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语文教育思想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教育思想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教育思想

篇1

鲁迅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鲁迅既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很多年,并且在书刊上也发表了一些对教育的看法。对鲁迅语文教育思想的分析可以弥补我国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批判封建的语文教育内容

语文教育内容是教育实施的基础。对于鲁迅所处的时代,虽然教育内容已经有所改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封建旧思想的存在,比较明显的就是“尊孔读经”。鲁迅先生先后在多本刊物上表达自己对于废除读经的意见,他认为“尊孔读经”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虚伪性,鼓吹者的目的就是想要推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实现专制统治。鲁迅一方面在杂文中说明读经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又在小说、散文中借由“孔乙己”这种类型的悲剧形象批判读经。鲁迅在对经学教育批判的同时,对蒙学教材和其他古代教材也给予了否定态度。蒙学教材是古代启发幼儿读数的启蒙书,如《三字经》等。鲁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蒙学教材宣传的是封建伦理道德,内容陈旧,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像是《幼学琼林》这样的书,鲁迅认为会扼杀孩子的天性,童真,在教学中是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对于封建旧思想的教材鲁迅是持否定态度的。在当时,封建势力比较强大,鲁迅在这种压力下坚持反抗封建思想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在当时而言是十分深刻的。目前在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材内容有所增加,合理吸收鲁迅的教学思想可以避免出现思想僵化的现象,有利于将传统思想和现代教育相结合,同时对于封建价值观念保有一定的警惕,对于读古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在探讨的时候忽视鲁迅当时所处的环境,盲目照搬鲁迅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偏执,不利于语文教学。

二、强调青少年的主体性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应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鲁迅虽然没有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出这样的论据,但是在他的实际教学中可以看出他是很注重学生性格的发展的。在阅读上,鲁迅也是更加注重指导,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鲁迅注重的是教学生学会阅读策略和方法,对于自己的阅读内容要有一定的批判性,这样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他主张多写多练,反对天才说的说法。他主张在写作的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理念,对于实现主体教学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重视语文教育规律

熟练掌握教育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认识并优化教育规律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鲁迅在教学规律中比较注意学习过程这一方面。他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鲁迅还用自己独到的见解找出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在当时那个年代他就想到了用活动电影的方式来教学生,就像是如今播放幻灯片等方式一样,鲁迅在教学上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先进性。鲁迅主张在教材中插入生动形象的图画,他认为在教材中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在语文教学中,鲁迅重视从言语到语言,由具体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语言学习规律。鲁迅曾经多次用婴儿举例,阐述他对语言学习规律的看法。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是不会说话的,是在不断听、记住、理解的过程中才逐渐学会说话的。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语音、语义、语法的感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成语言积累,这显然涉及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关键。

四、否定不合理的语文考试

我国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应试教育,鲁迅则在文章中表示对于陈旧而没有意义的考试应当废除。在古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标注标点符号的题,鲁迅认为这是对学生的恶作剧,他认为这样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的题只要学生能够死记硬背住课本就都合格了,对于学生语言思维方面的考察没有任何帮助。鲁迅认为在考试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学生内在思想的考察,而不是以难倒学生为目的。鲁迅的思想在当时而言是极为先进的,对于现代教育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不过考虑到鲁迅当时正处于白话文刚刚代替文言文的时期,教育者在借鉴的时候应当有着自己的理解,不应该过于简单化。鲁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部分考试的考试内容倾向于死记硬背,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自身思维的发展的,所以对于不合理的考试内容应当进行剔除。剔除掉不合理的内容可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量,同时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目的性也更强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思维。

结语

通过对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指导,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下产生的,他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见解。同时这份见解表现出很多现代化的观点。鲁迅作为一名教育家,他的思想有着自己独到之处,值得老师学习借鉴。在借鉴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应该盲目的进行跟风,只有这样才能让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真正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宗宇.论鲁迅的语文教育思想[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篇2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不仅揭示了当代语文教育本质,同时还为当代语文教育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当代教育过程和教育本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教育就是教人自我教育,同时教学相长,互相教育。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学生决非“空瓶子”,等着“揭开瓶盖,把各种知识、各项道德条目装进去”;“学生是主体”,是“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这种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以人的发展为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论原则。“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理念加以倡导,其中“自由”强调的就是学生主体性和个性的培养。这种自主学习有两方面的意义:意识提倡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不依赖于老师和他人,在学习中,能自我规划、自我组织、自我促进;而是学生在教学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意识,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当代语文教育必须由教师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由传授现成知识道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必须“把倚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二)教育过程要以到为主,逐渐放手,把“达到不需要教”作为追求目标。“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好比扶孩子走路,能放手时坚决放手,是一条规律”。教师要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实际上,叶圣陶先生提倡的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类型,与“注入式教学”相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首次提出“启发”一词,此后,《礼记》中提出“君子之教,喻也”,主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提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叶圣陶认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并且适应社会变化,自学一辈子。因此,教学的功能本质上就在于“引导自学”。“引导自学”,既指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上“自为研索”、“自我历练”,又指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品德上“自辩是非”、“自我修养”;既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既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又包括自学动机、态度、习惯、精神的培养;既是引导学生在校时主动学习,又是引导学生将来终身自学。这种“引导”,不仅是“言教”,而且是“身教”。

中国古代就有“知也无涯”“学而不厌”之说。所有做人的必需的东西非常之多,教不尽的,时空有限的学校教育只能取其重要的,作为例子来教;何况学生将要独立面对的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社会多变激变的时代,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无论是谁,从各级各类学校出来之后还得受教育,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了业并非受教育的终结。那时候哪儿去受教育呢?从社会各方各面都可以受教育,只要自己有要受教育的坚强意愿。这就是自我教育,简化地说就是‘自学’。自学能力的强或弱根据在校时候所受教育的好或差。假如在校时候常被引导向自学方面前进,学生有福了,他们一辈子得到无限好的受用。而且,不但他们自己,社会和国家也得到无限大的利益。”因此,教育过程必须是使学生在校时候就学会自学的本领,为他们终身教育、终身自学、终身发展、终身幸福,成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自悟和习惯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悟”,他说:“写作知识短文不列在单元末尾,甚好。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谈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让学生“自悟其理法”,“自求得之”,也就是说,教师不能直接将写作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能引导帮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去获得写作知识。“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他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实质上,都是针对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提出的。

总而言之,叶圣陶教育理论的形成,有着丰富、深厚的基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哲学纲领,具有独创的简介、丰富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精神,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和认为情怀。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新课标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它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途径,其语文教育思想用于教学实践,定将照亮语文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篇3

2. 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和“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听、读、说、写同样重要,要使学生在这四个方面都受到最好的训练。

3. 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不是历史、地理一样的知识课,不应以讲为主,而要提倡启发诱导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和习惯。

4. 叶先生强调:教材内容要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并应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程度;课文的语言必须是规范的。课文只是举例性质,不应绝对化。但听、读、说、写训练则要尽可能地有比较严密的系统,循序渐进。

5. 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听’、‘说’、‘读’、‘写’宜并重。”“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老强调了语文课应该是口语和书面语并举,听说读写并重,并尖锐地指出:“重文轻语,有‘文’无‘语’,这个偏颇应该纠正。”他明确地否定“语文是语言、文学”的解释,认为“‘文字’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这就把语文课和文学课区别开来。

对核心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的品读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教学活动中,关于教师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篇4

2蒙学教育对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历史的车辙不断向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回顾过去,吸取蒙学教育的养分能够更好地滋养小学语文教育的根基。在课程改革不断前进的浪潮中,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也给教师带来怎样才能教好语文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崔峦先生曾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怎样简单而又扎实的教语文呢?我想我们可以从蒙学教育精髓中得到一些启示。

2.1注重读与写的训练何为语文?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而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新生一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为基本功训练,朗读与书写就是语文基本功中必不可少的两项。通过朗读能较快的将学生引入教材选文特定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去积累字词、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特级名师于永正认为:“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要把孩子教聪明,就得好好朗读,朗读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课文以及教学目标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科技性较强的选文,应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切忌让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对于人文性较强的选文,则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用字艺术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过多的分析会让他们感到云里雾里,蒙头转向。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对于此类文章应提倡学生多读,教师进行范读,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范读还能揣摩教师的朗读技巧,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除了提倡朗读教学外,还应要求学生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不得不下的苦功夫,教材中不乏优秀的选文,这些优秀的选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对于这样的选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帮助学生将优秀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外,还应该注重书写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使用的普及,下笔写字的机会逐渐减少,人们的书写水平也有所下降,有时还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音形义结合于一身,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能正确工整的书写祖国文字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小学教师应遵循书写规律,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书写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2培养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古代蒙学教育主张童蒙多读书,通过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有益的书籍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思索问题的方式都值得学生学习,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教师与其让学生在题海中把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不如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在语言实践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虽然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但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仍然重要。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在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后,儿童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这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能在愉悦的心情下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推荐他们阅读优秀的书籍,在需要的情况下予以指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有望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能让他终生受益。

篇5

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提出叶圣陶先生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思考总结最终得出了一句至理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此为教学上层,在1922年时,叶圣陶先生首先提出了“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予”,意思是说语文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需要学习、想学习,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等待教师来教。这是这一观点的雏形。在解放后,陶行知先生又在不同场合宣扬这一观点,小部分教育者渐渐得以知晓,到了1962年,他再次提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感,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探究,自求解决。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至此先生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践行这一思想,他要求教育者改变从前以授课为主的教育模式,变灌输式为诱导式,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懂不会不知的知识,再不是“不懂就要问”,而是不懂就要自主探求,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经过了十五年的探究与发展,终于在1977年12月叶圣陶先生为《中学语文》杂志写的题词中,正式以刊物的形式向世界发表他最为严谨、科学,经过实践检验的语文教育真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半个世纪语文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是高屋建瓴的指导思想,以此为目标,他同时又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指导办法与具体措施,只有把基石打造牢固,一步一步按照叶老打造的语文教学体系践行,才能让学生达到金字塔最上层的教学目的。

二、知行结合,培养学生习惯。

如果想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最高目标,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时间坚持与培养的。叶圣陶先生曾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书中说:“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他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是贯穿语文教育始终的桥梁,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学习能力上有所提升。

除了学习语文的行为习惯外,叶圣陶先生还专门针对阅读与写作的养成习惯上做了研究与阐述,他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一书中提到,阅读书籍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只要能够根据书籍的性质进行区分,该翻查的就翻查,该分析的就分析,需要根据全文理解大意的能够理解,明白作者的言外之意,甚至能够指出作者没有考虑到的遗漏之处,如果能够到达这样的程度,那么阅读习惯便算是养成了。关于写作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也在《论写作教学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写作习惯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培养,首先要有所积累,所积累的尽量用文字去表达,另一方面就需要将表达的文字进行修饰,在遣词造句的技术上花功夫下力气。

如果你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观只停留在语文的学习中,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他认为一个健全的公民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良好习惯”,他在学生教育的德智体与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做出了习惯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如在德育方面要求学生在待人接物与对待工作方面要真诚有责任心的好习惯;智育要养成主动寻求知识和学习娴熟技术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有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学生要有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礼貌诚信、虚心自强的个人修养与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的习惯养成说,不仅是对语文教育出发,更是宏观的涵盖了学生教育阶段的学习及生活,从学习到做人,从方方面面对学生提出了习惯养成的要求与教育者应该实现的教育目标。

要真正学好语文,必须要求教师将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让学生明白得更多,兴趣更浓,性情丰厚,即知即行,知行合一。

三、语文工具观。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手段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些其实就是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都是与语言的运用不可分割的,学习语文就是掌握好思维与运用的工具,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篇6

张志公(1918――1997)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他从事语言研究和教学50余年,为中国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丰厚而深邃,涉及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本文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文期刊数据库中的CNKI学术期刊、维普数据的有关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文献,统计到的有关文献共88篇。从统计的文献来看,对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有以下5个关注点:语文学科性质和功能,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材的编写,作文教学观,教学语法与修辞观。下面就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一个较全面的综述。

一、语文学科性质和功能

“语文是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这不仅指出了语文这门工具与一般劳动工具的相同性,也指出了其特殊性,这也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性质的定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雏形。“工具性”的提出强调了语文应该重视其根本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工具论”对知识和能力的过分强调,却忽略了语言文字所承载的人的情感、意识、道德、美感以及价值观等丰富的内涵。在语文功能的论述中,张志公认为语文是最具智力价值的学科,语文内部的思维结构和智力结构想当完善,蕴含了丰富的创造性,兼具探索性和审美性。“学以致用”的实用观点,也是张志公语文是“特殊工具”的延伸。

二、语文教学改革

1.文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这是张志公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研究课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现代化要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进行科学研究、减少盲目性;语文训练应当有规格、有标准,应当有一个科学的序列,教学内容要现代化;教学方法要科学化、现代化。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首先是语文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再是语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则是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教学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观念,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2.语文素质教育。《张志公与语文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语文素质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主张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全方位开放。张志公提出语文教育还应当重视文学教育,他认为学文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语文教材的编写。张志公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创造了实用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文学作品欣赏能力的训练的双线推进结构。同时他也主张将文言课文的学习纳入文学教育序列。这样的教材结构方式比较全面的揭示了语文能力的内涵,也便于合理设计语文能力培养与训练序列。重视语文知识的先导作用,即语法等,在能力训练上也科学求实,设计了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训练。4.作文教学观。《张志公先生对作文的贡献》一文中,孙移山认为张志公对作文教学主要有三点贡献:一是强调实用性;二是倡导段落教学;三是重视语言训练。而李跃平在他的《张志公对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一文中对其作文教学思想做了更加详细的阐述,针对教师的命题作文限制学生思路,张先生提出:一是训练基本功,做到“辞达意明”要着重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同时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二是打开思路,养成自觉思维的习惯,主要是要求学生写实,同时教学生读好的文章;三是感受成功,让学生快乐作文,这是针对作文评价体系提出的。施平在他的《张志公作文教学思想初探》文中提出了“多方面发展言语能力”:不仅要系统的让学生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语文基础知识,也要进行阅读教学,说话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5.教学语法和修辞观。张志公先生对教学语法提出的‘精要、好懂、管用’六个字的要求,写进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一直是中学语文知识教学奉行的原则。”[1]而王洪江在他的《张志公后期语法思想给我们的启迪》一文中,则主要是就张志公后期的语法思想结合当前语法教学中出现的“淡化语法”等现状提出的现行教学语法系统改革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必然性做出的分析。张志公也是将“修辞”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清晰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的第一人。在他主编的《汉语》课本第六册设了“修辞”一编。“这不仅在我国史无前例,就是在全世界也绝无仅有。”[2]为了解决教师的修辞教学,他又专门主编了一册修辞编的《教学参考书》。“当时它不但统一了全国初中教师德修辞教学进度,深化了教师的修辞知识,开阔了教师的修辞视野,解决了教师修辞教学忠的答疑解惑,而且更重要的是普及了上千万初中学生的修辞知识。”[3]

综上所述,近几年对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和深度。相关文献,林林总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面地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做了研究,但从客观来讲,研究还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张志公在语文知识教育方面,教学语法研究较多,但是修辞等其他语文知识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只是在有关文献中略微带过。第二,将张志公的语文教育思想与当前语文教育现状相结合,只是提出了问题,如“淡化语法”等,但很少有可操作性,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有更多关于研究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作品问世,进一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刘婷(1985-),女,四川仪陇人,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

参考文献:

篇7

一、语文教育民主思想

民主与平等具有天然的联系,在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中也是一样,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受教育者,注重发展差生的智力;在师生关系上,他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助的关系。魏书生十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发展差生的智力

在魏书生的思想中,每个学生都是可教的,并且通过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差生的智力是可以发展的。”他说“1979年我接一个初一班,县统考全班语文平均成绩仅49分,有八名学生不到40分。到初三毕业考试全班平均78分。升学考试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八名差生都打到了高中、职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那名初一时24分的学生,升学考试语文成绩也达到了72.5分。”

在发展差生智力方面,魏书生认为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下手,增强他们提高智力的信心。他认为发展差生智力方法很重要,它采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差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及想象力,例如为了使差生养成自己读书、思维的习惯,魏老师给他们总结出了“四遍八步读书法”。在教学中他发现,差生成绩不好的一个很重的原因是,在学习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该学些什么。为此,他认为“要发展差生智力,必须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具备较强的指向能力”,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明确学习目标。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坚持,使这种习惯成为一种惯性,所以,他制订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来使差生的智力活动成为惯性活动。

二、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行为。魏书生认为在教学中,师生应该建立一种互助的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学,学生帮助教师教。认为“教与学的关系,应该以学为本”,“师与生的关系,应该以生为本”。

在教学中,魏书生始终坚信学生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他说“这些年来,我教语文,越教越轻松,根本原因在于我从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助手。”他告诉广大老师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认为“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的学生帮助了咱们,帮咱们提高了教育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魏书生的工作中面临着“五多的局面”,用于班上学生语文教学的时间仅占全部工作时间的十分之一,但他的学生却仍能取得好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魏书生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篇8

除此之外,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朝廷,军旅誓诰,敷显此意,发明功德,牧民建国”则进一步阐发了写作的实际功效。这一观点对当今的写作教学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应付考试,学生通常都处于一种“要我写”的状态,而且学生写作的文体大都局限在记叙文、议论文等固定的文体上,对实用类文本知之甚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克服以往作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并加强对实用类文本的教学。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要调整好原有的写作教学文体与实用类文体教学之间的关系,不可喧宾夺主。

二、语文教育的内容

《颜氏家训》内容涉猎广泛,虽然是以家庭教育为主,但仍然可以从书中找出关于语文方面的因素,其中关于语文教育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识字写字

语文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汉字则是中国语言的载体,是与汉语对应的文字,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W习,在《颜氏家训》中,亦是提出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字音、字形以及书写的要求。

1.知音识义,注重差异

在识字写字教学方面,认识汉字的首要前提是认准字音、读准字音。颜之推强调“夫文字者,坟籍根本”。对待汉字要“皆欲根寻,得其本原”。对于不认识的字,不能“忽不经怀”,须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去探究,而不是妄加猜测,必要时可请教老师。在《颜氏家训》中他还提出“不知书音是其枝叶,小学乃其宗系”。强调汉字读音是细节,字的词义才是文字的根本,重视读音的同时还要理解字义,做到音义结合。

此外,颜之推非常重视语言的地域差异与古今差异,在《音辞》中他指出:

“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

“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

颜之推深刻意识到语言差异存在的弊病,提出了通用语言的概念,统一语言,减少社会中因语言不通引起的弊端,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今社会,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具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言语方面进行教育,规范使用普通话。此外,方言的存在与规范普通话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方言教学仍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对普通话的重视让人们逐渐忽视了方言的重要性,但我们必须明确方言的存在有利于研究地方传统文化,也为普通话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如果只注重普通话,忽略方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2.规范字形,正确使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也在不断地演变,由当初的甲骨文、金文到后来的隶书、楷书。在颜之推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楷书逐渐成为了主流字体,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流传下来的汉字、文章等存在很多的错误之处,为了避免以讹传讹,颜之推对一些经、史文章等存在的错误之处进行考证、更改,这对汉字的规范使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此外,他还提出在写字时要时刻注意字的规范性,做到正确、美观、大方,在书写汉字时不能“至为一字,唯见数点,或妄斟酌,逐便转移”;更不能造字,不懂的汉字不随意改动,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书写中体会书法独特的魅力。

(二)阅读教学

掌握了一定的汉字之后才能进行整句整段的阅读,不同的阶段要阅读不同的文本。“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颜之推认为阅读是最容易学习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技艺,在《颜氏家训》中我们可以探寻出许多阅读教学的经验,为当今的阅读教学提供借鉴。

1.勤勉好学,博览群书

颜之推在《勉学》篇中开门见山,提出“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又列举了古代文人志士勤勉好学的例子,如“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鼓励子孙要勤于学习,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颜之推勤勉好学的观点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篇9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3—0076—01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儒家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文化中的精髓。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儒经教育一统千古,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以及传统语文教育产生了深厚久远的影响,它决定了历代文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当今的中学语文教育中,儒家文章仍占有一席之地,影响着当代的读书人。当今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儒家文章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受教育者。

1.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我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一部《论语》讲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最多,其核心是“仁”。“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任重而道远,不亦远乎?”(《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认为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发动战争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文章第三段,孔子再次驳斥冉有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可见,其政治主张是实行礼治,以德服人。《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的“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都是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体现。节选自《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提出执政者施行以“仁”为核心的“大道”,从而达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外户而不闭”的“大同”社会。《寡人之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即富民教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告子下》)中通过得道者和失道者对比,强调以“仁”治国的重要性。

篇10

顾美云是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迄今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田野上耕耘了52个年头。探析顾美云的语文教学思想对当下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顾美云的语文教学观——让问号迸发思维的火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正是这种真挚的爱,让步入古稀之年的顾美云对母语和母语教育充满了一片深情:语文老师要做热爱母语的榜样,要把母语教育提升到增强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责任感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师要热爱母语,尊重母语,研究母语,传承母语,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身体那样。[1]这是一位语文教学前辈对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谆谆教诲。

只有热爱母语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母语的学生。唯有热爱,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自觉,才会不断探究母语教育的科学规律。经过52年的实践探索与反复验证,顾美云提出了鲜明的教学主张——学语言、练思维。这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人文思潮过盛,工具训练不当。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在文本内容上兜圈子,就是在写作技巧上贴标签。即便有专家提出要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但这一华丽的“转身”因难以找到正确的抓手而导致语文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此,我们不妨对顾美云提出的语文教学“六字真经”进行一番科学解读。“学语言、练思维”,首先为小学语文教学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展言语能力,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其次,帮助我们找到了发展言语能力的基本途径,那就是在深入探究文本意义和语言密码的过程中进行言语实践活动,而这种探究活动本身应该带有思维的挑战性。

不仅如此,顾美云用自己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实践阐释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发展学生思维:一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爱问敢问的习惯;二是引导学生有意质疑,逐步实现提问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三是注重主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2]今天的课堂教学我们反复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之教”,顾美云的教学主张是不是对这种所谓教流的最好诠释呢?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顾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有何等活跃,思考是何等深入。当那些孩子感到身心如此自由,学习如此有意义的时候,还会觉得学习语文无趣无味吗?当我们再认识到“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显”这一内在联系时,我们还有必要担心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发展吗?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曾谈到语文教学的“三问”,意思大概是:在你的课堂上学生有没有挑战?有没有发展?有没有突破?我想顾美云的课堂正好回应了这三个问题。因为这种挑战体现为学生智力的挑战,这种发展意味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这种突破表现为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与变革。

大道至简,顾美云主张“学语言、练思维”,让问号迸发思维的火花,这一具有教育哲学意味的思考,无疑为当下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开出了一剂良方。

二、顾美云的语文课程观——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语文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语文是生活的诗意表达。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人为地把语文与生活割裂开来。这种硬伤导致了语文教学一切为了应试,考什么教什么,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被各种各样的考试卷和练习册所占据。学生不是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相反,老师的呕心沥血最终换来的是学生的厌学。为此,有很多专家极力呐喊:教育要回归常识。由此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回归到生活的本真状态。

顾美云提出的大语文观——“生活处处皆语文”[3],用今天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她的语文课程观。“生活处处皆语文”,所以语文教师在上好语文课的同时,要主动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各种条件、各种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这方面,顾美云又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做法。

譬如,让晨会课有点语文味。顾老师把每周五的晨会内容定为“信息交流”,学生把自己在一周之内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在全班进行分享,天文地理,时事新闻,总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交流完毕,学生拿出“采蜜本”把自己分享的知识积累下来。由此,顾老师教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

再如,看电影也能变出语文味。电影是蒙太奇的艺术,即一种画面剪辑的艺术。七八十年代的红色经典都往往是格式化的,黎明前的黑暗、解放区的蓝天、失败时的痛苦、胜利后的喜悦等等,这些定格化的镜头成了学生写作文的最佳参照。其实,直到今天,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是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说,那些红虽然有点“八股”的味道,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基本的文学审美呢?顾老师是很有智慧的,其表现为组织学生看电影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她还能指导学生欣赏电影的画面剪辑艺术,把电影与习作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就是她的高明之处。

可以这样说,开展各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早已成为顾老师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只要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大家对顾老师开展的以下活动都会产生一种有意义的联想:观察种子发芽、蚕儿蜕皮;采撷新闻、编辑小报、举办演讲比赛、创编演一段相声或小品;自由写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顾老师的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发挥想象,展现出他们的智慧,享受着创造所带来的快乐。顾老师还组织学生到无锡的太湖、梅园、鼋头渚、惠山等景点游玩观光,到立交桥、建筑工地、农贸市场调查访问,到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参观学习。家乡的湖光山色、美丽的神话传说、纯朴的民俗风情陶冶了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蓬勃发展的城乡建设、改革开放的喜人成就,让学生们感受到时代的脚步,激发起他们对明天的憧憬。学生们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语文、用语文,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他们的眼前熠熠生辉,使他们更深地爱上了祖国的文化和民族的语言文字。

总之,正如语文教育专家袁浩所言,“无疑,顾美云这些活动、这些举措,无不应和着时代的节拍,闪耀着先进思想和教育智慧的璀璨光芒”。[4]

三、顾美云的专业发展观——有研究就有精彩

今天,尽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我们不可否认,其间也有各种形式主义大行其道。顾美云的专业成长为我们澄清了很多认识上的模糊之处。

首先,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苦练基本功。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是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师范学校强调的“三字一话”以及随着时展提出的文本解读和驾驭课堂的“两种能力”,构成了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以顾美云苦练普通话为例:当年她为了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连写日记都用拼音代替。所以,现在听顾老师讲话,普通话依然标准清晰,发音到位,抑扬顿挫,富有韵律感,这在年轻教师中并不多见。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在设立教师准入门槛时,似乎更加偏重于学历,而对教学基本功的要求略有降低,这很值得我们反思。

其次,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扎根课堂研究。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体现的是教师的实践性技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顾美云给出了两个明确的答案:一是研究小学阶段六年的大循环教学,二是把每一堂语文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上。研究大循环教学,可以准确地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贯通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教师对课堂上究竟“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每一堂语文课,可以丰富和创生教学的思路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审美艺术。正是因为顾美云在课堂教学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于是便有了《鸬鹚》《鲸》等一系列享誉大江南北的经典课例。由此,我们应鼓励青年教师像老一辈特级教师那样热爱课堂,研究课堂教学,并为他们创造更多表现的舞台,让他们牢牢地站稳课堂教学的脚跟。

第三,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与课题研究相伴相随。当下,课题研究过于热衷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多人把学校的课题仅仅作为一种时尚的摆设或功利的追求,很多课题研究并没有真正走进教师的专业生活,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令人敬佩的是,顾美云在并不推崇课题研究的年代,自觉开始了课题研究:从1970年代的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实验到“培养学生自行探索能力”的教改实验,从1980年代的听说训练到“运用电教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再到1990年代的“科学认读”实验研究,可以说,顾美云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从一个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志愿兵”成为了引领不同时期语文课改的“排头兵”。

因此,顾美云的专业发展观是十分清晰的,她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专业发展历程,即从新手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再到科研型教师的成长过程,而贯穿这一过程的主线就是“研究”两字。

四、顾美云的语文育人观——爱洒学生,着眼未来

顾美云52年的教育生涯,始终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一面“人”的旗帜,这面旗帜上书写着一个大大的“爱”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如阳光,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在她看来,热爱学生不能仅仅作为一句漂亮的口号,而应该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在顾美云《爱的教育》里,让我们读懂了这个时代所要倡导的很多丰富的师德教育内涵:

爱有不同的称呼。顾美云如是说:在我几十年教学生涯中,与学生朝夕相处,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青年时代,我是学生的大姐姐;人到中年,学生把我当成他们的妈妈、阿姨;年过花甲,我又似他们的好奶奶。[5]

爱就是有教无类。顾美云如是说:我热爱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不管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不管是成绩优秀的,还是暂时学习有困难的。我深信“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已经毕业30多年的学生至今还争着说:“我是顾老师最喜欢的学生!”[6]

爱的前提叫尊重。顾美云如是说:我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灵动活泼的天性,尊重他们乐于质疑问难、挑战现成答案的勇气,特别尊重他们每个人独立的人格。因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一个个学生就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7]

爱可以换得教育反哺。顾美云又如是说:我感恩学生,感恩每一个学生。在行走的路上,虽有付出的辛劳,更有收获的甜蜜。正是他们常常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的新问题,成了激发我克服困难、解除困惑、创造性工作的动力!在行走的路上,是他们给了我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温暖、智慧和创造的才干,让我保持一颗年轻的心。[8]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当我们遇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干扰的时候,更需要教师以极大的智慧与勇气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勇敢突围。而这种智慧与勇气,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的人文情怀。因此,在顾美云的教育信念中,爱是一种着眼孩子未来的终极关怀。她始终认为,基础教育一定要走轻负担高质量的道路。可以见证的是,顾老师教毕业班,在毕业会考前两个月,就不再布置语文家庭作业了。她要让学生们有充分的时间休息、睡眠,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其他学科。对语文学习,顾老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安排,各人自行复习。最终,孩子们多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

在顾美云的工作手记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小学教育是花的事业,根的工程。为了百花争艳,为了根深叶茂,我愿做绿叶,采撷阳光,吸吮雨露,垂起绿阴,扶持花儿绽放……”读着顾老师富有诗意的文字,我们的心变得不再功利,不再浮躁。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撑起一片蓝天。

五、顾美云的人生价值观——做一片美的叶子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只要读过顾美云的《我的绿叶情怀》,每位青年教师的心中都会涌起阵阵波澜。

顾美云常把青年教师看作教育事业的生力军,比作教育广厦的中流砥柱。在退休前后,她把培养青年教师视为己任。在职时,她义务承担了两期每期四年的“崇安区顾美云教法学习班”的培训工作,为全区40多位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作业务讲座,带领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如今,大多数学员早已走上学校领导岗位,成为教育教学带头人。退休后,精力相对集中,视野更加开阔,她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在母校崇宁路小学,在“名师伴我成长”小组工作6年,带了10多位年轻教师;在崇安区、南长区教育局分别举办的“特级教师工作室”里,又指导18位研修教师;曾两次接受江南大学的委托,以导师身份加入承担“无锡市学科带头人高层次研修班”的指导工作,指导的多名学员如今已经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和无锡市名教师。

在青年教师心里,顾老师是一座高山,一座用学术与人格堆起的巍峨的高山。吾虽不能至,心却向往之。多少年来,顾美云还一直关心着像笔者这样的农村教师。每次遇到顾老师,她总是热情地鼓励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当她知道我获得无锡市赛课一等奖,要参加江苏省第九届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时,把我叫到崇宁路小学,两次坐在教室后面听我上课,给我评课指点。后来又知道我要参评江苏省特级教师时,她又非常高兴非常乐意地当了我的推荐导师。我想,在她心里一直在期待着那个欣欣向荣百花争艳的教育春天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篇11

(二)引导性

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感官的、形象的、直觉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它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影响和感化,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按照语文课程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原来的知识型人才开始转向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迫使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必须要做出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进行改革,而逐渐开始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主体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其中思想性主要体现在其思想转化和交流活动中;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的目标上,它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的,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实现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其具有民主的特点,能够使客体产生主体性,并进行自我教育;渗透性则主要体现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三、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共通性

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引导、启发和感染等形式对学生思想、情感和精神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提出,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有效推动语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重要研究和发展途径。大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开拓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巧妙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找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确定和处理。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革,制定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从而使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四、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策略分析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其中有很多关于我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内容,通过对语文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学习,传递爱国因子,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并传递其中的爱国因子,在重视智慧传承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育,强调学生向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的载体,它是动态的观念之流,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历时性、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等,这些都是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传承,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灭亡往往是从民族文化颓废和民族精神萎靡开始的,由此可见,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对于确保我国文化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这对于奠定我国民族精神的根基来说意义重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为中心,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语文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倡导以德感化、以情动之的教育方法,提倡推人及己、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这能够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主客体逆反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尊重主体功能的发挥。要想发挥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丰富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中和教育来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精髓进行理解,进而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也可以通过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人处事原则,并形成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优良品格,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容的心胸,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篇12

1.2注重朗读与背诵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主张多读书,注重读者的自我体验。古代蒙学教育也是如此,主张儿童多读书。与现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课文分析的教学方法略有不同,蒙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朗读与背诵。蒙学教材选文对仗工整、注重押韵、富有节奏感,适合儿童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夫子不但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还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从而培养童蒙的语感以及自学能力。音乐性较强的蒙学教材利于儿童的背诵。如:《三字经》、《弟子规》都是整齐划一的三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相较于深入分析课文,夫子更加注重童蒙的自我阅读体验,往往在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讲解后,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与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参悟课文的内涵。

1.3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立人的事均无小事,万丈高楼平地起,对童蒙的教育就应从点滴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洛克认为:“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长久积累而成的。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是儿童取之不尽的财富,所以古代教育家十分注重童蒙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就分别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杂细事宜这五个部分对童蒙的生活起居,言谈举止等作了详细的规定,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1.4内容丰富的蒙学教材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有着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他们去发现探索,古代蒙学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向儿童展示着大千世界,扩展童蒙见识,培养他们的兴趣。除此之外,依照儿童的年龄特征,童蒙教材还引入大量贴近生活的故事,对儿童进行人文思想的熏陶。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五子登科”这些故事让童蒙在寓教于乐中学有所得。

2蒙学教育对现今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历史的车辙不断向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回顾过去,吸取蒙学教育的养分能够更好地滋养小学语文教育的根基。在课程改革不断前进的浪潮中,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也给教师带来怎样才能教好语文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崔峦先生曾说:“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怎样简单而又扎实的教语文呢?我想我们可以从蒙学教育精髓中得到一些启示。

2.1注重读与写的训练何为语文?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而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新生一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当为基本功训练,朗读与书写就是语文基本功中必不可少的两项。通过朗读能较快的将学生引入教材选文特定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去积累字词、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特级名师于永正认为:“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要把孩子教聪明,就得好好朗读,朗读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课文以及教学目标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科技性较强的选文,应注重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切忌让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对于人文性较强的选文,则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用字艺术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过多的分析会让他们感到云里雾里,蒙头转向。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对于此类文章应提倡学生多读,教师进行范读,通过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范读还能揣摩教师的朗读技巧,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除了提倡朗读教学外,还应要求学生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不得不下的苦功夫,教材中不乏优秀的选文,这些优秀的选文无论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对于这样的选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能帮助学生将优秀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外,还应该注重书写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使用的普及,下笔写字的机会逐渐减少,人们的书写水平也有所下降,有时还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音形义结合于一身,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能正确工整的书写祖国文字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小学教师应遵循书写规律,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书写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2.2培养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古代蒙学教育主张童蒙多读书,通过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有益的书籍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思索问题的方式都值得学生学习,学好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教师与其让学生在题海中把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不如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在语言实践中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虽然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但是阅读习惯的培养仍然重要。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在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后,儿童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这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能在愉悦的心情下形成良性的循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推荐他们阅读优秀的书籍,在需要的情况下予以指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有望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能让他终生受益。

篇13

大学语文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引导、启发和感染等形式对学生思想、情感和精神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我们提出,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有效推动语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化和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的重要研究和发展途径。大学语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开拓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巧妙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找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确定和处理。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改革,制定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从而使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将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的策略分析

(一)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源,其中有很多关于我国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内容,通过对语文中历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的学习,传递爱国因子,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发展,塑造学生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延伸,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并传递其中的爱国因子,在重视智慧传承的同时重视道德的教育,强调学生向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的载体,它是动态的观念之流,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历时性、集合性和相对稳定性为一体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包含了许多珍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等,这些都是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传承,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灭亡往往是从民族文化颓废和民族精神萎靡开始的,由此可见,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建立精神家园、确立民族身份、树立文化信仰对于确保我国文化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将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这对于奠定我国民族精神的根基来说意义重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为中心,充分发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语文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语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倡导以德感化、以情动之的教育方法,提倡推人及己、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这能够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主客体逆反的关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尊重主体功能的发挥。要想发挥语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丰富语文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厚德载物,贵和持中”的中和教育来帮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精髓进行理解,进而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也可以通过汲取“天人合一”的人文追求,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人处事原则,并形成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优良品格,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教育,使学生形成宽容的心胸,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