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篇1

1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首先,造成环境卫生管理的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环卫管理体制。环卫管理体制的确立对于城市环境卫生的改善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当前的工作中,却没有建立起顺畅的管理体制,导致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不明确,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的管理进度。一般情况下,在对城市的环境卫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由上到下分为三个不同的管理层,每一层的管理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这一管理管理体制在目前并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就好像缺少了一条腿的桌子,终究是无法使用的。

1.2 其次,市民对于环境卫生的意识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当前市民的环卫意识却不明显。市民的文化程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水平也各不相同,甚至是关注的焦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民众,那么效果肯定是不明显的。在生活中经常能看见一些小商小贩占用公共车道进行商品的买卖,或是在楼道中总是存在乱贴乱画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市民对于环卫的意识不够重视,潜意识中没有对环境卫生形成一种保护的意识,因此才会出现部分街道脏乱差的问题。

1.3 第三,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土地面积的增加,在管理层面上,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分工不明确是导致观景卫生管理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一些公共的区域,各部门之间存在交叉管理的现象,每个部门之间又具有特定的管理方式,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管理的效果存在极端性,一旦出现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又相互推脱责任,企图将管理上的漏洞推脱到别的部门上,长此以往下去,最终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环境卫生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1.4 第四,在进行城市规划中,人们过于重视对建筑的规划,但是城市规划中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果仅仅关注在一个方面上,对于城市其他方面的发展明显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在进行城区改造的过程中,存在配套设施不齐全的现象,在没有进行全面规划的前提下就进行胡乱的私拆滥建,最终就会导致这一区域的环境卫生不达标。

1.5 最后,在环境卫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这一团队的主要作用就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但是由于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同时又受到各个部门的制约,阻碍了其发展,最终严重影响到了环卫队伍的建设,因而也就无法投入到应有的活动中去。

2 解决对策

2.1 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单靠一两个部门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环卫管理中,要注重加大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可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大力促进城市清洁卫生。

2.2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巩固环境卫生管理成果,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关键在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首先要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利用广播电视、开辟专题宣传栏目、加强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大范围、高频率舆论宣传声势;其次要积极开展创建“红领巾义务监督岗”、“老年志愿者监督岗”、“社区文明监督员”等活动;然后要坚持创建行动与宣传教育紧密联系,继续开展城市“万人保洁”活动;同时还要从学生抓起,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开设“做文明市民”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2.3 明确职能职责,建立环境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必须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划清管辖区域,明确责任,环境卫生要集中管理。一个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卫生,由环卫部门一家管理,责无旁贷,出现问题也应由环卫部门负责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杜绝推诿扯皮现象,才能彻底根治城市“脏、乱、差”。街道办组织社区居委会划定辖区内街小巷、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卫生责任区,各部门、单位与街道办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提高内街小巷、社区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水平;环境公司负责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改革作业方法,切实控制道路扬尘,提高保洁质量。

2.4 加大协管力度。在环卫管理中,要注重加大协调力度,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一是建立疏堵结合机制,整顿市容市貌。对违规违章临时建设物要一律拆除;对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行为要及时遏制;对店前名称广告和户外广告要规范,统一制订标准。二是建立建管并用机制,整顿流动市场。对街头市场、马路市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整顿,有店的必须坐商归店,无店的个体经营户和个体摊贩必须进入市场,或按指定的地点进行交易,严禁出店经营、乱摆摊点、游散经营。三是建立封闭管理机制,整顿施工场地。所有临街的建筑工地都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实行封闭作业,所有的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在临街面。

2.5 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工作。目前我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部分生活垃圾被直接填埋和处置,不仅生活垃圾中可利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且还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基至成为疫病传播的发源地。因此,要把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纳入循环经济轨道,针对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及野垃圾场问题,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对环境卫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各个职能部门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的热情,加大对环境卫生管理过程中的投入,才能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创建一个美好的城市,使市民在洁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

参考文献

篇2

一、人力资源调配管理简介

人力资源调配管理指得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科学合理地调配和改动人力的分布情况,如人员改动、职位变动以及员工工作岗位变动等,以使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整个企业工作效率与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在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实际的调配作业过程中,有几点需要遵循的原则:如科学合理、因人设岗、优势定位以及内外互兼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所需人才资源的全面覆盖,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系统,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好地发展,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所有员工最大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取得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大幅度地提升。

二、新环境下企业中人力资源调配管理的问题

(一)企业对人力资源调配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环境的转型阶段,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仍有一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理念相当传统,比如,部分企业在改变其经济管理方式的过程当中,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到资金设备的投入而忽视了员工的培养和调配,造成了企业内部人才的缺失与不足,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过于落后,进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稳定发展。

(二)企业内部缺乏健全的培训体系。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给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员工培训足够的重视,也没有给予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充足的关心。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没有对那些具有较大潜能的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没有对新进员工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第二,虽然部分企业给新进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但是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丰富、创新的培训方法,针对性较差,没有做到针对不同特点的员工进行不同特点的培训,使得员工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员工所能起到的对于企业发展和前进的作用。第三,培训的内容太过笼统、太过概念化,没有充分的实际意义,因而不能得到显著的培训效果,进而影响了人才调配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企业要想健康长期地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其员工配置管理的重视程度,而人力资源调配是人才管理方法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以对员工进行赏罚分明的奖惩,对那些在工作过程中造成错误影响的员工进行惩罚,而对于在工作过程中做出良好成绩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而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不能对员工进行及时合理地提升,这就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使员工内部责任感与团结合作感的发挥受到限制。此外,还有一部分企业只对员工进行物质奖励,而忽视对员工进行精神上的奖励,这就造成员工在进行工作时没有充分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进而导致流失大量的人才。

三、人力资源调配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对企业内部员工调配的重视程度。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要将人才作为其关注的焦点,管理人员只有加大对人才的管理、调配的重视程度,才能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真正做到人才的科学合理调配。对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机制进行建立,对具体的调配方案进行细致的制定,确保把人才放在其最合适的位置上,使员工的优点与特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实现整个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企业对员工做到奖罚分明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与自信心,促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对员工进行奖惩时,要对其实际情况予以充分地考虑,确保奖惩制度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在制定奖惩机制时,要以公平公正、优者多得为基本原则,把员工的工薪和福利与其平时的工作表现和能力结合起来,确保奖惩的合理性,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使员工的成就感得到有效提升,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让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对科学合理的培训系统进行建立。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系统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员工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培训员工时,要按照个员工的岗位、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此外培训的内容也应该不断丰富,摈弃以往单一、传统的培训方式,采用新型、多样的的培训方法,例如讨论会、讲座等形式的开展,实现员工素质多角度的全面提升。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员工潜力的挖掘,可以对员工施行轮岗形式的培训,使每位员工都能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而实现各员工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使每位员工都能找到其最擅长的方面,进而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实现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有效推动。

(四)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调配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在进行人力资源调配管理的过程中, 要以明确的调配制度作为基础,根据各员工的实际能力水平、技术水平、知识水平与素养水平进行调配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各岗位对员工的相关要求是有差异的,而各个员工所具备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只有将员工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要打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合理性为基本原则,对各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其要求,进而为其调配最适合的员工。企业要从自己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各岗位的员工进行合理调配,实现企业更有效的发展。

四、总结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其具备的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也显得愈发重要,而科学合理地对员工进行调配和管理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使其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方能实现整个企业最大效率地发展进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进而确保企业持久稳定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旭红.新环境下企业中人力资源调配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08).

篇3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通过向社会公众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提高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共同提高环境质量。但是在实际操作,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度不够,在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没有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所以建设项目的开展单位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浪费和破坏行为时有发生,不利于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

1.2环境保护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明确

在环境保护的监管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建设,所以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污染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导致环境治理成本升高,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1.3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而相关部门却没有加强管理的力度,导致环境污染加重。

2.园区的环境管理存在问题

2.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滞后,园区综合功能差

在工业园区建设之前,应该对园区的选址、工业布局以及污染物的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在具有可行性之后在开展项目建设。但是很多园区为了尽早实现经济效益,环境影响评价滞后,往往是在建设后得出评价结果,此时已经无法改变现实。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过分的注重经济效益,而没有考虑到长久的可持续性发展,导致园区的综合功能较差,环境污染隐患众多。

2.2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环境管理能力不强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很多的工业园区在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对于工业废水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有些园区为老企业转制而建,所以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环境保护方面的配套设施,排污标准严重不合格,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2.3园区内产业链条不完善

在工业园区中,由于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所以在废弃物和原材料之间可以互相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在现阶段的园区中互相之间的结合点很少,只是单纯的产品产出和配送,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互动,所以造成资源的浪费,为环境管理带来难度。

3.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

3.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应对措施

3.1.1加强环保体系建设,明确职责

工程项目在开工初期就要建立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制度,建立健全本项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实施,现场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部门,配备专兼职环境管理人员,并制定各自相应的职责,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3.1.2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必须从思想意识这个源头抓起,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要进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等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把保护环境的意识灌输到人们的意识中去,使大家的环保意识从被动转变到自觉维护和保护环境上来,做到全民参与,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3.1.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环保投入,有计划地安排环境保护措施费用,确保环保专项资金投入到位。

3.1.4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需要通过建设项目所有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在项目全生命期内,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以减少建设项目全生命期内的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2园区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

3.2.1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园区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工业园区是最具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坚持树立发展循环经济观念,在园区项目引进时加以宏观指引,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衔接,使园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增强园区竞争能力,避免园区内重复建设。

3.2.2做好园区环评工作,加强源头管理

认真作好园区的区域环评工作,根据区域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开发的强度和规模,完善区域开发的环保措施,对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总体布局、配套的基础设施等编制详细规划。重点引进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先进的项目,积极引进高科技、信息化产业等污染较少的环保、绿色项目、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对入园项目的规模性质地点工艺等进行评价,减少工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2.3建立产业链条

将园区中不同类型的生产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对于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重新作为原材料的利用的企业之间进行互联,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建立完善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

4.结束语

建设项目和工业园区的建设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国的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整治力度,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降低建设项目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环境管理部门还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联合相关的建设部门,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力度,全力打造生态循环的建设环境,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科]

【参考文献】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技术向农村生产领域的渗透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农民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趋于好转的同时,农村环境却逐渐恶化,这不仅干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更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环境问题没有城乡差别,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在波及城市环境的同时,更会通过农业食品链条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而,关注农村环境,致力农村环境问题解决,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而应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

自上世纪以来,农村环境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随后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1]以此为契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以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一直关注农村环境问题,他们认真调查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仔细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具体设计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供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践借鉴。

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学者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极为关注,但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并未取得实际成效,农村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环节存在着阻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某种问题,只有找出这一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此,笔者在概览学者关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学术文章的同时,又深入苏北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苏北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种类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踟蹰不前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内学者,其在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环节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没有正确把握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存在的类型以及产生的根源。为了消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障碍,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并及时加以纠正,为此,笔者以在苏北地区农村的实际调研资料为基础,并对照我国学者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理解观点,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环节中存在的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误区予以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对策,以期能扫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停滞不前的基础,以推动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

由于受到传统环境保护和治理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各界缺乏对农村及其环境的深入了解,而且在当前“城市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国内民众在用看待城市环境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把本具有同质性的农村环境问题看作是不同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异类,在此种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国内民众在理解农村环境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不全面。由于人类最早接触的环境问题是污染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城市环境问题也主要是城市污染问题,再加上农村环境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获得关注也是因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因此,我国学者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便将农村环境问题等同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所包含的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农村资源和生态的破坏问题。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直接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无论是农民的正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农业资源的合理维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护,一旦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给农村乃至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不仅要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关注农村资源以及生态保护问题。但事实上,我国民众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只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资源及生态所遭受的破坏问题却少有涉及,反映出我国民众包括学者们目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还比较狭隘,无法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

2.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类型不彻底。为了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并依据不同环境问题的各自特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经过对环境问题的逐步了解,我国学者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环境问题予以相应分类。如依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按照被影响的环境要素予以分类,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以及生物环境问题等。[2]依据上述分类,我国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这对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分类还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那就是目前国内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所谓面源性环境问题,和点源性环境问题相对,是按照环境问题产生源的确定与否而区分的一对环境类型,其中所谓点源环境问题,是能够具有确定产生源的环境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查明该问题的源头并对其源头进行治理,环境问题即可消除。而对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由于其产生源无法确定,与点源环境问题有很大区别,而且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发现较晚,尽管目前学者对农村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已有所认知,但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首先,我国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分布范围的理解有错误,许多民众认为面源性环境问题只存在于农村,城市里不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甚而有学者把面源性环境问题作为农村环境问题区别于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加以研究,并主张要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来应对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但事实上是,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就是典型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其次,尽管我国国内社会对农村点源环境问题和面源环境问题作了区分,但却没有厘清二者的实质不同,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也没有有效的对策,要么避而不管,要么把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混为一谈,用点源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来处理面源环境问题,从而使农村的面源环境问题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治理,阻碍了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认知不准确。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国内的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而且有不少学者的观点具有一致性,看似发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但笔者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研,发现上述学者的观点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并未准确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根源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学者认为农民环境意识不强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笔者认为,尽管农民环境意识不强与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将其归结为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则实在言过其实,甚而存在错误。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对苏北地区农村村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研,在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中,除了个别村民对农村的环境问题漠不关心之外,大部分村民在表示对过去良好农村环境的怀念和留恋之时,都表达了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关注,他们对农村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发生的不利变化都有切身体会,都有改变当前环境状况的愿望但都苦于无能为力。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农民的环境意识并不缺失。而近期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地区出现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也直接表明了当地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环境权益受侵的焦虑,同时也是对“农民环境意识不强”论的有力反击。由此可见,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并不能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寄希望于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上面,因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本来就不低。误区之二: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众多学者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当前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中有关农村环境的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村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在法制建设方面农村地区滞后于城市也并非没有可能,而这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是,如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进行解读,则不仅无法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更会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引向歧途,反而会阻碍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因为农村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城乡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化模式,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实现对城乡环境的同等保护、同等治理,[3]而那种“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以及对农村环境单独立法”的论调看似对农村地区予以特别优待、特别保护,但实质上依然是在延续着城乡二元论的基调,不仅有害,也无必要。这是因为,首先,从立法层面上讲,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并无本质的区别,当前我国的相关环境立法不仅在城市地区可以适用,在农村地区也可以适用,如果立法有缺失的话,也应该是全国层面的缺失,而不会单单是农村地区缺失,因而没有必要单独为农村地区的环境立法;其次,对于农村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建设,目前的机构设置已足以承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任,如再在乡镇一级设立相应机构,不仅不能实质性地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状况,而且还会增加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成本,白白浪费国家的执法和司法资源。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处理并非无法可依,而环境执法机构和环境司法机关也并不缺失,反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影响下,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无法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应引起国家、社会和学者的关注。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的纠正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国家、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导致国家难以针对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直接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就必须纠正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

1.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要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范围过窄的问题,就必须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同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农村除了面临来自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工矿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威胁的同时,还面临着上述环节所带来的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特殊性,其对资源、生态的依赖性要远大于城市的生产、生活。由此可见,除了污染会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之外,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维持平衡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关注农村地区的资源退化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措施来防治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资源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在设计农村环境保护措施时,要将农村污染防治、农村资源养护以及农村生态保护综合考虑,将三者予以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此方能有望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2.彻底认知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如文中所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类型的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于公众对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层面上,因此,为了彻底厘清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明确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明确面源性环境问题并不是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类型,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把农村环境问题当作异类而将其孤立于城市环境之外,并且还可以从城市面源性环境治理实践中吸取有益的治理经验。其次,要深刻理解点源性环境问题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区别,从理论上讲,任何环境问题都有其产生源,因而从实质上讲面源性环境问题也是点源环境问题,只是由于面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具有随机性、移动性,难以查明和确定。另外,还有一些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单独不能造成环境危害,而是众多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共同交织作用才造成了环境问题,这都和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有区别,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中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在面源性环境问题领域适用,需要对此种问题单独研究,单独处理。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城市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经验,把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当作公共服务而由国家承担,发挥政府在面源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增加国家在面源性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4]

3.正确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农民环境意识不高,也不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全,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差异所致。在此种结构模式的调控下,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致使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资金投入都低于城市,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也常常受到漠视,我国城市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则趋于恶化,并使人产生了“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全为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的假象。[5]因而实事求是地讲,成因与其说是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农民合法环境权益被漠视,农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保护权得不到保障的结果;与其说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缺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标准降低、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甚至在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消除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要取消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国家对农村、城市环境的一体化考虑和同等保护。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地区的点源性环境问题,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真正发挥法律的调控作用,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而对于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则要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导性作用,增加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向农村引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经济上鼓励农民采取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财政支持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减少废物向农村环境中的排放,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

结语

由文中的论述可知,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全面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彻底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并准确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这样,我们才能针对目前的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但正如文中所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只有废除这一模式,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喜的是,伴随着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深入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和采纳,目前我国各地都围绕着户籍、经济、环保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开展了理论性探讨和实践性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我们看到了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培华,包文兵.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淮海文汇,2012,(1).

[2]吕忠梅.环境法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7.

篇5

二、编制环境问题

地理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应的习题册上的题目让学生做,但是习题册上的东西让学生感到乏味,并不是因为一些题目他们无法理解,而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有很多的问题都与我们太遥远。教

篇6

普通环境教育是鉴于全民的环境素质整体不高而实施的,是在社会上普及环境知识,传播环境理念,从而提高全民的环境素养,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发生了再去治理。对人类环境素养的培养,环境教育是最好的方式,比政府部门和环境机构的效果都要好。环境教育就是针对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环境教育的实施也要找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目前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因素占了很大比重,这就需要对人的意识进行优化,培养人类的环境意识。有人说,环境的污染首先是人类意识的污染。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意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培养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来讲,也就是从理想角度出发,环境教育能优化人类的环境思想,让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甚至杜绝环境问题的发生。但是现实社会中人类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无休止的破坏环境,使得环境问题急剧的扩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环境教育的干预。环境教育试图寻找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这是任何一个集团或组织都无法超越的利益,成为全人类改变现实环境问题的有力也是有效的工具。

篇7

加强环境化学与基础化学的衔接环境化学中,环境问题的实质一般都涉及化学知识, 例如在水环境化学一章,有大量的篇幅介绍溶解沉淀-平衡、配位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无机化学知识。 环境化学与基础化学的区别在于它将环境、物理、化学有机的结合了一起来分析环境问题。 一些学生由于其基础化学掌握的欠缺,对于环境问题的理解比较困难或者不透彻。 因此对基础化学理论的巩固复习与环境问题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授课时,应该以环境问题主线,以化学知识为辅助,以如何理解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加最新环境问题案例案例教学是让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之一。纯粹的理论知识容易让学生疲劳,通过增加环境污染案例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学气污染时,可就我国近年常见的酸雨问题,对酸雨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展开讨论。 一些热点的环境问题案例可作为开放式的讨论话题,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以提交论文或者分组汇报的形式来进行,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如现在比较引人关注的 PM2.5 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实际治理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们可以就这样的话题,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挥发想象力,提出解决措施。 这种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师生互动,学生体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老师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思维模式很机械,没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给学生提供课题,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去找资料、查文献,自己制作课件。 教师给学生提供课堂的机会,让学生去讲解自己的专题。 将那些相对较容易的内容让学生去讲解,如温室效应、酸雨、POPS 等。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的成员一起查找文献,分析讨论,制作课件,最后由一人主讲,其他的人可以做一些辅助。 小组成员共同回答其他同学的疑问。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对于那些相对较难的知识点,由任课教师做详细的讲解。 这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组织能力讲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工具的适当运用现代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课堂表现力、信息容量大、方便快捷,因此在环境化学授课的过程对于一些主题的教学可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如典型污染物在圈层中的转归大气污染物的源与汇受污染环境的环境化学修复以及一些热点问题等。但是一些繁琐的计算过程,用多媒体直接呈现出来,不免减少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的理解程度自然不深,这便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利用黑板,运用板书的形式做详细的推导和讲解,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黑板教学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考核机制的改革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重要目标。 因此,合理的考核方式,也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到鼓舞的作用。 期末考试的成绩只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加强平时考核,增大实践性环节的比重。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作为鼓励。学生的创新实验也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指标,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对《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的思考和探索进行总结,在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环境保护国策、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会更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方法等也会日趋完善。

作者:吴婷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56-02

我们的大自然,长期以来在我们心目中都是充满着神秘意味的,为人们的生存以及永无止境的欲望提供着无穷无尽的物质资源。在短短一两百万年间,就遍布了陆地的绝大部分,建立了对其他物种的绝对优势。为此,人类利用它们掌握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农业和工业。随之而来的是森林的大量砍伐,各物种迅速灭绝,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越来越多。“环境问题”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才开始逐渐进入到环境社会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工作。

1 国内环境社会学的学术定位

环境社会学是涉及到社会学与环境科学的,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又是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就分支学科而言,它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之间具有社会学意义的部分;就基础学科而言,它为环境科学提供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学原理。(何强,1994)

有的学者认为,“环境社会学是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探求其中的规律性,寻求调控人类环境行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社会手段和途径”。(左玉辉,2003)

首先,有的学者认为:“环境社会学首先是一个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不是交叉学科。它的方法论基础在于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不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而方法论并不是脱离本体论而独立存在的。其次,环境社会学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所揭示的只是这个关系的某些层面,而不是二者关系的全部,环境社会学恰恰是通过对这个关系特定层面的解释来理解社会、理解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环境问题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第三,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仅有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还有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范式的研究,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只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的一种研究范式而已,对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全面揭示需要多学科、多纬度的努力,环境社会学不能也无法独力承担这一任务”。(吕涛,2004)

笔者认为,环境社会学实际上是两门学科分别探讨的,即为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并不属于学科之间的交叉,而是分属不同学科的研究。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是运用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和环境学的理论研究来进行探讨,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而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则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发现的更多的是与我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等原因和解决方案。

2 国内环境社会学的发展现状

2.1 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于1991-1993年间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开展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变迁及人为因素的研究”。其中麻国庆(2001)研究了蒙古族生活方式中文化、宗教、伦理等社会变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性,他的研究显示了自然环境变量的社会化过程是交织在社会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之中的,此外通过对蒙古族的宗教、伦理等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念中环境价值的分析,麻国庆还反映了环境变量社会化的结果不仅在经济层面上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以伦理价值等非物化的形式透过社会行动及社会方式表现出来。

陈阿江通过在太湖流域的东村进行的田野调查,探讨了乡村社区水污染的社会原因。利益主体力量的失衡、农村基层组织的行政化与村民自组织的消亡以及社区传统伦理规范的丧失是造成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该研究还强调,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建设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陈阿江,2000)。他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指出了“村落的社会规范及村民的道德意识有效地约束了村民的水污染行动”,又通过讨论水污染行动的社会原因而进一步探寻水污染的社会原因。

然而该研究的缺憾也是明显的。概念框架的模糊与分析框架工具的单薄使得其深度不足,研究结论似乎也过于简单。该研究从三个视角进行分析。

其一,利益视角的分析。该研究所阐述的理性选择模式过于强调了经济利益的成本效益,而剔除了诸如规范、道德等非经济因素对个体行动者行动选择的影响。其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分析。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他回避了这一问题,认为“在东村,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处在失衡状态下”(陈阿江,2000)。而孙立平在对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研究中,分析了在乡村中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正式制度是有边界的,情、理、法在权力的运作中呈现出一种交织的制约性(孙立平,2000)。其三,社会失范的视角。陈阿江将这一视角与利益视角分割开来,似乎认为在个体行动的选择过程中对规范的考虑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是“天然”地独立进行的。

2.2 对理论方面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也有人开始关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但大都是介绍国外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发展。少数研究者欲结合中国的情况进行研究,但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条件方面的限制,没有对环境社会学学科体系做出系统完整的描述,因此,目前中国环境社会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科学而独特的学科体系。

首先,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模式、角度多样性。环境社会学要解决现实问题不是仅仅运用自然科学或者环境科学相关的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寻求解决的困境,而是在解决的策略上更多的寻求社会的视角。其次,环境社会学理论从西方引进并逐渐与本土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学者李友梅在其《环境社会学》中对日本的环境运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环保运动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所产生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虽然也有数量众多的环保运动,但由于他们缺少组织性和策略性,所起的作用不大。可见环境运动理论与知识性指导,以及提高居民的环境法制意识,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环境问题建构涉及到环境问题如何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的问题;西方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认为环境问题的建构是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前提。权威人士、自然科学家在环境问题的检测、认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新闻媒体等对环境问题的暴光与宣传唤醒了群众的环境意识。最后,环境社会学理论逐渐从边缘化走向正统的地位。国家不断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环境社会学理论方面的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的洪大用教授在综合已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采用独特的视角重新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社会转型范式”,主要是针对国外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问题的各种解释范式而作出的一种创新努力。2001年,洪大用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一书中,采用社会转型分析范式,密切关注特定社会结构与过程对于环境状况的影响,侧重探讨了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另外一面,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运行论的内涵。他以中国为例,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评述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并探讨了调整社会的发展目标,强调指出了优化社会结构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在理论层面上,洪大用回应了当代关于社会理论与环境的最新研究,他在社会运行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以社会转型的理论框架分析环境问题社会原因的可能(洪大用,1999、2000)。他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从国际社会、中国政府到大众传播媒介和民间环境运动,逐一阐明了它们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影响与建构。他还将已有的单项环境保护策略归入三类:技术环保论、制度环保论和文化环保论,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对他们一一进行了评述。

社会转型范式的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了当前中国所存在的环境问题,明确界定了当前的阶段性特点,探讨了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一转型在广泛概念上具有全球性的普遍意义)的中国应该做的具体努力与策略。然而这一范式也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商榷。该范式将环境社会学的真正主题定为“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社会影响”,显然是源于建构主义影响,建构主义观点与生态学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是各执一端,互有偏颇。在此,笔者认为对待环境问题要有兼顾性,追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影响固然重要,但同样不能忽略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地位,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另外,研究其原因及影响的终极目的仍是寻找合适的对策来解决环境问题,所以环境问题的研究是双向性的。

另外,尽管洪大用的分析框架是明确的,但作为社会运行理论本身则倾向于功能论的范式,它更接近于整体论比较的方法,而比较的方法是对不同变量的同变差异进行比较,当差异显著时,我们可以认为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但我们无法确认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 对国内环境社会学的期望

中国正在迅速地工业化和“城镇化”,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环境问题不断积压,呈现出“压缩性特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法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同样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我们的环境问题集中表现出来,是一种‘压缩式’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这是我们的基本判断”(解振华,2004)。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国情又决定了我们无法一下子解决所有环境问题,而必须集中精力优先解决那些“突出环境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环境社会学发展情况,笔者认为环境社会学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来不断弥补上面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发挥其独特的理论优势,才会在有用的基础上受到人们的关注,才能在理论的建构上走的更远。其次,要使全民关注环境保护环境,同时新闻媒体关注环境问题发生与解决的整个过程,通过信息让群众了解环境问题解决情况的最新动态。第三,要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挖掘与继承。中国有3000年的文化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寓意深刻。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解放初期的思想,关于环境思想的论述颇为丰富;如何继承传统理论,挖掘传统思想并继承,是当今环境社会学学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最后,要建立深入、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对于环境社会学理论来说,在引进西方环境社会学理论并本土化的过程中缺少深入性。

参考文献

[1]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J].社会学,2000,(6).

[2]何强等编.环境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9(10).

[3]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洪大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环境社会学的一种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1999.

[5]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社会学,2000,(12).

[6]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J].社会学研究,2004,(4).

[7]麻国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社会学[J].2001,(5).

篇9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1.必要性

(1)环境问题逐渐增多,环保意识教育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是近十年来中国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各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增多,并引发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等社会问题。因此,环境问题必须快速解决,而要解决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这就需要从年轻一代抓起,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从而使得环境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2)环保技术和措施能够解决很多环境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化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对环境难题的解决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鉴于很多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化学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初中学生开展环保教育,使他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思路,从而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以及处理污染问题,并争取寻找新能源和新材料,从根本上解决化学环境问题。

2.对初中化学环保意识培养的基本要求

(1)理解污染环境的物质的基本情况,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向初中学生讲解基本的化学常识和处理污染技能,使得学生了解气候变化、雾霾等大气污染、酸雨,长江水系等水体污染等等各方面的环保常识,并就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给出简单可行的建议,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环境保护技能和绿色生活理念。

(2)争取让学生都身体力行,成为环保志愿者

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要争取让他们都身体力行,从小事、日常问题开始,节约、保护资源,如,回收可再生资源、不过度使用各种化学资源等。

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在结合教学将环保理念渗入其中,以加强学生对生态问题、环保问题的重视和认识,使他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这点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做到,因为,初中化学有很多内容都是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紧密相关的。比如,在教授空气的组成成分时,可集中阐述今年以来中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北京等地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说明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人们的生活工作都要受到重大影响甚至身心健康都受到伤害。这样,学生就会对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也就能够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进而才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

2.实验操作中加强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入门阶段尤其要多做一些化学实验,这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理解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化学实验中,很多时候要使用化学物质,很可能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在教学环节就要注意向学生灌输环保的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他们明白环境保护措施远远多于问题,而且环保就在身边,只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就能对环保尽一份贡献。比如,在开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等实验教学过程中,均会产生一些废气、废渣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因此,就可将点燃尾气,回收废渣的处理方法授以学生。还有要尽量最小限度地使用化学物质,从而降低或者消除废弃物的排放。例如,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只需要0.02克的硫黄粉就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实验效果,这时候就不能再用更多的剂量,而且要把这点向学生说清楚,让他们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思想。这样既能做到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直观地受到环保教育。

3.考虑使用模拟教学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化学实验也可以虚拟化进行,

这样在进行一些污染较严重、实验危险性较高的实验时,就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工具来进行,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当然,鉴于教学对象是初中生,这些虚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不是很明显,因此,要注意适量采用。

参考文献:

[1]王丑奎.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篇1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使公民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1)普及教育和社会的需要。初中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界的最后阶段,从普遍性的角度考虑,对初中生进行基本道德、基本素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是社会的需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积极主动的参与,而每个公民依法都应当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有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关键。

(2)初中物理教学的特殊性。物理教学在内容方法上都与环境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联系。初中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学习后,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可从知识结构的内容上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生态平衡,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现实情况的差距。目前,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特别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社会对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有关的统计资料和我们的实际调查不难看出,作为祖国未来的初中生群体,他们对环境问题中的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现象有所了解,但缺乏科学的认识。环境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对国家的重大环保政策还不够了解。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国情教育和环保教育,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其与现代环境教育相适应。

二、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些途径

中学物理教育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环境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

个方面,其实施过程应当遵循教学规律,与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及兴趣相结合。

(1)寓环境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考虑到初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我们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对教学大纲充分的理解,明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挖掘现在教学中包含的环境教育的好材料。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章节就是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噪声污染、废气污染都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材料。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寻找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揭示物理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多种形式和方法渗透“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教育的内容。如在讲“乐音、噪声”时,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如《泉水叮当响》、《莫斯科效外的晚上》等,把学生引入音乐的王国,再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听了这首曲子,大家体会到乐音是丰富多彩的,人们把欣赏音乐当作一种高雅的享受。然后再结合头排糖厂发出的噪声,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比较,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结合生活中的重要典型实例,积极引导、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对人而言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教育主要是借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并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产生新的污染的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使人们在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是增强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环境问题发生。其中有不少涉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一些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能提高教育的效果。例如,头排糖厂酒精厂与头排中学仅一墙之隔,噪声污染、废气污染深深毒害着全校师生员工,解决的办法有在生产设备上进行改良或搬迁,增高隔离墙,多种植绿化树。

(3)开展有意义的与物理相关的环保活动,培养环保行为。

环境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环境意识,积极参

篇11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西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小,所以东南地区产生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物比西北地区多,因此土壤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态势。与东北相比,西南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分布较多。

第(2)题,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折线可以得出矿冶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居民区和商业区,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污染较轻,开发区污染最轻。

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是铅和镉,主要是因为矿冶区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工业污染严重。

第(4)题,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为防止土壤污染加剧,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等。

【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例2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40题)图2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污染物浓度曲线可以看出,水污染的变化特点为呈“W”形变化,其形成原因要结合降雨量和河流流量进行分析。

第(2)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主要从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人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二、考点归纳

1.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图3。

(2)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如图4。

【误区警示】

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表1)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与乡村主要环境问题的差异(如表2)。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如表3)。

4.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如表4)

【方法技巧】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和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

(2)分析成因。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捕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随意排放有害物质等。另外,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学生回答问题要准确、全面。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学生在回答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遗漏。

(4)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从政策、法规性措施,工程、技术类措施,宣传、教育类措施,生物措施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等。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三、命题预测

高考对环境问题的考查集中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不同区域某一环境问题的统计图表、文字数据等切入,结合区域图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以当前我国或世界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某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结合重大工程考查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分析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联系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试题将特别关注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及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呈现信息,选择题、综合题并重。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及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对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四、强化训练

(原创)图5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5中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2.图5中a、b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的共同成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严重的工业污染

C.经济发展水平高,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

D.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多发

3.图5中a、b两地区生态建设的共同措施是( )

①改良红壤,治理中低产田②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③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④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改编)图6为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下列关于粤赣运河,叙述正确的是( )

A.连接了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B.可发展航运、养殖等,有百利而无一害

C.穿越巫山山脉,有利于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图7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图7中甲、乙对应的是( )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

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6.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南水北调②退耕还林③治沙治水④节约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改编)表5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7~8题。

7.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 )

A.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B.Ⅳ类、Ⅰ类、Ⅱ类、Ⅲ类

C.Ⅱ类、Ⅰ类、Ⅳ类、Ⅲ类

D.Ⅱ类、Ⅳ类、Ⅰ类、Ⅲ类

8.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海南

B.浙江

C.山西

D.吉林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2013年3月4日起,北京等地严重的灰霾天气,令公众对PM2.5的关注急剧升温。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表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去解决PM2.5的问题,全世界都少有先例。”

材料二 大气中PM2.5主要来源示意图(图8)。

(1)我国城市大气中PM2.5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美国城市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治理PM2.5将面临哪些困难。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a地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轮荒);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开矿。

2.A b地区为南方低山丘陵,a、b两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D a、b两地多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

4.A从图示及其名称上可以看出,粤赣运河就是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A项正确;运河建成后,可以发展航运、养殖等,但是对沿线土壤、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可能是百利而无一害,B项错误;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因此该运河应该穿越南岭,C项错误;运河会占用沿线大量土地,但是也会带动当地农业、航运、养殖、旅游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发展,因此会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5.D大水漫灌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会导致土壤出现次生盐碱化;该地区降水总量少且蒸发旺盛,加之工农业用水量大,易造成水资源短缺。

6.D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跨区域调水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7.D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广东酸雨、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四川水土流失、酸雨问题较严重,可得出D选项正确。

篇12

“历史与社会”是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文科综合课程,它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整体地、历史地认识社会。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来说,根据学科特点和初中生认知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既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和教师们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例,谈谈如何优化课堂设计,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1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整合教学资源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教学需要,重新组合教学资源。其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素材,以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身边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教学资源,其中教科书是我们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实践表明,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首先要优化教学资源。教学中,我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学生实际与教学环境整合教科书内容,大胆取舍,突出重点,真正落实教学目标,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分三课叙述,第一课介绍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某个国家面临的问题;第二课介绍中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第三课介绍中国怎样来解决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三课内容都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我就按照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备等四个专题重新整合教科书内容,形成板块知识,用世界的视野,以知识为依托,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进而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这种通过整合教材,运用专题教学的设计,不仅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且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减少了理解和记忆的困难,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

2 用心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践行。我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不但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一个整体,而且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涵养才能达成,而不是一堂课教学就能形成或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知识,并逐渐把这种感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和行为,陶冶情操和提升素养。以情境为中心,基于情境,始于情境,超越情境,这样,久而久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积淀而成了。

3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综合实施,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学过程的优化便是重中之重。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先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将学生分为人口组、资源组、环境组等,分头自主探究:中国人口、资源及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由学生自主探究而获得的知识则显得更加珍贵,更容易让学生掌握,还可以使知识的记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简捷并有效。然后以组为单位在课堂展示学习成果,通过课堂互动可以充分营造民主的气氛,可以激发共同探究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历史与社会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根据学生的成果展示和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最后总结归纳指出:

3.1 根据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解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中的关键因素及其原因。通过这样分析让学生懂得人口、资源、环境三个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在解决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不能孤立的来解决而要一起来考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3.2 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解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制定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解决人口问题;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解决环境问题。

二是运用有效手段:①立法手段:通过立法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惩治违反基本国策的行为;②科技手段:自然资源的开源和节流,环境污染的治理,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人口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

3.3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运用这些基本国策和手段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又是为了什么?通过这样设问和思考,学生自然能深刻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认识到只有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25-02

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所以我国环境高等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高校相继开设了环境相关专业,截至到2009年,全国有214所高校设立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学作为本科环境科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从原理、战略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提出、危害与整体防控体系角度出发,从方法学上指导学生对环境专业主体课程与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树立坚定、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该课程还具有激发学生对后续环境科学课程学习兴趣的作用,因此,环境学课程在环境专业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对于从未接触过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专业概念,如何提高学生科学地识别环境问题、剖析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和愿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思考,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探究与创新。笔者就该课程讲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途径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庆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环境科学中环境学课程选择鞠美庭《环境学基础》(第二版)为主要参考教材,以周富春《环境保护基础》、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左玉辉《环境学》、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和戴树桂主译的《环境科学:全球关注》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该课程的讲授。鞠美庭的《环境学基础》是一本很优秀的教科书,属于“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教材的编排内容上看,《环境学基础》的内容涉及到环境学相关的各个方面,按顺序主要包括绪论、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物理污染与保护、生态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该教材从战略角度对环境学进行系统论述,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方法指导。基于环境学的主要内容构成及其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及相关实践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

虽然本课程选用的教科书内容丰富,并且属于环境科学专业大一新生的入门课程,但是枯燥的环境学概念很容易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倦。此外,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型的环境监测或分析手段出现,使得国内外的环境科学研究发展迅猛,所以仅仅依靠教科书上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热爱。另外,通过对环境专业本科新生的调查发现,发现很大一部分新生对自己专业认识的不明确,对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理解具有片面性,甚至出现基础知识无用论的想法,再加上环境学课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多而缺乏趣味性,致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

2.课程教学手段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环境学课程涉及的大量概念、基本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理论等,需要记忆的知识偏多。传统的教学都是釆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单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对该课程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3.考试模式过于老套

培养学生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被动记忆,而是在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牢固掌握,提高其思考能力和环境意识。但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期末考试为主)并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仅能记录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二、课程改革目标

在环境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为纲,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传播环境科学知识为使命,使学生掌握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自然观、地球观,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人类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学教学尽管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改革尝试,探讨新时期普通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考核制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教学改革旨在构建适合该课程最优化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该课程培养目标。

三、环境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从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出发,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环境学教学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教材为纲,以环境科学的前沿进展及重大成就为背景,以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为依托,不断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不仅让学生掌握经典知识概念,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学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以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例,污染物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分别在两章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目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有新的突破,特别是新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手段的运用使得污染物在界面中的迁移和转化机理解释更加明确。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就应该关注本学科的新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教学内容中增加相关案例的讲解,比如在进行“土壤环境保护”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起我国典型的土壤污染案例。

2.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在环境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大量案例对授课内容进行多方论证:如在课堂上提出PM2.5、镉米、转基因食品等一系列有关我国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的开拓性问题供学生讨论,这样既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又能启迪学生的思考。另外,这种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还有助于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中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设施,但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效率较低,仅仅是通过PPT讲授教材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教学容量增大,但是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教师在设计制作PPT的过程中,要使枯燥的文字知识形象直观化,使学生在共鸣中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充分利用现有的视频资料进行教学,即在传统课件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环境污染事件、重大研究进展等相关视频,加强学生对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认识,使学生认识环境科学专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相关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综上所述,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3.实现实践教学

环境学是一门开放性自然学科,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只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而真正要使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强化,还需要走出课堂与周围具体的环境问题相结合。环境学专业教师以及相关负责人应该积极与学校所在地的环保部门建立联系,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现状和相关修复措施,尽可能带学生参观相关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环境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的学生经过内部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实际案例的分析,不仅可以强化环境学基本概念知识,还可以引起学生对环境专业知识的需求欲,同时提高学生协作的能力。环境问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全球环境问题具有区域差异性。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4.完善考核制度

环境学作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闭卷考试,而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这种考核制度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前死记硬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教师是否高质量完成知识传承的任务,这样的考核方式都无法给予很好的评定。因此,环境学的教学改革必须包含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借鉴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考核经验时发现,国外高校环境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并不局限于期末的卷面考核上,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包括在考核项目之中。[4]因此结合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新的环境学考核提升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各占40%和60%,改变传统的轻平时、重期末的观念。[5]教学过程中给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个平常表现的档案,教师在每堂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给学生打分,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酌情加分。如:案例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发言的主动性、回答内容的针对性和创新性等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可以给予相应的表现分;另外,学生提交的环境问题调查报告也是表现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报告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分。课程结束后,统计每位学生平时表现中的成绩,以百分制为例,在期末卷面成绩60%的基础上加平时表现成绩的40%作为该门课程的总成绩。总之,新考核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激情,倡导合作学习的氛围,强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外课堂教学的改革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趋势:革新教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评价、变革教学文化和探索教学模式。[6]当前专门针对我国高校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改革尝试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陈奉英,黎小军,杨丽英.《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3]王元珍.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