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效学习的技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效学习的技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效学习的技巧

篇1

1、注意力稳定性理论:必须有目的地预习,注意力稳定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通俗讲就是如果课堂上课45分钟,真正有效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

2、记忆衰退理论:必须及时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3、记忆编码理论:必须动手构建知识树,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此外,你还得学会制定在一天里连考几门功课的计划。考试以前这段时间,你应该尽力去做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要是你刚复习完历史,你可以去游泳、走访朋友、洗洗碗碟,或者写封信。考试以前的活动与考试内容愈没关系,你复习的东西就愈不会忘掉。不要怕睡觉,睡觉是一种对于所学的知识影响最小的活动了。

积极学习的方法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主动。不论是在教室里,在家里的书桌旁,或是在上下学的车上,如果你经常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你会从中得到不小的收获。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一段放在这个位置?能不能为这个观点举出别的什么例子来?这个看法和另外一节课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研究表明,自我背诵和经常的自我测验能使学习效率提高40%以上。

其他建议如果课本或者笔记的每一页看上去差别不大;那么你就应该把它们弄得面目各异。这样你会吃惊地发现,你对事实材料的记忆力会大大提高。

要是书里或课上讲授的东西很有趣或者可以适用于其他场合,你就应该饶有兴致地去运用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们运用于你所感兴趣的领域。

“自由讨论”在教学中经常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能给你举一反三的机会,而且让你用言语来表达你的思想。找出正确的方式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会使你的思想富于条理。

篇3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

鉴于高一数学是整个高中的基础,我建议新高一的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预习

预习下一天的课程会让你面对新课时胸有成竹,老师讲起来你会更易理解,对于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更要认真听讲。

2.要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认真记课堂笔记

因为初中数学的难度相对较低,许多同学不记笔记也可能考一个不错的分数,但到了高中就不同了。我在这里介绍一个学习很好的同学的笔记方法。每一门课都要准备一本笔记本,记好以下内容:

(1)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2)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 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3)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以及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4)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3.课后巩固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课后的巩固,只是觉得在课堂上掌握一些知识就够了,其实这是错误的。高中数学的知识很多,并且不像初中数学那么浅显,而是有很多的内涵,如果不能进一步挖掘其内涵,那么只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的表面,于是在自己做练习时就不知道如何去解了,也不能运用这个知识。其实,我们还应该把这个练习中使用到的知识串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明白哪些知识在运用,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样能发现哪个知识点是重点,也能发现难题是如何把相关知识串起来的。

4.做好错题记录

篇4

一、老师自身的素养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老师自身的素养很重要。那么,老师要做些什么呢?(1)老师应让学生感觉到平和的气息。一位学生喜欢、爱戴的老师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2)老师应当保持幽默感。幽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是融合师生关系的剂。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的知识,往往能够铭记终身,永难忘怀。

二、结合生活实际

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小学数学教研的主趋势。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通过折、看、比,得出对称,再让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房屋的设计等是否对称,然后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

三、设置趣味游戏

学生都还是孩子,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使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起初是笨拙地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

篇5

一:加深理解

对数学课本里的概念要重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认真看书,多练习,全面掌握,结合所有资料,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更深知识的理解。

二:认真做笔记

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做笔记。听课不只是要听而已,还在积极的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用什么方法,什么公式等等。老师上课时讲的,都会有一些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还有平时都会出错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判断。所以上课做好笔记是必须的。

三:反复练习

平时要多做题,数学的学习和做题是分不开的。到了高三,要复习的资料、题目都变多了。但平时做题时,不能一味的只做难题,只做自己平时都还没了解的题,这样会使自己的信心大副的降低,对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出发,从基础题,中档题,慢慢的一步步的向前进行学习复习。

       高三文科学习数学的小技巧二

好心态给人信心与勇气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停留在分数上,更多的还是在于培养学习方法与习惯、思维与兴趣上。作为一个文科生,要想获得高考高分,必须好好掌握学习的方法,必须在平时做到举一反三。我深知数学对于我而言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在平时一定要意识到数学的重要,这是一个良好态度的开始,正确地看待数学,不过分焦虑,也不轻视大意,以一种更为谨慎而又达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的考试,那么就已经离开成功不远了。

良好的心态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认真对待每一次平时的小考试,在适度的紧张所带来的兴奋中,手感会越来越好,而这也正是高考取得胜利的前提之一。

好心态能够给人信心与勇气,但这只是基石,在数学的学习中,最为要紧的,恐怕还是一级级的踏板——实践。对于高中生而言,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是已经不需要再刻意强调的重点。反复的操练并不等同于盲目的题海战术,举一反三并不只是能力,而是学习习惯、学习要求。我并不是那种很聪明的学生,我经常会碰到许多不会做甚至根本没见识过的新题目。但是,碰到难题新题就立刻躲避,不仅无益于成绩的提高,更会让你丧失信心,反倒不如,按着题干,一点点去琢磨。有时猛然发现,原来解题方法与思想都是我们熟悉的,熟练的,只是题目换了一张新面孔而已。因此,对于考纲中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应该总是烂熟于胸的。而老师也会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只要按着老师的节奏跟上,消化知识点,归纳解题方法,总能在三年中,熟练地掌握它们,并将它们分类分层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离成功更进一步了。

该拿的分一分都别丢

考前认真的复习,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临阵磨枪,但是我认为比平时看得更有效率,尽管有人不是很认同。事实上我在这段时间里针对考纲,精简内容,回归课本,重视基础,再次温习一遍老师上课的笔记,经典的例题,重要的概念。毕竟,考试考的70%都是基础,所以,要想拿高分,还是老生常谈的话,该拿的分是不能丢的,这样我又比别人多得几分了。

而在考试中,特别在考试的前几分钟,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点紧张,我也不例外。因此每次我拿到考卷,便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只是一次练习而已,相信自己,于是我慢慢地沉入到做题的气氛中去了,紧张的心理也会因为平时长期的训练所带来的信心而逐渐缓解。另外考试考完了结束了,不管考得如何,考后的归纳与总结,其重要性并不输于考试的过程。我们要善于归纳总结,不同的出卷老师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那些基本的思想与方法却是一致的,技巧只是附着于其上的藤蔓,撑起一树阴凉的还是树本身。除了归纳总结卷子上的一些知识,心态的调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次考试的成绩好坏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学习的状况,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正确的积极地态度,也只有这样才不会止步不前,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高三文科学习数学的小技巧三

上好课.同学们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学习质量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一环!

篇6

现代信息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便是信息技术,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显得愈发重要。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所有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究的课题。

1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导学案设计

1.1 激发学习动机,准确提出学习目标

在一般教学条件下,学生往往有着十分混乱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此来帮助学生维持很好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设计信息技术课程的导学案时,进行特定情境和启发性问题的创设,从而对学生积极引导,帮助其主动思考和探索。[1]此外,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程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于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明确学习目标,紧密结合实践。要在导学案中运用恰当的、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且目标明确。诸如,任务驱动式、主题探究式和研究式学习方式等都是比较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例如,八年级信息技术的一节课“元件及运动渐变动画”。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元件的含义,对制作运动渐变动画的技术加以掌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倾向于技能操作方面。所以,设计好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同时还要考虑案例的设计和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关键的是要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解决提出的问题,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进行。从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常用,教师在出示任务之后再进行演示,学生在旁边观察模仿,最终独立完成任务。导学案的设计是要先学后教,在把知识问题化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散其思维,也将教师“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 根据不同的学情,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

教师设计导学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包括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据此来思考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现代学生观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是为了了解学生感知教材的能力;研究教材也要从学生的思维进行,导学案的设计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有充分的考虑,并设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信息技术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而学习任务的设置对把所学知识、技能放在具体问题中学习特别重视。教师精心设计的完整导学案,对于学生而言,其收藏价值很大,可用于学生的后续复习。

1.3 将分层教学融入导学案设计中去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有着不同难度的模块,可能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两头分化,在程序设计模块可能更是如此。教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层教学”是教师可以尝试的不错的方法[2],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同时学习任务的设计也要具有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善加引导,令其积极主动参与且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这时候就需要按照不同层次的班级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学生可自主选择,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1.4 结合课程特点,做好学结

在信息技术课程当中的学习模块很多且不同,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而教材中蕴含的知识可能很零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归纳小结,帮助学生一起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所以,导学案对于这方面工作要做好。归纳小结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文字概括或是图示总结都可以。

2 导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分析

尽管不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意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可是导学案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的存在。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加以改善,这样才能在利用导学案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些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到导学案,教师应该对导学案的操作步骤加以特别重视,尽可能地避免操作问题带来不好的发挥。一般来说,关于导学案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课前导学、课堂研讨和复习巩固。

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也就是课前准备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以教材学习目标作参照,并且要研究学情,即学生自身具备的知识经验水平情况。其次在导学案中加入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在信息技术课前导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与教材的重点内容相结合,编制适合学生的、合理的预习计划,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前一定程度地了解教学的重点内容。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对学生善加引导并促使其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安排强化预习的内容。对于导学案中的有关知识可以给学生做展示,包括基础知识级、理解应用级和拓展级等。这样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从而适时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相关技能。

3 结语

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优化设计导学案将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并为此架起一座更便捷的桥梁。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就要努力对导学案进行精心设计,在设计的同时还需要对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导学案的思想。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有效教学策略的采用也十分重要,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教学,但是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狮城中学,广东 佛山 528225)

篇7

一、巧借动画技术和无线发射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难点不突破,学习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会影响学习信心,降低学习热情。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技术和无线发射技术,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可以呈现肉眼所无法观测到的现象。在这种情境下所突破的教学难点,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案例:《日食和月食》一课,学生对于日食、月食的发生原因及变化过程很难理解。利用一个名为“地月系统运行仪”的教具,由会转动的平台和几个天体模型组成,通过不同天体的组合,可以形象地演示五、六年级宇宙单元的十多个实验。特别巧妙的是,在地球仪上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和无线发射装置,通过这两个装置,可以把观察到的现象发射到上课所用的大屏幕上。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同时看到从地球角度所观察到的天体运动现象。通过这套装置,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楚这些宇宙现象,并且加深对形成原因的理解。

二、巧借多媒体交互技术巩固课堂难点

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要进行及时的巩固,但是这个巩固靠单纯得重复记忆效果并不明显。这里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比如《测量水的温度》这一课,可以把温度计使用的五个要点设计成一个FLASH闯关游戏。整个游戏界面美观,还配有动听的音乐,寓教于乐,操作简便,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小朋友们在好胜心的驱动下,都积极参与游戏,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不知不觉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巩固了温度计的读数,为后面的实验操作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三、巧借摄像技术再现实验过程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许多的对比实验,如果让学生逐一完成所有的对比实验,显然是不现实的。演示前,先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并确定实验方法,强调相同条件,突出对比因素,初步明确对比实验的原则和方法。接下来的时间,可由学生分组选择感兴趣的实验,进行设计并实施。即让学生去分析、确定新的对比因素,然后再分析其它可能有影响的因素,从而设计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因果关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各种问题,同时也会有很多闪光点,为了方便小结时分析,可借助摄像技术,把每个小组的实验过程给拍下来。等实验结束时,就可以把再现的实验过程,进行形象的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四、巧借电子表格技术有效处理实验数据

每一个实验单元都离不开实验数据的记录,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教师的常规做法就是将学生的数据反馈上来,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去发现其中包含的科学规律。但对于一些实验数据较多的实验,学生面对黑板上的一大堆数据,会感到非常茫然,不能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实验结果,这时老师借用工具,对数据的巧妙处理显得非常关键。

比如《磁铁的两极》一课,比较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每个小组分别在磁铁的五个点上挂回形针,记录磁铁不同的位置上所能挂回形针的最大数量。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把全班的数据都统一汇总到EXCEL表中,利用AVERAGE函数来求出每个小组三次实验的平均值。而且EXCEL里的公式可以复制,虽然有十二个小组的数据,用一分钟就能搞定。另外,借助EXCEL中的图表功能,把每个小组所测数据的平均值,绘成一个折线图,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就很容易推理出结论。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实验的联姻,所起到的是“1+1远远大于2”的效果,不仅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还能促进教学改革的纵向深化。只要合理的运用,就能更好的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现代信息技术[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8

二、针对运用层次问答题进行记忆技巧的研究———头条字法和谐音字法并用

对于需要达到运用层次的问答题,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我们把每个问答题的关键词圈出来,然后取第一个字组成背诵的关键词组。为了方便记忆,还可以根据谐音把字进行前后顺序的调整,这样可以读起来顺口,印象更深刻,记得更准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记住这个问答题有几个点,每个点的第一个字或者关键字是什么。以《经济生活》为例,我进行了以下背诵技巧的探究:

1.价格变动对生活影响

价升需少;必小高大;替同补反。解析: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大。③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生本利有

解析:生———生产力低,发展不平衡,本———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利———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生产力,有利综合国力,有利生活水平)。

3.企业经营要成功,需要“战创诚”

解析:战———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实现分配公平

一制度二提高三公平(一个分配制度,二提高两个比重两个同步,再分配更重公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公共宏”“公共桥(调)”

解析:坚持公有制主体,共同富裕目标,科学宏观调控。“公共桥(调)”,即公有制、共同富裕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等。

6.科学宏观调控的原因:“优职弥”谐音“优质米”

解析:优———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要求,职———政府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7.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经价国就”谐音“今嫁国舅”“敬酒误国”

解析:经———促进经济增长,价———稳定物价,就———增加就业,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敬酒误国(酒喝多了会误国,需宏观调控):敬(经)———促进经济增长;酒(就)———增加就业;误(物)———稳定物价;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8.全面小康社会要求为“经生型”谐音“今生行”

解析:经———经济健康发展,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

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创城经资”

解析:可———可持续发展,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城乡发展一体化,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篇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是信息技术应用最前沿和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正处于应用阶段向融合阶段的转变。信息技术融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所有学生和所有教师参与,信息技术作为整体纳入学校经费预算的所有方面,整合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全部学习都能应用技术和众多的装备,构建一个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在我国教育中也应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使我国信息技术能够与课程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将信息技术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具体的感受到语言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优化教学环境。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古板、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是在课本的内容偏离现实生活太远时,如果只靠教师的朗读和在黑板上的书写,很难将语文课本里表达的寓意形象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逐渐的失去兴趣。恰恰在语文课堂上,如果引入信息技术,就可以优化教学的环境,使语文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形象,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引入图像、声音、视频等,激发学生的感官、视觉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对安塞腰鼓的了解甚少,就不会体会到文章描述的那种舞姿和寓意的黄土高原人的开放的性格。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搜索到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表演等,让学生更好的接触到安塞腰鼓,帮助学生学习。

(二)让课堂灵动起来。小学生对于知识的不断掌握是由感性逐渐过渡到理性的。运用信息技术,恰恰能将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抽象化为具体,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这种不足,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具体的掌握语文知识。作为小学生,自身年龄比较小,正处于懵懂的阶段,理解能力比较弱。一些需要运用大量的语言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以感性的方式学习,使学习过程的难点重点能够迎刃而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动画和图片,让教学内容从书本上走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图片、图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观察,可以更清晰、更快的接受大量的教学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生动的图形、视频等,将图像、声音和文字有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率。

(三)创设真实情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语境是很重要的场所。任何有关语言的魅力都是来自于它的语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利用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创造一些逼真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到语文教学角色中去,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很快的学习到课本里的知识。当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差很远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接近课本知识的图像、声音或者动画,使教学内容与课本情景更相一致,缩短教学与现实的距离,创新小学语文高校的课堂。

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因为课文是战争题材,与现实相差很远,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很难掌握课本知识,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模拟一些场景、声音,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

(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够将图形、声音、文字、动画、影像等进行有效的集合,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打开小学生的思想空间,激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创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充满学习热情,激励小学生主动提出疑问,进行不断的创新。

(五)丰富小学生的拓展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小学生将文章读懂并背诵,并且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典型的词句。这些远远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一定让小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知识进行积累运用到课外知识中去。掌握更多的知识,多读书才是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所以,让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每次学完一课,都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更新颖的环节,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强小学生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如在学生学完《一夜的工作》以后,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为人民服务的生平事迹,还要让小学生有能够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教师传授知识,同时让学生更快的学习并掌握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对于非英语专业高校学生来说,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耗时耗力,却仍面临许多问题,如:词汇量小,即掌握的单词数量不够;词汇数量不足,即掌握的词汇量不少,但在实际应用――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产出活动中的可用词汇却不多,学用脱节;对词汇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不足,词汇意义残缺;忽视课后学习,过度依赖教师课堂词汇教学;很少或不能有效地使用词典,或仅使用电子辞典;将词汇学习与语言技能等同起来,认为只要掌握了词汇就必然会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死记硬背,突击记忆,应付考试等。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词汇本身具有数量大、没有很系统的规律性和难以控制等特点,给学生识记带来很大的困难;其次,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及引导,导致学生课后不懂得或不善于通过学习策略来提高习得的效率和效果;再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只注重词汇的浅层次的形式加工而忽略深层次的语义加工。此外,教学中所使用教材的教学大纲词汇表及其选词也会对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量准产生影响。

二、学习形式的选择

“词汇学习可分成两种形式,一类是直接式,另一类是间接式。直接学习是直接的词汇练习和活动”。[2]其形式包括以识记为目的的集音、形、意于一体的词汇表学习和以巩固、运用为目的的涉及口头和书面的各种词汇练习(如就词汇的拼写、词汇的意义、词汇常见搭配、词汇的用法所设置的各种词汇练习)和查字典等。“间接学习是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词汇学习上时所进行的”。[2]其形式包括阅读文章、交流信息、聆听歌曲、观赏电影、叙述故事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非直接地或有意识地记忆单词,却附带习得了其中的词汇,如在阅读文章中,通过上下文,根据语境,猜测并且习得生词的含义。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通过词汇表等直接集中学习词汇的策略被广泛应用和接受,且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为接收性知识必须在生成性知识之前获得。而间接词汇学习则可以帮助学习者在获得充分的可理解输入的基础上,实现理解性词汇向生成性词汇的转化。因此,依学习阶段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形式。尤其是在词汇学习的初级阶段后,词汇学习应更多地从直接式转向间接式,二者结合,互为补充。

三、学习技巧

“词汇学习策略可以被概括为学习者有效地获取、加工、储存、检索所学词汇知识和信息的各种计划、行为、步骤、方法和过程,它是学习者对词汇知识和信息有意识或潜意识的输入过程”。[3]在直接词汇学习和间接词汇学习的过程中,适当运用某种词汇学习策略,或多种策略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在这里,列举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常用学习策略。

(一)语音法

语言是以声音来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其中语音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因此,单词的正确记忆方法是根据正确的读音和音节进行拼写,也就是说,要首先认真学好语音,即发音必须正确,这样才不至于引起听者的误解;其次,要熟练掌握拼音规则,这样才便于根据读音,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记忆单词,有效地将单词的音、形、意结合在一起,把难词简化,增强记忆的效果。

(二)构词法

“英语单词是由词素(词根、词缀)构成的,词义是由词根产生的。单词的数量虽然浩瀚,但词素的数量却很有限。如果掌握了词素,懂得了基本的构词法,就很容易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4]因此,记忆单词主要是记忆自由词素,因为自由词素可以充当词根,同一词根加上不同词缀可以构成很多的派生词。只要根据构成这些词的词根和词缀,猜测出这些单词的含义并不难,对于理解词义、认识新词和扩大词汇量都有重大意义。

(三)联想法

英语中的词汇是一个整体,所以孤立地记忆单词必定枯燥无味。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根据单词音、形、义的特点,通过联想方式,掌握词汇的规律,把词汇进行分类,以形成新的或更大的词汇量,最终达到交际无障碍的记忆方法。联想法中包括词形联想、语音联想、语义联想和词义串联。词形联想,即看这个词,就联想到和它拼写相近的单词。语音联想,即由这个词联想到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义联想,是看到一个单词,就会想到它的近义词、同义词或邻近词。而词义串联,则是由学生自己发挥,将一些需要掌握的单词的常见含义串联成一个小故事或事件,从而快速记忆单词。

(四)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要求学习者通过联想一个外语词和它在学习者母语中的同音词之间的形象联系来记忆这个单词。其核心在于学习者要建立目标词和已经熟悉的目的语词之间的联系,其中熟悉的词项(即关键词)就构成了目标词的部分或全部词项。关键词法在努力挖掘生词与母语词汇或二语词汇的过程中,由于大脑的积极介入有利于词汇的拼写、读音及语义进入深层记忆,有助于学习者在语境中理解词汇。

四、记忆词汇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记忆遗忘规律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现或错误的再现。快速有效地记忆单词,除了需要选择和应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外,还需遵循科学的记忆规律。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规律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5]

如何才能减少或克服遗忘呢?

学而时习之。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即成为人的短时记忆。没有及时的复习,短时记忆就会被遗忘;而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词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就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而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更会使记忆的牢度大打折扣。因此,在词汇的习得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记忆规律,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结合个人记忆的特点,强化瞬间记忆,变机械化记忆为理解记忆,加强记忆的效果。

(二)情感因素

除了客观上的记忆遗忘规律外,学习者主观上的情感因素也对记忆有着影响。因为词汇的记忆是长期、持久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愉快的心情会是记忆的催化剂,而抵触的情绪却会成为记忆的绊脚石。因此,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应交替使用各种学习方法或形式,持续激发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时的愉悦。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词汇是复杂的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系统性,并不是一个个具体词汇的简单聚合。因此,词汇的学习也绝非简单地记忆目的语的一个个词,而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非英语专业的高校学生,应适当运用词汇学习策略和记忆策略,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将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相结合,以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和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输出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词汇量调查.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公共外语教学研究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212-224.

[2]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2.

[3]Atkinson,R.C.Mnemotechnic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mecican Pshchologist,1975,30,821-828.

[4]蒋争.英语词汇的奥秘[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5]Ebbinghaus,H.Classics in Psychology.Bristol,UK:Thoemmes Press,1999.

[6]何家宁.词汇呈现方式对词汇记忆影响的试验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1998,(2).60-63.

篇11

当前高职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上的弱英让职业英语的教育举步为艰。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大量外资的引进,整个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的提高,为了让高职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高职教育者的我们就更应该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从而提升自我价值,增强职业竞争力。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以及理解能力。

1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所面对的障碍

目前来看,各种类型的英语等级考试是高职学生检验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是通过大量的练题,背单词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提高英语阅读的水平。

1.1语言知识方面的障碍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的障碍之一就是词汇方面的不足,阅读理解对词汇的要求是很高的,掌握相应的词汇量对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词汇量偏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程度。缺乏词汇量的阅读会让高职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英语中有很多单词在形似的,但内涵上大不同。不清晰掌握词义,很容易导致阅读的偏差。另一方成来说,高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有语法上的障碍。各种从句及语法点,具有各自的特性和分析方法。高职学生如果忽略阅读中的语法特性,对比较冗长的语句,常常缺乏耐心去分析每个句段,这样就不能掌握其主要内容,从而忽略语义。

1.2语篇障碍

传统的阅读理解方法多数是只停留在句子层面,学生获得语篇意义也基本上是把各个句子意义相加从而得到的意义总和。这种理解就只是对文章表层信息的理解,所以会经常觉得阅读得很辛苦,速度也很不理想,理解也不全面具体,因为学生们忽视了句子与句子间的联系,没有从更大的语境范围去获取语义,文化背景知识的贫乏是阅读文章的另一个障碍。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一些文化背景完全不了解,这样就只会望文生义,这就造成了阅读的障碍。事实证明,越深刻细致的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就越能理解和使用这种语言。由于对一些自然科学,地理常识的以及方言和西方谚语等的缺乏,会造成高职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无法理解文章内容。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提高英语的阅读水平,从而无法理解文章语句的真正的内容。

1.3阅读习惯的障碍

不良的阅读习惯也是学生形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有的学生虽语言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也较广,但阅读速度慢,效率低,其原因之一便是不良的阅读习惯。高职学生英语阅读中的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阅读时以单词为单位,逐词逐句阅读,而不以意群为单位。阅读时常常用汉语口译或心译。这是学生认为只有把阅读材料的每个句子翻译成汉语,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有回读习惯的学生担心还没有理解和记住刚读过的单词或句子的意思,因而回头把刚看过的单词或句子再读一遍。学生的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不仅降低了阅读的速度,也严重影响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真正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可以从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文章,抓住语句的重点。这样就能节约时间,也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解答问题。

2 如果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技巧

2.1学会联系上下文来推测单词的内容

词汇量的扩大,无可否认,英语词汇容量是很大的,但是是可以提高的。将巨大的单词容量进行分批处理,坚持每天分段的背诵单词,就这样分批背诵可以减轻单词压力,与此同时,要学会联想性的背诵和归类,将类似的单词进行区分背诵。由于在我们阅读当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单词,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联系上下文来推测单词的内容,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根据词性来分析。

2.2加强语句的分析以及丰富知识

单纯的为了解决英语阅读当中出现的问题,就应该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对文章中能够解答阅读问题的内容进行分析,再细致的进行逐句的分析。因为不同的语句有不同的语序,所以在语句的分析当中首先要了解语序,从而定位语句中的主谓宾,从而了解这句话在讲什么,解决了什么,判断能否解答我们的疑惑。当然,在这一培养兴趣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可以认识到一些在严谨的教科书之外的英语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当中能够更加地道的去理解文章内容。

2.3运用英语阅读技巧

所谓的英语阅读技巧,是在英语阅读的过程当中,实践自我掌握的快速有效的阅读方法。英语阅读的技巧不是单一的,不是所有的都是一样的,而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英语阅读技巧。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问题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要解决文章主旨的问题,就可以选择略读技巧,将主要问题定位到文章的第一段和结尾一段还有大标题和小标题,一般根据这些分析文章的主旨。

阅读技能能让我们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从文化对比的视角,促进独立创新思维;我们学会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思想情感的兴趣,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和快速阅读技巧。只要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并运用成功的阅读策略,英文阅读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而具备了真实的阅读理解能力,再掌握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任何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大家就会迎刃而解了。

篇12

1 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主要难点

(1)一词多义,增加了翻译难度

同一个词,由于语言环境的差异,其词义往往会千差万别。一词多义问题是高校商务英语学习难以攻克的问题之一。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的语言环境,因而许多单词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达出来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这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商务英语翻译难度。比如,confirm一词,在一般英语语境下,其含义通常为“确认”,但在商务英语环境下,翻译者会将其翻译为“保兑”。 再如,Bond一词,含有“束缚”之意,在商务英语的语言环境下往往直译为“债券”,而在某些特殊商务语境中,有时会将其翻译为“关栈保留”。 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中,学生若无法攻克一词多义问题,将会影响其翻译能力的提升。

(2)专业术语较多,难以有效把握

专业术语翻译是商务英语翻译难以把握的问题之一。商务英语翻译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层面广、专业门类多、数量多,尤其是大量缩略词的使用,稍不注意,轻则闹笑话,重则损失巨大。比如,国际支付方式的L/C为Letter of Credit的缩写,其含义为“信用证”;ACT 为advance corporation tax的缩写,即预扣公司税;Inv.为Invoice的缩写,即发票;forex为foreign exchange的缩写,即外汇。学生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若不能较好地把握好这些专业术语,往往会导致译文与原文所要表述的含义出现偏差,更有甚者,会扭曲文章原意,从而影响整个文章的翻译效果。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积累专业术语,逐渐理解和把握。

(3)专业性过强,对翻译者能力要求高

商务英语专业性较强,对翻译者能力要求高。以商务英语广告翻译为例,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强,用词讲究洗练含蓄,结构错综复杂,这不仅要求翻译者熟练掌握专业的英语、商务、广告、管理等行业知识,而且更需要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同时,还需要较强的跨文化能力,能够对广告创作与所投放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习俗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奇思妙想充分表达出来。

2 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1)正确选用词义,适当地进行词义延伸和引申

英语单词较为灵活,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因选词不当导致词不达意或译文与原文含义不相符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具体语境中语言的交际功能,正确选用词义,谨慎使用易混淆词语,掌握固定的翻译词汇,进而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翻译质量。同时,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当某些词汇难以根据上下文作为解释时,还需要从其固有的基本含义出发,结合上下文,适当地进行词义延伸和引申,从而确保译文语意清晰、流畅。例如,International business as a field of management training deals with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business activities that 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作为管理训练的一个领域的国际商务具有跨国家边界商务活动的专门特征。“deal with”这一短语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处理、解决、应对、涉及”,选取其中任意一个含义都无法与后面的“专门特征”搭配起来,故需要将其进行引申为“具有”,这样才与地道的汉语表达习惯相符合。

(2)合理增减词量,确保翻译表述通流顺畅

增减词量是商务英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之一,它是指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结合原文上下文含义、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征等,合理适当地在译文中增添一些原文隐含或省略,而实际意义却需要的词汇,或删减一些原文中多余或不符合表达习惯的词汇,以充实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保证译文语法结构完整、语言表述通流顺畅。比如,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所有现金红利,均需要缴纳所得税。(根据汉语中的行为习惯,需要增加动词)。再如,At present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n New York is very weak while the stock market is very strong.目前纽约外汇市场十分疲软,而股市却十分坚挺。(动词is如果被直接译出,将会使译文别扭不顺畅,故应省略。)We assure you of our prompt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我们保证立即处理此事。(减译了you ,our)

(3)熟悉各种文体,掌握商务英语常用术语翻译

商务英语内容涵盖广泛,涉及到的文体较多,因此,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体所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熟悉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能够针对不同文体的结构、功能和语境开展翻译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翻译出现错误,提高翻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另外,商务英语涉及到专业术语多,如价格术语:CIF 到岸价格、FOB 离岸价、CFR成本加运费价;贸易保险术语:F.P.A平安险、W.P.A水渍险、Risk of Leakage渗漏险;贸易方式术语:dumping 商品倾销、antidumping 反倾销、tariff barrier 关税壁垒等。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常用术语翻译,力求译文用词规范、翻译准确。

(4)了解语言文化差异,实现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

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了解这些语言文化差异,并优选有效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比如,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有学生直接将其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忽略了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导致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不对等。事实上,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赋予了超凡的神力和智慧。英语中“dragon”其文化意义为“魔鬼、凶残”,是“罪恶的象征。”而“tiger”在西方国家代表强壮和强悍,故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对等。

总之,商务英语翻译方法多样,技巧灵活,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立足实际,灵活运用,在保持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词语精炼、术语规范、语言流畅、表述清晰、翻译准确,从而提升学生商务英语翻译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红: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2]余富林等著:商务英语翻译[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

篇13

二、化难为易。解决难点

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知识及演唱技能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教学也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因此,往往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儿童的认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音乐理论以及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变得直观、有吸引力,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能更好地解决难点。例如在歌曲教学时,先后出示课仲:歌曲旋律一填上歌词一突出难点。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听旋律、唱旋律,再填唱歌词,提示学生一字多音的唱法,并反复练习,同时强调歌曲中反复记号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歌曲教学步骤清晰,难点变得形象、直观,学生学得轻松。

三、以情带声。表现歌曲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是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解歌词,感受音乐的必要途径。演唱歌曲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可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提升学生的感受层次,并利用电教手段,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例如在本课歌曲情绪的对比及处理时。提问:“这首歌曲曲调委婉、流畅,朗朗上口,同学们唱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点情感就更好了。那么你认为哪两句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呢?”生答:“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师:“这两句写的最美,听听看老师是怎样唱的。”我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句歌词:火一样的热烈与绿色的宁静形成对比,音量分别用强和弱来处理。同时分角色演唱,男生唱第一句,女生唱第二句。(课件展示)在歌谱中用红色标出强弱记号,用蓝色标出角色的分配。使学生演唱时一目了然。在结束旬的处理中我运用了渐弱记号,学生唱出了对江南的无限向往和留恋。

四、增强容量,提高效率

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得被动且枯燥。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臂之力。由于多媒体系统可储存和处理大量信息,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设计收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在电脑中进行适当地编辑、处理,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得心应手的使用,既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又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增加了课时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本课教学中,除了歌曲导入、歌曲难点教学、歌曲处理这几个教学环节,我还设计了歌曲欣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