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篇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是《化学课程标准》强调掌握的内容,也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热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微粒不像宏观物质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学生仅凭想象很难形成科学的认识,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归纳比较、粒子模型、多媒体信息技术,联系生活经验和设计实验探究等,让学生跨越这一学习难关。

一、应用归纳对比,了解微粒概念

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通过对比,找到相关知识的共性与联系,是达到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学习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与性质时,可运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把握概念的实质。

二、联系生活实际,构建微粒概念

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学习分子、原子知识时,要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问题。

例如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如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变化,而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变了。

三、利用图形图示,掌握微粒概念

近年来,以微观粒子模型图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命题的试题已经成为常态,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类比等方式,能初步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可用大小或形状不同的图形表示原子,用这些图形的结合表示分子,如用“ ”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就可以表示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的过程则可表示如下:

这样,就将一些抽象的微观物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知识的理解。

四、开展实验探究,掌握微粒概念

由于分子、原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很多学生对其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感到非常困难,教材上则利用实验和“活动与探究”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分子、原子知识,如借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让同学们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通过水的蒸发、品红的扩散、氨分子扩散等演示实验感受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通过家庭小实验体验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例如氨分子的扩散实验:先引导学生闻氨水和酚酞试液的气味,并演示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请学生描述现象(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然后在烧杯A、B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在烧杯C中装入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C两烧杯罩在一起,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引导学生分析得出C烧杯中氨分子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五、运用信息技术,解释微粒概念

在化学教学中,常规教学方法通常用挂图或投影片、模型等媒体示意,往往缺乏直观的效果。因此教师教学时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例如,在讲分子运动时,谈到水从衣服上挥发的过程,无法通过实验真实反映其变化过程,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水分子从衣服上慢慢运动出来,散发到空气中去,同时温度升高时,水分子运动加剧;温度降低时,分子运动减慢,最后湿衣服变成了干衣服。通过动画模拟,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分子运动的认识,而且也了解了分子运动规律与温度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2

b.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c.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建议

“内能”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由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与动能概念相比,提出内能的概念,再进一步运用实验揭示内能与温度有关,最后将内能与机械能进行了区别.

分析二:本节知识可看作分子运动论的应用,可充分运用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对教材进行分析.

“内能”教学建议

建议一:在做扩散速度比较实验过程中,为使实验更明显,应使两杯水的温度差大一些,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建议二:在将内能时要注意内能的普遍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要注意纠正低温物体没有内能的误解.

建议三: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它们在概念上极其相似,要注意区分,可以从概念、组成、运动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区别,并举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建议四: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是一个要点,要教会学生从温度变化去了解、理解内能的变化,为后面章节讲解内能变化做铺垫.另外,在讲解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时,可先做实验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速度,得出实验结果后,启发学生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猜测温度与内能大小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能”教学设计示例width=83>

课题

colSpan=3>

内能

width=83>

教学目标

colSpan=3>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width=83>

教学重点

colSpan=3>

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width=83>

教学难点

colSpan=3>

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width=83>

教学方法

colSpan=3>

讲授、实验

width=83>

教具

colSpan=3>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知识内容

width=76>

教师活动

width=87>

学生活动

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

二、内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

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答案:选项B、C

五、小结

内能与温度有关

六、作业

P17—1、2

vAlign=topwidth=76>

教师引导

实验比较在不同下扩散现象的快慢(对比红墨水在冷水与在热水中的扩散)

引导

讲评

vAlign=topwidth=87>

回忆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观察实验现象

想一想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并自己得出结论: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比较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篇3

c.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

d.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

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

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

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

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

--示例

课题:

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重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手段:

讲授、实验

教具:

烧杯、红墨水、清水、香水、乒乓球、集气瓶、NO2气体、铅块、计算机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

二、物质由分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般在10-10m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目一般很多

三、分子的运动

分子总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在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

五、思考题(能力提高)

扩散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将一乒乓球由一定高度静止释放,提出问题:乒乓球运动的机械能上哪儿去了?

讲解、举例

通过实例讲解分子数目巨大,让学生体会分子非常小.

打开香水瓶盖,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香料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鼻子?

演示NO2气体与空气间的扩散过程

演示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现象

教师解释原因

计算机模拟演示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计算机模拟演示扩散过程

教师讲解

做铅块间分子作用力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实验

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并回答问题.

联系化学中有关分子的知识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相似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发散思维

作业:P14—练习1、2

篇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课题2“分子和原子”P50“分子在不断运动”探究实验,虽说实验现象明显,反应速度较快,但实验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没做处理易挥发,污染环境,加之用小烧杯装氨水,所需药品量大,不能充分体现绿色化学实验量少,回收重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无污染)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该装置进行了五个改进,一是用塑料瓶(或塑料管)代替大烧杯形成密闭环境;二是用废弃药瓶代替小烧杯装浓氨水;三是用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代替加有无色酚酞试剂的小烧杯;四是实验药品一次使用为多次重复利用;五是将氨气分子和滴有无色酚酞试剂接触瞬间变色改为依据氨气分子运动路径(总体向上运动)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自下而上逐渐变红,取得明显的实验效果.

一、改进优点

1、污染小。用塑料瓶代替大烧杯,实验后用橡皮塞密闭后集中处理,整过实验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挥发的氨气对教室、实验室空气污染小初中物理论文,确保学生和教师身体健康。

2、药瓶用量少。改小烧杯盛装氨水为带瓶塞的小药瓶盛氨水,改两个盛放滴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为直接在滤纸条上滴加酚酞溶液,药品用量少(若用装棒冰的塑料管等直径小的塑料管代替塑料瓶作为密闭容器,药品用量更少)。

3、可回收重复利用。小药瓶中的氨水和用过的滤纸都可重复利用。

4、速度快。将实验装置改为直立状态,氨气分子向上运动速度快,达到实验目的所需的时间缩短,实验速度快,节约实验时间,能提高课堂效率。

5、凸现分子扩散运动的痕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悬挂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自下而上逐渐变红,很直观的反映了实验中氨气分子运动路径(总体向上运动),现象明显,趣味性浓,效果好。

二、实验装置

1、实验装置图

1.制作实验装置(图1)

步骤一:准备

2、实验原理

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小药瓶瓶盖(见图二),通过由塑料瓶制作的密闭通道,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氨气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色,随着氨气分子向上运动,氨分子遇到滤纸条上滴入的酚酞溶液,由下自上依次变红。

3、实验装置制作

(1)材料:废旧矿泉水(纯净水)瓶2个,宽透明胶一圈,橡皮塞2个,小铁夹1个,小药瓶1个(根据所选塑料瓶口径的大小选择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参麦注射液等废药瓶),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滤纸条cssci期刊目录。

(2)制作:取2只规格一致的塑料瓶保留16CM去掉底部(除掉的底部可以做盛水的容器做图四的实验),用宽透明胶带将去掉底部两只塑料瓶粘在一起(见图一);取一只废旧胸牌上的小夹子,用细铁丝固定在一只橡皮塞上(见图一);将滤纸剪成宽0.8-1.0CM,滤纸条长度也可根据密闭容器的长度灵活掌握;将浓氨水装入小药瓶用瓶盖盖紧备用。

三、实验步骤及现象

1、操作

(1)、实验前按实验装置图制作和准备实验仪器(见装置图一)。

(2)、在滤纸条上自下而上按一定间距(见装置图一)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为增加趣味性,也可以在滤纸条上用无色酚酞溶液按一定间距画圆圈、小花等图案。展示初中物理论文,滤纸条上不变红。

(3)将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滤纸条用橡皮塞上连接的小夹子夹住,固定在塑料瓶瓶口的一端。

(4)、拔掉塑料瓶另一端瓶口的橡皮塞,打开装有浓氨水小药瓶的瓶塞,将塑料瓶瓶口罩在小药瓶的瓶口上,尽量压紧(见装置图二)。观察实验现象。

(5)、实验结束后,盖紧装有浓氨水的小药瓶的瓶塞,以备下次使用;用橡皮塞盖紧塑料瓶瓶口以便处理实验废气(见装置图三)。

2、现象

悬挂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自下而上逐渐变红。

3、结论

篇5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内容特点是先实验(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两个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根据现象说明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

分析二:由于液体或空气分子在热运动过程中对悬浮于其中的颗粒的碰撞的不平衡性,使这些颗粒受力不平衡而开始运动,这就是布朗运动.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造成布朗运动的不规则性.另外,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对颗粒的撞击更强,布朗运动更显著.

分析三: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平均速度越快,这是一个宏观统计结果,而对于具体某个分子,温度与其运动速度并不一定存在这一关系,也许温度升高,这个分子的运动速度相反可能在降低.

教法建议

建议一: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扩散现象实验和布朗运动实验都需要认真做.在做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过程中,用稀释的墨汁做悬浊液,过稀时液体中的微粒太少,过浓时亮度变暗,而且微粒连在一起,不便观察,可以多试几次.墨汁也可以不放在载片玻璃的凹槽中而只简单地滴一滴在载片玻璃上,盖上盖玻璃就可以.显微镜的放大率在40倍左右最合适.

建议二:在实验的基础上,推出分子在不停地热运动后,要注意再用热运动的观点解释造成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以便巩固、加深学生的认识.

建议三:有关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的实验除做好演示实验外,若有条件,最好能用计算机模拟一下该运动的微观机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该实验现象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知道分子不停地无规则热运动,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

教学难点: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的微观解释

一、扩散运动

1、演示实验

空气与二氧化氮气体间的扩散现象

2、概念: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的微观解释: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4、计算机演示扩散过程

5、对比实验: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快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6、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如香水味等

二、布朗运动

1、学生观察布朗运动现象

2、微观解释布朗运动:分子撞击不平衡

3、观察布朗运动与温度高低、颗粒大小关系: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

4、计算机演示布朗运动现象以及产生原理

例: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CD

评析:熟知布朗运动的实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热运动

由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不同物质形态间扩散速度快慢

篇6

笔者的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问题意识更多的来源于认知上发生的冲突.这一发现对之前所认为的需要通过有趣、新奇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认识是有区别的,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认知需要,而这一发现与相关理论研究也是一致的,即只有当学生的认知发生失衡的时候,问题更容易产生.同时根据笔者对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也更在乎自己的认知是否得到满足.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探究中,为什么要设计那个斜面实验?很多时候教师都认为学生难以提出这一问题,因而常常是自己提出然后去展开探究.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如果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是可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如学生在生活中有乘坐过山车的经验,那么结合这个实例,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从高处下来然后一直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结果将会如何?在此问题的基础上,再结合如何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等问题,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展开.学生会在大脑中构思教师假设的情形,会对情形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理解,同时又会遇到一些困难:过山车在平直轨道上到底是一直运动还是最终停止?速度可能有快慢吗?又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确实会自然出现,而其出现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思维加工的过程中有了认知需要,这证明认知需要确实是问题的来源.

2初中物理学习中问题意识的激发策略

研究发现,学生自己并不会自然发现问题的来源,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确实会自发产生问题,但如果引导不当,问题就无法产生.这从表面上来看,是教师的引导影响着学生的问题提出,而实际上却是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外界或自身的有效信息刺激,进而激活自身的问题意识.笔者以为,如果能够从学生的自身去着力引导,有助于让学生养成不依赖于教师的教而高效地学习物理的习惯.那么,源于自身的问题意识如何被激发呢?

研究表明,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其一,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学会发现矛盾.矛盾的背后就是认知的失衡,就是问题意识的源泉.在分子运动理论的学习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分子运动理论的重点,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物理知识的矛盾.当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如果引导学生建立分子运动的具体情形,比如说让学生想像班级上所有的学生是一个个分子,且在不断地运动,那么学生就会发现分子的运动是需要空间的,于是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空隙的问题就会自然产生.没有这样的矛盾引导发现与同步的认知失衡的话,这个问题学生就难以自发地提出来.

其二,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物理概念或规律去描述矛盾.用物理概念或规律去描述矛盾是物理学习的重点,也是由生活经验向物理知识过渡的重要阶段.事实上在笔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学生起初会用生活语言或之前学过的物理语言去描述矛盾,比如说上例中学生会问:分子与分子之间是不是有距离?距离虽然也属物理语言,但其描述的是一维空间,与“空隙”所描述的三维空间是有区别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引导的办法自然还是让学生认识“距离”是否能够完全描述分子运动的实际情形.一旦引导成功,学生就会发现物理概念的适切性.这其实也为学生的问题提出奠定了语言基础,即将抽象的问题意识形成具体的物理问题.

其三,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养成内省习惯.内省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只有经过内省,学生才会摆脱对外界(如教师或教材)的依赖,真正将物理学习内化为一种内在习惯.在分子运动理论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出的过程.学生会发现有时候即使不经教师提醒或引导,只要自己能够积极地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与内敛思维同时运用,也能够发现问题,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的初步思路.这样的内省,使得学生拥有一种内在的问题意识,从而让问题意识的激发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3问题意识的激发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篇7

一、教科书实验的不足

1.课本实验是两个小烧杯(分别装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外面要被另一个倒扣的大烧杯罩住,通常为500毫升的烧杯,氨水及酚酞的用量一般每样25毫升以内,而且要求在静置的情况下观察酚酞试液颜色的变化,通常是放在讲台,不利于教师把实验装置移动给学生展示,影响了课堂实验的效果。如果考虑到要容易看清实验效果,要么使用实物投影仪要么增大药品的用量。相应的,小烧杯的体积要增大,同时,大烧杯的体积更要增大,一来降低了大烧杯内氨气的有效浓度,二来增大了药品对空气的污染。

2.整个氨分子扩散过程需时较长,通常需要3~5分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现场调控。

3.没有体现出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分子运动速度。

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用品

1.实验用品:

铁架台一个;铁夹一个;25~30厘米长,直径2.5厘米两端开口的燃烧管两支;一长一短的橡胶管各一根;止水夹一个;单孔直玻璃管胶塞1个;单孔钝角玻璃管胶塞1个;单孔胶塞一个;滴管一支;100毫升的玻璃注射针筒一个;250毫升抽滤瓶一个;250毫升烧杯一个;石棉网一块;酒精灯一盏;火柴一盒;三脚架一个;裁剪成10厘米长3厘米宽的滤纸2条;镊子一个;装水的洗瓶一个;浓氨水一瓶;酚酞试液一瓶。

2.实验一装置装配图如图1:

3.实验二装置装配图如图2:

三、实验一改进后的实验操作与现象

1.如图1,连接好仪器,止水夹夹紧橡胶皮管,用镊子在燃烧管两端分别放入一根滤纸条,调整使之贴着燃烧管壁,并面向学生,用酚酞试液把滤纸条浸湿。

2.用滴管从浓氨水的瓶子里吸取半滴管的浓氨水插到抽滤瓶上,塞紧胶塞,松开止水夹,把滴管里的浓氨水全部滴入抽滤瓶底,稍松开抽滤瓶上面的胶塞,使之能进入空气,此时,浓氨水里挥发出氨分子(NH3)。

3.缓慢抽动注射器,引导氨气依次通过管道进入燃烧管,并且从左到右扩散,氨分子跟滤纸中的水化合生成一水合氨,显弱碱性:

NH3+H2ONH3・H2O

NH3・H2ONH+4+OH-

氨跟水的反应显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并且可以看到靠近抽滤瓶端的滤纸比靠近注射器端的滤纸先变红,直观地显示了氨分子的扩散路径和过程。

4.实验完毕,塞紧抽滤瓶上的胶塞,止水夹夹紧橡胶管,移开抽滤瓶,松开抽滤瓶端的胶塞,用洗瓶把水注入燃烧管,溶解吸收试管和注射器里面剩余的氨气。再用镊子取出滤纸,丢弃,最后用洗瓶冲洗两端开口的试管,备用。

四、实验二改进后的实验操作与现象

1.如图2连接好仪器,止水夹夹紧橡胶皮管,用镊子在燃烧管两端分别放入一根滤纸条,调整使之贴着燃烧管壁,并且面向学生,用酚酞试液把滤纸条全部浸湿。

2.用滴管从浓氨水的瓶子里吸取半滴管的浓氨水插到抽滤瓶上,塞紧胶塞,把滴管里的浓氨水全部滴入抽滤瓶底,然后点燃酒精灯,紧接着松开止水夹。很快,就可以看到挥发出来的氨气依次使滤纸条从左到右变红色,受热膨胀的气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

运动。

3.实验完毕,撤酒精灯,松开注射器处的橡胶管,把它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注射器中储存的气体也可注入烧杯的液面以下以吸收尾气。

4.待抽滤瓶冷却后,止水夹夹紧橡胶管,移开抽滤瓶,松开抽滤瓶端的胶塞,用洗瓶把水注燃烧管,溶解吸收试管里面剩余的氨气。再用镊子取出滤纸,丢弃,用洗瓶冲洗燃烧管,备用。

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

1.两端开口的试管可架在铁架台,加上滤纸条面积较大,容易让学生看清整个变色过程。

2.浸湿了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变色的先后次序和变色过程可以直观说明分子扩散的方向和路径,也直观说明了加热使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

3.需时短,在预先按图连接好装置,先放置好滤纸条的情况下,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操作过程,均不超过两分钟,节约等待时间,利于课堂教学。

4.燃烧管可以在简单冲洗甩干后重复使用,无需特别干燥。

5.浓氨水用量少,挥发产生的氨气可以储存在抽滤瓶中,还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污染,也利于事后的无害化处理。

6.燃烧管和注射器中剩余的氨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加水的方法全部溶解,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几乎完全无泄露,有利于

环保。

篇8

实验教学能否达到最佳效果,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在实验中找到兴趣点。教师对每一个实验都应深入研究,哪怕是改动一小点,使实验产生新颖感,具有趣味性和悬念,都会扣住学生的好奇心,事半功倍之效即可立竿见影。例如,在做有关大气压作用实验时,我用一个矿泉水瓶装满水且拧紧,提出用注射针向瓶下侧壁穿入,水能否从针头管中流出。大多数学生都肯定地说“能”,有个别的在疑视着。我请一位学生将针头一插,实验结果显示是“不”。学生认为“针头管堵塞了”等原因。作为老师在此时此刻,必须肯定学生的正向思维的存在性,要保持学生的思维激情。然后我再叫一位学生打开瓶盖,水不停地从针头管向外流出,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地被诱发出来,观察力随之集中起来。整个思维都围绕在这个实验现象中,分析问题的激情顷刻高涨,老师只要因势利导、画龙点睛,学生的疑惑就会迎刃而解。

二、自制小实验、小作品,让学生品尝成功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实验,在实验的设计中获得知识,体会成功。学习“浮力的利用”一节,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课本上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较低。我便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动脑想,动手做。同学们将报废的日光灯管一端开口注满水,把塑料小瓶内装适量的细沙,拧紧瓶盖放入装水的灯管,用橡皮塞封住管口,将灯管竖直放置,通过调节瓶中的沙量,便可清楚观察到小瓶在水中上浮,下沉,漂浮,悬浮。利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测出小瓶每次的重力和平均密度,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质疑,实验求索,实验验证等方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自我设计实验,不但没有加重学生负担,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

自制小的实验器材,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讲“电流和电路”时,当完成探究“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之后,出示实验室中的验电器,让学生说出它的工作原理后,借机提出,让学生自制验电器。我给每组学生都准备了一块方形的泡沫塑料,一根细铁丝和两块长条形的铝箔片。利用这些器材,学生很顺利的制作出验电器。在检验自己的“作品”时,许多学生因手持“泡沫塑料”而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三、实验游戏化,挖掘玩具的实验功能

“寓教于乐”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如果想让实验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我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例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以让同学们一起做“硬币跳高”的游戏,比一比谁的硬币跳得更高?课前让学生准备一枚一角硬币,一把刻度尺,让课时告诉他们做游戏的方法,然后学生则会大口大口地吹气,努力让自己的硬币跳得更高。从游戏中引出问题,“硬币为什么能跳高”“什么力使硬币升高”一系列的问题提出后,学生则会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这堂课。

许多玩具是由物理原理设计而成,能呈现物理现象,显现物理规律。其鲜艳的色彩、神奇的现象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好奇中愉快地学习物理。例如,用“发条小车”来研究能量之间的转化;用“不倒翁”做稳度实验;用“气球”演示反冲运动;用“激光枪”演示一些光现象等等。这样不仅使玩具摇身一变成为实验器材,而且可教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制造和改装玩具,使学生在玩中懂理、学中找乐,激发学习兴趣。

篇9

1.简介布朗运动原理及其地位

布朗运动是指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所作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永远不会停止,并且随温度升高而愈加剧烈,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而是分子运动对微粒集团的作用引起的结果,布朗运动只是相对粗略地证明了分子运动的存在和分子运动的内在性,杂乱性与永恒性[1]。

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论的实验基础,是分子运动这种微观现象的宏观体现。在液体和气体中悬浮的尘埃烟雾等都有这种类似的运动现象。对这个现象的理论研究只有用统计物理的方法才能阐述清楚原理,才能表达出对布朗运动研究的方法及其理论深度广度,赋予崭新的内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认识到微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小粒子无规则撞击的结果。在教学上一直用布朗运动中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证明分子热运切的理论,这正是说明布朗运动实验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2.演示布朗运动的一般方法、改进原因和评价

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十六章《热和能》中的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中,以两个课堂演示实验分别讲解了气体间、液休间扩散现象,从而揭示“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理论,也就诠释了“扩散”这一物理名词: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人对方的现象。

课本上传统演示气体扩散实验是用装有红橙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引导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时间长,不利于观察。气体制备有局限。

教材中演示液体分子也有扩散现象环节,是这样描述的: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静放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以此说明液体分子也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虽然此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但不足之处就是现象出现距离实验操作要几天时间,学生不能当堂观察到现象,印象不够深刻,而且硫酸铜溶液配制也比较费力。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气体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这一概念的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通过本课讲解揭示“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理论。本课的重点是如何形象直观地揭示这种现象。通过香烟烟气和空气相对地扩散运动,把本课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易于观察和理解。把课本上用来演示影响扩散快慢因素的实验时用的墨水代替硫酸铜溶液,墨水贴近生活,现象出现得快,且也可与后面演示影响扩散快慢因素的实验接应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演示方法的具体改进及评价

关于演示布朗运动的实验,学生的科研心理和研究的深度都有所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

在演示气体扩散现象时,试验方法如下:取透明且清洁的两个空集气瓶,取其中一集气瓶,在其内点燃一支香烟,香烟燃烧产生灰白色的烟气,使瓶内有足量的烟气,然后将集气瓶翻转过来,盖上一片薄玻璃片。然后将装有烟气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另一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上见图(2)。两瓶相对,稳定后,抽去中间的薄玻璃片,可以观察到白色的烟气不断地向装有空气的集气瓶里运动,烟气灰白色,空气无色,两瓶气体的颜色逐渐变得一致,片刻后两瓶颜色达到一致。由于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重力的一些知识,又由于烟气比空气密度大,学生容易误解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是重力造成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烟气和空气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是不是由于重力的原因?怎样验证自己的结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想到另取两个空集气瓶,取其中一集气瓶按上述方法充满香烟烟气,盖上薄玻璃片,将空气集气瓶倒放在其上,方法同上,见图(3),当抽去薄玻璃片后,可以观察到香烟烟气不断地运动到上面的空气中,最后达到颜色一致。本实验排除了香烟烟气和空气彼此进入对方是重力的原因,能成功演示当两者彼此接触后能发生扩散现象,正说明了组成香烟烟气的分子和空气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在此笔者还要介绍在演示液体扩散现象时教法上的一些改进,演示的具体方法如下:取一量筒,注入若干清水,然后用滴灌向量筒内滴入几滴蓝色钢笔水,会发现蓝色钢笔水在水中慢慢扩散开来,最后整杯水的颜色统一,变成淡蓝色。由此实验来说明液体分子也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液体也存在扩散现象。而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拿来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同时滴入等量的墨水,来引导学生猜想哪个杯子的墨水扩散的快?以此进行下面的教学。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此实验用到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制取过程中费时,需要化学试剂及反应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二氧化氮的认识还局限于课本,没有生活上的认识。初中物理要用生动的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要贴近生活。告诉学生物理就在大家身边,要勇于探索发现。这也是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启发性要求。考虑到此实验用到二氧化氮的性质有:颜色为红棕色,易于和空气辨别,密度比空气大。笔者想到与二氧化氮有相似性质的香烟烟气,香烟烟气的颜色为白色,也容易与空气辨别,且密度比空气大。制备简单,贴近生活,用香烟烟气代替二氧化氮,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不陌生。这正是体现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实验器材要简单的要求。而在液体扩散环节,用墨水来演示更能突显科学探究的教学新理念。

布朗运动的演示实验改进后,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既节省了时间又坚强了教学效果。过去中学物理教学中都用显微镜观察溶液的布朗运动,引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看被观察液体的装片,由于镜头上有脏污或者其他不正常的操作,可能会看到一些干扰现象。不同的人眼睛焦度不同,当分别观察时,必须反复调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无法准确的掌握每位学生观察到了什么,也就难以对每位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也就不能对观察到的现象做有进一步分析研究。直到观察结束,许多学生也没有对布朗运动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必须改进这种观察方法,由学生单独用显微镜观察变成在老师指导下全班学生或较多同学一起观察、研究和讨论。经过研究和实践,笔者发现用摄像法将布朗运动显示在屏幕上,这样一次就可以供20-25人观看,可以有效克服上述困难,取得的教学效果较好。

篇10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激活思维的良药。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有天生的好奇心,大脑会及时反馈学生“为什么?”的信息,激发学生强大的探究能量,培养“刨根问底”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抽象的东西生动化,利用现象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对现象不陌生、对实质却很好奇的心理,推进课堂教学进程,顺利将学生带进“探究”的重难点环节。

比如,在学习有关“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知识时,就可以引入爷爷奶奶戴着老花镜看照片或报纸的生活情景,大部分孩子都有玩老花镜的经历,对老花镜的镜片有所了解,这种熟悉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老花镜能让爷爷奶奶看得更清楚,而我却看得很模糊还有点头疼?学生很困惑,想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这时老师的引导就变得顺其自然,学生的思考也变得积极主动。通过创设与生活相连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间习得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做到让学生爱思考、乐思考,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二、优化课堂,探索新知

探索是课堂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讲述教材重难点时,教师不能仅靠讲解解释一些物理理论,这样学生即便记住了,也不能深刻理解,在应用上就不会灵活自如。关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现象中找到解释原因的重点环节,针对自己疑惑的问题重点探究,才能化解重难点。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推导过程、演变过程时时会有疑惑,并想着能够积极利用方法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成功地探究新知识,涉及新领域。

比如在学习关于“欧姆定律”的物理知识时,利用问题进入探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已经学过了电压、电阻等物理概念,就会很自然地猜想电流可能与电压、电阻有关,那么它们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怎么利用数学函数关系表示呢?接下来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制定实验时会因为指向不明确而使验证很模糊。在交流讨论中,学生不断进行更新修复,逐渐掌握了变量控制法,顺利解决了问题,深入理解了新知识。通过建立这样的探索过程,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将新问题在一步步的肢解下变为一个个小问题。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探究有效性。

三、多种手段,提高能力

篇11

二、优化了电解水的实验

教材中电解水的演示实验,用十二伏的电压,5%~15%的氢氧化钠溶液做电解液,但实际实验时产生气体速度较慢,检验气体时现象不明显。经过反复实验探索发现,溶液太浓气体中混入大量泡沫不易点燃,太稀反应速度又慢,而在电解液浓度为10%电压为14伏时反应速度特别快,大约过1~2分钟就产生大量气体,检验时两极气体现象都非常明显。

篇12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又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质量大小、运动与否、状态如何,都具有内能.如0 ℃的水具有内能,100 ℃的水具有内能,0 ℃或0 ℃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

例1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在地面的冰块没有内能,锅炉内沸腾的水有内能

B. 空中飞行的飞机有内能,地面静止的火车没有内能

C. 具有内能的物体也一定具有机械能

D.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也具有内能

解析: 静止在地面的冰块、火车都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在物体内不停地做着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也存在作用力,因此它们都具有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运动状态、高度等无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是当这个物体整体既没有运动,也没有被举高,也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这个物体就不具有机械能.如果这个物体运动了,或被举高了,或发生了弹性形变,它就具有了机械能,同时一定具有内能.

答案:D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扩散现象告诉我们:同一种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是物体的温度.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大.

在相同温度下,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是相同的,而质量大的物体拥有的分子数目比质量小的物体拥有的分子数目多,因此具有的内能也大.即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例2 (2008年江苏泰州中考题)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 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_____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有关.

(2) 物理学上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① 示例: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 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推理依据:_____.

(3) 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上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杯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 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

② 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

解析: (1) 根据热运动理论可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可看到热水中墨水扩散得快一些,扩散的快慢反映了分子运动的快慢,扩散得越快,说明分子运动越剧烈.(2) 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除了温度以外,还应该考虑质量,因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物体质量越大,拥有的分子数目就越多.(3) 要比较水的内能大小,应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温度,哪个温度高,哪个内能就大;或者在相同温度下比较物体质量,哪个质量大,哪个内能就大.如果两个物体,一个温度高,而另一个质量大,就不好比较了.

答案:(1) 物质 温度 (2) 质量 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物质的分子数目就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就越大 (3) ① d d杯中的水量比a杯中多,与b、c杯中相同,但是温度最高 ② a、b a杯中的水量比b杯中少,但是温度比b杯中高

三、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把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热传递改变着物体内能,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而不能说“温度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显然热量与内能是有区别的,热量特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那部分内能.讨论热量的前提是发生热传递,而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同时注意: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不一定降低.

另一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做功的实质是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篇13

如教学“燃烧与灭火”一课时,我先安排两个学生在课前展示两个“魔术”,一个是“烧不坏的手帕”,手帕在70%的酒精溶液浸湿后用酒精灯点燃,发现手帕居然烧不坏;另一个是“玻璃榨点灯”,在用玻璃棒粘取浓硫酸后冉粘少许岛锰酸钾粉末,之后将该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的灯芯处,发现酒精灯燃烧了。这两个“魔术”使整个课堂都沸腾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时我顺势引导:在第一个实验中,根据我们的生沾常识,手帕是可以燃烧的,但“魔术”中却没有燃烧,也就是--该燃烧的没有燃烧;在第二个实验中,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酒精灯必须要用火来点燃,但“魔术”中没有任何的点火现象却依然能够燃烧,也就是--不该燃烧的却燃烧了。根据“魔术”与学生的生活常识冲突这一思维矛盾,我启发学生思考:到底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燃烧与灭火原理在下课前由同学们自己进行“魔术”的揭秘。在这节课中,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二、改进和创新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在上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关于二氧化碳制取药品的选取在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是进行试管实验,让学生们对比实验现象,而我不满足一般的试管实验,使用了多孔白板。在白板的三个孔中上分别放置等质量的两份石灰石和一份碳酸钠粉末,实验前先让同学们观察这二:份样品的形状、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之后再让他们向三个孔中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随即观察现象。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对比十分明显,学生们立即得出了反应速率不同的结论,之后再对现象进行讨论、思考,以及结合实验室制气的实际总结出实验室制气在选择药品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采用多孔白板也可以避免药品的浪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这种做法可延伸用于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通性等实验中。

三、对实验现象进行环环相扣的思维训练

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我先将一个盛有少量浓氨水的小烧杯放在讲台上,并让学生们观察氨水的物理性质,之后让氨水挥发到整个教室,问学生: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学生答:有刺激性的气味。我又问:你们怎么会问到氨水的气味?你看见氨水跑过去了吗?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回答“氨水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构成的”。我接着讲解:“是的,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由于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使我们感觉到氨的气味。我们把这种微粒叫做氨分子。这也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所以,我们才能闻到氨水的气味。”在做大烧杯倒扣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实验中,同学们能够观察到烧杯中的氨水没有明显变化,酚酞溶液变红,烧杯外的酚酞溶液没有变红。同学们经过讨论可以得出是因为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的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我随即追问:氨分子在运动,那么酚酞分子是否在运动?学生们回答是肯定的。我又问:为何是酚酞溶液变红而不是氨水溶液变红呢?学生们思考片刻答道:因为氨分子运动得快,所以氨分子先运动到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通过一系列的问答,学生们对“氨水挥发”这一感性认识的层层分析,形成了分子的概念,并且所学的知识更加辩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