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工程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它会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并会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通过这种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能使林业生态工程中的使用价值以及价值都能得以体现。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生态功能的商品机制以及生态机制,这两者都是人类劳动所产生的,也是生产社会中的实用价值,生态机制产生的价值,这种载体为生态价值;而商品机制所产生的价值,这种载体为商品价值。人工林所产生的自然环境、资源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都是在林业生态工程价值当中的,其中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价值量都是由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生态系统价值在组建的过程中就缺乏一定的平均机制,而且所有的人工林生态经济系统都有所不同,在定义其价值量的时候还是要依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来定,主要还是根据劳动时间来定,并不是社会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系统价值以及使用价值是由林业生态工程来来体现的,这不光表现在自然环境和资源上,还会表现在自然的环境和价值中,也直接体现在生态经济系统上。其中,使用价值一般都表现在林产品和林木等一些产品上,这些都具有商品的使用价值,能起到改善土壤、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防风沙等实用的使用价值,是企业生态产品不能替代的。而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时候,林产品的生态能力和产出价值都是要耗费人工劳动的,这样才能形成林业生态工程特有的生态经济效益。在这其中不光有经济效益产生,还会有一定的生态规律,这也能产生经济效益,但其要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
3生态经济的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在整个林业生态系统中,其设计对象和规划对象都是人工林业生态经济系统。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并促进其长期和短期效益的统一性原则。通常的情况下,生态效益都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如果这两者之间有矛盾,要从各个两面入手,并考虑林地的具体情况,再重新调配投入的程度,使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并调整林种的种植结构,使营林水平有所提升。
3.2适应性原则
受到我国固有土地面积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林业生态体制比较完善,生态经济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在林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林业生态模式和类型,依据地理形貌划分主要有山区人工林、平原人工林等类型;依据林种划分主要有经济林、用材林、特种林以及防护林等类型;还有很多类型,这里不一一例举。林业生态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当地林区的情况,看适合什么样的林种,以选取相应的种植类型,要是在沿海地区修建防护林,地域属于亚热带或者暖温带气候,自然植被的分属就应该是落叶林区,而在东北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枫树、红松、以及桦树等种类,南方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马尾松、冷杉等种类的树种。林区的条件主要是选择种植树种的因素,不光要考虑到气候的情况,还要考虑到水分和肥力的情况,不能片面去选择树种种植类型。
3.3层次性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尺度的工程序列体系,从横向角度看,可包括农户林、林场、农田林、区域以及国家各个网络层次,有小到“庭院经营型”林业生态工程,大至诸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纵向角度看,其层次结构是复杂的。因而应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产生各种层次水平的生态经济效益。
3.4动态性原则
基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原理,利用环境建设工程来保证生物群落的建造;反之,利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促使系统生产力不断提高,从而林业生态工程能加速或缓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演替,使生态经济效益逐步得到再现。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进行动态跟踪调整。
3.5最优性原则
篇2
1.2可以充分地发挥景观和人文等多个积极因素的作用
对于该工程而言,把生态理念引入工程设计当中就意味着在设计当中不单单要重视工程的防水防洪以及抗旱排涝的实用功能,还应当综合考虑国家的建设和经济还有社会等的效益,从而满足了以生态要求为基点来设计合理的灌溉工程,从而实现社会的建设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和谐统一。最后的施工所建出来的工程在如此的设计理念之下不仅仅有良好的抗洪排涝功能,还可以和工程周围的环境相融,使得工程具有景观以及娱乐功能,给两岸增加风景美。
1.3遵照“因地制宜”的科学理念
我国因为疆土广阔,所以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经济和社会条件,灌溉工程的生态理念从一定程度上讲还可以为“因地制宜,适当超前”的坚持起到了正面且积极的作用。作用体现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这项工程当中尽力进行就地取材并且随风就俗,从而让这项灌溉工程整治的标准在和地方经济相迎和的条件下达到审美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部分之一就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这也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及服务,所以节水灌溉工程也要求一定的超前性,也就是按照生态原则把起点以及标准进行适当的提高,然后依照经济状况以及发展水平进行分期实施。
1.4坚持了我国的保护以及修复生态环境原则
现今,我们国家不断地在提倡生态环保,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当中对于生态理念的应用,为我国生态环保政策的实行起到积极作用,其综合功能不会因此而被破坏,这不但满足了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而且全面和持久地保证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2设计的标准
在设计时有许多的变量是应当考虑进去的,比如,伴随季节变化的河流径流量以及种植农田的面积和农作物的种类等,因此灌溉的用水量也是不确定的,即不同年份的来水量以及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灌溉设计的标准作为依据是农田的灌溉工程建设规模所必要的,这也可以保证设计方案足够科学。灌溉设计的标准要以灌区的很多因素作为依照,进一步的综合考虑加以确定。表示灌溉水源对灌溉用水的保证的程度则是灌溉设计的标准。设计标准的高低也就代表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的高低。所以,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灌溉工程规模的大小。灌溉设计的标准一般来讲有:灌溉设计保证率还有抗旱的天数。
2.1灌溉设计保证率
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的试用期间,灌溉用水所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据总年数的百分数就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其用符号“P”表示。P=70%,代表的就是某一工程在百年当中有70年可以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剩下的30年无法完全保证,存在缺水的现象。P=70%即为其灌溉设计保证率。所以,在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时,设计的一方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去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的大小,尤其是当地水源的现实情况以及作物种的种类。水源缺乏的地区以及以旱作物较多的地区,其灌溉设计保证率取50%~80%;水源丰富的地区以及以水稻较多的地区,取70%~95%。
2.2抗旱的天数
以灌溉设施,例如塘坝等供水能力作为依照,以连续无雨的境况下,可以满足作物对水的要求的天数为基准就是所谓的抗旱天数。打个比方说,灌溉设施可满足持续80天的作物灌溉需水量,那么这个该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就是抗旱80天。抗旱时间应该规定成当地主要的作物对水的要求较为迫切的灌溉时期。这个天数的确定,应按不同的地区的实际状况加以确定,做到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3.1在河流治理导线设计的应用
在设计传统灌溉工程河流治理导线的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是该工程的防洪和排涝作用,不重视工程的环保生态性,会使得自然河流中的浅滩和急流还有主流和支流等等的格局被改得面目全非。倘若只从工程造价还有工程量上分析,这么做好像无关紧要,不仅能够达到缩短工程周期的目的,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但它对生态环境却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在被废弃的原有河道的附近,动植物的生活的环境会急速变差,恶劣的影响也会波及农田的灌溉;其次,环境也会因为新开的河道而被一定程度地破坏,严重的会发生水土流失。所以,维持工程所在的区域的生态功能是要尽力去做的,节水灌溉工程的过程要尽最大努力去保持河流既有状态以及周边的环境,局部的调整如果是必要的话,充分地论证也应进行。
3.2河岸滩地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
因为河岸滩地有经年和有明水以及地下水位高的这些特点,所以在它的整治过程当中就要充分地利用起河岸滩可以缓洪滞蓄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其在防护植物中优先选择耐水淹的植物。经由这些年许多实践表明,倘若仍盲目采用之前的浆砌片石护坡来防护河岸滩地的话,就会因水流的冲刷还有冻胀等原因,使得这些护坡防护需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不然坍塌可能就会发生。而相对那些使用天然的芦苇这样的耐水淹植物用来防护河岸滩地,就会因为这些防护植物可以很好地保持水土而免去相应的修复等的环节。
3.3堤岸结构设计当中的应用
河道的骨架以及保证防洪安全的关键就是堤岸结构。以往的河流堤岸结构使用的是土料筑堤,之后为了达到防护的目的常在它的迎水面加一道浆砌片石护坡抑或是干砌片石护坡,借此来把水流控制于堤岸当中的河槽中。经由对自然仿生原理的融合以及伴随着生态理念的应用,以草皮这样的乔灌木来结合的生态堤岸也慢慢得以推广。不可置否的是,对这样的生态堤岸植物所进行的选择也应当是科学和合理的,应该从对其气候还有水土条件的相适应性还有耐旱耐涝的生命力和防护植物自身的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充分考虑。
3.4在灌溉渠系设计当中的应用
对灌溉渠系进行规划的时候,应当将其和国土整治,还有山水、田地、树林、路这些规划进行密切的结合,还应考虑别的用水部门的需要,使其实现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之间完美结合。要充分地利用地形等条件的原则,灌溉渠应该布置于高处,和它布置于相对应的排水沟道的低处,使得自流灌溉以及排水各自独立的两套系统分开。对于局部的高地或者洼地,可以分别采用小片提渠等此类措施处理,不用为了顾及局部所以对全局造成影响。与此同时,要在渠道线路的布置上将经济因素考虑进去,渠线的布置可以尽可能地直、顺还有整齐,使交叉建筑物减少,对良田以及民房被占的情况加以避免。在对渠道进行布置的时候,要尽最大可能对深挖方和高填方以及难工险段加以避免。对山丘区地形的渠道所开展的设计要尽最大可能避免靠近沿河和溪进行布置,用来防止被山洪所冲毁。
篇3
为满足人类之间的实践交流、跨越空间障碍的需求,政府部门投资建设了多数桥梁,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也需要不断的地更新、改造。基于桥梁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桥梁建造开端的桥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而桥梁的概念设计是具体设计的先导,是对桥梁设计的总体把握与构思,其思想贯穿桥梁设计的全过程,并随着项目的进行而不断完善。在桥梁建造工程中,高达70%以上的生产成本取决于概念设计,做好桥梁工程的概念设计才能造出“精品”桥梁,才能从根源上节约工程的建造价值,提升美学内涵。
1 桥梁工程概念设计综述
1.1 桥梁概念设计的过程
桥梁的概念设计主要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提出满足结构造型要求、耐久性和使用功能要求、满足形变与受力要求的合理设计方案。现行的桥梁建设主要以结构设计与桥梁施工为核心,按照时间进行相关组织与实施,设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依照必要规范产生经济安全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案。桥梁的概念设计活动除包含上述功能外,还要综合考虑影响设计初步阶段的环境、人文、美学等要素,完善了传统设计的表现手法与设计理念。
1.2 桥梁的产品化概念设计
桥梁是一种特殊产品,它具备土木工程结构的基本特征,也具备产品的一般属性。桥梁产品的建设规模大、投资巨大;桥梁的建造一般由政府根据社会、经济、交通需求确立实施,与市场关系较小;桥梁的使用年限长,达到寿命后将成为废弃物,在其长寿命周期内需具备抵御环境侵害的能力。鉴于产品概念设计的思想和桥梁概念设计的重要指导,将现有的桥梁概念设计内容从桥梁设计各步骤里提炼归纳出来,形成如下的桥梁概念设计新思路。
(1)设计定位阶段主要包含环境总体分析、使用方式分析、用户群体分析和寿命期成本分析这四个层次[2]。只有充分分析影响桥梁设计的主客观因素,才能合理定位设计走向。环境分析主要是对拟建桥区的水文、地形、气象、地质等条件的分析,这将决定了桥梁设计的抗震、抗风设计需要;桥梁的用户群体主要是社会、业主和生态环境,设计中要注重桥梁的生态性、安全性、景观美学性、经济性等;使用方式决定了线性布置、建设规模的大小、上下部结构设计、断面布置等;寿命期成本主要包含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和灾害事故成本。桥梁概念设计的主体由设计、施工、运营、管养等多单位与部门构成,在其寿命期内的所有部门被称作利益共同体。
(2)方案初拟阶段是在对桥梁概念设计精准定位后,从结构体系、桥位、景观、桥梁造型、施工方案等方面拟定桥梁建造的初步方案。桥位选择将决定工程造价、施工和运营的安全性、施工操作的难易程度;结构体系的选择要注意结构的可达到性和可维护性,为今后的桥梁检修提供便利条件,整体节约桥梁寿命期的总成本;桥梁的造型与景观设计要以工程师为主导,同时邀请建筑师及其他专业人员加入,形成合理的设计模式;施工方案直接影响着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在考虑结构、线性、桥位条件之后形成了初步的施工方案。经反复对比分析,筛选出两三个可行的推荐方案。
(3)方案比选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依据项目的相关规定和工程师的相关经验,从若干推荐方案中择优选取最终设计方案。经济指标是大多数桥梁最终方案决定的关键性要素,但在一些景区桥梁或标志性大桥的设计方案比选中,景观美学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1.3 桥梁概念设计的阶段划分
桥梁的概念设计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设计桥梁工程的技术层面的具体细部与结构设计,具体每阶段的概念设计内容如表1所示。
2 桥梁设计的前沿设计理念
这里主要介绍三类较具代表性的设计理念,即桥梁的耐久性设计理念、桥梁的生态性设计理念和桥梁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
(1)耐久性设计理念是指在桥梁的设计使用期限内,保证桥梁的安全性、使用性及外观功能的设计理念。耐久性的设计需要在明确设计中可能的侵蚀类型和不同状况下的耐久性要求;评估特定条件下的侵蚀严重程度;明确桥梁的各个构件对侵蚀作用的防护水平与防护方法;提出设计、养护、维修等后续方案。
(2)桥梁的生态设计理念是充分利用生态学的设计思想,综合考虑桥梁相关的生态环境,在桥梁的设计规划中,提出满足人们需求且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设计方案。生态设计中要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尽可能选取对周围植被、水文、气候破坏程度最小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坚持使用清洁能源,选取无毒无害的装饰与建造材料,从而利于桥梁报废后的物料回收;桥梁建造需保证施工工艺先进、材料先进、设计和施工组织合理。
(3)桥梁的全寿命周期设计包含桥位的规划、方案的设计、性能的分析、详图的设计、建造的施工、管理的养护和拆除这几个阶段的全面规划和系统考虑,从而达到最优目标。桥梁的全寿命周期设计将使用、资金、文化、生态等需求细化成具体指标,并采用恰当的方式实现桥梁寿命周期的各类指标要求。
3 结语
本文介绍了桥梁概念设计的具体定义、相关特点、设计的步骤和流程,并从定性分析、经验积累、合理估算的基础上总体把握桥梁设计构思。借鉴产品设计的成熟经验,将桥梁作为产品,尝试桥梁的产品化概念设计,进而深入探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的技术层面的桥梁概念设计。最后,介绍了现今的一些前沿桥梁概念设计理念,如生态设计理念、耐久性设计理念、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等,对以后的桥梁概念设计发展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篇4
一、生态公路的概念
“生态公路”这一概念虽出现不久,但已受到多方关注。许多以生态公路为名的公路建设项目也已陆续上马。然而关于“生态公路”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确切定义,围绕着这一概念存在很多争论。对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公路建设的思想、理念和实践。
事实上,把握生态公路并不应在表面上死抠字眼儿,而主要应深刻理解它的思想精髓,要把握住它的神而不是形。生态公路主要是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公路发展的方向,从这一点来看其基本思想和总体思路是相当明确的,具体的细节问题要由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充实。因此,叫什么名称倒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在公路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生态的发展标准,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使公路既能高效、快捷、安全、舒适地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容。因此,与其说“生态公路”是一个类型概念,不如说他是一个评价性的概念,即它主要不是指某一种、某一类公路,而是指一种公路营建的思想和理念,是公路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二、生态节约型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内涵
生态节约型农村公路建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资金投入上下功夫,而应是在把握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尽量结合周边地形地貌,实现农村公路生态化,主要是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和目标:
(一)实施原则: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设计先行、规划控制原则,建设与保护并进原则,线形与环境和谐原则,节约资源与变废为宝原则,交通文化与乡土文化共建原则。
(二)实施目标:通过实施生态节约型农村公路建设,使全市农村公路在“两个确保”的前提下,实现五个“最大限度”。即,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大限度地恢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融入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乡土风格。
三、实施方法
(一)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要坚持按照“好字当头,质量为先”的原则,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1.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建设单位要具体落实工程质量负责制,细化质量工作目标,强化质量管理,建立责任明确、目标明晰的质量管理制度。监理单位要加强工程现场检查和巡查力度,对工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工序要加强旁站。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文本和合同规定组织施工,明确质量、安全责任人,制定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控制,配备必要的压实、拌和、计量和试验等设备,强化施工质量、安全自检,确保工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工序质量、安全管理不缺位、不断档、不留死角。
2.拓展“阳光工程”内涵。一是要积极探索和推广人大监督、党政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构筑有效的综合监督网络。二是要将公示内容从主体工程拓展到附属设施,不断提升主体工程和安全设施等附属工程质量。三是要鼓励检举、揭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交通质量监督部门对质量举报应及时调查处理。
3.落实安全保障设施。一是要按照“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的原则,对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积极实施安全保障设施;二是要加强对安全设施施工质量的监督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切实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二)设计先行、规划控制。
1.确立理念、用心设计。一是要把保护沿线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作为重要因素,在各专业设计中予以最大限度地考虑和体现。二是要重视路基防护及排水设计,在保证边坡自然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边沟等排水设施尺寸、位置、防护应结合农田水利灌溉,合理设计满足排水功能要求,尽可能采用小、暗、绿的型式。三是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减少高填深挖,少占林地或耕地,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2.完善规划,合理布局。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一是要按照“安全、便捷、节约、实用”的原则,合理确定路网规模,避免一味贪大求全。二是要合理确定路网布局,使农村公路更加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加符合农村地区的发展要求。
(三)建设与保护并进。工程施工前期要采取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原地面的扰动,减少对地面草木的破坏,需要爆破作业的,应按规定进行控爆设计;雨季填筑路基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临时用地在工程完成后要及时恢复原状;要完善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加强施工便道的管理,严禁在指定的取(弃)土场以外的地方乱挖乱弃。工程建设后期要在节约投资的前提下,以生物措施为主,通过复绿、还耕等措施,积极实施恢复性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篇5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概念由来,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
不过从生态城市的概念上来分析其仅仅提供了未来城市的一个相对缓和的发展方向。而且是基于发展结果是理想状态上的。这种理想状态是理论上可以达到而实际上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达到的状态。
由于生态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迎合了世界范围内的环保,可持续发展思潮,其甫一提出,就受到全球范围的的广泛关注。从最初的概念提议上看,建设生态城市最初是出于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提出的。但是它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生态城市的建设实际意义较为接近广义上的社会变迁,广义上的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是从个人以至人类整体各个层次上社会现象的改变。狭义的社会变迁则指社会结构的变化,例如人际交往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或者社会基本价值的变化。社会变迁是一个不断发生的现象集合,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得越发强烈。建设生态城市产生社会变迁可以分别划分为如下的类型:以规模的差异划分为整体变迁;以变化方向划分为进步变迁;按性质区别划分为进步变迁;按照人的参与程度划分为有计划的变迁。而建设生态城市产生的社会变迁内涵则是大众价值观念的改变。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开始更加趋向于社会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概念混合。
社会有机体论是十九世纪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即一个社会或社会结构被视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特征的关系,例如法律、家庭、犯罪等等,当它们与其他的社会特征相互作用时,通常会受到检验以满足社会需要。一个社会或社会有机体的所有元素,它们具有维护有机体的稳定和团结的功能。如果把社会当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模型或概念来阐述的话。一个有机体或社会的功能越专业化,那么其发展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一般来说,文化、政治和经济是社会的三个核心活动。因此,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功能,在理论上可以对其进行研究、建模和分析。社会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这两种有机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生物体与社会都在生长、发展着,这有别于无机界;两者规模的增长都意味着复杂性和各部分间区别性的增长;两者伴随着结构的分化,功能也在分化;整体内的各部分相互依存,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到其他部分;整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自成一个小组织;整体的生命被毁灭后,其中部分还会维持生存一段时间。
超有机体是指一个由许多有机体组成的有机体系。这通常意味着这个有机体系是一个真社会性动物的社会单位,在社会单位中社会分工被高度专业化,且个体无法独自长时间地生存,并且,超有机体具有自我控制性,不容易容易失去群体平衡或者被完全改变成不同的事物。超有机体的技术定义是“一组媒介,它们能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产生由集体支配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群体想要的”任何活动,它们表现出一种“分布式智能”形式的系统。其中,具有有限的智能和信息的个体媒介能够集中资源,以完成超出个体能力的目标。而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使其超有机体的特点并不明显。且并未被广泛承认。然而超有机体在控制论特别是生物控制论中是重要的。在生物中这种行为的存在对于军队和管理应用已经有许多影响。
从社会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概念意义上说生态城市是一个城市自身进化的形态。生态城市需要超越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溶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生态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一种广义的生态观。生态城市是指经济,社会,生态在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的情况下和谐发展的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因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发展而使生态遭受破坏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今后出现新的环境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生态城市不是环保城市,要将城市的各项系统抬升到生态环境质量调控系统的高度来设计和建设。在进行城市设计和建设时,应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生态城市中新的生态文明思想, 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
篇6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环境方面却出现了越来越差的情况,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的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病害在不断发生,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对环境保护问题更加重视,这样是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同时也是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会受到影响。
林业工作中的重点――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也是林业建设的具有现实性的工作。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同时,也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认同,这样能够在制度、认知以及政策上进行更好的调整,同时,也能促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理论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林业建设工程有很大推动作用。
1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概念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概念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在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林业资源为中心,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相互匹配的系统,对社会关系、植物以及动物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组合,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林业工程的环境保护作用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林业、生态以及经济共同发展,对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环境,生态的不断发展,现代林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2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产生背景
近年来,我国生态及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生态以及林业资源在使用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人们在生活中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出现了过热情况,导致自然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同时,林业资源的开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导致林业资源出现了快速下降的情况,林业生态系统出现了濒临崩溃的情况。在新时期要对林业进程及速度进行调整,形成社会,生态效益,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现在生态林业又有了新的理念,对传统的封育以及保持方式进行了调整,同时,在发展方面也融入新的理念,对水土资源、林业资源、地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对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这样对林业长远发展也非常有利。
3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
3.1 加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政策指引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对政策引导非常重视,近年来,经济建设对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在林业建设方面,要建设相关政策,打造全新的生态林业工程,同时,对集体和个人利益进行保护。在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方面,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是非常常见的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会对一些人员的利益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各方面的利益都进行保护,同时,保证政策实施的效果。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方面,政策积极可行才能更好的推动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同时,也能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政府在建设方面进行引导和规范非常重要,对生态保护、环境改善以及防护其他问题出现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也能更好的体现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价值。
3.2 保护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各主体经济利益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一些人员的经济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涉及到个人、集体以及国家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国国家的相关政策要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给予大力支持。在政府的层面上要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做出政策、财税上的倾斜,加大并加快林业建设的质量与力度。要给予现代林业工程资金,打造更深层次的支持。
3.3 建立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正确认知
传统林业工程和林业工作只关心单一的目标与结果的关系,目的也仅仅在于林业经济效益的取得,不少人认为林业就是木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树,农用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这种传统意识严重限制了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这些地区的开展。落后的林业观念使得林业的概念被划分得越来越细,一些工程的开展得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比如,在一些地区为了提高对空气污染的修复、林下空间的利用、种间特性的利用等,种植一些林下的灌木、园林树木、中草药等,很多地方的群众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实惠,都是摆设,没什么实际用处,因此,失去了示范作用和说服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更关注和经营技术,关心木本植物的种间和种内关系以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等方面的深层次相互关系,力主在加强宣传力度,培养人民群众的现代林业意识的基础上,使人们可以正确区分传统林业与现代林业,形成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支撑,进而实现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综合价值。
3.4 完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相关法律制度
规范化和法制化是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础,是确保现代生态林业工程质量的出发点,也是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和补充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实践操作中,各级政府可以把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开展力度、开展情况、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纳入领导的工作业绩考核中来,对于由于领导方式、能力、态度等问题导致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开展不力,甚至造成工期延误的,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而对于能积极履行职责,能够认真协调组织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要给与适当的奖励,真正形成以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推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深化和提高。
4 结语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发展过程中要对建设时机以及发展形势进行必要的分析,因此,文章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生态林业工程出现的背景,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在制度、政策以及经济性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有机以及科学的体系,对保证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共同发展非常有利。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林业整体发展的效果。
篇7
1 生态修复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1.1 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现代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 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 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 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 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 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xxon 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 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篇8
毫无疑问,生态建筑是一和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生态建筑的概念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着内涵,其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当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从这个角度看,生态建筑自古便有之,只不过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紧迫地提起。
自原始社会以来,我们的祖先逐步发展着建筑技术来挡风雨、避寒暑、御猛兽、抗灾害,但人们从来没人真正在通过建筑本身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绝开来,直到20世纪中叶由于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如暖通空调,人工照明等)使人们有能力将建筑和外部环境前所未有地隔绝开来,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过多地强调了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正是这一错误倾向,极大加剧了全球的生态和能源危机,也使我们自1981年《华沙宣言》以来愈来愈也不得不重视生态建筑这一复合名词。
千百年来我们把建筑描述成“凝固的音乐”,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建筑也曾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而被广泛接受,而今当我们从生态的观念来看待建筑时,一座生态建筑或一个生态建筑系统似乎更像是一个能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生命体,生态建筑应当能够和地球这一大的生态系统有良性的物质及能量交换,并融入其中。论文百事通
当我们谈及“生态”时,其实我们主要指的是“生态平衡”,那是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一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不断调整的动态平衡。
我们知道建筑是为了改善和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建造的,是为人类生活和行为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而生态建筑就是力求和自然界之间就资源和能源的输入、输出达到一种良性的循环,动态的平衡。
显然,一座座单体的生态建筑是很难独自成立的,这是由生态和一概念的系统化内涵所限定的。故而,我们必须着眼于生态社区,生态城市,乃至生态社会的建设,从一个个子系统的建立到整个系统的形成,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一、关于“适宜技术”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中的技术含量有着明显的增长和专业化的趋势,具体到生态建筑更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生态技术的生态建筑会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生态建筑的持续性在很大强度上是依赖于技术的有效性。
生态建筑的涉及面很广,是多学科,多门类,多工种的交叉,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的技术也是多层次的,从目前来看有所谓“低技术”、“中间技术”和“高技术”。
眼下,“高技术”的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一大热点,许多媒体和建筑师都热衷于这一话题,源于高技术的生态建筑将会是生态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是不是生态建筑就非“高技”不可,非“高技”不做呢,显然未必。论文百事通
就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而言,我们关于生态建筑工作的落脚点仍应放在“适宜技术”上,更不用说在我国这一目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上建造的大多数工程仍然是投资规模中等甚至较小的工程,要在这些工程上试用身价昂贵的“高技术”更加缺乏可行性。
但是生态建筑并不是一项可以等我们“万事俱备”才可以着手的工作,生态建筑的实施有着相当的迫切性。如果我们不从今天开始,不从手边仅有的工具开始着手,等到工程建设的高峰期过后,将空留余恨和愧对子孙。
再回首我们身边,不用说“高技术”即便是“中间技术”,普及率又如何呢,又有多少被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去的呢?显然,在我国现有的状况下,我们的生态技术与一味追求“高”“新”相比,更应重视技术的具体化,现实可行性及效率,重视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就生态建筑的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适用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太阳能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中水利用,整体绿化,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
当然,与许多设计学科一样,在技术设计前有着总体设计和概念设计的阶段,众所周知,在概念设计中蕴含的偏差甚或错误,想通过后续手段来弥补将是极其困难和代价昂贵的。所以,我们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首先重视总体设计、概念设计的问题。
要重视生态层次的概念,生态城市与生态建筑按地理范围可以如分为四个层次,区域城市级、区级、地段级和建筑单体。建筑师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地段级和建筑单体这两个层次。在城市设计中要和整
体城市的生态规划,生态原则协调一致,确保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个城市生态链中的一个链条,能促进整个系统的生态效果。
要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总体设计中贯穿生态设计策略,为建筑单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催化生态建筑单体的生成。利用场地周边地理环境和建筑形体组织外部空间促进自然通风和降温,避开冬季风主导方向,避免不利风道产生;通过群体的组合形成完整的院落空间,创造良好的微气候,利用场地中的水体和绿化,调节微气候;通过建筑群体的组合,采用更适宜的结构方式,节约土地,发展地下建筑,掩体建筑,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环境特征,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在设计中通过新建的建筑物发掘出环境最优的生态潜能。新晨
二、关于常用的几种适宜生态技术
1.自然通风:近年来,每到炎夏高温季节,许多城市都出现了电力紧缺的状况,以至不得不拉闸限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调的用量大幅提开,有调查表明建筑制冷能耗已占到建筑总能耗的10%-20%。而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任何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补充新鲜空气。
篇9
1 生态修复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1.1 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现代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 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 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 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 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 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 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xxon 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 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水资源利用形势日益严峻,但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却在不断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获得了迅猛复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缓解水资源紧张形势,对于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了协调好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两者的关系的重要性。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只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却没有关注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在水利工程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施工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水利工程概述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是研究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协调两者关系的学科。与传统的水利工程技术相比而言,它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门专门规范水利工程的学科。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综合性强的学科。传统的水利工程技术虽然也是多学科的交叉,但是其中并无生态环境方面的学科,与此相反,生态水利工程却是结合了部分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环境工程学的学科。
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协调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用专业手法来对拟建水利工程造成的伤害进行预防,对已建水利工程项目的造成的损坏的处理和恢复。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为拟建的项目提供减轻环境影响的设计方法;对已建项目恢复生态环境提供专业技术;对水体进行专业化测评,为污染水体的防止提供专业方法。通过提供以上技术,水利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恢复有原来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对水体的自我净化,区域气候的调节,事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生态水利工程的探讨可以从实际应用与技术应用,这两个角度来进行考察。笔者认为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观察生态水利工程就可以发现这一技术是对传统旧式生态水利工程的改造。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要求尽量减少使用混凝土等人工产品,要减少水利工程对自然河道的渠道化。在建设过程中要最终实现周边整个生态环境不发生变化,不破坏水体本身的状态。从技术角度来考察生态水利工程就可以发现该工程实现了环境治理工艺与水利施工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特点,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最终创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高经济效益与低环境成本是生态水利工程的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
生态水利工程的关键点
生态水利工程是我国未来水利工程建设的必然选择,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认为要想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必须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二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时刻注重环境保护;三是要科学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与施工等工作;四是要充分认识到水利系统与生态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
生态水利工程目标多元化,主要指的是在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效益,还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系统的维护,在建设中要遵循生态学的规律,遵循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律。时刻注重保护环境,无论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还是后期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要满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要实现水利系统的良性循环。科学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与施工。生态水利工程中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水利工程中实现科学设计与规划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充分认识水利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水利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完善优化水利系统是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在详细论述了生态树立工程的概念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之后,我们就来向详细论述生态水利工程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要追求经济性与安全性;二是水利系统的环境多样性;三是周边流域的生态系统不被整体破坏;四是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五是河流系统要具备自我修复功能。
(一)追求经济性与安全性。生态水利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在水利工程中保证安全施工,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是做好生态水利工程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水对建筑物的侵蚀作用,泥沙的搬运和堆积等作用要有清醒地认识。只有在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实现水利工程的其他功能。经济性是生态水利工程的又一个重要特征,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生态水利工程要比传统的水利工程更加节省成本。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对经济合理性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要坚持投入最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的原则。
(二)水利系统环境的多样性。生物学家经过对地区生物系统进行科学的考察,发现生态系统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说白了就是自然环境日益多样化,那么生物物种就会越来越多,生态系统抵抗外力的能力也将得以增强。如果生态系统环境单一,那么生物物种也将会减少,食物链结构也将日趋简单。生态系统的单一化会对生态系统抵抗外力的能力造成影响。外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同理水利系统也是这样的特点。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水利系统环境的多样性有助于增强水利系统的抵抗外力的能力,最终达到保护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周边流域生态系统不被整体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把水体分成功能不同的区域,没有用整体的观点对生态系统进行观察,在建设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周边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在今后的发展中水利人员要充分考虑查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水体原始状态的破坏,要维持好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四)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人员要建立生态系统评估与水利设施运行的反馈机制,生态水利工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现了对生态系统的实时监控,并及时反馈。
(五)注重自我修复功能的完善。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我修复功能。水利人员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对水系统进行优化,要与自然界的有机结合。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要客观评价人力。在建设过程中切不可把人力绝对化。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实现水利工程的创新成了人们的必然选择。生态水利工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了水利工程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本文详细介绍了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以及要坚持的原则。
参考文献:
篇11
眼下,“高技术”的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的一大热点,许多媒体和建筑师都热衷于这一话题,源于高技术的生态建筑将会是生态建筑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是,是不是生态建筑就非“高技”不可,非“高技”不做呢,显然未必。就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而言,我们关于生态建筑工作的落脚点仍应放在“适宜技术”上,更不用说在我国这一目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上建造的大多数工程仍然是投资规模中等甚至较小的工程,要在这些工程上试用身价昂贵的“高技术”更加缺乏可行性。
但是生态建筑并不是一项可以等我们“万事俱备”才可以着手的工作,生态建筑的实施有着相当的迫切性。如果我们不从今天开始,不从手边仅有的工具开始着手,等到工程建设的高峰期过后,将空留余恨和愧对子孙。
再回首我们身边,不用说“高技术”即便是“中间技术”,普及率又如何呢,又有多少被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去的呢?显然,在我国现有的状况下,我们的生态技术与一味追求“高”“新”相比,更应重视技术的具体化,现实可行性及效率,重视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就生态建筑的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适用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太阳能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中水利用,整体绿化,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
当然,与许多设计学科一样,在技术设计前有着总体设计和概念设计的阶段,众所周知,在概念设计中蕴含的偏差甚或错误,想通过后续手段来弥补将是极其困难和代价昂贵的。所以,我们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首先重视总体设计、概念设计的问题。
要重视生态层次的概念,生态城市与生态建筑按地理范围可以如分为四个层次,区域城市级、区级、地段级和建筑单体。建筑师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地段级和建筑单体这两个层次。在城市设计中要和整体城市的生态规划,生态原则协调一致,确保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个城市生态链中的一个链条,能促进整个系统的生态效果。
要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总体设计中贯穿生态设计策略,为建筑单体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催化生态建筑单体的生成。利用场地周边地理环境和建筑形体组织外部空间促进自然通风和降温,避开冬季风主导方向,避免不利风道产生;通过群体的组合形成完整的院落空间,创造良好的微气候,利用场地中的水体和绿化,调节微气候;通过建筑群体的组合,采用更适宜的结构方式,节约土地,发展地下建筑,掩体建筑,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环境特征,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在设计中通过新建的建筑物发掘出环境最优的生态潜能。
二、关于常用的几种适宜生态技术
1.自然通风:近年来,每到炎夏高温季节,许多城市都出现了电力紧缺的状况,以至不得不拉闸限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空调的用量大幅提开,有调查表明建筑制冷能耗已占到建筑总能耗的10%-20%。而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任何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补充新鲜空气。
自然通风的主要动力是风压和热压,通过建筑的平面和剖面设计制造出正压区和负压区,可以实现引风,导风的目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制造温差和加大进排风口高差达到造风的目的。
在夏季常通过三种途径使室外热空气自然降温后再进入室内。一是通过建筑物周围组织的成片,整体绿化,二是通过在建筑物附近设置水体,三是让热空气通过引导经由地下空间再进入室内。
2.遮阳: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是墙体的30倍以上,但一定的遮阳措施可以使热通过量减少2/3。可见,适当的遮阳设计对于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通过量,降低室内温度是十分有效的。而且一个通过精心设计的遮阳装置不但是夏季可以遮蔽太阳辐射,在冬季还可以将热量带进室内。
篇12
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护岸形式以自然形态为主,遵循自然河岸形式来进行的。材料也多采用自然的山石、植物等材料,因此护岸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体现了天然弯曲的河道和丰富的植物群落,护岸表现为城市景观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具有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
第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人工化的护岸景观)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的急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膨胀,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人类处理城市生态问题的普遍观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天平发生倾斜。这一时期人类对于城市护岸也采用了强制性的措施,利用高大硬质的防护堤遏制河水的侵扰,应用紧束河腰、裁直河道等措施来争取更多的城市用地化。造成城市的护岸景观环境遭到强烈的干扰,使其生态失衡、景色单调、亲水困难,同时蓄积了更大的洪水灾害和生态灾难。
篇13
一、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的基本内涵
(一)建筑能源的有机组合设计。对建筑工程所用能源进行强化管理控制,是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促使建筑能源在建筑工程的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减少消耗和排放量,对建筑能源进行优化组合,丰富建筑工程的功能性,其对能源的优化组合主要包括:天然气、生物能源以及固体燃料的引进;新型能源以及天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提升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能效果。提升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需要采用功能较强的节能设备和技术,针对建筑工程的严重耗能问题进行解决,在此基础上将节能设备以及节能技术与建筑工程周边环境进行有机组合,充分体现生态效益理念;另一方面,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功能以及室内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天然自然能源的作用,在保障居住用户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彰显建筑工程的环保性能。(三)所用材料方面的低碳概念。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需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提升对新型能源资源的使用力度,另一方面,更多的使用天然能源。在达成节能减排效果的同时,也控制了建筑成本,一举两得。(四)更加宜居的环境要求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除了在对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体现低碳理念,还需要综合考量未来居住用户对健康舒适的宜居环境的要求,提升居住用户的居住环境体验。。
二、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
(一)建筑设计在环境方面的低碳规划。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对环境与建筑工程之间的和谐相处产生影响的问题开展集中讨论,具体体现在,建筑工程的低碳设计,需要与周边环境相辅相成,同时,周边环境不符合低碳概念的,需要对其开展低碳设计处理,使其更加符合低碳建筑的设计内涵。除此之外,将扩大建筑工程周边绿色植物覆盖面积,作为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绿色植物在周边环境的面积以及密度,在进行道路铺设过程中,需要对线路进行合理规划,体现便利性的同时,以不牺牲绿色生态植物为原则,将人工建筑与周边环境更有效的进行优化组合,使得低碳概念以及效果得到充分展现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周边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应用新型低碳建筑材料。低碳概念下的建筑工程设计,想要使得绿色环保的效果更为突显,就必须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技能环保,可持续使用的建筑环保新型材料。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工程的造价,减少对耗能高、污染程度严重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在对低碳建筑材料进行选取时,需要考虑源生态性以及地域性原则,从建筑工程的周边,就地取材。除此之外,相关科研单位需要不断对建筑节能新材料进行研发,提升研发力度,在维持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应用广泛性的基础上,体现建筑节能新材料的易施工性和易取材性,使得建筑工程的内部碳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完美契合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理念的要求。(三)提升对自然光能源的使用力度。现阶段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大程度就是对黑色能源的大量使用,在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需要考虑提升对自然光能源的使用力度,一方面提升建筑工程的低碳环保功能,;另一方面也使得居住用户的住宅体验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对建筑工程的内部照明设备进行设计时,首先需要尽量选取具备节能环保功能的照明设备,在减少电力能源消耗的同时,发挥低碳环保功能;其次,根据建筑工程内部空间结构,合理设置照明设备的位置,一方面杜绝照明死角,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基础上,减少照明电力损耗。(四)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其设计的重要关键点,就是对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所带来的效益是极为显著的,其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投入,控制了施工成本,使得浪费资源现象得到有效改观,建筑能源的损耗降低,同样也使得碳排放连得到了减少,低碳环保理念被进一步彰显。基于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现象仍较为严重的现实,需要对建筑能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引进和使用现金的低碳环保施工技术以及设备,力求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五)提升建筑工程的空间使用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提升建筑工程的空间使用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建筑工程对于总面积的要求,其作用在需求量较大的建筑工程方面更为明显。在对建筑物户型进行设计时,综合考虑其灵活需求以及可变性,在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