个阶段是绕不开的,技术可以跳跃式发展,我不能够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那种是先污染后治理,边生产边治理都是行不通的,必须把环境的治理,资源消耗率的下降放在重要位置,因此要采用最新的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信息化是我们将来的趋势,但是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信息行业IT行业应该跟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把信息化那些研究成果来运用到传统产业中去,帮助传统产业升级,这样我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是一个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经济学界流行一个笑话。有两个人,到郊外去旅游去了,在郊外旅游的时候在树林里玩儿得正高兴,忽然听到老虎叫了,哎呀,老虎要来了那怎么办,于是两个人就慌了,其中一个人赶快蹲在地上,从背包里把运动鞋取出来,换上运动鞋好跑啊。第二个人奇怪了问他,老虎跑得比人快,你换运动鞋有什么用啊?这个人回答了,当然老虎跑得比人快,但只要我跑得比你快就行了,于是他换了运动鞋就跑了,第二个人不慌不忙,他把鞋脱掉了,爬到树上去了,老虎果然到了,树上的人它吃不着,老虎不会爬树,往前追把换运动鞋的人吃掉了,这可见在国际竞争中大风大浪是难以避免的,我们不要说我会躲,会躲是没有用的,你会躲有什么用,刚才例子不是讲明了吗,重要的是有绝招有过硬的本领,对企业来说就是有自己的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就是说我有过硬的本领,就比如说你会爬树老虎不会爬树,你如果是武松老虎来了我把你打死了不是更好,所以这点很要紧,对我们走上新工业化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以上讲的就是第一个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协调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发展,首先我们看到计划经济体制它有两大支柱,哪两大支柱呢?一个是政企合一的或者说政企不分的国有企业,这是种体制,这种体制支撑了计划经济体制。第二个支柱是什么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注意,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二元结构这是长期就存在的,这也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计划经济下才有的,

在座的同学当中可能有家在东北的,你想想清朝中叶东北开禁以后,山东人到了东北,河北人到了东北,在当时城乡二元结构是存在的,可是没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啊,山东人到了东北去在农村也可以待,在城市也可以待,在农村待久了进城市也行,在城市待久了进农村也行,你种地、做工、经商都可以,也不管你老家在山东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到那去都行了,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不存在的,那什么时候存在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结构体制就把城乡隔离开了,生产要素是不能够流动的,户口是固定的,这就造成了今天城乡不协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大家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来说吧,比如说一个农村的人,这是前几年的情况,他如果到城市来找工作做,他各种证件必须齐备,外出务工证啊,等等的,如果你没有这些证件你来,当时的城里是把他作为三无人员遣送回乡的,可是一个城里人你到农村去,你去写书、去画画、你养病、你住半年也没人管你的,你租了房子在那住,从来没有听说农村人把城市人押送回城了,是没这个事情,就是城乡它是处在一种二元结构体制之下的,再说过去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城里的小孩子受义务教育,校舍是财政拨款建的,教师的工资是财政拨款给的,而农村(的小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校舍是农民自己建的,当时的情况下教师的工资是农民自己开支的,所以这就存在了很多,医疗卫生也是这种情况,所以说这种二元结构体制不改变的话,谈不到城乡协调发展,对我们今天来说,重要的问题是,要素要流动,要能够自由组合。这是提高效率的办法。教育,卫生,机会的公平,就业机会的公平,另外社会保障城乡都是重要的,当然目前做到完全一样还不可能,但应该逐步往这个方向走,这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前提,改变二元结构的体制。

然后接下来一个大问题就是怎么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因为农民收入低的话它就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他也不会注意自己的环境,乱垦荒,乱伐树,乱放牧,过度放牧等等。所以必须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提高了这种情况之下,农民才有可能来注意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自己的环境,那现在怎么提高农民收入呢,我最近一年多,在全国十来个省,农村做了调查,发现第一个新现象,在中国现代农村是新型的合作化正在兴起,什么叫新型的合作化呢,它跟五十年代的合作化是不一样的,五十年代是自上而下贯彻的,行政方法贯彻下去的,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农村出现的合作组织是自发的,是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而且它的名字也不一定都叫合作社,它有各种各样的名字,我到有的地方有的地方起的名字叫经济共同体,有的地方叫专业协会,有的地方叫农工商公司,各种,也有地方叫合作社的,各种各样,有很多地方是叫专业协会的。

我在调查过程中就问那些农民,你们自己为什么觉得有必要组织这种合作组织这种专业协会呢,专业协会可多着呢,我给你举到一个地方看,养鸡协会,养羊协会,养牛协会,苹果协会,马铃薯协会,蔬菜协会,一大串,每个都是专业的,好几百户,有的上千户,农民回答了第一个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农村都实行的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公司下定单给农户,农户按照定单进行生产,农户按照定单进行生产,那定了合同了,可是公司是强者,单个农民是弱者,强者跟弱者打交道,弱者是要吃亏的,比如到收购的时候卡你的等级,卡你的价格,你不要你拿走,你等级就不合,卡他,或者公司说我现在暂时没现金,你不愿意卖就请拿走,你要卖可以,打白条。过一段兑现,所以这一个强者一个弱者的情况下,农民就有吃亏的地方,农民感觉到我们组织起来以后那就成立一个协会吧,协会跟公司打交道,强者对强者了,我可以请律师,我下面都有一大批农户,所以这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就简单的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现在变了,变了,公司加协会加农户,这样一种模式。

第二个好处在哪里,农民说,我们如果是定单农业也好,我自己生产也好,可是我只能从生产领域得到好处,流通领域我沾不上边的,我们组织起来以后比如是成立了经济共同体了,或者是叫协会了,或者叫合作社了,我们就能够分享流通领域的好处了,我到一些地方看了,有的地方的协会有自己的车队,有自己的仓库,有自己的信息源,把各地的市场情况搞来,然后这样车队就把东西运去了,农民在这个过程当中分享到流通领域的好处,产业链就延伸了,从第一产业就延伸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去了,第二产业的农产品的初步加工,第三产业的运销,这不就得好处了吗?

好,还有第三个好处,就是这些新型的合作组织,就成为农村中新技术推广的一个基地了,比如说马铃薯种子退化了,这个协会就告诉大家怎么来防止这个退化,譬如说某种植物病虫害来了,或者禽流感了,就通知下面的会员我们怎么来防止植物的病虫害,防止在牲畜家禽中的瘟疫的蔓延等等,得了好处,所以以上这一讲,在中国农民提高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说新型合作化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帮助农民提高了收入。我在农村发现了第二个新现象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个科技特派员是个新的制度,我们过去说过科技下乡,科技下乡起过作用的,可它作用不是很显著,以如到一个星期天,星期六,城里一些科技人员下乡了,摆几张桌子,挂一些图片,回答一些问题,卖些小册子、放场电影,可是现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是科技部搞的,各地的科技厅、局在贯彻这个制度,农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个人来报你有什么专长,来登记,你登记有专长,你愿意做科技特派员的,把你联系个地方你就下去,跟农民在一起,帮助他提高收入。有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说有一个科技人员他擅长于种葡萄,也就把他分到一个乡里去了,那个乡产葡萄,可是农民种葡萄种不好,葡萄出来是又小又酸的,就没人买了,而且卖也卖不出价钱,怎么卖,五毛钱一簸箕,你说五毛钱一簸箕葡萄,这农民能赚什么钱,这科技人员去了,就告诉农民怎么种葡萄,你们这样是不行的,在他的指导之下,农民的葡萄又大又甜,他就说了,卖也不能那样卖啊,一簸箕一簸箕的卖怎么行啊,咱们要做自己的品牌,做自己的广告,印成纸盒子,把我们乡的名字写在上面,三块钱一盒,这个时候人家外头采购商一看这个葡萄好,而且三块钱一个,三块钱一个,于是就订购了很多,每卖一盒科技人员抽一毛钱,这个例子表明了什么呢?就是说科技人员跟农民在一起结成了利益的共同体,他等于是用知识技术入股了,农民收入增加了,他的收入也提高了,后来这个科技人员要走,农民不让他走,他说你们的乡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就帮助另外的乡去了,这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例子,种棉花的,田里面棉秸秆过去当柴火烧掉了,拉不回去在地里放火烧掉了,大气还污染了,有个科技人员他有套技术,他说这个棉秸秆可以做饲料,为什么现在不能做饲料呢?这就是说,因为其中有毒素,为它排毒,排完毒以后粉碎是很好的饲料可以喂牛的,像这样的一种技术农民就学,农民收入就增加了,所以科技特派员制度,这种科技人员到农村去,跟农民结成利益一致的,这种情况,就能够帮农民提高收入,科技人员自己也从中提高了收入。

在农村中看到的,怎么提高农民收入第三个我看到的就是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因为家庭承包制以后呢,在当时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是今天遇到两个新情况,一个新情况是就是说农民外出打工了,外出打工了家里这个田就不能很好地种了,因为没有主要劳动力了,中国的土地本来就有限,耕地有限的,土地又不能很好利用这不是效率的损失吗?我们到了一个地方进行考察,广东湛江市有个徐文县,就是祖国大陆最南端那个县,徐文县没有大河,靠台风吃饭,来台风了就下雨,台风来少了就干旱,土地产量很低的,所以一些公司进去了,就是说你一亩地一年打多少钱,二三百块钱,行了,我出几百块钱把你的土地租了,你要外出去打工我钱照给你,我土地不会给你浪费,也不会闲在那个地方,于是土地就租来了就连成片了,农民如果是不外出,你租了土地给他也可以在公司里当合同工,根据你的技术能力,你出勤天数每月发工资给你,这样的话,农民收入就改善了,土地就连成片了以后,公司就投资打井喷灌,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在徐文县西面我们看到一块地,几千亩上万亩大一块地,全种的是菠萝,插块牌子,连地名都改了,这块地叫菠萝地海,咱们中国有个菠萝地海就在那儿。所以说农民收入就提高了,这土地使用权合理利用,流转以后土地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地方觉得出租还不行,出租怎么是不行呢,你公司钱赚得再多,我几百块钱一亩地就是几百块钱一亩地,所以他开始用土地使用权入股,你公司钱赚得越多,我分红就越多。所以这是在当前发现的一个重要情况。

这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在哪里,在中国的农村啊,中国的农村农民九亿农民,两到三亿农户,只要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我们这个市场多大,谁来跟欧盟谈判,跟美国谈判,纺织品出口问题等等,鞋又遇到了这个西班牙又什么,我讲农民收入都提高了,每个农民每年添几套新衣服,全国纺织品还不够呢,还得生产呢,每个农民添几双鞋,我这鞋销路国内市场多大啊,全世界都看好了这个市场,我每户农民有彩电有电冰箱,装一个空调,买部电脑,有的还买汽车,那这个市场过几年还换一次,这个内需的扩大主要是农民收入的提高,所以这是带动中国长期增长的一个趋势,城乡协调发展也就是在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的。三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到,要首先确定地区的优势和地区的主导产业,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优势是潜在的优势和现实的优势,潜在优势不等于现实优势,地区究竟我的优势在哪里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优势确定了,知道自己优势何在,然后通过发展主导产业把这个优势把它转化出来。

地区经济都是互补的,每个地区搞地区封锁闭关自守是不对的,把市场的统一性把它隔离成块是不对的,一定要看到它的互补性,互补性的结果是双赢的结果,我们曾经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你说龟兔赛跑有什么讲头啊,我在幼儿园就听老师说过了,我说你知道什么呢,龟兔赛跑是说兔子骄傲,半路睡觉了,所以乌龟跑第一了,我说这不是太简单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可不是这么讲的,龟兔赛跑同学首先提出问题,难道只赛这一次吗?不对,还得接着赛呢,第一次兔子输了,兔子不服,要求赛第二次,第二次龟兔赛跑,兔子吸取经验,不睡觉了,一口气跑到终点,所以第二次龟兔赛跑是兔子赢了。乌龟输了,乌龟不服气咱们要求再赛第三次那就赛吧,乌龟说前两次都是你指定路线跑的,现在得由我指定路线跑,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快吧,好指定路线跑了,结果兔子又跑到前面,快到终点了,一条河把路挡住了,兔子过不去了,乌龟慢慢爬到了,乌龟游过了河,第三次龟兔赛跑是乌龟赢了,于是两人就想了赛第四次,咱们老赛干吗,竞争,咱们合作吧,咱们优势互补吧,于是优势互补,优势互补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过河的时候乌龟驮着兔子游,两个人同时达到终点,双赢的结果。所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四次龟兔赛跑对我们的发展战略来讲是四个重要的启示,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第一次赛跑的重要启示是,当你处在劣势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松懈,要坚持到底等待对手犯错误,你看如果第一次龟兔赛一跑了,兔子跑在前面了乌龟一看,得,我这下怎么也赢不了了,我弃权了好,你弃权了它睡觉还是它赢,因为它醒过来它跑到终点。结果乌龟坚持不懈等待对手犯错误,果然兔子犯错误了,半路睡觉了,所以他赢了,第一次赛跑这个启示。第二次赛跑的启示,要善于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兔子它能跑是潜在的优势,第一次它睡觉,它不跑它没有转化,第二次它一口气跑到终点,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了,所以第二次是兔子赢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对我们每个地区来说,不要去津津乐道你的潜在优势何在,重在转化,重在转化。第三次龟兔赛跑给你启示是什么,当你发现原来的策略不管用了,要及时调整策略,改变策略。第二次赛跑完以后乌龟懂得一个道理,只要沿着原来这条路线跑,哪怕跑一万次都是兔子赢,我永远没有胜的可能,只要它不睡觉都是它赢啊,那怎么办呢,及时调整策略换条路线跑,一条河把路挡住了,你的优势发挥不出来了,所以第三次赛跑它是及时调整策略的结果,第四次赛跑就得到一个启示是合作、优势互补、双赢都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相互信任,你看如果不相互信任行吗?好,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兔子耍坏,拐弯的时候,一扭身把乌龟摔个重伤怎么办,过河的时候乌龟往下一沉把兔子淹死了怎么办,所以必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我小孙女在幼儿园里看的有个书叫新龟兔赛跑,我一看这个新龟兔赛跑,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我一看这种书不能让小孩看的,它讲这个新龟兔赛跑怎么跑呢,就是比赛之前,乌龟要他弟弟埋伏在那个终点,等那个兔子快跑到了,他弟弟出来了,乌龟长的样子都差不多,他也不认得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就说哎呀你都先到了我输了,这种是不对的,这是教小孩偷奸耍滑啊。咱们是要以诚信为本。诚信为本这样子才行。

我们在这个区域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谈到地方保护主义是有害的,短期内可能倒好,长期以来你企业是没生命力的,你最后是不行的,所以说一定要通过市场竞争,地方实力才能够真正增强,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城市的辐射,要做大做强,现有的经济中心,这是效率高的,你重心要放在最穷的地方,需要放,但是一定要做大现有的经济中心,它再通过辐射能够更快地使那些边远地区,省内边远地区能够发展起来。

篇4

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与思考

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必然的。这是由于,我国的国土较为广阔,而由于地区所在位置的不同,也让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又有所不同。因此,在区域经济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形成以区域为中心的地方经济。当然,区域经济的形成必然会在市场当中产生竞争的关系,这也是市场得以良性发展的最好保障。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之下,有了极大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地域化。不仅如此,三大工业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在自身经济水平发展的同时,也将其影响扩展到了全国,成为了区域经济竞争中的领头人和推动者。

一、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果,然而在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最重要的就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而导致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失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在当前,东部经济水平最高,其次就是中部经济水平,最差的则是西部经济水平。而最为著名的三大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从它们所在的位置来看是有着极为明显聚拢性。除此之外,三大经济区虽然其本身有着较高的经济水平,然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力量有限,因此也导致了中、西、东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差距,从而也会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严重的甚至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并且人口众多,然而人口分布并不均匀,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与此同时,大部分劳动力都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区域。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中西部人口,特别是劳动力的“空心化”,从而阻碍中西部经济地区的发展。最后,由于历史遗留因素,在百年前,中国还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而随着近现代战争,中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和经济体制都有了改变。然而国家最初经济方面实施计划经济。国家政府会对三大产业进行有计划的发展,并且严格控制资源的分配,以此来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通过经济计划,能够很好的规避自由市场竞争中所常见的盲目性,以此来避免企业恶性竞争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状况的发展。而其问题也十分的明显,这就是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国民的消费要求,市场自我调控的能力也会因此减弱。

二、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含义与手段

(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含义

所谓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政府有着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政府指的就是国家行政系统,而广义上的政府除了包括国家行政系统以外,同时立法、司法系统也被包含在内。而在本文中,笔者将采用广义上的政府来进行讨论。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主体,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宏观经济管理其实也指的就是由国家干预的经济调控。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持国家经济的稳定,使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以此来增加就业机会,并且使整个市场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中,以此来保障社会的稳定。当然,宏观经济管理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其缺陷就在于: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二)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

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包括了经济、法律以及行政等手段。通过经济手段,政府可以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计划和调整,并且通过各项经济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整。法律手段则是保障我国各项政策能够实施到位,并且维护市场参与者合法利益的手段。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手段,才能保障市场正常的运行,让市场能够在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中成长,同时也是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最后的行政手段,则是由政府通过各项行政机构对市场进行管理,并且需要采取完善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宏观进行调控,以此来保障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当前宏观经济管理下的区域经济协调的措施

想要采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来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使其能够更加平衡,以此来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重视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并且衡量每一个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劣势,这样才能建立富有当地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而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相关优惠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来吸引企业投资与劳动力迁移。同时,还需要完善区域的市场经济体制,以此来保障区域经济市场能够有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也会带来科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也应该要大力的发展经济较为落后区域的科技和教育建设,加大这两项的投资,才能为该区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并且留住人才,以此来解决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空心化”问题。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加强对区域内企业以及基础设施的管理,这样才能令整个区域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

作者:李玉佳 单位:哈尔滨市节能中心

参考文献

篇5

(一)经济发展状况

**市**区的前身是**市郊区,区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6万亩,分为7个乡镇,总人口28.19万,其中农业人口21.49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存。

了近年来,**区坚持“以农业稳区、以工业强区、以流通活区、以科教兴区”的战略思想,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先后引进培育了钢铁、稀土、发电、煤化工项目等一批投资上亿元乃至几十亿、上百亿的超大型项目,初步形成环包钢、环市区、环交通干线三大经济圈,使全区工业经济迅速壮大。同时**区是**市重要的蔬菜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全区基本菜田4万亩,保护地1万亩,蔬菜复种面积达8万亩,蔬菜品种80多个,每年可提供时令鲜菜3.2亿公斤,可实现全年供应;以大青山一线为重点,全区果树面积已接近3万亩,年产鲜果1万余吨;沿河渔业生产蓬勃发展,养鱼水面达1万多亩。20xx年以来,根据入世后农牧业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区大力发展“三色农业”(即:以无公害蔬菜为重点的绿色农业,以奶牛养殖业为重点的白色农业,以花卉种植为重点的彩色农业),有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区无公害蔬菜复种面积已达7万亩;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亩均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截至20xx年底,全区奶牛存栏量已达14.1万头,带动农牧民人均增加纯收入1020元,是**市乃至自治区重要的奶源基地。

从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出**市**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前十位;依托地域优势和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由1998年末的16.7:61.5:21.8变化为20xx年末的8.4:46.3:45.3,显现出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的变化和成效。

(二)金融发展、服务、支持情况

1998~20xx年,国有商业银行在辖区内撤并划转各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52个。截至20xx年末,**市**区辖内县级金融机构共有10家,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1家政策性银行、2家地方商业银行、2家农村信用联社及14家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机构;在下设的120个营业网点中,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

调查表5:20xx年末辖区金融机构存款(左图)贷款(右图)占比

20xx年末,**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5亿元,其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只占32%,农村信用社占65%,其他金融机构占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5亿元,其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只占24%,农村信用社占73%,其他金融机构占3%;票据融资余额1.5亿元,4家国有商业银行占61.5%,农村信用社占38.5%;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户贷款全部由农村信用社承办;金融机构上存系统内资金余额14亿,4家国有商业银行占96%。

**市**区有中小企业2800户左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的有1349户(其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只有69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集中在农村信用社)

上述数据表明,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弱化,而且还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而造成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

二、影响**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金融因素及成因

(一)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信贷政策随着国家的产业政策逐步调整,为了完成股份制改造,使其符合《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的规定,一方面对过去产生的不良资产加大了清收和处置力度,另一方面相应地提高了贷款准入门槛,贷款速度放慢,特别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减少了对县域贷款投放面和投放量,以规避新的不 良资产的产生,但没有充分认识和关注类似**市**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收缩机构设置,实行扁平化管理的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授权授信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县域国有商业银行逐渐丧失贷款权力,业务范围收窄,业务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经营品种单一、业务权限限定、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办理手续繁杂、受理时间较长、企业融资成本较大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了银企的合作,因而对县域内的某些行业以及规模小的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

(三)各国有商业银行调高了系统内上存资金利率,以固定的收益引导基层机构上存资金,加上邮政储蓄吸收走的存款,每年新增可用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四)银企信息不对称,担保、抵押难,制约了县域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获得。近年来,县域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风险意识普遍增强,不愿为他人贷款担保,而抵押评估费时费事,企业搞一项资产登记涉及多个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再加上贷款利息负担,企业一般难以承受。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要求较高,而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提供有效且宜变现的抵押物,无法取得贷款。由于私营企业大都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会计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难以获取真实财务信息,不敢贷。

(五)农村信用社虽然是支持**区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有限,同时缺乏从上而下强有力的管理体制和人才优势,而且还需保证支持和服务“三农”,结算支付手段、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速度慢,没有全国联行行号,在资金的划转上明显比不上国有商业银行,不能实现通存通兑、即存即取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因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与支持显得力不从心。

三、推动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县域机构作用。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县域内继续保留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找准追求利润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调整工作思路,重新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合理授权授信,建立起科学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将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贷款风险进行合理区分,分别制定奖罚措施,真正形成商业银行主动营销贷款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增加对县域工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以及中(微)小企业的信贷扶持,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共赢。例如**市**区地方商业银行20xx年开办对辖区中(微)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业务、**区工商银行即将拓展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必将有力地缓解**市**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更好地发挥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考核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局在增强金融宏观调控、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等出台对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和考核指标。比如金融机构对辖区内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等建立考核指标,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引导,促进地方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继续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通过对农村信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甩掉历史包袱,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推动业务经营稳健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支持和服务好“三农”的基础上,更好地扶持辖区中小企业,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

篇6

二、抓宣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让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原因2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明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拆屋盖楼,也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政策措施的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而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同时也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进步。

三、抓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政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证。各部门要以改革的精神,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壁垒,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来创新体制、完善政策:当前要突出抓好县城、区域中心镇和中心社区的规划,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体现风貌。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管理,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落实细则,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抓关键,突破资金瓶颈

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更多资金的支持。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力度,壮大农业发展资金、工业强县资金规模,加大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努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础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业;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民。三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采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等办法,激励和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建设家园,使之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四是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鼓励发展形式多样、产权多元化的农贷担保机构。积极引导支持农业银行、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三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五是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在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的基础上,着力营造由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为重点的“洼地”效应,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建立起“政府引导、群众决策、项目补助、民资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抓产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空间规划和要素整合,调整优化城乡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布局。工业按照集聚发展的原则,通过各类园,区建设,引导主城区产业向城郊有序转移,形成城郊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业要因地制宜,按照“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原则向交通便捷的交通干线集中。服务业按照全面搞活农产物资,促进消费品流通的原则,自上而下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生活型服务业。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带动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尤其是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依托本地特色,努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带。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挥龙头企业、经营实体、社区组织、农民经纪人的作用,积极发展各类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鼓励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经营,通过合作社带动产业膨胀。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定期召开社员大会,适当从销售环节提取管理费,通过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民主管理等层面成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或协会,打造产业链、文化链和民主管理链,通过合作社丰富村级管理资源,加快村级管理民主化进程。

六、抓改革,推进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

借鉴先进地市的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农民“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保障”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把农民从农村和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搭建农民变市民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和破解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有效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闲置土地、闲置宅基地和撂荒地普查,搞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产业聚集、集约经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辟新的空间,为城乡各种资源的合理自由流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7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为突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出台,其中明确表明:要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在此方针的指引下,并随着21世纪全球气候恶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不断被重视。因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以及相关实践工作刻不容缓。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性研究

(一)国外定性研究

1、社会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主。国外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的著作,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之后,20世纪30年代,主张经济发展决定一切的凯恩斯学说诞生。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典型著作有朱利安・西蒙和贝克曼为代表的《资源丰富的地球》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2、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0世纪50年代,人类社会爆发第一次环境危机。1962年,美国学者莱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阐明了近代工业对自然生态的影响。美国学者米香(Mishan),在 1967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的代价》(The Cost of Economic Growth)和1977年发表《经济增长论争》(The Economic Growth Debate)等著作中,表明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美国学者戴利(Daly)率先给出稳态经济的发展模式,重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主张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鼓励资源约束的主张,Georgescu Roegen运用热力学定理从本质上解释了自然环境的局限性,他认为生产耐久的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才是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的出路。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发现著名 “小型化经济”理论,他大力主张小型化经济发展的模式。随后的1972年,麦多斯(D.L.Meadows)等学者发表《增长的极限》,提出“零增长”学说,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需要协调发展。

(二)国内定性研究。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内涵和关系研究,目前国内主流的几种观点如下所示:首先,姜子青(1992)发表文章《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共同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内涵;其次,李文彦(1997)在著作《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认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然而任勇和张坤(1999)认为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并不等价,前者只是后者的先行条件。最后,陈祖海(2004)认为环境与经济二者之间是动态发展的,二者呈现非线性关系。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国内外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定量研究主要是针对评价模型,其研究思路是,先从宏观角度分析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协调与否,然后对协调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最后解决两者矛盾使之协调发展。目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定量评价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法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提出者为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此方法后来被应用到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后来很多国家,比如日本、美国、中国等都将此方法引进来解决本国的环境经济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二)EKC计量模型。美国学者Grossman和Krueger于1991年最先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曲线反应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倒“ U”型。EKC主要反映技术、贸易、地理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但没有对影响的原因及内部结构进行解释,因此,EKC模型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三)综合评价模型。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综合体,单项评价方法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和科学。因此学者们将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构建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

(四)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该模型是用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来定量分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状况,并进行排序比较和分析研究,从而知道相关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决策制定。

(五)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生态经济整合模型由许多生态环境的、社会经济的模块组成,是跨学科,多尺度地研究生态经济系统。此前,L.C.Braat等对于采用数学模型加入到生态经济的整合,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并对其作出了分析与评价。然而,该模型的研究刚刚起步,尚未成熟。

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国内外最终落实在自然环境问题方面的解决上。根据现存的对策研究文献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两方面原因:制度根源和科技根源,前者来源于 “市场失灵”。针对问题根源,国内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解决“市场失灵”引起的生态问题,用技术手段解决科技根源引起的生态问题。

(一)经济手段。在国内外研究中,经济手段有多种划分方法。在国外,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将经济手段的分为五种:收费、补贴、市场创建、押金―退款制度、执行鼓励金。这在哈密尔顿等学者的著作《里约后五年――环境政策的创新》中也有体现,里面的“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实则环境经济手段。在国内,部分专家把环境经济手段大致划分成政府援助、税收、低息贷款三类,而有些专家则划分较细,其中还包括污染索赔、排污收费等。

(二)技术手段。目前,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技术手段整体上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不断深入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技术分为淡绿色和深绿色技术,分别包含减少废弃物产生、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同时也可以直接分为清洁生产、废物处理、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恢复等技术。循环经济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将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有机结合,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矛盾,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五、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并取得相众多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协调发展研究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没有充分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完善,使得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经济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第二,受行政管理等人为因素以及各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的限制,不同区域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完整独立的。大部分评价模型和实证分析结论只是经验性总结,不宜推广。第三,现有的大部分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依然只是多指标、多层次的堆砌,无法真实反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六、结论

相比较而言,定性研究方面国外比国内更为提前,而且研究程度较深较为全面;在定量研究方面,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几乎是国外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是服务于政府的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对策制定,使其产生社会价值。这就使得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不仅应注重理论层面的扩充,更应在对策实施方面加大力度。(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强.环境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3-9

[2]刘学.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9- 10

[3]刘传江,侯伟丽.环境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11;46

[4]姜子青,曲财亭,刘新民.协调发展的理论探索――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之一[J].环境保护,1992(01)

篇8

一、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

所谓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指的是通过建立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合理关系,使经济与科技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应该超前于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发挥先导作用。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则是:(1)经济发展支撑科技进步。(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3)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先导作用。(4)经济发展水平应该与科技发展水平相当,若是差异过大,无法体现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协调性。

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系统的内部协调。(2)经济发展促进科技系统的内部协调。(3)经济与科技运行协调。具体表现在: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指对科技的投入总量、对科技的拨款、全社会范围内的科技贷款以及技术引进用款等占总量份额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的是科技成果的应用率提高、反映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平衡的指标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科技综合实力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正相关度提高等。

二、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要求

(1)描述功能。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深刻且客观地动态反映经济与科技各个领域的现状,既能够反映经济系统、科技系统各自内部因素间的对比关系,又能够反映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的关系。

(2)解释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既能够测量出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协调的成都,而且还应该有能够帮助判断协调原因的指标。

(3)预测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拥有能够利用近一段时间内历史、现状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预测未来经济、科技各自的发展趋势和协调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4)预警功能。预警功能是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最重要的功能。能够通过研究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规律,分析出影响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数量关系,制定适应的指标阈值,将其作为经济与科技严重失调的数量界限。若是靠近或超出这一界限,能够及实地发出预警。

三、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一)R&D投入额和R&D强度指标

科技进步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以及资金投入,现阶段资金投入对科技进步起到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R&D投入水平通常采用R&D投入额和R&D强度两个指标来表征。R&D投入额,指的是一国对R&D的投入总量,计算方法为:

R&D投入额=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企业以外的单位资金投入本企业、委托本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经费支出额

或:R&D投入额=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资金支出额+企业R&D资金外部支出

R&D投入额指标能够反映科技投入的纵向变化,但不能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

而R&D强度指的是R&D经费占GDP的比重,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R&D强度低则表示科技投入量不足,经济缺乏对科技的支撑力度。横向比较R&D强度,能够清楚地看出经济发展对科技的支撑程度。

(二)索洛: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用增长速度计算科技进步对产值的增长速度的贡献,他提出的计算公式是:

y=a+αk+βl

上式中,y是产出增长速度,k是资金增长速度,l是劳动者人数增长速度,a是技术进步速度,α和β分别是劳动和资金产出弹性系数。

进一步分析可得出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比上产出增长速度。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在索洛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增长的来源,一是来自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二是来自投入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提出了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计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大于要素投入量的贡献,那么经济增长模式属于集约型,否则为粗放型。

(三)R&D弹性指数

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并且科技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当今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这一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一定时期内,R&D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快,用R&D弹性指数来描述这种关系,R&D对GDP的增长弹性大于1,则表示科技的投入增长适当超前于GDP的增长,这是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普通状况。

(四)位差

位差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位置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能够说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所处的位置是否相当。经济综合指标可以用GDP总量或者人均GDP,技术综合指标可以用科技发展R&D投入额和R&D强度等指标,计算出的位差越小,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协调程度越高。

四、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级,一级指标是经济科技协调程度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科技内部协调指标、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标以及经济内部协调指标三个指标。三级指标是反映经济、科技内部协调的子指标和反映经济与科技外部协调的子指标。

科技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投入结构、科技人员结构、科技成果数量和成果等三个方面的指标,如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资比、科技人员各个等级职称的人员比例、技术出口额等。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的评价指标从经济水平与科技投入水平的协调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与科技运行的协调性三个方面来看,有科技成果应用率、GNP增长率等。经济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则可以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地区布局等多个方面来看,有恩格尔系数、各地GDP等等。

五、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按照经济与科技协调程度、内部协调、子系统等来分为3级,每一级都有对应的具体的评价指标。笔者认为可以从科技投入的强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D弹性指数、位差等四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区域内经济与科技的协调程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析预测未来可能的趋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战略。

参考文献:

篇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直受到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及相关学科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基本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评价、机制和对策等四大研究领域[1]。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伴随而来的区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加剧,对山东经济差异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总的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上,选取衡量区域差异的评价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山东区域差异的现状和趋势,并结合山东实际分析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26]。总的来说,山东经济差异的对策研究最受重视,其次是对山东经济差异的定量评价也较多,但都是从各个衡量指标分别去进行分析,没有形成综合的评价指标;除此之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静态研究,选用某一年度的指标数据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很少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经济差异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这也使得根据年度指标提出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时滞性。基于上述思考,本文拟采用覃成林等人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从动态角度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比。

二、山东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

如何定量的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7]。按照姜文仙和覃成林教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剖析,本文采用覃成林等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来分析山东17地市的城乡协调发展程度[8]。本文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计算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三个测度指标值,然后运用平均赋权法将上述三个测度指标合并成一个反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态的综合指标,记为z。最后拟建立一个可作纵向比较的、稳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记为U。具体测度指标计算见表1。

三、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格局

本文选择2002~2011年为分析时段,以山东17个地市单元为分析对象,选用人均GDP作为基本指标(数据来自2003~2012年《山东统计年鉴》),运用上述评价方法,对山东省城乡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整体变化及空间差异进行评价。如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测值z是区域经济联系指标、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差异指标合成的。其中,只有区域经济联系指标是一个越大越好的指标,其余2个指标均是越小越好。因此,本文在对这3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时,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函数计算的需要,将反映区域经济联系的指标Moran’s I指数作为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具体从两个层面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演变进行分析,一是以地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度经济发展协调度从整体上分析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演化,二是以东、中、西三大区域[9]为地域单元,具体探寻山东省内部的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格局。

图1显示,以17个地市为区域单元,2002~2011年山东省经济协调发展度是趋于上升的,这说明了整体上山东区域经济是在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演进,但演变过程是存在波动的。从图中可以发现:一是,在2006年之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在波动期,虽然波动幅度较大,但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二是,2006~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上趋于协调,但值得注意的是,2009~201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

图2显示,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演进轨迹。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04年呈V型变化,2004~2006年又转为下降,2006~2007年又出现上升,2007~2008年又转为下降,2008~2009年又出现上升,2009~2010年趋于平稳,2010~2011年又出现下降,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中部地区除了2003年波动较大以外,2002~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是持续上升的,2008~2011年则趋于平稳。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了2003和2008年较前一年有稍微下降以外,2002~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较为稳定。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以外,2002~2011年总趋势是上升的,但其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在2002~2011年变动频繁,下降和上升交替出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整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就近期变化来看,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较平稳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2] 李新,郭宁等.山东省城乡经济差距现状与协调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2(04).

[3] 尹海伟,任建兰,孔繁花.山东省城乡差异及对策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4):417421.

[4] 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3):323328.

[5] 张淑敏,刘辉,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3):6568.

[6] 吴先华,王志燕,雷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596601.

篇10

(一)写作背景及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为此,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2008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和实施了一批区域规划,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在地方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共识,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部分区域还编制和实施了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行动。

(二)论文研究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文使用定性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而且参阅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图书和一些权威的网站本文中的资料均来自相关图书、期刊、论文和专业网站的信息。通过收集、分析、整理、挑选出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内容,形成本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撑。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我国许多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家水平。

(二)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

(三)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

用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我国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我国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

(三)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四、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1.45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46

[3] 陈甬军.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J].中国经济问题,1996.67

[4] 马龙龙.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体系建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5] 李大升,冯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

[6] 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J].半月谈,2011.14

篇11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篇12

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问题,但是已经隐含或涵盖了这一点,这是区域内部第二层次的协调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这一层次的协调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还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教育影响观念的形成和转变,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从而影响区域的制度变迁。实践证明,教育发达和适应的地方,相应地是社会和经济较发达;相反,社会经济欠发展的区域,凸显教育的落后与不协调,并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并没有引起区域的足够认识。目前,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义区域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构和体系。区域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这里的“欠发展”是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意思,不同于“欠发达”,欠发达是不够发达,但含有发达的成分,而“欠发展”是一个更普遍而沉重的现实。这里的“区域”更多是指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因此,“欠发展区域”的定义是指发展不够或发展滞后的县域或县域毗邻区,即一个以上的欠发展县或欠发展地区,是以发展地区作为参照物。“欠发展”区域教育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1.区域教育的方向性偏离

在欠发展区域,基础教育是教育的主体。由于基础教育的特征是应试教育,忽视职业技能培养,严格与高考对接,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也几乎是在为城市培养人才,城市有更强的吸引力,回流的比例较低,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贡献率很低。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与人才结构,欠发展地区人才严重流失,而人才流失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落后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形成了贫困的恶性循环。

2.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的严重缺失

目前区域教育体系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区域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很慢,而且很不规范。职教的目标也是为了劳务输出,为地区培养技能型劳动者;农民科普与素质教育几乎被荒废;区域党政决策者及各层次干部的管理与决策教育没有列入区域教育体系,而他们担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继续教育的程度与有效性;企业家队伍和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完全被忽视,依赖土生土长。应按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区域发展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区域教育结构和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决策者教育、企业家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普教育。

3.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压。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这种文教卫生的二元投资结构,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区域的财力只能勉强支撑基础教育的发展,根本无力发展区域所需的教育,无法完善区域教育体系。三、欠发展区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

1.调整教育方向

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把握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必须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区域的发展为依归和出发点。

2.完善教育的结构与体系

按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要求,逐步完善区域教育的结构和体系,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发展,完善各层次教育,尤其是决策者教育和企业家培养。在为城市和发展地区培养人才的同时,立足区域,培养人才。

3.改变二元教育投资结构

在改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同时,按“多予少取放活”要求加大对区域教育的投资,有效改变二元的教育投资结构。

4.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人力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党政应建立这一共识,从区域长远发展出发,建立区域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在经济改善的同时,改善人才就业环境,逐步留住本地人才和吸引城市人才、企业家和投资者。

5.改革区域教育体制

把教育看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致力于改善区域教育体制,提高教育的效率、质量与活力。促进教育的多元化、市场化,充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化教育的活力。

6.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教育的投入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109-04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出现了大的调整,即从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平衡发展战略,再进一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究其原因,经济发展是总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国民经济的整体系统是由不同的“区域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区域经济的分工、互补、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区域经济”是否协调是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就是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使之达到“适度”,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1]。在此背景下,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遗憾的是,以上三大发展战略并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预期。主要原因是经济区东、中、西“三大部”同质划分,割断了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的要素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的联系与互利,阻碍了内生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的发挥[2]。共生理论也论证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必然性,认为共生的本质特征是合作,合作不排斥竞争,共生系统内部各单元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3]。在全球已进入共生时代的背景下,地区之间寻找合作点、共促点,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

经济学上有著名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是公平原则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效率原则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地区之间的差距过大有违公平原则,必须协调发展,减小地区差距;另一方面,效率原则支配下,为了更合理地配置资源,获得规模收益,减少产业重复同构现象,实现专业化生产,异质地区之间的整体规划、协调合作、互补互促不可或缺。只有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才能达到实现和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差距的核心指标是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同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察,最终落在区域内各产业的发展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其根本还在于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

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法为依据的三大战略有效推动了区域划分法的再塑。国内学者提出了众多分类法,其内容各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众多划分法都考虑了将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划归为同一地带,迥异于我国传统上将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划分为同一地带的东中西分类法。本文选取了我国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带――长江经济带,对其进行产业协调发展分析。

长江经济带包括长江流域的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和重庆7省2市。其典型性表现在:第一,长江经济带既包括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也包括经济欠发达的中部腹地和西部地区;第二,地带各地区地理位置毗邻,而且通过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达性好;第三,历史上该地带内各省市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方面具有很大的承接性和相容性;第四,该地带的产业发展特征具有从整体上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因此,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协调发展研究对我国具有典型指导意义。

2.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长江经济带具有天然的水道运输优势,水量充沛,气候湿润温暖,中上游矿藏资源丰富,中下游土地平坦肥沃,给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总的来说,经过多年建设,产业基础比较完备,已具备较为雄厚的综合性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

表1和表2分别显示了长江经济带2004年三次产业的基本情况和2001~2004年GDP总的发展情况。我们看到,长江经济带三次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04年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分别为7 873.73亿元、31 295.21亿元和24 279.71亿元,三次产业的总和达63 548.63亿元,三次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依次递增,分别为37.99%、43.23%、55.56%。从总的情况来看,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上升,2004年达46.42%,可以说,长江经济带已占据我国的“半壁江山”。

3.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特征

3.1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

长江经济带种植业和养殖业发达,是我国粮、棉、油、生猪、茶、麻、果、淡水鱼等大宗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粮食、棉花、油料、茶叶、肉类占全国的40%以上,水产品占全国的35.8%,为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第二产业来看,长江经济带实力强大,2004年第二产业总值占全国的43.23%。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轻重并举,配套能力较强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中,冶金、石化、机械、电子、汽车、纺织、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欠发达的上游地区在汽车、摩托车、成套设备制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彩色电视和通讯设备等传统产业上具有相当的基础和优势,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和国防工业基地。

欠发达的中游地区主要工业类别包括黑色金属加工、有色金属采掘和加工、汽车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业、石油和天然气业、纺织工业、烟草加工业、重型机械设备制造业、食品业和医药制造业等。

长三角则是我国工业最发达地区,一些重要的工业和企业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比重高,高科技产业发达,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长三角的重要工业部门包括:汽车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成套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工业和以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产业总体水平比较高。2004年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比重超过1/2,达到55.56%。从整体上说,近几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

3.2具有明显的梯度势差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水平不一,各具特色。上游地区的经济梯度处于中低位置,下游地区则处于高梯度的顶部,在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上落差十分明显。根据对各省市优势行业的分析,长江经济带优势工业布局由东向西呈现轻工业、重工业向原材料、采掘业过渡的空间态势。

3.3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

从表3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结构总体上已经迈向工业化高级阶段,工业化特征较为明显。2004年,包括上海、浙江和江苏2省1市在内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为6.5%、54.4%、39.1%,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10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5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与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相比更是优势明显,第一产业比欠发达地区低1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出欠发达地区1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出欠发达地区1.9个百分点。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不仅落后于长三角,甚至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构成为19.2%、43.2%、37.2%。第一产业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二产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相对滞后。

从微观层次考察,差距也比较明显。地区的竞争力和优势往往通过地区中的企业优势表现出来,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大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优势重点企业。从表4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巨大。2004年上海、浙江和江苏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5、42和39,远远高于欠发达的5省1市。以中国名牌产品来衡量,2004全国271个名牌产品中,长三角就拥有66个,其余5省1市仅23个。

表42004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名牌产品数量

长三角产业聚集是其最具特色的经济优势之一,也是构成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推动长三角地区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长三角形成了为数众多的传统制造业和现代高科技产业集群。传统制造业方面,如上海的汽车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江苏的服装及纤维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浙江的纺织服装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都有了相当程度的聚集规模。长三角是我国高科技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如上海的微电子产业带,芯片公司集群,生物医药创新和制造集群;江苏的IT产业集群和新材料产业集群,传感器产业集群;浙江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带等。与此相比,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和规模明显落后。

3.4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土地和资源的开发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长三角地区2000年后出现了重工业化的发展态势,对各种生产要素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土地、水资源、能源、原材料等无法满足产业迅速增长的需求,尤其是能源和交通的紧张局面日益加深,各行业、各地区之间争夺空间、能源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关键的解决途径就是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统筹规划,将发达地区的高消耗型产业与欠发达地区的能源、资源和土地优势进行整合。

3.5长江经济带内部各地区都存在产业同构现象

产业同构是造成地区间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长三角地区看,上海、浙江和江苏比重最大的12个制造业部门中,有8个相同。浙江与江苏有11个产业相同,有10个与上海相同。上海与浙江、江苏各有10个相同。上海、浙江和江苏均把汽车、石化、电子信息产业定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业的有8个,选择电子信息业的有12个。可见,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问题比较严重且仍有加大的趋势。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趋同化现象也很突出,特别是支柱产业的重叠度比较高,全区5省1市的支柱产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等产业上。

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在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上的明显差异、目前面临的空间和资源制约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产业同构现象,使长江经济带的统筹规划,实行区域分工和协作以及协调发展成为必然,并且具有可行性。

4.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思路

基本思路是,从长江经济带整体出发,进行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与优化升级,在整个地带形成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工格局。发达地区应面向国际化,大力推进高科技研究与开发,扩大自主创新;欠发达地区应加速规模化、集群化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成为装备制造业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化的后方基地。

4.1协调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

4.1.1长江经济带具有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农业的主要任务和重心必然要落在中西部,但应摆脱传统模式,朝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和生态化发展。落后的农业应向加工工业、服务行业加速渗透。同我国其他地带相比,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应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发展进程。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同时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高科技研究与开发技术优势以及雄厚的资金优势整合,实现在高质量、高水平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这对于降低传统农业在中西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和优化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推进整个地带的产业合作有重要意义。

4.1.2把欠发达地区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中心,发达地区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高科技产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长江沿江各地区应遵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上、中、下游各地区的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建立长江经济带互补协调的产业布局体系。长江经济带应从整体上支持以上海为极核的长三角加快金融、贸易、信息、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欠发达地区的水资源、水能、水运、岸线、矿产以及经济基础、区位等优势十分有利于发展钢铁、石化、能源、建材等重化工业,应当从整体上支持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欠发达地区在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升级,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4.1.3加速向地区专业化生产方向转变。其一是在长江经济带内部同类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加大产品的差异化,如汽车行业中,加快上海的高档轿车生产的竞争力,而湖北、浙江、安徽等汽车产业要在大型货运车、中低档轿车等方面实行专业化生产。其二是延长产业生产链,细化生产流程,各省市各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情况发展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中间产品和零配件生产,扩大地区产业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在产品和产业差异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果,而长江经济带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大部分还保持着小而全的低级特征,欠发达地区要加快与整个长江经济带产业融合的步伐,尽早实现地区专业化集群生产。

4.2协调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带在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方面存在显著的互动、互补关系。发达地区在自身的工业化进程中,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根据未来发展方向,加快对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对已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的转型,转移某些成熟的传统产业,腾出空间、资源来发展一些高端产业。

欠发达地区整体上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较发达地区仍有大的差距,从现有的产业基础来看,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原有比较落后的传统主导产业进行升级换代。

4.2.1随着长江经济带经济发达地区的不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其辐射力和辐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某些产业必然从经济核心地区逐渐向其辐射范围内的周边地区进行转移。从前几年的发展过程来看,一些传统的轻重工业已经逐渐从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并在这些地区取得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力和辐射范围的继续扩大,这些在次级发达地区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必然还要二次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安徽和江西。这种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延续性和空间限制性,要求承接地区与辐射源毗邻。因此处在发达地区的江苏和浙江以及处在欠发达地区的安徽和江西应该对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态势有敏锐的认识,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旦时机到了,就能及时顺利地进行产业的转移交接。

4.2.2经济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是传统轻重工业地位下降,化纤、纺织、机械、电子、钢铁、有色冶金等行业在地区经济中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并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二是上海等核心城市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加大国际竞争力,正大力推进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的发展,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使产业的转移成为必然。这种因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产业转移与前述因经济体辐射力扩张引起的产业转移不同,它并不以空间距离的远近作为是否转移的标准,而是从较高的产业梯度向较低的产业梯度进行转移,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间存在的产业梯度势差。因而较少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在空间上有可能呈“跳跃式”转移。这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最有利的。各欠发达省市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比较优势来选择最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来承接。

4.2.3作为高科技创新与研发的产业链延伸,一些产业趋向于把研发中心留在发达地区,实体生产环节则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获取当地丰富的原材料、能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当前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很多加工行业依赖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而资源主产地却缺乏相应的加工产业。随着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些行业和企业必然与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结成战略同盟,将产业链上与资源联系最紧密的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源、能源缺口问题,摆脱资源基地和加工基地错位脱节的双重困境,有利于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协调发展。

总的来说,第二、三种方式的产业转移对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协调发展更重要,也更具有挑战性,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协商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水林,雷兴虎.论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13-18.

[2]孙红玲,刘长庚.论中国经济区的横向划分[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27-34.

[3]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3):19-21.

[4]高萍.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9-12.

[5]龚勤林.论产业链延伸与统筹区域发展要求[J].理论探讨,2004,(3):62-63.

[6]虞孝感.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程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