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效记忆训练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效记忆训练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效记忆训练法

篇1

篮球作为广大高校学生所喜爱的体育项目,不进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缓解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等都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学生体育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高校的篮球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学者必须对篮球训练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有效的总结与提升,保证篮球训练的质量。

一、高校篮球训练理念系统概括

(一)周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训练理念[1]

周期性训练是指有周期、有规律的对蓝球进行训练的理念。周期训练又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分为大周期与小周期训练,每个周期都要包括准备、比赛和调整三个阶段。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篮球教练并不是非常规范化的专业篮球教练,学生也并不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所以,在平时的篮球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或学校中组织的篮球比赛进行周期性的训练规划。针对性训练理念是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训练基础、训练状态进行了解,注重发挥学生的长处,并在学生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训练规则与训练内容,让学生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规范的周期训练。

(二)对抗性和实战性相结合的训练理念

作为一种竞技性的体育项目,篮球训练中的对抗性不可忽视,学生必须具有敢于对抗、科学对抗的体育精神才能更好的达到训练目的。在篮球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坚持对抗训练的理念,训练学生在比赛环境中做到快、准、狠,提升篮球技能,达到训练目标。篮球运动的技巧与对抗性主要在实战中体现出来,教师要注意在训练中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性的练习,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感受赛场的变化,提升篮球技能。

(三)规范化与定额负荷训练理念

在篮球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篮球技术规范性讲解,学生只有具备基本技能才能在实战中发挥战术作用,学生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规范,避免在实战中出现问题。在规范性训练理论基础上,可以在学生可负荷范围内增加训练的难度与力度,激发学生的潜力与挑战欲望,提升训练的水平。

二、高校篮球训练方法

(一)想象训练法

想象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呈现所学的技能动作,经过多次的想象之后,大脑中会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在实际操作时,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并且能够连贯、熟练的做出动作[2]。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如何利用想象在大脑中增强动作的记忆,一般动作要经过多少次想象训练,以及想象训练方法的重要性等,要让学生重视想象的训练,通过自主的练习,加强对动作的记忆。比如在教授“问旨缟贤独骸币欢作是时,教师对动作进行示范,学生先进行思考与记忆,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将教师的动作在大脑中进行连贯的记忆,经过反复想象之后,进行实际操作,有利于加快动作技术的掌握。

(二)游戏训练法

在体育训练中引入游戏,在增加训练趣味性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篮球训练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尽快掌握所要学习的动作要领,并能在实际的操作中练习并掌握。比如在“三步上篮”一动作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并针对所要学习的动作设计几个任务,要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完成,两组进行竞赛,教师负责监督与计时,完成任务用时较短的一方获胜,然后进行奖励与惩罚[3]。通过这种游戏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并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的合作能力。经过有趣的游戏,学生在无形中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篮球基础动作,并且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动作技能得到多次练习,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三)引导训练法

引导训练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实际训练中规范学生的动作,调整学生的姿势,讲解动作的要领,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所学的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主动练习,创造轻松、积极的训练气氛。比如在练习“传接球”的动作时,教师要通过自身示范、手把手教学等方式耐心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训练中掌握伸臂接球,在接球前双臂要保持恰当的角度等动作要领,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做试验等方法,消除学生对动作的疑问。在训练结束后教师要对所教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教学内容。

三、结语

在高校篮球训练中,教育者一定要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理念与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根据学生的心理以及身体特点进行科学规范的训练,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练习,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网球运动是一项高雅时尚的体育运动,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和喜爱,网球运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智能,具有健身、健心、促进社会交往的作用。发球技术和步法移动是网球运动的基本功,本文将讲述高校网球教学中发球技术和步法移动的训练。

一、网球发球技术和训练

(一)网球发球技术简介

网球发球是网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它不受对方的控制完全由自己把握,对比赛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球发球有三种方式:1.切削发球;2.上旋发球;3.平击球。三种发球方式各有特点,其中切削发球成功率较高,发球的力度、方向和旋转都比较容易控制。上旋发球要求有较高的发球技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发球技术基础之后再教授比较合适。平击球的成功率较低,但是一旦命中即可直接得分。

(二)高校网球教学中发球技术的训练

高校网球发球技术教学中应注意多种训练方法结合,避免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发球技术训练产生厌倦,提高学生对网球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1.正式训练之前,可组织学生观看网球发球教学多媒体课件,在练习前先形成基本的动作表象认识。

2.教师示范教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亲身讲解和示范,对发球各环节进行分解教学,讲解必须准确,示范必须到位。使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掌握基本发球动作方法。

3.教学中可采用的训练方法:(1)抛球训练。抛球训练是发球技术训练的基础练习,若学生右手持拍,则做左手抛球的练习,主要是训练抛球位置的准确性。(2)挥拍训练,挥拍可分为准备姿势,后摆,前挥,击球,随挥、回到准备姿势六个阶段。挥拍训练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放松身体,尤其是肩部和握拍要放松。(3)抛球和击球动作结合训练。左后抛球时,右手同时完成后摆动作,训练时要特别注意抛球挥拍时右臂应与左脚形成一条直线,保证姿势正确。(4)当学生抛球、挥拍、击球的动作达到要求之后,要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动作的熟练性、准确度和发球落点的准确性,训练时,在练习场地划定目标区域,争取每次发球都击中目标。(5)网球发球训练还需要练习发球的持久稳定性和发球速度,在学生身体素质允许的范围内可设定单元训练,通过反复训练来提高体能,保证发球的原动力。提高发球速度练习时,可分为两队,一队人员向对方抛送高出击球点30cm的球,发球者全力挥拍,此过程连续进行6—10次,以确定快速发球的动力定型。在以上的训练中,可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网球比赛录像,加深学生对比赛战术的认识,深刻理解网球战略战术。

二、网球步法移动技术和训练

(一)网球步法移动技术简介

网球运动中有句俗话说“手法是基础,步法是关键”。网球步法有分腿垫步、滑步、跑步、跨步、垫步、交叉步,调整步,由跑、跨、交叉、变向、跳、停、侧踏等各种动作所组成。高校网球教学应对步法移动训练有足够的重视,提高步法移动的反应速度、锻炼学生步法的准确性、使步法合理。

(二)高校网球教学中步法移动技术的训练

教学中可采用的步法移动训练方法有:

1.分腿垫步训练。分腿垫步是最基本的步法训练,分腿垫步技术掌握的好,既能流畅地调整身体,把各个技术动作连接起来,又能快速启动动作。

2.垫步、跨步挥拍练习。持拍做前后左右的连续垫步、跨步挥拍练习。

3.四点跑动练习。“1-2”用侧滑步,“2-3”用小步跑,“3-4”用侧滑步,“4-1”用小步跑。此步法练习应提醒学生保持好稳定性,保持好节奏。

4.左右移动接V型步法击球练习。学生训练时于底线左右并步或滑步移动,听到信号后向左前方或右前方移动并作正、反手击球动作。

5.前后移动击球。可使学生两人一组,一名学生站立与发球线中点,另一名学生在球网对面抛球,每组学员每组正反手截击2-4次,高压球1—2次,后场救球1—2次。

6.接两球的练习。使学生分组练习,每两人一组,一人同时抛出两个球,练习者必须同时接住两个球。开始时可以抛的高些,逐渐加快速度和降低速度,练习者必须在球落地前接到球。

7.冲刺跑接球练习。使一名学生左手右手分别持一球站在罚球线上,让球从肩膀高度自由落下,练习者站在底线处,向前冲刺跑去接起这两个球,要求在第一次反弹中接到球。

8.在高校网球步法移动的教学中,后期可加入对打、比赛元素,这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发球和步法移动的技巧,对打和比赛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加强实战应用,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网球运动的战略战术。

在进行以上训练时应该注意学生身体素质全面训练,例如力量训练、速度训练、敏捷性训练、耐力训练,以配合网球运动教学。

高校网球训练应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在大学时期掌握网球运动的技术和技巧。

参考文献:

篇3

(一)“大创计划”项目的持续力不强。

高职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时间紧、课程多、认识浅三个方面。在时间方面,尤其在医学类专科学校,不少专业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就要进入实习生涯,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从起步到规划,再到实施、完成需要一定的周期。医学类大专的学制限制导致部分创新创业项目或半途而废,或仅停留在规划阶段。其次在课程方面,高职医学生面临上课强度大、学习节奏快、实践操作任务重等问题,学生往往在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平衡之间难以抉择。在认识方面,由于创新创业教育长期缺失。高职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遍不强,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创业冲动和热情,但真正具有创业意识,成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却很少见,大学生创业存在盲目性和从众现象”[4]。主观意识上的缺失导致创新创业的真实意向不强烈,创新创业行动少于规划。

(二)“大创计划”项目的管理水平不高。

高职医学院校“大创计划”项目还存在粗放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师主导因素明显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医学类学科自身对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专业知识掌握的年限较一般学科而言更长,而高职医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较短,难以形成创新,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形成与创新行为实践。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意识与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实践项目中,学生难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而独立完成,即项目负责人或团队难以发挥出实质的主体作用。教师与学生在实践项目中角色的错位导致“大创计划”无法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从学校管理广度来看,没有一个完善评估管理机制,致使对学生缺乏约束力和控制力,造成部分项目监管不到位。从管理深度上看,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没有向纵深发展,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业智慧,且这种较低层次的创新创业活动的成果技术含量较低,模仿复制比例较大,容易导致恶性竞争、浪费资源[5]。

(三)“大创计划”项目的参与度不足。

“大创计划”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本质就是通过创造条件和环境,鼓励个人或团队发挥才智,将个人梦想与社会梦想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但当前创新创业整体环境依旧不佳。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人翁意识不强。不少负责人依旧单纯以学校的考评标准为重心,缺乏接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学生创新创业的成败观狭隘。有的学生恐惧失败,拒绝冒险,一次挫折或失败就放弃尝试,致使部分难度较大的项目参与度低,结题困难;第三,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与制度保障。根据医学院校实际情况,大一新生是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初入大学校门的高职医学生首先面临的是角色转变与环境适应,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相关奖励机制与保障制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积极性。

二、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趋向于短,提升“大创计划”项目的可操作性。

短即周期短、适应期短。“大创计划”项目有其生命周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必须和高职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高职医学生本身就存在课程紧、时间短、专业性强的现象,可在项目遴选阶段侧重于选择周期合适、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符合、又能对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真正发挥作用的实践项目。如教师课题下的子课题、社会调查类课题、与学生专业契合度高的创业类课题等,确保学生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全过程参与,保证实践项目的完整性。此外,“大创计划”项目作为全新的教育载体,要求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实施项目计划,选择相对容易上手的项目以保证学生的自信心,学校管理部门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推行一站式服务,保证项目尽快步入正轨。

(二)趋向于实,提升“大创计划”项目的参与性。

实即目标实、管理实。受医学学科的特殊性限制,任何形式的创新与创业都变得尤为困难。因此高职医学院校的“大创计划”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要侧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在初级服务领域的实践。首先要摆正位置,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指导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项目决策、经费使用等自由与尊重,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其次要做实管理。在对创新创业项目的监管过程中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参与,建立完善的申报-审批-检查与验收制度,定期开展项目调研与情况汇报,以制度保证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强化激励措施。对于按计划时间完成、辐射范围广、社会声誉佳的“大创计划”要有针对性地出台奖励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与表彰在“大创计划”中表现突出的团队与个人,吸引更多医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

(三)趋向于新,提升“大创计划”项目的前瞻性。

篇4

适合人群 :①刚开始认字读书的儿童 ;②急需读写算计基础训练的小学生;③急于考试提分的中小学生;④准备高考冲刺的高中生。

篇5

1.心理训练的内涵

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及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运动成绩作好充分心理准备的过程。在健美操比赛中能够对自我情绪加以控制,镇定地面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并能随机应变处理得当,使技术运用自如,使表现力得以充分发挥。所以,健美操运动员对心理训练应有足够的重视,以达到培养和提高表现力的目的。

2.心理训练作用[1]

2.1加强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一个健美操运动员应该能够有意识地、适当地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当健美操运动员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处于较高水平时,会表现出思维敏捷,举止得体等等。

2.2提高心理活动的强度

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健美操运动员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提高观察的精确度、敏锐度;提高记忆的效率;激发思维的创造性;推动正常需要的发展;树立自信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的学习、高效率地完成动作,减少疲劳和厌倦的感觉。

2.3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名健美操运动员对于所处的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该较快地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重新获得良好的适应,不要因为缺乏灵活性而影响赛场上表现力的发挥。

3.心理训练方法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发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拥有积极的情感,渲染人的精神生活,克服困难的信心更强。自信,更有利于表现力的发挥。

3.1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又叫记忆或念动法。表象训练是体育运动领域最为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被看做是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

表现训练有助于培养运动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消除紧张情绪和增强自信心。因此,健美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将自己参加的或成绩较好的健美操比赛的那套动作感觉回忆找出来。

3.2暗示放松训练法

暗示放松训练法是用一定的自我暗示语使自身肌肉和精神放松的一种方法。运动员不仅在大负荷量训练后需要放松以消除疲劳,在比赛前出现过度兴奋时,也需要放松以镇定情绪。过度兴奋和疲劳都会导致肌肉和精神紧张,都会影响运动员表现力的发挥。同时,运动员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默念一些暗示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情绪、信心)的强度施加影响,或者回忆自己获得优异成绩的比赛情景,以达到自我动员的目的。

3.3情感训练法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也就是心情。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生活活动都染上了某种情感色彩。因此,良好的心境是提高表现力的又一关键因素。

3.3.1情感陶冶

“情感陶冶”是通过欣赏优美的健美操动作,促进运动员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其中美包括形象美、动作美、旋律美、服装美等。运动员通过对这些美的欣赏,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使运动员对自我能力充分肯定和对动作艺术充分表达,从而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得到表现欲望的激发。

3.3.2情感发展

“情感发展”让运动员在巩固运用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这种方式运用创造及自我想象力所产生的成功感相联系,也与表演或比赛过程中情感的价值、丰富性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进行艺术活动的技能,以及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控制的能力。这一环节中教练要适时引导运动员展现自我-情感体验并向高层次递进,要有效地将运动员在认识拓宽、延伸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乐趣迁移到比赛的赛场上,使运动员的情感得到正向发展。

3.4气质性格训练法

培养健美操运动员的性格与气质是提高表现力的重要途径。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性特征。在健美操训练中加强气质培养,使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另外运动员的性格对表现力水平的发挥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通过长期的实践锻炼,陶冶,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一名运动员胆小怕刺激,可想在比赛中的表现力也不可能好。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和多次比赛,很可能成为一名相当出色的运动员。所以,培养性格乃是提高表现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3.5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使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尽可能接近于实际比赛情况的一种方法。健美操比赛是裁判评分,裁判的主观因素影响队的分数。而大家在动作难度和技巧方面势均力敌,表现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模拟有裁判的比赛情况有助于运动员消除紧张感,增强他们的表现力。其次,模拟有观众参加的赛场情境,可以提高。

4.小结

健美操是一项表演性相当强的运动项目,表演不只是运动员身体的活动,更是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在健美操比赛中,由于运动员过分紧张而出现遗忘、面部表情呆滞、动作失常,过度抑制或过度兴奋,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所以健美操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消除自卑心理,拥有自信、勇敢的比赛状态。才能有饱满的激情和艺术性的表现力,使成套动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运动员在心理上要有强烈的表现意识,在训练中采用科学的训练原则,加强对运动员的情绪、意志、个性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内容,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增强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运动员的表现欲望,从而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最后才能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2] 肖光来.健美操.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篇6

英语语言的研究和学习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而受到广大人士的青睐,一般情况下,研究者们都普遍认为:“Practice makes perfect!”;“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在英语语言的研究和学习中,人们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一些捷径(shortcut),事实证明,英语语言的研究和学习确实有一些相对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寻。本文就是在探索这些捷径(shortcut),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些可以供参考和借鉴的材料。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句法、篇章等都要求有高效率的方法来研究和学习。以下作者就分别进行述说和解释。

一 英语语言的语音学是有规律、有韵律可循的

语音学是一门语言的门面,只要人说话,就必须发音,因此就必须学习和研究语音学。语音学的基础是国际音标,研习者为了使语言美丽动听而必须掌握一些技巧,例如:研习者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习和记忆。在汉语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学习语音的人说:“语音图,挂床边;随时学,记心间;勤记忆,帮发音;读得准,记得牢;中国话,最难学;中国音,要常读;中国人,最自豪!”在英语中,26个英语字母,48个英语国际音标要求记忆和发音准确。当然也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和绕口令,例如:英语中,辅音多,元音少,常记忆,纠发音,长短音,发到位,清口音,助学习,最大声,练胆量,最快速,练信心,最清晰,练成功。“Rabbit,rabbit,rabbit;run,run,run.”(龟兔赛跑)等等。

二 英语语言的词汇学也是有规律、有方法可循的

无论是学习和研究任何一门语言的人都必须掌握熟练的技巧去记忆一定量的词汇来提升该门语言的能力,词汇量的扩大是习得一门语言的关键,作者就经常教会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和技巧。一般地说,把词汇放在句子中进行记忆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在一天即将睡觉的时候,将今天要记忆的词汇和句子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大脑中呈现出来,等到明天上午,一起床就将这些东西和材料在脑子里和纸上过一遍,这样会帮助记忆深刻。词汇的习得是一个不厌其烦的过程,随着研习者的词汇量的增大,水平也就在不断上升了。

三 英语语言的语法学也是有规律、有技巧可循的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定,这种大家都肯定的对语言的规约性(prescriptiveness)的要求就是语言的语法知识。只有很好的习得了一门语言的语法知识才能够保证研习者所说的、所写的、所作的都是正确的。语法的研习是很枯燥的,因此研习者要尽量让语法的法则生动、有趣。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顺口溜:“吃土豆和西红柿有意思,即土豆和西红柿的复数形式为''-es'',(tomatoes,potatoes)等”。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样的便于记忆和学习的方法和窍门有待于研习者更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

四 英语语言的句法学也是有规律、有技巧可循的

我们已经对于李阳先生的英语学习法有所了解,在李阳疯狂英语学习法中,有大量的名人名言、警句、俗话,这些英语语言的学习材料都是训练研习者对于语音和句子的敏感度和掌握程度的。按照李阳先生的说法:就是在英语研习的过程中,要收集大量的英语材料--尤其是好句子,使这些句子都能够从研习者的口中经过“三最口腔训练法”而达到出口成章的目的。例如:1.It rains cats and dogs. 2.Learning is like boating upstream;not to advance is to drop back. 3.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Shelley 4.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Jane.Austen 5.A woman lost her necklace and also lost her heart for a handsome man in the dance party. 6.Scientific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productive force. 7.Easy come, easy go. 8.No pains, no gains. 9.Practice makes perfect. 10.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读者还可以自己收集一些警言名句去进行一些有意义的训练。

篇7

其一,模仿素材不合适。很多模仿者模仿定位不清晰,选择了语速过快、方言和俚语过多的电影片段。比如,在《阿甘正传》模仿阿甘发音。在这部电影中,汤姆.汉克斯在这部电影里并非纯正发音,而是一种故意模仿的智力缺陷口音,并且带有浓厚的家乡口音,所以不是合适的模仿素材。

其二,模仿目的不明确。许多模仿者只关注语音语调模仿,而忽视了其中地道的语言表达,未能充分从中汲取口语养料。比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台词为“no good things ever dies”,即“美好的事情永远不会消逝”。大多数人只模仿了这句话的发音,却忽略了其中蕴含的地道表达方式。

其三,模仿方法不正确。模仿需要反复多次进行,费时费力,因此许多人只是草草跟读一遍了事。并没有认真研究其中的音变、重读或升降调、节奏感、地道连读等发音特征。比如,电影《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带有儿化音的地道美音,如果不对其进行认真揣摩研读,就很难达到好的模仿目的。

对于一则诸如英文电影的模仿素材,我们应当模仿什么,又应当采用怎样的模仿策略来进行呢?

第一,明确模仿目的。事先应确定要模仿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二者在发音和用词上有较大不同,比如前者喜欢带儿化音,并在很多音标上也与英式英语不同。一方面,要模仿其音标、音高、节奏和强弱,逐步掌握连读、重音、同化等发音技巧并运用到朗读和交际中。比如,在一部纪录片《跑步人生》中有一句话为 “We say things differently”。 在模仿时,就要注意say要重读,things处为升调,情感要平缓深情。另一方面,要吸取模仿素材中地道的表达方式和用语,逐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形成自己表达的词汇库。

模仿的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善发音,更重要的是模仿影片等素材中的英美人对话方式、常用句型、表达用语,并感受其所承载的文化。

第二,选择合适的模仿材料,并高效利用诸如英语趣配音等手机app软件。

作为模仿对象,所选用的电影等材料应该是标准和规范的。应选择那些现代感强,发音标准、语速适当、语法规范的电影等影视素材。过于久远的电影以及台词过于抽象的电影不适合模仿,比如《音乐之声》就时代过于久远,片中的语言与现代英语语言已发生较大改变,并且口音模糊,并不适合模仿。而某些梦工厂和迪斯尼出产的卡通片,比如《花木兰》 、《功夫熊猫》等电影发音纯正、语速适当、语言贴近生活,非常适合模仿。另外,在英语趣配音等高质量的手机app软件中,有各种模仿素材,包括电影、广告、时事新闻、英文歌曲等。在模仿配音完成后,可以结合电影情节和音乐来欣赏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

第三,养成正确的模仿习惯和方法。正确的模仿步骤应该是“查”、“听”和“逐句模仿”三部曲。首先,应该利用词典(在英语趣配音等app中,直接点击生词即可查出)查出生词的词义,并加以记忆。这种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记住那些贴近生活、鲜活生动而又地道的表达词汇。比如,英文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有一句台词为“The organstic future that year by year recedes before us”.模仿者就应事先查出其中的生词“orgastic”和 “recede”,并加以记忆。

其次,应该闭眼精听模仿素材,尽力捕捉那些不熟悉的生词和表达方法。为什么要静听呢?因为精听可以在大脑中形成一条音轨,你会循着这条音轨感受到每句话的频率、节奏、语调、重读连读弱读等各种语音音变现象。精听后,再把这句活说出来时就会使发音尽可能地做到标准。比如上述《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句台词,模仿者就应该在精听中去捕捉orgastic和recede这两个生词,并感受重读词汇orgastic、yearby year和升调recede。最后,逐句反复模仿其发音、音变、升降调、重读等发音要素。在模仿中,可以借鉴李阳疯狂英语中的三最口腔训练法和一口气训练法等,即用最大声和憋一口气来训练自己的口腔肌肉。要不断重复,并在模仿的句子中划出所有的音变现象。随着时间推移,模仿者会逐渐对连读、弱读和缩读等非常敏感。辨音能力逐步提升,语音音变应用逐步熟练,发音和口语就会逐渐变得非常地道。应该说,模仿取得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如果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数月之后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篇8

第一步,全面呈现。为了让语音教学层层递进,把预备级前五个单元的语音进行整合,一次性呈现。将48个音素,分四个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元音分两个模块,分别为单元音和双元音,辅音也分两个模块,每次巩固一个模块。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图1所示的8个辅音为教学难点,即使一开始掌握,过一段时间,又会忘记,笔者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格外重视这一难点,给学生更多的操练机会,变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图1

第二步,小试牛刀。为了能让学生的语音知识在实战中表现出来,既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又不能太难,不至于吓倒学生。让学生知道26个字母为什么这么读,帮助其掌握原本不会读的字母和不太标准的发音,同时语音知识在实战中得到了初步的强化。趁着学生的兴头,教师可以对26个字母进行进一步深化讲解。

第三步,场景切换。由于学生对音标已经很熟悉,同样的音标在不同场合又如何呢?为此,笔者提供了图2作为实验。图2对辅音和元音作了进一步的分类,进一步深化了语音知识,同时可以检验学生对语音的掌握是否已变为长时记忆。

图2

实践表明,场景的切换非常必要。同一内容在不同的环境下,学生的反应明显迟钝,尤其是8个易混淆的辅音,学生依然经常读错。了解这一情况后,笔者提醒自己在以后的语音训练中需要时时提示学生,直至被学生真正掌握,为掌握发音规则作好铺垫。

第四步,实战操练。音标教学的真正用武之地在于单词拼读,预备级和模块1这两册里的词汇就是学生的“练武场”。单词的拼读练习,这是布鲁姆语音知识教学目标从识记、理解向运用和分析甚至更高的层面提升,通过反复拼读这些单词、揣摩它们的发音规则,能够拼读单词,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增。同理,其他单词的拼读也不在话下。告别哑巴英语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实践表明,经过前面几个步骤,尽管学生已经比较熟悉48个音素的发音,但在具体单词拼读操练中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短元音发成长元音、双元音发成两个单元音、[tr]和[dr]等辅音也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发音等等。但这可以看成是“婴儿”迈出的第一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进步可想而知。

二、词汇记忆常态化

职高学生耐心有限。为了帮助学生自然地记住单词,笔者对单词记忆进行了以下三个步骤的分解。

首先,单词拼读。在语音教学阶段的单词拼读安排是为单词记忆打下伏笔。通过拼读,落实词汇教学目标的第一步:识记,进而对具体单词的相对应的拼写、发音、词义等。语音教学任务完成后,预备级和模块1两册里词汇的“识记”目标也得到了落实。

其次,轮回测试。这个目标分两步落实,第一步,基础模块两册教材每天20个单词,根据英文写出相对应的中文词义,每天5分钟,及时了解学生词汇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难易度。以10级某班为例,这个班基础差、男生多,实践表明,两个轮回下来,多数男生可以达成这一目标。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根据中文词义写出相对应的英文拼写,也训练两个轮回。就这两册教材而言,通过这两步训练,词汇的“识记”目标基本可以达成。当然,从学年计划来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初中三年的词汇同样可以通过每天5分钟训练法落实复习任务。以09级某班为例,这个班基础稍好,女生多,运用每天5分钟训练法,连普高高考大纲所要求的词汇也全部学完。

再者,词汇应用。词汇的记忆和应用离不开短文阅读,阅读理解的配套训练也必不可少。到底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有效呢?笔者考虑到职高学生的基础和长期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如自觉性不够,抄袭心理严重),在衔接教学阶段,阅读材料的难度定位在初二年级,一周八篇,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四人小组或同桌合作完成。但有一个条件,即每个同学必须能回答为什么这样做,并且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答案的线索。这一条的限制,促使每个同学不得不参与这一活动。质的变化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汇的应用得到了深化。这在高一学生的英语会考中得到了验证,学生的阅读水平明显提高。

三、教材整合高效化

以往预备级10个单元的教学一般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时间都很紧。加上模块1的教学,一个学期往往很难完成,而到了第二学期,课堂上会出现学生没有英语书的现象,如此恶性循环。

其实,预备级和模块1这两册教材有好几个单元的内容相近或主题相同,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以下两点处理:

第一,教材有机整合。教材的整合分两步,一步是不同教材之间的整合:以模块1为核心,预备级作为补充,把这两册教材进行合理整合,比如:预备级第一单元“Hello!”、第二单元“How do you do?”和模块1第一单元的“Nice to meet you!”就属于同一题材;预备级第三单元“Would you like some cookies?”可以纳入模块1第六单元“Would you like to order?”的教学,经过这样的整合,两册书共20个单元整合成10个单元。另一步是同一教材中,主题、内容相近单元的整合:如,模块1第二单元“I can do it.”、第五单元“What’s your hobby?”和第八单元“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这三个单元内容相近,围绕着“Club”的选择,展示自己的“hobby”,最后演讲的主题是“I can do it.”

经过这样的整合后,教学时间大大缩减,避免了机械重复,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内容贴近生活。从教材的单元主题看,如:“Welcome to our party?”、“What''s your hobby?”、“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等都贴近生活,不过教材都是提供一般框架。以“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为例,课文列举的有:English Club, Cooking Club, Sports Club, Health Club等,但这毕竟是虚拟的,讨论时学生的兴趣不大。在具体操作时,笔者考虑到本校的特点——学校团委组织的社团很多,如:韩语社、吉它社、街舞社等等,活动也很丰富,实际上每年各社团确实需要招聘不少高一新生作为各社团的成员,把这些社团引入教学,提出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 What''s your hobby? What can you do? 这实际上是用一个话题,引出三个单元的内容,并把他们融合在一起。这些问题贴近校园生活实际,学生兴趣很大,积极性自然很高。

四、评价方法科学化

就读职高的学生因初中时学业不太理想,不少人长期受“歧视”,心理压抑。如果在职高学习,再以一纸试卷论成败,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两点尝试:

1.成绩比例的调整

对学生而言,从50分提高到了80分,这无疑像是注入一剂兴奋剂。鉴于此,笔者对期中、平时、期末占总成绩比例从3∶3∶4调整为2∶5∶3,重过程,轻结果,把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高到总成绩的50%。其实,平时教学的知识掌握了,期中与期末考试成绩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2.任务与成绩的挂钩

笔者根据学生追求好成绩的心理,给学生提供表现平台。一开始就告知学生期中、平时、期末成绩比例,平时成绩以记录数据为依据,一个对话背诵1分,一次单词测试1分,上课回答问题积极的也能加分等等。一个任务的完成都有相应的成绩记录,期末时,把这些成绩总和按满分50分折算。同时对部分后进生降低要求,比如单词测试做对二分之一以上得1分,做四人小组小组长奖励5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以一个男生班两个学期成绩为例:前一个学期,没有采用这种评价机制,期末总评时,将近三分之一多的学生成绩不合格,需要补考。笔者接手该班后,采用了这一评价机制,调整了成绩比例,最后期末总评只有两人未通过。

衔接教学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程,是关系到下阶段正常有序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要有效地做好衔接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充分考虑学情,遵循认知规律。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主体,语音、词汇、教材几个环节的教学设置都应围绕着职高学生的实际展开,打消学生的抗拒心理,运用梯度教学、常态化教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尽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篇9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提高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有效性,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中适当地赞美学生,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它能使单调的“重复”变为生动积极的“再现”,寓能力培养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特别是本身对思想品德科目的学习已失去方向的学生,也许老师简短的一句赞美语,却能重新点燃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能鼓励学生多动脑筋思考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当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产生兴趣时,总是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的事了。所以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赞扬和鼓励,以赞美来启迪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就会自觉地巩固旧的知识,弥补不足。

2活用教材,设计好复习思路

既然是复习课,就不能单单是知识点的重复讲解,一来时间不够,学生也不感兴趣,也不符合中考要求。作为老师就要严格按照中考说明,把握考纲,深刻钻研教材,对教材知识点加以整合,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复习的针对性。在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好复习思路,引导学生开展复习。在设计复习课时,可按下面思路设计:

(1)首先采取整体回顾,采取以点带线,由线及面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在学生的习惯养成之后,可把复习主题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尝试梳理知识结构,这样可以督促学生看书,极大节约课堂时间。

(2)关键要对相关重要知识点精讲,结合中考典型例题分析,重点把握。教师要注重材料分析和答题技巧的指导,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中考题型的了解,提高阅读材料和答题的能力。为此在典型例题分析中,要总结出解答开放性试题的一般思路与步骤。第一步,要仔细审明题意,认真阅读背景材料,准确把握试题所要求回答的是属于“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的问题。第二步,要多向思维找原理。试题所要求回答的问题涉及到课本中所学的哪些知识?课本中又是怎样具体论述的?第三步,要选取最佳知识点。要进一步对题中所涉及的问题作一番仔细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最符合题意的论述角度,按照一定的逻辑层次。

(3)在课堂上要保证一定的时间,采取配套训练法,当堂检测。配套训练法就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题型训练,来达到复习课的学以致用目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但教师要注意,这不是单纯的习题练习,更不是“题海战术”,而应将它看成是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熟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复习方法。所以教师要精选配套试题,最好是尝试自己出题,要作到典型,配套,新颖,保证练习的质量。

3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运用训练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练习题型训练学生的能力也不同。例如,填空题偏重于训练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选择题偏重于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改错题有利于训练学生对思想品德基础知识的是非辨别能力:问答题则有助于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材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论证的能力。以上诸种能力提高了,那么学生在测试中的应变能力也就自然随之增强了。教师指导复习练习,可设计或搜集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但应避免搞“题海战术”,就题论题,把现成答案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解答各种练习题目的方法,使学生适应千变万化的试题要求。真正提高学习和应试的能力。

4巧用专题,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篇10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新课标英语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材中的图文都是静态的,如果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图文“动起来”,那么课堂就会趣味盎然,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如:在教学中采用实物演示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充分利用幻灯、录音、光盘、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创设语言情境,提示语义,加深学生听觉、视觉等感知印象,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aled?r,我带着各种水果和沙拉酱、刀、盘子走进了教室。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惊奇地望着我,小声议论着。这样先声夺人,抓住了他们的好奇心理,然后在导入、分析课文后,我给学生进行示范如何制作salad,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品尝,学生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也轻松地掌握了课文内容。根据不同话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形式的任务型活动,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思维的语言情境。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险、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重视语言能力训练

1.重视词汇教学。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学生的词汇量越大,理解语言的范围就越广。词汇的记忆与储存太少,就会造成在阅读过程中因“生词障碍”而“处处碰壁”的现象,以致无法理解句意。掌握足够的词汇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但是许多学生一提到记单词就害怕,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来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经常运用的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大致有6种: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读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同音异形记忆法和搭配记忆法。

2.重视句式识别能力的培养。掌握了足够的单词,还不足以能完全理解文章的意思。文章中的难句,常令人望而生畏。高考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难句增多、句子类型多变,不但测试考生的阅读技能,也测试考生的心理素质。阅读的“译码过程”并非是逐词翻译,对号入座。人们在理解过程中,实际上并不需要逐词逐句“尽收眼底”,熟练的阅读者往往抓住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即可领悟句子大意。其实,这就是句式识别能力。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句式识别能力,笔者从动词的5种基本句型抓起;注重教学由并列连词and,but,for等连接的并列句;认真抓好主从复合句的教学;注意辨别一些修辞性句式。

三、课堂中巧设疑问,激发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的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中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依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英语教学中,还要立足于双基教学和训练,力求做到学生学有发展、学得活、学得透。要求学生在联系应用中学知识,通过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力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提问、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方法,用思维方法指导知识学习。

篇11

一、掌握速读技艺

1、无声阅读

通常出声阅读的过程是:文字视觉大脑发音听觉大脑。由于免除了发音和听觉器官工作,使眼脑直映,从而提高了阅读速度。一般来说,无声阅读的速度是出声阅读的3倍。有些同学虽在“默读”,听不到声音,但嘴唇还在运动,有的虽闭上了嘴唇,但喉头、声带还在悄悄地无能无力,这都不能算是阅读,所以,学会无声阅读是速读的第一步。

2、计时速读

计时速读训练法,主要是用计时、限时训练激发学生的时间紧迫感和阅读效率感。计时速读训练方法是:进入教学平台的“训练”,准备好训练用的材料,调整心态,待老师发出开始阅读的命令之后,学生开始阅读;读完文章之后,点击“结束”,电脑会自动记录下阅读所用的时间;之后,凭第一遍阅读的理解与记忆,做答电脑显示的速读测试题;做完后,点击“完毕”,电脑会自动判分,计算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并能够把数据记录到“学生管理”系统。计时速读训练还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造成的。

3、程序阅读

这是指把阅读过程设计为固定的程序,每次阅读都循着这个程序去读。久而久之,这个程序在脑子里形成定势,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根据定势理论,在训练时把阅读的过程规定为七项内容:文章的题目;文章的作者;文章的出处;文章的基本内容;文章的重要事实;文章的特点及有争议之处;文章的新思想及读后启示。

4、全神阅读

速读的过程,是感知、思维极其活跃的过程。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感知文字的速度和理解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其他的念头“乘虚而入”,从而造成“视而不见”或前后忘的结果,不断回视、复读,速度慢了,信息自然也就小了。

二、学会速读方法

快速阅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这种方法最快可以由数行扫读达到一页一页扫读,逐页扫读的方法又称为面式阅读法。由于摆脱了个别字句上的语意纠缠,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阅读速度,而且并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影响理解程度,很多时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阅读更能够把握文章内容的精髓。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跳读与扫读不同,扫读是逐页扫视,而跳读则是有所取舍地跳跃式前进,只停留在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上阅读,其他次要内容则大段大段甚至整页整页地略过。所以,善于运用跳读法阅读,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够很快抓住关键,把握文章要旨。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寻读法是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在某本书中通过目录提要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在写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关资料等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到寻读法。寻读时,要在快速扫视书页的过程中,能够很快地对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问题的细节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术语等,作出识别判断。这种快速筛选识别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阅读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

5、猜读法

篇12

(2)根据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例如,学生的性格有外向型和内向型,在训练中,对待内向型的学生可采取多表扬,多鼓励的方式,而对外向型的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可进行批评教育。

(3)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机能和调节情绪状态。例如:可采用表象训练法帮助学生掌握、改进、提高运动技术;可采用放松方法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等。

(4)有些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不高、动机不强,表现出的行为是训练中心不在焉、消极怠工,教师要了解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激发训练兴趣,提高动机水平。

(5)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竞争意识。例如,采用目标设置方法,让学生达到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目标的同时,体验体育训练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专业训练中提高专业生自信心的训练方法

1.通过暗示法树立自信心

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帮助人建立和提高自信心。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使他们建立自己完全有能力高效地完成任务的信念。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应用他人暗示法在学生有畏难情绪时,鼓励和激发他们刻苦训练的斗志,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也可以用自我暗示法。例如,在遇到失败和困难时,暗示自己“顶住,我能行”来提高自我效能。

2.通过理性情绪疗法重建自信

通过理性情绪的训练程序向学生澄清合理的思维,即不愉快是自然的反应,但如果一点挫败就感觉大难临头,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使事情更加恶化。倒不如正视困难,能改变就努力改善,至于改变不了的,就应该学习去适应和接纳.经过这样的训练程序,不仅可以使受训者摆脱消极情绪和无助感,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在新的努力尝试中,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3.通过设置适宜的目标增强自信

自信心与目标设置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在训练中应该帮助学生根据其能力的客观评价,设置可实现的,具有挑战性,可测量反馈的,自我比较的目标,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不断积累小的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自信。

4.通过对最佳操作的表象训练提高自信

这种方法要求受训者首先进入放松状态(或半催眠状态),然后,在指导语暗示下,系统地回忆以往在完成某项任务中的最佳操作表现,从而在心理上进入流畅体验,增强自己的动机水平,排除以往的失败阴影和心理障碍,把自己从悲观变为奋发自信。

5.通过对成败的正确的归因增强自信

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是个体对成败归因的要素,当学生把完成动作的成功和比赛的胜利归因于自己的运气好,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时,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消弱。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将合理的归因技术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善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运气或没有足够的努力。这样,无论遇到成功还是遭遇失败,学生自信心都不会被减弱,反而会逐渐积累和增强。

6.用积极思维替代消极思维法增强自信

积极的思维往往使人情绪乐观,行为积极;而消极的思维,往往使人悲观失望,情绪消沉以及自信降低。因此,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往往影响人的态度和行椤L逵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将消极的思维转化为积极的思维,以便在训练中提高自信心。

7.通过成功体验的认知积累自信心

自卑和无助感是人对自己能否改变事物和环境能力的消极评价。因此,当一个人缺乏自信时,应该尽可能创设条件,让他在训练中经常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和能力而取得成功。这样,通过一定的成功认知和记忆的积累,建立起积极的心理定势――我可以通过努力来把握自己的未来,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三、考试前对专业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考试前教练员要认真检查和鉴定考生的准备情况,对未能在临考前达到最佳状态即最适于比赛要求的心理素质的考生,要采取心理激发手段,使其达到应有的水平,目的在于消除考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

1.实战训练法

模拟正式考试程序和强度进行的训练方法,主旨在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要让运动员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提高其应付考试的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考试定势。

2.对抗训练法

采取和其他兄弟学校的考生对抗性比赛。重在了解对手、正确对待对手,以消除心理紧张,保证其正式考试时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3.现场考核法

在考试的前两个月,学校主管领导、教练要现场对考生进行抽查考核,一方面了解训练的情况,提出考试前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考生提高适应性的一次很好的锻炼。

4.闭目静养表象法

训练结束后休息时,仔细回想当天训练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多地唤起参与运动时的各种感觉。比如:“看到了”场地、队友、教练以及奔跑时的情形。“听到了”训练或比赛场上出现的各种声响以及自己和队友正确与否的动作印象。这样有两个好处:①使考生的运动过程得到反馈,尽快动力定型。②促使考生自我意想增强信心。

5.音乐调节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对情绪过激及情绪抑制的考生使用的。在考前,对这两种心理状态的考生,可用不同的音乐进行调节,前者用稳定法,听一些节奏舒缓悠扬的轻音乐使其心理平和;后者用激奋法,让其听一些铿锵激奋的进行曲或摇滚乐,以激发其心理功能,使其心理处于比考前的良好状态。

6.体会交流互激法

这种方法实质是通过各种方法调节心理后,每个人与队友进行交流,把自己良好的感受、体会与队友分享,使之从交流中得到新的启示,产生心理互动和互激作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3

虽知道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一直没有机会实际体验过。直到去年任教了一年级数学,才真正体会到低年级口算训练的任重道远。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口算上。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了很多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口算速度慢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口算方法掌握不熟练,或者说根本没有掌握有效的口算方法。例如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口算20以内加减法时,没有理解和掌握口算方法的学生还是用最原始的数手指头的方法,这就导致学生口算的速度总提不上去。

易出错 原因有两个,一是有不良的口算习惯,如看错数字或符号、脑子里算出得数可落笔却成了另一个数。二是一年级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分心,这样就容易扰乱思路而算错得数。

问题成因

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教师在口算教学的课堂上,方式方法太死板,缺乏灵活性,没有设计操作环节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参与到理解口算算理的过程中去,导致学生机械记忆、思维僵化,只会盲目接受,不会思考和质疑。二是一年级学生的心理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往往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想的不能很好的统一。然而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能够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育和年龄特点进行教学,练习形式单一化,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疲于埋头做题,所以看错数或符号。三是家长经常反应学生做题的时候“粗心大意”:自己做错后,经过家长或老师的提醒就能改对。其实这些现象不能单纯的归过于粗心,其实这些都是缺乏老师的鼓励、奖励或是学习自信心的培养的表现。

培养方法

课堂上理解和掌握算理,提高口算质量 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笔者的主要途径是先让学生理解算理,这是重中之重。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9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解决的方法。有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先摆12根小棒,再拿掉9根;有的在摆小棒时发现:12根小棒可以摆成10根和2根,这样用10根小棒去减9,就好算多了。教师这时适时点出,其实这种办法就是“破十法”。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我先想9+3=12,所以12-9=3”。通过说算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在这时,笔者再适时地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来,一起讨论哪种方法能快速口算,就是将算法最优化。就这样,学生充分理解了20以内口算的算理,并自己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算法,经过巩固练习后就能提高速度和对题率。

课下进行“车轮式滚动训练法”,提高口算速度 在学生理解算理之后,接下来该培养的就是口算速度了。数学课上的时间有限,笔者就发动家长配合自己一起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为了能让家长有目标和高效的进行训练,笔者设计了“车轮式滚动训练法”,即每周为一个训练周期,每个周期15道统一的口算题,家长根据笔者在每期出好的口算题,制作成口算卡,每天在家里进行口算练习。练习的形式为家长出示口算卡,学生读题口算,练习的次数定在每天3次以上。在每个训练周期的最后一天,笔者会进行检查,检查的题目和本周训练的口算题目一致。检查要求是口算又快又对即为通过。家长们在笔者的详细解释和发动下,都很支持笔者的这项训练。每周期的“过关检查”后,笔者都会向家长公布检查结果和奖励过关的学生,家长们看到了努力的成果,更加积极支持笔者的工作了。这样几轮下来,班上93.8%的学生的口算速度提高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