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工作成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管理工作成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财务管理工作成效

篇1

(一)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而言,提高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是财务管理部门提高财务管理成效的重要内在原因。然而,在某些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思想认识不足,其工作认识和思想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和思维,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工作的现代工作理念和职业素质。

(二)财务管理的制度有待健全和完善

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一个部门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完善的财务制度和政策、严谨的财务安全规范是保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重要支撑。然而,在很多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账目不清、假账、私设小金库等现象还是存在,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惩治,但是还没有根本性的杜绝。

(三)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的因素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时代,人才是一些要因的首位,可以说无论哪个企业,在人才上懂得投入、善于管理、勤于使用,那么这个企业的竞争力一定很强。在某些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相对欠缺,工作应付交差,积极性不够,主动性不强,慢慢的思想僵化,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发展。

(四)财务管理部门风险意识不强

财务风险关乎企业的资金安全,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风险控制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资金管理不善。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子公司的资金使用上有很大的自由支配权,未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未设定严格的报批和支付程序,检查不到位,审计不及时,对资金的监管严重失控。

三、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提高财务管理的思想认识

想要全面的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首先就是要全面的解放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盘活当前财务管理部门的僵化思想,以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对员工进行思想的再教育。思想意识是一切行为结果的开始,所以财务管理部门员工的思想意识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成效。思想认识的提高,有利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流程和模式,提高自身主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和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创新

篇2

一、当前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者业务能力较差当前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财务管理者业务能力较差的不良现象,该现象不仅影响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而且还严重影响到广播电视台的未来发展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不仅直接反应出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用人机制不完善的现象,而且还更直接的映射出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相关制度不完善的情况。所以该问题,不仅是阻碍当今广播电视台内部管理创新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广播电视台内部管理工作不完善的体现。

(二)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广播电视台的经营业务十分广泛,所以便出现地方政府干涉广播电视台内部管理的不良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广播电视台的管理者和地方政府只一味追寻经济利益,却忽略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管理者缺乏相关财务管理意识。该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发展和高效创新,使财务管理工作成为广播电视台内部管理体系中的严重漏洞,进而影响到广播电视台整体发展进程。所以为确保广播电视台能够得到良好的未来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就应当树立正确财务管理意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进而为广播电视台的新时代转型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管理基础。

(三)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部分地方广播电视台,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匮乏,进而导致财务管理机制也不健全。一些广播电视台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仍使用当地行政单位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使其在根本的制度问题上,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导致广播电视台失去原有的市场竞争力,严重时甚至出现不法人员私自挪用公款,或贪污公款的现象。当前广播电视台的社会属性已经愈加明显,而电视台内部的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动力。收支管理不严格、报销管理不规范、核算机制不完善等财务管理问题,极不利于广播电视台的发展。

(四)财务人员综合素养不高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者业务能力差、相关管理者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直接使广播电视台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下降。所以想要将当前广播电视台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从根本上给予解决,首先就应当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养,为其构建良好的工作意识,以此为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未来发展构建重要基础。

二、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未来发展思路

(一)提升财务管理者业务能力当前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思路,应首先将提升财务管理者业务能力制定为第一目标。该发展思路,不仅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与高效运转,同时还能为广播电视台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财务基础。在该问题上,建议广播电视台相关管理人员大力栽培财务管理者,定期为其提供进修学习或对外沟通的机会,为其构造良好的提升业务能力空间。同时,建议广播电视台相关管理人员将财务管理者的业务能力水平列入岗位考核指标内,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在为其提供业务提升机会的情况下,如果其业务能力水平还不能进行有效提高的话,则采取更换财务管理者的解决措施,以此保证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的尖端业务水平。以某地方广播电视台对其内部财务管理者业务能力提升问题的处理方式举例。该电视台定期指派财务管理者到国内外知名财经院校进修,并将财务管理者的业务能力考核成绩列入其绩效成绩内,让财务管理者对提升业务能力事宜,存在一定的压力感,进而达到预期效果。

(二)树立新型财务管理理念当前广播电视台规划财务管理未来发展思路时,建议将树立新型财务管理理念列入其中。想要让财务管理工作在广播电视台运营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价值,首先应要求其内部拥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理念。在这一问题上,建议广播电视台积极参考国内外其他广播电视台的财务管理理念,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而树立起完全符合自身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台管理人员可以参考大数据时代背景中的各项先进理念,将其中的科技技术手段融入到自身财务管理理念中,在保证财务管理理念满足广播电视台未来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能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三)建立或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定完提升财务管理者业务能力和树立新型财务管理理念两项发展思路之后,广播电视台的财务管理未来发展思路应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考量。想要让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满足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建立或完善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让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制可依、有度可循,同时还能为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构建良好的发展基础。根据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广播电视台在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应着重加强对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票据审核、资金收支和报销流程等环节的监督与管理。让该财务管理制度,在满足广播电视台发展需求的同时,加强资金监管力度。以此,杜绝不法分子挪用公款或贪污公款的现象。以某地方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制度举例。该管理制度中,明确提出:“1.财务部要加强对资产、资金、现金及费用开支的管理,防止损失,杜绝浪费,良好运用,提高效率。2.银行账户必须遵守银行的规定进行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至供本单位经营业务收支结算使用,严禁借账户供外部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为外单位或个人代收代支、转账套现。”

(四)打造高素养人才团队在制定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未来发展思路时,建议将打造高素养人才团队列入思路之中。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总体工作成效,一支高素养的人才团队是其重要基础保障。该思路不仅能够弥补当前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而且还能为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工作者综合素养构建良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建议广播电视台积极为当前财务工作者营造提升综合素养的机会,同时还要不断吸收拥有高综合素养的优秀财务人才加入广播电视台财务管理团队中。财务人才职业素养是广播电视台发展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影响广播电视台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能够确保广播电视台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同时还能积极实施国家所提倡的财务规定或财政优惠政策,进而为广播电视台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篇3

目前在我国供电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内容,首先是对企业在财务基础工作质量方面的评价,这部分评价比重一般在50%~55%之间,是所有评价内容中比重最大的部分。其次是企业在应对财务管理风险时的管理工作水平,这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为5%左右,可以看出5%的比例对于当前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工作需要而言,比重有些偏小了。再次是对企业在重大财务项目上的工作完成情况的评价,这部分的比重约占总体评价的30%左右,最后则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工作成果评价,这部分比重约占10%左右。

二、我国现行供电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供电企业在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在评价项目、评价比重以及评价方式方面都进行大力度的改革与完善,对于我国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基础工作建设、提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总体水平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由于改革尚处于初步阶段,对于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仍然无法实现更好的应对及措施制定,所以对于现行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事实来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比重失衡

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比重方面一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所谓财务指标是指供电企业的资产经营情况及数据、经济运作情况及数据等,非财务指标是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收益,但对于供电企业生存发展及未来成长有重要价值的指标数据,如无形资产、科研技术等。但是目前我国供电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要么是偏重财务指标,要么是偏重非财务指标,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偏重非财务指标的情况更加突出。而很少有企业能够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这不仅影响了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供电企业的实际生产与发展。

2、缺乏有效的定性分析

在财务绩效评价表格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评价项目,“XXX工作是否完成”,后在评价栏目中则会有“是”与“否”的选项,在评价考核模板中这种是与否的评价内容数量众多,一般来说都依靠简单的是与否在进行得分计算。但是在实际财务管理操作中,相同的工作内容,会因为其工作开展的广度、开展的深度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而导致工作结果、工作质量以及工作完成效率方面的巨大差别。因此此种简单以“是”与“否”来界定财务管理工作完成质量的方面存在诸多不科学和不合理性,无法准确反映财务工作的真实绩效情况,不利于横向与纵向比较。

3、缺乏重点的指向性

供电企业目前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在内容的涉及面上能够充分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能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全面分析评价,其包含的内容能够充分展现当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新变化。但是由于评价体系规模有限,范围过大、内容过多的评价项目必然导致在具体项目的评价分析中的重点把握不足,容易造成面广点多不够深入等实际问题,从而无法通过财务绩效评价结果还反映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工作问题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典型问题,此外,项目过多也会让评价工作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不利于评价操作人员的精力集中,无法得出更为有效、公正、科学的评价结果。

4、评价结果不够细化具体

评价结果是对该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成效的最终体现,但是目前许多绩效评价体系在评结果部分往往以星级进行评定,如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这种结果给出方式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划分出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能够为创先争优给出一定程度的指标依据,但是无法进行更为细化的优劣区分,不能够通过这种评定结果来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成效的正确反映,无法进行量化分析与有效衡量。

三、提升供电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

前面我们对供电企业现行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严重影响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同时也会极大地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所以加强供电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确立与改革成为当前供电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改革工作的最重要内容。根据前文提到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对策与措施的研究。

1、加强计分卡创新设计

这里所说的计分卡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工作中逐渐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平衡计分卡充分实现了企业发展愿景、企业发展使命、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以及企业内部各组织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了有机结合。供电企业也应该加强这种平衡计分卡在财务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当中的具体使用,在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中,要充分包含企业客户、内部流程、业务指标的学习与成长,让企业能够一方面关注财务管理质量高低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保值增值潜力的关注程度。在供电企业推行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中,要切合供电企业的自身特点进行专门化改造,例如增加财务指标的具体项目,如安全生产指标、营销服务指标、工作作风指标以及廉政建设指标等,从而实现计分卡在供电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工作中的指导体现。

2、有效精炼评价模板、突出评价重点

供电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现行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一大问题就是在评价工作中无法有效突出监控评价的重点,太多旁枝末节占用了太多的工作资源,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必然丧失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应对能力提升,让评价体系难以充分体现其积极作用。所以必须加强评价体系及审核工作中的中心问题及重点内容。例如过去常见的评价考核表格中都会出现对财务会计数据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的评价项目,这些项目对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的,但是在评价模板中,这些重要项目的分值却与其他一般项目一样,这将无法凸显出该内容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无法督促财务管理人员对这些项目引起足够重视。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在众多评价模板当中,存在许多内容重复、繁琐的评价要点,这些内容雷同的评价项目会给评价工作增加更多工作量而无法获得更多的评价积极效果,所以应该酌情进行删减与合并。此外对于一些表述不够清楚的内容,也要进行更为准确的语句设计。同时还有一些诸如“是否进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有效建设以及是否达到执行预期效果”等超出财务管理部门自身职责的内容页可以进行删除。通过评价模板的精简与重点突出,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评价工作的总体工作量,同时也能够以更好的效率与质量来完成绩效评价工作,突出需要考核的重点项目。

3、加强评价模板的定性分析改造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绩效评价体系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现行财务绩效评价模板中对于定量分析有了足够多的重视,但是对于定性分析却比重不足,以至于许多考核评价为合格的工作项目,其实际工作质量却仍未能达到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对项目工作质量定性的改造工作,如将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细分,增加诸如工作量完成情况、工作成效取得情况、前后工作衔接情况等更为细致的评价内容,从而全面体现其项目的实际工作质量,为横向、纵向绩效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4、增加财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及财务管理风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质量的考核评价力度,需要在绩效评价模板中增加具有针对性的评价项目。如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企业资产管理质量、企业电价管理情况、企业资金管理情况以及经济活动分析情况等多种新项目。从而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御能力的监控与提升,加强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备程度。

5、合理设置标杆指标

评价工作的标杆指标设置对于提升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具有极大的激励与督促作用,能够提升自己企业在同行业企业当中的综合竞争实力及业务水平。所以许多企业都进行了相应的标杆指标设置。但是载标杆指标设置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企业一味追求更高的标杆指标,将标杆对象锁定在了同行业最高甚至是世界顶级企业身上,虽然标杆对象水平越高越能激发自身的工作斗志,但是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过高标杆设置同样也会严重打击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不但无法起到激励与督促作用,反而只会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及工作经历。所以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绩效评价的标杆对象应根据自身实际工作需要及国内市场竞争要求来酌情设置。

四、结语

供电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确立是为了有效提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总体水平,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能力以及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的契合与统一。虽然我国供电企业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方面经过多年努力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必须有效加强绩效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确立与完善,必须让绩效评价体系能够符合企业的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需要,从而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述评[J].会计之友,2010(5).

[2] 丁宏伟: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的积极应用及问题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5).

篇4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0031-02

0 前 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企业想要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环境当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实力,那么仅仅依靠过去那种一味扩大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以及生产销售领域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在微利时代的今天,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现在,企业只有不断提升内部管理工作质量、实现管理工作精细化才能在市场当中立足,才能实现进一步发展。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想要获得进一步提升,想要实现精细化和现代化就必须转变职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实现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已成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想要实现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必须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1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内容分析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想要实现职能转变,想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切实加强对财务管理职能转变具体内容的了解。下面就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1.1 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财务管理工作在我国已经推行了许多年,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能说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没有彻底脱离财务会计基本工作模式的限制,同时在财务管理工作的观念和意识上也未能从被动转向主动。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局限于账目记录、收支整理、凭证管理和审核等工作,处于被动管理阶段,这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从被动到主动就是要让财务管理工作从会计相关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通过自身的管理工作为企业经营者、决策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真正以提升企业全面经营运作质量为目标,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

过去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只关注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部门,如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而对于其他不会直接产生经营效益的部门关注甚少,如后勤保障部门、办公室等。但是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加强对直接产生经营效益部门的关注力度,更加需要进一步细化财务管理内容,要让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经营运作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最大限度降低财务管理工作成本,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从而帮助企业用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

1.3 由执行向决策的转变

过去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就是按照企业经营者与决策者的决策结果进行工作,领导说要抓什么工作就抓什么工作,领导说要关注什么问题就去关注什么问题。虽然在执行过程中也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只是对命令的一种执行而非主动的管理。当今社会,企业在迎来更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为企业经营者、决策者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要通过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出谋献策,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参与决策的职能转变。

2 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促进作用

前已述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实现从被动性向主动性的转变、从粗放向精细化的转变、从决策执行向参与决策的转变。要实现这些职能转变仅仅依靠我们坚强的斗志和正确的信念还远远不足,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必然涉及工作任务的增加和工作难度的增大,必然涉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同时财务管理参与企业的重要决策的前提是真正提升财务管理总体质量。但是如何才能实现财务管理质量提升呢?笔者认为,离不开信息化建设这一重要推动力。

2.1 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转变必须建立在具有更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之上,因为从被动到主动的职能转变意味着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工作面变得更广,如果没有工作效率提升作为保障,就只会使财务管理工作负担加剧同时难以体现工作成效。信息化建设能够将手工会计工作内容通过财务管理软件进行处理,如凭证填制、账目记录、账目结算以及试算平衡等,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是人脑所能比拟的,且在正常情况下计算机的运算错误率也远远低于人脑,这就大大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财务管理软件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通过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够实现所有数据的统一口径、能够提升数据共享的效率与速度,使财务管理系统具有更强的连续性、严密性及整体性,通过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使财务管理职能转变成为可能。

2.2 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监控能力

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身的管理来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有力支持,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渗透到企业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为有效实现企业的当前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规划保驾护航。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关注自身本职工作的质量提升,更要实现对其他部门、环节的监督控制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财务管理监督控制能力的提升。首先,信息化建设中的企业网络建设能够通过对不同等级操作人员的权责设置来实现有效避免越权操作行为发生。其次,能够通过软件的自动化运行实现对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各项异常数据的及时预警与抓取分析,从而实现关键环节的有效监控,不仅降低了人工监控的成本支出,也大大提升了监控工作的实际质量。再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监控水平也有积极贡献,通过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所制定出来的预算审批、资源消耗及成本支出等各项指标都被自动化系统严格执行,除系统最高管理人员之外,其他人都无权更改信息参数,对于超标数据,系统将在第一时间发出警告或者直接予以拒绝,从而避免超支情况发生。

2.3 信息化建设能提升财务管理决策支持质量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实现对企业决策的有效执行,更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如果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高,则不仅不能为企业决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反而还会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决策支持质量,因为当今社会,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必须依靠及时有效的数据信息,失去了信息,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和发展的引导,信息化建设能够加强对各方面信息数据的收集,能够通过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组织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各项数据信息的实时获取,如现金流向、人员动向、商品销售情况以及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等,这样财务管理部门在掌握了大量及时有效的数据信息之后,就能够通过仔细分析和研究为企业决策献言献策,使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一、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1.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更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够为高校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但就目前状况来看,高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认识到高校要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全面的、充分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工作与之相适应。而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在沿用传统的、机械的、僵化的财务管理体制,使财务管理工作与高校的实际情况相脱离,难以体现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高校内部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没有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与绩效、奖金等相联系,无法调动财务人员改革工作方式的激情,同时也是造成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根本原因。

2.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财务管理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是决定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成效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推进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改革进程的基础与提前。近年来,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拨上更为严格,这对于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因为受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工作人员既缺乏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热情,再加上高校并没有推行财务管理工作责任制,致使管理程序极为混乱,工作人员工作职责不清晰,遇到问题互相推诿责任,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也是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3.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

从本质上讲,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复杂,除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技能水平之外,对财务管理的整体质量,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要求较高。但就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实情况来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相对薄弱,这是因为高校长期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化教师的引进、科研成果的创新、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生源的扩大等等方面,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既没有为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也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致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因长期得不到应用的支持与帮助而长期滞后,难以实现突破性的进展。

二、改革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1.注重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引入,构建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才团队

专业化人才的引入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推进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将专业人才的引入作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笔试与面试的方式综合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储备情况,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高质量的专业化培训,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掌握高校财务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在培训之后举行考试,将考试成绩与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从而既不断充实专业人员知识,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营造一种人人争先的良好竞争氛围,这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基础与前提。

2.建立科学、系统的“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管理体系与机制,推进高等院校财务内控管理工作

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化、先进化是防范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的根本保障与必要选择,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系统的财务管理机制,就是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对资金分级管理进行指导和制约,才能有效地激发各级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统一规划下开展财务活动,有条不紊地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首先,高等院校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职责明确化,工作到人。其次,高等院校更要科学市场发展趋势与走向,在此基础上制定与规划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政策与措施,并根据高等院校的发展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目标、方案、计划,推进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实现从浅层次化、表面化向全面化、战略化的根本性转变,使高等院校在复杂多变的运营环境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3.健全财务管理监督与检查工作体制,使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控制向规范化发展

健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监督与检查工作体制,既是推进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发展目标的必要选择,也是规避财务管理工作失误、财务犯罪等现象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首先,逐步建立内外结合、上下贯通的监督网络和体系,来弥补内控制度的缺陷。在制度建设上要有具体可以执行的措施,内容上要有政策依据和科学规划,还要有与其相对应的整改和评价程序。尽可能规避因为程序不规范导致的人为性失误的出现;其次,要与内部审计部门等密切配合,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查制度,积极构建高校财务管理监督与检查体制,对其进行再控制和再监督。除了定期开展财务状况整体检查之外,还要公示高校财务明细,使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接受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从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三、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和管理上的问题尤为突出,加快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改革步伐是当前高等院校面对的首要问题,这要求高等院校必须要将财务管理贯穿于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工作的始终,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优选更为科学的财务管理策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监控体系,使我国高等院校风险管理实现质的发展与超越,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高等院校现代化管理水平与综合实力。

篇6

(一)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会计法》革新因素影响,事业单位还需在财务管理机制方面完善、实施,能对《会计法》规则内容深度研究,使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职权划分更明确,依据工作岗位招聘管理人员,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权限必须细化,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保证财务管理机制及各项政策全面落实,显著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成效。再加上岗位分配要求,会计与出纳工作需每日都能进行汇报,目的是规避重复工作、遗漏工作等现象发生。同时,还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需根据工作职能划分找到具体的负责人,就能探究引发问题的具体原因,便于在根源上处理与抑制相同问题再发生,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思路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符合国家看财务管理要求,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二)贯彻落实资产管理制度

考虑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位对事业单位综合效益的影响,从初期预算编制工作开展阶段,就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要求财务管理部门能对常规问题影响因素全面掌握,提前编制应对措施,贯彻落实资产管理制度,控制各项工作的资源消耗、投资成本等,保证每项费用使用情况都控制在预算管理的标准范畴内容,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此外,还能结合事业单位发展实况,突出资产管理制度的专业性、严谨性等特点,事业单位管理层重视财务工作全程管控,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在事业单位创新发展中发挥着促进作用。

(三)内控力度增强

主要目的是能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推行与实施下,能成为财务管理制度中的基础条件,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与要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措施,在会计集中核算中注重内部控制力度的增强,从根本上考虑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杜绝腐败、浪费等现象发生,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良好成效。同时,一旦发现资金信息不符问题就要及时调查、分析及解决,相应人员主动承担责任,依据在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管理工作内容及职责,避免对后续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工作重视度待加强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阶段重视财务管理,但缺乏实际性,财务管理工作过于表面化与形式化,未达到预期的根本意义与目的,所具备的内控制度待完善,影响工作人员健康思想,会因内控制度不完善而谋取个人利益,也是引发违法乱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的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并没有明确性地规定,无法对财务管理全面、有效地控制。在支出项目审核阶段严谨性不足,监管制度形式化,引发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导致事业单位产生经济损失。

(二)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

因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方式比较传统化,并没有严格依照财政部门规定全面落实“零基预算法”完成财务管理预算编制工作。当前,最受事业单位欢迎的预算方法是“基数预算方法”,只因此方法在预算阶92企业管理环渤海经济瞭望│2022.02段的工作量较小,事业单位及财务部门只考虑到财务预算工作效率,而还是工作质量管控,无法真实地反应出事业单位各阶段的支出项目合理性,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并未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影响性,只是按照事业单位的年度项目进行大体预算,无法保证预算结果准确性,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能无法充分性地发挥[1]。

(三)人员职业素质待提升

无论是事业单位稳定发展,还是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均需专业化的财务工作人员,而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影响着整体效果。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创新发展所遇困扰因素更多,往往会因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财经法规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全面、掌握不扎实,在财务信息上报时存在违法乱纪情况,影响良好风气。此外,事业单位在日常发展阶段并没有对人员专业能力培训引起重视发,人员传统化的工作理念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只停留在“实务层”面上,专业化的管理知识与基础理论缺乏研究性,实际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

(四)管理制度滞后

当前,依然有部分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阶段没有依照相关准则、会计制度等规范性实施,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与使用的会计科目存在差异性,因核算工作标准缺乏依据性,无法保证原始凭证填制规范性,往往因记账凭证传递不及时,引发费用支持与收入跨期情况,会计信息数据缺乏依据性与可靠性。此外,单纯考虑事业单位自身经济利益,会在各项信息数据上报阶段对经营业绩随意篡改,也就出现了虚假会计信息情况,失去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性意义[2]。部分事业单位在经营阶段,为了能保证经济项目的业绩达到领导的预期要求,其实质效果与预期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工作人员会从财务报表上修改正确信息数据,包括债权债务金额、经济活动项目中各项费用的支出与收入等,导致事业单位面临着坏账情况,严重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稳定性。

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

(一)事业单位对内控工作引起重视,具备完善的内控制度

结合上述内容的探究,能了解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影响性,从事业单位长久发展角度探究,需其自身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在不同发展时期均能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内容,坚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为依据,遵循“从实际出发”原则,详细探究自身发展实况,制定完整的内控制度,并随着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与事业单位发展加大实施力度,既能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条件,又控制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性与标准性[3]。在岗位分配、职责权限划分阶段,每位工作人员均能对各项业务开展引起重视,要有明确的授权与批准,定期、不定期地对各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资产清点与盘查。创设独立化的监管部门,准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把具体的工作内容与责任细化到个人身上,每位工作人员均有较高的重视度,能依据内控制度各司其职,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意识,避免对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设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活动,列入到财务管理人才业绩考核内容中,既可以提高管理人员重视度,又能保证每项费用支出的综合效益,成为项目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选择“逐级管理”的方式,由上级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提出的要求、规则等详细说明,先在项目预算编制阶段就能监测绩效评价指标完成率,强调是的项目综合效益。然后,从项目实施角度出发,对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比分析,能在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标准,并影响着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最后,强调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事前、事中、事后重视度,需完善管理流程,编制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事前调查分析进入到事中评价环节中,整理项目进展情况,再到事后评价中对项目支出成果的审查,从而保证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整体性、严谨性,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要求保持一致。

(二)预算编制合理性管控,为经济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因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预算编制开展,需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在此方面就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协作意识与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分析各部门及工作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性,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阶段,对其进行合理化管控,能为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4]。对此,也建议事业单位能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前,结合具体内容与各项要求,能组建专业化预算编制工作小组,能对此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要求预算编制工作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对相关业务内容、流程、要求、内控制度等全面性掌握,可胜任预算编制工作岗位。此外,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前能总体化分析,拟定编制工作计划,细化各阶段的预算时间,由领导层对具体要求与制度内容传达,预算编制工作小组积极配合,影响预算编制工作质量。再加上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影响,搜集与掌握事业单位多类别信息,保证各项预算项目定额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后续工作开展均需依照所拟定的预算方案规范实施,选择逐级监管方式,确保财务管理整体效果,避免出现超支情况。当然,事后管控也比较重要,选择跟踪调查的方式,对事前论证、事中监督、事后控制,一旦有违法法行为要严惩不贷,追究每位人员的法律责任,引发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重视,从而为各项经济活动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会计属于一项基本职能,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施阶段,会计监管全面贯穿,其职能发挥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提升有巨大影响,对此也需在管理工作开展阶段,能借助会计职能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事业单位自身具备健全的监督机制,依据《会计法》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管工作严肃处理,杜绝信息数据随意篡改、记账凭证审核不到位等情况发生,各项工作均能有明确的要求与标准,由专业化工作人员设置会计科目、登记账簿,不为违法乱纪行为提供有利条件,不断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规避与解决常规问题,也可推动事业单位良好发展[5]。同时,在监管阶段也能发现违法行为,能采取法律武器严厉惩罚,必要的责任法律责任。加大奖惩制度实施力度,能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物质与资金奖励,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与参与性,为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在财务管理工作实施阶段对奖惩制度内容适当调整与完善,为每位工作人员均提供工作竞争平台,在日常工作中能争取更多的进修机会与学习条件,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在生活中自主意识与能力较强,关于单位中优秀人员的工作业绩分析,学习他人优势弥补自身不足,通过实践体现出个人作用与价值,也可为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事业单位管理层发挥引导作用,能从多角度探究财务管理工作成效,不单单是对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还会在会计监管方面提供重视,经监管力度的加氢,以《会计法》为实施依据,分别在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岗位中分配相应的工作人员,各项管理工作制度与职能均细致划分,再加上管理制度的实施,管理层能定期对会计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考核,一方面,是能让工作人员详细地汇报自己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便于管理层对人员后期培训方案制定明确目标;另一方面,关于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交叉内容”,分别从会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角度探究,通过各职能人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与方法,判断是否存在混乱管理、违法行为等情况,能在管理上突出严谨性,强化人员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为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提供支持条件。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事业单位综合实力

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依据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国家宏观形势综合探究,以遵守法律法规为前提,制定完善们的财务管理制度,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开展需求,在管理制度实施阶段详细探究各项工作内容与质量,能在问题发生前合理化解决,避免常规问题持续性发生,有效解决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制度滞后问题[6]。同时,事业单位也会从自身长远化发展角度考虑,财务管理既是其内部重要工作之一,其管理效果会关系着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在此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如:财务管理部门的软件、硬件设施完善、定期开展人才技能培训活动、争取更多的进修机会等,均使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结构更完善。再加上激励机制的实施与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吸引更多财务管理人才参与,为事业单位提供可选择的条件,并根据人员综合能力分配岗位,组建专业化的财务管理队伍、会计管理队伍、监管队伍等,均能增强事业单位综合实力。事业单位融资发展,需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并在筹资渠道方面良好帮助,保证事业单位综合实力、特点、各类资源等全面性发挥,有效降低政府部门的经济压力,发挥事业单位财务“杠杆”作用,可影响事业单位的综合效益。此外,在投资方面也相对放宽政策与条件,事业单位对自身经济风险的管控,真正权衡风险与收益,真正提升事业单位综合实力。

五、结语

为促进我国现代化社会可持续发展,还需事业单位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与职能,在内部发展阶段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具备完善的内控制度,注重预算编制合理性管控,为经济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加大会计监管力度,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事业单位综合实力,通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保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从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引用

[1]赵松.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营销界,2020,6(52):150-151.

[2]黄柳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3(24):59-60.

[3]魏隆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0,68(23):153-154.

[4]林秀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48(12):240-241.

篇7

作为企业财务治理的关键环节,资金内部控制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利于资金安全的保障和生产成本的控制。企业资金内控工作成效的提高,对促进企业市场竞争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都是极为有利的。就机械制造企业而言,针对其资金管理工作尚不甚完善这一事实,我们有必要对其资金内控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讨论,以便更好促进企业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

一、目前机械制造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机械制造企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对其资金管理和财务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机械制造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尚有待完善和改进,据笔者总结,当前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观念陈旧,资金管控模式僵化

观念陈旧,资金管控模式僵化,这一问题在机械制造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为:(1)不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当前不少机械制造企业尚未建立“管理科学,权责明晰,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致使企业治理结构失衡,不利于资金管控工作的开展。(2)资金管理方法落后,现今不少机械制造企业仍采取最为传统的资金管理办法,不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和资金管理理论的运用,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久久难以提高。(3)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健全,受到传统“轻管理,重经营”理念的影响,企业并不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和考核,致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管理参与意识存在欠缺,也不利于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资金支出标准有待规范,造成了货币资金管理的漏洞

当前不少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可用“无章可循,制度乏力”进行概括,主要表现为:(1)没有坚持款账分离原则,致使现金收支得不到出纳的记录,造成资金差错。(2)某些企业为躲避相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而搞“账外账”,采用“私设小金库”的方式隐瞒收入,使得资金管理异常混乱,帐内外资金交错,造成货币资金管理漏洞的出现。(3)企业货币资金长期以来的标准欠缺和监管不利,致使企业资金被乱花、乱支、乱批现象严重,严重阻碍企业资金内控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三)内部资金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价

不少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资金内控监督体系,对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利于企业正常发展。企业资金内控监督体系力度不足原因有三:(1)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审计部门等下级部门难以对经理、厂长等上级实施监督职能。(2)对审计职能认识不当,不注重对资金内控工作相关问题的防治,而是一味注重“揪弊查错”。(3)财务内审工作尚未得到足够的支持和重视,企业审计部门人才储备较少,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弱化,不利于其监督审计职能的发挥。

二、加强机械制造企业资金内控管理的措施

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现阶段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从更新资金管控理念、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加强资金监控与评价等几方面着手,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提高成本控制力度,构建责任明确、管理效率较强的现代化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内控工作优化策略为:

(一)更新观念,优化资金管控模式设计

完善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内控工作,首要就要树立和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资金管理意识,提高其对资金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1)优化资金内控工作组织结构,保障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共同促进资金管理工作的优化。(2)创建良好内控环境,完善资金控制制度,强化对现金和流动资金的监控管理,同时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切实增强企业资金内控工作成效。(3)重视风险管理,增强资金管理风险评估、量化和管理效率,增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强化企业各项支出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

强化机械制造企业的支出管理工作,企业应:(1)对资金内控制度加以完善,增强对企业资金支出组织规划、授权批准和预算管理等工作的控制力度,确保资金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2)强化资金计划监督与执行,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及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对现金、固定资产和生产成本的监督与控制,推进精细化、科学化的资金使用内部监管,以确保企业资金管理活动规范、安全地开展。(3)积极推进资金内控考核评估,增强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完善业绩考核体系,形成权、责、利相结合、具备较强执行能力的企业资金内控管理机制。

(三)内设审计部门,加强资金内控的监控与评价

为促进机械制造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发展和优化,企业也应加强审计部门的职能建设,加强对企业资金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完善资金内控监督检查机制,企业应:(1)充分发挥审计部门职能,明确审计部门在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其对资金内控体系的监督检查效力。(2)增进资金管理专业人员配置,实现对资金管理活动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促进财务监督工作的日常化发展。(3)对外部监督力量进行适当引入,使其同内部审计部门合力,形成效用更强的资金内控监督体系,确保资金内控工作的有效推进和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企业应从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调整资金管控模式设计、强化支出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以及强化审计部门职能,加强资金监控与评价等几方面着手,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有效性,更好推进企业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覃艺萍.公路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4(05).

[2]乔静文.新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方案优化[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1):190—194.

篇8

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因而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以及小部分的事业收入,这就决定了疾控中心各项职能工作开展所需的资金更多地是依赖于财政拨款。然而受到财政控制的影响,往往拨付给疾控中心的财政拨款较为有限,这就致使其各项工作因资金抓襟见肘而无法有效地开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通过有效地财务管理不但有助于确保其有限的资金能够合理分配到各项工作中去,而且也有利于保障资金的合理流动。

二、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核算体系

由上文我们可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由财政拨款支持的单位,此外受到当前事业单位普遍采用预算会计制度的影响,因而这就造成了疾控中心对财务管理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他们的财务管理工作重点更多是在现金管理上,而忽视了其他资产管理。如此一来必然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财务管理缺乏完善的核算体系,从而不但造成他们缺乏对诸如应收账款管理、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以及重要流动资产等管理,同时更会致使疾控中心因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而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2、缺乏良好的财务内控机制

虽然国家通过财政拨款给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工作的资金,但对于这些财政拨款的具体使用则由疾控中心所决定,国家仅仅是采取预算控制的方式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了部分疾控中心忽略了自身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它们没有就资金使用构建起良好的财务内控机制。如此一来不仅会致使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同时更为严重的是会造成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合理地使用。

3、缺乏规范的专项经费管理

进入新时期以来,得益于我国财政改革进程地不断加深,当前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拨付的财政拨款得到了很大程度地监管,这主要表现于以定额标准作为疾控中心公用经费预算的审批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疾控中心资金的合理使用。然而在公用经费预算实现有效监管的背景下,疾控中心的专项经费仍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这不仅体现在专项经费收支因核算不清而产生滥用、挪用等情况,同时也体现在无法准确判断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三、完善疾病控制中心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鉴于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造成资金无法得到合理使用以及制约疾控中心工作地有效开展,笔者认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将其财务管理予以完善极为必要。

1、构建起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

笔者认为良好的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工作成效不但能够使得资金得以被充分合理的使用而实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能够有助于推动疾控中心各项工作有效开展,而这样的财务管理工作成效离不开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对此,构建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在充分结合疾控中心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例如做好成本耗费地控制,从而促使国家的财政拨款得到合理地使用;②财务核算体系地构建中,除了成本核算体系外,笔者认为做好现金流核算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对应收、预收以及预付账款的核算管理,从而最大程度地杜绝疾控中心的各项职能工作因现金流不畅而无法有效地开展。

2、构建起完善的财务内控机制

篇9

前文提到当前制造业在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具体工作,同时也将对企业乃至行业都产生巨大影响。而想要切实加强财务成本管理质量就必须用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及方法来武装自己。

1.树立精细化成本管理意识

所谓精细化就是改变大而化之的管理意识,从每一个环节和控制点入手来加强成本的管理及控制,确保每一笔陈本支出都被纳入管理的系统当中。而要树立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意识就必须从理论学习入手,同时结合制造业的具体情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管理工作陷入口号式的困境。

2.深化管理手段

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离不开信息化与网络化,而想要在制造业推行精细化成本控制更需要在信息化管理手段方面不断加强。首先,要加快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将管理人员的精力从纷繁复杂的实务性操作层面上解放出来以应对更为高端的管理事务,财务管理软件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制造业的实际情况,市面上的成品软件虽然能够适应大多数情况下的财务成本管理要求,但是为了在成本管控精细化的要求下还需要在更为细致的层面上做出设计和操作。

3.加快人员教育培养

企业应该首先就当前财务管理队伍进行清查与筛选,让还不能适应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操作的人员尽快接受再教育与再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兼具企业管理知识、成本控制知识、制造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精细化成本控制知识以及信息化管理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

4.加强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建设

首先要针对财务成本控制精细化工作要求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成本精细化控制的工作成效直接反映在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薪酬上面,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约束她们的个人行为。

篇10

(一)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涵盖面很广的工作,首先反映在硬性的制度方面,尤其是监督制度。财务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进行财务的计算和统计,工作结果直接反映学校财务的运行情况,以供相关人员做决策。如果这个过程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监督制度,来判断财务人员如何操作才是规范、高效和合法的,就很难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价值。而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的财务监督制度恰恰是很不完善的,这直接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低,还出现很多坏账、假账。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操作人员,其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而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素质不高首先指的是基本的理念不清楚,很多工作人员无法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相关知识储备不足,遇到简单的工作还能马虎应付,但是碰到复杂问题就手足无措;其次财务人员的素质低还指操作不熟练、效率低,财务管理工作究其根本还是一项简单反复的工作,操作得越熟练,财务管理工作的效能就越高,也从另一方面节省了学校的人力成本,但是反观当前高校财务人员的操作水平,还不能达到熟练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值得相关人员思考。

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措施

(一)树立重视财务管理观念

正如财务管理是个广泛的概念,相关的提升措施也必须做到面面俱到。而这首先应该加强的就是观念的深化建设。很多高校的领导认为学校只需提高办学能力、科研能力,殊不知一个高校整体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财务运营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没有优良的财务环境,高校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观念的深化也是个至上而下的过程。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财务管理的工作,把它纳入学校长期的工作重点,相关的财务管理决策层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多对财务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反思,对出色的工作成果给予奖励,对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只有多强调、多激励和多改进,才能使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长久地树立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心中,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提升打下基础。

(二)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建设

财务管理工作只有正确的观念显然是不够的,硬件方面和人员素质的基础建设同样是个重要的提升环节。财务管理虽然不像理工学科那样,需要数量庞大试实验设备,但是基本的硬件软件设备还是需要的,有很多高校就出现由于硬件设备不达标而影响财务管理工作进程的案例,管理人员应当最大程度地满足相关方面的硬件需求,对于电脑软件应该及时更新。另外在人员配备方面,高校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对专业性的要求,不仅要雇用专业的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还要积极地加深他们对本校财务方面的了解和深入,使其尽快地融入到学校的财务系统当中。对于工作人员,学校还应定期给予定期的专业考核和专业培训,对于不合格的人员,应该警告或者辞退,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人员则需重点培养,这样才能长期保证整个财务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和积极性。从硬件设备、人员配置两方面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建设,对于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持财务管理高效运转的中心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予以格外的重视。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

通过研究很多中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笔者发现体制是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体制问题不解决,财务管理的提升很难真正完成。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首先需要设立完善的制度。前文中曾反复提到财务管理是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它涉及很多小细节,每个小细节都应该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实施,决策人员应该参考专业知识和成功案例,设立完善的制度。其次,注意财务制度设定的原则性。财务制度的设定不难,但是其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却是十分考究的问题。在设立制度时,既要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也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到不偏不倚,符合大局又有本校特色。最后,高校可以全面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当前在很多大中型企业中,预算管理制度被实践证明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有些高校也在逐步实施,这种制度是符合中国教育体制的,是完全可以被高校吸纳的。

三、总结

在经济加速发展的当代,财务管理工作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也促使更多的相关人员去思考符合高校发展的财务管理工作措施。本文从当前高校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入手,从树立重视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建设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三方面给予了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希望能给相关的决策、工作人员以启示,为更加高效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做出贡献。也希望我国高校能在优质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帮助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钱丽丽,彭建新.有关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篇11

(二)资金支出标准有待规范

造成了货币资金管理的漏洞当前不少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可用“无章可循,制度乏力”进行概括,主要表现为:(1)没有坚持款账分离原则,致使现金收支得不到出纳的记录,造成资金差错。(2)某些企业为躲避相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而搞“账外账”,采用“私设小金库”的方式隐瞒收入,使得资金管理异常混乱,帐内外资金交错,造成货币资金管理漏洞的出现。(3)企业货币资金长期以来的标准欠缺和监管不利,致使企业资金被乱花、乱支、乱批现象严重,严重阻碍企业资金内控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三)内部资金控制制度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价不少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资金内控监督体系,对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利于企业正常发展。企业资金内控监督体系力度不足原因有三:(1)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审计部门等下级部门难以对经理、厂长等上级实施监督职能。(2)对审计职能认识不当,不注重对资金内控工作相关问题的防治,而是一味注重“揪弊查错”。(3)财务内审工作尚未得到足够的支持和重视,企业审计部门人才储备较少,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弱化,不利于其监督审计职能的发挥。

二、加强机械制造企业资金内控管理的措施

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现阶段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从更新资金管控理念、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加强资金监控与评价等几方面着手,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提高成本控制力度,构建责任明确、管理效率较强的现代化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内控工作优化策略为:(一)更新观念,优化资金管控模式设计完善机械制造企业的资金内控工作,首要就要树立和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资金管理意识,提高其对资金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1)优化资金内控工作组织结构,保障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共同促进资金管理工作的优化。(2)创建良好内控环境,完善资金控制制度,强化对现金和流动资金的监控管理,同时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切实增强企业资金内控工作成效。(3)重视风险管理,增强资金管理风险评估、量化和管理效率,增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强化企业各项支出管理

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强化机械制造企业的支出管理工作,企业应:(1)对资金内控制度加以完善,增强对企业资金支出组织规划、授权批准和预算管理等工作的控制力度,确保资金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2)强化资金计划监督与执行,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及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测系统,加强对现金、固定资产和生产成本的监督与控制,推进精细化、科学化的资金使用内部监管,以确保企业资金管理活动规范、安全地开展。(3)积极推进资金内控考核评估,增强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完善业绩考核体系,形成权、责、利相结合、具备较强执行能力的企业资金内控管理机制。

(三)内设审计部门,加强资金内控的监控与评价

为促进机械制造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发展和优化,企业也应加强审计部门的职能建设,加强对企业资金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完善资金内控监督检查机制,企业应:(1)充分发挥审计部门职能,明确审计部门在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其对资金内控体系的监督检查效力。(2)增进资金管理专业人员配置,实现对资金管理活动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促进财务监督工作的日常化发展。(3)对外部监督力量进行适当引入,使其同内部审计部门合力,形成效用更强的资金内控监督体系,确保资金内控工作的有效推进和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篇12

亦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整个档案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在运行中都形成反馈机制。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还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结构产生新的影响。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档案管理系统的结构即根据这一目的而设置。其中每项工作都必不可少,并有一定程序。它们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实现档案管理系统整体功能而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也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例如价值鉴定工作有时与收集、整理工作结合进行,甚至在文件立卷归档时就进行初步鉴定。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公司经营全过程的重要经济史料和凭证,是公司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财务部财务档案的管理,规范财务档案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环节,妥善管理财务档案,避免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措施和规范,提高财务档案的管理成效和水平。

2 当前财务档案管理的现状

2.1 思想意识相对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部分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却没有进一步的提高和转变。很多财务档案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上态度相对懒散、思想意识相对淡薄,对于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认识,这就导致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常常处于不良的工作状态和氛围。

2.2 财务档案管理的制度性规范相对缺乏

很多企业中虽然对财务管理制度有着明确的制度规范,但是在财务档案管理岗位的职责和职能中却没有一个充分的、清晰的说明和条款。很多企业中,其财务档案管理的规范是沿用着财务管理内容来开展的,其针对性和专一性相对较椤S行┢笠邓淙挥忻魅返牟莆竦蛋腹芾碇贫龋但是由于其规范性较弱,约束力不强的原因,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财务档案管理岗位不能充分的发挥其职能性和主观能动性。

2.3 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档案管理岗位也充分享受了科技发展的红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和重要性认识相对较低,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依然沿用着传统纸张档案管理的模式,工作成效相对较低。

3 与时俱进,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想法

3.1 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

提高财务档案管理成效,首先的就是要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只有充分的提高和约束好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才能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他们落实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去。所以企业在岗位的职能和职责书上,需要进一步的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岗位流程落实。

3.2 加强信息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

信息化和数字化带给财务档案管理的改变是帮助企业的档案管理,从传统纸质、繁杂、低效率的档案管理成效中走出来,通过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积极的推动企业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推进。比如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中,公司需要调阅某一年、某个部门的档案管理,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寻找。而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手段,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电脑的检索页面,输入相关的限定信息,然后把检索的页面通过E-mail或其他信息途径即时的传输给相关请求的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的层次是呈比例的上升。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前期的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存储过程。

3.3 提高企业的重视度,加大档案管理设基础设施和用具的投入

很多企业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大对其基础设置和办公用具的投入。通过提高预算、加大投入、优化部门结构等形式,切实的提高相关财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成效性。

3.4 科学的设置对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评价

考核和评价是企业对员工和部门进行科学和细致化评判的依据。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财务档案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中,考核内容相对较为宽泛,不能充分的体现财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特殊性和系统性,考核的结果也没有进一步的与企业职工的福利、职称、晋升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所以企业应该在不断的完善考核内容的基础上,细化考核的标准和条款,并且把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工作流程、工作心得、工作跟进、信息化技能等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档案管理考核和评价的公平、公正。

4 结语

总之,切实的提高企业财务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作为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人员,需要进一步的立足财务档案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企业的发展现状,行之有效的开展相关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此外,作为现代化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素养和技能,为企业的档案管理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兰珍.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02)

[2]安玉英.谈我国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3]曲艳华.新形势下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

篇13

一、中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旅游企业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存在方式,是旅游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这个意义来说,旅游企业发展是决定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整个旅游企业发展进程中,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程度及高度又是决定旅游企业发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前,我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为: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一般意义是指旅游企业针对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工作制定的相关制度。我们常说“有法可依”,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就是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要依据的“法”。因此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决定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

当前我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现状是,很多企业有财务管理制度,但一方面,其制度过于老化,跟不上现代财务管理发展的步伐,造成了财务管理实际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很多旅游企业不能把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经济业务有效结合起来,不能保证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不能为旅游企业正常经营和运行提供保障。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成员素质有待提高。很多国内旅游企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更重视“前台”旅游相关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认为“前台”服务人员才是对客服务的窗口,因而不够重视包括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内的“后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据笔者调查,我国有很多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团队工作人员,他们很少接受过比较专业、系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或训练,碍于成本或者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原因,我国旅游企业也很少对他们进行培训,导致相当一部分旅游财务管理知识薄弱,业务素质差的财务管理团队成员直接上岗进行相关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诸如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信息漏洞多、工作人员解决财务问题能力差、企业账目整理不明晰等一系列财务管理中常见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旅游企业盈利的效率,也为当前中国旅游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出现弄虚作假、亏盈实虚等问题提供了条件。

旅游企业防风险机制不够健全。目前中国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及收益分配风险等。结合中国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我们发现,大多旅游企业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缺乏风险防范机制,不能较好的应对突发风险,使很多企业效益损失严重。

例如,一个财务防风险机制不健全的旅游企业一旦遇到紧急或者突发事件,需要资金周转时会因为防范风险的机制制约,导致资金回收缓慢。这类旅游企业在面临较常见的旅游突发事件如旅游项目被动发生变化、旅游项目环境或制度发生变化等有可能影响到旅游企业经营的财务危机时,处理起来不够及时和灵活,这也大大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从而影响旅游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缺乏科学的指导。对于部分中国旅游企业来说,鉴于目前激烈的市场和业务竞争压力,很多企业不得不为了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大企业规模,竭尽全力筹集企业发展资金,很多管理者认为企业只有“做大”,才能“做强”,这无形中造成很多旅游企业举债多、偿还债务压力大。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与此同时,部分旅游企业财务控制环节不够科学,财务管理制度和手段跟不上企业的发展规模,使得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资金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周转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企业的良性发展。

由上可见,必须加强对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重视,积极完善喝改进中国部分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好的发挥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正确分析中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势在必行。

二、中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在中国旅游企业迅速发展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部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开始逐渐制约了旅游企业的发展,或者说传统的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中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完善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上文提到,财务管理制度是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企业是否能够长远发展。传统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切合企业发展实际,东拼西凑,生搬硬套的问题,因此部分旅游企业设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旅游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对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实现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为目标,以规范性和可行性为原则,逐渐建立起一套基于企业实际,科学可行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也能真正成为应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制度依据和保障。

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成员素质建设。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业务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团队,旅游企业也不例外。当前我国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成员存在知识单一,素质不高,专业不扎实等问题。同时,企业对财务管理团队成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也相对滞后,导致相当一部分成员没有掌握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对财务制度的了解也相当淡薄,在工作中就不能严格遵守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如何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成员素质建设,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在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成员选拔和聘用上坚持重点培养和选择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财务业务技能以及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的人员;

旅游企业应当积极地为财务管理团队成员创造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如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和政策等知识的培训,财务管理人员基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培训等;

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不断完善旅游企业财务人员奖惩机制。旅游企业财务部门应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奖惩制度,对财务管理团队成员进行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工作成效等多方面的考核,考核结果优秀的除发放奖金外还可与专业技术职称聘任、行政职务任免等挂钩,对考核结果中出现如专业不熟练,技能不扎实,账目不清、弄虚作假等事故的成员要予以严惩。

逐步健全旅游企业防风险机制。旅游涉及到多个领域,也包含了多个要素,因此旅游企业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同时旅游企业自身经营的内部因素也会大大动摇旅游企业运营的稳定性。他们都会或多或少影响旅游企业的长期发展。

要科学的预警旅游企业风险。这就要求旅游企业首先要设立科学的预警体系,还要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把防范风险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程序。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基于其工作程序控制的成败,这就要求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涉及到的所有经营项目,都务必有明确的费用标准,整个财务运营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内部也要科学分工,相互监督,力求通过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程序,促进财务管理的控制和运营;

旅游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风险保障金。虽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能事先对风险有了预警和防范,但当风险来临时,灵活的处理且不波及到其他的项目则需要财务部门提前做好资金上的保障。只有财务部门科学管理,一旦发生经营危机或财务风险时,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地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