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能源管理与节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医院电气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大部分医疗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充分考虑节能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就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为了给患者提高更为舒适的就医环境,往往在设计时会提高楼层层高,美化照明环境等,这也加剧了医院电气资源的损耗。同时,一所医院往往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很多老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充分考虑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性。这些种种因素,都是医院电气资源浪费的原因。
1.2 缺乏医院能源管理的专门人员
医院作为医疗卫生行业,通常以医疗质量为重点,而能源管理作为后勤工作往往没有受到重视。目前,一部分医院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能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浮于表面和口号,没有把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为此,必然需要有专门的能源管理人员,对节能工作进行设计、实施、监管和总结。
1.3 电气能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没有专门的电气能源管理人员,就不会有完善的电气能源管理制度。而没有制度的管理往往不会成为良好的管理,也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要想在电气能源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效,不光要建立电气能源管理的专门团队,还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做支撑。
1.4 新的节能技术运用不够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级部门对能源管理的重视,也出台了很多电气节能的新技术、新设施、新思想,但很多医院由于受到新技术改造经费和人力资源紧缺的实际因素,并没有多少新的电气节能技术得到真正的运用,这也使得医院电气能源节约的步伐行进缓慢。
1.5 职工、患者的节能意识不强
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社会普遍现象还是存在一些职工到了单位就把节约抛在脑后,总是有在单位用电不会自己掏钱的潜意识,于是夏天把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冬天把空调温度开得很高,甚至常年不关办公室的电气设备的现在都有存在。某些患者也认为他既然来到医院花了钱,就应该用这些电气设备,以至于不需要用的都用上。这些行为,都是没有公共节能意识的体现,也造成了医院电气资源的大量浪费,应该成为医院电气能源管理的重点。
2、医院开展电气能源管理工作的三个方法
2.1 技术节能
顾名思义,技术节能即是利用技术改造、新技术运用等既能满足医院日常使用需求又能达到节能目的的手段,通过提高终端耗能设备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能的方法。前面也提到了新的节能技术运用受限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光是经费和医院领导重视的问题,也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提出更好的节能改造方案,这也对医院后勤员工的专业技术和医院领导班子的管理高度提出考验。
2.2 管理节能
医院要做好电气资源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成立专门的能源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电气能源管理制度。同时,将节能管理纳入医院管理体系,并指定总务部为办事机构,成立医院节能降耗工作小组,各科室指派节能管理员。将节能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节能降耗工作的落实。
2.3 制定能源管理奖惩制度
医院科室分布通常是在固定的建筑区域内,根据各科室往年各月份电能消耗数据和对应月份的收治病人床位数,得出往年当月的床位电气能耗均值作为参考值,若当月实际床位电气消耗值多于参考值,则科室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反之进行奖励。以鼓励科室员工主动节能,逐渐形成良好节能意识。
3、医院电气节能具体措施与案例分析
3.1 空调系统
据统计,空调是医院能耗最大的电气设备,约占医院总能耗的40%-55%,所以空调节能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现在医院的空调主要由电能中央空调、燃气中央空调和分体式空调组成。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现在一般采用智能变频节能技术应用于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和风机,一般节能效果达30%,这个技术基本已经运用于新的中央空调系统中。还要想节能,就要从管理和尾端控制着手。例如,医院的门诊楼一般只有白天工作时间使用中央空调,下班后关闭中央空调主机,而很多区域或诊室下班后却没有关闭尾端风机,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在每层楼的空调风机主电源配电箱内装设定时控制装置,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要求设定启停时间,就直接杜绝了上述现象的发生,挽回了不必要的浪费;而针对分体式空调,就主要从管理节能入手了,强行规定空调开设温度夏天不得低于26℃,冬天不得高于20℃;夏天温度低于30℃,冬天温度高于8℃时不得开启空调,且科室空调开放原则上每天不得超过14个小时等管理手段来实现空调的电气资源节约。
3.2 照明系统
3.2.1 节能型照明产品的使用。使用高效的节能照明产品(如T5型高效荧光灯、LED节能灯具等)替代原有的高耗能光源(如T8型荧光灯、白炽灯等),在节电的同时还提高了照度,消除了频闪,提升灯具寿命2倍以上,从而给人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照明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人体健康。例如用T5-28W高效荧光灯替换原有T8-40W型荧光灯,用T5-14W高效荧光灯替换原有T8-20W型荧光灯,节能达30%以上;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节能65%以上,且寿命提高3倍以上。
3.2.2 照明开关及照明布局的优化设计。照明开关的设计也是照明节能的重要因数。例如一个病房3套灯具,若用一个开关控制,每次开时就得全开。若分别控制,很多时候就只需要开启内侧的一套灯具,而靠窗的两套就不用开,从而实现节能;再如会议室的照明片区也应该分为左中右、前中后多路控制,以根据参会人的多少集中就坐,合理开灯以节约电能;而如楼梯等偶用区域,就应该用声光控制或红外控制;地下停车场应该是照明节能率最高的地方,通常的地下室在建筑设计时照明亮度非常大,而事实上地下室完全没有必要那么亮,据统计,地下室照明灯具一般在原设计基础上可减少65%以上而不影响正常运作,再加上节能灯具的使用和红外感应等装置的运用,通常节能率能达到75%-90%以上。
3.3 电开水锅炉的使用
由于医院开/热水使用量的巨大,电开水锅炉也是医院的能耗大户,约占医院总能耗的8%-10%。引入智能开水器替代原来的浮球式开水器,同时为智能开水器电源开关设计安装智能启停装置,根据不同科室的不同需求设定自动启停时间,合计节能率达57%以上。
3.4 建筑节能
篇2
“合同能源管理”(EP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是由节能服务公司(国外简称ESCO,国内简称EMCo)通过与企业签定能源服务合同来为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的模式。即:节能服务公司自带资金、技术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在合同期,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回收投资和获得利润,合同结束后,设备及效益归企业所有。
2.“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原本由能源用户进行的节能改造工作现由节能公司承担,能源用户坐享节能改造成果;二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来实现赢利的目的;三是能源用户利用预期的节能效益引进新型节能技术,改造升级现有设备;四是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开拓节能市场,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客观上提高了全社会节能降耗水平。
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作用是能够有效排除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障碍,其核心是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合作,通过实施节能项目创造节能价值来实现互惠双赢。
能耗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接受节能服务,自身不投入,不担风险,不占用太多精力,不需要额外投入节能资金就能引进新型节能技术,改造升级现有设备,坐享节能成果。
节能服务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的节能服务,容易开发潜在的巨大节能市场,通过同类项目的开发和大量“复制”来提高其节能项目的运作能力,降低节能项目的实施成本,在为能耗企业提供节能服务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随着节能服务公司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发潜在的巨大节能市场,可带动节能产品生产、租赁和节能投资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国外的发展现状
1.“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外得到普及
“合同能源管理”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之后,就在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据统计,美国已有专业节能企业2100多家,其中有些公司已形成跨国集团。2003年仅纽约州专业节能公司的营业额就达85.5亿美元,节能客户已由工业企业扩大到机关、团体、学校和私人住宅。1990~1994年,加拿大EMCo协会所属公司的营业额每年递增了60%。
2.“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得到推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以促进国内节能机制的转换,提高能效,节能减排。早在1996年就开始组织实施“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以示范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一期,于1998年12月正式实施,在北京、辽宁、山东建立了3个示范EMCo,并成立了国家节能信息传播中心,为项目提供技术援助。项目二期,于2003年11月正式启动,将世行/GEF赠款的绝大部分用作EMCo商业贷款的专项担保资金,进一步在全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促成更多新EMCo的建立与发展。到2005年12月底,三家示范EMCo累计为客户实施了423个节能项目,节能能力达到135万吨标煤/年,项目寿命期内的节能总量为1411.3万吨标煤/年。二期到位专项担保资金1100万美元,拉动节能投资29505万元人民币,实现银行贷款18090万元人民币,累计担保总额16271万元人民币。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瓶颈和国内巨大的节能市场,在国家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各省纷纷建立和发展节能服务公司,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步伐。湖北2002年1月成立首家EMCo――湖北美欧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并申报第二批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2002年10月,上海成立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和上海首家EMCo――上海市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并制定了2003~2005年上海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规划。自2002年10月起,“合同能源管理”在上海兴起后3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其中30多家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完成了各类节能项目200多个,有3.1亿元的非政府资金投入,年节约能源15万吨标准煤,减少用电负荷80MW,年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粉尘42吨,全部投资预计在3年内可收回。“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再结合本市“十一五”节能规划的内容,组织、协调安排40个大中型节能项目,预计可削峰140MW。经过5年努力,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效果要达到相当于建成一个600MW的能效电厂。
从2004年国家成立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到2006年,EMCo会员已发展到226家,年均增长54%。截止到2006年底,国内各类EMCo共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426个,形成年节能能力28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81万吨。
三、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促进吉林省节能工作
吉林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期,要完成“十一五”能耗减低目标,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从节能效果看,国外普及、国内正在推广的“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可大幅降低企业的投入和风险,是节能的有效方式。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推动全省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一)吉林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吉林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除了财税、融资等国内共性市场障碍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节能产业薄弱。据各节能网统计,目前相关节能企业有16家,其中14家为节能产品生产企业,2家为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起步晚,发展缓慢。
二是节能市场尚未形成。“合同能源管理”在省内尚未广为人知。从长春市四星级以上酒店能管部门的问卷调查显示,不知道“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占70%。从3家大型企业、2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看,大型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都有所了解,而中小企业则基本空白。由于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不甚了解,EMCo与客户在节能服务的具体环节上难以达成共识。
三是存在信息障碍。目前全省还没有一家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权威、实用的综合节能信息。金融部门、私人投资者等潜在的节能投资方,对节能项目的可赢利性不甚了解,节能市场和节能资金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脱节。
(二)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2007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的关键一年,需要强化手段为节能降耗助力。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有必要加强政府推动,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公司,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
1.成立专门机构,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借鉴外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经验,建议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对EMCo的指导工作。从科研院所、大型重点企业、机关部门中挑选人员,组成过硬的节能管理专家队伍,研究制定“吉林省‘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及扶持政策,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认知度。举办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大中型重点企业、节能服务公司参加的“合同能源管理”培训班。一是提高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立全省节能服务体系、推动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以及对国家节能政策和形势的认识;二是使耗能企业与EMCo正确理解和运用“合同能源管理”。
3.加大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合同能源管理”。一是动员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节能知识、政策和法规,提高全民节能意识;二是在政府网站开辟节能专网,权威、可靠和有效的信息,引导社会投资者及企业决策者了解、关注节能,搭建节能服务公司与耗能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三是开通能效诊断热线,积极开展网上培训、交流和咨询活动。
篇3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国内也有称“EM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s Company,简称“ESCO”,国内也有称“EMCO”)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类型
(一)节能效益分享型
节能效益分享型是指在整个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资金并在整个节能项目中,为用能单位提供全程的节能技术服务,且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按照节能服务合同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在合同期满后,节能效益和节能设备归用能单位所有。
另外,根据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的特点,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可约定对分享节能效益的比例予以调整。双方可约定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前期节能服务公司享有节能效益的70%-100%,以确保节能服务公司较快收回成本并获得利润,而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的后期,对节能服务公司享有节能效益的比例予以下浮。
(二)节能量保证型
节能量保证型指用能单位提供项目资金,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的全程技术服务并保证节能效果,按照节能服务合同的约定,用能单位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相关服务费用。如果在合同期内,节能项目没有达到节能服务公司承诺的节能量或节能效益,则节能服务公司按合同约定向用能单位补偿未达到的节能效益,承担违约责任。
在节能量保证型中,节能服务公司不直接承担项目前期投资成本。节能服务公司的主要义务是为用能单位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保证用能单位的节能成果。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更适合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使用。
(三)能源费用托管型
能源费用托管型指用能单位委托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节能改造,并按照节能服务合同约定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能源托管费。节能服务公司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费用,并按照节能服务合同约定拥有全部或者部分节省的能源费用。节能服务公司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的节约,用能单位的经济效益来自能源费用(承包额)的减少。
目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以节能效益分享型为主。在行业分布上,节能效益分享型主要分布在建筑领域,节能量保证型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能源费用托管型项目主要实施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饭店和商场。在实施时间上,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期限有延长的趋势,平均超过4.5年,最长超过10年;能源费用托管型的托管期则普遍较长,平均超过10年,最长为15年。
随着我国节能服务公司运营管理的不断成熟,目前开始出现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节能量保证型相结合、节能效益分享型与能源费用托管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三、合同能源管理与融资租赁结合的模式探讨
(一)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多以节能效益分享型为主,而节能效益分享型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投入的全部资金、节能设备和服务,用能单位无需任何资金投资。以节能服务公司为融资主体,作为融资租赁模式中的承租人的具体模式为:(1)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署《节能服务合同》,确定节能项目合作内容;(2)节能服务公司根据节能项目特点选购节能设备,与租赁公司签署《融资租赁合同》。租赁公司与节能服务公司选定的供应商签署《买卖合同》,并向供应商支付购买价款;(3)供应商根据合同约定向节能服务公司交付租赁物;(4)用能单位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节能效益;(5)节能服务公司以节能效益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期满节能服务公司无违约的,租赁公司可将租赁物所有权转移给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则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成后将节能设备所有权转移给用能单位;(6)供应商对节能设备提供维护服务。
上述为融资租赁的一般运作流程,而实践中,将租赁物(节能设备)直接交付给用能单位更合理,也更符合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要求及交易实质。在实际交付租赁物时,可以由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共同确认租赁物的交付,各方可派一名指定人员到用能单位对租赁物接收单进行会签确认起租日。
(二)用能单位融资模式
因节能设备与节能服务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很多大型的工程设备供应商也同时提供节能技术服务,如西门子旗下的SFAE。在此种情况下,用能单位可以作为承租人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向节能服务公司购买节能设备和节能服务。融资租赁公司将节能设备租给用能单位使用,并从用能单位分享节能效益,具体流程为:(1)租赁公司根据用能单位的指定购买节能设备,与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签署《买卖合同》,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署《节能服务合同》,确定节能项目合作内容和节能效果;(2)租赁公司与用能单位签署《融资租赁合同》,租赁公司向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支付购买价款;(3)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向用能单位交付租赁物;(4)用能单位从节能效益中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5)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向用能单位提供设备维修、技术服务;(6)租赁期满各方无违约的,用能单位支付留购款,节能设备所有权转移给用能单位。
此种模式的关键在于,用能单位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向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购买节能设备的同时约定供应商/节能服务公司向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及节能效果保证。
(三)节能服务公司兼具融资租赁资质模式
此种模式为节能服务公司同时申请融资租赁资质,开展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经营范围后,则同时兼具提供节能技术服务与融资租赁业务的双重职能,为用能单位提供融资服务及节能服务,具体流程为:(1)租赁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署《节能服务合同》,确定节能项目合作内容,约定节能效益;(2)租赁公司/节能服务公司根据节能项目特点选购节能设备,与供应商签署《买卖合同》;(3)租赁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署《融资租赁合同》;(4)租赁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向供应商支付设备款;(5)供应商根据合同约定向用能单位交付租赁物;(6)用能单位向租赁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从节能效益中支付租金;(7)租赁期满各方无违约的,用能单位支付留购款,节能设备所有权转移给用能单位。
上述模式从事节能服务可以有效的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缩短磋商、谈判等流程,有效地增强节能服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融资租赁与节能服务公司结合也是目前一种新兴的复合型企业,为未来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趋势之一。
四、融资租赁模式中的相关问题解析
(一)融资租赁公司与节能服务公司资质的申请问题
目前,在我国获得融资租赁资质的方式有三种,即:根据银监会颁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根据商务部颁布的《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设立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根据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设立的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上述三种方式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在我国均可以从事有关节能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只是在监管上隶属不同的主管部门。
提供节能服务属于提供技术服务类的企业营业范畴,在我国目前属于工商登记范围中的非特许行业,除履行一般在工商部门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程序外,无需特殊部门进行审批,只要具备从事节能服务所需的专业的人员、技术、设备等开展节能服务业务所需条件的均可以向工商部门申请设立节能服务公司。
(二)效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融资租赁与节能效益结合的难点,在于节能效益具有不确定性,比如由于项目运营条件的变化、能源价格的变化、项目的选择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变化等,这些不确定性会导致一些风险,风险的分担和控制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融资租赁需要适度规模的项目,有些项目太小不容易操作成功,项目运营条件的变化也有可能使项目运行发生变化,如运行时间、运行方式、运行范围等发生变化,有可能引起节能效益的变化。各方必须对节能量和节能效益变化的具体细节进行沟通并对效益变化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进行约定。
“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将明显提速,但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节能服务业的发展。租赁业界应充分探讨和拓展融资租赁公司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方式,实现融资租赁和合同能源管理的有效结合,以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为我国节能减排任务贡献一份力量。
篇4
随着中国LTE产业的不断推进,各类通信基站成倍增长,其用电量和用电成本的迅速飚升已不容忽视。作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电信运营商,面临着非常重要的课题——节能降耗。从能耗角度而言,电信企业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耗能企业,但也是不折不扣的耗能大户。数量众多、体量庞大的通信设备以及设备对环境较为苛刻的要求,决定了通信对能耗的要求。从总耗电统计数据显示,设备用电约占40%,空调用电约占50%,照明用电的耗电比例仅约10%。因此,节能须从节电开始,节电的关键在于基站节能。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投入了不少力量积极推进基站节能降耗的工作,各省市公司既要完成国家和集团公司节能减排的指标,又要保障其经营收入和利润。但在核心指标难以完成的情况下,通过传统的采购方式,投资将会形成新的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的折旧将对省公司利润造成冲击。同时也加大了运维部门的运维成本,传统的投资方式面临着重大挑战。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则是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也是规模化快速推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已在各地市展开小范围的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营商可以有效地减少固定资产投入,通过每年节约的能源费用来支付给第三方服务公司;加快固定资产的周转,提高资产回报率。同时,在合同履行期间,运营商与第三方服务公司是绑定的。合同方如果不能提供事先约定的产品和服务,将会面临处罚,以此促进运营商、节能服务公司与研究机构进行深入合作,探讨新的能源计量方式,也为下一步能源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最终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多赢。
2 建设策略
(1)系统可靠性
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工作不能以牺牲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违反规范要求为代价,否则,带来的损失很可能会远远大于收益。因此,节能降耗工作应以充分、深入的研究为前提,以细致、全面的方案为指导,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根本,以节能降耗、提高效率为最终目标。
(2)方案可行性
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方案要结合基站的实际系统构成、运行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缜密的分析,尊重客观事物规律,切不可将方法措施绝对化、片面化、机械化。节能的实施方案应全面、有效、有侧重、可实施性强,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多节能的效果为最高目标。
(3)经济合理性
节能应兼顾经济效益增长,切勿矫枉过正。用先进节能的产品更新替换老旧、高能耗设备固然合理,但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企业资本力量和网络发展能力,孰优孰劣不置可否。实施前期要做好试点工作,关注节能方案的投资回收期。
(4)效果可测性
节能技术使用后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效率如何,都必须有一套健全、可行、有效的评测机制。定性分析相对容易,定量评估则有些难度。
3 基站节能降耗产品分析
(1)智能通风系统
智能通风系统是该技术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在机房相对的两面墙壁上按不同的高度开两个孔,分别作为出风口和进风口。当室内外环境满足开启条件时,启动风机,不断地引入低温的室外空气,排出高温的室内空气,从而达到降温节能的目的。智能通风设备通常由进风口、出风口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控制器的功能智能化,可与空调联动控制,按预定的程序,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情况,执行进/排风或空调机的开/关机控制。智能通风设备适用于基站常年室内外温差大(10℃以上)、通风条件比较好、空气质量好的地区;不宜在外部环境和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安装,如灰尘较大的道路和工厂旁、海边或空气污染较重的地区。
(2)智能换热系统
智能换热采用两套独立的循环风道组成,室外冷空气经过管道进入室内换热器,与强制循环流动的室内热空气通过特制形状的金属换热芯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室内温度。该设备可以实现与空调机的联动,按预定的程序执行换热器与空调机之间的开/关机控制。该技术的关键部件是换热芯体(又称为能量回收装置),室外空气不进入机房,通过换热芯体内完成热交换作用。智能换热设备适用于基站常年室内外温差大(10℃以上)、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该技术可进行规模推广。
(3)变频/数码蜗旋节能空调
变频/数码蜗旋空调根据外界环境需要调整压缩机工作状态来降低压缩机工作负荷,从而达到空调节能的目的。变频是指空调主机P板上的变频模块根据内机负荷来控制压缩机的转速,从而控制主机的容量输出,变频系统中压缩机的频率和转速是变化的。数码涡旋指的是空调主机的P板控制压缩机PWM阀的开/闭,使压缩机处于卸载/负载状态,利用这两个状态在一个周期中的时间长短来控制主机的容量输出。变频/数码蜗旋空调适用于所有安装空调的基站,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实际节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4)新风一体化空调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能够满足室内热负荷要求时,通过微处理控制器使压缩机停止工作,并自动开启电动排气闸,引入外部冷空气进行室内环境温度的控制,以达到设计要求。新风一体化空调适用于低温时间较长、通风条件较好、空气质量好的地区。
(5)空调节能添加剂技术
空调节能添加剂是一种以环烷油为基础,含有多种先进添加成分,性能极强,和制冷剂完全兼容的独特配方产品。空调节能添加剂能大幅提高压缩机性能,防止内部组件氧化,恢复和提高空调能效,缩短运行时间,降低运行噪音,减少设备故障,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维护成本,从而实现节能、增效、深度养护等多重独特功效。空调节能添加剂是目前空调及制冷设备领域提升能效、降低磨损、减少维护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节电节能解决方案。
(6)蓄电池温控节能技术
基站内蓄电池要求的环境温度为20℃~25℃,环境温度每升高10℃,蓄电池寿命缩减一半,而其它设备可以在温度为35℃~50℃的环境下工作。蓄电池温控节能技术通过温控机组对电池仓内空气的调节,为蓄电池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局部工作环境,可以降低机房、基站内对温度要求不高的设备对空调的需求,从而大大降低机房和基站内部空调的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4 节能审计分析和节能结果评估
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明确提出,切实做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各项工作,确保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严肃性。
如何对节能量进行审计、评估,规范节能项目节能量的审核方法、审核程序和审核行为,验证节能技术的成效,评估节能降耗的效果,是直接影响节能工作开展的关键。
4.1 基站节能审计分析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始前期,第三方节能公司将与运营商一起交流节能技术与合作模式,并深入具体基站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节能需求和改造前景等。基站节能审计工作具体包括如下:
(1)双方确定试点区域和基站数量,详细收集试点基站和即将改造的基站设备使用、运行成本、运行环境、用电情况等详细的历史数据收集及分析;
(2)已经采取节能措施和目前这些节能措施的现状、节能分析;
(3)基站主要用能系统与设备状况、能源管理体系状况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分析;
(4)对试点改造的基站进行节能需求和节能空间分析;
(5)基站各种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能源成本与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6)按照不同种类和能耗特点对基站进行分类,满足设计需要;
(7)统计基站运行成本,分析差异的原因,找到能耗的组成比例;
(8)判断节能技术的使用和节能效果的预测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并双方进行深入讨论。
(9)撰写详尽的节能诊断分析报告。
节能审计工作可由双方组成的项目团队共同完成,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4.2 节能结果评估
目前,电信运营商对基站环境节能项目使用较为普遍的有以下几种定性的比较评估方法:
(1)节能改造前后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制冷效率)值的测量比较;
(2)利用同一工况的双区域进行功能效果比较;
(3)在稳定负荷下,用挂表的方式对全年同期电费(电量)进行比较;
(4)通过等时间间隔通断累计,进行节能技术投入或不投入的比较。
由于节能技术的属地化特性决定了节能降耗的效果必须依赖现场的环境条件,因此很难通过实验室的仿真来进行测试。实践表明,若在现场做评估,因实际环境的差异,又难以通过精确比较进行定量的节能效果分析,可比性也较差。
参考国外的实践经验,依据美国国家能源部的一项节能效果评估规范IPMVP(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Protoc01),可以对项目最后的节能减排效果做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该规范是讨论节能技术服务公司(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和接受服务方就如何量化节能改善措施、性能及效益的步骤,提供可以用来验证节能效益的最佳实务技巧的一个指导性规范。
5 结束语
截止目前,通信基站节能降耗建设已经有很多成熟的解决方案,并且都取得一定的应用和实践。但对于大部分基站节能项目而言,都是由节能设备供应商单边主导进行操作,行业中缺乏标准,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且行之有效的产品验证和质量控制。加之目前商业模式缺少结合实地环境的定制化环节,已经导致很多省市运营商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基站节能改造建设必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网络规划建设、日常维护、技术改造等各环节,必须处理好诸如网络安全与节能效果、投入成本与节能回报率等多方面的关系。
随着我国LTE规模建设的不断推进,三大运营商均加大了节能降耗的推进力度,全国越来越多的设备厂商积极与运营商开展深入交流和紧密配合,为运营商提供功能完备、性能卓越的节能降耗解决方案和综合运维解决方案,与运营商一起不断在基站合同能源管理中积累丰富的方案应用、项目管理、实施经验和交付经验,坚持“科学规划、精心准备、分步实施、优质服务”的原则,从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成本效益俱佳的节能降耗之路。笔者相信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通信基站节能降耗建设,必将为运营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Vivek Ranadive. 未来之路——预见力:全球化经济大变局下的企业思维革命[M]. 雷嬿恒,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8.
[2] 张传福,彭灿,李巧玲. TD-SCDMA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篇5
2.原则。有利于创设和形成企业自主绿色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形成节约资源。降低消费,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改善运营机制,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共享机制和绿色文化生成机制。有利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时获取科学、有效的依据。并能够借此随时调整和校正企业政策、规章制度及战略目标与规划,从而进行科学指导和决策。遵守法规、落实责任;过程管控、创新技术;节能节水、提高能效;有利于企业绿色性的表征、集约经营方式的形成和企业生存发展质量的持续改进。有利于企业对内部、外部有关规则、标准的遵从与接轨,坚决贯彻国家节能工作方针 “资源节约与资源开发并举,把资源节约放在首位”。资源开发生产任务为核心,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能节水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强节能节水管理,推进节能节水技术进步,建立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3.目标。通过开展能源管理与中长期节能发展规划,建立覆盖全岗位、全过程、全系统的能源管理体系,以质量效益和提质增效为关注核心,实现能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管理,节能减排,降污增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成本管控水平,促进循环经济良性发展。通过审计,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遵循国家能源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能源管理规定,并符合长期节能发展规划。
4.管理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绿色发展背景下企业尤其是大型资源型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做好绿色发展下的节能管理要创新管理机制,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机制转变为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转变为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科技、清洁生产、零排放、循环经济新模式,从单一的技术层面的污染防治转变为战略层面的企业环境管理机制,从被动的、抵抗型、反应型企业环境管理机制转变为积极型、主动型、生态型、创新型企业环境管理机制。 科学而先进的企业节能管理机制不是资源型企业单一主体、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机制,而是一种由多元主体、多种因素有机组合创造出来的管理机制。因此,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构建资源型企业节能管理机制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生态环保法律为依据、以生态伦理、环境责任为支撑的构架。需要从节能技改项目、节能技术系统、节能制度与考核、节能管理系统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解决资源型企业存在的问题。创建企业节能减排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实施相应的激励制度。
二、绿色发展视阈下节能管理的评价
1.企业绿色节能评价指标的构成。企业绿色可持续的运营实力与经济成长性指标系统,这是由企业本身盈利性决定的、必须考虑的指标子系统。企业绿色可持续的技术进步指标系统,这是企业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模式―集约化和绿色化的支撑子系统。企业绿色可持续的社会贡献与社会协调性指标系统,这是由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多要素协同耦合的共生性所决定,是社会需求满足子系统。企业绿色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利用指标系统,这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资源整台子系统。企业绿色可持续的环境管理指标系统,这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过程子系统。
篇6
双层节能幕墙,是指一种节能且环保型的幕墙,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本别是、空气交换通道、外层幕墙进风和出风装置、内层幕墙及遮阳等系统,在空气流通和交换通道中能形成空气不断地流动的幕墙。在双层幕墙中呼吸式的幕墙,它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体现了节能和环保,让室内和室外的两种环境相互融合。双层幕墙有4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通道式的、整体式的、箱体式的以及廊道式的双层幕墙。
一、对双层节能幕墙的结构
双层幕墙是由双层的玻璃幕墙结构组成的新型幕墙,内层的结构可以是铝合金的门或者窗以及玻璃幕墙,而外层的结构一般是玻璃幕墙。这两层的结构间分隔出了中间的一个层面,外面的空气可从下面的进风口进入通道内,也可以从上面的出风口排出通道外,当开窗时,房间可以自然通风,而且在幕墙中间的遮阳装置能减弱气候的影响,且不影响玻璃幕墙的外观。空气在通道的流动造成了热能在通道内的流动与传递,因此中间层也称作热通道,双层幕墙也称作热通道幕墙。
双层幕墙,和传统幕墙进行对比,双层结构的幕墙的里外两层幕墙中间出现一个通风换气层,因此它在节能方面相比传统的幕墙节能高达 50%左右,采暖时可以节约大约50%左右的能源,制冷时可以节约40%~60%的能源,保温性能达到国际二级,有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功能,减少了空调的使用,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双层幕墙根据通风层的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封闭式内通风和敞开式外通风。
二、双层节能幕墙的特点
1.高效节能
与基准的幕墙和普通的节能幕墙比较,双层幕墙是节能效果最佳的节能幕墙。
2.环境舒适
双层节能幕墙与单层幕墙和普通节能幕墙比较,能创造较好的热环境与通风环境,从而营造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3.采光合理
进入室内的光线的角度与强弱程度,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舒适感。双层玻璃幕墙能够根据的需要,只要一按开关,遮阳百叶就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收起或者任意位置的放下或者叶片倾斜起来,使光线均匀进到室内,很好的改善了室内的光环境。
4.隔声降噪
双层幕墙的内外双层的构造、内层全密封及缓冲区,能够让它的隔声能力比传统的幕墙高 1倍以上,从而创造了宁静且舒适的生活环境。
5.安全性能
双层幕墙在下雨时可以通风,雨不会进入室内,从而使物品安全得到保证。在通风时,风速较柔和,东西不会被风吹跑。双层幕墙的物品不容易落下来,且两道的玻璃幕墙防护时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从经济角度看,单位面积的成本比较高,前期的投资比较大,相比传统的幕墙高了一倍左右,这是建筑师与业主最为关心的问题,从长远的利益看,它通过节能产生的效益会更突出。从技术角度看,空气通道内的防火很重要,各种防火方法及效果都需要实践来检验。
三、双层幕墙工作的原理和节能技术
1.内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内循环系统的通风幕墙是封闭的,其通风系统是由空气通道、排风和进风口以及管道风机等构成。内循环的通风的幕墙使用了强制的措施;在夏季时,电控的管道,把双层的封闭的热通道的热空气大部分地排出到室外。在冬季时,把温室效应蓄热,再经过管道的回路系统进行加热后最后传到室内,在机械设备开始工作时,双层幕墙的通道内会形成一个负的风压,从而使室内的空气先导入到双层幕墙的通道,空气在双层幕墙内进行自从下到上的流动,最后通过机械设备排出排风管道外,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在通道里面可以通过安装可以调控的垂帘和百叶窗,从而达到有效调节日照起到遮阳的目的,最终给室内创造出一种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
2.外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开敞式外循环通风幕墙的里面和外面的幕墙间形成的通风换气层有两端,两端分别是排风和进风的设备,通过室外进到里面的风,经过热通道带出热量从上面的排风口排出,减少了太阳的辐射热,从而起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它不需要专用的机械化的设备,全部是自然界的风,因此运行和维护的费用胶低。进风或排风设备上的风口可以随时的开启或者是关掉。此外,还能够控制进风口对内层幕墙通风窗进行的设计,起到从通风层向室内不断地输送新鲜空气的作用,最终使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变好。
3.双层幕墙的热适应性
双层皮玻璃幕墙在四个朝向都有较好的热工性能,特别是西向。但是前提条件是确保双层皮的玻璃幕墙的空腔内有良好的通风情况。经过测试发现,朝向南实验室内的温差有6 ℃到7 ℃,朝向北实验室内的温差也有 4 ℃到5 ℃,西向实验高达 17 ℃。双层皮空腔内如果空气的流动能够控制,室内和室外的热量在这个空间内交换和流动,实现室外的大气候与室内小气候的缓冲层和过滤器的作用。很容易理解,在夏季高温时,朝向西面比另外的方向能更好的体现出这种过滤缓冲产生的不同。所以,合适的遮阳位置与通风的双层结构的玻璃幕墙和传统的单层结构的玻璃幕墙相比较有更好的热性能。
4.双层幕墙的遮阳性能
遮阳的好坏状况是双层幕墙室内热环境好坏的关键的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中,遮阳的位置选取是设计双层幕墙的重点,不同的位置对产生的功效产生会有很大的不同。通过给双层幕墙间安装手动或者电动的遮阳装置,遮阳的百叶能够调节角度,合理控制阳光进到室内,遮阳设备安装的位置选取尤其重要;一般最好是距离外层的玻璃150到180毫米,同时也要对内层的幕墙开启门窗,以防影响门或窗正常的开启或闭合。所以,对于双层幕墙,除了确保设计的正确外,正确地使用也非常重要。采用双层遮阳和适当的通风方式是双层幕墙在夏季必须的条件。
5.双层幕墙的通风性能
通风的状况是直接影响双层幕墙空腔内与室内热环境的因素。双层幕墙的关键是换气层,它的进、出风口的设计、换气层宽度的大小、材料的选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通风性能。在给外循环系统进行通风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楼体和楼层高度不同,抗震的要求以及风压的影响,进出风口的对沙尘能很好过滤网的“目数”要经过计算选择目数不一样的过滤网,但要解决因为楼层高度的变化而造成不同的效应,出风口可用“鱼嘴 ”的结构,不要把滤网的目数选择的太大,防止空气阻碍。在夏天阳光强烈的辐射下,双层幕墙空腔换气层通常温度比较高。如果是进出风口无法实现自然的通风,反过来会急剧加重了制冷的负荷,这对夏季天气炎热的地区是致命的。因此,在夏季,确保双层幕墙空腔层通风良好,是双层幕墙的关键之处。
6.双层幕墙的节能效果
在夏季,双层的幕墙的节能效果非常不错。在通风的情况下,双层有遮阳的单层皮结构和双层皮结构的能耗在实验,双层皮结构的在室内的温度是 27 ℃上下,空调的正常的间隔时间为30到45 分钟。但是单层皮结构的室内温度从上午的九点半到下午五点始终在空调的温度之上,且在中午一点达到最高值 32 ℃,空调连续的工作。单层皮在其他时段内空调的间歇时间也会比双层皮短。24 h后能耗进行比较,不管空腔层有没有通风,双层的幕墙都比单层的幕墙节能 14%左右。即使单层的幕墙用了外遮阳,双层幕墙仍然要节能6%。
结语
节能幕墙是建筑进行如工业化的成果,它使建筑拥有轻巧的体型、透明的外观和好的抗震性能,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因为传热系数太大与气密性不好导致地建筑物能源消耗的增多。有效的节约能源是一个绿色建筑必需具备的条件。双层玻璃幕墙是建筑逐渐走向绿色节能的一个具体例子。双层幕墙使幕墙与建筑深度的融合过程中,不只是简单的外墙,很大的改善了建筑幕墙的节能效果。在中国这一新技术要广泛地应用可谓前途大好,路途艰辛,但是我们要坚信,建筑幕墙的“绿色 ”产品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篇7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依照流程分别涉及人员招聘、岗前培训、岗中培训,以及绩效管理等内容。作为国有企业的供电公司,其人事部门如何有效执行上述工作,将直接决定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与否。从现有文献资料可知,同行在研讨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时,往往聚焦于某一特定环节。如激励机制设计,或者绩效管理措施的构建。诚然,这些环节都极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但在目标管理下来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仍然须遵循企业整体发展目标来展开。唯有建立在这种视阈下,才能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相契合的共生态势。这也就表明,处于静态的去讨论激励机制和绩效管理措施是没有意义的。
本文首先讨论供电公司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新解。最后,给出实践措施。
一、供电公司所面对的市场环境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供电公司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属于卖方垄断。即在市场议价能力上,公司强于消费者。这似乎意味着,供电企业可以无视市场经济主体对其的态度。实则不然,以厂商和家庭户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主体,将通过释放舆论而通过政府来约束供电公司的行为。因此,建立起与市场环境的共生态势,将是公司最优的战略选择。
在上述价值取向下,供电公司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可概括如下:
(一)厂商生产经营中对电力的需求
从产品特性来看,供电公司所提供的电力产品具有极强的外部性,这从厂商用电需求中就能看出。区域性厂商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一直是供电公司重要的客户。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背景下,供电公司如何满足该类型企业的用电需求,不仅体现为公司对外业务的有效实施与否,还表现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与否。
(二)家庭户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
家庭户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要素,从整体上看也构成了供电公司的重要客户。与此同时,有效满足家庭户的用电需求,不单单表现为一种业务的正常履行,还体现在对当地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种强力支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拓展,家庭户对电力产品的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基于市场环境下的功能新解
如何以上述市场环境形成共生效应,则依赖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重新定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定位,主要以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为主导。在此价值判断上,建立起了岗位培训、激励机制、绩效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然而,当前只有突出公司经营的外部性特征,才能最终形成所指向的共生效应。
为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新解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出:
(一)由技能管理转向岗位意识管理
从这种转向很容易看出,它体现为对岗位培训的功能新解。实践表明,供电公司若要有效应对上述市场环境,首先应建立起具有执行力和协作精神的团队。而这由依靠岗位培训来实现。供电公司传统岗位培训习惯于突出业务技能训练,这种培训内容不仅必然也是合理。但目前在工作中所暴露的问题确是,电路维修久拖不决;线路铺设不决久拖。由此可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仅针对一线职工,而且对于基层管理者也应强化他们的岗位意识。
(二)由公司评价转向融合社会评价
供电公司拥有十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这也是国有企业组织管理的一种优势。针对职工岗位业绩所开展的绩效管理,不仅能客观量化他们的工作努力程度,也能通过奖惩来激励他们的工作态度。然而,传统基于企业内部评价的绩效考核办法,使得职工容易忽视对市场客户用电需求的关注。因此,由公司评价转向融合了社会评价的绩效考核模式,将有助于公司与市场环境形成共生效应。
以上两个部分就从岗位培训、绩效管理等两个方面提出了功能新解。不难发现,这种基于公司发展战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将能客观地聚焦于目前的管理重点。
三、功能导向下的实践
结合以上所述,在遵循目前公司人力资源模式的基础上,将通过引入新元素来实践上述功能定位。
(一)岗位培训方面的实践
岗位意识属于职工的思想意识领域,针对它的培训不仅难以形成持久的效果,也将在实践中促使职工产生腻烦心理。然而,推动公司与市场环境间形成共生关系,则首先依托于公司职工良好的服务意识。笔者认为,应将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这里的岗位培训中来。
1.建立跨部门的培训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岗位培训中来,就要求建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党务部门的协作机制。岗位培训必然受到地点、时间、场域环境的限制,难以树立起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性、全面性、跨部门性等优势,将能巩固职工在执行力、协作精神等方面意识基础。
2.建立创新性的培训形式。传统的岗位培训形式显得较为呆板,这种形式往往使得职工以应付的心态来对待。为此,应创新培训形式。从笔者所在公司的实践经验来看,可以将拓展运动引入其中。通过一系列的团队合作活动和情景表现,将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下潜移默化地深化他们的岗位意识。
(二)绩效管理方面的实践
通过功能新解可得,须将社会评价也纳入到职工的工作业绩考核中。具体而言,社会评价主体就是客户。这是就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问题,如何建立评价指标、如何收集评价信息,以及如何及时反馈给客户等等。为此,基于笔者工作体会,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应对:
1.一级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工作效果、其它。2.评价信息收集: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电话回访、公司网页打分的形式。3.反馈给客户。当客户对公司职工有意见时,公司业务部门首先建立调查和协调机制。在弄清原因后,可通过责任归口客服部门反馈给客户。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篇8
1 绿色医院的概念
在对绿色医院设计与节能管理进行探讨中,应先了解什么是绿色医院。绿色医院是指在医院的全寿命周期中,对周围环境的有害影响最小,对资源的需求最少,但在节约能源的过程中,并不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1]。实现绿色医院的建设后,医院既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节约各种能源资源,有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 绿色医院设计与节能管理
医院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而人体的内部构造又是十分精密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已医院中的医疗设备以及能源供应设施,其质量都是非常高地。而同时,医院的设备数量较多,这些精密的设备运转中对能源的需求比较大,所以医院的能源消耗比较多。面对这样的情况,实行绿色医院,对绿色医院进行设计及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绿色医院的设计与节能管理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2.1 机电设备类型的选择
在医院中,机电设备的数量需求比较大,而且对机电设备的类型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机电设备其功能不同,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也不同。而机电设备的类型选择是节能工作有效开展的核心。因此,从机电设备的类型选择入手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在实际落实设备类型选择中,前期的医院建设投入成本大量增加,而且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的难度也一在提高。所以在进行绿色医院建设过程中,为了做好设计及节能管理工作,就应在设计阶段,确定医院的基本功能需求,然后考虑患者的需求,医院系统的运行安全等因素,做好机电设备类型的选择工作。
首先,在绿色医院中,需要设计冷热源配置。在目前的很多医院中,高效机组以及热泵等组合机组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这些机组的应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锅炉的热负荷。但医院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组织机构,其中包含的部门多样,比如说门诊、手术室以及病房等,这些不同部门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都存在热负荷,所以医院总体的热负荷是比较大。在此种情况下,在绿色医院设计中,就应做好冷热源的配置。在进行此配置中,既要对最大负荷进行考虑,也需要结合最小负荷,满足两个负荷极端的需求。如此一来,才能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能源消耗,并将医院的热负荷控制在承受范围内,进而保证医院中各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在绿色医院中,需要设置变水量系统。医院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能源,同时会产生较多的热负荷,而与热负荷相对的冷负荷,则是出于随时变化中的[2]。以医院的中央空调为例,在其运行中,当制冷主机的负载逐渐降低的时候,系统能够所产生的水流量循环也在逐渐地减少,所以在医院中,配置变流浪水泵是非常有用的,此水泵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再次,在绿色医院中,需要设计变风量系统。医院区域可以从大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洁净度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另一部则是要求不高的区域。高要求区域病人家属等是不能进入的,如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关键的区域,此区域中一旦洁净度降低,那么感染情况就很难控制,因此,外国发达国家通常情况下手术室中采用的是全空气系统,而目前借鉴此方面的经验,也正在进行变风量系统的改革。而对洁净度要求不高的区域,比如说公共区域,为了节能能源,可以以公共区域中的人数变化为标准,对调风系统的换气次数进行调整。如此一来,既可以满足医院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是一举两得的。
最后,在绿色医院中,需要应用二次回风系统。在医院高洁净度区域中,对室内空气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为了及时获取新鲜的空气,调风系统需要进行多次的换气。在其不断换气过程中,空调系统承担的热负荷会超出其承载范围,所以面对此种情况,在建设绿色医院中,就应使用二次回风系统。在此系统作用下,冷却后的空气可以重新变热,这样既可以减少热负荷,同时也能够减少资源的资源浪费。
2.2 对机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绿色医院在设计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对机电设备的类型进行有效的选择,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自动化功能,只有设备的自动化功能较强,设备能够自动控制节能运行,这样绿色医院的建设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因此,在进行绿色医院设计及节能管理中,不能单纯的使用PLC控制系统,而是应以医院各部门的功能、气候波动等因素为基础,为其量身定做节能控制系统。在构建控制系统过程中,可以将更多先进的技术与机电设备管理无缝集成,并在此基础上拟定灵活多变的控制策略,如此一来,医院机电设备在应用中,就可以实现随机变化,这样有针对性的满足医院不同部门的需求之外,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2.3 监测管理
为了确保机电设备的运行时间能够增长,运行安全能够得以保障,是运行过程中,就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管理。在实际监测管理中,应对设备的运行时间、状态等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数据信息的不同,进行分类的存储,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有效的查看数据信息,并通过将存储信息和目前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出现故障的部位,然后及时的开展维护工作,确保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3]。
同时,在机电设备监测管理中,还应为设备添加h程故障报警系统,在此系统的作用下,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那么设备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设备维修。
另外,在设备监测中,还应对设备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收集,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医院的单位面积耗能比,如此一来,就可以对医院的耗能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价,进而为绿色医院设计及节能管理的调整提供有力的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众多行业中,医疗行业是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此行业不仅可以增加国家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治病救人,为患者的痊愈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在医疗行业发展中,就应进一步建设绿色医院,做好绿色医院的设计与节能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医院加强用电管理的重要意义
(1)减轻国家的电能资源压力。虽然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能源少,因此必须得重视电能资源的节约。医院作为事业单位是人们看病就医必须去的地方,它全天24小时的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因此其电能消耗十分的巨大,加强用电管理能够有效的缓解电能紧张的局面。(2)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强用电管理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医院加强用电管理不仅有利于社会整体的节能环保,而且有利可持续发展。加强用电管理是对党的十的号召的响应,有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3)有利于降低医院的经费支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的每一项医疗服务基本都要用到电,电费是医院的一笔重大开销,加强用电管理有利于减少医院的经费支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良好持久的发展。(4)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用电管理就要在用电时间和用电量上进行限制,这就势必要求完善用电设备。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要提高工作效率,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加强用电管理有利于工作人员和各个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二、医院用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1)很多部门缺乏节约用电的意识。由于一些医院领导的节能节电觉悟不高,导致了工作人员的节电意识淡薄,因此很多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时候,十分浪费电能,不注意节约用电。而且一些医院部门认为用电管理只是后勤部门的问题,没有承担节约用电的责任,单纯依靠后勤部门,无法使其管理顺利进行。(2)缺乏完善的用电管理制度。很多医院在用电方面十分的随意,没有丝毫的制度可言,这使用电浪费十分的严重。大部分的医院不具备完善的用电考评制度,甚至有些医院对合理化用电的评价根本没有拟定,通常实施用完再算的方式。这不仅不利于后勤部门进行用电管理,而且不利于整个医院的节能管理。(3)机电设备较差,费电严重。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各种精密、繁琐的用电设备逐渐的普及扩大,医院对于电能的可靠性以及质量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总体经济效益。但目前很多医院的机电设备较差,费电严重,而且没有安装节能设备。虽然现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医疗设备十分的先进,但仍有一些医院的机电设备较为陈旧,耗电量大。再加上一些医院不能够及时的对其机电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使得在设备性能方面展现出极差的水准,十分浪费能源。(4)医院内部节电环保的宣传不到位。很多医院不仅没有意识到节约用电的问题,而且对于节约用电的宣传不到位,每个工作人员没有自觉的拥有节约意识,也没有自觉的树立节约理念,医院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好。
三、医院节能管理的措施
(1)医院领导要做好节能环保的带头作用,同时要重视节能管理。节能管理是一项长期而漫长的工作,而医院领导要对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只有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整个医院的工作人员才能更加的重视节能问题,节能管理才能更加有序顺利的进行。(2)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节能工作很难顺利的开展,因此为了加强节能管理,医院必须制定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医院可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要安排固定的工作人员定期的对日常的能源消耗进行检查记录,并对电能消耗严重的部门进行指出通告批评。其次,可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在节能管理方面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考评制度,对节约能源有功的工作人员和部门实行奖励,对浪费能源严重的人员和部门进行适当的惩罚。最后,可以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对于整个节能管理的各个程序实行有效的监督,这样可以使整个节能管理更加的完善和科学。(3)安装先进的节能设备,更新和完善医疗设备。首先,医院在灯具选择方面上要谨慎和科学,不同的场所要布置不同的节能灯管,通过合理的安排,争取达到节能的同时提高照明效果的目的。其次,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后勤机电设备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和更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电能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对于节能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后勤机电设备,为节能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硬件设施保障,是节能管理顺利进行。(4)加强节能环保的宣传和学习。医院要为工作人员安排定期的学习和培训,要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课程是工作人员能够具体的了解到自身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节能。除此之外,医院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时刻的提醒工作人员和病人家属“节能环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大力宣传,医院内部的人员能够无形当中树立节约理念,自觉的增强节约意识。节能管理要从细节做起,在电源旁和饮水机旁可以贴温馨提示,时刻提醒人们节能环保,营造良好的节约环境和节约氛围。
结论:医院加强用电管理不仅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而且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良好发展,因此医院加强用电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在用电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电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用电设备落后,节电意识淡薄等问题十分的突出,因此必须加强节能环保。节能的方法有很多,但在节能的过程中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节能环保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因此节能环保是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医院的各个部门都应减少电的使用,降低电能的消耗,这样才能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我们能够认识到,目前很多医院的节能工作进行的还不全面和深入,但是加强节能管理却是促进医院良好持久发展的重要战略。医院加强节能管理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但是在完成这项任务的同时也为医疗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医院要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用电,节能环保。
篇10
1.由氢原子光谱推测能级结构
氢原子光谱有连续谱和线状谱,线状谱由经验公式描述
=R[-] (1)
此式称为广义巴尔末公式,是氢原子发光的波数。光量子论是确定的理论,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解释,提出光能量总是一个单元的整数倍,这个能量单元为hv或hc,称为光量子。如果把广义巴尔末公式两边乘以hc,得
hc=hv=- (2)
(2)式左边是光子能量,右边必然也是能量[1]。右边是两项之差,两项的形式相同,可以理解为能量在两个状态的差值。这样(2)式的物理意义就清楚了,氢原子发出光子的能量等于其内部能量的减少量,就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氢原子内部能量为动能与势能之和,是负值,(2)式表示成
hc=hv=--(-) (3)
这样,氢原子的内部能量
E=- (4)
n称为主量子数,取1以上的正整数。可见,氢原子的内部能量取分立值,称为能级。
2.物理思想和方法
物理思想是指物质的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这种思维活动来源于社会实践,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实践经验又不囿于经验,是符合辩证法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结果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物理学的每一个进展都包含着科学家们思维活动的精髓,闪耀着他们物理思想的火花,而氢原子结构和运动的研究拉开了物理学由经典理论到量子论变革的序幕,批判性、创新性的物理思不想断熠熠生辉。
氢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与我们过去的观念格格不入。在经典物理学及生活实践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连续性,在这个观念下建立起来的运动方程,只要给定初值条件,就可以由运动方程预知将来的结果。经典物理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有大量实验证明,但由经典力学和经典电磁辐射理论来描述氢原子内部结构、运动和发光情况,得出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验事实的。经典辐射理论认为带电粒子做周期运动就要发出辐射即电磁能,电子会沿着螺旋线运动坍缩到原子核上,光谱也只有连续谱,不会有线状谱。因此经典理论在描述氢原子结构和运动的时候出现了矛盾,波尔认真思考、分析了这个问题后,他的看法是:在经典物理理论框架中用卢瑟福模型解释原子的稳定性是不可能的[2]。波尔认为,原子的稳定性问题必须用另外一种观点来看待,即电子绕原子核旋转而不辐射能量,这种能量不变的状态称为定态,这与经典辐射理论格格不入的,但必须这么看待,以解决电子坍缩问题,也就是说经典辐射理论在原子内部是不适用的。电子不会坍缩到原子核上,则表明电子必然有一个最小的轨道限制电子的坍缩,也是电子能量最小的轨道,电子在这个轨道上运动是稳定的,不会再发出能量,这个定态称为基态。
氢原子怎么发光的问题,则由广义巴尔末公式(1)式给出线索,并由此推出氢原子内部能量(4)式,该式表明氢原子可以处在一系列的定态,这些定态由正整数n表示。但要注意,前面由(1)式到(4)式的推导不能算作数理逻辑的论证,因为(1)式是由实验数据凑出的一个表示形式,它的右边不是可控制的已知物理量,只是一个经验公式。(1)式两边乘以hc,从而得到(4)式,没有物理依据,包含人为因素,因此把(4)式看成氢原子内部能量,不是实验的结果,也不数理逻辑推导的结果,而且此式的形式和内涵都与已知的理论不相容。因此,(4)式作为氢原子内部能量的依据是不充分的,它只是一个线索,由这个线索出发可以解释氢原子发光的问题,(3)表明了氢原子发光的物理含义,即氢原子每发出或吸收一个光子都是氢原子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的跃迁,其能量等于这两个定态能级的差。
这里,玻尔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跃迁。氢原子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亦即电子从一个轨道到另一个轨道是跃迁,不能理解成在空间划过一条轨迹到达另一个轨道,这与卫星变轨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图像,否则光谱又只能是连续谱。跃迁这个概念,玻尔提出时也无法定义、无法解释,暂时理解成在一个轨道上消失了一个电子,而在另一个轨道上出现了一个电子。后来人们把这幅物理图像比喻成原子中的幽灵,是不能直观想象的,跃迁的概念是在量子力学建立后由统计物理的理论来解释。
氢原子的这一系列定态必须要有理论论证,玻尔归纳了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关于原子结构的普遍理论,称为玻尔理论:定态假设、频率条件和轨道角动量量子化条件。其中定态假设和频率条件在前面已经表述,轨道角动量量子化条件则是由对应原理推出。玻尔提出这个理论的依据是:核式模型、光量子论和氢光谱实验资料。由这个理论结合牛顿力学可以推出氢原子内部能量公式,和(4)式一样。
讨论最简单的情况,电子做圆轨道运动,氢原子内部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电子和原子核的库仑吸引能,把原子核看成静止不动的。
氢原子能量E=mv-=-z
将轨道角动量量子化条件2πrmv=nh n=1,2,3,…
代入上式可得E=-=-z (5)
对氢原子,z=1,(5)式与(4)完全一样。
由氢原子光谱推测能级结构,从而描述氢原子结构和运动,这就是物理学常用的从表象到机理的方法。玻尔在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假设提出了原子内部的量子化规律,部分地描述了氢原子内部的结构和运动,也为量子力学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假设是现代物理重要的物理方法之一,它不是凭空猜想,是把欠缺的依据补充完整,由此建立的理论必须是符合逻辑的,并且能够通过实践检验。这就需要物理学家的直觉和想象,不崇拜经验和权威,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教师在关于氢原子能级的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量子理论的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建立起物理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篇11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55—02
与其它语言技能相比,听力理解能力是在日常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在交流过程中听的比例是写的两倍。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传统教学中听力教学受忽视和缺乏科学性的现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却往往要面对事倍功半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许多高校英语教师进行了多种尝试。
作为学习策略的分支之一,元认知策略逐渐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和分类。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不同看法。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元认知策略是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思考,是学习过程发生时对学习进行的计划,监控,以及在学习结束后的自我评估。其目的是使学习更具目标性,任务性,自主性和娱乐性。外语教学研究虽然也开展了相关的元认知策略的研究,但把元认知策略与听力理解结合起来促进学习效果的还很少。通过实验研究,希望建立以元认知策略指导为中心的外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的水平。
一、实验研究方法
来自于两个自然班的72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实验组为37人,在听力课上接受元认知及元认知策略培训;控制组为35人,接受没有元认知因素的普通听力培训。实验收集的数据包括两组学生前后两次听力理解测试的成绩。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第一阶段,试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同时进行内容相同的听力测试。第二阶段,对试验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听力水平元认知策略训练。控制组则接受没有元认知因素的普通训练。第三阶段,在策略训练结束之后,两组学生的听力水平再一次被测试。测试内容与前次题型相同,难度相同,内容相异。第四阶段,在实验结束后作者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的试验组学生和没有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控制组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策略意识方面的变化。
二、实验过程及研究结果分析
(一)实验前测试结果比较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具备相似的语言运用能力是首要条件。因此进行实验前测试是必不可少的。测试内容包含对话,短文和填空等20道听力理解试题,之后对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在接受策略培训之前听力理解能力方面并未存在明显的差异。测试结果见表1:
(二)元认知策略培训
学生对于听能较强的听者如何有效理解听力内容的过程并不了解,因此在元认知策略培训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单向、无交互的听力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提供听的机会。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元认知策略培训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听前,听中和听后。
听前阶段是整个听力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听力材料的题目,选项并结合自身所具备的常识以及思维逻辑的共性来大胆提出预测,如材料的主要内容,谈话者的身份,谈话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能提出的问题等等。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从而增加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
经过充分的听前准备阶段,学生就可以顺利的过渡到听力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听中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评估和补偿策略。学生要具备对听力过程进行持续自我监控的能力,判断评估听前阶段所做的预测以及自己所选择的答案的正确性,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立刻做出反应弥补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选择某个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专家模式”的演示,即成功的听者是如何在大脑中进行这一系列的计划,预测,监测,评估和补偿过程的,从而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如何使用这一系列的元认知策略。
听后阶段的重要性也同样不可忽视。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的策略来对整个听力任务进行反馈并总结经验。通过自我监控,学生可以发现错误并及时的做出更正;自我评估策略可以使学生正确判断出自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自己所选择的听力策略是否正确有效以及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总结出得经验。这样,学生能够逐步加深对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并下意识地把它们运用到不同的听力任务中去。
(三)实验后测试结果比较
实验前测试以及试验后测试的结果分别经过了统计和分析来确定元认知策略和听者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独立样本t检验和成对样本t测验被用来统计分析数据。
独立样本t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分从实验前测试的10.6573分上升到了试验后测试的14.0169分,提升了3.3596分,提升的幅度远高于控制组的0.6871分。
成对样本t测试结果显示,控制组中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它的平均数为—3.3596,(t=—13.870)。Sig=0.000(p
三、结语
实验过程以及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呈正相关。接受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对象听力水平有明显提高,他们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策略意识,并能够将其自动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能够得出结论:以元认知策略培训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7.
[2]Marine Celce—Murcia.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teaching of listening in Guy and Barbara Seidlhofer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篇12
多元智能理论由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在当时的美国,判断人的智能一元化观点颇为流行,在此观点的影响下,美国建立了许多“统一制式”学校,每个学生在学校都学习相同课程,考试评估采取类似SAT和IQ的各种形式。加德纳教授认为此种方式有利于英才教育,但是对于其他很多人来讲却有失教育公平,在这一背景下,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七大智能,它们分别是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这七种智能在人类处理日常信息、解决日常问题的过程中通常是以组合的方式运作的。后来在《多元智能新视野》一书中,加德纳教授强调他不否认其他智能的存在,但对于这些智能的确认和界定持谨慎态度。
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多国得到了重视,并被积极运用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在这一过程中,加德纳教授注意到由于世界各地对教育改革过分热情,教育的目的被戏剧性地忽视了。为此,他在《多元智能新视野》一书中明确提出应该将“理解”作为教育的一个直接目标,甚至是第一目标。他认为真正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人能把在任何教育背景下所获得的知识、概念和技能(此后合并简称为知识),应用到与这些知识确实相关的新的事件中或新的领域内,那么他就实现了理解。同样,如果他不会应用所学知识或选择了不恰当的知识,来解释变化了的新形势,那这个人就没有实现真正的理解。”以其所提出的多元智能七大智能为理论基础,他给出了通往理解的七个切入点,它们分别是运用叙述切入点、运用逻辑切入点、量化切入点、基本原理或存在切入点、运用审美途径作为切入点、运用经验途径作为切入点、运用学生之间的协作途径作为切入点。加德纳认为通过在课堂上实现理解的多元切入,有利于转变学生单一的学习和理解模式,有利于在理解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进行运作,培养学生带着专家的思维去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而最终实现真正的理解。
二、传统英语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以语言知识的传授为基本要务,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的重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通常面临的课堂实际情况是:在为数不多的课时之内要完成既定的、繁重的教学任务;用全校统一规定使用的一两本教材,去面对诸如班级大、学生人数多、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机目的差异较大、对语言知识内容的要求各异的现实情况。故而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课堂教学设计往往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此处的以教师为中心并不单单指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从头讲到尾,更多的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方式、对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的筛选和组合方式所决定的一堂课在学生面前的展示方式,这种方式由于以上所谈到的一些客观实际情况的影响,往往具有单一性,很难顾及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与要求。所以即便是一堂经过精心设计、内容满满的课上完时,教师们也会发现,学生众口难调,常常会顾此失彼;同时,很难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培养,而且学生中普遍存在对课堂内容的实际掌握与教师预期值之间相距甚远的现实情况。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且也在课堂上得到了积极应用,在学生中也获得了一定好评。但是在课后,往往会有一部分学生抱怨在课堂上收获不多。
三、反思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的确积累了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解观无疑给广大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从更高角度来反思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全新视角。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传统的以学生为中心或者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一堂课的中心应该是随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而有所变动的。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单纯地喊口号让学生来唱主角。要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之前,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恰当地考虑到并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以表现为不同学生之间智能强项的差异,也可以表现为不同专业学生由于其所受专业训练的影响而表现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运用智能组合模式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加德纳教授认为要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其途径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可能适合的途径不同。教师的中心作用首先肯定不是单纯的知识展示,因为这已经既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要求,也不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更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个人能力的多元化要求。课堂教学过程在以教师为中心时,教师的中心作用应该是就某个语言知识或文化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智能组合模式,给学生打开通往理解这些知识的不同途径,让学生通过这些不同的途径,找到能促进语言学习的智能强项(这有助于极大地缓减和削弱学生的学习焦虑)。再通过教师的中心作用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途径,如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审美途径、协作途径,促使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些知识。虽然打开理解的多元化切入点并不一定能在每个学生身上实现专家思维培养,但是就语言学习来说,笔者认为如果教师有效发挥了这一教师中心作用,那么由此呈现的课堂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同时在客观上极有可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篇13
1 前言
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所谓的现代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决定了员工的心态,员工的心态又决定了组织的命运,决定了组织是长盛还是衰败。高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的管理对象的自主性也越来越高。员工都是现实的人,所以学院的发展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一个集体要解决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效益问题,关键在于最大限度激活集体内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这些个人所在团队的集体智慧。现将我院人事制度改革以来形成的基于团队的三维能本导向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阐述如下。
2 重心下移,建立配置优化的理性团队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即为了有效地实现共同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组织成员、任务和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优化过程。高校的人力资源有其特殊性,相对于企业而言,其个人发展和学习的需要更为突出。我们为把教职工的个人价值与学院的整体价值融为一体,积极为教职工智慧、才能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施展,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将管理职能向下分散、放权,使职权向直线管理部门回归。相当于学院是一个集团,下面的系部是相对独立的成本――利润管理中心,这些中心在财务核算、教学管理等方面相对独立自主。
自2004年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以来,学院逐渐把中专时代的一级管理模式(什么事都归口到学院层面)过渡为学院、系部的二级管理模式,提出“让系主任当老板”的口号,以期通过几年的努力,每个教学系能开办一个产业,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提高个人收入,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持续提高专业素养的平台,同时还可提高学院自筹经费的能力,更好地抵御竞争的风险。目前我院已有一家设计院、一个工程局、一家安装公司、一个科研所,还有几个系部的产业正在运作中,形成了一个良好开端。
近年学院着手打造三级管理机制,建立专家组指导下的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实现学院专业发展的市场化,进一步发挥有能力、有水平、有管理才能的教师的积极性,为“能人”提供一个脱颖而出的平台。有能力管理好一个专业的、有本事开发一个新专业的,学院就聘其为专业教研室主任,相当于专业法人代表,可以选聘教师,组成一个良好的团队,负责本专业从开发、招生、学生管理、就业的所有事宜,系部将进一步转变为服务和监管机构。同时我们还将实行专业开发的项目管理制、课程建设的课程负责人制。
学院的管理重心下移到了教研室,改变了以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和个体二维模式,让团队成为第三个人力资源管理的维度,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能动性和危机感。另外,所有的职能部门也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能更好地站在学院的宏观层面履行自身职能。
3 未来导向,基于团队目标的动态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枢纽,具有三个功能(1)标杆或导向功能,即通过绩效标准的确立向员工表明“什么是学院期望的行为和结果”,从而引导教职工的行为。(2)评价和认可功能,即对教职工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和矫正,并运用于学院的人事决策。(3)发展和教练功能,即通过绩效管理的程序为教职工实现高绩效提供反馈、辅导、支持和教练。
为了适应团队的工作方式,近年出台的绩效考核制度同过去相比作了三个方面的改变(1)由过去导向转变为未来导向。更加重视团队的长期价值,而不仅仅是注重既往和目前的业绩。通过出台基于未来的绩效考核目标,对下属部门、单位今后的工作进行引导。(2)由强调团队成员的个人绩效,转变为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并重;学院只对二级单位整个团队及其负责人进行考核,二级单位内部职工由其单位进行考核。(3)在评价要素中侧重团队导向的行为,团队导向的行为包括支持、沟通、协调、反馈、监控、团队领导、团队认同等行为。
从绩效管理的程序方法上,我们把过去由上司评价下属的绩效评价方式改为更广泛的民意测评。学院每年将在中层干部所在的部门进行民意测验,把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引入“内部客户”的概念,要求职能部门的团队必须接受其服务对象――系部负责人的评价,这种360°绩效评价把所有团队成员和被服务对象作为评价者,评价维度不仅包括个人的工作成果,还包括对团队中他人的支持行为。
然后,我们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挂钩,排在最后一等的将进行诫勉谈话,同时调低岗薪。这样使我院的绩效管理成为一个团队整合和发展的机制,从而真正回归到绩效评价的本旨。
4 能本管理,达到人力资本的可持续优化
作为一所从中专升格过来不久的高校,像所有的高职院校一样面临人才短缺的瓶颈。如何尽快打造一支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的专业教师队伍和业务熟悉且管理才能突出的党政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取了竞聘上岗、继续教育、待遇引导三位一体的能本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