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陆地资源受到制约的现象愈演愈烈。海洋在全球化的今天扮演着各国经济联系纽带和运输大动脉的角色,对现代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政治、经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行为,是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海洋开发战略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学习国外海洋发展的先进经验已成为今后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借鉴外国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国外主要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沿海国家制定并实施了海洋综合管理计划,这些计划在加快海洋综合开发进程的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海洋竞争也将势在必行。在诸多管理计划中,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尤为重要,纵览世界范围内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澳大利亚、美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等国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学习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
1.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海岸线漫长,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是世界上率先采用海洋经济政策引导海洋发展的国家。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分管体系制定管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注重利益分配,有效兼顾海洋各个产业协调发展,从而更大程度上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和利益分配,对海洋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澳大利亚政府积极呼吁政府等相关部门重视海洋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主要涉及防止生态功能衰退与环境质量降级两方面。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和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对重点环境监测点和海域环境实施定期跟踪监测,在维持海洋生态功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再次,渔业管理部门对海洋渔业资源实施可持续捕捞政策,对捕捞工具严格制定科学管理,有效防治过度捕捞带给海洋渔业资源发展带来的弊端。利用接近渔业实践机会对渔业资源开发者积极宣传政府环保政策,通过媒体及相关社会环保组织充分宣扬环保理念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环保意识和水平。
2.美国
与其他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相比,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60年代中叶,在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压力下美国才开始发展本国海洋经济,在发展之初就十分重视对科研的投入,美国发展海洋经济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并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化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海洋经济发展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始终屹立于世界海洋科技发展之巅。政府所倡导的“科技兴海”战略部署已广泛开展,利用政企合作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据统计,美国政府现有海洋开发研究与开发实验室近700个,从事科技研发的人员占全美国的六成,政府每年的投资达到了270 亿美元。例如,夏威夷所在的海洋科技园以自然能实验室为核心,主要致力于海洋热能转换技术的开发和市场开拓,同时从事海洋生物、海洋矿产、海洋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技术产品开发。美国正是通过高科技战略,广泛利用海洋科技园区带动蓝色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借鉴平台。
3.英国
英国被大西洋、北海与英吉利海峡环绕,海岸线曲折总长约1.145万千米,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英国作为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代表国家,早在18世纪初就开始发展船舶业与航海业,在当时世界船舶业与航海业发展中首屈一指。上世纪60年代,英国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重心转移,主要集中在北海地区的海洋油气开发,并迅速形成了本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从而使英国在油荒的疲软经济时代成为一枝独秀。另外,英国政府利用优惠税收政策鼓励海洋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发展,对于旧式油气设备报废成本由政府出面提供担保,这就使大规模企业将成熟技术转移给小规模企业,使众多企业资源重新整合,从而令更多企业参与投资到此领域。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非常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行政策,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责任,努力提升油气开发与环保的协调性。在现有油气能源开发基础上,英国政府还不断积极探索与开发新能源,在保护海洋环境顺利实施的情况下,使新能源战略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从而达到稳步双赢的新局面。
4.韩国
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与我国山东省隔海相望。韩国三面环海,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依靠其在1996年制定的海洋发展战略,将政府所属海洋部门最大化地进行整合,并更名为国土海洋部。国土海洋部内含海洋渔业部门,海洋技术开发部门、海洋资源环境保护部门、海洋政策制定等部门,合并目的是使各个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避免因责权不清造成的混乱。韩国历来重视带有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产业,韩国目前试图通过网络服务器,建立信息系统和物流平台,将各大港口连接起来,从而把各个海洋生物产业附加值提高。到2030年,韩国将把釜山港建设成为世界第三大海运中心,以带有高附加值的海洋生物产业的产品为契机,将信息系统和物流平台大力发展和高效运作,从而提升本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另外,韩国政府针对海洋环境的治理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保障措施。对于海洋废弃物和污染物建立海洋污物处理系统,并行之有效地规划废弃物的排放和制定排放场所,制定环境标准以及建立科学的海洋环境综合评价体系,使本国海洋经济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高效开展。
5.加拿大
加拿大海岸线长达千米,为世界上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其周围分布有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海洋可利用资源丰富。加拿大开发海洋资源历史悠久,在开发与利用海洋过程中,逐步建立与完善法规政策,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渔业管理制度。目前,加拿大渔业管理制度采用国际上较为复杂的TAC精细化渔业制度管理,利用TAC合理有效地将政策在海洋传统产业与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双向协调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渔民过渡捕捞海洋生物问题,联邦政府采取IVQ制度与奥林匹克制度结合的方式,在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生物物种种群退化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划,对促进加拿大海洋渔业资源生产潜力,优化海洋物种群落结构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外,加拿大政府为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还制定了渔业补贴制度,意在削弱因过度捕捞给渔业资源发展带来的阻力。从补贴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因补贴导致个人利益得到满足,故而制度进行中所受外力较小,本国渔业捕捞得到一定程度控制,进而使整体渔业资源发展水平得到增进。
三、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上述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在政策、科技、人才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居于世界前例。由于我国发展海洋经济起步较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借鉴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
1.加强我国海洋保护意识
中国领海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公里,但由于部分领海和日本、东南亚各国存在纷争,导致我国进行海洋开发和海底勘探无法正常完成。我国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与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领海争议实质就是海洋资源归属权问题。因此,结合当前新形势制定总体规划战略,按照“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坚持捍卫领海,切实提高国民权益,增强保护意识势在必行。
2.制定完善的海洋政策法规
和发达国家海洋政策和法规相比,我国针对海洋经济开发和应用的法律条文相对不够完善,还处于建设阶段。我国目前在海洋开发方面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加强海洋立法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固本之举。我国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海洋生态损害补偿赔偿制度的法律体系,对海洋生态损害的责任主体、赔偿范围及标准、程序以及补偿赔偿金的使用管理等进行明确界定,不断健全和强化海洋规划、立法和管理体系,完善政策法规,维系海洋资源开发权益实施。
3.积极倡导用科技发展海洋
科技力量对于海洋的发展显而易见,我国近年来虽然大力倡导开发海洋,发展速度节节攀升,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和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相比,海洋开发所表现出的问题仍令人担忧。过度追求眼前利益,海洋发展不是一时之需,注重海洋经济发展的长远大局才是真正有效开发利用海洋的明智之举。我国在海洋开发领域,海洋科技发展对于海洋经济贡献率不足29%,成果转化率不到20%,专利发明申请数量较少。在海洋第二产业发展中,油气资源以及海洋石油工业、海滨采矿业等产业中技术装备陈旧、科技投入不足成为限制海洋经济发展的弊端。如何利用高新科技发展我国蓝色经济不仅对海洋经济开发注入新活力,更是对我国海洋产业拓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做出的重要举措。
4.重视海洋综合管理
由于我国近些年持续开发利用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事件时有发生。重视海洋资源利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海洋本身生态发展,如何保护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条件,保证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如何在经济因素、法律政策、社会影响等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我国今后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国外先进海洋管理经验来看,分清各个部门职能任务,统一化管理,避免各职能机构责权的交叉重叠和相互矛盾。积极构建环境保护评价体系,强化环保管理支撑体系,完善海洋区域监测控制、海洋监察体系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新方向。
5.积极引进海洋类人才战略
随着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海洋管理工作呈现出诸多新情况,这就要求在管理中有能够快速适应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我国海洋人才的现状并不乐观,海洋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和海洋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成为我国实施海洋人才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优秀的具备一定海洋知识,并能在海洋事业发展中运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为海洋事业带来效益的海洋人才,将有利于我国海洋事业更好地向前发展。另外,国家也要加强海洋观教育,强化公民的海洋意识,利用政策引导激励作用,制定出完善的政策提高对海洋人才培养的激励作用,促进对海洋人才的培养得以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宋炳林.美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01):26-28.
〔2〕王双,刘鸣.韩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 2011,(06):10-17.
〔3〕谢子远,闫国庆.澳大利亚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及我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11,(09):18-29.
篇2
总理在视察南宁时,提出我国要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发展层次和质量,同时做好内陆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同时提出广西构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
笔者拟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空间格局的角度,探讨广西战略支点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
区域经济不同于宏观经济,一般讲,区域经济空间特征的变化不大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如果说“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应当是最近5-1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在空间上的表现。
下面,我们从经济、消费、投资和外贸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空间特征。
(一)经济重心的空间漂移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向沿海倾斜的区域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就了沿海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国家经济重心向东南方向“漂移”是改革开放以来到进入新千年之前中国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挥,1999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2002年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2004年又启动中部崛起战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效果开始显现,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所占的GDP份额提高,国家经济重心开始向西“返移”。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GDP份额提高到46.16%。
2008年以后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应对危机的各种政策,着力点大多在东部沿海,以GDP比重代表的经济重心又开始东移。进入“十二五”时期之后,国家加大了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力度,产业转移加快,经济重心重新开始西移。2012年我国“四大板块”的经济规模比例是:东部51.3%,中部20.2%,西部19.8%,东北8.7%。
(二)消费重心的演变
从空间变化看我国最终消费的演化轨迹,其重心的演变表现为“南移——东移——西南移——北移”的特征,在移动幅度上较GDP重心移动要大。1990-1995年消费重心南移;1997-2003年消费重心东移;2003-2007年消费重心开始向西移动,2008-2011年消费重心又向北移动。
消费重心反映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空间格局,收入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表现出对经济发展变化的一种滞后效应。从目前看,我国的消费核心区仍然留在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都市圈,这是目前国家收入格局的空间现状。
(三)投资特征及重心变动
固定资产投资重心表现为向西漂移,变动幅度较为剧烈。具体而言,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作用下,1999-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心向西北方向漂移;之后,随着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重心向东北方向大幅度漂移;金融危机之后,投资重心西移,特别是向西南方向移动。
投资重心在空间上的变动,反映了我国区域开发和资源开发的基本动态。由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需求,加快中西部的开发就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进出口特征及重心演变
尽管2003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明显加速,但进出口份额仍然不足15%。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的下降大于东部地区。
从出口看,2006年以后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但它们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东部地区的出口份额总体不断上升,到2009年达到88.86%。从进口看,与出口特征一样,东部地区占据了进口的绝大多数份额,2009年达到86.18%。因此,2002年之后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增长率最慢,但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仍十分突出。
所以,东部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仍占有绝对优势,进入“十二五”以来,一直占到全国的85%以上。
主要结论是:
第一,经济总量规模和投资向中西部转移比较明显,表明中西部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加快,区域经济的重点仍然在发展工业。
第二,总消费和进出口仍然集中在东部地区,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核心区的地位仍然难以动摇,我国对外交往、对外贸易的中心在东部地区的局面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
二、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新变化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特征分析,我们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区域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产业转移使工业空间分布出现从聚集到扩散的新变化
“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中国工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扩散的趋势,地理集中度也由2006年的0.476下降到2010年的0.442,降幅达7.2%。在工业活动扩散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整体经济活动从2006年开始打破以往不断集聚的趋势,呈现出空间扩散的特征[1]。
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中国的整体经济布局正在由过去各种经济要素和工业活动高度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逐步转变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是与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分不开的。
首先,随着中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撑下,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是产业转移加快的主要原因;其次,多年来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不断聚集,各种生产要素成本大幅度提升,土地、能源等供应趋于紧张,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一部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企业自发地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了转移;再次,由于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也吸引了东部地区一些企业向该地区转移。
“十二五”以来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规划有:西部的呼包鄂榆、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东北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中部的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
(二)转型发展使服务业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趋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由东部向其他区域扩散转移,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的55.5%下降到2010年的53%,降幅为2.5个百分点,而同期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降幅为6.8个百分点。可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转移并未改变东部地区仍是中国经济活动中心的地位,这主要得益于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虽然金融危机对东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也没有改变服务业整体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2]。
服务业已经取代工业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这也是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必然进程。由于东部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着力点。而中国整体服务业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为“东部率先发展”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
另外,政策资源配置的新变化,对东部地区的发展作用明显。京津冀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首都经济圈、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加快了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步伐,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广州南沙新区、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特别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使东部地区的开放发展进入新的快车道。
(三)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并未随区域经济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虽然东部地区近几年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相比较其他三大区域,其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因此,尽管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东部地区依然是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区域。有数据表明,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表明这些区域是劳动力的流出区,东部地区各省市的户籍人口小于常住人口,表明这些区域是劳动力的流入区。例如,北京的户籍人口只有1300多万,而常住人口超过了2000万。
随着发展新区和自贸区等区域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将由过去过多依赖外部环境的支撑,向内生性、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力资源的强劲支撑,将会扩大东部地区的消费规模,主导东部地区完成发展转型。
三、区域格局变化对建设“战略支点”的影响
根据总理讲话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及政府提出的“支点战略”,必将对广西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毫无疑问,“支点战略”是国家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影响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结果。
(一)中国区域经济从聚集到扩散,需要多个战略支点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国家发展需要战略支点来支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在中国100多年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国家主要战略支点。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发展迅猛,逐步形成了国家中部的战略支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正在形成国家西部的战略支点。因此,多个支点的区域发展总体趋势,正在形成。
多支点形成的理由,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经济的“全国化”使生产要素在新开发地区的聚集成为可能;二是各地区的普遍发展,使国家的经济不仅仅需要北京、上海等少数的增长极,而且需要更能支撑本地发展的增长极;三是多支点的出现,使新发展的区域有机会进入国家发展的核心区域,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拥有更多的发展资源,同时也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二)产业转移的加速,使建设新的战略支点拥有基础
未来的新战略支点主要在中西部。发展现代产业,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产业转移的加速使新的战略支点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2010年,中西部地区接收的省外到位资金分别达到1.28万亿和1.53万亿;其中,2010年安徽、四川、广西承接的省外资金高达6864亿元、5336亿元、3491亿元,分别是其2005年的8.6倍、7.5倍、8.4倍,产业承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3]。
根据规划,广西将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对糖、铝、其它有色金属、水泥和其它建材、钢铁、锰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步伐,二是对汽车、机械、石化、电子等产业加快提升产业档次和技术水平,三是大力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养生健康等新兴产业。这些发展措施对广西支点战略的实施十分关键。
(三)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使战略支点建设具有明确的空间载体
战略支点必须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是学术界的共识。从目前已经成型的核心区域来看,长三角的空间载体是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的空间载体是珠三角城市群,环渤海的空间载体是京津冀、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城市群。
在新形成的核心区:长江中游经济区,是以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载体的。中原经济区的载体是中原城镇群。所以,广西战略支点以北部湾城市群和西江城市带为载体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国家区域发展在空间上再平衡,次一级区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广西战略支点的建设机会难得。
四、战略支点建设与区域发展定位
区域战略不同于国家发展战略,必须是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所以,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战略支点建设作为广西的发展定位,应当考虑的原则:一是地区优势,包括资源、产业、人文、政治、区位等;二是宏观要求,国家对广西区域发展的总体安排;三是战略模式,未来时期内广西区域发展的总体构想与空间布局。
(一)战略支点建设中的发展基地与战略通道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发展战略经历过多次的变动。1992年,在大西南联合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提出广西“经济通道建设”的战略,同时提出“东引战略”和“南向战略”。然而,这一时期的战略效应不明显,广西经济发展也跟不上全国的步伐,重要的原因是单纯的“通道建设”,没有产业基础做后盾,容易演变成为“过境经济”和“转口经济”。这种经济类型,对于新加坡可能是可以的,但对广西2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区域,就显得过于单薄。西部大开发以来,广西充分利用西部开发的政策优势和本身的区位优势,在本身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区的同时,也成为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基地。
因此,广西战略支点建设应当涵盖发展基地和战略通道的完整发展战略,不应偏废。
(二)支点战略的内部空间布局
广西战略支点建设从空间上应兼顾北部湾城市群和西江经济带,形成两大支撑区域。同时,应当继续实施“两区一带”(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北部湾城市群作为战略通道的主体,任务是打造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平台,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和投资合作,形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同时加大与越南等国的合作,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形成打好基础。
西江经济带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区域。西江经济带包括广西以及广东、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其中广西占整个经济带80%的面积。广西部分以南宁、柳州、梧州三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半径约200公里,面积为77561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2.65%。该地区GDP总值占全区近一半,是西江经济带的核心经济圈。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性重大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是其发展的重点。
实现两大经济区的空间均衡,应该是十分重要的战略取向。
(三)支点战略的支撑体系建设与区域合作
到目前为止,广西提出支点战略的重要建设领域都是十分准确的。包括完善通道建设,是打造新战略支点的重要基础;加强能源保障,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保障;发展现代产业,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核心和关键;打好“东盟牌”,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优势和出路;提升北部湾港口,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重点支撑。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生态环境支撑、改革创新支撑是支点战略的三个支撑点。
最后,战略支点建设还要注重区域之间的合作。与珠三角的区域合作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把广西本身的产业基础建设好的关键;与成渝经济区的合作,是把广西建成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出口大港口、对外大窗口的关键;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合作,可以借助中部崛起战略,把中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吸引到广西方向上来。
注释:
①京津冀区域规划尚未出台。
参考文献:
篇3
一、传统能源在现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作为传统能源,在取代煤炭的主体低位后,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有力的发动机,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导火索就是石油。石油对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石油消费量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因为石油得以高速发展,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之间一般保持着1.5∶1的比例。一般来说,石油的价格平稳,则经济的增长与石油消费的增长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必须消费一定数量的石油才能获得经济上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消费增大,而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储量大幅度减少,长期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对于多数国家来讲,经济增长是政治的最大命脉,所以可以说石油对于一个国家在稳定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影响深远的,是一种战略要素。目前,世界各国在制定长期持续性发展战略中,都把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作为解决危机和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①。低碳经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类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及其他因经济发展而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果。在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的指导下,世界各国都希望自己能够走上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之路。目前发达国家正在投入大量资金,来优化自己的能源结构,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积极的探索清洁能源。而发展中国家则备受煎熬,因为他们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远超过发达国家,因此也必定承担着相当多的舆论压力。但可喜的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表现出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感。
三、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新能源
1.美国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在金融危机下,美国政府实施了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即“再工业化”战略和“新能源”发展战略。
“再工业化”属于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用于近期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该战略主张重新重视国内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增长速度,目地是让经济从虚拟回归实体,并力图转向“出口推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为此,美国政府了50条举措用于有效的降低制造业成本和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第一、在降低制造业成本方面,美国政府采取了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改革公共医疗保险制度、减少管制和司法诉讼成本、鼓励创新投资及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用以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实施节能计划等具体措施。第二、在提升制造业创新水平方面,美国政府于2009年8月颁布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主张重构国家创新基础,用以强化美国自主创新的基本要素;鼓励发展有效创业,为创业和风险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并提升美国公司在全球创新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扶持重点行业的科技研发,推动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突破。
“新能源”是奥巴马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气候友好型能源”(Climatefriendly Energy)是该战略的核心。具体来说,美国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2010年~2013年,通过对“新能源”电力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资助,使美国国内新能源供应量增加一倍;第二,鼓励个人、单位和地方政府使用“新能源”,并实施补助,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第三,美国政府将长期重点扶持在清洁能源领域内的创新活动,并决定投巨资在10年内支持发展下一代新燃料和建设燃料基础设施;第四,实施“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项目”(CapandtradeProgram)用以限制化石能源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五,启动“重塑美国能源科学与工程学优势”教育计划,通过设立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提供奖学金、以及促进科研机构和创新公司合作等措施加大新能源的研究力度,并且鼓励学生走向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岗位。
2.日本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日本于2008年9月,根据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新经济增长战略”进行了调整,主要方向在对既定的2015年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微调的同时,重新设计了经济发展战略,2010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增长战略”(New Growth Strategy),旨在确立危机后日本长期经济发展方向的,是日本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增长战略”认为,日本要靠“后危机时代”是摆脱“失去的十年”,日本政府将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寻求经济增长动力。其中,在利用国内要素和促进国内产业发展方面,日本政府将在环境和“新能源”产业领域投资50万亿日元,创造140万个就业机会;在医疗和健康产业领域投资45万亿日元,创造280万个就业机会。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日本政府将致力于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FTAAP),并通过发展对外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日本在亚洲地区和亚太区的经济地位。
四、结论
随着全球能源的消耗,未来石油价格将会大幅度增长,目前发达国家逐步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新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人类气候环境。虽然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带来的核电站泄漏事故直接影响到了新能源产业,各国也纷纷采取措施放缓核能脚步,但并不能阻止人类对新能源的探求。未来世界经济的霸权必定掌控在拥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国家手中。
参考文献:
篇4
(一)较少获得金融支持
我国私营经济的贷款额度较少,特别是中小型私营企业的贷款额度更少,一些企业根本无法获得贷款。这说明私营企业的发展已经基本走上了一条自我积累、自筹资金、自我发展的道路。为取得进一步发展,私营企业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竞争,还有新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市场竞争。由于缺乏资金,私营经济丧失了很多市场机会,在竞争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私营企业资本有限,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规模生产互相矛盾。所以私营企业为取得进一步发展,首先应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二)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站在创新的角度,大多数私营企业实施的都是单纯的模仿性创新,以及技术革新、改造与改进等层次较低的技术创新,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专门建立了研发机构,但它们在研发上投入的经费是杯水车薪,导致其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不强。从相关调查数据看,中小私营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投入的经费只在全国研究经费中占据40%的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70%的水平要低很多,这直接造成私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技术竞争力相当弱,制约私营经济发展。
(三)存在家族管理弊端
当前,我国依旧有很多私营企业是家族式企业,其管理模式对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利。家族企业通常是把经营权与所有权统一在一起,重大的管理权、决策权几乎是由一人掌握,虽然这能帮助企业迅速决策、统一领导,但由于企业规模在持续扩大,专业管理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一些私营企业通常仅依靠经验来开展管理活动,管理内容得不到创新,极易导致企业管理制度被人治取代,企业主自以为是,进而做出的决定也缺乏理性。另外,家族式私营企业对员工一般都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任人唯亲,更忽视对人才的培养等,这些都是造成私营企业管理混乱的因素。
二、新形势下私营经济发展策略
(一)追求企业自身效益,健全中小金融体系
私营企业获得贷款的基础是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应及时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步走向现代化,切实搞好经营管理,重视开展市场调研工作,确保经营项目与市场需求相符,从而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私营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强化,严格建立财务制度和纪律,坚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禁止出现账外账、假账等。私营企业还应增强自身信用意识,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是企业获得银行金融支持的重要条件。
当然,中小型私营企业不可能完全依靠国有商业银行来解决融资难问题,因为大银行做小企业贷款的难度较大,它们需要的是跟企业规模、制度等对应的中小金融服务。因此,应围绕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多层次金融体系,包括中小型私有金融机构、地方性商业银行、民间金融机构等,以适应中小型私营企业有序发展自身经济的融资需求,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科学选择创新战略
目前,私营企业的普遍状况是规模小、效益低,所以应把降低消耗、讲求效益摆在首位,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持久动力。私营企业应依据市场需求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并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组建集团,从而形成规模效益、产业优势,使企业能聚集足够的财力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撑[1]。
站在技术变化程度的角度,私营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包括模仿性创新、独立性创新及联合创新,这三种创新战略模式都有弊有利,需科学选择。按照私营企业经济发展实情,主要应选择模仿性创新与联合创新。一方面,模仿性创新的技术变化程度相对较低,适合实力较弱的中小型私营企业,不求最先、但求最好,最终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联合创新能帮助私营企业借助外部力量,有助于把实力较强的科研单位、高校等联合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技术与产品创新。在新形势下,私营企业不能一味进行模仿性创新,而应结合联合创新、独立创新等,牢牢把握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机遇,从而逐渐形成自身优势。
(三)打破家族管理模式,加强建设人才队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家族式私营企业应逐渐引入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勇于打破家族式管理,朝着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2]。所以私营企业应采取股份合作制方式合并同类中小型生产企业,组建股份合作制公司;允许、鼓励资金雄厚、效益良好的私营企业积极与国有企业合作,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提高盈利能力;改变任人唯亲的陈旧观念,通过宣传与教育帮助员工树立对企业的责任感、归属感,动员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改变企业主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等。
与此同时,私营企业应重视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为企业实施现代管理制度提供人才支撑,从而推动知识创新。企业应彻底改革人才考核与培养机制,把计划经济下的人才教育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使人才队伍建设能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从而培养一大批高能人才,取消传统的家族式人才户籍制度;改革人才选拔机制,使企业里真正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改革收益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才自觉为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力量;鼓励科技人才大胆走出去,使他们能适应国际竞争。
三、结语
私营企业要想成功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的要求是不断追求和提高自身效益,建立健全中小金融体系,并坚持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战略进行科学选择,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从而不断提高竞争力,最终取得长足发展。
篇5
一、新常态下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分析
(一)由军品为主向军、民深度融合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定位于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不仅不涉足民用领域,而且相对社会还处于保密状态。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已逐步进入民用领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以军品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在目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国防科技工业不仅在产业层面深度融合军品、民品发展,而且在资本层面实现了向更多领域的渗透。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变,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主导型作用愈加明显。
(二)由单产业发展向产业集群聚合发展转变
国防科技工业开始之初主要以武器及配套生产为主,一般不涉及其他相关产业,但在武器技术复杂度越来越深,武器生产涉及的专利技术数以万计,配套及协作厂商规模日趋庞大,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同时在客观上民营企业也展现出涉足国防科技产业的兴趣,国家也在一定领域和程度上放开国防科技工业,内外因素均促成了国防科技工业向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国防科技工业在建立之初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走的是一条依靠资源、劳动大量投入的粗放的外延式发展道路,更多的是举一国之力发展国防的举国体制,在进入新常态后,国防工业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及发展方式的转型,由低效的要素驱动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企业发展内驱力的换挡,依靠国防科技工业内部积累的科学技术力量加快产品的换代升级,依靠内部高素质的管理力量实现企业管理方式的优化提升。
(四)由内向型发展向国际化拓展转变
早期的国防科技工业基本是为国家军事发展战略服务的,为我军各兵种提供军事装备及后期保障,除对外援助外,基本不涉及对外发展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参与度日益提高,对全球事务的发言权逐步提升,中国利益已经分布全球,不管是国际利益考虑,还是局部军事存在,又或是实现中国军火的全球市场拓展,中国国防工业都必须走上全球化发展道路,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争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双丰收。
二、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举措
(一)拓展产品线,深度实现军民品融合
在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要依靠自身的规模、技术优势,在做大做精做强军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向民品市场拓展,全面树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实现竞争优势由军品市场向民品市场的拓展,使得自身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由内部发挥出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国防科技工业在军品市场的良好口碑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也是拓展民品市场的后发优势,当然在具体战略实施中,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还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提升服务水平,适合并赢得激烈的民品市场竞争,相信经过一段适应期之后,有着深厚实力的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能够从容应对市场各种竞争挑战。
(二)产业延展,实现产业集群聚合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产业的发展,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关联产业,特别是上游产业、配套产业的发展,以自身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伙伴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国防科技工业要对自身的竞争实力,特别是资源禀赋和能力界限进行全面分析,对自身能力可以拓展的相关产业,通过产业资本进入,深度介入生产经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管理优势;对自身能力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相关产业,可以通过金融资本进入,通过股权实现对相关领域的控制,实现全产业链利益。
(三)创新主导,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在进行发展道路的转型,由资源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作为技术发展最快、最先导的国防科技工业更应在创新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涉及的技术都是基础性、先导性、原创性的,这些技术基本靠引进、购买是无法实现的,只能依靠自身进行深度研发,靠自身技术创新来创建和发展;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改变重生产、轻市场的传统经营理念,改变老国企落后的管理方式,必须在发展模式上进行颠覆性变革。改变思想、改变心智、改变行为、改变结果,重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新范式。
(四)全球拓展,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期,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竞争强度日趋激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要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价廉物美的产品为依托,全面向全球进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实现由红海竞争向蓝海拓展转变的同时,也为国家利益和国家意志的全球拓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国防科技工业必须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适时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努力实现行业发展与服务国防的双赢。
(作者单位为合肥江航飞机装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新常态下的装备工业――聚焦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J].装备制造,2015(01):30-45.
篇6
1、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高增长
2002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2.6%,其中重工业增长率为13.1%,轻工业增长率为12.1%,2003年则分别提高到17.0%、 18.6%和14.6%。两年中重工业比轻工业的增长分别高出1个百分点和4个百分点,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也从60.9%提高到64.6%。重工业增长不仅明显超过轻工业,成为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且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重工业增长也发挥着主导作用。1998―2002年工业增长为9.2%,同期GDP增长为7.7%,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1.5个百分点;2002年GDP增长10.2%,工业增长8.0%,工业增长高出GDP增长2.2个百分点。2003年GDP增长9.1%,在农业和服务业增长速度均比上一年有所减慢的情况下,工业增长速度却达到17.0%,高出GDP增长7.9个百分点。因此,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增长速度的提高,不是短期因素所为,而是由长期积累因素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国经济未来结构变动的趋势。
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的高增长。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与近几年消费增长平稳和净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相比,投资的增长无疑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讲,投资高增长是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高增长的必要前提,与前期以轻工业为主和后期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相比,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伴随着投资的大量增加。2003年我国工业投资14460亿元,同比增长39.0%,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带动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工业行业大多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据2003年统计公报显示,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投资增长96.6%,电解铝增长92.9%,水泥增长121.9%,汽车增长87.2%,纺织增长80.4%,煤炭增长52.3%。另外,就长期趋势而言,投资增长的作用也反映在近几年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的变动上,投资率从1998年的37.4%上升到2003年的42.7%。
导致产业和投资格局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消费结构升级。虽然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保持平稳,个别年份还有些偏弱,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经过多年的能量积累,消费的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相比,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从46.6%下降为2003年的37.1%,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从55.1%下降到45.6%。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以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消费总体从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汽车、住宅、通信、旅游以及教育和文化娱乐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居民年均消费支出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都在明显增加。2003年,在城镇居民平均每年消费支出中上述领域的消费占35.9%,农村居民达到34.9%。可以预见,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会逐步释放出能量,成为带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重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关联性,使经济高增长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大国的经验表明,当大众消费进入汽车、住宅消费阶段后,投资高位运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将保持较长时期快速增长。与之相比我国的情况有两点明显不同:一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与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发展将会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将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我国人均GDP从目前1000美元到2020年3000美元的20年间,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不仅来自于传统消费需求的生机和不断释放,而且新技术发展必然引致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汽车和通讯消费的持续高涨已经显示出了这种特征。二是我国已经把加快城市化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作为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农村人口,城市化又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如果能够持续提高城市化率,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所释放出来的潜力不可估量。在未来经济发展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以重工业为主导,以新技术应用和城市化发展为依托,有可能持续20多年,直至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率达到60%左右。
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将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关联效应。近年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大都是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如信息、汽车和房地产业。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3倍于GDP增长的速度发展。2002年,汽车行业已经取代电子通讯行业,成为对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从2000年开始,房地产投资也已连续3年以较高速度增长。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如钢材、有色、化工及建材等行业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扩大。2003年出现的以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为主的短缺和投资热潮,客观上反映出主导产业变化的特点,标志着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产业关联效应增强不仅反映在工业内部,也反映在基础设施领域。随着收入增长,人口流动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大众消费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会趋于上升。同时,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物流规模,提高产业组织的复杂程度,使生产和流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趋于上升。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低、中、高收入国家交通及通讯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随收入上升而上升。重化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张的同时,还将带动对服务业的需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以研发、物流和金融为中心的新兴服务业和以满足城镇居民需要为中心的生活服务业,都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会显著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
3、新的发展阶段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趋势相统一,正在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角色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加入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90年代随着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世界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形成浪潮。根据商务部有关统计,全球500强在华投资成立企业数量的最多年份是1995年;投资额最多的年份是近两年,尽管投资企业数减少,但投资额增大,表明大多数在华投资的500强企业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500强在华投资的73%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使制成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而在我国以最终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进口替展阶段基本结束,出口导向阶段趋于成熟。未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会更多地转向资本技术产业,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原材料、元器件等上游产品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1998―2003年,我国各年GDP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虽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但平均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两倍以上。由于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速度持续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致使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迅速提高,从35%左右提高到60%以上,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大国。同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由每年400多亿美元上升到500多亿美元;外商(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9%提高到27.2%; 2003年外商(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为41.4%,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44.7%。我国经济对外依赖不仅表现在市场和资金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技术和资源方面。目前,许多高成长性行业如计算机、电信和汽车等行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仍然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重要资源的供求关系出现紧张,以致进口迅速增加。2001年到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增加了50%,钢材年进口数量增幅超过了100%。
综合上述分析,在经济发展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将因重化工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从而将真正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另一方面,我国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长,国内潜在的大市场将会对国际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二、新阶段提出的主要问题
1、经济社会转型压力增大
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既是后起国家振兴经济、实现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容易造成发展失衡、加剧社会矛盾的时期。国际经验表明,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一般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正是一个国家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转换的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将出现显著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处理得当,就能顺利地发展上去,反之,则可能出现徘徊以至于后退的局面。韩国在这一阶段由于片面地追求重化工业发展,不惜大量举借外债,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中陷入了债务危机,后经艰难的调整才渡过难关。拉美有的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一度出现了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快速增长,但随后因为经济结构扭曲,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最终酿成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90年代中后期,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被迫中断,大致也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目前正在进入的重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在体制转轨和长期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逐步显露的时期,对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应有充分的认识。
2、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
重化工业化容易导致资源的集中和市场的垄断,拉大城乡、地区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其一,资本的集中带来财富的集中;其二,人的能力的差别带来收益的差别。在重化工业化阶段,两方面的趋势都在加强。根据库兹涅茨收入分配“倒U”曲线,收入分配差距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呈现扩大趋势,其最高点即收入差距最大的时期大致出现在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协调机制,收入差距扩大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就可能走向反面。
3、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将发生渐变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也会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容易出现经济高增长与失业压力增大的“逆反”现象不平衡。重化工业发展使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投入的替代性增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这对我国劳动力供给高峰期的到来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另外,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比较优势,都会由于资本技术密集度的提高而逐渐消减,倘若仍然依靠这一类生产要素的价格竞争来发展经济的话,我们将难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世界制成品市场普遍过剩的情况下,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形不成核心竞争力,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会逐步丧失。因此,面对新阶段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如何调整经济结构,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既保持和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又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都将事关发展与稳定的大局。
4、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
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为27%,人均森林面积为20%,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而单位产出的能源或原材料消耗却比发达国家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重化工业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增加,将使我国短缺的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矿产品的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对国际资源的依赖也会明显加强。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住宅业的发展对于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会显著提高。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还会带来“三废”排放的增加,给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合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效地解决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5、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重化工业发展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虽然产业链条延长、中间需求增加,有利于扩充市场容量,但如果最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跟不上,则可能加剧市场过剩和通货紧缩。重化工业发展资本需求量大,信贷膨胀往往不可避免,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赶超冲动”和“政绩攀比”倾向,更容易引起盲目投资。如果投资效益不好,就会加大内部金融风险,增加不良贷款,引发通货膨胀。此外,重化工业发展也会增加进口需求,对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压力,在全面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任何外部冲击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总之,新阶段的经济发展具有高增长的内在要求,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不确定性风险和调整的成本也会增加。因此,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是这一阶段需要把握好的重大课题。
三、新阶段的发展战略取向
新阶段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正逢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许多严峻课题。从战略上讲,要把握好新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必须认真解决好内部协调性和对外平衡性的问题。
1、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重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新阶段是我们分析当前经济走势和中长期结构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为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针对新发展阶段高增长和不平衡的发展特征,进一步树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既要利用好新阶段创造的新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又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大调整措施,注意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失时机地推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既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加快发展,保护先富起来的人群的合法收益和积极性,更要强调通过政策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既要注重效率原则,关注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水平的提高,还要充分考虑公平,不断充实发展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涵,以参与和共享来实现公正和平等,更好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提高效率提供可靠保障和坚实基础。
2、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要注意结构变化与要素禀赋之间的平衡
新发展阶段资源向重化工业和城市集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阶段,其根本意义在于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产业发展的领域,带动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样,城市化加快发展也不等同于城市加快发展,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转换城乡“二元结构”,将农村的发展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循环之中。因此,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关键在于使结构变化更加有利于产业关联和城乡互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结构的安排与要素禀赋的特点和比较优势的变化结合起来。从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看,资源配置应突出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应在结构上坚持就业优先。在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长阶段应高度重视客观上存在的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可能的思路有两点:一要抓住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和结构多样化的特点,使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在结构升级和增加就业之间保持平衡,注意发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在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二要把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始终作为战略重点,保证劳动力质量同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这两点,前者旨在抑制自然失业率的提高,后者则着力于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增加。从总体上讲,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解决好结构升级与增加就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才是成功的。
3、宏观调控政策应注意适时适度和长短结合
新发展阶段具有结构变化剧烈,容易引起经济波动,调整代价较大的特点,这对宏观调控方向、时机和力度的把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宏观调控既要注意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要注重开掘市场调节的自组织功能。新的发展阶段是市场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与以往重化工业主导的发展时期不同),政府调控主要不是通过直接干预来主导发展的方向,而是要通过创造环境来保持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府对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或失调进行引导和调节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问题是需要依靠市场经济系统内部力量来自求平衡。在市场有效范围内充分保护和发挥好市场的作用,是宏观调控的边界和基础。其次,短期宏观调控措施要有更长远的预见性,在总体上要服从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避免因为局限于解决短期问题而积累和加深长期矛盾。同时,也要避免短期宏观调控措施长期化,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在调控方向上与长期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再次,要增强宏观调控的弹性,无论是顺向调节还是逆向调节都应把握好时机和力度,多用“微调”的方法,为市场作用留出必要的空间和时间,循序渐进地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篇7
战略新兴产业主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为基础,共包括七大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近年来,我国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强国,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量呈现出猛增的良好势头,尤其在通讯产业、计算机产品出口方面表现异常突出。本文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对发达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希望对于指导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全面升级发展做出贡献。
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分析
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研发环节、生产制造环节、营销环节这三大环节形成在国际市场中的流通价值链研发和营销两个环节,直接影响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尤其研发环节优势越加明显,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便会越高端。依据《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网的数据,对比2002-2012年期间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情况,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平均增长将近10倍,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品和生命科学技术产品这两大战略新兴产业技术,但是生物产业(生命科学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设备制造产业(计算机基础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新材料产业在技术产品出口上都处于逆差地位,表明我国在这几种高科技技术产品的出口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
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与其他主要出口国家的出口额相比较,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在国际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地位。依据2012年亚洲8个经济体的科学与工程数据指示,对比1995-2010年期间,我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较快。以2010年为例,我国通讯产品和计算机产品的出口份额占全球出口份额的38.5%和45.4%,远远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已经成为通讯、计算机产业的制造和出口大国,在国际战略新兴产业价值链中占据非常大的优势。相对于以上两种技术而言,2010年我国的半导体产品出口为10.2%,美国11.2%,欧盟4.4%,日本10.7%;科学仪器产品出口为13.9%,美国19.1%,欧盟17.6%,日本11.6%,由此可见,半导体和科学仪器这两种技术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不明显。2010年我国的医药产品出口比重为3.9%,美国15.6%,欧盟44%;航空航天器出口为0.8%,美国44.9%,欧盟31.2%,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在这四个产业的出口竞争中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大国,并会逐渐成长为贸易强国。
从我国高技术产品企业类型分析,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的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分别占67%和14.5%,可见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控制了我国大部分高科技产品出口,而且外商独资企业在近年来出口的比重在日益增加。这些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主要经营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贸易,这两种贸易方式是我国主要的出口项目,在2011年,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出口额比重总共达到了76.9%,几乎相当于当年的三资企业出口比重。这些现象反映出我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非常大的实质,即只是制造环节参与的比较多,而在研发环节参与率要相对较小。我国企业更多的是对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和装配环节进行承接,先进口大量高技术的中间产品,组装加工后再进行出口贸易,呈现出大进大出的贸易特征。这种贸易特征是我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的基础阶段,我国要提高高技术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还需要在高技术产品的研发环节进行增强,研发环节增强后才能提高我国在高技术产业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发达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经验研究
(一)日本电子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
电子技术革命最早出现在美国,但是飞速发展的国家却是日本,日本在电子技术革命的良好时机下大力创新技术,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器产品当中。自1950年以来,日本的出口商品由棉纺织品逐渐转变为汽车、收音机、电子管等电子产品出口,这些电子产品研发技术的成功得益于日本对高新技术的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电子技术,加强科技项目创新,并增加产品的出口量,使市场规模的效应不断扩大。日本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使得其电子产品出口贸易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随之日本电子技术在汽车产业中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汽车电子产业方面不断创新发展起来,使日本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汽车出口贸易第一强国。日本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市场规模效应的方式,还有政府的财政金融扶植政策,具体政策如资助在出口过程中利益受损的企业、对出口企业的各种补贴、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等。
(二)美国成为贸易强国的经验
信息产业是美国成为贸易强国的主要产业之一,计算机信息产业最初是在美国国内市场的支撑下得到迅速发展的,当时计算机产品并没有大量出口。美国信息产业贸易的发展也是在政府政策措施支持下开始发展起来的,美国制定创新战略和出口战略,并结合高效的资本市场使美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确立了美国信息产业贸易强国的稳固地位。具体战略创新措施是政府对高技能劳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大量资金,并对企业的各项创新研究提供补贴或减税等政策。美国对出口政策更是大力支持,具体措施有提供补贴或减税等支持企业进出口贸易,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各大企业打开国际市场,并提供企业获得信贷的各种渠道,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全面升级研究
(一)整合资源,着力扩大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规模扩大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以市场驱动为目标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唯一途径。根据贸易强国的成长经验可见,国家政策在拓宽国际市场中的巨大作用,国家应该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专门出台相关政策,努力帮助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制定拓展市场的各项战略方针,主要从国内、国际市场如何拓展来进行政策制定,国内市场需要积极鼓励战略新兴产品的研发,完善市场的培育机制,并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消费力度,大力引导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市场的需求;针对欧美等贸易强国的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协商、谈判等,逐步提高我国企业出口的有利地位,对市场准入、工业标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解决;针对南非、巴西、印度等国家,政府也要通过信贷支持、减免税收、补助等形式积极鼓励企业进入,以增加国际市场的份额。在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的同时,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做大做强本土企业,要采取资源整合及产业融合等方法来实现。我国要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转向国际贸易强国主要依靠本土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因为实力强劲的跨国公司是当前主导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力量。面对我国当前形势,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间沟通不充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企业相对较少,很多企业的专业人才及专业能力非常欠缺,中小企业资金少、规模小,面对技术创新和经营等活动缺乏支持力。需要国家推进资源整合,鼓励产业融合,设立政策资金支持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支持企业海外并购及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从而增加战略新兴产品的出口率,提高企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国际市场规模。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因各种竞争因素的影响,需要得到我国本土企业研发力量的支持才能发展壮大,因此会将部分研发项目外包给本土企业,或是采取与本土企业联盟的形式进行联合研发产品。在联合研发的过程中,我国本土企业应在吸取先进技术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并要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增加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对国际合作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为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规避风险,积极推动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政策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关系和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政策。分析2011年国内、国际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据,战略新兴产业相关发明我国授权的专利是12.81万项,实用新型专利是18.45万项,在这些授权专利中有相当部分归属于外国的公司。通过实际分析,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在创新环节中的很多活动都是由外国公司控制的,尤其是发达国家在自主知识产权中的掌握数量占得比例较大,不同发达国家在不同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各具优势,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主要是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有限。因此,要以知识产权风险控制为原则,不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的各项政策。
我国通过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强国,要从技术创新和协调国际关系两方面入手,知识产权政策此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内外众多创新活动的不断支持,这些创新活动的进行需要经济的支持,一项创新活动成功后就要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对其基本内容进行展示,并由有能力的人或组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者发掘,可见,知识产权的控制可以把控国际市场制高点。我国在发展中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控制知识产权风险,首先对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对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进行自主研发,积极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其次协调标准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使两者相互帮扶,推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发挥战略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三)系统设计,建设政策扶持体系
系统的设计政策扶持体系,推动创新活动发展,是我国政府需要重点加强的。首先是政府资金的支持,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形式可以分为补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其次是战略新兴产业创新活动税收减免政策,及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等。最后国家还要着力于对战略新兴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让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人才参与到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建设中来,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结论
通过我国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措施,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空间,全面提升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李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及我国升级路径研究[J].国际贸易,2013(5)
2.黄蕙萍,刘雅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商业时代,2013(8)
3.杨林,马顺.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2)
4.姚岳军,叶赛楠.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完善[J].商业时代,2013(3)
篇8
低碳发展观念在中国的逐步确立,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定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标。低碳发展必须要在工业化、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寻求发展路径,才能有动力和活力,才能够健康有效地推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果显著,挑战严峻,潜力巨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确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后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这一系列的新兴产业链的形成必然能够满足人们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特别是2009年为提振经济而制定的产业规划,提出要研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将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力。未来21世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打造。
一、经济和环境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分析
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反弹,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使得我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矛盾突出:一是投资结构失衡,政府投资过高,社会民生投资明显不足;二是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呈现出产能 过剩、重复建设的苗头。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定、不平衡,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子尚未有效建立。[1]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传统工业项目产能过剩的挤压,而新型工业项目又面临技术和高风险的问题,产业发展依然严峻。中国已经迈入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关阶段。
后京都时代全球绿色增长的要求强烈,在气候环境约束下,商业的全球化是否能够继续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就业的效应将很难确定。Cap Gemini在“2016:未来供应链”报告中认为:“由于成本的不稳定和持续的供应减少,在保护能源、原材料和像水这样的资源方面,在未来供应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2]世界资源研究所认为,在气候政策和自然资源约束的前提下,一系列的附加费用将增加:到2013年将会有13%~31%的利息税减少额;2018年将会达到19%~47%,能源价格将不断上涨和有关碳的全球价格将会出现。我国正处于以投资带动和重工业化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阶段,2003年~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均超过15%,远高于中国的GDP增速,这种情况显示出中国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能源效益过低的矛盾突出。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立
当前我国面对本轮经济危机中孕育出的产业革命浪潮,应当把握机遇,积极投身于新兴产业技术革命之中,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2010年,国家经济政策更加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主要集中于产业政策的规划、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和公共服务的增加等几个方面。[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科技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政策的支持将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为应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我国根据新兴产品稳定的市场需求、良好的技术效益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确定了7方面战略新兴产业(如表1所示)。
二、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系数较大,产业链较长,联动开发势在必行,最终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坐标”,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截止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5,500亿元,相当于GDP的5.17%。“十一五”期间,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3,000亿元,占GDP比重约5%,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二)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势分析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新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水电及核电等。当前,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与我国国内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加快的矛盾突出。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了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前沿技术,为实现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明确了各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鼓励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这将有力保证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行业正处于开发到成长阶段,低成本研发是当前我国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围绕健康产业链低成本进行投资扩张和多层次技术创新,最终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全国万元人民币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根据2020年单位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减排目标,平均每年减排2.67~3%(见图1),其中工业、建筑和交通节能减排将是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减少CO2排放的最重要领域。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这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节能减排的主要环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实现CO2减排目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投资偏好不同和退出机制的影响,中外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比例也不相同。2009年,本土创投及私募投资金额占总体比重的51.3%,外资占37.1%。[4]本土投资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的股权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出台,将会有更多的投资资金进入该领域。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评价指标与方法
(一)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说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相关要素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价值评价指标也主要分为能源指标、行业指标和投资指标三大类。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实现主要关注市场占有率、利润率、比较优势指标和相关科技指标。通过分析指标层各具体指标的经济含义,同时结合已有权威研究结论和社会常用评价标准,给出以下9个指标的理想值和参考标准(如表2所示):
能源活动是引起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构筑低碳的能源系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及其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支撑发展的动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和碳交易、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交易平台。固定市场占有份额是指产品销售增长率与为保持该产品原有的市场占有份额所应有的增长率之差。若数值为正,表明该产品价值有所提高,反之,则有所下降。利润率反映企业和产品的价值实现状态。对比较优势指标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 RCA)[5]。
式中EVij为j国i类商品的出口额,IVij为j国i类商品的进口额。TSCij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其取值落在-1与+1之间。由于企业财务数据的保密性,该指标的准确程度一般较低。如果假定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高度相关的话,可用市场占有率来替代利润率。[6]科技投入指标是指科技活动对产业价值推动效果的相关的评价指标。如高技术产品数及其价值比重反映工业新产品与产品结构的指标等。
(二)评价体系指标层的确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涉及大量相互关系、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各因素具有不同的量纲,缺乏统一的衡量性,同时,各因素对其价值实现的综合评价有着不同的重要性。由于指标体系各具内涵,必须将其标准化才能纳入统一的评价体系。所以,本文使用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7]。
式中,F(i)为Xi指标归一化后的数据,M为相应指标水平的理想值,Min为各指标中的最小值。由此,利用归一化隶属函数把各指标统一到无量纲的0和1之间,便于统一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采用 层次分析法(AHP),并引用T. L. Saaty的1~9比率标度方法[8]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从判断矩阵出发,利用方根法计算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得到归一化的权重系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一致性指标,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具有满足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就是各个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权重。若一致性比例小于0.1,就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AHP权重的确定
首先,构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检验。本文由专家意见得出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根据上述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首先构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
求得特征向量:v(j )=[0.4126,0.3275,0.2599],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52<0.1,可见,准则层对目标层判断矩阵的结果符合一致性检验。
其次,构建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和权重。通过运用与上文相同的方法,计算每个指标相对于其所在准则层的权重,根据一致性检验,权重分配通过检验。
最后,计算各个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将表3求出的各指标相对于所在准则层的权重vk和第一步求得的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v(j ),代入公式ρk=vk×v(j ),得到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ρk,结果如表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这9个方面的权重均较高,都在0.1以上,其中能耗强度和单位能源CO2排放量(0.429)最高,其他依次是贸易专业化系数、产品销售比(0.413),固定市场份额、行业贷款增长比(0.328),比较优势指标、科研指标(0.260),最后是行业价值指标(0.143)。这就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环节统筹兼顾,抓好价值链管理的各个方面,又要重点关注能耗、低碳产业发展。
四、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前景
中国虽然在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果,但是,面临的节能减排的挑战也是严峻的。201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原煤产量已超过32.4亿吨,占一次能源比重超过70%以上;发电量中,火电占到87%;高能耗产品能耗均比先进国家耗能水平高,煤炭生产电耗高出43.2%,火电发电和供电煤耗分别高出12.4%和15.1%。煤炭消费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所以,发展低碳经济,煤炭消费的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这一方面需要非常重视借助清洁煤技术和节能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加速清洁能源的利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规划当中,这将根本上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需要,产业技术特征是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主要发达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布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意味着一系列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种优惠和鼓励政策的推出,这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找到了突破口。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要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度的风险,要在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扫清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障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出台,将带来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从未来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新能源、新材料还是新医药,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现在这方面的需求正处在培育期。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增长的对策
1.加大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力度,着力打造“低碳新兴产业链”
积极制定以节约资源、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充分重视资源生产率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排放降低的重要手段,积极引进和开发具有绿色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2.以金融创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进新兴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联动发展,实现新兴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风险投资、信托投资等对接;扩大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交易的能力;建立新型投资促进体系,支持外资以多种形式参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国际项目融资、无形资产融资等方式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融资渠道。
3.优化发展环境,发挥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
一是降低商务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强化服务质量,以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或产业基地为对象,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集聚,营造局部的、有竞争力的政策优惠区域,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二是促进私募或创业基金成长,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化的资金保障。
4.以“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为途径,推进重点产业发展
抓住以新能源技术为引领的科技革命潮头,以价值提升、技术提升为重要手段,发展以产业价值链高端、核心战略产业和市场化导向并重,增强市场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大产业规模;以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为手段,以研发设计及高端制造为核心,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含量,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不同产业间融合,以融合带动价值链扩展,推动产业进一步优化。
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产业基地、加大投资集聚、促进快速增长,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基础和竞争优势。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后续涌现的新技术和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交叉产生的新兴领域和新一轮新能源技术革命先机,以产业化为抓手,强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开放式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和完善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在体现国家战略的产业领域,突破发展民用航空、航天、核电、海洋装备等战略性产业。抓住国家能源调整、发展海洋经济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形成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重点,集科研、开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以国有资本为引导,充分调动外资、民资的积极性,加大成套设备等领域的资本投入,以规模集聚效应体现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聚焦,发挥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高增长、高就业、低消耗”的信息服务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振华. 经济复苏与转型发展:2009/2010年上海发展报告[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
[2] A Discussion Paper for the World Business Summit on Climate Change in Copenhagen: Value Chain Approaches to a Low-Carbon Economy[J].Business and Policy Partnerships,2009(5):3.
[3]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组支柱产业[J]. 研究部,2010(4):11-12.
[4] 沈 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理清几个问题[J]. 中国发展观察,2010(5):36-37.
[5] Lim, J.,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South Korea[Z]. Working Paper, School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6] 赵细康.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221-222.
[7] 叶宗裕. 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 浙江统计,2003(4):24-25.
[8] 张 震,于天彪.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在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制造,2006(7):23-24.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New Industries in Low-carbon Economy:Evaluation of Value Indicators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He Xionglang 1,Ma Yongkun 2,En Jia 3
(1.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1130,China;3. Logistics Group of New Campu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篇9
(一)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环境的影响。企业筹资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最基本的保障,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现状下,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融资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如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席卷全球,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企业融资困难,甚至导致部分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企业惨遭破产,可见,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到我国企业的融资发展,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部分企业筹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国际资金的弊端。
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我国企业融资环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以利率为核心的调控机制,政府如果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放出更多的货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就会更加多样化、贷款渠道也会更加顺畅。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虽比不上计划经济政策那样明显,但政府进行的很多宏观调控政策都会给企业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指向性影响,促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紧跟宏观经济走势 创新企业发展战略
宏观经济是企业发展的指向标,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面对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促进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一)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态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想做好自己的企业,首先要成为宏观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的分析家,同时保持自己企业的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要灵敏。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关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与国内宏观经济态势,依靠冷静而理性的分析,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尽可能降低企业风险。为此,企业重大决策应尽量集体进行,吸收有关人员的参与决策,这是确保企业决策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比如,青岛著名品牌海尔集团,改革开放以来,海尔总裁张瑞敏就敏锐的嗅到了多元经济的新气息,从单纯制作冰箱,逐渐扩展到洗衣机、冷柜、酒柜等其他产业,大大扩展了其影响力。海尔从最初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今天全球家电第一品牌,与历代经营管理者的与时俱进、紧跟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
(二)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在当前宏观经济态势下,企业应注重联合重组,走集团化发展之路。美欧债务危机后,世界经济出现了大调整和大重组的新动向。为此,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大势,突出强强联合,在联合重组中优化自身结构,走集团化、集群化发展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态势,如黑龙江省的哈电集团就是在与国外企业的兼并重组中趟出了新路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此外,现代企业还应积极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是新时代宏观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现在和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依托于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推动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三)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永葆青春活力。比如,传统的医药化工企业对环境污染较大,但在建国之初,国家将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那时的医药化工企业高度重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产量,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医药消费需求。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认识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再提倡牺牲环境式的经济发展,此时,具有前瞻性的很多医药化工企业积极顺应宏观经济走势,高度重视提高技术含量,严格控制污水污气的排放,比如通过对甲基多巴等产品的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废污的产生,有效的保护了环境,促进了医药化工企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紧跟宏观经济走势,积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形势,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坐标定位,创新企业发展战略,自觉趋利避害,抓住宏观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篇10
本文作者:孙学梅工作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绥化分公司
加大市场竞争,使企业朝着专业化发展在企业进行交易时,如果通过网络进行就可以大大减少交易费用,这样就可以形成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消费者也可以在网络上与生产商直接进行交易,这样就会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那么那些服务质量不好,经济效益比较差的企业就会被那些服务质量比较好,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击败,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信息本位制”是全球网络经济发展的精髓,它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改变国家经济合作的格局和方式。近几年,随着网络通讯的发展,国际贸易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各个贸易大国都对知识产权起到了足够的重视,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而“电子数据交换”的发展又为全球厂商信息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国际贸易机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在国际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银行已经逐渐被电子金融服务等“虚拟银行”取代,客户与银行之间可以通过电脑、电话和自动出纳机能电子技术和手段进行交易,不需要再依靠人工的、面对面的交易。这大大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优化网络经济的兴起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并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经济的结构,使其向高级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使经济结构更加的优化。
随着网络经济的繁荣,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金融等的深化发展,一系列网络及计算机问题随之出现,如网络安全问题、多媒体传输及网络速度问题等等都亟需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从系统安全的内容出发,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安全机制基本的任务是访问控制:即授权、确定访问权限、实施访问权限、计算机网络审计跟踪。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隐患分析(1)恶意攻击。恶意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它是一种人为的、蓄意的破坏行为,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其中,主动攻击是以破坏对方的网络和信息为主要目的。(2)软件漏洞和后门。软件漏洞分为两种:一种是蓄意制造的漏洞,是系统设计者为日后控制系统或窃取信息而故意设计的漏洞;另一种是无意制造的漏洞,是系统设计者由于疏忽或其他技术原因而留下的漏洞。(3)计算机病毒。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一种特殊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可以通过磁盘、光盘、计算机网络等各种途径进行复制传播。从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病毒的首次被发现,至今全世界已经发现的计算机病毒以达数万种,并且还在高速的增加,其隐蔽性、传染性、破坏性都在进一步的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策略(1)物理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目前主要防护措施有两类,一类是对传导辐射的防护,另一类是对辐射的防护。(2)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异常访问。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①入网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②网络的权限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以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可以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③目录级安全控制。
网络应允许控制用户对目录、文件、设备的访问。用户在目录一级指定的权限对所有文件和子目录有效。④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允许在服务器控制台上执行一系列操作。用户使用控制台可以装载和卸载模块,可以安装和删除软件等操作。防火墙控制防火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它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目前的防火墙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包过滤防火墙:包过滤防火墙设置在网络层,可以在路由器上实现包过滤。(2)防火墙:防火墙又称应用层网关级防火墙。它由服务器和过滤路由器组成,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防火墙。(3)双穴主机防火墙:该防火墙是用主机来执行安全控制功能。一台双穴主机配有多个网卡,分别连接不同的网络。双穴主机从一个网络收集数据,并且有选择地把它发送到另一个网络上。
篇11
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
从本质上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其人力资源的各种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之间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展露管理才能保证其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来构筑其核心竞争力,帮助现代组织实现其绩效目标[1]。可见,在新经济条件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组织发展不本文由收集整理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将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其战略目标系统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力资源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1.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被以下特征:(1)在人力资源的职能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现代组织的战略层次的决策、规划与实践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具体的、执行性的事务管理模式;(2)在与战略的关系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直接融入到了现代组织的战略形成与战略执行过程当中;(3)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方面,战略人力资源被认为是现代组织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同时,也是现代组织在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升方面的基本动力所在;(4)在实践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关注员工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同时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项实践活动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性。
2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2.1以能力为本
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的能力体现在硬件能力与软件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技术能力,比如现代组织能否创造有市场价值的技术,能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多个市场同时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反应,能否执行积极的、灵活的财务政策;后者指的是组织的能力,比如能够在市场上更快的获得转换的能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等。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建立信心、维持声誉等[2]。
2.2科技的进步
在新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状态彻底的改变了。无论是就业计划的制订,还是职务分析的执行,无论是招聘形式的选择,还是录用资料的处理,包括招聘过程的面谈、笔试或者绩效评估,都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尤其是语音应答系统、网络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以及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库等网络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进程明显的加快了,这些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3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文化往来越来越密切,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不同组织之间除了常规的交往之外,文化的融合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威胁[3]。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的控制跨度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工作的正规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员工被授予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些变化的发生要求一种文化提供多元的价值体系,保证组织中的个体得以进行相互调整。
3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选择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现代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将把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为此,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所长,创出更大的绩效。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环节,建立期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激励体系和灵活机动的人与事相适应的管理策略,使员工能充分分享组织成长所带来的好处,给员工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使员工能够体会到人格受到尊重。
3.2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新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组织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要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突出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体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和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要将人力资源看做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认为组织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
3.3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才的能力与知识层次越高,现代组织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并且,真正有真才实学与实践经验的人才一般倾向于选择体制完备、配置合理的工作环境,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中人才争夺战的日趋激烈,加之人才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就要求现代组织要与时俱进,逐步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公正的报酬制度与公平的发展机制,形成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3.4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篇12
一、新常态的概念与特征
最早在2002年出现“经济新常态”一词,指西方发达国家从经济危机中缓慢恢复的过程。在此后的2014年,主席在“APEC”第22次会议(北京召开)和G20峰会(澳大利亚召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新常态”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常态,指新的普遍性表现形式,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经济新常态是说经济的发展从一个旧的状态变化到了一个新的稳定的状态,也即经济从旧常态变为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形成和发展来自于旧常态,不断地摒弃和继承旧常态的一些特征。因此,分析经济新常态可以先从旧常态入手。
中国经济旧常态表现的特征如下:
(1)经增长迅速,年增长率在10%左右;
(2)经济发展是粗放式发展,依靠资源要素和劳动力投入,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3)经济发展依靠投资拉动,消费不足,缺乏平衡;
(4)投资率、储蓄率、杠杆率较高。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第二产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同时,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也是依靠出口,利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也靠外资拉动投资市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所依靠的能源消耗正逐渐下降,科技密集型产业逐渐兴起,我国经济的发展正走向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需要,经济结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
(二)经济发展将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或者中速增长。从201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有所下降,2012年首次跌破8%,稳定在7.5%左右,近两年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到2015年达到了6.9%。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纵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发现,当经济总量提高到一定水平,经济增速放缓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保持平稳,国内经济形势仍然良好,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经历的转型期。
(三)经济发展依靠创新驱动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从原来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传统旧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必须放弃原来通过规模扩张获取效益的发展模式,转而通过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摈弃原来旧的落后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是经济新常态最核心的内涵。
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问题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我国长期积累的发展问题较为明显,长期粗放式经济带来的弊端不断地暴露出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雾霾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时,随着国际上一些国家经济的萎靡,国际市场持续萎缩,缺乏动力,而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对外出口发展经济,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出口贸易是它们的经济发展支柱,所以经济发展压力仍然很大。而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较为严重,我国制造业升级的整体形势不够乐观,仍然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经济的转型发展。
三、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要依赖政府的宏观指导,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保障经济的合理运行。但也应把握政策指导的力度,过度的政府调控会干扰市场的配置,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
(一)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
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通过创新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使原来的依靠资源投入、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转变为依靠科技投入的发展方式。
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引导市场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保护创新;同时,也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力度,鼓励创新;对创新型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保障创新企业的利润回报。
(二)增强消费拉动力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经济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而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想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要依靠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需要考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增加消费,一方面是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是鼓励居民消费。为此,政府可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使他们有钱可花,有收入去消费。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人们因为未来不确定性而不愿消费的顾忌,从而增强消费。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兴起,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态势出现在大众面前,信息与互联网经济不同于实物经济,是介于连接实物经济和非实物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它有包括生产、存储和传播信息资源等物质基础,是一种新型的经济驱动源泉。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的信息市场、信息需求、信息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创新性和很强的关联带动性,并且有着无限的增长潜力,因此,今后的中国经济必须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经济,实现更高效的经济发展。
篇13
一、引言
在后危机时代,战略新兴产业日益成为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具体来说,战略新兴产业集新兴科技、新兴产业和国家战略性于一体,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相互融合的产物。从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来看,战略新兴产业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市场需求稳定并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第三,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战略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七大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以及地质勘探。
二、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特征
后危机时代是全球经济危机缓和之后的一段时期,虽然该时期较之于低谷时期得到明显回升,且整体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但经济体内部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国际贸易市场将长期处于供需不均衡,状态
鉴于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以及居民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前的繁荣状态。而长期依赖出口拉动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内需不足,外向型企业和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拓展和培育国内市场势在必行。
(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发达经济体影响力下降,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上升。从经济危机的复苏进程来看,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低谷,尤以中印为代表的亚太经济区(日本除外)复苏进程最为显著。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则一波三折,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加快但依然存在衰退的可能;欧盟经济区2011年再次遭受债务危机的重创,复苏进程暗淡;日本经济既受到欧美经济不景气的牵连,也深受2011年大地震的冲击,2011年经济为负增长。总的来看,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的新引擎,发达经济体的主导作用正日益被削弱。
(三)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将成为世界性趋势
一方面,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惨重教训,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以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以此来调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以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低碳经济是人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从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以来,低碳经济已在发达国家悄然兴起。而哥本哈根协议的签署则意味着低碳经济不仅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将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政府干预将是各国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意味着美国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巨大漏洞,而且表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政府干预。对发达国家来说,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能愈加突出。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身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经济风险的存在更加突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三、后危机时代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影响分析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整体经济走向的变化将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我国整体经济走向会发生四种趋势性变化:第一,经济增长由过度外需依赖型逐步转为内外需求双向驱动型,而且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将最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这不仅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趋于均衡,而且表现在城市群内部,主要是核心城市腹地(包括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崛起;第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业将获得长足发展;第四,发展低碳经济亦将是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受整体经济走向变化的影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后危机时代会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一)具有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产业的发展将会由过度依赖外部产业需求逐步转为主要依赖内部产业需求。一方面,迫于国际市场需求长期低迷的不利情势,产业发展不得不由外需转为内需;另一方面,我国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孕育了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从而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与尖端科学技术密切结合
从国际上来看,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给整个经济体带来巨大创伤,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视发展与尖端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以此来保持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而我国作为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后危机时代的产业革命必将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这次产业革命将带动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进而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三)与关联产业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密切结合,并带动相关产业兴起,是其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主导产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关联产业包括前向关联产业、后相关联产业以及旁侧关联产业,它们分别为主导产业提后、产前和产中服务。此外,关联产业中有相当比重是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与其相互融合必将推动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相融合并逐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极大改善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四)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的严峻挑战,亟待产业转型,形成一种可持续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另外,被划为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由于受自身环境和经济功能定位的限制,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和贫困的状态,也亟需发展绿色高收益产业,实现与其他功能区的共同发展。而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低碳、节能的集约型产业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将是一个新契机。
四、后危机时代京津冀经济圈的内外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区域性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促进了京津冀经济圈发展。2006年,国务院分别批准了北京和天津两市的城市规划,北京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大都市”,天津被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从而划定了两市不同的目标和职能,也促使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双核”城市逐步由竞争关系转向竞合关系,从而有助于增强经济圈的整体竞争力。同年,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08年3月国务院又将其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上海浦东之后第三个全面开放的经济新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获得飞速增长,2010年的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超过天津GDP总量的半数(天津市当年的GDP总量为9224.46亿元)。尤为重要的是,2006年编制的“十一五规划”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纳入为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由此正式确认了发展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性;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酝酿已久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递呈国务院,该规划预计年底即将出台。由此,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方向将更为明确,经济合作将更为务实,区域经济凝聚力也将更为增强。
2.国际产业转移格局的变动促进了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外商投资北移的趋势不断增强:2005年,京津冀三地吸引FDI总额为1394亿美元,占全国的9.52%;2010年,三地吸引FDI总额达到2691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0.93倍,占全国的比重也上升至9.95%(与此同时,长三角的比重由2005年的38.82%下降至38.09%,珠三角的比重由2005年的19.74%下降至2008年的15.57%)。这种国际产业格局的变动以及外商投资北移的新趋势,有利于京津冀经济圈承接国际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周边经济圈的崛起使京津冀经济圈面临严峻挑战。以济南和青岛为双核的山东半岛经济圈,紧邻日韩,港口便利,又得益于密集的城市分布以及制造业的高度集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得以充分释放,其经济总量一直占据山东全省的三分之二强,2008年其GDP总量为27232.57亿元(山东全省GDP总量为39169.92亿元),是仅次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的第四大经济圈。以沈阳和大连为双核的辽中南经济圈,依托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又得益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近年来经济亦获得快速发展,2010年其GDP总量已达19084.09亿元。同处环渤海地区,两大经济圈日益崛起的态势对京津冀经济圈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4.周边省份的崛起为京津冀经济圈造就了良好的经济腹地。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腹地,内蒙古、山西和河南三地经济在近年来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自2001年以来,得益于资源和政策优势,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八年高居全国首位,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72亿元。另外,受中部崛起政策的助推作用,山西和河南两省近年来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0年两省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200.86亿元和23092.36亿元。随着蒙、晋、豫三省经济的日益崛起,京津冀经济圈将获得日益广阔和稳固的的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腹地,从而有利于摆脱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内部环境分析
1.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缺乏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第一,由于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城市间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尤其是对某些共享性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常常得不到有效协调。第二,虽然出台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三地也出台了各自的城镇发展规划,但是与正式的法律规范相比,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毕竟有限。第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小城市的发展,都市圈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会不断出现,具有约束力的都市圈相关法律亟待出台。第四,都市圈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这就要求构建一个科学、规范、有效的都市圈治理机制。由此,科学的规划和健全的法律将为都市圈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加强都市圈立法迫在眉睫。
2.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竞合关系。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进行分析,可知2007年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趋同性颇高:京、冀间相似系数为0.8512,京、津间相似系数为0.9024,津、冀间相似系数更是高达0.9432。这主要是由于三地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各自为政,又常常求全求大,不注重发挥自身的累积优势和比较优势,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的同质化竞争。例如,渤海湾沿岸的黄骅港、曹妃甸、京唐港与天津港在产业规划中均将临港重化工业作为发展重点,石家庄、天津和北京三市均把医药制造业列为重点产业,由此加剧了同质竞争现象。除了产业间的同质化竞争外,京、津、冀三地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合作水平较低,制约了经济圈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总之,三地产业过度重叠所导致的同质化竞争,以及科技创新合作的不足,势必拖累京津冀经济圈整体的发展。
3.不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仍是制约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瓶颈。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不仅要求区域内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群,而且要求其合理分工,协作有序。虽然京津冀地区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但并未实现都市圈内高度的通达性。值得一提的是,津冀港口间的协作虽有进展,但远未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作的一体化港口群。虽然2009年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加快了河北港口资源的有效整合,但是天津港与河北港口间仍存在功能上的重叠,如天津港也配置了铁矿石和原油码头(兼有集装箱码头),直接导致了与河北港口的竞争。此外,京津冀区域内还缺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尤其是港口的集疏系统不够发达,海运与铁路、公路运输联合运营的模式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经济圈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京津冀经济圈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2010年三地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142110万吨,占全国的5.98%;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68760亿标立方米,占全国的13.24%;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达34819万吨,更是占到全国的14.45%;2010年渤海的废水排入量达1.81亿吨,化学需氧量海洋污染物达0.79万吨,致使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重上升至24.5%;海河水系总体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在七大水系中污染最为严重,其中达到Ⅰ—Ⅲ类的水质仅占37.1%,远低于七大水系59.9%的平均水平。此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也都是京津冀经济圈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5.京津冀都市圈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截至2010年底,京津冀都市圈内地级市以上城市构成的层次结构如下:超过5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为北京、天津;超过200万的大型城市为石家庄、唐山;人口在100万以上的仅有保定;人口在50万和100万之间的城市为秦皇岛、廊坊、张家口、承德和沧州市。由此可见,京津冀都市圈的城市层次结构极不合理,一方面,核心城市过于发达,次级中心城市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尤为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人口50万—100万人的城市居多,而人口100万—200万人的城市极少(仅有保定)。
五、京津冀经济圈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区域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体系
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相适应,京津冀经济圈应构建全区域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各城市的规划应以此进行调整和修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京津冀三地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方面产生过度竞争,进而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作的新兴产业分工体系。
(二)根据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产业政策
由于京津冀经济圈内不同的地域环境差异,国家对不同地区采取了差异化的经济功能区定位。由此,也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的差异,突出表现为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落后(两地均被定位为生态功能区)。在新形势下,与差异化的功能区定位相适应,应采取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尤其要加大对张承两地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扶持当地新能源产业、绿色工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三)利用碳交易机制稳步推进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碳交易机制是根据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对行业内的企业规定一个统一的碳排放标准,超出排放标准的企业可以向低于排放标准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碳交易机制可以有力刺激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低碳产业的发展,而目也会促使高碳产业向低碳化方向迈进。
碳交易机制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实施应采取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从空间角度来说,鉴于目前京、津、冀三地发展水平的差异,初步的碳交易机制应分别在三地内部实施和推行,以避免资源过度流往京津地区。随着三地经济水平的逐步缩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建立全区域性质的碳交易市场,使碳交易机制适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产业部门角度来说,鉴于各产业间生产效率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亦应采取渐进推进的办法。首先在各产业内部分别建立碳交易市场,加快碳减排的进程;待相邻产业科技水平相差无几时,再将各相邻产业的碳交易市场合并,建立大类产业碳交易市场;以此类推,最终建立一个产业间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以市场机制推导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四)培育和发展关联产业,形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中轴的产业链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关联产业的支持和带动,单靠自身发展很难成为区域主导性产业。前向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后服务(主要是提供市场需求),后向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前服务(如原材料、燃料、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而旁侧关联产业则为主导产业提中服务。因而,必须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关联产业,使其成为密集的产业链,才有望成为区域的主导性产业。
(五)培育新兴产业聚集区,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在京津冀经济圈内部,部分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已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如保定、邢台和张家口的新能源产业,石家庄的医药制造业以及北京和天津的高端制造业等。根据现有基础和各自的比较优势,京、津、冀三地应稳步地布局新兴产业经济区,努力促使其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聚群,实现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六、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法制化、规范化、三方互动的都市圈管治模式
第一,增强都市圈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和连续性,使各城市的中远期规划与京津冀都市圈整体规划相协调,并适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实现局部与整体的共同发展。第二,加快都市圈管治的相关立法,并且应本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使国家性和区域性的都市圈立法共同推进,从而为京津冀都市圈实现有效管治提供具有约束力和针对性的法律保障。第三,在国务院下属分支机构中,设立一个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并且由京、津、冀三方共同参与的京津冀都市圈管治机构,专门处理都市圈内的环保、治安、公共物品供给等问题。第四,在发挥政府对都市圈管治职能的同时,积极鼓励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都市圈的管治中来,使都市圈的管治模式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政府、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四方共同管治型,从而有效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二)构建京津冀低碳都市圈
第一,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当中,使都市圈的长远发展更符合低碳要求。第二,在引进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都市圈对外设置统一、严格的环保标准,阻止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入本区。第三,构建有力的低碳消费政策支持系统,如对居民低碳消费方式给予物质奖励,为居民实现低碳生活提供制度性激励。第四,利用科技创新积极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使低碳经济成为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柱。第五,加大对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旅游业,走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