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汇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汇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银行金融扶贫工作汇报

篇1

我行于2011年12月完成农商行改革开业,现有营业网点个,其中城区网点个、农村网点个,贷款专营机构个,离行式自助银行个,ATM机台。年初以来,根据省联社的相关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行继续把金融产业扶贫和贫困农户小额信贷作为2018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加大产业扶贫和贫困农户小额信贷投放。截止6月末,我行各项存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增加万元,存款增幅为

%,各项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增加万元,贷款增幅为

%,贷存比

%,贷款增速大幅高于存款增幅。其中扶贫贷款余额万元,比年初增加万元,增幅为

%,扶贫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二、扶贫小额贷款开展情况

根据省联社关于扶贫小额贷款的指导意见,今年我行确定了全部以农户自主贷款的投放思路,坚持“四有两好一项目”评级授信标准,坚持以农户自主承贷,坚持“谁贷谁用”。截止6月末,新发放扶贫农户小额贷款户万元,贫困农户小额贷款余额达到户万元,贫困农户贷款获得率达到

%,贫小额贷款不良率是

%,控制在2%以

内,到期收回率是100%,达到98%以上。上半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又进行了一些调整,我行根据调整后的明细又进行清理,对清理出去的及时停止贷款发放,对补充进来的贫困对象补充评级授信,始终确保贫困农户评级率达到100%。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我行进一步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和考核力度,计划全年投放扶贫小额贷万元,并对已授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一次,已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支行,并制定了绩效考核激励措施,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三、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情况

根据省联社和人民银行的安排,我行承担全县个贫困村中个村的建站任务,我行按照“八有”标准己全部完成建站,并于月日前完成了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与农村电商服务站的“三站”融合任务,完成个“三站”融合任务的

%。目前其中绝大多数服务站均运行正常,在农户评级授信、贷款咨询受理和催收等方面初步发挥了作用,但也有个别站因为行政村的合并和村组干部的变动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目前我行正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进一步完善服务站功能并定期走访巡查,推进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和农村电商服务站“三站”融合建设在月日前全部完成。

四、金融支付结算环境改善情况

近3年来,我行新设标准网点个,离行式自助银行个,在乡

求的授信率和贷款金额指标过于刚性,不太切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

2、建档立卡贫困户认定变动频繁、变化太大。最初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户人,经数次变动调整后为户人,其中很多人剔除,很多人又新进,给评级授信和贷款发放管理带来很大不便。贫困户的一进一出,增加信贷投放和管理难度。

3、政策宣传和信用环境有待改善。由于历史客观困素和宣传力度不够,部分贫困户和工作人员对贫困农户小额贷款认识不够,理解有些偏差,对贷款的发放工作有一定影响。

4、工作机制不通畅。扶贫小额贷款由农商行一家发放,但涉农补贴由农商行和邮储银行两家发放,操作层面和管理层面不通畅。

七、几点建议和请求

1、调整考核方法。不再要求具体的贫困农户小额贷款投放额指标,进一步明确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贷款获得率考核计算标准,明确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认定标准。同时充分发挥村支两委、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把好贫困农户小额贷款申请和审核关,切实做到精准帮扶、好钢用到刀刃上。

2、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培养贫困农户信用观念。统一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彻底消除贫困户扶贫贷款只要借得到、不需要偿还的侥

幸心理。加大对金融扶贫服务站和信用村镇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篇2

二是部署落实迅速程度方面实现了新跨越。“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面,5月30日全市召开动员会后,各旗县区立即跟进,6月25日前全部召开了动员会,7月8日之前所有162个工作队入驻到位,7月20日全部完成驻村工作队长任嘎查村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嘎查)长助理的任命工作。相关乡镇苏木、嘎查村积极配合,为驻村工作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驻村干部积极踊跃开展工作,形成了上下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方面,5月8日自治区培训会议结束后,我市立即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162个贫困嘎查村基本上完成了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的识别、公示和公告工作,正在逐步开展“贫困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的填写工作,整体上与全区同步进行;金融扶贫工作方面,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在坚持“六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市金融办、市农业银行共同研究确定了降低“强农贷”门槛、放大“富农贷”中大户贷款比例和尽快市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三条措施,从整体上加快了金融贷款发放进度、提高了贷款发放的质量,截止8月10日,全市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6549万元,占2013年、2014年两个年度应发贷款计划的44.2%(全区为36.4%),贷款涉及6814户农牧民、4户扶贫龙头企业。磴口县、杭锦后旗、五原县已经率先完成了2013年贷款发放计划,值得一提的是临河区自己推行的金融扶贫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已经发放金融扶贫贷款近68万元。

篇3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组织“百行连千企”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一对一帮扶、点对点破难,8家银行包联规上企业52家,分别走访企业,宣传金融政策,共为19家企业提供贷款2.76亿元。严格执行阶段性用电降价政策,为5821户非高耗能大工业和一般工商户降低用电成本628.53万元;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灵活电价政策,为37家大工业企业降低用电成本40万元。加强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国家和省出台的各种关于税收和行费、基金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并及时通过县人民政府网上网公开。

二是落实包联帮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截止3月中旬,重点在建项目全部复工,4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产;深入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活动,走访农产品加工、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贸易业、服务业五个重点行业147家企业,落实包联帮扶,利用政企服务微信群推送政策包,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结合“双创双服”,实地走访249次,收集各类问题130件,办结率100%,真正打通了服务企业项目“最后一百米”。

三是加强要素保障。一方面全面加快土地供应进度,2019年以来,我县获批土地面积共计1267.3亩,目前已完成供地886.9亩,工业区北园污水厂、垃圾发电2个基础设施项目和、中广核循环产业园、纸业搬迁、包装等2020年我县9个省市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全部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以“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为抓手,建立政企联动帮扶机制,83个重点项目企业逐一落实县级干部和部门包联,建立“政企对接微信群”,开展服务“大走访”,推广“拿地即开工”模式,一对一帮扶、点对点破难;结合“双创双服”,实地走访249次,收集问题130件,办结率100%。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313项便民事项列入《最多跑一次清单》,企业开办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审批压缩至50个工作日,一网通办事项超过全县事项的95%,一窗受理率达90%以上。

二、扩大内需方面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工作,发改局负责扩大投资工作。

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方面聚焦重点项目落地投产,从县级干部到职能部门全员上阵,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确保每个项目有人管、有人盯、有人跑。今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9个(省3个、市6个),总投资87.1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6.24亿元,截至8月底,已完成投资14.8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1.4%。一方面服务为先用心“抓包联”。始终把包联服务作为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包联任务,完善包联机制,实行一包到底,切实做到真包、真联、真干,制定了《2020年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及部门包联实施方案》,对18家重点项目及65家企业逐个明确了包联县领导和责任部门,干部围着项目转、部门围着企业转。建立了定期调度会商机制,今年以来,先后2次集中听取分包县级干部包联工作汇报,盘点存在问题,逐一研究解决,各包联领深入企业项目一线,实地了解建设、生产状况及存在问题,一对一帮扶、点对点破难,共召开现场办公会、调度会300余次,组织实地走访500余次,收集各类问题184件,已办结156件,办结率85%,有效保障了企业提质增效和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同时,积极对外招商,共上报接洽项目19个。

三是抓好投资调度督导。紧盯任务目标,实行周调度常态化机制,逐项目督导,逐项目推动,千方百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加快建设进度。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对、维尔机电、成诚热力、气代煤工程等一批年度投资大的重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全力保障投资建设进度,充分发挥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二是做好整合打包。梳理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市政、农业、扶贫等领域项目77个,建立投资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入库条件的项目,抓紧完善入统手续,切实做到应统尽统。

三、下一步工作

面对今年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环境下行压力,我县市场主体的发展困难较大,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帮扶包联到位。县领导深入包联项目、企业,帮助解决资金短缺、用工数量不足、原材料供应遇阻、市场销售困难等具体问题,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服务到位、落实到位。

篇4

25岁的魏可欣是一个阳光的美国女孩,出生在旧金山的她,从小就对中国和中文一点不陌生,因为那里有大量的华人,魏可欣也有不少华裔朋友。从念大学起,她就开始向一位中国留学生认真学习汉语,并从这时候拥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

以优异的成绩从经济金融系毕业后,魏可欣本可以像她的许多同学那样,在美国拥有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过安逸生活。在纽约一家投资公司实习时,老板也很赏识她的才华,曾许以高薪想留住她,但女孩却做出了一个惊人选择:去中国做公益事业。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很大原因来自于父亲对她的影响。“从小到大,像父亲一样去创业和帮助世界,是我的理想。”魏可欣的MSN聊天头像就是爸爸的照片,她视父亲威尔逊为偶像。

威尔逊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年轻时饱尝生活艰辛。为改变命运,他拿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拼搏成了美国最大的地图绘制公司的老板。经商之余,他还自觉帮助社会,利用自己的法学专业知识免费为穷人打官司。威尔逊从没有忘记自己的贫苦出身,他希望能帮助更多穷人获得幸福。79岁那年他卖掉自己的公司,把全部收入捐献给了一个扶助基金会。后来魏可欣在北京初创“穷人银行”机构时,同样少不了父亲的慷慨捐助。“我在他身上学到了拥有爱心和回报社会两个最重要的美德。”

魏可欣知道,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排在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按照世界银行贫困标准测算,仍有不少农村贫困人口,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25美元,他们需要帮扶。同时,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吸引了她:“我觉得当我在这个国家工作、生活几年后,就会亲身了解到,为什么在西方世界放缓了发展脚步纷纷出现危机时,中国依然发展迅猛?”基于这些想法,魏可欣于2006年来到了心往已久的中国。

初到东方世界的魏可欣,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每天不知疲疲惫地踩着新买的自行车,穿梭于什刹海、北京胡同及郊外的乡野间,感觉新鲜极了。懂汉语的她与中国人沟通起来毫无障碍,这更让女孩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当年9月,在清华大学的一个培训班上,她结识了另一个漂亮的美国女孩――日后的合伙人孟康妮。这位学信贷专业的女孩来自芝加哥,当时已经在中国做了3年的小额信贷工作。

从此,两个同岁的美国女孩既成了清华室友,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同样的背景和志趣让她们越走越近,两人经常在中国各地一边旅游一边做调查。经过实地考察,她们发现了大部分美国人所不知道的中国。

“没想到这里和美国完全不同,城市与乡村间存在着巨大差别,农村要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两个女孩去了不少地方,被种种所见所闻触动,她们认为:要想真正帮助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民,最好的办法不是捐款捐物,而是“授人以渔”为其提供起步资金,让他们自力更生去创业。

魏可欣与孟康妮一拍即合,决定用她们的热情和所学的金融知识,投身于中国的扶贫事业。两人商讨后认为,小额贷款是帮助穷人开启新生活的金钥匙,但中国的小额信贷产业还发展不足。

她们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创建“格莱珉银行”,专门帮助穷人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决定独创一个名为“我开”()的小额贷款网站,吸引网上捐款,然后再用捐资为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中国穷人,提供贷款帮助。

“我开”问世,

智圆贫困家庭创业梦

魏可欣说,她们给这个非盈利性机构命名为“我开”,是因为它代表着创造力,也代表着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可以大声说“我要开始自己的事业、开始美好的生活了!”

但和所有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一样,在把创意付诸实践时,她们很快就遇到了问题。首先,作为外国人,魏可欣和孟康妮无法在中国注册合法的非营利性机构,她们只好在美国注册了“我开”基金组织,再回到中国申请开设代表处。

2008年10月,一间位于北京东四街老胡同里的四合院正房,成了“我开”设在中国的办公室。在这里,魏可欣和孟康妮两位“穷人银行”创始人,带领着她们在北京唯一的员工,刚招聘来的中国办公室负责人张圣,开始没日没夜地忙碌于筹建网站,并在网上做募款宣传。

刚开始,一切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月过去了,不仅没有收到一笔捐款,反而有人怀疑她们是借此骗钱,向当地司法部门举报了魏可欣和孟康妮。经过一番调查,澄清事实后她们才被“无罪释放”。不过因祸得福,办案人员被两个女孩的善举所感动,把她们的事迹告诉给了媒体。当地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使“我开”网站一夜间知名度大增。很快,就有一名商人捐来1000美元,此后,更多的捐款纷至沓来。

为了打消捐款人的疑虑,魏可欣和孟康妮还将“我开”定位为一种“人对人”的互动模式,帮助全世界的捐款者和中国的穷人建立起了联系。在“我开”网站上,贷款者可以通过贴照片、挂视频、写博客来与提供贷款的人产生互动。这样可以保证钱款用途的透明,让出资者更有信心。

登陆“我开”网站,首页上排列着许多农民的生活照,他们有的背着一捆草,有的赶着两头牛,还有的站在自己的小卖部里……这些都是贷款申请人。在他们的照片旁,是各自的求助信。比如,40岁的王桂莲丈夫早逝,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她想借2000元人民币买两头小猪仔来养;内蒙古的五云高娃48岁,她想借4000元钱买点草来种;韩小山想贷款5000元,投入到奶牛身上,赚钱了将来把喜欢摔跤和足球的儿子送到市里的体育学校……每一位捐赠人都可以通过网站了解申请人的故事,并自行选择受助人及捐赠数额。

65岁的潘钦太是四川仪陇县周河镇方坝村的农民,家境十分贫困。为了改善生活,他在村里开了一家副食店,但因没有足够的资金,导致货源缺乏,经营一直很惨淡。虽然他多次找当地银行寻求贷款,却因手续繁杂而迟迟难以如愿。魏可欣和孟康妮了解这一情况后,于2009年6月贷给他4000元,老潘用这笔钱补充了货源,并简单装修了门面,使店里的生意大为好转,月收入比过去增加了七八百元。

潘钦太高兴地说:“‘我开’的手续很简单,能解资金周转燃眉之急。从借款开始,我每半月连本带息还款180元,现在已经全部还清了。如果以后需要资金,我还会从‘我开’贷款。”老潘从网上贷到款的消息很快在周河镇传开,很快,全镇就有80多户家民从魏可欣她们手里贷了款,用于做小生意和发展养殖业。

在接受小额贷款之前的几十年里,王安民和弟弟连鸡蛋都很少吃。他已经50多岁,因为较严重的驼背,身高只有1.53米;和他相依为命的弟弟,身体虽健康挺拔,却是个聋哑人。他的耳朵和嘴,加上弟弟的身体,才刚好构成一个健全的人。除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干一点农活儿,剩余的时间里,他们会在村子里四处打短工。因为身体的缺陷,他们能干的事情并不多,回报通常是一顿饭或一些粮食。

2008年11月,“我开”与当地的小额贷款机构合作,在他们村作起了宣传。兄弟俩思前想后,决定借300块钱去买一只小猪仔。卖掉这头猪后,王安民赚了1000多块钱,便又用这笔钱买了一头牛犊。牛犊比猪好,它的口粮是自然生长的草。等小牛长到半大的时候,还可以帮人耕地。每耕一亩地,王安民能赚几十块钱。2009年底,当下乡走访客户的魏可欣见到这对兄弟时,他们已经有了两头牛。

野心勃勃,

做世界上最大的“穷人银行”

也许有人会问,农户能按时还钱吗?万一有人把贷款挥霍了,还不上“我开”怎么办?其实,在创办“穷人银行”之前,魏可欣和孟康妮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并想出了对策。

她们通过考察与洽谈,与中国各地一些信誉最好的小额信贷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平时只需把“我开”募集到的捐款转给这些机构,由它们负责具体的借贷事宜。“那些懂方言、了解风俗的小额信贷机构,比我们更适合做贷款的发放者。”魏可欣说。

要想从“我开”获得一笔贷款,你就要事先规划好,会用这笔钱去做什么,怎么获得收益,相当于提供一份创业“可行性报告”。地方上的小额信贷机构工作人员,还会受“我开”委托到农户家里核实情况。如果你按期还了款,就会在“我开”网站上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需要的时候还可以不断地贷款,办理流程也变得更简捷。

虽然无须任何抵押,但“我开”小额贷款有着自己特殊的信用机制。与魏可欣合作的各地农村信贷机构的工作人员,本身也是农民,他们与客户的关系就是乡邻和朋友,几乎每周都见面。除了业务上的往来,信贷员们还会传授各种农业知识和技能。“不按时还钱,自己都不好意思。”这是农民们常说的话。

曾经有一个农民,向“我开”借5000元钱养了一群鸭子,之后鸭子全部生病死了,他不得已只好外出打工。但在走之前,他跟镇上的信贷员讲好,会按时汇钱回来。果然,他的还款每个月都如期而至,直到全额还清。为了有效利用这些捐款,“我开”网在收到受益人的还款和利息之后会继续使用,再将这些资金贷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如此循环往复。运营近两年来,魏可欣的“穷人银行”一直保持着100%的还款率。

“我开”的捐款者80%是和中国有关系的人,比如华人,以及在中国留学或生活过的美国人,还有收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此外,也有一部分来自加拿大、香港和大陆等地的捐赠。尽管只是每笔一两百美元,甚至10美元、20美元的捐款,但正如“我开”网站上所写的宣传口号――“您的举手之劳能使他们生活得更好”。把几个人的捐赠提供给一个贫困农家,就能让他们摆脱困境,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

关于资金的募集,“我开”在旧金山、纽约、西雅图、北京、香港都设有志愿者的分支机构,一共拥有150多位热心公益的人,他们会在晚上或周末安排一些慈善派对之类的活动,并四处做演讲,为“穷人银行”做募捐宣传。此外,“我开”还与几家大公司达成了合作,比如与航空公司联手推出了“买一张机票就捐一块钱支持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收效。

受资金限制,目前“我开”只能先与四川、内蒙古两个省区的贫困农村合作。每隔三个月,魏可欣和两位同事,都要昼夜坐火车到这两个省份实地考察一次,每个地方为期一周。除了接受合作伙伴的近期工作汇报,查看小额信贷机构的相关账目,魏可欣还会抽样回访一些接受贷款的农户。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她甚至要翻山越岭走上三四个小时的泥泞小路,才能到达那些农民家里。看到一些农户用“我开”提供的资金改善了贫困生活,甚至走上了致富路,听着他们朴实的感谢,这位美国女孩觉得很幸福。

篇5

二、运作特点

(一)明确目标,强化“分解”责任。一是制定三年分解清收目标,即分别落实2001年分解40%,2002年分解30%,2003年底村级贷款全部分解落实完。二是落实了分理处主任个人分解目标责任。三是落实了分管行长主管、相关部室专管责任。

(二)摸清情况,寻求“分解”资源。一是对具有一定经济收入来源的村落实从收入来源中偿还村级贷款;二是对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村落实以具有抵贷价值的房地产、应收款偿还贷款;三是对资不低债的空壳村、追逆贷款资金用途、落实分解农户当年应上交税费偿还贷款。

(三)趋利避害,把握“分解”对象。一是认真把握贷款条件;二是严格把握贷款对象;三是准确把握贷款额度;四是合理把握贷款期限。

(四)强化管理,规范“分解”运作。一是建立了分解贷款报备制度;二是建立了外勤人员“包分解到户,包手续规范,包贷户管理、包按期回收”的四包责任制;三是建立了分解贷款管理档案。

(五)加大力度,狠抓“分解”收回。一是集中精力抓分解回收;二是加大督办力度抓分解回收;三是加大资费的配置力度促进“分解”回收。

三、难点与障碍

(一)村级贷款分布面宽,银行人手不足。分解村级贷款是一项细致工作,不仅要做村干部工作,还要取得贷户的自愿。分解一个村需时间半月以上,同时,农村网点收缩撤并,基层分理处外勤人手不足,所辖乡镇面积过大。

(二)村级经济日趋空虚,分解资源有限。农村责任制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大部分村集体债务逐年增加,这里面既有历史上大办农、林、水和发展多种经营贷款,也有信用社、基金会及其它金融机构贷款,近年来,各债权人对村级贷款分解力度加大,尤其是基金会的行政、法律强制清收,使不少村该卖的财产卖掉了,形成了严重的资不抵债“空壳”村,分解资源匮乏。

(三)部分村信用环境差,分解难度加大。一是近年大部份村调换干部频繁,新官不理旧帐现象存在;二是少数干部素质低,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分解债务难以进行;三是有些村集体贷款形成的背景复杂,有的摊派购苗木到户使贷款悬空,也有个别村干为兑现个人工资自借贷款指名村集体负责偿还,增加分解难度。

(四)贷款分解要价过高,银行难以接收。分解村级债务客观上分割了当年村里应上缴的税费资源,还需要村干投入相应的精力,这就形成要求返回一定比例资金给村用于上交税费。近年,信用社分解条件优惠,按80%比例返还,抬高了村干要价的法码,形成分解贷款增加规模,拿现钱换赊帐,银行方面难接收。

(五)信贷规范要求严格,员工顾虑重重。一是手续难办;二是责任难负,认为原贷款未动,个人没有直接责任,分解贷款未收回的责任始终自背。

四、几点建议

(一)要增强分解村级贷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当前,一方面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农民承担的税费和收缴方式不断规范,这块资产的风险程度愈来愈高;另一方面农行应对入世挑战,必须尽快退出这块不良资产,我们要以替历史负责的使命感努力化解村级贷款;要以维护国家和本行利益的责任感来化解这块资产,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的高度增强紧迫感。

(二)要落实分解村级贷款的有效措施。一要加强信用教育;二要制订积极的分解目标和步骤,加快分解进程,确保预期效果;三要选准分解对象、,把握贷户信用、偿还能力等要素;四要加强分解贷款的规范性,管理工作的严密性,到期回收的可行性。

篇6

组织市、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同心同德抓经济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进行的,对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落实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的现实需要。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按照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对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把宏伟目标和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应该说,建市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不平衡的小康,我市目前的经济基础距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还差得很远,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当前,制约我市小康社会进程的最突出矛盾就是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发达,发展速度缓慢。具体说就是工业项目匮乏,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少,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如何有效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我们开展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机关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机关干部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宽的优势,帮助所联系企业和所帮扶贫困村研究、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尽快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其次,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提高机关干部领导和驾驭经济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各级干部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该说,我市的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能力也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理论素养比较好、政策水平比较高、组织能力比较强。但是,机关干部由于受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和局限性,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比较突出,真正懂经济的非常少,特别是熟悉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更少。我们这次把市直机关干部选派到工业企业、农村和工业项目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上去工作,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促使机关干部学经济、抓经济、搞企业,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经济工作知识,提高指导经济工作的才干。

第三,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的客观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看我们党的作风,最直观的就是从身边干部的一言一行来作出判断和选择。因此,开展这次市直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使机关干部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企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中去,就是为了进一步转变作风,倾听群众的声音,体察群众的情绪,掌握群众的心态,关心群众的疾苦,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干部与广大企业职工和农民群众的感情,维护和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第四,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培养锻炼机关干部的根本需要。我们这次选派的市直机关干部,大多是县(处)级后备干部和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基本素质比较好,思想解放,具有较强的知识优势、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但这种优势、能力和水平只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展这次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是为年轻干部在实践中施展才干搭设舞台,使大家在“急、难、险、重”的条件下接受磨砺和考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实践经验,提高党性觉悟,尽快成熟起来,为担当重任打好基础。

二.讲一讲这次下基层工作的主要任务

这次从市直机关抽调的100名干部,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联系企业的干部要按照“四个一”活动关于抓好工业经济的总体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协助企业抓好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平台,利用政策优势开发新产品,搞好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是抓好转产替代产品的开发,引进1-2个新产品。二是要加强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联系,为企业实现年度预期生产经营目标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三是要协助企业搞好债权转股权工作,帮助企业处理金融核呆问题,并加强与吉林油田、前郭炼油厂等域内大企业和长春一汽、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等省内外大企业的沟通协调,加强与长春中医学院、通化药业等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搞好合作开发;四是要帮助企业搞好内部改革,引导企业用现代的管理手段来改革用工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新型的机制来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同时抓好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的文化水平;五是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业务联系,了解金融信息,强化诚信意识,积极争取银行的支持,协助企业招商引资,帮助企业解决一定的生产资金;六是要积极捕捉产品销售信息,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协助企业销售生产产品。

(二)联系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要围绕“项目开发建设年”活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围绕市场需求,积极捕捉相关项目信息,发挥政策推动和利益导向作用,搞好政策引导和服务;二是要搞好跟踪调度,分析市场动向,做好市场预测,积极与金融、财政、科技等部门和省直相关部门协调项目资金;三是要积极与国土资源、电业、环保、水利、公用事业等部门搞好协调,解决水电、土地、环保等外部条件问题;四是要协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论证和可研报告。

(三)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结合“四个一”活动关于扶持贫困村的有关要求,协助当地乡镇党委全面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帮助制定和落实所帮扶的贫困村脱贫规划,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明确工作措施;二是要加强对外协调,积极捕捉项目信息,帮助所帮扶的贫困村上一个以上的二、三产业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组织签订一定面积的农产品订单,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加强法制、科技、文化教育工作,提高村民素质,年内抓出5户以上脱贫典型户;四是要根据不同农时季节举办两次农业科技讲座,一次以上致富技能培训班,一次以上致富经验交流会,组织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去外地学习先进的种殖、养殖技术和生产经验,帮助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欲望,提高村民的致富本领;五是要从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重点难点入手,加强与市、县财政和省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办3件以上顺民心、应民意的好事实事;六是要加强与交通、水利、公用事业、电信、电业等部门的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通过帮扶,使基本脱贫的24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接近脱贫的9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400元以上;仍比较贫困的9个贫困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500元以上。

三.讲几点希望和要求

这次开展的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下派干部人数多,任务重,责任大。在这里,我讲几点希望:

一要摆正位置,履职尽责。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事业心,不当客人当主人,真正把自己当作所联系的企业和所帮扶贫困村中的一员,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不能有临时观念,更不能有得过且过的思想。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与原单位脱钩,帮扶贫困村的干部与原单位不脱钩,但要有三分之一时间工作在农村。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决不能因为与单位不脱钩,借口单位工作忙而影响帮扶工作。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和帮扶贫困村的负责人也不能有“挂名”思想,要身体力行,做好联系、沟通和协调工作。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以企业职工和农村干部群众为师,多“留神”、多动脑、多积累、善总结,注意学习基层干部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虚心学习在机关里学不到的东西。要大胆开展工作,敢想敢干、敢于突破、敢担风险、敢于负责,不能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二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联系”和“帮扶”工作的实质是搞好服务。要强化服务意识,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做到“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力戒形式主义。联系企业(重点工业项目)的干部要针对企业的实际和优势,多提供一些资金、实用科技和信息服务,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想方设法,多做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帮扶贫困村的干部要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力增强作为中心任务,不仅要为农民搞好技术、信息、销售、物资等服务,而且要千方百计为村里争取生产建设资金,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把联系和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请示,赢得本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关心。同时,要与联系和帮扶单位搞好配合,做到帮办不包办、支持不干预、参谋不添乱、给予不索取。另外,这次帮扶的42个贫困村,有的是一个部门帮扶一个村,有的是市直部门和省直上管部门共同帮扶一个村,希望共同的帮扶部门要多沟通、多协调、多配合,搞好分工与协作,切实做好帮扶工作。

篇7

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同时要完成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和全国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据了解,免除学杂费将惠及全国农村近1.5亿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后,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可减负500元。中央财政同时为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

[据央视国际网站]

六部门联合通知要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06年12月1日,农业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知要求严格监控农产品生产环节,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销有害化学物质行为,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依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集中开展专项督查。

[据新华网]

三年实现城乡土地登记全覆盖

2006年12月12日,全国地籍管理工作会要求各地加快土地登记发证工作进度,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发证任务,争取从今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城乡土地登记全覆盖。根据国土资源部此前公布的《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各地应在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使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初步建成“权责明确、归属清晰、保护严格、依法流转”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

[据新浪网]

国务院发出通知做好粮油供应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通知强调,各地区要高度重视粮食调控工作,认真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要切实做好发展粮食生产、搞好总量平衡、落实地方储备、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要落实困难补助政策,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要关心和支持高等院校,做好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稳定工作,落实好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

[据新华社]

我国建立贫困老年人救助制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把缓解和消除老年贫困纳入国家反贫困战略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有865万名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985万名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白皮书”指出,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实施开发式扶贫,扶持低龄、健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老年人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等项目,增强贫困老年人的生产自助能力;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在老年贫困救助中的作用,推动各地老年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慈善救助和社会互助,普遍为贫困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扶助。

[据新华社]

农村平安建设将被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

根据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日前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意见强调,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据人民网]

两部门发通知加强陈化粮监管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粮食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陈化粮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此次陈化粮监管中,重点查处六种违法违规行为:直接倒卖陈化粮;借用他人营业执照和陈化粮购买资格购买陈化粮;倒卖陈化粮合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陈化粮加工地、收货地、中转地、储存地;将陈化粮加工后流向口粮市场,或者回流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擅自将陈化粮出口。

[据《人民日报》]

国家将严查17种危害食品安全行为

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2月1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节日期间的食品监管和执法打假工作,确保“两节”期间食品安全。通知要求,各地质量技监部门要立即安排对粮食加工品中陈化粮、食用油中地沟油、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碳酸饮料中非食用级二氧化碳、酱油中非食用蛋白水解液、辣味制品中苏丹红、腐竹中吊白块等17种可能存在的非食用原料非法行为进行生产企业现场专项检查。

[据《中国青年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将扩至八成县(市、区)

2007年我国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今年我国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办法,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同时,将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做好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工作,研究推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加大支持城乡医疗救助的力度。

[据新华社]

5年建特色农田2028万亩

国土资源部近日正式确定了116个县(市、区)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入资金约320亿元,建设高标准、有特色基本农田2028万亩。同时,完善基本农田调查登记、图件数据、标志资料等管理,健全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

[据《四川日报》]

今年新增政府投资大部分要用于新农村建设

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消息,今年我国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财政2006年年初预算用于“三农”的资金为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2007年财政部将继续认真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土地出让收入要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 [据新浪网]

四川5年内投入400亿元发展农村公路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将投入40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到2010年实现98%的村通公路,基本形成省内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四川省将以“公路到村”为重点,在5年间建成通村公路5.3万公里,其中甘孜、阿坝、凉山实现92%的村通公路,其他地区则实现村村通公路。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运输网络,5年内实现70%的乡镇建有农村客运站、60%的行政村建有招呼站,具备客车开行条件的乡镇客运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达到90%。

[据新华社]

今春农业信贷投入将增大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公布《关于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今春增大农业信贷投入,加大对四川灾后重建的支持力度,农业信贷要重点投放到受灾最严重的川中丘陵地区。其中,省内各级农业银行将确保投放到受灾地区的县域信贷资金、涉农贷款均不低于全行贷款总量的30%。按要求,农村信用社将对受灾农户的生产、生活贷款优先发放,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适当下浮;对因受灾而不能按期归还的农户贷款将在期限管理上适当放宽。

[据《四川日报》]

2008年农民工基本纳入医保

到2008年底,我省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将基本参加医疗保险。这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开展的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提出的目标。到去年11月底,该项行动已将全省58.9万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目前,我省参加医保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服务业。

[据四川新闻网]

篇8

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工作出发点,以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为

工作着力点,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强草原文化影响

力为工作拓展点,努力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2014

年,全区文化工作将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

神为指导,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大力促

进文化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抓手,

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增强活力,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繁

荣、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作出新的贡献。

一、公共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惠民成效明显

公共文化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配套资金,

资金投入向基层单位倾斜。截至2013年11月,中央和

自治区拨付的经费总额为9.95亿元。下达盟市7.56亿

元,占总经费75%。加大对贫

困旗县资金的支持力度,制

定了38 个国家级、自治区级

贫困旗县扶贫方案和资金支

持方案,有力地促进了贫困

地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快速发

展。积极发展公共文化示范

项目,鄂尔多斯市通过国家

公共文化示范区验收,包头

市进入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

示范区创建名单。乌海市

“书法五进”、兴安盟乌兰浩

特市“少数民族地区非遗项

目普及推广机制建设”成为

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示范项

目,实现了我区国家级公共

文化示范项目零的突破。

文化惠民方面。积极推

动基层文化繁荣发展,在全

区组织开展“文化志愿者基

层服务年”系列活动。与包

头市政府共同举办了“激情

广场・舞动金秋”全区广场舞

大赛,与巴彦淖尔市政府共

同举办了内蒙古首届中西部

民歌大赛。组织参加中国老

年合唱节和少儿合唱节,分

获“金山岭长城杯”和小云雀

奖。全区各地举办的节庆活

动、主题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呼和浩

特昭君文化节、包头鹿城文化节、通辽赛马节、乌海市广

场文化艺术节、赤峰红山文化节、额济纳胡杨节等特色

化、品牌化、规模化节庆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广场文化、

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社会文化活动丰富了

群众文化生活,影响良好。

为继续推动我区公共文化繁荣发展,体现文化惠民

实效,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与有关院校联系,在

东、中、西部设立公共文化队伍培训基地。继续指导和

推进全区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深入开展,推动农村牧区、

城镇社区和老年文化、少儿文化、广场文化繁荣发展。

二是引导和鼓励群众性业余文艺创作和演出,发挥示范

引领和宣传展示作用,举办全区首届农牧民文化活动

周。三是继续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服务

活动,加强与内地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文艺活动、人员培

训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优秀服务项

目培育和制度化管理。四是配合庆祝建国65周年组织举

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文化环境。

二、保护与利用并重,文化遗产保护取得

新成就

文物保护方面。我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工作全面展开。全区62处重点文物古迹(2处扩展的文

物项目)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141处。近300处重

要文物古迹、民族文物、革命文物遗址获得申报,已成为

第五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报自治区政府、国家

文物局审核通过了应昌路遗址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的文物保护规划。申报辽上京遗址、二道井子遗

址、萨拉乌苏遗址3处重点文物遗址为全国考古遗址公

园候选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自治区文化厅开展了

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申报工作。

巴尔虎英雄史诗等43个项目和阿斯尔等25个扩展项目

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鄂伦春自治

旗、科右中旗、阿巴嘎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重点旗

县开展普及试点工作,抢录了近百首长调和马头琴曲

谱,并举办了传承人培训班,培训了150名传承人。组织

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

遗产节、亚太传统手工技艺展、东北文博会等展览展示

活动。召开了全区蒙古族长调、呼麦、马头琴音乐保护

工作汇报会和全区马文化及其相关文化学术研讨会。

完成《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出版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大

系》的审校工作,促进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我区土默特左旗塔布赛镇塔布赛

村等5处传统村落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为继续推动我区文物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工作向前迈进,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做好全区第一次

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要求,

完成国有单位调查和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文物认定,开

展文物清库,藏品账册、档案建立健全工作。二是加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文本编制和大遗址、古建筑

维修保护工作。对境内的141处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逐步列入项目库分批保护、维修。三是

进一步加强全区博物馆陈列展览管理工作。规范全区

博物馆的文物展陈、保护、征集工作,提升博物馆发展质

量。策划优秀展览项目巡回展出。为人民群众营造良

好的人文环境,切实发挥博物馆爱国教育、传授知识、提

升素质的功能和作用。四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和传承工作。通过开展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

保护和整体保护,加强宣传和引导,加强理论研究和成

果出版,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全区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工作深入开展。五是开展“万户千校”计划,

命名一批传承户,形成全民保护、全面参与的形势,同时

加强与各有关院校的合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

园。六是继续推动普查工作,推广普查试点经验,结合

各地情况,科学、合理、深入地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七是

继续对濒危项目,年纪较大的国家级、自治区级传承人

的采访、摄录工作。八是继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

作,推动联合申报、联合保护。

三、创新延伸管理手段,促进文化市场健

康有序发展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了把我区“建成祖国北

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发展定位。结合自身实际工作,自

治区文化厅制定了“文化市场北疆稳定工程”项目书,列

出了时间表、路线图。各地认真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和执

法机构70%的时间、70%的人员用于文化市场巡查的要

求,加大了检查频率,扩大了检查的覆盖面,及时发现和

纠正了违规经营行为,全区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保持了安

全有序、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同时,按照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下

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意见要求,自治区文化厅梳理了本

级文化市场负责审批的事项,决定取消、下放的4个项

目已报自治区法制办审核备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

上,制定了全区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经过努力,全区文

化市场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

2013年9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大检查

中受到好评。

下一步,自治区文化厅将以改进创新管理为手段,

促进全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一是抓学习培训,提高

依法行政能力。依托京蒙对口帮扶合作人才培训项目,

举办全区网络文化、美术品、演出市场监管培训班。举

办文化市场行政审批、综合执法、技术监控平台新增功

能应用技能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区文化市场行政审批

和综合执法案卷评查和优秀案卷评选活动,并推荐参加

文化部优秀案件评选。二是抓市场监管,确保文化产品

内容和场所安全、经营有序。以文化产品内容和经营场

所安全为重点内容,以网吧、歌舞娱乐、电子游戏、营业

性演出、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市场为重点对象,加强监

管,打击违规违法经营行为。三是抓管理理念和职能转

变,做好取消、下放和简化的行政审批项目的衔接。按

照文化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指导意见,把取消、下放、

简化的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到位,并指导基层做好衔接工

作。四是抓发展规划的实施,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组

织实施全区文化市场发展规划,组织召开2014年全区文

化市场管理工作年会,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和考评细则,

与各盟市文化局签订责任书。五是承办华北五省市区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完善毗邻省市文化市场综

合执法协作机制。

四、加强引导,搭建平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围绕自治区

“8337”发展思路,自治区文化厅编制了《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此规划对指导

我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为实现优势互补,自治区文化厅与广东省文

化厅签订了文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跨区域文

化产业对接合作,为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创造有利条

件,积极打造文化贸易和服务平台,以共同推进两省区

文化产业发展。

此外,为促进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自治区文

化厅推荐内蒙古东联影视动漫有限公司等3家动漫企

业、赤峰无界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6个动漫创意参加了

2013年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工程申报工作。并在

呼和浩特举办了中国动漫金龙奖巡展,为我区动漫爱好

者和创作者提供了学习机会。

下一步还要继续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开展第一

批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区评选命名工作。二是继续推

动文化产业投融资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

合作和对接,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举

办文化产业系统性融资规划培训班,扩大文化产业信贷

规模,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文化金融业务。三是推进文化

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培育一批

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量文化旅游产品,扩

大内蒙古文化的影响力。四是深入抓文化产业项目建

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自治区文化产业项目库,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

设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

人才培养力度。配合人事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人

才的培训,提高文化产业管理者和文化企业经营者的能

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五、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队伍建

设得到加强

自治区文化厅在2013年度明确了编制、人事、收入

分配、艺术生产等方面的改革要求,报送了直属单位分

类改革方案。

同时,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与中央文化管理

学院协商,制定了2013年京蒙对口帮扶合作赴京人才培

训方案,以“走出去”的培训形式,选派了9名专业骨干到

中直文化单位、北京市直文化单位和高校进行4-6个月

的岗位技能培训。还以“请进来”的培训形式,举办了全

区艺术编导人员培训班和全区文物保护工作与文化产

业园区建设培训班。

自治区文化厅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积极推进事业

单位分类改革,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影

响力的骨干艺术院团;做好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集团)

的组建工作,开展人员资产移交,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

策和实施办法,确定剧院(集团)内设和下设机构以及剧

院(集团)登记和注册等工作。二是完成2014年京蒙对

口帮扶合作赴京人才的培训工作。组织举办3-5期赴京

培训班,组派13人参加中长期岗位技能培训。三是组织

厅机关及直属单位部分年轻干部到基层文化局进行为

期3-6个月的挂职锻炼。四是组织开展好2014年度边

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

化工作者专项工作。

六、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草原文化影

响力日益增强

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自治区文化厅与毛里求斯开

展了大规模文化交流与合作,全年共派出15 个批次文

化团组赴毛里求斯,包括艺术演出、文化讲座、文艺培

训、内蒙古民俗风情展览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

是2013“中国・内蒙古文化周”活动,掀起了我区与毛里

求斯合作的。此次文化交流活动,受到文化部、毛

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毛里求斯艺术和文化部的高度

评价。

同时,自治区文化厅组派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一行

15人,参加了由俄罗斯图瓦共和国文化部、“呼麦”国际

学术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中亚民族文化瑰宝――呼麦”

国际呼麦比赛,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昂沁组合在比赛中

获一等奖,3名演员分别获最佳人气奖、创新奖等奖项。

对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方面。2013年6月,受自治

区政府委派,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演职人员一行89人赴

香港参加祖国16周年庆典活动,获得圆满成

功;2013年7月,接待“香港青少年蒙古族文化艺术考察

团”及台湾大学院校艺文中心学会参访团赴我区呼伦贝

尔、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进行考察访问,活动圆满完

成,得到了广泛好评。

为促进文化交流,扩大草原文化影响力,要抓好以

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交流

与合作。拟与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展合作与

交流活动,除继续派出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文化交

流活动,还要在扩大领域、丰富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积

极探索,如与经济贸易及其他领域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交

流,鼓励社会团体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探索与多个国家

的海外文化中心开展合作交流等,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效应,进一步提升我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继续加

强与蒙古、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已

有合作成果基础上,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等方式,推动我区与俄罗斯

及蒙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三是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

交流,在演艺、非物质文化展示等领域继续寻求交流与合

作机会,以扩大交流成果和效应。四是推动我区对外文

化交流上规模、上层次,积极争取参加我国在海外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