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实施途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成才,先要成人,做人做不好,知识再多也不是好人才,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做人教育时,在做人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社会主义的人”;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明确层次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要强调主体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局面;在做人素质要求的确定上要注意实用性,做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在做人教育的途径上要把握关键性,抓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点进行有的放失的德育工作,重视开展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一些关键性工作。
三、调动各学科德育渗透的合力
学科渗透是加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明确规定,各科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德育工作,任课教师要根据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各科任课教师要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逐渐学会自我管理。第一,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出自我教育计划,对教育有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第二,全校社团的自我管理。中学不同于小学,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的发展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要合理加以引导。广泛开展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中来。第三,日常生活的全员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应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注意延伸学生自我德育管理的领域,将学生的德育同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
五、形成德育回归生活,德育与学科发展整合的德育范式
新德育倡导德育培养回归生活,因为道德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得以发展,回归生活的课程才是真正综合的课程。具体地说:一要注重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加现实体验,在体验中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克服“重认知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德育弊端;二要增加学生体验机会,加强师生谈心活动等方式,着重于在学生理解上下功夫,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克服“重教化、轻内化”的德育弊端;三要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对家庭的帮助指导作用,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和方法;四要充分发挥社区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社区教育的组织形式,使德育要求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促进青少年灵魂塑造的德育合力的形成。
篇2
德育导师制是把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分配给所有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所有家长,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以“学生成长为关注焦点”,建立“全员育人、育人全面”的体制。在学校教育方面,使全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既管教又管导,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的教师群体,用良好的职业精神、道德风范、业务素质,去影响教育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使家长成为学生的德育第一责任人,关注学生成长。
二、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系列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全员育人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特色。遵循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家庭教育背景及思想品行形成的规律,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提高教育性。充分突出“三个需要”与“四个结合”。“三个需要”即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社区文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四结合”即把教育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教育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生活化、人文化;把教育和体验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亲人化、生活化;把教育和自主创造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创新化、特色化。
三、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办法
德育导师制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制度,如导师评价制度、导师考核制度、规范建档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具体实行。
按照“德育导师制”的要求,每名导师带3~5名学生,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及时与各科教师联系,弄清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表现、知识结构等。有效地舒缓学生心理压力、预防学生成长和交际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潜能。
形成“结对”程序。受教育的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推荐、德育处批准后确立。德育处将每一位学生按照经济困难型、学业困难型、家庭变故型、行为习惯随意型、心理状态失衡型进行分类,并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学校推荐一位教师担任导师。原则上导师在指导本届学生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健全学生跟踪档案。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应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状况,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作为重点)、父母的文化程度。将家庭的教育方法、父母的工作状况以及学生的表现记录在案,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建立“会诊”制。辅导员每月组织本班教师诊断学生,提出问题,找准方法,落实措施。对学生学科上的不平衡、思想上的不稳定、交往上的不恰当等问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班主任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政教处每月召开导师碰头会了解情况,个别谈话与写信。
四、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形式
个别谈话与写信;集体谈话;听课与上课表现;看作业并布置任务。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举行各种活动:比赛、游戏、演讲、辩论会、表演、唱歌等;家访或电访;设立读书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注重学生的德育体验。
五、德育导师制的保障措施
1.德育导师履行相关职责,应接受学校师德领导小组的德考核。
2.德育导师考核既要坚持标准,更要注重其先进性、示范性、指导性。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每学期召开一次德育导师工作会议,交流带教经验。
六、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意义与前景展望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充分注意到传统德育教育中的弊端,使学生回归到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体验着“活着”的“意义”,并通过“生活”不断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促进了教育的合作。导师们关注到每个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细微变化,并以学生的朋友、顾问身份作为其成长的指导者。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导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严格要求,绝对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强制学生服从。倾向于内心的自动的流露,情感的投入,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全的人格等方面与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实现了全员育人新局面。“德育导师制”充分挖掘了教育群体的潜在力量,改变过去辅导员孤军作战的、单一的德育模式,由于课任教师与家长的加入,扩大了教育者的范围,加大了教育力度,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神圣的使命感和无上的荣誉感,使教师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总之,德育导师制承袭和发扬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保证教师真正为人师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圆满完成教育任务,推动学校多出人才、多出名师,谱写德育工作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第3版)[J].心理学系列教材,2004,(10).
篇3
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而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班级文化营造、加强情感沟通交流,注意方式方法选择,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一、营造规范的制度文化氛围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更开展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符合本班特色、符合人性的班纪班规,可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要在广泛征求学生们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班级班规,设立班规执行情况通报和奖惩制度,建立品德分加减制度,对班级近段时间的集体、个人表现做总结,在班级墙上张贴品德分加减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对少数违纪的同学加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德育工作的方法更多样化。
二、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1、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2、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3、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4、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三、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本班一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同学们都责备他。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除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德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把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与和谐共生。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和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
2.生态德育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传统德育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具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态德育是高校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传承、发扬和创造先进文化思想的殿堂,应该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去感染社会、引领文化、教育大众。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生态文明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传播生态文明,引导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4.生态德育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德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环保公德意识,同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
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多是强调专业教育,没有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一些高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仅开展一些即兴活动,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不全面生态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等方面。
2.高校生态德育课程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零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生态德育课程大多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且多是一些专题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例如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虽然涉及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教学形式较为陈旧,多以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教学过程为主,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之期末考核形式化,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使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导致生态道德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态行为习惯。
3.高校生态德育教材师资匮乏
在师资方面,承担生态德育教育的大多数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精力专门做生态德育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辅导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的培训,对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且往往流动性较大。在教材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相关教育内容多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且往往侧重于知识层面,并没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不能达到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目的。
4.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一是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不连贯。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选修课,主要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但均是理论教育,并未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生态德育体验,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和探索自然。二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未成为校园主流,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氛围。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大都由社团、学院自行组织,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校园主流,所以学生参与面相对较小,不能达到高校生态德育的目的。
5.高校生态德育校外途径未建立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育、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均在校园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没有与外界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实际的生活、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相结合,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难于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体验生态道德践行者的成就感。
三、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必须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德育的课堂模式。一是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增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并在考察中体现。例如在法律基础课中讲解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哲学课中着重讲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二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普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鼓励学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三是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主动把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正面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整合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育人
除了课堂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例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作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提高环境教育的参与性;引导学生组建相关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利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抓住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生态知识等。
3.建设“绿色大学”,注重潜移默化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绿色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4.利用科研优势,创建理论支撑
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把理论研究成果以咨询报告或者科技作品的形式反馈于社会,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体验创造生态文化的过程,切身感受社会对于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促进生态德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深入一线农村、厂矿的环境教育调研活动, 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让大学生认同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5.联动外部力量,提供补充教育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维度,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地区发展的相关联系, 努力与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由一维的学校教育向多维的综合实践演进,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使学生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中,形成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23-22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04):125-128.
[3]侯彦杰,张海英.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培育[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2):103-105.
篇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7-02
一、引言
过去几年来,在加强实验实训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在技能水平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很多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尽管技能达到了一定水准,但在公民基本道德、职业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例如,据著名调研机构麦可思公司统计,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52%在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已经工作三年的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转换率也高达50%,平均雇主数达2.6个。盲目的就业、频繁的离职和跳槽即体现了高职高专生职业观的不成熟,这不仅挫伤了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也大大不利于学生自身的长久发展。
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源,在于高职高专的德育任务几乎都被归在思想道德修养、就业指导课等专门课程内。这些课程的德育研究和实践尽管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问题也不少,且都属于本身作用有限的直接道德教育课程。如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单单依靠这样几门课程是明显不够的。很多国内外教育家,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美国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学家柯尔伯格、品格教育主要代表墨菲和我国学者黄向阳等都认为,学科课程在传授专门知识的同时,也具备间接、隐性的德育渗透功能,知识教学和德育引导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当重视学科课程中的间接道德教育。
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高职高专公共课,历来被当作“工具课”来对待,教师以往常常认为只要使学生“会写”就行了,这种观念使得该课程日趋工具化。然而,既然间接道德教育存在于每门学科课程中,应用文写作当然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写作课不能仅仅教会学生机械写作,还应当融入一定的人文性,本文即在此基础上,以目前较多学者提倡的“大德育”为前提,试图探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中可挖掘的德育内容及其实施途径。
二、应用文写作中蕴涵的德育资源
能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渗透的德育内容大致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文种知识、写作规范和技巧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和工作管理经验,本身就暗含了一定的价值倾向;其次,教师设计的例文和写作练习项目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练习,也可转变为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的德育材料。那么,应用文写作中到底蕴含了哪些德育资源呢?
(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
应用文的写作规范中有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诸多良好品质和作风。例如,书信格式和祝颂语中蕴涵的道理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文明礼貌熏陶。留言条、通知的结构看似简单,但作者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用心考虑应交代的事项是否明确无遗漏;给不相隶属的单位写平行文的时候,也要采取委婉得体的措辞,否则不仅引起读者不快,还会影响办事效果;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种的同时,其实也在促使学生思考如何为他人着想、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信息的传达与沟通,有助于引导现在的学生改变一贯的自我中心意识。而在写作调查报告、简历等文种时,如果所述内容有所夸大、隐瞒或失实,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注重所用材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体现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初步的职业道德意识
学生一般不可能有很多工作经验,很多一年级新生连专业课都没有学,更不可能对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有什么认识,而应用文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正好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关认知。通过对计划、总结的揣摩和练习,可使学生提前熟悉一些工作思想和经验。请示和批复等行政公文能让学生了解单位中的行政关系、工作程序和规则。结合各行业背景,通过阅读和写作通报中的表扬和批评事例,学生能认识各种正确或错误的职业行为,从而在脑中初步建立一定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基本的法制观念
借条、经济合同、授权委托书、审计报告和司法文书等相当一部分应用文会涉及到大量法律知识,要使学生理解这些文书的意义和格式,教师不可避免地需要解释很多基本法规知识,例如为什么违约责任在合同中非常重要?借条和欠条有何区别?审计报告为何具有权威性和公证性?如果教师熟悉这些文种中隐含的法规知识,不仅有助于为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这样写”,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法规、遵守法规。
因此,一堂完整的应用文写作课,应达到既传授写作知识、又帮助学生德性成长的双重目的。
三、应用文写作课程德育实施途径探索
篇6
2.学校体育教学的德育特点
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应该充分认清在学校体育中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应该把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放到重要的位置,丰富其内容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学校体育的育人效果。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多样的德育的机会和空间。学校体育工作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运动比赛等三大环节,不同的学校体育组成部分和运动项目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够较全面地培养意志品质。第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更容易感染学生。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经常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当然学生经常把体育教师当作学校和交流的知己。这就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前提。在各项体育比赛中,也有利于把情感和品格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一定环境和教育力量。第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体育比赛中的规则、规程等规范是一种建立在道德判断基础上的人为约定,这种规范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道德标准,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良体育道德作风。第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培养需要精心设计。首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明确思想品行教育目标,如对学生集体主义、遵纪守法等教育目标提出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其次,制定教学计划将训练、项目、时间安排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为一体。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应用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校体育的德育也需要在教学中、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的优势
1.体育教学时间的长期性是强化德育的保障
学校体育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连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始终在发挥作用。学校体育教学的长期性使得德育内容可能变得更加具体和完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把培养学生的德育和体育教学有机地、和谐地、系统地统一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的德育行为在教学活动中直接学习和感染及体验。
2.体育教学是德育的重要手段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有较大的差异和区别,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开放性、社会性等特点。所谓动态性,是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实践性,能够让学生的身心直接参与,从而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开放性指外界环境的干扰、多变和复杂性,这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机会。比如,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接受与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并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这不仅是对学生自己进行教育,而且还对学生个体与集体进行协调教育,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同时,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体育比赛规则及裁判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守规则的自律性,公平竞争的意识。
3.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
首先,体育运动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竞争性。体育的娱乐趣味性使得更多的学生自愿地参与到过程中来,也是学生自身的一种需求。体育竞争性符合了许多学生比赛的热情和好胜的心理。其次,体育运动中还蕴涵着表现美和塑造美。比如,体育有促进肌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液供应状况,等等。参加体育可使男生体格健壮,女生体型匀称。另外,体育能促进人体机能的提高,使人思维敏捷。除此之外,进行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和途径
1.注重体育活动中实施德育的原则
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一环,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好的效果。因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体育课教育中,要注重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内化性原则。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3)整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将德育所包涵的各项素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4)差异性原则。学校体育教育中德育应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基本素质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凸显学生的个性品质;(5)系统性原则。体育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德育的渗透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渗透信息更加深刻。
2.丰富和完善体育活动中德育的内容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做人方面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对学生在做人方面的教育,致使课堂上经常出现违纪现象等。因此,体育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会做人,才是对责任的升华。现代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和关心社会。其次,合作精神教育。通过集体项目的学习和竞赛,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与他人团结,善于合作的成功机会就更大。教师通过集体游戏、体育竞赛等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再次,奋斗精神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讲述一些艰苦奋斗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才会实现人的价值。如通过耐力跑、障碍跑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冒险的品质。与此同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要抓住各种适宜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让学生了解世界体育发展史、体育文化等。除此之外,是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的期望焦点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是确定心理健康的内容;二是加强对学生挫折教育;三是注意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除此之外,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通过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变得顽强、沉着、开朗、热情等。
3.结合室外课各种不同的教材实施德育
在学习中长跑教材中;其实质在于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质。教师对学生加以鼓励,使之在思想上明朗起来,遇到的困难视为对自己的挑战,信心倍增。在学习篮球、排球等集体运动项目时,教师往往是先讲后示范,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后,教师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分组训练和比赛,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脱离集体也就失去了成功。体育教学中,通过比赛加深学生对体育法规的认识,进而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使学生明白道德纪律,法制的教育。同时,进行体育课考试的时候实施德育,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反对弄虚装假的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德。除此之外,根据各种教材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德育内容;如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跳跃:培养学生果断的品质;投掷:培养果断、顽强的意志;技巧:培养学生机智、克服困难等品质。
4.培养体育教学中课堂德育的班级“感应”机制
教育不单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影响,也是环境气氛在进行教育。所谓的班级“感应”机制,主要表现班群动力和情感动力方面。首先,班群动力是多数学生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形成一种稳定的态度和认识。体育课中的班群风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道德面貌发生变化,不健康的受到制约。班群中的舆论建立,可引起学生在是非、善恶面前让大家进行积极的道德选择,调节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道德动力。育人先育己,正人先正己。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是学生的榜样。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先做到。再次,情感动力。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的教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篇7
(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
应用文写作教材和写作规范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作风。如祝词(贺词)、感谢信、邀请函等中蕴含的道理能使学生受到文明礼貌的熏陶。留言条、通知等看似结构简单,容易写作,但要求写作者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仔细考虑应交代的事项是否交代清楚,有无遗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为他人考虑的良好品质。又如函虽然经常应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也要求写得委婉得体,否则会引起对方不愉快,影响办事效果。如推荐信要求作者不仅要写出自己的特点、特长等,也要求作者谦虚、语气委婉等。教师教授在这些文种时,不仅要在告诉学生如何写作,也在培养学生如何为他人思考,如何与他人进行更有效的信息传达与沟通,养成细致的内在品质,有助于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调查报告、个人简历、总结等,要求所述事实与内容实事求是,不夸大,隐瞒事实等,否则会给个人或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或形象的损害,这要求学生特别要注重所选用的材料、数据等要经过严格的核实,做到准确无误,确保真实性,这要求学生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初步的职业道德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文的教学,有意识地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计划、总结,然后进行揣摩与练习,可以让学生可以提前熟悉一些工作思想或经验。请求、批复、报告、通告等行政公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单位中的行政关系、工作程序和规则。结合各行业材料、背景等,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练习表扬与批评事例,认识正确与错误的职业行为,从而初步建立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意识。
(三)基本的法制观念
借条、合同、收据、授权委托书、司法文书等许多应用文会涉及到大量的法律知识,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这些文书的写作格式与写作方法,也需要教师解释很多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为什么违约责任在合同中十分重要?欠条和借条有何区别?审计报告为什么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这有利于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培养基本的法制观念,遵守法规。
因此,应用文写作课,应达到传授写作知识、又帮助学生道德成长的双重目的。
二、应用文写作课程德育实施的途径
(一)通过协商、讨论,引导学生接受社会核心价值观
直接灌输可能让学生接受道德知识,但不能激发其思考,无法促使他们自觉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指导,协商对话、讨论,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内容的学习,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的道德知识和行为准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准备与写作教学任务相关、有讨论价值的德育素材
教材中有许多范文值得我们充分利用,也使用方便,但其内容已不具有争议性,适合于向学生直接灌输道德知识,难于设置讨论情景,若要组织对话,则需要教师另外选择内涵略为丰富,能引发不同观点的素材。在信息化的今天,这样的素材,教师是很容易查找的,可以从社会(校园)生活、电脑、电视内容寻找。
(2)分组准备
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小组长一人,主要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发言记录、发言总结等。每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查找相关资料,准备发言稿。
(3)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电教室,以影视的形式生动地展现相关案例,然后请小组进行讨论,小组长进行记录,总结,然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表本组观点,全班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讨论,甚至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对话,讨论,形成德育资源。
(4)教师总结
如写通过通报(批评或表扬)这种文体时,教师可以选取发生在学校的一些案例。这些活生生的案例由于发生在学生周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易形成讨论的氛围。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讨论进行简单的总结,进行点评,渗透德育。
(二)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直接灌输学生经验之外的德育内容
由于学生本人的生活经历或知识的积累都不够丰富,因此,完成由学生来自主讨论某些问题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直接灌输学生经验之外的德育内容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途径。如教师在教学中涉及到企业规章制度、职业道德、行政关系、国家法律法规等内容时,就不宜组织学生讨论,则以直接灌输为宜,为他们确立基本的思想道德基础。
篇8
振兴中华民族需将道德修养的教育从小学生做起。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必须承担起塑造孩子人格的伟大使命。因此,如何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教学中的德育契机,适时渗透德育,使学生们在小学时代就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小学德育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一、确定集体奋斗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教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共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争创“文明班级”。让学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具体的目标,可以激励学生向着目标奋进,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
低年级学生都向往能成为少先队员,因此,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通过少先队的具体规章制度使每一位学生对照自身行为执行。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或者开展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通过获得奖章等荣誉,激发学生的道德自律。
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途径。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思考、讨论、归纳,学生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具体的。因此,有些时候还要将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既使其明理,又导其行,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做。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产生德育效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具体,教育内容更丰富,教育效果更显著。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缩短时空距离,记录学生日常行为。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采取讨论、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力求让德育充满活力,让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五、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方式、道德品质甚至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动,往往被学生看到并模仿。而且,教师的人格不仅当时对学生有影响,在以后步入社会,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处处从我做起,率先垂范。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材,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德育熏陶。
六、坚持正面教育
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因此,要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道理。以美好、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课堂中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班风。
七、开展校内外德育规范活动
篇9
一、当前职高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有部分班主任教师忽略其重要性,认为学生步入高中,已经有能力去辨别是非,德育教育一带而过便可。实则不是,学生虽然已经步入高中,但德育工作依然非常重要,学生处在未满18岁的阶段,依然需要学校及班主任教师关注其德育。
2.班主任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班主任都是由某任课老师兼任,这样一来对该教师也形成一种较大的压力,该科教师不仅要批改作业,备课,完成教师的基本职责,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德育教育的内容,容易忽视德育工作。
3.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仍有许多教师依旧沿袭传统式的单一德育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接受能力毫无所知。如果教师不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那教学有效性将大大降低。尤其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学生自身看不到德育教育对当下的作用,很可能很快就对其失去兴趣。
4.师生关系处理不得体
在很多班级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并不是很和谐,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听讲兴趣,也会影响班集体的团结进步。当师生发生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时候,学生很难再有兴趣听老师的讲课教育,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是一种危害。
5.学生受社会影响较大
现如今,社会上形形的诱惑,事件,甚至骗局数不胜数,如何教导每一位学生在避免掉入陷阱的同时又能始终克制自己不走歪路,是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高中班主任必须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原因。班主任能有效的进行德育工作,正确的教导学生做人做事,将会使每位学生受益终生。
二、职业高中实施有效德育工作的途径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水平
班主任要多运用政治、心理学等知识对学生进行辅导,遇到特殊情况如早恋,家庭困难,单亲等等,教师应主动找学生进行开导,在比如性格内向,自我意识强烈的学生要多加以引导。再者,班主任应经常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
2.进行德育工作要实际化
在教育之前,教师要精心备课,每节课有重点的培训,注重细节,注意方法,说的语言、搞得活动要贴合实际,保证每进行一次德育教育就要起到相应的效果。当有学生不屑于德育的教育时,教师应耐心给学生讲解其重要性,也可以适当的举实例来说明,让学生能够听得进去,听得明白。让老师的德育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对德育工作来说,它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事情,教师如果在德育工作上打马虎眼,无异于教导学生走歪路,也是对自己身份的极大不称职。
3.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班级
在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学生的配合也尤为重要,只有单方面的灌输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期间,就需要班主任与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只有让学生感觉与教师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老师身上的知识与精神。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就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1)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是一种相互的事情,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尊重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习惯与隐私,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抹去学生们的个人习惯统一整体,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人喜好,当学生的喜好存在偏差的地方时善意的提出并辅助其改正;(2)教师要与学生经常交流。人与人相处,谈话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应经常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困难之处。实实在在的体贴、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到温暖;(3)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班级里难免会出现家庭困难,单亲等学生,教师不可对其忽视,也不要一味的向着优等生,放弃或疏忽学习能力差,接受速度慢的学生。
4.创新教育方法
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32-02
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未来,他们肩负着我国教育事业承上启下的历史重任。就中职学校来说,中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教师群体,有着相当的数量。积极发挥中青年教师力量,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中青年教师特点,探索中青年教师实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定位
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集体的领导者,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依靠对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其专业道德、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在中职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班主任应该不断调整德育观、人才观,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技能,走向社会,担当起一位老师,一位家长,一位兄长,一位姐姐的重任,通过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中职学校中青年教师实施德育工作的优势
(一)满腔热情,激情澎湃地投入工作。很多刚从学校毕业新到岗位的青年教师首先面对的就是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些年轻的班主任满腔热情,激情澎湃,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具有其独特的“年轻化优势”,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中青年教师的激情和热情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用激情与热情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一股内在的信心与动力。
(二)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由于中青年教师都是大学刚毕业或参加工作不久的同志,他们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家庭的羁绊,闲暇时间较多,正处于大学毕业与参加工作的转型阶段,因此对校园里面丰富多彩的班级及校园活动记忆犹新。在工作岗位上,他们会怀念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自觉地继续着自己读书期间的兴趣与爱好,喜欢融入学生的圈子里与他们一起打球、跳舞、歌唱等,与和自己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关系融洽。
(三)关注自身的工作成就及发展条件。中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的愿望都很强烈,有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在工作中,他们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地展示自我,在积极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他们富有一股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精神,希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乐做学生的兄弟姐妹。中青年教师由于其特定的年龄阶段特征,一方面,乐交朋友,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接触的人群相对较少,社交圈相对简单,学生与同事成了他们每天相处的人群,因此,除了同事间的交往与沟通,与学生交友成了他们的选择,而且由于中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年龄相差不是很大,没有“代沟”,所以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较近,他们乐意去做学生的兄弟姐妹。
三、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优势实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中青年教师和中职学生之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如果能够恰当运用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将二者特有的特点兼容组合,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优势,实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如下:
(一)用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帮助学生重塑信心。中职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在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下,有些学生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当他们步入中职学校后,教师就要从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入手,帮助他们恢复对学习的自信心。而激发教师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因为学生在时间上接触老师较多,空间上接触老师较广,所以教师对待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一言一行,传授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对学生的评价等会对学生自信心产生较大的影响。中青年班主任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作用,让学生彰显个性,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在班主任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下和班主任的表扬与鼓励下慢慢培养自己的自信。中青年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给他们展示自我、调节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朝着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方向发展。
(二)充分利用课余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除了在课堂上接触较多外,平时的课余生活及师生共同参与的各项活动成了师生交流的另一个平台。在课余生活中师生间没有了课堂的紧张氛围,取而代之的是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在特定的场所将做人做事的道理渗透在谈话中,并在肯定学生兴趣与特长的同时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充分利用课余活动中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在建立起信任感后学生就能够听从指导,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上课认真听讲,善于动脑学习,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有明显的效果。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求知的欲望更强,逐渐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状态,达到在发展其兴趣特长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的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关注学生发展,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中职学生和普通学生有很多的不同,他们不缺的是勇气和各种才能,缺乏的是老师的认可。因此,中职学校学生注重自身表现,希望得到认可。而中青年教师也关注自身的工作成就及发展条件,师生间的这一特点是共通的。中青年教师出于自身对工作认可度的需要,他会在工作中不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而后进一步发现学生的优点与表现,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的是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中青年教师要结合本身希望得到认可这一心理需要更加细心地捕捉学生的表现,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要明白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后续发展的新动力,要抓住教育教学的这一契机,通过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的推动,激发学生新需要的产生,巩固且产生稳定的新动机,使学习形成良好的循环。
(四)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笔者对中职学生人际关系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中职生渴望与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但缺乏相应的沟通方式。表现为:超过四成的中职生与同学缺少良性互动;近三成中职生生体验到教师给予的自信与温暖,但大部分不认可教师的教育;超过六成的学生遇事求助朋友,但有时表现得比较盲目。身教重于言教,中青年教师要充分利用其年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学生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自己的微笑、幽默、诙谐的言词,宽容的态度,严格的要求融合一起,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对教师暴露思想,讲心里话。中青年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还应持一视同仁原则,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既可在课堂上,也可以是活动中;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紧紧抓住学生某一动态、言行上的错误,主动热情地溶化学生心中的“冰”,从而建立起师生之间诚挚感情,架起心灵交流的桥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胡玮.中等职业教育中班主任培养的几点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篇11
1.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高年级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重点,更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与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体育动机。如果体育教师想让一堂课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集中化和具体化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武术课上就可引用李小龙、王子平、孙禄堂、霍元甲等德高望重的武术名家事迹,这些优秀的武术家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擂台上挺身而出,运用高超的武技击败许多外国大力士, 发扬了中国人铁骨铮铮的傲气,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在讲解排球一课时就可引用轰动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奇迹逆D,在小组赛快濒临出局的情况下凭着对祖国的热爱成功挺进决赛并拿下冠军,完全印证了“如果有一种奇迹,那就是中国红”的誓言,这种为国争光的精神值得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例如上述例子还有很多,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并利用当下学生熟知的人物和事件加以协调融合,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唤醒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除了结合教材知识外,体育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教育活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身体,也能实现爱国主义教学目标。例如在投掷球教学中,教师就给学生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行折叠小飞机,并比赛哪位学生的飞机飞得远,同时运用小布球做运送弹药和打坦克调的游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完全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上肢和投掷能力,最重要是教育学生学习保家卫国的优良品质。此外学校每月组织德育工作,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发展规律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奥运户、亚运会和全运会期间就可在学校宣传栏宣传有关赛会知识和比赛情况,进一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也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热爱我国体育事业。
2.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理想主义教育
理想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它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更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小学体育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更要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学习和生活,建立属于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贯彻理想教育时完全可以借助游戏,因为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模式,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游戏教学完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会在游戏中玩起来,教师再顺势引入德育教育会获得比往常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讲解跳远后就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学生都排好队,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扮演小青蛙的角色,同时在学生20米外放置一块小黑板,中间空余部分可放置轮胎充当荷叶,当小青蛙在跳到终点过程中必须在经历荷叶,如果直接跨过则视为犯规。当学生顺利抵达重点后教师则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朵小花,那个小组取得小花数量越多,那么就可获得胜利。学生听到游戏后都兴趣高昂并积极为自己的小组胜利而努力。此时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个游戏中大家脑海中都会想到“胜利”二字,它就是大家理解,每位同学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所在小组取得胜利,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永不言弃。毫无疑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他们会以愉悦的心情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并在未来人生道路中以这种信念鼓励自己前行。
3.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集体主义教育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重视小学德育教育。该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德育教育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更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更好地状态迎接生活和学习挑战。当前多数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常常会在学习中出现焦躁和烦闷等情绪,再加上教师和家长过多关注成绩,忽略学生心理。德育教育在这种畸形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方式下成为净化心灵的途径,教师也应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解迎面接力跑时,这是一项团队项目,需要学生组成小组参与比赛。教师就可在教学中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之后以50m传递水瓶小游戏中展开教学,学生要在接力中保证水瓶不掉,一旦掉落则成绩无效。由于这是团体项目,部分学生因心理紧张而导致水瓶在接力过程中掉地,赛后情绪激动流泪,认为是自己的错误而导致没有成绩。此时体育教师顺势引入集体主义教育,明确告知学生只要参与其中,为团队奉献自己的一份能力就是最棒的,强化学生团队集体主义思想,更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和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
4.结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实施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保证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形成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其中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全面重视德育教育,从多种途径加以渗透,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当前幼儿的道德教育仍存在传统的先验论和灌输论的偏差,道德教育被视作规范教育而加以实行,将道德教育引入模式化、形式化的状态,而评价者把顺从、听话作为标准,泯灭了独立个体探索的权利。如何使发挥主体性进行道德教育是值得探究的。和谐德育的精髓就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若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喻为“人工草坪”,当下倡导的回归生态课堂理念是“天然草坪”,由此揭示将权利还给幼儿的必要性。在这样的教育思潮的感召下失去了操作和探索,怎么谈得到原生态的课堂?可见幼儿的探索行为是和谐德育的基石。
一、幼儿的探索行为的教育意义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想要“摸一摸”、“看一看”、“偿一偿”,正如提出人的双重性的假想——实然性和应然性,在德育中一方面承认幼儿作为客体与周围事物是相互依存的,这是德育中的实然性;另一方面强调幼儿区别于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德育中的应然性。
1.从德育中的实然性和应然性透视幼儿的探索行为。幼儿作为客体存在这个世界,即是德育中的实然性,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性。实践性规定实然与应然的两重性。实践性也就是探索行为。幼儿有选择地建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体现了和谐德育的应然性,因此,幼儿的探索行为体现了幼儿道德教育和谐发展的需要。
2.幼儿的探索行为是和谐德育得以实行的核心。幼儿的某种行为的产生受制于某种思想的再次升华。皮亚杰认识既不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思的主体也不起因于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这种联系是德育中的实然性和应然性的相互转换,让幼儿认识到大自然是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探索、发现、养成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为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播下希望的种子。
二、幼儿的探索行为与和谐德育内因剖析
幼儿的探索行为体现了一种和谐性,探索行为与和谐德育产生脐带性的关联,对以德育智化为目的传统的德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当今幼儿德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
1.幼儿的探索行为赋予和谐德育人性化的色彩。幼儿作为主体而存在,乏味的说教抹杀幼儿的主体性和天性,应让幼儿主动地探索,还德育以人性化,使之与外界接触。人性化德育要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融合。幼儿主动地与人、与自然、与社会达到相互协调融合形成道德认识最终形成道德行为。因此,探索行为是和谐德育人性化的直接体现。
2.幼儿的探索行为和谐德育的实施提供了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封闭性是传统道德教育的特性,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化。在德育过程中由他人经验升华而成的知识无疑是重要的内容,但不能以此来替代受幼儿的体验,在互动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整合,因此幼儿在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和谐道德教育的目的。
3.幼儿的探索行为是和谐德育得以实行的“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商家经商使用寿命最悠久的必经之路。德育的实施把幼儿的探索行为作为教育途经的“丝绸之路”。视幼儿的探索行为是整个道德模式化的支撑,实现知、情、意、行的建构过程是真、善、美的协调统一,因此,幼儿的探索行为是教育原生态理念下和谐道德教育发展的丝绸之路。
4.幼儿的探索行为有赖于和谐德育的实施。裴斯泰洛齐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因此这种理念把教育对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因素,为幼儿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幼儿的探索行为与和谐道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幼儿的探索行为有赖于教育原生态理念下和谐德育的实施。
三、幼儿的探索行为在和谐德育中的实施
倡导幼儿的探索行为是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关键。如何让幼儿的探索行为更为恰当,促进和谐德育的健康发展着实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营造和谐家庭氛围,还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家长应把探索、认识道德行为的权利还给幼儿。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良好家庭氛围的建构显得尤为必要。他们“无知”所以他们“有为”,他们“坚持”所以他们“探索”,这让我不得不赞叹幼儿是“成人之父”!在家庭中提供问题情境来激发幼儿整合为道德体系。(1)家长应尊重幼儿,相信孩子有能力建构道德体系。(2)允许充分地探索分辨是非曲直。(3)提供宽松的探索环境,懂得与同伴间的伦理知识。(4)应为幼儿创造探索环境,抓住教育契机。
2.师幼—保幼—幼幼,打造三位一体的互动环境。当幼儿走出家庭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带班老师、保育员老师。教师扮演支持者、引导者、协作者的角色,而幼儿是德育中的主角。(1)要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在小群体中建构一种道德体系。(2)应创造适宜的问题情境建立道德情感,使幼儿的道德走向和谐化的进程。(3)要为幼儿的道德行为的探索活动提供便利条件。(4)应将道德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结合,进而使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3.社区文化建设为幼儿的探索道德行为提供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及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是家庭、幼儿园就能完全取代的,幼儿将成为社会人,培养对外界事物的早期情感内化为道德行为,因此社会应对幼儿的探索行为给予支持。(1)社区文化应给幼儿的充分探索提供社会性的支持,如:十二月十三日那天是纪念日,加强爱国教育促进幼儿从一个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使幼儿的成长走向和谐化。(2)社区文化应为幼儿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可以每个月举办一次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的行为照片展,培养道德情感。
4.家庭、幼儿园、社区协调统一为幼儿的探索行为服务,提供一个教育原生态的环境,建构和谐道德教育。幼儿的成长离不开赖以生存的世界,使幼儿适应社会,并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懂得真、善、美的内涵,成为拥有道德智慧的人,这是和谐德育的真谛!因此,家庭、社会、学校共同为和谐道德教育的实施提供合理的环境,我们的地球才会可持续发展,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共处,我们周围的环境才会更加有序,这样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会得以良性地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金雁,杨柳.关于和谐德育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7,(1).
[4]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安徽育出版社,2004.
[5]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6]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篇13
互联网的普及,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1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2.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德育教育的资源。
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3.互联网的发展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巨大优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以课堂传授或1对1的形式开展,,而是可以在任何1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
4.互联网的发展使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在1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教育的效果自然明显优于单1感官感知的教育效果。
5.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互联网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互联网促进了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使学生在1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再者,互联网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并借助自身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网络这1虚拟现实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
2、实施途径
1.加强德育工作者对网络知识的学习。
学校应当鼓励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学习网络、了解网络,认真关注,努力探讨网络和当代学生的互动现象。尽量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并努力消除负面影响。只有自身具备了上网知识和上网经验,才能与学生在网络方面有共同的话题,才能与学生增加交流的机会, 教育才更有说服力与效果。
2.利用网络的虚拟性解决真实的问题。
网络的虚拟性1方面造成了1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另1方面,网络社会又有着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专题论坛、实时交流、电子邮件,师生可以平等地跨时空网上交流,以此来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等问题。比如,有这样1个学生:他平时常破坏或隐匿同学的物品,虽然我经常批评他,教育他这种行为是破坏他人财物、是偷窃,要求他立即改正缺点,但往往是他下次照犯不误。后来,我发现他常用oicq聊天,我就设法了解到他的oicq号码,然后以“1位大哥哥”的名义与他聊天。在聊天中,我终于知道了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原来是因为班上同学看不起他,不爱和他玩,他为了报复同学才这样做的。我找到了“靶心”,接下来的“打靶”就容易得多了。
3.加强学生的法律和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道德与相关法律在学校德育内容中逐渐成为必须。因此,学校在德育方面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4.利用德育专题网站加强德育教育。
通过办好学校德育专题网站,以丰富、详实、生动的材料介绍1些国家大事、身边小事,讨论学生关心的1系列问题,在这其中要坚持正面的声音,以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方式,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思想上的引导。在办好这类网站时,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权威性、指导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我与台湾小朋友手拉手”、“我为希望工程添光彩” 、“放学路队与安全”、“0钱使用新导向”等。学校还可以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校工作信息的,少先队及其它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这个网站,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
5.学生专题电子作品比赛加强德育教育。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学生们利用电子技术来创作班刊,办校刊,做贺卡,搞美术创作,制作班级网页,创立个人网页等,这些作品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举办关于德育专题的电子作品比赛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我们设定的轨道上来。学生们搜集与专题相关的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受教育过程,而且,学生们通过把原本松散的资料制作成自己的作品,就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然后,德育工作者把其中优秀的作品在互联网上发表,这样不仅对作者本身会是1种激励、1种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些作品来教育其他学生。
6. 转变德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中心的理念。
网络时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已不能满足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应该突破1味地空洞说教的方式,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自学讨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教师,应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是德育活动的主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自我完善需要。如学生行为规范讨论,热点问题追踪,学生管理真知灼见等。我们不应简单地就事论事,而应自觉运用网络这1载体,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发展自我,并内化为自身的1种素质。
7. 开展网上心理辅导。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基本心理成分,其中任何1种成分发生问题首先会导致个体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导致品德上发生问题。而面对网络给学生带来的众多心理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有的学校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方面也做了1些有益的尝试,如学校建立学生心理辅导室,但由于学生对心理辅导有1种片面的认识,认为进行心理辅导是“心理变态” “精神有问题”或“神经病”才需要的,如果自己进去了是很丢面子的事,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再者学生面对辅导员即使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也觉得不好意思,难以启口,即便讲了也担心暴露了自己的隐私而被人歧视,结果导致了心理辅导室门前冷落。因此,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建立网上心理辅导,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心理辅导员,定期上网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既可以避免了上述问题,也可以使学生存在的1些心理问题能够得以及时解决,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