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金融危机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已经进入尾声,为什么这样说,这要从金融危机的成因谈起,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来看是由于美国的次级贷危机引起的,但是笔者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一次金融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高额的利润差价,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可以确切地说金融风暴已经结束,由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现象也将进入底部,由此可以推断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本年度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将好于第一季度。
一、金融危机成因分
笔者之所以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的投机行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本次金融危机不是市场自身原因造成的,查看历史数据,2008年9月以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一片繁荣,各国经济指标大多为历史最好,而2008年9月雷曼公司宣布破产保护以后,金融风暴犹如海啸一般短时期迅速席卷全球并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2008年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指标迅速变坏,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没有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大规模的战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由此可以证明此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自身造成的,由此反推出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人为投机因素产生的。
下面再通过一些间接现象来分析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要通过直接现象证明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是比较困难的,此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有很大的不同,1997亚洲金融风暴有明确的挑起者——金融大鳄索罗斯,而且投机过程非常明显,因此很容易通过直接现象证明亚洲金融风暴是一次金融投机,而此次金融危机其金融投机过程非常隐蔽和周密,很难从表面现象直接看出这是一次金融投机家们导演的一场大戏。只能从一些间接现象判断本次金融危机是一次金融投机。首先看这些投机分子选择投机的时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正是美国总统换届之前,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忙于换届,是应对危机最薄弱的时期;再看金融投机家们针对的对象,此次金融投机的对象是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五年,美国股市已经出现高市盈率高风险现象;再看本次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工具,本次金融危机金融投机家们利用的直接工具是次级贷和次级贷衍生物[1],间接工具是宣传媒体。为了使本次金融危机能够达到金融投机家们的预期效果,可以说他们是挖空了心思,实际上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化解次级贷危机本来是不难的事情,但是金融投机家们根本不给美国政府机会,甚至不惜以牺牲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为代价,利用媒体导向制造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恐慌来打压美国证券和期货市场,利用了大约半年时间将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2000多点砸到6000多点。石油期货从143美元左右砸到38美元左右,有报道称专家估算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造成了十多万亿美元资产的蒸发[2],那么金融投机家们通过做空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赚取的利润保守的估计也应当有万亿美元以上。至于说这些金融投机家们在美国证券期货市场通过抄底在未来的市场上赚取的利润更是高得难以估计。
二、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
文章开头笔者为什么说本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了呢?其实这很简单,既然本次金融危机是针对美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一次金融投机,其目的无非是要通过高抛低吸来赚取差价,只要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了,金融危机也就结束了。根据道氏理论,股市的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从2009年3月10日起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三周,根据以往的统计数据可以推断美国股市的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因此即使金融危机造成的危害还会有一定的延续,但是今后一段时间金融投机家们将会利用其资金实力不断推出有利于金融形势好转的消息来刺激美国股市的上涨,这当中可能有小的反复,但是大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预见经济即将好转的根据有三点:(1)美国的经济基本是与证券期货市场同步的,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见底,经济下滑也应当见底。(2)美国实体经济生产能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破坏很小,只要金融形势好转,经济会迅速跟上。(3)世界各国提出了振兴经济的计划,特别是中国已经实施了经济振兴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正在实施多项刺激经济和消费的方案,根据本人在《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3]一文中的论证,目前世界各国提出的宏观振兴经济计划多数将刺激经济的增长。
根据以上三点本人推测全球经济3月份见底,四五月份将开始复苏,最迟6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将明显好于3月份。转三、面对机遇的措施
1.避开政治阻击,抄底矿产资源。实际上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抄底机遇,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更是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低价获取矿产资源的机会。众所周知,2008年之前只要是中国准备购买的物资国际炒家都会哄抬物价,但是目前如果中国大量购进矿产资源一般不会遇到国际炒家的价格阻击,这是因为如果国际炒家用哄抬物价的方法实行阻击,必然会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而目前正是国际炒家吸筹阶段很显然对于金融投机家们而言不希望迅速推高美国证券期货市场,所以国际炒家不会用哄抬物价的方法阻击中国收购世界矿产资源。但是国际炒家会用政治手段阻击中国抄底世界矿产资源,3月份澳大利亚否决中国五矿收购案就是政治阻击,因此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要学会灵活运用政治手段,避开政治阻击,抄底世界矿产资源。
2.适度参与美国股市。一般来说股市的底部区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形成,因为国际炒家需要慢慢吸筹,以获取暴利。因此短时间内美国股市不会迅速走高,它会慢慢推高或震荡走高,这正是中国资金抄底美国股市的好时机,从历史的教训来看,中国资金参与美国股市最好以民间资金的形式参与,如果以国有资金参与美国股市很难获得发言权。中国资金可以学习日本资金参与美国股市的方法不求控制上市公司,只求影响上市公司。
3.做好准备,迎接外贸发展。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企业出口影响很大,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也会迅速复苏,中国的外贸企业此时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及时了解西方国家下一步的需求动向为新的出口做好准备。
四、金融危机后的反思
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中国的在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先后有8只QDⅡ基金陆续发行并走向海外市场投资[4],其所选时间正是世界证券市场的高点,等于将资金拱手送给国际炒家。而当前应当是参与国际证券期货抄底时间了,我们的QDⅡ基金却一点募集的迹象也没有,这说明中国的基金管理者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样在2008年中国的许多银行和大公司在国际证券市场参与了证券期货的买卖,买了个最高点,但是现在当世界证券期货市场出现了极好的机遇时,大多数中国的银行和大公司却不敢参与了。比较中国实体经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措施——中央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可以看出中国实体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远远大于金融虚拟经济应对世界危机的能力。从当今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虚拟经济带来的效益远大于实体经济带来的效益,发展金融虚拟经济,提高自身金融虚拟经济的能力是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最后要说明的是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但是它带来的危害还会影响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因此虽然今后金融形势会有所好转,全球经济也会逐渐回暖,但是,全球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可能会放慢,企业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经济回暖,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外汇通.次级贷危机的过程[EB/OL]./html/2008-03/871173.htm.
[2]环球网.美专家称金融危机让美国损失15万亿美元[EB/OL]./roll/2008-11/279106.html.
[3]胡小平.试用量价时空关系式分析当前金融危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3).
篇2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7-2008 is the biggest crisi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1929-1933. so called a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e u.s. financial industry, meet a tragic death, the five largest banks are wiped out, the relevant economic data continues to deteriorate, the prospect for the economy into a pessimistic expectation and inflationary pressures.
2.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crisis
as alan greenspan put it: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we have seen the neo-liberal advocac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ntrol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 privatization narrow the government, reducing the maximum tax rates, liberaliz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and capital markets, "characterized by" american model "there is a big flaw.
since the "9.11" incident, the u.s. government began cutting the interest rates, the federal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from 3% in the year all the way down in january 2003 to 1% of the lowest level in nearly 30 years, and maintained until june 2004. the government wanted to boost liquidity by increasing the united states remains in the doldrums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however, in these three years the policy of ultra-low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liquidity dramatically increased the u.s. real estate boom. due to the low interest rate, the housing market bubble boomed in america. more and more houses were sold, and most people could afford the house paying by bank loan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erty-value bubble and the liquidit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proliferation of subprime loans. this financial crisis stems from such a housing loan products - subprime mortgages, which i will analyze later. on the other hand, a series of acts were issued to remove the obstacles for the operation of investment banks and corporation m&a, such as`the glemm-leach-bliley act"and"the commodity futures modernization act`.
financial derivatives also played a role in this disaster. these financial instruments were and are a means of hedging and taking on risk. in 2001, the commodity futures modernization act, written with the help of the financial lobbyists, it banned the regulations of derivatives. once the act was done, the use of derivatives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s exploded dramatically after 2000. using derivatives, bankers could gamble on virtually anything. the most typical derivative is cdo; its full name is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which combined thousands of mortgages and other loans. among the mortgages, the subprime that i mentioned accounted large amount of the cdo. subprime mortgages are loans for real estate that are granted to individuals who do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obtain a prime mortgage. this means that the borrower's ability to repay the loan is questionable based on a number of criteria. so we can see that the cdo is not stable and qualified, to some degree. but because of the deregulation and moral hazard, bankers didn’t care about the quality but the quantities. the investment banks sold the cdo to investors as possible as they can. in this way, when home owners pay their mortgages, the money went to the investors all over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stment banks paid rating agencies to evaluate the cdo, and many of them were given aaa rating. in this system, lenders didn’t care anymore about whether a borrower can repay, and the investment banks didn’t care either. the more cdo sold, the more profits they earned. due to the moral hazard, the investment banks preferred subprime loans because they carried higher interest rates. this led to a massive increase in lending, and more and more borrowers were involved in expensive loans, but many of borrowers could not repay them. this system is just like a time bomb, which is the weapon that caused the crisis.
3.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origi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monetary policy of u.s. government. and the abuse of derivativ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oral hazard also lead it. although the financial crisis bought the us economy into disasters, the financial reform which is the main measures taken by us government to cope with the crisis have no rooted impact to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he financial crisis will be alleviated but not eliminated because of the interest that is held by the wall street and the u.s. government.
篇3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与特点
金融资产或金融市场的危机称为金融危机,常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股票债券市场暴跌等。根据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金融危机进行分类,如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等。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出多种危机形式混合的特点。
二、金融产生的原因
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如信用风险、经济政策等。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为例,美国社会住房需求逐渐降低导致银行提高短期利率,造成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不断提升,无形中增加购房者的还款负担。住房需求降低,买房者数量变小,使房屋难以出售,以抵押住房进行融资的方式变的难以实施。大批还款人不能按时向银行还款,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资不抵债情况,只能宣告破产,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成为金融风暴形成的导火线,随之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尽管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但是金融危机还是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使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大。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下,其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就是信用风险。从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必须从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对我国金融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改革。
三、金融危机的危害
金融危机犹如狂风暴雨,毫不留情的袭击着所有的金融市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层面上遭到波及和影响。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实业在很大程度上遭受损害,而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却远远不止这些,许多国家的公民没有了消费信息,不敢再消费;一些中小企业因为信用不够而拿不到贷款,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本就是势单力薄无法同许多大型企业相抗衡,此时无法从银行贷款来缓解资金链的压力,更使他们举步维艰;根据实际调查,公民的生活受经济危机的损害也较为严重,生活质量下跌,个人幸福指数降至冰点,这些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打击与危害。我们所看到的金融危机,犹如不知餍足的野兽,时时刻刻准备侵吞国家、企业、个人的金钱、精力、时间,甚至一切。由于金融危机破产的企业和个人数不胜数,倾家荡产生活无以为继的的人也不胜枚举,各个企业单位的裁员风波不断,这些因素和问题也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而已。看不到的还有更多,数十年经济发展如霜打的茄子萎缩,这对国家、社会和整个世界的负面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四、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的具体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可以人为的调节市场供应与需求,确保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可以采取许多宏观调控手段,例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以化解金融危机风险。经济手段方面通常可利用价格、税收、信贷及工资等调控经济。法律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经济、金融政策,维护市场秩序。行政手段方面可以采取强制性命令直接控制市场,宏观调控是控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2.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市场的自由性和调控能力,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能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各方商业人员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有利于打开市场,扩大内需和外需,对中小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只要市场活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金融风险的到来。健康有序、活泼自由和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市场对化解金融危机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由此可知,政府要根据实际国情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学有效地利用货币政策来化解难题。
3.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成为一切的焦点,如何规划经济、搞好经济、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经济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经济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满足是其他任何事物都难以替代的。而发展经济当务之急和必经途径就是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的大幅度上升是经济健康飞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上去了,经济就搞上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要清楚的认识到,谁都离不开谁,二者密切相关、互相作用。
篇4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定的,而当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篇5
前言
促进金融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就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对金融业的影响也分为两方面:金融创新的正效应有助于最大程度的发挥金融制度对金融业的推动作用;而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却会使金融业发展脱离实际,变成空中楼阁,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紧密相连,一切高楼大厦的筑基都是从平地而起。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就是金融事业的不断创新,新兴的金融产品、信贷套餐、支付理财等金融消费方式从多方面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拉动了国家的经济内需,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而潜藏其中的金融危机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金融崩塌的海啸最终仍旧会席卷而来。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和金融创新的解析,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为我国的金融创新事业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表现在三个方面的危机。即金融资产大幅度缩水、金融机构倒闭或面临倒闭、金融市场(一般来说是股市)产值剧烈下滑。当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某一方面发生金融危机时,另外两个方面也会同时出现经济跳水现象。金融危机不但会导致一个片区的金融体系崩塌,还会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和地区都产生经济倒退现象。工厂倒闭、人民失业、企业裁员等现象甚至会引发国家方面的动荡,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统治。
二、金融创新理论
广义的金融创新理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二是金融体制的创新。金融工具是指活跃在金融活动中的各个金融交易合约手段,如期权合约、期货合约、支票、信用卡等金融手段;金融体制是指根据本国国情和发展的金融现状来说,新的金融市场体系和融资方式及金融组织等。(对我国而言金融体制的创新更具有实际意义)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探究
(一)金融创新和金融危机不断循环
从金融史的发展来看,金融业发展始终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危机交替出现。某些在当代出现的金融创新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却也在日后为金融危机的出现做下了铺垫。
以美国的金融史为例:1929年10月24日,美国金融业大崩盘,股票一夜之间跌到谷底。此次金融市场的崩塌不仅给美国,还给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衰退效果。在此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推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该方案运应此次的金融危机出现而出现,开启了美国后续十多年来的经济平稳发展时期,是一次有效的金融创新。但与此同时,该法案的负面作用也逐渐累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金融又陷入了通货膨胀的新金融危机。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和危机在金融发展史上总是交替出现。
(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具有双面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金融危机和金融创新的关系不仅如同双生子交替出现,而且在某些时刻还会产生互相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金融创新可以消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金融创新的出现往往需要一定的历史时机,而在金融危机中,百业待兴、经济萧条。任何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会比往常达到更好的实行效果。金融创新可以解放金融生产力,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金融手段和金融体制焕然一新,创造出新的经济推动力,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但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创新也会引发金融危机的出现。金融创新在体制、手段方面的革新往往超出当代的经济实体发展,出现一种虚拟化的繁荣景象,如果美国的次贷经济危机。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超大量的通货膨胀把美国的经济渲染得如同花朵一样,却在一夜之间像泡沫一样迅速消退。当金融创新发展过度,超出当前经济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时,金融创新就沦为了赢取利益的投机工具。着不但不能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还会直接引发出其中的金融危机。
四、金融创新对次贷危机的影响
(一)产生了新的风险
次贷金融危机中,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主要包含:基础资产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系统性风险等。而关于次贷是一种结构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它通过对资产、风险、信用等环节进行重组,对不同的投资者给予分配,而在这个重组和分配的过程中,就源源不断的产生了新的资产和信用,但风险也随着分配集中到每个投资者的手中。导致了一个看似经济美好却十分脆弱的金融市场。
(二)泡沫经济的产生
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中,不仅体现在金融市场的崩塌,还显示出金融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泡沫经济体。美国实体行业的产量不断衰退,但大量的虚拟经济却在蓬勃发展。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通用汽车在2005年的亏损达到了86亿美元;福特汽车在2006年的亏损更是高达127亿美元。与之相反,美国的证卷业、银行、保险等为主的虚拟经济产值不断上涨,经济比重从1950的11.37%,到2007年已经飙升到20.67%。大量资产集中在虚拟经济中,构筑出了一个美好却容易幻灭的泡沫经济。
(三)过度自由的经济体制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受到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虽然在体制中建立了美联储这一金融监管体制,多种金融创新产品却限制了这一监管机构的发展。实际上多个监管者管理的美联储从各种意义上都有着极大的缺陷。缺乏一个正确的导向监督作用,金融监管体制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金融的风险防控能力也相应降低。
五、从金融危机视角分析金融创新
从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待金融创新也要一分为二,既认识到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要看到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的破坏面。
如何正确的使用金融创新为金融活动带来新的动力,需要注意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和驾驭。对金融创新采取不避讳、不放纵的态度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既享受到金融创新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又规避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金融危机。
六、建议
我国的经济发展现已进入高峰期,在对于金融创新的运用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根据国情出发,在金融创新方面应从金融制度创新着手,改善我国现有落后的金融制度,大力发展经济;其次是紧跟实际,保证金融创新产品带来的虚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是否脱离了实际现状的经济发展,杜绝泡沫经济;最后要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为金融创新规划适宜的道路,提供坚实的社会保障。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熊飞.金融创新对金融危机影响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06:54-57
[2] 沈蕾.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金融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11:23-24
篇6
直接投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我国接收外国直接投资量;另一方面是我国向外国进行直接投资的量。金融风暴之前,我国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但是2007年次贷危机影响全球,我国的直接投资量有所下降,我国的金融市场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接受投资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但是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却没什么明显转变,2008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5.55%,达524亿美元,以后的几年也在增长的过程中,由此看来,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量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是,对于投资的获益却有着很大的影响。金融风暴带来了全球性的货币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货币金融影响也十分巨大,当美元不断贬值时,人民币实际上也处于不断贬值状态,这刺激了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这种顺差的扩大会直接导致境外的直接投资效益降低,收获的实际效益远远低于企业的预期,使得自2009年9月份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下降,金融市场的预期指数降低,投资者的热情受到打击。
1.2对国内经济基础的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广大外向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形势与生存危机。经营危机主要来自于国际化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国内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无形加大,使得企业资金回笼成为难点,急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货币政策也为企业的信贷带来了问题,使得企业的风险加大,利润空间受到影响,很多有周密计划的投资项目也不能轻易实行。另外,经济链条的脱节也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经济危机中很多中小型企业濒临破产,其造成的影响往往是有链接性的。在这种经济基础情况下,国内的失业率会同比上升,国民的消费水平也会随之下降,想要大面积地刺激消费就会有着更大的困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已使得东南沿海的大批外贸企业关闭,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员工(尤其是农民工)的失业。鉴于本次金融危机尚处于快速扩散和蔓延阶段,加之近年来不断堆积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09年我国的就业矛盾将更加突出。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受阻也为国内的企业垄断带来隐患,会使得国家对企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的调控更加困难,导致更大的金融隐患发生。
1.3对进出口的影响
当前,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使得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进出口金融贸易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外部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进出口影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的当前,进出口问题还是十分明显的,2010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额196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1亿美元,增长22.3%,比去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29%,比去年同期加快9.9个百分点;外贸顺差1810亿美元,同比减少47亿美元。由于国外市场的动荡,使得我国还遭受了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因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等六个方面。通过调查可知,受进出口影响的行业虽然广泛,但是其影响程度还是各有不同的。电器机械及家电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盈利面较广,盈利企业比例在半数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盈利面较窄,其中有色金属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进出口盈利相对来说是最少的。
2挽救后金融危机下实体经济的对策
2.1后金融危机的经济调整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促使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基础正在建立,国际合作领域日益拓宽。所以对于经济实体的政策调整要注重与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由过去被动参与国际新的劳动分工到正在积极分享国际产品市场的同时,还在更多地整合世界资源。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上要保护和鼓励这种更为广阔的国际贸易合作,不能因为金融风暴就因噎废食,开展自给自足的经济。另外,要转变现在的经济问题,挽救实体经济,首先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政策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并且优先发展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项目。为了重树投资者投资信心的基础上,应该提高投资回报率,以便为经济的长足发展做好准备。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新解决市场中的资源配置失效,解决经济异常波动等一系列问题,以促进人与市场、社会、资源和环境等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
2.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面对目前的形势,我国经济必须迅速转型,不能过分依靠对外出口。要加大外贸多元化,主要是出口目的国多元化、产品结构多元化。对外贸易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但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考虑到对外贸易的多元化,不能走单一的交易路线,这样很容易在金融风暴之下造成经济的严重损伤,出现更大的经济问题。我国出口企业一方面应及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努力寻求新的出口市场,开发多元市场,走市场多元化战略,如企业应当努力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在多元化的经济交易要求下,也可以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小范围的投资交易,将与人民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交易列入到经济发展的管理范围之内,以小带大,做链条经济产业。同时也要考虑到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配置,金融业要支持和促进国际间的金融经济的发展,必须能够准确为金融资产定价,市场机制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另外,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危机,扩大内需。在拉动总需求中,必须启动消费和投资。在金融危机出现以后,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的农民和农村问题,想鼓励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农村社保等项目的资金管理和激活,保证农村要素市场的活跃,促进国内的经济内需链条无限延长。
篇7
第三,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出现了融资不顺和信用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民营企业多半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对于金融危机的抗压能力还是不足的,加之,由于金融危机而日益凸显的诸如企业体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用人不合理、诚信较低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在经营中会出现诸如融资不顺和信用风险增加等一系列后果,从而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难度。面对金融危机,很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会提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放贷门槛,并且也对放贷金额降低很多,这就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很难进行融资,从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经营。
二、我国民营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第一,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时一定要积极改变自身观念,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入手谋求企业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和品牌策略来实现的,即:只有不断优化企业产品和服务,才能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赢得新老顾客的信任,进而占有市场份额,那么,该企业的品牌策略就给该给企业带了持久的竞争优势。当然,民营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也要树立创新意识,这样才以满足消费者们的不同需求,进而增加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未来的金融危机才会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第二,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还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性和管理规范化。一方面,我国的民营企业需要以技术为支柱来不断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和新科技,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使得本企业中的产品不断更新和产业不断升级,这是改变由于以往对技术创新不重视而出现的一些列问题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也可以使得企业形象和企业利润都可以得到最终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规范化方面也是需要下大力的,尤其在金融危机时代和后金融危机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管理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人员管理规范化才能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存进和推动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三,我国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开拓国内外新市场,以此来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树立两个市场的观念,充分依托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为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就需要做到:(1)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将企业中的产品结构和产品服务做好做强,并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不断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是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的。(2)要积极关注国内市场的开拓,使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可以通过国内市场来进行消化,毕竟我国有着十几亿的消费群体,面对如此之大的市场,我国的民营企业是有着无限商机的,只要善于研究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和实际落实,相信国内市场并将成为我国民营企业的稳定大后方的。
第四,我国民营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冲撞时还需要积极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如前所述,我国的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它们出现困难时就,一方面都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腾飞。我国的政府即就需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民营经济融资体系,使得我国的民营企业其创业起始阶段可以实现无压力的零成本注册,然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给与诸如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等优惠;而在其发展阶段,又可以专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帮助其发展;而到了其成熟阶段,则可以鼓励其以市场化融资为主来发展和壮大,诸如发行企业股票、企业债券等,并对于上市民营企业给予财政奖励等等。政府作为纽带,可以积极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开展多方参与的遍及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等各个方面的服务,为我国的民营企业真正服务和减轻企业负担和政府负担。
篇8
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的发展使得现代社会中经济的核心成为金融,在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人更加明白金融知识的重要性,人们也就比较重视金融教育。金融和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金融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然而我们国家的人们缺乏重要的金融知识,没有强烈的金融意识,而且对金融市场、金融安全等重要的知识没有明确的认识。这种状况对我们国家金融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限制了我们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在现在的社会中必须要提高对人们金融知识的教育力度,让人们学习必要的金融知识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1 分析公共金融教育的重要性
1.1 能够提高人们的金融素养
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金融。金融和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金融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对对金融产品有一定的需求并且在不断的丰富这些需求,人们也在不断的参与到金融活动中去,金融市场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人们金融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人们是不是能够享受金融的服务,对金融的健康运行是否有促进作用。所以在后金融时期必须要加强对人们的金融教育。
1.2 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因为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对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这些人具有越高的金融素养,对金融的发展也就越有利。在飞速发展的金融业中我们国家的消费群体比较大而且这些人的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保证了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的金融素养还比较低还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金融业对金融素养的要求,因此,这对金融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培养,让人们了解金融知识,使金融的环境得到改善,使金融业得到飞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标。重视公共金融教育不仅有助于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能有效的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使人们的资金收入不断的增加,而且能够使金融业飞速的发展。
1.3 使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发展
在所有的行业中金融业的发展风险性是非常大的,通过加强公共金融教育使人们丰富自己的金融知识,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金融风险并警惕人们让防范金融危机并且保护金融安全。
2 存在于公共金融教育中的问题
2.1 没有健全的体系,公共金融教育渠道不足
公共金融教育的体系需要不断的完善,但是我们现在公共金融教育的体系还不完整,在就现在社会的情况而言,在公共金融教育中没有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机构,并且没有完整的公共金融教育的规章制度。虽然许多金融机构在不断的开展金融教育,然而教育渠道不足,设计到的面比较窄。没有明显的金融教育机构存在于金融教育体系中,对于金融教育没有进行长远的计划。在宣传金融知识的时候只是关注表面的那些资料,而并不注重人们是否能够理解宣传的这些金融知识,是否对他们有一定的帮助。
2.2 宣传的效果比较差
宣传的效果比较差主要是因为宣传的活动比较少而且只注重宣传的形式。许多机构只是注重一些突击性的宣传几乎没有长期的宣传活动。再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宣传的活动中只是注重宣传的形式和宣传的影响,并没有重视宣传的效果,有没有完成宣传的目的。
2.3 不能满足农民对金融的需求
宣传机构忽视农村的宣传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经济水平。因为现在农民的收入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农民希望可以多了解一些金融知识。然而现在的宣传机构还是比较重视城市的金融教育而忽视了农村。而因为现在的农民了解的金融知识比较少,不知道怎么去理财,有的时候还会受骗,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要在农村进行金融教育。
3 加强公共金融教育的对策
3.1 健全体系,全面普及金融教育
只有不断的健全适应现实情况的公共金融教育的体系,才能全面的提高人们的金融素养,提高人们对金融教育的认识。政府机构应该组织对人们进行公共金融教育,让更多的人们能够接受到公共金融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完善金融教育的规章制度,使我们国家的金融教育能够更快的发展。
3.2 丰富教育的渠道,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
只有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使人们获得金融知识的渠道增加,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所以丰富教育的渠道和教育方式是现在工作的重点。如为人们免费发放有关金融知识的资料;在电视上以活泼的形式介绍金融知识,或者是电视台可以增设专门的金融教育的频道,来宣传金融知识,对金融风险进行教育;在网络上进行金融教育等。不断的丰富教育的渠道才是金融教育的重点。
3.3 加强对农民进行金融教育
虽然现在农民们的经济收入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对金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他们了解的金融知识比较少,这对农村金融的安全发展有着很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农村尽量多的开展金融教育的活动,加强对农民进行金融知识的教育,在农村开展金融服务来满足农民对金融的需求。
4 结语
在现在的社会中必须要提高对人们金融知识的教育力度,让人们学习必要的金融知识是现在的重中之重。所以在金融危机过去之后必须要加强对人们的金融知识的教育,使人们整体的金融素质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增加人们的经济收入、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使整个金融业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磊.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共金融教育探究[J].学理论,2011,9(18):66-68.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32-04
一、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面临衰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10月8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因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面临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冲击”,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显著低迷时期”。该组织预计,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来衡量,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3%,为2002年以来的最慢增速,处于衰退的边缘。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拟从金融生态的视角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审视。金融生态是金融内外部多个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价值体系。从生态系统的层面来阐述金融问题,为金融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崭新且富有启发性的视角,为金融发展的依赖路径研究提出了新的指引方向。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难发现,金融生态与金融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生态失衡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金融生态和金融危机的探讨
(一)通过金融生态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述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复杂的形成机制
周小川将金融生态系统比作“水族馆”:金融机构像“鱼”,自身必须健康,才能生存和自如地“游动”,所以其自身的改革是最重要的;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就像水族馆里的水草、浮游生物和氧气等,是生物生存和茁壮成长的必备条件;另外,如同水族馆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也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宏观调控就好像是水的温度,不能太冷,冷了有些鱼会冻死,也不能太热,否则氧气会跑掉,生物就不能生存,还不能忽冷忽热。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否则“水族馆”就会出现“生存危机”,金融体系就会出现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生态研究强调动态平衡
金融生态的发展同自然生态一样,呈现为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自从金融活动产生以后,金融主体就沿袭着自然形成的文化、理念、传统、法理等不断进行或发展着金融活动。这种自发的金融活动虽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系统的平衡,但随着经济、社会中各种新生因素的出现,金融系统自身调节功能的有效性逐渐遭到削弱,金融生态原有的平衡也随之被打破,其表现便是金融主体之间、金融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失衡以及由此不断引发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三)金融生态研究与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研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金融生态侧重将金融体系视为一种仿生系统,研究如何使其长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从而保证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国外的一些类似研究,大多是围绕金融危机与风险理论和实践展开的,而金融生态与金融危机、风险防范研究的切入点有所不同,它是从一种新视角来研究金融的稳定性问题。金融生态的研究与金融危机、金融风险的研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避免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对金融甚至经济发展产生冲击和破坏性的影响,以确保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四)金融生态与金融危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均衡的金融生态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失衡的金融生态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凶手”;金融生态失衡进而可能助长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传染性极强,很容易触发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正常的信用荡然无存,市场上正常的借贷秩序和融资秩序严重受损。极大地阻碍了金融机构之间正常的往来,导致金融生态的恶化,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三、基于金融生态视角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审视
(一)从金融生态系统自身分析:金融生态系统自身的内在脆弱性,引发金融危机
如前所述,金融生态研究注重金融系统的动态平衡性,而其自身的内在脆弱性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脆弱性狭义上通常是指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色决定了金融业具有特殊的风险;广义上则是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的风险积聚,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1982)在《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一书中最先对金融脆弱性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解释,提出了“金融脆弱性假说”,指出这种脆弱性对经济周期变化和金融动荡所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它使整个金融体系时刻处于危机的边缘。金融系统的内在脆弱性是不可避免的,从金融制度学的角度定义,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结构出现非均衡导致风险积聚,金融体系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状态。简言之,金融脆弱性可以理解为金融产品(或资产)的价格过于敏感,很小的冲击就可能把金融体系推向危机的边缘。
目前金融交易与实际经济脱节的程度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而日益突出,加剧了金融系统的内在脆弱性。据统计,在巨额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只有10%与实体经济交易和投资有关。全球性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货币风险和市场风险急剧增加,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而且滋生过度投机、金融寻租和经济泡沫,剥离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血肉联系,使实体交易量、金融原生品交易量和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其脆弱性和危险性不言而喻。
分析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其发端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信贷市场信用制度的内在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金融生态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和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金融生态体系内在脆弱性形成的矛盾激化,为爆发危机埋下隐患。金融机构具有非理性盲目借贷的“内在冲动”,是造成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内在脆弱性的根源所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诱导、追求高额利润的冲动、客户极端的热情、隔代遗忘、竞争压力是形成金融机构出现过度借贷的内在冲动的主要原因。而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先天性缺陷,如短借长贷造成的流动性缺陷、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产质量缺陷和过度依赖公众信心造成的经营基础缺陷等,都是造成金融生态体系内在脆弱性的重要因素。
(二)从金融生态主体分析: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生态主体道德风险及行为失范,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及衍生产品市场犹如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下游,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一个规模庞大的上游“食物链”,否则不仅自己难
以生存,而且可能竭泽而渔,毁灭其上游“食物链”。一些研究表明,出现金融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切人因素是金融创新。事实上,金融创新及衍生产品市场对于其基础市场而言,既有平衡对冲基础市场风险的正效应,也可能有放大整个金融市场风险的负效应。其本身并没有过错,应该说金融创新及衍生产品市场带来的金融生态主体道德风险及行为失范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从金融生态视角来分析,金融生态主体是一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自利组织,随环境条件的不同,它会进行适应性的行为调整。当各主体过度追求“利”而忽视了“义”的时候,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和行为失范,潜在的危机就会爆发出来。(1)产品创新者的行为失范。金融创新是市场发展的最大助力,而追逐利润是市场创新的最大动力。产品创新策划者出于消化流动性和获取金融资本超额利润的目的,创造了次贷产品,将金融机构过剩的流动性以较高的利率贷给那些信用品质较差和收入较低的贷款购房者。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盈利成为他们主要的甚至惟一的目标,市场风险因素则成为次要的甚至是被忽略的因素。(2)领导者的行为失范。美国一些金融巨头偏好次贷产品,却又担心市场风险,因此将风险通过证券化等方式转移给第三者并让第三者分享此项业务的一部分利润,或者在赚足钱后先知先觉地离场,这样次贷业务就成了一种收益较高、潜在风险较大而现实风险较小的业务。当市场被转嫁风险、赚足利润的群体意识驱动时,风险便成了惟一不能转嫁的东西,危机自然就爆发了。(3)贷款者的行为失范。次贷业务大幅度降低了贷款买房的门槛,信用品质较差和收入较低的人不仅可以贷款买房,而且可以零首付;万一房价跌了,他们还可以一走了之――房价的下挫使那些持有负资产的人们倾向于违约不还贷款。
(三)从金融生态环境分析: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引发金融危机
当前全球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金融生态系统失衡,这种状态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地改善,将严重威胁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会产生极大的负作用。从美国来看,风行的证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评级以及金融监管的缺失,是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表现,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1 风行的证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评级
2000年以来,美国开始大规模发行次级抵押债券,设计复杂的次贷证券及其衍生产品,使投资者无法直接估计和判断其内在价值和风险,因此,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成为投资的主要依据。MBS即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一种把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中符合一定条件的贷款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抵押贷款的“资产池”,并利用“资产池”定期发生的本金及利息的现金流入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其创造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帮助投资银行先将其划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MBS。CDO为担保债务权证,在对中间级MBS进行新一轮信用增级和分层时,创造出优先级、中间级和权益级CDO;由此还可以继续产生CD02、CD03、CD04……。CDS是信用违约掉期,相当于对债权人所拥有债权的一种保险,由第三方对债权人的本金提供保障。由于债务链条大大延伸,最终债权人对原始债务人没有了解,风险判断完全依赖评级机构对MBS和CDO的评级。风险传递链条的加长和风险的转移,增加了投资者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性,投资的审慎性降低了,而投资的冲动加剧了。为了在对次贷产品的评估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收入,评级机构有低估风险、高估信用级别的冲动,认定该类债券和普通抵押债券风险并无二致,并给予其较高信用评级。危机爆发前,美国的CDO产品中信用等级为AAA的高达80%以上,这一比例远高于非金融企业发行的证券。从而使次贷衍生品市场呈爆炸式增长。而在危机出现之后,信用评级机构对次贷问题反应迟钝或者不作为,加之随后短时间内大范围调低次贷评级及其伴随而来的放大效应,成为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2 金融监管的缺失
如同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需要有适当的规则来维系,金融监管对于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也是不可缺少的,金融监管缺失会使金融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监管机制一直被视为全球的典范,是一种典型的分权型多头监管模式,被称为“伞式监管+功能监管的体制”。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之间产品创新的发展、交叉出售的涌现和风险的快速传递,这种监管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监管目标不一致带来监管套利;监管标准不一致又导致监管领域中重叠和空白同时存在;监管对于市场的反应太慢和滞后,没有一个监管机构能够拥有足够的权力来管理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风险监管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覆盖;等等。(1)从内部监管来看,薪酬激励机制错位,内部控制失效。美国投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内部激励考核机制缺失,仅仅单方面考核年末激励,经办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仅凭业绩给予季度、半年和年度奖励,以及期权激励、股权激励。当投行业务以及银行业信贷人员等所有环节的参与人员为了短期利益、一己之私时,信贷资质审查就会流于形式,潜在的金融风险就逐步积累起来。(2)从外部监管来看,忽略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格林斯潘奉行自由经济政策,认为对金融衍生产品应该不予监管。1998年11月,美国国会永久性废除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权。同时,美联储放松了对美国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的监管,金融机构通过互相拆借,放大信用的杠杆比例,引发了“经济泡沫”。
从此次金融危机来看,政府监管不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由政府支持的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主宰,其主要职能是购买抵押贷款资产,将它们重新打包为债券出售给投资者。由于几年前两大巨头受到政府部门调查,其他机构便趁机进入这一市场。这些放贷机构不按规定要求借款人预付定金,不认真核实借款人的收入状况,“掠夺性”扩大次贷发放。而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美国政府对此却疏于监管,为危机埋下隐患。例如,对于次贷机构资产证券化的次级债产品,穆迪与标准普尔给予原来只能给予BBB级别的高风险次级债产品以AAA级评级,这样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纳入了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的视野,连较为谨慎的保险基金和退休基金也一并参与。监管机构却任其发展,导致风险迅速从次贷市场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
(四)从金融生态体系的非线性机制分析:羊群效应、关联效应和杠杆效应,加速了金融危机的传播Kindle Berge认为“泡沫与崩溃的国际传递似乎不是一个经济法则,而更像是一种趋势”;Krugma认为“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有国际性的传播影响”。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标的资产(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扩散到衍生品市场
(次级债市场和相关的住房抵押债券市场),影响到借款人、贷款机构、投资者和监管部门以及不知情的外国投资者等各利益群体,由此引发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双重危机。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当投资行为和预期在国际范围内传递时,金融危机会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强的渗透力蔓延开来。
篇10
不一样的金融危机
从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几年(1998~2002),中国煤炭行业确实陷入了困境,那几年中国煤炭行业的日子很难过。但是除了这几年外,历史上中国煤炭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看看解放后中国历届政府工作报告,都把能源(中国主要是煤炭)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为什么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煤炭行业会陷入困境呢?主要原因是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使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煤炭)的需求,致使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目前,我们遇到的不是亚洲金融危机,而是美国金融危机,因此,中国现在的处境应该和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类似,因为目前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本国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大减,需求大减,因此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从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对能源(煤炭)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和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类似,因此,未来中国煤炭也有可能陷入困境。但是,我们还要看到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同之处: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是资金从亚洲市场抽走,资金外流,造成亚洲经济的衰减。对于亚洲国家来说,他们没有“世界货币”发行权,资金抽走直接导致该地区货币供应紧张,造成该地区经济运行中的资金链断裂,后果是直接导致该地区经济的衰减,从而影响需求、影响贸易伙伴国(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能源(煤炭)需求的减少,引起我国煤炭行业陷入困境。而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区别就是———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当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是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性,大量发行美元,美元就会贬值,就会形成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是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同之处。从这次世界主要央行联手降息和我国推出“两降一免”政策可以看出,全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后果是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是阻止经济发展速度下滑。
2009年煤价下跌幅度不会大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正在蔓延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煤炭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从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别意义。在近一阶段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能源各占30%左右,而对于中国来说,煤炭却提供了70%左右的能源和60%以上的化工原料。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少数国家之一,因为中国是石油、天然气及水资源等相对贫乏的国家,煤炭在以后数十年里仍将作为中国比较现实的和不可替代的能源基础。因此,煤炭对于中国来说具有特别意义。同时,国家正准备对能源价格进行改革———市场化。事实上,2008年两次对电价的调整就是能源价格改革的铺垫,在这样的背景下,供求关系成为煤价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我国电煤合同价格依然较低(与市场价差200元左右),未来与市场价格接轨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电煤合同价格再涨15%左右是没问题的。中国煤炭市场化促使煤价上涨。2007年,国家彻底取消延续了50多年的由政府组织产运需企业召开订货会的做法,由供需双方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衔接资源、协商定价的机制。虽然在2008年国家还两次对煤炭价格进行限制,但是这两次限价是临时性措施,主要是当时CPI涨幅太大和保奥运会的稳定。对于市场煤(非合同煤)来说,2009年价格虽有调整,下跌幅度也不会很大,依然会在高位运行,市场煤(非合同煤)2009年全年平均价格应该还会高于2008年全年平均价格。
篇11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各国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便会立即迅速传导至另一个国家,并产生一些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多国多行业的经济损失,这便是国际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主要由多种因素所导致,其爆发具有难以避免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季风效应传导,就是指一些具有相似因素的国家,在金融危机发生时,相继受到投机性冲击,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传导。这一传导机制的典型代表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1]。第二种是净传染效应传导,这一传导方式的引发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无法被宏观基本面数据解释[2]。其中主要涉及了自我实现和多重均衡理论,一旦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就会使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等情况,形成“环的均衡”。第三种是羊群效应传导,主要是由于小投资者相关信息缺乏,更愿意跟随大投资者作出决策,从而产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第四种是溢出效应传导,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往往依靠金融和贸易,因而,金融及贸易溢出也成为了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途径。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传导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传导形式主要包括贸易交易、金融渠道等的传导。贸易交易中的金融传导,主要是在某一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现了货币贬值、消费者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降低,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减少,从而使其他国家也受其影响的传导形式。在这种形势下,金融危机十分容易扩散,一国货币不断贬值,其他国家的货币却在不断的升值,与其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出口贸易额会大大降低,而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资金流动量也随之减少,双方都会出现经济受损的情况。例如美国在金融危机后,进口国外产品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有经济联系的国家出口额降低,获取的经济利益不断减少,美国内部很多资产价值缩水,金融机构开始缩紧信贷,而对于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的美国人民来说,这一措施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经济受损的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恐慌,并通过贸易交易的方式将金融危机传导向全世界。金融渠道传导,主要是以汇率和利率作为传导方式,以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传导途径[3]。这一传导方式与贸易交易传导相比,具有破坏力更大、传导速度更快的特征。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紧密相连,一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货币贬值,也就会引发持有其国债的其他国家债券缩水,出现经济亏损。该国从其他国家收回海外资金时,也会使相应的国家出现股市、房价波动等情况,导致他国企业经济受损。
三、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抑制措施
为抑制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提升本国防御能力,应首先对出口市场进行调整,实现多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则所产生的贸易溢出效应也就更加明显。因而,在贸易交易上,不应完全依赖某一国家,而要适当调整出口市场,以多元化发展方式分散风险,有效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应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没有征兆,但是在爆发前也会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足显现出来,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概率等进行预测,并便采取相应应措施,减轻其所造成的危害。最后,应加强跨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会影响多个国家,尤其一些跨国金融机构,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国家应注重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并要求各机构间能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在一家机构出现金融危机时,减弱其向其他机构的传导效果,避免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
四、结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联系密切,一旦一国产生金融危机,将会快速传导至其他国家,并形成大规模国际金融危机。因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整出口市场、建立相应预警机制、优化各国跨国金融机构合作关系等方式,避免或减轻金融危机影响,以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叶真卓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篇12
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
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以次贷危机的形式正式爆发。
危机爆发前,美国的储蓄贷款机构(这里以商业银行作为代表)向美国低收入家庭发放了大量的住房抵押贷款,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本属于市场行为无可厚非,但这种行为的背后却是美国政府的积极支持。美国政府通过两家政府赞助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向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其主要的手段就是购买商业银行对外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两房将买来的贷款资产统一放入资产池,通过证券化组合出不同风险的ABS(资产抵押证券),经过评级机构评级后,这些ABS以优先级和次级投向金融市场。基于良好的收益预期,金融市场中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大量购入ABS品种,其中以投资银行购入最多,且大多为次级ABS。投资银行一部分持有次级ABS品种,而更多的是将购入的次级ABS投放到资产池,进一步地证券化组合出不同风险的CDO(债务担保凭证),同样的,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CDO也以优质级、中间级和权益级的形式出现,通过SPV的隔离,CDO正式进入二级市场,并进一步地被这些金融机构认购,而投资银行又将认购的CDO组成资产池,证券化为CDO平方、三次方等等以此类推。在这个过程中,像AIG这样的保险集团也通过发行CDS(信用违约互换)为ABS、CDO提供担保,从而一方面降低了ABS和CDO品种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向金融市场提供了大量的CDS产品。
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双维度原因
(一)基于美国国内信贷维度
通过对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体系状况的回顾,似乎可以得出结论:美国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及系列金融产品的扩张最终导致了危机。然而,进一步地探究可以发现,其背后所体现的实际上是过量的信贷。因此可以说,金融危机首先是美国国内的信贷危机。
1、信贷危机起源于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探究信贷危机的根源可以发现,近年美国国内的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增大,而这最终导致了“居者有其屋”理念指导下的过量信贷。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从1975年以来基本没有明显变化,工资水平排在美国总人口前10%的人,在1975年到2005年间,其工资增长率要比排在后10%的人高出65%。2007年,对冲基金经理鲍尔森的收入为37亿美元,这一收入是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7.4万倍。
2、收入分配差距起源于不公平的教育体制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不公平的教育体制,以及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前IMF首席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古拉迈・拉詹认为,在美国有这样一种现象,获得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员工的工资要远远高于未获得大学学历的员工,他把这种现象叫做“大学升水效应”。
美国教育体制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中学教育。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读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上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社会也没有足够的职业培训机构培训他们工作的能力,因此,他们往往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即使参与工作,也只能获得较低水平的收入。另一方面,相比欧洲,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很不健全,以失业保险为例,美国的失业救济金只能保证失业者6个月的生活支出,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失业长达6月以上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他们成了美国社会的低收入群体。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提供了一组数据:美国最近统计的失业率为9.1%,贫困率为15.1%,30岁以下的年轻家庭中1/3都处在贫困线以下。这些数字都凸显了美国社会的一大问题,就是年轻人的贫困化。这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不满,而对于美国这样一个选民社会,这就意味着政客们将为此失去大部分选票支持。
3、宽松信贷成为美国政府常用政策手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对宽松信贷这一极具吸引力的政策手段屡试不爽。在克林顿执政时期,联邦政府通过金融领域寻找创新性解决方案帮助大多数无力购房的美国群众实现买房梦。商业银行向低收入群体发放大量的住房贷款,在一个被称作“格林斯潘对策”的低利率时代,商业银行没有必要担心贷款者无力偿还利息,况且其背后还有一个得到美国政府背书的两房的无条件支持。而购房者也无需担心还不上贷款,毕竟在那样一个时代,像房子这样的资产价格仍在不断上涨。然而,当美联储逐渐提升利率时,低收入家庭开始不堪重负,大量的房子被银行拍卖导致房价转向下跌,以抵押贷款衍生的一系列金融产品的初始现金流中断了,ABS、CDO等的违约率节节攀高,次贷危机由此爆发了。
(二)基于国际货币体系维度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美国的信贷危机导致了次贷危机。然而,次贷危机爆发后便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各国的救市政策都无济于事,美国的危机还是不可避免的输出到了全球。这就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即:全球经济失衡,而这种失衡的深层次制度基础则是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1、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矛盾
这样一个美元为中心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有着极大内在的矛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矛盾。为什么说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公共产品?第一,各国虽然在政治上是独立的,但全球化使其在经济上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这就需要一系列规则来协调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活动。这是潜在的规则性。第二,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能够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无法排除任何一个国家对于他的使用,这是非排他性;另外,基于同一体系下的政策之间经过一定的协商后互相不妨碍,这是非竞争性。所以说,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公共产品。但是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国际货币制度往往同各国的货币存在矛盾和冲突,它的形成本质上讲是一个利益冲突下的公共选择过程。在这个公共选择的过程中,维克塞尔一林达尔的一人一票制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在现行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美独大,这就使得公共选择的过程成了少数人独立做出的集中决策。集中决策制度中的当权者根据本国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来做决策,这可能牺牲体系中其他国家的利益或者整体利益。另外,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天生就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可信的威胁惩罚措施,货币合作将因为搭便车行为缺乏制约而沦为无效,并使得各国对货币合作失去兴趣。
2、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矛盾为美国带来制度收益
私人产品的美元与公共产品的国际支付货币的错位,其直接体现就是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对等。从成本角度来分析,美国的赤字成本是相当小的,甚至可以带来一定的收益。
第一,对于美国来说,赤字导致的债务增加并不可怕,由于美元的本位地位,美国只需开动印钞机,发行美元就可以偿还债务,从而获得一笔可观的国际铸币税收入。
第二,由于美元的储备地位,美国无需积累外汇储备,也不存在外汇储备不足的问题,反而是其它国家为了增加外汇储备而向美国低价出口,从国际贸易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结果是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福利。
第三,为了防范危机,各国在没有其他国际货币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大量持有美元,使资金流回美国。也就是说,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却因为美元的贬值而不对等。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充分利用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对立的属性。在利益驱动下,美联储多发货币的冲动就显得理所当然。如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经说过: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发展,在注入美元问题上不存在任何界限。因此,如此巨大的货币发行量其结果就是全球过剩的流动性及全球经济失衡,最终使源于美国的信贷危机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由于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的美国宽松的国内信贷导致了金融危机以次贷危机的形式在美国国内爆发;另一方面,现行的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的全球经济失衡导致了金融危机在一段相当长时期内从美国蔓延至全球。基于以上分析并全面考虑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1、短期主要国家要一定程度宽松信贷,长期必须转变信贷投放机制
回顾历史,历次金融危机的结果都是强制地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在这一过程中,货币不仅从金融系统中黯然退出,而且也被大规模地从实体经济里抽出。在金融系统存款创造机制形成的乘数效应的作用下,这一过程往往使一国的货币供应量面临大幅度的紧缩,从而严重地危害实体经济的复苏。此次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如此。因此,短期内必须恢复因危机骤减的全球流动性,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宽松信贷。国家可以建立自己国内的各种创新性金融安排,或者国家之间加强金融合作,从而实现宽松信贷的目标。
但是,信贷是一剂猛药,切不可长期服用,否则此次金融危机的复苏很可能成为又一个“格林斯潘对策”的样板,而成为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因此,重要的是长期必须转变信贷投放机制,建立新的、安全高效的信贷投放机制,使一系列的创新性金融安排不再是金融领域的自娱自乐,打破资金在金融领域的自我循环,使其稳定、有效地流向实体经济,从而真正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2、长期采取一系列财政手段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发达国家的市场更接近于自由竞争市场,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从而往往使初次分配的结果造成比较明显的贫富差距。因此,政府要更多地依赖再分配手段,调节社会不同群体的收入分配差距。尤其要重视教育。为了避免“大学升水效应”进一步扩展,政府要逐步提高大学受教育比例,另外,利用小规模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多方位、多层次地为没有条件读大学的人提供职业培训机会,使他们在职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最后,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撒切尔夫人为社会保障做了最形象的诠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要做到公平,而且也要合理。如果不合理,如欧洲的高福利国家,只能加大社会运行的成本,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经济失去长期发展的动力。
篇13
一、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方案选择及成本分析
对于此次金融危机的救助,如果按照时间划分,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市场流动性开始紧张,个别国家以注资、降息等市场化手段展开救助;危机全面爆发,欧美国家政府启动大规模的银行救助方案;危机蔓延使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各国开始联合行动并将政府救援政策转向宏观经济刺激。以美国为例,一方面从宏观上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并稳定金融市场,辅之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恢复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创新救助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大量流动性并实施救助。对于救助有两条经验值得关注,一是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改善市场预期;二是直接救助重点的金融机构防止危机的蔓延。
政府不惜动用公共资金进行救助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倒闭的负外部性很大。对问题金融机构进行救助的主要形式有:(1)通过国家财政部门提供的资金直接注入,也可以通过央行为媒介提供现金支持;(2)用政府债券交换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方式,将不良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出去;(3)通过国家直接或间接参股的形式出现,这种股权在银行资本中属于优先股,其参股的条件是政府或其机构能够有效控制银行,由此来削弱和稀释现有股权的价值。当然,这三种方式中能使用第一种就尽量不用第二种,能用第二种就不使用第三种,总之要尽量依靠市场或私人机构自行进行救助,政府尽量不采取直接的干预。在开展一系列的紧急注资救助的过程中,主要的方式是为相对较好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来对问题机构进行收购,像美国银行收购美林、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时,美联储都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而在AIG、房地美、房利美股票出现大幅下跌可能发生流动性危机时,采取由政府直接购买其股份,对这些机构进行所谓的国有化。英国的救助也基本遵循这一标准。实际上,英国政府对这些银行的救助是尽量帮助金融市场恢复流动性并使银行能够正常放贷,条件之一就是要求这些银行向英国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英镑贷款,其中多半要发放给中小企业。
然而,政府的救助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如救助的成本、救助的效果、会不会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等。政府的救助也是政府、国会和民众的博弈过程,政府需要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尽量降低救助的成本以安抚民众。所以,无论美国还是英国,对救助后的金融机构管理层和员工的薪水特别敏感,一旦存在加薪的行为都会招致上至总统、首相,下至民众的质问。他们认为金融机构、政府的短期救助成本已经很高,这严重损害和牺牲了纳税人的利益。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救助的成本格外关注。对救助成本关注的另一方面就是救助的道德风险,如果救助成本完全由问题金融机构承担,问题也不大,关键在于如果金融机构在未来能不能及时还政府的救助资金,如果还不起或者只归还一部分,这就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削弱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力量,对竞争机制产生扭曲,这些是市场机制所不能容忍的。对于是否进行救助,政府也有其自身的周密考虑,而且救助的条件也较为苛刻,这些都是为了尽量防范救助产生的道德风险,以期减少救助成本。
一般而言,金融危机的成本可以大体分为两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包括政府对金融机构注资入股、承担债务、担保资产以及提供流动性支持等,也就是救助成本;后者则来自危机所致经济衰退造成的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还包括负债水平上升导致的额外利息支出。本文主要分析前者,即救助的成本。本轮金融危机的成本存在两个特点:其一是救助成本大大低于政府承诺的金额;其二是经济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的存在使得间接成本高于预期且影响更为持久。下图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救助成本(财政支出)比较。
德意志银行的Jan Schildbach认为,在本次危机中,直接支持措施花费的资金总额约为20国集团GDP的3.5%(IMF数据)。2010年的前几个月,得益于金融市场的复苏,政府为银行债务和“毒资产”提供的担保最终导致的纳税人实际支出或许是有限的。就美国而言,起初的公共支出总额超过GDP的4%,然而,随着银行偿还援助资金,实际支出额已经大大下降了。根据官方估算,“问题资产援助计划(TARP)”的最终成本已下调为1090亿美元,不超过美国GDP的0.8%。因此,包括所有项目在内,美国纳税人最终承受的直接救助成本不大可能超过GDP的2%。美国财政部也于2010年5月21日报告称,截至2010年3月底,总额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实际成本将降至1054亿美元,而在2009年8月,美国政府预估这项计划总成本还是3410亿美元。除美国国际集团等少数金融机构仍需政府进一步注资外,其他绝大多数受救助的美国大金融机构在情况好转后都立刻归还了救助贷款。在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个层面都采取了救助措施,各种项目合计,德国公众承担的净损失可能低于GDP的1%。在英国,至2010年3月止,政府拥有41%的莱斯银行股份,84%的苏格兰皇家银行股份和100%的北岩银行的股份。IMF估计,至今尚不保险的英国财政救助成本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占GDP的5.4%。
其实,不只是本次金融危机才会动用公共资金对问题金融机构进行救助,像1984年美国的大陆伊利诺伊银行事件、1995年的巴黎里昂信贷银行事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政府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等都涉及救助及成本的分担问题。大多数的救助资金在未来经济形势向好时,可以通过出售股份进行收回,
只是在危机中政府需要进行垫付流动性短缺的资金或债务担保等而在一定时间暂时承担的成本。据韩国金融委员会2010年5月7日的信息,截至2010年3月底,为救助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金融机构而投入的巨额资金中,韩国政府已回收了其中的57.3%。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政府通过收购其不良资产向严重受损的韩国金融机构注入大量资金,以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韩国政府共投入168.6万亿韩元。
以上分析的是救助的直接成本,还有难以衡量的间接成本。金融危机是导致本次衰退和赤字及债务激增的首要原因,后两者可能成为未来经济复苏的障碍,也可能导致经济二次探底。另外,由于赤字激增,各国公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且很可能会继续增长。就此而言,金融危机对各国政府和经济的影响要比援助银行的直接财政成本的影响更为持久。是不是可以由市场机制来将救助的部分成本分担给私人机构,而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呢?这一方面可以减少救助的直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减少间接成本有所促进。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恢复金融体系的信心,等一切向好再实行退出策略,有些时候政府在救助过程中还能有所盈利。与其政府过早介入引发道德风险、扭曲市场价格而引发争议,不如适当的时候由市场自己解决。在本轮金融危机中,资产负债表重构的救助计划就是由爱尔兰和德国等国实行的一种新尝试。
二、资产负债表重构的救助方法及其可行性分析
金融业的损失未必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的支持,如果市场不是恶化到一定程度,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也不一定需要政府介入。问题金融机构能够凭借自身的盈利能力来承担部分损失,在政府的帮助下实行自我救助。然而,在系统性危机期间,问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会迅速恶化,资本基础受到损害,财政救助最终不可避免。各国政府为了降低本次金融危机的恐慌效应,首先被迫向很多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其总体规模达到数万亿美元。就主要发达国家而言,政府起初向金融部门承诺提供的公共资金总额达到GDP的20-30%。以上对救助方案的讨论有助于理解救助方案的代价、效果等,从而也有助于选择一种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救助方式。
如果政府提供公共资金进行救助,以购买“有毒”资产为例,一般会低价购买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待市场初步稳定后政府再将这些资产出售。即便这样,西方国家不少经济学家在危机前期都反对动用财政进行救助,主要原因就在于救助违背了自由竞争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破坏,会导致市场因果关系倒置,给经济带来长期危害。以银行为例,如果没有发生金融危机,银行在保护存款者利益的同时也会向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服务。银行的债权人获得利息,其股东获得股息和潜在的资本收益。但在严重的金融危机期间,银行未来利润和遗留资产都会降低,而其名义债务是固定的。银行预防危机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利润和自有资本,如果不够,填补“漏洞”的成本可以分为几种方式,包括由股东、债权人和政府出资。这些成本的分担需要平衡一系列目标,如包括抑制系统性风险、尽量使纳税人的资金使用最小化和促进市场约束等。Bulow和Klemperer对政府购买问题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持反对意见,一方面有毒资产的真实价值大小难以衡量;另一方面动用财政支出购买会对市场信心产生影响等。
实际上,较早就有资产负债表重构的名词出现。但是,把有问题银行分为好银行和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重构方法最近引起较大的关注。尤其是在对救助实施方案的讨论中,对好银行和坏银行的动议更是引起了学术界兴趣,但是在机制上有几个与以前不同的变化,如债务股权互换和债务减记等。在以前的金融危机中,政府等机构也会采取相似的机制去处理问题资产。表1概括了1992-2001年左右四个国家的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移除坏资产的主要措施。这些方法因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而不尽相同。一开始,基本上都依靠资本注入去对面临巨大损失的银行进行重新资本化,在危机快结束时,瑞典和芬兰使用好银行和坏银行方法去从国有化的银行中移除坏资产;挪威当局更偏向国有化银行自己去管理其坏资产;而对于日本,在危机的早期组建资产管理公司(部分由私人部门出资)去管理失败银行的坏资产,银行则被要求减记不良贷款,政府资本被注入,后来,日本也对一些失败银行进行国有化。
表2通过举例描述具体的资产负债表重构方法,即坏银行拥有原先综合银行的“有毒”资产和好银行的全部股权,负债包括非存款负债和综合银行的股权。创新之处是把全部的好银行股权给坏银行这一机制,倘若坏银行不能清偿,综合银行的非存款债权人可能最终成为好银行的股权投资者。比起综合银行,好银行的潜在前景更好,这就增加了债务持有者所有权的期望价值。通过这样的重构,好银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贷款服务,也能更好地保护其存款,而差银行很有可能在实际中成为坏资产的基金经理。这个重构的成本分担更多地落在私人股东上,从而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救助成本负担。在非危机时期股东可以获得股利,在危机期股东则也需要权责对等地分担一定救助成本,可以促进市场约束,有效避免政府救助引起的道德风险。这种方法使银行体系自身承担救助的成本,而不是由纳税人来承担。
但是,在危机严重的时候,选择资产负债表重构就需要注意。从原则上说该方法比较完美,它需要建立在公众对金融体系有一定的信心基础上,而政府救助主要就是为了恢复市场的信心。所以,该方法只有在合适的危机时间段才能实施,一般不用在危机的中期或者严重的时候,而且对它的选择也取决于司法制度和破产法规。相比英国而言,这种方法更适合于美国,因为对于失败银行的资产,美国是存款者的权利先于一般债权人。当然在应用该方法也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重组对筹资的影响、操作的复杂性、是否可以维持市场信心等。
三、对中国的启示
政府的危机救助方案能打破资产损失和流动性不足之间的自我循环和自我强化机制,避免金融体系崩溃。但是每一项救助的背后都需要付出巨额资金和成本,并且还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国有化收购可以用最小的资金和成本达到救助目的,并且还可以抑制道德风险,但是其带来的更加谨慎的资本管理会使风险贴水居高不下,提高融资和投资成本,影响实体经济的复苏。所以,相比较政府救助,私人机构的资产负债表重构这一救助方法更符合市场原则,可以减少救助的道德风险,但是它的适用时间和适用环境需要斟酌,而不像政府救助的效果那么快。另外,它在操作方法上可能并不像理论上这么简单,还需要考虑其他的一些现实因素。在危机并不太严重的时期,或者说市场的信心没有过多地减少时,这种救助方法可能显得更好,它在减轻政府救助成本的同时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在危机较为严重的时期,这种救助方法能否成功实现则需要依赖于经济环境、经济基础和政府的其他措施相配合等条件。具体对我们国家而言,在金融危机的救助上,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在危机不太严重时,尽量通过问题金融机构自救来解决问题,辅之以
政府救助和政策调整以提升市场信心。西方发达国家在动用公共资金救助中更强调对公平竞争秩序的保护,考虑最低成本效益原则,而这些并未在我国相关立法中得到体现,其直接后果是极易产生道德风险,扭曲市场竞争秩序。我国在上世纪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时,曾动用外汇储备等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剥离,所付出的成本不可谓不大。在以后对中小国有金融机构进行的危机救助中,可以考虑应用资产负债表的重构进行,或者部分地使用,尽量减少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及损失转嫁到国家,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但是,我国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有金融机构有其特殊性,而且在缺乏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政府充当隐性担保的条件下,政府的危机救助可能效果会更好。根据不同的金融机构及其危机成因,实施不同的救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