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程造价专业需求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程造价专业需求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程造价专业需求

篇1

根据建筑业“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的规模目标为“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

浙江省是建筑强省,我省的建筑业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十二五”时期仍然是我省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领先。“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工程造价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行业人员管理,夯实人才基础。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试行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加强与设立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学校合作,开展学历证书和造价员资格证书的“双证书”模式探索,为行业发展提供既具有工程造价技术知识,又有建筑经济管理理论的复合型人才。这给我省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根据《金华市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市要在5年内确保建筑业位列全省第二梯队的前列,完成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转身。为全面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金华市建筑业的服务水平和行业竞争力,快速发展与建筑业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金华市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建筑业发展带动工程造价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

每年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的单位涉及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建设公司、建筑公司、装饰公司等,调查区域主要以浙江省行政区域为主。

截至2010年底全省工程造价咨询甲级企业占37%;造价执(从)业人员6918名;造价执(从)业人员数量和造价咨询企业等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全省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综合实力力争达到:产值平均年增长幅度15%,“十二五”末年产值总额36亿元,利税5亿元,税后利润2.3亿元。全省工程造价咨询甲级企业约占50%。工程造价咨询收入规模企业(年产值1亿元以上)力争达到3家。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内的造价执(从)业人员20000人,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比例90%。工程造价业务省外市场份额提升到30%。

“十二五”期间,大型建筑企业将建筑服务领域拓展为包括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运营(物业管理)等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服务业务内容。既包括以业务能力为核心的工程咨询、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招标、造价咨询(工程估价或成本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计量检测、工程评估、物业管理等全部业务,又包括不同建设主体常规或个性化需求(组合服务业务)。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轻经济重技术”,建筑业从业人员和院校建筑人才培养上经济意识、造价控制、造价管理意识淡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上“经济引导技术”的做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大多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改行,而真正经过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系统学习的人员非常少。所以,行业迫切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能运用工程造价、施工技术与管理、资料收集与整理等专业知识,会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和管理工作,会建筑工程施工生产技术与现场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探索。

在知识传授方面,主要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修订管理制度,另外增加选修课程种类,扩大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能力培养方面,学校重视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另外学校大力推进各类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奠定基础。

篇2

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企业在工程实施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材料及施工设备费用,这就需要再工程造价阶段进行控制,雷萍娜等结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作用存在的问题,探讨施工阶段如何开展造价工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工程造价在实际应用换存在很多问题,这个根源其中一大部分来自于工程造价人员本身专业知识基础差,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目前,为了切实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以商丘工学院为例,探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与企业岗位需要的情况,商丘工学院在大量调研工程造价人才在企业的岗位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商丘工学院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满足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的前提下,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1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1.1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而工程造价行业又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子行业,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贯穿于项目策划、立项、投资、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签定、工程施工等全生命过程,对于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企业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对河南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做了调查,调查统计:河南省现有具有资质工程造价师5242人,造价员26210人。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需求趋旺。在建筑行业招聘中居前三甲。占建筑行业招聘需求量的33%,近年来还在逐渐增长。综上所述,在未来五年中,工程造价专业将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人才需求将逐步转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本专业的设置对河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带来直接的推动作用。根据对建筑行业调查和与网上调查得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是土建、安装工程造价员岗位、也有部分从事招投标及施工管理岗位。

1.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对能力的要求。

1.3企业岗位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3.1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造价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项目的相关成本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保持公平公正的良好心态,在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抵制各种投机取巧等不良的作风,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格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办事,积极学习行业新知识,结合工程实际,客观公正的处理好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相关争议,做一个遵纪守法的造价人员。

1.3.2熟练的业务水平

造价人员的工作是一项精细而有十分繁琐的工作,这就要求造价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去满足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在技术方面,造价人员需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和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同时需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更好的施工预算进行核算和纠偏。在造价的经济管理方面,需要造价人员熟悉相关的招投标模式和投标报价的方式,同时熟悉报价的编制方法,并掌握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及定额计算规则,最终能够准确的确定工程造价。

1.3.3完备的行业法律法规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过程中,会受到行业的法律法规限制。因此,想要做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了解的国家相关的建筑市场发展动向和造价市场走向,从而能够合理确定与控制造价,保证造价的活动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

2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查分析,结合国家人才培养大纲,特修订了本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如下: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工程造价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土木工程或工程造价职业领域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吃苦奉献精神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总体上来说,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文社科类知识、工具性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知识。我校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企业岗位需求的调研,结合兄弟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经验,根据国家人才培养大纲,得到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

3.1通识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包括通识类必修课程和通识类选修课程。通识类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技能训练及军事理论、公共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艺术鉴赏、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识类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5大类。

3.2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专业课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Ⅰ、工程造价概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线性代数、C程序设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建筑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建筑结构、运筹学、建设工程法规、土木工程CAD、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必修课包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土建造价软件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案例分析、BIM概论、图形算量、Revit建模与工程应用、BIM造价应用、安装造价软件应用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原理、校企合作课程、房地产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测量、专业英语、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施工企业会计、、应用统计学、道路工程计量与计价、、钢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资料管理、房地产估价、PIDIC合同与工程索赔、工程管理软件、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财务管理等。

3.3集中实践实训类

集中实践实训类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认知实习、《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4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调查,使新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正常运行,提出了如下的保障措施:

4.1优化教学条件

师资方面,一是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二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养,学习本专业前沿知识,扎实实践基础;教材建设方面,除了自编教材和规划教材的建设外,还要积极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来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图书资料方面,建立工程造价专业资料时;建立工程造价专业实验室,为专业实践实训提供场所;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4.2创新组织管理

建立师资管理队伍机制,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校内外双导师实习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选课系统;改变单一试卷考试模式,改革考试方式;制定组织运行规则。

5结论

①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和施工企业岗位需要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目标及保障措施,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②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施工企业的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优化培养模式,提高了毕业生的竞争力和高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就业率。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职业教育内涵准确把握,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对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萍娜.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2):276-277.

篇3

2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工程造价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是具备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工程造价人才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在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2.1根据市场需求了解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情况

工程造价人才有很好的就业前景,社会上的很多企业都需要工程造价方面的人才。比如,在建设单位中,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任务是工程预算、工程招标、工程造价管理、投资估算等;在施工单位中,工程造价人员主要的工作是工程投标报价、资料管理、工程图的绘制、成本控制、财务管理、材料采购等;在设计单位中,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任务是设计概算、工程审计等。工程造价的就业领域很多,但是工作在施工单位的比较多,现在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方向中施工单位占很大的比重。

2.2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

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方向要适应企业的需求,而现在的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要求比较高,不仅仅要求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计算机和外语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同时关于工程法律方面也有涉及,这就需要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对计算机技术、外语能力和工程法律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起来。企业要求工程造价人才要具备很强的知识和能力,比如说:要熟悉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等的基本理论知识;要熟练掌握工程项目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外语能力,能操作基本的工程造价方面的软件,有基本的听说和阅读能力;具备基本的工程招标和投标、工程项目咨询的实践能力等等。

3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策略

3.1明确专业方向,制定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计划

根据用人单位的征用信息,参考用人单位在专业设置、毕业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意见,明确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工程造价人才时,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根据企业的意见制定一套培养计划,使毕业生在具备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培养更高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清楚工程造价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情况,使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不能到毕业也没有完全理解工程造价的本质。

3.2了解企业岗位职责,分析工程造价人才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

在就业之前首先要明确所任职岗位的职责,了解工作任务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根据对学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企业对工程造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3.2.1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计量计价能力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和相应的顶岗实习中掌握基本的计量与计价能力。比如,钢筋、墙面、混凝土构件、设备安装工程等工程量的计算,以及人、材、机的消耗量,熟悉当地各工程的计价定额。

3.2.2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在企业中的工作,不仅要求学生对专业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还要有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因为工作就是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这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仅仅掌握知识是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的,所以,在培养学生工程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2.3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对非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校园环境的影响,在生生与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提高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企业的工作与学校的学习状态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抗压能力等。

3.2.4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制图、识图能力制图、识图是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制图和识图能力,加强对不同构造类型、不同建筑结构的识别能力。

3.2.5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工艺能力经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工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自己对建筑施工工艺、建筑结构类型、建筑设备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工艺的施工难点和其本身的特点。

3.3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合理的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专业着重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其课程的设计就要依据企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比如,在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学生的工作内容包括:识读工程图、工程造价计算、编制工程造价报告书、计算工程量等。在其他领域的工作要求也基本是这个模式,所以学校就应该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较合理的专业课程。就企业反馈的具体情况来看,企业中需要的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专业特长和一定的实践能力的学生。这就需要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细分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课程,也就是创立有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突出培养特色人才。

3.4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必须制定一套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总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认知训练。可以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去参观,了解建筑施工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基本知识,可以在校外的施工现场或学校的工程造价实训基地进行制图、识图的训练。第二阶段:单项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在学习建筑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的计量与计价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之后,进行相关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单项技术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造价编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难点和重点,可以在学校里的工程造价实训室进行基础训练和教学。第三阶段:综合技能培训。可以用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学生的训练项目,进行工程投标和招标、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等方面的岗位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第四阶段:就业顶岗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或者是与企业协商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不同阶段的训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就会对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感兴趣,这样在实践中学生会有很高的热情去参与训练,而且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对学生而言是对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3.5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工程造价专业比较注重的是应用,也就是需要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技能。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单单是具备这些能力是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的,一个人要想被别人认可,其自身的修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企业在招聘时首先会看看你的个人修养,然后再了解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所以,在教学改革上,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篇4

(一)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技能特色不明显

在当前的各个院校中,设置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时,大都偏重于工程造价理论知识而忽视准也技能知识和实践能力。工程造价专业和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授课时,必须结合相应的系统工程的实例。单纯的理论知识完全不能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创新性不高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并且占据重要比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工程造价专业知识本身的枯燥性,极易降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学习时精力集中度不高,学习效果较差。教师一味的讲解,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极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缺乏针对本专业的“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队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师队伍模式,即要求教师既有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水平又有专业的动手能力。虽然这一模式在许多院校已经被广泛应用,但针对工程造价专业而言,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较为落后,现有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老师虽然理论研究水平较高,但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和??位要求严重不符。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呆板,授课效果较差。

(四)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当前各个院校虽然普遍开设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但配备的实训场地等硬件条件不足,实训基地的建设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效果影响较大,能够加快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现有的实训基地中,机器老化问题严重,实训基地的实训资金不足等都制约着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

三、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设计

1.明确专业技能标准,合理设置技能考核核心课程。在分析社会和造价相关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的基础上,对工程造价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等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指导各个院校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不同的公司和单位对工程造价人才的技能需求是不同的,以造价咨询公司为例,去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编制招投标文件、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和跟踪审计等工作,而施工单位则需要工程造价人员能够完成投标报价、成本核算、现场工程量签证以及竣工结算等工作。

2.明确专业面向行业,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目标在于提高专业的职业对口性,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适当开展校企合作,可以邀请工程造价行业的相关专家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为了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学校要不断了解市场需求以调整培养方向,以培养适用性更强的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聘请有相关资历的工程造价人员担任教学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及时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实用性的不断提高。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根据核心课程需求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结构应该根据不同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来制定,传统的教授方式需要被改变来适应课程目标的新要求。因此,应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可结合案例进行分析,通过PPT投影展示和辅导等,还可以多样化的开展课堂实操训练,进行归纳总结等。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才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教师可以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可以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法、电子教案等多种教学手段,并且督促学生上交作业和存档等,以更好的监督学生的课后复习情况。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园BBS、E-MAIL、QQ以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方式增加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但是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完全依托于这些手段,要合理运用,才能真正改善教学效果。

(三)推动工程造价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要想建设出一支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学风和师风建设,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切实的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寻求改革良策,探究教学方法;二是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招聘教师时,要重视其专业职称、年龄结构及教学经验等。要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团队负责人,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含金量。对于青年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并为青年教师提供进修机会,鼓励其不断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增加自身含金量。对于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可以将他们派遣到相关企业学习并争取获得实践技能相关证书。还可以积极聘请企业造价时前来交流,并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三是不断提高工程造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完善教师的进修访学制度等,以切实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准。

篇5

高等职业教育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以及岗位的供求状况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专业方向多样化设置、基础条件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对专业建设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的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途径。

一、课程体系重建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背景

教育部2009年11月24日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和高等学校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中包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更因将其与基于工作岗位的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意义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立足于企业需求,培养学生核心职业技能的核心。将专业教学过程与行业社会的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加强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活动的熟练程度,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业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兴起,工程造价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一支中坚力量。在建筑工程领域,对造价人员的需求具体表现在: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②工程造价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工程计价模式和国际接轨的需要。但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建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教育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二)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分析

工程造价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始终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到设计、施工结束,涉及的工作岗位繁多。目前造价相关的与高职院校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目标相一致的岗位有:造价员、采购员、合同管理员、监理员、施工员、计量技术员、绘图员等。

(三)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模式中现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和毕业学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分析:

1、由于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太广,重点课程及学生应培养的重点技能不突出,导致学生就业的职业(群)或岗位(群)不明确;

2、在课程的开发上只注重教学层面,忽视了职业技能要求分析,导致教学行动中无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教学手段陈旧;

三、专业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内容

(一)“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做到“贴近岗位、突出应用、培养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预算软件进行工程计量、计价以及编制招投标文件。在专业主要岗位群的基础上将从业范围拓展到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技能型工作。把所需要的共同的知识、技能和岗位进行合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在教学中,引入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采取案例教学与软件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二) 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的整合优化,关键是以应用为目的、以 “必需、够用”为度,要少而精,突出针对性、岗位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也要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

1、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工作过程中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合并,如:建筑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与建筑法律法规、建筑工程定额预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把了解性的课程作为某课程的补充,如:工程经济学和建筑经济。

2、在教学中,穿插 “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内容,使学生明确就业岗位,增加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方便学生考取造价员证书。

3、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掌握目前造价员岗位的软件开展工作,所以在教学中及时增设工程造价软件的学习内容,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强化学生岗位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三)校企合作编制开放式教材

以企业作为载体,针对企业岗位的需求,将原教材进行分析,提炼出与企业相结合的内容 ,以企业中的实际工程造价编制为背景,编制“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内容,编制开放式教材 ,突出教材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以此来提高教学与岗位之间的真实性。

(四)模拟真实的工作岗位情境――“教 、学 、 做”一体

依据专业的教学计划,在第五个学期设计模拟真实工作的综合实训。综合实训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的要求,使学生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一建筑安装工程的招标文件、工程量计算、编织工程量清单、编织清单报价等标投标文件、现场开标评标过程的模拟实训,从而掌握实际工程的招标投标流程与要求。通过强化工程造价软件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计算机应用素质和技能,就业后能更快的适应实际工作,真正实现上岗就能顶岗。

基于工程造价的岗位为导向,以企业为根本,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制定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定位准确,符合用人单位需求,最终达到学生就业率高,对口率明显提升,学生获得造价员岗位资格证的比例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我院于2007年成功申报工程造价专业,为了实现预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获得造价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建筑、房地产和工程咨询等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的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我校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基础上,以及对市场需求调查与研究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提炼造价专业的培养方案、模式及目标,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效果,检验既定方案与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

一、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明确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获得造价工程师基本训练,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和工程咨询等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定位培养方向时,必须突出“应用型”特色,要注重教育应用和实践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具有熟练编制建筑、安装、装饰及市政工程等各专业工程招标投标文件以及预、结算文件的能力,成为知识结构相对健全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专业人才,可以在毕业后到设计院、建筑业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工程建设从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

应用型本科造价专业学生除了应具有各专业学生都具备的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外,在毕业时还应具备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等项目前期决策的能力、编制各专业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结算的能力,开展工程招投标、合同谈判、合同管理等一切造价工程师应具备能力。

二、结合专业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是文理科省兼招专业,分别设文理两套课程体系,对于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程略有差异,如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等要求的深度略低于理科,课程的设置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在专业课中,除了土建专业的造价课程外,还开设了建筑设备与环境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技术、市政工程与计价、建筑电气工程计价、装饰工程与计价、建筑设备工程计价、道桥工程与计价等,紧密与当前社会需求相匹配,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适合从事各个专业的造价工作。此外,还开设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课程,如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房地产估价、国际工程估价、建设监理概论、建设法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健全,使学生对工程建设从业单位的中各个角色有所了解,能更快的适应行业。另外,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必须突出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三、教材选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安排均应突出应用性,满足社会就业需求需要,突出应用型教学特色。其中,教材是基础和关键。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结构等以应用为目的,深度不需要与建筑工程专业一致,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建筑设备与环境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技术、市政工程与计价、建筑电气工程计价、装饰工程与计价、道桥工程与计价、建筑设备工程计价等专业课程以最新颁布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由于教材往往滞后于新规范、新标准,所以造价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必须跟上行业步伐,对新规范、新标准同步传授与学生。2010年工程造价教研室老师参与编写《建筑工程计价》这门教材,此本教材突出应用性,里面的例题、复习题和参考案例都已实际工程为模板,使学生们掌握对于如何做一个完整的造价文件。

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自身培养与外聘相结合

工程造价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不必全部必须具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的要求。造价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那么对老师的要求同样要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目前普遍存在着高学历年轻教师的学历高,但是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种情况,所以学院应在注重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一些施工单位和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把年轻教师送到工程一线去学习和锻炼,经历一到两年的时间,优秀的高学历教师的实践能力会等到一个很大的提升,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重点能够明显突出。我校在2008年、2009年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教师都参与其中,对施工技术问题能有了更好的实践经验,之后讲述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有很大的提高。

由于工程造价专业近几年的市场需求较大,所以在招生规模较大,普遍存在着师生比不足的情况。在充分发挥自己学院专任教师的基础上,可以聘请校外的知名教师和工程一线的工程师来补充不足的师资。外聘的知名教师可以给学院带来兄弟院校的研究成果,对学生来讲可以接收更多的专业思想,对学生的成长来讲非常有好处;对于专业性质较强的实习课程,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师,他们经验丰富,讲课具体,尤其在工地现场的讲解,可以解答学生在课本上遇到的很多问题。但是对于工程一线的工程师刚开始讲课存在如授课经验不足,或语速过快,或讲课的条理性较差等问题,所以学院也应注重培养一批稳定的一线工程师外聘教师,既节约学校开支,教学质量又可以得到保证。

篇7

本次调研主要以采用向地区内建筑类企业技术人员(含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为主,结合文献调研法和企业人员走访等方法为辅助,完成本次调研。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是由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发起,主要围绕陕西本省企业和在陕从事项目的外省企业项目部展开调研。共选取83家企业和项目部,发放110份调研问卷,回收100份调研问卷,回收率为91%。调研问卷主要涉及本专业毕业生的企业需求情况;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恰当;专业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毕业生能力描述是否准确、全面;毕业生就业时证书要求的重要度五个方面的内容。

四、调研结论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并结合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陕西省统计局的官方统计资料,此次调研可得到以下五个方面具体结论。

1.人才需求情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我国建筑业未来的走势不仅健康平稳,而且一定能继续呈现上升走势”。我院位于国家重点开发区之一的西咸新区。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介绍“西咸新区目前已将46个总投资额达1186亿元的项目列入今明两年开工计划,分别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片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范例等领域”。这无疑成为陕西省、咸阳市建筑业发展的利好消息。但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李丁里说“目前建筑企业的技术劳务人员紧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结合此次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结果的不完全统计,全省未来三年,每年预计将需求造价员、预算员3400人左右。因此,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未来发展存在较大的用人需求市场。

2.培养定位和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表述为:“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工程造价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工程概预算与预决算编制和审核、工程标底与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应具备15项职业能力,其中“熟练掌握”的专业能力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和“编制与审核工程造价的能力”并列第一位;“编制与审核工程造价的能力”和“计算机应用与CAD制图能力”并列第二位;其后分别是“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工程造价资料分析和处理能力”“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毕业生还应“一般掌握”的能力排名前五位的是:“外语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常用材料应用与检测能力”“工程监理的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4.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现有的16门专业课程教学环节都需要开设,而其中企业认为“很重要”和“重要”的课程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并列第二位;“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广联达造价软件应用技术”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并列第三位;其后是“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这8门课程和1个教学环节应作为该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和重要的教学管理过程。

5.毕业生应具备的岗位证书要求。

对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即要求具备相应岗位的职业证书。通过该调查结果,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其一,这些岗位证书对于即将踏入建筑行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可以认为是当前企业最急需的就业岗位。这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二,这些岗位证书相对应的知识、能力需求应作为该专业在教学培养过程中的重点。

篇8

一、新时期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专业方向不明确

目前,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尽管已经将其内容划分为多个专业方向,例如:土建、安装以及市政等主要内容。但大部分均由方向不够明确、追求不全面以及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归根究底,其实就是一个笼统化的工程造价专业,没有达到实质性目的,从而致使培养之后的学生不能够及时进入到工程造价专业工程中去[1]。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装饰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中,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场景,造成盲从盲学现象出现。该院校在对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以及专业课程实践的偏后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对职业化工作领域的工作并不了解,职业化意识浅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等,因此,学生缺乏对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由于学生缺乏现场实践经验及学习情景,导致在工程造价专业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一味的学习造成课本理论知识的空洞性、抽象性以及枯燥无味等,一定程度上减低和削减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兴趣一旦降低,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不高。

(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过程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是有理论到实践,造成工程造价工作与教学出现分裂现象。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采用的是: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教学模式,此课程教学设置主要是根据科目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的。另外,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顺序主要是:基础——专业——理论——应用的顺序,同时也可以说是从文化课程——专业知识基础课程——专业化课程——实践课程顺序等。

(四)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在各大职业技术院校内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均比较单一,没有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依然主张采用传统的课程教学为主要培养模式,以课本教材为教学核心等。教学的主要环节仍旧是传统的课堂讲解,学生机械化的听和记,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整个教学模式比较僵化。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导致实际操作能力低下等[2]。

二、新时期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对工程造价专业进行明确分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企业的内部需求进行详细了解,对培养特色人才的主要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对学生就业岗位进行定位时,高职院校不能够职位图全,相反而应该去研精。并且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位较多,但针对的专业性却不同,因此,必须将工程造价专业与相应的地区进行紧密结合,对其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待学生们的岗位准确定位之后,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能力进行专业化培养(技艺不再掌握的多,本质上讲究的是一个“精。”),为学生更好的就业提供基础保障。

(二)工程造价专业中行动领域的提炼

在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行动领域主要是指企业、生活以及公众等多种具有意义性的情景活动集合。主要体现职业、社会以及个人的需求,且职业教学的整个学习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在行动情景中的实际能力。除此之外,针对岗位群典型化的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总结(如表1)[3],行动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图纸以及安装工程的工程量等各种各样的内容。

(三)工程造价专业中专业知识学习领域的设计

在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习领域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工程造价专业学习领域主要是由主要学习目标所组成的一个新的学习单元,其中任何一个专业学习领域均是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对学习目标有一集学习内容节进行详细描述的。除此之外,必须加强对行动领域向企业场所培养阶段课程学习领域转变的脚步,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培养零距离的上岗工程造价人员的主要目标,为建筑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具体内容(如表2)。[4]

(四)工程造价专业中的学习场景的设计

在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习场景的设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场景主要是指组成学习领域整个课程教学方案结构的主要要素,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内学生学习具体化的表现,具体内容(如表3)。[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发展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市场不断的对方开放与改革,建筑行业逐渐融入到市场发展中去,对建筑工程者的要求也相应相应增强。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培养特色人才的模式,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为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特色人才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促使建筑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陈红,郭树军.公学结合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01-103.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21-23.

篇9

一、人才培养

工程造价专业属于建筑经济管理类。在我国以往的项目建设中,经济管理人员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他们的工作也仅局限于算量套价,被动地反映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同时我国现有造价人员的文化层次较低,严重影响了业务能力的提高。培养操作型、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使其具有进行工程经济决策分析,预结算、造价控制及造价管理的工作能力,是我们成人教育工程造价专业的责任。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要求无论是技术、经济,还是管理、效益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稀缺。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指既会预算又懂施工,既会专业又懂管理,既会造价又懂建筑法律法规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一个合格的工程造价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培训和大量的实践锻炼,方能成才;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达到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具有相应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及拓展素质等。①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及文化修养,积极的学习、工作态度,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②专业素质:具有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工程预结算及索赔的实践能力;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报价和项目管理的能力。③拓展素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相应的建筑施工技术素质、工程监理素质和工程审计素质。

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证书要求,根据行业需要和专业特点,要求应至少取得毕业证书和预算员证书。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学员毕业后,可适应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工程造价主管部门等造价管理的相应岗位群。

二、教育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应以建筑工程市场主体――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咨询机构等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造价应用能力和素质教育为主旨,培养面向建筑工程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学员集中一段时间培训,大部分时间在现场工作,相对来说实践时间是充裕的。因此,教育模式可考虑如下:

1、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结合的力度

学员第一学年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并利用工作时间,加强房屋构造和建筑材料的认识;第二学年在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量计算、工程项目招投标实习;第三学年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工程计价、装饰和安装工程预算实境练习。

2、教学计划有一定的广度及深度由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受学员在校学习时间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其全面覆盖。以算量、计价为重中之中,并以施工阶段为基准适当向前、向后延伸,以构筑本专业的知识体系。

3、突出工程造价的成人教育特色在教学计划整体设计中,始终针对工程造价这一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技能,突出本专业职教特色。学员通过学习并编写投标文件(投标报价)等,突出工程造价计算能力、专业文件编制能力、造价管理能力、参与项目决策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

篇10

引言: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我国在借鉴德、美、英等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出现了很多新增专业, 如何构建新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以下就以高职工程造价新专业为例,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详细调查社会需求及岗位需要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专业,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社会需要,其目前和未来几年的人才供求关系如何,该专业和岗位对毕业生有何要求、在某范围内有多少院校设有相同专业及其特色如何等等,都是培养人才时必须了解的。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对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都大有裨益。对学校来说,通过对造价领域工作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向用人单位征求在专业设置、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对学生来说,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新型、科学的就业观;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和需求标准,便于采取相关措施吸引广大毕业生。

1.社会需求。浙江省是建筑大省,仅2008年浙江省工程造价专业需求将远远突破5万人,而据有关数据显示,到2009年浙江省工程造价师与造价员总数仅有26500人,因而浙江省工程造价人才缺口有2万多人,明显供不应求。同时根据我们三年来在全省发放的300份调查表,回收272份,统计表明,目前每个工程造价相关单位平均需求2人以上。学院还通过对浙江省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进行调查统计,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设置工程造价专业的仅有10家,2009年共计招生规模1209人,而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仅有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职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09年招生300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岗位需要。每个建设工程从开工的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及工程竣工结算的工作都要求造价员全程参与,同时从业主到施工单位及公正方的造价咨询中心都有自己的造价员,造价员是任何一个建设项目也不能缺少的。但目前在该领域中,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参次不齐的现象十分突出,真正受过工程造价系统教育的人数相当少,而大部分是工程类、会计类、经济类的人员构成。从学历上看,本科学历的不到20%,专科学历的约40%,其余主要是成人教育、技校、中专等毕业生组成。而目前在学校培养的大量“工民建”、“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他们具有相当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而在经济、管理、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结构相对较弱,尽管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对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但与岗位需要还是脱节。工程造价人员应该是即懂工程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并具有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专门的工程造价员就变得非常急需。

二、准确定位就业岗位和培养目标

1.明确岗位定位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中小型设计院(所) 、建筑管理企业、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等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要求具有懂行业政策和建筑市场规律的能力;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与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工程预算价、竣工结算、招投标过程中的标底及投标报价制定与审查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审查、有效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按照职业归类定位于造价员这一岗位,可以分为各种工程预决算、招投标、造价咨询等不同领域。毕业后应取得造价员证书,通过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学生进一步深造和锻炼,可以成为技术负责人,再发展提升考取国家注册造价师资格成为项目负责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确定培养目标

结合岗位定位,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工程建设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地说,就是该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既有良好的工作素质又有较强的技术岗位技能、具备工程建设一线造价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具有熟练从事建筑、安装及高级装饰工程预、结算,以及工程投标报价与招投标的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从而在毕业后可以到中小型设计院(所) 、建筑业管理企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及建设业主单位、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和装饰公司从事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

三、精心构建核心能力和课程体系

1.核心能力。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高职课程设置必须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工程造价类专业各就业岗位和就业领域的各项技能进行总结和分析,概括出必须要掌握的几项技能,然后找到核心能力。通过上述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能力是熟练编制各类工程预决算、能进行工程标底编制和投标报价、同时熟练运用工程造价软件。要培养和达到核心能力,又必须先掌握基本能力如施工图识读能力、工程施工管理能力、熟悉工程经济知识等,同时为拓宽就业渠道,必须掌握几项拓展能力如房地产估价、工程审计、建设管理等。

2.课程体系。结合上述能力分析对应出各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此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特别注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成为以造价为专长的多面手,从而拓宽其就业范围。另外,在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必须突出高职特色,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主要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上,凡能设实训环节、有条件增加实训部分的课程,都要增加实训环节,而且形式要多样。如建筑施工技术课可以2~4周的生产实习作为其实训环节,建筑识图与构造增加课程实训、施工组织及各类预算,以课程设计作为实训课程,预算软件课程必须开设大量上机操作学时,实践教学应达到总教学活动周数的40%以上。通过对实训环节的增强,达到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一般学生经过很短的见习期就能马上胜任工作的要求。此外,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学生的“双证书”政策。因为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优先选用有“职业资格证”的学生。

四、努力建设必要的师资和设施

1.进修培训。高职院校应在鼓励现有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到生产岗位一线去学习和交流。这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是高职院校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的良好机会。不仅使学校了解社会需求,也使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更具有针对性。

2.引进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连年扩招,教师数量已明显不足,因此在鼓励现有教师进修的同时,必须加强人才引进。高职院校的教师引进工作不必效仿普通高校“非高学历不要”的做法,我们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应引进一批有专业技术的能工巧匠,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真正做到使这些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

3.外聘教师。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讲课,从理论上说效果较好,因为他们有实践经验,讲课更贴近实际,但对于外聘教师的使用必须适度,而且还要根据课程性质而定。对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尽量选用本校教师授课;对于专业课,可适当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特别是实训教学过程。

4.硬件条件。利用已建有的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施工技能、建筑机房、工程预决算等实训室作为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同时改建机房引进造价软件作为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室,增加和更新部分实验仪器设备,以提高实训效果,使工程造价专业实训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工程造价专业内容为标准,链接各现有施工单元,扩建成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同时将工程典型“案例”虚拟化,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教师“双师”能力训练。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和设计工程造价新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 ,希望对其他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有所帮助。新增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一定要结合岗位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核心能力,再进一步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必须的师资条件和硬件设施,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检查、反馈和完善,走出一条完善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篇11

十几年来,我国的建设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投资管理机制在建设市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现状仍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工程造价专业是改革开放之后重新发展起来的专业,因为起步晚、重视程度不够,其发展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举措。从建设市场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对工程造价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符合专业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近年来建设市场与经济、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也要求工程造价的专业人才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懂得相关的经济指标分析与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只有这样的工程造价人才才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

(二)工程造价教育的现状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大专业,除了包括工程造价专业本身还包括工程项目管理。这个复合型的大专业下包括招投标、成本核算、工程造价计价、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专业理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但是课程的内容却并没有涵盖这些专业理论,这给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职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一线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工程造价人才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教育提出了质疑,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合格人才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化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准确定位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工程建造建设过程中,需明确建设目标,坚持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为根本目标,以就业为基本导向,进一步完善和改革课程体系,能够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出与时展要求相符合的专业型人才。结合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状况,设置出与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专业,可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高校发展状况,以水利工程造价为主,但是也需要掌握公路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工程造价各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二)明确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2005年我国教育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的高职教育应该把就业作为导向,开展教育改革。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征进行教育,构建全方面、多技能、宽基础的课程体系。1.高职教育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构建的环节中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工程造价这个专业来讲,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当然也不可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与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挂钩,把证书要求的能力要求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同时,可以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把市场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作为专业能力培养方向。工程造价专业的能力培养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第一,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这里包括专业涉及到的英语、工程CAD、测量、计算机等专业能力。第二,学生的应用能力。包括工程造价的软件应用能力、工程预算能力、清单编制能力、工程招投标文件等。第三,学生可转移技能。对于这部分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应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来锻炼学生交流能力、计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规划能力等。2.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结合专业特色,把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融入其中,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应该重点安排一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同时也要聘请一些在专业岗位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任教,这样的教师可以把工作中最真实的状况以及最需要的能力体现出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工程造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

以操作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称之为职业能力,不是简单的技能技术操作,它从多方面上要求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模式和设置课堂体系方面上,应该与学生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能够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各方面上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是:普通教育是以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展开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系统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学生在就业后一般不能单独完成一项工作,通常需要有带领的师傅才能完成;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使学生具备科学系统的岗位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学生在毕业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全适用岗位需求。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建筑岗位的职业技能为主要依据,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设置相关的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的结合,同时也能把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来。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具体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单独完成一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学生大一阶段就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工程设计基础知识,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再开始学习如何设计图纸。另外,学生必须学会怎样看施工图纸、掌握房屋的构造条件、掌握施工方式、了解施工过程、运用各种设计软件等,同时还需要开设一些其他学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所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传承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中教师起主动作用,学生被动学习一些乏味的理论知识,最终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所能运用到的实际知识没有多大关联,学生也不能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对于一线生产要求和管理要求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不具备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教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不但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后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各企业所十分重视的。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操作方式: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以工作任务和实际过程为基础,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不但需要使教学内容具备很强的针对性,而且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很好地结合,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课程教学方面上也要进行转变,从教师主讲转换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上营造出丰富有趣的课堂,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在不同程度上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灵活地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1)项目教学。可以将所需学习的具体内容与训练项目结合,并且要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组织开展这门课程,可以发给学生一整套实际的施工图纸,在具体的施工场地上,学生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现场,收集资料、设计方案、相互研究等共同完成施工的具体方案。(2)行动导向教学。施工场地训练方式与实物教学有效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3)实习阶段。我们根据各岗位的具体需求,安排学生到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实习。唯有在岗位实习阶段,学生才能真正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哪些技能技术需要深入的掌握和学习,在实际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双证融通专业课程的开设

为了能够很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不但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技术,而且也需要为考取相应资格证书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不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而且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就业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开设双证融通专业课程,就是让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这两种证书有效结合。我们对施工员、资料员、造价员、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内容做了调整和建设,并且要求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篇12

1优化高职院校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意义

电力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工程,电力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专业面广、对工程质量要求高、工程进度的控制和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估十分重要,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业务能力要强、综合素质要高。工程造价是一个实践性的专业岗位,很多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通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满足工程造价岗位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不科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

1.1背景

我院2009年开设工程造价专业,方向是电力工程造价方向,当时全国只有一家电力专科学校设置电力工程造价课程,电力造价员很多是从电气类专业毕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参考性,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的,当时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对这种理念理解还不深刻,很多地方存在不足,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有很多地方需要进行改进。

1.2意义

立足于企业需求,优化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制定出适合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将专业教学与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活动的熟练程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办学质量,为社会输送电力建设行业需要的工程造价人才。

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与优化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建设对社会经济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电力供应相对紧张。《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加强城镇配电网建设,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正在加快电力建设步伐和力度。电力建设企业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遇,迫切需要大量的电力建设行业人才,更需要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对工程造价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制定满足电力行业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与优化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是电力类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

2.1构建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术研究不是高职教育的目的,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文化培养同时,强调以知识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2.2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

为了完善高职电力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师通过企业调研、参加电力定额站的学习研讨会议、回访毕业生,分析多年的数据,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最终将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确定为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职业特定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根据对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的分析,确定各能力模块需开设的相应课程。具体分析总结如下。1)职业岗位分析。我院原隶属国家电力工业部,由省电力工业局直接管理,2004年经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有很深的行业背景及历史,因此我院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电力施工企业、电力设计单位、电力监理公司就业,还有部分学生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单位和政府管理机构就业,职业岗位包括电力造价员、电力资料员、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经过一定年限的工作实践后,可以成长为造价工程师、建造师、项目管理师等,从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2)岗位能力分析。不同的职业岗位有不同的工作内容,但是都要求有相同的社会能力,包括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操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专业通用能力上都熟练掌握工程建设基本程序,能正确识读建筑、结构、安装工程、变电站电气设备工程、输电线路工程、配电网工程等基本施工图纸,懂得土建与装饰、安装工程施工工艺,熟练掌握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在职业特定能力上,工程造价人员还必须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相关计算规定,根据施工图纸,能利用算量与计价软件进行工程造价的编制和审核,熟练运用算量与计价软件。3)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课程构建与优化。专业基础知识是建筑行业各专业的职业通用能力知识,是为学习本专业而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前必须掌握和学习的课程。课程包括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建筑与装饰材料、施工工艺、建筑法规等课程。与原课程设置相比,删除了应用数学、电力生产概论这两门课,将其放在素质拓展模块相关课程教学内容里。4)职业特定能力模块课程构建与优化。职业特定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模块课程为学生以后工作提供主要知识及技能的课程。课程包括建筑与装饰工程清单计价、建筑水暖电安装工程计价、电力建设各专业工程计价、算量软件应用、计价软件应用等课程。与别的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增加了变电、配电工程计价课程。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对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模块课程设置主要考虑工程造价人员的技能要求,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实践。5)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构建与优化。高职院校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面向市场需要,满足企业需求,不仅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工程造价人员不仅要懂计价,还要熟悉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包括房屋与线路工程测量、输电线路施工、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与我院原人才培养方案相比,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删除了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实训课程,减少了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课程的课时。改后的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更适应社会及职业需要。高职电力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每年的专业调研,与社会、企业不断融合,我们将继续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不断的持续改进才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所在[2]。

参考文献

篇13

1 引 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也逐渐向着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式进行发展,在这种培养模式中,能力与职业技巧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基本的教学单元,不仅继续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用的理论知识,同时也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能运用、实践经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且在教学完毕的教学评价中也不再仅仅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标准,而是以对学生相关职业技巧、技术的掌握情况为标准进行判定。可以说,该种方式不仅同我国现今规定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良好符合,也通过培养一体化综合性人才的同时使学生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有什么样的市场,决定了有什么样的人才。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说,其在社会岗位方面主要集中在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单位、工程监理公司以及房地产公司等,且不同单位对于造价人员的能力、需求也具有一定的不同。一般来说,工程造价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工程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知识,同时也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细化来说,则需要具有编制投资估算、制定投资计划、工程索赔、招投标文件编制、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编制、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以及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关技术与经济水平的提升,也逐渐使得工程造价岗位需要从基础的工程领域拓展到其他社会领域,并以此对从业人员的能力、经验等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对工程造价人才进行培养时能够对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进行积极的改进,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更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工程造价人才。

3 基于工程造价专业特点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3.1 基于职业能力构建教学体系

从工程造价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看,高职院校在对工程造价人才进行培养时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在以往单一理论化培养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以此使学生在毕业走出校门之后能够具有较好的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并在具有良好心理素质、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同工程造价管理一线需求相适应,不仅能够良好具备一个普通造价员岗位的工作需求,能够更熟练的对工程量进行计价与计算,能够在清单计价、定额计价两种模式中开展造价管理以及招投标工作,同时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实现在岗位上的综合发展。而要想获得该种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能够从以下方面构建起职业能力教学体系:首先,所配备的教师需要能够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思想品德以及思想文化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在专业知识层面能够具有丰富的装饰、土建专业相关技能,对工程施工、建材等方面的知识熟练的把握,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编制方式、基本理论以及工程技能具有充分的掌握,以此保证教师的能力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在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方面,也需要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具有计算机软件应用与操作、专业化识图以及对不同类型专业工程概预算、结算等进行编制的能力,且在此基础上能够以独立的方式对工程项目经济成本、技术经济进行分析,能以独立的方式进行工程招投标、同合作伙伴进行合同谈判以及良好面对工程风险的能力;最后,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也需要着重构建工程建设管理、工程成本评估、突发问题处理以及工程进度监控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该教学体系的建立,才能够从教师资源、教育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做到全面、一体,更好的实现工程造价综合性人才培养。

3.2 基于实践教学构建核心方式

3.2.1 设置科学实践课程体系

在工程造价人才一体化培养工作中,实践课程体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同以往工程造价理论课程体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理论课程体系同实践课程体系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课程体系,则可以说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形成的一项基本保证。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方面,也需要保证始终能够按照人才为本位的方式进行培养,并根据教学目标建立起以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其内容包括有认知实习、模块化实训、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这几个环节。而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也需要根据学生年级、学习阶段的不同以有层次的方式开展施工认识实习、工程造价编制练习、市场调研、测量实习、职业资格考试集训、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课程内容。可以说,该课程体系的建立核心就是对于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培养,并在更加突出教学实践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完毕之后也能够具有较好的实践能力,在走出校门之后不会因为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的缺乏而对就业产生阻碍,而是能够以无缝的方式走到工作岗位之中。

3.2.2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是提升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方式,对此,则需要高职院校能够从校内与校外两个方向入手:校内方面,主要是在院校工程造价实训室中进行实际的操作与练习,在该实训室中,应当配备工程造价工作开展所需的计算机、计算机软件、工程图集与图纸以及工程造价所需的定额等。在该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则能够在工程实际的基础上实现对于真实工程的成本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本工程造价与文件的编制,以此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获得工程造价工作知识、工程经验以及自身职业能力水平的提升;而在高职院校积极建立具有职业性、先进性、综合性与开放性校内实训制度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开展校外实训的开发,通过同校外企业间的积极合作,在校外企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实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对高职院校、企业不同教育资源以及不同教育环境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工学结合、假期社会实践以及顶岗实习方式的应用使学生在实习岗位中能够获得理论水平、思想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多方面、专业化提升。

3.2.3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高职教育开展的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专业化人才,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具有普通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素质以及理论知识水平,还需要能够对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技能知识进行熟练地掌握与运营。对此,强化教师动手能力、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则成为了高职院校实现工程造价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此,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鼓励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通过专家培训、小班教学、企业实践以及岗位实习等方式的应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以其体系中设立的企业实践为例,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运用该机会将实践同理论知识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在实践中对专业技能进行掌握与运用,对于后续实践教学的开展也是非常好的基础;其次,可以尝试从合作企业中邀请具有优秀资质、且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专家、专业人员等来到高职院校任教,以此更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最后,也可以邀请社会有名专家与一线人员到院校开展讲座,以此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工程造价实际、应用产生一定的认识与热情。

3.3 完善软硬件设施,保障教学服务质量

要想实现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一定的软硬件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方面,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加大投入,在校内实训基地做好计算机、环境模拟以及工程信息台等设备的建设,保证能够满足学生需求;软件方面,高职院校应当联系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健全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并在其中对实训教室硬件使用、人员管理以及作息制度等做好规定,以此保证工程造价一体化教学能够在软、硬件的支持下获得更好的建设与应用。

3.4 完善考核机制,保障教学质量

考核是验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工程造价一体化课程体系中,对以往仅仅以理论考试作为考核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转变,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全面的考核机制。在该考核机制中,学生的理论水平仅仅占总成绩的一小部分,而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所表现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学生在校外实训中由校外企业的实践评价则占据着学生学期考核的更大比重。这种情况的存在,则对以往学生“仅仅学好理论”就能顺利过关的观念进行了积极的转变,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这种体系下,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工程造价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以此获得更好的工程造价应用能力。

4 案例分析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材选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方向,规划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操两种授课形式有机整合,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努力在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工作适应能力上下苦功夫、硬功夫。

4.1 具体措施

首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实施了“引进高端人才、选拔出外培训、以赛促教促改、以研促教促建、以老带青带新”“五措联动”的团队建设举措,搭建起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级梯队”,并依托学院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教科研管理激励等机制,结合专业发展实际,采用内培外聘、双向互聘等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及教学改革,建立了双师育人、双向兼职、双向服务的师资培养机制,形成了一支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过硬,由双专业带头人引领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其次,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学生职业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的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学校到企业、由模拟到真实分段递进,使学生能力递进培养、职业素质递进式养成,构建了“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构建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学院坚持育人导向、互惠合作、主动服务的原则,依托职教集团,与施工企业深度合作,服务地方工程管理行业,形成契合地方产业发展的“以工为主、工学结合”专业格局和特色。2014年10月,学院对《教学管理制度汇编》进行了重新修订,该汇编共包括14个制度文件,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都作了规范性要求。同时,还完善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实践教学管理运行规程。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不但使实践教学有章可依,同时提高了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自律意识,保证了实践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4.2 效果

学院针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过就职调研,调研发现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就备受用人单位青睐,每个毕业生平均有三个就业岗位可供选择,本专业就业率在97%以上,其中有60.51%的学生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

5 结 论

可以说,在我国现今建筑工程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工程造价人才的数量、质量都有了更高的需求。在上文中,我们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与实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高职院校能够把握重点,通过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立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工程造价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彩霞.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55-56.

[2]张晓东,俞金元,俞振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105-107.

[3]赵秀云,张淑霞.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现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