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评课优点缺点实用13篇

劳动教育评课优点缺点

篇1

缺点:学习有点浮躁,不主动,导致进步不大,偏科现象严重。

期望:学习更加主动。

迟到次综合评分:

3、武汀汀:

优点:上课听课认真,热爱劳动,活泼开朗,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爱好广泛。热爱班级,对课代表工作负责,认真,自理能力强。

缺点:学习中不能勤学好问,刻苦钻研,体育锻炼不太积极,身体素质不好影响学习。

期望:希望刻苦学习,并锻炼身体。

迟到次综合评分:

4、刘格:

优点:热爱班级,学习努力,善于思考,做事一丝不苟,热爱劳动,团结同学,自习时间能安静的学习。

缺点: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不灵活,学习方法不好,学习不踏实,本学期学习有退步现象。迟到次数过多。

期望:希望灵活学习,按时到校,家长多配合。

迟到次综合评分:

5、王海丞:

优点:学习努力刻苦,充分利用学习时间,热爱劳动,能替大家办事,任劳任怨。热爱班级,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缺点:偏科,与人相处不主动,不太注重细节,学习有些浮躁。

期望:学习主动,踏实。争取更大的成绩。

迟到次综合评分:

6、朱蓉:

优点:为人平和,团结同学,善交谈,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学习认真。

缺点:学习不主动,学习注意方法。

期望:积极回答问题,多向老师请教。

迟到次综合评分:

7、辛艳艳:

优点:学习认真努力踏实,听课认真,作业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自觉主动,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

缺点:不够独立,不善交流,回答问题不主动。

期望:希望更加刻苦,求得全面发展。

迟到次综合评分:

8、李婷婷:

优点:做事认真,为人正直,学习刻苦,对班会记录工作负责,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

缺点:不够活泼,回答问题不主动。

期望:主动学习,抓紧时间。

迟到次综合评分:

9、毛维显:

优点:语言表达能力强,学习较刻苦,有思想善思考,上课发言积极,活泼开朗,待人友善,关心班集体,能主动地参加班级活动。

缺点:学习缺乏持之以恒,沉着踏实,有时太冲动,不冷静,注意力不太集中。

期望:干事要有恒心,不能浅尝辄止。

迟到次综合评分:

10、徐美玲:

优点:学习刻苦踏实,尊敬师长,不懂就问,为人诚实,善良,关心班集体,能主动地参加班级活动。

缺点:做事有时粗心大意马虎,易冲动,易受别人的干扰。

期望:希望不断努力,遏制成绩下滑趋势。

迟到次综合评分:

11、卓雅真:

优点:学习认真,团结同学,对团内工作负责,关心他人,诚实善良,勤劳。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

缺点:体质较差,影响学习,学习刻苦不够,有时说话欠周全,过于内向,不善言谈,不善交往。

期望:希望刻苦学习。

迟到次综合评分:

12、刘嘉:

优点:学习态度端正,努力,作业认真,团结同学,待人和善,谦虚,有礼貌。热爱劳动,热爱班级,尊敬师长。

缺点:干有些事不太认真,对难题不请教老师,总自己琢磨,费时间,学习不事太主动。

期望:要勤于询问问题。

迟到次综合评分:

13、李小沛:

优点:为人活泼开朗,学习认真,时间抓得紧,勤快,遵守纪律,乐于助人,学习刻苦,团结同学,注意力集中。

缺点:有时易激动,学习方法不太到位,有时马虎。

期望:希望更加努力。

迟到次综合评分:

14、陶雷:

优点:学习认真刻苦,上课认真听讲,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尊敬师长,文明礼貌。

缺点:有点内向,不善交流,不主动问题,情绪有时激动。

期望:希望主动学习。

迟到次综合评分:

15、吴囝囡:

优点:听课认真,注意力集中,踏实向上,乐于奉献,关心集体,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待人诚实,帮助同学。能主动参加劳动。

缺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学习主动性不够,有点沉闷,不活泼。

期望:希望更加刻苦学习。

迟到次综合评分:

16、白龙:

优点:聪敏,思维开阔,开朗活泼,风趣幽默,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学习认真,与同学友好相处,为人乐观,能体谅长辈。

缺点:有时对组长工作不是太负责,学习不刻苦。

期望:希望遵守校纪,努力学习。

迟到次综合评分:

18、蒋睿:

优点:学习认真,能向老师主动问问题,作业认真,团结同学,热心服务,主动值日,关心集体,荣誉感强,知识面广,文笔好,善思考。

缺点:有时脾气有点倔,易冲动,以情绪化。迟到次数有点多。

期望:希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干一件事。

迟到次综合评分:

19、火云:

优点:学习刻苦努力,追求进步,不懂就问,对班级工作负责,一丝不苟,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有理智,能处理一些棘手的事。

缺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和同学交流不够,易出现误会。

期望:希望多和同学交流,这样对工作更有利。

20、张玲:

优点:学习态度端正,为人谦虚,对班级活动较热心,团结同学,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能主动和老师交流,自信。

缺点:学习踏实不够,主动性不强。

期望:希望更加刻苦的学习,不满足于现状。

迟到次综合评分:

21、周琴:

优点:学习刻苦努力一丝不苟,工作认真,热爱劳动,团结同学,热爱集体,为人诚实,待人礼貌。遵纪守法。

缺点:性格太内向,影响学习和交往,学习不主动,有问题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期望:注意学习方法。

迟到次综合评分:

22、郭梅:

优点:学习认真,注意力集中,积极向上,正直,与同学关系融洽,做事一丝不苟,乐于奉献,勤快,细心,关心同学,行为大方,有礼貌。

缺点:有时脾气有点大,情绪化现象比较多,上课回答问题不是太积极。

期望:学习更加刻苦。

迟到次综合评分:

23、李皎:

优点:学习认真刻苦,口才好,热爱班集体,待人友好,上课发言积极,尊敬师长,自理能力强,热爱劳动。

缺点:有时不爱说话,独往独来,不喜欢与人交流。

期望:加强交流,提高成绩,全面发展。

迟到次综合评分:

24、张赟:

优点:知识面广,办事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热爱班集体,责任心强,上课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善于思考,勤动手。

缺点:注意工作方式。

期望:不上短腿课程,多交 流。

迟到次综合评分:

25、尚子良:

优点:工作认真,细心,语言幽默,待人友好,团结同学,热爱班集体,对团的工作专注认真,从不懂到自如。

缺点:精神状态不好,有时无精打采,有点懒惰,劳动不踏实,不爱运动,生活条理性不强。

期望:树立远大理想,克服目前困难。

迟到次综合评分:

26、解佳龙:

优点:身体健康,爱好运动,学习认真,上课听课较认真,外向开朗,人缘好,帮助别人,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有礼貌,有一定的思辩能力。

缺点:回答为题不积极,粗心,意志不太坚定,自控能力有时不强,好动,做事不果断。

期望:更加刻苦学习,创造美好前途。

迟到次综合评分:

27、王殿君:

优点:学习在后半学期有进步,学习较认真,热爱劳动,团结同学,与同学关系融洽,外向开朗。关心集体,热爱体育活动。

缺点:好动,上课有时起哄,对自己的管理有时不严,以致出现违纪现象,有时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言,做事没恒心,半途而废。

期望:体谅长辈的艰辛,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迟到次综合评分:

28、王鑫:

优点:上课较认真,待人友好,热爱班级、,团结同学,思维敏捷,风趣幽默,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

缺点:有时较冲动,不计后果,上课起哄,懒惰,不愿听取别人的善言。

期望: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成绩,回报关心你的人。希望家庭多配合。

迟到次综合评分:

29、李莹莹:

优点:学习踏实有上进心,学习不骄不躁,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劳动积极,文明礼貌,诚实善良。

缺点: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于交际,上课不发言。

期望:学习上注意方法,多向老师请教。

迟到次综合评分:

30、姜珑:

优点:学习目的明确,团结同学,较谦虚不自满,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成绩进步较快,热爱劳动。

缺点:有时精神状态不太好,理智不够,意气用事好激动,有赖惰习气。

期望:严格要求自己,静下心学习。

迟到次综合评分:

31、高辉祥:

优点:学习态度较端正,热爱班级,在运动会上为班争光,自习时间较认真。

缺点:学习浮躁,有时对老师不礼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情用事,在心中缺乏规则意识。

期望:望严格要求自己,礼貌待人,用知识提高修养。

迟到次综合评分:

32、李乐:

优点:喜欢安静,能替别人着想,为人诚实,热爱劳动,性格稳重,学习较认真。

缺点:精神状态不好,上课有打瞌睡的现象,不主动回答问题,不善于交际,不主动和班里的同学交往。不向老师求教。作业不太认真。

期望:努力学习,不能懈怠。

迟到次综合评分:

33、曹莉:

优点:开朗活泼,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学习较刻苦,忽大问题积极,劳动积极,团结同学。

缺点:有时做事分寸感不强,在课堂学习表现的浮躁,遵守纪律不够,有严重违纪现象发生。

期望:排除干扰,静心学习。希望家庭注意教育方法。

迟到次综合评分:

34、罗崇:

优点:乐于助人,直爽坦荡,对班级工作负责,学习有进步,热爱班级,为班级争得荣誉,尊敬师长,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缺点:激动过头,爱油嘴滑舌,爱张扬,上课有时注意力不集中。

期望:希望继续努力,争取进步。

迟到次综合评分:

35、王睿:

优点:学习认真,踏实,诚实,助人为乐,爱劳动,作业认真,有礼貌。

缺点:不爱体育运动,不主动回答问题,性格过于内向,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小,心理素质不好。

期望:乐观点,主动点,学习就会更进步。

迟到次综合评分:

36、王金波:

优点:上课听讲认真,自学能力强,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被吸收为新团员。

缺点:打扫卫生不积极,迟到次数比较多。

期望:继续努力,会更进步。

迟到次综合评分:

37、李尚赟:

优点:喜欢运动,善于交际,为人厚道,活泼开朗,热爱班级,为班级争光。

缺点:学习浮躁,不认真,太爱体育影响学习。

期望:不能贪玩,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迟到次综合评分:

38、张旭杰:

优点:对人诚恳,热爱班级,乐于助人,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自习安静。

缺点:对学习兴趣不浓,经常上课后进教室,劳动不积极,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瞌睡,迷恋上网。

期望:要自信,只要集中精力,一定会进步。

迟到次综合评分:

39、段云飞: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学习较踏实,但不如去年,做事认真,性格好,善于结交朋友,尊敬师长,自控能力较好,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缺点:性格急躁,有时不理解他人,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学习不主动。

期望:要更加刻苦,更加主动。

迟到次综合评分:

40尹俊: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对班级工作非常负责,有一定的管理才能,为人正直,做事认真,上课注意力集中,自控能力强,厚道宽容,学习认真。

缺点:学习不主动,浮躁,不能持之以恒,不太自信。

期望:要更加刻苦,更加主动,要持之以恒。

迟到次综合评分:

41、王瑛:

优点: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对工作负责,能积极参加劳动和课外活动,待人平和,学习较踏实,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助人为乐。

缺点:性格不够沉稳,有时不能约束自己,有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

期望:学习更加刻苦,集中注意力。

迟到次综合评分:

43、王崧宇:

优点: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对课代表工作负责,性格稳重,为人诚实,学习认真,自控能力强,劳动观念强,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缺点:迟到次数多,时间观念差,性格较孤僻,学习刻苦不够。

期望:按时到校,注意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

迟到次综合评分:

44、田旭冬:

优点:乐于助人,对人友善,处事较沉稳,热爱班级,团结同学,性格温和,劳动较为积极,学习较认真。

缺点:学习不主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有时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有违纪现象。

期望: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

迟到次综合评分:

45、岳静:

优点:对人友善,学习认真刻苦,谦虚好学,办事认真,投入热情高,有思想和主见,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性格开朗,积极参加一切活动。

缺点:缺乏自信心,有时责任心不强,劳动不太积极。

期望:学习再刻苦,注意学习方法。

迟到次综合评分:

46、戴刚:

优点:热爱班级,团结同学,讲究卫生,乐观,和同学能很好的相处,为人诚实,能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学习认真。

缺点:学习主动性不够,不太自觉,缺乏主见,随大流影响学习,有时懒,责任心不太强。

期望: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迟到次综合评分:

48、蒋沂婷:

优点:热爱班集体,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为班级争得荣誉,学习较认真,自信,性格开朗,大方,善交际,对课代表工作认真,学习较认真。

缺点:学习不主动,劳动不积极,说话不注意易伤人。

期望:认真是干好一切的前提。

迟到次综合评分:

49、叶旭维:

优点:为人诚实,学习刻苦,热爱班级,尊敬师长,谦虚大方,能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被批准加入共青团。

缺点:做事不能持之以恒,有时注意力不集中,自习时间有时不专心,说废话。

期望:集中精力去学习,珍惜时间。

迟到次综合评分:

50、曹文博:

优点: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学习较认真,幽默大方,热爱劳动,有礼貌,热爱班级,尊敬师长,被批准加入共青团。后半学期有较大进步。

缺点:做事不专心,时间利用不好,作业较乱,学习不刻苦。

期望:认真做事,刻苦学习。

迟到次综合评分:

1、马敏:

优点:学习刻苦,热爱班级,性格开朗,团结同学,对小组工作负责,能持之以恒,尊敬师长。

缺点:做事不果断,不工作细致不够。

期望:不断努力的学习,志当存高远。

迟到次综合评分:

52、王建强:

优点:学习刻苦认真,为人随和,纪律性强,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待人诚实,热爱劳动,被批准加入共青团。

篇2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篇3

(二)等级评定。是把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五项素质,对每项分别给予优、良、中三个等级。其中,第一项为思想道德素质;第二项为科学文化素质;第三项为心理素质;第四项为身体素质;第五项为劳动素质。每项素质包括5至6个子项目。(子项目内容见附表)评定操作方法:每月对照五项素质要求中的各个子项目,对照学生行为进行评定,等级为优良、中。评定的步骤分别为自评、集体评、任课教师评、班主任评、家长评五个方面相结合。经逐层评定得出每个子目的等级。每项素质中有四个以上子项目达到“优秀”就可以定为“优等”。五项都评为优等就是“五星级红花少年”,依次类推为“四星级”、“三星级”红花少年。

    等级的使用:五项素质都达到“优等”的五星级红花少年,全校列榜并发奖状;四星级的红花少年广播表扬;三星级的红花少年班级板报表扬。学期末的“三学好学”要在五星级红花少年中选拨。等级评定方法,克服了过去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弊端,使学生可以在若干方面争得优秀、良好。既发展个性特点,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批评、自我批评的民主作风,便于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关心他人,团结互相的好风气。

(三)对学生个人特长的认定。学校每学期都要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设计许多表现自己展示才能的舞台。并且把这些活动同“跨世纪雏鹰行动”相结合。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设立一定数目的“雏鹰奖章”,如体育节活动,我们就设“体育章”“艺术章”;学习竞塞活动就设“学习章”,生活自理比赛就设“自理章”。活动结束后评比、总结、奖励。学期终结时,“五星级红花少年”活动和“雏鹰争章”活动评出的特长生,结合校内外综合表现,评出“三好学生”及“单项积极分子”。如绿化、劳动、值日、体育、图书管理等多项活动的积极学生,都作为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学期的奖励面达到80%以上。

    我们对上级组织的各项比赛十分重视,因为组织参赛的过程就是在培养人才。如大合唱、花会演出、朗诵、运动会、绘画等比赛,都是培养特长生的好机会。几年来,各级组织举行的比赛,我校都能获得不同等次的奖项。

    另外,对于个人特长的认定,我们注意把终结性认定奖励,同平时形成性的认定相结合。而且更加重视日常的、多项、多次的活动组织及表彰奖励,因为培养学生提高素质是在平时细致的教育过程而不在终结。学期末的认定,目的也是促素质的提高。如:对学生劳动素质的提高,我们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优越,许多小学生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差。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组织了多项教育活动。“做小主人”的活动为班级培养了“保洁员”“节电员”“班务管理员”等八大员,增强了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做小主人管理校园要有自理能力,于是组织了生活自理比赛、拼盘比赛、学做家务比赛。各年级丰富多彩的班队会,“煮汤圆”、“剪纸”、“折纸”活动,当场评选出许多“巧手”“能人”。学校有三百平方米的花圃,三百平方米的种植园,九百平方米的草坪,还有许多绿化地。春播秋收,施肥管理,师生的辛劳和喜悦都融汇于劳动教育的始终,对学生劳动的认定和评价也贯穿在其中。(四)评语评定。我们每年要对学生进行评语评价。去年,引导教师改革评语,要求不写评判式的评语,而是抓住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特长的闪光点,用第二人称的写法,用充满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克服缺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对一个爱好体育运动,但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老师的评语是:某某同学,在运动场上常常能看见你矫健的身影,你曾为学校、为班级争过光,我们以你为荣,同学和老师感谢你。如果,在课堂上你能开动脑筋,专心听讲,你的思维一定会像在运动场上一样敏捷,成绩会更好。

    对一个成绩好,但少言寡语的学生,老师的评语是:你的作业一向是那么整齐准确,学习成绩让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你的大眼睛告诉老师,你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能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吗?

    这样的评语既写出了学生的特点,又亲切易接受,还使学生受鼓舞。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能客观地分析自己;使教师、家长能正确评价学生,从而有利于教育观的转变,有利于家长从只求高分不管能力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从重负中解脱出来。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条件。以上综合评价学生的制度,经过两年的实施,效果良好,成绩明显。 第一,在实施中提高了教师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克服了过去单一的用学习成绩评定学生好坏的弊端。大家观念的转变带来可喜的局面。每天下午有一节文化科技专业队训练时间,语、数教师不会以成绩差,为“关卡”而不放行,就是遇到要辅导补课的学生,也会调整时间,使训练、学习两不误。家长对学校各项活动也很支持。放学后,有的家长陪伴子女练跳高、打兵兵球;运动会家长从头至尾陪子女比赛;有的家长主动要求子女参加专业训练而且配合学校抓好训练质量。

    第二,使学生认识自己,发展个性,显示才能,涌现出许多有个人特长的学生。以96学年下学期为例,学校“五星级红花少年”“体育之星”“劳动服务之星”“种植积极分子”多达1834人次,平均每人获得两项之多。另外,还有班一级的奖励,大大增强了学生争先进,争星级的积极性。

    第三,学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六年级(2)班的姚某某同学纪律差,爱讲粗话,多次教育都不改。经过五项素质评比,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又加上大家评议,使其认识到危害性,产生了改正缺点的决心,言行有了很大转变。张同学脾气急躁,爱打人,上课讲话影响别人,是素质评比,集体的评议使他对自身的缺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较大的转变,还参加了学校田径队,训练认真能吃苦。学生集体自律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增强了,校园文明行为多了,打架骂人少了,自觉做好事的人多了,违反纪律的人少了,校风校貌改变了。

    第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了。个人的单项特长会促进全面发展。张丰衍同学是下棋的能手,96年8月获“瑞德杯广东省国际象棋赛”第三名。97年10月获佛山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国际象棋赛第二名。下棋不仅发挥了他的特长而且培养了他快速的反应力,细致的观察力,提高了学习成绩。今年10月他代表广东队去南京,整整缺了一个月的课,老师只给他补了两次课,语文单元测验得了93分的好成绩,数学89分。下棋丰富了他的作文内容,在“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一文中,他生动而具体地记叙了比赛的情况,使人读了真切形象。佛山市每年组织不少的文体活动。这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大检查。学校都能获得二、三等奖励。96学年,佛山市中小学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和精神文明奖旗。本学年,参加体育达标考试的人占99.8%,达标率为96.6%,优秀率51.1%。97年运动会我校获第九名。去年,经团委搭桥,我们和高明市更楼镇大幕小学“手拉手”。在这项活动中,师生积极主动,捐款捐书,学会了关心别人。特别是和农村孩子同做同吃,学到同龄人勤劳纯朴的品德。今年我们被少工委评为“手拉手”先进大队。学校编排的“雏鹰起飞团体舞”“武术队”在佛山市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演,得到好评。文化课的学习成绩稳定。96的上学期是市统一命题,语、数两科的及格率在99.5%以上。

改革学生评价制度,推动了全面工作

    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的实践,促进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人生观。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探索学生评价制度的过程中,一批青年教师在成长。卢佩玲老师聘为教导处付主任,被评为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黄碧妆参加佛山市美术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余丽华的音乐课获市直特等奖,大市一等奖,广东省音乐调教课一等奖;廖利光老师代表城区参加大市体育课比赛获一等奖。青年团支部获市直“红旗团支部”。

四、借鉴经验,结合实际,继续探索。

    改革学生评价制度,不仅是改变评价的方法,首先是教育思想的转变。素质教育是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提高全体教师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借用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会容易得多。

    第一,借鉴国家教委肯定的烟台经验,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作用,对教学工作进行导向。先对语、数两科实行分项考核。

篇4

一、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德育教育。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世界现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美德;通过劳动课的活动能使学生养成爱护设施,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同时能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动课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领悟到掌握,这就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换和运用过程,这便是素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边做边学,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手脑结合,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使人心灵手巧,学生的技能越高,他就越聪明。

3.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美育。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笔者看来学校里也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劳动教育可以成为一块艺术教育的小天地。因为劳动课所从事的创造不仅要求运用科学的知识去创造,而且要求运用美学的知识去创造。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有技术规格的要求,而且有结构、造型、色彩等审美工艺的规格要求,这就必然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可以开辟一个劳技作品展览室,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作品参展,学生们各显神通,用麦秆、纸、木头、石头、可乐瓶、泡沫塑料做材料,制作各种物件,从中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注重平时的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

二、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李岚清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三、加强劳动技术课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素质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技术课。教师对于劳动技术课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教师要摆正位置,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②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动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2.加强引导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重视劳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带领学生参观农村、工厂,了解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劳动教材,依据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并根据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参看课文图示,用课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学会劳动技能。同时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方法。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

4.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劳动。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学生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坚持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动竞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有知识爱劳动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篇5

93年以来为各级各类培训班讲授14门课程,共计680学时。具体课程有《现代汉语》、《中学语文教学法》、《外国文学0》、《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小学思维发展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写作与评改》、《实用文写作训练》、《创新教育》、《学习策略》、《科技讲座》等。

(二)科研工作:

承担两项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课题研究。

1、国家教委“九五”课题:制定区域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的个案研究,于2001年结题.

2、面向21世纪小学生应具备的劳动技能,素质及相应的落实对策研究。即将结题,(国家级课题研究)

3、省级“试行二、一合段、培养一专多能人才”课题,99年获二等将。

4、省级《“四自”教学模式探索》课题99年获二等奖。

(三)论著2、参编11本书:《当代教育新视野》、《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教学管理基础》、《中学劳动技术》教材和教参,《小学劳动》教材和教参,《当代小学教师游记选萃》、《中学生职业指导》读本。

(四)教研工作:

1、组织开展市、省级优质课评选,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能手平和教学新秀评选 活动,培养出省级新秀能手50多人。

2、协助省职教分院召开省级教研会3次。主持召开市级教研会8次。

3、深入基层搞业务讲座6次,内容为《改革教法,提高质量》、《专业课教学模式探索》

4、98年组织成立了松原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5、组织了松原市劳动技术课教师特殊能力竞赛活动。

6、组织了松原市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特殊能力竞赛活动。

(五)表彰

1、93年、98年、2000年均被省教育学院评为职业教育优秀教研员。

2、99年被评为综合化。

3、98年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评为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工作者。

4、98年、99年获省级职业中学教师技能竞赛优秀指导奖。

5、2001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员和院级先进女教工。

三、拟职能设想:

(一)我市职业学校现状:

我市高职15所,专业课教师300多人,高职在校生800多人。(二)职业学校存在向题 :

1、职业学校生员短缺。

2、专业课实验实习基地短缺,使理论和实践结合受很大影响。

3、专业课设置不适合当前社会发需要。

4、缺少一专多能、有一技之长的专业课教师队伍。

(三)面对现状应开展如下工作:

1、协同市教育局职教科,做好中等职校的招生工作,为增强吸引力,加强职业高中对口升学管理。

2、拓展农村初中办学方向,由农村初中以升学为主逐渐转变到为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同时兼顾升学轨道上来。

3、加大在农村初中开设农业技术课宣传力度,使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都在思想上认识上、达到充分重视,从而出台政策。

4、搞好农业技术课教师教育理论和业务培训,使之观念更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6

近年来,学校以行为习惯和礼仪教育为主线,针对行为习惯和国际礼仪开发了《学生成长指南》和《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教科书》读本。学校通过开展“学雅规、立雅标,练雅行、正雅态,扬雅风、颂雅德”的雅言雅行系列教育活动实现养成教育规范化。结合国际交流的需要,在班队课中强化对国际礼仪和国际规则的学习从而使习惯内化为素养。

在劳动服务课程中成长

为破解“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缺失和城区学校缺乏劳动教育基地”的难题,学校将一个学期的劳动技术课集中到一个星期,推行周劳动服务班制度,各班轮流承担劳动及服务两大任务。承担劳动服务的班级,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和下午第一、第四节课对校园公区进行清扫和保洁,学生还要负责所在岗位的纪律、秩序、安全管理及礼仪示范服务,学生还要将劳动服务延伸到家务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中。

由于劳动服务班有固定的时间,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和明确的目标任务,学校逐渐将劳动服务作为一门特色校本课程来开发,具体做法是:按照“总分结合,分层实施”的思路设计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拓展,校内+校外”两类,在课程实施中注重“过程指导和整体推进”,在课程评价上“立足发展,激励导向”。

劳动服务课确实用去了一些课时,但是,它的价值却不是同等时间的课堂教学所能比拟的。学生在劳动中改变态度、习得技能,在劳动中养成和做人,在劳动中学会管理与服务,在劳动中融入集体、展示风采,在劳动中懂得尊重和感恩。十八年来,棕北学子学习质量和劳动能力比翼齐飞。

2003年,《劳动・服务・养成・做人》德育创新案例荣获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工程――全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德育新成果展评活动”一等奖。

在主题活动课程中感悟

学校以开发劳动服务课程为契机,理性思考如何以课程来统领德育工作,最终确立以“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关系为纲,从七个维度(自我观、亲情友情观、环境观、集体观、社会观、国家观、世界观)确定德育课程目标体系,以“学会各种道德关系处理”系统构建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学校尝试以“学年度”为周期,按月分年级设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逐步构建德育课程的实施体系。如:2月强化规范巩固标准月 、3月文明礼仪评优选先月、4月聚焦课堂高效学习月、5月拓展素质艺术活动月……

在“我爱我班”主题德育活动月中,学校将国旗护卫队和升旗仪式任务承包给四个班级。学校派专人协助班主任在固定的时间训练国旗护卫队,班主任负责落实升旗仪式的相关任务: 主持人、音乐指挥、护旗方队、我爱我班文化建设展示和国旗下讲话等。在执行完升旗仪式任务后,学生要写出感悟,德育处要将相关文字、图片整理,汇编成升旗仪式校本课程读本,供其它班级学生传阅和借鉴。

每年11月是体育活动月,学校首先对大课间进行课程设计,主题确定为“强身健体大舞台,自主自信展风采”,在日常体育锻炼中融入“国际礼仪培养和团体操训练”内容,并在活动月中检验和展示课程效果。

在国际理解课程中浸润

篇7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疫情对各年级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要落实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期间和复学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园心理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师生心理适应,主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生命意识。对特殊学生群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给予更多的关爱帮扶,做好心理上的疏导、学业上的辅导、生活上的指导、安全上的引导,确保每名学生都积极乐观地适应返校复学后的学习生活。

二、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

复学至暑期放假仅有两个月,时间紧任务重。为快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能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首先要摸清底细。认真梳理各项学情数据,结合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找岀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找学生缺课情况。

其次找出问题。摸清底细后,任课教师应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线上教学学生学习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复习等手段,分析自身失误的原因,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查缺补漏。对共性问题任课教师专门备课,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定点突破;对于学生个性化问题,可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线上教学视频回放、自主复习、个别辅导的办法解决。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讲授前进行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做到无缝对接。

三、科学调整课程计划,精细编排进度

1.提前制定课程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学科课程计划。学校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松紧程度,开学一周后进行难度适宜的学业测试,掌握线上学习情况,为课程计划的总体落实创造条件。在统筹调整优化教学时间的同时,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强化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尽快从居家学习状态转换到正常的校园学习状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体艺等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特别要加强课堂管理,引导师生快速进入状态。

2.适当统筹课时进度。进度调整需要考虑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总课时量、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的阶段性调整、学生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与效果,避免因片面追赶教学进度而导致学生学习掉队,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四、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队伍素质

1.切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充分挖掘疫情资源,号召全体教师学习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増强爱国情怀。结合实际、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

2.切实加强教师业务学习。落实好教师的培训、教研学习制度,做到业务学习有计划、有专题发言人、有专题发言稿存档、有记载;落实好教师自学,每位教师建立业务学习摘记本,并注重实用、真实,克服流于形式的现象。

3.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管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4.抓好教学管理人员和美术、音乐、体育、科学、计算机等专任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提高专业水平。

五、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加强各年级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规范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等教学各环节的管理行为,优化教学管理过程,切实做好对各年级学情的了解和分析,强化个性化辅导,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确保疫情背景下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精致化。要依据市教育局的统一规定安排教学时间,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不得以赶补学习进度为由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2.结合各年级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性研究,如起始年级的衔接问题、毕业年级的复习问题、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等等。

3.以过程性质量监测为抓手,突出问题意识,组织质量分析、讲评课等相关主题研究活动;突出研究意识,根据监测出的问题,组织问题解决策略研讨、资源建设等活动;突出改进意识,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六、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学生“全素养”的提升,巩固“全阅读”等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依据国家、省、市课程设置要求,严格落实三级课程,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开好地方课程,开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合理安排课时,规范课程实施。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组织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

2.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长清区教体局近日也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意见》,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校要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待疫情过后再逐步拓展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鼓励学校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七、抓好评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各校要注重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改革的功能。要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使评价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机制。各单位要改变长期以来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新型教师评价标准。

篇8

一、城郊学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管理目标与未来需求严重脱节城市持续扩张后,昔日的城郊学校往往需要扮演教育“桥头堡”的角色,不但对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至关重要,还承载着城市的质量发展需求、品质提升需求。《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2]。但现实中“不出事”“没人告状”却是不少城郊学校管理者的工作信条,混日子、熬资历成为“标配”。2.管理内容与上级考核实质分化行政层面的学校考核指标往往局限于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德育与安全、教育技术等具体事务,注重各类荣誉、考试成绩,缺乏对城郊学校的针对性诊断与建设性意见,与《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注重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的要求相去甚远[3]。3.管理方法与评价机制两极差异城郊学校大多有数次合并的经历,其发展多依赖人治,规章制度缺失。如何有效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体现优劳优酬、激励先进,提高教职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成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城郊学校管理问题常规性诊治

北京教育学院季苹教授认为,学校管理自我诊断是学校管理者采用科学方法、按照科学的操作程序、主动分析主观认识的管理状态与客观真实的管理状态之间的差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发展目标、促进学校发展的工作过程[4]。那么,如何诊治当前城郊学校出现的种种问题呢?1监控学校健康“四维”信号(1)对标办学评价标准,针对性调整管理重心。城郊学校要依据自身发展的阶段需求,持续对标区域年度学校工作考核评价方案、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等办学评价标准,查找学校存在的不足,针对性调整阶段管理重心,努力补齐办学短板,避免“木桶效应”。(2)借力上级教师评价,阶段性突破管理难点。城郊学校可借力师德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考核的作用,设立相应干预标准,如对师德考核平均分存在明显差距的班级、教师,作为阶段性管理难点突破。(3)重视日常管理数据,规范化落实管理程序。利用教师钉钉值日反馈、行政巡查、邮箱(信箱)反馈、办公室串门等方式,收集日常管理中的数据,通过学生晨会、教师会、年段会等多途径反馈,及时纠正上课“放羊”、占课、学生到课不及时等教育教学问题。(4)开展学校专项调研,实证化响应管理需求。学校应至少三年一次开展办学情况专项调研,请所有家长、学生及相关社会人士评价办学情况并献计献策,出具阶段性调研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2.梳理管理问题“四级”清单对于获取的健康管理信号,学校应区分轻重缓急予以“诊治”,类似战场上军医对伤者的判定及当机立断的处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1)搁置外在复杂化问题。当前教育的许多问题是由于结构设计、社会环境等复杂原因引起的。比如,学校各学科不注意衔接、交流、融合,需要借助项目化等方式改进,而城郊学校在初始改进阶段往往没有相关资源与支撑,暂且搁置。(2)首重学校根本性问题。绝大部分城郊学校办学质量不佳的根源在教师而不在学生:从学习状态看,学生被动学习状态耗时过多;从感官参与分析,听觉主要参与,视、听觉协同偏低;从学习性质上看,接受性学习时间占比畸高,少有鲜活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想。因此,学习参与程度不均匀、教学组织能力差异大成为解决学科教学短板和学生师源性厌学、偏科的当务之急。(3)关注级段普遍性问题。许多城郊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成效无法达到稳定状态,是年段教师小团体的态度问题导致年级队伍带得不好,还是教学组织确实存在缺陷呢?学校可通过专项检测、调研或日常管理数据梳理,归结出级段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积极找寻对策。(4)细分班级个性化问题。同一年段中,各班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文、英语学科的词汇量、写作能力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此外,班级管理水平、班级课堂纪律、家长教育参与度等方面的差距也可能导致班级差异。3.驱动管理问题“四级”会诊改变科层制管理模式,采取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管理方式,让城郊学校行政、教师不断分散、组合,形成一个个目标鲜明的自主团队。(1)行政团队定期会诊。城郊学校在管理改进初期,必定会伴随着管理冲突和纷争,但也附带着变革的机遇。学校管理者要对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问题会诊,出台或修改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机制。尽管制度出台的标志一般是教代会通过或部门颁布实施,但是其重心却在于出台之前要让教师参与制订的过程,在多次讨论、征求意见、反馈、斟酌、妥协中凝聚多数人的共识。(2)学术团队自主会诊。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学术团队,聘任学科首席教师(教研组长),引进评价量表,对课例进行观测,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比如教学行为专项观测表,针对某一教学行为、环节进行点对点深入评测;教学效果反馈表则依据目标设计相应的试题,前测和后测对照,确认目标达成效果,用数据说话;课堂效果审查表分析内容、方式与目标之间的关联度、达成度。(3)级段团队定向会诊。每一级段设立段长,由行政兼任或推举有威望的教师担任,作为级段召集人。段内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后,通过树立榜样、组织“传帮带”、妙招分享等方式,在段内形成“竞优争先”的良好气氛。(4)班级团队现场会诊。“班主任负责制”“临时召集人制”等能赋予班主任、学科教师解决班级问题的权力与对等义务。学校可把教同一个班级的各科教师组成一个松散的学习共同体,不定期开展现场集体研讨活动,为研究班级发展问题提供平台,致力于让每一位教师在集体研讨、分析思考、实施教育措施中激发新的思想火花。

三、建构城郊学校长效性健康机制的策略

问题诊断式管理如果仅仅止步于解决问题,学校就会陷入发展的“平台期”、成长的“停滞期”[5]。城郊学校要未雨绸缪,立足长远发展建构管理的健康机制。1.融汇一个学校课程的基本体系学校管理的终极结果必定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必然依赖于课程建设、实施。城郊学校要着眼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谋划“千校千面”的课程体系,作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要基于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在不折不扣执行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选择性落实地方课程,高站位谋划学校课程体系。比如,可以着眼联结农村与城市,基于在地资源抓好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岗位化,设立场地保洁、绿植养护、物品整理等劳动岗,培养劳动责任感;将劳动教育主题化,设立“劳动月”,开展劳动能力过关、自理能力比拼、跳蚤市场等活动;将劳动教育课程化,规划劳动课、整理课、种植养殖实践等。在课程评价上,要立足四个维度:有长度,即立足增值评价,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库,实施跟踪评价与专项进步奖励;有宽度,即全面实施学科融合评价、家校联动共同评价,分析优势与不足;有温度,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是推进后进生转化专项评价;有亮度,发现闪光点,记录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表现,激励学生良性发展。2.融合两套学校管理的基本机制城郊学校要引领管理团队、师资团队迭展,最终为课程建设服务,为育人服务。(1)贯穿管理全程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是除了岗位聘任之外对教师影响最大的经济杠杆。只有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体现多劳多得、能者多得,才能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内部活力。学期绩效要让考核制度落实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既有教科研荣誉、教学成效等终结性评价,也有工作量、教学常规等过程性评价,同时融合师德评价、公开交流、校本教研、自主学习等硬性指标和柔性指标。(2)基于团队互助的师资培养机制。城郊学校应明确: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有较高的精神追求,更希望能得到赏识、尊重、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城郊学校因自身地域的局限,教师发展更依赖于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学校要系统规划、定制教师发展目标,让有意愿发展的教师团结起来,通过分组对抗式教研、轮流分享式论坛、主题深化式研究等方式,在同伴协作中发展,逐渐以先进带动后进,形成师资发展的良好氛围。3.融通三种学校管理的基本力量城郊学校的管理必须充分考量自身实际,把握改革进程中的渐进力、执行力、向心力。(1)管理常态化的渐进力。城郊学校的改革切忌“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走极端,要循序渐进,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标准,摸索适时、适度、适量、适中的常态管理方式,逐步建立正向价值观。(2)愿景落地时的执行力。《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和路径》中明确指出:执行阶段是整合规划过程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学校必须贯彻计划方案,完成必需的活动,以确保此阶段的顺利结束。从规划文本、制度文本到执行,从愿景到落地,必不可少的是执行力。管理者不能只满足于空谈,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3)政策倾斜后的向心力。城郊学校能否持续做好变革的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体。在改革过程中,讲求公平、多劳多得的同时,政策一定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尽管管理者“力挽狂澜”的形象必然会获得老师的认同,但对率先“摘桃子”要慎之又慎,要以言教、身教来坚定变革的原则。倾向教师、得到教师的持续支持是促进改革及成效的必然条件。只有让教师得到了参与改革的充分利益与成就感,才能形成更强的向心力。哈佛商学院科特教授认为,领导激励四要素为:价值、参与、自尊、归属。实施诊断式管理能够突出激励四要素,真正改进学校整体面貌,真正贯彻“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E].教基〔2020〕7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中发〔2019〕26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E].教基〔2021〕3号.

篇9

几年来,我校在对弱智儿童的劳动职业教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

低年级(1-3年级)阶段以自我服务为主,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弱智学生的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每个年级约安排16项劳动技能。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每学习3-4项内容,就进行一次综合练习。

中年级(4-6年级)阶段以学习家务劳动为主。要求学生学习管理自己的生活、料理家务,并适当地参加公益劳动及简单的生产劳动。

高年级(7-9年级)阶段,以学习简单生产劳动为主。要求学生在学习管理自己生活和料理家务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简单的职业技术技能。

以上各年级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但教师要详细记录调整原因。

二、采用多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我们主要从以下七个渠道完成教学任务:

(一)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这是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渠道。1-4年级每周安排2节劳技课,5-8年级4节。

(二)在其它学科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在文化课中渗透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学生能力、强化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践证明,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掌握,光靠学校教育是不行,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建立各种兴趣小组。我校分别设立了编织、缝纫、书法、舞蹈、剪贴等多个兴趣小组。采用了打破年级界限,按智力、能力、爱好自由选择,适当调整的方法,保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技巧,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三、遵循多原则指导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工作

(一)适当性原则。指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个体本身的实际情况,让每个学生每一堂课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所收获。例如学习《削铅笔》一课,较好的学生要学会用小刀子削铅笔的方法;较差的学生只掌握用转笔刀削铅笔;再差的学生能认识铅笔刀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削铅笔就可以了。

(二)激发兴趣原则。由于弱智儿童缺少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兴趣。

四、建立评价体系,及时对劳技教育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对劳动技术教育效果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测验的内容:

1、劳动基础知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

2、劳动基本技能: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技能。

3、劳动态度和习惯:包括是否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劳动是否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等。

(二)测验的形式

分理论和实践及平时表现三部分进行考核。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口试两种形式。低年级以口试为主,高年级以笔试为主;实践考核是通过现场操作比赛的形式进行,当场打分。平时表现是以日常的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及劳动态度为主进行打分。

(三)计分方法

采用等级评定法。即优、良、中、差。三种考核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理论20分,实践40分,平时表现40分。三个分数之和达到90—100分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中等,59分以下为较差。

五、劳动技术教育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对弱智儿童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学生在许多方面都有所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素质和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2、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锻炼了他们的毅力,树立了初步的劳动观念,懂得了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

篇10

一、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问题思考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虽然劳技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但如果劳技课程利用不当,往往就会影响教学进度,甚至会因安全措施不当影响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当前小学美术劳技课程开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进度与学生自主之间的矛盾

劳技课程的宗旨在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将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结合起来。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需要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如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小学生的意识来开展美术教学工作,那么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进度将无法保证。特别是当前小学美术的课时安排不足,在开展劳技课程时,很容易因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造成小学美术教学进度的更迭和滞后。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在开展美术劳技课程时,不同的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不同,对于一些活跃性较强的学生,为了平衡其他学生,往往容易影响他们的活跃程度。

(二)劳技课程设备场所的限制与学生的安全矛盾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教授小学生绘画技术时,教师需要带领小学生亲近大自然,更加直观地开展绘画工作。但由于劳技课程的教学资源短缺,教学设备落后,安全保障设施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有序开展。如部分教师在教授小学生绘画树木花草等自然植物时,只能将小学生带到操场上,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树木进行绘画。

(三)劳技课程中的评价标准问题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如何评价学生的收获,如何评价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当前劳技课程开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劳技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劳技课程不能运用结果评价的传统方式,但如果运用过程评价和学生自评,其评价效果也不高。对于过程评价,不少小学生虎头蛇尾,过程评价难以保证课程。对于学生互评,学生评价结果的倾向性也是劳技课程评价的主要问题。

二、优化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策略思考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劳技课程,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对小学美术的兴趣和参与度,强化课堂内教学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小学美术劳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一)开发适合校外教育的美术课程资源

为了缓解小学美术劳技课程教学进度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在开展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校外劳技教育。在开展校外劳技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匹配优良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和制作符合劳技课程特点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课程,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等融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家长的配合,不断拓展校外教育的领域和范围。

(二)建立以“微课程”为载体的校外劳技课程学习资源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学校现有的资源、设备的不足,以及学生人身安全等问题,因此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应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建立完善的以“微课程”为载体的校外劳技课程学习资源。依托信息技术,将小学美术课程制作成微视频,这样能够摆脱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得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强化对美术课程的学习。通过“微课程”,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美术技术、美术理论的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校外丰富的资源和设备更加针对性地进行美术学习。

(三)不断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和评价策略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科学的指导策略,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学生能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同时,为了保障劳技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评价策略,科学全面地评价每一名学生。

小学美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劳技课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针对劳技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该注重优化教学资源,编制“微课程”,完善评价标准和指导策略。

篇11

二、主要工作业绩

(一)师培工作:

93年以来为各级各类培训班讲授14门课程,共计680学时。具体课程有《现代汉语》、《中学语文教学法》、《外国文学0》、《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小学思维发展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写作与评改》、《实用文写作训练》、《创新教育》、《学习策略》、《科技讲座》等。

(二)科研工作:

承担两项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课题研究。

1、国家教委“九五”课题:制定区域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的个案研究,于2001年结题.

2、面向21世纪小学生应具备的劳动技能,素质及相应的落实对策研究。即将结题,(国家级课题研究)

3、省级“试行二、一合段、培养一专多能人才”课题,99年获二等将。

4、省级《“四自”教学模式探索》课题99年获二等奖。

(三)论著

1、撰写两篇论文:94年12月份在《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发表《因地制宜,灵活施教》文章。99年2月在《松原教育》上发表《浅谈劳动技术课与并行学科的联系与衔接》文章。

2、参编11本书:《当代教育新视野》、《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教学管理基础》、《中学劳动技术》教材和教参,《小学劳动》教材和教参,《当代小学教师游记选萃》、《中学生职业指导》读本。

(四)教研工作:

1、组织开展市、省级优质课评选,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能手平和教学新秀评选 活动,培养出省级新秀能手50多人。

2、协助省职教分院召开省级教研会3次。主持召开市级教研会8次。

3、深入基层搞业务讲座6次,内容为《改革教法,提高质量》、《专业课教学模式探索》

4、98年组织成立了松原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5、组织了松原市劳动技术课教师特殊能力竞赛活动。

6、组织了松原市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特殊能力竞赛活动。

(五)表彰

1、93年、98年、2000年均被省教育学院评为职业教育优秀教研员。

2、99年被评为综合化。

3、98年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评为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工作者。

4、98年、99年获省级职业中学教师技能竞赛优秀指导奖。

5、2001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员和院级先进女教工。

三、拟职能设想:

(一)我市职业学校现状:

我市高职15所,专业课教师300多人,高职在校生800多人。

我市初职14所,专业课教师350多人,学生数12000多人。

(二)职业学校存在向题 :

1、职业学校生员短缺。

2、专业课实验实习基地短缺,使理论和实践结合受很大影响。

3、专业课设置不适合当前社会发需要。

4、缺少一专多能、有一技之长的专业课教师队伍。

(三)面对现状应开展如下工作:

1、协同市教育局职教科,做好中等职校的招生工作,为增强吸引力,加强职业高中对口升学管理。

2、拓展农村初中办学方向,由农村初中以升学为主逐渐转变到为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同时兼顾升学轨道上来。

3、加大在农村初中开设农业技术课宣传力度,使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都在思想上认识上、达到充分重视,从而出台政策。

篇12

谈论法学教育,必须关注法学教育的模式问题,世界各国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英美法系为代表的实践型模式,该模式将法学教育设置于研究生阶段,以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模拟辩论为特点;另一种是以大陆法系的德、法为代表的学术型模式,这类国家一般在本科设置法学专业,不要求学生具有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着重对法学理论和立法原理等基础性知识进行讲授。中国目前的法学教学模式,基本上符合大陆法系模式的特征,只是近年来随着两大法系的相互学习借鉴,中国的法学教育也吸纳了案例(判例)教学等具有鲜明英美法系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发展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具有特色的内容。中国目前的教学模式,是将法学设置为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主要梯度,在本科教学阶段突出基础理论的学习,而在后面的硕士、博士阶段则分情况进行实践型和学术型人才的深入培养。

(二)我国法学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学教育双重任务的失衡导致与法律职业要求严重脱节。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承载着职业精英教育与民众普法教育的双重任务,实践中法学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各个环节都鲜有体现法律职业相关要求,更多追求的是普法式的或是学究式的理论教学,导致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严重缺失,这一问题直接体现在法科毕业生的就业难上。《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公布的数据表明,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是法学。可以说,法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差的原因很大部分应归于职业技能缺乏。

2.法学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僵化。目前我国法学教学内容大都强调法学理论学习,忽略了对学生法律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又往往单纯“以法说法”,将教学内容限制在各个部门法内部,对于社会学、经济学等与法学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内容较少涉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

3.法学教学形式与方法以单一的讲授式为主,缺乏互动性。这种教学方式,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具有一定优点,但过度依赖则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缺乏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到了法治现代化和法律人职业群体的形成,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法治国家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对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探索法学教育的改革,而近年来司法考试的不断完善和兴起似乎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二、司法考试及其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一)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带来的挑战

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自2001年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以来,目前已实施了10次国家司法考试,全国有50万人通过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2008年司法考试颁布新政,允许大三学生参加考试,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在时间上实现了接轨,客观上也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无缝对接”创造了可能。2008年新政之后,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现实的挑战。首先,从司法考试本身来看,其考试内容涉及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等数十个法律部门。前三卷均为客观选择题,卷四均为主观题,主要体现为案例分析,其中不乏结合时事的评论文字和跨部门法的综合试题,突出考察了考生的理解力与综合运用能力,而这正是目前我们法学教育中所欠缺的。其次,从就业市场来看,司法考试将部门法和应用性法律知识以及实务操作摆到了法学专业考生的面前,司法考试通过率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法学院系毕业生质量的一个指标。这种职业化导向的新趋势最终反映到法学教育上就要求有针对性的重新审视既有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二)司法考试对法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改革是具有启发性的,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必须首先明确重视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不能矫枉过正,即不能将法学教育变成围绕司法考试的应试教育。这是因为,司法考试的目标在于选拔法律职业人才,重视的是法学应用性知识的考察,但国际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除了应用型人才,还需要一定的学术研究型人才或者从事简单、辅法律事务的普通法律人,这些人才的培养都有赖于法学教育的积极开展。因此,审视司法考试对于我国法学教育的影响,可以看出其将有利促进我国法治现代化与职业法律人群体形成,但在司法考试影响下的法学教育改革却似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以“改革”为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法学教育体系,其特点突出表现为重视法学理论基础、强调学术思辨能力,应该说具有其先进性。目前的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而是在原有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让法学教育从单纯强调高不可及、形而上的“学术派”走向触手可及、更多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派”。

2.以“综合”为根本。仔细观察司法考试十年的考试题目,总体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由单一考察向综合考察的发展趋势,这种变化对法学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扎实程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以“运用”为重点。司法考试作为国家选拔专业法律职业人的资格考试,其最终指向在于选拔合格的应用性人才,落脚点在“运用”二字上。将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案例和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亲自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与专业技能。

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劳动合同法”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具体做法

(一)改革的思路针对司法考试对法律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思考,我系针对“劳动合同法”的教学,引发一系列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课程设置怎样体现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面对司法考试,是一边倒的偏向应试还是力求通识理论与职业技能的融合?融合的路径与方式又是什么?在保证基础性法律人才培养基本合格的基础上,结合我系法学专业(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方向)教育部和北京市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有益经验和在劳动法领域出色的教学科研实力,我系充分认识到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领域事业的快速发展趋势与转型中国社会的客观需求,利用劳动合同法学科起步晚、空白多、历史负担轻的特点,积极探索,以培养专业复合型、实用型、跨国型人才为中心任务,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师资建设、教材支持等诸多方面的密切配合,积极实施“劳动合同法”本科课程教学改革。#p#分页标题#e#

(二)具体做法

1.教育理念。根据我系教学科研优势,将“劳动合同法”作为我系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课程之一。“劳动合同法”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劳动合同法学术素养,具备国际视野与本土意识,通晓中外劳动合同法理论和实务,掌握基本劳动合同相关实践技能,具备学术批判性思维和常见法律实务问题处置能力,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社区服务部门,以及在劳动仲裁机构、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等,从事劳动合同实务操作和法律实际工作。

2.课程设计。结合司法考试的考察特点以及社会就业的客观需求,对“劳动合同法”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首先,在教学阶段上,将劳动合同法的教学时间从原来的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调整到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在学生完成其他14门核心课程之后开设,可以有效地结合民法、合同法等相关部门法的学科知识加深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与掌握。其次,在教学环节上,对基础理论、比较法学习、法条解析、案例研讨等板块比率上进行了调整,适度降低了对基础理论的讲授,强化了比较法学习、法条解析与案例研讨,更是明确将模拟劳动合同签订、模拟法庭(仲裁庭)等实践环节列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最后,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安排学生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作为平时的作业,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分别占课程成绩比重的30%和70%,考核题目偏向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引导学生关注与劳动合同法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3.教学手段。第一,课堂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环节的连接和完整,着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将以往整堂课程老师单一讲解的形式逐步调整为学生课前自我学习,教师课堂重点讲解,组织专题案例课上讨论。专题讨论和重点讲解时,基本遵循“基本法理+比较法学习+法条研读+司考仿真题练习+案例讨论/模拟+综合点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研究性学习环节,在全面、系统地阐述劳动合同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近年来劳动合同法学的最新理论研究和立法发展反映在教学中,对近年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积极探讨,使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同时依托学院学生科研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合同法方向的研究性学习。四年来,已有五项相关学生课题论文荣获北京市大学生“挑战杯”二、三等奖。第三,实务模拟环节,通过劳动模拟法庭(仲裁庭),举办集体劳动合同谈判、劳动合同订立、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律实务模拟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机制的具体运作流程,实现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的统一。第四,实践基地环节,法学系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与西城区人民法院、北京市职工法律服务中心、门头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十余家社会用人单位和法律实务职业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尝试建立了本科教学的“双导师制”,每年都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开展毕业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近距离观摩、亲身实践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处理相关劳动合同法务的职业技能。

篇13

校长听课不同于一般老师。一般老师带着一种学习与探讨的心理参与听课、评课,而校长则需要更好地指导课堂,因此校长必须带着更多的思考进入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掌握最真实的、最及时的材料,这也是获得教研发言权的最好方法。听课之后,还要组织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评课活动。分析和评议能够深入剖析一堂课的得失及其原因,有助于改进教法与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是非常欢迎校长帮助自己进行分析和评议的。基于此,校长不能只是初步地、简单地指出几条优点和缺点,而应深入了解、全面思考、恰当运用现代教育科研方法,提高评议的水平。同时,还要和教师全面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主客观条件,分析师生双方的努力与合作的具体方式以及所取得的效果,哪些是教训,哪些是经验,一起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期达到互相启发的目的。

二、始终关注学生

课堂最直接的受益对象是学生,一堂课成功与否,最有说服力的是学生,因此校长引领课堂要从学生中找突破口。首先要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看教师的教学。校长听课时既要善于捕捉与学生相关的信息,从中找出课堂教学中成功的闪光点,也要从中发现教学中不足的地方,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其次,可以从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端倪,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状态,进而指导教师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提高教学效益。再次,通过每期进行的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直接了解教师课堂中的常态,了解学生平时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再做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才会更合理地实施教学管理。

三、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课堂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平台。校长引领课堂教学,最根本的是使教师保持热爱教育的职业热情和不竭的创造精神,促使其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