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安全风险及防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制冷冻结在施工中使用最主要的一种危险化学物品是液氨,今年以来发生两起非常严重的液氨事故:吉林省德惠市“6.3”液氨泄漏引发爆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20人死亡,70余人受伤;上海市宝山区“8.31”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8人重伤,17人轻伤。虽然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同,但是却同时暴露出安全风险认识不到位,安全管控措施落实不力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施工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评估,确认存在的各类风险,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是降低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
1 制冷冻结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1.1 制冷冻结施工过程。现场勘察基础施工设备进场、卸车、就位冻结站安装(设备安装、管路安装、刷漆保温、环形沟槽施工、供电系统安装、冻结站验收)充氨、化盐冻结站运转冻结站拆除冻结孔回填竣工验收。
1.2 安全风险辨识及分析。制冷冻结施工中用的制冷剂是氨,氨泄漏易造成中毒、火灾爆炸事故;冻结站管路、设备安装、拆除等易造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用电设备、设施供电系统的过载、过流以及电缆老化、操作不当易造成电气及触电和火灾等事故。冻结站氨使用量一般在10吨以上,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构成重大危险源,一但发生氨泄漏,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安装拆除和机电设备事故有可能会造成个别人员伤害;所以制冷冻结安全风险防范重点是氨泄漏、高处坠落、机电设备事故,而防氨泄漏事故是安全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
1.3 氨的危害性。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有较强的毒性和可燃性。氨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毒性,氨会刺激人的眼睛和上呼吸器官,氨液飞溅到人体皮肤会引起肿胀以致烫伤;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人呼吸后会窒息、昏迷以至死亡,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达到16%~25%时遇明火就会爆炸。
1.4 氨泄漏易发生部位。发生氨泄露事故的部位主要有:冻结站内氨管路、中冷器、蒸发器;冻结站外贮液筒、冷凝器及氨管路。发生原因主要有:阀芯松动、焊缝开裂、安全阀动作、检修设备、管路锈蚀老化。
2 氨泄漏防范措施
2.1 定期进行危险源的排查,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落实部门、人员、责任,切实加强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2.2 定期对氨循环系统及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和检验,加强便携式氨浓度检测仪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灵敏可靠。
2.3 岗位操作人员应加强氨循环系统各种工作压力、温度等工艺参数的监控,保证其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防止误操作引发的事故。
2.4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对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
2.5 加强安全培训,从业人员应熟悉危险源的危害特性,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现场应急处置和防护措施,能够正确使用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
2.6 安全检查人员应跟班巡回检查,技术人员及作业人员等必须进行日常监控。
2.7 严格执行氨使用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加强氨气监测管理,落实氨气泄漏各项措施。
2.8 冷冻设备的基础必须坚固、平整,安装好后的各种设备必须水平、稳固,氨管路必须有牢固的支撑点,氨管路支撑点距离一般不大于6m。
2.9 压力容器必须按规定检验,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2.10 氨管路的焊接焊缝必须符合标准要求;氨阀在安装前应进行打压试验,达到开启灵活,关闭严密,不滴、不渗、不漏。
2.11 各种设备、管路安装好后,进行打压试漏。整体打压试漏的压降必须符合规定数值。
2.12 充液氨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运输车辆停到合适位置,卸液氨时20m以外设警戒线,非工作人员不得靠近。
2.13 冻结站内的大型设备启动柜必须设在配电室内,冻结站内不得安装使用可能产生电火花的开关。
2.14 严禁带烟火进入冻结站内,严禁动用明火。若站房必须动火时,必须编制专项措施。
2.15 冻结站内必须配备防毒面具、手套、口罩、毛巾、柠檬酸等防护用品,配备消防水带、消防水龙头、消防水池等各种消防器材,消防、防护用品应置于明显位置。
2.16 冷冻设备开启前,应先启动局扇进行通风来降低空气中氨气的浓度,从而减少工作人员受氨气危害。
2.17 正常运转的冻结站内,按每班四次检测冻结站内空气中的氨含量,氨气标准浓度为≤40ppm。
2.18 工程施工结束后,首先应将设备中的液氨全部回收,残余氨气排放到专用水池内。排放前应做好安全准备工作,排放场所周围应设警戒线。下风头应设专人监管,排放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
2.19 拆除管路时,首先将各种阀门打开,让有害物质得到充分散发,然后再用氧气切割。
2.20 冻结站建立有氨监测监控和报警系统,加强个人安全防护,定期检修各种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并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可靠运行。
3 氨泄漏安全风险控制
3.1 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防止氨泄漏事故。对冻结站液氨危险源进行辨识、登记、建档,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使危险源始终处在有效监控之下,及时发现解决现场隐患和问题,有效地防范事故发生。
3.2 坚持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以安全风险预警预控为手段,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和班组危险预知,及时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分级进行监控,降低安全风险。
3.3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围绕防范重点编制安全隐患排查表,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和控制。
3.4 隐患闭环管理。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有整改人、复查人共同签字留档,每次检查先查上次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若整改不彻底或反复出现,必须严格问责。
3.5 强化应急救援管理。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及风险评估、预案演练等工作,发生突发事件,能做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使事态在初期或影响不大时及时消除,有效避免或减小事故损失。
4 加强安全风险控制的思考
4.1 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控制安全风险要点。
4.2 作业行为标准化是控制安全风险的基本要求。
4.3 不断提高全员素质是控制安全风险的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AQ 1083-2011,煤矿建设安全规范[S].
篇2
家属意见不统一,延误手术,影响预后,特别是一些出血的患者,越早手术效果越好,但手术必须经过家属的签字才能进行,若家属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会拖延手术的时间。
家属的心情复杂,难以接受现实:虽然患者病情突发或病情复杂,但家属总是认为到医院后就应治愈疾病,因此一旦出现恶性的结果,家属往往难以接受现实。因此急诊手术患者由于这些特点常易发生纠纷、投诉,造成手术患者家属不满。
急诊手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病情重,来势急,时间紧,沟通不到位。医护人员没有更多的时间向家属很清楚的解释疾病的来龙去脉,只把手术需要注意的问题、风险告诉了患者家属,也常由于医务人员处于紧急的状态,因此解释过程中难免语气生硬,也会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不满意。
术前查对不认真,落实核对制度不够而出现输血或输液的错误,手术室护士可能对病情、对手术应该采取何种都不了解,因此有可能会摆错手术,也会出现手术部位的错误。
由于是急诊的患者,术前手术野皮肤准备不完善,或者急诊接台手术,手术室消毒不充分,容易导致切口感染,疾病传播。
手术物品准备不充分,仪器使用方法不正确,术中药物标识不清。还可能出现仪器没有定期维修、保养,术中电刀、电机固定不牢造成脱落并且污染,患者身上的金属物、皮肤与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患者的电灼伤。
医疗保护意识不强。医护人员在相互说话时,患者家属也通常在周围,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医护人员有可能会相互责怪别人的缺点或错误,在此过程中若被家属或患者听到,易产生纠纷。
医护人员防护意识不强、急诊手术准备比较仓促,且医务人员对一些感染指标如HIV、HBV、HCV等结果不知晓、不明确,预防措施未做到位而造成手术室污染以及自身感染。
急诊手术通常在节假日、夜班,此时护理人力不足,值班人员业务水平欠缺,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一些年轻护士遇到的事情比较少,对需要做的手术尚未完全掌握。
护理记录不够完善,出现漏记、错记,项目填写不全,时间记录不准确,或忙于抢救患者而忽视手术记录,有的护理人员发现记录错误,习惯涂抹。
手术室管理不严,措施不得力,监控不严,医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所属人员业务技术培训不够,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
急诊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
急诊手术应在通知30分钟内安排,抢救手术可直接送入手术室,对来势凶险的危重症、急症以及重大手术患者,安排有较强经验的高年资护师参与,以便能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操作,使用各种抢救器械。
急诊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士是无预见性的,要求手术室护士精通各种急诊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技术操作,操作时要准、稳、轻、快。因此科室应加强学习,利用晨会进行提问,特别是仪器设备的使用,护士长应不定时抽查掌握情况,排班时应注意高年资与低年资搭配,以老带小可更有效地完成急诊手术工作。
急诊手术执行口头医嘱的机会多,应复述一遍确保准确无误,用药时一定要看清药名、剂量、方法,输血时经2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提醒麻醉师及时补记。
急诊手术患者需要立即手术,不能等待相关的化验结果,所有程序按传染患者处理,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控制参观人数,保证空气质量。
认真落实手术患者安全核查制度,准确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及器械清点单,手术前后认真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等。急诊手术通常手术室护士只知道来了什么样的患者,对于需要做什么样的手术、手术时的还需同手术医师进行沟通。因此手术三方核对制度可避免出现差错事故,是一个安全的屏障。
急诊手术患者的风险防范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能熟练地操作各种仪器设备,了解术者操作意图,准确有效地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赢得抢救时机,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学法、懂法,才能依法办事。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做好护理记录,这样既约束了自己的行为,也保护好医护人员自己。
篇3
1.1 资源充分利用
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是从宏观上对整调度过程进行安全性规范,打破了原有的不同系统独立操作的模式,整合了多个系统优势资源,使得多个系统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与统一调度,最大程度的实现管理的集中。
1.2 实现监控与管理的数据化
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借助的是计算机系统,并实现程序化管理,系统针对操作流程进行了功能预置,实现了监控制度的电子化和数据化,将调度操作所涉及的典型流程进行了梳理,并针对危险点进行了强化审核,可以很好的预防电力调度中的错误和异常,提高调度操作的安全水平。
1.3 实时化操作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电力安全风险规范管理在调度票操作中,可以对调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可以实现调度值班人员的多人同时监控与操作,可以实现监控与操作的同步进行,预防了监控不利的情况。
1.4 实现了闭环管理
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多数可以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操作过程的闭环化管理,针对调度操作的全过程可以进行全过程的是实时化监督与管理,利用规范管理实现了相对完整而全面的调度管理模式,提高了调度的安全性。
2 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风险因素
2.1系统性因素
电力网络的运行依靠的是多个管理系统的共同协作,但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其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设计或者施工中都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系统存在风险,同时装置的老化对系统的安全性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些都是导致调度安全风险的系统因素。
2.2 管理因素
在调度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因为新设备和技术的进入,管理的模式不断的发生改变,管理方式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调度员水平、管理沟通、检修操作等等都会给电网调度带来安全隐患;在实际的电网调度过程中需要多个角度协调调度工作,也就容易出现风险。
3 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防范管理要点
3.1 检修申请票的管理
在检修过程中需要对部分设备进行停电操作,此时,需要对停役的供电设备进行准确描述,但是一旦出误差就会导致审核人员对检修批复造成错误,而直接的后果就是停电的范围扩大或者缩小,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就设备停电检修申请书编制与各审批环节来看,其必须包含准确而清晰的信息描述,明确停复电设备满足现场检修的工作需求;相关停役的设备必须有时间上的描述,批复停役设备必须满足相关规范需求,如N-1原则;最后停电检修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本地区的供电平衡。调度员必须按照上述的要求进行批复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风险最低。
3.2 调度操作指令票的管理
指令票的拟写、审核、预发是调度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中所面临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在拟写调度操作指令票的时候,如果对当时电网运行的情况不够清晰,尤其是对检修设备的工况不清楚就容易导致危险,所以应进行多次审核,并保证拟写指令票的准确。其次,如果有多个单位申请对同一个区域进行停役检修或者操作,而在调度指令票中没有多个单位的报告内容,就会造成遗漏,如果在调度中某一个单位没有提交完成报告而送电,则会导致安全事故,所以必须针对这个环节进行审核,必须逐一核对申请单位和一对一的开工许可和完成报告等。还有,审核调度票和预发过程,在这过程中除了应对基本要求进行审核外,还应对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避免出现停役后电网出现潮流超限的情况,而出现供电故障。最后,应审核指令票,充分考虑停役后是否会对网络内的高危和重要供电客户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则应进行备用方案的启动,保证重要客户的正常供电。
3.3 调度指令票执行管理
调度指令票的执行中也应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主要控制的要点是:(1)停役操作前必须由监控调度人员对网络进行分析,判断停电对相关设备的影响情况,如对停役设备的设备检修是否恢复,是否设备维修延期的情况,并对本次操作是否产生影响;(2)对调度的自动化信息应进行现场的核对与审查,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3)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使之与调度指令的状态保持一致,如果存在差异则应审核其对调度指令票的影响范围,安全性;(4)同上级调度人员进行联系,主要是针对合解环申请和下令的合解环操作必须获得监护调度员的认可方能进行操作执行;(5)恢复操作中必须先判定申请单位的数量,并保证所有检修和维护单位全部完工,方能恢复送电;(6)送电完成后,还应对下级的网络影响进行评估,并保证已经通知下级调度部门恢复送电等。
3.4 做好交接班管理
在工作中还应对交接班进行安全防范管理,调度交接时必须避免有漏、错误等情况出现,这样的状况遗漏的问题往往不易发现而对电网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在交接班的过程中应制定详尽的交接卡,将电网的运行状况和重要的操作变更、设备故障等进行记录,特别是在一些复杂调度过程完成后,必须进行详尽的记录,并进行问题交接。同时还应与相关单位核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只有调度员与相关单位完成核对后,才能完成正常的交接班,保证交接中没有遗漏和失误。
4 结语
电力调度风险的防范管理主要是根据实际的供电情况制定相应完整的调度规范与操作流程,在这期间可以帮助电网的资源优化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因此,必须重视细节把握,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强化,才能保证安全防范有效。
参考文献:
篇4
1.电力调度中的安全风险的研究意义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量也逐渐攀升。面对当今庞大的电力需求,对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电力调度工作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核心,其工作开展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风险都有可能造成电力事故事件的出现,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因此,对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管理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门别类,构建一个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防范风险的产生,对电力调度工作的效率和安全稳定性能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
2.1内部风险
当前的电力调度运行工作中,系统内部的安全风险包括电网运行中发电机或变压器出现的故障问题、线路短路故障问题及由于通讯中断导致监控系统的监控保护没有到位引起的系统问题、发动机与信息系统错误连接导致的系统管理风险等。系统问题中的绝大多数都与这些相关,日常的工作流程与应对规范中也有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给出非常详尽的解决方法,但调度员仍应对这些问题有清晰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以防止误判风险因素,做出不恰当的应对办法。
2.2人为风险
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薄弱,使电力调度的接替轮班工作中发生误操作;以及工作人T的指令不正确,内容不清晰,都给电力调度的实际操作带来潜在风险。与此同时,一些工作在指令时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不与实际的调度情况相结合,导致故障不能得到准确的判断解决,这也是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对图1电力调度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电力调度的每个环节都与人工操作紧密相连,由此可以看出,提高人员工作质量是保证电力调度运行的关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员自身的职业技能薄弱和安全意识的欠缺,对安全隐患的解决不够彻底及时,使得在工序流程中出现失误,这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
2.3体制风险
管理工作不完善也是当前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隐患之一。调度执行人员没有深入了解调度安全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在安全意识还是制度执行上都显得十分粗糙,不够规范,这些问题都非常容易引发相关安全事故。另外,如果检修工作没有具体计划,也会加大工作的不确定性,让调度过程缺少合理的计划安排。电力调度过程中的工作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给下一环节的执行带来影响,从而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不断对现阶段的调度体制进行完善是电网运行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3.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防范策略
3.1加强电力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
在众多的安全风险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要解决电力调度的运行安全问题,必须加强相关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考虑到电力调度的工作环境都较为辛苦,电力部门应重视工作环境的营造和文化建设,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促进问题的交流沟通和及时解决,保障电力调度稳定运行。同时电力部门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组织定期的知识技能培训,让调度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能够在操作中严格依照调度规程进行作业,在处理系统故障时能正确应对,迅速处理解决系统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对调度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帮助电力工作人员更好的做好调度工作。
3.2加强调度系统的设备管理
众所周知,电力调度运行的重要安全因素是系统设备。设备自身出现问题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改进设备性能,在采购设备时也应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让设备符合规定标准。在设备安装时将其调试至最佳工作状态,减少设备工作时的故障发生率。在设备开始工作后,要有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巡检,对设备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排查,对出现问题的设备也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更换,保证正常的设备工作。此外,调度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电网的综合梳理,从而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行。
3.3做好特殊情况的防范工作
篇5
一、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
(一)系统因素
影响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因素就是系统因素,系统因素对于电力调度安全运行影响比较显著。在电力调度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操作,然后对所有的电网进行统一的控制,只有保证所有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才能更好地确保电力调度的安全性。在运行过程中任何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使得电力调度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另外,电力调度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电力调度系统本身存在问题,也会大大增加电力调度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二)人为因素
在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的操作者,所以在电力调度运行的过程中,他们的工作能力会直接影响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与其他行业相比较,电力调度的各个步骤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工作人员失误使得电力调度运行在某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运行,甚至会使得整个电力调度系统处于瘫痪的状态。另外,许多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比较差,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不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操作,进而大大增加了电力调度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二、提高电力调度安全防范的措施
(一)加强对于电力调度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为了更好地提高整个电力调度安全防范,首先要不断加强对于电力调度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作为电力调度企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并且尽可能加大对于电力调度操作人员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例如,企业应该定期对所有电力调度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对他们的理论基础进行培训,并且聘请专业的电力调度操作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培训时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对所有电力调度的技能以及电路系统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他们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后进行实践学习,如企业可以增加一些安全事故案例的学习,在案例学习完成之后要求他们根据案例进行模拟演习,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参与实际的演习,在演习结束以后对他们的培训成果进行检验,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不断建立健全操作规程
一个合理完善的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整个电力调度安全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降低电力调度运行风险,各个电力企业必须要尽快发现企业操作规程存在的问题,然后尽快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另外,操作规程是整个电力行业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一个合理完善的操作规程还可以更好地约束所有电力调度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例如,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首先应该结合目前电力调度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电力调度操作规程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修改落后的操作规程,并不断更新、完善操作规程。另外,对于一些因为新技术增加的操作规程,企业应该尽快补充,使得电力调度操作规程能够始终M足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另外,企业还应该将操作规程展示在显眼的地方,使得所有电力调度操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操作规程。最后,电力企业还应该不断引进其他优秀企业的电力调度操作规程,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已有的操作规程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
(三)定期检查电力调度设施
为了更好地确保所有电力调度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尽可能降低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各个电力企业必须要定期检查所有电力调度设施。例如,电力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电力调度仪器设备检查小组,然后要求各个检查小组必须要定期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仪器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必须要及时进行维修,确保所有仪器设备的安全性。而对于一些完全无法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另外,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的故障问题必须立即向企业汇报。最后,企业还应该对这些检查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所有与电力调度仪器设备检查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电力调度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电力调度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安全管理机制不到位、操作人员综合素质低等,都增加了电力调度的风险。因此,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不断提升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电力调度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为国网福建永春供电公司)
篇6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电能的使用,为了保障人们能够安全稳定的用到电能,做好相应的电力调度工作非常的重要。电能能够被正常运输到百姓的家中以及工作单位,这其中所涉及的环节内容非常的多,整个环节的维护内容都是电力的调度工作。电力的调度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不能够被忽视,否则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对电力调度工作加强认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做好安全防范。
2、安全风险管理定义分析
所谓的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企业、工程中存在的安全和隐患,对危险和隐患的过程进行确认,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从而有效的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科学的方法避免可以预见的损失,保证电网能够正常运行。
3、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分析
电网实现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系统运行可能出现的风险,提高安全级别。在进行电力调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多的安全风险。所以加强安全风险的运行管理意义重大。安全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将各个电力系统、单位和建设过程在运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判断和评价安全隐患,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尽可能的降低风险的出现、保障人们的安全。
4、判别电力调度的风险并作出相应评价
4.1判别风险
在电网正常运行时,人的行为举动会对电网的运行起到关键性运用。国家针对生产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的相关规定中,就明确对此划分成六种。电力调度工作可能出现的危险很大程度是因为人造成的,具体包括:在指挥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是违章,工作人员工作时错误的操作或是违章作业。
4.2风险评价机制
所谓的风险评价是指采用安全技术,对运行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调查研究,据此正确的分析出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和危害程度。较常采用的风险评估法是金尼法。该方法是将系统中可能会引起隐患的三大重要因素在指标中的数值相乘,相乘后得到的结果即安全隐患发生概率的大小,三大重要因素分别是:缺乏安全保证的环境的条件下,人体暴露次数的多少;安全隐患出现造成的损失;风险等级的划分。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最小为零点零一,最大为十,其他在他们的区间范围内波动。安全隐患带来的损失,轻微的需要救护的损失为一,产生多人死亡的则为一百,其他在他们的区间范围内波动。按照长期的工作经验,风险等级一般被划分为五个。
5、运行电力调动的积极意义
电力调度是保证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电力的安全和可靠有了更好要求;其次,在运行时,要对电网的实际情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并且进行协调指挥,当电网出现故障时能够尽快解决,恢复供电,尽可能减少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负面的影响;最后,要合理利用和调配能源,有利于环保建设。目前的调度一直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调度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而且还要有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这样如果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才会不慌不忙,妥善的解决。
6、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
6.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调度员没有明确分工,彼此交接的条例不清晰,虽然有相关的制度,但是实际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
6.2缺乏学习主动性。如今科技迅猛发展,任何工作都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电力的调度人员更应如此,不然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电网运营困难。
6.3意识淡薄。部分调度员会因为较重的工作压力和个人原因造成命令出错,缺乏整体和安全意识。
6.4业务不熟练。在送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该送电时未送上,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7、避免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错误采取的措施
电力调度工作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这需要调度人们在操作过程能够做好相应的安全隐患的排除。调度人员应该认识到工作应负的责任,要认真对待操作的每个环节。为了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情况,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7.1在进行电力调度工作之前,我们的调度人员可能会根据检修停电申请书来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因此,这个申请书应该要认真的对待。首先,整个申请书的字迹要干净工整,其次是对于电力调度人员具体的操作内容要具有详细的说明,包括操作的时间以及个人的岗位编号等。这都是为了后期排查时节省时间,能够清楚明确的了解到问题的所在。
7.2在了解里停电的基本情况之后,电力调度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电力恢复正常。措施采取实施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根据操作指令进行详细实际的操作。因此,这个操作指令的填写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电力调度人员执行。为了保证所下达的指令准确无误,填写操作指令的调度人员需要再次确认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将主要的内容填写在操作指令上。
7.3操作指令的下达效果世界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恢复情况,如果操作指令下达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电力恢复的时间。因此,下达操作指令的调度人员应该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调度员本身要对当地的电网非常的熟悉,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背景。指令中需要将注意事项都标清楚。
7.4在进行电力调度的员工应该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因为,一般出现断电的环境都是非常恶劣的。调度人员需要打起百分之百的工作状态做好操作指令,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在进行电力调度操作时,要根据当时的环境来选择,例如一些特殊的季节和时间段,店里的使用负荷就会增大,因此,需要错开来。电力调度操作之前,调度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电网事故的处理情况,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指令来进行,不能够有私自行动的现象。在任务结束之后,需要将机电设备调节到能够工作的状态,并及时同时各部门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事项。
8、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研究讨论,我们了解到,电力调度工作的开展对于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的调度工作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环节中的全部内容进行检查分析,以便发现电网在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为,电能的输送原本就具有危险性,所以这种电力的调度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避免调度工作中危险因素的发生,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的电力调度部门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的实施,做好电力安全生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锦飞.浅议电网电力调度安全管理[J].科学之友.2014.
[2]李泽群.当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估研究 [J].城市建设理 论研究.2013.
[3]郑宇鹏,刘勇.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及防 范措施[J].湖北电力,2013.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入本院治疗的100例孕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7岁,所有受访者一般资料及心理均无异常。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对100例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访问调查,统计其对医院妇产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及其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护理常见风险及安全隐患。
2 结果
21 患者方面 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已经增加了医疗和护理难度[2],部分患者及家属文化水平较低,遵医行为较差。对医院规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如私自离院外出或者请假,结果出现了不慎摔伤、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现象,不得已给予急诊剖宫产,而产后又出现大出血新生儿窒息,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医疗纠纷。再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需产钳术或剖宫术,若不能及时与患者本人和其家属沟通,就容易出现期望与现实情况不符而导致患者的不满意情绪。
22 护士方面 妇产科年轻护士较多,临床护理经验相对缺乏;对护理制度和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够,对护理工作的责任心不够,部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对待孕妇未认真听胎心、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未严格执行产后护理常规,造成了新生儿窒息、死亡或产后出血等。未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发错服药、接错液体、抽错血的现象仍有发生,对各种法律、法规也欠缺了解,重视度不够,出现急症时没有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就忙于处理,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医疗护理技术 部分护士由于所学医学知识的局限性和技术水平的相对薄弱会导致一些技术问题的出现,产生一些风险。部分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配合不当,造成产妇会阴裂伤,特别是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症状时,如未及时将医疗设备、相应药物准备好,或者对产妇的处理不当,或者医疗技术发挥不当,均会导致纠纷发生。还有部分助产师不按操作规范给新生儿洗澡给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24 药物性因素 有些护士没有很好的掌握各类药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不能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如:在催产时不能准确调整液体的速度,没有仔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出现宫颈坚硬,宫缩过强,有可能发生子宫破裂时,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如果助产护士对静脉输注缩宫素的孕妇未能及时、正确监测产程及宫缩情况,可能导致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瘫。
25 消毒隔离方面 患者的会阴切口处没有严格消毒,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为新生儿洗澡没有仔细消毒,甚至导致新生儿脐部、眼部的交叉感染。一般情况下,母婴同室都要进行紫外线消毒,应告知产妇需防范的问题,并遮盖婴儿身体。有些护士没有告知患者出院后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法;没有发放注意事项手册,产妇不能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3 防范措施
31 定期检查、严格管理 护士长应每天巡视护理安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对护士的护理安全教育要贯穿始终,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记录,要善于发现安全隐患,将各种医疗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差错行为,要分析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32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根据实际情况,由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生或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知识、急救技术等,加强培训实践,定期进行岗位练兵、业务学习、操作技术考核等,不合格者不能上岗。注重在职培训,鼓励护士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33 加强护患沟通 针对患者对护理质量的高期望,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服务意识,最大程度的减少由于语言不当引起家属不满而引发纠纷。护理工作都是围绕着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进行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护理教学查房中要注重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护士要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遇有患者拒绝护士操作时,不要勉强,如遇有技术操作不成功时,应及时表示歉意,避免因沟通不当引发医疗纠纷。
总之,妇产科护理内容涉及一般护理、手术护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护理等多个方面,工作项目多,工作量大,临床上应重视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护理管理。主动查找系统分析并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以避免发生患护纠纷。
参 考 文 献
篇8
目前,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建设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的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加强现场安全事故的风险防范建设,增强防范施工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高度的安全观念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较强的安全观念,对操作流程的执行力度不够深入。一些企业甚至对安全规划流程的建设漠不关心,仅仅按照个人主观意愿来进行操作,有着较强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往往过于追赶施工项目的进度,并没有深入结合安全生产要求,在具体操作环节中与安全原则背道而驰。由于诸多安全隐患的发生,引发了大量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
(二)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
建筑施工企业往往过于注重企业经济利润的增长,并没有对安全施工项目中的安全措施投入过多的资金,使建筑施工现场严重缺乏配套可行的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很难使建筑项目获得强有力的安全性保障。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难免猝不及手,无法实施有效地监督与控制,进而引发了建筑施工F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对安全生产提出过高的要求,管理也较为松散,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漠不关心,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力度严重不足[1],一定程度上使安全性检查工作形同虚设,过于表面化、形式化,造成了施工现场极大地安全隐患。
二、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风险研究
(一)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一般来说,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的缺失和缺少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的,而且安全管理机构也存在着较多问题。一些施工企业虽然建立了一定的安全管理部门,但是部门的随意性比较大、比较分散,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建筑工程施工器材的质量缺乏保障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竞争目标,并没有将资金过多地投入到安全风险的支出中,施工人员所购置的生产设备器材严重不符合标准,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偷工减料,通过不合理手段来降低企业的经济成本投入,由此造成了企业的安全风险。
(三)缺少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以后,一定程度上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限,施工人员中农民工的身份比较多。然而建筑行业自身有诸多限制性因素,农民工团队之间有着较大的流通性,并不是十分了解建筑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再加上自身安全保护意识的缺失,严重威胁着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合理规划和布局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合理的规划,管理人员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施工和生产前期阶段中,充分掌握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及时编制书面材料计划书和项目工作安排书[2],将其由具体的责任人来进行负责。同时,在施工期间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影响到正常的施工进度,制定风险应对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蔓延。
(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观念教育
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必须要将由于人为因素而引发不安全行为的危害降至最低,不断加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观念,循序渐进地来进行操作。
1.做好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安全风险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具有较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而且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安全危险源具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共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
2,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
在施工人员的待岗培训期间,要加强学习安全知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对于应对各种危险源的应急技术,不断对安全风险进行预防与监控,尽可能地避免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风险的发生。
(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建筑施工作业氛围
1.现阶段,加强对安全帽、安全带以及安全网等设置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还要加强像楼梯口、电梯口等安全事故多发地段的防护,最大程度地避免施工人员由于高空作业和物体打击等安全安全所带来的伤害。同时,严格规范触电事故的防护和操作措施,可以增设漏电保护装置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保障中,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施工现场环境对建筑工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脚手架材料的随意摆放和施工现场材料码放过高等安全风险都会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施工现场要严格遵守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施工企业的各个单位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整顿力度,增强人机系统的统一性与协调性,避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风险。
(四)正确识别和转移安全风险
1.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判断
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风险的识别,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可以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整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安全风险很难完全消除,而且经常存在于施工过程的方方面面中,很难及时察觉出来。因此,要充分结合施工安全风险的特征,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判断,要做好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深入分析安全风险所存在的不确定性,要加快形成风险识别报告。
2.加强对施工安全风险的转移
风险转移主要是指将风险结果借助于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转移给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单位,以免自身承受过于沉重的风险损失。一般来说,风险转移主要包括保险和担保两种不同的转移方法[3]。建筑工程保险一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出现了一定的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使,保险公司予以一定的赔偿和支付。然而建筑施工企业要充分结合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和范围,合理选择安全风险投保,并且制定科学完善道德建筑工程保险制度。
此外,要严格规范市场,确保其招标投标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构建良好的招标、投标市场,避免一些投标单位陪标和串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严厉打击暗箱操作行为,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力度,避免国家财产的损失与浪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防范建设势在必行,可以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完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风险识别与评价,增强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防范的能力和水平,避免风险源的扩散和蔓延,营造安全、良好的施工现场环境,避免出现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等现象的发生,进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对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缺口日益扩大,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显得日益迫切,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应该在传统说教教学模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对世界的积极探索,提升其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客观上对初中化学教学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我国银行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分析了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并系统的提出了对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的合理措施,希望能够我国银行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带来有益启发。
银行系统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客观上要求我国银行业要加强新形势下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及防范对策的研究,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风险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信息风险识别、信息风险评估、信息风险防范等方面。
1 我国银行业信息安全风险识别现状
1.1 我国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银行业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但是新形势下,一方面,由于网络资讯的发达和电子商务等涉及网络渠道业务的占比不断增多,银行信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部风险,如客户重要信息泄露、黑客对银行信息系统的网络攻击、银行信息系统自身架构存在安全隐患等;而一方面看,银行客户本身乃至整个社会对个人财产信息等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大,企业客户或重要个体客户对银行安全系数要求的不断提高等。各种内外因素影响下,客观上要求我国银行业必须加强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对信息风险识别能力要不断提高,但是现阶段受到技术、人才、设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制约,我国银行信息系统对风险识别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1.2 我国银行业信息安全风险形势严峻
我国银行业信息安全风险形势较为严峻,进入新时期后,银行业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外部挑战,特别是一些银行由于信息系统的开放性,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等业务量的增长,银行为了更大限度的方便客户,往往更依赖于信息系统,而信息系统很容易受到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影响,使得银行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形势较为严峻,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信息犯罪,主要针对目标就是银行等金融信息系统。如2012年发生的特大跨国电信诈骗犯罪,犯罪分子利用盗窃的银行个人信息有针对性的对银行客户实施诈骗等。
2 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的方法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理论中,风险识别是指通过一系列风险评估手段对风险评估主体开展风险评估的过程,信息安全风险识别是指依据相关国际或者国家标准,对相关组织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包括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价。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基线评估法重点强调对信息系统的定性评估,特点在于投资较小,而效益较高。详细评估法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中所有资产进行详细评估,一般由资产安全性与脆弱性评估两个方面组成。组合评估是一种详细评估,对系统采用差别化针对性评估。运用以上信息安全风险识别方法时要注意分析风险评估对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并要充分考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要实现的目标,针对不同的风险评估对象、风险评估预期目标作出合适的选择,各种不同的风险识别方法重点不同进而运用的对象和结果也会不同。
3 银行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的建议
3.1 重视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体系建设
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银行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时要重视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体系的建设,完善的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体系,是确保银行信息安全风险可控的重要前提,具体做法是先从起点上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系数标准,建立严格的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原则和相关风险识别操作流程,并且要定期对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体系可靠性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3.2 建立完善的银行信息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银行信息安全风险应急预案,这是保证银行信息风险可控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新时期,建立完善的银行信息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是给金融系统稳定上了双保险,如针对黑客对银行信息系统进行攻击时应该采取什么具体措施进行有效应对,还有如果银行信息系统出现突况,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银行和客户的损失,如果银行信息部分重要信息泄露如何处置等等,完善的银行信息风险预案要求对各种可能突发事件进行事前考虑,并事前提出应对的具体措施。
3.3 加大对银行信息安全犯罪的惩罚力度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银行信息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从根源上严肃管理,落实常规化的管理,避免出现“签签名”“走过场”的形式化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人员给予严厉处罚,特别是针对银行信息系统的特大犯罪要严惩不贷,坚决打击各种类型的网络金融犯罪,形成对银行信息安全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只有在对银行信息安全犯罪的惩罚上加大力度,才能使整个银行系统从意识上提高警觉,更加重视维护自身的信息安全。
3.4 建立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机制
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形成需要对这个信息系统的架构进行合理设计,在目标设置上做到精准精确,而进行设计时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特别是要使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控制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并且能够通过该风险控制机制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风险责任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责任机制重点就在于在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要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细化,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专门人员对重要事项进行负责,做到对风险负责、对安全负责。
(2)建立完善的风险通报机制。对银行信息安全风险发生后,应该如何对相关风险通报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通报包括对上级通报和对下通报,对上级通报要客观真实准确,而对下通报要严肃认真既不夸大也不隐瞒。
(3)建立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团队。人才是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团队是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力军,他们在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等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总之,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重视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识别方法的研究和运用,把握其运用的重点和相关方法,特别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银行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建立可靠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银行信息安全,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银行信息安全的保护,维系着整个国家金融安全的稳定和繁荣,只有加强重视程度,提高防范意识,严控严防,才能使银行信息安全体系在良性环境中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篇10
1无线网络安全方面的风险
1.1无线网络存在被盗用的风险
简单来说,这种风险就是有一个没有经过授权的计算机接入了无线网络中,而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为了“蹭网”。用户的无线网络被盗用会给用户带来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降低用户无线网络的使用速度;其次,假如用户使用的是依据使用的流量来付费的服务,就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再次,这种情况会提高用户无线网络被入侵的概率;最后,假如有黑客使用用户的无线网络进行黑客行为,将会对用户造成不利的影响[1]。
1.2网络通信存在被窃听的风险
简单来说,这种风险就是用户在使用网络传输数据信息时被其他人截获的情况。很多的数据信息在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时都是不使用密码的,通过一些有心的观察、监听等方法,就可以截获这些用户的数据信息。比如:在同一个局域网中的一台计算机可以使用一些可以监控数据的软件来截获另一台计算机使用的网址,还可以截获计算机上的一些聊天记录等。
1.3存在钓鱼攻击的风险
这种风险就是用户受到一些存在钓鱼情况的无线网络接入点的攻击。这种攻击方法会提前建设一个无线网络的接入点,并且会开放地让用户接入到这些接入点中。然而,假如用户使用了这些钓鱼无线网络接入点,用户的电脑就会受到一些入侵,严重的用户的计算机都会被别人控制,可能会被人盗取文件或者是被植入一些木马病毒等。
1.4无线接入点被其他人控制
目前,很多家庭都会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就是一种无线接入点。无线接入点被其他人控制指的就是没有授权的人获取了无线路由器的控制权。在这些人盗取了无线网络的密码并且接入这个网络之后,就可以访问无线接入点的管理页面,假如用户的无线接入点的验证密码很简单,这些人就可以进入无线接入点的管理页面并进行修改[2]。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无线接入点被其他人控制之后,就可以随便修改用户的无线接入点的设置;其次,在无线路由器的管理页面当中,保存着用户的上网账号与口令,利用一些可以查看密码的软件就可以获得用户的账号与口令。
2无线网络加密的技术
2.1WEP
使用有线等效保密协议(WiredEquivalentPrivacy,WEP)的目的就是要加强无线网络数据的安全性,以达到相关的网络安全性的标准。WEP由10个或者是26个十六进制的数字构成,这就给使用无线路由器的数据提供了安全方面的选择。这种技术是利用串流加密的方法来达到对于安全传输数据的需要,并且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的方法来校验,并保证传输的信息是正确的[3]。1999年9月,就已经把WEP作为了无线网络加密的一个标准。其使用的是40位的密码钥匙来进行加密的,同时利用RC4与循环冗余校验的方法来进行校验工作,这是通过连接24位的初始化向量来形成的一个RC4的密码钥匙。通常情况下,64位的WEP的密码钥匙要输入10个十六进制的字符。这10个字符中每一个字符都是代表4位的,而这4位再乘以10就成了40位,在加入了24位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64位密码钥匙。很多的设施还会允许用户的进入关键字是5的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字符,每一个字符串在划分成8个组之后就可以在ASCII字符的字节值当中打开。可是这也制约了字节的打印工作,只有少部分的字节有着被破解的风险,这就有效地降低了密码钥匙被破解的危险性。
2.2WPA和WPA2
WiFi网络安全接入(WiFiProtectedAccess,WPA)主要的计算标准就是WPA与WPA2,而现在无线网络大多使用的是WPA的标准。临时密码钥匙的完整性的协议是使用WPA的标准。但是WEP所应用的是40位或者是128位的密码钥匙,这种密码钥匙是要手动输入无线接入点和无线设备的,也不会自己进行修改。临时密码钥匙的完整性的协议是使用一包一密的一种加密的方法,这种标准就是形成了一个计算128位的密码的算法,用来保护数据的安全,进而有效避免用户受到一些攻击。这种方法是用来保护无线网络安全的一种技术,其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而研发的,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有线加密技术的缺点。而无线应用通信协议(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WAP)是在WEP向WAP2过渡时的一种方法,WPA是可以使用在无线网卡当中的,但是不能用在无线网络当中。WPA2是经过WiFi联盟认证的,其算法已经被计数器模式密码块链消息完整码协议(CounterCBC-MACProtocol,CCMP)讯息认证码取代,这种计算方法是比较安全的,而加密的方法也使用了更加高级的加密标准。WPA2也有一些缺点,就是不能使用在较为旧的网卡设施当中。相较于WEP来说,WPA的加密能力是比较高的。其使用的加密与解密的方式是相同的,也是静态的密码钥匙,WPA是利用安全密码钥匙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这是利用临时密码钥匙的完整性协议来实现的,对于无线网络的发展是有利的。这种系统是利用在每一个规定的时间之中修改传输数据的安全密码钥匙,来有效避免一些黑客等对这些数据的破坏或者是截获。相较于WEP来说,WPA给用户提供的服务更加完整、更加安全,可以有效避免黑客截获这些数据或者是修改这些数据,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数据安全。
3无线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技术
3.1隐藏服务集标识
这种服务集标识是根据网络体系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也就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虚拟局域网,在终端接入了任何一个服务集标识的网络的情况下,是不能和其他服务集标识的信息相互沟通的。考虑到使用的安全性,生产无线路由器的厂家研发了可以隐藏服务集标识的一个功能。使用这种技术,可以防止没有授权的用户获取隐藏的服务集标识禁止使用的接入点的名称。主要的原因就是计算机的系统是不能扫描到无线网络的地址的,但是我们也要防范一些可以破解无线网络的设备与软件,以免这些软件会分析出服务集标识的真实情况。
3.2设置白名单
计算机过滤Mac地址也是需要使用网络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有线网络使用,也可以在无线网络中使用。这种方法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当中的使用方式是一致的。在我们设置了终端网卡的白名单以后,一些并不在这些白名单中的地址就不能进行访问了[4]。
3.3使用WPA和WPA2技术
为了有效地解决保护无线电脑网络安全系统中的各种安全方面的问题,通常会使用WPA和WPA2这两种加密的方式,因为安全性比较高,保密的级别也比WEP更高。另外,还应该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预防一些暴力的非法入侵,同时应该定期更改密码钥匙,提高保密程度。
3.4预防对磁盘操作系统的攻击
打开磁盘操作系统预防工作的功能,就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统计相关的数据,假如在经过统计之后获得的这些信息满足了之前设置的阀值的情况下,系统就会认为已经出现了对磁盘操作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而对应的路由器就不会再接受这些数据,从而有效地防范了一些对磁盘操作系统的攻击行为。另外,我们应该开启“禁止来自局域网接口的因特网包探索器经过路由器”的功能,这可以有效避免主机的资源被过度消耗。
3.5提高对网络的访问权限的控制力度
无线网络极为容易受到攻击与容易受到攻击是不同的,在设置无线接入点的时候,应该尽量将其设置在安全设施的外部,使用相关的技术将无线接入点和主干网络连接到一起,现在就有这种新型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有效地确保用户访问的无线网络的安全性[5]。
4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与工作当中都会使用无线网络,但是使用无线网络的时候还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另外,我们还应该使用一些新研发的策略来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性,进而保证无线网络可以正常运行,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刚.试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运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6(2):123-124.
[2]张继永.水声网络信息安全保密风险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3):218-219.
[3]MUIRURIJ.基于Metasploit渗透攻击的无线网络安全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6.
篇11
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臻成熟,也开始凸显了越来越严峻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单单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证实,有诸多因素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具体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
1.计算机自身存在的因素
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自身存在问题的主要体现。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拥有较长的潜伏期,同时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极大的破坏力。受到病毒攻击的计算机,往往会遭受巨大的损害。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病毒都是在程序或计算机编程里隐藏,进入计算机后,会对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对计算机的程序代码和指令进行修改,进而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由于一些病毒所具有的自我复制功能,对计算机网络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
2.计算机非法攻击
来自网络黑客的攻击,是计算机网络中面临的最大的安全问题。目前,黑客攻击非常猖獗。随着日益普及的计算机网络,开始出现了利用自身掌握的计算机技巧或者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不足,为获取一些数据库的资料,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恶意攻击或者对计算机信息资源资料进行篡改。通过对网络系统平台的破坏,而使系统的使用功能被损坏,进而对系统正常使用和运行带来破坏。在风险管控下,需采取有效的防御手段,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3.计算机网络的自然威胁
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而损坏到计算机的硬件或者是软件,久而久之,就会对计算机网络功能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同时,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发生自然灾害或者是计算机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也是计算机安全问题的诱因。网络中一些软件工具的下载,由于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也会使计算机网络风险进一步加大。
4.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但是仅有少数用户拥有精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大部分用户仅仅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功能,却不是十分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一些用户由于安全意识的匮乏,在对网络进行使用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泄露账号密码,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防护措施,而使计算机遭受黑客的攻击。而用户即便对安全问题比较重视,但由于缺乏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不能有效控制安全隐患,并逐渐扩大了安全问题,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同时因为互联网拥有庞大的网络用户,若不能加强自身的防范,则仅仅依靠外界力量,则很难彻底解决问题。
三、基于风险管控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具体措施
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的防范措施:
1.对杀毒和防毒软件正确使用
杀毒软件可有效查杀计算机网络病毒,采用正规的杀毒和网络防毒软件,可使网络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加。若网络系统被侵入病毒,或者是利用网络渠道,病毒向其他方向传播,则在第一时间内,网络防毒软件就会检测出病毒,并由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实现网络防护。事实上,防毒比杀毒更重要。电脑中侵入了网络病毒,才需要进行杀毒,而此时的计算机,已经在病毒的入侵下,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和影响。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对病毒入侵网络系统,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对杀毒软件及时的安装和更新,能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2.对网络权限严格控制
在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需要通过身份来认证网络和每台计算机的地址,只有通过认证,才能对相应的权限进行获取,允许对网络的访问。为了对信息的访问权限进行限制,计算技术可采用密保的方式。而网络工作者在进行操作时,只需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采取这样的措施,对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进行了限制,规避没有权限的用户对网络信息的随意获取。为了预防在身份认证时,网络黑客的攻击,需要使认证方式更为严密,多重加密网络,对网络访问权限严格控制。为了对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保护,严禁无授权用户的访问。
3.运用加密技术
对密码的设定,是通常意义上的加密技术。通过融合网络通信、计算机和数字信息等,保护计算机网络。可通过数字签名、验证和密匙的运用,来实现设计密码的过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双方的约定,由其中的一方将特定的信息发送给另一方。由另一方解密信息,在将信息送回,建立双方的认证关系。智能卡是另外一种加密技术,这是一种与信用卡相类似的具有人工智能的加密技术。此技术的运用,会进一步提高安全度,对于更好地保护计算机,产生良好的效果。
4.运用网络系统对恢复功能进行备份
遭受黑客攻击的计算机网络,会自然而然地损坏到数据信息。为将网络攻击所带来的风险降低,更好恢复数据,可实施网络系统备份的方式。通过备份计算机硬件,在故障发生时,能对硬件进行更换和恢复,同理,备份重要信息和软件,当受到攻击的网络损坏数据之后,运用网络系统备份功能,可及时还原信息和软件。这种对于安全问题的补救方式,即可对物理性损坏带来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应对,同时也对网络攻击产生的严重后果进行有效预防。
5.提高网络工作者的技术和安全意识
要想使网络安全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应立足于网络工作者自身角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网络安全问题宣传、教育等,使网络工作者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能对网络攻击带来严重后果充分认识,规避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通过严格培训网络工作者,掌握更多的、更先进的网络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完善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工作,规避工作中失误的发生,使网络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强。
篇12
XueWenping
【Abstract】Objective:toavoidtherisk,cutthecareandsafety,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care.Methods:thehospital's5dispute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nursingrisksfromthepatientandfamilymembersofpatients,socialandnursingstaff.Conclusion:toimprovenursingquality,ensuringnursingsafetyhasbecomethenursingmanagersinthenewpursuitofgoals,butalsoforthevastnumberofpatientsinnursingworkinthenewhope(1)bywasonlytostudyhard,tostandardizethenursingservicebehavior,toreduceoravoidtherisk.
【Keywords】Riskmanagementofnursingsecurity;quality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05-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常识[2]加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增高,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风险逐渐增高。因此,提高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强化护理安全,回避风险,减少护理纠纷是医院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工作内容。
1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1.1病人及病人家属因素。
我院属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管理模式为全封闭管理,原则上不许留陪护,病人饮食起居,治疗护理,清洁卫生全部由医护人员独立完成,工作量大,任务较重,而病人家属很难体谅医护人员的艰难,对护理人员期望值过高,他们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进医院就是进保险柜,入院后患者的监护人就是医护人员,一旦有什么意外,全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如;猝死,院内活动摔伤,入厕跌倒,患者之间打骂等意外情况发生都是风险因素。
1.2社会因素。
精神病患者大多病程长,社会支持系统较差,有的还合并其他躯体疾病,家属长期照看已觉得身心疲惫,一旦将病人送入院就长期不打照面,病人病情好转达到出院标准不接病人出院,把医院看成养老院。有的患者未结婚无儿无女,亲人平时也不探访,一旦病人出现意外情况,他们就挺身而出,投诉医院从而引起纠纷。
1.3护理人员因素
1.3.1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在护理工作中个别护士不注意语言及行为,不经意间将患者隐私泄露给同事和朋友,以致引起护理纠纷。
1.3.2服务态度生硬沟通技巧差。
在患者接受诊疗期间,或者家属对护理服务不满时,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硬,语言表达差,沟通技巧差,特别是在超负荷工作时,不愿以心交心多做解释而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1.3.3护理过失。
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马马虎虎,,违反常规操作,没有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导致打错针,发错药,约束错病人,交接班不认真,对特护病人病情变化心中无数,自行改变药品用药途径或者延用停用药品延误治疗。
1.3.4基础护理措施不到位。
由于精神病院工作的特殊性,患者治疗饮食卫生睡眠等很多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参与,但在工作量大,人员缺乏时,护理人员护理措施很易出现漏洞,了草从事。
1.4环境因素。
病区狭小,多病种及轻重病人同居一室,使护理工作很难按标准完成。
2防范对策
2.1增强法制意识:学习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条例,加强护士素质教育,开展职业道德培训持证上岗,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在医疗市场日趋剧烈的今天,法是一个重要的既保护患者也保护医务人员的锐利武器,而与家属相比,护士的法律意识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3]因此,学法、懂法,对已发生的差错和护理纠纷采取个案分析,提高护士的防范能力。
2.2实施风险管理及制定紧急风险预案。
每天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服务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例如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高热、腹泻、突发大出血、抽搐),突然摔倒,自杀或自杀倾向,病人攻击病人、停水、停电等意外事件发生,均对病人安全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针对这些风险,护理部制定了18个与之相关的紧急风险预案。
2.3增强服务意识。遵循我院“以人为本,以心医心”的服务宗旨,想为患者所想,急为病人所急,从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出发,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做到态度和蔼、言语温和、细心耐心,有问必答,有错就改,耐心解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是医护人员进行日常工作的指南,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分级护理的原则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能超范围服务,努力做到防范于未然。
2.5严格按规范书写并完善保管护理病历资料严禁涂、刮、擦、字迹不清,尽量做到记录客观真实。
2.6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业务水平。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任何临床护理活动甚至极为简单的工作都是效益与风险并存的,要避风险,只有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业务水平及技能,规范自己的护理服务行为,作为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使护理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才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创造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13
前言
建筑行业自从它诞生起就有着不可改变的特性。与其他行业相比,它的工作时间和范围具有流通性较大,临时性强,可变因素存在较多的特点,同时该行业对从业人员水平和素质要求较低,从业人员的组成一般比较复杂,工作任务交叉性强。这种种的特性决定着建筑行业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行业,这也是这些年来建筑业一直都“戴着”安全事故高发行业的帽子的原因,因此要想在预期的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项目任务,使各个参与者、投资人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预期收益,就必要提前考虑好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作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控制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减少因为事故的发生给施工企业单位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风险及导致的原因
一是整个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监督及管理组织不完善,机构不健全。虽然每个施工单位在开始施工之前就已经成立了相关的管理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大多是随随便便拼凑而成的,就算是有认真组成的机构,其中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的。纵观整个施工队,占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临时上岗的农民工。管理队伍只有区区几名技术人员,分管安全风险的专业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安全问题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人员来进行管理。
二是专门的施工人员的技术及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一方面是施工人员队伍本身的素质不过关,他们大多数都是才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来到城市的农民工,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他们的流通性非常大,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十分缺乏,对建筑工地的情况通常都是不十分清楚的,很容易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或疏忽就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工作做的十分不到位,十分滞后,虽然有些建筑工地现场有一些流于形式的所谓的安全教育,但是那也仅仅只是形式而已,农民工们很少有人会认真的听,教育人员也只是匆匆的跑马场似的讲讲而已,没有真正的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
三是施工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盲目的陷入到同行间的恶意竞争中。由于市场经济,建筑行业本身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施工企业为了求得生存,获取较高的收益,忽视施工人员的安全,很少考虑投入安全风险支出,购买的生产设备器材不过关,更有甚者,还会使用伪劣的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想通过此种手段来减少成本投入,但往往却造成了让人痛心的安全事故。
四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的意识过于淡薄。由于负责人或者说经营者远离施工现场,所以很少会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因为,对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的投入与公司的收益没有根本的联系,是一种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投资,所以,经营者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就更加的不在乎。尤其是根据目前建筑市场上流行的经营方式,很多工程项目的负责人都只是在施工队挂牌而已,真正的权力在“老板”那里。而老板们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大多不愿意在安全上多加投入,他们根本不理解“ 预防为主”的真正内涵。对安全的轻视,导致对安全投入的减少,带来的是事故隐患的剧增。
三.安全风险的防范控制手段
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手段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最基本的手段,见图一:安全风险的防范控制手段。
图一:安全风险防范控制示意图
而在具体的安全风险防范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风险检查表(图二)来判断当前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风险指数,从而根据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地的实际情况,系统、有序地识别施工现场危险源,确定危险源的存在和分布。从而及时的做出正确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图二:施工现场风险检查表
同时,我们在进行是进行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检查时不能随心所欲,杂乱无章,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具体来说,一是要在找到安全风险的存在后及时的想办法做决定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甚至达到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目的。二是在发现了在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下有不可承受的风险并且很难预防和控制时,要立刻禁止作业。对已经存在的重大风险要立即的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整改,对程度较轻的中度风险则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整改,对轻度的风险则要派专员在适当的时间段内进行有效的监测和保护。
四.预防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方法
一是要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做好精心的组织安排。施工单位在夺标之后在具体的开始进行施工生产之前,要全面的综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以及自身单位的情况,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运算,制定出完整的,形成书面材料的规划书和安排书,并具体的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同时,对在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由于自然条件所导致的施工暂停,施工人员的快速流通,操作设备的故障和维修等等问题进行提前的思考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是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合理的安排监管时间,一定程度上加大监管的力度,消除以前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监管盲区。在施工的同时,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来了解施工过程中物品,人,机械等其他与施工相关的东西的不安全状态所存在的环节和部位,通过合作探索出这些物品存在安全风险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对其的控制能力。严格的控制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工作状态,不允许有存在安全风险却仍然参与到施工过程的现象发生。在监管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安全风险和隐患要及时的报告给安全部门,并协助其分析风险存在的原因,找到正确的纠正和防范措施。
三是要依据建筑施工的内容积极的制订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作业或操作方案。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因为人多物杂所导致的混乱现象,减少因为施工的盲目无序,施工人员的错乱节奏所导致的安全风险或者安全事故,使建筑施工的操作人员有章可循,工作安全有序,就要制定出具体的切实的可行的操作方案,让施工人员能够充分的理解方案的全部内容,减少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盲目所导致的失误,避免操作时的事故伤害。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就要把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与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交底。充分的交底既是安全知识教育的过程,同时,也确定了安全技能训练的时机和目标。
四是要积极建立健全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系统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建筑从业人员培训网络,完善和落实公司、施工队和班组三级培训机制。大型建筑企业内部应建立员工培训学校,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规范人的行为,使操作者获得完善的、自动化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中的人为失误。
五是要实行全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具体做法是:每月按在职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安全风险抵押金。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的,年底一次性返还。发生轻伤事故一起,扣除当月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全年发生两起以上轻伤事故的,扣除全年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发生重伤事故的,扣除全年的安全风险抵押金。
六是要强化明火作业管理,严把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关。在建筑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动用明火作业,需要提前对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说明时间和使用的范围,工作的内容,在具体的动火作业时要派专人监护,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焊接时需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
五.结语
建筑施工在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项复杂,变化多端的高回报同时也是高风险的作业,施工现场属于事故多发现场,只有运用高效准确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同时配合采用全面的风险源辨识手段、正确的风险评价、有效的风险控制,才可以深刻地认识和控制各种隐患,降低风险,消除风险,真正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安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曾文伟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2期
[2]陈树公 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用4次)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8年2期
[3]蔡佳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7年22期
[4]胡鑫磊 浅析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管理的应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