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营绩效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中多采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孤立的指标衡量资金的利用效率,往往忽视了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且这些指标没有涉及到流动负债部分,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周转及其变化对营运资金的具体影响程度,难以判断营运资金策略的变化或调整在某一比率上的变化能否抵消在其他比率上造成的恶化,不便于对营运资金绩效的全面评价。
而王竹泉提出的渠道分析,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并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其与供应链或渠道关系分为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这种分析方法涵盖了营运资金各个项目,有利于全面评价营运资金利用效率。本文主要采用该种方法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效果的分析。
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分析的一般思路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税收等活动的占用的资金情况,对于一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主的制药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相当于企业的“血液”,对其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可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用额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活动资金管理效率,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用额是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之和,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的占用额除以平均每天销售收入可以得到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
采用渠道分析的方法,从三大渠道入手对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绩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分别计算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和周转期。各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通常用与该渠道相关的会计报表项目进行计算,用占据企业自有资金的项目金额之和减去占用外部资金项目金额的差额来衡量,即所占用相关资产项目与相关负债项目金额之差。与营销渠道有关的会计项目有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和应交税费, 因此营销渠道营运资金为成品存货、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之和减去应收账款、应交税费。同理,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用材料存货、其他应收款项目余额合计数减去应付职工薪酬与其他应付款的合计数。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则用材料存货与应付账款之和减去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合计数。在计算各渠道营运资金的周转期时,需注意不同渠道所选择的周转额不同,评价营销渠道、生产渠道、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时 , 则分别以销售成本 、 完工产品成本和材料消耗总额作为周转额。为进一步分析各会计项目对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影响,还须将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分解为相关资产负债项目的周转期,关于各渠道周转期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全年销售成本/360)=(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全年销售成本/360)=成品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票据周转期-预收账款周转期-应交税费周转期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全年完工产品成本/360) =(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全年完工产品成本/360)=在产品存货周转期+其他应收款周转期-应付职工薪酬周转期-其他应付款周转期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 =(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全年材料消耗总额/360)=材料存货周转期+预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应付票据周转期
三、对同仁堂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评价
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经营活动的营运资金占用量分别是241252.69万、286582.11万、358970.51万元,绝对额在逐年上升,同时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也在延长,13年至15年分别是119.41天、105.15天、94.46天。三个渠道中,营销渠道占用了本公司绝大多数的营运资金,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均超过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且营销渠道资金占用额在逐年上升。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量为负,说明其更多占用外部资金进行生产环节的资金周转。采购渠道占用了本企业少量资金,2013年至2015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分别占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的1.17%、1.17%、6.44%。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分别为358514.27万、97758.04万、611408.98万,周转期分别为119.41天、22.20天、106.14天,以上数据表明虽然同仁堂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占有额居于中等水平,但实际周转期较长,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佳。
现分别从经营活动的三大渠道――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及各渠道的分项目对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分析。
(一)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首先计算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指标: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成品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预收账款周转期与应交税费周转期,如表1所示,并计算了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三家企业营销渠道相关营运资金指标,如表2所示。
纵向来看,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的占有量分别为241252.69万、286582.11万、358970.51万,可以发现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在不断增加。由表1可知,营运资金的周转期也在不断延长,说明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利用效果在降低。从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各因素分解来看,可以发现存货周转期有所波动,但前后变化不大,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周转期总体延长,预收账款周转期缩短,应交税费周转期延长。企业2013年至2015年的应收账款分别是47114万、62475万、86465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5.41%、6.45%、8%;应收票据分别为12874万、32054万、32538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48%、3.31%、3.01%;预收账款分别为35122万、28425万、18460万,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03%、2.93%、1.17%。这说明企业在近几年可能采用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适当延缓了付款期并降低了ο售过程中预付款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增加。
横向比较,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三家企业2015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分别为358970.51万、502577.44万、762540.27万,可以发现同仁堂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量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其销售成本不高,表2显示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仍处于较高水平,由表2可知,同仁堂的存货周转期处于较高水平,这是延长其营运资金周转期的重要因素,应收账款周转期其处于中间水平,应收票据周转期处于较低水平,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周转期之和在三家企业中是最低的,说明相对其他两家企业,同仁堂的信用政策更为严格,收款能力较强。同仁堂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云南白药相近,但由于延长同仁堂营运资金周转期的主要是成品存货,而导致云南白药营运资金周转期较长的是成品存货和应收票据,应收票据的变现能力较强且风险性较低,其质量高于存货,所以总体来说同仁堂营运资金利用效果要低于云南白药。
总体来说,虽然同仁堂近几年对其信用政策有所放松,但在同行业中其对客户的信用标准还是较为严格的,因此其所售商品的回款能力较强。导致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较长,营运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成品存货的持有量过高,企业需对其成品存货持有量做适当调整,增强存货的利用效率。
(二)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生产渠道
(见表3、表4)
经计算,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分别为-27325.06万、-7003.84万、-4660.22万,企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为负,且其绝对值逐年下降,表3列明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与趋势,由表3可知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绝对数也在逐年下降,说明从2013年至2015年,同仁堂在生产环节更多依靠外部资金周转,但对内外部资金占用量差距逐年下降。在影响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各分项目中,在产品存货周转期延长幅度较大,同时其他应收款周转期与应付职工周转期也有小幅度延长,其他应收款周转期有所波动,在14年周转期最短。综上,造成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本企业在产品存货资金占用增多,使内外资金占用额差距缩减。
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2015年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占用额分别是-4660.22万、-123933.20万、-27971.05万,三大企业生产环节都更多地占用外部营运资金,但同仁堂内外资金占用差额最小,表4显示了各企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从中可发现同仁堂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绝对数最短。从各个分项目入手,同仁堂应付职工薪酬周转期和与其他应付款周转期之和并非三个企业中最低的,说明其占用外来资金的相对数还是较高的。但由于其在产品存货周转期过长,占用公司内部营运资金相对数较高,导致其在生产环节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略低于其他两个企业。
总体来说,同仁堂在生产环节虽占用了较多的外部资金,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本公司内部资金的占用,但由于其生产环节滞留在产品存货过多,使得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下降,在整体上影响了生产环节资金利用效率。
(三)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见表5、表6)
表5反映了同仁堂2013年至2015年同仁堂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与趋势,2013年至2015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总额分别为14735.21万、3316.71万、4203.98万。结合表5可知,采购环节营运资金占用额和周转期都呈先下降后小幅度上升态势,一方面得益于企业在逐渐增长的材料消耗总额下控制了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虽然力度不大,但有效地缩短了材料存货的周转期,从而有助于缩短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的周转。另一方面2014年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较短主要得益于2014年延长了应付账款的周转期,供应方宽松的信用政策使企业的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利用效率提高。
横向来看,同仁堂采购环节营运资金的利用与其他两个企业相比具有较大差距。2015年同仁堂、哈药股份、云南白药三家企业营运资金占用额分别为4203.98万、-280886.20万、-123160.25万,哈药股份与云南白药两个企业营运资金值为负,说明在采购环节占用的营运资金主要来源于采购方,而非占用企I自身的资金。而同仁堂在采购渠道营运资金为正,说明同仁堂采购环节占用的营运资金更多来源于企业自有的资金。表6反映各企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指标,从应付账款周转期和应付票据周转期之和来看,同仁堂的值是最高的,且两种流动负债中,对供应方来说流动性较差、风险性较高的应付账款占了绝大多数,说明同仁堂自身在供应商方面具有较强的主动性,享有宽松的信用政策,并占据了对方较大规模的资金。但由于同仁堂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过高,导致同仁堂在采购渠道更多地占用了自有资金。
总体来说,同仁堂在供应商方面虽有较强的主动权,享有较长的还款期限,但由于其材料存货的持有量过高,造成采购环节占据了大量的自有资金,大大影响了采购环节的资金利用效率。
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同仁堂经营活动的三大渠道中,营销渠道占据了大部分的企业自有资金,采购渠道占用了较少部分的自有资金,而生产渠道占据了少部分外部资金。营运资金近年来营销渠道与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均有所下降,只有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有小幅度提高,最终经营活动的资金利用效率是下降的。与其他两个企业相比,同仁堂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同仁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同仁堂的存货持有量过高,存货周转期过长,利用效率较低,企业需进一步加强各类存货的管理,提高存货的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存货成本。
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引进零库存管理制度,根据顾客的订单确定所需的成品存货量,确定生产计划以及安排所需的材料存货,从而大幅降低成品存货与材料存货的持有量,但这种方式会延长交货的时间,对生产环节造成压力,同时对供应商的依赖性较强,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信任关系。因此也可以保留一定量原材料存货,接收到订单后在安排生产,这样无需过分依赖供应商,且有效降低了成品存货持有量,提高营销环节营运资金利用效率。2. 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管理存货,例如 ERP 系统。利用 ERP 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业务流程,尽可能地减少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篇2
家电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然而,近年来,家电行业的恶性竞争导致各大家电业上市公司大量积压存货,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存货总额基本处于直线上升的趋势。存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投资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行业的生产状况和市场的需求预期。企业的存货管理与企业产品需求量、产品市场价格、健全的生产体系及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都有很大的关系,先进的存货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存货管理效率低下,则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本文在理论界对存货管理研究形成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考察我国家电行业的存货管理现状,分析家电行业的存货管理效率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关系和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公司对存货管理效率的重视程度加大,并进一步提升经营绩效的目标实现。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Kesavan S等(2013年)研究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的德国工业企业库存水平的整体情况。其研究发现,德国工业企业整体库存水平从1970年到2005年35年间大体存在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最多的是原材料和产成品。根据该结论他提出,从生产管理方面上看,提高对存货的管理效率能够使德国工业企业提高生产力,并提升企业的价值。徐志平,姚明安(2008)的研究发现,存货量和企业的绩效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开口向上的二次曲线型。存货持有量太高会占用不必的资金,太低了又不能满足日常经营的基本需求,处在合理的水平才是最佳的选择。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的定位库存水平。如果盲目的追求低库存甚至零库存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企业绩效的下滑。尹治萍(2010)的研究发现供应商数量与原材料存货管理的效率和企业效益之间均成倒u形关系。当公司缩减了大量供应商,使得交易成本和供应风险降低的同时,供应商的响应度和创新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了经营状况;但是,当供应商数量缩减到某一个点后,情况发生了改变。这时供应商数量的继续缩减导致供应风险的增大和供应商创新的下降,从而导致其整体企业效益的下降。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预期存货管理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因此提出本文研究假设:上市公司存货效率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
三、研究变量、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研究变量
(1)存货管理效率的度量
本文以存货周转率作为衡量企业存货管理能力的主要指标。因为存货周转率本身是财务中一个非常直观、综合性强的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和效率。存货周转率被运用于很多国内外的研究当中。
存货周转率大,意味着企业存货在一定时间内周转次数多,一定量的存货周转时间越短,存货变现能力越强,单位存货带来收入越高,说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能力也越强。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2)经营绩效的度量
本文使用流动比率衡量公司的偿债能力,用流动资产周转率衡量公司的营运能力,用资产净利润率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用净利润增长率衡量公司的发展能力,这四个比率总体代表公司的经营绩效。
①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值越高,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好,但指标值过高意味着公司的资产盈利性不强,因此该指标为适度指标。
②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该指标反映公司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指标值越高,公司营运能力越强,经营绩效越好。
③资产净利润率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期初资产+期末资产)÷2*100%
该比率反映了公司利用现有资产创造净利润的能力,指标值越高,表明所创造的利润越多,经营绩效越好。
④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去年净利润*100%
该比率反映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长能力,指标值越高,表明公司的成长性越好,经营绩效越好。
2.样本选取
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一共33家。本文以我国深市、沪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A股的家电行业公司的2012年至2014年三年财务报表为研究对象。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降低数据异常等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剔除了部分2012-2014年财务报表重要财务指标缺失的上市公司,最终研究样本量为27家。
3.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四、实证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SPSS20.0软件,采用偏相关系数法来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流动比率与存货周转率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流动比率与存货周转率之间偏相关系数为 0.09,说明显著性水平α为0.05时,流动比率与存货周转率之间存在着正的弱相关关系。
2.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之间偏相关系数为 0.611,且通过了 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3.资产净利润率与存货周转率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知,资产净利润率与存货周转率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0461,显著性(双侧)是 0.000,说明当显著性水平α为0.05时,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4.存货周转率与净资产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知,净资产增长率与存货周转率偏相关系数为 0.013,且通过了5%水平显著性检,这说明存货周转率与净利润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局限性及展望
综合上述分析,存货管理效率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本文所提出的假设得到验证,即:存货管理效率越高,公司经营绩效越好。可以解释为随着公司存货管理效率的提升,存货周转的速度提高,占用资金水平下降,变现能力提高,从而加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在保障短期偿债能力的基础上,为企业赚取较多的利润,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只是分析了存货管理效率对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润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没有将反映公司绩效的指标体系化。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对反映公司绩效的指标体系化,并进行总体的相关和回归分析,以得到更科学合理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祝志明,潘杰义,张守华.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研究[J].管理评论,2004,16(1):35-39.
[2]徐志平,姚明安.库存管理与企业绩效分析――以我国家电企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为例[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1):60-64.
[3]尹治萍.企业存货管理与企业效益关系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51-52.
[4]王丽莉.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旬刊,2011, (35):72-73.
篇3
一、相关文献回顾
Foulke(1968)在其经典教材《Practical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中,首次系统总结了经营绩效的行业基准问题,并给出了许多行业各种财务比率的均值,指出公司比率处于某个范围内是理想的,否则是异常的。Gupta(1969)对美国17.3万个制造业公司的研究发现不同行业公司的财务指标具有显著差异。King(1966)和Livingston(1977)都发现股价行为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此外,Bowen等(1982)研究了财务杠杆的行业效应,发现不同行业的财务杠杆具有显著差异,并证明了差异并不是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导致的,而是普遍性的,并且行业间的差异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
国内也有少量成果初步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行业效应,如舒艳等(2000)在控制行业因素的基础上,对财务比率与企业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吴泽智(2001)将1999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分为21个行业,对各行业上市公司1999年中期的经营业绩进行了综合测评,并分析了各行业上市公司1999年上半年的行业经营景气度;郭鹏飞等(2003)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的7个财务比率进行了分行业的统计分析,并检验了财务比率的行业因素效果。但这些研究均为描述统计与定性分析,未进行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等进一步研究,本文拟从行业角度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考察其是否存在显著行业间差异。
二、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主成分评价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这些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能够反映原始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然后再根据综合指标反映信息的重要程度客观的赋以一定的权重,建立一个评价函数,由此计算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值。全部数据处理和图表处理均通过SAS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
1.指标的选取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评价体系,论文选定2003年~2005年间的我国1226个上市公司的销售利润率、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净资产利润率、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率、资产费用率、资产成长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9个指标作为分析的起点。各项原始指标的计算过程参见表1。
2.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自2003年~2005年行业经营绩效行业分析,需要的样本数据为上市公司9项财务指标,主要来自于由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制作的“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和“港澳咨询灵通数据库”2003年~2005年全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以及证券之星等网站资料。以手工方式录入,并加以仔细反复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尽量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根据以下原则对样本数据进行了预处理:
(1)本文中剔出了个别财务指标数据无法取得的上市公司;
(2)本文中剔出了金融类上市公司;
(3)由于有些上市公司发生严重亏损如被冠以ST,PT,公司的净资产已经成为负值,对于我们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具有较大影响,因此这些公司也被剔除。
3.行业分类情况
本文根据中国证监会确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所制定的行业分类标准,对样本数量较大的制造业细分到二位数行业代码,对其他行业,本文只对其分类到一位数行业代码,最终把我国沪深两市2003年~2005年间1226家上市公司划分为19个行业。
4.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财务指标数据,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沪深两市2003年~2005年上市公司9项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其综合经营业绩评价函数,由此计算出所选1226家样本上市公司的综合公司绩效F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指标标准化使业绩分布基本上是呈正态分布的,有的F值可能出现负值的结果,但这并不影响可比性,因为综合评分的正负并无实际意义。
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行业差异分析
通过上面的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经营绩效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上市公司经营的许多方面。因此,我们可以用其进行行业差异分析。
1.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行业差异的描述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19个行业中,2005年不同行业的经营绩效差别很大。平均经营绩效在-0.2062~1.0032间波动,最高与最低经营绩效相差1.2。其中公共事业的平均经营绩效最高,为1.0032,而农业的经营绩效最低,为-0.2062。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社会服务业、石油化工行业、食品饮料业和造纸印刷业的经营绩效都比较高,其都大于0。而农业、信息技术产业、机械设备、综合、医药和纺织却表现出较低的经营绩效。
我们比较不同行业的标准差可以发现:金属非金属行业的标准差很大,达到了21.73。这说明金属非金属行业内不同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差异非常大,这反映了该行业的风险较高,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宏观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对金属非金属的市场需求不断膨胀,面对如此机遇,一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企业改制、重组、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调整产品结构,使公司经营绩效不断提高,而另外一些企业则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生产技术落后,表现出较差的绩效。从而造成了该行业经营绩效相差很大。房地产行业、造纸印刷业的标准差也很大,高于1。而其他行业的标准差相对来说都不大。
从行业的变化趋势来看,2003年~2005年间,采掘业、公共事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食品饮料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的经营绩效一直表现很好,其经营绩效指数一直为正,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并且其标准差也不高,经营绩效表现很稳定。这主要由于:采掘业、公共事业和石油化工行业表现出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垄断特征,使其在总体上仍保持了相当强的综合竞争力,由于资源、能源在我国及世界上依旧相对比较紧张,所以基本上这些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都非常的优良和稳定,而且预计此种状态依旧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延续下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繁荣,产品极大丰富,进出口贸易增加,市场对交通运输仓储业、食品饮料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对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使这两行业的经营绩效表现很好。无论从与全球经济接轨角度,还是从市场对交通运输仓储服务的需求角度来看,我国交通运输仓储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可见,交通运输仓储行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一个新亮点。与之相反的是,电子行业、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医药和综合这四个行业的经营绩效一直都低于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2.行业间经营绩效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从以上简单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是很大影响的,但不同的行业间经营绩效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我们还需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19个行业2005年经营绩效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中结果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可以拒绝行业间无显著差异的原假设。也就是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是显著不同的。
四、结论
行业的经营绩效明显地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大环境的影响,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导向指引着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趋势。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中,不同的行业所表现出的经营绩效无论是经营绩效本身,还是其变化趋势,都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差异。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食品饮料、石油化工和公共事业表现出很好的绩效;与此同时,纺织服装行业、医疗、综合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的综合经营绩效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是明显不同的。
参考文献:
[1]Manak C Gupta.The effect of size, growth, and industry on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of manufacturing companies[J].Journal of Finance,1969:(7)
[2]Benjamin F King. Market and industry factors in stock price behavior[J].Journal of Business,1966:(1)
[3]Miles Livingston. Industry movements of common stocks[J].Journal of Finance,1977:(3)
篇4
对经营绩效指标的界定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假设是考察交易成本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前提。为了便于分析,经营绩效指标选取的是总资产收益率;分析假设是对交易成本和经营绩效关系考察的范围界定。
1.经营绩效指标的选择
由于我国缺少社会绩效评价指标,在衡量经营绩效时本文选择的是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即反映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率,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果越好,经营管理能力越高,从而带给企业良好的经营绩效。
2.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假设
(1)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的长期投资。
(2)企业社会责任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之所以考虑到进行这样的分类,是由于在企业进行投入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社会责任的单位投入带给企业的效益本身不同。
(3)企业承担的单位社会责任和降低的交易成本都是可测量的。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交易成本、经营绩效的机理分析
首先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降低交易成本总体上的分析,然后考察企业承担各种类型的社会责任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营绩效。交易成本的降低表示净利润的提高,而平均资产总额近似看作是常数,由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可知,交易成本的降低表明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即是经营绩效的提高。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交易成本、经营绩效关系的总体分析
依据张五常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把交易成本分为谈判成本、信息成本和度量成本。谈判成本主要是制造商和消费者、制造商和中间商的谈判所花费的费用;信息成本是了解产品信息的成本;度量成本指的是对商品的特性、特征度量的成本。以下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如何降低交易成本。
(1)对谈判成本的考察
良好的社会责任绩效提高了企业在社会公众的形象和声誉,这使企业和公众之间更为信任。在企业与消费者谈判过程中,若彼此间缺乏信任,双方都会花精力鉴别对方提供的信息;达成协议后还要防止对方不履约,防止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双方把资源浪费在不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谈判成本。而拥有良好社会责任绩效的企业这种成本会较低,制造商和中间商之间的谈判也是如此。双方都愿意和信誉好的企业履约,彼此间更为信任,履约和监督成本都会降低。这样企业的谈判成本会降低,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净利润的增加,即是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
(2)对信息成本的考察
企业对消费者责任主要体现在向消费者提高安全可靠的产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使消费者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产品信息;提高优质的售后服务,及时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对于良好的社会责任绩效企业而言,消费者明白其做到了以上几点,就会较少地用讨价还价的方式去获取信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怀疑较少。企业拥有良好的信誉,营销渠道更为畅通,这样也可以节省营销费用。总之,拥有良好社会责任绩效的企业会节省信息成本,信息成本降低了,总资产收益率也会随之提高。
(3)对度量成本的考察
良好的社会责任绩效企业会提升员工的士气和组织的凝聚力。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目标更为一致,度量员工的贡献就会更为方便,因为员工较少出现卸责行为和道德风险。而卸责行为少了,企业的监督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因此,良好社会责任绩效的企业同样会节省度量成本。同样,度量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总资产收益率的提高。
总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绩效。这样,交易成本作为中间变量,实现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提总资产收益率效的路径。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交易成本、经营绩效关系的具体分析
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由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政府部门、本地居民、自然环境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或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他们就要求企业考虑自身的利益,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构成了外部压力。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为企业争取长期的利益。反之,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会失去自己前进的动力,最终会导致破产等严重的后果。本文分析企业承担对股东、员工、消费者以及环境的社会责任对交易成本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股东作为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来说,其利益实际上是企业或企业家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虽然企业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并不能保证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但是,企业如果不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受到损害以后,企业就根本无法长久地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果企业不能实现盈利,其再生产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甚至面临破产。
企业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不能得到满足,则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获取。由此可见,企业若不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足发展。如果企业主动承担起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尊重员工、相信员工,提供给员工公平的就业机会,保障他们的劳动安全,报酬要合理公平并努力提高员工的生活福利水平,那么企业的目标很容易便可得到员工的认同,这样就能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忠诚度,企业的凝聚力和共同应付困难的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改善,面临因为员工过于频繁流动所带来的困扰,这样企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费用、招聘成本以及培训成本等,进而并能提高总资产收益率和生产效率。
企业满足了消费者需要的同时,又提高了企业的信誉,促进了产品销路,拓展了服务领域,直接促进了企业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了对产品的需求量,提高了居民的购买率,又为企业扩大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企业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会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更加信赖,会以更少的信息成本来购买产品或享受服务,这样会降低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提高经营绩效,企业应当主动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
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步减少,其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可以说谁先获得资源,谁就能较早得到发展,它发展的成本就较低。如果再等几年之后再发展,需要发展的国家就会更多,需要资源的国家也会更多,资源相对减少会促使价格上涨,使获取资源的成本升高,从而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企业承担对环境的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在企业与其他组织合作过程中,会以更少的成本来获取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运作的交易成本。同样,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则意味着承担对环境的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
总之,企业承担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会得到比其付出更多的收益。企业厉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其形象,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会优化企业的财务绩效。
参考文献:
[1] 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06)
[2] 杨子强:关于我国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的思考[J].中国标准化,2004(11)
[3] 潘上渠,张洁: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商业研究,2006 (47)
篇5
极效率DEA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Charnes和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其功能是进行多个同类样本间的相对优劣性的评价。利用数学规划技术,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特征的同行业企业生产率评价问题。学者魏权龄也证明了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就是在相同情况下采用多目标规划解出的Pareto有效解。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j(j=1,2,Λ,n)的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
xj=(x1j,x2j,Λ,xmj)T>0
yj=(y1j,y2j,Λ,ymj)T>0
极效率模型是以CCR模型为基础,利用极效率来甄别有效DMU的效率差异,从而可以给出所有DMU的效率排序。极效率模型如下:
minθsup
s.t.
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
指标的选择必须满足评价的要求,能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竞争力水平,在技术上尽量避免投入产出指标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从全面性、客观性、代表性、可得性的原则出发,本文把各个保险公司作为决策单元,选取投入指标为逆费用率、逆赔付率、资金运用率、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而产出指标则选取资本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其中,费用率为营业费用与保费收人的比率,反映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经营保险业务发生的成本费用;赔付率则是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之间的比率,可以用来衡量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而资金运用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投资总额占企业全部资产总额的比例;资产负债率为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保险公司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最后,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衡量保险公司的流动资产在某一时点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表明保险公司每一元钱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障。另外,作为产出指标的资本利润率为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说明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全部资本金的关系,表明保险公司拥有的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而营业利润率则是利润与保费收入的比率。实证研究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文选取我国9家主要保险公司作为决策单元,分析的样本容量为9,投入产出指标为7,很明显样本容量大于指标个数,满足DEA分析的要求。首先采用DEA对偶模型对保险公司绩效进行评价,结果θ列。华泰、太保、天安、大众、永安的相对绩效为1。再利用极效率DEA模型对这五个保险公司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结果华泰最优效率,永安紧随其后,接着是太保、天安和大众。最终的效率排序结果在最后一列。
从结果可以发现,华泰、太保、天安、大众、永安相对于人寿、平安、新华、新疆而言,是有效的。其中,人寿、大众可以看作弱有效,天安、太保则是比较有效,华泰、永安是非常有效,表明它们的投入产出指标值比较平衡。具体分析,华泰、永安在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的指标值上较其他保险公司高出许多,反映综合盈利能力较强。虽然,天安资产负债率是所有保险公司中最高的,但其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表现较差,从而导致其在综合盈利能力方面低于华泰和永安。另外,新疆虽然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其资产负债率却只有1.064,低于平均水平,从而使其综合盈利能力下降。在费用率和赔付率方面,华泰、永安及天安、大众远远高于人寿、平安、新华。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它们经营效益的差异。在资金利用率方面,无疑华泰、永安显得尤为突出。最后,流动比率是人寿最高,达到10.014,说明其流动负债,包括应付手续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未交税金等项目,在所有保险公司中最少。资本利润率最高是平安、新疆,分别达到0.637和0.538。不过,从本质上而言,虽然资本利润率可以衡量盈利能力,但是其反映的是创造单位盈利所需资本金数量,即盈利的成本。
相关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寿、太保、平安、新华、天安在营业利润率方面都较低,一方面与其保费收入投资渠道狭窄有关,另外,也受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利率下调等市场化因素影响较大。为此,应当注意增强综合盈利能力,提高经营绩效。可以通过开发新险种和产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裁减冗员并控制人员过快增长,加强理赔工作,以此控制赔款支出。资金运用方面的不足。此外,国家也应采取措施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放宽投资限制、丰富投资品种等。而对于新疆兵团保险公司,虽然其综合盈利能力表现尚好,但是其流动负债相对其经营规模和收入情况而言,显得不合理,究其原因在于成本控制较差,资源浪费严重。为此,新疆兵团保险公司应当注意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在公司内部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以此控制费用降低成本。人寿、大众、新华的资金运用盈利率都比较低,因此,对于这三家公司来说,除了努力拓展保险业务以便扩大投资资金来源的规模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保险投资进行科学管理与高效运作。这包括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正确的投资方式、选择合理的投资结构和有效的执行与控制。对于华泰、永安而言,虽然综合绩效排名最前,但是它们在流动负债方面表现均不理想,而且永安在体现效益的指标赔付率上也存在不足,所以,它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自身经营状况进一步加以改进,以至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篇6
二、经营性出版行业的特殊性
至2010年底,新闻出版业中的经营性出版单位完成了全行业的改企转制任务。转制后的经营性出版单位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市场适应能力显著增强,跨介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和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根据沪深两市数据统计,自皖新传媒登陆沪市到2012年3月15日,不到两年时间已有25家出版单位上市或借壳上市,涵盖传统纸介质出版行业与战略新型非纸介质出版行业,覆盖了印刷复制与发行。经营性出版行业既具有其他行业的产业属性(如逐利性),也具有文化属性。经营性出版业的特殊性导致了该行业绩效评价的特殊性。经营性出版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营性出版单位作为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同时,也是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与国家“软实力”的主体。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性出版单位,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实现《指导意见》与《行业规划》目标时,也应当传播社会主义先进的积极向上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精品力作的生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积极参与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应为追求数量、利润,而忽视质量建设与自身“文化属性”,避免出现“养生门”事件。[3]
(二)经营性出版单位主业界定。
根据沪深两市对上市公司行业划分(CSRC),经营性出版单位属于文化传媒行业。但是,文化传媒行业的经营主业存在巨大的差异。经营性出版单位既有可能是“编印发”一体化的集团公司,也有可能是集中于印刷复制或发行的专业化公司;既可能是以传统纸介质为主业,也可能是以战略新型非纸介质为主业;既可以是影视、动漫为主业,也可以是以图书、期刊等文化产品印刷发行为主业。在“文化传媒”这一主业界定下,经营性出版单位的经营形式与内容巨大差异,使得综合绩效评价的可比性与行业标准难以取得,这样会导致绩效评价缺乏横向比较的基础。
(三)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新型技术对经营性出版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经营性出版业是知识、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在印刷复制与发行中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纸介质新闻出版业面临严峻挑战,部分传统出版的市场规模不断萎缩。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统计,自2007年后,我国数字出版产值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2008年底,我国的数字出版产值已达530亿元,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批准建立的国家动漫出版产业发展基地已超过10个,产业基地的孵化作用成效显著。以“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国家动漫振兴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带动战略正在加紧实施。[4]因此,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出版业正以实力、规模、质量、效益决胜市场,形成我国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如果经营性出版业不加大技术方面的投资,跟上新的技术要求和转变增长方式,就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四)经营的条块分割与区域化。
我国经营性出版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中的新闻出版业。自2003年后,新闻出版业进行改企转制后,各省市在各自行政区域内组建了经营性出版集团。这些出版集团以区域、系统为界,独尊国有。从沪深两市文化传媒行业八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收入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出版集团股权高度集中在省级国资委上,没有大型集团之间的交叉持股;在本省市的销售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上述现象表明:我国现阶段经营性出版业行政条块分割、地方贸易保护仍旧存在。
三、经营性出版业的特殊性对综合绩效评价的影响
正是因为经营性出版业的特殊性,导致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并不能完全适应于经营性出版业。由此,如果按照该细则设计的评价方案对经营性出版单位进行评价与认定,就可能形成“评价的可比性、评价的公正性与评价目的”三个问题。
(一)指标权重与功能系数没有反映经营性出版业的文化属性与社会责任。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除了关注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环境、准确评判企业的经营成果外,还须关注贯彻执行企业所属行业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营性出版业在积极参与产业竞争时,还须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两种效益不能偏废。然而《实施细则》中对“社会责任”仅在“管理绩效”类别中加以考量,属于考核四级科目。这种设计对其他产业具有合理性,但是对文化产业就显得不尽合理,难以反映出版业的文化使命。我国现实出版业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增量主要来源于出版品种的增加,而不是来源于再版,“无效出版”较为严重。进行绩效评价是应该通过指标导引来促进企业与行业履行社会义务,实现两种效益并重,因此,在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时,加大社会责任的权重以反映其文化属性与社会责任。
(二)单一行业标准评价难以适应经营性出版业主业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经营性出版业经营范围与方式差异性巨大,从而使得《实施细则》的“单一主业”、“多业经营”的评价方式难以适应经营性出版业。根据《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第二十条与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以及结合沪深两市行业分类(CSRC),经营性出版业不论其经营范围与方式如何差异化,都属于“文化传媒”行业。然而,通过查阅沪深两市文化传媒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这些同属于“文化传媒”行业的经营性出版公司,在资产规模、股本总额、股权分配方面存在实质性差异。例如:皖新传媒主要从事图书、报刊等传统出版发行,而中视传媒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在进行两者综合绩效评价时,此时就不具备横向可比性。
四、改进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的建议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经营性出版业全行业的信息共享。
《实施细则》中的功能系数调整法,是基于充分的行业信息使用国际或国内行业标准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整,从而来认定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如果行业信息不存在或不充分,那么《实施细则》的实施就可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5]由于经营性出版业改制时间短,经营范围与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性,同时,行政分割与区域化经营,使得经营性出版业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因此,新闻出版总署应该加快行业信息化建设,在行业内实现信息共享。
(二)调整相关指标与指标权重以适应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
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社会使命。经营性出版业除具有其他产业的共性外,也具有文化产业独有的特性。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与相应的指标权重应反映出版业的特征。
1.社会责任应作为第二级考核子目而不是作为第四级考核子目,扩大其占比。
经营性出版业的社会责任显著地高于其他产业,“传承优秀文化、布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素质”和“质量导向”是行业的经营使命。因此,在进行经营性出版业综合绩效评价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不能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所以,在指标设计时,社会责任应作为第二级考核子目并扩大其占比。
2.新兴技术与创新性技术投入考核。
综合绩效评价应反映与引领时代特征而不是对现实的事后反映。信息化、数值化、网络化对经营性出版业影响深远。新型战略非纸介质出版发行发展迅猛、总产值超出传统纸介质。因此,在进行经营性出版业绩效考核时,应对新兴技术与创新性技术投入予以鼓励。
3.跨区域行业内整合考核。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根据《指导意见》与行业“十二五”规划,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我国要实现“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新闻出版企业,新闻出版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更有力和有效地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因此,在对经营性出版业进行绩效评价时,要加大评价指标在行业发展中的导引作用,鼓励出版企业做大做强。
注 释:
[1]刘更新:《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的框架构建与特征分析》[J].《财会》2012年第1期
[2]《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要举》[J].《中国编辑》2010年第6期
[3]吴培华:《后改制时代出版业科学发展观的再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1期
篇7
xj=(x1j,x2j,Λ,xmj)T>0
yj=(y1j,y2j,Λ,ymj)T>0
极效率模型是以CCR模型为基础,利用极效率来甄别有效DMU的效率差异,从而可以给出所有DMU的效率排序。极效率模型如下:
minθsup
s.t.
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
指标的选择必须满足评价的要求,能客观反映评价对象的竞争力水平,在技术上尽量避免投入产出指标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从全面性、客观性、代表性、可得性的原则出发,本文把各个保险公司作为决策单元,选取投入指标为逆费用率、逆赔付率、资金运用率、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而产出指标则选取资本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其中,费用率为营业费用与保费收人的比率,反映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经营保险业务发生的成本费用;赔付率则是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之间的比率,可以用来衡量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而资金运用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投资总额占企业全部资产总额的比例;资产负债率为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保险公司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最后,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衡量保险公司的流动资产在某一时点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表明保险公司每一元钱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障。另外,作为产出指标的资本利润率为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说明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与全部资本金的关系,表明保险公司拥有的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而营业利润率则是利润与保费收入的比率。
实证研究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文选取我国9家主要保险公司作为决策单元,分析的样本容量为9,投入产出指标为7,很明显样本容量大于指标个数,满足DEA分析的要求。首先采用DEA对偶模型对保险公司绩效进行评价,结果θ列。华泰、太保、天安、大众、永安的相对绩效为1。再利用极效率DEA模型对这五个保险公司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结果华泰最优效率,永安紧随其后,接着是太保、天安和大众。最终的效率排序结果在最后一列。
从结果可以发现,华泰、太保、天安、大众、永安相对于人寿、平安、新华、新疆而言,是有效的。其中,人寿、大众可以看作弱有效,天安、太保则是比较有效,华泰、永安是非常有效,表明它们的投入产出指标值比较平衡。具体分析,华泰、永安在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的指标值上较其他保险公司高出许多,反映综合盈利能力较强。虽然,天安资产负债率是所有保险公司中最高的,但其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表现较差,从而导致其在综合盈利能力方面低于华泰和永安。另外,新疆虽然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其资产负债率却只有1.064,低于平均水平,从而使其综合盈利能力下降。在费用率和赔付率方面,华泰、永安及天安、大众远远高于人寿、平安、新华。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它们经营效益的差异。在资金利用率方面,无疑华泰、永安显得尤为突出。最后,流动比率是人寿最高,达到10.014,说明其流动负债,包括应付手续费、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未交税金等项目,在所有保险公司中最少。资本利润率最高是平安、新疆,分别达到0.637和0.538。不过,从本质上而言,虽然资本利润率可以衡量盈利能力,但是其反映的是创造单位盈利所需资本金数量,即盈利的成本。
篇8
前电商企业的业务模式繁多、业务复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的普及、物流的便捷和支付方式的创新,使得电商企业成为当下的热门行业。在金融风险频发的情况下,电商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经营,迫切需要提高经营绩效财务评价分析的能力。从单项财务指标是不能分析出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为了综合分析电商企业的经营绩效,可以综合财务结构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法,充分准确地评价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本文以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云商”)为例,以该公司2012―2014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分析企业新的经营模式是否适合当今时代的潮流,以期为电商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电商企业经营绩效财务分析――以苏宁云商为例
苏宁电器于1990年成立于江苏南京,是商业界的佼佼者,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该公司2004年7月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自上市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苏宁电器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了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的100强企业,并且取得第61位的排名。此外,在2013年胡润民营品牌榜中苏宁电器凭借130亿元的品牌价值,取得第九位排名。为了适应企业经营形态的变化,2013年2月19日公司将“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更名不仅是苏宁科技转型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也标志着苏宁云商新型模式的诞生。苏宁一方面拓展经营品种,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最终于2013年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通过分析苏宁云商的资产,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经营规模,从而判断企业经营能力的强弱;通过分析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可以了解苏宁云商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最终较为准确地分析苏宁云商在未来的市场是否更具优势,更为客户信任与青睐。
二、苏宁云商具体财务分析
(一)财务结构分析。
1.流动资产结构分析。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超过一年但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和存货等,在这些流动资产中每类资产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各类资产的流动性程度也不一样,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编制如下流动资产结构分析表(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苏宁云商的流动资产以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和存货为主,货币资金持有数量在2012―2013年上升,在2013―2014年下降,预付款项则在2012―2013年下降了近三个百分点,在2013―2014年上升了近三个百分点,此外,应收账款逐年下降,存货逐年上升。结合公司经营背景可知,公司2013年的战略目标是转变新型经营模式,所以持有的货币资金相应下降,将相应的资金运用于公司的转型上。预付款项的下降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经常从几家固定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取得了供应商的信任,获得了采购优势,即使采购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预付的金额却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升,公司经过合理规划,评估了成本与盈利之间的关系,鉴于弊大于利,所以减少了原材料的采购数目;预付账款的后期上升,则可能是经营模式的转变,需要扩大供应商,也可能是因为公司实现转型后效益较好,扩大了生产规模,进而扩大了原材料的购买量,总之,预付账款的变化说明了公司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应收账款的下降和存货的上升也是紧密联系的,存货的销售会导致应收账款的上升,相反,则导致下降。应收账款的下降可以说明货款回收速度较快,但从消极方面来说也可能表明商品的竞争力下降。存货较多,流动性较差,成本也相对较高,不利于公司发展。
2.非流动资产结构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苏宁云商的非流动资产结构近三年来比较稳定,其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比重较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重减少,但基本是稳定状态,说明公司注重内涵式的发展。另外,公司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说明公司注重多元化经营。
3.流动负债结构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苏宁云商的流动负债中,以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为主,应付票据占流动负债的58%左右,应付账款约占25%,说明公司懂得合理运用资金,短期借款比重相对较小,表明偿债压力较小。
4.非流动负债结构分析。从下页表4可以看出,公司的非流动负债中以应付债券和其他非流动负债为主,长期借款比重较小,说明公司成本相对较低,另外也证明了公司的信誉值比较高,为社会大众所信任。
5.股东权益结构分析。下页表5显示,苏宁云商的股东权益近三年来相对稳定,实收资本和未分配利润占比最多,两者之中未分配利润占据总资本的一半以上,说明公司偏向于运用自有资本进行经营,相对举债来说,经营成本较低,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公司的经营实力,股东愿意将资金留在公司谋求利益,寻求更好的发展,可以说公司和股东会实现双赢。
(二)财务比率分析。
1.流动比率分析(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公司2012―2014年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22、1.3、1.23,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行业平均值大致为1.4,行业最高值为2.4,显示公司的偿债能力逐步下降,与同行业相比偿债能力较弱。但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公司可以减少现金、存货和其他流动资产的持有量,所以成功公司的流动比率一般都比较低。
2.速动比率分析(扣除存货之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公司2012―2014年的速动比率分别为0.84、0.88、0.81,呈现下降趋势,显示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结合同行业的状况来看,公司的速动比率低于行业平均值。流动性相对较弱。
3.资产负债率分析(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公司2012―2014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48%、61.78%、65.10%,呈现上升趋势,但基本变化不大,资产总额也不断上升,只是负债总额上升的幅度大于资产总额上升的幅度,导致资产负债率逐渐上升。行业资产负债率大约为70%左右,考虑到公司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值,并且资产总额也在不断上升,可以初步判断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强。
4.产权比率分析(债务与权益的直接比较)。公司2012―2014年的产权比率分别为1.6、1.61、1.87,呈现上升趋势,股东权益在2012―2013年有所上升,在2013―2014年却呈现下降趋势,但负债总额却不断上升,结合公司背景和其他资料,可知股东暂时将资金留在公司用于进一步发展,所以股东权益有所下降,同时,公司2014年致力于发展新型经营模式,所以需要举借外债,这表明虽然权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有所下降,但公司的发展前景趋势较好。
5.有形净值债务率(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的比率)。公司2012―2014年的有形净值债务比率分别为-1.78、2.04、2.43,呈现上升趋势,负债和无形资产的比重逐渐上升,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6.资产增长率分析。公司的总资产在2009年迅速上升之后,便基本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一方面与公司经营策略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行业发展周期相关,见表6。
7.资本积累率分析。资本积累先是下降,后期又上升,虽然2014年再次有所下降,但从股东权益的数额来说,仍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见表6。
三、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问题。一是在家电行业高速发展、整体行业受到挤压的状况下,苏宁云商迅速扩张,实质上会有资金压力。二是企业在成长阶段对于外部融资会有较强的依赖性,企业如果希望取得长期发展,就必须逐步降低这种依赖性。从公司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全部资金来源以负债为主,且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61.48%上升到2014年的65.10%。三是历史成本计价具有局限性,无法反映资产与负债的真正价值,以其为基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缺乏可靠性。
(二)对策。一是为了解决资金方面的压力,加强并购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减少建设期间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垄断优势,同时减少了与同行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压力。二是完善采购模式,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公司可以坚持集中采购的模式,从而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掌握主动权,最终降低供货成本,减少资金需求,从而减少外部融资。开拓新型家电服务业,成本低、利润高,可以快速回笼资金,最终降低外部融资,公司经营风险会变小。三是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在熟悉市场行情的情况下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模式下,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得到了比较真实的反映,提供的信息更具可靠性,对于使用者来说也相对有利。
四、总结
通过对苏宁云商近三年来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判定苏宁云商的产品较具竞争力。结合公司经营背景可知苏宁云商在2014年也进一步推进了互联网转型的道路,虽然在对苏宁云商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有些情况不容乐观,但是鉴于公司在2014年更加注重推广市场,提升人员素质和强化物流平台的建设,这一切从短期来看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效益,长期来看,苏宁云商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将更加适应网络时代,最终将增强客户的购买力,在未来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S
参考文献:
1.李正伟.财务报表分析[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成为了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并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服务业起步较晚,与世界平均水平还相差甚远,导致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主要是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等因素致使服务业税收负担过重,严重阻碍了其发展[1]。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在上海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并逐渐从上海推广至全国,试点范围除了包括六类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之外,还包括了广播影视服务业,2013年8月在全国全面推行[2]。通过该项政策的全面实施,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负担明显减轻,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3]。在营改增实施的三年时间里,其给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具体影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多趋于规范研究。鉴于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营改增对服务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基于此对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关解释。
一、研究方法
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均值来分析营改增实施改革前后服务企业经营绩效,并初步了解在进行改革前后服务企业绩效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表现出的行业特征、年度变化与规模特征。
其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引起样本企业绩效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内在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全面了解企业绩效变化与营改增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关联程度。
二、样本选取
(一)行业选择
因部分行业过于细化,无法准确判定企业属性,以及部分行业很难获得相关研究数据,故最终选取现代服务业。
(二)研究样本
因营改增的时间是2012年1月1日开始试点,故将该时间点作为临界点,在数据收集期间,选取经营地点在上海的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为保证实施税改前后两年数据具有较高可比性,故选取样本企业2012年后数据作为研究组,另选取税改前数据作为对照。
剔除标准:(1)在2011年后上市企业,因该类企业上市时间相对较短,其数据无法充分证实本研究;(2)2013年退市的企业,无法对该类企业的绩效合理性做出判定;(3)数据缺失的企业;(4)非A股上市企业;(5)在研究期内的所有ST公司。
根据上述标准,共选取样本企业42家。
(三)数据来源
所有数据均来自国泰君安数据库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部分数据来自新浪财经数据库。数据均采用EViews 6.0与Excel进行统一分析处理。
(四)假设
因营改增致使计税与税率依据同时发生改变,故税负必然会发生相应改变,税负的变化会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影响,致使企业绩效水平受到影响。为此,本出假设:营改增会对服务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影响。
现代服务业企业在营改增后其税负发生明显下降,企业留存的资金随之增长,企业可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或投资,丰富获利途径,其销售利润和收入也有相应增加,从而实现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再次提出假设:营改增可有条件地提升企业经营绩效水平。
(五)变量的确定与模型构建
在对因变量进行选择时,因需要就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探讨,而用于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相对较多,包括每股收益、托宾Q值与净资产收益率等,本研究以每股收益(EPS)作为公司衡量指标,因其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同时也能够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更是证券投资机构和股东最为关心的指标[4]。
在选择自变量时,本研究基于他人研究成果[5-6],将经营成本、增值税税率、利息支出等作为变量。增值税税率固然会对企业经营绩效带来影响,但同时政策的变化等因素也会致使其受到影响,故所选取的自变量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营改增给企业经营绩效造成的影响程度。此外,为了提高实证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在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另选取了更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与每股净资产作为模型控制变量。
1.增值税的税率(VATR)
本研究以增值税税率作为其中一个变量,因其能够充分比较,并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该项税改税率变化给企业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
2.每股收益(EPS)
EPS主要是指年末普通股份份数与当年净收益值的比值,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衡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能够较为清楚地展现出普通股的获利水平。
3.经营成本(Ln OC)
在营改增实施期间,允许购入固定资产,且允许对产生的进项税予以抵扣,该项政策的落实必然会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受到影响。为此,本研究选取该指标作为一个变量,并取其对数,采用符号Ln OC作为该指标的表示。
4.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CFPS)
篇10
(一)无形资产对企业创收的作用
一方面,在产品价格确定方面,无形资产能够通过为产品创造新的使用价值而达到产品价值增值的目的。比如,可以利用产品设计的方法增加产品的功能性来使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产品价格便会随产品价值增值而提高。或者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等来优化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档次,从而将产品逐步推向高端消费人群,通过高定价来实现企业的盈利。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与客户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在维持现有客户人群的前提下,通过开发先产品,创立新品牌,来发掘潜在客户市场,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收入,增加企业的利润。
(二)无形资产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作用
无形资产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首先,在生产流程方面,无形资产能够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流程更加优惠,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二、关于样本
(一)样本的来源
基于非上市公司披露数据的非完整性,我们决定采用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选取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材料,根据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所占总上市公司的权重,从中选取的样本公司共有206家。因为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在2006年颁布,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文选取200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本文选取的变量有公司企业经营绩效指标(5个指标)、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其中本文所选取的无形资产均为公司财务报表上所披露的无形资产。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证券之星网站。本文采用excel软件和eviews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确定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
根据肖熊(2012)在其研究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论文中所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本文中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很多,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选出最能代表企业经营绩效的五个指标,分别是总资产增长率A1、每股收益A2、每股净资产A3、销售净利率A4、资产报酬率A5等五个指标来综合衡量企业经营绩效。将这五个指标分为三个因子,由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资产报酬率来解释因子1,由销售净利率来解释因子2,总资产增长率来解释因子3。得到的主成分得分矩阵表为表1所示:
表1 主成分得分矩阵
从得分矩阵得到三个主成分的计算公式:
B1=0.02*A1+O.62*A2+0.52*A3+O.19*A4+0.50*A5
B2=O.04*A1-0.20*A2-0.41*A3+0.76*A4+0.38*A5
B3=1.00*A1+0.01*A2-0.02*A3-0.04*A4+0.00*A5
其中,B1代表因子1,B2代表因子2,B3代表因子3,然后对B1,B2,B3分别按照各自的比重加权求和计算出企业经营效率OPI,计算公式为:
OPI=(36.901%*B1+22.701%*B2+20.100%*B3)/79.612%
三、对我国公司无形资产拉动经营绩效提出的建议
第一,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很多处理方面没有明确规定,会计制度也不太完善。而且在无形资产的范围界定方面,国内学者还存在不一致意见,那些在会计上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提高的无形资产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那些没有在会计中反映的无形资产目前尚无准确地计量方法,这也给它们对经营绩效评价和分析带来一定困难。另外,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不完整,分类方法也不统一,也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带来了阻碍。因此,我国首先应做的就是努力完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并随时进行调整,统一无形资产的范围和计量方法和完善无形资产的披露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从而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及其管理奠定基础。
第二,注重无形资产的作用,加大无形资产的投资比例。从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企业的无形资产投资比例有很大不同,有些企业的无形资产甚至为零,这说明无形资产的价值还未被企业加以足够的重视。要想让企业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只有先让企业充分了解到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性,企业才有投资的动力。因此,企业应先要加强无形资产知识及其价值的宣传,而且企业最应该在知识产权、质量信誉、广告宣传、人才科技以及经营管理中营造无形资产。在将有限资源投资到项目中时,企业应优先考虑无形资产投资,将资源集中到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上。在确定投资项目时,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调查分析与审批程序,谨慎地采取决策,以保证无形资产投资的合理性和效益最大化。总之,要制定与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投资计划,避免无形资产投资盲目性和随意性。
篇11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国金融不断发展繁荣。但是,近四十年来,多个国家先后爆发金融危机,而银行的系统性危机常常会使银行甚至使金融系统不稳定,并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进而会给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测量和维护一国的金融系统稳定性已对各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银行系统的稳定性测量也是各国对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对银行系统性指标的选择以及如何维护银行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对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相关文献,构建我国银行系统稳定性指标,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并给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1年-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的季度数据,以此为基础作为构建衡量我国银行系统性指标的指数。
本文所使用的主要监管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公布数据。
2.变量定义
(1)信用风险指标
银行信用风险即指由于借款人以及市场上的交易对手由于种种原因而违约,最终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财务状况和其自身风险的情况,而银行的信用风险则主要是其所经营的贷款业务,因此我们主要选取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来构建信用风险指标。
①不良贷款率:是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与总贷款余额的比例。不良贷款率越高,则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越大,反之则安全。其公式表示如下:
②拨备覆盖率:是衡量银行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指标,并且该指标的最佳状态为100%,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表明银行风险较小,反之则风险大。其公式表示如下:
(2)流动性指标
银行流动性指标是商业银行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的能力的指标,而保持适度的流动性也是银行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目标。这里我们依照银监会公布的流动性指标来构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指标。
①流动性比率:是指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责的比率。一般情况下,流动性的比率越高,则说明银行机构流动性越强,反之则流动性越弱。其公式表示如下:
②存贷比:是银行在放开贷款额度以及下调存款准备金后,控制银行机构的信用扩张的最后一道屏障,是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间的比率,存贷比越低,则银行的流动性越强,反之则越弱。其公式表示如下:
③人民币超额备付比:是为了适应资金运营,银行机构用于保证存款支付和资金清算的货币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一方面反映了银行的流动性强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银行的清偿能力。该比率越高则表示银行流动性越弱;若比率越低,则银行的流动性及清偿能力不足。其公式表示如下:
(3)效益性指标
效益性指标主要是反映银行机构运用自身的资产以及提供金融服务而获得利润能力的指标。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发展战略的意识以及决策结构的好坏。因此我们选取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占比以及成本收入比等来构建效益性指标。
①资产利润率:是银行机构税前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衡量了银行全部资产运用而获利的能力。公式表示如下:
(4)资本充足率指标
资本充足率指标主要选取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核心资本充足率是银行核心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比率;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比率。二者都会影响银行盈利及竞争力水平。
(5)市场风险指标
市场风险指标主要是衡量银行机构因为汇率、利率的变化而面临风险的指标。主要指标有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率和利率风险敏感度。这里选取银监会公布数据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率。公式表示如下:
本文相关变量汇总于表1。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银行绩效实证结果与分析
1.基于银行家信心和银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图1统计了2011年-2015年我国银行业的银行家信心指数和银行业景气指数的季度趋势。可以看到,2011Q1-2014Q1银行业景气指数都保持在75左右,较为平稳;但自2014年第三季度后,银行家信心与银行业景气指数都有所下降,这与我国股票市场暴跌有一定关系。因此根据这两个指数也可以预测主成分分析的结构是银行绩效有所下降。接下来,我们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期得到更可靠的实证数据。
2.实证分析
首先将上述13个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将逆向指标进行正向处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标准指数数据的相关矩阵及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从而确定综合解释因子。以上过程本文通过E-views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从因子分析后的相关数据和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得到,变量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之间都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故有必要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因子。
主成分的选取数量可以从表2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来确定。由表2可知,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0.23%,而如果选取前3个主成分,则累计贡献率为83.86%,说明还是有较多的信息被遗漏,因此选择4个主成分较为合理。
从表3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看出4个主成分与原始指标的线性关系。同时也可以得到:除X10外,主成分1的系数相当,说明主成分1体现了这些指标的综合影响;主成分2上的在和比较大的有X5、X6、X9和X10,因此可以看作是效益性指标;而X3,、X8、X11和X12在主成分3的载荷较大,体现了流动性指标、资产充足率指标;X1、X2和X4在主成分4上的载荷较大,体现了信用风险指标和流动性指标。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构造银行机构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函数:
图2 我国2011Q1-2015Q4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数
通过将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在我国银行经营稳定性的综合评价中,从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2011Q1-2012Q4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趋于稳定并且不断向好,但在2013Q1季度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下降,而到了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绩效指数下降到100以下,说明银行稳定性下降,这与我国股票市场低迷也有一定关系。并且实证分析的结果与实证分析前根据银行家信心和银行业景气指数做出的预测大致相符,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1Q1-2015Q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并且数据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了该指标构建指标的合理性。但本文仅用了官方公布的数据,这与实际结果可能还存在一定偏差;同时,这个指标仅仅反映了总体情况,但是否适用于商业银行分机构类如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尽管如此,本文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综合评价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思路,从而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与管理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洪承旭.商业银行领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12(02).
[2]唐军.主成分分析法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金融经济,2009(12).
[3]徐春红,路正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的模型构建与政策建议[J].统计与决策,2010(02):128-130.
[4]霍德明,刘思甸.中国宏观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0):15-21.
篇12
企业经营绩效管理模式是包含自动化、业务分析方法论、流程系统框架的一套自动化的经营机制,帮助企业评价和优化企业运行控制以及发现和建立新的商机[1]。帮助管理者准确掌握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传统的绩效管理往往以财务目标为主[1],评价各部门成本、效益均从财务的维度来分析,信息来源单一,评价维度不够,评价体系不健全。从单一数据源得来的信息往往是非常有限的,没有体现各个业务之间的关系逻辑关系,信息也不一定完全“有用”。各类报表反映了某一业务的结果,但是不能实时地挖掘其原因和影响因素,不能够实时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趋势做出好的预测。
改变当前去也传统经营绩效管理模式,就必须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按照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链自顶向下的展开,确保各层的经营管控体系与企业战略体系相一致,从而用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商务智能科技使得信息自下而上反馈,取出出业务层和执行层的执行数据,保证执行目标的顺利完成。执行数据反馈于是该系统中,为管理绩效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也同时为管理层提供管控绩效考核的依据。两层数据通过筛选、汇总,最终确定出关键指标,支撑企业决策层的经营绩效分析。商务智能技术与管理改进共同作用,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目标、关键绩效指标,理清战略与业务流程的关系,预测各关键流程节点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机遇。同时,自上而下的引领,使得决策层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及时修正指标,管理层分解既定目标,分析目标的可行性、资源以及实现方式,监控各业务进展,并及时调整偏差;执行层负责将目标细分和落实,并监控日常的具体事务操作。
建立商务智能系统,理顺企业当前的运行机制,预测企业做出的决策对未来的重大影响,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商务智能技术概述
商务智能技术是以企业信息为基础,借助数据库、数据集市、通过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辅助企业解决市场环境中的决策问题[2]。实质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从信息中来发现知识,为思维决策、战略发展而服务。包括以下功能:
1. 业务的过滤与处理。在业务系统中存在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商务智能技术将判定这些重点业务数据,对其进行过滤和筛选,为决策者处理为可用的数据视图。
2.运筹平衡。全局观察企业价值链的业务过程、关键数据,宏观分析各种不确定因素,及其导致的资源和绩效部失衡,对相关的业务环节作出约束,帮助决策者寻求解决办法。
3.数据分析。利用逻辑运算与筛选判定当前业务状态,对底层数据进行分析,预警关键问题。
4.决策支持。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抽取指标后,根据指标模型进行运算和展现,与给定的市场判定值和指标阀值做对比分析,提供清晰的决策依据。
三、搭建商务智能技术平台
商务智能工具软件的作用举足轻重。分析仪表盘、战略仪表盘、操作性仪表盘及移动仪表盘等可视化工具直观展示了支撑企业战略分析指标,而利用数据抽取传输(ETL)工具软件来支撑各业务层海量数据的洗和筛选工作,包括利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改变数据获取技术(CDC)以及元数据管理技术(MDM)组成了商务智能技术平台的解决方案。这些数据集成、数据可视化和视觉设计感知使得企业经营绩效管控更为直观和便捷。
利用单个商业工具或单种技术来搭建企业经营管控平台将有一定的的局限性。因此,在利用商务智能技术设计企业经营管控平台时,充分考虑了各方面因素,设计了独立的系统架构。将商务智能工具仅仅定位为系统展现分析的工具,集成业务系统的数据库,实现业务层、数据层、业务员逻辑层、展现层分层架构。在业务层,利用ETL工具将分散在业务系统中的数据来进行清洗、抽取和转换,去除其在业务系统中不必要的逻辑信息和繁杂的冗余信息,关联业务系统中的各业务数据,向商务智能技术平台的数据仓库层来提供完善而有效的数据视图。在数据层,利用SQLserver建立数据库,将分析与业务逻辑运行分开,独立于各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仓库管理。在数据库与业务层之间,利用ORM技术作为数据访问与业务的关系映射,程序员无需过多关心底层数据库表结构的构成,而只用去关心面向的对象的业务属性。在关键的业务逻辑层,使用.net技术、面向对象的C#语言搭建整个系统Portal框架。最后,在顶端展现层嵌入了专业BI工具MSTR(Microstrategy),作为最终指标的展现、钻取工具,供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分析与监控。
四、结束语
篇13
一、样本选择
以深、沪两市发行A股的13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空间,为去除异常因素对计量结果的干扰,以下列标准对137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筛选:
1.剔除*ST、ST公司;
2.剔除净资产收益率为负的上市公司;
3.剔除净利润增长率绝对值大于150%的公司;
4.剔除单纯的H股公司。
经筛选,共选出797家符合上述标准的上市公司。
二、变量的选取
模型中的变量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三大类。
1.被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
国内许多学者研究此类问题都使用托宾Q值来衡量公司的价值,我们认为这类指标选择不当。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背离股票价值很大;原因之二是因为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难以估算;此外股票市场真正交易的股票只占总股份的4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托宾Q值并不能真正反映公司的绩效,因此,本文采用公司的会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公司的绩效。
2.解释变量
(1)股权所有制构成变量:包括国有股比例(S);法人股比例(LP);流通股比例(A)。
(2)股权集中度变量(Ci):i=1,5分别表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前5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
3.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ASSET):以公司账面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用以表示公司的规模效应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财务杠杆(DAR):公司负债总额与公司总资产之比,即公司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反映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债务的治理作用,由于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融资来说具有税收屏蔽作用,因而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能带来短期内企业营运成本的降低,从而有利于公司业绩和价值的提高。
(3)净利润增长率(GROW):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具有高增长速度公司的股票定价应该更高。
三、股权所有制构成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由于国有股存在着“所有者缺位”和委托链过长的问题,国有股比例可能对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有不利影响;而法人股能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对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起到正面的影响;社会公众股总股本在证券市场中占有较少的份额,因而这些股东往往更关注于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波动,而不关心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1:国有股的比例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假设1.2:法人股的比例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1.3:社会公众股的比例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为检验假设我们构造回归方程(1):
ROE=α+β1ASSET+β2DAR+β1GROW+β4OWNER+ε (1)
其中ROE为公司经营绩效指标;OWNER为公司股权所有制构成变量,分别用国有股比例(S)、法人股比例(LP)、流通股比例(A)来衡量,为避免S、LP、A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以S、LP、A分别带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α是待估截距项,ε为随机项;β1,β2,β3,β4,为待估回归系数。计算结果见表1。
表1显示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我们的假设相反。对此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国家股有效持股主体的缺位和委托链过长,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出现,公司经理人利用政府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以出资人的利益为代表,利用所控制的资产为自己谋求利益,致使企业整体效益出现负面效应。但由于政府对企业发展具有政策支持效用,上市公司通过国家股与政府维系良好的关系以及政府近年来对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的加大,使得国有股对绩效的正面效用超出了目前的负面效用。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支持假设1.2。由于法人股股东持股数量多,持有的股份不能上市流通等原因,因此会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法人股东既有动力也有能力去实现对公司经理人的监督,促使管理层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业绩。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见我国流通股股东并没有着眼于公司的长期增长,流通股股东的行为出现短期化,他们由投资转为投机,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在公司治理中具有低效率性。在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分散股权可能并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
四、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由于我国目前根本不存在积极的外部接管市场、权市场,因而起主导作用的是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讲,股权高度集中和股权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较为有利。所以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1.5: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U型曲线关系;
假设1.6: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为检验假设1.4,我们构造回归方程(2):
ROE=α+β1ASSET+β2DAR+β3GROW+β4C1+ε (2)
C1表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带入方程(2)得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51,0.051,0.043)均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
例对公司绩效有正面的影响。
为检验假设1.5,我们构造回归方程(3):
ROE=α+β1ASSET+β2DAR+β3GROW+β4C1+β5C12+ε (3)
把相应数据带人方程(3),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净资产收益率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1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C1及C12回归系数的符号表明二次曲线是U型曲线关系。也就是说,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低时,净资产收益率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高时,净资产收益率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约为31%时,净资产收益率最小。以上说明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时,也就是股权较为分散时,经营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从而在长期内降低公司价值;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经营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比较好,有利于增加公司的长期价值。
为检验假设1.6,我们构造回归方程(4):
ROE=α+β1ASSET+β2DAR+β3GROW+β4C5+ε
(4)
计算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ROE值与C5呈显著的正相关系,因此,从整体看,假设1.6成立。
五、主要结论
1.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对公司绩效的正面作用超出它的负面效应。
2.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由于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等原因,促使法人股股东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对管理层进行有效地监控,因此,提高了管理层经营决策水平,提高了公司业绩。
3.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流通股股东存在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在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分散股权并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