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无形资产的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过去,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许多无形资产在企业账面上不予以确认,有的虽予以确认,但计价不准确,难以反映真实的价值。在我们老的国有企业创建的王牌品牌(如:自行车的永久、凤凰,手表的“上海”等),正是由于无形资产没有得到正确计价,导致在企业合资、交易等活动中,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最后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知识及智力成果商品化的时代,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价值中所占的比例日趋增加,这就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遵循稳健性原则,对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所发生的开发费用不计入无形资产价值中,仅以依法取得时注册费、律师费等来确认无形资产入账价值,这就使企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发生巨额差异,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笔者认为,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体系应该被创新。
三、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体系的创新
篇2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无形资产相关概念
(一)价值创造的基本源泉。价值创造的基本源泉来自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企业经营的资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形资产,包括土地、厂房、设备等;一种是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市场、技术、文件等。有形资产是硬件资产,看得见,摸得着,每天都在发挥作用,容易为人们所重视。无形资产是软件资产,蕴藏在企业内部,发挥着潜在的长期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无形资产的积累越来越显化,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经营企业的主导资源,企业经营无形资产已势在必行。资产是对未来收益的要求权,根据其形态不同可分为有形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严格地讲,无形资产是会计学的定义,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则往往称其为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它泛指各种非物质形态的未来收益要求权。
(二)基于价值创造的无形资产定义。人们通常是根据无形资产的形态对其进行认识的,并据此将无形资产分成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但是,根据财务金融学的基本原理,任何资产的形成都需要一定资金或资源的投入。从无形资产形成的过程看,它与企业的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实践有密切的相关性,三者单独或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无形资产的形成和价值的创造。例如,默克制药公司所拥有的巨大无形资产主要来自其每年投入的巨额研发费用,这是创新活动的结果;戴尔计算机公司主要的价值驱动因素是其独特的计算机直销体系,这属于组织设计的范畴;而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是通过其秘密配方和出众营销能力的组合形成的,它是创新活动和组织设计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培训、以激励为目的的报酬计划等方面的投资,提高了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因此,无形资产是围绕创新、组织和人这三个连接点形成,并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给出基于价值创造的无形资产定义:无形资产是指由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实践所形成的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未来收益的要求权),它具体体现在企业的探索能力、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三方面。
三、基于价值创造无形资产的应用分析
统计资料表明,相对于企业市场价值的增长而言,企业有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的增长相对较慢。例如,美国非金融公司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0~1989年的平均2.2%上升到1990~1997年的平均2.9%,有形资产投资比重从14.1%下降到12.6%。与此同时,反映美国主要公司市场价值的s&p500指数却从1980年的135.76点上升到了2000年11月20日的1342.62点,增幅近10倍。如果再考虑在此期间公司发放的现金红利,公司市场价值的增长更是远远超过了有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的增长。上述不平衡现象说明,除了有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之外,企业其他无形资产(主要是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例如,企业研发投资的成功会给其盈利能力带来持续和长期的积极影响,因此可以用单位研发投入所带来的当年及未来10年净营业收益的增量(控制有形资产和品牌的影响)这一指标来考察研发投资的回报大小。运用这一指标对美国83家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一是在1975年至1998年期间,1美元的研发投入可以带来当前及未来10年2.6美元的净营业收益增量。若将上述收入换算成年回报率,则相当于25.9%(税前)或16.5%(税后)。二是同期美国化工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大约在10-12%之间,因此,16.5%的研发投资回报率说明研发投资的确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价值。根据附加经济价值的计算公式,1美元的研发投资所创造的价值大约为4.5到6.5美分。三是研发投资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若将83家样本公司按照销售规模分成大小两类,则大公司的平均税前研发投资回报率达到27 9%,而小公司平均只有16.4%(税后回报率大致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相等)。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公司兼并或建立研发联盟,可以获得研发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研发的价值创造能力。四是同期样本公司有形资产投资回报率平均只有10%(税后),而广告投资的平均回报率只稍稍高一点,即上述两类投资的回报率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大致相等。这说明有形资产的表现相当于商品,只能得到相当于资本成本的回报,从而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结论与较高的研发投资回报率形成鲜明的对比,它表明通过外包方式来减少对有形资产的依赖性,的确是企业理性和明智的选择。 又如,企业在信息技术(IT)方面的投资可以看成是其所进行的组织资本的投资,因为IT的应用会带来企业组织结构和行为的显著变化,进而导致新的商业过程和新的市场策略的出现。众所周知,沃尔玛的主要资产不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而是围绕信息系统所形成的无形的商业流程,其拥有的关于消费者、供应商和商业知识等数据的价值是用于存贮上述信息的磁盘成本的好多倍。同样,亚马逊的网站和计算机硬件基础也只是其资产的很小一部分,而由此形成的商业模式和支持该模式的商业过程才是公司最主要的财富。美国《财富》杂志估计了《财富》100家(美国最大的100家)公司有形资产投资和IT投资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美元有形资产投资在市场上的估价平均接近1美元,而1美元IT投资对应的市场价值接近10美元。这充分说明了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
篇3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及核算范围的扩展
从会计学来看,《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是这样定义的: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它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现行会计准则因为商誉的非可辨认性把其从无形资产中剥离出来,虽然在资产负债表中无法量化和反映,但是其确实是企业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要求逐渐提高,企业在确定无形资产确认范围时应该考虑智力资本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客户资本、创新资本和过程资本。这其中品牌实力、管理层与董事会的动机、创新能力与独立于个人的知识又是重中之重的因素。虽然以上资产难以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但确实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
二企业价值的定义与价值创造理论分析
企业价值是由企业选择的资产和投资创造的,是企业各种资源协同作用的收益。广义来说,企业价值是股东价值、员工价值、顾客价值等的集合,企业价值不仅取决于其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是企业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均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狭义来说,企业价值就是股东和债权人期望收益折现之和。在以企业自由现金流量(FCFF)为基础的评估模式下,企业价值表现为未来各期预期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随后,美国的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共同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平衡了短期与长期业绩、外部与内部的业绩、财务与非财务业绩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从经营战略的层面来分析企业价值,基本模式为:企业价值=产品服务+形象声誉+客户关系。
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是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在工业经济时代,有形资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智力资本和供应链系统等重要资源,由于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而被摒弃在财务报告之外,这是造成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根本原因。比如实施品牌战略的公司,其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多数都大于1,财富500强企业的这一比率平均为3.5,说明这些企业71%的市场价值来自无形资产。由此可见,企业价值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来自无形资产的贡献。
三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作用
一般来讲,企业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其有形资产的价值就能够得到体现。但是有形资产的价值不会无限制的提高,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为了创造超额收益,企业必须借助无形资产来辅助有形资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当企业投入相同的有形资产而创造的价值却比原来多,这个差额就是无形资产的贡献。因为有形资产仅仅是转移其相等价值,而无形资产则是其抽象劳动的潜在价值的进一步释放。因此,企业要想获得超额收益,必须依靠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创造能力。
那么,无形资产是如何创造企业价值呢?从竞争战略的层面分析,无形资产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产业结构理论、企业资源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关系理论分别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选择的战略、企业拥有或能合理配置的稀缺资源和这种能力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关系。但无论哪一种理论,都离不开无形资产的培养与利用。
因此,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无形资产的存量决定了企业当前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无形资产的增长、更新速度以及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此外,无形资产还能增加企业的现金流。主要途径有三种:
第一,无形资产作用于有形资产共同贡献企业价值。
如专利、商标使用权附着于机器设备、产品等有形资产,从而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来提升顾客价值,进而在销售市场上取得更好的业绩来提升企业价值。
第二,无形资产单独作用来提升企业价值。
比如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的创新可以为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上的投资又能转化为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第三,无形资产之间相互作用来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部分无形资产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比如可口可乐的神秘7X配方以及其品牌形象和庞大的销售网络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使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的为提升企业价值服务。
综上所述,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所有企业应该努力培养无形资产意识,加大力度对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建立起无形资产管理评价体系,分析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大小,分别确定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设立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能力指标体系;走无形资产战略,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4
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文明经年累月的积淀,然而,我们却在以一种割裂的方式建设着城市,承载城市文化的街区,经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往往街道狭小、基础设施匮乏、房屋破败……这些通常成为大拆大建拆除老街老屋的理由,因为简单粗暴的拆除,往往比精心规划利用更省心省事省资金。
实际上,成功的商业开发会在充分尊重历史遗产的基础上,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以深厚的城市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使地段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就是将商业开发和历史文化保护相融合起来的典范,使历史街区焕发了新的活力。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文化街区保护的主要问题,很多地方政府都会以资金欠缺为借口,对城市文化资产要么听之任之,要么一拆了之。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梳理,就会发现许多可供挖掘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银行贷款、国外援助资金等等。这些投入对于城市品牌、城市特色和城市长期收益来说,是非常值得的,因为这些老旧街区、传统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效益是综合而多元的,不仅有极高的商业价值,还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
传承城市文化的老旧街区一般都处在老城的中心地段,区位条件较好,保护整治工程实施后,街区整体环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必然会抬升其所在地段和周边地区的土地价格。因此,在不违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原则和目标的基础上.利用市场经济法则和手段,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进行适度的商业、旅游、房地产开发,争取部分资金来平衡先前的投入,弥补严重短缺的保护资金,达到历史文化街区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首先,是多元的经济价值。传承城市文化的老旧街区,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历史的价值、城市规划的价值、建筑美学的价值、艺术情绪的价值、科学修复的价值和功能的价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保护这些价值的总和,这些价值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转化为经济价值,并随着整治后街区环境的改善和历史风貌的保存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间接地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旅游收入、会议收入、主题节庆收入、商业收入等等。
其次,是租金和税收的回报。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使街区环境改善从而带动房屋租金的上涨、这是必然的结果。
第三,房屋买卖与适度开发也可带来收益。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带来了土地的增值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政府进行适当的房屋交易,在保护区周边进行适度的房地产开发,将有利于保护资金投入的产出,改造和整治后的部分住宅,也可用于出售或拍卖,丽江的当地人的宅子,原本仅仅以自住为主,整治后就被出售为商铺,商铺的租金、商店的税金、游客的消费……都是当地政府获得的综合收益。
最重要的是,城市无形资产是城市的灵魂所在,是这个城市区别于那个城市的本质所在,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成都的宽窄巷子、丽江的小资生活方式、大理的风花雪月……这些传统建筑和生活方式,才足以成为这个城市吸引世界眼光的理由。
篇5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课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国际评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是: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为其拥有者获取了权益和特权,而且通常为其拥有者带来收益。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本准则所称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备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收益的资源。”综上定义,将无形资产表述为“被特定权利主体拥有者或控制的,不具有独立物质实体,对生产经营或服务能持续发挥作用,并能为其拥有者或控制者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能更能反映无形资产的
本质。
二、无形资产评估考虑的因素
1、成本
无形资产的成本是指为获取无形资产所付出的费用,主要包括研究开发费、设计费、购置费、加工费、测试费、鉴定费、注册费、公证费、律师费等。同一类无形资产,不同经济主体间由于管理水平高低、研发能力强弱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其价值和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差,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
2、获利能力
无形资产的价值高低同其为经济主体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多少直接相关。如果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强,其经济价值就高,否则就低。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应预测其应用后的经济效益,一项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主要取决于该项无形资产受法律保护期限的长短、该项无形资产的技术先进和成熟程度、未来涉及到该无形资产的技术发展趋势等。
3、使用期限
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是影响无形资产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相同获利能力的前提下,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越长,其价值就越多,反之价值越低。在确定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时,要考虑无形资产的法定使用期限及其经济使用期限。
4、市场供求状况
市场对一项无形资产的需求量是由该项无形资产对市场的适用程度决定的,该项无形资产的适用程度越高,市场的需求量就越大,该项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就越强,其价值就会越高;一项无形资产的市场供应量大小主要依赖于开发该项无形资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和难度的大小,以及有无替代产品或替代技术等因素,如果该项无形资产要求的技术水平很高、难度很大,同时市场又没有替代产品或替代技术,则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就会很高。
5、价格水平
如果所评估的无形资产存在同行业同类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由于同行业同类无形资产的价值之间具有可比性,评估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同行业的平均投资报酬率和行业投资风险等因素,因为这些指标的运用将直接影响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
三、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及应用情况
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评估所运用的方法与有形资产评估是一样的,即成本法、收益折现法、市场法。根据无形资产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评估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成本法
通过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需要把握两大基本要素:其一是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即在当年的条件下,重新取得该无形资产需支出的全部费用;其二是无形资产的功效损失,主要是无形资产的功能性和经济性贬值所形成的损失。除此之外,对于某些无形资产,由于特许他人使用,使原产权主体蒙受诸如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加剧等损失,这种损失要求在其转让价格中得到补偿,这便形成了无形资产的转让机会成本。经过对无形资产重置成本、功效损失、转让成本分摊率及转让机成本的讨论和测算。运用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的基本要素便基本齐全,将这些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便可以求得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用数学式表达如下: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1-×+无形资产转让的机会成本
由于无形资产自身的特点,其价值主要不是取决于它的“物化”的量,而是按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量。因此,只有确信被估对象确有超额获利能力,运用成本法评估其价值才不至于出现重大失误。成本法是资产评估具体操作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优点式评估出来的价值更接近实际、能够较真实、准确的反映资产的时间价值。但它的缺点式计算繁杂,而且常常遇到寻找同样或类似可比参照物困难的情况。此外,在判断资产贬值时,有很大程度依赖于评估专业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力。由于成本法的技术思路和角度的因素,运用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并不一定是最快捷、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技术方法。这并不是说成本法不好,只是说运用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2、市场法
市场法就是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作为比较对象,分析比较对象的成交价格和交易条件,进行对比调整,估算出资产价值的方法。
(1)直接法。如果在市面上找到的参照物与被评估对象在结构、功能、新旧程度等方面相同,且参照物的成交时间与评估基准日接近,则参照物的市场价格可直接作为评估对象的评估值。另外,若被评估资产是全新的或接近全新的资产,也可参照新资产的市场价格评估。
(2)市价折余法。市价折余法是以被评估资产在全新情况下的市场价格为基础,扣除其实际的损耗贬值(主要是实体性贬值),来估算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基本思路是,被评估资产是已用若干年的资产,如果市场上仍有相同型号的资产出售,那么市场参考物价格就有引用的可能。此时类似于重置成本法只需将被评估资产的损耗贬值从全新价格中扣除即可得出评估值。其数学表达式为: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全新资产现行市价-实体性贬值=全新资产现行市价× (3)类比法。又称为市场成交价格比较法。它是指一项被评估资产在公开市场上找不到与之完全相同的参照物资产,但在市场上能够找到相类似的资产,以此作为参照物,依其成交价格,作为必要的差异调整,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格。运用类比法的关键是通过严格筛选,找出最适合的参照物。参照物的主要差异因素为:时间因素(指参照物成交时间与评估基准日时间差异对价格的影响);地区因素(指资产所在地区或地段条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功能因素(指资产实体功能过剩或不足对价格的影响)。市场法的优点是:它通过销售价格比较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充分考虑了市场变化的因素,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评估对象的市场价值。其缺点是: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困难,特别是在资产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很难找到适当的参照物;在寻找参照物时,主观判断的成份较高。从理论上讲,市场法应该时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首选方法。在西方国家其使用频率比较高,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各项资产一般都存在着一个发育比较完善的市场,参照物及各项比较指标能够比较容易获得。但是由于我国无形资产市场不发达,交易不频繁,参照物及各项比较指标不容易获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难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因此,市场法的适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3、收益折现法
由于无形资产的存在主要是通过其超额获利能力体现出来的,运用收益折现法来衡量它的价值高低是适合于大多数无形资产评估项目的。收益折现法是从无形资产的收益入手的,在无形资产的评估中,收益被界定为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将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资本化或折成现值,作为无形资产评估价值是收益折现法的基本技术思路。收益折现法涉及到三大基本参数,即超额收益、折线率和收益期限。其一,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是指因使用了无形资产,并由无形资产所增加的收益额。它的形成过程无非是由于无形资产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挖掘了存量有形资产的作用并体现在产量、销量、售价的提高上,或成本费用的降低等方面。其来源渠道主要是:由于无形资产的存在使企业相关产品的产量、销量增加或产品价格提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由于无形资产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形成了生产经营费用的节约额;自创无形资产的存在和运用,节约了无形资产特许使用权费用。其二,折线率是将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换算成现值的比率。它本质上是从无形资产受让方的角度,作为受让方投资无形资产的投资报酬率。它的高低取决于无形资产投资的风险和社会正常的投资收益率。因此,从理论上讲,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是社会正常投资报酬率与无形资产的投资风险报酬率之和。其三,无形资产的收益时间也是影响其评估值的一大因素。无形资产能带来收益持续时间通常取决于无形资产的剩余经济寿命。但是在无形资产转让或其他形式的产权变动过程中,由于转让的期限,无形资产受法律保护的年限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某一具体无形资产的收益持续时间。当然,无形资产的种类不同,就要根据无形资产的具体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判断。在确定了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折线率和收益期限后,便可按照将利求本的思路,运用收益折现法将无形资产在其发挥效用的年限内的超额收益折现累加取得评估值。其数学式表达为:
无形资产价值=(预计年超额收益额×相应的现值系数)
或:P=R×
式中:P为评估值;R为第i年的预期超额收益额;r折现率;n为收益持续的年限数;i为序号。
收益折现法的优点是:实和较准确地反映资产本金化地价格;与投资决策相结合,应用此法评估地资产价格易为买卖双方接受。其缺点是:预期收益额预测难度大,受较强地主观判断和未来收益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在评估中一般适用与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的评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能力是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最符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要求。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是无形资产市场价值的集中体现。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资本性资产的价值是该项资产所引起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之和。贴现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又要考虑收益的不确定性即风险价值因素。所以,收益能力法最符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要求。
总而言之,评估方法一般包括成本法、市场法以及收益折现法,而收益折现法应该成为无形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希望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随着无形资产评估实践的不断发展完善,无形资产的评估水平将会越来越高。并希望通过无形资产评估水平的提高,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在无形资产投资管理方面的水平提高,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获得尽可能多的超额收益。
【参考文献】
篇6
因此,通过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未来投资价值分析,使更多的投资者在关注企业的财务报告及会计报表时,不仅要分析现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每股收益情况及每股净资产,还要了解企业总资产中无形资产价值及价值构成情况。
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特征
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无形资产账务处理规定准则进行资产确认及价值计量的,所以结合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及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资产性确认及价值计量规定内容进行分析,将可以了解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其特征。
(一)现行制度下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无形资产的资产性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确认、其价值计量也应该得到反映。由现行制度第四十四、四十五条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计算账簿价格的计量规定可知:目前无形资产的确认及价值计量,实际上体现的是确定成本发生制,也就是说在购入无形资产支付了成本时,该项无形资产就被确认,支付成本部分就被计量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另外,制度还明确了无形资产使用目的的确认条件,由此企业会计报表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只是企业取得并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使用目的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不包括投资其他目的持有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所以,根据第四十六条规定,报表上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就是企业未来应该摊销的费用,而未来的费用摊销将会冲减当期利益。从这一点出发,企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低,未来所需分摊的费用就越少,影响企业未来利益减少的因素就少。
(二)新准则下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确认及价值计量规定中,强调了资产能给企业未来带来净现金流入的经济利益性和成本收益对应关系。第十七条也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说明新准则认可尊重企业对无形资产持有的适合目的选择性及该资产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贡献判断,并且认可企业选择适合目的的摊销方法。然而报表上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仍然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确定成本量。
(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特征
在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论是根据现行制度还是新准则计量的账簿价值额,反映的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确定成本量,而不是该无形资产能给企业未来带来的经济价值量,是企业未来应该摊销的费用额。正因为如此,另一方面它客观上反映着该企业取得无形资产项目及其带来的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信息。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正是因为其存在潜在可以预测的经济价值,而该经济价值是能在企业未来生产经营运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收益。然而,这部分可以预测的潜在经济价值,虽然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确认及计量,但却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收益,也即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投资价值。
因此,企业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越少,说明取得无形资产项目的成本低,未来所需分摊的费用就越少;可以预测的企业未来收益就越高,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就越大。
三、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分析
在我国上市企业的会计报表中,投资者了解到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普遍较低的资产结构比率,表现为会计报表反映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额低,每股含净资产价额少的现实状况。对此有必要进行企业无形资产的投资价值分析。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山西G国阳(600348)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出口基地和最大的冶金喷粉煤生产基地。根据该企业2005年年报显示,该年度销售煤炭2422万吨,增长12.65%,销售收入71.76亿元,同比增长52.07%,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1.47%,该公司流通股19500万股,年度每股收益1.21元,每股净资产5.52元 。客观上该公司存在着巨大重置矿业权无形资产净值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账外资产。该公司实际存在着矿产权重估价值有9.75亿元,而账面价值记录只有近1亿元,有无形资产矿产重估增值8.75亿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如果把该无形资产账外价值加入在账面价值上进行反映将显示如下信息变化。
从G国阳企业2005年度会计报表分析来看,在没有确认矿产产权时该企业的资产总额是557902.17万元,其中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为9593.8万元,占资产总额的1.72%。可见,无形资产在会计报表上账面价值很少,所占比率不足资产总额的2%,也就是说,该企业取得矿产产权的成本低,但并不说明未来企业行使开采权所得到的营业收益少。所以目前企业会计报表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额低,实际隐含着巨大的含益资产和极大的投资价值。
另外,如果企业对矿产产权重置价值在会计报表上进行确认及计量,那么该企业的资产总值将从557902.17万元上升到645402.17万元,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将变为97093.8万元,资产总值增加15.68%,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额占资产总额比率上升到15.04%。假如企业的其他资产与负债要素不变就矿产产权重置价值无形资产在报表上的追加确认及计量,将直接导致公司净资产增加32.94%,每股单位净资产增加1.82元,每股单位净资产由5.52元变为7.34元。因此,矿产产权重置价值在会计报表上的追加确认及计量,直接导致该企业的资产总值、净资产总值及每股单位净资产额的增大,这一会计信息变化直观反映该企业稳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收益能力及投资价值。
四、分析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投资价值关系的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活动,投资者通过分析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报表各种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财政状况与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判断现在企业价值和将来的投资价值,然后进行自我责任的投资决策。
篇7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一)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它不像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有形资产那样,使人们能一目了然的证实它的存在
无形资产的无物质实体性是人们对无形资产表面特征的认识,是区别于其它资产的显著特征。但无形资产的无形性是相对的,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二)无形资产包括的内容项目比较广泛
无形资产表现形式多样化,例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配方工艺、商标权、特许权、商誉、著作权、计算机软件权、网络资源、研发能力、企业文化、市场资源等等,它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有形资产一起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做出贡献。
(三)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长期超额的经济利益
这也是对资产作为经济资源这一本质属性的突出强调,无形资产引起的未来经济利益可能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节约成本或企业使用该无形资产引起的其它超额利益。
二、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企业价值创造是指企业资本投入的回报高于资本成本时创造的价值。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源泉来自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企业经营的资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形资产,包括土地、厂房、 设备等;一种是无形资产,包括特许权、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商誉、客户资源等。有形资产是硬件资产,看得见,摸得着,每天都在发挥作用,容易为人们所重视;无形资产是软件资产,蕴藏在企业内部,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无形资产的积累越来越显化,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经营企业的主导资源,企业经营无形资产已势在必行。严格地讲,无形资产是会计学的定义,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则往往称其为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它泛指各种非物质形态的未来收益要求权。正如美国巴鲁・列弗教授在其所著的《无形资产――管理、计量和呈报》一书中指出:“无形资产、知识资产和智力资本这几个词是可以互相替换的。这三个词使用的非常广泛,会计学的文献中一般使用无形资产的概念,经济学家一般使用知识资产的概念,管理学和法律文书中一般使用智力资本的概念。”
智力资本是为解释企业的市场价值同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异的各种无形资产的总称而提出的。斯堪迪亚公司首创的智力资本模型体现了智力资本的构成和价值表现:即智力资本为企业的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耦合。20纪90年代末美国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比大约是2比1,这个数字相当于1945年到1990年间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比平均值的2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有价值的前五位公司中,其市场价值大约是其账面价值的13倍,位居前两位的微软和可口可乐市场价值分别是账面价值的21倍和26倍(1997年6月数据)。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间的这种差距就是市场赋予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总之,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现有的无形资产存量决定了企业当前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无形资产的增长、更新速度及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换句话说,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能量来源,其直接或潜在地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发展状况
由表1可看出,2003年到2007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公司数目和无形资产总额是逐年增加的,2007年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公司所占比例几乎达到96%,无形资产净值总额的增长幅度较之2003年更是惊人地达到了162.25%。从均值上看,每所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的数额也是逐年增加的,2006年、2007年的增长幅度较之2003年分别达到了46.82%和100%。制造业上市公司中中间位置的无形资产数额也在逐年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制造业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在提高,尤其是近两年公司较之以前也愿意更多的披露无形资产信息。但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还是很小的,每年的增幅也很小,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
四、制造业与其它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状况的比较分析
根据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分成了13个大类。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状况如表2。
从表2可看出:一是制造业的规模最大,公司数目最多,占到所有上市公司的58.23%,这也导致了制造业的无形资产总额高居榜首;传播与文化产业的公司数目最少,只有11家,比例为0.72%,而它的无形资产总额也是13个行业中最少的,只有63 692.33万元。二是采掘业的无形资产平均值最高,为214 370.99万元,是传播与文化产业的36倍,金融、保险业无形资产平均值位居第二,数值超过10亿元。三是至于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13个行业均不高,最高的也没能超过7%,这说明无形资产规模还太小,远远赶不上总资产的扩张速度。四是制造业主营业务利润作为制造业的核心利润来源,是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无形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是各行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与无形资产的比率,衡量的是各行业单位无形资产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程度。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在2007年度,金融、保险业的无形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最高为17.92,说明该行业单位无形资产对其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程度最大;其次是房地产业,为9.47;社会服务业的无形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最低为1.68。行业之间差别较大,金融、保险业与社会服务业的差距为11倍左右,制造业的单位无形资产对于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处于各行业的中间水平。
五、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要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造业上市公司应进一步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加大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
尽管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增长,但是就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讲还远远不够,无形资产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有着显著的贡献,所以企业应当在发展有形资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另外,从制造业资本市场对无形资产能够做出及时、恰当的价格反应这一点可以看出,加大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有利于公司融资规模的扩大,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扩大无形资产的会计确认范围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增加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的七个具体项目构成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化无形资产,譬如客户关系、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网络资源等,但是所占份额很少,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窄,导致大量的广义上的无形资产游离于账外,使得无形资产的信息含量被低估。可以进一步扩大项目分类的构成,便于指导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更好地进行归类,从而正确地估计无形资产的价值。
(三)加强和规范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披露情况
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的披露情况各异,有的公司没有披露无形资产的任何情况;有的公司只披露了无形资产的净值总额,而没有披露无形资产的具体构成情况;另外大多数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其无形资产明细构成的披露的较为混乱,例如,很多具体的事物名称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大类并存,没有认真地将具体实物归类;或者将几大类合并记账,造成理解和统计的困难,不利于准确的细化研究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
(四)在充分利用和发展现有无形资产的基础上,加大对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投入
占制造业无形资产绝大部分的是以土地使用权为主的权利类无形资产,而可以为制造业上市公司带来高附加值,超额利润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数额比重偏低,尤其是现在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劳动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银行利率上调、出口政策调整,制造业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正经历一场大的变化,如何顶住压力,生存下来乃至成功实现转型,拥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是关键。提高无形资产的含金量无疑会对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需要制造业上市公司做多方面的努力,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加强自己的研发能力并拥有知识产权,从而使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价值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于玉林. 无形资产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新红,师萍. 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管理研究[J].西安电子科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3] 景莉.智力资本与公司价值[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陈洁,苑泽明.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竞争优势研究[J]. 现代财经, 2008(6).
篇8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其在无形资产计量中的运用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即熟悉情况的当事人在公平交易中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的会计模式。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计量属性角度看,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因此,其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组织会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外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将公允价值写入对具体准则具有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突破,充分反映了我国会计实现国际趋同的信心和决心。
在资产的初始计量中,自愿要卖的双方在公开市场上所支付或收到的现金或其等价物就代表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都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但是在非现金交易中,当交易的资产或负债无法被直接客观地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可以采用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技术进行估计。如在《债务重组》准则和《非货币易》准则中,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1.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2.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3.如果该资产和与陵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对于无形资产计量而言,笔者队为,一般不满足上述1,2两个原则,则多数情况下符合第3个原则,即可采用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技术预期现金流量法。
考虑到目前我国并不真正存在无形资产活跃市场的现实.《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并没有规定按公允价值对无形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无形资产计量的挑战
公允价值存在的前提是资产要有活跃的交易市场,持有无形资产的企业要熟悉这种活跃的市场,但是无形资产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要找到相同或同类的无形资产作比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采用以公允价值为计量日标的现值技术的预期现金流量法任无形资产的计量中最为合适。但由于该方法本身的技术要求,对无形资产的计量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方法基本参数主要有:一是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二是折现率,三是无形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其运用前提条件是:1.无形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2.无形资产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3.无形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看似只有几个参数,似乎很简单,其实几乎每个参数都难以确定,或者说难以准确把握。如预期收益是采用净现金流量还是净利润.用税前利润还是税后利润;无风险报酬率是采用国债利率还是银行利率,采用短期利率还是中长期利率等都有争议;行业报酬率、社会平均报酬率等数据本身的准确含义就很难界定,等等。由于类似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收益预测和衡量参数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对无形资产计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难以界定
实际上,在时间上是很难对技术型资产的经济寿命进行可靠测定的。对一种新的技术型无形资产来说,它的经济寿命是随着技术开发的深度而不断延伸的.用现行的法定年限或协议年限去测定,实际上忽略了无形资产的可持续利用性。因此,我们常结合有形资产去界定无形资产的范围。但有形资产会随着投入规模的大小而发生变化,这使得无形资产的范围难以界定。
(二)无形资产的收益期限具有不确定性
无形资产收益期限的确定,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法律合同寿命,二是经济寿命。我们常常以法定或协议的有效年限为依据,但是无形资产的收益期限要受技术进步和使用频率的影响。而无形资产的计量价值主要表现为超额利润。比如说,一项技术型无形资产法定有效期为50年,但实际上3、5年后就会完成技术更新,原有的技术即使继续受法律保护,也已不再具有先进性,不能再为所有者带来超额利润了。有的无形资产具有可持续开发的特性,如一些技术性无形资产的收益期限随着其开发、升级而得到延长。另外,无形资产:具有独占性.当一项无形资产被所有者独占时,可以较为清楚地确定收益,但是随着技术广泛传播,其价格、成本方面的独占优势逐渐丧失,收益期限也相应缩短。这些部使得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期限难以预测,具有不确定性。
(三)无形资产的收益难以预测、衡量
无形资产的收益是一种超额收益,它必需依附于直接的或间接的物质载体来表现价值,主要有:无形资产的存在使企业相关产品的产量,销量增加或产品价格提高,或两者兼而有之;无形资产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形成了生产经营费用的节约额;自创无形资产的存在和应用节约了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而一个企业取得的收益,除了有资产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人的素质以及市场和机遇等因素有关。企业的收益是资产与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要确定某项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是很难甚至是无法分清的。对无形资产未来收益预测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无形资产的计量,而收益又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收益的预测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四)单项无形资产的收益分成率难以测定
无形资产必须与有形资产相联系,否则就不能独立产生经济效益。在预测无形资产的收益时,通常的做法是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放在一起,然后通过收益分成率将无形资产价值从综合价值中分离出来。由于直接测定无形资产的分成
率较为困难,通常先测算有形资产的分成率,再计算无形资产分成率。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分离出来的收益并不单是一种无形资产带来的,它是除有形资产以外各种无形资产价值的综合反映,单项的无形资产的收益分成率难以测定。
三、应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无形资产计量的挑战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风险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无形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有赖下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最近市场上的交易价格,特别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些都需要有主观判断。既然有主观判断,也就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公司治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一些高管人员的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缺失,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能力也还参差不齐。因此,在现实会计环境下,应加强有关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详细了解无形资产的基本状况,并加强对有关数据资料的分析
为了使无形资产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具可靠性,会计人品在计量前,应详细了解包括无形资产的取得过程、历史沿革和公司概况;公司经营环境及市场情况;无形资产的产权状况;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特别规定情况;相似无形资产的最新状况等情况。有时候.有关方面往往因为自己的利益,将失真失实的无形资产的历史资料提供给会计人员,而会计人员又常常难以查清这种有目的的失真失实资料.这就给无形资产的计量带来了风险。因而,会计人员必须要对有关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并借助合法、有效、辅助的手段,识辨资料的真实性。
由于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期限及收益分成率预测等存在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在计量时一定要重视数据资料的来源。在收益的预测时,要根据适度绩效情景,正确地把握无形资产的收益。由于不可能得到十分完整的市场资料,仅按手头上所掌握的全部资料而得出的结论并非一定准确可靠。因此,笔者认为,会计人员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时必须加强对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
(三)理解国家宏观政策,正确预测无形资产收益
收益预测是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技术预期现金流量法的核心内容,其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收益的预测往往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往往又是会计人员无法了解和预测的。为规避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无形资产收益等的预测带来的风险,会计人员必须正确理解现有的同家宏观政策。
其次,收益的预测必须建立在对无形资产收益状况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多地获取历史的会计资料、主要收益来源及主要成本项目的变动情况、结构情况。无形资产收益预测的基础资料应该不少于三期的历史数据及不少于五期的预测数据。预测后,还要对收益预测的基本假设、相关数据的来源及可靠程度,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复核。复核应当坚持谨慎性原则,对各项目的变动趋势有充分合理的解释。
篇9
一、无形资产特征及作用
(一)无形资产特征
无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组织管理要求,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公认一致的明确定义。本文认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使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外购或自创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相比于有形资产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形成和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非实体性。无形资产一方面没有物质实体,人们无法通过感官直接触碰,只能从观念上感觉;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无损耗、报废时无残值的特性也区别于有形资产。第二,垄断性。无形资产的垄断性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些无形资产受法律保护,使其不被非持有人无偿取得,不被用于非法竞争,如商标权、专利权等。二是有些无形资产只要能确保秘密不泄露于外界,虽不受明确的法律保护,实际上也能享受独占权,如专有技术、秘决等。三是有些无形资产与企业整体紧密相连,只有当整个企业产权转让时,该无形资产才能随之转让,否则别人无法获得,如商业信誉。四是不确定性。无形资产受到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影响,有效期限很难准确确定。同时由于有效期限的不确定,其价值也难以确定,继而与价值相关的投资、回收以及预计未来收益等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五是共享性。无形资产在有偿转让后可同时由几个主体共有,并于不同场合进行配置,在不影响其效用的前提下重复使用,避免机会成本和稀缺性影响。有形资产这类竞争性资产常常会受自身已被使用程度的影响而导致边际报酬递减;六是高效性。无形资产能为企事业单位带来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效益,即无形资产价值具有自身累积效应,企业超额获利能力的强弱与其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丰富度紧密相关。
(二)无形资产作用
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共同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作出了贡献。然而,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有形资产的可复制性导致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击败,而具有垄断性的无形资产形成的竞争优势更为持久高效。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低机会成本性与在价值创造中的不消耗性,是其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高于有形资产的体现。同时无形资产的积聚效益也使竞争对手很难赶超拥有先发竞争优势的企业,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超额利润。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护和发展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获得持久高效竞争优势的根本。据有关数据统计,21世纪以来,中国研究试验与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逐年上升,2013年经费的投入比重首次突破2个百分点。从经费支出情况不难看出,无论是企业、非营利组织抑或各地区政府,都纷纷将重点转移到了对组织有巨大价值贡献的无形资产上来。
二、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案例
(一)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2015年年底,一家名为BlueSpike的NPE将正准备进入美国市场的小米公司诉至美国东德州联邦地区法院马歇尔分院,指责小米通过Tomtop销售的智能通信设备涉嫌侵犯其在美国拥有的专利权。这场使小米公司还未来得及踏入美国市场就遭到“当头棒喝”的官司,将NPE这类拥有新型商业模式的专利授权公司带入了大众视野。所谓NPE,是Non-Practicing Entity的缩写,中文“非专利实施实体”或“非生产专利实体”。NPE是指那些拥有专利但不从事专利产品生产的机构。最常见的NPE应该是科研机构,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NPE则以专利授权许可为其主要盈利模式。NPE与一般公司一样,以努力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以分工明确且数量庞大的专业服务团队,作为NPE整体运营的强有力推手,为以专利诉讼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商业模式得以顺利实现巨额收益保驾护航。仅从专利持有数量来看,拥有98项专利、涉及“数据安全、深度检测、软件签名”等诸多领域的BlueSpike,其实并不算一家大型的NPE机构。而真正的“专利巨鳄”则当属坐拥18 000项专利并实现授权专利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的InterDigital 公司。InterDigital 1972 年成立于美国费城,是无线电话通信先驱者,世界上第一个无线通信网络就是该公司在费城建成的。进入 21 世纪后,InterDigital 转型为知识产权公司,以专利产品为公司赢利点。凭借优秀的算法研发能力和强劲的专利储备,Inter-Digital在全球范围内对包括苹果、三星、LG、诺基亚、爱立信、松下、三洋等多家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专利诉讼,为InterDigital创下了33亿美元的市值。手握众多优质专利,背靠专业运营团队,使得许多NPE凭借唯一的无形资产形成了强劲的核心竞争力,以非生产实体与各行业巨头分庭抗礼,凭借知识经济时代的东风赚得盆满钵满。
(二)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持久高效价值收益
从世界500强不难发现,在许多知名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无形资产的投入往往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微软公司多次进入欧盟公布的各行业研发资金50强榜单前三甲,其拥有的巨大无形资产软实力是使微软公司多年立于行业顶端的根本保证;戴尔公司早年独具慧眼,率先采用计算机直销体系,与供应商和客户双向结盟,市场占有率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而可口可乐公司凭借密不外传的配方和创意多元的营销,常年稳坐全球饮料公司第一把交椅,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产品遍布多个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单纯从经济和技术角度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了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相容性的传统掠夺式线性经济发展观,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沃尔玛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将“绿色供应链”理论引入了产品的实际生产销售环节,实现了组织设计上的突破创新。绿色供应链模式是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新型管理模式,并能有效实现资源的最高利用与环境的最低负面影响共存的理想状态。事实证明,多融入了一个环境维度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无论是对沃尔玛企业本身抑或对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持久高效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沃尔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包括供应商、配送中心、卖场等在内的所有环节,都必须足够环保又足够经济,即整个系统是最优的。这既能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又能降低企业所承担的环境风险。第二,供应链上游所取得的生产绿色化方面的成果,可以在供应链后续过程中得到放大,使企业不仅自身更容易达到环保标准,同时有利于促进供应链上其他利益相关企业共同实现绿色环保。第三,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采用的全新生态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原材料耗用和能源耗费,从生产上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排污费、废弃物处理费等环境治理成本。第四,将节约下来的费用让利给顾客,不仅有利于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口碑声誉和环保的品牌形象,而且也是吸引更多客源、开拓产品市场的渠道之一。这样就形成了经济环保且收益可观的商业流程,并在较长一段经营周期中都将发挥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企业合并后无形资产能够创造更大价值
在众多“走向世界”的我国本土优秀企业中,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首的海尔集团,无疑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无论是其成长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的经历,还是其20年间形成的独特企业文化体系,抑或其力挽狂澜、极具魅力的CEO,都使这个在观念、战略、组织、技术以及市场方面坚持创新的老牌企业话题不断。近年来海尔集团先后兼并了18个困难企业,而后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勇于创新,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成功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创下了高额业绩,并正式跃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牌企业之列。有学者分析认为,海尔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最为关键的是海尔不完全依赖资金投入来拯救劣势企业,而是用自己的无形资产去盘活被兼并企业的有形资产。其核心要点如下:第一,输入管理模式,运用OEC管理重塑企业灵魂。海尔集团的“OEC”管理理念强调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使企业的每一份子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这有力地针对了被兼并企业管理不到位,员工懒散惰怠、凝聚力差的情况。而责任到人、责任到岗、上下连坐的管理原则,一方面鞭策下属员工时刻警醒、自觉高效,另一方面也激励上级领导加强监管、认真负责。第二,传递企业文化,协调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念。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组织管理学均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发展的力量源泉”。海尔集团在兼并初期开始有计划地向被兼并企业渗透传递优势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整合员工思想观念,培养统一的价值认知,为高效管理模式的推行与企业生产要素的重组铺平道路,进而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如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市场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再卖产品、开拓市场理念、先难后易等。第三,利用品牌效应,拉动被兼并企业共同发展。海尔的品牌在业界是“高质量、高信誉、高美誉”的保证,为实现合并后的强强联手,海尔对所推出新产品的质量进行更严格的把关。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品牌运营,以海尔本身庞大的市场网络和极高的消费者美誉度,为新产品高效快捷地占领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海尔集团成功运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实现每兼并一个企业便盘活一个企业, 以一个名牌带出了一群名牌。
三、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影响因素
(一)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
无形资产的价值包括无形资产年收益的评估值和有效期限内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值,即为无形资产在未来收益期内可实现的收益额折现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先进程度常作为评价其收益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遵守法律制度以及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一项无形资产的先进科学技术含量越高,获利能力就越强,相应对企业的价值贡献就越大。
(二)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
是指无形资产产生收益的年份长短。一方面,无形资产越先进,科技含量和领先水平越高,有效的使用期限就越长;另一方面,无形资产的行业重复程度越低,其具有实际超额收益的期限就越长。
(三)无形资产的运用范围
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指其特定主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运用该无形资产所获得超额收益的价值。对运用范围的正当拓展会成为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驱动因素。反之,不正当的空间拓展则很可能会成为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抑制因素。
(四)无形资产的成本
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无形资产的成本确定边界较为模糊,同时不易于计量,尤其是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成本计量更为困难。实际上无形资产的创造发明成本、法律保护成本、发行推广成本等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
(五)无形资产的成果使用
运行状态良好的企业能更加充分地运用所掌握的无形资产来创造价值,降低无形资产的不必要损耗,增强其获利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将无形资产再转让,相比于使用权转让的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对原企业的价值贡献更为显著。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生产角度来看,无形资产作为无实物形态的资产,其中所凝结的人类劳动实际上是一种理论价值;而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超额收益,不仅依赖其本身固有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会受到使用情况的影响,最终可实现价值是衡量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贡献的根本依据。
作者:李欣宇 林新波 张宁 秦棠霜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生工学院 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马克思的财富观无疑是正确的,这与现今社会经济出现的“财富倒金字塔”现象相一致。从个人角度看,家庭所拥有的资产中,金融资产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据统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产在一个家庭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经历着个人家庭财富从价值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股票、存款、债券、房地产等占重要地位的变化。从宏观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进入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中出现了大量的虚拟资产。这些虚拟资产的增长速度惊人,数十倍高于实际资产或物质产品。不断形成以实际资产或物质资产为底部,上面是商品和真实的贸易,再上是名义的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最上面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头重脚轻的“财富倒金字塔”。
财富观念的转变与虚拟经济的兴起紧密相关。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它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它产生于实体经济,又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运行。虚拟经济下,资本增值的本质得到最彻底、最直接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中的虚拟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财富形式相对实物形式的财富更能体现市场经济下财富的本质属性,即财富的社会性。事实上,我们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可能只是一张纸,或一个符号,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我们相信它的存在是依据市场的存在而存在。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可以交换,可以被认可,它可以带给人收益、地位。虚拟经济以虚拟财富为特征,以虚拟资产作为经济运行的要素。
二、“投入——产出”与“报酬递增”经济模式的转变
这里的无形资产是相对实物资产而言的,也可称之为虚拟资产,指那些所有外在无形的财富形式,包括金融资产,还包括各种知识、技术、获得收益的权利等等。从价值确定上来看,所有这些无形资产价值确定都可以采用一种“资本化”的方法,即根据预期未来收益的折现计算其内在价值。这些资产的价格都是建立在人们的观念或信心之上。这明显区别于以投入成本为基础的传统价值确定方法。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体系逐步让位于心理支持的价格体系。
现代主流的经济分析模型以及公司营运的会计体系都是建立在投入——产出的基本逻辑基础之上的。这些模型反映了某个生产过程的投入及产出。传统的计量方式在衡量产品生产部门(如农业、采掘业、制造业甚至运输和公用事业)的经营表现时,有很强的反映能力。然而,当它们被用来提供经济中的服务和信息部门(如健康护理、法律服务、金融服务、个人服务、教育、娱乐、媒体、软件)的信息时,其反映能力就显得十分无力。因为这些服务或信息部门中,对“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其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产品生产部门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信息和创意,不会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耗尽,相反却可以多次重复运用。有些服务(如法律或医疗服务)服务的质量远比服务的数量(服务提供者所花的时间)重要。另外还存在“网络效应”或互补效应:如果某个客户使用的“产品”(如电脑操作系统)其他人也在使用,那么该产品将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或者如果某产品与其他产品配合使用,那么,此时的产品价值高于单独使用时的价值。虚拟经济的特征很多已经完全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情况。
无形资产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最重要的因素。这些“无形资产”或“非实物资产”,如智力资本、研究开发、品牌、人力资本等,将是推动“新经济”最为重要的要素。在这样的时代,对有形资产,如工厂、机器、办公楼、矿产资源等投资和经营的重视,将被智力、组织、制度和良好信誉等无形要素所替代。市场广泛的普遍性以及极强的渗透力,与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密切相连的。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域”(FVM)模型提出
关于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争论,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期末资产价值的再确认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当期收益的重新计算问题。历史成本,以资产的原始价格作为资产的价值,在各期末不进行调整,直到资产被处置(清算)时,资产的价格变动才被记入损益。这样势必造成期末资产的账面价格与市场价格发生背离。支持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使用公允价值可以减轻这种背离,从而使会计上记录的资产价值与市场价格接近。
FASB在2006年9月颁布的SFAS 157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IASB在2009年的公允价值征求意见稿中也有同样的定义。可以看出在准则中定义的“公允价值”与“价格”有关,而其中的“价值”含义却被隐藏起来。原因可能是在这种“有序交易”中,价格最能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在现今的经济学理论中,这种价值是用未来预期的现金流折现计算出来的。所以,会计上公允价值计量虽强调市场价格,但本意应该是追求资产在经济上的内在价值为根本。在市场经济高级阶段,价值和价格正逐步趋向统一。
资产的内在价值如何实现?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只有人和物的结合才能创造价值。对处于经营过程中的资产最能体现这一点。下面,我们重点考虑这种资产的内在价值。这样的资产可以出售,也可以使用。出售可以直接换回货币。如果使用,还应该考虑到资产的使用效率问题。同样的一项资产,比如一把锄头,在张三的手里和李四的手里使用效率是不一样的。根据经济学效率原则,资产从低效率者手中转移到高效率使用者便可以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因而这种转移的机制对人类整体物质富裕程度具有重大的意义。市场被认为正是这样一种机制。因而,资产通过市场交换就可能达到最好的人物结合,从而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假设前面经济收益计算的资产价值已是整个市场中最优的资产使用方式,这种资产使用方式可以在市场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即资产可以转移到最优使用者手中。
我们把上面计算的不同资产价值绘制到图表中,由此得到下图:
其中,β线为资产最优使用时得到的资产价值曲线。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资产的预期价值与资产原始价值之间的差额是主观商誉的部分,即图2中的AeA0线段的长。主观商誉其实是企业所拥有的实体资产之外所有无形资产部分,包括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组织协调力、专利、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主观商誉可以用SG=fx(t,e)表示,其中t、e分别表示时间和企业知识积累等特征。主观商誉应该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所以一般有:SG'=ft'(t,e)>0。γ线为初始资本的市场利率线,它是资本最低回报线,可以通过转换为货币资本的利息实现。其实,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企业的收益由利息和主观商誉两部分组成。
图中的线Ⅰ、Ⅱ、Ⅲ、Ⅳ分别表示传统历史成本会计、脱手价值会计(EixtVA)、剥夺价值会计(DVA)和现行成本会计(CCA)下资产在不同时段的价值曲线。很明显,脱手价值会计线、剥夺价值会计线和现行成本会计都是对传统历史成本资产计价的偏离。从理论上讲,它们更接近理想的资产经济价值线。稳健性原则是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基础之一,所以,当资产的原始价值低于市价时而被确认,所以线Ⅰ可以替代γ线成为最低界限。
当资产的市场价格高过β线或跌破γ线时,资产就可能被转移出企业,这样资产从高效率使用者手中转移到低效率者手中,造成社会福利的降低。
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落在AeA0EA围成的区域,即图中阴影部分,我们称这个部分为“公允价值域”。“公允价值域”意指采用非历史成本会计计量资产价值可能落入的区域,它表示资产计价对传统历史成本会计计量的偏离,以及对资产内在经济价值的趋近。
四、公允价值计量与无形资产价值发现
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市场对资产有效使用的竞争,代表了市场对资产价值的发现。资产的价值基于实体资产的效用之上,越来越多的是所注入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确实,无形资产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最重要的因素。
公允价值计量为什么会在新时代成为为人瞩目的计量属性登上历史舞台,这与市场深化带来的财富创造过程和财富投入要素变化有关。无形资产、无形财富逐渐成为新经济的主角。这些无形的要素,看不见、摸不着,它们是真正的“幽灵”,无时无处不存在,并越来越左右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我们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我们却无法准确捕捉和计量。由于无法入账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越来越多,造成了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巨大差异。这使人们日益感觉到建立在工业社会经济模式之上的历史成本会计不能满足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看为是应对这种挑战的最初一步。正如前面分析的,采用市场价格的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市场发现价值,而这些价值更多的是那些粘附在有形实体上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股票和债券的价格提供了一种计算公司市场价值的方法,而公司的金融索取权(债务加股东权益)正反映了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看作是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与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无形资产给公司带来的未来价值增值的总和”。无形资产可以分为需要与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间接产生收益的无形资产,以及直接通过交换获得价值实现的无形资产。我们先来看参与经营过程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包括:知识、技能、专利等等。它们通过与物质要素结合,通过生产过程实现其价值。在会计上,通常我们可以把这些无形资产称为“主观商誉” (subjective goodwill)的部分。如图3所示,即:线段AeA0(或bd)之间的部分。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式,我们无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虽然,在传统历史成本会计中,分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对于可辨认无形资产可以根据其获得的成本入账。但是这个价格与该无形资产带来的未来收益无法相比配,它远远低于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未来价值。如图所示,根据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系统在t2时点,我们只能确认资产的价值到D点。但是,此时由于无形资产的存在,企业资产的价值确远远高于D点。D价值点之上的广泛区域,在历史成本会计系统计量方式下,被忽略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虚拟经济逐步替代了实体经济,人们对财富的观念逐步由实物财富转向虚拟财富,以无形资产为特征的虚拟资产逐步替代了实体资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要素。这造成了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传统会计上确认的历史成本价值越来越分离。我们需要采用新的计量方式,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发现无形资产的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了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发现,是对传统会计计量方式的重大革新。公允价值计量其实质就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它采用资产的市场交换价格作为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虚拟资产作为一种纯粹的价值社会存在方式,它们的价值采用市场价格是合适的可行的。在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中,物质财富占的比重越大,个体对社会的依赖程度越小;虚拟财富的比重越大,个体对社会整体依赖度越大。资产的无形化、虚拟化,使人们越来越紧密地通过市场联系在一起。市场价格已成为人们行动的指标,人们据此判断他所拥有的名义上的财富。资产的价值越来越直接体现为它的市场价格。以市场交换价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直接体现了财富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经济模式的转变。
如图3,B点是企业资产在t2时点资产的市场价格。这个市场价格包含了资产的物质价值量,更包含了粘附在物质形态之上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线段BD表示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上确认的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加,它表示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发现。而对于体现为直接交易的无形资产,如金融衍生资产,它的价值唯一客观的确定形式便是它的市场交换价格。
五、结论
总之,市场深化带来的经济虚拟化与财富价值观念的转变,使价值的社会属性凸显。市场价格作为一种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价值衡量指标。以市场交换价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适应了这种新经济模式的转变,利用市场实现了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徐鸣:《企业中的虚拟资本及其管理创新》,《财经科学》2013年第1期。
[2]宋琰:《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16期。
[3]刘强安:《虚拟资本与公允价值关系初探》,《财会月刊》2009年第9期。
篇11
一、技术类无形资产价值的特征
1.技术含量高、知识含量高。从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来看,技术和知识含量在其提供的服务价值中占有绝对优势。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主要依靠技术、知识的投入,技术和知识的倍增性使得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呈现倍增性。如计算机软件的物质资源消耗很低,但技术和知识资源的蕴含量极高,使得其高附加值性特别突出。
2.能够为持有者带来超额利润。技术类无形资产具有远远超过一般商品价值量的扩张能力,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物质财富具有巨大的作用,其控制主体通过在生产经营中使用技术类无形资产,可以获得超过社会或行业平均收益水平的能力。利用技术类无形资产获得收益的方式,主要有直接使用技术类无形资产从而使控制主体获利,通过技术转让来完成技术成果的转化从而获得收益,以及利用技术入股从而获取股利等等。
3.价值转化过程风险较大。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具有创造性,因此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存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制过程中的风险性。包括研制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研制成功后被别人抢先取得专利,或因技术进步失去使用价值等;另一方面是技术类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技术和知识的消化掌握需要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市场情况发生变化,采用新技术要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就有风险,此外新技术开发的新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要,也有风险。因此,无论是对技术的研制方还是使用方来说,技术类无形资产都有较大的风险性。
4.投入和产出呈现弱对应性。无形资产是智力劳动的成果,是个别生产,一次性生产,有较大的探索性和风险性,失败的可能性大,常常是经过无数次失败后才取得某些阶段性成功,所以无形资产的投入不易量化。同时无形资产的产出与投入没有成正比的对应关系。无形资产的价值不是由开发和研究的成本决定的,也不是由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由其给使用者带来的效用决定的。所以一般来说,不是投入的越大,或者科技价值高、技术含量高,无形资产的价值就高,他们之间是弱对应的关系。
二、技术类无形资产的范围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知识产权公约(条约)的有关规定,技术类无形资产主要是由技术类知识产权组成,包括专利权和专有技术。专利权是指由国家专利局或代表几个国家的地区机构认定,根据法律批准授予专利所有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使用权、转让权、许可权等权利。专利法规定只要具备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发明就可以申请专利,经批准后,发明人或单位就可取得专利权。专利通常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有技术,又称为非专利技术,是指未公开或未申请专利但能为拥有者带来超额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的知识或技术。具体包括:计算机软件、工业外观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等工业版权,各种设计数据、技术规程、工艺流程等技术资料,专家、技术人员等掌握的不成文的知识、技巧和诀窍等。
三、技术生命周期与技术类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无形资产的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从其开发、形成到广泛应用乃至被另一种新技术所替代的全过程,通常分为发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技术类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方式和收益的大小不同,而且承担的风险也不一样,因此,在对技术类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应结合该无形资产所处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所具有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由于衰退期的无形资产已失去使用价值,无需对其进行评估,所以下面只对发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技术类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1.技术发育期无形资产适用的评估方法。处于技术发育期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技术尚在研发阶段,没有取得最终成果;(2)技术刚刚取得成果或刚刚取得专利等,尚未投入市场开发;(3)技术已获得承认或获得专利权,一直没有投入生产销售等;(4)难以通过市场销售、许可使用权获得收益的技术等。 这个阶段无形资产的特点是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大。由于尚未投入规模生产或投入市场销售,难以量化未来的收益,所以价值评估不适合使用收益法和市场法。此外,这个阶段买卖双方的交易多是以成本补偿、费用摊销取得合理利润为目的,所以采用成本法评估其价值是较为合适的。在评估中,由于技术发育期的无形资产大多处于研发阶段、创作阶段或刚刚完成正在申报专利前后,价值贬值的因素被弱化了,有些甚至于可以不考虑贬值。
所以,技术发育期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基本模型为:无形资产总价值=开发成本+正常利润,其中开发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如参与研发的相关人员的人工工资,研发过程中所耗费的材料、能源费,专用设备折旧费,信息资料费,外协费,咨询鉴定费,培训费,差旅费等等,也包括各种间接成本,如为管理、组织研发的一切摊销费用、通用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科研工具、仪器及公用水、电、气的摊销费等。正常利润是指从科研投资应取得的最低利润,这部分的利润率应以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依据,是研究开发者从事科研投资应获得的起码利润。
2.技术成长期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技术成长期阶段是指专利、专有技术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技术资产形成的产品,在法律上取得认定后,已投入规模生产使用,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率还不高,但销售业绩上升很快。处于成长期的技术产品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核心竞争力不够,在新老竞争对手的挤压下,未能实现规模经济,逐渐失去市场;另一种是技术产品竞争力超过对手,在市场上战胜对手,得到用户认可,占有率提高。成长期的技术产品,获取超额盈利能力和发生风险的机率都很大,所以在对其进行价值评估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采用成本法加成未来收益的一种折中模型,即成本――收益模型: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
式中:C――成本补偿额
K――技术分成率(各期分成率可以不同)
Fi――分成基数(未来的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或超额收益)
r――折现率
i――收益期限
成本―收益模型实际上是收益法基本模型的变型,它首先能保证出让方获得成本补偿额C,同时在未来收益中获取收益分成,并且分成率K可以是变化的:在该技术资产能带来高收益的期间,可以分得高比例的收益分成;在收益低,风险大的时期,分成率K可以低一些。
3.技术成熟期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技术成熟期是指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中能够为占有方、使用方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并且这种收益是高于企业有形资产收益之上的追加收益,也可以理解为高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的超额收益。处于成熟期的技术类无形资产己被市场认可,其所能带来的未来收益比较稳定,风险相对较小,也容易计算,这时的评估方法适合采用超额收益现值法。
超额收益现值法主要是把技术类无形资产未来所产生的追加收益或超额收益进行量化并计算出其现值来确定其评估价值的方法。基本公式为: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P=
式 中:Ri――被评估资产第i个收益期的超额收益
r――折现率
i――收益年期
n――收益期数
基本公式中超额收益Ri的计算,又根据实务中实际取得数据的不同,分为直接超额收益法和间接超额收益法。
(1)直接超额收益法。技术类无形资产产生超额收益的方式一般包括如下几种:产品成本的节约或降低;产品质量、性能、档次的提高导致产品售价的提高;产品商标、消费者认可等因素导致产品销售量的增加,从而形成利润的增长。所以根据技术类资产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方式不同,其确定可以采用如下四种模型:
①成本节约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新技术引入使成本降低,费用节省形成超额收益的情况。
超额收益Ri=(Ci-Co)・Qi・(1-T)
Ri――第i年超额收益
Ci――采用新技术后第i年成本
C0――采用新技术前的成本或同类产品成本
Qi――第i年产品销售量
T――所得税率
②收入增长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新技术引入使产品质量、档次提高、售价提高,从而获得技术超额收益的情况。
超额收益Ri=(Pi-P0)・Qi・(1-T)
Pi――采用新技术后第i年产品价格
P0――采用新技术前产品价格
③市场扩大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新技术引入使销售额增加、市场占有率扩大从而获得技术超额收益的情况。
超额收益Ri=(P-C0)・(Qi-Q0)・(1-T)
P――产品销售价格
Qi――采用新技术后的销售量
Q0――采用新技术前的销售量
C0――单位成本
④综合模型。以上模型将技术资产形成的超额收益来源进行了人为的划分,如 果考虑成本、价格和销售量同时改变的情况,可以用综合模型。超额收益R=[(Pi-Ci)・Qi-(P0-C0)・Q0]・(1-T)
专利、商标等技术类无形资产评估时,如果掌握的资料能够采用直接比较法比较本企业或同类企业使用新技术前后成本、收入、销售量的变化,应首先使用直接超额收益法。这种评估方法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外合资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商标转让、许可使用中均可直接引用。但是在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无法取得无形资产使用前后可比性的资料,技术类无形资产超额收益的确定也可以采用间接超额收益法。
(2)间接超额收益法。间接超额收益法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当无法对使用新技术资产和不使用新技术资产的收益情况进行对比时,将无形资产和其它类型资产在经济活动中的综合收益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即“超额收益”,它是采用技术资产为企业带来的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那部分收益。
间接超额收益法的模型为:
技术类无形资产价值P=
式中:Ei――第i年的净收益
Wi――第i年占用资金
IRR――行业平均收益率
r――折现率
n――预测收益年限
与直接超额收益法相比,间接超额收益法不需直接比较无形资产使用前后的获利水平,使超额收益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了,在我国,商标、专有技术、科技成果等不易找到相同或相似技术资产进行直接比较的无形资产,采用间接超额收益法进行评估最为常见。
参考文献:
篇12
一、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现状
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保护和利用皆有了重大突破。但其对企业价值的实现上仍存在一定瓶颈,主要包含两方面现状:
(一)企业无形资产总体规模小。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大环境下,企业虽认识到技术于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但对技术开发、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仍不够。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率较低。
(二)企业无形资产利用不充分。由于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不易被人的感知把握,且无形资产的计量等也存在很大争议与不确定性,导致公司上层缺乏这方面的管理意识,从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关注较少。
二、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无形资产的权重结构不合理
无形资产这一特殊资产的无实体性决定了其价值与作用很难直观地反映出来,而大多存在于观念之中,因而极被忽视。
(二)缺乏管理保护意识
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了企业初步认识,但仍有很多管理层缺少系统的管理理论与资产管理实践经验,缺少无形资产管理意识,缺乏无形资产运用和增值经验,对无形资产的内涵及价值认识不到位。
(三)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认识不足
在我们保证对无形资产的正确认识及有效投资的同时,还应注意管理措施是否利于无形资产的保、增值。在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无形资产遭到不同程度的流失。企业的管理层对无形资产的增值保值战略措施的重视与实践十分必要并且刻不容缓。
(四)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
企业的管理层及信息的披露方具有不同的动机,报表使用者担心不当的披露可能会对企业的竞争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形成披露不充分格局。
三、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制度规范对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影响
1、现行会计制度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确认范围不够宽泛,无法从数与质上完整客观地反映企业拥有控制的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的核算中,研究开发费用处理不尽合理。技术、人力等无形资产占比增加,更新速度加快,使既定的无形资产直线摊销法不利于企业对无形资产真实价值的反映,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进行无形资产投资。
2、无形资产管理制度阻碍了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企业内部无形资产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缺少对无形资产管理基本规范制度的建立。
(二)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影响
1、企业管理者的认识不足。长久以来,我们总会将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归结为物质资本匮乏,上到宏观决策者下至企业家认为经济的发展与资本有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长久以来重复投资大、耗费多、效益差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正是在于过份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而同时忽视无形资产的作用。
2、缺乏经营管理动力。除管理者的认识因素之外,管理者缺乏管理的动力也时刻在影响着无形资产提供企业价值的程度。国内的多数企业并未将无形资产经营状况优劣纳入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核范围,这明显导致了管理动力的不足。
(三)无形资产自身的局限性
无形资产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限制了其价值创收,首先是其高风险性。无形资产的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一定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的结果往往呈现偏态分布,只有少数的成果可以一鸣惊人。这种高风险性又反作用无形资产,抑制企业投入以及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无实物性同样阻碍着无形资产价值贡献。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功能与作用很难直观反映出来,极易被忽视。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现在它会给企业带来一定超额利润。但这种超额盈利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表现在未来收益、经济寿命、资本化率很难确定。在未来收益上,无形资产很难脱离人为地估计判断,尤其对于技术型无形资产,刚开发出来就走向淘汰的可能性很大。
四、企业实现无形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对策
(一)增强无形资产的开发与投资力度
若想将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发挥到最大,应对知识性无形资产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优化资产结构与资源配置。同时由于企业品牌与文化建设的递延与增值效益,应着重投入以创造企业软实力吸引力,为企业累计更丰厚的价值与资源。
(二)完善无形资产的科学管理制度
1、完善国家会计制度的约束。利用企业无形资产实现超额利益的创收,需要我们在充分考虑到无形资产特性的基础上对国家无形资产的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急需拓宽确认范围;规范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具体项目名称构成;完善与增加企业无形资产项目的信息披露内容;建立保护无形资产管理的配套法律制度。
2、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力度。对无形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结合现有管理知识,规范相应管理制度,还应完善与无形资产管理人员相关的制度规章。并随着无形资产管理的发展加以更新,建立时刻有保障的管理。同时要设置无形资产管理机构。保证其能独立的规范并负责各类无形资产经营管理,使无形资产管理尽快走向制度化。
3、增强员工管理意识。企业的资产管理层应当加强力度普及员工对无形资产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的了解与认识。无形资产能为企业获取超额利润、提升实力。企业要加大无形资产的宣传,增强保护意识,使员工自觉维护无形资产,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加大对无形资产的保护。
(三)加大对无形资产的保护
由于无形资产极易被人所忽视,也很难让人去相信能成为企业创收的有效、有益资本。针对当前流失现象,应大力普及其内涵,更新现代资本观念,集合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增强对企业内部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从外部环境加强保护。国家应结合经济新常态,对现存法律法规加以推广。同时需注意无形资产保护的国际化进程。政府主管及上级部门应加强无形资产保护及管理意识,通过颁布有关法规,执行、审理案件,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无形资产保护的意识。
2、从内部环境加强保护。企业应设立专门机构,配置专业人员,建立无形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及内部审计制度,进行无形资产的全面管理;加强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对外投资转让的核算,充分关注自身无形资产的价值;完善无形资产的管控,及时地评估和确认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经济寿命、资本化率,确保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动态上掌控企业无形财富。
篇13
之前的研究主要在定义和测量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这些理论使我们意识到企业资产结构基础在发生改变,无形资产作用日益重要。然而,现在的理论很少涉及支持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的驱动力,包括那些驱动力的动态因素。这也是现在的关于无形资产促进价值创新的科研成果不能为实践所用的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术研究没有尝试用新的方法去研究企业资产基础,本文我们将用分类法的思想来分析无形资产。
依靠两个标准解构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即它们是嵌入“单个实体”中还是“系统和结构”中;它们是在“非市场关联”中还是“市场关联”。
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分类是将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使我们对现代企业资本基础和它的价值和运行有个更好的理解,这种理解对于我们设计管理和政策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人力资本
在人力资本理论中,资本嵌入在每个个体中,我们暂时不考虑嵌入在团队,社会关系和组织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新古典理论强调:学历和职业资格是人力资本中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可以看做“知识产权”,它不能进行交易,可以看做企业的一项资产,隐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进行分享和学习的。主流新古典主义学院孤立地看待知识资源,然而其他分支强调可以产出,应用和使用的重要性,这些不同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主流新古典主义主要关注显性知识。然而,制度经济学家,进化经济学家和组织理论家强调隐性知识是最重要的资产。
Schumpeter 创立了经济发展和通过技术改革和创新进行新的价值创新的理论。他关注企业家个人对创新的贡献,这种创新是对资源的新的配置。这种创新精神要应用于实践中“建立新的实践”才能产生优势。传统的熊彼得观点认为企业家精神不能只是理解成根本性的发明和创新活动。重点是企业中每个单个个体能想出好主意来帮助企业改善某些方面,这些主意一定要给企业带来价值创新。因此,灵活的组织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二、企业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资产定义为那些能使组织发挥作用的技术,网络,方法和过程。它嵌入在人们系统或组织的关系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
主流组织理论强调管理和组织的结构对价值创新的重要性。Nelson and Sampat 认为我们需要把“机构”理解为组织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延伸了管理理论,制造企业流程应如何适当的进行。组织因素作为资产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环境都对传统成本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创造了一个新“社会技术”,技术帮助我们建立和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的网络和系统的方式是一种资产,但如果我们不懂得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价值创造服务它将没有任何意义。
社会资本常常嵌入在“网络”和“社会共同体”中,网络可以看做一个正常的或者结构性的关系。一个社会共同体是规范、价值观和共同的理解关系的反映,经济中的行为是嵌入在网络和共同体中的。这项资产关系到人们如何互相交流和彼此帮助,有助于提高企业战略网内企业间关系的稳定性,战略网络能够使用和控制信息、市场和技术。
三、市场结构资产
市场结构资产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潜能,这种潜能归于与市场结构相关的形资产。广泛的战略管理和制度升级方法已经集中在各种各样的市场结构资产上,市场结构资产被认为是公司获得和维持市场份额的途径的重要因素。
在波特的“五力模型”市场竞争力分析方法中,如果公司从事战略投资,并在他们的产业结构中找到一个战略地位, 在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是某种能够抑制竞争力量,推动经济回归到零,那么这样的公司将会是优胜者。因此,关键就是阻止新进入者并且将价格提高到高于长期成本。根本上,产业结构中的市场定位是关键的资产。
四、品牌
品牌可以被看做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们不属于任何结构和系统性的市场关系,它们只是资产本身。品牌表示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和身份。商品品牌用来区分产品。服务品牌向我们描述服务,着重表现它的质量,可靠性等而不是该服务如何实行的。公司品牌(或标识)是那些公司名称已经存在,有意义并且因此在市场中存在价值的东西。市场营销研究关注于品牌对于顾客忠诚度的产,品牌可能是最明显的市场资产。企业收益的增加可以适当的从品牌的额外价值中获得,不论品牌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份额还是通过在广告方面的巨大耗资来获得,品牌对企业在产生顾客忠诚度方面来说是巨大的资产。
五、专利和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