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影视文学概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影视文学概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影视文学概念

篇1

专套本是国家教育部为了填补专升本的空缺,弥补更多的专科生本科段学习需要的空白,也为了节约教学资源、节约学习时间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读专科的同时,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本科段的学习。因为学习时间短,获取本科毕业证快,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这种时髦的、快速提高自己文凭的学习方法。但是,专科和本科同时学习的压力骤然增加使学生某些科目出现了焦虑、厌倦甚至是放弃学习的念头,而英美文学课就是英语专套本学生的巨大障碍。面对这种压力,一贯的传统教学中必须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本人根据这几年英美文学教学的经验,在本文中提出了运用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基本理论中的期待视野概念,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消除学习焦虑,提高及格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分析焦虑情绪出现的原因

“学习者必须在有了安全感,没有烦恼的情况下才能专心完成学习任务,人性化的语言教学方法必须以此为前提。”[1]La Forge认为,“学习焦虑感也会阻止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吸收,妨碍学生学习思维的正常进行。”[2]所以,要想学好文学,首先解决焦虑情绪问题。这些焦虑情绪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呢?

课本内容难是学生焦虑的最大原因。英美文学是英美国家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它涉及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文学语言是语言应用的最高层次”。[3]在英美文学课程的内容中有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有各种典故、格言、暗示、象征等修辞手法,有古代英语,有方言。还有庞大的词汇量。这些都使我们的学生面对文学时手足无措,感觉自信心受挫。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曾经用公式i+1来说明外语教学内容的难度问题。如果语言学习者现在的语言水平为i级,他能接受的语言输入难度应该为i+1。如果难度为i+2,则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压抑和焦虑。[4]而对于专科段的学生来说,文学里面的很多文本的难度可能是i+2,甚至是i+3或i+4吗,这样的难度自然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自信心缺乏是引起焦虑的另一原因。英美文学课一般是给英语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的,这些学生在语言应用、文学知识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学习英美文学课相对容易。但是,专套本面对的是英语专科段的学生,他们在词汇量、组织语言、理解文本、和文化知识积累方面显然是存在差距的。这些差距使得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对能否顺利拿出本科毕业证感到焦虑。

二、唤起学生期待视野,减轻学生学习焦虑情绪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基本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主要指接受主体或主体间的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文本及文本创造的预期结构。它是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接受的前提条件,包括读者从已阅读过的作品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对不同的文学形式与技巧的熟悉程度,以及读者的主观条件。简而言之,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的已有知识积累的总和,而这个总和可以随着你的阅读经历而不断改变。[5]但是,学生对英美国家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不了解,对各种典故和格言不熟悉,对历史没有概念,这就导致学生对课本中的作品内容、作家介绍无法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没有“在阅读文本之前的已有知识积累的总和”,即没有期待视野。没有期待视野就没有学习共鸣,没有学习共鸣就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效果,没有学习效果就会引起学习焦虑。所以,要想帮助学生减轻或者消除学生对英美文学的焦虑情绪,首先就应该帮助学生提高期待视野,即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前积累有关作家和作品的知识。当进入某一位作家或作品的学习时,学生的期待视野被唤起,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唤起学生期待视野的方法如下:

1.从专套本的大一新生开始,设置定时的电影欣赏课。选择的电影必须有意识地与英美文学中的主要作家和作品有关。电影是学生们都喜欢的娱乐形式,电影中的声音、图像和音乐都会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对文本的具体内容和背景有了很深的了解。正如曹蓉蓉所说:“作为通俗艺术手段,电影语言相对文本更简单直观,能够让更多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对作品的背景和情节有大致的了解,也能最快地拉近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小说文本之间的距离。因此,采取观看影视作品是学生快速了解作品背景和整体内容的最佳方式。”[6]这个组织学习的环节虽然轻松愉快,但也不能流于形式。对学生要有严格监督机制和某种检查机制。电影结束后必须对课前提出的问题做出书面作业。所提问题应让学生感兴趣,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让学生感到太大压力从而出现逆反心理。作业时间不超出十五分钟。作业上交批阅,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形成书面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人物分析和作品鉴赏能力、自我观点表达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减轻焦虑情绪。

2.为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本人所在学校强制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书籍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政策要求的书单中有很多是英美文学中的名著。因此,借助好这一平台,帮学生筛选英语专科学生必读的书目,并要求定时看完。学生既完成了学校的读书考核任务,又积累了文学知识,进一步拉近了期待视野和英美文学文本的距离。必读书单在大一新生开始就下发给学生,每本书前列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读后形成小论文,篇幅不限。每学期末,教师批阅,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本校严格的读书考试监督制度很好地保证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3.提前一周下发要学习的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和相关评论。因为专套本的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学习预习环节中的查资料工作就由老师代劳。学生在闲暇时对这些文章浏览,在脑海中对马上要学习的作家和作品有了大概的了解,对那些遥不可及的各种流派就少了些畏惧感。期待视野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会很容易被唤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的听天书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大提高。

4.传统教学中用讨论法唤起学生的期待视野。传统教学法在应试教学中必须存在,但是适当地采用讨论式教学必将活跃课堂气氛,拉近教和学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在校的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都已经开始对爱情、友情、社会、历史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还不够成熟,正盼望着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就是素质教育,也是很多英美文学专家所倡导的:文学教学担当着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建设大学精神文明的重任。所以,在文学课中,我们可以选择与学生人生体验紧密结合的爱情、友情、金钱、梦想、未来等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在《傲慢与偏见》中我们提出的讨论题是:小说中一共有几对儿新人?他们都是为了什么而结婚?你更支持哪种结婚理由?这些问题紧扣教学重点,也与学生所关心的爱情现实主体密切相关。由于学生在上课前已经欣赏了电影并且阅读了文本,加上自己对爱情的观点,讨论热烈而精彩。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主体和文本的主体交相融合,唤起了学生的期待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潜力。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不失时机地正确引导了学生的爱情观、生活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时间,不能把文学课变成了不严肃的娱乐课,偏离了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

专套本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英美文学必须兼顾应试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提高考试通过率,同时也应顺应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潮流,响应教委提出的培养学生学习阅读和欣赏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而唤醒学生期待视野的方法部分解决了上面的两个问题。期待视野概念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是事半功倍的理想方法,让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痛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Ellis,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1978.

[2]La Forge P.G.Refl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1979.

[3]Bassnet S.Grundy P.Language Through Literature[M].Longman Group UK Ltd,1993.

[4]Krashen,Step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 on Press,1981.

篇2

相当多的学生把为了考试作为语文学习的唯一目的。他们习惯以高考考不考作为衡量学不学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生重视做题目而轻视读书。即使读也只是读课本,课本之外的一律不读。更有甚者,就是读课本也只读那些他们认为和考试有关的部分。仅仅为了考试拿高分而学习,在这样的功利目的驱使下,语文学习的过程必然毫无情趣可言,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自身语文素质的培养。赞可夫说:“追求分数对于掌握知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教材变成了获取好分数的手段。知识本身对于学生并没有吸引力,而凡是未经过紧张的脑力活动而获得的东西,以及没有和兴趣结合起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没有兴趣的原动力,语文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没有要学会的动力,也就很难出效率出成绩,更不会形成终身受益的知识和能力。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扭转学生的考试观。要让学生懂得高考只是人生过程中的一场考试,而不是人生的全部;高考检测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这种综合素质要求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接纳更丰富知识的胸怀。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生处处有考场,升学考试只是其中之一。学习如果只能应对升学考试,绝对是没有眼光的。要想在每一次“考试”中取胜,单有语言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生活知识和处事能力,更需要正确的人生态度。而这些,除了从生活中观察体验学习之外,还可以通过读书间接获取。教师不仅应该对学生晓之以理,让学生懂得通过读课内课外的各种书籍,获取种种人生知识,为形成生活和工作能力打下基础,是应对人生考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且要把读书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去自己学会生活。教师应该成为指导和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生活考试的良师益友。

发展的社会提出了终生学习的理念,而终生学习的基础和终生相伴的武器之一就是语文。这里所说的语文不是单指那种能够解答语文试卷上的问题的知识和能力,而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有关的语言问题所需要的阅读和写作、理解和表达能力。这种阅读的灵性和写作的悟性不是靠做题目或只学课本所能解决的。通过读,获取各个领域的新知识;通过写,表达自己对新事物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这方面的功课不到家,即使应对了升学考试,也应付不了新的工作和新的生活的要求,过不了社会考试这个关。因此,教师要以现实为例,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教育学生着眼未来,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尤其要走出教材,多读新书。不但通过读书与社会生活更加密切地接触,而且为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必要的铺垫,让自己有条件跟上社会发展,永立时代潮头。在这方面,不仅要改变部分学生把读课外书当成读“闲书”的思想,而且可以开设阅读课,在课内阅读教材以外的各种读物,为未来的学习积累必要的知识,为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种种考试奠定必要的基础。

“高考考什么就学什么”,这种说法看上去是没错的,但细究起来,这说法又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学习,往往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学习目的过于直接,学习活动的针对性过于具体,就不可能形成综合的、复杂的语文能力。道理很简单,考试是检测学习的结果如何,学习则是形成结果的一个过程,二者有联系却不能等同。跳水运动员空中转体等高难动作是结果,但它的得来却不是一上来就直接练这个动作。登上最高峰是目的,但一步步的攀登是过程,少了必要的环节就不能到达峰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的内容同样不能仅仅等于高考的内容。譬如朗诵、复述、理解课文插图、背诵课文等,高考都不考,但这些却不能不要,因为这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途径和方法。实践也证明,目的过于“明确”,“明确”到心中只有高考;针对性特强,强到非高考内容不学,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相反,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参与种种不以“语文”称之的活动,不知不觉中倒会形成高考所要求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盯着高考,反倒有助于高考。改变考试观,探索素质教育和应试的契合点,寻求既应对高考又应对人生考试的双效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重要的任务,应当在这方面下工夫。

二、转变学习观――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来源于课本知识,殊不知,在课本以外的生活中,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而课本中得不到的语文知识、能力和体悟。让日常生活语文化,时时刻刻同语文在一起,定会使语文的学习丰富多彩,富有成效。姑且不说看电影电视可以直接跟语言文字和文艺文学接触,同课堂上一样感受语文,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角落都有语文在,都可以从中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当要求和指导学生睁开一双语文的眼睛,从语文的角度去观察生活,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发现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走在街上,看到各种标识和广告,可以发现有无用字用词的不当或汉语拼音的错误;走进商店,见到物品上的广告词和说明书,就去体会语言表达生动与否和准确与否;去公园看到楹联和匾额,则去领悟和品味它的意义和意境;甚至看到路牌和标语,也去推想它的意义和作用。当然,教育学生从平时的交际中学语言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听到别人的表达简洁清楚、绘声绘色、幽默风趣的,主动学习之;听到表达不清楚的、不准确的、不得体的,从反面吸取教训,或者设想一个正确的替代。这样,把语文同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肯定会使语文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有实效。笔者曾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题研究时,让学生从生活中选一个方面,从语文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发现规律,获得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譬如有的学生对店名厂名进行研究,研究好的店名有哪些语文的要求;有的学生对桥名进行研究,管窥语言的变化和文化的时代性;有的学生对小区名称进行研究,体会名称中的诗意和情趣。诸如此类,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为素材,进行语文思考和研讨,学生个个热情饱满,行动自觉,在饶有情趣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和学习语文,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一切,首先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观念方面有新的认识,走出语文学习就是从课本上和练习册上学的认识误区,焕发出一种自觉地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

学会去发现,也学会去“爱”。发现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更去爱山,爱水,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看书,爱收集,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爱生活就是爱语文。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习惯性地走出课堂,感悟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延伸到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从而使他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语文学习的天地变得更开阔了,从语文的角度思考的机会更多了,语文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让学生语文学习生活化,使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很多人曾经依据调查得出结论,说现在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就是语文。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另一种现象:不少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反映,在他们的课堂上某某同学看小说;许多家长跟老师说,孩子长大了,不爱与父母交流,却经常躲在屋子里写带锁的日记;也有一些学生要求加老师的QQ,要与老师聊天;更有一些同学请老师去看他们的空间和博客。而且当我们深入了解之后会发现,他们聊天、写日记、写博客的水平,远比我们印象中的语文水平要高许多。这些情况让我们意识到学生并非不喜欢语文,而是不喜欢那种古板的、以应对考试为目的的语文课堂教学。看小说、写日记、开博客等何尝不是语文?这里的“看”“写”“开”又何尝不是在学语文?正是因为学生不是以上课的心态来对待这样的语文学习,他们才不会有负担和压力,所以才能愿做和做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无兴趣则很难学会学好。有强烈的升学愿望的学生,强迫自己考什么学什么,但无法逼迫自己考什么喜欢什么;而升学要求不强烈或毅力还不够顽强的同学,则更是由着自己,不肯在语文课堂学习方面下工夫。在这种状态下想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卓有成效,显然不应把希望只寄托在那种应对高考的语文教学上。如果我们不仅支持学生所为的时尚生活,而且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引导他们把语文学习和自己喜欢的事情结合起来,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可能不得到提高。学生可能不爱语文,但他们爱生活,特别是爱时尚的生活,把语文学习跟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生活的同时收获语文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思路。譬如节日手机短信创作比赛,母亲节博客交流,精彩的聊天记录评析等,让学生在完全没有“语文学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和实践着。当然,传统的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读书报告会等一样可以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处在语文的氛围中,潜滋暗长着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教师有意地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情境去“生活”,不知不觉中提高着语文能力,这不仅与当前注重素质测试的高考不矛盾,而且使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能力得到锻炼,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转变作业观――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在相当多学生的观念中,作业就是做练习题,或者抄写、背诵之类的要求,而且也很少有教师把读课外书、参加与语文有关的活动作为作业,经常性地对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和检查。而我们知道事实上这些方面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极其重要,从长远的角度讲,远比做所谓的语文练习之类的书面作业要重要得多。要想让学生语文能力切实有效地得到提高,毫无疑问,必须首先在这方面转变观念。

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不要把作业限定在教材,要把目光投到课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带动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转变,把训练的重点由传统作业转移到实践性的、生活化的听说读写上来。首先,要把课外读写作为一项常规作业来要求,不仅在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要求,而且要量化成具体要求进行检查。每天读写多少字,每月、每学期读写多少字,定期检查评比,予以必要的鼓励和督促。有的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和摘抄结合,阅读和写作结合,检查摘抄笔记和阅读随笔,这是很好的方法,长期坚持,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必定会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方面,笔者认为,读写的数量非常重要,布置和检查读写作业,在一定阶段――特别是早期,主要应以检查读写的数量为主。为了能更好的督促学生多读,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每天读2篇文章,或者长篇中的2章(或6-10页)。为便于检查,要求学生在读书笔记上至少写出:阅读时间,读物名称,作者姓名,一两句话概括出所读的内容,然后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于有特殊原因暂时耽搁没有完成的,可以弹性地放宽时间补上。在写的方面,淡化命题写作,而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写随笔的习惯,每周不少于2000字,全年不少于10万字。当然,除了字数的要求和检查外,对写作的内容和方法做些必要的讲评和指导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每年阅读100万字左右,写作10万字左右,学生得到持久而扎实的锻炼,读写能力毫无疑问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养成的读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善莫大矣。其次,除了课外读写之外,学生还应有其他类型的语文课外实践作业。诸如跟课文相关的资料查询,专题调查,热点评析,心得交流等,把课堂教学向现实生活中延展,把书本和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的作业涉及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当然这些作业不一定是每一项全体学生都做,也不一定都要独立完成,可以个性化的布置,灵活性的要求,不同程度的提高。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兴趣盎然地完成各种各样的作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譬如给学校的道路取名,给校园不同的景点题写名片,给某个或每个老师致颁奖词,经典台词欣赏交流,制作“我的名言”“我的作品”“我的网页”,编写校园专题片脚本等等。这些作业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形式,关键都要落实检查,督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去完成,而且要检查批改,及时评价,从而影响和校正学生的作业习惯。除了通过这些具体的作业来强化学生的作业观的转变之外,更要有必要的务虚,让学生懂得这种实践性的、生活性的作业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游戏,而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要手段和过程。学生思想上重视,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让自己认真去实践,才会真正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方面,一是晓之以理,帮助部分学生克服轻视实践性作业的错误思想;二是严格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这种实践习惯;三是及时讲评,激励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这样,虚实结合,让所有学生都把联系的重点从以做练习题为主,转向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扎扎实实地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篇3

1.师生平等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要放弃所谓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因此语文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1)民主意识。语文教师要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人本意识。既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教师就理当以全面发展其情感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努力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2.同行合作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课题往往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二、转变自身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就要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以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者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将学生定位于学习主体,自己定位于引导者、组织者,备课时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去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具有个体、独立、发展的空间,倾听学生的心声,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2.由传道者向研究者转变。未来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传道者”,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不是在书斋进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研究。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语文教师向研究者转变提供理想的平台。

3.由闭关自守型向社区型转变。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社区生活,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终身教育正与社区生活走向“一体化”,就是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语文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语文教学信息,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理念能与时俱进。

三、改革教学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学生能丰富教师的语言积累,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同时能培养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教学也不应是满堂灌,而是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言、积极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读得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或精湛的讲解。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这是一条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途径。

篇4

要熟练有效地开展概念教学,需要初中历史老师具备相当高的素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备受关注。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高校培养方面

现在中学历史老师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师范院校,现在的师范教育存在不少缺陷。如教育内容过于知识化、学术化,教育专业技能或教育类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相脱离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师,师教育必须全面改革,由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转向对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归纳起来是对以下能力的培养:

1.1史学研究能力。高校教育中,对于师范生的专亚知识培养是很到位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培养,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初中教学中要求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首先,教师自己就要掌握一定的史学研究能力,这样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学生认为生的概念,教师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1.2教育教学能力。在历史概念教学中,需要历史教师熟练掌握三大能力:第一,合理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历史概念具有广泛性,涉及面广,这就需要中学历史老师有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在介绍部分概念的时候,能够通过自己的整合,让学生在已知概念基础上去理解和把握,推动概念教学的教学效果。第二,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现在城区的中学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名专任历史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并且能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直观、丰富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在介绍部分概念的时候,如果能结合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第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基本职业素养,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这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学阶段很多需要掌握的概念是教材上并没直接下定义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学会自己归纳总结,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和表达。

1.3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能力。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课改精神,首先要求我们的历史老师对于新课改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高校教育中,要加强对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让每一位师范生熟悉课改精神,懂得如何践行。

二、在职培养方面

真正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教师才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哪些方面应该加强。校本教研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心,因此,加强中学的校本教研,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教师职业培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等,都能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三、教师个人方面

1.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学记》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位墨守成规的老师是不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的老师才是经得起教学实践考验的。历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

2.能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学方法方式各异,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做一名智慧教师,能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于历史教学当中,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辅助教学,方能事半功倍。

3.对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备教材、备设计、备策略、备课程标准、备重点难点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备学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样的,不同班级的学生,也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只有备好学情,才能选出最适合学生的教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4.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一名历史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基础体现在:具备丰富的通史知识和史学理论,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能保证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完全满足历史教学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历史学科综合性强,历史教师还应该具备相关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需要。

四、教材层面

1.从编写人员来讲,要配备优秀的教科书编写队伍。这一支队伍应该包含三类人,高级专家,有经验的中学教师,以及专业编写人员,这样一来,三者结合,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教科书的编写才会走入良性循环。

2.从编写设计来看,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构建历史学科基本结构,明确该学生掌握的理论概念,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在概念的表述形式方面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但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在这个阶段,概念可以结合图片、表格等不同形式进行辅助表达。初二转初三之后,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已经构建,这个时候抽象能力不断提高,部分概念可以由学生自己概括得出,教材的概念表述可以慢慢倾向于理论概念的表述。

3.从编写内容来看,要贯彻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对于史学界存在争议的概念,应该列举出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同时,要把部分缺失的历史知识补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学生层面

1.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21世纪,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课本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历史学习的需求,所以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应该积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历史。尤其是对于不太理解的概念,要通过自己的再学习,将概念掌握。

2.要掌握学习概念的方法,尤其是培养从材料中总结概念的能力。论从史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史料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学生才能真正自己找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掌握概念。

篇5

“视听语言”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影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视听语言是电视、电影的最基本的艺术手段,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影视剧评论还是剧本创作,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因此,也可以说,视听语言是相关专业学习的一个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只有学好、学精这一课程,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行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视听语言” 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是对影视艺术的表现方式所作的一种比喻。它是通过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达信息的一种相对感性的语言。因此,视听语言不同于其他的语言系统,它直接作用于受众的视听感官,以非常直观的形象来传递信息,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性。将它称之为语言,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视听语言讲述影视作品的语言构成及一般语法规则,内容包括视听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则以及视听语言与影视艺术的关系等方面,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分析影视作品视听元素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相关概念与方法分析文本并进行创作的能力。”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首先要学最基础的语言符号和元素,然后才能拼写单词,造句,撰文。视听语言包括画面、声音和剪辑三个大的方面,而画面又包括构图、角度、光线、色彩、景别、运动等诸多元素,声音包括音乐、音响和人声。

“视听语言”课是高等院校影视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理论课,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影视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从而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平台,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创作夯实基础。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主要以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的人才为目标,通过“视听语言” 课程的设置,在使学生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 让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建立起视觉思维的习惯,告别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字思维,从而写出具有画面感的剧本,而非“纯文字”的剧本。这一点对于学生日后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重视并完善视听语言课的教学,至少能做到将学生“领进门”,让其了解视觉思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视听语言” 课的教学现状

在目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视听语言课程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在一些院校,并没有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仅将其列为专业选修课。在授课方式上,“视听语言”课的教学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收效甚微,同时也不能适应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发展要求。因此,要想让“视听语言” 课发挥启迪和引导的作用,教师就应在教学中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让学生勤动手,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理论课教学过于僵化

“视听语言”本身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教师讲授理论时应以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为目标,而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忽略这一点。有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甚至课堂上所使用的影片实例均出自教科书,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照本宣科的讲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影片实例的选择上,部分老师也缺少创造性,所选片段经常与其他课程重复,一个经典电影片段,有时学生可能已经看过十几遍,这种规范式教学常常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新鲜度刺激不够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很难被激发出来了。

2.忽视实践教学

在我国,许多高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分离出来或者附属于该专业,任课教师也常常是出自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因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在“视听语言”课的教学中,不设置实践环节、实践课时严重不足、实践课与理论讲解相脱节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恶果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理论一知半解,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3.影片分析“走过场”,不够深入

很多老师在分析影片时往往时“就事论事”,只分析例子中与所讲内容相关的部分,例如,讲到景别,就忽视镜头的运动、场面调度、声音、光线等因素,这样做虽然能够突出重点,但却不利于建立起学生解读影片的整体观。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的美体现在各个方面,所以教师在分析影片,就要做到全方位立体交叉的来解析。

三、“视听语言”课教学方法探索

1.强化实践教学

在大学期间,影视艺术理论知识的课堂学习是必要的,而创新知识的培养则是更重要的。知识是可以传递的,可以从书本上、课堂上获得,而智慧和创新则需要学生在获得了知识之后,通过创新实践去亲身领悟之后才能获得。实践教学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观念是先理论后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但也可以先实践后理论,先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讲解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会促使他们对理论产生兴趣,主动回到理论学习中来。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而学生则对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矛盾。

首先,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学时。影视是用画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视听艺术,“视听语言”课就是要向学生讲清楚影视艺术的这一基本特征,教会他们怎样使用画面与声音来表情达意的一门基础课,基于此,在这门课上只进行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而应在在课程开设上使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授课时间得到协调,比较合理的安排是“大致理论——实践——详细理论——实践”,其中实践课时往往应该是理论课时的1—2倍。〔1〕

其次,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的设置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式要灵活多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选择优秀作品组织观摩与研讨,所选作品不必太长,以 10-20分钟左右为好,宜选择具有类型意义的影视作品。设置作品评议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所选作品可以是经典影片,也可以是学生习作。结合写作课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短剧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在创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2.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以往的“视听语言”课的考核都是使用书面笔试的方法,所考内容都选自教材,这种考核方式带来许多弊病,例如无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理论运用的熟练程度等等。考试的目的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把考核的方向确定正确,才能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因此,在加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将考核分为书面考核与实践操作两种形式。前者主要考查学生对“视听语言”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的理解程度,后者则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团结协作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

3.善于运用多种媒介组织教学

基于“视听语言”课要调动学生感官接受的特性,在课堂上单凭文字讲授恐怕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来丰富教学。而这其中,一定不能忽视的就是课件的制作,不同于其它课程的课件以文字为主、只突出重点的特点,“视听语言”的课件既要图文并茂,又要声画结合,尽量做到每个概念和理论都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来配合讲解。例如讲到运动轴线,可以从《罗拉快跑》等影片中截取相应镜头的画面进行阐释,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此外,在讲到镜头以及场面调度等原理的时候,教师还可将摄像机、三脚架等设备带到课堂上,亲自向学生示范讲解。〔2〕

4.加强拍摄实践训练

虽然目前很多院校已经开出了DV拍摄课。但是大多存在课时不饱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不完善的缺点。训练学生拍摄短片,可以先从模仿一段优秀电影的片段开始,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把握电影中的镜头及其调度,揣测原片导演的拍摄意图和影片所传达出来的意境,这步完成之后,由老师提出拍摄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命题进行拍摄。“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3〕命题应该尽量是开放式的,例如让学生拍摄“我生日那天”,以便给学生一定的表现与想象的空间。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使用所学知识来达到指导教师所要求的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自由发挥阶段,学生可自拟题目,自由地进行拍摄,用影片尽情展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上述训练都应以拍摄小组的形式进行,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也可在拍摄过程中相互交流对知识的理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5.利用新媒体建立课程教学互动学习平台

所谓“新媒体”,正如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副教授所表述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电子菜谱媒体、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比以前有更强的参与意识,他们从被动变接受为主动出击。与旧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的途径更为丰富,这是个人人均能参与传播的时代。〔4〕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方便地搜集和及时更新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教师讲解抽象理论的同时,学生可以随时链接到教师所引用的影视片段,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影视作品有助于他们理解比较抽象的理论,能够较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理论与实例的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地完善“视听语言”课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训练他们的视觉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剧本创作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张萍.从大学语文教育中寻求高师生从教能力培养的途径〔J〕.中国人才,2010,(11).

篇6

一、立足陕西当代文学及其影视改编,变革影视文学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主要是指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影视文学应打破旧有的课程认识,冲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充分利用陕西当代文学及其影视改编的丰厚资源优势,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具体而言,一方面,树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不仅对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传统的、固有的教学,还应该结合视觉文化背景下当代文学的影视改编热潮,实现现代的、动态的教学。譬如,在分析陕西当代文学及其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时,运用传统的、固有的知识,结合当今时代视觉文化的勃兴和新兴传媒的繁盛,分析陕西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和影视改编实践。另一方面,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不仅运用影视艺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影视作品进行分析,还应该撰写影视鉴赏与评论的文章,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影视剧本的创作实践。这样的教学理念,既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又能够与“写作”等其他课程的教学相得益彰。

二、立足陕西当代文学及其影视改编,丰富影视文学教学内容

文学作品及其影视改编的介入和强调,无疑丰富了影视文学的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影视文学课程往往围绕着影视文学的相关概念、本质特征、分类、创作、改编、鉴赏、评论等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立场、审美原则、审美方法等进行评价,深化影视文学的教学内涵。譬如,从地域文化角度而言,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出不同的地域文学,地域文学又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蕴含着特定地域的自然特性和人文内涵。在由地域文学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中,必然留有清晰而深刻的地域文化印记。如此,文学作品的审美立场、审美原则、审美方法等就被移植过来,作为审视其影视改编作品的途径和方法,这无疑为影视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譬如,对于陕西当代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陕西当代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以及影视改编作品的鉴赏及评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作为影视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立足于视觉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对于影视这一新兴的视觉传媒相关领域内诸多方面的挖掘,拓宽影视文学的教学领域。与影视相关的问题非常广泛,包括影视文化产业的勃兴,消费文化对传统影视的冲击,视觉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地域文化借助影视媒介的传播得以提升其自身的影响力,以及文学的“触电”现象等问题。其中,文学的“触电”问题,也就是文学与影视的联姻,尤其值得影视文学课程的关注。这是因为,这个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涉及到文学与影视的发展问题,即文学借助影视广泛而平实的传播方式得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影视借助文学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得以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层次。

三、立足陕西当代文学及其影视改编,转变影视文学教学方式

影视文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失为一种较为稳妥的教学方式。然而,还应该努力探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其他教学方式。

专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如作家、导演、演员、主题、地域等,将所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分类,对同类内容设定专题进行教学活动。譬如,按照地域划分,将陕西当代文学及其影视改编作品设定为一个专题进行讲授。电影方面,由贾平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高兴》(2009年)、《秦腔》(2012年),由实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白鹿原》(2012年);电视剧方面,由高建群的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改编的《盘龙卧虎高山顶》(2011年),叶广芩的《青木川》改编的《一代枭雄》(2014年),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平凡的世界》(2015年)。

实践式教学。在传统时期,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影视文学教学更重视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实践要求。因此,在影视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展开实践式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结合当代影视文化的发展状况,积极撰写影视鉴赏、评论的文章,或是创作影视剧本等。此外,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确定主题,如陕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陕西影视受众情况、陕西影视消费文化发展现状、陕西影视对大众审美倾向的影响等等,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并撰写调查报告。

对比式教学。将具体的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作品进行对比,可以选择某一个或某几个对比项,如思想意蕴、人物形象、艺术特征等,进行对比性分析。此外,影视艺术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于一身,因此,还可以针对某一部具体的影视改编作品,将其所具有的影视艺术特征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对比性分析。譬如,将电影《白鹿原》中关中麦客的人物形象造型、华阴老腔的声音造型、面条像裤带的地域文化造型等因素,与文学文本中的相关语言艺术相结合进行对比性分析。

总之,在影视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从文学作品及其影视改编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理念的变革、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巨大的创新性意义,无疑有助于改善影视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颖涛.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文学教学方法初探.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2).

篇7

文学是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是一个很深奥的词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预言、通话等,这些都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变现形式,都是以文字语言为工具呈现出来的,以不同的体裁表现作者内心情感和社会生活。文学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都是社会的上层学问,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文学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在地域上分类页可以分成很多文学,亚洲文学、欧洲文学、美洲文学。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在去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不能说明中国现代、中国当代文学成就平庸,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影视显得更容易理解,就是电影和电视剧的合称,拍摄、绘画出来的带有故事性的动画的也算影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影视制作产业是前景无限的商机无限的,如何很好的把影视和文学相结合,如何使文学在影视艺术中发挥最大的正能量是一门学问。

2,影视作品需要还有文学性,并尊重文学。

大家应该都看过94年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尊重原著《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应了当时三个政治集团的斗争,其中宣扬一种仁义道德、礼信忠贞的文化思想,剧中更是引用古籍中古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能把观众拉回到东汉末年,一起与曹孟德驾驭良驹宝马驰骋千里,一盏豪饮,感悟人生哲理。《千与千寻》是日本国宝动画片,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杰作,影片大致概括了一个小女孩在一个奇特世界的冒险故事。宫崎骏带你进入一个仿佛远离了世俗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件物品仿佛都是宫崎骏亲手雕琢,富有灵性,影片一开始,小女孩的父母为了满足食欲双双变成了猪,这是宫崎骏的一种黑色幽默,也寓意这不要有贪婪之心,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观众,我们也要反思在现在的社会中要相信他人,影片中也映射出现代日本的环境污染问题,影片文学性非常强,宫崎骏大师在影片中埋下了很多观众值得思考的疑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这是一部现代版的《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是丹麦一家大公司已故总裁的儿子,有一天他遇到了他父亲的灵魂,他父亲的灵魂告诉哈姆雷特是他的叔叔谋杀了他,得到了他的公司和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决心替父报仇,此片的背景是现代,而原著莎士比亚的小说是几个世纪之前的事情,如何做到把古代的故事挪到21世纪来表现,导演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是尊重原著中的人物,性格拿捏得非常准,第二,这部电影运用原著台词“是生存还是毁灭”等,极力的尊重原著,使观众在现代的氛围中体会哈姆雷特的心情。说到莎士比亚不禁想起电影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影片男主角是拉昂那多,这部电影类似现代版的《哈姆雷特》,也是把几个世纪前的故事成功拉到现代,爱情主题贯穿全篇,两个年轻人不顾家族反对在一起厮混,由于家族问题,最后陆续殉情,诠释了爱情的力量。

篇8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 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 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篇9

网络文学文本,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文本,还有声音、图像等文本超链接在一起,并与历史上其他各种类型的文本“互文”。所以,研究网络文学,单凭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是不可能的,它必然涉及到图像学、技术美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式。从事网络文学研究多年的陈定家对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近几十年来,文学研究从学科化封闭走向跨学科开放、从技术性‘区隔’日益走向人文性融合的趋势已经形成了一种大的时代潮流,从一定意义上讲,互文顺应了这种潮流,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不仅顺应了当前的跨学科研究潮流,而且其也是出于网络文学文本自身特点的需要。这一点,作者也有清醒的认识。在看到赖泽民将耗散结构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观结合起来写出《人类历史科学原理》后,他不免有这样的感慨:“虽然某些观点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以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历史与哲学,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试探一番的学术路径。事实上,网络文化就是一个标准的耗散结构系统,值得好好总结和反思。”这种跨学科研究,必然要依据并突破传统的“互文性”研究,“通常意义上的互文性研究,着重考察文学与文学自身的关系,即文学作品与文学遗产、文学史、文类传统的关系,以及作品自身所携带的文学记忆和读者文学‘阅’历之间的关系”。对于传统的互文性研究,陈定家也非常重视。在他看来,互文现象在传统文学中也存在,但是互文性不是传统的文学特征,“互文性,从根本上讲,它只是传统文本的一种尚未完全开发的潜能,在‘绝对联系’的意义上说,超文本只不过是互联网成功地开发了传统这种‘互文性’潜能的副产品而已”。可以说,“互文性”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联系在一起,而“超文本”又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分别开来,正如作者所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最大的不同是基于载体变化造成的‘文本转向’,在传统文学的线性文本向网络文学超文本的转化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密切关注的学理问题被我们忽略了。”

由此可见,考察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是网络文学互文研究或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基于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和互文性的特点,网络文学理论研究必然要涉及技术、传媒和影视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文之舞》中都有体现。互文性革命是建立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所以研究网络文学必须要了解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当代的艺术生产过程中,“赛博文化利用技术手段、技术材料、技术方式,从艺术生产的操作层面不可抗拒地渗透到艺术生产的观念层面”,作者宣称“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支配着当代艺术生产”。可以看出,技术是了解和研究网络文学的重要维度。离开了技术维度,许多网络文学新现象是无法解读的,比如上海中学生梁建章的“计算机诗词创作”,这些诗作跟传统诗人作品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以写出《背叛》的“布鲁图斯一号”为代表的写作软件,能否颠覆传统文论有关知人论世的论述?人工智能能否“诞生一种全新诗学或文论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难点所在,也是研究的新方向所在。在网络文学中,技术往往是与传媒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往往把“互文性”“超文本”“互联网”三个概念不加区分地用在相近似的语境中,“实在是因为它们在许多场合具有几乎相同的特征和秉性,专就文本而言,三者的相似性或同一性是如此显而易见,以致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相互替换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所以,作者在著作中由“互文性”到“互介性”的论述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文学图形化与声像化的步伐”,所以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文现象非常普遍。作者以“百家讲坛”节目为例,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文,认为该节目成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发挥文学的特长,运用设置悬念等说故事手法让文学经典大众化;另一方面利用强势媒体的图像化优势,运用视听元素做到讲解、形象、画面和音乐的结合,取得良好的观看效果,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4]203。不仅有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文,还有影视与影视之间的互文,比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与李安的电影,《武林外传》与金庸影视剧等。根据这些艺术现象,作者进行了理论提升,认为米尔佐夫创造的“互视性”是“互文性在影像世界的翻版”。既然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互文现象,那么可以说从影视的角度看网络文学,是研究网络文学的一个新视角。但如果缺乏图像学知识,我们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的。

三理论写作的限度与互文性

篇10

耽美剧《上瘾》火了没多久就被下架,虽然如此,却还是捧红了两个新人,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耽美作品,甚至有传言,很多影视公司已经买下了很多经典耽美的版权。火热成这样,让很多人惊呼耽美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但很显然,这个观点,目前还是个误解。

先来说几个概念,“耽美”一词的概念最先来源于日文,它是20世纪日本文学中“唯美主义”的对应词。最先体现在文学上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表达“唯美,浪漫”,最开始“耽美”并无特定的表现内容,但现在人们谈及它,一般是指BL小说(boy’s love)。时至今日,“耽美”小说的题材以及风格都极为庞杂。在国内还将之当做逐渐被重视起来的小众文化的时候,在国外,耽美文化的研究已经超过了三十多年。

与BG(boy and girl)言情作品影视化不同的是,耽美作品的影视化是受非耽美影视作品的同人创作影响。所谓同人创作是指把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当成自己原创故事的主人公来衍生创作。由此产生的耽美同人受众群体被影视工作者发现,从而又产生了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特色的耽美影视作品。可谓是影视作品激发原创群体,从而再反哺影视。早在上世纪60年代,《Star Trek》和《Star War》引发腐女创作影视同人文第一波的时候,Constance Penley就在其《star trek》同人文本分析作品中,介绍了《星际迷航》的粉丝圈和同人小说,尤其是耽美影视同人。她将这种在欧美腐女读者中流行的衍生出来的耽美同人解读为对当时性别权利壁垒和性别等级制度的反抗。她认为科幻作品的耽美同人连接了两种文类的乌托邦语境,耽美小说中情侣间的平等的地位也正反映了女性对性别平等的渴望。

但事实是,原本女性表达欲望诉求,表达性别意识觉醒的耽美发展到现在,有一部分已经脱离了原本被称为“女性意识”文本的初衷。《上瘾》的火爆并非是基于耽美作品最初表达女性意识觉醒的诉求,它的火爆只不过是在以传统男女纯爱作为默认背景,在此基础上突出“耽美”特殊性。与其说《上瘾》贩卖的是“耽美”的概念,不如说是契合了耽美鼓励观者认同于的旁观者角色。这不仅适合腐女对群体性的需求,比如在尺度较大的情节面前没有过度认同带来的不适感。也适合大众路人对耽美的“误读”,比如所谓的情节“甜”。在目前还是比较向女性倾斜性压抑倾向的大环境下,耽美原创影视化小范围的不过是替女性找到这样一个边缘化的出口,此处的“耽美”流行不过是另一种男色文化的消费罢了。

篇11

影视文学作品的现代性批判

吉登斯在界定现代性时提出一个观点,评价现代性最核心的标准是什么?无疑,现代性的核心是国家的现代性和社会的现代性,这就需要有一个国家来主导现代性。在思维方式上,现代是理性主义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时代,现代是科学、技术、商业和理性成为四大动力的历史时代,现代性包括社会物质性与精神性双重的标准。当我们批评现代性中的理性至上、技术主义、商业主义时,包含非常重要的精神性因素,我们曾经跟随了300年的伟大理想,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个人主义,一些启蒙运动以来被人类认为非常重要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概念也被包容在现代性当中。但是现代性的批判却没有因为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淡出人类的事业,人类的智慧在于能够根据现在的情况来推测未来,未来是什么,未来是现代性批判的有利武器,但是却又那么无法看清。

影视文学作品作为现代性批判的组成,它既是对现代性批判的阵地,同时也是现代性批判的对象,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社会总是在自我矛盾中寻求一种生存的解脱。影视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反映了社会现代性的一些优势,如《肖申克的救赎》《教父》《两杆大烟枪》《基督山伯爵》以及希区柯克的作品等,这些影视文学作品既有具备改编条件的文学作品,也有一开始就是文学作品,后来拍成电影的。作家邓一光有一部小说《我的太阳》,塑造了一位父亲的形象,故事性强,动作性强,个性鲜明,十分适合拍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而另一位爱尔兰作家乔尹斯的《尤利西斯》,就不可能拍成电视连续剧。因此,绝不是每篇小说都能拍成电视剧,也不是所有的文学都能转换成影视文学作品。影视文学作品转换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影视文学作品的现代性和现代性批判价值得到彰显,影视文学作品的现代性和现代性批判价值因其作品的属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特质,《肖申克的救赎》是奥斯卡经典影片,该电影的小说作品因为影片的成功而获得了读者的关注,该部影片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在闭塞、压迫的监狱中对自我意识的追求,尽管受到诸多阻挠,他还是充满向往地去努力争取作为人的资格和意识。监狱是囚笼,压迫人、剥削人、迫害人,人们因为盲目追求欲望和金钱而不断地迫害他人,监狱中的结构同社会结构本质上没有差异,这也是现代性批判的一个缩影。

影视文学作品的现代性批判是后现代危机意识增加的体现。后现代的危机意识已经成为改变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因素,后现代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后现代是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艺学、宗教学等领域都积极运用的词汇,后现代甚至成为某一领域的派别,后现代有些观点与主流观点相抵触,这种观点的诞生是人类自我反思的开始,人类的认识自我和世界开始了全新的视角。后现代主张批评权利和信仰的系统,他们认为政治党派联盟是基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忠诚,信仰的好坏基于对其的个人体验。在西方,后现代已经成为学术界和社会精英阶层研讨的重要领域,并逐渐形成了研究和批判的范式。基于后现代的危机意识,人类开始对现有的体制和人类文明进行深度解析,对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更为复杂的解构,从而批判人类现代性中存在的问题,并把这种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发展相连接,西方社会普遍具有末日情节,认为人类社会的环境危机、自我危机必将导致人类社会的瓦解,在影视文学作品中现代性批判正是以后现代危机作为基础的。《基督再临》是一部宗教题材作品,这部作品再现了神话中的基督故事,该部影视作品后来出版了同名小说,虽然是影视文学作品,但是这部作品内在的强大的危机意识深刻地打动着人类,人类自身的缺陷让人类迷失了方向,需要基督拯救人类。这种现代性批判正是科技文明没有办法解决的,科技文明是现代性的重要体现,严谨的理性也无法实现人类的梦想,这个时候人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渴望通过神灵获得人类的解放。

篇12

电影是一种比较直白的艺术表达方式,它拥有广泛的受众和较大的影响面,其影响力远远超出其他艺术表达方式。电影既是商业产品,又是艺术作品。如何命名电影作品名称十分关键,它直接影响到观众对其的第一感知和评价,成功的电影命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牢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影响力。随着西方影视作品不断涌入国内,如何正确合理翻译这类电影片名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电影内容十分丰富,它取材于不同的社会领域和行业。电影片名是故事情节的概括总结,对观众注意力有很大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外国电影片面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具有互文性的特点。互文性理论产生于语言符号学,它是影视评论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语言翻译由表及里都带有明显的互文性色彩。一般来说,互文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个文本中的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不同文本中内容之间的联系。互文性分析的目的不是要探究“历史客观体系”内部的规律或者发展趋势,而是分析不同关系对整体价值的影响,例如是否创造价值、营造独特的氛围或者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因此,对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关键是做好互文性分析,翻译者要从国内观众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出发,比较分析两种文化之间的价值差异,做好文字识别、含义转换,以将其真实的文化含义和价值观呈现给国内观众,为他们带来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体验。

二、电影与文学创作互文性现状概述

(一)“互文性”概念解读

本文在深入研究之前,首先要全面认识“互文”的正确定义和涵义。本文研究采用了广义上的互文定义,是指在一个宏观的文化体系当中,从文学与电影两种角度理解艺术表达人性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二者之间在表现方面存在的互补性。“互文”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本质联系,其次是在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两种艺术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的互补性和兼容性。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互文性,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在电影作品创造过程中,文学作品是十分重要的素材来源,这其中的转换就是体现互文性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过程中的互文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欧洲著名影视评论家巴赞认为,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主要有三种主要互文方式: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作为背景、在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基础上进行电影元素丰富和发展、将文学作品照搬转化为电影。他十分赞成最后一种方式。美国著名影视评论家杰・瓦格纳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之间的互文性:利用自然的移植方式将文学作品转移到电影屏幕上;或者处于情节发展需要将部分文学作品内容稍加调整和变动,使其更具观赏性;也可以从表达技巧方面出发,用现代主义电影展现手法将文学作品细节放大,使其与文学作品区别开来,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

(二)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现状

美国著名影视评论家路易斯・贾斯汀认为,主要有三种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方法:随意性改编、忠实性改编和原封不动改编:随意性改编主要是以文学作品中的某个情节和细节为蓝本,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忠实性改编即严格按照文学作品情节编写电影情节,力求真实体现原文。电影改编过程中,主要处理好电影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关系,一般主要从情节、情境和精神等方面着手。在改变电影作品过程中,也会遇到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相同性问题,例如人物形象描写、中心思想表述和渲染情感氛围等。由于文字语言与视觉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区别,这就使得二者在表现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心理活动刻画是最深刻、最准确的表述方式,电影中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很难。文学作品中对宏观场景的表达稍微薄弱,远不如电影具有直观震撼性。因此,电影与文学作品的转换过程中会遇到互文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需要改编者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接下来,本文将从时空变换角度出发,对这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

三、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文中的差异性分析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共通性,主要表现在时空变换方面,采用多元化表现手法诠释故事情节,让故事情节更具吸引力和观赏性。电影是社会科技革命的产物,它与现代技术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在时空互文中的差异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一)电影的可视化特点与文学描写的区别

电影采用直观的内容呈现方式,文学作品采用文字描述,需要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想象故事情境,它更擅长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影视作品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外部情境,例如人物脸部表情、不同场合和氛围环境烘托出来,需要观众综合运用自身情感分析工具。矛盾关系、人物外在行为等都是文学作品的独特展示对象,影视作品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薄弱环节。同时,文学作品与传统绘画中的“留白”特征有共通之处,言有尽而意无穷,加大了读者对文学语言的理解难度。电影作为一种直接的呈现方式,它将模棱两可的语言描述转为直观的场景,用电影镜头替换了一段段生涩含糊的表述。影视作品的可视性特征实现了时空的完美融合,大大拓展了故事内涵。

(二)影视作品与文学在时间值与空间值方面存在不一致性

电影是一种时间刻画方式,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通过激发人们的想象实现时空流转和变化。影视作品具有直观性特点,它采用各种镜头场景帮助人们感受时空切换变化。从前面关于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改编中的互文性特点分析可以知道,在叙事性表达方式中,时间具有很强的伸缩性,镜头时间可以更好地表达文字语言内容。相同的,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互文差异性,也可以从镜头时间变化体现,例如时间值与空间值存在不一致性问题。时间值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扭曲和伸缩,文学作品中的时间值主要来自叙述过程需要,影视作品中的时间伸缩旨在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变化,突出人物微妙的态度变化。时空值不一致性采用了高速拼接方式,形成了静止空间中变化的时间运动;时空值的不一致性采用逻辑关系表述,形成了空间与时间的共同发展和相互转换。

(三)影视作品与文学文本中空间想象性的区别

电影是在空间上动态演示的,文学作品中空间的想象性与建构性,影视作品中的空间采用直观的呈现方式将情境展示在观众眼前,将文学中的虚幻性空间变成了直接的视觉感受。空间不是文字语言的唯一描述对象,在电影片段中,空间与时间突破了时空限制,在静止的空间中将变化的时间完整地表达了出来。文学文本中的空间是故事情节变化的平台,它需要读者发挥主观想象力来体验和感知,但是影视作品采用了直观的屏幕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

四、结语

文学与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手法,在展现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时空变化和发展。文学超越了口头语言的时空限制,融入了诗歌的浪漫元素,将时空永久的定格在了字行里间。影视作品在文学基础上融入了绘画元素,打破了静态描述的局限性,用画面艺术将时空转换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电影与文学各有优缺点,文学采用文字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变化,忽视了时空变化的细节,对故事情节中的元素进行陈列式的表述。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存在较大区别,这种差别源自于艺术审美差异,文字与画面的高度统一丰富了故事的时空内容,提高了可观赏性。在对于人性刻画、人在时空中的发展思考方面,二者都通过自我反思发掘审美情趣。从宏观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后现代文学正面临文学与文化的变异与锐变,文学在文化的生态圈中好比森林里的草木,电影同样是矗立在文化森林里的大树。二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互补性和共通性,共同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羽.《爱丽丝梦游仙境》:互文性透视下的电影改编[J].文学界(理论版),2012,09:258-259.

[2]刘东河.论电影《孔雀》与文学的互文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240-241+243.

[3]梁建东,章颜.如何在现在重塑过去――兼评《纯真年代》中画与文的互文性[J].电影新作,2013,02:82-85.

[4]陈东.跨越文学和影视的互文性――浅谈《危险的关系》及其改编电影[J].电影文学,2007,02:47-49.

[5]宗薇.多义主题与拱形结构:小说与电影的互文[J].电影文学,2012,14:55-56.

[6]王泽庆,顾祖钊.图文“战争”背后的“温情”:文学与视觉艺术的互文[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04:133-138.

[7]赵金健.浅谈电影的文学改编[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S1:177-179.

[8]何朝辉.论《怪物史莱克3》中的互文艺术和女性叙事[J].电影文学,2013,17:24-25.

[9]罗兰.互文性理论在动画片文本中的应用――以《木兰》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148-149.

[10]徐姗姗.东西方生命哲学的碰撞――《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原著与电影的互文性研究[J].电影评介,2011,16:62-63-94.

篇13

一、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传播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古代文学经典是我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这些经典一直处在起伏和动荡当中,同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学经典。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经典相比,这些经典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远非是一部影视剧所能够阐述的,尤其是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每一部古代文学经典,其中都包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情况、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一旦有名人作家创作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后,就会深受后辈的尊崇和模仿,同时也引来批评家的推出或者批判,有人对文学作品大加赞扬,就会有人对其大肆贬低,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向来都是褒贬共有的。而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与该作品创作之时及其往后的社会风气、人们的审美心理、价值追求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运气与机缘[2]。文学经典具有显著的相对恒定性的特点,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能够唤起读者反复的阅读和揣摩,文学经典必然是能够引起人们反复阅读,并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影响的作品。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对于一部古代文学经典,通常情况下都不太可能对其品质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总结和解读,所以,对于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向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被奉为经典,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其内容具有流传性、且传承下来的内容、精神和价值与大部分人的需要保持一致,只有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的作品、符合绝大多数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3]。

二、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影视改编的可实践性变得愈加广泛起来,影视的改编除了广泛性之外,同样还具有多样性、多渠道等特点,由不同的编剧、导演等去改编,文学经典的改编方式和改编观念各不相同,因此,也没有办法去精确的界定“改编”这一概念和定义。每个人对“改编”这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以理论界至今也没办法给“改编”冠以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对于电影改编,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认为小说和文学作品只是影视作品众多素材中的一个,而非有机体,经过电影的改编丰富以后,会出现一个与小说不一样的、全新的一个完整艺作品[4]。这是美国一位电影理论学家的观点,或许另外一位理论学家,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有了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支持,能够显著缩短古代文学经典被影视改编后的传播时间,使得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样,影视改编后的传播速度也由此加快,影视改编后传播时间的缩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丰富多样促使更多人对古代文学经典进行影视改编,也因此激发了更多影视改编古代文学经典的热情和创作欲望。在如今快餐时代中,以年轻人为主的大众普遍选择通过网络搜寻和观看影视剧,这样观看影视剧的方式省时省力,还能不用出门,简直就是懒癌症患者的福音。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古代文学经典不用再和以往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埋头苦读,反而能够通过影视改编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同时,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古代文学经典题材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很好的迎合了当今青年向往冲破束缚和自由的心理。总结虽然影视改编能够视为是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传播方式,且这种传播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同时必然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这意味着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风险。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以另一个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自古以来,只要是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每一部都被烙印上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作家个人的鲜明特点,与这些文学经典一样,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文学经典自然也被烙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特定因素,也带有创作者、导演、编剧等创作主体的观点和见解,所以,如果单纯从影视作品对原著的还原度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片面评论的话,也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